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x 页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疏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46H 页
辞司书疏(甲子四月)
伏以臣猥蒙宠暇。归扫先垄。幽明衔恩。陨结莫酬。即宜归趁由限。叩谢 天陛。而第臣少抱奇癃。长益沈顿。暂有劳动。辄复困剧。向来两朔禁直。将摄失宜。尪壳已难支吾。而今又道途之驱驰。风露之触冒。转辗添感。诸症迭发。宛转床笫。今已有日。狗马贱恙。虽不敢一一烦溷。而薄品脆质。不能与病为敌。伤祟既多。症源弥深。乡庐静便。调息且专。而一向危缀喘喘焉。殆无生意。荏苒之间。由期垂阕。病无转身之路。法有违限之诛。则臣之今日进退。可谓大狼狈矣。仍窃念眇眇如臣。最居人下。以才以学。全无肖拟。而所被恩顾。踰越常分。每自循省。愧惧靡措。而若其感励之忱。忠爱之诚。秉彝所赋。寸丹如血。岂敢曲为移疾便身之图。而伏况我 春宫邸下温文夙诣。讲筵频开。讨论疑义亹亹。有日将之效。惟臣卤莽。纵不能仰裨睿学之万一。延颈一念。耿然弸中。而顾此病情沉苦。末由自力。虚縻滞外。其归无期。种种惶惕。病上添病。而泯默俟勘。亦有所不敢。不得不略控短章。遥烦陈免。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46L 页
臣罪至此。益不胜诛。伏望 圣慈俯加哀怜。亟递臣职名。俾得安意调息。仍治臣逋慢之罪。公私至幸。
辞修撰疏(六月)
伏以臣于日者。忽伏承馆职特除之命。惊惶震越。义不敢冒膺。荐违严召。竟速置对。辜恩负眷。罪合万殒。尚冀得蒙重勘。粗安微分。何意圜户才脱。召牌复临。臣尤跼高蹐厚。罔知攸出。玆敢毕暴肝膈之恳。更请鈇钺之诛。惟 圣明少垂矜裁焉。窃伏念我朝官方。最严瀛选。本馆以录之。都堂以圈之。人主不得以与焉。宰相不相以私焉。一付公议。拣抡才彦。于以资启沃而责成就。备顾问而任论思。其法之严且重如是。故虽前辈之蔚然以文学著称者。不由乎此涂。则曾未敢厕列于集贤之班。今 殿下处臣以是职也。本馆不参闻。都堂不与知。中批特授于圈外之人。不少为难。即无论人器之初不相称。窃恐乖馆规而骇物情。非细故也。臣虽欲感恩贪荣。冒没匪据。而奈朝廷名器之至重。公选之至严何哉。今臣难进之义。既不翅较然。则若其不才浅学万不近似于侍讲之任者。亦不暇排比论列。以效一副当饰让之套语也。昔贤云。士大夫出处去就。有关风俗。今臣若迫于严命。终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47H 页
不免胡乱出脚。则非但臣一身廉防。堕损无馀。国家之官方。由臣而淆。圈选之公格。由臣而隳。经幄之重任。由臣而轻。清朝之倖门。由臣而开。是缘臣一去就之失。而贻 圣朝之累多矣。臣固不足恤。顾 殿下何不为朝廷慎此举也。噫。愚陋如臣。无所肖似。而向来恩顾。迥出常格。自念学识空疏。毫丝无裨。累月胄筵。徒速尸素之讥。则本来伎俩。似已蒙 圣鉴之俯烛。而宠除越例。恩谕谆挚。至有文学之褒。为公之教。臣于是九顿三复。益增陨越。此莫非臣之无状。仰欺天日。盗窃荣宠至此。其为罪尤不胜诛矣。 圣明之格外擢臣。固非有所私者。而为公之义。亦有般数。如得其人而授是职也。上可以赞君德。下可以允物情则诚公矣。不然而徒藉一时之遭遇。滥叨匪分之荣选。进有以累 圣𥳑。退有以丧己守。则虽公而是亦终归于私而已矣。此臣所以顾畏廉义。积犯违逋。虽至蒙万戮而不敢变也。即者半夜静摄。饬旨特宣。必令臣入侍。申召至严。揆以分义。尤宜不俟驾屦。而守株执迷。艮限难动。不敢为唐突进身之计。祇诣阙外。沥血呼龥。伏乞 圣慈天地父母。俯念馆规之决不容轻紊。臣义之决不可滥冒。亟命收回特旨。以严公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47L 页
选。以安贱分。而仍勘臣违傲渎挠之罪。千万幸甚。
御史复命后辞疏(七月)
伏以臣于见职。义不敢冒没承膺。前者一疏。实出肝膈之至恳。伏想 天鉴亦已俯烛之矣。顷虽迫于严命。急于往役。不得不冒昧入肃。而顾念大防。已愧初心。因仍盘礴。断无此理。而及今使事已竣。职名犹在。噫嘻此何故也。臣之前后所被恩注。夐出常格。实是从古人臣所罕得于君父者。而日昨筵教。又复隆异卓绝。臣虽冥迷。犹非木石则宁不感泣。噫。人臣爱君忠国之诚。根于秉彝。固不待计较恩遇。有所增损。而若其感厉激发。思欲死生以之者。亦是恒情之不容自已者。则惟臣陨结图报之忱。当复如何。顾臣一身。已非己有。赴汤蹈火。亦所不辞。则微官冗职。随事尽分者。固已臣心之所自期。而惟是荣涂去就。寔关廉隅。于是而苟有一毫放过。则实无以藉手事君。亦恐不免为玷累𥳑知之归也。顾臣复命之日。即臣鞶褫之期。此不但臣心之所自矢。抑亦通朝之所共谅者。今若徒知感激恩顾。怵畏义分。昧然趍承。丧失初守。则是以匪据为倘来也。召役为倖会也。臣虽污下。不忍为是。伏惟 圣明在上。不枉人志。况所以眷臣念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48H 页
臣者。靡有遗照。岂于此辞受大节。独靳矜谅。使臣为丧廉没守之人哉。今若得蒙恩递。或从庶僚之后。则可得以陈力就列。仰报 圣恩之万一。区区控陈。实非循套。伏愿 圣慈特垂鉴谅。镌臣职秩。以严官方。以安贱分。千万幸甚。
台论后辞疏(九月)
伏以臣不才卤质。过被恩顾。迹孤而眷隆。人微而处显。转生睢盱。理必颠挤。不惟臣之夙宵惴惴。如集于木。亲爱者亦且为之寒心。秖缘眷系殊私。低徊朝班。早晚狼狈。固已自分。而日前宪启果发矣。向臣之论李明坤也。苟有顾惜之私。则岂可直断之以民怨吏奸。结之以邑事大坏。而追论于既递之后。曾不少恕哉。盖明坤之为治也。刚不足以制猾。病不能以剸剧。臣所勘案。自谓实际。而至如台臣所云。殊不近似。彼若有真的所闻。则何不曰某事为肥己。某物为贪污。而混囵做目。䵝昧说去。以作攻臣之资斧也。苟究其意趣所归。则臣未知其果在于按李明坤耶。为明坤者诚冤且苦矣。噫。臣面承 明命。猥膺隆托。其欲竭诚采访。仰副圣意之万一者。耿耿衷赤。炳然可质。使臣怀私蔑公。厚诬聪听。果如言者之言。则不但臣奉使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48L 页
无状。宜伏辜恩负德之罪。而若其下款琐细擸拶。未满人之一笑。臣不欲呶呶对理。以伤大体也。虽然。即此一着。其急于捃摭。无所不至者。 天鉴庶或俯烛之矣。今若不思敛退。淟涊盘礴。徒恃宠灵。冥墑不止。则臣窃恐机阱益布。锋拳迭出。 圣慈虽欲终始曲保。而亦不可得矣。惟当早伏威谴。杜门省愆。庶几佗日少效尘刹之报也。至于金吾囚供。亦多可辨。而臣方俟罪之不暇。未敢搀及他说。窃乞 圣明俯谅危恳。亟削臣职。俾得避远駴机。退守本分。仍命重勘臣罪。以为奉使不职者之戒。千万幸甚。
辞副修撰疏(十二月)
伏以臣自遭啧言。归伏乡庐。屈伸饮喙。罔非 圣恩。自幸永脱非分。安此沟壑矣。不意馆职召命。复下于西邑省亲之日。噫嘻。 圣上何取于负眷之一贱臣。而又有此误恩也。臣诚惝恍怵惕。不知所出。窃伏念如臣无状。猥荷简知。既不能量己自守。又不能随分尽职。咎毁之来。只当反己。固不敢为呶呶自辨。况宠隆而招媢。官荣而来谤。自古已然。臣又何恨。而惟是丘山 圣恩。涓埃无报。当一差遣。便致人言。无论本事之虚躗。实无面目之可显。此臣之自恨自艾。虽杜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49H 页
门抱忏。长年讼咎。犹不足以补其失者也。且伏惟御史虽云重任。而其责不过廉访一事耳。此而犹不能称其职。则况敢进处于经幄之重乎。论思为任。即古所称行道之职。前已昧分而叨冒。伎俩毕露。向又任事而颠沛。望实俱丧。若是而犹复自处以儒臣。乃敢强羞颜登法筵。妄担启沃之责。则岂不为识者所笑乎。区区所自靖者。只在于安素分而远耻辱。不至再累于 圣𥳑。为不报之报也。且臣素抱癃病。千里撼顿。触寒增剧。目下㱡㱡之形。顾无以自力于供仕。而犹不敢以病为辞者。本来情势如上所陈。昨违严召。恭俟罪谴。而 圣度曲宥。天牌复临。惊惶跼蹐。罔知攸措。玆敢随诣禁扃。陈情仰龥。伏乞 圣慈俯赐鉴谅。哀臣怜臣。特许镌削职名。俾令閒住省愆。因治臣逋慢之罪。以安贱分幸甚。
辞修撰疏(丙寅二月)
伏以臣妄抵邦宪。分甘癈置。向来恩宥。既出殊典。复赐收叙。继以召旨。臣祇奉 恩命。怵惕感激。惟有涕泪。噫。古之人犹且入国而问其禁。今臣通籍立朝。忝在从班。而错认谬例。转辗挂罹。自不觉其冒犯邦禁。则其何敢以乡野生疏而自解也。乃 圣明曲加涵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49L 页
贷。始则骪法而除其杖。终焉越例而疏其谴。以罪获宠。愈往愈隆。生死陨结。何以为报。抑臣于此有二罪焉。顾臣疏远也不肖也。乃蒙 圣上不世之遇。前后恩顾。与天无极。而久处经幄。曾无丝毫裨补。乃反冒法条而累知眷。此其罪一也。臣本素门。家世相传。不越乎谨饬二字。虽以臣之迷昧。亦未尝不兢兢于斯。而一朝疏脱。自蹈禁网。卒不免丧素守而隳家法。此其罪二也。臣诚日夕忧愧。俯仰自悼。殆无面目之可显。况世故多端。知见未周。以此疏闇之性。冒行冥墑之涂。其所以触处颠错。重挂文法。恐不止于此一事而已。 圣明虽欲每加宽护。亦不可得矣。顾臣逖违耿光。倏已经年。犬马之恋。寤寐如结。岂不欲一登文席。少伸微忱。而唯是行己迷误。衅尤既积。更无可以藉手而事君者。唯当屏伏田庐。知耻补过。庸作平生之戒。以图尘刹之报。夙宵揣量。在此一着。然臣前后叨蒙。罔非 恩造。息偃乡庐。坐事违傲。有非臣分之所敢出。今此淟涊登道。恭趍召命。只欲近身京辇。毕暴情悃。退归丘壑。以靖私分而已。实非有一分冒出之计。严召荐降。末由变动。玆敢随诣陈章。退俟严谴。伏乞 圣慈俯垂矜察。刊臣职秩。归臣田里。俾得屏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50H 页
居省愆。以卒天地生成之泽。不胜幸甚。
辞副修撰疏(四月)
伏以臣向闻母病急报。陈情经归。恭俟邮罚。乃蒙 圣恩仁覆。许暇往护。母子相对。唯有感祝。间又承北幕除命。自揣疏迂。不堪佐边之任。而义无可辞。只拟随分陈力。不意馆职召旨。联翩继降。而特教内移。又出殊恩。褒借之辞。非臣所敢当。惶越震悚。不知所以自措。念臣学识既疏。衅尤徒积。曾无一善之可取。而 圣明误加拂拭。又从而遂之。前后恩言。罔非分外。即无论臣之滥冒为罪。其有损于清朝综核之政。恐不细也。伏闻近日 圣志奋发。光扬休烈。讲筵日辟。延访治谟。风励之下。遐迩俱耸。臣虽不肖。受恩甚深。岂不思乘会抚机。少效涓埃之报。而自念愆累之踪。实无藉手之资。向来一出。只附古人答谢之义。初非有因仍蹲冒之计。今何敢屡玷荣次。晏然自处以文学之流。重贻识者之讥也。噫。用人取长。王政之要。而方当有为之会。尤系急先之务。 圣教所及。诚得其宜。然施之于愚臣则非其人。窃愿 圣上更宜加功于知人任人之方也。臣义当躬诣辇下。悉暴微衷。而病母宿症。长时弥留。苦歇无常。情私未忍离舍。玆冒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50L 页
万死。从县道陈龥。伏乞 圣慈俯赐矜谅。削臣见带之职。勘臣违逋之罪。使朝纲肃而私分安。千万至愿。
郑羽良筵斥后辞司谏疏(丁卯八月)
伏以臣于向来陈情擅归。一念惶懔。祇俟邮罚。中间春防之除。亚谏之命。 恩旨荐降。收召再三。未知 圣明何取于负恩之一孤臣而缱眷若是。感恩兢越。不省攸出。义分所在。岂俟驾屦。而顾此情踪危蹙。末由进身朝端。 圣候静摄而未伸起居之节。 君恩频仍而不知叩谢之义。臣罪至此。尤合万殒。仍念臣以素门孤踪。偏荷 洪造。四年经幄。受恩如天。一味循默。辜负是惧。目见世道日下。义利不分。私欲横流。非一苇可抗。则中心自不胜骇叹慨忼。妄恃平日不欺君之义。思欲为 圣主一诵。而及登筵席。伏睹我 殿下苍颜皓发。中朝发叹。忧念时事。罔知攸济。退辄自伤曰。今而不言。负吾 君也。愚衷自激。不觉忘发。而唯其乡曲迂戆。不免转触时讳。虽蒙 圣明之恕谅。竟遭重臣之筵斥。辞说非常。把持甚深。款诚未输。疑谤先萃。昔人所悲。臣窃伤之。槩闻重臣专以攻斥荡平为案云。此疑激之说也。噫臣于向筵。以 圣上建极之盛业。譬之大禹随刊之功。而深伤末流之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51H 页
浸淫。非复调剂之本意。将未免一篑之亏。故历论俗习之际。槩及甲子以后之弊。冀 圣上恢公救偏。以副初心之所自期耳。当周之衰。夫子有从先进之叹。盖厌其末弊。欲反其初。则悯今日之末弊。思所以救之者。亦岂可以攻斥诋之也。古人论事。以不苟同为和。故有推车之譬。今则必一辞苟同。莫敢挨异。然后可以免于今之世。恐非治朝之规模也。诸葛亮勤攻吾阙之说。此何等气像也。今臣初无勤攻。又出泛论。而重臣便自专担抵排如此。窃为不取也。乃臣之心则恨不与重臣同登前席。平心对讨。究极异同。庶几于程子所谓彼我必有益之训。而重臣一何与臣心不同。直发这般话头。拣择不吉之名目以驱之耶。臣在乡间。虽未得记注之详。而其所诋斥多端。如欲逐条剖辨。不患无辞。而元初筵奏。断断只出于慨世之意。则到今争较纷纭。反归偏激。实非臣平日之存心。况臣累登文席。言议伎俩。疏迂率直。未尝俯仰于时机者。 圣明毕赐照烛。无宁受此黯黮。以冀 渊衷之舒究而已。此臣所以息影空山。累朔泯默。只守无辨之义者也。呜呼。臣则以嗜利无耻。忧此世道。而重臣则引以自当。斥归虚架。诚如重臣之言。固为国家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51L 页
之幸。臣谨当以朱子与时宰书所谓缄口结舌。归卧田间。以俟明公功业之成而羞愧以死者。为重臣诵之。复何恨焉。所自悼者。臣以乡素本分。于一切时论。未尝干涉。而全昧世道之难平。妄陈忧时之一言。忱诚未格。疑毁交集。区区报主之心。将无以自见。而与世之怀私乐党者同归。抚躬惭痛。无面可显。今当 圣志奋励。讲学图理之辰。经幄旧踪。岂不思所以乘会酬眷之计。而忧畏惶赧。不敢蠢动。忍诀明时。分捐丘壑。遥望云天。但有涕泪。累度恩除之下。一向泯伏。义有所不敢。玆沥肝血。县道控龥。伏乞 圣慈俯谅危恳。刊臣职秩。严赐勘处。以为人臣辜恩不忠者之戒。千万至幸。且臣于筵中。亲承四勿问目誊进之命。而情势穷苦。既不敢躬自投纳。方在乞谴。又不敢贴黄附进。久稽 圣旨。尤增惶陨。
辨疏初本
念臣以素门遐踪。滥荷恩造。前后所被。罔非踰分。人臣忠义根于秉彝。固不可以此增损。而生死陨结之忱。尤有所感激者。每思为 圣上一报不世之知遇。而若其不欺君三字。立身之初。亦已铭着心骨。公心事君之教。亦尝奉持于春坊赐对之日。帷幄出入。前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52H 页
后多年。而未尝有一辞半语涉于时论。近于偏私。区区此心。庶已蒙 圣明之俯烛矣。看今世道。义利不分。贪躁成风。人心陷溺。私欲横流。非一苇可抗。则臣深伤 圣上公平之化。莫救朝廷私利之弊。自数年前。已怀一陈之计。而迹疏朝端。少进多退。衷情耿耿。有蕴未宣。昨夏告归。今春复入。则世道又落下许多层。前之横流者。已怀襄矣。正朱子所谓顽钝嗜利。无耻之风。日渐月盛者也。自古未尝有如此而其国能不危亡者。私心尤不胜其骇叹慨忼。而及登筵席。伏睹我 圣上苍颜皓须。中朝发叹。忧念时事。罔知攸济。退辄自伤曰。今而不言。负吾 君也。寸衷自激。按住不下。当筵妄发。语不知裁。而不自意 天听开可。酬酢如响。自顾庸陋。何以得此。感念恩私。死亦无恨。惟其乡曲迂戆。不识时讳。遂为当路所怒。而重臣之奏果发矣。臣既在乡。传说不详。而槩闻重臣最恶臣嗜利无耻之说。引以自当。有所诋斥云。噫。世级一降。教化不淳。人皆趍利。士鲜知义。从古已然。故汉文恺悌之化。贾谊犹谓之弃礼捐廉。宋孝少康之治。朱子极言其贪利无耻。则况今世道之污下。尤无可论。臣之所论。初非偏有指斥。统说士夫背义殉利之风。并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52L 页
及于趍南趍北改头换面之徒。思欲以激厉一世。则重臣之忽地专担。费辞抹摋。殊未晓指意之所在。岂其弊源抑有所自而然耶。似闻重臣又以臣之不为指的。混斥一世讥之。以孔子顺之。非其家法。其言甚似忠厚。臣固愧服之不暇。第治安之策。戊申之劄。统论时习。元无指斥。而况朱子之说。至曰父诏兄勉。无复廉耻。其俗已成之后。贤人君子亦自不免。则其所论断。十分严迫。而亦未闻有以此等讥之者。重臣似必知先贤议论。而急于斥臣。未暇照检。又何足怪也。若使臣指斥世间嗜利之徒。以捣囊橐之所在。则亦非无说。而一一暴扬。尽露人之肝肺。实非圣门遗法。到今说出。又嫌于乘激较争。有乖古君子中正之道。故只论大体。要使人自反而改勉而已。重臣若以诸葛亮勤攻吾阙之心为心。则设使臣言专攻重臣。太无斟酌。亦不过为佗山之石而已。何乃专自担着。诋斥言者。若是之过耶。古之主世道恢公正者规模。自不如此。臣窃为重臣惜之也。或传重臣斥臣以攻破荡平。疑动 上听云。似未详日前筵话而遽致疑激也。噫。逮党祸滔天之馀。建极之治。圣贤复起。不易斯道。故臣于向筵。以 圣上寅协之化。譬之大禹随刊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53H 页
之功。而深痛末流之浸淫。非复调剂之本意。既不能导扬 圣上廿载之苦心。反有以助张末俗嗜利之污风。故槩论甲子以后之弊。以为虽欲挽回十年前世道。亦难以岁月为期。反复仰陈。 圣明想或记有之矣。何曾一言疵斥建极之美意也。噫。 殿下丁未之初。立此规模。期以消融保合。广用贤能。嘉与一世偕之大道。将以为万世燕翼之模。亦岂欲末梢区区割裂一隅。以成偏小之套。止于今日之所就而已乎。仰惟 清燕之间。抚时却顾。则亦必喟然有治负初心之叹矣。臣之妄见。祇冀 圣上深察诚伪之分。益恢公正之化。以副初心之所自期而已。当周之衰。夫子有从先进之叹。是斥文之末弊。欲反其初也。乃以此谓斥周公郁郁之文可乎。朱子曰。文必如周公之旧方可。周末文弊。已不是为文。臣亦曰荡平必如 圣上之心方可。近日荡平。已不是为荡平也。臣窃闻元初主张此事。弥纶世道者。有一二大臣。而近年以来。或斥其虚利。或病其狭用。皆以末弊为忧。根本之地。议论如此。则今之为荡平者。虽自托题目。以遮人言。而其里面情形。已非昔日之荡平。从可知矣。重臣之秉心行政。若能仰体 圣心。内省不疚。则臣之所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53L 页
论。自归别人。又何必强自劄着。演出题外。以动君心而柱人口哉。噫。自古无论君子小人。权之所在。群类必聚。贪躁必闯。要在主柄者激扬之耳。前史固不论。己卯盛际。犹有千亿化身之人。况世道人物。已下几百层。而乃做此私小窠套。不思激扬。徒奖趍附而自保其无嗜利之徒。昔之君子犹难。况今人乎。重臣不能推原物态。惩励徒类。而遽然自当。发言不审。窃为不取也。此外传闻非常辞说罔极。如欲逐条辨暴。则不患无辞。而臣之初奏。但出伤时慨俗之意。则到今争较纷纷。反归偏激。实非臣平日之存心。无宁受此黯黮。以冀 天日之回照而已。此臣所以泯伏累朔。不一言而自暴者也。呜呼。臣则以嗜利无耻。忧此世道。而重臣则抹摋掩覆。斥归虚架。诚如重臣之言。固为国家之幸。臣谨当以朱子与时宰书所谓缄口结舌。归卧田间。以俟明公功业之成而羞愧以死者。为重臣诵之。复何恨焉。所自悼者。孤臣血忱。未蒙上格。以 圣上虚襟之盛心。终不免投杼之疑。区区报主之心。将无以自见。而与世之怀私乐党者同归。附躬惭痛。直欲抉心自明而不可得也。陈义纳忠。言用而身败。古人有不辞者。而今臣妄论。无补于国。而只见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54H 页
身名之谬辱。忠而见疑。信而获谤。昔人所悲。臣窃伤之。今玆新命。又在于 圣候欠宁之后。则犬马之忱。岂不欲一进天陛。瞻承颜色。而自念人臣事君。一心而已。不忠无状。方寸见疑。则 上虽包容。不即罪斥。臣复何心。可显面目。从今以往。惟有癈伏丘壑。杜门自省。以暴寸忱之断断而已云云。
辞副校理南归疏(九月)
伏以臣罪积逋逃。恩荐收召。吏勘例罢。不足自赎。朝叙暮除。徒纡误宠。矧是前后恩言。郑重出常。奉持感泣。惟有陨结。念臣本来情迹。已甚臲卼。而向日重臣对章。微辞深斥。益增危蹙之端。臣虽不佞。粗闻君子不校无辨之义。则何必比论公私。较挈分数。以循交激之套。而其所处义则尤不敢淟涊蹲冒。每念 圣恩如天。感系眷顾。区区犬马之诚。非不欲一登文席。仰觐耿光。而人臣去就。不可以一番呈身为酬报之图。而夤缘迟回。自归无耻之科。故累承严召。一味艮限。此犹以一身廉隅而言耳。若臣情私之煎迫者。臣有所后祖母。无佗子女。倚臣为命。七耋之年。老病渐痼。向臣就拿之时。已见其委顿床笫。而严程有限。忍情离舍。即得乡信。则病势又添轮感。症情甚笃。将护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54L 页
无人。顾此情理。岂可一刻淹滞。而昨违牌召。例勘未下。促装迟待。不敢遽发。即伏睹下政院之教。不惟不罪。恩谕申挚。责之以分义。饬之以察任。惶悚兢越。不知攸措。臣虽有难进。情势到此。惟当趍膺之不暇。而闷迫之私。按耐不得。玆敢冒陈血恳。径寻乡路。辜恩慢命。罪不胜诛。伏乞 圣慈俯谅危恳。亟赐刊递。俾便救护。仍治臣擅行之罪。以警具僚。千万至望。
辞玉堂春坊疏(九月)
伏以臣踪地危臲。情理煎急。忍负 圣主之殊眷。甘作擅行之逋踪。一念悚蹙。祇俟邮罚。而乃蒙归护之恩暇。继承春坊之召旨。以罪获宠。尤增怵惕。顾畏义分。宜即趍膺。而第臣所后祖母。衰病缠绵。作歇无常。已难远离从仕。而臣父素患痰症。逢秋更发。臣方往来省护。求医问药。似此形势。时月之内。决无趋朝之望。顾此本兼职名。俱系紧重。有不容一日委弃于乡野之中。况今 圣志赫然。朝夕论道。睿学日勤。讲筵频开。尤岂一任虚带。徒致瘝旷之讥乎。且伏闻 圣母寿辰已周。贺仪将举。而臣职忝从班。诚阙呼嵩。臣分亏矣。罪戾积矣。玆敢陈章自列。伏乞 圣慈俯谅私恳。亟赐递罢。仍治臣阙礼之罪。以警具僚。千万至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55H 页
愿。且臣于春间。伏承四勿问目誊进之命。而尚稽 圣旨。亦甚惶悚。尝见前辈间引贴黄之规。附进文藁。况此御制文字。袭用此例。似非僭妄。故玆敢缮写一本。贴之下方。而臣亡师故进善臣尹东源所对说话。亦为附录。以备 乙览焉。抑臣于此又有感慨于中者。臣之亡师。受知 殿下。粤自桂坊。前后招延之旨。每以是丁宁。礼待。顾问之眷。殆古之盛际。今此问答。亦其一端。而又在遭遇之初。则不唯 圣上笃学勤问之盛德。可徵于此。当日 君臣之契。又可见也。今其启告之辞。犹在巾衍。复尘 重宸之俯览。伏惟临文反省。尤有所感契于 渊衷也。且臣伏睹问辞。身心理欲之际。内外先后之功。发微诣极。讨论真切。深仰 圣上少日之功。久已融晢于此。而向臣所陈义理利欲之说。已为厦毡所讲之糟粕矣。臣切自喜以为 殿下讲学之初。既自洞见于头脑。臣师启道之论。亦先致意于本源。推而求之。则正己正物。天下归仁之极功。亦不外是矣。呜呼。 圣上之有此问答。迩来数十年馀矣。庶几工夫真积。践履崇广。运用天理。措事立规。承之为守成之谟。创之为中兴之烈。而窃仰近日春秋渐高。志业渐退。日新之学。每患于间断。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55L 页
奋励之政。旋狃于因循。中朝之叹。屡在于世道日下。时无可为。则此殆 圣上制治之术。不能粹然于天德王道。无以道一世于遏欲存理之大功化耳。夫以  殿下始初清明。讲学论理如是之盛。而末梢成效。止于今日之世道。则伏惟 燕閒之中。览此文字。亦必喟然有学负初心之叹矣。臣师若在。未知复以何语仰勉于 殿下也。噫。述编之论学精密。心鉴之造语亲切。臣不必更借别语以勉 圣学。毋曰年衰。义理之气。未尝或衰矣。毋曰心耗。心是活物。养之斯存矣。惟愿 圣上扩充当日垂问之盛心。玩究臣师启发之辞旨。深知正心四勿。其几在理欲二字。反躬密察。扶竖振拔。实心实功。实体实践。制外养内。克己矫偏。从事节约之方。收拾晚暮之功。无退托无消沮。无文具无间断。立志务实。相为终始。而又必以朱子便殿劄所谓果天理也则扩而推之。果人欲也则遏而绝之者。作为日用节度。修之于己。施之于政。以至用舍举措。莫不以是为准。无有私意间于其间。则表里交修。体用一致。真功至效。融液周遍。君仁而莫不仁。君义而莫不义。措世道于正谊明道之化。而正心以正朝廷之效。斯可致矣。臣偏蒙隆恩。报答无路。窃附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56H 页
亡师愿忠之遗志。演进荛言。而一个实字。三致意焉。此亦亡师写进为学图之义也。伏愿 圣明留神澄省焉。且惟此问辞。是 殿下春邸时所讲也。此虽一事。所鉴实多。甚宜传示东宫。置之案上。虽在冲年。俾得早知乎正心四勿之交养。天理人欲之进退而有所向方。又以见 圣上勤学好问之诚。亲贤崇儒之德。而有所勉慕而师法。则庶几为身教之大端。进学之一助也。况今书筵所讲。又在于论孟。则尤不可不知此义也。 圣上亦宜敦礼山林。拣选名儒。出入胄筵。左右夹辅。使东宫有所矜式考问。则正合三王教储之义。而实是我朝家法也。愚衷耿耿。僭易及此。并望裁择焉。臣于治疏将上之际。得闻今月十九日。乃有雷虩之变。今年海溢之灾。固已非常。而收声之节。又有此异。乾象坤轴。俱失其宁。噫噫此何兆也。近年荐饥之馀。穑事又失。民间遑遑有填壑之形。而朝廷爱民之心。不如惜费之甚。宰相忧国之念。不如谋身之切。雍容恬嬉。置生民于度外。则皇天殆有以警告之矣。臣于今行。经过三道。略见农形。则赤亩白穗。在在萧然。殆无可收。而小民不暇穷饿之忧。惟以徵捧为患。至谓若免椎剥。死亦为安。其情固戚矣。而至于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56L 页
海灾百年所无。两湖卑下。被害尤酷。饥丐已遍。听闻惨心。而朝中议论。不以深忧。给灾之政。比总丰岁。民情嗷嗷。皆无生意。归怨国家。众口藉藉。财散犹可复聚。民心一失。不可复收。国势一倾。不可复安。民散国危。有财何用。伏愿 圣明深恤邦本。大节国用。询咨庙堂。预讲蠲贷之策。明诏有司。加给灾结之总。俾有实心实政。上孚天意。下浃民心。而若其实心之要。又不出于上段所陈。噫。景星庆云。凶荒妖孛。系于一念之公私。则理欲之几。诚伪之分。其应甚捷。吁可畏也。民弊枝叶也。君心根本也。更愿 殿下深留意焉。
中路辞副应教疏(十月)
伏以无状小臣。厚负知眷。一疏自列。祇俟重勘。而向来恩批辞旨缱眷。责之以栖遑。申之以分义。特提言外。备示开诲。九顿感惶。惟有涕血。 天日既烛。臣复何言。第念臣家本乡素。性懒营进。释褐五年。始玷仕涂。承明四载。进少退多。总其在朝日月。不过八九朔。屏伏穷谷。自是本色。则初非在朝之身。今始栖遑之类也。 圣教所云。殆未悉臣从前行庄而然也。春间一言。虽自附于忧慨。而妄犯时机。竟陷坎阱。尤可见其伉拙疏戆。不合世用。故区区踪迹。益思敛缩。只欲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57H 页
粗全其知耻远利之素心而已。况且两家亲老。一身病癃。一年光阴。多在医药忧呻之中。前后请急。亦其情私之万不获已。每恐如此不已。竟作忠孝罪人。一念悚懔。食息不安。而 圣批之下。尤万万陨越。顾分畏义。诚不敢一向退伏。窃欲近身辇毂。待罪司败。以请 圣主之进退。发程四日。来到公州地。传闻台职已递。还归乡里。继又伏承馆职召旨。义当再戒宿驾。恭趍严命。而新除职名。古称极选。固非如臣浅学所可轻冒。此际又得闻臣老父素患痰病。遇寒增剧。寝食全损。症情危笃。急于省护。忙归南邑。封章县道。转闻情私。伏乞 圣慈俯谅危恳。特许勘递。俾便救护。因治臣违逋之罪。以肃朝纲。以安私分。千万至愿。
辞执义兼陈所怀疏(戊辰冬○营门以递职还送)
伏以臣衅犯至重。谴罚犹薄。回思宿愆。梦魂尚悸。不意 圣度天大。恩叙遽降。宪除逋召。幸蒙例勘。帐殿侍鞠。粗伸义分。而此际得闻臣所后祖母患感之报。私情忧厉。不暇佗顾。乃于鞠事未了之前。径寻乡路。种种凛越。死有馀辜。而除旨联翩。收召再三。臣罪益深。 圣恩益隆。惊惶感激。无地自措。即宜趣驾趍膺。少效叩谢之忱。而中间老人病势危革。忽到万分地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57L 页
头。赖天回苏。得延缕息。而懔懔床笫。馀忧尚在。情理罔极。离舍无望。继伏闻三司侍从。多以在外被罚。臣以呈告。得蒙分拣。而从前积逋。臣实为首。伏地战兢。尤无所容。玆敢沥血自劾以闻。伏乞 圣慈俯赐鉴念。亟加谴削。以惩臣偃慢之罪。仍令选部更勿检拟。俾得安意省护。千万至愿。仍念臣负罪如山。受恩如天。一念图报。寤寐不忘。苟有所怀。岂敢自阻于 明主之前也。玆又妄发。赘之疏末。惟 殿下澄省焉。呜呼。 殿下之御极。今已二十有四载矣。痛慨时象。深忧世道。一个建极之治。不但在于参用互对之粗迹而已。盖党祸必亡人国家。而世臣无彼此之殊。人才无南北之限。则收合贤能。凝聚朝廷。以为祈天永命之图者。 圣意皎然。百世可俟。朱子所谓极艰辛不快活。将为好消息之机云者。窃庶几焉。自顷以还。流弊漫漫。知利而不知义。忘廉而不为耻。默观爻象。便成一套世界。故区区忧慨之忱。不能自已。乃于昨春。敢以世道之说。为 殿下一诵者。只欲 圣上之洞察物态。抑贪躁而励廉靖。收贤才而固元气。有以遏横流之势而挽既颓之运也。向于一年之后。复入朝端。则旧弊未矫。新鬨又起。目下气象。恰似数十年前。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58H 页
党伐规模。机网日张。戈戟日挻。天灾而不知畏。民困而不知忧。棼棼泯泯。靡所底极。比如巨障一溃。莫可收拾。噫嘻。今日之国势。果何如也。而大小臣僚。只营争竞。曾不为宗国深远虑。可谓逐鹿而不见泰山也。臣尝伏读大训。有曰追提往事。复酿党习者。绳之法之。正我世道。固我邦国。窃仰 圣意所在。深虑时议之犹持旧事。思有以消瀜党习。保合太和。一付先天。永杜后弊。以为世道之福。甚盛甚盛。庚申后七八年之间。时象稍靖者。未必不由于镇抑弥纶之效。而不幸一启三载。作为机阱。玆事泾渭。抑亦 圣鉴之所洞悉。而近见大势潮驱。时论飙发。崖异者为累。自引者为孽。许多世臣。挤落殆尽。以致人才日渐摧剥。朝象日益涣散。徒使我 圣上独立于上。忧念罔涯。此微臣所以拊心伤痛而不自已者也。 殿下试思之。自丁未初。以调剂立规模者。岂徒欲涂饰架补。而一任朝臣之寻恩雠务党伐。使国家元气日铄而莫之救乎。抑将荡涤猜嫌。收拾人才。俾有以安靖朝象。巩固国势。作为亿万年贻燕之基乎。噫。易失者时也。难得者机也。夫以我 圣上不世出之资。大有为之志。而上下未孚。时议横溃。中朝之叹。只在于无奈何三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58L 页
字。则有君无臣。昔人所悲。况且仰瞻黼座。每有古贤非昔之感。而乃不能大奋 圣志。救得一半分。则吾君之盛德大业。终无以垂裕于来昆。表见于后世矣。岂不惜哉。噫。 殿下之庭资。 殿下之恩宠。以成其家计。将传之子孙者多矣。 殿下独奈何不自为家计也。以此世道。有此苦心。而几番过举。几番消缩。毕竟所成就。只是依旧貌样。则悠悠国家事。将不知税驾于何地。仰惟 丙枕燕安之中。亦必喟然有治负初心之叹矣。古人以保晚节为难。而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述编存戒。盖亦丁宁于此。故臣尝诵是语于讲筵而所以期望于吾 君者切矣。倘我 殿下超然远览。穆然深思。刬除闹端。收罗贤能。和朝廷而镇世道。励廉耻而植名节。猛着一番精神。丕新一代规模。使人才日聚于前。党习日消于下。所讲者惟民忧。所务者惟国事。则庶几元气凝固。太和薰彻。皇王之极功永建。祈永之大本克成矣。此不但为 殿下之晚暮收效。亦将以启佑于无穷。岂不休哉。先正臣李珥尝论洗涤东西之要。有曰 殿下如欲调和镇定。则打破东西。不问其类。惟贤惟才则用之。不贤不才则舍之。激浊扬清。整顿朝纲。不从公议者裁抑之。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59H 页
造言生事者斥远之。今之国事。犹庶几矣。若不任贤士。不分清浊。而惟务镇定。则人心涣散。国非其国矣。其一篇至论。字字苦心。正为今日准备。故臣敢进之于 殿下。倘于清燕之间。试取原疏。一赐观览。庶或有补于消党救弊之术矣。呜呼。今日之时事。可言者多矣。惟念世道和平而后。国事可做。人才收聚而后。时艰可济。故微臣之前后进言。惟眷眷于此。一段苦衷。庶几俯谅之矣。惟 殿下垂察焉。
拟奉慰陈戒疏(戊辰闰七月○闻有候班。即入城。未果上。)
云云。一自 贵主丧逝之后。 哀伤过节。举措无前。 圣心一番激恼。朝廷一场忧遑。臣屏伏田间。传闻消息。窃自悼心失图。以为我 圣上几年心学之功。何为而有此也。历时月而不自已。既往可以勿言。而此系 圣明心法之得失。臣以经幄旧踪。窃有区区愚悃。其可终无一言。重辜 厚恩。呜呼。天下之事变无穷。有生之哀乐多端。随分而应。存乎一心。而若心体不定。触物辄动。则凡世间可喜可愕可悲可怒之事。纷如𣰇如。日交于前。而纷纷逐逐。从而升降。焦火凝冰。几何不摧残以伤耶。随事而忧之。将不胜其忧。随过而谏之。将不胜其谏。此亚圣所以人不足与适。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59L 页
政不足与间。而惟以格君心为务者也。臣待罪经幄。五年于此。一不能以圣人存心节情之功。仰赞君德。使 圣心触感发用失节。而卒未及救正。此臣之罪也。今虽后时。敢演养心之说。冀为后日受用之资焉。曩在甲子春。臣待罪春坊。时 圣上亲制古镜重磨方篇题。召臣参闻。此即君臣论学之初。而说心谈性。圣学卓越。臣退而心语曰。吾君心学之功。已造精微。顾力行何如耳。及其猥蒙简拔。厕诸论思。益有以仰瞷 圣上操心饬行之规。庶几圣王心得之化身亲见焉。沿顷以还。发于事为。著于治法者。乃大有不然。殆所谓知而不能行。行而不能力者为实际。故乃于前春讲筵。臣愚死罪。敢论 圣主本源。以尊性之功。不及问学为戒。遇事憧憧。不能忍耐为病。且以朱子所谓虽正念。若非时则亦归私意。程子所谓罪己责躬。不可长留在胸中者。仰勉圣心有所之失。而又以涵养二字。为存在之要。其时幸蒙 圣听开纳。导之使言。诚以 圣上气质之英明。学问之积功。一朝真诚做去。直是转户枢耳。何意此个根脉。依然自在。渊密之地。未能收功。事物之来。随处发出。今玆事件虽异。受病实同。憧憧不下。留在胸中。竟归于有所之失。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60H 页
而本心之用。卒不得其正。七情之发。卒不中其节。程子曰存养熟然后。泰然行将去。 圣上举措。试自点检。其不泰然也甚矣。臣窃尝闻先儒论操心之功。静处易为力。而动处辄难收拾。顺境易以处而逆境尤难处置。从古圣贤用功。必先于动处下手。逆境着力。能于此不失其品节。然后可以验学力之浅深耳。今 殿下清心寡欲。恭俭好礼。无驰骋弋猎之好。无声色游宴之失。平日问学之功。其于静处顺境。独可挨过。而每到动处逆境。着己稍紧切。辄患急滚出来。不能照管心体。或遇事而激恼。或发言而过中。心失其平。情乖其和。所存所发。不能粹然于天理。今番之事。特其一也。 圣上之所以如此者。盖有由焉。先儒言一心中大段恶念排去不难。 圣学高明。固已脱然于此。故凡所发。多因天理处过差。 圣念知其从天理也。故以为此非人欲边恶念。乃天理上自然处。我非过也。虽过之。我非失也。其从而谏争之者。 圣意若曰是不知天理也。是以予为私意也。遂一向斥之而不顾也。凡言及玆事者。莫不斥之以不识情理。此则 圣上犹未深察乎危微之分也。凡为日用之过尤者。不但私欲人心也。哀乐爱怒。固亦有出于道心。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60L 页
而一或有所于中。则便自为病于外矣。故朱子曰。虽是道心。不中则流于人心。先正臣李珥曰。四端纯于天理。而亦有过差处。此数言者。骤见似不然。而体验而默究之。则恻隐之过。易流于慈弱伤恸。羞恶之过。易流于拘畏残忍。虽本天理而亦归于不节。故前春筵中。臣以为 圣上一心之病。虽于敬天奉先。亦觉太憧憧不忍耐。非天理之本体也。况于忧患哀戚。留在胸中。不自堪遣。则其出于天理而反违天理也明矣。先儒曰。发于情。止乎礼义。必以一止字节之者。盖情固无穷。不节。违于礼义故也。 圣学精密。凡于此等义理。洞然无碍。亦何待臣言之毕。而几年工夫。乃使一心之用。不得其中。辞令太过。举措失平。臣窃为 圣主惜之。述编云点检身心。夜漏静寂之时最好。呜呼。此何等气像。此何等工夫。 殿下既知之矣。但行之未熟耳。试于夜漏静寂之际。更加点检最好之工。则过境得失。自可呈露。而知群下之纷争。虽涉过虑而亦出于忧爱也。 圣情之伤悼。虽出天理。而亦失其品节也。如是看得。则心地帖然。行得泰然。自底于和平中正之域。而日间用功。推而充之。养之久存之熟。私意净尽。天理昭著。无内外无将迎。廓然而大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61H 页
公。物来而顺应。则动静一体而无差。顺逆一视而无乖。如是然后。心和气和。而天地之和应之矣。岂不休哉。
辞工曹参议疏(癸未九月)
伏以神天笃佑。 圣筹弥长。诞辰载届。嵩班隔日。群僚颙祝。万品欢抃。如臣僇癈之物。亦际斯会。瞻天欣踊。抚躬感咽。仍念臣宛转于坎坑之中。摧剥于机弩之馀。泥滓遍污。黥劓未补。不生不灭。自悲自悔。每一循省。诚有即地溘然之愿。而上以感 圣主曲保之恩。下以宽老父靡依之情。忍过岁月。堇保形壳。一缕苟延之喘。臣亦不自谓见有于世矣。岂意日月洞照。雨露偏注。穷岛半鬼之人则引置平地。荒乡永锢之名则复录朝籍。虽朽骨之再肉。枯荄之复春。亦不足以喻此也。 恩旨初临。惊倒恍惚。阖门光景。如在梦寐。臣父今年已八十矣。有子无状。积贻忧戚。病随年痼。殆无省觉。自奉 恩命。欢天顿地。攒手交祝曰。某也出陆耶。某也除职耶。吾 君之 恩。与天罔极。吾至今不死。得见今日矣。喜极而悲。涕泪被面。自其夕起床笫加粥饮。臣为人子。当此境界。虽糜身粉骨。破胸刳心。岂足以仰答此山海之 隆深哉。噫嘻。臣罪可胜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61L 页
诛哉。乡野疏踪。特蒙𥳑拔。七载近密。隆顾如天。而乃不能丝毫补报。一朝遽陷大僇。身败名辱。生为负国之臣。死作辜 恩之鬼。静夜扪心。忽焉忘生。经帷昵侍。梦魂徒回。天日重瞻。此生永隔。每诵古人水调恋君之词。未尝不泪沾衣也。呜呼。臣之获保今日。是谁赐也。惟我 殿下初既活之于万死之地。后复全之于众怒之际。譬如无知赤子落在水火。父母惊恻号呼而疾救之。呜呼。 殿下既知臣而全活之矣。则前后人言之骇懔。遭罹之穷险。 圣明在上。臣又何辞而自理哉。今 殿下又曲劳造化。洗濯抆拭。若将备数于荐绅之末。天地生物之仁。旁人犹为感泪。况臣当作何心。顾乃重衅婴躬。积畏在心。身归下流而我无所藉手。名蒙不洁而人皆欲掩鼻。则虽欲演缘宠灵。复立朝端。亦无如何矣。悲夫悲夫。此何人哉。抑臣私义又有所隐痛者。臣兄光缵所坐。是又臣之罪也。臣为其弟。亦不能先事照检。致婴重僇。今虽蒙 圣主原恕之典。而死生荣辱。理无独殊。其敢谓与兄差别而顷刻自安于宠命之下哉。且臣自癈伏来。忧薰疾病。魄遁心死。衰颓剥落。非复曩时。生无以报 殿下之恩。区区结草之愿。惟期九泉而已。有臣如此。尤合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62H 页
万戮。玆敢归身司败。沥血陈恳。泪暗神塞。不知所云。伏乞 圣慈终始垂矜。先削臣职名。仍治臣前后罪戾。使臣得以含载 圣恩。退填丘壑。千万至愿。
辞工曹参议疏[再疏](十月○还出给)
伏以臣今而后。死可以瞑目矣。浑身 天恩。阖门 天恩。世世生生。罔非 天恩。欲报之德。糜粉犹轻。若论廉愧。何敢举颜对人。而不暇他顾。冒入脩门。猥备衣冠之数。重瞻日月之辉。 天颜犹昔。 玉音如昨。惝恍惊喜。五情摇摇。殆若起重泉之魂。觌父母之容。当日心事。臣亦不自知其何如也。呜呼。臣之至愿。毕于此矣。退填丘壑。亦复何恨。第臣一落坑阱。臭秽满身。今虽沐以恩波。薰以天香。大质已蔑。终难洗白。纵不敢怨尤于人。岂独无自愧于心。臣既猥谢 恩命。少伸微衷。区区私义。只当息影南归。屏伏穷庐。父子兄弟相对祝冈陵而已。不自意长单还给。过勤 温谕。伊后开释。尤出曲庇。臣虽顾畏公议。未能拖辨。而私情一倍危蹙。 圣渥去益汪濊。以臣衅累。荐蒙殊眷。陨越感激。惟增涕血。虽未敢晏然供职。而缩伏蹲冒。瞻依云阙。亦有月矣。昨接乡信。臣父素患痰病。遇冷陡添。症情弥苦。药饵罔效。而以臣才赴 恩旨。戒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62L 页
令勿报。多日之后。始乃得闻。臣于是方寸搅乱。欲去则迹异平人。不敢援例而擅行。欲留则情急归护。有难顷刻而按住。徊徨旅次。进退莫适。玆不得不病声哀龥于仁覆之下。伏乞 圣慈俯谅臣至恳。特赐罢免。仍许退屏。使臣归省病侧。毕义田间。卒蒙天地曲造之恩。千万血祝。
应旨陈邑弊疏(癸巳十二月○在楚山时)
伏以天开庆运。继述礼成。阳回周正。 宝龄益崇。八域含生。同此蹈抃。因伏念臣猥荷湔拂。 特畀边邑。感激鸿私。图报一分。凡系军民弊瘼。思欲随便釐整。仰酬前席民事之托。而其中四五件事。实关边防大要生民切务。有不可自下擅便。故月前具成牒本。仰冀转闻。而道臣以情踪兢蹙。不敢为例外奏状。闷默徊徨。抱此耿耿。此际得伏见至日 纶音。丁宁恳恻。可泣氓庶。臣逢斯会。倍激愚衷。自念虽不敢备数侍从。亦尝在荐绅之末。 圣教求闻至此。而徒怀一切之嫌。终不以边土弊事上彻 黈纩。则是真负吾 君矣。遂敢改修成本。冒死控吁。惟 圣明裁择焉。臣窃见本郡升府事在 先朝。而其时道臣故相吴命恒。实始建请言楚山于江边居中最巨。择差文武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63H 页
三品。弹压关防。团束流民。以为防边之一助。当初制置致意如此。盖本府越边。乃婆猪江三贼路。即昔年李满住称乱之地。最为要害。则其制兵选戎。宜有成规。屹然为江边巨镇。而顾其军制单弱。实为疏虞。所谓壮武甲士两队。只是三百九十六名。而其中除各标下杂色一百馀名。赴操实额为二百七十七名。未满三哨。不成部伍。取考邻邑军制。则碧潼除杂色。为五百四十馀名。渭原除杂色。为三百五十馀名。而乃以楚山大镇。不及远甚。臣实讶之。在昔壬辰。 宣庙驻跸龙湾也。命道臣故相李元翼。再入江边。调发士卒。随天兵成功。半是江边之健儿。则其为用不但为镇守关防而已。乃以此二百零卒。将何所藉手于缓急也。今宜采用流民之策。查出冒属。增置军额。最为固边之要。槩闻本府地旷民稀。中年内地民人。多迁徙居业。便同土着。而旧例元军只以本族代颐。故健实流户。无役闲游。此故道臣所以建请团束者。实出深计。而惜乎当时癈而不举。至今徒为乡员将校辈私户馀丁。臣莅任数月。略知其弊。留心查括。已得流民游手近千名。晓之以为国守边之义而减其户役。则民情亦颇安之。若蒙 朝令划即施可。则谨当编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63L 页
其队伍。整其器甲。合正军标下为二百九十名。保户为五百八十名。与元军凑成一司五哨之制。统于兵营而合操焉。则规模既整。精采必新。大有助于固圉之方矣。若其军装等费。计议未决。姑不烦陈。此在朝家一指挥。而边上添得三百健卒。时平则可以镇守。遇警则可以赴调。此实宗泽变无用为实用之策。韩琦增置陕西义勇之意也。此其一也。旧制甲士二十名。循环守番于府内者。原其立意。盖以贼路初冲。为不虞之戒。而邻邑无此规。似是当初移邑之际。邑村单弱。略仿屯戍之意。到今二十零卒。元无损益。而府中诸般杂役。专责此卒。吏奴辈又奴隶使之。如秦时徭卒之见困于咸阳。故一卒所费并赴操。逐年几十馀两钱。其所号冤。倍于三南良役。而 圣朝均役之惠。独不及于此辈。甚乖元初给保之本意。古人所谓为国养恩。恐不如此。臣怜其弊酷。权行停罢。而或虑其初出于朝令。亦未敢擅加永革。盖此规害于甲士。利于邑人。所以前后未尝议罢也。若自朝家轸弊划罢。解其愁苦。防其复刱。则边卒挟纩。益坚亲上之心矣。此其二也。本府江边把守凡五所。而初不刱置把守军卒。只以壮武队一百四十名轮回替立。其为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64H 页
役。无论风雨寒暑昼夜。站立江上。辛苦万状。而又令春秋操鍊。縻费不赀。愁怨痛苦。甚于水火。范仲淹所谓解防边之体。损敌忾之气者。不幸近之。假如邻比有警。撤兵赴援。则婆猪一带。诇守无人。制置固甚疏漏。如碧潼等邑。列置土兵。替立把守。而其赴操正军。一无侵役。元初江边刱置。宜用一例。而缘何异同如此。臣实未晓也。今欲定把军如邻邑例。则刊册外一名不许擅加。既有定法。若承 禀裁。则又当以所查中一百四十名。定为把守军官。分番轮替。则警守之制备甚。壮武之冤解矣。正李纲所谓一举而两利俱存者也。此其三也。至于民弊。边邑异于三南。无赋税征役之苦。而最其巨患。专在还谷。守令之贪渔。吏卒之侵毒。千弊万蠹。皆源于此。泛论则似夸。细陈则伤烦。然言不切。不足以动 听。则臣请详之。盖边土为地。重岭横截。谷物有蓄无散。又逐岁生耗。昔年五万之籴。十年而为八万石。民户则分属三镇。故受还之户。仅五六千。一户大者受米近二十石。小者亦不下十五六石。正月分粜。至于六月。八月纳籴。迄于冬末。小民终岁睊睊。殆无宁息。况其当冬。溪峒岩阻。冰雪凌兢。人蓄踣毙。闻见惨心。若不及今变通。不出四五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64L 页
年。又增为十万石。而将无民之可分矣。此谷多之弊也。又常平军饷等谷。例皆半留半分。而其外各衙门谷物万馀石。尽数分给。留耗增殖。以此还谷之分。渐次增加。又守令着手。惟在还谷。故或卖米分钱。或加分取耗。小民不敢抗威。含泪受去。此滥分之弊也。一邑凡十四仓。而每仓有四个任掌。作为利窟。公肆箕敛。一斛之捧。几于加倍。泰虎永蛇。吮尽民血。毕竟收拾。仓属之族。鼓腹圉圉。而蔀屋已无糠秕。言之可为于挹。此滥捧之弊也。今欲矫其弊。莫如防其源。臣请自 朝家定法。各衙门谷物。毋论某㨾。边邑则一并依常平例。半留半分。又严立守令加分卖还之律。按以脏法。使不敢违越。又就元还中限六千石。移转于渭原,碧潼,云山,熙川等邻邑仓谷差少处。又每年耗谷应下外。以时价代钱纳之。该府及各衙门。俾无留蓄生弊。定式施行。则还谷数减。民食自少。而滥捧之数。自归无皮之毛。又申饬守令。以严法制束其仓属。则孑遗生民。可脱于水火矣。朱子淅东时乞行社仓法。请罢常平厉民之条例者。即此类也。此其四也。还谷中别有一弊。凡谷物非民逋而年久自耗者。谓之虚欠。此邑地方东西三百里。其穷仓僻庾。谷物陈积。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65H 页
分给无民。自致虚欠。久者或已半腐。近者亦多耗缩。积置别库。易岁而不敢犯。如是者五六仓。合为二万馀石。若过四五年。必将尽化为土。诚小民之巨害矣。臣欲于明春。率一境而移转均分。使国谷不至永消。而数万虚包。亦不忍抑排民户。间尝折其中而参伍之。则所虚欠。殆为四千馀石。其一千馀石。臣当查出各年监色。公私攒那。充补其数。而其三千石则窃愿自 朝家特施荡减之惠焉。今年减了三千包。而明年可得数万石完谷。永为惠于生民。其利害亦相远矣。此土虽乙丙壬午之荒。亦无逋欠。故 朝家旧逋荡减之恩。一未蒙焉。惟此穷仓陈谷。自成虚欠者。臣敢以 特恩望焉。别为条陈。朱子漳州时乞减属县常平虚欠一万馀石。即此类也。此其五也。噫。凡此诸条。实关本府防边恤民之大要。非如小小弊瘼之可以因循度日也。若能及时通变。增补军额。蠲除侵蠹。使军民释其愁怨。乐其生业。则以西土劲健之俗。怀 圣明安保之泽。将蔚然为塞垣之大防。而他日必得其力矣。臣起癈补郡。义当缩伏。渎扰 宸严。极知猥越。而既不得循例状闻。又不忍辜负 圣旨。敢以遐外弊陋。僭易烦缕于 静摄之中。臣罪万死。伏乞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65L 页
 圣上俯赐澄省。确议庙堂。随宜裁处。以幸边民焉。
辞同敦宁疏(庚子十一月○还下送)
伏以臣屏伏田里。分甘癈弃。不自意 圣慈天覆。特记 先朝簪履之旧。乃有敦府收录之 命。未死孤臣。何以得此。奉 旨涕血。不知攸措。仍伏念臣立身事 君。凡四十年馀矣。涉世昧方。半生羿彀。李基敬挤陷于前。而 先王昭晢而甄拔之。洪檍搆捏于后。而 殿下矜怜而庇覆之。出世路而积受崎屹。未有如臣之穷险。为人臣而偏荷 恩造。亦未有如臣之隆厚。倘非我 两圣至仁至明洞察而曲全之。几无臣身矣。在臣义分。惟当追 先朝之殊眷。以答今日之 宠渥。从前危臲之情。有不可顾。而第臣遭罹之外。又有区区私义。虽极僭猥。不敢不毕辞于 明主之前。顷年 朝家处分。有及于臣之旁祖故臣尹宣举尹拯父子者。罪名至重。阖门悚懔。有不暇言。而臣则尤有别焉。臣之曾祖故修撰臣晢。祖父故洗马臣智教。俱受学于两臣。臣之无似。又受学于两臣之孙故进善臣东源。三世师生之义。至深且隆。祸福荣辱。义无独殊。昔贤有以师道被枉而乞免者。臣不敢妄引以为说。而私情之危蹙则有甚焉。呜呼。此两臣者。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66H 页
少讲道于林下。老不仕于朝廷。生则被 列圣之殊礼。没而为士林之宗慕。今于身死百年之后。重罹泉壤之诬。私家之是非推上。斯文之幽冤久菀。臣窃伤之。纵不敢越分冒嫌。一言以自讼。亦何忍昧义贪荣。见讥于公议哉。汉法至宽。犹有门生故吏斥免之律。臣之情迹。宜在刊汰之科。玆敢冒死自列。伏乞 圣慈谅臣情势。镌臣职秩。仍命选部。勿复捡拟。以昭法纪。以安贱分。千万幸甚。臣以僇癈之踪。初受 大恩。即宜奔诣京辇。少伸感祝之忱。因乞司败之诛。而素患痰格。遇寒忽作。委顿床笫。无望转动。敢从县道陈闻。臣罪至此。尤合万戮。臣无任衔恩屏营之至。
辨台诬辞职疏(辛丑五月)
伏以臣之至今日保有性命。皆 圣主赐也。 先大王以天地之仁。拔臣于坑坎之中。我 殿下以父母之慈。收臣于岭海之外。保之九死之地。庇以再造之恩。人臣得此于 君父。从古有几。至若今番台言。勒成人臣之极罪。而又 殿下烛破诋讦之情。深恶而痛斥之。臣尤感激铭镂。只自涕咽。念臣前冬未彻之疏。不过略陈三世师生之分。窃拊古人自处之义而已。今乃截断语脉。拟以罔测之目。噫嘻痛矣。言之无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66L 页
伦。胡至此极。然此犹属臣一身事耳。至其疏中所引诸语。皆是掇拾旧套。已经前人勘破。臣不欲更事追卞。而若其末端八字。幻出无根之言。添作别般之案。此是从前彼此文字之所未概见也。果使当年有此一句语。则直可断以不敬。何苦而抉摘字句。巧注他说。艰辛以挨逼二字成其案也。此可见其捃摭而无所得也。到今百年之后。白地刱出。欲售厚诬之习。彼虽急于搆人。此岂人臣所敢笔之于书而质言于君父者耶。古人所云无其诬而谓之诬。是真诬者正谓此也。藉曰吾师亦云。独不有畏于天乎。此而若不一查。则非但九地之下。重抱罔极之冤。语涉莫重。关系至大。在 朝廷事体。恐不宜慭置于虚实䵝昧之间也。噫。先辈之为师讼冤。虽在朝家处分之后。而辄用诬字者。盖以罪之虽在于上。诬之必自于下故也。是以故判书黄慎之疏曰。亡师横被诬诋。故承旨申应矩之疏曰。历陈亡师被诬曲折。太学生金堉之疏曰。宗儒大贤受诬抱冤。其外章疏间为此语者。指不胜屈。而伊时朝廷。未闻有以此声罪者。臣疏所云重被泉壤之诬者。实用诸臣疏意。而今独被人横捏至此。深叹人心之日险也。臣悲冤弸中。岂无愿乞一言死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67H 页
之心。而仰体 圣上世道之忧。下守师门无卞之戒。忍默饮痛而不敢言。实有诗人无吪之叹也。臣向承大恩。义当一谢新命。退填沟壑。而私义难冒。辞本见阻。经年虚縻。义分是惧。而伏闻弥月有期。指日望庆。担曳病躯。冒进都下。少效祈祝之诚。而素患关格。十日剧发。再经殊域。忽遭此危逆之境。迟回城闉。亦有所未敢。今于昏涔之中。力疾陈吁。收拾残骸。行将寻乡。复渡清汉。此生已矣。瞻望云天。有泪如泻。伏乞 圣慈将臣罪犯。亟赐重勘。以昭法纲。以快人心。
谢恩后陈义辞职疏(癸卯二月)
伏以上天垂骘。休运荐至。 世室崇奉。仰观德之仪。 元嗣定号。笃主鬯之庆。率普同抃。跛聋咸耸。而臣以从班旧物。病滞远乡。不及随搢绅之后与嵩呼之列。有臣如此。生不如死。仍伏念臣一衔四载。冥伏田间。区区犬马之诚。岂不欲一肃 天陛仰谢生成之 圣恩。而只缘先正臣文敬公尹宣举,文成公尹拯。被人诬毁。抱冤重泉。顾臣以三世师生之义。不敢为束带彯缨之计。顷年一疏。已蒙 俯烛矣。何幸 圣心昭回。德音涣降。追 列圣缁衣之眷。复 三朝㫌招之秩。私心感激。不容偃伏。扶舁病躯。来伸叩谢之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67L 页
忱。臣虽今日溘死。更无馀憾。而第今党议复作。众口和附。恣意丑正。一袭旧套。噫。 先大王五十年苦心。专在于镇安斯文。嘉靖世道。昔年 处分。不载 宝鉴。临 筵语到。必称先正。前后 圣教丁宁如昨日。凡今北面于朝廷者。孰非 先朝陶甄中物。而乃以不敢发于 先朝者。发之于 殿下之廷。其所叫嚷。全无畏忌。非但负 先王建极之本意。必欲坏 圣主继述之盛德。臣实痛之。 禁令之下。虽未能条列陈论。而故文烈公臣朴泰辅所制辨疏。载在本集。诬辞躗说。一按可破。而根本枝叶。要不外此。 圣明在上。必已鉴悉。又何患乎异言之喧豗也。然臣私情之危蹙。比古人中途引疾之义。殆有甚焉。以此卼臲踪地。不宜迟回京辇。玆陈短疏。还寻乡路。永诀明时。只自涕零。伏乞 圣慈俯谅危恳。亟赐罢斥。仍治臣逋违之罪。以警具僚。以靖私分。
告归辞知敦宁疏(丙午三月)
伏以臣以从班旧物。老而不死。少日科名。旧甲重回。 圣明俯轸。荐垂 恩纪。前席赐对而 天语温谆。敦衔特授而班联益峻。臣追昔感今。陨越含戢。五情摇摇。无以为怀。 朝廷命德之典。非所堪承。而回榜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68H 页
优老之 恩。未敢饰让。不顾廉防。章皇出肃。自揣素分。尤切恧蹙。顾以衰朽贱质。触寒增疾。僵卧旅邸。或虑朝露之溘然。收拾残骸。归死沟壑。永诀 天门。有泪如泻。仍念臣自癸卯以后。身负大何。乡野疏踪。不敢唐突。至今泯默。今当永归。不得不一陈于明主之前。噫。臣之年前一疏。略暴私义。而重被锋镝。丑辱惨于斯文。声罪酷于一身。有非人臣所可自容于覆载者。而 圣度天大。随处曲保。有如慈母之护病儿。臣诚感泪。不知死所。自古党伐之际。每以贬君诬 上。作个题目。以感怒君心。激成罪案。此等风习。至于申球辈而甚矣。今其增衍旧套。恣意诋辱者。臣欲一一对理。非无其说。而尝闻汉之韩安国非知道者也。谓田鼢曰。人毁君。君亦毁之。如贾竖女子。何其无大体也。今臣若又效尤。不几为安国之所笑乎。第相臣以臣疏中谥号先正之特书。为臣大案。直驱之于诬 圣罔君之科。此不容不少辨也。夫儒贤爵谥。初非两项事。从前削复之时。皆无分别之例。故顷当复官之日。爵谥并蒙 批下。今臣书谥。实亦依 朝家成命而已。至于先正二字。 先王临筵语及。非止一二。盖我 肃宗大王在乙未间。特制二诗。题以追惟先正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 第 68L 页
臣尹拯作。其诗即儒林尊道德。小子亦尝钦。生三虽事一。自有重轻殊等句也。及庚子后御制之印出也。先正之题。宛载编中。则 先王之必称。盖有所受。他人传闻。固不必广援。而臣之登筵。始自甲子。前后亲承。不啻频仍。至乙未冬。 特除贱臣承宣也。辞教之间。亦及先正。及讲大学也。因臣奏语。又有称善先正之教。至今追思。玉音如昨。甲子同筵之臣。今无在世。而乙未两承宣尚在。焉敢诬也。惟此两端。固是耳目之所昭列。而急于驱人。乃复容易现化。不少舒究。噫。以无为有固诬也。以有为无。亦何如也。且其不载 宝鉴。固 大圣人出寻常之举。大僚以为 圣意有在。臣亦曰 圣意有在。彼其前后惹闹。恐非当日之 圣意也。臣以人臣。遭此罔极之诬。今于告归之日。不得已露章自劾。伏乞 圣上俯赐矜谅。刊臣职秩。治臣罪戾。以快人心。以昭法纪焉。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