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x 页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行状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04H 页
族曾祖凤溪公行状(庚辰)
公讳揄。字天纵。号凤溪。尹氏籍坡平。以太师讳莘达为始祖。名德蝉联。迄丽代入 本朝。有讳坤吏曹判书。坡平君。谥昭靖。四世而有讳倬大司成。以经术为己卯师儒。又二世而有讳暾 赠左承旨。是生讳昌世。 赠吏曹参判。是生讳烇。号后村。丁丑。以弼善殉节江都。 赠吏曹判书。谥忠宪。是生讳元举号龙西。以遗逸徵拜宪职讲官。不起。两世节义道学。为儒林高仰。龙西先生凡三娶。安东权氏,延日郑氏,光山金氏。公金夫人出也。以丁亥七月二十二日生。幼而器度俨成。聪颖绝人。六岁始入学。未旬日。文理已通。一览不复忘。十七八。遍诵经史。旁及诸家。善属文。名著士友间。壬子。老先生没。乙卯。金夫人又没。公六年泣血。执制遵礼。辛酉。中进士试。所制词赋调甚高。考官朴公泰尚亟赏之。置高第。后屡举省解。四冠多士。卒不利。盖公于文务理胜。不为绘饰。故主试者虽慕公名。而莫能识拔焉。铨官取士望。凡七举拟。甲子。始授 康陵参奉。序升缮工副奉事,尚瑞副直长,活人别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04L 页
提,禁府都事。己巳。奉 命耽罗。时金尚书镇龟在谪。公以世谊往造之。不顾时讳也。竟遭抨。丙子复归厚别提。丁丑。除阳城县监。属大饥。公尽诚抚摩。尤留意学政。为文谕邑士。以振励儒俗。未几忤土豪。唆绣衣作挐。即日投绂归。丙戌。复入禁府。历工曹佐郎,正郎。丁亥。除文义县令。约己宽民。尽除无名之税。学政一视阳城而尤备。定教条严课讲。每月朔。躬诣校官谒圣。仍考讲诸生。论为学之方。未期年而政成士和。无何。有势家强占人坟。山讼归邑。公绌之。以此寘殿考。盖公居官秉正不挠。故动遭诎辱。自此屏居乡园。日与学徒讲学论文以自娱。戊戌。以子从官恩。资升枢府佥知。己亥。 肃庙入耆社覃庆。又升资枢府同知。辛丑三月十七日。考终于凤村里第。寿七十有五。葬于高山天灯山南麓枕亥之原。公为人眉眼清秀。襟怀醇真。恬旷脱洒无尘态。凡世间芬华嗜欲。泊然不入于心。言若不出口。至其谈义理晢是非。辞辨涌发。纚纚伏一座。小夫俗子。任其旁评而窃笑也。为学早从诸父先生。擩染诗礼之训。虽未尝规规绳墨。闻见操履。已非拘浅所及。又从游明斋先生。晚年充养益深。气像宽和。仪度俨恭。望之可知为长德君子焉。居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05H 页
家事亲诚居丧哀。与兄弟爱敬笃至。长公早殁。事寡嫂甚恭而礼。为县致其惠养。抚视诸孤。教诲而成就之。门内雍如也。接物任真率意。坦无厓岸。𥳑言笑绝嬉嫚。对人若无款曲而醇和浑厚。表里如一。处事近和缓而静以自理。未尝与物忤。宗党乡邻。莫不怀其仁焉。处世。科举可应。不苟自高也。禄仕可为。不苟自洁也。适来适去。亦非其所乐也。惟忧国一念。耿耿畎亩。尝作十条疏。极论端本救时之要。欲一诵 宸陛。而自以出位不果。后之览者亦可以知公之蕴矣。治民不务名声。恬静少事。一以忠恕临之。其初虽若无奇效异绩。而从容渐磨。士民信向。政化淳如也。尤以冰操自励。递归之日。只将寝具乘款段而出。殆不知为太守行也。为文。本之经书。沈淹贯穿。若不经意。而笔下千言。纡馀赡畅。真所谓达理之文也。有文集二卷藏于家。配朔宁崔氏。士人举翁之女。执义攸之之孙也。有妇德。事舅姑尽诚。奉君子无违。训子女御婢仆。皆有道。先公二十六年而殁。公之葬。移祔于左。举三男。一教县监。淳教,恕教正言。曰东望,东亮,东孟,东曾,郑运光,徐业修妻。长旁出也。曰东迪,东述佥知,东逸,东运,赵明渊,李锡济妻。次旁出也。曰东善,东美监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05L 页
役。三房出也。曾玄多不尽记。而曾孙光趯司书。光升正言。其馀亦多文而艺。庶几承公遗教而不坠其绪也欤。窃尝闻公之大体。其姿则温玉也。其地则泰桂也。襟灵则大羹而玄酒也。文章则大雅而朱弦也。七十空谷。素履无咎。葆我幽贞。休韵自长。卒不失老先生之遗规。历数近世儒门。其子弟之能世其家。如公者亦鲜矣。光绍晚生。不及公之世。而今族叔诸公。以遗事属之为状。顾浅识末学。何能以形容潜德。而义不可辞。敢叙次如右。系以所闻于先辈绪言。以俟知德者考焉。
族祖参奉公行状(庚辰)
公讳时教。字鲁叟。我坡平尹氏。远有代序。 国朝昭靖公讳坤。平窝公讳倬。忠宪公讳烇。皆名德义烈。彪炳史乘。忠宪生讳元举。隐居讲学。屡聘不起。学者称龙西先生。龙西生讳拄。孝友恬淡。不幸早世。娶丰壤赵氏士人炜之女。生丈夫子五人。公序居第一。为忠宪龙西之世嫡焉。幼聪颖不群嬉。就学一见辄解。性勤谨。不烦教督。甫十岁。已通诗,书,论,孟。文思夙诣。龙西公奇爱之曰。吾有孙矣。儿时尝咏武侯韵。有曰孔明何事去南阳。惹起人间诸葛名。至人从古藏踪迹。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06H 页
草屋閒眠足我生。诸父兄亟赏之。有孝悌行。侍龙西公。敬抑搔谨洒扫无违。及丧。哀慕尽情。丁巳。又遭外忧。才弱冠。丧祭一于礼。既孤。家事益旁落畸穷。奉母夫人竭诚。教诸弟甚笃。皆克成立。以亲命业公车。壬戌。擢生员试第一。极选也。洛下才子所骈首争者。公以素门。一朝居前列。士论洽然。及己卯闻科有狱。慨然曰。士尚可以应举为哉。遂废举求志。柄铨者慕公名累荐拟。壬午。始除 章陵参奉。时太孺人固在堂也。公禀曰。从仕非子愿。孺人曰唯汝志。第一谢也。公乃肃命。赴斋五日赋诗。有彭泽归来亦太迟之句。即谢病归乡。戊戌。丁内忧执制。固不以耆艾小懈。与诸弟居垩室。讲礼益勤。既耋。气康而神旺。聪明不衰。无异盛年。人咸谓恬养所致。己未八月二十二日。以微疾考终于居第。距生年乙未。寿八十有五。以其年十月。葬于韩山东舍人洞坐甲之原。公天禀疏朗。气貌恬雅。凡俗间趍营之习。泊然不以累心。持身接物。任真率意无脩饰。胸怀坦荡。悃愊款如也。性好学读书。耻为拘儒。幼既擩染家庭。长又质疑于明斋先生。闻见日益进。博极群书。沉浸汎滥。于易,太极,心,近诸书。用功尤力。及废科。绝外慕覃精思。右左图书。翛然乐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06L 页
而忘身之穷且困也。口中未尝有贫窭语。到老饭疏衣弊。茅斋萧然。尝曰。幼时草屋闲眠之咏。殆吾诗谶欤。晚有味于尧夫击壤诗语。扁其堂曰春乐。此可见公之所存也。配林氏。锦城名阀。生员治之女。生五男三女。男东宽,东文,东厚,东范,东春。东文早夭。馀并司马。女婿县监李廷瑗,士人李基弼,赵纲世。光絅,光纶,光綎东宽出。光龙,光老东文出。光载,光逵东春出。内外孙曾男女不尽录。噫。公以儒家名子弟。文礼足以禔躬。闻望足以华身。风韵足以警衰俗。而科止于庠元。宦止于寝郎。八十空谷。独葆幽贞。世亦鲜有知者。将谁任其咎欤。可嘅也已。嗣子进士公述遗事。命光绍为状。顾后生浅识。何能形容潜德。以发幽光之万一。窃尝闻先辈父兄之论。龙西先生疏旷高迈。淡然寡欲。于名利芬华。视之泊如。故其子孙多有遗风。勿论规模之大小浅深。率皆坦易疏脱。远于世态。而公之遁世潜修。超然于物累者。尤龙西公之肖孙也。此可以识公之大者。玆敢略次事行。系以所闻如右。庶立言者之取节焉。
再从祖文温公行状(辛巳)
公讳惠教。字汝迪。号玩棋轩。姓尹氏坡平人。高丽太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07H 页
师讳莘达为鼻祖。四世而文肃公讳瓘有大勋劳。官侍中开国伯。自是世有名德。入 本朝。昭靖公讳坤佐 太宗。开封坡平。官吏曹判书。又四世而平窝公讳倬。经术行业。为 中庙朝己卯师儒。官同知成均事。又三世而讳昌世。有孝友至行。 赠吏曹参判。金清阴尚宪志其墓。有五子。长府使公讳燧号雪峰。次文正公讳煌号八松。刚毅有志节。斥和明大义。官大司谏。特 赠议政府领议政。是生讳舜举号童土。出为府使公嗣。丙子后谢举讲学。 朝廷徵以掌令。 赠吏曹参判。是生讳搢号德浦。魁文科早决退。官大司宪 赠吏曹判书。配庆州李氏。参判时术之女。无嗣。继配全州李氏。正郎台长之女也。以 肃庙丙辰五月二十一日。生公于尼城乡第。方公之生也。德浦公梦。龙蟠膝下。已知其非常儿也。自幼器度庄重。言笑不妄。不逐群儿嬉戏。才思亦俊拔。六岁。读曾氏史。才数十板。已通文义。从叔父文成先生见之。亟贺德浦公曰。此子可成材也。甫成童。博涉经史。文艺蔚然。丁丑戊寅。连丁内外忧。哀毁成疾。见者危之。自能用工治心。得不殆。甲午。捷增广丙科。先辈喜得人。选槐院。乙未。入史局。在职举止端重。言议正大。异趋者私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07L 页
相称服。丙申。升待教,奉教。时有申球者。投疏诬从祖鲁西先生。公引义自免去。冬。升典籍,兵曹佐郎。戊戌。参瀛选。夏。除清安县监。皆不膺。翌年。又除全义县监。莅任才五朔。金云泽以均田使来。公以其诋斯文。义不共事。投绂归。全民镌铁颂之。辛丑春。除副修撰,北评事。并辞不赴。是冬朝著更化。除副校理。又辞递。壬寅春。又以别兼春秋赴召。复除副校理。寻迁吏曹佐郎。兼司书东学教授春坊。时 今上在东宫。以贼虎诬供将辞位。公从容陈圣人处变之义。臣民系望之情。反复恻怛。声泪俱发。卒能感回 天听。公之遭际。盖始此云。有鞠狱差问郎。公以宫官力辞。即呈告下乡。夏。升吏曹正郎,兼文学。秋。以 肃庙祔礼期迫。承召入京。移检详,舍人,兼弼善。旋由奉常正。移副应教。以祔室太祝劳。升通政阶。拜户曹参议。癸卯夏。拜忠清道观察使。为政宽简持大体。一路晏然。冬。以微事罢。忤当路也。叙拜户曹参议,大司谏。甲辰春。纳符仍递职还乡。连拜刑兵户三曹参议。累承 除旨。八月还朝未几。 景庙升遐。今 上即位。移同副承旨。升右副。 因山时陪 驾出东郊。天大雨。到兴仁门。卫士阻水不进。颇喧沓。 上惊急召公问故。徐对曰。此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08H 页
殆雨水停滀壅遏而然也。因请遣宣传审之还报。 上欣然曰。果符承宣所料。时当急遽。应对从容。人皆称之。旋以病递。乙巳正月。拜兵曹参议。时朝廷有大进退。夜授公承旨。寻引疾归乡里。四月。除茂朱府使不赴。丁未七月。 上又进用一队人。拜判决事。公赴朝求外。除洪州牧使。盖欲自屏于世路也。旋授副提学。值 东宫嘉礼入赴。累疏恳辞不许。公频登讲筵。见 上心虚伫。亦欲陈诚纳约。毕义愿忠。所敷奏皆关涉大体。匡偏补阙。切于为学出治之功。一日夜对。进读心经。详陈帝王治心之方。又论袪文务实之要。 上开襟嘉纳。讲讫宣宫酝。教曰玉署长久直。甚不易。特赐对。今日须醉归也。冬。拜吏曹参议。戊申春。贼起湖西。安竹为冲。公自请出守竹山。时相不许。时岭南捷音未到。宫城遽撤卫。公疏陈备不虞之宜。 上纳之。七月。递拜户曹。复入吏曹寻递。己酉七月。又拜副提学。召对。因文义陈近习之弊。党祸之源。寻历银台大司成。复由副学移吏曹。乞暇省先垄。陈疏乞解不许。复造朝呈递。冬。又由银台移副学。庚戌。历拜大谏,副学,兵曹。复入吏曹。公前后参铨最久。抑蹂甄滞。未尝为干托挠。物情甚允。六月。擢 授嘉善大夫平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08L 页
安道观察使。公陈疏恳辞。且言家世寒素。拙于仕宦。自先祖以下。未尝处名藩。而卿秩雄府。一朝兼之。凛凛有过福之忧。 上不许。不获已赴任。陛辞。 谕以升擢寔出心简。特命宣酝。公既赴。感激自励。宽威交济。节财用弛力役。凡可以便民而苏弊者率皆讲究底行。未几。台臣挟嗛论惮压非任。 上斥之。公丐免。 优批不许。谕大臣曰。尹某廉雅谨饬不易得。至十一月。始移大司宪。未替代。冬至副使尹游到湾上有疾。朝廷急以公代之。翌年四月复命。连拜副学,右尹,大司宪。并自引不出坐削。壬子四月。叙拜右尹,刑曹参判,副提学。终不就而罢。六月。叙拜都承旨。值 端懿后祥事。始供职寻递。八月。拜刑曹移副提学。辞疏附陈勉戒。略曰。人主接应万机。可喜可怒之事。固非一端。正宜烛之以理。应之以顺。无使少动吾心。若因外至而有所暴发。则阴阳失和。元气为损。古昔圣贤必致慎于饮食喜怒之间者。非特问学之功。亦所以为摄养之要。故臣尝以矫偏窒欲涵养等说。累进前席。伏愿就此数者。扩充体验。凡于酬应动静之顷。专心持养焉。是时。 上喜怒颇任情违度。故公疏及之。九月。乞暇省墓还朝。时大饥。疏陈沿路闻见。请安辑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09H 页
流盗。蠲减徵捧。明施纳粟之赏。申严侈滥之禁。 上开纳。冬。移大司宪。时赵丰原显命在岭藩。闻其兄丰陵相病急。委符印。冒法驰省。公疏请以本律勘处。其私受符节者。亦一体施罚。以防后弊。 上亟称其得体。癸丑正月。拜同知义禁。寻移副提学。召对讲心经已发未发之说。公进戒曰。窃瞷近来处分。多有激恼处。未发已失其中。故已发自致无节。清燕之中。徐养义理之所安。则发者皆中节矣。又曰。涵养之功不间断。然后义理昭著。品节无差。若事至然后安排。则不及于事。而亦易于暴发。故涵养尤贵乎无间断也。前后登筵。惓惓本源。以匡拂圣质类此。六月。拜大司宪。旋由副学。出为铁原府使。时荐哭两姊及长女。哀伤感疾。为调息求外。地僻务闲。府内多胜境。每兴到。悠然而往。啸咏自适。或匹骑入枫岳。冥赏而还。为治不动声色。众务自理。阖境称以旷百年所罕见。又镌铁颂之。甲寅冬。拜大司宪。乙卯春。移副提学。夜对宣酝。独命公五爵。教曰。卿自外还。久未接见故劝饮。而予将用卿。酒过饮妨事。此后限以三酌。公拜辞。因进曰。物来顺应。鉴空衡平。是圣人心法。近因朝象纷纭。多所激恼。窃恐圣学未至而然也。复曰。近来朝廷专尚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09L 页
综由。其弊变而为要誉衒能。臣意则专取务实之政。痛矫综核之弊。庶几实惠下究。又论贪风之日肆。生民之困穷。专由于奢侈。必痛抑士大夫侈习。躬行以导之。然后风俗可变。生民可苏。公之论治。达于大体。切于时弊如此。时正言李锡杓疏论四五卿宰。以一句语诋公。公之前后受愠。皆祟于馆职。人或以为言。公戒之曰。士大夫当宅心忠厚。何可逆其诈也。遂陈疏略申不安之义。辞递。十二月。拜工兵曹参判。兼管筹司。并累疏力辞。丙辰正月。有 东宫册礼。遂出肃。寻移知申。二月递。连拜兵刑礼三曹参判。移大司成。兼同知经筵。疏陈泮宫之弊。丁巳正月。拜吏曹参判。二月。擢授资宪大夫刑曹判书。移授吏曹判书。时台以骤擢惎之。 上斥其倾轧。谕以地望允叶。督公出。巽辞益坚。大臣白而免。三月。连拜大司宪,工刑曹判书,都总管,弘文提学。皆陈疏乞解。间历知经筵,大司宪,礼曹判书,左参赞,汉城判尹。时 上激恼廷臣却膳。仍大会群下赐酒。谕以协恭之义。慨然欲改纪庶政。临筵各询为治之规。公进曰。近来虚伪成习。私意横流。臣前后经席。每请以实袪伪。以公袪私。今日急务。在于公实二字。请以是立规模。 上称善曰。听其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10H 页
言。可知其人之规模。冬。兼知义禁。戊午。复拜礼曹,京兆。己未。拜艺文提学,大司宪。旋递。拜左参赞,两馆提学。三月。又拜吏曹。累辞不获。秉铨公平。甄拔山林。慎简守宰。势游请谒之徒皆敛手。士类翕然倚重。竟为党人所撼。公脱然不校。力辞递。归扫先墓。为终焉计。间拜左参赞,礼曹。时有妖狱。 上责以奔问之义。公不得已入城。知时事渐艰。益厌在朝。适北路有诸 陵奉审之礼。公奉命北赴。仍谋归休。盖素志也。路移左参赞。十二月。还到铁原。长途感冒。沈顿疾革。不乱言不及家。竟以十一日辰时。考终于客馆。是年夏。铁原去思碑忽自折。邑人再竖又折。及寝疾。红箭门隐隐鸣。人异之。讣闻。 上隐悼备至。赙祭如例。朝之士大夫咸惊惜。及返引。铁民环路泣送焉。以翌年三月十三日。葬于扶馀治东乾坪里负亥之原。公德性宽仁。宇量沉宏。长不及中人而美须髯。眼光烨然照人。仪度伟如也。言行简整。襟抱充扩。自幼已有巨人气象。诸父兄咸期重之。有至性纯行。髫龀时不离父母侧。常以早失怙恃为至痛。终身孺慕。每遇先忌。哀号如攀擗时。竟日愀然。一弟未娶而孤。公抚养提诲。殆过于亲在时。其友爱之笃。宗党至今传诵。事诸姊。敬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10L 页
爱备至。中姊贫而无家。奉养甚谨。姊只有一女。在舅家病猝剧。公位已崇。深夜匹骑往视。达曙救治。其舅党感服。家族众大。一以诚待。有过辄正色戒诲曰。自先世敦睦孝谨为基本。后属坠落。吾不责善而谁正之。有疏族死于京。公躬护其丧。敛而归之。𥳑于交游。公退闭门潜居。所往还惟布衣故交。隶属为之语曰。此门庭不见大监令监。只见生员进士。世传为美谈。接人甚款厚。无贤愚亲疏。一以悃愊。其在乡。村翁野叟挈榼争席。不知其为显贵也。不营田宅。短檐矮屋。脱粟不给。而处之怡然。人或以稍宽居庐为言。笑答曰。吾体短小。此屋虽窄。犹可容吾偃仰也。敦尚俭素。修饬礼法。虽贵为卿宰。衣粗食淡。萧然若寒士。宽和平易。不喜厓异。不事刻核。鞭箠不加于僮仆。暴詈不及于吏隶。人有抉摘隐微者。尤深斥之。其仁厚如是。而至临是非辨淑慝。辞严而义形。内守峻洁。秉履坚确。未尝以一介求于人。人亦不敢以非义干也。再莅藩臬。清谨自持。自西营赴燕也。无完裘。少尹脱而赠之。在燕。嫌其与译人相接。禁子弟勿市书史。家内无西北一物。亦不为皎厉之行以自名。事君主于忠谨。常谓人臣导君。当以纳牖为务。若慕不讳之名。盛言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11H 页
骤谏。终归讦直。吾不为也。是以匡拂之言。少见于章牍。而每登前席。诫告恳恳。 上亦察公悃诚。未尝不虚怀听纳。壬寅奏对。忠忱感格。后谕公子东度曰。春坊时予知先卿之心。尔以其心事予。追念不已。其君臣之际可见也。处世常以与物无竞为要。视俗间趍营若浼。故晋涂每后于人。尤于世局变换之际。辄逡巡不入。辛丑之不赴召。丁未之求外补。可见公素操也。言议素主和平。对人未尝谈及时事。于世之一切机关。漠然无与。故立朝三十年。虽世故累嬗。而名行无玷。竟为一代完人焉。居官不务新奇。不事更张。存大纲略烦苛。尤不喜赫赫声。临民恺悌为治。无一事侵挠。所至上下晏谧。在朝耻以文学才能自衒。常敛晦退逊。知世道之不可为。每诵世事如棋局不着为高手之句。是以人或疑其短于世务。而虑事周详。先见头恼。其自湖臬还也。时相方设厅。议革良役之弊。要公商确。辞曰。凡谋事先治其本。不治本而求其变通。不可以救弊。今必省浮费汰冗兵然后可议也。时相怃然。此见公识务之一端也。公虽以科第显。少擩染家庭。才学夙诣。尤用力于经传及朱书甚熟。言行出处。多所资据。而蕴而不露。知者鲜焉。为文华赡曲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11L 页
畅。气格浑厚。诗律亦出天机。沉深娴雅。有遗文若干卷藏于家。贞夫人全州李氏。吏曹判书益寿之女。有懿德明识。事舅姑。诚礼甚至。佐内治。克顺以正。不以家人生产累公。撙约以继蔬粝。惟尽心烝尝。家虽窭。粢盛必丰。治家甚肃。巫觋不入。干谒不行。嫁女不事俗习。教子必以义方。在海衙。却衣资之入。戒儿曰。公物不可滥用。素性俭约。既贵犹服布裙弊衣。于外物便身之具。淡然无营。家内如公布衣时。公之安于淡泊。亦内助为多。公甚敬重之。后公七年卒。享年七十二。祔葬公墓下。异室同茔。举一子三女。男东度今户曹判书。克趾公美。女适府使李德显,判官李宗烨,县监朴载源。判书无子。取族子光裕为嗣。今侍直。二女适士人李性健,教官宋持中。府使一子乐培。二女适参奉南纪溟,宋鼎钦。判官一子敬老。女适郑东伦。县监一子。光裕二子一女皆幼。判书公录公事行及官历。俾光绍成家状文字。小子平日辱蒙抚顶之奖。义不敢以蒙陋辞。谨序次如右。间附以少日逮见而心悦者。亦不敢一毫浮溢。以伤我公谦谨选晦之德云。
敬庵先生行状(甲申)
先生讳东洙。字士达。初字大源。号敬庵。姓尹氏坡平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12H 页
人。以丽太师莘达为始祖。四世而至文肃公瓘。好贤乐善。勋德盖世。自是蝉联。入 本朝。有讳坤吏曹判书昭靖公。勋封坡平。四世而有讳倬同知成均馆事。以经术为 中宗己卯师儒。又四世而至八松文正公讳煌。重开门户。鲁西文敬公讳宣举。明斋文成公讳拯。尤光大之。三世节义道学。为士林诵法。文成公弟农隐公讳推。亦有文德清节。其长子讳自教。配清州韩氏。以 显庙甲寅五月十三日生先生。临娩。韩夫人梦得异鸟。人曰此凤也。易逸宜深藏。乃藏之笼中。已而先生生。夫人尝以此语人曰。此儿宜藏不宜出也。幼俊拔。气度异凡。明斋老先生奇爱之。教养有方。在冲龄。已如成人。及长。以亲命业公车。非志也。老先生诫之曰。疑则怠决则勉。先生遂决意弃科。专心性理之功。人谓贤门有人。 肃庙壬午冬。荐丁内外忧。丙戌。先生学业日进。闻望渐隆。明谷崔相公及名卿数人交荐之。除内侍教官。丁亥十一月。遭农隐公丧。代衰守制。庚寅服阕。十月。拜 侍讲院咨议。陈疏辞。略曰。臣以世禄馀裔。本非尚志之流。人见其早抛举业。或意有实地之功。又臣家世业儒。又疑有家学之闻。游声过情。猥玷荐章。臣心愧惧。若陨渊谷。辛卯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12L 页
正月。再疏辞 不许。八月。升宗簿寺主簿。甲午正月。遭老先生丧。先生承遗命。以士礼治终事。六月。除翊卫司卫率。丙申七月。拜司宪府持平。时 上入一边谗说。反斯文是非。先生因辞疏附陈私义。略曰。伏闻近日 处分。有及于臣从祖方生之论。诬诋罔极。臣于从祖。属为至亲。义兼师生。则不待陈章之恳。必有斥汰之举。至若伸卞之节。古人亦有行之者。则悉将从祖平日处义本末。一暴其心事。固臣今日之义。而因私起闹。从祖之所戒。不校无辨。从祖之所守。遽变遗志。臣亦不忍。八月。党人嗾申球者。投疏诬鲁西先生甚悖。先生进伏城外待罪。违召勘罢。阅月而归。翌年。竟遭两先生追夺之祸。先生答人曰。区区职牒。平日未尝自居。则其在也。过空之浮云。其削也。亦不过成其本志而已。惟与再从弟一庵公。杜门相提携。共修绝学。收拾遗文。以俟后世公议焉。庚子六月。 肃庙升遐。哭临县朝。 景庙壬寅八月。先诬始白。复两先生官爵。 赐祭。寻拜持平。上疏申谢伸冤之恩。仍辞职。 不许。十二月。拜侍讲院进善。时资级未准。䞠除见职。又以台衔兼带新例也。先生疏辞。言其尤乖政格。 不许。癸卯四月。拜掌令兼讲职。再疏辞。 批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13H 页
曰。进善之职。地望自别。当今之时。舍尔其谁。旋以在外。递台职。除成均馆司业。十一月。除丹阳郡守。先是。老先生教之曰。吾至痛在心。不敢一谢 恩命。孤负为悚。汝则因闲漫差除。一肃以伸分可也。至是郡除。境僻官闲。先生遂往赴焉。时礼官以 陵志事。奉 命收议。辞。是后一例不敢对。甲辰七月。以微事解符归。久于官非雅志也。旋拜掌令。八月。 景庙升遐。今 上嗣位。上疏奉慰。仍辞职。 不许。十二月。赴 因山。到水原感疾。陈疏自引。寻递。丁未八月。又拜进善,执义。递台职。除军资监正。再疏辞 不许。十月。复拜执义。又以 别谕申召。俾辅东宫。辞疏又详陈本实。略曰。家学之传。非不自勉。而资性庸下。本稍无得。举业末非不屑。而亦以善病不能从事。 优批不许。十一月。 特拜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辞疏略曰。臣之前后所叨。罔非踰涯。而年除岁迁。驯致嵬然于大夫之列。此实古所罕闻。古之明王。以崇儒急士为务。而至其敬礼优异之举。必待其人。若徒循声闻。一例混施。则其不为传笑四方几希。寻递。戊申三月。清州贼起。先生赴难。路闻贼平而归。或劝以入参贺班。先生终不挠曰。昔贤固在外不入。而吾不敢以古义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13L 页
自处。闻变而赴。臣子之常节也。难已而归。山野之本分也。时议竟以不入城为咎。被 谴罢。大臣寻陈白蒙叙。己酉正月。又拜承旨。疏陈赴难路归之由以自劾。 优批开释。旋递。寻下 别谕召曰。春晷渐长。法筵频开。启沃辅道。尤在实践心得之人。上疏恳辞。 圣批申召。庚戌六月。 宣懿王大妣升遐。十月。赴 山陵。政院启以山林诸儒赴 国葬入城。 上并命入对。先生留疏归。辛亥二月。拜户曹参议。疏辞呈状递。会一庵于鸡山萧寺。编印老先生遗书。至秋而罢。仍述跋文。六月。 上讲圣学辑要。以别谕召。丁巳九月。 上讲周易。又以别谕召。并疏辞。十月。拜工曹参议。再疏辞。戊午五月。再状递。九月。感胀症累朔沉淹。翌年三月朔日。考终于月谷精舍。享年六十有六。门人以士礼治丧。如甲午故事。讣闻。 上怆甚。闻其家贫。令本道别致葬需。五月。葬于公州益贵面金谷枕子之原。配全义李氏。正郎延会之女。晚庵相公之孙也。壬寅先殁。迁祔于左。育二男一女。男长光蕴奉化县监。次光谦夭无育。女适进士金尚远。县监男命基参奉。女适士人金阳镇,李瑞运。命基男远镇。先生仪貌秀伟。禀质爽迈。自幼在老先生膝下。游居食息。不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14H 页
离训典。一庵母夫人尝言初入门。某方八岁。双紒上服。终日侍尊舅。坐必跪。动止有度。虽少儿。不敢辄尔汝也。其幼成如此。九岁。随农隐公县衙。邑吏遗以时果。却之曰。吏馈何可受也。农隐闻之喜曰儿已知辞受节矣。二十五。废举业。始农隐有季子才英质美。不幸早世。老先生每悼家学之无传。及见先生决志向上。期勉甚至。其为学。一遵家庭法门。循循阶级。凡经传子史。皆亲受于老先生。其音义疑难处。我东诸儒先或论说各异。口语相传者。一一折衷而教喻之。先生皆心领体受。劄录成帙。读书尤以熟味实践为要法。费辞立说为末弊。穷理不务新奇。持行不喜崖岸。规模谨严。功程平实。以守约专用心于内为法。然同门诸人辨论竞起。则老先生必使先生折衷之。如金公载海人心道心图。梁公得中四七理气说。皆订正其窒误。而其归每在于逊志讲学。又与权公絿诸人。讲礼函席间。经变隆杀。靡不贯讨。而又每以烦碎为戒。老先生晚来士友礼疑之问。多使先生剖答之。一时诸公翕然以为后来宗主。老先生临终。招诀诸生。语先生曰。汝与诸友提撕勉勖。毋负吾与汝祖期待之意。其丁宁托付之意如此。山颓以后。尤以继述扶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14L 页
持为心。招邀一庵。会于坟庵鲁院之间。讲学规述年谱。俛仰遗韵。进励不已。平居每日晨兴拜庙。净扫一室。竦身端坐。或整对方册。或合眼拱默。饮食兴寝。各有节度。居閒处独。如对宾友。日用动静。无暂时放过。而亦不见矜持之态。光绍尝于六月中侍过鸡庵。先生时已耆艾。大布博带。巾袜缚胯。终日危坐。考订文字。不褰不扇。少无恼暑疲倦之色。充养既久。造诣益深。精明之气达于面目。德成道存。学者归仰。而先生犹俛焉读书。歉然有寡过未能之意焉。事亲诚孝笃至。兢兢无怠。考妣丧。以疠气并出于三日内。先生时亦染疾昏不省。农隐公使从子大宪公治其丧。先生终身为至痛。辛亥编遗书也。光绍侍笔砚。一日读家庭书札。有治丧语未数行。忽见先生涕泪泫然。默视其月日。乃壬午冬也。始觉其为亲丧时事。遂废其数札。六十而慕。吾见先生也。尝闻先生少时颇有逸气。踔厉不群。而敛饬为学。变化淳如也。色温言谨。神定气和。德宇俨成。望之粹然。我祖考洗马公尝称某气像甚好。樗村沈公錥闻先生没。叹曰。尼城不复生斯人矣。先生于世事。泊然若无与。而时与会心人谈古今人物朝廷得失。言议皆从第一义。至其义理事变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15H 页
之纠纷处。多见人所未到。既不以示人。人亦莫之知也。辛丑初。时事多可虞。而内舅尚书韩公在朝。先生拟与六条书曰。赞 圣孝保 东宫。慎刑狱定国是。消朋党恤民隐。其保 东宫一款。以为廷臣至诚调护。如向日南尹诸公之于 当宁然后。方能自尽臣分。有辞后世。其慎刑狱一款。以为务存审慎。不可太快。多伤人命。不但有损国脉。导以滥刑。尤非君子之用心。上下累百言。罔非秉义救时之要。而旋嫌其出位而寝之。其时不逞乐祸之徒。已有包藏。先生炳其几而忧之。后来诸人。触冒险艰。不能早觉。几致滔天而不可悔。故玆特著之。以见先生之深识云。先生世清贫。中岁移卜公州之月谷。所居堇蔽风雨。蔬粝不继。而颜色常充然也。亦未尝为谋生之道曰。我计拙也。所亲或劝以外邑。先生笑曰。一出吾已悔。不可再也。忍饥读书。毕吾馀龄足矣。其教后生。必先以小学四子。深戒躐等。日间雅言。不外于四勿三贵九容九思之训。学者有问。则酬答简当而勉以体验。义理平的而切禁穿凿。尝与学者辈论经传大旨。于诗曰。国风葩藻胜。惟小雅文气秀丽。语切人情。最好学。又易感发人。于书曰。诘屈聱牙处。未始不好。若至理所寓。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15L 页
尽在于平易易知处。于易曰。易中大有至理格言。但依程朱已发挥者。熟读玩味。当有所会通。与不读时自别。又曰。语,孟最好。比庸,学味又长。可大得力。又曰。闲居至乐。莫如读书。老来读之。转觉有深味。此皆举所得而勉励者也。又尝曰。年少有志者。学力未到。文艺先就。则鲜不为功名所引去。所以成材者小。为之慨然。素不喜著述。而遇境陶写。韵格幽雅。为文操笔千言。不事藻饰。后人收拾书疏诗文总十卷藏于家。呜呼。先生之弃后学久矣。声光寝远。典刑日泯。而纪实文字。未有所属笔。今命基强委重于光绍。光绍晚生浅学。以己酉始挟册门下。不足以详先生之始终。又以粗通文墨。为世路引去。政犯先生雅戒。狼狈至此。尤不敢率尔承当。辞之有年。命基申督不已。不敢终辞。间尝奉教于一庵先生。尝言敬庵德学早就。余未冠。已以师礼事之。多赖钳锤之力。每语及先生中年行业。又为婿于韩门。先生舅母柳夫人尚无恙。以光绍为鲁门人。颇道先生少时事。故玆敢掇拾宿闻。又采摭旧籍。先辑年谱。次成状文。此何足以尽先生哉。呜呼。惟我明斋先生承坡鲁之源。绍退栗之绪。而先生自幼服习床下。年至不惑。学有所传。道有所承。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16H 页
嶷然为儒门之宗。而一庵先生又承训嗣事。增重斯文。乃数年之内。相继沦谢。鲁丘四世之学。至是而不得其传焉。呜呼痛哉。迩来数十年间。法门摧败。微言绝响。昔日遗风。欲求其彷佛而不可得矣。今于斯篇。安得不重为之于邑也。只俟他日斯文重昌。贤儒有作。考论渊源。庶几有徵于此云。
吏曹判书尹公行状(甲申)
公讳德骏。字邦瑞。姓尹氏。高丽中世。有按察使讳威。以平贼功。开封南原。为始祖。后世蝉联。入 本朝。有讳临。咸吉道观察使。选廉谨。有五子。第三讳之安奉礼。第五讳之得奉事。奉事之孙有讳刚元。文判校。罹戊午士祸。不大显。生讳祁。文魁佥枢。号艮辅。刚毅有大节。见名臣传。生讳天衢。同知敦宁府事。 赠吏曹判书。无嗣。取奉礼公玄孙牧使衡觉之子讳攀为后。寔公之祢也。文科黄海道观察使。 赠左赞成。妣韩山李氏。吏曹参判廷夔之女也。以 孝宗戊戌八月二十一日生公。幼英秀温重。俊颖超拔。阳坡郑相公一见器之。以其孙妻之。甫冠。博通经史。文艺夙诣。 肃宗己未。擢庭试丙科。时年二十二。秉起居笔。动止华雅。词翰敏妙。声誉益彰彻。未几入史剡。以同荐被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16L 页
论不就。辛酉。由槐院升骑省。入两司。拜正言者七。持平者八。正言时。骊阳国舅 命仍带大司马。公论 国朝定制。不可轻毁。以启椒亲秉政之弊。 上谴罢之。又疏论言路之久𨳲。成宪之多挠。喉司通拟之冗杂。将荐不次之太多。剀切中时病。 上优纳之。持平时。请还收申宗华放释之命。时宗华以名家子。附许积出贼援。配而旋宥也。又疏论金益勋隐搆密启。援證翊戴。而翊戴伏刑。益勋独生。私恩虽伸于一时。圣德终累于后世。不报。是岁。以接慰官赴莱府。狡倭需索多端。公随机制变。殊俗自戢。时东山尹公为道伯。叹曰。年少新进。能了 国事如是。壬戌。选三字衔。癸亥。登瀛选。自是除拜不离经幄。自副修撰至应教。前后告身。殆二十馀度。间拜北评事。甲子春罢归。七月副修撰时。因灾异进言曰。群臣奏对。非不恳备。而此在 圣上真诚体念。成汤六责。亦岂一番徒言而已。又曰。天灾民怨。由于守令之剥割。宜别遣御史。以严赃法。退而陈疏极言敬天典学立志之功。 上并嘉纳。乙丑副校理时。士类横溃。正论不张。一番人诋斥明斋尹文成公。学儒辈又抉摘私书。横加媒孽。四馆罚之。大臣反右之。副学崔锡鼎疏言相臣之大偏。且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17H 页
明文成公本实。 上以敲撼大臣罪崔公。公登筵备陈学儒不逞之习。崔公斥罚之过。又斥喉院之不加覆难。缕缕数百言。士论韪之。九月。丁外忧服阕。入玉堂乞养。 上靳之。特赐老母衣资食物。异恩也。戊辰。兼校书校理,南学汉学教授。转吏曹佐郎。复入玉堂。时禧嫔宠方盛。其母乘轿入禁中。公适在直。心骇之。顾绳治非职也。闻持平李公益寿方诣台简示之。李公即命府隶。取其轿碎之台厅前。 天怒大震。罢李公职。有名官指嗾之教。又杖杀府隶。公首实请同罪。 上旋悔之。复李公职。事遂已。后因雷异。面对陈戒。先言窜逐两相疏薄山林之失。又及碎轿事。申以后戒。先是。南溪朴公袖劄论嬖宗被 严旨。南,吕两大臣伸救之。继被栫棘。故并及之。又论新生王子职田加给之失。 上颇虚受。又有雷异上劄曰。两大臣之体国深诚。儒贤之前席劄陈。此固出于天理。而 殿下威怒暴发。窜逐慢骂。其不出于天理。灼然可知。气象所感。宜有灾咎。言甚切。留中。己巳春。以中批起用金德远等。台臣请还收。 上以伐异递之。公疏言 批旨失体。举措乖常。臣恐偏私之责。不在谏臣而在 殿下也。未几。由铨郎升礼宾寺正。时有大进退。斥补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17L 页
高山察访。秋罢归。屏居水原光教之庄舍。癸酉。又补镜城判官。再黜盖积忤也。公无几微色。到官尽职。边氓赖安。甲戌夏。朝廷改纪。召拜校理。升副应教。疏请觐母病。 特赐药物。间兼辅德,政府舍人。三疏乞养。 优批不许。命将母。因虹变进言曰。近来朝著数变。进退无常。其贪浊背伦之辈固无论。其本心无他者。亦可开释收用。以尽平荡之道。 上曰。戒言切至。当深体焉。乙亥。以司谏力请希载按律。夏。由执义擢拜承政院同副承旨。递拜大司谏。时谏院有权相大运放释还收之启。公以为大运年过八十。窜逐经年。特加恕宥。恐合宽典。引避见递。连拜礼曹参议,右副承旨。丙子。由刑曹出舒川郡守。为养也。宽简为政。一境大治。丁丑罢归。戊寅。历兵曹户曹参议,左承旨。己卯。复拜谏长。公时在乡。实封以闻。首陈节用爱民之要曰。 宫禁之内。侈习已痼。工役不辍。输送内府之 命。时下于地部。夏官有司之臣。不敢违忤。拮据备克。无以支应。节用之道。宜省冗费。仍又条陈不紧军厅之当罢。束伍之当补。良额之当减。山峡水军之当移。戚里典兵之当戒。凡数千言。 批旨责以排摈戚里。秋。复入谏院。以前疏之不见采用。戚将之过加怒疑。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18H 页
引义递。庚辰。拜成均馆大司成。课试儒生阑入。公以驱出有伤礼。待自罢出。仍疏请严科场以敦士习。禁厚纸以省浮费。递拜兵曹。辛巳。由大司谏移吏曹参议。再疏力辞罢。寻拜工刑曹。复移大司谏。时 仁显后礼陟。禧嫔罪死。狱事株蔓。大小忧疑。公疏言 储宫冲年苫块。已有伤损之忧。而又遭所生祸变。虽于大义正伦。未尝不谕。而惊惧忧伤。实恐有害性灵。帝王家家法。严有馀而慈或不足。宜有以别㨾思索。曲念而保护也。末言治狱事曰。 天怒方震。群下畏嗫。不敢尽怀。此不过惜身自谋。而亦恐言归触激。秖益过举耳。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其诚于 大行若储宫者。皆忠爱 殿下之推耳。亦未尝有私忠偏款而然也。 上优纳之。冬。又以谏职上疏。略曰。当国首相。竭忠尽言。而不少舒究。暴加严谴。臣窃惜之。又曰。姜世龟之疏。语不择发。还给足矣。窜之岭海。岂不过重。年过七十。废仕居乡。顾安有利害之念。又曰。今日第一急务。惟在保护 东宫。所谓保护。不但寝食起居之所安。亦宜慰其情怀。俾无抑菀之私。臣意 殿下于张氏。犹当恩与其终。以报其诞育元良之功。至于 东宫。自不可断其所生之恩。宜于葬时。别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18L 页
遣宫官。少伸至怀。时领相崔公三劄请嬉嫔全恩被罪。故公疏首及之。 上批颇示未安。旋被论罢。经年始叙。甲申。出安东府使。丙戌。擢拜本道观察使。谨法度敏听断。综理微密。政成民安。因微事递拜礼曹。丁亥。拜大司成。再入铨曹。兼槐院备局副提调。三品极选也。冬。递拜户吏曹。乞养为骊州牧使。相臣以所带紧要请寝。公引义递。戊子。复入吏曹。夏。荐授咸镜道观察使。公凡四入北路。周知形便。区划得宜。所部整理。己丑。以亲病遆。历刑曹参判,大司成,同知经筵事。再授吏曹参判。以亲病归乡遆。连拜礼工兵吏四曹,大司谏。兼同知义禁府事, 世子左副宾客。并辞递。时北咨有海防之忧。中外凶险。公陈疏略曰。今日深忧。不在于外寇之必至。在于内扰之靡定。默观庙堂处寘。内扰之靡定。又不足忧。而实忧国事之无可为也。北咨八日而飞传千里之地。可知其不缓于机密也。自义州驰拨。五日始到京。到我国为一朔。而防守之策。一无所措。如此而何以为国。宜令备局及武臣之曾经将任者。各陈谋划。时原任大臣通议采录。以备 睿览。商确定行。仍陈水陆战守之要十八条。末又结之以得人才破朋党。节财用振纪纲。 优批嘉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19H 页
奖。辛卯春。复拜吏曹。力辞递。时有北汉筑城之议。公陈形便不合曰。悔之于后。宁审之于初。顷之。 特旨超授刑曹判书。滞讼一洗。定久任防舞文。一曹肃然。历汉城府判尹,议政府右参赞,礼曹判书。有谒 陵之礼。公入城陈病。 批曰。年龄未衰。秋风渐凉。昔疾宜苏。须勿控辞。 眷注如此。搢绅荣之。壬辰。出京畿观察使。严黜陟抑豪右。秋。拜吏曹判书。公雅厌权要。四疏不出。拜右参赞,右宾客,京兆,礼曹。癸巳。拜工曹。夏。以兼管宗簿。陪进 璿录于沁都。今 上在潜邸。以提举。实与之同行。每称服公不衰。时廷臣以上在宥四十年。请进徽号。公陈疏勉戒。有搆公以立异大礼者。 上窜之。公引咎丐递。甲午。叙拜大司宪,知春秋。乙未秋。又入刑曹。时有挂书 阙门。诬一队士类。而公名亦与焉。公自乡进伏城外。上疏待罪。 上慰解之。公自中岁。已有辞荣之志。而 主眷难孤。黾勉迟徊。自遭是变。益无意于世。以亲年陈情乞身。 上优批不许。丙申春。复拜吏曹。恳辞不膺命。 上深加开释。连下将母之命。旋 特授判义禁府事。又上疏辞。 批曰。东铨首席。不可久旷。宠擢亦非偶然。公席藁 阙下。待命者三。陈疏者六。凡三朔日。再违召终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19L 页
不出。知旧皆规其太过。 圣教又申勉笃至。公自念朝象不靖。爵位踰分。牢守量入之义。 上亦嘉公操执。勉许之。授左参赞。秋。时事又变。公金吾时。查壬辰科狱事。忤时议被黜。屏居乡园。丁酉春。 上猝有非常之教。中外震骇。公蹶然起曰。世臣义不可以无言矣。立草一疏。略曰。呜呼。 圣明何为此举措耶。平人衰年久病。神气烦菀。左右奉护。难适其意。子弟或不免诃责者。此皆素无学力。不能明达之致也。 圣明烛理应物。既明且宽。臣岂有一毫所忧于此。而在圣人治心之功。惟愿益存斯戒也。又曰。父子之间。恩义之笃。毫发罔间。而如天之尊。其严无对。闾巷孩提之童。喣嚅于怀抱之中者。犹畏父严。不敢自尽。况天家礼法。异于私家。平时起居。异宫而处。左右妇寺。务承旨意。以为迎合。秉直拂意。导以正道者。盖绝无矣。虽 圣明亲见亲闻之事。神气不平之中。难保其一一得中。而况非亲见亲闻。毋或轻信。而克加周思深度也。臣负罪至重。跧伏穷乡。猝闻 圣上大处分。自念引罪不言。是负国家。亦负平日延颈之义也。疏既成。拜辞母夫人。夤夜驰到城外。事已定不果上。是年十一月十一日。以宿症考终于郊舍。享年六十。临终无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20H 页
一言及私。惟以 君恩未报亲养未终为恨。讣闻。 特命给牒。窆于杜溪先茔。庚戌。再迁高阳乾达山直艮之原。配东莱郑氏。知敦宁府事载岳之女也。生与公同年。寿八十而卒。葬祔左异室。一男熙启郡守。娶左议政李台佐之女。有一女无嗣。取三从弟谌子昌国为后。又无嗣。取宗弟昌洙子瓒为后。公器度端凝。神采粹莹。若芙蓉出水。瑞凤凝辉。见者皆爱而仰之。性笃孝。居忧几灭。三年不脱衰。哭泣哀动傍人。朴定斋泰辅心悦之。及秉铨笔。以善居丧荐公自代。事大夫人。日必晨省。至老未尝废。或请少休。辄曰事亲岂以老少有间。奉先以诚。十世以下茔域封植竖瘗。皆悉心经理。弟妹贫无资。推俸禄。俾遂其生业。诸侄甥皆教养嫁娶。睦于宗族。每佳辰令节。具酒食招邀。湛乐款款也。教子弟义方。御僮仆恩威。家庭肃如也。与人交。重信义绝畦畛。其见不是处。面规不少挠。吴西坡道一有傲岸。且先进也。独以畏友待公。公妙岁蜚英。雅誉倾朝。在经幄最久。以格君心裨 圣学为己任。陈说治谟。匡救时政。触忤而亦不少沮也。雅尚高洁。敛远荣涂。尤兢兢去就。尝曰。士君子出处不可苟也。又曰。从古人臣。皆以揽权势取祸可戒也。中年筑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20L 页
室先垄。帘几静落。啸咏自适于水竹之间。间因 除命。乍入旋归。亦未尝久淹也。惟其清名隽望。受知 宁考。登擢弥峻。倚畀渐笃。若将进处承弼。匡时赞襄。而党祸横流。世道乖裂。摈斥荒山。寿又不延。荐绅大夫至今惜之。然当倾夺扰攘之世。超然名缰。勇辞铨部。有司马辞枢副之操。丁酉一疏。虽未得彻。而难言之际。忠忱恳款。有李邺候寤主心之忠。惟此两节。足以表见于后世。其位不称器。志未展蕴。从古已然。又何足恨也。今距公没将五十年矣。旧人殆尽。后嗣零替。尚未有纪实文字。嗣孙昌国甫。深惧夫益就泯没也。收辑旧闻。托不佞撰次为状。不佞渺然后生也。有何知闻可任斯役。顾少日在朝。见先辈数 先朝末年名硕。指必先公。又见崔艮斋奎瑞之诔曰。孝友之行。仁恕之德。敏达之才。通明之识。坚贞之操。公平之议。求之今世。鲜有伦比。此一篇。尽公平生矣。遂敢不揆僭猥。据以为文而序次之。以俟立言君子之采择焉。
吏曹判书赵公行状(乙酉)
公讳荣国。字君庆。月湖其号也。赵氏系出杨州。始祖讳岑。 赠判中枢院事。三世而有讳末生。佐我 太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21H 页
宗著劳阀。官兵曹判书。谥文刚。七世而至讳存性。师事牛溪先生。树惇芘厚。门户益大。官知敦宁府事。 赠领议政。谥昭敏。生讳启远。刑曹判书。 赠领议政。谥忠靖。厚德宏猷。为国荩臣。生讳龟锡。全南观察使。 赠吏曹参判。生讳泰东。大司宪。两世俱有清名雅望。不大厥施。世共惜之。是生讳凤彬。 赠左赞成。寔公皇考。出后叔父 赠吏曹判书讳泰崇。两世之 赠以公也。妣昌宁曹氏。县令宪周之女。晦谷汉英孙也。以 肃宗戊寅十一月十六日生公。时大宪公在莱府。得异梦曰。子妇其生贵子乎。及闻公生。命小字以志之。幼而聪悟绝人。六岁。受书辄诵。大宪公奇爱之。十二。随大宪公北藩任所。动止若成人。未尝出门嬉戏。惟潜心读书。家人知其非凡儿也。十三而孤。三年又丧大宪公。零丁无依倚。又病清羸。尚书韩公配夏有藻识。见而奇之曰。是儿有鹤立之象。贵人也。遂妻之以子。癸卯。中进士第三。丁未。除 懿陵参奉。翌年。移桂坊副率。病递。庚戌二月。擢庭试文科。公以文学器识。早负公辅之望。一第人迟之。至是朝廷贺得人。寻迁槐院。壬子秋。除麒麟察访。癸丑春。入翰苑升待教。公簪笔登筵。风仪整肃。讲读称旨。 上心器之。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21L 页
一日。大臣筵论人才。仰问人主亦宜鉴别才器。不审亦有所得乎。 上曰。吾于新进。得赵某也。盖公际遇始此云。尝夜直。 上不豫。承史先入侍。公奏曰。提举来迟。宜令承旨率医诊候。 上可之。将进茶饮。公语承旨曰。虽无提举。宜尝之。 上曰。翰林言是。事君当如是。后屡称其善处变。甲寅春。升六。公秉史笔。殆周岁矣。尝语人曰。吾每当记注。事。或有光于 圣德者。不觉喜动而笔飏也。乙卯春。掌试岭左还。拜兵曹佐郎。移司谏院正言。秋。除三登县令。冬。以正言召。莅任未半载。敦教均赋。治行著闻。丙辰夏。以专经讲春秋。陈义利之辨甚晰。 锡马奖之。时星州牧使李诚跻暴殒。公以御史按之。覈其实以 闻。星本郑寒冈儒化之地。猝有纲常变。人心疑动。公为作一文字。谕大小民人。辞甚恳恻。阖境感颂。丁巳春。带三字衔。选拜弘文馆校理。时 上在静摄。久停讲对。公在直。引 先朝故事。以勉 圣学。略曰。易佚者心。难继者勤。顾今 圣体尚未复常。不必拘拘于礼貌。倘蒙视之若家人父子。引接卧内。讲论书史。亦足为收摄身心之一助。 上即命召对。谕曰。俄见故事。予嘉其不负职矣。公每进讲。音韵畅亮。论说侃侃。敷义陈规。竦动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22H 页
圣听。 上未尝不虚襟倾纳。尝曰赵某熟于易。每闻讲论。予心豁然。是岁拜副校理者三。校理,副修撰,持平,吏曹佐郎者一。南学教授,侍讲院文学其兼也。时北路告饥。公由馆职。特差监赈御史。诸臣以为经筵方讲周易。赵某善易不可出。公适登筵。自请往役。 上嘉之曰。北关人命。将付此人。讲筵待其还未晚也。临行。面奏请立大志审治要。恢 圣量保 圣躬。条陈甚恳。 上改容受之。盖公前后讲说。未尝不眷眷于此。及是又反复焉。公仍请贷浦项谷数万石为赈资。 上许之。又命便宜从事。公感激 圣恩。竭诚经赈。荒徼穷障。迹无不到。罢不法之官。辑流散之氓。宣 上德意。文告六镇。民忘其饥。及归咸流涕曰。微公吾属皆壑矣。相率饯野者。十百为群。戊午秋还朝。途拜献纳。兼校书校理。别兼春秋侍讲院司书。移吏曹佐郎。寻升正郎。自是冬至己未春。历副修撰,副校理,副应教,应教,司仆寺正,司宪府执义。兼中学教授。三月。由应教擢承政院同副承旨。旋升右副。夏。拜兵曹参议。秋。除茂朱府使。治以清净。峡俗欢谣。御史上其治最。庚申夏。移拜公洪道观察使。湖西氓俗嚚讼。势族盘处。难治甲于三南。公素有威望。掊奸砺廉。节财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22L 页
弛力。所部肃慑。民以苏息。辛酉夏病递。连拜兵曹礼曹参议,同副承旨。登筵。 上询湖西事。公对曰。湖西弊源。皆出于三残。邑残故守令侵渔于民。俗残故下吏盗攘于民。而民之残。实由于此。欲救其弊。无如择守令。冬。复拜右副寻递。壬戌春。由承旨移副提学。时 上因事激恼。不接臣僚。又下传禅之教。公上疏极谏。先陈国家哀痛之势。继论圣人平心之义。后日又面奏曰。臣于年前。以四条陈戒。想必记有矣。 殿下之十年苦心。每因治不徯志。无乐南面。至有此举。 殿下亦岂不知 圣意之终不得遂。而徒使人心波荡。国势靡定。此臣所以慨然者也。治道惟在寻其机而得其要而已。倘 殿下凡于应物之际。保其中和之德。泰然若无事。则虽或有不概 圣心者。自底于雍容和平之域。而亦不害为节宣之道矣。恳恳累百言。 上意稍解。秋。又由承旨。拜全罗道观察使。陛辞。 上委寄甚至。公益感励为治。其要在于振儒化正风俗。裕财而釐弊。约己而便民。一方大治。营有牙兵成虚簿。公填其阙额。时其鍊习。贮激赏定节制。以寓安不忘危之思。至今完营牙兵。甲于两湖。纸政专责寺刹。缁徒不堪命。公捐廪数千斛。使之方便补贸。为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23H 页
永久之图。寺僧赖而保。立阁颂惠。甲子夏。以副提学召。乙丑春。 上警天灾。分送审理使。按查冤狱。以公著绩湖南特遣之。公按藩时。已疏断滞狱四十馀案。及是尤精覈。尽洗其幽郁。并及民瘼之关于朝者。归奏之。寻拜左副,户曹参议,副提学。又再入政院。时 上怒泮儒。又闭閤不视事。特除公大司谏。公陈劄谏 不听。因命亲鞫儒生。又疏争之。 上怒削职。已又叙拜工曹参议。移成均馆大司成。丙寅春。差陈奏副使。升嘉善阶。时清人将退凤城栅门。 上忧之。议遣使止之。俾大臣遴介。而公膺是 命。未发。拜副提学,礼曹参判。五月出彊。时盛暑。公素有疾癖重症。人多危之。劝其辞。公曰。吾受厚恩。当国事忧虞托疾。岂人臣之道。强就道。行到十三山。疾果革。至预凶事。公不以死生为心。劝正使先发。居数十日。病少间遽令前。左右更劝不听。担到燕城。栅事已见塞。公曰。不准请不可归。立草一道呈文。辞直意恳。送礼部。已而禀旨得准。十月还朝。差筹司堂上,槐院提调。 命入侍。询虏中事情。公条对甚悉。面给厩马。连拜工兵曹参判,司宪府大司宪,都承旨。丁卯夏。又由兵曹拜平安道观察使。既莅事。慨然曰。前后居此者。未尝以国事为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23L 页
忧。惟宴乐是事。甚非宣化之意也。遂敦劝儒术。整饬戎备。俭约以矫俗。节省以宽民。府库充牣。所储缗殆十七万。度支当国婚。以经费匮。请取用西营别储。公叹曰。吾尚在此。何异于唐藩之进羡馀哉。即奏防之。 上意颇咈。筵臣曰。唐藩之戒。诚得藩臣体。非赵某不能发此言。 上意乃解。戊辰春。以犯越罢旋仍。再辞不获。冬。又以开市私商事罢。叙拜副提学。归装甚轻。西人颂其廉简。己巳。拜工曹参判。庚午。拜吏曹参判者再。历大司宪,大司成,都承旨。兼筹司有司堂上,同知义禁府,春秋馆经筵事。辛未。又历大司宪,吏礼工三曹,副提学。兼均役堂上。时 上既定良布减疋之制。特选备堂四五人。留宿筹司。禀讲节目故也。冬。又入吏曹。公前后参铨。秉公持正。奖拔才望。不为威利所动。士论多之。又以均堂频登筵席。 圣意颇倾注。当路益忌之。李弘稷,赵宗溥等相继斥公。指为党首。以疑动 上听。公留章出郊丐免。壬申。拜京兆副尹。公自遭台啧不复入。 上特召之曰。甘心欲逐。予所洞知。只自洁身。此何分义。公不得已供职。寻擢拜户曹判书。盖 上益知公材猷可以谟国。特畀以式贡之权。公感 隆遇。悯世道。求退无路。惟随分竭诚。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24H 页
以图报效。癸酉春。兼知成均馆事,都总府都总管。旋以微事罢。未几。特 命复授户曹。公力辞递。连拜汉城判尹,刑曹吏曹判书,知经筵事。秋。复长东铨。行大政。辞递。拜议政府右参赞。寻升左。兼知义禁府事。乙亥春。掌试于北道。遣重臣例也。还兼 世子右宾客。冬。拜江华留守。属岁大饥。公喔咻穷蔀。民无捐瘠。又见保障重地。戎具太疏。遂以赈馀缗钱六千资之。武库旗甲。行宫仪物既一新。推其赢。赡学有粮。鍊艺有赏。皆措寘设厅。俾图久远。丙子夏。入枚卜。仍擢拜崇政大夫判义禁府事。用大臣言也。寻拜右参赞,礼曹判书。兼右宾客,知春秋馆事。有正言尹蓍东论公染指沁都赈财。诬捏甚憯。盖公自五六年来。为世所齮。每思退步名涂。避远骇机。而 主恩未报。明时未诀。辞内居外。亦出敛藏之志。而媢嫉者乃反乘而媒孽之。蓍东即尹汲之从孙也。汲素憾公。会关西伯缺。汲首拟。而公子云逵以末拟得之。未几而蓍东事发矣。 上洞其状甚怒。招数蓍东。仍 命御史李海重往覈之。海重还白赈馀皆归公用。 上教曰。掇拾顷年齮龁馀套。愠憾其父子任用。满纸句断。正谗人也。放蓍东于岭南。关西伯竟引义不赴。顷之。司谏李敏坤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24L 页
又继论公。放之六镇。正言徐迥修救蓍东。配之黑山岛。并十年不叙。盖深悯公冤也。丁丑春。兼司瓮院提调。时 贞圣王妃, 仁元大妃相继礼陟。公进哭阙外。旋出城。 上以因山前监膳体重。屡召之。公胥 命。又促召不寘。公乃入见进伏曰。臣虽荷 圣上肉骨之恩。何敢举颜于天日之下。 圣上以七旬衰龄。累然在忧。臣罪屏荒郊。一未伸臣子奉慰之诚。不意召命荐下。一瞻 天颜。退填丘壑。死无馀恨。 上曰。卿之被诬。国人所知。予虽衰暮。必不见欺于谗言。方欲聚集前日任使之臣。辅导元良。而卿亦其中一人也。昔日 慈殿。若告以召入在外诸臣。则必以为喜。今则更不承闻。召卿 殡侧。亦有意也。仍俯哭良久。公泣对曰。 圣教至此。臣谨当奉行监膳。秋。兼内局提调。登筵。亦引前义。 上譬释甚挚。公迟回数朔。竟陈情出城罢。戊寅。拜判尹兼判义禁。冬。 上思见公。复授内局。饬召甚勤。不得已暂承 命旋递。己卯。拜判敦宁府事。兼 世孙傅。特拜判义禁。庚辰。拜右副宾客,南汉守御使。十月十二日。以宿症卒于城南里第之正寝。讣闻。 上惊悼教曰。赵某事予卅载。为国之心。予常尚矣。未登台辅。遽闻此报。心用伤衋。令该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25H 页
司庀锡从厚。又吊祭如仪。士大夫莫不走位哭涕焉。先是。夫人韩氏卒。葬于燕歧东文舟里。至是拘形家。权葬公于局内。辛巳八月。启夫人墓。合葬于同冈枕卯之原。公长身秀骨。神精爽迈。器宇峻整。嶷然有矩度。少好学不待教督。及大宪公殁。公念家世零替。不自我奋。无以阐先业。尤刻志读书。至忘寝食。坐处席为之穿。既淹通经籍。而功令之业。亦自娴成。词苑先进。至发欧公避头之语。孝友天性。幼遭艰。服衰持制如礼。哭擗之哀。闻者为涕。事大宪公甚孝。及病沉危屡朔。左右扶护。一诚不懈。大宪公抚之曰。儿能替其父侍吾病。吾心少安。诸孙中汝必碑吾墓也。常以赞成公早世为至痛。语及未尝不流涕也。尝病笃。叔母来视。公请执手曰。如抚我慈氏也。仍涕泗不已。旁侍感动。临殁。呼孙儿书赞成公遗事七条曰。余每欲识先事而不忍泚笔。今病将死矣。口授若干语。必以嗣子某临死所言附著焉。则可以少泄吾泉下遗痛。此尤见公至诚深孝不懈于一息未绝之际也。谨于禋祀。一致诚悫。虽远代之享。必躬参。既老病。亦必替送儿孙。尤眷恤宗子。保家成业。俾奉先无缺。推以至于祠墓鼎铏碑志谱册。无不周尽焉。三妹皆幼。公诚心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25L 页
爱育。婚嫁皆及时。家甚贫。装具甚备。或言其过者。公泫然曰。吾父母所爱。尽吾诚而已。教子孙甚严。必先忠孝信义。不汲汲荣达。在茂朱时。子云逵登第报至。公适在内进饭。了无喜色。徐竟饭。始开书。深戎应榜无浮习。尝曰。家无读书种子则先业坠矣。每看书。必手劄嘉言善行。招儿孙读之。俾有所勉慕焉。居家产业不营。舆马玩好不役心。凡服用一藏不更问。守隶或告以毁失。则颔之而已。夜不燃烛曰。余少读书患无油。今岂忘贫贱时也。所居萧然。帘几静落。座右书数架。有时凝穆终日。家人不见惰容。非客至未尝释卷。出言简而确。论事理谈当世。众说纷然。而片言折衷。四座自服。至于义利之分。公私之别。辞严义形。毅然而不可犯。虽词场酒席。口不出谐谑。平生等敌。亦不敢以易言相加也。爱好人伦。乐善礼士。见侪友有不是。必正色规责。虽贵要不少挠。与人交。尤重信义。不以存没易心。不以利害改操。其或弄倾夺之机。而遇之无几微。处阨穷之途。而待之加款厚。识者以为难焉。立朝。律己清严而宅心公恕。处事方刚而持论和平。耻刻核恶倾轧。三十馀年世道屡嬗。而公之所守终始如一。未尝有一言一事涉于党私者。经幄格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26H 页
君之谟。每恳恳于恢 圣量审治要。体用俱在。要可举而措之。非一时应文语也。登筵奏对。辞恳义正。周旋进退。威仪可度。廷中无不属目。 上亦心重之。一日朝退。叹曰。见宰相于班行有耳语。士大夫风俗坏矣。雅自重。不肯屈首新贵。跼促势途。其见枳参铨。由此而亦不顾也。尝语后进曰。士大夫轻身媒进。馀无足观。君辈戒之。当官临事。精力绝人。气魄竦动。眼无强御。事无盘错。尤谙练法例。明达政要。所至曹务无𢛈懘。其在度支。省浮费杜私径。创井间审句校。奸蠹屏息。国计弗病。其莅藩邑。治理精严。纤巨并举。节用苏弊。俱有成绩。公物虽微。未尝轻以与人。故所在储蓄。必倍旧案。去而吏民思之。颂德刻石。严于辞受。例馈之外。虽微不受。有边倅赠药蔘。即还之。在西营。未尝以蔘馈大臣曰。名虽药。实货也。大臣而可以货乎。忧国出于天性。每闻朝政有阙失。辄中夜不寐。晚见国事多忧。伤时悯俗。畏天悲人。每有祝宗祈死之愿。及病猝革。言不及私。惟以 君恩未报为恨。戒子不择夷险。图酬万一。倘所谓临死不忘国者非欤。雅志在于林泉。见世道难平。已有退意。及父子名位俱显。常怵惕不宁。闻入枚卜。愀然曰。天道亏盈。吾之忧岂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26L 页
但不称而已。尝营小筑于玄湖。以年不待老防满则退八字。书壁自警。及遭沁都事。叹曰。是招损之理也。遂归卧郊舍。虽于内局一再膺 命。而亦未尝久也。人皆以公为遭谗去国而实素志也。其为文根于经史。词理兼至。疏劄尤明白剀切。又长于经世文字。通习掌故。晚年颇用工礼书。不佞尝访公于江郊。亹亹与论名物等杀。古今损益。洞然无碍滞。而人亦莫之知也。噫。公雅度华望。足以领袖朝德。高识远猷。足以弥纶世道。既早扬明廷。厚结 主知。若可以进为当世。赞襄 圣治。而汲公不党。亦未免位崇而招忌。使不能安于朝廷。名虽筦枢要掌邦政。而实不得一日行其志。末乃重被毒螫。彷徨郊野。卒赍志以没身。此小雅所以反覆痛恨于谗人者也。然尝闻柳西厓晚遭郿坞之诬。朝廷不为白。后白沙公特寘廉谨之选曰。吾以洗其耻也。今公所遭罹。我 圣主一纸恩言。烛尽无馀。不待白沙而洗之。殆西厓之所不得于当日者。岂非忠精简洁。孚信于 明主而然欤。为人臣者可以知所劝矣。此固不足辨。而系是公晚节筑磕处。故特著焉。韩夫人。清州名阀。天姿端秀。动止贞闲。通达识大体。七岁。丧所恃。容功德言。不学而自能修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27H 页
整。尚书公种爱甚。为择对。及归于公。执妇道谨祀事。膳羞必躬执。器皿必亲涤。夫家贫。夫人手自经理。供饤饾接宾客。未尝以有无烦公也。公尝曰。余拙于谋生。而不以贫窭关心。专意书史。内助也。及公显随藩邑。非其义一毫不取曰。恐累我夫子。人亦不敢以非礼谒焉。公益敬重之。处妯娌宗党。一于仁惠。平居寡言谨操。穆然中度。当会集。笑语款款。和气袭人。周穷恤急。不计有无。令闻蔼然。洽于内外。教子孙有法。言动或过差。则必正色规责不少恕。御奴仆惠而威。门庭肃然。素有劳症。及公强疾赴燕。忧念过甚。病转谻。以是年七月卒。距其生丁丑。寿五十一。追封贞敬诰。生一男二女。男云逵早登第。及公在。同升尚书。方任北门锁钥。女适士人宋翼正,朴师剡。侧室一男幼。尚书二男宗铉,廷铉。一女适郑东荩。宗铉文翰世家。登上庠。士友期望。公所谓读书种子者。其在是欤。不佞窃尝以公本末。想像比拟于古先名硕。于宋得刘共甫。于 本朝得黄文敏。朱夫子之哭共甫曰。天胡赋公以环奇俊伟之材。而不并假以耆耋之寿。胡位公以枢机藩屏之重。而不遂畀以辅赞之权。申玄轩之追悼文敏曰。吾侪中忠介政事之才。无如秋浦。秋浦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 第 227L 页
若在。作相必先于吾。设施必有可观。此二段岂非为公准备语。而其末造之中谗摈斥。又何其相似也。后之欲识公者。取二家状诔文字。考论而上下之。则必有知言会神。跃然如睹者矣。呜呼。公实当朝名臣。状德之文。当属之名家巨匠。如不佞之屏蛰湔劣。实不敢当斯役。而自惟蒙荷知契。殆二十年。其于公所存浅深。不无管窥。而亦尝从公后。出入禁闼。心识于进止之间矣。尚书公之千里委托。殆以情。非以人也。遂不敢辞。历叙公立朝大致。继以一二私见。以备立言者之采择。而至于韩夫人事行。不佞少赘韩门。稔闻而钦仰之。附见如此云。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