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九 (自动笺注)
素谷先生遺稿卷之九
 行狀
  
公元1765年
吏曹判書公行狀(乙酉)
公元1703年
公諱尙星。
字士精
自號陶溪
金氏系出新羅
至溟州郡王周元。
別籍江陵鼻祖
蟬聯
至工曹判書諱錘。
始入 本朝
生諱揚南。
白衣持平
四世有諱添慶。
佐 宣廟盛際
官禮判書
諡肅簡
是生諱善餘。
翰苑兵郞。
蚤卒無子。
宗弟曹參議虎子諱得元子之。
典獄奉事
生諱弘柱。
濟用奉事
是爲公祖曾。
考諱始煥。
厚德宏度
爲國藎臣
禮曹判書
諡孝憲
三世俱 贈領議政
妣杞溪兪氏。
參軍大修之女。
夫人臨娩夢。
白鬚宰相臨軒謂曰。
生男必貴。
已而擧公。
乃 肅宗癸未二月十九日也。
生而穎秀聰儁
學語便解文字。
六歲屬文神童
八歲
孝憲公入楓嶽。
有贈僧詩。
人多傳誦
甫冠。
詞藝蔚然
辛丑春
司馬
癸卯冬
魁庭試。
時年二十一。
標望一世
公乃深自謙挹。
唱第日。
陳於家庭
待年稍進
出仕路。
孝憲公喜曰。
此吾意也。
因誦范魯公園花㵎松句語勉之
例付典籍
移兵曹佐郞侍講司書,司憲府持平
皆辭遞。
甲辰
 今上嗣服
司諫
公元1785年
正言
上疏丐俟卒學。
且引庭訓爲辭。
 上以守父訓君命爲非
大臣爲請副其願。
 上曰。
意固美矣
君臣不識面
一見而從其願。
會有鞠獄
公以問郞入。
 上問末席無鬚者是某耶。
屢目之。
乙巳
孝憲公屛居鄕舍。
公從之。
定省之暇。
勵志讀書
古人志業自期
丁未秋
朝著改紀。
復拜正言
䟽陳情。
因倣朱子戊申封事
九條君德時政千言
人多不敢言者
 上優批。
下廟堂稟處。
戊申
三字啣。
持平復疏辭。
兼論閔鎭遠付處之失律
趙道彬䟽語之無嚴。
言北咨之辱。
區區乞憐
不足以恢自強之道。
惟在 聖志奮發
 上深嘉之
四月
選拜弘文館副修撰。
違召。
 上屢責其不仕。
遞拜司書
不得已膺 命。
逆變甫平。
以鞠事久停書筵
公䟽論其失宜
又請敦勉贊善鄭齊斗登胄筵。
薰陶成就
納之。
公雖勉出。
非志也。
有除輒辭。
大臣白文學宜在經幄
請諭其父俾從宦
孝憲公在筵。
惶恐陳謝
復陳情。
 命還其章
始出而供職
自此四五年。
連在三司玉堂
副校理者八。
校理者十一。
副修撰,脩撰者五。
應敎者三。
應敎者二。
諫院獻納者六。
憲府持平者一。
曹佐郞者一。
正郞者二。
宗簿正者一。
司書,四學敎
公元1729年
授,校書校理兼也。
修撰時。
請逆魁維賢破瀦之典。
仁明三德
以勉 聖斷
持平時。
論吏參金在魯訟私黨之罪。
以嚴提防
校理時。
䟽論 孝章世子公除
自成服計日之失。
正禮制。
館僚箚請亟復常膳。
以護 聖躬
副校理時。
䟽請招延元老崔奎瑞鄭齊斗
優養耆德
咨訪天灾
獻納時。
又䟽論時事
 上幷嘉納
己酉副修撰時。
上箚論衮闕曰。
 殿下病根
坐在私意
十年講學
不免口耳。
罷諸道折受之弊。
不能寢宮房分屬之命。
減東民樑木之費。
不能輟行閣重脩之役。
李匡德狀辭。
雖傷藩臣之體。
而自切忠愛
李宗城疏語
設有流傳之爽。
而不忘君違。
 嚴敎刪去
 溫批之渙釋
莫非 殿下從諫盛意
但分屬尙遵前旨。
脩閣猶復自如
何以今日羣下之望哉。
又論權爀,鄭亨復護黨誣正之罪。
時 上痛朝臣黨習。
閉閣不視事
公再箚諫曰。
憂念世道
自責可也。
以至拒絶臣鄰
矯枉過直也。
痛慨黨習。
飭勵可也。
以至停廢講筵
仍噎而廢食也。
竊觀 殿下以爲推誠懋信。
其實雜用權數
以爲平心究理
其實專務角勝
過用顚倒之術。
要令在外大臣
必卽承 命。
徒示堅執之意。
使近密諸臣不敢更請。
在於摧折藩臣
罔念遂非之累。
在於箝制臺閣
則輒下傷心之 敎。
羣下所以不能無憾者也。
玉堂校進 國朝寶鑑
與同僚箚進。
因獻五條曰。
立 聖志
直言
內治
崇節儉。
嗜欲
條附先正之說。
申勉法祖之義。
校理在直。
箚言執義趙鎭行己不似士夫
立朝換頭面。
李宗城輩深惡其習。
妄爲撽揚。
禧暗售議己之嫌。
先發制人之計。
若不明加斥罰。
必斁蠱世道
 上深奬之。
特賜弓。
因竄禧。
時右禧者多言太過
 上斥之。
自是引義就職
凡遞罷者六。
 上特旨勉出。
公疏辭。
又言近因備局回啓。
輾轉 激惱
筵席責敎。
非所敢聞。
我 殿下十年講學
將欲得力於何地。
些小宮房之事。
未免一切繳繞
許多疵累
從私意。
趙顯命之措語防塞
不過欲光 聖德
以此被譴。
無愧其心。
而獨臣之所深惜者。
李匡德因乾止山而被責。
趙顯命論元山島忤旨
美名歸於下。
累德歸於上。
抑恐忠志之士。
因此解體也。
大雷
副校理
諸僚應旨上箚曰。
 殿下過用聰察而或欠於堅凝
獨運精神而有損於寬容。
筵敎太涉支繁。
體全簡嚴
綱紀日紊。
氣像日迫。
至於事關掖
公元1728年
屬。
有周遮之意。
言涉宮房
輒示厭薄之色。
仰惟靜夜淸明之際。
 殿下亦必反躬自省矣。
又因荐警。
再箚論戒。
反復言路一事曰。
憂嘆之言。
只聞於私室
指論之說。
不及於廈氈。
 殿下抑知其所由乎。
夫疑之一字
萬事蟊賊
而語關時論則 聖心必疑其挾雜。
言涉朝廷則廷僚亦疑其起閙。
一言一事者。
輒又自疑。
是以氣節萎靡
風習消沮
自以容默不言之恥。
作爲明哲保身之策。
今來諫之道。
正須先袪一疑字而已
 上幷優嘉之
仍 命留其章
畿甸饑癘
奉直指 命。
陳守生民甚悉
又論良役錢貨之弊。
 上曰。
予固知其精明
果不負予委寄
所請數三大條。
幷特施之。
辛亥元月
倣古人元朝之戒。
製進養心箴。
聖學規 聖質
 上亟奬之。
尋以 孝章世子祥日大祝陞秩
以階未準力辭之。
判書尹淳宮房折受學田忤旨
公諫曰。
後世以 殿下爲奪之學宮而與之宮房云。
則累 聖德何如也。
 上溫色受之。
史官直書
深示悔意。
時司御韓元震䟽詆 高皇不遜
上箚斥之。
司諫顯謨言事忤旨黜外。
陳疏爭之。
壬子春
臺臣論人事。
吏判宋寅明疑公與聞詆語
公恥之。
屛跡鄕廬。
大臣儒臣
白宋實無深意
 上開釋促召。
竟不就。
大旱
 上下求言
公念身雖不出。
不可無言。
上䟽略曰。
 殿下出治之本。
都被一私字壞了。
天理常少
人慾常多。
終不能脫灑本色
痛拔根株
一切所欲爲。
直遂乃已。
大臣不敢爭。
臺閣敢言
假使 殿下而爲不義
夫孰能回之。
宮府折受
 聖意硬定。
辭氣隨厲。
匡救者亦非自謀
何必抵死忤旨
自頃以來
 殿下亦不復聞此言矣。
靜夜思之。
能不歉然
主一心。
萬化之本。
要須剛大奮厲
而 殿下禮防身則有餘
以寬治心則不足。
以明燭理有餘
簡制則不足。
自任聰明
過用精神
噫。
建極豈不是好題目
而 殿下不費安排
能執本然中否
袪黨豈不大事業。
而 殿下不事穿鑿
能恢本然之公否。
臣僚協。
則幷與能否而混雜之。
欲朝象之安靖
則幷與是非抹摋之。
疑阻臆逆之害。
在任察之太過
瑣碎煩苛之病。
專由執德之不固。
羣下者亦妄測好惡
善窺旨意
以外假飾
虛僞成風
殿下直欲祛朝廷睽阻
何不先祛 聖心睽阻
直欲祛羣下査滓
何不先滌 聖心査滓
噫。
維持世道
扶植國脈者。
廉恥名節
近來士大夫
公元1733年
自守之習。
一切壞喪。
恬靖風衰
干競俗成。
廟堂甄拔
獨漏於林野恬退之人。
臺閣淸選
歸於鄕曲卑諂之徒。
 殿下所宜崇奬名節
導養廉恥
而乃反牛維馬縶
豕詬奴畜。
間施機權
看作要術
而獨不悟一番馳驟
劉盡一番廉節乎。
 上批嘉納
時 宣懿王后祔廟
公差都廳
嫌其階榮辭免
 上以公久不仕。
特旨督出。
竟黜補富平府使。
屬大歉。
公賑哺以誠
忘其飢。
大臣銓臣
以政請召
 上曰。
某必復撕捱。
寧使富平之民卒其惠也。
癸丑冬
 上頒大誥
責躬求助
公跡滯下邑
忠忱自激
上封事極諫。
略曰。
 殿下値至艱之會。
際極否之運。
譬如洪水滔天
惟禹可以治之。
則破黨二字
何等極功
而惜乎 殿下經權互用
義利雙行
只此蕩平
先立題目
事事物物
未能一付於理。
裁量太過
比排太甚
互對雙擧
分兩
陟罰用舍
無往不然
羣下一種眼目
便已看熟。
艱辛比對
分排輕重
窠之出。
而銓官之心力殆疲。
一廟薦之出。
大臣稱停甚艱。
干競之徒。
輒得高官
退靖之士。
未充實用
則 殿下大建皇極
惟才是用者。
果安在哉。
 殿下本來氣質明粹
而早無彊師嚴輔之助。
已有自行直遂之病。
方寸之地。
疵纇
膠固纏繞
誠僞互雜。
而近又傲然自恃
縱然自聖
有若勛華之治
占八分地位者然。
正如汲黯所謂內多慾而外仁義
三代勿論
亦何企及漢唐中主耶。
又曰。
七情唯哀與怒。
特其不平而發耳。
當哀而哀。
當怒而怒。
猶懼其過暴而傷性情
今 殿下以哀遷怒
以怒遷哀。
當其觸激之時。
自知客氣之太厲。
暴發之際。
不自覺聲淚之俱咽。
况且一種私累
又被縛住
所以動色震怒
拍案嗚咽者。
宗戚事則乃折受事也。
非折受事則乃宮差事也。
何嘗見痛慨國勢
天威自震。
哀恤民隱
玉涕自零。
罪一不忠之臣。
國人之怒。
懲一不法之吏。
慰吾民之哀耶。
又曰。
 殿下平日擧措
失人尊嚴之體。
自貶屈。
太示假借
以至親書注。
代行牌招。
辭旨屑越
政令顚倒
臣誠死罪
 殿下使臣御下之道。
誤着主意
以爲爵祿恩數而可啗之。
威令權術而可御之。
凡於一節撕捱之際。
要作十分迫隘之界。
自以籠絡妙計
馳驟爲奇策。
由是而 國家體統不尊。
君臣分義不嚴
在下之人。
殆不知 君上可畏
假令藩鎭驕悍
外戚橫恣
如唐末漢季。
 殿下折服駕御之乎。
又曰。
忘身請討之元勳
何等忠義
罵賊
公元1735年
不屈之鎭帥。
何等節烈
而每歲之存恤未聞。
遺孤錄用亦格。
豈不忠志解體哉。
無他
 殿下喜新而厭舊。
多情寡恩
愛之嚬笑俱姸。
疎之則面目都忘
所以羅雀門庭
舊臣齟齬
揷貂班行
新貴聯翩
只此一事
亦足爲聖王之歉德矣。
又曰。
今之傾家破產
顚死道路者。
無非 祖宗休養赤子
而其良田美土。
擧入富豪之家。
怨氣滿腹。
愁思塡胷。
田中滴汗之
費冗官之廩料。
機上裂指之帛。
徒潤猾胥囊橐
又不知幾何甲第
藏得賣兒販婦錢矣。
 殿下不能內司私藏
而何以杜羣下包苴
不能寢宮房之占受。
而何以禁羣下田宅
左右宮妾
不服奢靡
閭巷豪侈之習可化矣。
大小僕御
先汰宂剩
中外冒濫之弊可除矣。
復言良役變易之要。
陳田蠲稅
 上褒答曰。
外邑
應旨勉戒。
補闕漏。
下慨世道
條陳明白
勉誡切實
其中指予病痛
尤甚洞曉
可不猛省
原䟽付史官
書諸靑史
使後君知予之過。
作可戒之鑑。
仍入留中
昕夕自勉
遂以璽書賜馬
其後折受錦機
存問吳海兩鎭帥家。
蓋用公言也。
旋以副應敎召。
校理副校理應敎
三罷三叙。
乙卯正月
 元子誕降
陳䟽頌勉。
公元1736年
條論推己施人之道。
反躬矯弊之要。
 上又優批留其章
司諫
薦授水原府使。
三輔重鎭也。
恤民理兵
紀律粮餉
要爲根本久遠之計。
丙辰
入爲大司諫大司成,同副承旨
陞左副,戶曹參議
丁巳
復歷承旨大司成,禮曹參議,大司諫
時 上又痛嘅臣僚相軋
閉閣却膳。
至鞠一邊人多過擧
公䟽諫曰。
法坐顒仰
百官軍民瞻仰
拍案震怒
停輦詬罵
百世之下。
豈不凡主所笑乎。
噫。
萬世計者。
必爲萬世慮。
 殿下當於一初之時。
先立規模
大建皇極
得眞人才
得眞言路
得眞名節
養得廉恥
又曰。
平日法從之臣。
以不胥名而設鞠。
大臣之昨罷今拜。
司馬之倐拿旋釋
俱是前所未有過擧
甚至十數朝紳
騈首金吾
而掖隷書名。
殆若點閱
 殿下犬馬畜臣
何至於此。
又論金聖應兵之無漸。
李秉常遠竄過中
間拜兵曹參知,刑曹參議
大臣薦備局副提調
三品而參廟謨
極選也。
戊午
又歷左副承旨,大司諫
己未春
孝憲公憂。
辛酉服闋
拜大司諫左副承旨
大司成拜慶尙道觀察使
特𥳑也。
巨藩素難治。
公簡而核。
靜而敏。
治理精密
纖巨俱擧。
宣 聖化鎭民心。
黜陟奸猾
方大治
公元1742年
請蠲稅厘僧役。
崇奬儒賢
旌別忠烈
此皆一道要務也。
壬戌
聞 上又閉閤却務。
不勝憂愛。
封章陳規甚懇。
癸亥報瓜。
召爲大司諫
甲子
擢授咸鏡道觀察使
叔父判書公按西藩
公以叔姪幷居兩界重寄
引義力辭。
 上許遞。
而仍嘉善資。
拜刑曹參判,大司憲
同知禁府事,籌司纂輯堂上
與修續大典
乙丑
由兵曹參判。
江原道觀察使
治如嶺南
詳定釐蔘弊。
設廳條例
東民至今便之。
尋以病免
丙寅
入爲大司諫,漢城府右尹大司憲
又拜刑曹參判,大司諫
提調
丁卯
以左賓薦拜吏曹參判。
秉正不隨。
士類倚重
遞拜刑曹
戊辰春
復入吏曹
大司憲
臺臣論斥撿擬重臣李宗城之非。
公陳疏自引曰。
今之 國勢
哀痛矣。
凝萃彌綸之責。
專在銓官。
世故多端
人才漸壞。
每誦古人一人甚易。
一人甚難之語。
未嘗三復太息也。
尋拜兵工吏三曹參判。
微事罷。
庚午
又入銓曹
度支缺。
 上難其人。
相臣薦公精詳有才具。
擢拜戶曹判書
摠攬要會
裁整量爲。
句漏塞蠧。
經用弗病。
老胥皆咋舌驚服
已而謝病
大司憲
旋又入度支
先是廷議減良役一匹
擇備堂五六人
會籌司講究
而公亦與焉。
公元1752年
減布爲垂裕良謨
節用爲減疋後良法
識者以爲名言
時以私義不安郊舍
違召至五十度。
大臣請罷
 上曰。
誰可代者。
因 命禁推
不得已承命
壬申
葬 賢嬪。
以敦匠錫馬
上 徽號
以董禮進階
尋遞拜議政府右參贊知義禁府事。
旋拜兵曹判書
 上特召見公曰。
兵曹事。
已悉於卿。
予不勉飭。
倚畀如此
大政
甄叙惟公。
跗注翕然
 上褒美之。
兼藝文提學, 世子副賓客
癸酉春
 上幸毓祥廟。
駐輦門外
嚴敎於羣臣。
公在衛。
匡救語。
 上納之。
褒加崇政階。
遞拜右參贊
兼判義禁府事,兩館提學
復拜度支
兼知經筵
因事遞。
拜禮判書
時追上 肅廟徽號
都監勞。
陞崇祿階。
甲戌
左賓客,判義禁。
病退郊舍久。
 上特召見金吾
俾在京調病。
拜禮曹。
初覆。
 上不御法服
陳勉頗切。
 上嘉錫馬
沒後當覆囚。
追思公言
特御法服
刑曹判書
乙亥正月
移拜吏曹判書
蓋 上深知和雅可以劑量世道
而公已病矣。
竟以二月六日
考終城東里第
壽五十三。
訃聞
 上驚殊甚
有司庀錫從厚
搢紳涕洟相弔
異趣者。
莫不嗟惜
于漣寶蓋山負丁之原。
從先兆也。
公纔歿。
逆變
賊帥子挾宿嫌公名
 上燭其誣。
特召公季尙書慰釋之曰。
卿弟不見此變而先逝
可謂八字
使之爲文亡靈
噫。
生而受不世之遇。
歿而蒙罔極之 恩。
爲人臣者可以勸矣。
天資警敏
器宇秀朗
色和而氣淸
金精玉潤
丰姿雅度
冠絶等夷
見者皆以謂希世瑞物也。
孝友天得
以早失母夫人爲至痛。
每當諱日
哀動傍人。
旣早貴。
孝憲公
溫凊醎淡之節。
莫不躬親服勞
孝憲公病疽
公吮之。
及喪。
哀隕如不欲生。
伯兄成公中身歿。
公子魯鎭爲後
時在襁褓
常住宗家
孝憲公在時。
丘嫂如事母。
俸祿饋遺盡歸之。
調護慰安
有人不可及者。
魯鎭長成
而始別門戶焉。
孝憲公以厚睦立家
一遵其法。
兄弟宗黨
恤窮疎急婚喪。
皆有恩意
篤於追遠
祠廟賁飾之節。
情文咸備。
皆因先法而潤色之。
子弟
遠名利敦文行
常語諸從曰。
門運漸衰。
世道益險。
愼交遊戒進取
無失父兄忠厚謹愼之矩
庶其免矣。
妙齡立敭。
才望傾朝
簡靖溫雅
絶無驕吝票揚之態。
文藻夙詣。
對人不自衒。
澹然若無能。
蓋自少年
已有老成榘度
識者知其爲遠器也。
所與交皆一時名勝
臧否內晢。
愛親仁。
未嘗
勢塗。
未嘗雌黃
以此賢者與之。
不肖者亦無惡焉。
處心祥和
出言端諒
不喜世之機關權數
表裏明白䟽暢
深阻凝滯
然其操持貞固
不循人俯仰
不隨世緇磷
其中硜如也。
不喜居人前。
謙愼遜良。
不露廉角
或以少氣爲言
此固李文成所欠於朴思庵
而亦深知公者也。
英氣而能蘊畜。
晦翁亦嘗難之。
公殆用功於斯歟。
其在經筵
音讀明暢
講說詳懇
文識忠忱
有以結知 明主
囊封幄對前後萬言
剴切不諱
殆敵以下所不堪。
而 上必虛襟受之。
不小忤也。
不佞從公登筵
每見其風度華雅。
進止雍容
奏語侃侃婉切
開發人主意。
其所以得 君也歟
公氣淸粹
或疑於弱。
中蘊精剛
識慮英發
雄藩巨府。
精力恢通。
綜事經物。
深識體要
及掌度支
 國儲視枵。
吉凶禮疊。
左右支撥
周事辦。
 上以此益知公材誠。
屢奬其通透精密
四年之間。
委重焉。
四貳東銓。
再注戎政
裁酌才望
權度無偏迭。
睢盱之地。
終始無疵摘者。
獨公一人
而亦不失望於士類焉。
每以早顯爲恨。
常欲駐足名塗。
感激 恩遇
未敢言退。
留心晩節
嘗卜小築郭外水石間。
號其地曰陶溪
名其亭曰歸來見志焉。
公元1758年
休暇
驅車出郭。
碁樽逍遙
悠然有終老之思。
嘗病未赴 朝殆一年
所親勸之起。
公輒嚬眉曰。
今世道。
百怪紛紛
在於奔競疑阻
惟有保合世臣
物我一彼此。
庶以扶持一分
此吾素心
人心難平。
說做不同
病拙如我。
已無着手地。
此見公知時識勢。
眞誠憂國大致也。
逮膺銓任。
識者望公一起
展布宿志
和靖世道
而遽閼其年。
嗚呼
豈非天哉。
公於文詞
徧長各體。
二十時。
間架已成。
操筆成章
卓然館閣高手
長於疏箚。
懇婉可誦。
晩入詞垣
而公議猶以未執牛耳爲惜。
文集若干卷藏于家。
全州李氏
參奉泰躋女也。
生一二女
魯鎭出後大宗
宗弟尙慶子明鎭子之。
適士人尹光縡,趙廷鉉
側室五男幷幼。
魯鎭二男二女
趙生男女皆幼。
三年
魯鎭登第
 上追念不已
諭以乃父爲國盡忠
汝其繼之。
可以觀 君臣之際矣。
嗚呼
不佞少以通家之誼。
遊從之好。
慕仰居家敦誼。
立朝忠愼
閱歷旣久。
實有追思六丈之歎。
常論公本末大體。
想象比類之。
經席懇款
敷奏明剴。
淳夫愛君也。
聯章屢牘。
切劘君過。
敬輿格王也。
再莅藩臬
承流著庸
張乖之治蜀也。
三籌邦計
裕國寬
民。
陳文定之掌賦也。
至其姿稟粹雅
性度淸和
遊於河南之門。
庶幾循蹈雅飭原明
出於 明宣之際。
則可追表裏潔白之思翁。
全歸朝野無事之日。
 聖主至謂之好八字
晦翁所謂劉元城先死好命者。
曠世相符
爲當代之完人
 聖朝名臣
後來尙論之士。
不以吾儕私言否也。
魯鎭平日情誼
公狀德之文。
不可以辭。
第錄如右
以俟立言君子焉。
公元1765年
慶尙左水使權公行狀(乙酉)
公元1754年
公諱儆。
字警叔
安東權氏。
東方巨閥。
陽村忠公之後尤大著
世襲冠冕
七代而至諱晛。
州牧使。
以孝旌閭
生諱諹。
孝行 靖陵參奉不仕。
生諱㥔。
尼城縣監。
生諱冏。
材武著譽。
不幸中閼。
全州營將
是爲公高曾祖禰也。
妣宜寧南氏。
制使五星之女也。
以 肅廟甲戌十月九日生公
幼沉偉有器量
才藝超羣
不肯沾沾擧子業
投筆
癸卯別科。
甲辰丙午
連丁內外憂。
戊申服闋
部將
己酉
宣傳官。
兼備局郞。
辛亥
訓鍊主簿都摠都事
壬子
轉經歷。
宣傳官。
出爲渭原郡守
地鄰胡。
往往機辟
秉銓者實陷之也。
蓋公科名
一邊人所惡。
其閼於
公元1733年
進途由此。
公旣赴任
邊禁張威令。
以團束兵馬。
然沿塞旣有兩國禁條
凡犯越者。
守令重譴。
故藩胡習知之。
聚黨窟處。
乘間賺取我人
以布之官長。
亦輒贖還。
成謬例。
沿邑咸惕息
聚財彌縫爲事
莫能一掊破之。
及是一日夜雨
數十胡潛船來。
縛把卒去。
隔江呼曰。
與我財當還之。
一郡皆驚。
請如例苟無事
公厲色曰。
不一懲。
邊邑不得安枕
不可畏罪而欺朝廷耳。
乃報營門自抵律。
仍請移咨國禁奸究。
幷及其所以防奸策甚悉
權尙書以鎭按道。
見狀大奇之。
因馳聞拿勘公而移咨鳳城
鳳城驚屈發兵
勦藩胡而空其地。
自是邊徼無警
七邑民咸頌之。
合財竪碑。
廷議公能請論賞。
 上亦奬之。
陞資
癸丑
叙授五衛將。
甲寅
除忠原營將
治盜嚴明
所部肅然
乙卯
除長淵府使。
聽斷無冤。
治理精嚴
海西沿邊
胡採藥爲弊。
公設驚走之。
終公不敢
丙辰
超擬永興府使。
蓋掌銓者詡公渭原事奬拔之。
以此媢者蝟起
嗾發諫啓。
邊邑時事
 上拿覈之。
事旣白。
臺章繼起
勢不但已
歸鹿趙相公議讞
深慮激其禍。
微事故深其文。
編配德山之橫川驛。
公旣悔弓馬誤身
肆力讀書
魯論一部成誦
周歲
公元1742年
宥。
三年而起。
遂安郡
弊邑擇畀也。
屬大歉。
官簿只存民逋。
公莅任數月。
會郡民而火其券。
一邑環視踊而頌。
公曰吾非要而譽也。
若不使民明知
下吏從而侵剝故也。
誠於賑哺。
輯流戢盜。
經年敗局完焉。
壬戌
淸州營將病遞。
癸亥秋
乾隆東廵瀋陽
朝廷憂疑遣使
歸鹿相膺上价
幕府與公俱。
蓋倚以緩急也。
胡人瞻公風儀
莫不灑然畏仰。
爭求書畫而爲玩。
時相公才能。
 上曰。
斯人予亦奇之。
後末長湍
 特授之。
陛辭
 命入侍
適備堂之以科名爲嫌者囚陪吏。
不登對而退。
 上下諸理。
筵臣爲之白而免。
乙丑春
敍除太僕內乘
三和府使。
未幾微文遞。
丙寅夏
龍川府使。
任滿遆。
爲治如前邑時。
庚午夏
除豐德府使。
九月
 上幸溫泉
扈駕在行
拜慶尙左水軍節度使
 上已識公治績
奬寄鄭重
赴營。
本營地形
淺灘塞。
舟船難通。
移營蔚山之長生浦。
上形便。
廟堂亟稱其籌略
而憚於更張
事竟不行。
識者惜之。
軍卒威愛
接守令嚴體統
所管咸服。
秩滿而公已病矣。
癸酉正月
代者至。
強疾肩輿十里所。
唵唵不省事
猶語傍人曰。
交龜之除。
必詳 御押
扶我使跪。
侍者以疾
公元1753年
谻爲解。
公強行之。
竟以翌日
卒於本府寓次。
寔二十一日也。
壽僅六十。
將校卒。
如悲親戚
靷發祖哭者塡數里。
葬于尼城葛山負甲之原。
從先兆也。
公方面白晳。
豐儀偉幹
鬚髯
顧眄也。
仁厚
事親愛敬俱至。
母夫人嘗嬰奇祟沉篤。
積誠禱天。
三日通夕不寐。
病果效。
人謂孝感
營將病革
斮指進血。
旣喪毁踰制
先祀沐浴致齋
冠服靜坐
終日慽然
祭需務蠲潔
不食餕餘曰。
旣哭旋食。
不忍也。
其寄邊邑也。
辭廟泫然涕下。
兄弟友。
仲弟
哀傷過節
眼爲昏。
斥己土庀喪葬
不及其私。
季弟失怙恃。
撫養成立
有過戒誨
至或垂涕
恤竆族。
間疎遠。
郡邑
不經意家產
惟婚喪窮窶求是急。
得我焉。
諸子以義。
內慈而外嚴。
嘗於公館月夕
靜燈熒。
愀然長子曰。
吾則枉了平生
年迫六旬
已無可及
天地廣大
日月光明
如此世界
幸爲男子
恰滿四十。
無所成名
汝生也可哀。
又曰。
先人不知吾不肖
恩愛深。
不能仰體欺負者多矣。
今汝於吾。
又安知不然也。
又曰。
福善禍淫
其理不爽
宅心不可奰慝。
出言不可薄惡
如此者必有陰譴
吾見多矣。
若曺戒之。
觀乎此等敎語。
公之所存可知矣。
性度謹嚴
秉執堅確
持身節度儒生
盛夏未嘗褰袒。
子弟
常以攝威儀尊瞻視爲訓。
在官衣冠
幕府親賓
不許謁。
與人交。
悃愊畦畛
而至見其不是
正色規之。
以此多忤於人。
不喜諧謔追逐
𥳑靜自持
不能與世俯仰
蓋公家本儒素
行己規模
篤守遺風
少無靺韋之習。
識公者以是多之。
不知者或以驕傲目之。
雖被猜猖而亦不悔也。
廉於財利
愼於辭受
一介不以輕取
未嘗向人有求。
騎馬才健。
直本百金
人欲以五百易之
公命退之
小事
亦可以識公一端也。
居官
私囑不行
威惠幷施。
勸學鍊戎。
劭農省徭。
尤以正名分立紀綱爲先。
所到稱治。
吏民皆懷之。
公於文翰
足以發。
讀經傳及韓,馬文字。
嫺於詩格淸健
顧公嘗謂武人能文
徒取笑耳。
不以自衒。
工於書畵葡萄
知者評爲絶品
而公閻立本之戒。
後人焉。
全州柳氏
士人春星之女。
有婦德稱宗黨
生三二女
長揉。
次拭今鐵山府使。
次損。
適士人尹光衟,水使李邦一。
揉生二男二女
男䢰,逴。
女適金柱恒,李尙獻。
二女
二男
尹,李俱三男幷幼。
不佞與公俱爲南氏彌甥
蓋嘗屢接桓桓之儀。
肅然相敬。
知其爲國器。
長胤揉子中。
又與爲
同門友
雅操飭行
承公指導
復故素之業。
尤欽公之敎於家也。
今揉紀公事行
托以最狀
不文是愧。
又何敢辭。
嘗讀漢史氏
稱鄧高密內行淳備
征虜儒術雅飭
公本末。
殆事法於斯
可以觀其大者
若其宏器偉材。
屈於仕途
不克王國干城
自有任其責者。
何足爲公恨也。
叙次爲狀而係以所感。
以備立言者採焉。
公元1766年
孝子參奉公行狀(丙戌)
公元1772年
公諱天瑞
字元寶
姓金氏
陽人
世居湖南金溝縣。
高麗名臣就礪之後
本朝
有諱都元帥
諱瓘左贊成。
高祖諱承緖
禮賓參奉
曾祖諱尙精。
祖諱鋈。
考諱聲呂。
柳氏
壬辰二月初三日生公
幼質純美
嬉遊言動凡兒
篤孝
四歲失恃
居常啜泣曰。
天乎。
人皆有母。
母死皆有服。
我獨何罪。
不識不服喪也。
恒稱罪人
欲追行喪制請于父。
不許
不敢遂。
或言母墓不利
欲因遷一見遺骸
及啓壙。
抱棺哀號
氣絶而蘇。
事親服勤溫凊
愉婉承意
比古之特行。
殆過焉。
供養必親執勞
極其滋味
父嘗思食魚俗稱道味者。
不時不得
公過市見之。
解衣乞買。
賣者感其孝。
不受衣而去。
又思鱉魚
公求不得
自傷
誠未至。
臨水號泣
俄有兩鱉浮出。
取而歸
冬月
又思魚膾
公叩冰激水得鮒魚。
膾而進之。
者莫驚異
丁憂
號擗幾絶者數
沐浴襲殮皆躬親
不任執事
旣成
伏殯側哭泣不絶聲。
見者爲流涕
季妹躬炊供饋奠。
不委婢僕
村嫗贈大藿。
公執泫然曰。
此吾父所嗜也。
嫗爲之垂淚
及靷。
徒步攀轝呼叫
執紼者亦泣。
旣葬。
廬於墓。
寢苫不堧。
晝伏於墓。
歸於廬。
撤宵悲號
朔望必貿平日所嗜以奠之。
一日烏墮草根
視之乃匏種也。
植之廬側
離離滿蔕。
奠菜以無乏。
夏旱甚。
塚草盡枯。
公躬汲以蘇之。
墓距家十餘里。
霖雨
醬絶而旁無僮。
公泣語畜狗曰。
能爲傳信否。
搖尾俯首
若有諭者。
公以數字係其頸。
狗走歸家以醬來。
自是賴以通有無
往來途。
人皆指之曰金孝子狗也。
三年餟粥。
衣弊不改。
家人送新衣。
贈父友貧無衣者。
自苦如此
終不爲飢寒所傷
鄕鄰異之
服闋
追服母喪。
居廬執制。
一如父喪。
以伸素心
此雖無於禮。
而實中心惻怛之所發也。
每日謁廟
朔望省墓
語及父母
嗚咽不能言。
繼母有深愛。
母亦感其誠。
視如己子。
季父
夕飯亦親檢而供之。
至行孚於州里
氓俗亦多薰德而於孝
公元1755年
焉。
平居不脫上服
端拱肅跪。
終日讀書
亦不尋師交遊
性和而剛。
家庭整肅
睦於宗黨得歡心。
平生不及財利
不言過惡
篤行所推也。
 肅廟乙亥
道臣聞于朝。
 命旌閭
不敢當遂撤家遯於全州杻嶺以避之。
戊子
繡衣又薦其行。
除 明陵參奉
亦不仕。
丁酉六月十三日卒。
疾革
梳洗剪爪
門人曰。
吾年六旬有六。
全而歸之。
豈非幸歟。
言訖而終。
葬于本縣鸎谷丁坐之原。
從先兆也。
配泰仁許氏。
舅姑誠謹
以孝婦稱。
八歲女隨公在苫次。
或勸入房
泣曰。
父處冷。
吾何忍室爲。
不食不食
長子龍徵亦世其孝。
此見公身敎之美也。
許氏生三女。
后配全州崔氏。
二男一女
男龍徵,虎徵。
女俱適士人。
龍徵無嗣
取弟子重鐸爲後
虎徵三男重鎰,重鐸,重鍊。
嗚呼
君子之行。
莫大於孝。
雖以孔門弟子之盛。
以孝稱者惟曾,閔數子而已
至於游,夏之徒。
猶有色難能養之戒。
孝之難能如此
而跡公至行
夫子所稱孝哉者歟。
旣歿
故相豐陵趙公爲縣宰
特銘其墓。
又有進士章玉述其行甚詳。
可以傳後而無憾矣。
今公之孫重鎰。
又謁余請狀文。
余嘗於明齋先生集中
公名姓而稱其追喪孝子
大賢一語
可以傳信
世矣。
家君又作宰公所居鄕。
余迺身履其地。
詳聞公行誼之焯著
不啻史遷之徵於無。
且文不足揄揚是愧。
又何敢辭。
玆據兩篇文字敍次之。
備史氏之採焉。
若其孝感所致
多類古人魚雀之異。
世稱述孝行
每病於傅會
而今公事蹟。
昭在耳目
不可誣也。
不嫌煩氄。
以爲後人感發之資。
古人云讀陳情表
不下淚者非孝也。
於此亦云。
公元1766年
西村白公行狀(丙戌)
公元1785年
西村先生白公諱光瑞
字文玉
水原人。
高麗侍中景臣其始祖也。
世有簪纓
高祖諱仁傑
乙巳名臣
正學大節
搢紳揩範。
右參贊
諡忠肅
世稱休菴先生
曾祖諱惟咸。
黨人
官止右副承旨
伯祖賢民府使。
叔祖諱憲民。
考諱弘胤。
以府使公子
出後叔父
晉州蘇氏
進士慶門之女。
以 崇禎戊寅二月初十日
生公于益道川里第
天質英粹。
父兄異之
叔父沙潭公嘗戒之曰。
汝固美姿質。
但量不可以不弘。
公遂書程子斗筲江河十字座右自省
事親不離側。
夜必侍寢
未嘗咈意
處事有失。
反復開陳
聽從而後已。
乙未
以親命請業於我曾王考魯西先生
先生敎以靜坐
授以大學
比歸有樞衣
公元1783年
鄒魯春服咏歸之詞。
自此一意從事師門
難疑問辨
往往操戈
所知明。
所造漸深。
且在觀志
治博士業
詞筆俱詣。
癸卯
司馬
甲寅
晩庵李忠貞公展剡。
除公慶基殿參奉
人謂公勿降志
公笑曰。
我非高尙之士也。
况又親老。
供職
乙卯
例遷繕工奉事
時値錮陰。
公不樂。
謝病歸。
辛酉
呂公聖齊金公錫胄論薦
復除 獻陵參奉
甲子
長興奉事
乙丑
丁外艱
廬墓執制如禮。
骨立
人皆危之。
不顧
手自耘墓草。
丘木不怠
見者皆感嘆
公以宦遊不及於喪。
沒身之痛。
謝絶世事
居閑養拙
專心經禮之學。
祖考明齋先生情好甚篤。
每歲一再會。
會輒留連累日
講劘親切
戊子夏
祖考寒泉編於淨水菴。
二旬而罷。
其老而好學如此
祖考常歎公才學空老於林泉也。
銓曹將擬公講官未果
一絶曰。
幽蘭空谷
竟歲自知
縱有尋芳者。
奈此風雨時。
蓋深惜之也。
丙申
師門之誣及泉壤
公深懷痛冤。
實有袒胷之誠而時已病矣。
適當先忌。
力疾盥沐
日轉篤。
親知來問者。
各致訣別
了無袒化意。
唵囈中呼酉峯者再。
可見公啣在心
不忘於一息將泯之際也。
竟以十一月二十二日考終
翌年正月
葬于郡西五金山
下酉坐之原。
(已上一庵先生半藁)
嗚呼
襟懷脫灑
符彩端潔
孝友至性
每日晨謁
掃庭廡。
出入必拜。
尤篤於祭祀
籩豆定式
務精潔。
思所嗜必致
前期齋沐掃滌
端坐肅念以致誠。
祭畢。
冠服良久
存餘敬也。
伯氏甚謹不敢專。
有私與共之。
幼弟不勤課。
不忍加楚。
自撻以感之。
自少聞知休庵緖餘。
慨然有志
委質有道
講服力行
畢業先生歿。
公又以師友之禮。
事我明翁
爲學一遵師門門路
忠信平實爲主本。
愼獨無欺爲功程
嘗曰。
內不欺心
不欺人。
平生用力處。
晩尤用工近思錄,聖學輯要等書。
對案探賾
義理浸灌
明翁深契許之。
臨沒
点綴坡山峒隱詩贈之。
可見相與之義也。
平居日用
皆循先儒遺則
一室淨掃
書几枕簞。
不令雜亂
外面不正
損人心志也。
閨庭斬斬
內外衣服衾枕
不使混置。
男女自有分別
不可褻也。
居室之嚴如此
中歲菟裘於郡西。
搆屋內外舍
一字形
疎朗
可以知我心也。
環宅植以果木
以供籩實
不裁花卉
無益玩物爾。
經濟山林者皆此類。
睦於宗族
恩義甚洽。
凡有飢寒
必分解衣
吉凶衰絰
人倫罔缺。
公元1771年
喪師門。
䟽食終期
忌日不參。
必爲位哭以終身
厚於故舊
執友喪。
亦哭而賻之。
情誼而服之。
戒子勿出惡言曰。
無過於人者。
未嘗以悖辭加人
容止辭氣
無不點檢而飭誨之。
冠婚
戒賓親迎如禮。
鄕人言。
慈詳溫謙。
洞澈無間
訓誨不出於慈孝
處物不違人情
賢愚貴賤
得歡心。
敎於後學
必遵夫子力學問之訓。
諄諄不倦
其業科者。
亦勉以精修
勿累於得失
以此鄕黨薰德。
狡悍亦化。
至今後學
皆誦公嘉言懿行
慕法之不已
配宜寧南氏。
一之女。
稟質純溫柔。
順承無違
辛卯春
卽俗所謂重牢也。
公曰是非禮也。
深衣幅巾
相向一拜
因冠長孫飾喜
其謹於禮如此
夫人壽八十。
卒於癸巳
公墓左。
無子。
從弟光瑚子時萬子之。
二女適士人尹和敎,高可謙。
時萬二男尙彥,尙毅。
二男東漸東濟
一男漢聘。
尙彥承家學。
亦官奉事
有四子。
不盡載。
明翁之孫一菴在世時。
尙彥甫以公行狀謁焉。
屬草未半。
一菴遽沒。
尙彥惜其未完而棄也。
要光紹續其餘。
非爲文也。
義不敢辭
輒忘僭踰
補成嗚呼以下
展閱舊藁。
益惜其手澤之尙新也。
竊嘗聞先行義而後文藝
本實而略浮華
坡山遺矩
公元1768年
翁之法門也。
是以遊其門者
率以謙卑自牧
闇然自修
輕外而重內。
守約躬行
不求表見於世。
今公爲學大體
不問可知安定門人也。
况坡翁少嘗受學於休菴
則公之淵源所漸。
不可誣也。
光紹嘗脩明年譜淨水菴中。
至戊子
近思一段
未嘗不撫卷而歎也。
時明翁八十歲。
公亦七十一歲。
而乃相與讀此書於此庵。
先輩好學之篤。
切劘之功。
可以想像
俛仰遺躅
自不勝昔興國之感。
今於狀公之行。
因附宿昔之懷。
以備立言者之採焉。
公元1775年
吏曹判書公行狀(乙未)
公元1774年
公諱雲逵
字士亨
姓趙氏
楊州人
先系世德
已見大狀中。
考諱榮國
行吏判書
號月湖
淸裁雅識
領袖朝德。
未稱器。
世共惜之。
淸州韓氏。
工曹判書配夏之女也。
以 肅廟甲午六月二日卯時生公
幼有異姿
器度出羣
外王考有鑑識奇愛之。
每曰此兒骨格不凡
必作黑頭宰相
趙相公顯命素亢小許可。
一見公曰。
異日爲國器。
見賞先輩如此
庚申
擢庭試丙科
壬戌
入藝院。
癸亥
侍講司書
移司憲府持平
甲子春。
拜司諫院正言
選拜弘文館脩撰京畿都事
旋移校理
自此數年。
不離經幄
公元1785年
後多啓告裨益
褒錄乙巳名臣希登
勵節義。
請禁湖南喪葬設饌張樂之習。
敦禮俗。
請擇守令均賦役。
以恤竆民
請飭銓官崇讀書之士。
以懲躁競
選用孝廉薦。
以寓求茂材之義。
又因虹變。
極陳私意開言恤民三事
 上輒嘉納
間拜持平正言政府檢詳,吏曹正郞
侍講文學司書中學學敎授校書校理
乙丑冬
鐵原有土豪淫獄久不决。
 上特命按覈之。
將行
不佞適罹文網
請宥還經幄
 許之。
旣往
發摘甚明。
咸就服無異辭。
歸奏。
 上嘉之曰。
猶慮其未經事。
所奏詳悉
不負予意。
公仍關東凶荒狀。
請停俸糴量續田。
以補蔘貢。
尤甚裁減大同
 上幷從之。
丙寅
再入玉堂
七月內憂
戊辰服闋
拜掌令,奉常寺正
校理
時以災異延訪
登對
大臣臺閣無言。
旣陳戒。
慨然奏曰。
遇災求助之日。
廊廟無一謨猷對揚
寒心
臺臣只傳故紙
不及修省
斥罷
 上從之。
筵中肅然
大臣寒心二字引辭
公陳疏乞解。
 優批開釋
又連拜獻納兼文學副校理
己巳
拜掌令,司諫
移北評事病遞。
六入玉堂
間拜春坊
庚午
執義司諫
東宮代理
因虹變上書
略曰。
 邸下一念不善
一念
公元1751年
白虹
一事不善
一事白虹
一箇善字
孜孜是務。
使德性常明
物欲退聽
陽和之氣以類相應
又何陰沴之足憂也。
又言賓對引接
酬應甚𥳑。
未有詢咨之益。
或欠吁咈之美。
其何望增益 睿知
開廣聰聽
言甚切至
移副應敎
時有新錄之 命。
與長僚議不合
終不撓。
陳章而罷。
公議多之。
辛未
輔德司僕寺正
輔德
差 尊崇都監都廳
三月以勞陞通政
 特拜右副承旨
序陞至左。
五月
冊 封王世孫
以宣冊勞。
又陞嘉善
力辭不得
左承旨
移拜漢城府右尹
都摠副摠管同知禁府事。
再除都承旨
皆 特命也。
十一月
 上違豫
藥院將移直。
直後知申例有賞資。
告病
 上嘉其意許遞。
壬申
兼承文院提調
公以驟陞爲懼。
力求外。
楊州使。
旋以公格遞。
又 特拜承旨尋遞。
定州使。
州是西關孔道
邑巨弊蝟。
公旣莅任。
寬戶徭正民俗
千錢補吏奴之役。
設社庫贍吉凶之具。
爲政一朞
闔境歸化
後公以儐使過也。
定之民絜榼以迎。
髫白扶擁迄其境。
流涕而別。
癸酉
遞拜刑曹參判。
甲戌
歷司諫院司諫成均大司成
出爲全羅道觀察使
南在公三世棠化。
物情民瘼已熟。
旣莅任。
飭列
公元1755年
邑塞奸竇。
號令嚴明
一營震肅
料販爲道內痼弊。
轉幻穀物
名色巧作。
以致民窮財竭。
公一防之。
節財用以豐儲㣥
考績以懲不法
乙亥秋
 上敎曰。
趙某才諝
不可徒勞於外。
遞入拜吏曹參判。
同知經筵事。
丙子二月
同知成均館事
尋拜大司成
八月
由漢城府左尹
出爲平安道觀察使
辭陛後月湖公遭臺評
西藩議薦時。
大臣首擧尹汲。
而公以末擬受點
時又月湖公入枚卜
猜憾交集
汲之從孫東。
捏誣辭以巇之。
 上燭其情。
召責東曰。
以汝不得關西伯作此事。
汲亦非矣。
仍敎曰。
父子一枚一除藩。
怫鬱亘中。
不先不後。
使之狼狽中途
讒人也。
東于嶺南
促公赴任
久之許遞。
拜戶曹參判。
公上書痛辨東之誣。
丁丑夏
拜司憲府大司憲
拜慶尙道觀察使
公又膺藩寄。
不安力辭不許
陛辭
 上面諭曰。
卿以殫力國事之人。
因卿事而及於卿父。
未嘗不中興歎
辭謝
嶺臬地大務劇。
號難治
爲政一如湖南時。
無滯牘。
門無停牒。
令嚴政簡。
所部肅然
節財捐廩
民役蘇驛弊。
各有成制。
爲久遠圖
嶺有鄒魯稱
文學知命之士。
公皆優以書禮
奬勵儒風
人士多頌服。
戊寅冬
以親癠丐遆。
公元1758年
卯春。
大司憲
未幾
 特除戶曹判書
旋又 特除吏曹判書
公以履盈爲惕力辭。
 上曰。
豫讓戰國之士。
猶以國士報之。
冢宰父子
知遇若何
而徒潔身不思報效
仍 命入侍
 敎曰。
任卿冢宰
實出爲公。
勉諭甚摯。
公陳懇數百言
大要在於遠權保身家。
一門之內。
父子迭掌銓衡
人猜鬼忌。
何以自保。
涕淚不成聲。
 上動容曰。
奏語懇惻
予當遂卿之志。
自是每當冢宰缺。
 上輒嘆曰。
趙某可謂苦心
予欲完其人不復除
今世閑人也。
屢加惜。
後大有言
前旣曲保。
不可如是
 上曰。
已諾矣。
終公未嘗復焉。
刑曹判書
都摠管
旋 特除兵曹判書
兼知春秋館事,籌司堂上
公患瘡。
大政後 許遞。
 特除漢城判尹,禮曹判書
翌年夏
悶旱䟽决
又 特除刑書
十月
外憂
服闋
拜議政府右參贊
兼籌司有司堂上
癸未春
刑書兼知經筵
由判尹。
又 特除戶書
公在曹。
謹筦鑰量出入
均災政杜防納。
旣惠于民。
國用不匱
 上亟其能。
專任焉。
兼 世孫右賓客
甲申
連拜工禮刑三曹京兆
禁府內局
咸鏡道觀察使
赴任
紛華不法
以整頑俗武備爲要。
北路翕然
靺鞈傳誦
丙戌
公元1766年
微事罷。
敍拜大司憲
旋移戶書
時 上問誰可度支
大臣牢守薦公。
在途承 命。
又 特除內局
入診筵。
 上命仰瞻
毗益篤。
丁亥春
遞拜左參贊
又 特除戶書
時有親耕親蠶之儀故也。
三月
京兆有司
 特移判尹。
未幾
 特除禮書
越月。
又 特除兵書
大政
不循相臣囑爲所持
公辭甚力。
屢違召。
出補京畿水軍節度使
數月還朝
右參贊
 特除刑書
戊子春
因事罷旋叙。
又拜刑書
超授崇政判義禁府事。
䟽辭。
 批旨有曰豈特爲卿。
實惟卿父。
 特除內局右參贊
時子宗鉉以儒臣進講
公奉湯劑進。
 上笑曰。
姑留講官以待卿。
見其子讀書
祖子孫予皆見之。
亦貴矣。
眷禮如此
尋 特除兵書
又 命移戶書
公不欲久據重務。
力辭遞。
又 特授
公屢辭。
督令察任。
翌年遞。
越月。
又 特授
北關事被削。
敍拜判敦寧府事。
庚寅
左參贊兼判義禁。
又拜戶書
 敎曰。
於吏雖曲循。
於戶不可捨。
感激 恩數
雖以陳力就列隨事報效爲心。
未嘗又淹也。
至是精力亦瘁矣。
病力辭遞。
辛卯冬
又入戶曹
以 肇慶廟神造成勞。
加崇祿階。
壬辰春
左參贊
 特除禮書
又拜左參贊
又 特
公元1772年
戶書
以 毓祥宮上諡都監勞
輔國階。
因事罷。
癸巳
拜判中樞府事。
甲午九月二十六日
卒于玄湖郊舍
訃聞
 上深加悼衋。
親製文致祭
有曰嗚呼卿先。
予今尙憶。
卿亦事我。
斷斷忠赤
可以觀公兩世遭際矣。
十一月十三日
葬于燕歧文舟里直卯之原。
先兆外局也。
貞敬夫人潘南朴氏。
正郞休之女也。
二男一女
長宗鉉前參判。
慶州李氏議政宗城之女。
生一女。
廷鉉主簿
江陵金氏吏曹判書尙星之女。
二男二女
女適縣令鄭東藎。
五男幷幼。
公儀雋偉
氣宇爽拔
額豐而骨奇。
寬厚執守
足以需世。
足以理務
在家良子
在國爲藎臣
事親孝。
旣孤。
日必晨謁
考妣晬日
鷄鳴起。
拜廟入門
淚已簌簌
省墓
衣裾盡濕。
見者感歎曰。
望墓先涕。
老而益慕。
於公始見云。
丁憂時。
位崇年已衰。
時節省掃。
必以撲馬往來
或勸以草轎。
輒曰筋力可強。
何敢轎爲。
奉先以誠
宗家窶甚
公嘆曰。
吾家享以大夫之禮。
宗祀如儀
不安
每當祭。
助需必優。
從妹無以家。
惻然曰。
先君而在。
豈使至此
乃以騎曹軍校廳。
買券與居之。
宗黨感服
朋友交。
死生窮達無甘壞。
周貧恤孤
恩誼交徧
公元1768年
年尤篤於信義
不顧世之忌惡
以爲難。
立朝
在外則惟以奉公愛民爲先。
南扶儒敎
北奬武列。
因俗爲治。
績用茂著。
在內則掌邦刑而苞苴無逕。
本兵選用惟公。
至於十度掌賦。
近古未有也。
嚴防干托
樽節尾閭
嘗曰。
前後受任
不及古人
謹守曺例。
以私害公
庶爲一分報效也。
最是銓家世稱權要
之者保身名。
而公獨超然不居。
受知明王
萬馬騈闐之地。
旣辦駐足之操。
年紀未暮。
倚毗方隆。
而早决江湖之志。
嘗曰。
厚受 國恩
不敢潔身遠去。
白首之年。
有何餘戀而更事遲回乎。
戊子
兩子連登大小科。
公謂盈不可居也。
遂捲出湖榭。
盡日閉戶
結一小亭于後阜。
扁之曰日涉
花種樹。
逍遙其間
有時獨坐遠睡。
憂樂兩忘
或遇朋儕會心者。
命酒設饌。
圍碁彈琴相娛
一言不及時事。
或 上敎敦迫
朝廷大朝會。
蹔入城裏
未嘗久留也。
往來之際。
幅巾匹驢。
一隷隨其後
殆不知其爲宰相也。
及遘末疾
歎曰。
已崇
年又週甲
復何憾。
而 主恩未報。
先碑未樹。
是吾恨也。
我死。
喪祭儉簡
三年終於此廬。
無負余平日之意。
屢朔沉綿。
未嘗怛化語。
親朋來訣。
談笑平日焉。
余自少從公父子間。
伍擧聲子之好。
至老不渝
嘗以月湖公狀德之文見托
知契可見也。
昨年秋將歸鄕
聞公病往與訣曰。
公將殆矣。
吾輩相交四十年。
中途存沒可傷
幾何不相隨也。
因戲曰。
後死
將狀公之行。
公笑曰。
死後何用狀爲。
握手而別。
未幾果至矣。
福哉公之死也。
旣葬。
宗鉉果以公遺事請狀
旣諾之矣。
又何可以老病荒疎辭也。
嗚呼
朱夫子有言曰。
論人當觀晩節
昔公與吾儕七八人
遊於鑾坡紫闥之間。
固無甚短長
年名位亦多與相埒
惟其勇退名利塲頭。
蕭然江湖一散人者。
皆讓頭於公。
則若公晩節
豈非夫子之所許者歟。
噫。
蚤歲蜚英
爲國宣力內外
可書者固多。
惟其晩年一着
最高於諸子。
故別爲論撰如右
以俟立言君子采擇焉。
素谷先生遺稿卷之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