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x 页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行状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61H 页
族祖副学公行状(乙巳)
公讳敬教。字养一。号长湖。坡平人。我八松先生文正公之曾孙。祖讳勋举。高山县监。 赠左承旨。考讳抃。司谏院司谏。 赠吏曹参判。妣丰壤赵氏。郡守 赠大司宪溭之女也。以 崇祯壬申九月十八日生公。幼聪颖勤学。同队莫及。长者看书。从旁一览。辄尽记之。诸父兄甚奇爱。市南俞公见之亟称曰。此儿英才。终必有成。丁酉。升上庠。癸卯。擢明经试。公素用功经传。不劳帖括而得之。隶槐院入堂后。记注详敏。同春宋公语人曰。尹某记事。如对面听言。古之具凤瑞不让也。甲辰。除连源察访。乙巳。荐翰苑。又拜注书。寻升待教,奉教。久侍簪笔。文翰赡畅。言动𥳑重。最被 显庙恩注。凡四年。始升六。历典籍,监察。拜司谏院正言。论洗马沈益相蔑伦悖礼。递拜兵曹正郎。寻入侍讲院司书。又兼三字衔。司宪府持平。论忠清兵使柳汝𣛀擅设旗手。论安东府使权諿滥斫禁板。论吴挺纬备局副提调不合人望。论三陟府使李灿汉贪猾民怨。时 上再幸温泉。请严杜各邑私进。以防民弊。递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61L 页
归尼乡。未几。复正言,司书。出湖西京试官。试毕。又持平,文学,正言。论判书徐必远执偏见侵儒相。论训将李浣拘辱巡检骑郎。论灵光郡守吕儆多行鄙琐。又与同僚李萱合启请亟行 神德王后祔庙之礼。又论五公主家舍。自 朝家营建之失。论刑曹参判李之馧受嘱决讼。兵曹判书洪重普关节法司。 上以公主家舍事。 批旨极严。公避辞尤切直不少屈。至三避。末又以台论方张。工役不辍为规。 上命辍役而诮责不已。公又引避。至曰 殿下徒知辟于亲爱而不恤公议。 上斥以忿说。乃呈递。寻选玉堂。拜弘文馆副校理。庚戌夏。乍递复入。久在经筵。启告侃侃。有古学士风。兼西学教授。冬。文学,副校理。时掌令赵世焕论首相许积专恣。被削黜。公疏救之。言甚剀切。并论李元祯科场冒嫌之迹。大臣劄救元祯之失。忤旨罢。辛亥夏。以铨郎望未备。叙拜献纳。县道陈疏辞。不 许。秋校理。冬又入献纳。时饥荒岁荐。而相积擅国柄。御下蔽上。不恤民隐。人莫敢言。公慨然抗疏略曰。今年农荒。比上年无几。而庙堂谓之稍登。诸役一切徵捧。积逋亦不蠲减。催督日甚。民至自经。此何政令也。穷民转散。冻饿骈死。而 朝家不讲赈救之策。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62H 页
只举催剥之政。此乃庙堂之臣不以上闻。而 殿下亦不留意民事。一任其所为故也。臣窃痛之。彼庙堂诸臣。耽溺富贵。不恤 宗国者。固不足责。而 国家三百年赫业。一朝将蹶。此非 殿下之家事。而忍自坏之耶。盖我 殿下玉体违豫。深居九重。优游委靡。一任颓惰。军国大小。总听于首相。不能自有主张。大臣者不念生民之忧。惟怀患失之心。迎合顺旨。固其宠。周遮掩护。济其私。 国事民忧。置之相忘。致令四方怨讟。皆丛 殿下之身。其罪可胜言哉。惟其恃位席宠。专行自恣。不复知有朝廷。而 殿下反以为忠荩可倚。不自觉悟。有识窃叹。皆以世无朱云为言。末又请查出民役。蠲减暴敛。节约用度。济活穷民。以迓续天命。又请洞开言路。罪己求助。以除壅蔽之患。缕缕累千百言。疏入。 天怒大震。辞旨甚严。斥补宜宁县监。即日赴任。公身虽绌而直声震一时矣。政院两司争甚力。 圣教尤严迫。至斥之以凶狡怪妄。比之以鬼心禽兽。三司诸臣。又联章陈戒争执。阅岁不止。而公则赴任治事矣。以大饥竭心经画。凡古人善赈之政。无不讲究毕举。自奉𥳑约。尽推其馀于下民。感祝忘其饥焉。翌年五月。执义李翔又疏斥相积。 上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62L 页
又凭震电。以为罪尹某太轻。此疏又出。 特命安寘公甲山。政院三司又相继谏诤。终不得。谪命到县。一境民人。惊号坌集。设饯泣送。公并却之。翌朝即发。沿路老幼拥马涕泗者不绝。既去。思之不忘。镌铜以记之。七月到配。大臣金寿恒等累伸救。 不听。领相郑公太和从容引咎。辞甚恳曲。以开悟 上心。只命削黜。癸丑春。丁司谏公忧。居庐尽礼。甲寅。 显庙升遐。 肃庙新即位。朝局已变。相积尤专国。丙辰。斥补公杆城郡守。为政清简严明。蠲僧役减鱼税。劝儒教新戎具。治理大行。踰年。以公格递。己未。又补镜城判官。积党又逞憾也。公夷然之任。勤心军民。不以远黜自懈。革貂参之捧。严边圉之防。兵使及邻邑皆惮摄。庚申春更化。相积败以逆人。推公曲江先见。首以校理召。及归。行李萧然。路移政府检详,舍人。历副应教,掌令,应教,司谏。冬。 仁敬王后上宾。差山陵都厅。辛酉。移司导寺正。庙荐东莱府使。金清城锡胄长东铨。疏言尹某朴忠有识。宜置谏诤顾问之列。不合远出。都监亦请留。还舍人,应教。三月。以劳加通政刑曹参议。移承政院同副承旨。升左副。四月。拜忠清道观察使。再疏力辞。以桑梓在近为嫌。备局启促之。不得已肃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63H 页
 命赴任。岁又饥。即驰状请停牟还之捧。庙堂划给可兴仓米五百斛于关东。公状请还寝见沮。适因公过忠州。预约列邑民。诣仓亲自分给。驰启待罪。金相寿恒大怒将论罚。备堂有救之者乃止。凡状闻请蠲之辞。多直截触突。大臣甚忤之。时一道饥阽死。公条列大小民役状请。或除或减。鸠据米谷。方便俵赈。而律己清严。号令一施。列邑兢兢遵行。蔀民按堵。一道户诵之。多立碑颂惠。公州熊津南十六面税米。旧输于牙山贡津二日程。弊实巨。公区划 启闻。设仓于恩津江上。舟以下之。民大悦。又特碑于市津。壬戌。再入谏院及礼曹。三入政院。癸亥。拜兵曹参知。又入承旨。移大司谏。时以金益勋,金焕诬狱事。公议峻发。朝论歧贰。大臣承意怀川相。外为调剂之论。姑窜削两金。俾台论停解。未几叙益勋。两司请还收。而大臣颇右之。少辈尤侵斥大臣。 严教黜罢。朝象愁沮。公病在告。目见 君父之过。不胜忧慨。陈疏匡救。略曰。伏见前后备忘。摧折台阁。递罢儒臣。威怒遽发。贻累 圣德。臣切惊惧也。盖两司之论金益勋也。公议齐发。准请后已。适会儒相通议庙堂。以为调停寅协之计。入奏前席。终至削黜。故台阁虽或不协。而黾勉仰承。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63L 页
旋即停论。时论庶可镇定。而曾未数月。放释太遽。无以厌服人心。台臣争执于前。大臣无一言而退。向日调停之议。适为欺负台阁之归。还收之论。两司并发。而大臣乃反分疏。有若伸救。朴泰逊,俞得一之言。恶得不发。而大臣虽尊。台阁与之争是非。则设有过激之言。惟当宽假。以伸直气。今乃摧折僇辱。曾不少惜。岂不过中。近来论议各立。收拾无期。 殿下又从以曲护偏斥。威制朝廷。可谓快矣。未知 国家将税驾于何地也。时 上怒方盛。而大臣又怂恿之。公疏语劘切。上下无讳。人谓必被 谴责。批下。只命调理察职。公寻辞免。而大臣又激于士类。竟请罢削持论诸臣。黜副学赵持谦。罢大谏申琓。补校理吴道一。而廷中无一言者。遂成分裂之势。间历承旨,兵曹参知,参议,工曹参议。甲子春。移右承旨。时有 明圣后国恤。黾勉暂出递。由礼曹参议。出洪州牧使。为调病也。既赴任卧治数月。吏畏民怀。夏。旋以吏曹参议召。再疏免。冬。拜大司谏。复入铨曹。公为政。甄注公允。士类称服。乙丑春。递拜工曹,吏曹。以病累辞递。连拜副提学,大司谏。时天旱。 下教求言。公上疏。首言事天不诚。祈雨中止之失。次言旱暵连年。邦本将蹶之形。又曰。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64H 页
 殿下非不欲愿治。而不知致治之要。非不欲爱民。而不知安民之道。是非不明。取舍混淆。偏信大臣。无不曲从。厌薄台阁。辄加摧折。股肱耳目。不可偏废。而 殿下之待台阁太薄。语涉大臣则僇辱诟骂。论及重臣则废弃禁锢。少或忤旨。辄靳 天点。人臣之爱惜其身者。谁肯为 殿下进言而自陷罪戾哉。 国家不幸。大奸当国。则其弊将至于 殿下孤立于上而莫之闻知。岂不大可惧哉。深望 殿下不吝改过。虚心从谏。召还外补之人。收用废斥之臣。使之无惩往事。尽言不讳。末又言恤民弊除苛政。施蠲减之实惠。解倒悬之急势。又请罢尚方织造分院磁器。预讲赈救之策。首发内帑。次发各衙门银布。禁御两局。权停上番。以其钱布谷物。移送赈厅。以为赈民之资。 上优批曰。忧爱进言。予用嘉尚。疏中未免中止之说。实予之过也。至于是非不明。偏信大臣。亦余病痛。而诚不愿末俗嚣嚣。是非淆乱之态也。佗馀可以议处者。令庙堂禀处。时 亲祭得雨。而赏格太过。岭伯差代。而姻嫌不拘。公又疏论恩赉之太滥。旧章之轻变。 不从。八月。拜吏曹参议。大臣以首拟李善溥。清望请推。公上疏丐免曰。善溥元无得罪公论之事。何以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64L 页
见塞清望。而大臣乃以不顾公议等语。至达 天听。有若擅政树党者然。大臣虽斥臣以护私党。而未知大臣亦出于公心也。 上特罢职不叙。丙寅五月。大臣陈白叙。拜兵曹参议。上疏辞。 答曰。已往之事。何必追咎。六月。移副提学,大司谏。以病引入。校理李徵明上应旨疏。语及宫掖事颇切。又陈外戚杜渐之戒。 上震怒。招致徵明。穷问言根。辞教极严。仍命削黜。承旨申晔等以覆逆拿问。禁中震挠。公闻之不胜忧慨。夜起搆疏。待晓而呈。略曰。经幄近臣。应旨进言。其所陈列。皆人所不敢言。而缕缕告戒。深得格君之义。切中 殿下之病。有改无勉。岂不有光于虚受之量。而大加威怒。终至削黜。四方瞻聆。莫不骇叹。今之戚畹。虽无纵恣之事。而宠溢生骄之渐。或不无人言。则徵明之疏。盖出于此。遽加亿逆。摧折太过。此岂圣人无私之德乎。又曰。内宠之语。闾巷间传说已久。徵明之言。实出忧爱。况其所谓致伤之道既广。则慎疾之意易弛。听言之阶不正。则来谗之路易启者。诚 殿下之药石也。 殿下何不勉纳忠言。随病下药。而反行拒谏之举。若是而能望其昭格天心。转灾为祥乎。又引宋仁宗纳王素言。即命宫臣押出内东门故事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65H 页
曰。 殿下今日之处分。与古昔哲王相反。臣尤不胜其痛恨也。末又并请还收申晔等拿问之命。疏出。朝中皆叹公谠直之节。到老不衰。而虑其有去国之患。留一日下例 批。咸仰 圣上容直之盛德焉。寻陈病递。又拜兵曹参议,左承旨。筵臣白实病免。又工曹吏曹参议。公复引前日李善溥事为辞。且言今国体不尊。朝论横溃。是非混淆。白黑倒错。虽使大度量大眼目当之。尚难调剂称停。如臣之一番狼狈者。安可再误国政。 不许。旋以公格递。时怀论方盛。情势臬兀。乃求外。丁卯春。出铁原府使。治规一如前。革弊政涤谬敛。秋。又值歉荒。赒赈有实惠。閤境腾颂。戊辰秋。引疾罢。先此怀川又疏诋鲁西先生。朝论尤裂。公无意从宦。谢事归乡。己巳四月。闻 瑶华之变。公忧伤国事。有祝宗之愿。冬。重感寒疾。患眼昏。翌年。脚瘫脾伤诸症交发。沉顿阅岁。竟以辛未二月初五日。考终于乡舍正寝。春秋六十。葬于八松公墓后酉向之原。配清州韩氏。右议政忠靖公应寅之曾孙。牧使寿远之女。与公生同年。有淑德达识。虔奉蒸尝。丁卯间。兄圣辅称怀川门人。作疏头诬诋鲁翁。夫人挽之不得。入先庙哭。终身不相见。其洞大义割私情。非寻常笄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65L 页
帏所能。怀集中尹夫人哭庙即此也。及公殁。哀毁过礼。食素三年。因婴贞疾。后公六年而没。葬祔公墓左。育一男一女。男东鲁敦宁都正。女适平安监司赵泰老。东鲁五男。长光运应教。时望方郁。不幸早卒。次光遇,光逸,光进,光选。赵无育。继子彦彬判官。光运,光遇无嗣。光逸三男。长显基为光运后。次彦基。次敏基为光遇后。光进有系男迥基。光选男孝基,显基前县监。又无嗣。以敏基男定镇为后。馀曾玄男女不尽录。公禀质刚毅。秉心贞亮。弱不好弄。少明斋先生三岁。俱幼而失恃。同育于曾祖妣成夫人膝下。又同学于鲁西先生。少日成就。几与明翁相先后。十六委禽于韩门。大舅清宁君设晬会。令诸少制排律。公援笔立就。观者叹其夙诣。孝悌天植。每以早丧慈颜为至痛。事外祖母李氏。尽其诚爱。在京逐日候颜。如侍慈母。李氏逮公荣养。九十而殁。公过哀。初终襄葬。皆亲执凡具。既葬始归家。外党莫不感叹。奉继妣。与季氏同室承欢。孝友孚于一门。仲父奉事公有疾沈淹。公齿差二岁。位已显。昼夜侍病侧不暂违。及没。丧具皆家备必诚信。见者咸服。遇宗族。无贤愚一以诚爱。接人愿款。在官施与。必加厚于穷寒。不以贱微而或忽也。所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66H 页
求必应。而非义之干一刀也。亦诲诫谆恳。以此人亦无怨。性朴素。不惟家法为然。平生不喜玩好奢华。时处穷约。不以家事经心。向人未尝有求托也。在铨地。多少馈问。一切不受。累典州府。田宅不增。守我先法截如也。乡党皆颂其清德。其在朝。毅然自植。直道以行。义所可言。则不以权贵少挠。不以宫掖或避。每以格王正事为心。至于朝廷之所厌闻。亦必昌言而不顾也。以此见忤上下。一时侪友。皆跻公卿。而公卒阨于下大夫。所亲诸宰。尤公守静。一不见大臣。何以升秩也。公笑曰。昔时士大夫。不敢造大臣之门。沈义谦副学。尝一造东皋相。见责而退。古义如此。今世皆辐凑少廉耻。吾尝病之。公辈何为出此言也。诸公愧谢。湖伯时独不历辞光城。光城颇愠之。所亲以问。公曰。光城世谊。吾岂不知。士大夫出入国舅之家。心常非之。岂可变其所守而往见也。闵骊阳兄弟闻之曰。此言若播。则从此吾辈之门。可以罗雀矣。癸亥春。怀川及玄江造朝。举世皆纷趍。公独不往。侪友怪问之。笑答曰。宋公虽山林。在朝则大臣也。我辈无时往拜。固无义。和叔无雅分。尤无候谒之义。况和叔以守静之士。举世奔波。能无苦乎。吾不欲随众趍走也。申汾厓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66L 页
晸闻之。贻诗曰。一世皆奔走。惟君与我独幽蛰。一世皆论议。惟君与我独含默。君卧松窗忘世机。我倾樽酒酬闲日。公之处世特立不苟如此。不喜交游。不言人过恶。公退掩门看书。无车马杂客。然存于皮里者。甚严不少假。莅外任。以敦风励俗为先。约己宽力为务。边幅取声誉为耻。剸理若破竹。奸猾敛手。狱讼无冤言。晚见时事益不靖。每怀退闲之志。虽带职必静处调病。东邑之出。亦避铨曹而寻归路也。尝曰。士生斯世。不遇则已。遇则当尽其所知。若以仕进之心。失其常操。则当患难。何能立节乎。其雅志如此。为文根于经传及宋儒诸书。辅以史籍。故论事说理。明白平易。质直精当。文思敏速。人不及。每当有事。侪友辄推公秉笔。然公亦不以是自多。呜呼。惟我八松先生刚毅有大节。清俭正直。忠朴敢言。卒以斥和为义。为 仁祖朝名臣。公以八松之世嫡。天赋之美。固有所传。而幼时又袭训师友。经学词翰超等夷。及其立乎 本朝。刚直敢谏。清裁自持。同朝士类。莫不敛衽推先以为真八松之肖孙也。故庚申后当典翰特拟也。命选通经学长文词者。难其人。惟备二望。而崔明谷为首。公为其副。朝论之甲乙可见也。乃以直道忤时。名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67H 页
位不称。公议至今惜之。明斋先生诔之曰。官为大夫。寿至六旬。立朝三十年。以清名终。呜呼君乎。又何感焉。大贤一语。可以识公于千载矣。始都止公收辑公遗事。成一编甚详。今显基以是编见属。俾为行状文字。小子不敢当。又不敢终辞。谨叙次如右。而窃尝诵李月沙诔秋浦黄公之辞曰。禀有刚柔。子得纯刚。操有清浊。子揭其清。故能卓立。困而长程。凡子成就。皆学之推。师友之传。不愧斯文。惟此一段。实为公准备语。敢以此状公大体。尚论者庶不以为门内之私言云尔。
族叔参判公行状(乙巳)
公讳东升字孺进。初名东星字孺文。登第十年。有时忌改今名。我尹氏出坡平。在丽朝。世勋劳名德。我 朝大司成讳倬。为己卯宗师。又三世而有讳昌世。举孝廉。积德累行。启我后人。以仲子八松文正公贵。 赠吏曹参判。文正之第二弟讳熻。汉城庶尹。寔为公高祖。生讳海举。 赠吏曹参判。生讳扶。户曹正郎。 赠吏曹判书。以孙判书公贵也。生讳彦教。成均生员。有文行。明斋先生甚诩之。早卒 赠吏曹参判。以公贵也。妣贞夫人新昌孟氏。典簿淑夏之女。以 肃宗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67L 页
戊戌十月三十日生公。才晬而孤。伯氏判书公十岁矣。孟夫人淑哲有懿范。教养而成就之。生质颖达好学。弱冠有隽声泮庠间。后来华誉雅望自此始。二十七。中生员进士。二十九。捷春塘试乙科。乃 英庙丙寅也。隶槐院入史局。丁卯待教。秋。晒史赤裳还。奏史库守护之宜。戊辰。兼侍讲院说书。己巳。又说书,奉教。秋司书。庚午。吏曹佐郎,正郎,文学,持平。时有儒臣上陈戒疏。无 批还下。公疏谏曰。遇灾之日。乐闻而导言则有之。言而不答。臣未闻也。仍请还入赐 批。又无批还下。公以为谏官上疏言事。未承一字 批。贻台阁羞。不可复冒言地。遂自划二十馀年。一是义焉。辛未春。辟兵曹正郎。应制十韵律。赐马妆。旋出庆尚都事。时以北关饥。有泛舟之役。择莅之。公驰往董督。四万斛谷皆利涉。还司书,京圻都事。壬申。讲书院左赞读。复入司书。时 庄献世子在东宫。公入胄筵。箴规恳至。匡辅以正。因久废讲对。屡陈谏辞曰。 睿候方愆。靖处深宫。旁有奄嬖之昵。外无宾师之接。幽独之地。庄敬难持。宴私之际。非辟易萌。又曰。讲学无事应文之具。听谏无厌逆耳之规。浅俗凡猥之说。勿留聪听。工技玩好之物。勿近左右。又曰。一曝十寒。古圣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68H 页
所忧。而今日之事。可谓有寒而无曝也。语转切颇中忌讳。 庄献亦察其诚悃。以字字忠爱优答焉。间以事罢。癸酉。三入台阁。再入春坊。时书筵又久停。公复陈辞曰。窃计今年开筵。求其旬日无停。盖无有焉。朝而下令则书筵停也。夕而下令则召对停也。一日二日。寝至相忘。顾今秋夜渐长。正好讲说。而不曾一承召接之令。臣等窃自恨所以见数于 邸下。乃不及寺人便嬖之流。而不能无憾于 邸下说学之诚也。一日直路过时敏堂外。闻庭有拷掠声。入筵谏曰。 邸下养德春宫。问寝视膳之馀。讲读经史。是所当务。此外左右近侍有过。但当出付有司而已。亲莅施刑。大损 睿德。臣敢儆焉。 庄献改容谢之。时 庄献临下严威。师傅宾僚不敢以咈言进。惟公前后正色极言。 庄献终不忤也。尝语曰。诸臣或以予过失笔之书。登诸 大朝者。非爱我也。欲暴扬也。如君与徐志修。当面尽言。退而不告诸人。予实感叹。秋。入玉堂弘文馆副修撰。公已自珥笔。见知 天鉴。及登筵。讲说亹亹。启告精切。 上每虚襟听受。尝讲苌楚诗。奏曰。臣游行列邑。稔见民情。生男愿也。而不堪丁役。反欲生女。丰年幸也。而不堪租税。反愿凶歉。嚣然无乐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68L 页
生之心。八路蔀屋之下。不知有几个苌楚之叹。 圣上所宜恻念处也。又讲候人诗。陈近日爵赏之轻亵。不幸近于赤芾三百之讥。又戒刑罚之滥曰。人君使臣。当御以礼义。养以廉耻。不宜以威刑驱使之也。 上嘉纳。深示悔意。其陈善补阙类此。乙亥。司书,正言,校理,文学。持斧廉岭南。岭地大。穷阎绝峡。足迹殆遍。暑潦不惮劳。贪官不以强御而小贷。奸豪虽在久远而必治。一道神明之。至今称真御史。凡道弊民隐。又以别状条奏便宜。多蒙采施。岭民赖之。蔚州至镌刻颂惠。时梁山等沿江八邑大水。民人荡析。公用汲黯故事。发仓赈救之。归以擅分自引。备局以关后弊请罢。丙子。弼善者三。兼弼善者再。修撰,掌令者一。时 上以东宫久废宾对。台臣不能谏。 责教曰。臣下不匡。其刑墨。公上书略曰。臣罪当墨。岂待今日而后自知哉。前后台际。一切违逋。未尝有片言匡格。以裨 睿德之万一。则失官之罪。臣实为首。宜伏常刑。以为有位之儆久矣。今乃 圣责切峻。至论当律。则纵蒙含容之德。幸逭刻涅之章。而斧钺 严教。在臣犹是千属之辟也。 上取览之。嘉叹曰。人臣义当如是。东宫亦必警省。向予教后。诸臣只以过去说自引。其痛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69H 页
自刻责。深受其罪。未有若是切也。 临筵屡称与之。身后赐祭文又及之。历宗薄正,副校理,中学教授。时柄相为孽臣翔云。发罢继洗拔之论。 上询诸筵臣。皆依违不敢言。公独极谏彝伦之重。礼律之严。辞气森截。筵中肃然叹服。十月。以执义。又廉察圻内关东。属岁荐饥。而两道为甚。关东又甚于圻。而淮阳,金城为尤。民方秋流散殆无邑。公所到。招集饥氓。宣谕 德音。即宽籴令。以开还集之路。备陈民情遑急。请移北谷。以备赒赈。其田租身布。一例停免。淮之仓谷簸欠二千石。金之绝户烟钱累百缗。并许荡减。两邑赖而活。各立石记公德。还校理。以筵中奏事之失见罢。丁丑。应教,检详,舍人,执义,辅德,兼辅德。又差 列圣志状校正官。时 上命馆阁。辑志状成书。择儒臣校缺误也。戊寅。以校理。考史于沁都。志状有逸讹也。六月。与诸僚进新修志状。 上以终始监蕫劳。升通政资。特除承政院同副承旨。以公格递。旋复授。是岁凡七入喉司。敏于笔翰。娴于敷纳。 上益亲任之。己卯。为养出谷山府使。居九朔。庙堂闻公政事才。荐授水原府使。时本邑均田。公面承 命。条划经理。躬履畎亩。讫事以闻。 上命筹堂元仁孙往审之。归奏曰。量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69L 页
政尽综密矣。 上嘉之。公自峡邑移圻辅重镇。治规变宽以严。栉弊振俗。百务皆举。政声动京邑。时奉养母夫人。聚境内老人设宴。以推孝思。士民咸颂。壬午。十入银台。又户兵两曹参议。癸未。四入银台。成均馆大司成。秋。特除广州府尹。为治一如水原。冬。移授忠清监司。上疏辞。 批曰。兄弟先后。可谓稀矣。所谓刚明。予曰恢恢。道是桑梓之乡。人虑其难治。公屏人客杜请托。秉公励威。约己便民。每有状奏。 上辄称善曰。此人分数明。乙酉。有奉 命而藉奥势者。公不礼之。归诬以 国忌日张乐。既罢。 上语大臣曰。此人决不为此。遣近臣廉之。事遂白特叙。三入银台。又兵曹参议。丙戌。九入银台。先是公拟三铨。时台有上疏撼铨地。以一句中伤公。 上笑曰吏议真其人也。黜言者。丁亥正月。以微事被谴。旋收叙刑曹参议,承旨,大司成。未几。丁母夫人忧。以善居丧闻。己丑四月服阕。敦宁都正,兵曹参议。又入银台者七。秋。吏曹参议引免。庚寅。入银台者十三。吏,刑,礼三曹参议,大司成。冬。除全罗监司。上疏辞。 批曰。岂特熟手。今者此任。舍卿其谁。公再膺藩寄。治法娴熟。综务举废。阖道口碑。论监司善治必先公。 上览雨泽状。 教曰。此人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70H 页
不易得。予欲奖用。十月。朝家创 肇庆庙于全州。命公厘之。时事钜而期促。公方便经理。两月而功几讫。台臣以 庙役病民劾公罢。有嗛也。旋命叙用。路除工曹参议。陈章引愆。 批曰。往事勿说。湖南尽诚。予庸嘉尚。寻入银台。 上询庙役始末。退语筵臣曰。奏辞精详矣。未几。以敦匠劳。进秩嘉善大夫。序升知申事。上疏力辞。 批曰。事已适会。寔由邦庆。予何不授。卿何不受。出谢后因丐免。寻汉城右尹。又入知申。壬辰。刑曹参判。又知申者三。特除吏曹参判。引前事力辞。兵曹参判,大司成。仍膺副价之命。历大司成,户曹参判,春秋同知,槐院提举。冬出彊。翌年三月还朝。闰月径由刑曹。复入知申寻递。四月感疾。公素清弱。受伤远役。症弥笃竟不起。乃二十日也。朝绅咸惊惜。 上闻之。隐纶十行。甚示伤悼。因亲制文祭之。略曰。惟卿志气。一段正直。顷年一章。尚今叹服。文学才谞。通透敏给。何意料表。荩臣阙一。后日又 教曰。尹某惜不能尽用。其俦鲜矣。如是者数。乙未夏。又 教曰。此人止于此。尚今嗟惜。每思其父。欲见其子。待桂坊有窠调拟。是冬。光濩除洗马。呜呼。此可以见君臣之际矣。卒之年七月甲申。葬于龙仁法华山负壬之原。初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70L 页
配贞夫人丰壤赵氏。判敦宁锡命之女。生一男。公之葬合祔焉。后配贞夫人高灵朴氏。参奉祉衍之女。生一男。长男光素。娶而夭。次即光濩。今瑞兴县监。有一男幼。公天姿超凡。粹朗英发。如清水芙蓉。见者比之瑞物。聪明才调尤过人。五岁。初授曾氏史三行。即诵无差。王考判书公大奇之。自是文理日开。已能究赜疑义。间有质问。长者或不能答。稍长。感念慈训。励志为学。每夜鸡鸣读不辍。如厕卷不释手。益肆力经传。尝登北汉寺。读易五百遍。治举业为词赋。务去陈言。不袭科臼。精思淘鍊。有铿锵之音。少日课试。屡冠多士。才名彰彻。每入场。人皆起立耸观。公不以是自多焉。为古文碑志。典雅精密。简严峭刻。疏启剀切明畅。至寻常状牒𥳑札。一字亦不泛下。人谓公之缀文。如酷吏勘狱。卒以词学闻望。自致青云。结知 明主。拔自孤弱。克有树立。季父左尹公每称某有中兴吾家之功。性甚孝。以不承严颜为至痛。忌辰之哭。涕泪湿席面。日必晨谒。虽晓漏诣阙之时。以公服展拜。风雨未尝一废。既登显。每以不洎为悲。及南城之除。色喜语傍人曰。我以早孤馀生。释褐十八年。始得先考赠衔慈闱真诰。斯幸矣。事母夫人。有至诚深爱。在官供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71H 页
奉备至。虽文牒匆挠。日必频候起居。其有不安节。忧形不解带。药物必躬检。及丧。如不欲生。摧咽哀号。久而不懈。踰月。余自乡进慰。哭泣之哀。如在袒免。李判书重祜谓余曰。孝哉孺文。哀戚之容。直令吊者出涕。三年不脱衰。庐于墓下。晨夕上冢哭尽哀。吊客虽卑贱。必哭而迎之。引行伏朴鞍。哭不辍声。行路为之流涕。此固公因心疏节。而余心服公在此。亦今人所鲜能。故特详著焉。公尝曰。今世士夫家祭馔无品节。非礼也。祀享之需当精洁。不必苟备。遂考定祭式。邀余讲质鲁中仪节而斟酌之。成一册子。作家仪。祭肉不用私屠。家人尝误取。公令改贸公肆。当祭必沐浴剪爪。洁斋而尽敬焉。笃于追远。不以外先而或忽也。务安有林氏旧宅。于公为祖妣本乡。而参判公降生之地也。子孙零替。公历拜祠墓。造致鼎铏之具。俾供粢盛。常念外氏贫穷。戒家人曰。先妣在时。考妣祭享必助需。吾不敢忘。我或因事在外。外氏忌日。必寻褫送助也。与伯氏友好笃至。四十不异居。终日湛如也。伯氏有除命。必喜曰吾兄厚德。可以致崇位。及其按箕营也。公大惕曰。吾兄弟以孤植。致位至此。能无盈盛之惧乎。陈戒恳至焉。训子甚严。尝曰博识敦行。人知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71L 页
为乃父子可矣。科不可倖占也。疾剧。又申戒曰。今科法大坏。争曲径而得之。自贺门户之庆。此亡也非兴也。汝以吾子。或虑染于习俗。工夫未成之前。慎勿入场也。见博奕戏。必严禁曰。人生可行之事多矣。鸡鸣孳孳。犹恐不及。况作无益。消了可惜光阴乎。其随事义方之饬如此。少日酷酖书册文字。未尝以家人事经心。如衣服冠屦污弊而殆不省也。见者或笑其太疏脱。及为郎骑曹。管钱布。综理甚核。凡公费冗耗。吏胥奸蠹。悉句校而厘正之。左尹公见而奇之。笑曰。吾尝谓某殆不知谷之为饭。今乃如是。可谓王椽不痴也。雅尚简淡。接物似欠情款。与朋友处。非讲论文字商确古今。必嗒焉无语。坐间鲜谐戏。虽燕语。未尝论人是非。其中如有守也。持己任真不矜饰。余尝诵敬身之训。警其欠威重。笑曰。吾亦自知为病而不能改也。待知旧。不以荣瘁甘坏也。见过失。必面戒不寘。虽同研故素。权位稍盛。罕与过从。贫交不遗也。少有知鉴。常曰凡人貌不吉者不可交。末世尤不可不慎。有友生育一穷无归者。作书手。公曰。彼有魏延之相。君无过信也。其友不从。后果叛托权门。亦不得令终。人始服。门庭无杂宾。如市井驵侩辈。尤不许出入。或馈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72H 页
以无名。辄却之曰。彼非有情于我。必将以非理干也。在朝耻追逐。尤无要路迹。名涂华贯。皆由己致。公退惟杜门看书。虽夜必明烛对丌。时厚谦张甚。满朝皆倾。家邻洞而公一不往。所亲或劝之。谢曰。贵主门前。吾不忍住车也。有一二宰臣。颇昵于谦。公心鄙之。及病。其宰并车来问。公强起坐。正色曰。令公辈文学何如也。地望何如也。虽不从彼游。筹堂贰铨何不得。吾将永归。为令辈倾倒。慎之。其宰怃然谢。尤见公高揭之标也。爱君忧国出于性。在讲筵。每以竭忠规献嘉谟为己任。奏对明剀。周旋雍容。以此 恩注甚挚。既升秩。长处银台。频赐对咨问。出外时 上辄曰。尹某久不入承旨。予甚沓沓。尝值开政时。 上有眼患。不能下点。口授中官付签。望筒中有容奸之迹。公奏之。痛惩慢蔽习。掖属皆严惮。盖公出入近密甚久。前后陈格之辞甚多。而既无存录。鲜有传焉。惜哉。当官处事。才诚俱到。无一毫放过。殆于食咽而寝梦。必到底做了乃已。凡有职。必思尽是职也。谷州旧未量田。经界大紊。民受病。公乃遵漳州遗矩。田分三等而均节之。土豪绝冒漏。残户无冤税。又凡田结之巧色横敛者一革之。民鼓舞。至立去思之台。州峡而僻。文教荒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72L 页
废。公选聚学子。赡粮居业。暇日亲与讲以作成之。又置学田。为久远图。是后谷人士。始能以文知名。颂破荒焉。水原时。有士族姓柳以蛊死。实女婢也。柳财饶。族亲觊觎。归之其兄之妾。傅会疑乱。已成案。公一按知其冤也。密察而得其实。女婢自服抵之法。一境神之。锦营时。见狱案盈几阁。叹曰。此必有故眚。俱不可一日滞者。实道臣责也。乃逐旋考阅。撮其疑案。会文法守令。合查而折衷之。傅生者十馀人。完营时。以国家经用。专靠湖南。而漕船数少。多以晚装告臭。请刱造十只。又言旧例每船限六百石。船大载小。为漕卒冤。请依岭南例。加载以准当漕谷数。区划甚悉。 上曰。此人极明透缜密。览其状如见其人。皆从之。南漕至今赖焉。没后筵臣言其功效。 上叹曰。为国事矣。追惜不已。宣化堂年久陊废。俗忌改修者官必罢。前任人无敢改。公叹曰。以一道观察。寄寓小閤。有损体貌。一罢何足拘也。遂捐廪创脩。哙然改观。朝中莫不叹美。其综务馀力。及于制寘又如此。尝曰。考绩是道臣第一政。一以公平严正为心。虽书最。必寓贬以励之。状入。 上笑曰。题目太费心矣。时有一二势家守令不职。公无低仰。卒以是受螫焉。一日。营库裨入言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73H 页
营用甚苟。赈库料理。有旧例矣。公笑曰。方伯为贾竖之事乎。裨不敢复言。营下传不侔利方伯。四五十年内。惟公一人云。居平恬素雅洁。以约自持。莅藩臬位宰列。而居处饮食如寒士。体无美衣。座无玩物。在官谨于用财。尝曰。公物不可滥与人。湖南素饶金谷。而月捧外。未尝那移动用。故朝闻罢午交符。而簿书自就整顿。郑相公弘淳时住营下。谓冬月已半。当折用耗谷以充薄。公曰。国谷未勘案。先用耗甚苟。不听。闻者服其操执。燕行例有别求。公曰。伯氏在西营。不可求人也。虽素厚。终不以一物请赆。治寿服。皆用乡绢曰。吾有素定矣。到营。毛具甚备。公叹曰。吾平生貂羊之属。未尝近体。今诸具何顿侈也。令亲裨逐日检。下隶不得私挟。留馆日。列肆玩好之物。一不寓目。惟日取书厂册帙披阅。叹曰。恨不少壮时作此行。尽看所未见之书也。礼部宴飨日。彼人瞻公仪容。顾曰。副使真如玉人。治装惟略干书藉。序班适见之曰。二大夫清约云。公本少宦情。有除未尝数月淹也。见世道日艰。益思敛足。临命叹曰。吾无意于仕宦久矣。顾以 上年老。不忍远离。欲于郊外讨一小歇处。览古人书。以送馀年。病忽至此。亦命矣夫。呜呼。使公无死。益展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73L 页
布于 庙朝。专精于坟典。则进可以赞笙镛之化。退可以炳黼黻之文。而寿止于此。用未究而志未就。悲夫。然公之所成就。亦足以标矜清裁。重昌门户。又何憾焉。有遗集几卷庄于家。呜呼。余与公以袒免叔侄。为中表兄弟。情谊固至亲也。及立朝厕论思也。公在翰苑。同登 前席屡矣。每当只日。辄以经义相讨论。翰苑有文字。公亦就我商量。其相长如此。公生后我十年。每谓公必哭我。岂料使我视公之肂而凭公之棺乎。噫哉。将葬。以判书公命。撰小志。识公大致。刻石而埋之。判书公又令状公之行。丧病忧故。久未属笔。今光濩以书更申曰。吾父之殁。已十馀年矣。状文尚未就。此不肖之蚤夜皇皇。而抑岂非公后死之责乎。辞意甚悲恳。余戚然动于中。遂取遗录。撰次为状。而间附平日所心识者。不嫌繁絮。要为家传。惟俟立言者采焉。
进士崔公(镇纪)行状
公讳镇纪。字舜绘。崔氏籍完山。丽朝平章事完山府院君尚文公群玉为鼻祖。元祐间入中朝。与程,马诸先正周旋。事见权梅村遇文集。而世燀赫。相继为府院君。其谥威靖公者讳池。讨倭有大勋。赐名七夕。著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74H 页
节丽末。与李牧隐同罹清州之狱。载史传。入 本朝。有讳益地判决事。 赠左赞成。四世而有讳山起官奉事。丙子之难。遁于湖南之任实独步岩下。取岩名以自号。因谢世隐居。诫子孙不役志于举业。是公之高祖也。生讳庆祥。亦官奉事。生讳得仁。荐行义官别坐。生讳南柱。有学行谢举业。琴书自娱以终。娶康津金寿衍之女。以 显庙辛丑七月三日生公。始生。室有异徵。仪貌甚伟。性敏悟。幼而能属文。别坐公甚期爱之曰。吾门庶昌大乎。七岁失恃。哀泣持衰如成人。见者异之。及长。事亲孝。定省尽礼。服勤自劳。细事亦不以属婢御。事继妣亦如之。妣亦感其孝。分私财也。先公而后己出。公亦不以自居。推让以与弟。和之至也。及丧。公已衰失。执制准礼。盛暑不脱衰。遭外艰。年逾六十。毁几灭。三年不近姜桂。馈奠一不替子侄。对吊客。涕泪缘皓须。见者咸称善居丧。独步公居乡有遗法。公克体谨拙自律。慎独守静。口无择言。平生无怨恶于人。念门户衰替。三十后赴科场成进士。终以不遵先志为歉。因谢之。守分田园。益笃初心。书修先人旧亭。以肯斋自号。为文以见志。一室图重。俯仰自乐焉。性恬淡俭约。居处服食。绝纷华尚清素。家业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74L 页
不甚寒。而屋必诛茅。衣无䌷帛。凡持身轨范。必依于曲礼内则。诫子孙不与人校。勿语他人得失。少日尝受学于洛中。一先辈辛壬间。其家儿暴贵柄用。所同床学者也。时公已升上庠。一与亲附可得仕。所亲或劝之。公毅然谢曰。吾忧其身之不自保。况可炙乎。未几果败。乡里叹服。赵公泰耆。绮纨中杰士也。宰淳昌。累过门下。款承名理。深服公。语人曰。崔公儆戒不怠。实而无妄。任真自得。葆贞丘樊。南土之君子人也。人以为知言。平日持论甚正。尤晢于贤邪之分。尝语后生曰。我东党论为痼弊。甚至昧于人伦。其将禽兽归矣。且道人邪正而善恶分焉。学鲁不成。犹为守拙安分之士。学怀不成。则难免为猖狂之悖类。若曹戒之。此公实见得。非苟循党色者也。以戊午十月二十四日卒。葬于所居任实上云面国士峰枕酉之原。配清州韩氏。士人必举之女。参判好谦之曾孙也。有淑德懿行。事尊章以孝。奉蘋蘩以诚。无违夫子。生以己亥。卒以甲午。葬祔公墓下异茔。举五男二女。长一星。次奎星,老星,景星,翼星。女适士人金宗铉,李德耇。一星早卒无嗣。以弟子以华为子。奎星三男以华,以岱,以岳。老星出系再从父。无嗣。以兄子以岱为子。景星一男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第 275H 页
以恒。一女适士人张圣维。翼星进士。又出继再从父。二男以峻,以嶷。一女适朴庆会。噫。迹公平生。真心乐学。守贞笃修。工夫则专用心于内。志尚则不求闻于世。沉晦林泉。抱此长终。真古之隐居求志。阨穷而无悯者欤。孙以恒能世其家。公之志事庶有传焉。今手录公遗事。请余为状。噫。太史公云岩穴之士。附青云而名施后世。愧余非其人也。既服公之行谊。又重贤孙之请。谨冒昧撰次。以冀君子者采择立言。庶有以名益彰而行益显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