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十七 (自动笺注)
素谷先生遺稿卷之十七
 錄
  
孤舟錄[上]
公元1776年
  韓子謫宦詩云。
春風洞庭浪。
出沒孤舟
可取喩於宦海也。
余自甲子出世
遭風浪。
四十年間。
備嘗險阻危難
不啻洞庭孤舟
立朝有日記。
名之曰孤舟錄。
噫。
七年榮翥之時。
少進多退。
擬存古人早泊之戒。
(古人詩。
孤舟宜早泊。
風浪夜應多。
)而忘犯駭浪
畢竟止泊不得
檣折檝摧。
幾於漂沒而不可救
一葉之僅保。
 先大王濟活仁恩也。
於乎不可忘。
丙申秋書。
公元1768年
宗大王戊子十一月壬辰
生于漢城西外第
癸卯
冠而娶。
公元1786年
宗大王丙午九月
中式生員三等
(初會試。
以義入格
伯氏聯壁。)
公元1739年
己未二月
授 懿陵參奉
 先是戊午
朴公文秀判西銓。
副擬洗馬
至是趙公顯命判東銓。
末擬受 點。
三月肅 恩。
(趙震彬,宋明欽首副擬。
)○丙十年
病不赴擧
親年漸高
丙辰始赴別試
占解早蔭。
尤非志也。
久不謝。
一菴先生
以不謝。
易致狼狽
遂肅 命。
公元1740年
庚申二月
遷 明陵奉事
○十月。
增廣別試丙科
初試論策
會試以表。
伯氏入格
唱第後。
堂后假史。
在鄕遞。
十二月復差
五日遞。
翌年復差
十日遞。
公元1741年
辛酉二月
院。
五月
選翰圈。
○十月。
都堂準點
赴召試。
 時。
當路變翰薦舊制
圈點召試之規。
兄弟參圈。
年少類多以售藝名爲恥
余尤以兄弟較藝爲嫌
稟議師友
以不赴。
 上意决行新制
深惡新進慢命。
試日 親臨法殿督入
被圈諸臣皆不進。
 上下嚴敎
至有拿處其父之 命。
諸臣皆不得已入試
出殿策。
余初欲不呈券。
而 上又謂必有不呈之弊。
激惱之 敎。
深恐又致過擧如初
乃搆呈小篇見黜。
物議不知本意
囂然稱屈。
召試日。
校理尙迪奏曰。
尹某兄弟
皆有文名
而光紹則又是經學之士。
其文應如是
而聞以較藝名途爲嫌
不欲赴試
如此矣。
左相宋寅明曰。
尹光紹經學
可用士云
 上曰。
余亦見其人矣。
公元1742年
壬戌二月
歸魯鄕。
公元1743年
 時兩先生(敬庵一庵)俱沒。
斯文文字
多未緖正
無人可任。
歸鄕盧。
修潤年譜
編輯禮書
翌年
二書俱成。
癸亥三月
大臣薦可任春坊
 先是 上命大臣薦可任坊人
左相宋寅明啓曰。
曾蒙下 詢。
年少名官
無由諳悉
留意訪問
尹光紹經行非常
黃景源文詞絶人
此等人宜置講筵矣。
 上曰。
依爲之。
判書徐宗玉曰。
黃景源所長
只是古文而已
尹某則以經學見稱
召試時事
亦有可取
渠以兄弟不可爭名塗。
不爲致意
呈見落。
志誠可嘉
 上曰然乎。
公元1744年
甲子二月
拜兼侍講說書
赴 召入
尋移說書
李公宗城判銓政也。
二十七日入直
(九日
移 御慶德殿。
不設書筵。)
晦日入侍
考試于興政堂
 時有泮試。
提學吳光運
玉堂李昌誼,尹光毅。
春坊韓翼謩,尹光紹也。
考試畢。
翼謩奏曰。
 東宮書屛三坐書入事 命下矣。
臣等擬以孝小學格言書入。
不足於三坐。
敢稟。
 上曰。
不足則何書爲好。
誼曰。
說書經學之士。
詢問議定似好。
 
上曰。
爾之明於經學
予曾有聞。
試陳之。
光紹辭謝後奏曰。
孝經,小學格言
抄其易知而切於冲年者。
則不可爲一二屛所書而已
 宣廟朝先正臣李滉聖學十圖。
㝡好玩省。
易於感發
雖其旨義微妙
似非 東宮今日要務
而如小學圖,白鹿洞規圖夙夜箴圖。
亦可爲目下用工夫
且俾 東宮自在冲齡
已識此等名目
功程有所趍向。
未必不爲他日作聖之根基也。
翼謩曰。
十圖似非緊切
不如古鏡重磨方中箴銘也。
 上曰。
感發之道。
圖勝於箴。
寫進十圖。
時方小學訓義
贊善魚有鳳言故判書金昌協
嘉言篇顔氏家訓
鄴下婦女
造請逢迎
恒代遺風
江東贈遺殷勤
不相往來一段
以爲恒代是元魏所出
攘夷而斥其風。
江東南朝近都。
故尙華而崇其俗。
朱子取錄。
以此意云。
以此說載之。
 上命鄕臣採其意而註之曰。
恒代北方
元魏起處
江東南朝
中華風俗
以見其大指
至是 上以此下詢曰。
北方二字似剩。
刪之何如
說書經學
試陳所見
對曰。
以臣淺見
不但北方二字
此段訓義皆似剩。
元非顔氏本意百里不同
千里有殊
則彼恒
代之間。
風氣強勁
悲歌擊劒
安知閨閤撿押
江東之地。
風氣柔巽
俗尙卑弱
婦女不相往來
亦其皆尙然也。
何足中華夷狄之分也。
况顔氏北魯人
何有斥與崇之可論也。
區區尊攘之義。
必欲於是乎見之。
則臣解義彌巧
而彌失其意旨也。
朱子採入之意。
亦恐不在於此
 上曰。
提學之意何如
光運曰。
臣頃聞金說。
頗有其生新而取之。
今聞尹光紹言。
有見矣。
 上曰。
刪去
三月一日
入 侍于興致堂。
 入 侍承旨洪象漢,尙魯。
玉堂尙迪李昌誼,尹光毅。
 上臨筵親製古鏡重磨方扁題。
以敎 東宮文。
略曰。
人之本性
稟賦乎天。
昔之鄒聖。
常道性善
寂然不動。
性之體也。
感而遂通。
性之用也。
卓彼聖者
生知自然
吁嗟衆人
學而猶曚。
一理存我。
其何外求
人莫不知。
之者欲。
何以制之。
曰誠與敬。
唯此一書
先正所輯。
何名以鏡。
意蓋深焉。
鏡本乃明。
蔽者垢塵
心自湛然
物欲外誘
鏡之蔽矣。
猶欲重磨。
心之昏矣。
其不自醒
何由乎。
一慾字。
噫彼磨鏡
只照姸媸
磨我一心
廓然復初
鏡之垢塵
其蔽也易。
心兮塋澈。
何乃自昏。
內直外方
明鏡
水。
苟非昏蔽
以何重磨。
將誠敬。
爲爾磨石
莫曰言敎
聖賢臨汝
咨爾元良
一心體膺。
時 上命尙魯把筆
口呼至攻之者欲。
象漢以爲欲字當用有心之欲字。
以爲人心是人欲。
衆論紛爭
 上命停筆曰。
當召春坊尹光紹而决之。
 命招之。
光紹承 命進伏。
 上第問曰。
人心是人欲乎。
對曰。
朱子云上知亦有人心
豈可便謂之人欲
人心人欲不遠。
少有動着
便墜這坑。
故從古學者
亦多誤認作人欲看。
眞西山亦比之銛鋒悍馬。
先儒已言其過差矣。
象漢曰。
人心生於形氣之私。
私字非私欲之私乎。
 上曰。
此說何如
對曰。
形氣私私字。
天理公公字說。
謂涉於一己之私也。
非指私欲之私也。
此私字活看可也。
 上曰。
活看字好矣。
又 下詢曰。
無心之欲者。
有心之欲字。
可以通用乎。
對曰。
七情論之。
則爲無心之欲。
自情之流蕩而論之。
則爲有心之欲。
字與義固有所略異。
而但若知七情私欲界分
二字固當通用
惟在其用處之如何。
因文而其義自別。
不必苦苦分別也。
尙迪誼曰。
尹某所謂惟在用處之如何者
其語誠精切矣。
 上曰。
說書言甚明白矣。
象漢
曰。
尹某欲與異義說是矣。
通用云者非矣。
易曰懲忿窒慾
如此處皆用有心之欲字矣。
光紹曰。
損卦果用有心之欲字。
而但孟子曰。
養心善於寡欲
范浚心箴曰。
一心之微。
衆欲攻之。
皆用無心之欲字。
此皆通用處也。
 上曰。
爾言是矣。
顧尙魯曰。
無心之欲字書之。
光紹追入。
不知 御製句語之如何。
 聖旨所存
而所達衆欲攻之云者
合於 御製之者一句
故稱旨矣
追聞玉堂言。
則 上敎初以人心私欲
欲與慾當通用爲辭。
衆言互爭。
光紹而决之也。
 上曰。
旣决此疑。
說書出去
酉時復召入。
蓋 御製旣訖。
諸臣又陳病處。
請刪請
紛紜
 上曰。
吾當復召尹光紹而决之。
光紹趍伏。
 上命御製一遍訖。
尙迪曰。
寂然不動。
性之體也。
感而遂通。
性之用也。
性字似有病矣。
象漢曰。
性字果有病。
請去此兩句
 上曰。
尹光紹之見如何
對曰。
新進蔑學。
何敢妄論 御製文字乎。
 上曰勿嫌
第進所見
對曰。
臣聞之。
寂然不動性也。
心之體也。
感而遂通情也。
心之用也。
張子云心統性情
今 御製云性體用
果似有病。
臣見則此不必刪去
只以心
字改下
義理固自圓暢無欠。
古鏡重磨指心也。
起頭喚起心字
尤似有力。
 上笑曰。
心字誠好。
象漢曰。
上句性善
下句言心
文理似不接續
 上顧曰何如
光紹對曰。
則不然。
第一句言性。
第二句言性善
下句寂然不動是性。
感而遂通是情。
心則統是二者。
心性情之義。
一串貫來。
體用相接
何待復下性字而後
方能接續哉。
 上曰。
此言極明切。
心字改之
尙魯書之。
因奏曰。
昔之鄒聖常道性善一句
文體似生。
刪之何如
 上又問如何
光紹對曰。
性善字何可刪也。
善字與鏡之明字相照。
本善物欲蔽之
講學以復其善。
鏡本明而塵垢蔽之
則重磨以復其明。
善字令人警省
且此文將欲敎之 東宮
則使在冲齡
豫知孟子性善之訓。
豈不好乎。
象漢曰。
 東宮幼冲
豈知性善之義乎。
光紹不然
不能深究義理
下工夫
學問之士。
睿質聰明
早識此等名目
知吾性之本善
則豈無其效乎。
象漢曰。
尹光紹甚惜善字
意亦好。
臣見則第一以下三句拖長
(性善寂然感通句也)幷刪去
首句曰人性之善稟賦乎天似好。
 上曰。
爾見如何
對曰。
以臣淺見
不然
論學文字
於寬緩不迫。
意味自足
若如漢言改之
則首句下直接卓彼聖人生知自然之句。
甚急促而意味淺短
且念孔子之時。
性之體段
人皆曉得
聖人言仁
見天性之大端
及孟子時
義理漸晦。
性體不明
告子之徒。
性之善惡
孟子剔發出來
特言性善
朱子稱其大有功於後學
子思又於中庸
言未發已發之體用動靜
心性情之妙盡矣。
今 御製中第一句天道賦性之原。
孔子之論也。
第二句言人性本善之體。
亞聖之說也。
第三四句言心動靜
子思之說也。
性情備而體用明矣。
動靜形而善惡分矣。
第五六句
方言聖人衆人之別。
次序井井
義理精密
此皆 聖上聖賢說話
以成一段文字
刪抹義理未免虧欠矣。
尙迪曰。
尹光紹所陳。
大有見識
義理甚好。
昌誼曰。
說似一時臆創。
極精切。
光毅曰。
無學識。
第聞尹言。
誠明的矣。
 上笑曰。
意亦然。
其言果精當
幷存之。
象漢曰。
內直外方明鏡止水一句
文理不合
且此是古鏡重磨方。
只當言明鏡。
不可言止水矣。
諸臣皆以爲有病
 上問之。
對曰此句文義
合與不合
在乎吐之如何
若曰內直外方(伊面)明鏡止水(伊羅)云。
則其義自通。
誠能實下敬義之功。
心體安得不如明鏡止水乎。
明鏡止水
宋儒論心文字
瑩澈無塵
水鏡同然
論以義理
不見其爲病也。
 上曰然矣。
又問曰。
天理而已
以由乎天理何如
光紹對曰。
曾子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
朱子釋之曰。
而已者無餘之辭。
今天而已云者
正合此意。
不必也。
 上曰然則存之。
討論訖。
 上正容斂坐。
春坊進伏。
 敎曰。
予之爲此者。
只欲敎訓元良也。
昨日予有取於尹光紹聖學十圖之說者。
蓋以玩省之際。
可資警發故也。
目今元良幼冲
輔導之功。
專在春坊
汝等勉勵
期於成就可也。
又 敎曰。
尹光紹予不知其何狀。
昨夜始知其如此。
汝之經學
予已有聞。
須克自勉勵。
輔我元良
對曰。
年少新進
無所得。
何以稱塞 聖敎之萬一。
徒增惶隕。
後日
 上問大臣曰。
卿等知尹光紹乎。
對曰未也。
 上曰。
斯人不易得。
與之語。
可人也。
金在魯(領相),宋寅明(左相)兩相皆對曰。
聞以經學名世矣。
二日
召對于重書軒
 
是朝書進重磨方篇題于 東宮
行召對。
善韓翼謩,說書尹光紹入侍
進講篇題
上番心性誠敬之義。
光紹達曰。
心性誠敬
其義深妙
 邸下冲年。
卒然聞之。
似必以爲聖賢事。
不敢望也。
臣請就 邸下易知易行處而言之。
今以講書一事分屬。
則 邸下之欲讀是書者心也。
所以欲讀是書者性也。
讀是書而勿懈怠放逸
專心勤業者誠也。
正衣冠除雜念
對方冊者敬也。
推此而充之
事事務實
欺慢虛僞者誠也。
事事操心
放逸雜亂者敬也。
日用之間。
事長接物
無非誠敬
 邸下無以爲高遠難行也。
 世子對曰。
吾始知之。
留念
又達曰。
 邸下必知磨鏡之事矣。
答曰知之。
然則 御製文義
難解矣。
人心本善
如鏡之本明。
鏡蔽於塵。
心蔽於欲。
磨鏡者以磨石
磨心者以誠敬
故昔賢以此取譬
編成一冊子
 大朝惓惓致意
一篇大指
不越乎此。
 邸下若不詳玩熟讀。
則將何以對於問寢之際乎。
如有疑晦處。
更加間難。
曉其大義
入內之時。
朝夕誦習
以效古人懷𥳑之義。
因陳襄子事加勉焉。
三日
書筵
 
小學三卷冠禮始加章。
光紹文義畢曰。
今此三加之祝。
所以成人之辭也。
 邸下之行冠禮也。
必受此祝辭矣。
祝辭中愼字。
與順字通。
臣未知 邸下已能棄爾幼志
順爾成德否。
夫冠而祝之者
非徒儀文而已
古人之意。
必使之改(缺)。
旣冠之曰。
絶其童習
順成德行
以稱成人之服。
不然
雖冠亦童也。
豈不有愧於衣冠乎。
况 邸下旣冠矣。
又婚矣。
童心尙存
不能舊習
則殊非 大朝冠而祝之之意也。
讀此書。
惕然警省
勇革幼志
反躬體行
方有讀書實效
 答曰。
體念焉。
光紹復進曰。
臣之侍講
自今日始矣。
敢陳讀書之義。
讀書者。
非爲多讀古書
博覽經傳
以求文士華美也。
只是欲其善者爲法
惡者爲戒
體之於心。
行之於身。
未讀書時衆人
讀書後爲君子而已
不然
日誦萬卷
不可以爲讀書人矣。
 邸下方小學
日前讀者
未知能有所體行否乎。
口誦而已
不體不行
則皆無益矣。
自今先知讀書之義。
持此心讀之。
庶有進益之道矣。
 答曰當依爲之。
前是 世子淵默已甚
師傳進言
亦無答辭
悶鬱
自是有問答。
朝中相賀
四日
入 侍于重書軒
 上與 世子坐堂
承旨洪象漢,弼善韓翼謩,說書尹光紹入侍
 上敎曰。
所製篇題
今日命 世子讀之。
 世子跪讀之。
音韻洪亮
句讀不差
 天顔喜悅
讀畢。
 上命承旨講 御製絶句於 世子之前
解釋其義。
象漢進讀文義
 上問曉之乎。
 世子曰未曉。
 上曰上番陳說
翼謩又進達
 上曰曉之乎。
 世子曰稍解。
 上曰。
下番陳說
期於洞曉可也。
光紹進伏。
以手點字而解之曰。
磨鏡磨心
自有方者
鏡字心字相比
方字猶法也。
磨鏡之法。
石磨則明
磨心之法。
誠敬磨之則明
故 大朝御製文。
將誠敬。
爲爾磨石者。
卽此也。
曰心曰鏡。
本光明者。
心之光明
隱而難見。
鏡之光明
顯而易見
故取而比之。
觀乎明鏡
可知此心之體矣。
兩物之體。
本旣光明
若不使塵垢蔽鏡
物欲蔽心。
何事乎磨之之功也。
今 邸下物欲未痼。
心體未昏。
若謂吾心尙昏蔽
何事誠敬云。
則卽昏之者至矣。
不可不知也。
則臣推演之說也。
明道伊川
正路者。
明道伊川宋之賢儒。
而以誠敬光明其心者也。
故 大朝借其道字川字。
正路二字之義。
孟子書以義爲正路
蓋心存誠敬。
光明無蔽。
則所行者義之正路也。
晦庵闕里
本鄕者。
朱子之菴。
孔子之居也。
聖賢亦皆以誠敬心體光明
故 大朝借其庵字里字。
以照本鄕二字之義。
本鄕猶言本土也。
心體之本明。
猶人本鄕也。
心體之失其本明。
猶人離鄕也。
喪其心體者。
誠敬正路
自可復其本明矣。
離其鄕里者。
思故土尋故路
自可歸其本鄕矣。
學者所歸
在乎孔,朱之道。
故以孔,朱爲本鄕也。
今 邸下若能誦孔,朱之言。
行孔,朱之道。
克明本心
則人將以爲 邸下亦孔子朱子也。
所居晦菴闕里也。
便是本鄕也。
無以聖賢高遠難及也。
 上曰。
所解精切
下句分析尤好。
因問 東宮曰曉之乎。
對曰。
大意識得矣。
 上喜曰。
能知大意固好。
因詢曰。
作有病乎。
說書之見何如
對曰。
辭旨儘好
果如義理窒碍處。
則臣何敢有隱。
 上曰。
此詩中本字違廉。
改之何如
說書言之。
光紹曰。
此詩當取義理。
不當聲律
濂洛諸賢。
猶不貴聲律
况 震翰乎。
本字有力
改本字。
心體之本明。
無以識得矣。
 上曰然則置之。
 
上因敎曰。
欲與說書古人
蘇軾何如人也。
對曰。
蘇子瞻文章氣節
偉然可觀
振古英豪也。
浮薄放蕩
凌侮伊川
至欲打破敬字。
則此爲子瞻之罪也。
 上笑曰。
吏判李宗城
頃日筵中。
子瞻小人矣。
說書之論亦如此
東坡大節可觀
介甫不同
豈非君子乎。
對曰。
小人亦有多少般數。
李宗城所斥之意。
未知何在
而蓋以子瞻伊川而論之則爲小人
王介甫呂惠卿而論之則爲君子。
子瞻是元祐人物
豈可索性小人
朱子許之則極稱英秀後凋之姿。
斥之則至謂其害甚於荊公
子尙論。
有抑有揚。
不可不知也。
 上曰。
介甫何如人也。
對曰。
介甫文章節行
持身檢押
非子瞻之比。
而惜乎其學以利爲義。
濟之執拗
靑苗之法。
壞亂天下
馴致靖康之禍。
誤國大夫
何足論也。
 上曰。
介甫亦自不易
其心豈出於亡國
但其人似汎濫矣。
對曰。
介甫當初之志。
固欲措一世太平
學術淺短
暗於經國之謨。
且其心以祖宗之法爲苟簡
慶曆之治爲因循。
韓富之流庸常
凌駕一時老成
排抑幷世君子
有 聖敎汎濫之失。
畢竟呂惠卿
同事
傳法護法
至於惇,卞而極矣。
亡國之責。
終有所歸
亦何補於其心之不在亡國乎。
 上曰。
說書之論峻矣。
其意蓋深嫉介甫者也。
然則介甫無足取乎。
對曰。
雖然比諸惠卿惇,卞。
則實有間矣。
朱子名臣錄。
亦有取於介甫
但爲拔本塞源之論。
介甫實亡宋國
如此論斷
可以爲後世人得君誤國者之戒。
區區文章節行
不足顧也。
 上曰。
說書之論。
余思未及處。
其言是矣。
然則伊川蘇子瞻王介甫諸人
君子小人等分之則何如
對曰。
愚淺之見。
何敢分秤。
 上曰第論之。
對曰。
伊川十分君子
蘇子瞻五六分君子
呂惠卿十分小人
王介甫七八分小人也。
 上曰。
介甫予亦以爲小人
蘇東坡豈爲五分君子乎。
當爲七八分君子矣。
東坡之學。
又曷可少之哉。
對曰。
溫公爲九分人。
東坡之學。
只是縱橫而已
晩年專爲莊禪之術。
亦無可取
五六分亦取其文章氣節也。
 上笑曰。
以予之言加一分東坡
七分君子可也。
因曰予因伊川事而竊有所疑焉。
易傳有窮后羿則可。
女媧武皇則不可。
此語豈不後世之弊乎。
果若是則亂臣賊子
其爲可乎。
予甚疑
之。
光紹曰。
黃裳元吉之傳也。
易之爲書
不過陰陽
而從古聖賢
致謹於消長之際。
扶抑甚嚴。
此傳之意蓋以爲后羿是陽。
媧武是陰。
所以后羿可者
眞可之也。
特甚言其陰之不可干陽也。
女之不可干位也。
此等處不以辭害意可也。
易傳中他文字
深斥亂賊者。
不一而足
豈不可以爲懲乎。
 上曰。
特甚言其陰之不可干陽者。
其言好矣。
伊川之言終有蔽。
孔子之言必不如此
予當衰世
所見如此
對曰。
 聖敎誠然
朱子以爲賢賢易色之語終有弊。
不如孔子行餘學文之訓。
爲無蔽也。
聖賢之言。
亦自有分
不可以此疑之也。
 上曰。
予但疑其言之或有弊也。
若深疑之。
則豈曰明道伊川
正路也。
因 下敎戒飭諸臣無黨
 敎光紹曰。
講論學問之餘。
何必蘇東坡王介甫
蓋欲試爾之見識志尙
所陳甚稱予意。
可知爲學之功也。
須勵此志。
以所論東坡介甫心事君可也。
召試時事
予甚訝之。
後始聞其處義。
嘉之
一則不爭榮名
一則不違君命
非難乎。
其後當卽春坊
左相論薦後。
今始爲之。
此則銓曹之過也。
今雖官卑。
自可進用
須益加勉。
一心秉公
以事君父
以輔元良
是筵自初 上遣辭之際。
每用待儒臣語法
至是 下敎曰。
說書年少官卑。
予豈尊待。
特敬其有學問
有此禮待語。
須知此意。
自勉勵可也。
 上又語及時象。
象漢曰。
昔日豐陵之爲蕩平
實心有效
今之爲蕩平者。
皆是假虛名取爵祿也。
今日臣僚上殿下殿。
心口不應
 筵中說話甚好。
退省其私。
皆懷黨心矣。
 上曰。
如是乎。
說書言之。
光紹對曰。
臣伏草野
名雖出身
寒士也。
誠不知朝象之如何。
且有越分之嫌。
 上曰。
欲聞公論
何必辭也。
對曰。
槩伏聞 聖上至誠破黨。
二十年苦心
可感臣鄰
臣雖在田野
亦嘗得之於 絲綸之間。
至於廷臣之事。
則或聞之於塗說。
蓋有多少般數。
或痼於黨習。
心懷不服
乘機攻擊
以售其私意者有焉。
持論和平
調劑爲任。
要贊恢蕩之治者有焉。
或雖未免世守色目
仰體德意
勉袪黨弊者有焉。
外掩黨習。
叨榮名。
內實懷私
隨處傾軋者有焉。
然臣亦何知其某也如此
某也如彼也。
羣下情狀
固莫逃於天鑑之下。
 聖上洞覽物情
靡有遺燭
用人則只問其賢邪。
聽言則只論其是非而已
安可一例心口
公元1680年
不應之弊哉。
 上曰。
說書之言甚公。
所謂多少般數者。
予亦知之矣。
因曰。
老少之目何義也。
象漢曰。
分黨之時。
老成之論謂之老。
少輩之論謂之少。
 上曰。
說書言之。
對曰。
老成也。
議論之分。
每起於先後輩。
先輩年老
後輩年少
 肅宗庚申後。
朝廷之論。
先後輩之分。
及至甲子後。
斯文是非出。
先後輩之論。
尤大剖判矣。
 上曰。
斯文事。
是宋先正,尹先正之事乎。
對曰然。
又問斯文是非之爭。
近果何如
能無起之慮乎。
象漢曰。
 肅廟丙申有處分。
今有何更起之慮。
光紹對曰。
 肅廟甲戌後。
已有處分
其後丙申之事。
彼此一塲血戰
其後又有 景廟處分
及至 聖上
一遵 先朝本意
兩置幷鎭之。
譬如載卜。
兩邊均停
無有偏重
爭端何由而生乎。
以此士林安靜
朝廷之上。
更無斯文之爭。
則誠 國家之福。
士林之幸也。
今後若有一偏之擧。
則將復有丙申之爭矣。
豈非可戒處乎。
 上笑曰。
說書是也
於斯文事
兩置不問
匀停不偏。
斯文是非
何干朝廷
紛紛如是乎。
實無一偏之意矣。
又問宋先正,尹先正
彼此互相斥呼凌罵乎。
說書似知之。
對曰。
凡事
公元1744年
論義理而是非自見
何須呼姓斥名。
街巷童竪所爲乎。
一種無識之徒。
攘臂凌罵。
此非士論也。
 上曰然矣。
因問東西之分。
由於禮訟乎。
對曰。
西之潰决
在於己亥禮訟。
東西之分。
在於 宣廟乙亥之間。
激於癸甲之際矣。
 上曰何謂東西
對曰。
沈義謙居西門
金孝元居東村。
二人是非
儕流相爭
名目成矣。
其後東人分爲南人北人
西人分爲老論少論。
北人又有大小之分。
大北癸亥反正消盡矣。
 曰。
朝臣今日後。
那忍更西東
是 宣廟御製
東西始於其時矣。
因復論時象曰。
常恐今日生別黨。
東人分裂故也。
光紹對曰。
古之所以分黨者。
亦自有領袖
人心趍服。
主張論議
以立幟於一邊
則元無此等人物。
何能辦得別箇黨目。
不過五六相朋
七八相黨。
隨利而聚。
利盡而散。
傾軋異己
以取朝廷爵祿而已
所謂利黨。
無如西老少之大分裂也。
 曰然。
是後日參書筵
時 東宮幼冲
只隨文句
釋大義啓告之而已。
下番苟簡
久直春坊
十三日
陞拜司書謝 恩。
連參書筵
 時 上親行都政。
曹啓曰。
春坊講官
極其
選。
說書尹光紹經術明習
可任輔導
而今方出六。
司書作窠
陞擬何如
 上曰依爲之。
四月七日
受暇還鄕
陳䟽乞解。
 不許
 三度格外進見
 上意眷嚮。
時輩多忌媢蜚謗。
欲斂鄕里
時有明齋先生影幀改模之役。
因受暇南歸
相其事。
陳病疏丐免。
(見䟽稿) 答俟少間上來
五月八日還朝
連參書筵
二十六日
 特授弘文館修撰
三違 召牌禁推
 是日有政
首擬文學
 上特除修撰
自直中出
翌日違牌。
 傳曰。
自古特除
其例多矣。
今者特除
非爲尹光紹也。
爲其文學也。
非私也乃公也。
不可若是
只推牌招。
再牌不進陳疏。
以停朝市還給。
翌日又違牌禁推
原情放送
○是時堂錄新成。
 上以不尹光紹不公
屢有 筵敎。
至是 特除館職
六月五日
再召上辭疏。
不 許。
三召謝 恩。
湖西廉察之 命。
 夜。
特 命牌招召對。
入侍陳辭䟽。
(見䟽稿) 批曰。
自古特除多矣。
爾其勿辭。
斯速行公。
再違召。
三牌申
任使之意。
不得已出肅。
是日次對
右議政趙顯命啓曰。
伏聞備郞言天安稷山全然雨云
可恠
或者刑獄之寃。
上干天和
別遣御史
寃獄民隱
使之審察爲好。
 上曰。
誰可遣者。
右相曰。
今 上所欲任用之人何如
 上曰。
尹光紹耶。
右相曰然。
臣亦豈不知此人之實合瀛選
新進中亦多可合者。
故姑遲之
頃日揀擇
得人矣。
渠則必不欲卽行
而此前例
相臣李慶億。
以中 批爲之矣。
 上曰。
前日召試之事。
亦可知其固執
三牌不入可慮
史臣任使意言及。
使之來待可也。
右相曰。
臣亦數次見之於公會
而其作人端重
必是成立之人。
且能經學云矣。
注書引光紹入。
 上敎曰。
儒臣經學
持受館職
欲與講學矣。
今有目下民事甚急
講學之事。
以俟歸日。
光紹曰。
年少未經事。
極知不堪
而義不可辭。
敢不仰體德意
殫竭微誠
 上語大臣曰。
先見獄案
次問民情似宜。
當以湖西二邑廉察御史爲稱矣。
又曰。
御史進伏。
世稱貪吏
而予則以能吏爲悶。
所謂能吏者。
欺民欺 國。
又誤其邑。
御史似能察之矣。
光紹曰。
雖其有治聲者。
其所以得治聲之由。
能吏
吏之分可知矣。
 上曰。
此言是矣。
若是循吏之治績。
表表可稱者則啓聞可也。
如有所聞
沿路鄰近邑外。
遠處可往廉也。
光紹曰。
非常規。
 聖敎如此
雖數三日遠程
亦當廉訪乎。
 上曰。
隨聞暗察可也。
又 敎曰。
予於儒臣
旣試其言。
又欲考其行。
此亦經學中一事。
予之托付非偶然。
各別體行
仍受諭兩邑人民書。
辭 陛渡江
八日稷山
翌日天安
宣諭
 到天,稷二邑
先令聚會耆民館下
展讀宣喩之文。
解說旨意
宣布德音
曉諭人民
俾令安土着業
時旱勢雖酷。
不如備郞所傳之甚。
九日得雨周洽
行關兩邑
發倉賑貸
竆民已種者鋤耘
未種者移秧。
考察獄案
訪問民隱
聞道內忠原之與天稷等。
而又有雨雹之災。
死囚之滯係者。
至於十餘。
遂以 上敎中雖遠亦往之意。
同爲廉察
先以兩邑形止狀聞
暗行採訪
二十一日
到忠原。
 潛行到忠原彈琴臺上
中暑病甚重。
馳入府館
昏痛終夜
症似毒痁。
而又挾暑感。
逐日苦谻。
有時不省人事
留調四日
審理冤獄
査治前任李明坤時
濁亂奸吏數十人
強病發行
陰城淸安淸州
懲奸䟽冤。
至燕歧發贓。
書啓
病益蘇。
又發暗行
七月七日溫陽
天安稷山按事。
 溫陽按治下吏
天稷幷按偸結濫殺等事
書啓
十日牙山平澤
仍潛察畿內沿路
七日
奉恩寺
廉察畿內
出水原,果川。
按治下吏
留奉恩一日
修書啓。
十九日復 命。
入侍于興政堂
 先是 命撰續五禮儀。
禮曹判書李公宗城爲增修廳堂上。
啓請爲郞廳。
 上問此屢因湖西御史行期
不得遲回
是日復 命。
入侍承旨李昌誼也。
 上使前曰。
前見狀啓。
湖邑旱災
不如所聞之甚。
而農形入槩何如
對曰。
以不才。
受重委。
親承 聖上惻怛之旨。
誠感憂悶
始入稷山之境。
憂心少減。
其雨澤農形。
前後狀啓。
已爲槩陳。
兩邑似可免赤地
失稔則已判矣。
原則雨澤不及天,稷。
而農形稍勝。
以其有高山大川故也。
大槩湖西一道
雨澤不能周洽
湖左一帶
被旱灾。
三邑特其尤也。
卽今民間遑遑
皆無安土之心。
臣敬以德意宣布曉喩
安意作業
勿爲輕易
離散
以待 朝家保恤之政云。
則渠等歡忭相告。
皆願須臾支保。
以蒙 聖澤矣。
 上曰。
民隱乎。
對曰。
卽今民隱
莫大於良役。
千弊萬瘼。
從此出。
舍良役而言民隱末矣。
至其小小弊端
或與守令相議釐革。
或嚴立科禁
痛防後弊。
大要只在於擇守令。
守令剛明則民弊自消。
守令昏濫則民蝟起
此非可以隨弊隨防。
在得其人而已
 上曰然矣。
守令能否何如
對曰。
治行著者
原縣監韓德弼。
牙山縣監李錫次之
其他亦有治聲
大段不法之吏。
天安稷山,燕歧三守令。
俱有不法
廉得其實狀。
謹以啓陳矣。
 上因披覽書啓曰。
天安稷山
殺人命。
可謂致旱之由歟。
對曰。
 聖上俾臣廉訪寃形。
故謹此採問
而若謂之兩邑之旱。
由於此。
則殆近附會
只當論其濫刑之罪。
何必歸之於召灾之端乎。
 上曰。
儒臣之言極是
歷問三守不法之事。
又問韓德弼爲治何如
對曰。
槩其爲人
才識優通。
器局恢弘
屢典州郡
治績赫然
其治忠原才四朔。
衆務皆擧。
積蔽頓豁
不爲違道干譽之事。
綽有循良之風。
民情翕然
當灾歉。
恃而無恐。
且家在同道
一介
自累淸操
不易得矣。
 上曰。
是故相所薦。
而尙置忠原可怪
因 命承旨書傳旨。
拿問趙鳳周,沈碩賢,柳星東。
(天,稷,燕三守令。
)特贈秩韓德弼。
按刑單子
歷問諸囚冤狀
光紹隨問仰對。
 上反覆論難情節
因 命秋曹從速稟處。
進而 敎之曰。
予之擢用儒臣
非偶然。
予初不識爾何狀人。
課試日始覺之。
後數次相見。
始知其爲人
欲與講學
有此擢用
民事爲急。
先試之御史
飭勵之意。
亦在其中
然或慮其幹事如何
今見其書啓
又聞其所達。
從容條理
不但經學而已
心甚嘉之
此後將與儒臣講學矣。
禮儀增脩之事。
亦須速成
後日入侍
詳論矣。
對曰。
編輯王朝之禮。
事體重大
如臣蒙識。
何以堪任。
是爲兢仄。
 上曰。
豫讓亦有國士之語。
匹夫受知於人。
亦且圖報
儒臣之於予。
有此知遇
豈不所以報之乎。
對曰。
不才賤臣
蒙此特達之遇。
萬萬惶感。
而但人臣秉彝
得之天理
不以人君待遇厚薄
而有所淺深
若其感勵之忱。
容有不自已者。
臣雖至愚。
敢不竭力圖報萬一。
 上曰儒臣家安在。
對曰在尼山
退出
鐘已鳴矣。
後三日
三違牌。
上疏(見䟽稿)辭。
 不
許。
二十四日
赴增修廳。
始編續五禮儀。
 與堂上會同
凡例節目
設廳惠民署。
二十五日入直
入侍于興政堂
召對
 時屢違召未遞。
 聖敎勤惓
或恐終始力辭。
跡涉要君。
而終不免一出
則不如卽下冒膺之爲安私分也。
遂承牌入直。
以續五禮儀稟定事。
堂上李宗城入侍
以所定凡例節目仰稟。
 上稱善。
遂取儀注之不載於原儀者。
取捨存刪。
一稟 睿裁
 上曰。
儀注中祀享祭三字用處不同何也。
堂上回顧光紹
對曰。
天神曰祀。
地祇曰祭。
人鬼曰享。
所以用處不同也。
 上曰果然矣。
因勉其速成
退出
三更 命召對。
入侍承旨趙載浩
上番金相福。
下番尹光紹
諸臣就席
 上曰。
今已夜深
欲爲休息
更思之。
予之特授儒臣
將以講學也。
旣命輔導 東宮
旋又置之經幄
意有在也。
頃日民事爲急。
先命廉察
及今入直
又不講學
若或明日脫直
特授之意。
便不誠實
蹶然而起。
招入儒臣矣。
因 敎曰。
蜀漢以來
(方講桓帝卷故也。
)注書出去
 上曰。
漢之衰亡
始於桓,靈。
昭烈自奮振業
今運値中衰世道若此
頃日命進光武紀。
(御史承 命之日。
命召對而進講光武卷。
)今日 命進昭烈紀者。
意蓋有在。
予則年紀衰頹
歲月如流
已無可望
欲以中興之治
望於 東宮
特命進講
儒臣以此傳于坊官
俾元良知此意也。
光紹對曰。
 聖敎及此
不勝感勵
光武昭烈奮發之治
卽 殿下目下事業
何待遠期 東宮也。
深望十分振勵
克思以逸遺汝之道。
宋臣朱子告其君曰。
月川流。
往而不返。
仰天顔。
覺非昔時矣。
因以仰勉其君。
忠悃惓惓
足令志士流涕
今 聖上不可歲月之如流。
有所退托
及時奮發
康濟時艱也。
 上愀然歎曰。
儒臣之言固是矣。
世道如此
予初則猶有意。
則望已斷矣。
以時縷縷下 敎。
載浩 對。
 命進講夜深
上下番讀之。
光紹讀溫公史斷。
 上曰。
溫公之以魏爲正統何意也。
對曰。
蜀帝魏。
已有朱子之評。
無容更論。
而大槩溫公是九分人。
純粹有餘淸明不足
見識或有滯泥處。
朱子亦斷以見識不及曰。
若使溫公生於三國
便可臣曹。
豈非後人所可警省處乎。
 上曰。
費詩昭烈卽位何如
對曰費詩所諫。
守經之論
也。
孔明所請。
宜之道也。
當時漢統已墜。
則國不可一日無君。
况名不正則不順
不正大位
何以人心興王業乎。
 上曰。
孔明三代上人物。
而亦且捨經而從權何歟。
對曰。
孔明占據荊益
從權宜。
如是
何以得一片土。
以圖恢復大計也。
孔明之權。
非出於利土地貪天位。
而惟惓惓興復王業
其所以權而合經。
見許三代之佐也。
 上曰是矣。
又曰。
於此別有欲下詢者。
綱目劉備自立漢中王
先儒褒貶之辭。
自立二字如何
對曰。
當時漢統如綫。
獻帝受制曹瞞
諸侯無以稟命
昭烈自立
所以民望也。
於義不悖
不然
孔明亦豈勸之哉。
 上曰。
張廷玉所撰明史。
我 太祖事書自立
予甚慊慊
辨明受禪實事
其時領相諸臣。
劉備事。
自立二字
爲美題目而解之。
予心終未釋然。
儒臣之見如何
自立果是題目耶。
對曰。
劉備自立
題目美惡勿論
而其事勢
與我 朝大異。
臣意則不牽合爲據也。
竊謂革除之際。
此等題目
不必苟諱。
麗氏運盡。
我 朝運興。
 聖祖應天順人
除暴救民。
奄有一邦
建我億萬基業
則天所與
人心
歸。
麗氏雖欲不與不可得也
 聖祖雖欲不立而亦不可得也
如是則 聖祖自立
天命也。
受禪天命也。
只當論其天命與否。
不必較計自立受禪之間。
天命諄諄而非有所言語
非有所付受。
則亦自歸於自立而已
桀紂之後
湯武未免自立
所以自立者。
天命人心之故也。
暴秦之後
漢祖未免自立
所以自立者。
天命人心之歸也。
然而湯武尙矣。
漢祖先儒亦謂之得國㝡正。
則 聖祖自立
不過天命人心之歸也。
自立何傷焉。
唐高祖受代王之禪。
先儒譏其不能正名擧師。
詭正幷用
興王之術。
駁而不懿。
若使高祖黜隋自立
區區禪代粗迹
先儒亦必許其正矣。
高祖之於隋。
位至唐公
恩遇亦盛。
猶可以黜隋自立
則况恭愍被弑。
宮闈瀆亂
麗運之將訖。
政猶隋氏之
則 聖祖威化回軍
黜麗自立
正符先儒正名之說。
當時雖受恭讓之禪。
而實革除也。
受禪也。
豈可諱也。
麗末辛王之疑。
處士元天錫有所紀實
而我 朝先輩
苦苦眞贗之辨。
以此得國是非之案。
臣意每以爲不必辨明
假使眞是王氏。
 聖祖應天順人
擧。
烏可已乎
只當論麗氏天命之絶與不絶。
不當論其爲辛爲王也。
豈非之後
豈非之後
湯武猶且放之。
况禑,昌雖王氏。
所爲暴亂
天命旣絶。
 聖祖豈可以不放之乎。
如是論斷
,王不必辨也。
自立不必諱也。
此非臣目下刱論。
平日淺見如此
敢此仰達矣。
 上顧承旨曰。
義理果似然矣。
何如
載浩曰。
下番所達得國興王
只係天命自立
元非可諱者是矣。
 上笑曰。
前日雖聞大臣劉備自立之證。
心中未釋然。
今聞儒臣所論。
甚覺明快
自此可以放下此疑。
光紹曰。
此事元非可疑
國號稱小中華
勝國以前
鴻荒僻陋
中華之治
自我 朝始。
 聖朝龍興
啓千萬年文治之運。
得國與宋祖頗相類
規模亦與之相似
此豈人力所及
天啓也。
 上曰。
儒臣言是矣。
予每以 我朝與宋朝相類
故嘗愛觀宋綱目矣。
光紹起伏曰。
小臣因此竊有區區激感於中者。
惟我 聖祖刱業垂統
以傳之于我 殿下
殿下亦當奮發中興之治
光繼 聖祖之烈。
將以傳之于我 東宮
竊觀近日纂輯六典
增脩五禮
惟此典禮
 聖祖權輿
 烈祖繼述
致一代之文
治。
其所運用時措者。
亦自有其本。
禮樂刑政
輔治之具。
卽其用也。
精神心術
出治之原。
卽其體也。
有其體而無其用。
不可施也。
有其用而無其體。
不可行也。
今我 聖上纂輯修之功。
留意輔治之具。
制度一新
章煥然
盛擧也。
至於小學訓義心經資治之講。
亦皆是精神心術之用。
一番講讀
不足以爲本出治之功。
 聖上若不能以眞心實用
本末俱擧。
而徒區區修明舊典
以爲燕翼之謨。
則此非 聖祖當日創業垂統之意也。
若其本原工夫
在乎學問涵養之功。
其義俱在方冊
不暇長語
帝王之學。
韋布有異。
不在乎尋行數墨
吟咏述作
况 聖上春秋晼晩
萬機叢集
聖經賢傳
亦已次第講貫
則惟在實心踐履
諸事而已
今雖在靜攝
不能開法講。
亦當於臥內
引接近臣
討論經史。
家人父子之禮。
要以講論實功。
接續義理
則自有維持日新之效。
私意日退
心神淸和
眞心實政。
可以得力措施之間。
如是然後
庶副 太祖列聖付託之重矣。
 上愀然歎曰。
儒臣之言誠切至。
其望予亦深矣。
予亦豈無施用之心。
顧予中年
果欲着
力於講學之功。
遭値無恨變故
形殼雖存。
神精已消。
世道時象。
已無可爲。
大訓訓喩
不能得力
無可施之策。
小學訓義
增修纂輯
留心此等之功。
欲以傳諸嗣君
孔子春秋
孟子七篇之意也。
古之人君
或有馳騁弋獵之好。
實無是。
其奈黨習之難袪何哉。
儒臣之望雖切。
而予將無自振矣。
光紹曰。
 聖敎謙讓
人主患無志。
不患無時
一番奮發
至治可回。
何况 聖上大病之餘。
善端藹然
修明舊章
留心講學
則安知非東方中興之會也。
且以昭烈所遭言之。
艱危何如
鼎峙之時。
年過五十。
不以自勉
以 宗社生靈爲念。
 上曰。
欲與儒臣心經
而法講則予病未蘇。
能開
召對時欲論法講冊。
事體何如
承旨上番以爲好。
 上曰。
此後當以心經討論召對時矣。
因歷勉諸臣。
光紹曰。
予於儒臣
所以之者
不但經學而已
須知此意。
後筵
大臣以法講冊不可講論召對尼之。
事仍不行
 上亦久在靜攝
姑停講對。
八月四日
入侍于興政堂
 承旨趙明履,玉堂尹光紹入侍
以續禮事也。
 上
曰。
續禮幾何成就
對曰。
始事已十餘日。
成頭緖矣。
因論耆社儀,尊號儀親迎編入之節。
又奏曰。
 皇壇儀注
大儀節。
編入與否。
當稟定矣
 上曰。
嫌煩廣。
姑置之。
 上又曰。
后妃拜禮收議。
儒臣見之乎。
今當講定
載之續禮矣
前此以后妃見 宗廟拜禮
八拜四拜之節收議未定故也。
對曰。
見之矣。
 上曰。
婦人夾拜
予有覺得者。
婦人拜禮。
鞠躬平身諸節。
所以夾拜也。
對曰。
先儒說亦如是矣。
 上曰。
妃嬪拜禮
當從八拜乎。
對曰。
此等處誠難容易論斷
禮有從宜從俗之文。
臣極惶恐
敢問宮中行禮
三百年來
四拜乎。
八拜乎。
知此然後
可有商量
 上曰。
婦人只如俗間四拜而已
對曰。
然則王家之禮主嚴。
死事生。
不可異同
妃嬪若行八拜於 宗廟
則於 東朝 大殿
當行八拜之禮。
不可四拜於前而八拜於後。
有所異同也。
况三百年來
已從四拜之禮。
從宜從俗之義。
倣行也。
男子多變
婦人陰小變。
故家禮儀節。
婦人禮。
每從簡。
今若變行八拜
則是陰反多變也。
非禮意。
臣意則因舊行禮似好矣。
 上曰。
儒臣所論。
得禮意。
承旨之見何如
履曰。
儒臣之言甚明白
收議中亦多持難。
無如指陳者矣。
 上命四拜爲定。
光紹又奏曰。
臣於 王世子見廟之禮。
拜位一節
深有疑焉。
 皇朝會典
太子拜位北向當中
五禮儀。
 世子拜位東西向。
此似當與羣臣同爲北向
而其爲東西向者
未知何義也。
 上曰。
予爲世弟時例西向
而隨 大殿北向矣。
光紹曰。
 大殿西向則 世子北向宜矣。
旣爲北向
則又不可以 大殿之不臨。
而變爲西向也。
禮家甚嚴等位
此等處似當釐正也。
 上曰。
儒臣之言甚好。
依爲之。
 上曰。
亦有可稟者乎。
光紹曰。
禮曹流來儀注。
皆出吏手。
便一笏文字
苟𥳑粗略
今爲續五禮
將垂之後世。
則不鹵莽杜撰
文法幷依開元改定何如
 上曰。
如是好矣。
六日
移拜司憲府持平
謝 恩旋遞。
 以未署經引入
四日
禮判入侍
請遞郞廳。
 上曰。
尹光紹習於禮。
臺職
專意修編之役。
十一日
副修撰。
謝 恩入直
十五日入侍
 特命入侍
問續禮之役。
今至幾何
對曰。
念間似訖
編。
計六七日可以進御矣。
 上曰。
序例中圖說
何以爲之。
對曰。
皆倣五禮次序作圖矣。
 上曰。
進宴親耕親迎之儀及城內城外動駕排班之儀。
俱作圖載錄似好。
對曰。
皆已作圖入錄矣。
 上曰。
續禮可謂詳密無漏矣。
光紹曰。
五禮儀。
 國恤時無大臣三司入侍之節。
而自 孝宗朝始行。
此雖非儀注
而似不可添注矣。
 上曰。
不可沒。
何以載錄也。
對曰。
儀注中亦有古今異同者。
不可以此盡載元儀
故發爲一例
考異一篇
發明其添刪異同之節矣。
 上曰好矣。
又曰。
草本速爲正寫。
先使予得見其面目也。
十六日
晝講
 入侍承旨趙明履。
上番錫胤下番尹光紹
講周禮文義畢。
 上曰。
欲與儒臣論學久矣。
連因靜攝未果
今日從容
予欲聞之爲學之功。
何者爲最要歟。
對曰。
淺劣無所知識
而第伏念聖賢論學千言萬語
莫非要切
有問楊龜山曰。
論語中何語㝡要切
答曰皆要切
此語極可服膺
要切之中。
尤有要切者。
人氣質必有偏處。
爲學須從其偏處加功
方可得力
方爲要切
故如四勿
恕之異旨。
退由進求之異訓。
各隨其稟而下藥甚切。
聖人設敎
如此矣。
前後昵侍
竊瞷 聖質
臣愚死罪
敢有所妄測。
思進一言
以輔 聖上矯偏進學之功焉。
俄陳論語一書要切
而今聖質上擇其尤要切者。
則妄謂首篇威重一章爲最。
一曰君子不重則不威。
學則不固。
一曰忠信
一曰無友不如己者。
一曰過則勿憚改。
四言學問大功盡矣。
而尤切於 聖上受用
張子曰。
厚重可以爲學
竊瞷 聖上聰明睿智
卓冠百王
而惟欠厚重
故爲少牢守之功。
臨事
無嚴凝之象。
威重之所當勉也。
朱子曰。
人不忠信
事皆無實
竊瞷 聖上慈仁英達
明燭庶物
而惟欠誠篤
進修朴實之功。
行政徇名之病。
忠信之所當勉也。
古之明王
必資於師友輔德
而 聖上不親骨鯁之士。
䟽遠山林之儒。
是長與不如己者處也。
何以進德也。
聖王不能無過
惟貴能改。
而 聖上事爲之間。
遂非護疾之失。
無樂從諫之美。
是過而憚於改也。
何以克己也。
威重忠。
爲學之本。
而親勝己者。
所以輔此學也。
改過者。
所以進此學也。
今 聖上於此四功。
所不足。
爲學將無根基
之而不能改。
得之不能守。
夫子此訓。
徹上徹下
千古爲學之大訣。
而尤爲 聖上矯偏變資之要方。
伏願 聖上自省察。
覺其偏處而自用工夫
如謝上蔡難克處克去之訓。
則方知夫子喫緊爲人之意。
而 聖學日進高明矣。
 上欣然曰。
從前非不講此書。
亦不知此章之切於吾身如此
儒臣解釋明切
甚着予病。
從今反省體念
錫胤曰。
下番條陳
一句一藥。
大有助於 聖學
伏願深留意焉。
 上曰。
一句藥之言好矣。
當不忘。
光紹又奏曰。
朱夫子誠意正心四字
爲格君之第一義
今此忠信誠意之本也。
威重正心之效也。
勝己樂改過。
莫非誠正之所推去也。
伏願 聖上朱子之訓益加功
以宋君之厭聞爲戒
 上曰。
所論尤有意味。
予當體念焉。
二十日入侍
夕又入侍政堂
 續五禮草本寫畢。
堂上李宗城,郞廳尹光紹詣入侍。
 上披覽草本圖說
贊其編輯精當
仍曰。
精寫進御
當在何間
宗城曰。
領相之意。
更加詳校
徐徐進御矣。
 上曰。
世間事有不可知
速成進御後。
還爲精校印可也。
退出
午後大臣入侍時。
復命儒臣周禮入侍
進伏。
 上曰。
葬用木奴一節
於何時。
考出周禮
光紹奏曰。
不必考諸周禮
周公無是禮也。
夫子深斥作俑之無後。
惡其象人
三代之禮。
只有明器而已
豈復有木奴婢乎。
周道旣衰。
明器爲作俑。
又變爲殉葬
至於開元禮。
始以木奴婢定爲葬具。
唐紹疏斥之。
此在杜佑通典中。
五禮儀專倣開元禮。
故有一節矣。
 上曰。
然則無可疑。
五禮儀中木奴一節
恐啓後日殉葬之弊。
革之載入續禮中
領相金在魯奏曰。
大君之舅。
除授六品之法。
依此例。
洪鳳漢出六。
 上曰。
國朝無前何如
因徧詢筵臣。
筵臣皆以爲可。
光紹對曰。
我 朝法例咸備。
國婚之後
獨無加恩之事。
似有微意其間
到今臣不敢臆對
 上仍無發落
二十七日
進續五禮儀。
入侍于興政堂
 續五禮儀正本成
凡八卷
堂郞奉箋陪進入侍。
 上命光紹讀箋文。
宣醞錫馬
後事載 英廟寶鑑
二十九日
遭臺言。
 自 特除以後
一邊睢盱
及輯禮之役。
 眷奬
隆。
猜媢日盛
憲臣聖源之啓果出矣。
御史時私李明坤。
(忠原前縣監)不爲案論
稱病留滯禁肉
搆罪請罷
 上語大臣曰。
尹光紹豈有禁肉之事。
而亦安有顧護李明坤之理。
可笑也。
又召臺臣責之曰。
尹光紹予於考試時。
知其爲人
特除玉堂御史
汝必以五禮儀郞廳。
拂鬱於心而爲此矣。
使尹光紹有食禁肉等事
則將何用之。
而特𥳑之君。
謂何如耶。
後日掌令權藖停 啓。
九月四日
牌招陳疏辭。
 不許
 詣闕陳疏。
(見䟽稿)批曰。
黨習已痼。
今者駭擧。
何足撕捱。
爾其勿辭。
從速察職。
六日
許遞付司果。
校正續禮。
 引嫌不出。
 上因禮判所達。
遞付軍職
了當校勘之役。
十日校畢。
受暇還鄕
(十月奉慈行往伯氏江東住所。)
十一月二十一日
副修撰。
十二月
承 召入
 時趙載浩等當銓。
不附己。
久枳望。
公議頗騰。
至是不得已末擬受點
西邑承 召命
十七日
上䟽辭職
 不許
二十六日
謝 恩入直
 再違召陳䟽。
(見䟽稿) 批曰。
撕捱過矣。
爾其勿辭。
是後又七違召。
副學元景夏 啓曰。
近來玉堂極苟
𥳑。
而尹某連爲撕捱過矣。
御史食牛肉。
不成說話
不過搆捏之言。
如是引嫌
申飭似宜。
 上曰。
所達是矣。
無可以撕捱者。
連下飭 旨。
遂謝 恩。
二十七日夜
召對于興政堂
 夜半
 上命儒臣資治通鑑入侍
承旨南泰慶。
上番重孝下番尹光紹進伏。
 上曰。
今日當講諸葛亮入寇事矣。
予有所惑於溫公帝魏。
玆成一絶下下儒臣讀之。
泰慶跪受以傳。
光紹伏讀
 上曰。
諸臣卽席和進。
儒臣進講
講畢
光紹起伏曰。
今日講文義。
非無可達。
開卷第一義
在於帝魏黜蜀之辨。
 聖上旣因紫陽筆法
深斥溫公之誤。
則其意豈但追奬往哲
褒顯精忠而已
蓋欲導一世忠義之士而激勸之。
有關風敎大者矣。
朱夫子尊慕武侯
旣於綱目
表揭正名
又於臥龍菴中。
虔奉武侯遺像
以寓景仰之誠者。
實慨南渡時勢
恨不能復起斯人也。
 聖上之意。
亦出於此歟。
 上曰。
朱子奉遺像乎。
對曰然矣。
仍及 宣廟朝建祠臥龍山故事
 上感久之
又奏曰。
 聖上永念賢佐
追懷昭烈
頃日 筵中。
有所 下敎於臣者。
臣亦有所仰勉於 殿下者。
時雖與蜀漢不同
亦當就事取義
昭烈奮發之功爲心。
克致撥亂之治也。
 殿下每以春秋晼晩
退托之辭。
昭烈蜀時
已過五旬
而猶能刱定一隅王業
况今時乎
伏願 殿下留意於斯
 上曰。
儒臣之言豈不是。
而顧予衰老
無以擔當
昭烈之於諸葛
猶魚有水。
可做一時之治
今非敢曰無人
特予不敏
不能知而用之。
亦無可與共業者。
予將奈何
進講時。
諸葛卒處。
 上廢書愀然
命越數張而講之。
講畢
光紹曰。
小臣竊想 聖意於此不忍讀也。
益切感歎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一句
卽 聖上今日心事也。
 上曰。
儒臣知予心也。
賢人之死
孰不可悲
而於武侯
尤有異焉
光紹復進曰。
小臣區區愚見
要裨 聖學
臣在田間
伏聞 聖上勤御 經筵
几杖在後
𥳑編在前
臣實欽歎
第晩暮工夫
少時有異。
程子曰。
精神長者博取之。
中年以後
必須節約之功。
正臣成渾引是說以敎學者。
而其論節約之書。
四書三經心經近思等書爲要。
暮年精力
有難用功浩博處。
必須切己精約
近裏下手
乃可收效
今此資治之講。
日讀一篇
非不多
矣。
不無可師戒處。
而但臣等亦不過諷詠一餉
略綽說去而已
都無切實意味
果何益哉。
幸於淸燕之中。
從事節約之功。
以爲收拾晩暮之地。
庶有實效矣。
 上曰。
儒臣之言。
正好受用
體念焉。
資治固知汎博。
而旣始之。
召對時雖爲之。
訖功可必也。
諸臣和韻成。
各誦達訖退。
後日 上敎曰。
爲漢丹衷
昭垂史椉
掩卷咨嗟
豈無示意
臥龍特爲致祭
祭官以儒臣尹光紹爲定。
祭文亦令製進。
後從前例承旨
只製進祭文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