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鹿门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一 (自动笺注)
鹿門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一
 題跋
  
公元1486年
四戒圖(丙午)
百體一心而接萬物者謂之身。
五性主一身而應萬事者謂之心。
身之所接。
心之所應。
發於聲者爲言
發於事者爲行
身者氣之所聚也。
心者理之所寓也。
言行發於氣而本於理者也。
理者純善無惡
氣者有淸而有濁。
理旣純善而氣又極淸則有以全其純善之體。
而心不待操而存。
不待撿而修。
而言無不正。
無不中。
無所事於許多工夫也。
惟其氣有所濁。
故揜其純善之理。
而心有所不存。
身有所不修。
而言與行又隨而不得中正焉。
天理無可息之時。
濁氣有可淸之道。
故因其發而明之。
因其明而充之
可以復其初而同其功矣。
是故有志君子
於此無所不用其功。
心之不存者。
涵養省察
極其存之之功。
身之不修者。
點檢約束
極其修之之功。
言之不正
行之不中者。
亦必謹之愼之
使合於中正而後已。
言行者。
心身之樞機也。
心身者。
言行根本也。
愼言謹行
存心修身
則得其要而體無不立。
存心修身
愼言謹行
則有其本而用無不
達。
徒欲區區言語旋之間。
至於存修工夫不加意焉。
則固是硜硜小人
而務高遠而忽淺近者。
不免躐等陵節
不能成其功矣。
故制於外。
所以其中
培其本。
所以達其支。
二者相須
不可闕一。
及其擴而充之
習而安之。
言行一致
表裏無間
則體卽道用卽義。
爲律而身爲度矣。
所以淸其已濁之氣而全其本然之理者也。
然只論其名位
而不思其實功。
則理無以明。
欲思其實功。
而不知其要道
則功無以成。
所謂功者。
格物以致其知。
反己以踐其實是也
所謂道者
所以格物
所以反己之方也。
易曰敬以直內
義以方外
其所要道功者歟。
敬者德之聚也。
義者心之制也。
主一無二
以盡其敬。
則根於內者無不誠。
而應乎事者無不中。
眞知實踐
以盡其義。
發於外者無不精。
而存乎心者無不明。
二者夾持
交相爲資。
本末該擧
體用兼備
終身用之。
所不窮者。
所謂存修謹愼者。
中間程節目
而敬義用功實地也。
或謂此圖不言性情何也。
何甞不言
心身者具性情在裏
言行本性情以發。
性情體用無不包矣。
存修所以全此理也。
謹愼所以約其情也。
性情工夫無不備矣
况乎義者宜之理也。
敬者禮之端也。
則又未甞不言也。
此圖特就其日用發處。
言其用功之要。
備警省之資而已
至於性情奧義
修治畢功。
則會之於心。
可通其微。
行之於身。
可至其極。
亦何必揭之於圖。
表其名而別之耶。
此圖亦各有本末
以四者而言之則存心爲三者之本。
統一圖而論之則敬又存心之本也。
心者一身主宰也。
敬則一心主宰也。
能敬則心存。
心存則下三者無不得其當。
三者之所以得其當。
在乎心。
存心所以存。
在乎敬。
然則爲學之要。
作聖之本。
烏有過於此者
所謂者。
亦非有別㨾物事也。
在乎四者之中。
而爲敬之用者也。
能得持敬
何患不精
是故胡氏曰居敬所以精義
程子內直外方
學者所宜盡心者也。
若夫敬字之名義䂓模
與夫所以用力之方。
先儒已盡之矣。
今不復更贅。
所謂四戒圖者。
卽余坐右所揭者也。
一曰存心
二曰檢身
三曰愼言
四曰謹行
四者各有七條戒辭。
言行則以范氏七戒
分類各繫。
心身則謹依七戒例。
其所用力者。
彙分幷揭焉。
存心之目。
一凡作善事。
不可求知之心。
二凡有過失。
不可掩護之心。
三暗
獨處
不可無人知之。
稠人廣坐
不可思人謂我何。
不可知非而爲。
不可只此而止之心。
不可酷愛人物
長留何時見此人物之心。
不可過悔前失
胷中長滯爲恨。
撿身之目。
一辭不可急迫
二坐不可遽疾。
眉目不可顰蹙
四口不可太息
不可與人私語
不可對客欠伸
七夜不可惰氣
凡此四者。
左右上下
以敬直內義方外。
關捩省察之要。
進修之方。
盖略備焉。
豈敢煩人眼目計哉。
就日用處
識其最切且近者。
備警時習之資。
欲與同堂之人共勉云。
左傳晉文公王事
公元前635年
僖公二十五年
周襄王子帶之亂。
出居于汜。
伯將納之。
狐偃言於晉文公曰求諸侯
莫如勤王。
諸侯信之。
大義也。
文公使卜之吉。
遂辭秦師而下
逆王而誅子帶
讀未卒。
怳然有得於心曰。
若是王伯之分也。
勤王
天下大義
諸侯之所當先者也。
雖使堯舜湯武
文公之世而當文公之事。
勤王之名則亦不過文公而已
文公所以爲伯。
不得堯舜湯武同其道者何也。
其所用心者。
利也非義也。
一人之私也。
不能天下之公也。
襄王
處於汜也。
若使孤(一作狐)偃沐浴而請於其君曰。
王子作亂
天王在外
天下大變也。
諸侯相率
匡救王室
天下大義也。
幷心戮力。
天下大變
全天下之大義也。
文公者亦不謀利害
不問吉凶
先倡義兵
卽日而動。
移檄諸侯
諭以大義
使各起兵赴難
公議所激。
何國不應
義旅所向
何亂不定
如是其所用心行事
光明正大
磊落洞達
皦然靑天白日
沛然轟雷巨雨。
堯舜之仁。
湯武之義。
蔑以加矣。
所以全天下之公義
誰敢一人私利也。
今乃不然
爲臣者之所以之者
語其謀則曰求諸侯而已
語其效則曰諸侯之而已。
爲君者之所以之者
不過卜筮吉凶之際。
利害功名之間而已
而秦兵之將出者。
亦沮之使不得出。
欲以勤王而求諸侯
大義專功名。
向使文公不吉而謀不利
則其亦將袖手傍觀
有若秦人肥瘠矣。
然則文公所以大義而成大名
不爲天下萬世罪人者。
其亦幸也已
是故行者義而所謀者利也。
天下之公。
而實一人之私也。
其安得皦然沛然靑天白日
轟雷巨雨。
而與堯舜湯武有萬一之近似也。
所以伯術之末。
不能王道之正者也。
今日
觀其成功之終。
誠若天壤之不相混
氷炭之不相容
而以吾思而會其用心之初則盖不過毫髮芒忽之間而已
易曰失之毫釐。
差以千里
眞此之謂也。
可不戒哉。
可不懼哉。
此余之所以怳然有得者也。
因爲之說以自警。
其說曰嗚呼
王伯所以分。
義與利之間而已
所謂義利者。
豈必形於外而發於事。
然後乃可謂之分也哉
一念之發。
向天理者爲義。
向人欲者爲利
謹獨所以省察而充遏之之工夫也。
謹獨則天理存人欲遏。
充之德行
發之爲王業者在是矣。
不能謹獨人欲長天理消。
反而小人
流而爲伯術者在是矣。
此乃善惡之幾。
人鬼之關。
所謂天下之事。
皆由此出者是也
是故天德
便可語王道
其要只在謹獨
有私心便可謂伯術
其本只在自欺
自欺者。
不謹獨之謂也。
胷中有些牽礙底意思
便是自欺也。
似此工夫
精密緊切
能知此則能知道矣。
能知道則義利之辨。
王伯之分。
不待剖析自可坦然矣。
於此盡心焉。
公元1490年
傳寫大學或問後題(庚戌)
公元1546年
丙午秋
余讀大學於咸衙。
章句太略。
難於領解
遂四求所謂或問者而未得也。
間從郡儒安生泰信遊。
語及或問
安曰某有家藏。
敢不以奉焉。
余甚喜。
亟討而讀之。
凡章句之發端未竟者。
濶略而未備者。
無不詳說究極焉。
且其立說也。
設問辨疑
反復商訂
纖悉諄複
讀之使人怳然若親承音旨函丈之間。
不自覺千載之遠也。
於是自傳寫。
而小其卷㨾。
盖將囊之袖之。
隨意看讀。
不使之暫離也。
其中所謂經筵講義者。
卽寧宗初。
先生講官赴召時所陳奏也。
亦爲之抄出於文集中。
逐章附錄
以便撿閱
獨恨夫寧權輿不承
不能先生旬月之間。
使夫所謂講義者。
至於第六傳而止也。
仍念昔尹和靖門人贊其師曰。
丕哉聖謨
六經之編。
耳順心得
如誦己言。
朱子深加歎賞如此方是讀書人
余之寫此書。
五年於今矣。
不惟不能誦。
其視束之高閣者。
殆亦無幾焉。
近者客寓
試謀再讀。
而亦未之卒。
尹子固未易望。
當日所以自期而語人者則亦未始不以此也。
他日安生若來問曰或問其果幾何讀。
必將騂然面赤
默然口遁。
不知所以爲答矣。
豈不可也與
聊記此以警後焉。
公元1552年
訥齋詩軸後(壬子)
甚矣。
言之可畏也。
夫士處於深山
與麋鹿木石羣。
未甞出乎門。
未甞鄕黨朋友士大夫與之通起居。
上下議論
然而姓名傳於千萬里之遠。
毁譽騰於千萬人之口。
小則冦讐視。
大則干戈相尋者。
豈非言之爲祟也。
夫言非必盛氣張王
長短曲直
興利作威福然後害也。
其出至隱而其傳至著。
其源至微而其流至大。
往往東之說而西之訛。
至於莫可遏抑
甚矣其可畏也。
深山與麋鹿木石羣者尙然
而况出而居輦轂之下。
聲利之肆。
日接人抗衡是非者哉。
可畏宜倍也。
吾二兄襄甫氏。
生於京長於京且三十年。
其始也盖有志於名者也。
凡遠而朝廷有論。
近而隣里有事
無不低仰之以意。
夫以倍可畏之勢。
盛氣張王如是焉。
宜乎謗言嘵嘵也。
余甞䂓之曰兄之志。
非不直矣。
非所以行乎今之世也。
兄雖不能遽己其所好。
盍亦小節焉。
君子闇然而修。
奚取乎名。
襄甫氏默然若有思焉。
旣數月軸其所爲詩十餘篇
遺余玉溪洞中
題其面曰訥齋近體詩
詩意又皆自道其靜居閒曠之趣。
不覺蹶然起曰有是哉。
兄之善於受言也。
訥之爲言默也。
則不特節而已
不特盛氣張王而已
與其隱與微者而無之矣。
有是哉。
兄之善於受言也。
詩曰白圭
玷。
尙可磨也。
斯言之玷。
不可爲也。
孔子歎三緘之銘曰行身如此
口過患。
是故不能默耳。
苟能默矣。
日日城市
行路人游。
毁譽何自而生。
訛言何自以興。
况兄又能淡泊其心。
寬閑其身。
日惟讀書詠詩爲業。
則是身與口俱默也。
然而可畏者不也。
雖然此猶禍福間說爾。
夫子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
又曰剛毅木訥近仁。
行敏言訥名實顧而進於誠矣。
剛而毅木而則心不外馳而於仁爲近矣。
仁且誠。
所謂君子
然則君子之道。
固亦不外乎訥之一言也。
吾兄不苟學不偏。
吾知其於是焉有取。
吾兄乎哉
余旣喜兄之能默。
又喜其進於君子也。
遂爲說以歸之。
若詩之工拙
余非能詩者。
敢言
不暇言。
(二兄名贊周)
公元1600年
庚子山陵屛後(戊辰冬)
公元1660年
庚子山陵稧屛。
陶庵先生爲之叙。
而我先君實書之。
不肖十歲
猶記先君歸自稧。
伯父相對
陶庵文。
且曰蚩氓之蚩。
誤作蚩當正之。
指點圖畫評品之。
歷歷前日事。
而今居然二十九春秋矣。
先君墓木已拱
伯父陶翁皆已下世
而余髮又種種矣。
况又中經辛壬禍。
屛上諸公多是黨籍人。
奉覽興感
不禁涕泗交橫
敬識其左。
以寓感懷
又屬元靈書米芾圖記于下。
公元1547年
屛上諸公
如揔護李公,提調趙公與陶庵
皆與於禍者。
方諸公作屛時。
固非有意於畫。
然自今觀之。
畫中蘇黃諸人
亦元黨人
曠世相形
若有不偶然者存焉。
且自山陵役訖。
周歲而禍作。
明年社飯之語恰相符
與元靈相對說此。
重爲之太息也。
元靈。
公族孫名麟祥
公元1690年
感興詩集覽跋(庚午)
朱夫子感興詩。
上極陰陽性命之奧。
而不遺於下學
外盡乎治亂興喪之機。
反之一心
䂓模廣大
工夫嚴密
先儒以配乎太極圖西銘
信矣。
獨其文字簡深
義理精微
窮鄕晩學之士。
讀之茫然
𨓏𨓏不識旨意所存
學者以是病焉。
近余得明儒劉剡所編胡雲峯,劉上虞二氏註。
反覆參攷
字有其訓。
句有其解。
凡昔之茫然而不識者
莫不瞭然悉備
有是而尙沉沒不行
誠可惜也。
然其說或多繁碎
編錄又復雜亂
間亦有闕略處。
遂就其中複正誤。
略成次第
而又取金仁山濂洛風雅註及尤庵先生朱子大全箚疑。
逐段添入。
通爲一編
其或有未備者。
則又依
先生小學集註例。
加圈而附補之
然不過一二文義而已
於是而復奉禀當世先達
博議一時士友
未甞輒用己意妄下一字
以犯僭踰之罪也。
旣成
名以集覽。
盖此書之輯。
本欲該載衆說
以便考閱
非敢裁之以傳註體段
以求多乎前人也云
毅宗皇帝御筆
毅宗皇帝御筆四大字及宋文正公所題六字
刻在華陽洞之瞻星㙜
今就其印本而敬模之。
掛壁上。
淸晝罏薰。
肅拱瞻玩
怳然仙馭東廵
先正陪扈也。
扼腕太息
敬書其下方藏之
小學本註跋
公元1747年
右小學書。
朱先生本註。
見何氏集成
讀者泛忽之。
莫知其爲先生筆。
丁卯夏
宋兄士行余言之。
取而考之信然
噫。
先生經解諸書
旣皆如日中天
其他隻字片言
亦莫有隱晦不傳者。
獨此註埋沒百年
始顯於今
豈不異哉。
遂就加校正
摭出而手寫之。
又取大全語類及諸儒說可爲證左者。
附于其下而略爲辨說
又爲凡例考證數條。
錄于末。
庶幾先生舊本。
無甚差違
諸家之註亦得以有所統一云。
先生與門問答
多說及此書者。
可見當日編次之意。
亦復附載焉。
 書旣成
聞士行兄亦甞有手寫本。
卽取觀之。
考證諸說。
頗有異同
乃合二本而更定之
且念此註未經先生脩改
故或與晩年不同
爲後學之疑。
遂一一刷出。
名曰小學註。
通解諸書
同異考證。
附於凡例考證之下。
宋士能答安士定書後
士能此書。
得之於其門人韓希聃家。
讀之猶足以想見豪快逴厲。
陵駕千古之氣也。
其謂自有言語文字以來
未有人物之性謂同者。
又引孟子生之謂性章及朱子註說
以爲今之紛挐者。
輒以古人論性處。
盡歸之兼指氣質
其亦太鹵莽矣者。
可謂片言折獄
但其謂今日世道之害。
無如人物性同之論則過矣。
其所艾千子說則又太淺近
何足以服彼之心而默彼之口哉。
聞士相傳之說。
其於心善惡之論。
乍改旋惑。
依舊膠漆
心性一也。
善惡則性亦善惡矣。
於心如此則其於此本體直截根源
何翅重關複嶺哉。
豈猶不及熟讀孟朱書耶。
獨念其與論說
尙肯虛心平氣
公聽幷觀
使其尙在
安知不翻然見於卜隣講評之餘。
如飛來之日也。
乎余來差遅
眞是千古遺恨
爲之撫書太息
遂題其後而歸之。
公元1761年
金幼道五常說(辛巳)
此卷中多愛說實體字誠好。
以此條言之。
仁義智者
性之實體也。
無妄至善者。
所以狀此實體之美也。
仁義天地
無妄至善方圓
天地方圓其中
只言方圓則不知方圓者何物
言仁義禮無妄至善其中
只言無妄至善則不知無妄至善何事
今以仁義無妄至善
分而二之
仁義則屬之氣而謂之異。
無妄至善則屬之性而謂之同。
所謂無妄至善者。
無或近於胡子所謂贊嘆之辭者。
所謂性者只成箇空虛窅冥底物而已
烏可哉。
且以仁義之隨氣偏全。
實體誠然
而又以性爲同而無異所謂性者。
自歸實體之外。
而性非實體。
烏足以爲性哉。
李敬遺牘
 氣質之性。
可言於未發耶已發耶。
竊謂人生而靜以上容說
纔說性時。
便不是性矣。
人生以後
已自有氣質之性。
則未發之時。
不可謂無此性也。
盖捨氣質而單指其理曰本然之性。
氣質而幷
指其理曰氣質之性。
本然氣質之辨。
不過單指兼指之間。
而求之於一時一處可知矣。
然性本具於心。
若謂未發有惡性
而此不可於心外求之。
則未發心體。
不能無累
大本不得純粹矣。
氣質之性。
本因性爲氣質所囿局而得名
則未發時亦有囿局之可言耶。
若謂已發始可言之則已發可謂之情。
不可謂之性。
而形而後便有之物。
何可言之於已發末之後耶。
凡此不能無疑
幸賜一言剖敎。
以牖迷滯
而且開講評之端。
噫。
亡友李敬辛巳九月書也。
得書未及答。
敬思遽得疾以死。
偶檢舊篋得之
不覺泫然出涕也。
顧今之世。
樂善好學
精思窮探敬思者。
何處得來
爲之摩挲良久
遂略記答語下方藏之
九原可作
不知以爲如何也。
氣質之說。
自程張。
而其源盖出於孔子性相近。
周子剛柔善惡之訓。
皆指性之發。
非直性之體也。
朱子程子所說才字。
以爲正張子所謂氣質之性。
而其釋才字則曰人之能曰發於性。
是其以氣質之性。
就發後言之者
豈不明甚矣。
乎。
所謂性。
對情言之則固有動靜之分矣。
單擧性字而專言之則未發已發。
可謂之性也。
如今人說
公元1769年
某人性嚴厲。
某人粗暴
夫未發時。
豈有嚴厲粗暴之可言者哉。
此只就發後言之而通謂之性耳。
雖然人之氣質
得之有生之初。
淸濁粹駁。
一定不易
後善惡。
皆根於此
今欲專就發處言之者
亦若有可疑者。
敬思之言曰本然氣質之辨。
不過單指兼指之間。
而求之一時一處
切問也。
所謂單指兼指。
亦通未發已發而泛言之耳。
不然而專就未發上指性之體而曰以此性而兼氣質而言。
便有美惡不齊
至謂之求之一時一處
無乃近於荀楊之說乎。
湛一者。
氣質本體也。
濁駁者。
氣質渣滓也。
未發之時。
方寸湛然
昏散都凈
湛一本體
卓然昭著
一性渾然
萬善具足
當此之時。
所謂渣滓者。
不可渾化
帖然退伏
苗脉不見
何干於此性之本體也哉
以是而謂未發之時。
亦有氣質渣滓之可言則可。
有氣美惡之性則不可。
盖纔下性字。
便帶累大本
孟子性善之旨也。
余故曰與其以單指兼指而立說。
不若以發未發爲言之爲寡過也。
己丑孟秋書。
又題
聖學輯要氣質之性條曰本然之性。
氣質之性。
非二性也。
氣質上單指其理曰本然之性。
合理氣質
而命之曰氣質之性。
南塘諸公單指兼指之說。
盖出於此
敬思中一一處云云者。
(一時一處
南塘說。
敬思取此說也。
盖引之以爲辨難之資。
)誠亦有可疑者。
輯要下方心性緫論曰。
或問朱子曰情有善惡。
性則全善
然則氣質之性。
亦無有不善者乎。
氣質之性。
固有善惡不同矣。
但此所謂性。
專指未發而言。
人雖至惡。
而未發之時固無不善。
纔發便有善惡
其惡者由於氣質物欲拘蔽
而非其性之本體也。
故曰性則全善
據此翁之意。
亦以氣質之性就發後言之者
明白無疑
而上所謂合理氣質云云者。
亦可見其通動靜而泛言之耳。
然則其答牛溪書所云性有善惡。
况情乎者。
語傷快欠商量
輯要相盭。
當爲初年定之說也。
南塘諸公知尊翁。
不能詳考乎此書。
致有此錯認而誤援。
可歎也。
或曰然則程子所謂纔說性時。
便已不是性者。
何謂也。
程子之意。
亦以纔說性則便是人生以後
氣質渣滓
卽與俱生。
而帶在其中
纔涉動著。
性便爲所揜而失其本。
故謂之不是性耳。
非謂未發本體上。
包藏凶惡也。
故曰不是中元有此兩物相對而生也。
參互上下語意
豈不躍然可見
今若以一時一處說則是眞兩物相
對於性中也。
其可乎。
是歲仲冬又書。
公元1775年
牛溪先生書牘帖(乙未九月)
牛溪先生隱峯安公手牘四紙。
隱峯納之衣縫中。
得全兵燹
其後孫正欽聖一作帖而寶藏之。
間甞携以示余。
擎玩莊誦。
有感當日所値之時。
師生相與之義。
若其書中所云先察自家氣質之病。
克己矯治
損其有餘
補其不足
以孝忠信爲本。
謙遜拙訥爲質
沉潛篤實爲功。
劬書玩索
堅苦操持云云者。
實學者入德基址。
用功本領
一句一字一點一畫
無非眞誠中流出。
至今百八十有餘年。
猶覺其遺光餘薰之襲人也。
一方志於學
勇往不怠
於此玩味有得焉。
其所涵養克治
以進乎道者
豈待他求哉。
因敢竊識其後以歸之。
與共勉焉。
胡敬齋居業
胡敬齋居業錄。
舊甞一再寓目
近更細讀則其言質愨精深
明白完粹
無不躬行心得追琢鍛鍊中說出來
程子書後未見有如文字
論學以敬爲主
論治純用王道
其說敬處。
言言眞切
句句警發
所謂身有之。
故言之親切有味也。
表裏瀅澈。
體用渾成
眞是曠世眞儒
明季以及淸儒。
其推而尊之也。
亦至矣。
然皆以薛,胡幷稱
以愚觀之。
胡比薛見處親切超詣
行處敦篤粹朗。
但於理氣根源
直截透悟
似或小遜於梁溪
門戶純正
成德崇深
又非梁溪可及也。
以是言之。
當爲朱子一人無疑
孔孟正脉
端的在此。
而我東人知其姓名者亦鮮矣。
豈不可慨。
居業二冊
文集一冊。
俱見理學全書
以此三冊合爲一帙
名之曰胡子全書
入梓廣布。
則似或有補於世敎
且我東學術。
尙口耳。
已成百年痼弊。
可救醫。
表章此書。
使人知道學眞風光
聖賢眞面目
則想或有契會興起者。
東人陋習
亦可以漸變矣。
公元1776年
敬題丙申三月初十日傳敎
傳曰寡人思悼世子之子也。
大王宗統之重。
使予嗣孝章世子
嗚呼
前日上章於先大王者。
可見不貳本之予意也。
禮雖不可不嚴
情亦不可不伸。
享祀之節。
宜從祭以大夫之禮。
不可太廟同。
至於惠嬪宮。
當有京外貢獻之儀。
而亦不可大妃等。
其令所司議大臣
講定節目以聞。
旣下敎。
恠鬼不逞之徒
藉此而有
崇之論。
嗚呼
大王遺敎在焉。
當以當律論。
以告先大王之靈。
須知悉。
公元1769年
 我聖上登極之日。
首先誕降綸音
明示義理於八域如右
聖意卓然
懇惻精到
一字一句
無非眞誠中流出。
虞夏誥訓。
何以加此。
每一諷誦
不覺涕泗交頤也。
至如收議百官時。
筵敎中以孫繼祖。
以弟繼兄爲禰等語。
三代以後古帝王家孰能有見識
正使老師大儒獻議
亦安能添一字也
因是二者而睿學精深
聖心正大
皆可推測
若復擴而充之
擧而措諸事業。
孟子所謂沛然能御之者也。
嗚呼
豈不誠吾東方無疆之休哉。
是月旣望
草萊賤臣任聖周
拜手稽首謹書
鹿門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一
 論
  
公元289年
鄧攸論(己酉)
鄧攸石勒亂。
擔其子與弟之子
不能兩全
謂其妻曰弟早亡。
惟有一息
不可絶。
止應自棄我兒。
遂棄其子而去。
無嗣
時人義而哀之曰天道無知
使鄧伯道無子。
噫。
果義者耶。
是果宜有子而無子者
耶。
夫天之所以生人
人之所以爲人
而已
仁之發。
不忍是已。
是故心之所不忍。
卽仁之所在也。
仁之所在
義亦不外焉。
若或其所不可忍。
賊仁孰大而害義孰甚焉。
由是而繩之。
攸之事。
其可辨矣。
方攸之棄其子也。
使其子能言語而識苦樂。
必將牽衣踊足。
呼爺而喚孃。
怨親之棄己而痛己之將死也。
使其未然
乳則喜飢則啼。
赤子所知也。
亦將悲啼哀號
氣將盡而聲欲絶矣。
噫。
是可忍耶。
及其呼親而不顧也。
盡日啼而不得乳也。
匍匐顚沛
或頹塊而搐搦
風雨侵之。
兵刃及之。
狐狸踏蹴蠅蚋姑嘬矣。
肌肉腐爛而骸髓飄散矣。
嗚呼
自他人思之。
不忍骨酸而肉
乃爲其親而忍手自爲之耶。
然則何如人哉。
跡其事則殺子而求生也。
原其心則殘頑而悍毒也。
緫其目而斷之以一言則又不過曰忍而已
人而忍。
何足以爲人哉。
天理人彛
由是滅絶
三綱九法
由是淪斁
則向所謂賊仁害義者。
爲是設。
先儒云禽獸不若者
亦將加之而不得辭矣。
如是尙可謂之義乎。
福善禍淫
理之常也。
今攸之亂倫悖理如是
則其將爲天之所福耶所禍耶。
使知道者論之。
必將天道無常
使鄧攸全於難。
何論夫有子
與無子也。
或曰不可兩全則寧自棄己子。
不忍絶亡之後
所以爲義也。
所以宜有子也。
余應曰不然
與人同行
便有相死之義。
(見論先進篇子畏於匡章小註
程子說甚詳。
)盖旣與之同行則不忍相棄於患難之際故也。
他人猶然
至親乎。
則尤有異焉
當其逃難也。
所與俱者妻與二子也。
是皆倚爲命
死生甘苦
是視。
則爲者只宜極力保護
始終之而已。
若夫棄之一字
非心之所忍萌而口之所忍發也。
然則不棄不足以爲善。
而棄之乃爲天下之至殘。
者但當擧其棄子之罪而斥之而已。
今乃援彼而贖此。
不惟贖之。
以爲義。
不亦惑乎。
如是而乃以攸之無子。
歸咎於天。
不亦謬乎。
然則不可兩全
棄又不可爲則將何以處之。
曰是豈有他哉
不過曰繼之以死而已
如是而後
可以合於天理
安於人心
不如是而小有計較利害之心。
則皆不免爲悖天之罪人也。
是理也。
朱夫子之論亦甞及之矣。
而今見載於小學
豈有訛錯而然與。
余恐讀是書者。
不察夫理而例以爲是。
則其爲害大矣
故推以爲說焉。
(沙溪先生鄧攸此事。
而曰宜乎無子。
不明言其處之之道。
而推其意。
不過如今所論。)
羹頡侯
孟子盡信書
不如無書。
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
武成者。
周之史也。
當時人心淳古
訛言不行
牧野之事。
天下諸侯之所共覩者也。
史氏記之。
孔子錄之。
宜若可信矣。
然而孟子之言猶如此。
况乎周漢之交。
戰國之餘。
閭巷之所傳說傅會者乎。
又况閨門之事。
他人見聞所不及者乎。
司馬遷漢高祖微時
賓客過丘嫂食。
嫂厭之。
陽爲羹盡櫟釜
繇是怨嫂。
後封其子信羹頡侯
噫。
豈可無疑者乎。
高祖者。
天下英䧺也。
史稱其恢廓大度豁如也。
氣像槩可想矣。
夫與兒女子屑屑較計長短簞豆之間。
而卒又反之於其子者。
悻悻小丈夫
不爲之。
曾謂高祖之大度而爲之乎。
高祖甞封雍齒矣。
又甞官季布矣。
夫於他人忘其欲殺己之大怨。
而於其兄之子則不能忘其母睚眦小嫌
而必反之者。
豈理也哉
使其嫂誠有是事也。
高祖平日氣像推之。
必將於立爲天子之後
首先封其子而語其嫂曰嫂甞厭吾之與客往而櫟其釜矣。
今果何如哉。
以誇耀之。
愧服之。
豈肯碌碌小人報復之事。
以招天下後世譏議也哉
其必不然矣。
高祖其時
不過一村夫耳。
其事又閨門幽暗
事耳。
非有史官記之也。
非有文士錄之也。
則馬何從得之耶。
不過出於閭巷之口。
而謄諸好事者之手。
後世稗官小說耳。
稗官小說者。
豈皆眞有而可信者乎。
而馬輕信而載之信史
班固又從而傳述之。
至今千餘年。
一人高祖之者
遂使豁達高祖
便作鄙瑣庸碌一小人。
豈不惜哉。
然則其稱羹頡侯者何也。
曰此只是地名耳。
括地嬀州懷戎東南十五里。
所謂羹頡山。
高祖盖以信封此地而仍名之。
好事者遂傅會爲是說耳。
嗚呼
流丸止於甌臾
流言止於知者
衆言淆亂
折諸聖。
朱夫子綱目之書凡於歷代可信可傳者。
無不備載
於此闕焉
豈亦非孟子不如無書之意乎。
愚旣明其事理之必不然
又引朱子折之
以辨高祖之誣。
且以戒後之操史筆輕信閭巷言者
楊中立赴召
聖人
天地鬼神也。
其庸言庸行之常。
人人之所共知而法也。
而至其無方之用。
不測之權。
捭闔常情之表。
神變死法外者
聖人可行之耳。
自大以下不可行也。
昔者孔子陽貨南子
又甞欲赴公山佛肹之召。
後之君子有效而爲之。
而遂以
公元1769年
墮坑落塹者。
楊龜山之以蔡京薦而赴召是也
噫。
蔡京者果何人哉。
朋比羣奸
戕害忠賢
種種罪惡
不可一二數。
若其搆誣宣仁太后一事
直是亂臣賊子無所容於天地間者也。
雖曰與下有間。
其與則明矣。
烏可諱也。
爲當臣子者。
政宜腐心疾首
沫血飮泣
所以誅之。
龜山不惟能然
又從而應其薦而進身焉。
使龜山聖人也則可。
不然豈非可疑者哉。
所以龜山者。
豈眞慕其德者哉。
不過自知其爲公議所不容。
欲藉其重望
自樹其勢耳。
使龜山誠能毅然不動。
確然不起
則爲庶可知名義之不可以勢奪。
儒者不可利誘
而少折其奸萌矣。
顧不出此。
而乃旋旋伈伈焉甘受其籠絡而進。
處乎其朝廷
今日一事
明日一人
有若立乎人之淸明之朝而行其道者然。
雖其迹於孔孟之事。
相近者。
然以吾之不可
學彼之可。
豈非魯男子之善柳下惠者乎。
胡文定乃以柳下惠援而止之而爲譬
其亦異乎吾之所聞矣。
或曰當是
朝廷日亂。
宗社將亡。
使龜山而見用。
亦可以救得一半。
其所以不暇他顧也。
是甚不然
夫出處者。
人之大防
不可以踰越者也。
於此少或
公元1079年
有出入。
其餘不足觀也。
使龜山而由而進焉。
而雖令道行天下
治極乎三代
以至於北取契丹
不足貴矣。
况枉己未有能直人者乎。
朱子所以每致不滿之意。
而至曰令人皇恐
龜山做人苟且者也。
嗟乎
龜山博學高識
豈不蔡京之爲天下萬世罪人哉。
孔子所爲
人皆可學而爲之耳。
殊不知其常者可學而變者不可學。
聖人可以之而他人則不可以行之。
遂使平生大節
不免爲墮坑落塹之歸。
豈不惜哉。
愚故特備論之。
戒世儒者
學未至而遽欲學聖人之變者。
眞西山理宗
君子論人也。
常辨於人所同然之中。
而必察於衆所不及知之際。
天下之人。
以爲然也。
而於道有不然焉則必辨之以道。
以明其不然焉。
天下之人。
以爲不然也。
而於理有然焉則必察之以理。
以見其然焉。
然後天下是非得。
百世公議可定矣。
先儒眞西山甞事濟王而爲理宗之臣。
遂疑出處未安。
於是天下之人。
擧從其說。
然而起曰西山失節人也。
退溪李先生深明不然曰。
西山賓師東宮
濟王之臣乎。
噫。
非心公見之明。
能辨
擧世同然之中若是之明也。
但其言止於是不及其他
若以其出處始終
無一可疵。
則或似未盡。
而固亦衆人之所未及知也。
愚則以爲西山之於濟王
固無立節之義。
理宗則不可事也。
其所以不可事
非爲濟王也。
爲身不可辱也。
詳論之。
西山之爲濟王宮敎也。
其位大朝卿宰也。
語其尊則年德俱卲也。
濟王未甞東宮之位焉。
其兼宮敎
特使輔養敎導之。
卽古所謂賓師也。
賓師之義。
臣子不同
觀於曾子之於沈猶可見矣。
且攷史記
濟王甞有不平之言於彌遠
西山諫曰皇子若能孝於慈母而敬大臣則天命歸之。
不則可慮也。
不聽
於是請外而去。
見幾明决
於濟王初無臣之之心可知矣。
旣無臣之之義。
又無臣之之心。
則又安有死之之義乎。
無死之之義則其於理宗
亦無讐之之理。
豈不灼然可見乎。
雖然儒者進退
必先觀其君之可事與不可事
時之可以有爲不可有爲
而又必待其致敬盡禮
然後可以進也。
是故雖以孔子之聖無可無不可
而猶不爲衛輒之臣。
季桓子受齊之女樂望望然去之。
誠以出處之道。
不可毫髮放過也。
唐太宗殺兄而奪之位
則不王珪魏徵
使當時而有儒者
不肯事也。
宋太祖放其君而簒其國則不范質王溥魏仁浦
使當時而有儒者
亦必不肯立乎其朝廷也。
然則理宗之事。
其亦可知也。
濟王之爲皇子
其日已久。
人心已屬。
天命已歸。
濟王未甞失德
則是固社稷民人之主也。
理宗甘爲彌遠奇貨
從傍睥睨
務爲相傾
及其一朝
先帝之詔。
權奸之威。
刦其母而奪兄之位。
不幾而加之刑戮焉。
貶其官爵焉。
則是何異太宗蹀血
祖之簒位
而其名之不正
其言之不順
又奚別於出公也哉
嗟乎
使西山不爲儒者則已。
不然政宜潔身避世
守志山樊
使三綱五常之道。
不墜於地。
天下後世有以理宗之爲逆。
不見容於君子也。
奈何不出於此
屈身就位
史彌遠鄭淸之之徒。
爲之同列
豈不辱哉。
且當是時。
彌遠秉政
朝廷濁亂
天下之事。
無一可爲。
理宗又名爲好賢而實無誠心於己。
未甞三聘之禮。
不過加之以爵祿
爲之起。
或內或外。
惟其所使
何其自重也。
論者謂理宗彌遠之謀。
未必盡知。
且寧宗遷其父而據其位
理宗尤若甚焉。
朱子猶事之。
何獨西山而疑之。
此有不然者。
春秋
法。
君弑而賊不討則猶以弑書。
理宗之於彌遠
始終托身
一心倚仗
於其陰謀大計
無不知之理。
觀其矯詔迎立之際。
一語遜讓
濟王之死
又出於猜疑
其與同心
昭然可見矣。
顧安能逃其罪邪。
若寧宗之事則有異焉
趙汝愚貴戚之卿。
忠誠正直
一心王室
固非彌遠奸險利己之比。
而光宗有疾
不能執喪
人心洶洶
社稷將危。
不得已上承太后之命。
下應億兆之望。
尊光宗爲太上皇而代之理焉。
是果何害於理。
而與理宗權奸而紾兄臂者。
可比而同之邪。
夫不察其心而惟其跡之較焉。
則伊,霍之爲國
懿,溫之簒竊
同塗而共轍矣。
其可乎。
或又謂西山急於行道
區區小節
不暇顧惜
此亦有不然者。
枉尺而直尋。
枉己而求正人。
此覇者之術。
儒者之道也。
使西山而爲覇者則初何足深責
惟其道德之高。
學問之醇。
實爲朱子一人
而其告君謀國之說。
莫不粹然一出王道
獨以自任太重。
憂道太切。
不自覺其枉己之歸也。
此吾所以西山深惜。
而並致慨於魏了翁諸賢者也。
使西山之心。
若出於不惜小節如彼之說。
則是直覇者耳。
豈得以爲西山乎。
所謂欲救而反擠者也。
嗚呼
世俗之好議論而不知
道也。
濟王未甞君臣之義。
而初無立節之可論。
則強以斥之以爲失節焉。
理宗不可如此
不免於枉己。
則又強以辨之以爲無過也。
嗚呼
君子
孰可與言此乎哉
然則西山者。
何以爲斷也。
先生許衡吳澄
以爲可謂失身不可謂之失節
西山者。
以是折之庶乎其近之矣。
鹿門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一
 說
  
公元1124年
蟬說(甲辰)
蟬鳴聲出於背。
天下有聲之物。
皆以口出聲
而獨蟬之出於背何也。
豈出於口。
而人特不知耶。
其爲物也。
微而不能具耳目口鼻之體耶。
蚤虱虫蟻至瑣也而亦有口
蚯蚓蠐螬至蠢也而亦有口
無聲者且有口
以蟬之淸音奇聲
不能以口出之者
豈不異哉。
古人蟬飮露。
其亦有口矣。
無口則固不足異。
有口聲出於背。
然後可異也。
天豈厭世俗之多口
而緘蟬口以爲戒耶。
於此有感
公元1127年
有門庭說(丁未)
學貴乎得其門。
得其門而入。
循序漸進
步步不撤。
則可至於升堂入室矣。
不得其門而入。
希覬覘覦
勞心疲氣。
墻高數仞。
决不能知宮室之美百官之富矣。
學之有門
猶家之有大門中門室門也。
譬之立志
者入大門也。
聖學萬端
發軔于此
志不立則無地可據
無路可進。
猶不入大門則不知家之向背
室之䂓模
無由入中門矣。
近思實踐入中門也。
志雖立。
不卽躬驗。
或欲躬驗而遠思不切於己。
務高不著於實則决無見眞進德之時。
旣立之志亦必隨而懈怠矣。
猶入大門而不尋中門則必不能詳覩房庭之制而致身室堂之上。
終亦徘徊逡廵
還出大門而已
至於開牎入室則固不可臆度設譬
而苟能益致其思。
益勉其行。
從邇而遠。
自卑而高。
進進不已
旣竭其才。
庶可高堅贍忽。
一直上達
而馴而入於聖域矣。
入中門而循序漸詣。
庭上階。
有進無退。
可以升堂踰閾而入室居奧矣。
此皆分明履歷之可驗而的。
可見階梯之有級矣。
非如佛氏頓悟悖理亂眞也。
今之學者有志不立而安暴棄者。
有志立而泛濫無切。
不能進德者。
專精務實
的踐好境
不能盡力大達者。
夫志不立而安暴棄者與踐好境而不大達者。
皆其人不力之罪。
非以道之未備也。
不必論。
至於泛濫無切。
不能進德者。
志欲爲而不得其要。
功雖下而未見其效。
誠可哀也。
亦可指而導之也。
旣以近思實踐四字發其端。
請得而申之
夫人心虛靈。
理具備。
其所具之理。
無非人之所當爲者也。
然理有高下
行有難易
必先下者易者。
然後大者難者。
可得而論也。
是故古者敎人
以言乎窮理則必使先從日用彛倫理會
以言乎力行則必使先自灑掃應對而推去。
此皆有以也。
今若以日用彛倫淺陋不足窮也。
必欲直探天人性命之窟。
灑掃應對卑近不屑爲也。
必欲蹴到精義入神之域。
此其志則誠大矣
才則誠豪矣。
以爲學則未也。
夫學有次第
不可躐進
一物通而萬理皆通。
顔子之所未至而程氏之所不居也。
自非生知之資。
不能與乎此矣。
今若云然則是妄也。
假令偶爾識到。
或有所彷彿
無異釋家虗無
而况不可乍思而窮。
道不可一蹴而至。
不親經歷則不眞知其味者乎。
所以終身勤勞未有一得者也。
自古豪傑之士。
志於學不能成就者。
盖皆坐此而致然也。
可不戒哉。
近思者著己之稱。
實踐篤行之謂。
讀書論文
隨遇隨窮。
一字一句
無不反求而默識
拳拳服膺
卽刻下手
深思詳辨
預究其理。
他日遇此事以此理應之。
遇彼事以彼理應之。
俾無書自書我自我之病。
而眞有句爲藥字爲石之效。
天人
公元1769年
性命之理。
不可不窮
但勿游心高遠
亦必反己切實豈有泛濫無得之患哉。
所謂近思者也。
志勤工。
日乾夕惕
收拾身心
保惜精神
必謹乎語默動靜之節。
必察乎九容九思之文。
有過則勿以爲輕而卽改勿吝。
善則以爲小而力行不遺。
持敬必先整齊嚴肅
撿身則必去其粗暴輕遽。
念之善惡
密察而充遏之。
事之當否。
平心取舍之。
銖累寸積
有進無退則漸有次序
漸有條理
大路在前
直指聖域
始正之越之轅而益勉爲山之功則下學之工漸熟。
上達之效可見
其必無不進德之理矣。
所謂實踐者也。
有志者苟能用力於此何患門庭不得哉。
伊洛以後門庭之說。
代代有之。
學者以爲深秘不可知也。
皆曰所謂門庭
是果何如也云爾。
殊不知近思實踐則不求而自見
空言懸想苦心不可得。
可悲也。
余自幼有志于學
今年十有七矣。
性理諸書
幾盡讀矣。
古人名言
幾盡見矣。
勞其心苦其思。
亦已久矣。
不惟門庭不得
還覺神氣之勞耗。
私竊恠訝
中夜無寐
咄咄而自歎曰吾志于學數年而不輟
可謂立矣。
聖書而忘寢忘食
可謂勤矣。
有日將月就之效矣。
奈之何因循逗遛
進寸退
尺。
若是泄泄沓沓也。
旣又從而自責曰有其功而無其效者。
未之有也。
吾今若此者。
無乃志或有未立而勤或有未至歟。
因爲自檢平昔所爲
不覺喟然發歎曰吾之所爲
如此其薄。
其所期如彼其厚。
豈不可笑乎。
吾雖有志於學
不曾發憤振作
不可謂立也。
吾雖酷好讀書
未甞反己下功。
不可謂勤也。
如是而求得門庭
不亦難乎。
遂乃閉戶潛思累日
始似有怳然覺悟
犂然會意者焉。
因以學有門庭爲說。
而繼以近思實踐入道之要。
使後之學者
所謂門庭不可得於空言
而余亦非入中門而望室堂者。
方且躊躇盤桓大門中門之間。
誠使不死得以盡其力。
則雖至於升堂入室
未可知也。
然其初進步
由於今日
聊識此以他日考驗之地云。
公元1130年
訥齋主人說(庚戌)
夫婦朋友也。
人合焉者也。
然而聖人置之五倫之科。
父子兄弟等焉者。
誠以夫婦者。
生人之始。
朋友生人之道之所由以正。
無夫婦則人無以始。
無朋友則道無以正也。
其義顧不重且大與。
夫婦朋友而已
而猶重且大若是
况乎夫婦而兼朋友道者哉。
嗚呼
朋友之道廢久矣。
世之高冠袖口
談經道者何限
而求其能責善輔仁得朋道者幾人乎哉
高冠濶袖口談經論道者而猶未能。
尙可以責之於婦人乎哉
宜其無之也。
幸而有之。
可貴可敬如何也。
吾二兄訥齋主人賢夫人曰孟。
主人志功名。
力于科。
日孜孜科擧業是治。
夫人曰生乎今之世。
惟當閉戶讀書
獨善其身
焉用科爲。
不惟戒之深。
沮塞之力。
主人交遊
常騎驢而往來親知間。
盡日焉。
夫人曰處乎今之世。
內行篤勤而已
焉用交遊爲。
不惟戒之深。
沮塞之力。
古之婦人一言一事
裨助君子者或有之矣。
未聞以大出處大幾微
剖析判决若是其明且切也。
大者如此
其小者固可知已。
若夫人者可謂絶無而僅有之者也。
可謂夫婦而兼朋友道者也。
雖古所稱鷄鳴女曰之詩。
何以加之。
嗚呼可敬也已
可貴也已
誠使主人果能信而用之則責善輔仁之樂。
固將得之閨門衽席之間。
又奚必乎高冠濶袖口談經論然後朋友也。
主人乎哉
夫人吾妻之姊也。
斯道也昔者吾妻能之。
不幸短命死。
余每惜之。
夫人之又如是也。
於是乎書以寓余懷
以勉其主人使之信而用之惟謹
公元772年
韓文公禘祫議說(壬子)
韓文公禘祫議。
朱子攷異曰。
公本意。
以爲獻祖始祖
當居初室。
百世不遷
祖之主則當遷太廟西夾室。
太祖以下以次於諸室。
四時之享則惟懿祖不與
獻祖以下各祭於其室
自爲尊。
相降壓。
所謂伸之祭常多者也。
禘祫惟獻祖居東向之位。
懿祖太祖以下皆序昭穆
南北相向
所謂祖以孫尊。
孫以祖屈。
而所屈之祭常少者也。
愚按朱子此說。
禮則合。
人情則順。
百世不易正論也。
然以韓公本文而推究本意則恐未必如此
先生偶失照管也。
盖獻懿二祖
當時已皆祧遷而藏於夾室矣。
(古禮祖考下藏子孫夾室之文。
則獻懿之藏於太祖夾室非禮也。
當時不知而妄行耳。
)議者之意。
禘祫之時。
獻懿祧主若皆合食太廟
太祖不得東向之位。
而退從昭穆之列。
爲屈其尊也。
於是有五者之說焉。
語雖各異。
其意之所從出則同焉耳
韓公之意則盖曰獻懿二祖已祧遷。
禘祫之時。
不得不合食
旣已合食獻祖居東向之位。
太祖不得不暫就昭穆之列。
若如議者之說而或遷或瘞則爲未安云爾
欲以獻祖居第一室而爲太祖
太祖退居第二室。
攷異
意也。
試就其說而釋之。
其所謂殷祖玄王
周祖后稷云云
太祖得正東向云云者。
言殷則以契爲太祖
周則以太祖
稷契皆出帝嚳
本自爲帝。
且其代數已至遠。
故初不復祭。
初無遷而藏於夾室之事。
而祫時亦不合享。
太祖得以東向之位。
而自無事於退從昭穆也。
所謂禮所稱者。
盖以紀一時之宜。
而非傳於後代云者
言禮所稱太祖東向者。
以殷周之事而紀之耳。
後世禘祫幷享太祖父祖則不得以此說爲拘也。
所謂景皇帝
太祖子孫也。
祖以孫尊。
孫以祖屈云云者。
景皇帝雖是太祖
於獻懿則子孫也。
常時則固當居第一室
至於祫時並享獻懿則獻祖居東向之位。
景帝則宜從昭穆之列。
是雖若屈其尊。
不過壓於祖而暫屈耳。
求之人情
實順無害
神道亦豈遠於人情也云耳。
所謂常祭甚衆。
合祭甚寡。
所詘至少
至多
比於孫廢祖。
不亦順乎者。
四時之祭。
不享獻懿。
太祖常居第一室。
至於三年一祫之時。
始乃合食而暫詘耳。
太祖伸之至多
而所屈之祭至少
比之於嫌太祖一時之詘而遂廢獻懿禘祫之祭者。
不亦順乎云爾
所謂事異殷周。
從而變。
非所失禮者。
言殷周則
不祭大祖以上
故祫時太祖得正東向之位。
今則太祖以上旣以祧主而藏於夾室
而祫時亦幷享。
太祖不得不暫就昭穆
其事旣異。
故其禮亦殊。
然理得情順。
未甞不合禮意也。
凡此數條。
文理脉絡
意義歸宿
明白貫通
無所隔碍
若以攷異說則所謂一時而非傳於後代
與夫事異殷周。
從而變者。
皆有所不通。
且其駁議者之說曰獻懿二祖
毁廟之主也。
今雖藏於夾室
禘祫豈得不食太廟乎。
又曰禮有所降。
情有所殺。
昔者魯立煬宮
春秋非之。
以爲不當取已毁之廟旣藏之主。
而復築宮以祭。
若爲二祖立廟則正與此同。
以此觀之。
其非欲以獻祖始祖居第一室百世不遷者。
昭昭也。
竊意朱子見祖以孫尊孫以祖屈。
至多所詘至少等數語。
明切簡當
合於禮。
又以其引殷周也。
以爲韓公之意。
欲以獻祖玄王
后稷而爲太祖耳。
不復致疑而爲之說也與
此等文字
經傳有間
容或未及詳覈而失之者耳。
大抵韓公此議。
其時所行而求其稍安於人情者。
固非極本窮源之論也。
(若極其本而言之則須以獻祖太祖
朱子所論然後可也。
)抑所謂祖考神主不當下藏子孫夾室者。
則或韓公所未及究者
與。
立子以嫡以長說
公元1769年
立子何曰以嫡不以長。
皆嫡則如之何
曰以長無嫡則如之何
曰亦以長。
何以其然也。
大道隱而爭奪興。
賢之法廢。
世及禮行
所以亂源民志
聖人所爲憂天下於無窮
常經萬世者也。
子有嫡庶長少之別焉。
有賢不肖異焉
苟無一定之分。
嚴立防限
天地不可易。
四時不可移。
窺覬者衆而人心離析
簒逆之禍。
無時而已也。
是故聖人因天理之不容已者而制爲明法
嫡庶之分而賤不得踰貴。
長幼之序而少不得陵長。
不得愛憎私有取舍
不得賢愚之別有所揀擇
實天地之義。
三綱之要。
五常之本。
萬古無所逃焉者也。
古者世子生。
以太牢。
三日卜士負之。
士之妻食之。
三月則君沐浴朝服
夫人如之。
皆立于阼階
世婦抱之。
升自西階
君名之。
仍降。
其所以致隆於始生者。
殊絶衆庶矣。
春秋莊公之生也。
書曰子同生
所以羣望一民志。
慶父叔牙之生。
在乎其前而沒而不見也。
是以共仲之弑。
發於子般之立。
不敢作於莊公之世者。
分定故也。
桓公疾。
太子玆父固請曰目夷長且仁。
君其立之。
公命子魚
子魚以不順。
走而退。
不順不順嫡妾之分也。
經書仲子之賵仲子之宮。
所以嫡妾之實而著隱公之讓也。
使仲子果爲夫人
桓爲夫人之出則隱公雖兄。
不得立明矣。
聖人之意也。
公羊子立子以貴不以長。
何休謂禮夫人子立右媵
右媵子立左媵
左媵子立姪娣
所以防愛爭也。
右之於左。
媵之於姪娣
其爲貴賤亦微矣。
而猶分焉。
其說雖若已甚
亦必略有傳據。
夫人之於衆妾。
其可紊乎。
何休又曰男子六十閉房
世子則命貴公子。
將薨亦如之。
䟽謂男子六十陽道閉藏
若仍無世子
夫人無生世子之理。
故命貴公子爲世子
若未滿六十。
無立庶子世子之法。
何者立而復黜。
亂道也。
雖未滿六十將薨之時。
亦命貴公子。
是則夫人雖無子。
尙遅而待之
不遽立庶子
世子已生。
得以長少賢否亂之乎。
兄弟天之序也
人自孩提
莫不知敬其兄也。
徐行後長者謂之弟。
疾行長者謂之不弟
飮食衣服後長者禮也。
聖人因人之情而爲之法。
地分齊則立其長者焉。
禮父爲長子三年
又曰第一子死。
第二亦名爲長
未甞第一子死。
擇賢而立之也。
叔齊不敢以父命之尊而先其兄。
孔子曰求仁而得仁
太王欲立季歷
泰伯仲雍逃之
然後季歷之位定。
泰伯雖逃。
仲雍在則季歷弗立也。
隱公桓公
均爲惠公之妾子。
儲位者固隱公之位也。
惠公欲立桓私也。
隱公自定其位
以取簒弑之禍。
君子不貴也。
漢景帝太子
膠東王
司馬公曰景帝子十有四人
太子廢而獻王最長。
向若大義而屬重器
帝王之治復矣。
旣以獻王大義
越次而立膠東非義也。
兄弟之倫。
先後之序。
原於天命
根於人心
徐行疾行
事之至細也。
飮食衣服
物之至微也。
一或違其序則不能安乎其心。
况承先王宗祀
以臨乎人民之上。
其能先乎其兄而自安乎。
人心所不安。
天理所不宜。
逆天理悖人心
不祥大者
雖以君父之尊。
不敢容私於其間
爲此故也。
公羊子立嫡以長不以賢
穆叔太子無母弟則立長。
年均擇賢
古之道也。
母弟太子母弟
正夫人之次子也。
太子非嫡則不母弟也。
年均然後擇賢
不均則雖賢不易序也
曰古之道則是固古聖人遺法也。
由此觀之。
長幼先後之際。
豈不截然不可犯乎。
後之人不知也。
爲君父者
妄以私意參之。
廢嫡立庶者有之。
長立少者有之。
惟一己之好惡是徇。
爲臣子者又以私意承之曰大道之世。
天下爲公
今雖不能
不可就吾君之子而擇其賢者乎。
遂使大義不明
人心不定
簒奪之禍。
接迹於世。
蕫子曰爲人君而不知春秋
必蒙首惡之名。
爲人臣而不知春秋
必陷簒逆之罪。
其信矣夫。
然則君無子則如之何
曰亦當如穆叔之言。
君有母弟則立母弟
無則立庶昆弟長者
昆弟則立昆弟之子
又無則昆弟之孫。
而必皆以嫡以長。
昆弟之孫則又以次而及於從父昆弟從祖昆弟
而必由親而踈。
由長而少。
由嫡而庶。
故爲一切之法。
所以承天順人心壹民志
而杜爭奪之源也。
齊襄公小白糾。
皆以庶弟
而糾少小白長。
春秋書公納糾。
不繫
以明糾之不當立而譏魯之納也。
小白特書小白入于
以見其當有
管仲之相桓爲徙義
召忽之死於糾。
匹夫匹婦之諒也。
魯莊薨。
子般弑。
僖公以次當立。
哀姜共仲幼弱而立閔公
是則人人之所共誅。
不在言也。
宋哲宗崩無子。
章惇欲立簡王
太后諸王神宗庶子
不可分別。
於次則端王當立。
端王輕佻
不可天下
任伯雨陳瓘等。
先帝變故
輒逞異志
睥睨萬乘
朱子亦以爲不忠。
夫簡與端。
先帝之弟也。
端之所以可立
簡之所以必不可立
惇之所以爲不忠者。
長幼之分也。
至於諸王之子則初不論也。
漢昭帝崩。
武帝獨有廣陵王胥
失道
先帝所不用。
霍光自安
有引泰伯伯邑考
然後始迎昌邑
昌邑武帝孫也。
之惡。
甚於昌邑
先帝所不用。
固非可議。
猶疑
之者至引周事爲喩。
向使之惡不甚昌邑雖賢不得立矣。
先兄弟後其子之驗也。
由是而往
自近而推遠。
莫不皆然。
在默而通之也。
至於嫡庶之辨。
比長幼尤分明易見。
不須更證故事
但親同然後方嫡庶
不同則雖嫡不先也。
大夫士無子。
必爲之立後
未甞立弟。
所以昭穆也。
至於國君
何獨不然
此君大夫士之禮所以不同也。
大夫士主乎宗統
故兄亡弟及則統傳於弟。
而兄爲之班祔。
或出而比於小宗
是故識禮之家。
必以子。
未甞及焉。
君主傳世
不拘序列
惟以世次昭穆
是故僖公兄也閔公弟也。
而魯躋僖公則傳者以爲先禰後祖而亂昭穆也。
君臣猶父子。
僖公北面以事閔公則不有父子之道也。
朱子
廟議太祖太宗,哲,徽,欽,高各爲一世
可謂得春秋之意矣。
太王文王獨非聖人耶。
且以霍光言之。
而立賀。
非所謂擇乎。
果若子言。
失道
不當舍矣。
程子則至以不擇賢而立昌邑霍光
是固使之不拘親踈惟賢是取也。
盖爲君而立儲。
爲臣而置主。
固當以天下社稷爲重。
不宜䂓䂓嫡庶長幼遠近之間也。
曰是固聖人之志也。
非所常行後世也。
使堯舜之聖。
四岳臯夔之賢。
常有乎世。
奚必擇子。
至今禪受可也。
惟其上之所賢。
未必眞賢
而或出於私好
下之所推。
未必其人。
而或出於扳援
夫以嫡以長則一統之義明而人心素定
雖有姦暴邪志
無自以萌。
苟曰以賢則將各挾其私而起曰某人賢。
或曰某人才。
大亂之道也。
三代以來
聖君賢輔
豈不擇賢爲善
而嚴立嫡長之法。
以垂萬世
得以違越者。
一時之利短。
萬世之福長也。
事有經有權。
經者萬世常法
權者一時便宜
權非不得已可行
暫而不可恒焉者也。
不得已而不行權
不成
不得已行權
不止
以臣伐君。
天下大惡也。
湯武行之則爲大義
今德非湯武
惡非桀紂
而敢行放殺湯武亦甞行之。
率天下而賊也。
立嫡立長。
天地常經
然爲嫡長者。
或有失德不可以承宗祀不得已比於廢疾而立其次者。
廣陵見棄先帝
其不可立明矣。
霍光不得已而立昌邑
昌邑之無道。
豈不知。
以爲不至廣陵之甚也。
一之爲難
其可再乎。
不敢越次而立他人也。
惟其廣陵之不可立猶疑焉。
昌邑之無道而猶立焉。
可見長幼之序。
截然不可犯。
必不得已然後變而通之也。
程子之罪霍光則又見其終而責其始。
與其廢之於已立之後
曷若審之於未定之前
是亦不得已之論。
亦不知昌邑之惡至此極也。
哲宗之崩。
申王長於端王
太后目疾不立。
廢疾不傳重之事。
賀之不當立亦此比也。
大抵惡如賀。
忠如霍光
然後可以議乎此。
所謂不得已行權
蹔而不可恒者也。
不然較計優劣分寸之間曰。
此雖少當立。
彼雖長不當立。
外托擇賢之說。
而陰以濟其私。
彌遠所以爲逆也。
荀息之死
君子不以爲純。
可不愼耶。
若夫太王文王之事。
朱子所謂馬肝之義。
後世所得引也。
公元800年
祥服說(庚辰十一月)
記曰縞冠素紕
旣祥之冠也。
(玉藻
)又曰大祥素縞麻衣
(間傳。
)此喪服大節也。
孔安國釋書玄纖縞(禹貢)曰縞白繒
毛萇釋詩縞衣綦巾(鄭風)曰縞白色
鄭玄釋記縞衣養老(王制
)曰殷尙白縞衣裳。
孔穎達䟽引漢高義帝縞素
以證縞之爲白繒
(禹貢䟽。
)又曰縞白色生絹
亦名爲素
(王制䟽。
)又曰縞白絹也。
(曾子問縞緫以趍喪䟽。
)陳澔集說則曰縞生絹
素熟絹。
(玉藻註。
)黃勉齋喪服圖式大祥服圖。
亦曰縞是生絹而近吉。
(本玉藻䟽。
)遍考註䟽及字書皆如此
無以縞爲黲色者。
獨詩素冠(檜風)䟽引記間傳註云黑白緯曰縞。
朱夫子采之於集傳。
家禮之以黲色爲大祥之服者。
盖出於此
翁又著之於要訣
(擊蒙要訣白黑雜色
)沙溪復書之於備要
(喪禮備要大祥條引黑經白緯之說。
以爲喪服記䟽
其實非小記䟽
素冠䟽也。
)則縞之爲黑經白緯
遂爲不刊之訓矣。
按間傳註云黑白緯曰纖。
盖釋禫而纖一句
無以縞作黑經白緯者。
詩䟽旣誤引之。
朱子未及照管而采之爾。
縞衣綦巾則集傳亦釋作白色
於此於彼。
皆泛用古註䟽
未及考勘而裁擇之者
于玆亦可見矣。
噫。
詩人以未見素冠至於悲傷大祥純白
當與齊䟽饘粥同其重矣。
今者名爲三年
而乃於旣祥之日。
遽服黲巾黲衣
使詩人見之。
以爲如何也。
我國遵五禮儀用白
笠則庶乎不失禮意
但用黑騣爲網巾
悖謬甚矣。
不以爲非者。
盖亦因黑經白緯之說耳。
一字不明之害。
乃至是乎。
今擬以白布網巾
而用白笠白布直領
出入之服。
白布巾布深衣平居之服。
庶幾酌古通今
之無礙也。
 祥縞禫纖。
服色判異。
家禮禫服大祥
禫則無變服之節。
盖縞與纖皆釋作黑經白緯
祥禫之服。
其色固無異也。
家禮是未成之書。
故有差誤
喪服圖式生絹訓縞。
而以縞冠麻衣
別作祥服。
其必有所受矣。
備要於禫。
直陳吉服
盖亦以禫服已陳於大祥故耳。
恐甚未安。
今旣正祥服則當依綅冠之文。
以黑笠黑帶禮服矣。
公元812年
妻服說(壬辰)
爲妻杖期
乃是本服
其有不杖者
嫡子父在則父爲之主。
故不杖。
其餘庶子嫡子
父沒皆當依本服杖也。
喪服註云嫡子父在則爲妻不杖。
以父爲之主也。
服問曰君所夫人太子嫡婦
父在子爲妻以杖卽位
(喪服小註
)謂庶子
(喪服註止此。
)賈䟽亦云天子至士庶人。
父皆不爲庶子之妻爲喪主
故夫皆爲妻杖也。
自經傳至註䟽
皆只以嫡庶爲斷。
並無同宮異宮許多
說也。
同宮異宮之說。
出自奔喪
凡喪父在父爲主䟽文。
鄭註則只云與賓客爲禮。
宜使尊者
意似與䟽不同
正使奔喪本意
一如孔䟽之意。
喪服經文旣若彼明白
則固不當舍經而取記。
記意未必然者乎。
又况同宮異宮。
周時貴貴之法。
今不知命士以上的是何官。
而又貴者未必異宮。
賤者未必同宮。
則其何所準的而爲之定制乎。
朱子家禮
一掃貴貴之法。
因時制宜
觀會通以行其典禮者。
今生朱子之後
不敢復容他說也。
或問庶子旣爲妻杖。
而其父主喪題主則其夫練禫奈何
答曰父爲庶子主喪非禮也。
題主雖難遽改。
爲妻杖禫自是常禮
今旣杖矣。
杖則練禫隨之。
何可廢也。
家禮無論嫡子庶子爲妻皆杖。
嫡子父在則自當以父爲主
以此旁照
粗有據依
行之似無礙也。
或又問嫡子父在爲妻不杖則練禫行否如何
曰爲妻具三年之體。
故杖而練且禫。
父在而爲嫡婦主喪則其夫壓而不得杖。
不杖則不得具三年之體。
練禫無可言矣。
今人有爲妻不杖而行禫者非也。
杖與不杖。
類例自別。
杖則與父在爲母同例
不杖則與祖父母世叔父母同例
不杖而行練禫
與杖而不禫不練。
皆非例也。
烏可
哉。
考諸喪服自可知矣。
公元1769年
冬至與日與天會不相關說示稺共(甲午)
二十四氣進退
專由乎日行南北遠近
日行南北遠近
一隨陰陽消長往復
(冬至陽生日行漸進而北。
至夏至而極焉。
夏至陰生日行漸退而南。
至冬至而極焉。
日者陽精也。
進退升降
一隨陰陽消長者。
自然之理也。
)而陰陽消長往復
又不出乎日與天會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一之期。
周而復始
二十四氣與日與天會
宜若相關不相違也。
今以書註考之。
堯時冬至之日躔。
與今冬至之日躔。
所差者殆五十餘度。
夫曆之置冬至
若必以日與天會爲斷。
冬至之日在虛。
自應萬古一年
豈復有在斗在箕之差哉。
然則冬至不係於日與天會亦明矣。
冬至如此其他節候從可知矣。
曷故焉。
盖甞思之。
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者
歲期常限也。
日與天會
固在此限。
陰陽消長
日行南北
始終遅速
亦與之符合焉。
此非必相須而行。
相因而成。
一氣流通
推盪運轉
盖有不期然而然者矣。
所謂常限者。
特其大數耳。
若其往來升降之際。
自不能無贏縮不齊者。
亦理之所必不免也。
是故日與天會則每加抄分於常限之外。
(日與天會
約在四分一之後一刻四五分。
)一陽
復則每欠絲忽常限之內。
(冬至每在四分一之十分許。
)積漸差繆
由毫釐而爲千里
歲差之說所由起也。
始則雖曰符合
其末之舛如此則又安得以牽合一哉
夫姤復乍動於下。
日行已變於上。
驗之律管
驗之日景
燠寒永短。
少差爽。
節候裁成
固當不外乎是矣。
天行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而猶未盡周天之數。
必加進晷然後始與日會
冬至之時天日固未之會也。
然其見於事者。
不過日躔昏中之漸差耳。
雖積而至於退盡周天
燠寒永短。
未甞以是而有所變遷
則其於定四時成歲
未有礙也。
治曆明時之家。
但當審其日躔之在某宿。
昏中之爲某星。
而究其所以然
求通乎堯典之文。
而破衆人之惑而已
至於二十四氣進退
不可以是而並疑之也。
盖旣非相須而不可合一
則自不得不分而二之也。
然則堯之命羲和
何不日行南北
白曉告。
而只說日與天會之期耶。
前固已言之矣。
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者
歲期常限也。
天日之會。
固在此限。
而日之南北
亦不出此限。
彼固不得以專之也。
上文備言日之永短與中
民之析因夷隩則寒暑由於日行
其義已躍如矣。
於此又擧其常限
數而統申之
使有所考據
而至其小小贏縮末流離合則惟在有司者之隨時占驗
故不復詳言之耳。
若夫專以周天度數。
釋三百六十六日則傳註之未備也。
此又不可不知也。
 朱子大全堯典宅朔方節註云。
唐一行所謂歲差者。
日與黃道俱差者是也
蔡傳承用朱子說。
無日黃道俱差者七字
或者謂此非蔡氏刪之。
傳寫者以有兩差者字而脫誤也。
說是矣。
以此七字
節候早晩之無係於日星變易則未曉所謂
愚意則日卽是歲。
黃道卽是天。
日與黃道俱差。
只是上文天漸差歲漸差之意。
引之以證其說而已
無別意也。
盖堯時冬至日在虛則虗卽是黃道
其後虛退而西。
日在斗則斗爲黃道
其後斗又西。
而日又在箕則箕又是黃道
黃道而言則曰虗曰斗曰箕。
漸退而西。
所謂天漸差而西也。
自日而言則虛而斗而箕。
漸進而東。
所謂歲漸差而東也。
若夫蔡傳中天有餘
歲日不足東西二字之義。
已論於書箚及與稺共書中。
此不復言
孟子不動心章說
 
余少讀孟子不動心章。
集註至解無暴其氣。
以致養其氣。
大喜
遂以集義爲毋暴。
持志爲集義之本。
不復致疑。
近更細讀之殆不然
此章大旨
專在持志以養氣
無作爲以害之耳。
集義只是持志裏面事。
非持志之外別有集義工夫也。
若取孟子文從虛心讀數三過
自當灑然無疑也。
若如說則一章義趣
全無骨力
上下語脉
都不相應
孟子所自謂善養者。
用力於什動一之氣。
而反漏却根本主宰之志矣。
其可乎。
玆敢略陳瞽見于下。
以俟後日之更讀焉。
不動心在勇。
勇在守。
卽是志。
卽是氣。
北宮黝之志主必勝
施舍之志主無懼。
曾子之志主自反而縮。
志之所在
氣必從焉。
纔自反而縮。
便有千萬人吾往之勇。
盖持志卽所以養氣
未有持志而氣不得其養者。
未有舍持志而能養其氣者也。
故曰不得於心。
求於氣可。
是則一章命蔕
劈頭排鋪。
精神所注。
專在持志二字
若毋暴其氣。
只就持志上撿防其過。
其意盖曰養氣雖在持志。
若或作爲
以害其氣。
則亦不免反動其心云爾
非以毋暴正作養氣之事。
而持志則但爲其本而已也。
此章大意
已具於此
文特因是而更詳說之耳。
善養是合持志與毋暴而言。
以直養是持志。
毋害是毋暴。
塞于天地千萬人吾往。
以直養是兼體用說。
動而集義
自反常縮。
則雖靜而無事
其縮者固在也。
或問朱子克己動時工夫
未動當如何
答曰雖未動。
須如烈火不可犯始得。
便是此意。
所謂敬以直內者。
卽是動之直也。
故曰其爲氣也。
配義與道。
是用道是體。
持志則動亦直靜亦直。
靜時便是道。
動時便是義。
道義是志之骨子
持志則道義自在其中
西銘云天地之帥吾其性。
則直以道義爲志也。
始焉靜而存道
動而集義
以養其氣者志也。
終焉靜而配道。
動而配義。
以行其志者氣也。
所謂器亦道道亦器而合內外之道也。
集義一段
是專就用上說
工夫多在用處故耳。
然下卽承之曰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
又曰告子未甞知義
其外之也。
分明以義與志合言之。
可謂深切著明矣。
有事一段
是說持志養氣之功程節度
合敬通動靜而言者也。
所謂善養者盖如此
而上文持其志毋暴其氣兩言
於此明白說破
有事勿忘。
是持志。
勿正勿助是毋暴。
至說揠苗則尤躍如矣。
如此解說
然後文字義趣
頭頭相合
節節
相應
勢如破竹
集註大體明白完備
而但致養其氣一句
終似以集義屬毋暴。
下段註中又全不提持志二字
遂使持志無歸宿處
是甚可疑
更詳之。
 程子以必有事焉爲敬。
胡敬齋發明言外旨。
未必然
所謂事者。
固是集義
而今曰必有事焉而勿正。
又曰心勿忘勿助長
詳玩語意
雖無敬字。
而活敬現前
立義集。
持志之全功卽在。
程子他日門人有事於敬之問。
則又以集義爲言
此非前後不同
合而觀之。
意可知也。
成性存存
道義之門說。
 
近余有味上繫七章
吟誦玩索
蚤夜不已
覺於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八字
未有灑然氷解處。
忽於丁未九月望日。
曉睡初覺。
諷玩數四
便見得八字
與天地設一句
融貫襯貼
意味無窮
朝起作小說以記之。
知以極崇爲功。
盡心知性而知天。
窮理盡性以至命。
通乎晝夜之道而知窮神知化德之盛是也
禮以極卑爲體。
灑掃應對進退
禮樂射御書數
以至弟子鄕黨篇所載皆是也。
存存者。
存而又存。
平日洗心齋戒
修省體驗功程法式也。
極其崇而又
存存不已則其崇者益高明光大
無限不可窮而與天一矣。
禮極其卑而又存存不已則其卑者益周匝纖密
博厚無涯涘而與地一矣。
盖知禮之成性者。
極崇極卑。
一或怠忽
便息而虧。
存存之功所以效天法地要訣也。
如是易簡之德。
高厚之體。
常常昭著心目之間。
日用食息
酬酢應接
若大若小
遇正遇變
左來右去
隨處逢原
動容周旋
無不中禮
所謂道義出者然也。
天地而言則易卽道義也。
自人而言則道義卽易也。
人之存存
天地於穆不已
要之只是一箇敬。
程子所謂天地設位
易行乎中。
便是敬者是也
知崇而又存存則三千三百。
燦然昭著
一理貫徹
所謂天道下濟光明也。
禮卑而又存存則行著習察
觸處洞然
而上不已
所謂地道卑而上行也。
一下一上
交濟互發。
乾元坤元
得一生生之功耳。
乾坤二而易則一。
知禮二而道義則一。
揔而言之則三才之道。
不過太極也。
所謂無方而道無對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