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自动笺注)
保晩齋集卷第十三(達城徐命膺君受著)
 行狀
  
英宗大王行狀
公元1693年
維 英宗大王升祔之越七月甲辰
 嗣王殿下進臣等敎曰。
於戲
我 先王盛德大業
在今在臣民
在後方策
固有待於狀。
乃若宮中事外不與知者
不穀不言之。
夫孰能宣昭乎。
肆予不穀
永思前烈
萬幾之暇。
遺事六十六。
咨爾太史之臣。
旁采訓謨
撰次爲狀。
以附實錄之後
命膺稽首對曰。
敢不唯命。
謹按
 王姓李。
諱▣。
字▣▣。
宗大王之孫。
 肅宗大王第二子也。
 和敬淑嬪崔氏以 肅宗二十年甲戌九月十三日戊寅
誕 王于昌德宮。
前三日。
紅光亘于東方
白氣罩其上。
是夜
宮人夢白龍飛寶慶堂。
堂卽 王誕降之室也。
 王生有異質
右腕累累龍蟠文者九。
纔學步。
進見 肅宗
斂膝危坐
 肅宗不命之退。
至竟無難色。
 淑嬪恐 王久跪拘攣
爲製廣襪以舒其筋骸
書畵之屬。
不學而能。
游戲翰墨
神彩動人目。
 肅宗嘉其天成
爲詩以寵之。
六歲
封延礽君
九歲
郡守
徐宗悌女。
爲達城郡夫人
十九歲。
出閤
 肅宗賜軒名養性
又親爲花押與之。
庚子
 肅宗昇遐
 景宗卽位
違豫久。
嗣續無望
明年八月
正言李廷熽上疏
引 祖宗故典
豫建儲位以繫人心
 景宗大臣議。
議政金昌集
左議政李健命
判府事趙泰采六卿兩司長求對。
請告 慈聖早定大計
 景宗命羣臣退俟閤門外。
有頃復召入。
宣示 慈聖手札。
有曰 孝宗大王血脉
 先大王骨肉
只有 主上與延礽君而已
豈有他議乎。
諸臣皆涕泣而退。
冊封 王爲王世弟
郡夫人徐氏世弟嬪。
 王上疏辭。
 景宗報曰。
已過立年
無嗣續。
有奇疾。
念國無計可施
仰稟 慈聖。
俯從羣請。
委以儲位之重。
小心翼翼
以副國人顒望
賊臣鳳輝上疏曰。
殿下再聘 中壼僅數年。
嘗藥憂遑。
仍居諒闇。
嗣續無可論也。
今 寶曆方盛。
 中壼年纔踰笄。
日後螽斯之慶。
擧國顒望
或 兩宮有疾
妨於誕育
保護之地。
竭誠醫治
不用極。
而乃卽阼元年爲此擧。
何哉。
始使廷熽疏請。
有若嘗試
更鼓已深。
登對力請。
而旣請入稟。
旋請出宣。
便同使催督
可謂無人臣禮耳。
戊辰 殿下誕生也。
立嗣非不急矣。
而諸
臣以姑觀數年爲言
人臣事君當如此
忙急草率
人心疑惑
久而靡定。
願自今凡於事爲
斷自 宸衷
毋使威福下移
正大以下愚弄迫脅之罪。
以謝國人
 景宗乃下敎于朝廷曰。
 先大王日月之明。
深慮之無嗣。
今予疾無期斯男。
敬承付托
夙夜憂懼
日昨臺疏。
爲 宗社定國本。
正合 先大王盛慮及予之志。
仰稟 慈聖。
旣定國本
實 宗社無疆之福。
鳳輝之疏。
此何人斯。
卿等論以啓大臣三司
請鞫鳳輝以正王法
 景宗可之
改爲遠竄
大臣宰臣司政宗臣學生
執前請愈力。
賊臣趙泰耈以右議政
近畿忽陳箚。
借引 孝廟承儲日故相李敬輿守經之論。
以爲鳳輝忠赤
不當撲殺也。
先是 肅宗上賓
吊勑言有皇旨
欲幷慰 世子弟子侄。
廷議不從
上疏言。
上國行之爲失禮
陪臣受之爲冒嫌
 王子諸宗
豈敢於此哉。
嗛 王無顧忌
至是復箚救鳳輝遺力
三司聲論耈罪。
請先削黜
於是 王再上疏固辭
 景宗慰諭備至
九月
 王始受冊寶於仁政殿。
步趨進止
中規度。
開胄筵講小學綱目
難疑問答
繼晷不倦曰。
宮僚朋友也。
朋友將以責善
情志流通
然後方盡其
言也。
嘗以心經筆墨賜兼說書趙顯命曰。
說書誠心開導
伯禽襄子之言。
余不忘也。
 孝廟大志之言。
余不忘也。
宮闈和氣之言。
余不忘也。
近習擇之言。
余不忘也。
牽牛過堂圖揭壁之言。
余不忘也。
夫言而忘之。
棄言也。
薄物以示不忘之意。
心經以謝心學之勸。
當是時。
 景廟疾益甚
酬接萬幾
火升覺察
見意絲綸
諸有忠慮於國者。
欲 王參決庶務
以分 聖勞。
宰臣李台佐廷語戶曹判書鎭遠曰。
此時代理
烏可已也。
士大夫相酬酢。
其言如出一口無異辭。
有金一鏡者。
爲人凶譎多悖行。
見利忘恥。
李師尙,尹就商等爲擯棄者。
相結納。
䆠者朴尙儉,文有道宮人石烈,必貞爲奧援
以 王英明
恐悉燭其奸宄狀。
張目攘臂外庭
凡言代理者。
輒驅之逆。
羣臣瑟縮敢言
是年十月
執義趙聖復上疏
臣僚延接
政令裁決
引 世弟侍側參聽
隨事訓習
一如 先朝丁酉故事
 景宗是其言。
遂下敎曰。
有奇疾十餘年。
丁酉聽政之命。
爲 先朝靜攝不暇
顧予躬及自登極
症尤沉痼
世弟年壯英明
若使聽政
國事有托。
得安意調便。
自今大小國事
世弟裁斷
是夜
賊臣崔錫恒入直承旨玉堂
對寢成命
賊臣世良陳疏。
請加聖復邦刑曰。
天無二日
無二王。
不直請使 世弟臨朝參聽
臨朝而何
爲人臣敢懷陰移 天位之計。
不容覆載也。
承旨啓廸爲言世良指意凶悖
兩司隨請世良絶島安置
復請拿鞫嚴問。
 景宗命時原任大臣二品以上三司來會賓廳。
敎曰。
早定儲位
本欲代理
已稟 慈聖。
依前下敎擧行
於是 王四上疏力辭。
大臣以下詣閤求對不得請
百官庭籲。
請寢代理者凡三日
 景宗又敎曰。
予病若可酬應
何至是耶。
近者火升
一日頻發。
使左右考例而行。
左右可乎。
世弟可乎。
卿等思之。
使我兄弟分苦分痛
扶將之國
議政金昌集
左議政李健命
領府李頤命
判府事趙泰采等。
聯名箚言。
大小國事
幷命裁斷
國朝未之有者。
中外驚惑
臣等雖萬被誅戮
不敢奉承
至於細務分理
旣有丁酉裁定
爲 殿下臣庶者。
豈敢以輕遽爲拘。
一並違拒哉。
箚上。
泰耈自鄕馳入宣仁門求對。
政院謂臺閣方論泰耈罪。
泰耈不宜求對也。
拒不納。
有頃
司謁傳命泰耈入侍
傳命政院三司入侍
傳命原任大臣宰臣入侍
入侍悉收前後下敎寢不行
旣退。
三司臣隣
接。
關由喉司。
乃三百年定規
今泰耈自何逕稟旨乎。
此路一開
後雖有北門之變。
無以隄防
請承傳色司謁拿問嚴覈
 景宗可之
兩司復論泰耈平日交通䆠寺罪。
極邊遠竄
不報
十二月
賊臣一鏡,朴弼夢,李眞儒,李明誼,鄭楷,尹聖時,徐宗廈等七人
聯名上疏
有云伏閤庭籲。
止於三日
己巳
大臣半日庭請。
尙斥以造,訒,仁弘之科。
則彼輩固難逭冀,顯,莽,操之誅。
願降明旨
賊復四凶
一以三尺斷之。
遂結之曰。
身佩安危大臣
進死一步
臺閣者敢以陰機等說。
勒成罪案
設心凶且慘矣。
指泰耈也。
疏入。
四大胥命
是夜
承旨三司卿宰將臣
或罷或黜。
一鏡爲吏曹參判。
弼夢,眞儒等爲三司
就商爲訓鍊大將
未幾
尙儉與有道石烈,必閉塞 王朝見之淸暉門。
謀害 王益急。
 王夜召宮僚
出閤辭位
輔德金東弼力陳其不可
明日 大妃下封書于賓廳曰。
儲嗣之定。
奉 先王遺敎
而 主上親書爵號
予又下敎於大臣
不幸宮人䆠寺交構 兩宮
比予與 主上宮人責諭。
宮人肆凶悖。
是必有當律。
卿等亦宜調護我 主上東宮
以保我三百年 宗社
毋負我 先王遺敎
於是大臣二品以上政院三
公元1782年
司求對論之。
尙儉,有道石烈,必伏誅
凡 王在儲位
奸凶表裏交構
處前古帝王所難處而 王不形色辭
應之有道
卒使宮闈之內。
和氣藹然
以是知 王有聖德焉。
壬寅九月
 王齒學
甲辰八月
 景宗大漸
初。
李光佐爲藥院提調
以 聖候久沉綿。
李公胤業醫名國中
遂除公胤主簿
入藥院議劑。
公胤爲人悖妄
癸卯夏日
試峻攻劑。
朝廷公胤善醫
不之疑也。
至是 聖候沉篤。
光佐不卽設議藥廳。
 王不脫冠帶
一飯一飯
再飯亦再飯。
泣謂公胤曰。
元日下。
此豈立己見之時耶。
急以蔘附回陽
光佐公胤前見愈固。
竟不多用蔘附。
 景宗薨。
 王哀毁踰節。
羣臣請嗣位
不從
大臣司政宗親文武百官
屢啓不得請
 王大妃手札勸進
然後 王始冕服
至仁政門。
哀號陞座
改卜時行禮。
尊 王大妃金氏爲大王大妃
 王妃魚氏王大妃
 嬪徐氏進爲王妃
 王將受冊寶。
䆠寺宮人
尙多儉黨。
肆詆不道
寶盝砌隅。
聲徹御座
 王若無聞也。
朝夕哭奠必躬臨。
嘗患風痺試鍼。
藥院以鍼忌喪側。
請停哭臨
終不聽。
暇則孜孜萬幾不少休。
或言勤勞太過
非所保嗇也。
 王曰。
公元1723年
土之民。
不才逸也。
瘠土之民。
不有才勞也。
三代之君。
以勞爲治。
未聞以逸豫治也
先是
 肅宗季年至 景宗四年
皆以違豫不得經筵次對
 王旣公除
講行之。
獻替承宣
開言路。
罷虎贖之綿布
以紓民力
申禁閭舍橫占
疏放囹圄幽滯
久任外官
責以成效
一令出。
四方拭目
會有雷異。
 王親爲文下政院。
使代撰求言之敎。
其略曰。
修己之未能歟。
虛受之未盡歟。
自奉過侈歟。
待臣不誠歟。
賢人在野
有未用歟。
窮民抱寃
未達歟。
朝著不和
天氣歟。
私意橫流
公議歟。
咨爾近密
代予草敎。
廣求直言
言而過中
予當不罪也。
噫。
生民水火方亟。
黨習之干戈日尋。
念及於此
丙枕何安。
廊廟之臣。
擧直錯枉
方伯之臣。
黜陟惟明。
欽乃職事
上答旻天警告
政院請毋代撰。
以所下絲綸
布告中外
王曰。
文拙也。
更代撰。
政院復言臣等代撰。
不如王言也。
 王曰。
覆難非禮使之道。
如其
十二月
景宗大王于懿陵。
卜陵。
 王必稟 大妃
得旨乃決。
凡民田宅在局內者
有司厚價斥之。
不使有怨。
時新庚子 大喪
有司猶未知宮中故事
眩於擧行
 王考指授
細大不遺。
誠必信。
終始罔愆。
公元1785年
乙巳春正月
 王下敎勸農
方伯勿奪民時
令辭陛者召見
戒以安民
又敎曰。
我國褊小
用人不廣
舊臣盡逬。
仕朝端者不如往昔
予庸痛恨
方今歲籥已改。
理宜與物皆春。
被謫人。
其令大臣金吾
輕重疏釋。
初。
一鏡諸賊。
疏斥聯箚四大臣。
比之冀,顯,莽,操。
自知勢不兩立
欲網打一隊
絶其根芽
乃嗾市井無賴人睦虎龍上變
遂起大獄
盡殺四大臣。
及其族黨株連
親知編配
幾遍於八道
歃血頒赦。
其敎文。
一鏡撰也。
用辭造語
備極凶悖
與七賊疏辭相表裏
矯誣 先王
以及 聖躬
人皆憂憤
然畏鏡,夢氣焰敢言
前年冬。
正言倚天上疏論之。
 王遂一鏡,虎龍正刑。
孥籍如法
弼夢等六賊
削黜
後並栫棘。
而被誣諸人
未及疏釋。
故有是命。
亡何
尙道士人金麟壽等疏請先正臣宋時烈享道書院
且復正臣權尙夏官。
一鏡等所黜奪也。
 王曰。
斯文是非
儒林
不在朝廷
可令該曹復其官。
是月
 王將幸 陵。
天氣峭寒
藥院請竢和暖
王曰。
云雨露旣濡。
君子履之
怵惕之心。
不得隨詣因山乎。
不從
謁 陵還。
會有鞫獄
有司請施壓膝刑。
 王曰。
漢文帝肉刑
唐太宗明堂
公元1723年
圖。
謂人五臟係於背。
除笞背法。
我朝 世宗
亦除笞背。
壓膝五刑所無乎。
其永除之。
三月
右議政鄭澔四大寃死狀。
 王命復官致祭贈謚
晩成啓廸,金雲澤金民澤李弘述,趙聖復等幷復其官。
贊善李喜朝贈謚
召對
謂筵臣曰。
諷諫微諫
爲人臣格君之要。
若自人君
則使其臣不能正諫
乃反䂓䂓於諷與微。
不亦可愧之甚乎。
夏四月
命抄巖穴志士
以充經筵官
將欲招延顧問也。
右議政鎭遠白 王曰。
宮人必選於內婢。
不侵及良家者。
 先朝德致也。
往往侵及良家云。
果然否。
王驚曰。
掖庭少。
不能法唐宗之放出
豈容益其選也。
良家女。
爲其父母
辛勤長養
一朝幽閉深宮
仁政也。
立命拿問中官
配宮奴。
五月
刑曹覆奏諸道强盜罪。
 王謂刑官曰。
好生惡死。
人孰無此心。
飢寒侵漁
不自覺陷溺至此
皆予敎不及民而然也。
等宜哀矜勿喜。
酌量遄決。
不令久滯囹圄也。
秋七月
大旱
 王下敎求言
親禱社稷不雨。
將復親禱北郊
有司曰。
無例也。
請改以南郊。
 王曰。
 先朝特祀農壇。
不當法耶。
積誠致潔。
禱于北郊
旣祼。
密雲四集
滂沱下。
冕服盡濕。
 王秉愈恭
終無失容
與祭者莫欽歎
八月
忠淸道臣
竪故忠臣洪翼漢,尹集,吳達濟墓石
 聖祖嘗賜三忠田畝
有司因循久不與。
至是飭令盡與之。
冬十一月
三南饑。
 王減宮納米補賑曰。
 先朝北關貢銀
故多以銀補賑。
今銀變爲布。
雖欲體 先朝遺意
不可得也
十二月
有以煥章庵所藏 毅宗皇帝御墨之者
 王感涕曰。
皇明再造之恩。
沒世不可忘也。
歲月寖久
人心易狃。
倘非我 聖祖闡明大義
東土生靈
豈知尊周之義乎。
仍命致祭南漢節祠
又祭于江都忠烈祠。
又祭于統制忠武公李舜臣祠。
又祭于華陽洞文正公宋時烈祠。
尋以萬東祠賜額
 御墨刻之石。
親序其下。
印賜文正之孫。
石本內府
嘗夜對天甚寒。
承旨請於臥內儒臣講。
王曰。
人情嚮晦易倦。
衣冠
庶幾振發精神也。
二年丙午春正月
常參經筵
命 王世子書筵
舊例
祈寒盛暑停兩筵。
至是。
 王敎曰。
禹惜寸陰
衆人惜分陰
三陽已開。
何待日暖乎。
上辛祈穀社稷
以爲常。
二月
 王因三南荒政。
曰。
昔在 先朝
嶺東監賑御史飢民圖。
是有 御製詩。
予嘗披見其圖。
餓莩者。
顚連者。
匍匐歠粥者。
在目前。
公元1721年
三南之民。
奚異是哉。
設賑邑民
其蠲一年糴庸。
次者半之
夏四月
增建 宗廟 景宗室。
成宗上疏太祖始建 宗廟
至於今而重建慶也。
宜稱慶。
 王曰。
君臣一心
謹守 祖宗成憲
使深仁厚澤
淪浹肌髓
勝豫大之擧遠矣。
何庸稱慶爲也。
秋八月
司諫李秉泰上疏。
指陳衮闕切直
 王賜虎皮奬之。
九月
命贈故副提學權忭謚。
自 肅宗中年
絶意榮塗
士大夫高其風采
故有是命。
冬十月
 景宗大王端懿王后祔 太廟
禮成
 王還御仁政殿受賀。
三條
飭諭百官
一戒朋黨
二戒奢侈
三戒崇飮
十一月
 王謁文廟酌獻
明倫堂
親策多士曰。
欲得經綸才。
習俗文華
文山精忠
其各務實
毋孤予意。
三年丁未春正月
 王將親祈穀社稷
曰。
爲民祈穀
敢自逸乎。
乃步至齋殿
承旨固請乘輦。
不聽
儒臣將歸覲其親。
以親病謁告
 王曰。
誠病也。
情固當然
若無病而爲有病。
非惟告君不誠。
其於子道何如哉。
命改其語。
予告三月
武臣特進經筵者。
命各陳文義
先是
武臣文義
承旨察推
自是武臣特進者相戒不敢言
故有是命。
巖穴被選經筵官者身沒。
筵臣請贈官
 王曰。
不以
公元1676年
祿羈縻
何必贈官乎。
可遣禮官致祭
本道庇其喪葬
夏五月
左議政致中
以京外錢匱竭
請鑄錢以益之。
 王以爲鑄錢之弊。
倍於錢貴也。
竟不許。
四年戊申春三月
嶺南李麟佐,鄭希亮等反。
 王師討平之。
先是
一鏡,虎龍伏誅。
弼夢諸賊悉栫棘。
其徒自度逆節難容於覆載間。
弼夢從父弟弼顯。
一鏡之子寧海
虎龍之兄時龍等。
與沈維賢之爲鏡夢腹心者締結
己巳罪死人閔宗道李義徵子若孫及諸失志怨國者。
譸張凶言
誑惑人心
佐,希亮爲元帥
李有翼,李河爲謀主
平安兵使李思晟倡亂於西。
摠戎使金重器
禁軍別將南泰徵和應於內。
欲以是月二十日犯京。
推戴密豐君坦。
蛇糾蚓結
醞釀頗久。
朝廷漠然不知。
至是。
朝賀崔奎瑞退居龍仁。
隣人安鑮。
始知賊情
疾馳入告
水原府使宋眞明續又械送上變人。
 王乃命兵曹判書吳命恒爲四道巡撫使。
文秀趙顯命爲從事官佐之。
使率京營兵徇安南下問罪
以李汝廸,朴東樞繼援將。
京營兵及開城馬軍
爲都巡撫後援
張鵬翼鎭御大將
北漢城下以防西憂
尋代金重器摠戎使。
出鎭水原
纘述爲捕盜大將
李廷濟爲京畿
公元1677年
監司
防守漢江銅雀津。
金東弼爲經略使
開府南漢
分兵遮截龍仁等諸要路。
兪拓基楊州使兼東路鎭御使
領兵進守鼓巖。
金在魯爲忠州使兼湖西安撫使
控扼鳥嶺等處。
權𢢜代權詹爲忠淸監司
李匡德鄭思孝爲全羅監司
黃海監司金始㷜率三千軍。
遮守洞仙嶺。
兵使元百揆率親騎衛三百人
遮守靑石嶺
待思晟就拿後罷兵
朴師洙爲嶺南安撫使
安東左道
慰諭召募
尹淳監護諸軍使
嶺隘分兵防守
宋寅明爲大司諫備局提調
使處禁中議事
皆 王屈羣策剖分
投機制勝
間不容髮
國人以爲安。
 王師未及發。
夜入忠淸兵營
殺兵使李鳳祥
於是營將南延年鳳祥褊裨洪霖
罵賊不屈死之。
 王褒延年曰。
疾風勁草
立命兵曹判書
旌其閭。
起復鳳祥子漢弼。
延年子德夏。
陞其品。
從軍復讎
人人思奮勵。
 王嘗御帳殿鞫囚
左右密語之曰。
俄者囚援引思晟也。
侍衛宣傳官李思弼蒼黃出去
於思晟誰也。
對曰。
從父弟也。
是夕
以闕直拿囚思弼及思晟。
伏法梟示軍前
思晟素以才稱。
朝廷金吾郞捕之。
疑有變。
未幾
西倅上思晟寄其家書
瑣細婦女語。
 王喜曰。
無憂也。
未已
金吾郞捕思晟至。
凡 王籌度機宜
多此類。
措置軍事闕漏
 王師安城竹山
遇賊如摧枯拉毁。
一鼓盡勦。
檻送賊魁麟佐等於京師
尙監司黃璿檄星州牧使李普赫。
爲右防將。
誓師入陜川郡。
掩擊賊兵
斬獲甚衆。
山府使朴弼健爲左防將。
昆陽郡守禹夏亨領兵屬弼健軍。
據牛旨嶺。
斬賊酋希亮,熊輔首。
諸賊望風自潰。
於是凶逆悉平。
遂命罷兵歸農
命恒班師
 王御南門樓受馘。
論功有差
圖像雲臺鐵券
乃諭侍衛將士曰。
爾等親屬凶逆故舊凶逆者。
不知其謀。
懷疑懼。
予雖凉德
面諭而貳之乎。
將士莫不感泣
是月
 王與世子謁 淑嬪廟。
暬御丘史所嘗使令於潛邸者。
欲得進見
伺候於廟內。
弘文館上箚言不當非禮之視示 東宮也。
 王嘉奬之。
立命出陣門外
秋九月
 王幸靖陵。
除道民塚
 王怒曰。
不有國法
犯葬御路傍。
罪也。
然毁民塚
王者之政乎。
遂罪地方官
時大熟。
進宴于 大王大妃 王大妃
朝士年八十以上
庶民年九十以上
酒米魚肉有差
冬十月
 王將親行大享
弗豫
天且甚寒。
大臣請代攝。
 王曰。
皇明 仁宗皇帝强疾親享。
汗透衣疾愈。
不當
公元1678年
法耶。
竟親享。
晨祼至望瘞。
誠敬藹然
升降步趨
望之若神。
五年己酉春正月
下敎勸農飭守令。
民種糧。
以爲常。
 王方招徠巖穴士。
諫官恩禮太過
 王怒曰。
此啓人主輕視巖穴士之心也。
遂罪之。
時 王銳意矯良役弊。
任事者病經用無以充。
 王敎曰。
諸臣期予不淺而予之政猶泄泄也。
且如漢文田租半者前後相望
無他焉。
節約也。
國誠有裕
一民二匹
何難蠲乎。
宮田定制免稅
悉令出稅。
衙門書院位田。
視此。
尋諭廷臣曰。
古語云。
城中好高䯻。
四方一尺
慕效本故在也。
昔我 宣祖衾與袴皆木綿布。
宮中傳爲美事
予素不喜奢華
且以 聖祖爲法
故令尙方製黑布笠。
金珠錦繡
非我國之貨。
國俗樂趨之。
若是而何能使黃金同土價乎。
老臣已矣
年少之臣。
他日必見予志之少展也。
右議政李台佐曰。
孔子千乘
節用愛民
不過如此
今日行一善政
明日行一善政
回否爲泰。
夫何難乎。
但其進者其退速。
此又 聖心之所當勉也。
 王曰。
善。
予在東宮
宮僚陳戒。
未嘗厭聞
卿言切中予病。
佩服也。
三月
朝廷新經戊申亂。
凶逆近族
不擧擬於職任
王曰。
晉王導王敦近族乎。
往者名出賊招。
亦分
黑白疏釋之。
國法所不坐者。
置諸疑似之中乎。
王政也。
其自今調用
夏四月
 王親禴入齋殿
曰。
外生民。
皆我 祖宗赤子
然都民不耕不蠶
事育皆仰貢米。
爲有司者不體臨門駐橋之諭。
徒以惜費爲心。
豈自近及遠之道乎。
其飭所司
毋孤予入 太廟起感。
亦令八道兩都
恪遵首春
五月
戶曹北關銀礦
 王曰。
唐御史權萬紀以採銀爲請。
太宗曰。
與其多得數百萬緡。
何如得一賢才
可謂帝王之體矣。
其已之。
毋俾唐宗專美昔。
秋九月 誕彌節。
儒臣金鑑錄陳戒。
 王賜近思錄以賞之
十二月
奉 肅宗入世室。
從時原任大臣之請也。
六年庚戌春正月
 王講東國通鑑
謂筵臣曰。
孔子春秋
必尊天王
所以正君君臣臣之義也。
高麗臣事宋。
徽欽之名。
直書國史可乎。
我國自孝廟 聖考尊周以後
一隅靑丘
保大明日月。
爾等其不忘 先朝大義也。
先是
纂輯廳。
命大提學李德壽
撰 肅廟寶鑑
至是上之。
 王三復感涕
善繼自勉
二月
 王將幸 寧陵
時驪利間往往癘氣
然羣臣恐以癘氣爲言
不槪 王心
遂托他事。
弘文館上箚諫止
 王責曰。
爾等聖賢書。
職在經
公元1679年
幄。
乃以婦人拘忌勸其君。
予竊恥之。
大臣三司二品以上相率力爭
 王終不聽。
飭所過路耕民。
皆令播植不輟曰。
此亦春省耕之意也。
回鑾廣州
西將臺。
感 聖祖志事
俯仰太息
三月
羅弘彦謀推戴廢宗垓圻。
事覺伏誅
垓圻。
庚申罪死逆宗楨從孫
己巳罪死人閔就道外孫
弘彦。
戊申賊崇坤崇大親屬
鄭思孝友壻也。
三綱二倫行實等書于八道
刊印廣布。
俾民觀感
二書皆 世宗朝所撰也。
時。
北關饑。
遣御史監賑。
又遣督運御史嶺南
輪浦項倉穀于都連浦。
浮海以濟之
太僕牧塲可墾之地。
許民起墾。
於是北民無一捐瘠
夏五月
 王覽 肅廟寶鑑
致祭崇仁殿武烈祠。
歎曰。
東方左衽之俗。
賴有箕子八條也。
寶鑑
幾忘之矣。
遂遣禮官
致祭于殿祠。
尋命購岳武穆精忠錄以進。
先是戊申賊崔必雄亡命
䆠官所捕納。
 王賞䆠官
不許錄勳。
至是筵臣以爲言。
 王曰。
中官策勳
漸不可長也。
竟不許。
六月
 宣懿王后魚氏薨。
 王宅一如甲辰
 大王大妃以爲過禮
大臣重臣
以爲言。
 王曰。
歷觀前代帝王
能知繼體之重者尠矣。
所以爲此者。
後王繼體之重也。
七年辛亥
公元1680年
春三月
 王講周禮
司寇邦禁曰。
禁者禁於未然也。
秋曹京兆柏府
收贖爲務。
恐犯者之不衆。
禁之設。
豈亶然哉。
其飭之。
夏五月旱。
 王遍禱南北郊
輒雨。
雨不沛然
 王曰。
噫。
歲且歉矣。
所以賙賑者。
大臣請鑄錢以代經費而儲其穀賙賑
 王曰。
不然
不在官則在民。
與其而後賑之。
曷若預散於民。
使民無飢也。
百姓足。
君誰與不足
其是之謂乎。
諸臣皆頓首稱善。
秋八月
遷 長陵交河
先是
有言舊 長陵蛇虺
 王命大臣相視
果然
 王遂決意遷厝
遷厝日。
幸舊 陵。
隨至新 陵。
巨細躬親董飭。
旣卒事。
敎曰。
民勞矣。
爲民父母
豈可曰非遊畋敢言云爾乎。
交,坡,楊,高四邑貢稅調布
減其半。
郵卒令廟堂施惠
初。
舊 陵
皆 孝廟手植
王取其子。
自播新 陵曰。
使予子孫
感予手澤
如予之感 寧陵手澤也。
九月
筵臣言五禮誕日賀。
 王不受誕日賀。
過也。
 王喟然嘆曰。
程子云人無父母。
生日當倍悲痛
使予得如 世宗聖祖之時
何辭於賀。
東宮則辭之。
今日則受之。
可乎。
不從
先是
經筵官梁得中至。
擧止樸野
所對太闊不適用
筵臣皆笑。
然 王優禮遣之。
至是。
筵臣復以爲
言。
 王曰。
山野之人。
無怪其如此。
可貴不可忽。
忽之恐他人不肯來也。
終 王之世。
未嘗一言其短。
冬十二月
行三覆。
敎曰。
唐太宗中主也。
貞觀之間
囹圄空。
鵲巢于樹。
寡人臨御七年
無德施化
外慮囚。
厥數過十。
德化未能及民而然也。
方伯
毋曰予否德
恪勤宣化
欽乃申諭
八年壬子春正月
修崇靈殿崇德殿。
近臣致祭
調用前朝王氏後。
靈殿
檀君祠也。
崇德殿。
高麗王祠也。
五道大饑
 王屢飭廟堂議賑。
久未得善策
 王讓曰。
卿等若以民吾同胞爲心而凡諸爲民之政。
常如學問之士。
無疑疑。
疑者無疑
豈有不濟乎。
今乃玩愒如此
哀我赤子
徒受困於下也。
羣臣皆愧謝
至是賑五道
有司欲爲粥以賑京民。
 王曰。
與之乾餱
俾歸與妻子共之。
三月
飭三南餓殍在道路者。
官收瘞之。
夏四月
王行次對
諸臣議賑爭不已。
臺諫以爲言。
 王從容謂曰。
天地交泰然後萬物成。
上下交孚然後庶事理。
秦皇周末頹弛
刑法繩之。
羣臣救死不贍
何暇交孚
和氣索然
上下怨叛
比及二世而亡。
漢高懲秦苛法
濟以寬簡
朝儀不嚴
擊柱者。
叔孫通制禮。
乃曰始知皇帝貴也。
自晉唐以訖我朝。
皆文
公元1108年
勝其質。
至於今則君臣之間幾乎否隔
故予欲損有餘不足
所以矯枉過正之弊也。
臺臣之同入次對。
非欲備位
實兼糾察
可自今隨事剌擧。
五月
誣奏請使洛昌君樘等回自燕京
進新修明史。
先是
國朝 宗系事。
 太祖得國事。
 仁祖登極事。
傳聞訛謬
皆誤紀於大明會典等書。
 列朝屢遣使辨誣。
未之盡正。
及 王七年
始聞淸國康煕季年
王鴻緖修明列傳
未及卒業鴻緖卒。
乃使張廷玉徐乾學等。
天下文學之士。
修本紀諸志。
歷三十餘年。
至是垂畢。
 王曰。
噫。
若過此會
雖悔曷追。
亟遣樘等奏請
及樘等還。
諸誣盡昭晣於新史。
命給米一千石于江華府。
俾糶糴取耗。
千把摠以下較射賞格費。
留守尹游請也。
閏月
 王親書尊聖廟正士習務誠實九言
復爲綸音三十
近臣宣諭太學諸生
且宣饌。
明日太學生上箋謝。
遂命久任大司成
責成效。
六月旱。
 王親禱于社稷北郊
不雨。
乃敎曰。
連年亢旱
民將盡劉。
減饍足以盡責己之道。
昔晉大旱
縣子所對。
禳灾之要。
其令遷市三日
冬十月
上番薄衣者。
司製襦衣賜之。
飭所過州縣富戶
隨見收接
不令凍餓街上
十一月
賜京
公元1109年
畿三南嶺東民米租四萬五千石。
減庸調一年之半。
盡蠲糴耗。
乃敎曰。
孟子云。
保民而王。
莫之能御
今之民。
卽我 祖宗赤子
而况 聖考恤民盛意
予素見聞者乎。
連年荐饑
蓄積枵如
然民若盡劉。
雖有穀億萬斛。
將安用哉。
分遣御史
監賑宣諭
且令搜訪文武才巖穴志士
九年癸丑春正月
 王下敎飭朝廷
聚精會神
惟才是用
舊日之習。
本然之公。
與歲俱新。
二月
 王視學
命酌文廟
右議政興慶上箚言。
酌獻文廟
例當試士
非荒所宜也。
 王報曰。
漢高開刱之初。
以太牢祀先聖
我 聖祖龍灣回鑾
掃地爲壇
首祀先聖
國家多事
三年甫畢。
斯禮之曠。
比及八年
於予心不其歉乎。
雖然
節用愛民
先聖攸訓。
不可先聖之訓而祇謁先聖
不可試士之費而不謁先聖
一依禮儀視學禮。
進酒進饌
從簡行禮
酌獻試士禮則退以來秋。
 王遂文廟
親獻先聖
退御明倫堂
以朝士習周禮者。
講書官。
諸生之能通一經者。
皆各進講
討論文義
賜掌議二人中庸一部
夏四月
 王癉心憂民
減饍久不復。
有司以爲言。
 王愀然曰。
予對玉食
不能安。
欲以玉食遍饋饑民而不
可得。
况可遽議復饍乎。
冬至使賫來文緞。
悉以賜賑廳補賑。
有司請減百官軍兵祿。
代米。
 王曰。
荐饑由予凉德
獨享玉食乎。
命減御供五分一。
顧謂筵臣曰。
斯民也。
 祖宗至誠愛恤之民也。
不能法祖宗保斯民
世將以予爲何如主也。
由是任事者亦莫敢不盡誠。
五月
 王召對語筵臣曰。
君臣朋友異。
朋友猶難責善
况君乎。
伊尹太甲曰。
有言遜于汝心。
必求諸非道
有言逆于汝心。
必求諸道。
人君聽言之要也。
於諸進言
忼慨激切者。
不能無咈於心。
事過之後
平心思之。
未始慨然歉愧也。
又嘗於晝講
文義敎曰。
緹縈以爲死者不可復生
刑者不可復續。
千載之下。
其言猶令人惻傷矣。
講學之道。
鑑古而戒今。
討捕營治盜。
尙嚴酷。
往往玉石俱焚
故曩嘗累飭。
近復因循踵謬
營將不擇人而然也。
其諭西銓。
自今必歷營將然後方閫帥
討捕營承欵之類。
一如捕廳
移送秋曹者。
巡營盤問處決
仍著爲令。
會有鞫獄
 王親臨訊囚。
按獄之臣。
請令捕廳問罪得實
然後上于金吾
王始難之。
按獄之臣固請。
 王不得已從之。
有頃悔曰。
有體
罪人訊于秋曹
上于金吾
固也。
治盜
廳。
反爲治逆之廳。
捕廳遂成金吾幕府
此路一開
予知後來搢紳難免其禍也。
亟寢前命
以爲後日法。
六月
 王因事謂度支曰。
節儉實體行之。
有味
在內則衣以紵傘以紬。
及至動駕然後衮與傘皆錦。
動駕之時。
固自體貌在也。
咨爾有司
其悉此以尾閭
秋七月
 王將親享。
大臣以日熱請代攝。
 王曰。
事 先何可擇時。
復言
八月
 王敎曰。
自古制刑。
其法。
法外之刑。
雖或取快一時
終非先王欽恤之意也。
予於乙巳
旣除壓膝刑。
壬子
又除捕廳剪周牢刑。
今只餘烙刑而已
頃當親鞫。
亦循用之。
肉刑笞背。
五刑之一。
而漢帝唐宗。
猶且除之。
况無於刑之刑乎。
金吾
其永除烙刑。
著爲令。
冬十月
命設壇東門外
索祭辛亥餓莩
召對宣饌。
父母者歸遺之。
於是諸臣爭取盈袖。
無父母者。
空袖而退。
 王爲之悽咽。
諸臣亦莫不感泣
十一月
安監司權以鎭鴨綠江把守卒。
冬月撤罷。
古也
監司宋眞明承 聖敎刱設。
冰雪呵凍傷人
請罷之。
王曰。
冬月冰合
把守之時。
然苟其非古也把守卒或凍死者。
則是自我死人之路。
何忍爲也。
其罷之。
時大臣宗臣爭體例
胥囚下吏而曲實在大臣
王是宗臣而非大臣
於是大臣呈告求遞。
弘文館上箚言非所以尊朝體也。
 王曰。
人孰無過
改之爲貴。
於敬大臣
失之矣。
遂罷宗臣
敦勉大臣
復以相敬之義。
飭宗府朝廷。
尋遣禮官
致祭文純公李滉陶山書院
命畵陶山書院以進。
十二月
 王患風眩
孶孶機務
夜分不寐。
筵臣勸 王節損。
 王曰。
予見 先朝季年違豫之中。
酬應萬機無少滯。
我家法。
敢自逸乎。
亡何
謂筵臣曰。
始勤終怠。
人主通患
唐明皇開元天寶
判爲二人
尤其甚者也。
昔我 世宗朝命明皇戒鑑者。
 聖意有以哉。
廣求其書以進。
對講陸宣公奏議
 王愀然曰。
昔故左相李㙫勸予講是書。
相臣致中趙文命以爲言。
其意盖以予量狹而欲借是書以開發聽納之量也。
呂祖謙
一介學問之士。
能因論語變化氣質
予講是書。
若不能恢其量。
豈特負是書。
所以三相也。
三相已亡不及見。
予之講是書。
傷哉悲乎。
遂親製綸音三十餘行。
政府求言
補闕拾遺
尋以諸道歲末孝行卓異之士。
京師則否。
一內外之道也。
京兆歲末薦擧如諸道。
先是
 王語筵臣曰。
予自辛丑承儲。
慨然欲以大布大帛挽回世道
自近以
公元1110年
來。
事不從心
徒剋減爲政
其流之弊。
將使史臣無日而後已。
豈予前日立志哉。
大抵亡國之本。
奢侈是已。
然祛奢崇儉
亦惟在人君導率之如何。
予好阿諛而使羣下忠直
則不能行矣。
予着錦綺而使羣下木綿
則亦不能行矣。
端其本正其原。
量力漸進
庶幾乎
至是復下敎曰。
古者燔黍捭豚
可以致敬鬼神
茹毛飮血
可以辨別尊卑
茅茨土階
可以平章百姓
三代以降
人文繁而奢侈盛。
然猶未若近世也。
方今過年未㛰奢侈也。
踰月未葬者奢侈也。
祭先不以禮者亦奢侈也。
草偃知風
影正知表。
匹庶朝士
朝士貴戚
貴戚王宮
予其敢曰惡奢乎哉
尙方織錦坊。
可自今永撤。
勿復請設。
十年甲寅春正月
八道監司兩都留守
廣印農事集成
均布民間
俾知 世宗朝導民務本盛意
親行祈穀
祭旣誓戒
會有鞫獄
命過祭乃鞫。
弘文館上箚言非所嚴鞫體也。
 王曰。
爲民祈年
顧不重耶。
竟不從。
明日
行朝參於明政門。
軍民已故者之丁布。
然後始親鞫訊
一罪人無其實
命宥釋。
出獄而斃。
 王悔曰。
予殺不辜也。
史官書予之
使後世人主鑑戒也。
尋以備邊提調
分差各道句管堂上
察所管
道內豐歉弊瘼。
方伯預講經理之。
 王方行次對。
鵲來啄右史毛席
 王歎曰。
微物亦知毛席不可食而猶且之者
迫於飢也。
哀我赤子
無衣無食。
顚連道路
安知不如微物乎。
遂飭京兆及諸道方伯
勸農安集
擾民之政。
鰥寡孤獨廢疾訪問軫恤
二月
 王將幸 懿陵。
鞫獄未罷。
羣臣請停幸。
 王曰。
宋太祖臥榻之側
他人鼾睡
不憚行幸
君臨一國
以卿等爲臣。
何憚之乎。
不聽
三月
親祀大報壇。
遣官致祭于楊經理祠。
夏四月
親禴後凡一事而屢見者皆不書。
五月
 王講李忠定奏議
命以議軍政車戰兩箚。
頒示三軍大將
尋敎筵臣曰。
公而不明
以賢爲愚。
以愚爲賢。
明而不公
則雖知其賢。
不能用。
雖知其愚。
不能舍。
用舍之分。
不亦難哉。
六月
以故參議安邦俊所撰抗義新編之者
 王覽趙憲壬辰倡義事。
嗟歎不已
賜祭祠及七百義塚
復命南營
刊印手訂天錄日記等書。
分賜錦山沃川兩書院。
秋九月
 王飭諸道監司守令。
民之避役招徠安集
新歸者減稅蠲徭。
務盡蘇息之道。
因講詩之鴇羽興感也。
十一年乙卯春正月
陳奏副使文秀言故兵使襄武公鄭鳳壽
公元1111年
丁卯却敵事。
且進皇明所賜鳳壽銀牌票文。
 王嗟歎久之
致祭鳳壽。
其後
夏四月
冬至使賫來文緞。
京畿營。
買穀儲積
先是壬子賑飢
京畿不足
及前夏時雨降。
 王曰。
人情得雨則弛。
迨此有年
宜思備預之道也。
遂命京畿儲穀。
至是賜縀以助之。
五月
咸鏡監司論犯越民五十人罪。
 王遣御史按査。
臨筵敎曰。
寧失之寬。
毋失之猛。
仍命采訪文武士可用者。
且訪見北鄙徵士李載亨
使傳願見之意也。
秋八月
 王始欲謁 僖孝二陵
俄而有司曰。
夜夢侍 先朝平昔
漢明帝園陵
按曆卜日
正好爲法也。
遂幸 明陵
九月
食之。
 王親救食。
儒臣故事勉戒。
嘉納之。
冬十二月
 王聞四學頹圮
歎曰。
都內王化之本而學舍如此
不可聞於隣國
其令竢春修葺
嘗夜宣饌于入直玉堂曰。
 先朝嘗敎以寒夜
玉堂而撤御饌宣賜
予夜不設饌。
故自御廚具以賜。
可與左右史飮食也。
十二年丙辰春正月
京民已故者悉蠲免其債。
而公限十五年。
私限二十年。
大臣言也。
東萊多士疏言壬辰死節宋象賢
文也。
鄭撥。
武也。
不可同享一祠
二之
 王曰。
兪應孚豈不是武。
同享六臣祠。
不可以武而貶其
公元1112年
節也。
斥不納。
二月
幸 光陵。
楊州民役一等
銓曹高麗王遺裔
立碑于永柔縣岳飛祠。
尋命二品以上各薦才堪字牧者二人
辛壬歉歲
嶺南沿海全家死者
悉免其田租
夏五月
戊申死節南延年,李述源子孫
下敎于監司守令曰。
凶年顚連者。
監司守令。
賑救之。
樂歲顚連者。
不復置心
任其餓死道路
何其一夫不獲若撻于市者異乎。
大臣編配父母喪者。
許令歸葬
法無其文也。
 王曰。
王者以孝爲治。
如之何不歸葬也。
可令歸葬
六月
讓寧孝寧兩大君墓。
立祠其下。
給田置守塚
復其戶。
冬十月
守令犯贓者。
禁錮終身
薦主論罪
著爲令。
十三年丁巳春正月
 王以五事廟堂方伯
務寅協也。
擇字牧也。
循良也。
勸農也。
修堤堰也。
二月
 王自首歲開法講。
討論不倦
玉堂不充
久未開講
 王曰。
上雖倦怠
下猶當勸勉
以予晩學
因春晷漸長。
欲補前工之闕。
玉署門長鎖。
法筵之開無期
淸燕顧問
未有其人。
求諸往牒
是否
遂命備員
日橫講讀
三月
 王患臂手不仁
猶欲親享皇壇。
羣臣力止之。
 王曰。
崇報皇恩
在數崇壇
予曷敢以小疾曠禮乎。
予病妨屈伸
秉珪承筐
失儀
公元1113年
燕居之中。
隷習之粗。
可以如禮也。
復言
尋命政院飭六曹
修明大典
法違者察推
尙監司閔應洙疏言故參判曹偉之寃死
左尹郭再佑之勳業
郡守趙宗道之立殣。
幷賜謚。
從之。
復命洪監司
鄭忠信廟。
其後
夏六月
天甚熱。
 王猶講學不輟
夜鼓四下乃罷。
大臣言太勞神
 王曰。
主一心。
萬化所本。
豈可以日熱怠乎。
 祖宗朝不爾
故予使承旨考古事。
盛暑開講
未有考。
祁寒則有之。
寒與暑奚擇哉。
一月六對
可見 祖宗勤政盛意也。
是後季年
 王竟行六對
未嘗一有闕焉
秋七月
 王將祈雨社稷
時 王弗豫
筵臣言在誠不在禮。
 王曰。
成湯非不足於誠。
何爲代犧桑林乎。
竟親行。
還至金吾門前
承旨放釋輕囚
越二日。
復親祈 太廟
不乘輦不張傘。
至 廟門雨下
衮冕盡濕。
達宵祇事。
明日還宮。
宣傳勞問軍兵
八月
 王幸 健元陵
歷謁 顯,穆,徽,懿,惠五陵
召見京畿監司及守令于齋室
駕還。
明日行晝講。
犒饋軍兵
九月
調用孔氏。
初。
 王未詳國中之孔爲先聖裔。
至是筵臣言先聖五十三世孫紹
翰林學士
高麗末。
魯國長公主來嫁恭愍王
而來
因家東
土。
東土有孔氏始此。
故有是命。
考講館學生同分者。
試製前庭
較其優劣
承旨夜黑不可寫卷。
 王爲撤御座燭與之。
閏月
京畿湖西湖南灾損邑軍保米布。
六鎭饑。
特賜奴貢米三千石。
復益以嶺南儲置米二千石
遣御史監賑。
卒無一人流亡
冬十月
 王旣親享。
掌樂提調尹淳曰。
昔人占國隆替必於樂。
今 廟樂繁促
宜正之。
承旨放釋輕囚
是後祁寒盛暑按例稟行。
大臣備局堂上三司長,兩局大將八道道臣兩都留守
擧人才。
十一月
禁旅行伍試藝陞之。
著爲令。
是月
 王慮囚謂筵臣曰。
 先朝每當御膳進供
雉雞獐兔之生者。
必放諸禁苑
予亦倣而行之。
盖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之意也。
禽獸尙然
况人乎。
十二月
 王語大臣曰。
宋李沆人主侈大封禪
常以水旱奏。
誠得大臣體也。
素無學術
粗聞聖狂之分在於一念
經歷世故者多。
不待等之奏。
常自儆惕
每夜睡覺
今日之無侈大也。
筵臣以程文之弊爲言
 王曰。
蘇軾矣哉
得失置之度外
君德不進也。
雖然
亦惟在上者之導率而已
十四年戊午春正月
遣官致祭于故忠臣金應河。
殉節之歲也。
夏五月
安東人私毁文正
公元1114年
金尙憲祠。
 王曰。
文正大節
百世炳然
敢私毁其祠乎。
亂民也。
首倡者刑配。
秋九月
高麗忠臣吉再謚。
仍命致祭
時慶尙監司李箕鎭以爲言。
 王曰。
種竹賜田
罔僕之志。
確乎不可拔。
逝者有知
豈以賜謚爲有光耶
筵臣言鄭夢周,朴尙衷前朝忠臣而我朝賜謚也
 王可之
命錄三人後。
冬十月
 王講丘濬衍義
至明禮樂篇。
儒臣曰。
猗我 世宗朝。
天降
地出磬石
遂與名臣碩輔制作
粲然可觀
今雖世變風移
豈曰無樂
未有聲律者。
繁音促節
非復 祖宗之舊。
且如民樂
古稱來往東西
一章方終。
今亦不能然。
嗚呼惜哉。
良久復曰。
朝之五禮儀。
皇朝大明集禮。
朝士無人習熟
凡有大禮
一諉鴻臚吏
顚倒變亂
禮尙如此
何論乎。
亡何
方伯令之濫刑者。
京畿三南大同米。
命留其半于各邑曰。
古者有司之臣。
不以錢穀之數白于上者。
人主知其裕。
反生豫大心也。
常因月終所上會要
以爲安得儲積殷富
效漢文盡天下田租也。
今之儲留。
不能當給租。
庶可省轉輸費也。
十一月
文正公趙光祖故參判鄭蘊
立後奉祀
故府尹林慶業及皇朝提督李如梅後。
十二月
大臣以伊川谷
公元1688年
山多盜。
請易以武倅。
 王曰。
爲治能否
不係與武。
况盜本良民
使仁漸義摩。
龍蛇化爲赤子可也。
豈容以緝捕杖殺爲務哉。
宜先飭兩府
十五年己未春正月
 王親耕耤田。
方伯守令。
民種糧及牛。
闢田野。
宗戚僕隷侵漁京民。
民有不能㛰嫁者。
有司助之。
夏四月
 王講丘濬衍義
郊祀皇帝省牲誓戒百官
歎曰。
祀典
不當若是耶。
禮官大臣
大臣以爲百年不行之禮。
不必刱也。
 王曰。
無於禮之禮。
不可刱。
所有者。
若之何不行也。
遂命自今親享。
省牲誓戒
亦皆親之。
進宴于 大王大妃
朝士年七十。
庶民年八十以上之子若孫官與資。
各宴其親。
五月
追上 中宗元妃愼氏謚曰端敬
祔于 太廟
先是 肅宗時。
申奎上疏請復 莊陵位號
又請復 愼妃位號
 肅宗但復 莊陵位號
至 愼妃事猶難之。
建祠置守戶
是年春
 王因事起感。
命中官守祠。
未幾
士人台南上疏請復 愼妃位號
 王曰。
心趣向。
不可不愼
漢武理財理財者進。
開邊開邊者進。
台南必因中官守祠而爲此疏也。
人君用言
但觀其當否而已
遂命百官雜議
皆曰台南之言是也
從之。
秋八月
 王
公元1689年
幸 溫陵
 端敬后新陵也。
十六年庚申春三月
 王幸 明陵
追思 肅宗建置大報壇。
爲之感慨
回鑾宣武祠。
俯仰涕泗
命官致祭
親賦感 皇恩詩。
刻揭于壁。
夏四月
 王講周易至噬嗑大象
歎曰。
人君講學
非爲尋章摘句
將欲體行也。
聖人云。
古之聽獄者。
所以生之。
今之聽獄者。
所以殺之。
豈非萬世龜鑑乎。
仍飭八道詳愼庶獄
右議政兪拓基請續典錄通考
 王可之
且敎曰。
創業中興之君。
寬大故國緜永
繼體守成之主。
苛刻子孫促亡。
輯是書者。
不可不知也。
未幾
 王覽啓狀。
刺字語。
疑黥涅尙存於今
以問拓基
拓基對曰。
我國循用大明律
大明律。
竊盜刺字
議讞引其
未嘗刺字也。
筵臣言法曹尙有黥涅具。
往往刺其臂。
不刺其面也。
 王曰。
身體髮膚
同受父母
其爲毁傷
面與臂一也。
一傷之後
雖或自新
何能爲平民乎。
黥涅之具遄焚之。
刺臂之法且禁之。
比律引用
雖曰空名
安知後來不有實其名者乎。
宜去此名勿稱也。
五月
大同田租減其半。
有司經用不足爲言
 王曰。
君臣草衣草食爲心。
何憂經用乎。
遂命罷九營繕。
六月
加上 孝宗大王謚曰明義正德。
親享 
太廟
還御仁政殿。
百官賀。
秋七月
羣臣以 王孝弟之德與凡祛黨禍逆亂修祀典懷黎庶
求諸載籍
倫比
屢請尊號
 王固不許
 大王大妃勸之受。
 王泣曰。
先進號 慈聖然後受敎
 大妃許之。
遂上 大妃尊號曰顯翼
 王尊號曰至行純德英謨毅烈
 王妃尊號曰惠敬
 王受冊寶於仁政殿。
百官賀於明政殿。
明日承旨貢市民弊。
飭各道采民瘼以聞。
八月
 王親釋菜文廟
退御明倫堂
設科取士
大司成三至國子
諸生會饌課其業。
禮州陞學之法。
每式年。
諸道各薦能通五經一人
太學作成
九月
 王幸 齊厚二陵
路過坡州文簡公成渾墓。
 王駐轎而式以致敬焉。
遣官致祭文成公李珥墓。
旣謁 陵。
遂幸開城府
御滿月臺
設文武科取士
飭甄用文武沉滯人。
其當通淸顯者通淸顯
成均館。
謁聖禮。
學舍
歎曰。
美哉基也。
勝國好佛不好儒
以至於亡。
惜乎。
遂親書聖道
刻揭明倫堂
三經四書一部
尊經閣
復敎曰。
 先朝癸酉故都也。
視學未果
但依 兩朝故事綿布
今亦賜綿布一百匹。
乃竪碑于善竹橋
高麗忠臣鄭夢周之節。
竪碑于不朝峴。
以勖不朝人子孫之忠貞
過四孝子碑。
承旨問金嶪等子乎無乎。
回鑾
冬十二月
巖穴求志之士出而造朝
造朝者皆命乘傳
十七年辛酉春正月
關東饑。
遣御史監賑。
蠲騎步兵布。
尤甚邑。
幷免庸調。
關北亦饑。
東北道方物物膳朔膳。
秋成悉免。
二月
擢前副提學金鎭商大司憲
嘉其出處本末語默以節也。
三月
命儒名者勿施治盜刑。
著爲令。
初。
前參判李春躋冠其子。
使庶弟夏躋掌具盛饌
遍邀公卿韋布宴之。
與宴者多中毒歸死
不死亦病。
羣怨擊鼓
治夏躋。
死者一洗
王矜而可之
於是羣怨以爲官常刑。
不足以取服。
捕廳雜施治盜刑。
備極酷烈
夏躋竟死捕廳
至是。
王親試講館學生
命官宋寅明曰。
治夏躋。
所以孝子慈父心也。
然傳有之。
可殺不可辱。
夏躋曾以講生入此庭。
乃以治盜之律治之。
此路一開
爲後日法滔滔之弊。
豈不自予始乎。
明子亦死於宴。
故 王及之
尋命有司洗滌囹圄
除其不潔
夏四月
革吏曹郞通淸法。
改翰林薦爲圈。
 王痛惡黨習。
以爲黨習皆由新進士躁競相傾軋也。
命罷二薦
諸嘗爲翰林上疏
引李爾瞻都堂會圈事。
以爲
公元1690年
所以史官也。
 王曰。
藝之陳。
夫誰曰不可
然予惡黨習。
熟思審處之。
小官敢沮戲乎。
遂盡罷陳章諸臣。
五月
五禮宮殿門橋
古今異名
不便行禮也。
命前大提學李德壽正之。
待書成送于嶺南刊行
六月
關東白土之役。
仍命司饔院輟秋燔。
御史言也。
秋七月
太學生于廣門外
賜饌饋酒。
命都承旨宣諭尊聖務本之道。
遵 肅廟故事也。
十八年壬戌春正月
 王以黨議分爭多起於書院也。
命撤諸道五十年後新刱書院
贊善朴弼周上疏
請勿箕子孔子朱子三聖影堂
 王曰。
草野之言。
可不從歟。
遂許之。
三月
 王親書周而不比
君子公心
比而不周
小人私意
太學刻石竪于泮水橋。
夏五月
食之。
 王前一日齋戒救食。
仍著爲令。
癘疫甚多死亡
 王命兩醫司。
掌醫之。
全家死者
官收瘞。
六月
江華外城
留守金始㷜之請也。
秋七月
以李延德掌樂院正。
使考正雅樂
國家經亂以後
雅樂散軼
笙簫管琴皆不備
皇壇樂器
太半俗樂代。
不能備宮軒之制。
 王慨然掌樂提調閔應洙。
購得四器燕京
然其彈吹曲譜無知之者
延德知樂
故有是命。
 王且欲
公元1691年
復 世宗朝報漏閣制。
延德巧思人崔天若講究之。
八月
有人得古圭於平壤土中以獻曰。
箕子圭也。
 王以問筵臣。
筵臣對曰。
尙玄
箕子圭必玄。
而今弗玄伊靑。
非也。
 王曰。
然。
此必皇明 高皇帝賜與我國而失於壬辰西狩者也。
享皇壇時秉此圭。
不亦可乎。
九月
慶州大水
新羅憲德王陵
 王遣香祝。
命道修之
先是
嶺南民運關北
海中渰沒
 王曰。
爲北民而死南民
仁之難全也如是夫。
命道臣設壇祭之。
冬十月
命刊兵將圖說
中外
十一月
 王悶京華不肯太學居齋。
命增上齋生額百人爲率
以會饌一日一點
滿五十點者許赴泮試。
遂成講製節目
太學遵行
明日召見太學生崇文堂曰。
 先朝建此堂名崇文
右文也。
今見爾等於此堂。
右文之意也。
十九年癸亥春正月朔朝
 王率百官
陳賀于 東朝
以 王卽阼後 母臨二十年也。
三月
命撰受敎輯錄續編
敎曰。
是後軍務而予或用棍。
喉院執奏
曹參議復明上疏禁酒
 王曰。
往者禁酒
擾民無實效。
所以爲文戒之。
設禁者。
此也。
且予見徒流案。
以酒充軍者多。
是乃齊之以刑也。
先敎化。
繩法爲快。
民何
公元1692年
措手足乎。
不聽
贊善朴弼周至。
 王曰。
大臣請見
九經之序。
尊賢在敬大臣上。
故先召見卿矣。
仍問三代後不復有三代
何也。
弼周對曰。
行與不行也。
 王曰。
何爲不行
弼周對曰。
氣稟累之也。
 王曰。
宣對孟子
不諱好貨色。
何獨諱卿乎。
喜怒之發。
常失其中
自知爲病。
莫能改也。
弼周對曰。
先儒云。
如此是病。
不如此是藥。
 殿下旣知其病。
何爲不改。
 王曰。
非知之艱。
行之惟艱。
弼周對曰。
誠意不足
未免自欺也。
 王曰。
善哉言乎。
予之自欺
已過半生
而後以不自欺爲勉也。
弼周仍陳李縡韓元震不宜累年
 王曰。
是予之過。
立命元震勿削逸。
正卿
夏四月
 王享 太廟回鑾
望 仁祖舊宮。
天時三周龍興
命歷臨。
倉卒不得成列
仗衛失序
令尹植諫曰。
不令於出 廟時而令於路中
無乃抑制羣下諫止乎。
 王曰。
抑制非其情也。
然言則是。
予當受而不辭
遂擢植通政階。
尋以享祀時羣臣祭服中度
有司大明會典正之。
且親釐改儀註中節文之繁縟者下所司
閏月
 王酌獻文廟
試士明倫堂
大射禮於下輦臺。
 王獲三矢。
遵 成宗故事也。
文衡記其事。
揭之明
倫堂
建閣于享官廳東。
弓矢器服
明日太學生崇文堂。
賜酒宣饌。
饌凡五品
酒凡三行
先是
 王每祇事 廟中
默數樂之章節
其紀 第一功德者。
或奏 第五室。
紀 第六功德者。
或奏 第九室
 王甚疑之。
是以問筵臣。
筵臣莫能對。
遂命禮官大臣
議政金在魯對曰。
 世宗朝制樂時。
晨祼三獻樂章
各除引入引出
以九爲節。
而其八章
歷述 穆祖。
至 太宗及 元敬王后功德
然後以第九章總敍以終之。
此其制樂之微旨也。
及至 仁祖朝。
羣臣不悟廟樂九成之旨。
以爲逐室各一其章
追製 宣廟樂章以十其九。
而今樂師
又不知其理。
亦以一章各奏一室
所以功德不合於所奏之室也。
 王曰。
然。
 宣廟樂章
不可去之。
其以 太宗室之顯美章。
 元敬后室貞明章。
合爲一詩
不違九成之數。
且以今日釐正始末。
詳載儀軌
爲後日考
五月
 王祈社稷
不雨。
將復北郊
近臣曰。
祈雨不乘輦。
古也
日者
老大臣苦爭。
故勉從之。
若是而何能感天神乎。
步轝北郊
祭畢雨。
 王露坐良久乃還。
秋七月 王因事敎曰。
國之用善人。
其利博哉。
漢廷汲黯淮南不敢叛也。
九月
臣請稱觴上壽於 東朝
東朝欲 王亦宴羣臣於廷。
 王曰。
受敎
遂以 誕彌節宴羣臣。
樂用雅樂
酒用玄酒
饌品減其數。
冬十月
贈嚴興道下大夫
官給祭需。
禮官言也。
二十年甲子春正月
小學宣政殿訓義
 王謂儒臣等曰。
小學一部
是予平生尊信之書也。
予欲倣 世宗思政殿訓義
音訓事實先儒姓名出處
分釋集解之下。
以便觀覽也。
於是蚤夜儒臣
親自參訂
旣成
贊成朴弼周
重加校正
行于世。
五月命纂續大典
全家徙邊律。
先是 成宗朝。
纂修經國大典
規模甚正。
條貫未詳
歷代增修。
各爲一書
前續錄後續錄典錄通考受敎輯錄等書。
門煩戶衆
不便考据
至是。
 王命纂輯廳。
差九堂上九郞廳。
分授六典
刪繁就簡
日引對於前席
親自勘定
全家徙邊律。
歎曰。
犯者罪矣。
妻子何辜
遂命除之。
秋七月
命纂續五禮儀。
五禮儀亦成於 成宗朝。
後多損益
未有成書
至是續之。
九月
王入耆社。
從羣臣請也。
 王至耆社。
拜 靈壽閣。
召見潛邸舊洞父老
年八十以上
賜米有差
明日召耆社諸臣宣法醞
敎曰。
 先朝己亥
錫宴于耆社臣。
今但宣醞。
以不敢先於 東朝進宴也。
冬十月
進宴
公元1694年
于 大王大妃
 王親爲詞侑歡
其詞曰。
瞻彼 寶閣兮受几杖來。
奉歡 長樂兮禮宴大開
頌祝岡陵兮斯萬歲盃。
極歡而罷。
退語羣臣曰。
親在不稱老。
靈壽閣所受几杖
奠于 東朝座右
歌此詞。
聊代斑斕戲也。
二十一年乙丑春正月
關西御史歸奏寧邊府。
 毓祥宮折受
頗爲民弊。
 王曰。
宮中府中
俱爲一體
况 先朝至誠愛恤之民乎。
其罷之。
三月
 王欲親享大報壇。
羣臣止之。
 王曰。
予若益衰。
躬行得乎。
竟親享。
命修萬東祠。
免稅田。
夏六月
關東貢蔘。
給續田以補民役
秋七月
敎曰。
東方道學文章
高麗圃隱實倡之。
可遣禮官致祭
頃年
予幸松京
表章不朝峴杜門洞。
以追式商閭封比墓之義
今聞杜門遺裔販商
宜甄用之。
冬十一月
稱觴 東朝
二十二年丙寅春二月
 王召文學臣語之曰。
昔人讀書爲求放心
旨哉。
予自纂小學訓義
端居躬念。
 世宗東方聖人
制作禮樂
今予何敢望。
唯有略記平日見聞繼述之意。
以自警省
且以示後世子孫而已
日引對于便殿
內外編。
至戒飮食
謂諸臣曰。
昔我 宣祖新承大統
宮人欲試度量
飮食不潔
 聖祖不形色辭
宮人惶恐
公元1695年
止。
至今宮中傳爲美事
予於飮食
未嘗揀擇
所受也。
書成。
自省編。
仍戒羣臣曰。
自今言動政令
違於自省編者
其以自省編陳戒也。
亡何
 王召儒臣頗簡。
儒臣自省以爲戒。
 王嘉奬賜豹皮
夏四月
 王下敎曰。
土地生財有限
軍國需用無節
一使之行。
費礦銀十萬。
以充王公卿大夫匹庶所需綾羅
窮村僻野
亦皆綾羅
一國之財。
一時之侈。
嗚呼可勝歎哉。
夫上有好者。
下必有甚焉。
始自今節使上而衮衣
下而朝衣
所需綾羅
一切嚴禁
軍用不在此限。
如有否者。
書狀官當罪以不職也。
是夜。
承旨玉堂語之曰。
予素有志大布大帛
自宮先之
以上奉 慈聖故。
未敢也。
今適起感。
洞陳平素志於 慈聖。
慈聖喜曰。
昭儉
 列朝盛事
爾若有意。
夫何難乎。
華美非吾好也。
從此宮中可以高䯻
可以廣袖
可以衣不曳地
中外臣庶
咸體此意。
俾民如影之惟形。
 王復陸宣公奏議六條語。
書付座右自戒曰。
好勝人恥聞過。
騁辯給衒聰明
威嚴剛愎
命諸臣仰視而敎曰。
予犯六病者
等宜戒之。
且曰。
魏徵戒唐宗云。
初則諫者多。
今則諫者少。
無他
樂聞故諫者多。
不樂聞故諫
者少也。
秋八月
 王召儒臣
講詩之關雎
儒臣曰。
理義者。
天下萬世公物也。
雖生師之間。
不必苟同
君臣之際。
苟合爲是乎。
初。
 王以關雎文王作而非宮中人作。
及是筵臣謂以宮中人作。
故有是敎。
 王將欲觀刈。
有司奏曰。
親耕耤田
任民耕種
不藝九穀
未嘗粢盛也。
 王曰。
可欺乎。
自今藝九穀以充粢盛也。
九月
追奪趙泰耈,鳳輝崔錫恒鄭楷權益寬等官。
初。
 王招延大司憲朴弼周
進秩吏曹判書
咨訪治道
弼周袖箚。
先正辛壬諸賊罪。
 王沉吟曰。
會當大臣熟議而處之。
至是三司啓曰。
耈自 殿下潛邸
陰懷畏忌
冒嫌二字
及 儲位已定
則箚救賊輝。
奬以忠赤
代理有命
則不有臺言。
闖入北門
虎龍之變上。
則敢陳毋究梁獄之說。
望之招出。
則諉以死中求生之言。
前後凶言
一轉鳳輝之疏。
再轉爲一鏡之敎文。
三轉爲戊申諸賊之詬天罵日。
追奪官爵
辛丑建儲
卽我 景廟體 肅考之遺意
承 慈聖之明命
 手書面授
處分光明
鳳輝則謂之忙急草率
使令催督
 宗社托。
八域同歡
鳳輝則謂之人心疑惑
久而靡定。
至若無人臣禮四字
是漢御史
廢立之語。
而 景廟之終無嗣續
豈獨不知。
乃以顒望螽斯爲言
諱疾之論所由始也。
鳳輝追奪官爵
又論光佐之粧出誣獄。
露白望之招。
賊鏡敎文後。
擢擬本兵
有若酬勞者然。
李潛凶言
賊鏡比之茂陵
光佐沿襲
至請褒贈
徵,思晟輩。
光佐汲引卵育
戊申稱亂
亦非別人
錫恒主張誣獄。
同一凶心
誣獄旣成
必請賊虎之錄勳。
又欲奏聞彼中
借勢脅持
至若緩儉獄以致徑斃則盤問路絶
代理比之傳禪語意凶慘
泰億之敎文指意
一鏡相表裏
定策國老門生天子之奏。
引用唐䆠擁立昏辟之事。
一鏡敎文蹀血行盃等語。
爲當然。
一任騰播
請幷追奪官爵
從之。
光佐,泰億以施律過多不從
,益寬因憲府追奪
生員進士幞頭襴衫放榜
遂爲定制
先是
 王欲復中朝進士科幞頭襴衫蓮花聞喜宴等制。
襴衫未知其式。
筵臣有言
故吏曹參金玏
皇明 神宗時
奉使朝天
 皇帝宣賜幞頭襴衫大學衍義一部
歸以巾衫藏之安東學舍
衍義亦有御寶眞蹟
今兵曹正郞權萬云。
 王曰。
無乃忠定公權橃後耶。
昔我 中廟
與宰樞爲賞花宴于慶會樓下。
旣罷。
內侍拾得
袖珍近思錄。
于 中廟
中廟敎曰。
此必權橃袖中物也。
命還之。
是亦千載稀有盛事
咨政院公嶺南營。
二書衣冠
使二臣之後領來也。
至是。
孫弘運領至。
時 王弗豫
强起盥櫛
衣服冠而坐。
召見二人曰。
鄒魯之士。
不宜漢高箕踞
皇朝舊物
尤宜尊敬乎。
命賜三經近思錄,大學衍義
所司
幞頭襴衫得其式。
還歸弘運。
於是衣冠
復明制。
其戴蓮花聞喜宴議。
不一乃止。
冬十月
濟州枳實
 王曰。
予聞官數枳樹
責出其實於民。
故民或撼樹自枯云。
豈不哀哉
其還送濟州勿復貢。
十一月
 王下敎曰。
親耕觀刈。
所以祀典也。
君耕而民取與民農而君刈。
不便
箕城井田
雖難復古
然若因此會。
王城東之耤田
遺制爲井形。
公田之一。
以供粢盛
其餘八區
盡蠲其稅。
則雨我公田
遂及我私之詩。
可復詠於千載之下。
其令太常講定節目以奏。
十二月
命復金宗瑞皇甫仁鄭苯等官。
感 肅廟復六臣官也。
二十三年丁卯春正月
上 大王大妃尊號曰康聖
 王率百官
進箋稱賀
以 大妃周甲也。
敎曰。
 太廟之錦不紋而予儀仗尙紋。
致美黻冕之義乎。
凉傘去其紋。
日傘以紬。
儀仗
公元1696年
此。
三月
 王謂筵臣曰。
 東朝偶撿集祥殿舊藏。
得一玉帶賜予
卽 宣廟所嘗御。
而 肅廟乙亥
御此帶朝參
今忽得之
亦異矣哉
明日遂御古玉帶
焚香于 璿源殿。
是年秋
以此試士勤政殿。
是月
王御禁苑之觀豐閣觀種稻
歎曰。
是猶用人乎。
才雖可任。
讒說惎間
種稻乾土而望有秋也。
是猶納諫乎。
雖有忠讜
不能見容疎棄老農任私智也。
是猶爲學乎。
非不講學
有時間斷
灌漑不勤而欲成實也。
復下敎禁巫覡淫祀曰。
太學
古有李穆
予之耳目
亦有李穆者乎。
京兆五部惑世誣民之類。
法曹施刑
秋七月
 王臨筵語諸臣曰。
予每恐如唐玄宗之初兩截
寒花晩香
亦有時凋枯
終不如芙蕖之出淤泥不染也。
尋因事辭敎頗不平
旣而悔曰。
自省編成。
予戒諸臣以將此編規勉
當時校正編次者。
亦與今筵。
而無一人敢諫。
此固予自反處。
然亦豈無交勉之道乎。
幷問備。
先是
命國陵封標之地。
未葬者禁葬。
已葬者遷移
士大夫已葬者勿論
至是承旨奏封標八十。
士大夫犯葬已三十。
國祚緜遠
將不知爲幾百代
則八十猶少。
况五十乎。
士大夫犯葬遷移便也。
 王曰。
漢光武自言安知踰年而享國長
久。
秦始皇必欲傳之萬世二世遂亡
國祚脩短
唯在保氏
名山衆寡云乎
誠使盡用五十。
亦已多矣。
何必廣其封標。
害及白骨也。
時有以蔭同樞者乘軒
 王曰。
繁纓小物而夫子惜之。
朝著等威
不可紊也。
曾經京兆亞尹同敦寧者毋得乘軒
著爲令。
八月
有淫獄。
 王下敎曰。
周南之化。
及於江漢
先正趙光祖都憲
男女異路。
凉德臨御
不能敎化
淫風肆行
無他
學校之政廢而小學之敎弛也。
京之太學四學
外之鄕校書院
講習小學以爲常。
敎官之誨童蒙
令之小民
亦必以小學之道。
當是時。
 王春秋高
志氣衰而政事惰。
奮勵爲治。
又慮羣臣隨 聖心所向
務爲變更
乃敎曰。
先儒漢文不能正朔服色
人人輕議典章
一事更張
百弊紛起。
廷臣
須知予之奮勵
只欲修擧舊章而已
九月
遣禮曹郞
遍審高麗王陵。
毁者修之
犯耕者科治之。
命復安平大君瑢官。
金宗瑞皇甫仁等例
先是國典
 大王嫡孫
不限代勿充軍役。
支孫限九代
景宗壬寅
廷議減其代數
及 王卽位
一遵舊典
備邊講定令式
有曰限代中稍有士夫㨾子者。
勿定軍役
至是。
 王始聞之。
歎曰。
今諸臣登顯仕於朝
公元1722年
廷。
其先嫡長爲守令者。
不敢充軍役。
况 大王嫡孫
豈容以士夫子有無而爲之取舍乎。
無謂也。
宗簿寺關飭外方
亟去此一句
冬十月
 王下敎曰。
禮云。
刑不上大夫
今也朝侍從於禁闥。
決杖囹圄
惡在其禮使之道乎。
自今關係贓汚外。
侍從議讞杖律以贖論。
二十四年戊辰春正月
命殿講武臣以兵書
年限講規。
一如文臣殿講例。
著爲令。
二月
改摸 肅宗眞容
 王親奉于 永禧殿。
還至慶煕宮之景賢堂。
董事諸臣。
餕餘
奏軒架以勞之
親爲辭戒太康
命諸臣和。
夜分乃罷。
明日入直儒臣金尙喆等上箚言我朝用樂之節。
朝賀進宴
宮庭未嘗擧也。
 王手書賜批。
賜馬奬之。
夏五月
命閣光化門舊鐘。
以有 世祖封號也。
秋八月
以倭貢繒細彩綾七百餘疋。
分賜戶曹三軍京畿營及市廛民。
冬十一月
冗費
二十五年己巳春二月
命纂度支定例
夏四月
幷享皇明 太祖高皇帝 毅宗皇帝大報壇。
先是 肅宗甲申
築壇墠于北苑
神宗皇帝
以報壬辰再造恩。
至是。
 王覽明史。
有曰崇禎丙子正月
 毅宗皇帝因我國被圍請援
總兵洪範調各鎭舟師赴救
是年三月
山東巡撫
公元1704年
繼祖奏朝鮮已失守。
皮島鐵山且危。
宜勑洪範沈世二鎭
堅守皮島
 皇帝以繼祖不能協圖匡救切責之。
 王於是感泣曰。
使正史而出於 先朝甲申也。
其幷祀 毅皇必矣。
又况我東之封典國號
高皇賜而禮遇之隆。
逈越前代者乎。
幷祀 三皇
國家崇報之禮。
宜之
遂命刻日擧行
 王親以妥之。
灌鬯始事
白雲一道
起自北方
蜿蜒逗于壇上
有風颼颼
靈雨微灑。
比 第一位獻畢。
風恬雲凈
月星明穊。
與祭羣臣相與竊歎。
以爲感應捷矣。
擧悽然有神州之思。
旣卒事。
禮官致祭宣武武烈祠及江都忠烈祠南漢節祠
秋七月
左議政趙顯命請吏曹參議長望差除弘文錄。
亦如翰林召試
以熄傾軋之弊。
 王曰。
譬如防水
壅于東則決于西。
更法可矯乎。
玉堂
人君所以講學求助者。
不可召試也。
八月
 王親政。
飭兩銓恢公。
歎曰。
政與學。
只在爲人爲己之分。
苟其爲人也。
雖公亦私。
濟人不可要譽之嫌。
所謂作之不已
成君是也
九月
士大夫㛰娶親迎
國㛰士㛰
油蜜果於同牢卓。
十二月
 王下敎勸學曰。
學之爲道
不肖可以賢。
不能可以能。
世俗自暴棄
昏其鏡沙其珠。
公元1699年
何哉。
搢紳大夫賢關多士
莫曰言敎
勤乃問學
二十六年庚午春正月
 王以正風俗
當先崇儒
遣官致祭于故贊成鄭齊斗朴弼周贊善金榦擢前執義閔遇洙朴弼傅通政階。
癘疫熾。
衛御營上番軍。
死亡
 王命兩營助之葬。
寡妻孤兒
所在撫恤
二月
使燕還者以宋丞相文天祥獻之
王以六鎭五國城有宋陵。
欲建祠其下。
以文天祥陸秀夫幷享之。
詢于大臣
大臣以爲不便
遂命配其像于臥龍祠。
承旨致祭
生員進士物色之規。
先是
生員進士
會圍坼名。
考官窺覘入格封彌
擇其有地閥文望者。
擢置壯元。
生員第三
進士第六
俗稱居是序者。
無命蚤死
故又擇鄕曲賤士以充。
至是。
 王曰。
此公乎私乎。
嚴科塲之道。
不當爾也。
自今永罷。
犯者以用情律論。
秋七月
行均役法
初。
 肅宗欲矯良役弊。
屢命羣臣雜議
而戶布結布游布丁錢。
互持甲乙
卒未能行。
及 王卽位
設良役廳。
擇任堂上數人。
專精講究
以未得善策
尋罷之。
是年四月
 王御弘化門。
五部士庶詢曰。
生民之弊。
良役爲大。
不早更張
莫知稅駕何地。
肆我 聖考必欲矯捄。
羣臣竟不能奉承德音
予庸痛慨。
今强疾臨門
口錢
已知其不可行
戶布結布。
何便何否。
外此亦有可以矯捄者乎。
士庶皆對曰戶布便。
以爲結布便者。
又十之二三。
 王以問羣臣。
戶曹判書文秀對曰。
戶布不能經費之數。
其惟戶錢乎。
大戶一百文。
中戶五十文。
小戶三十文。
可以行也。
 王曰。
咄哉瑣瑣
國體也。
文秀曰。
臣始欲汰冗縣。
以補經費
殿下難之。
諸臣又難之。
故思其次也。
無已則戶布立其本。
未足者。
魚鹽足之。
庶乎其可也。
議政金在魯曰。
戶布不如結布。
結布幷田租出。
稅官易收而民不撓也。
 王猶未決
命諸備堂直宿備邊司。
講確便宜
旣月未得長策
至是。
左議政趙顯命
陳洪啓禧均役之策。
 王始難之。
竟從其言。
盡蠲國中良役一匹
別設均役廳。
專管魚鹽,結錢,選武布等稅。
又益以儲置常定米及外邑隱餘結。
以充經費
分遣均稅
使於八道
釐正魚鹽稅。
査鉤隱餘結。
遂嚴立科條
飭今與後。
毋得妄議變更
季年
 王語人曰。
倡均役之論者。
子孫繁衍
然後方信均役之有實效也。
九月
王幸文廟
酌獻試士
尋幸溫陽溫泉
浴疾也。
過路儒賢名相忠節人墓。
遣官致祭
設道科取士。
湖西租稅
回鑾
二十七年辛未春二月
加上 
公元1700年
王大妃尊號曰貞德
 王率百官陳賀頒赦。
停諸道方物。
新儀輦輿
 慈敎也。
北關饑。
移關東嶺南穀三萬石。
載之戰兵船。
浮海輸北。
御史賑之。
三月
 王省牲于大報壇。
是月十九日
爲 毅皇社日
有司停樂。
 王率時原任大臣九卿
後苑之映花堂前。
北向四拜
仍命禮曹。
當 高皇 神皇禮陟日。
行望拜禮以爲常。
秋九月
頒守城節目
二十八年壬申夏五月
加上 大王大妃尊號曰壽昌
 王尊號曰章義弘倫光仁敦禧。
 王妃尊號曰莊愼
以 王有皇壇格神之德也。
六月
命設編輯廳。
喪禮補編。
斟酌損益
皆出 王睿斷。
秋九月
我 主上殿下誕降
爲元孫。
冬十二月
貢市堂上三人
正貢市民弊。
二十九年癸酉春正月
 王親耕耤田。
耕牛減其半。
除從耕宣醞設科等節。
夏五月
 王祈北郊
初獻
有聲蕭颯
命撤帟雨立
比卒事。
冕黻盡濕。
後三日。
以雨未足
復親禱于先農壇
霈然乃止。
六月
三江數罟。
 王命釐正江民弊。
任事者成節目進之
中有密網語。
 王曰。
密網盡取。
王政乎。
其禁之。
犯者徒配
秋八月
 昭寧墓改稱爲園。
 毓祥廟改稱爲宮。
守衛官守僕守護軍
祭享一惟
公元1702年
宮園例。
追上 淑嬪謚曰和敬
以 淑嬪封爵周歲也。
 王謂宗伯曰。
漢唐以來
中朝追崇所生
而我朝家法嚴。
且有 聖考下敎。
故予意未嘗及於追崇
唯此一事
庶乎斟酌得宜
外人不諒
必曰尙有餘事也。
九月
敎曰。
俗稱樂院爲梨園
梨園
唐明皇所名。
奚爲法樂之府乎。
其禁之。
尋命講書院所藏楞嚴經。
移置北漢中興寺
以示闢異端之意。
冬十一月
惠局奏紅腐米積之久。
反傷新米
宜輕其價。
賣與畿民。
無用爲有用也。
 王曰。
善。
若其不可食也。
豈容欺元元乎。
當爲民先嘗。
速取紅腐來。
十二月
加上 肅宗大王尊號曰裕謨永運洪仁峻德
 仁敬王后尊號曰宣穆
 仁顯王后尊號曰淑聖
 大王大妃尊號曰永福
明年爲 仁顯王后再正壼位之年。
且爲 王周甲也。
三十年甲戌春正月朔朝
羣臣以 聖壽
 王不納遂謁 太廟 靈壽閣 毓祥宮。
二月
嶺南正使返命
 王從容問民疾苦。
以及風土俗尙
正使陳採漢佩瓢潛海狀
 王誦聶夷中詩曰。
辛苦過於粒遠甚。
忍令登盤乎。
立命停生鰒魚貢獻
三十一年乙亥春正月上元日
 王率百官 東朝
明年 東朝七旬也。
公元1704年
三月
尹志,李夏徵伏誅
追施趙泰耈,鳳輝李師尙,尹就商及一鏡疏下諸賊等逆律。
追奪李光佐,崔錫恒趙泰億等官。
志。
就商之子也。
先是乙巳
鞫就商拷掠死。
志竄羅州
日夜怨國。
使其子光交結羅之吏鄕爲禊。
募衆圖不軌
掛書于客舘望華樓
以撓人心
監司趙雲逵鉤得之以聞。
 王鞫志等。
辭連諸賊誅有差
事在闡義昭鑑。
篋笥中多夏徵羅州時往復書
綢繆甚密
遂鞫夏徵
夏徵
辛壬賊明誼,明彦姪也。
敢稱一鏡等七賊疏。
以爲臣節
廷臣不駭憤。
請誅之。
且以耈,輝等爲諸賊根柢
請幷施追律。
從之。
錫恒
丙午追奪
後因光佐入相復官。
至是。
光佐泰億追奪
秋八月
命設編輯廳。
纂闡義昭鑑。
逆變源流也。
三十二年丙子春正月
加上 大王大妃尊號曰隆化
 王尊號曰體天建極聖功神化
 王妃尊號曰康宣
 王親祈穀
誓戒明政殿訖。
大臣宗伯太學生
宣降絲綸
以文正公宋時烈宋浚吉從祀文廟
二月
 王酌獻文廟
退御明倫堂
大學序。
講書太學生以次詩傳中庸
討論文義
綸音勸學
承旨致祭麗朝名賢鄭夢周墓。
東方道學之宗也。
夏五月
飭諸道勸農
 王親
公元1705年
御苑觀耘。
以爲民先
六月
圖畵文成公李珥石潭書院幽居以進。
聖學輯要曠感也。
秋七月
 王以 東朝七旬
召耆社臣。
宣饌以飾慶。
 東朝亦以王六旬有三。
具饌以賜之。
及諸臣醉歸。
 王至 東朝侍話
以悅 東朝心。
比退則天已明矣。
不脫法服
直詣正堂
儒臣中庸
越數日。
率耆社臣及宗親文武卿宰年六十以上
進賀于 東朝
旣而欲與士庶同慶
爲設耆老科。
試儒武年六十以上
坼號唱名如例。
八月
 王復親率百官賀 東朝
以 東朝誕彌節也。
三十三年丁丑春正月
文武堂下沉滯者。
疏其名爲帖進之
以備甄用。
遣官致祭壬辰戰亡塲之在安邊者。
又祭于江華忠烈祠。
不祧文忠公金尙容廟。
嫡長世其官。
淮陽金城饑民
多流入京師
 王命惠局資其糧回籍。
安集使。
安集淮,金民賑之。
蠲淮,金租庸調
二月
 貞聖王后徐氏薨。
 王命喪禮從略
自公除前。
勿禁士庶葬。
三月
設兩賑廳。
賑饑民二萬餘口。
是月
 仁元王后薨。
初。
 后違豫旋瘳。
 王喜稱慶
蠲諸道舊逋。
親自疏決
死罪以下
未幾
 后復沉篤。
 王遣官祈于山川
下庭俛伏
涕泣禱天願以身代哀動左右
及 后薨。
公元1706年
王思不已
名其堂曰永慕
夏四月
御史安集丹陽懷仁流民
以儲置米賑之。
五月旱。
 王責己減膳
飭濫杖。
遣官祈雨山川
天乃雨。
六月
葬 貞聖王后于弘陵。
國制
 陵寢四方大石
調僧民運輸。
往往有壓死者
至是。
 王命悉去之。
在喪禮補編。
秋七月
葬 仁元王后明陵
事大小。
 王躬自照撿。
誠必信。
克遵 后志
凡 陵殿費。
庚子三之一。
京畿結錢及北道田租三之一。
八月
 王御經筵
命錄故相臣盧守愼後。
以講夙夜註解而起感也。
冬十月
銓曹疏擧淹滯
御史安集安流民。
運耽羅穀賑之。
十一月
遣官致祭成三問六臣祠。
十二月
改修 仁宗謚冊
奉于 仁宗室。
謚冊與寶
必奉于 太廟當室之傍。
而 仁宗謚冊
不傳焉。
至是。
將埋 貞聖后虞主于 廟庭
掘地得玉一片
諦視之。
乃 仁宗謚冊也
 王甚異之
親寫全文
鐫于玉。
合成完篇
藏于 仁宗室。
堂下紅袍易以靑綠
從大典也。
三十四年戊寅春正月
 王將親祈穀社稷
大臣以 王春秋高
不可筋力爲禮。
請代攝。
 王曰。
天爲民立君
豈爲君生民乎。
竟親行之。
三月
 王下敎雲觀曰。
山頂封胎。
一縣
公元1707年
藏一胎。
不其謬乎。
考實錄。
 光廟與諸大君王子胎封。
一岡
法 祖宗當由此始。
自今勿拘代之遠近
藏胎一山
相距無過二三步。
以岡盡爲限
嫡子衆子孫郡主勿貳之。
秋七月
命諸道錄上皇朝人遺裔
飭守令之充軍役者。
施以制書違律
八月
 王幸 明陵回鑾。
秋霖傷稼。
歎曰。
是吾過也。
減膳十日
以謝農民
冬十二月
命禮曹撰皇壇奉室儀。
三十五年己卯春三月
關西道臣。
悉焚債券
江界貿蔘之價。
夏五月
祔 仁元王后于 太廟肅宗室。
頒赦。
命軒架陳而不作曰。
夫子子張,子夏。
皆許以君子
而我朝結綵歌謠
 聖祖除之。
前後鼓吹
 聖考陳而不作
非敢過也。
是亦禮爾。
六月
王封爵之周甲
御正殿。
受羣臣賀。
冊鰲興府院君金漢耈女爲 王妃
秋七月
冊我 主上殿下王世孫
是月
 王謁 太廟
拜皇壇。
酌獻文廟
敎曰。
漢高四百年基業
實本於太牢孔子
其禮不可略也。
仍命四聖位亦幷親獻。
啓聖祠。
再拜禮。
八月
 王下敎曰。
人君以法御下。
隨意低昂
人何能措手足乎。
庚子以前
未有不待結案正法者。
一番行之。
以爲例。
甚或一傳正法
日後爲君者。
任氣循襲
公元1709年
臣者。
逞黨循襲
其流之弊。
自我導之。
興惟及此
不覺懔惕。
今後不待結案者。
軍門梟示者。
傳旨正法者。
追施逆律者。
一切永除。
君或有犯。
執法之臣。
將此敎爭之。
苟爲不然迎合承順
此宵苟容之流
王章昭昭
天網恢恢
安敢逃其罪乎。
遵之則興。
不遵之則亡。
金吾,秋曹兩司
刊印藏府
永垂諸後。
三十六年庚辰春二月
濬川
川合白岳仁王,木覔之水。
襟帶都城中。
東出五間水門
又東爲永濟橋
東南會中梁川
入于漢江
輿地勝覽所謂開川是也
當 世宗時
李賢老請禁投穢物
以淸明堂之水。
集賢校理孝瞻上疏
斥其勢不能行。
 世宗孝瞻不用老言。
歷代尊信 世宗朝事
遂幷疏濬
不擧者且三百有餘年。
川漸壅閼
幾與隄平。
霖潦之餘。
往往有汎濫之患。
王用耿亳故事
臨門衆庶
僉曰濬之便。
 王曰。
是雖爲民。
豈可民力乎。
乃捐累萬緡。
丁夫濬之
戒勿催督
不月功告訖。
於是濬川司。
兵曹判書漢城判尹三軍大將
濬川堂上
都廳郞廳各一人
每歲濬川以爲常。
夏五月
 王祈雨南壇。
回鑾太常
神室一位版。
題曰大明東征官軍
遂命忠武公李舜臣孫泰祥爲獻官。
皇朝提督李如松
之孫大祝
設壇致祭于露梁。
仍以位版配食宣武祠。
冬十二月
 王命大司成國子生入侍
又命替直儒臣入侍
敎曰。
君師之責予敢云。
耄期也。
月三講中庸
未見實效
欲與卿等及諸生問難
以補予凉學也。
於是自夫天人性命
以至存養省察
出幽入微
洋洋討論
其言皆可書也。
凡在筵諸臣。
怳疑身在回琴點瑟之間。
非辟之心。
無自而生。
同起身請曰。
人才作成
講說爲大。
觀於洙泗濂洛
可驗也。
今玆之擧。
其爲風動觀感
固不淺尠
然不定制使民自化
堯舜不能也。
敢請所以定制者。
 王曰。
善。
師儒之長。
國子生
月三講會明倫堂
毋綴章句
專尙理義也。
三十七年辛巳冬十一月
輦輿金者。
悉易以銅。
十二月
敎曰。
東之禮樂文物
侔擬中華
皆箕聖之遺澤也。
特遣重臣
致祭箕聖墓。
尋命閫帥決杖
亦如侍從例以贖論。
三十八年壬午夏四月
京兆五部
幼失父母
冒他姓以爲姓者。
各自陳。
凡六十餘人
悉復其姓。
冬十月
安集使。
安集畿甸南民
南北江都御供米。
三十九年癸未春正月
 王御勤政殿舊址
受羣臣賀。
以 聖壽七旬也。
朝參於延和門
六典六官曰。
何以用人
恢公祛私。
何以
公元1712年
擬守令。
爲官擇人
吏房承旨
吏曹
戶口紊矣。
宜正之。
生民倒矣。
拯之
國儲竭矣。
節之
咨戶房承旨
戶曹
祀而不潔
罔以格神。
禮而失序
以爲國。
咨禮房承旨
飭禮曹。
戎政踈虞
責惟司馬
武夫多滯。
在西銓。
咨兵房承旨
兵曹
囹圄之囚。
非人非鬼。
天和多矣。
考文案。
夫豈無求生於必死者乎。
咨刑房承旨
飭刑曹。
工匠亦民耳。
睊睊且不保朝夕。
莫曰水部閑局
修乃職事
咨工房承旨
飭工曹。
三月
湖南道臣啓饑民死者四百五十三人
 王曰。
予之過也。
減膳三日
秋八月
敎曰。
宋仁宗貴妃首飾皆珠。
有滿頭白紛紛之語。
貴妃惶恐去珠。
仁宗大喜
剪牡丹花賜之。
不數日。
京師珠價賤。
上行下效
如是捷矣。
然予則曰。
蕃商之買珠售市。
奢侈之本也。
不揣其本。
惡乎齊其末哉。
於是買珠倭舘者。
以潛商律論。
四十年甲申春正月
 王設人日製親策
多士對者無切直語。
 王乃敎曰。
烏鳶破卵。
鳳凰不至
是必李顯弼也。
予雖否德
粗聞無若丹朱之語。
禹戒之舜受之。
外施仁義之語。
黯言之武容之。
豈獨於一弼也。
不施寬假之典乎。
顧其用心不正
故因臺請處分不虞士氣摧沮
今當白首暮年
豈不
公元1713年
裕昆之道乎。
李顯給牒敍用
二月
 王與宗親文武年七十以上人。
大射禮。
明日親耕耤田
三月
 王親享于大報壇。
旣卒事。
餘誠未已
露伏壇前至天明
白氣彌亘黃幄上。
見者異之
夏四月
禁中外巫卜雜術
五月
以文純公朴世采
從祀文廟
冬十月
士大夫親迎禮。
因講詩之齊風而興感也。
四十一年乙酉春二月
 王率大臣備局堂上
至于南郊省耕臺省耕。
助畿民種
三月
 王親享于大報壇。
旣撤。
語諸臣曰。
亞獻而氣益淸。
殆若神助也。
夏四月
 王親禴。
秋九月
 王命印麗陵禁標受敎
分藏五史庫。
頒于開城江華京畿營。
禁民耕葬。
犯者幷地方官科罪
四十三年丁亥春二月
 王與 世孫親耕耤田
前一日祀先農
 王初獻。
 世孫亞獻
 王五推
 世孫七推
 王妃亦與嬪御
親蠶于景宮採桑壇
三月
全州延燒二千三百餘戶。
命給米二千三百餘石。
貸結錢一萬兩。
夏四月
頒繭于政府喉院八道兩都
冬十月
命錄文正公趙光祖文純公李滉後。
四十五年己丑夏五月
 王幸耤田觀刈。
回鑾
明日國子生
夙夜箴以自儆。
越數日。
親受小麥
飭京外同斗斛權衡
四十六年庚寅春正月
編輯廳。
文獻
公元1719年
備考國朝典章
金櫃石室
藏之名山
外此無徵祖宗禮樂文物
老師宿儒
莫或知其沿革
六官庶職
皆憑胥史傳說
轉輾訛謬
漸失其舊。
於是 王命纂是書。
篇目一惟馬端臨文獻通考而稍加櫽栝
自是國有考据
賴是書。
夏四月
頒測雨器。
 王得世宗朝測雨器之制。
度支製置兩闕雲觀
分送兩都八道
雨澤尺寸報。
因編象緯考。
有是命。
六月
州府郡學
同配六賢文廟位次
因編學校考
有是命。
永除捕廳之亂杖刑
因編刑考。
有是命。
秋七月
 王與 世孫
弘文館
講學宣饌。
四十七年辛卯冬十月
建 肇慶廟于全州
初七
道士李得履等上疏
建國朝 始祖羅司空祠。
 王命宗伯大臣議。
不一
召問廷臣
廷臣皆莫能對。
 王曰。
禮緣人情
士大夫猶且尊敬始祖而飾其禮。
况國之 始祖乎。
高句麗新羅
亦皆有始祖廟。
固有因俗義起者也。
於是有司建 廟於全州 慶基殿北。
命 世孫題祠版。
稱 先公奉于資政殿
日具衮冕展拜
大臣宗伯儀仗
奉至 廟妥之。
湖南十一邑結錢選武布及舊逋
京畿湖西輦過邑視此。
四十八年壬辰春正月
 王召國子生於便
公元1721年
殿宣饌。
四民有差
京外貧不能昏葬者。
官與資昏葬。
三月
 王率皇明遺裔及 宣廟壬辰死節人後孫。
勤政殿舊址
行望拜禮
重逢再造甲子也。
冬十月
加上 顯宗大王尊號曰昭休衍慶德綏成。
 明聖王后金氏尊號曰禧仁
功德入世室也。
尋加上 王尊號曰大成廣運開泰基永
 貞聖王后徐氏尊號曰恭翼
 王妃金氏尊號曰睿順
羣臣請之也。
四十九年癸巳春正月
 王御崇政殿
 世孫百官
賀以 聖壽八十。
卽位五十年也。
申聞鼓於建明門。
令民抱寃擊鼓以聞。
四民有差
二月
養老宴。
 世孫請之也。
夏六月
石築開川。
先是濬川
兩岸爲潦壞缺閼于川。
植楊柳以防之。
然猶不能堅完
至是。
 王命石隄之。
牢固精緻
成王居之體勢
功旣竣。
 王與 世孫
廣通橋。
顧謂 世孫曰。
有志者事竟成
凡欲有爲
當先立志
勉之哉。
五十年甲午春正月
 王御勤政殿址。
行登俊試。
國初故事也。
三月
 王下敎曰。
我國奴婢法。
刱自箕聖。
然箕聖此以竊盜而已
豈使其世世子孫長爲奴婢乎。
又况租庸調之法。
男有役而女無役。
奴婢幷役。
無謂也。
今後婢貢。
亡論
私。
盡革之。
取給經用者。
備局惠局商確以聞。
先是三十一年。
 王憫內寺奴婢不得昏娶。
欲盡革其名。
經用無以充。
只命奴貢減一匹
婢貢減半匹。
至是悉革公私婢貢。
經用以糴代之。
是月
 王幸玉堂春坊
親講聖學輯要
 世孫侍講
宣饌于玉堂春坊
夏五月旱。
遣官祈雨
十事自責求言
囹圄釋囚。
天乃雨。
秋七月
 王受賀于崇政殿
今年田租之半。
九營繕。
貢市民征。
士庶年八十以上
各加一資
尋與 世孫幸彰義宮。
召耆社臣及洞民年八十以上者。
賜帛有差
五十一年乙未夏四月
 王行朝講朝參
歎曰。
視事講學
人君之職。
故曰一日二日萬幾也。
予思癸巳朝講參事
强起臨筵。
及夫講書
已不能成聲。
雖欲復爲此事。
何可得也
冬十月
 王有疾弗豫
十二月
命 王世孫代聽機務
時 王居不能坐。
坐必令 世孫扶。
視亦不能辨物
 世孫常在傍告之。
由是太醫晝夜不離
藥院提調
晨入三進湯。
至夕乃歸者已有年。
及冬。
氣益綴。
升降不已
嘗命常參令旣具。
 世孫請止之。
 王曰。
是予夢語也。
然旣命矣。
不可實其言也。
遂命左右扶以出欲陞座
氣昏還內。
語 世孫曰。
欲令汝代聽者久。
祀典
攝行
爲之兆也。
且戒以自今夢語
汝可勿布。
亡何
敎曰。
今日陳賀百官
集慶行禮
時夜已五鼓
中官傳于政院。
賊臣洪麟漢方爲左議政
必欲宣旨
 世孫屢遣人謂麟漢曰。
天明痰降。
頒此敎未晩也。
麟漢終不聽。
竟夜百官
都人莫不驚駭。
詰朝左右以告 王歎曰。
百姓皆謂予耄荒之君也。
於是以不稟 世孫中官
仍命行禮罷。
百官
自是 王益決代聽志。
執 世孫手語之曰。
予欲傳禪於汝。
予衣紫臨汝
汝衣紅事予。
不亦樂乎
然恐傷汝心。
其次欲令汝代聽。
而代聽必稟大朝
煩撓
予欲因代聽。
盡付國事於汝也。
當是時。
賊臣鄭厚謙以和緩翁主所後子。
與其用事張甚。
麟漢自以 世孫外黨
意望不淺。
然 世孫常鄙其爲人貪暴無知識。
未嘗假以色辭
麟漢怏怏怨望
遂附母子
圖爲平安監司
歸又攀援入相
三人者。
以 世孫英明
他日罪將不測
與洪趾海,尹養厚等結爲死友
日夜蜚語
謀傾 儲位
且欲引趾海。
與之幷力
乘 王疾甚
屢薦趾海爲相。
 王輒不答。
謂 世孫曰。
左相必以洪趾海爲右議政
尹泰淵爲訓鍊大將然後快於心乎。
尋又曰。
安有政丞請也。
漢聞之大懼。
養厚
母子急。
憚 世孫
宮僚洪國榮守死不去。
與鄭民始。
常左右之
乃數讒國榮等於 世孫
欲以孤其勢。
然 世孫終不納。
至是。
 王召原任大臣
諭以代聽之意。
麟漢挺身言其不可
 王曰。
朝代聽。
前後相望
非惟分勞。
欲使儲貳
明習國事
如老論少論所當知也。
吏判兵判所當知也。
麟漢忿形於色曰。
 東宮不必知。
吏判兵判不必知。
老論少論又不必知國事
時 王綿綴自振
噓唏叩閾曰。
卿等可退去
大臣將退。
 王猶不能自已
入曰。
予疾如此
就中痰升譫語亟。
夜半寸紙召卿等。
不辨左相爲何人。
則將置國事於何地耶。
然不足與卿等論此事。
毋寧以我心法傳之東宮也。
仍命 東宮自省警世問答
大臣退。
 王又叩閾曰。
大臣如此
朝事無可爲矣。
奈 宗社生靈何。
越十日。
 王命常參
倚 世孫坐。
有頃
疾作還臥。
大臣厲聲責其不從命
承旨書下代聽之敎。
麟漢身蔽承旨
使不得聞 王言
且曰。
臣子孰敢書此敎乎。
 王怒叱曰。
等速退。
退。
 王乃下敎政院曰。
監軍東宮點下。
吏兵批稟而後東宮點下。
於是漢復倡諸大臣求對。
請寢成命
 王誦 景
左右可乎世弟可乎之批曰。
予近者視昏。
不能點政望。
中官代爲之付標。
萬一中官顚倒予命。
予何能覺乎
無寧付諸我孫之爲當然也。
議政韓翼謩曰。
聖明在上
今之中官
保無此也。
 王復噓唏曰。
將使我孫代勞於內也。
漢復爲緩辭曰。
內事非臣等所知也。
是夕。
 王命中官以啓寶送于東宮
 世孫涕泣固辭曰。
啓寶豈朝臣國人所不知而授受者乎。
 王曰。
予之氣。
所知也。
難與彼大臣爭。
故爲不得已之擧。
予於汝雖內授。
後世豈有之者乎。
不過曰罪在時相也。
雖然
予當昭汝志也。
遂命承傳色。
傳于政院曰。
冲子陳章
當下二字之敎。
二字
禪位也。
由是
 世孫不敢陳章
然 聖候自此劇。
聽事方在然疑之中。
而麟漢與母子
表裏沮戲。
爲計千百。
 宗社危亡
迫在呼吸
國榮憂憤
欲與民始聯請討。
 世孫以爲不可力止之。
前參判徐命善乃上疏曰。
惟我 聖上機務之煩。
有妨頤養
繼 先朝故事
今日之下敎。
前月二十日入侍也。
左議政洪麟漢敢曰 東宮不必知。
夫謂 儲君不能
當作何如人也。
放肆無嚴極矣。
及夫常參也。
前領相韓翼謩又曰。
左右不足憂。
夫身居首相之位。
質言
竪之事。
古之大臣
亦有是否
至若麟漢所奏自內爲之臣不爭云者
驚且駭尤萬萬。
爲國大事何如也。
乃秘之於宮闈之內。
行之於深嚴之中。
萬姓得知
八方不得聞。
以 殿下今日之擧。
明正磊落
卓越千古
而職具瞻者。
視爲虛文
專以彌縫爲事
豈不痛哉。
乞降明命
正大臣罪。
疏入。
 王召命善。
褒以滿腔血忱
進其秩二級
事在明義錄。
於是 王命 世孫代聽庶政
朝參
用法儀仗
水晶杖金斧鉞
受賀時。
百官服行禮。
奏軒架。
展拜 太廟
殿庭乘輿
駕出城外
訓鍊衛御營兵隨輿。
凡竄配以下
不稟裁斷
皆特敎也。
 世孫三上疏辭。
 王縷縷慰諭
越八日。
告 廟社頒赦。
 王扶景賢堂。
與 世孫同受賀。
顧 世孫甚樂也。
貢市徭役
四民有差
亡何
賊臣沈翔雲上書 小朝
以陳戒爲名。
設機關。
指斥宮僚
溫室樹語。
以命善筵奏。
有曰。
宮僚聞 世孫以三不必知之說。
陳章引義云。
翔雲將以宣洩內言
文致國榮等之罪。
以售其網打之計也。
翔雲本師所後一鎭之子
而師淳又以昌之孫。
爲後廷輔者也。
嘗爲逆䆠朴尙儉塾師
當辛壬時。
與金一鏡,尹就商。
日夜聚會
尙儉家。
與聞交通宮禁事。
及尙儉謀逆事覺。
辭連
拷掠得釋。
禁錮以死。
翔雲之弟翼雲登第
久不調。
翔雲患之。
以其旣死之父一鎭
所後於師淳。
又以旣死之祖師淳。
所後廷輔
而直以一鎭父繼廷輔
兩世再易其父。
於是淸議唾鄙之。
翔雲遂謟附厚謙。
曲事唯謹
至是。
厚謙麟漢等。
見其事敗露
養厚翔雲
以逞辛丑鳳輝之凶肚。
先構宮僚罪案
將起大獄
 世孫察其狀。
歎曰。
事關忠逆
可以漫漶彌縫也。
判府事陽澤具奏于 王。
王曰。
逆竪之孫敢爾耶。
拷掠栫棘于黑山島。
尋命翔雲兄弟永爲庶民
五十二年丙申春正月
加上 王尊號曰堯明舜哲乾健坤寧。
 貞聖王后徐氏尊號曰仁徽
 王妃金氏尊號曰聖哲
三月
 王疾大漸
 世孫遣官遍禱于 廟社山川
乃 顧命寶傳于 王世孫
初五日卯時
 王昇遐于慶煕宮之集慶堂。
壽八十有三。
在位五十有二年
輿儓旄倪
波奔闕下
號呼雨泣
朝士婦女
各哭其家。
聲震街巷
絶域遐陬聞喪之日。
男女老少
皆爲孺子慕。
羣臣議王德行功業。
上謚文宣武煕敬顯孝。
 廟號曰英宗
是年七月二十七日
葬于 元陵亥坐之原。
元陵西岡也。
先是己亥
 孝宗不諱
大臣鄭太和等。
奉 孝宗于此
術者皆言壯麗明秀如 健元而反復勝也。
 顯宗癸丑
以水由屛石滲漉有異議
啓舊 陵見和。
重臣閔鼎重躬封築舊 陵。
戒相役者曰。
善治之。
後必復爲國 陵也。
及 景宗大喪
 王甚欲奉 景宗於此
一鏡時爲 山陵都監堂上
極言國朝未嘗遷厝地爲 陵也。
不果
至是竟爲 王陵
嗚呼偶然哉。
 王英明特達
凡於君德
得其大者
孝敬勤儉公恕
君德大也
 王幼事 仁顯后至孝。
五歲
手襭禁苑百種花。
爲酒以獻 后。
后歎曰。
孝弟固所性。
何其夙就也。
及 肅廟違豫七年
左右扶將
 王皆親之。
夜不安寢
首尾如一日。
肅廟常曰。
異哉兒也。
無寐乎。
事 仁元后
登極入耆社後。
常如爲 王子時
進見
拱手疾趨
侍坐則曲腰俛首
有問袖掩口而對。
備物養志
始終無違
錫賚國舅慶恩家甚隆渥
 后心
然亦不令干預朝政
 仁元后常曰。
孰謂 主上非己出乎
事景廟如事 肅廟。
事 宣懿后如事 仁元后
人不知爲兄弟嫂叔。
大小享祀
必親莅之。
誠敬備至
洋洋如臨于上。
 璿源殿在宮中
有節誕日忌日祭。
公元1770年
王輒躬眂齍鑊。
戒膳婦極其潔。
新物 先朝所嗜者。
必先薦于 殿。
乃御。
掌膳者。
嘗以松蕈進之
 王曰。
薦乎。
對曰。
時尙蚤未也。
 王曰。
未薦而使予食。
由予誠敬不足也。
於汝何責焉。
却不御。
春秋篤老
先王 先后忌日
素食齋居
湯藥不御。
享祀不得躬親
祭之日。
齋明達曙
伏中庭。
聞已撤乃止。
移御慶煕宮。
宮之北有映翠亭。
密邇 毓祥宮。
每朝小輿戾止
望 廟露伏。
以代定省禮。
泫然而還
祁寒盛暑不廢也。
嘗夢侍 肅廟。
肅廟命取簡紙來。
未及進而覺焉。
自是不復用簡紙書
雖當大耋沉綿時。
常誦蓼莪陟岵之詩。
誦訖。
嗚咽涔涔下。
故國人皆曰 王之孝也。
 王一念敬天。
無所不用其極
故紙中見天字
自洗濯。
不令踐蹂
尋常酬酢
語及於天。
必加尊敬曰。
君代天理物。
臣代君理事
君之敬天。
當如臣之事君也。
遇有灾異
至誠警懼
減膳求言
反躬自責
庚寅春
客星見。
 王夜召編輯臣及雲觀司曆
講究消弭之策。
每夕。
測候月臺曰。
願毋移於民國
如是三日
客星乃消。
或有疾風甚雨
雖夜必衣服冠而坐。
有時獨語曰。
有何咎。
天之警告若是也。
轉輾憂慮
坐以待朝。
天旱祈雨
未嘗
官。
親秉圭以孚格爲期
壬子以後
幾乎無歲不親禱。
得雨大有年
不勝書。
及其季年
遣官代攝。
亦必露伏闕得雨
然後始返燕寢
或未得雨。
解衣烈日曰。
曷不焦予之躬乎。
故國人皆曰 王之敬也。
 王卽位之初。
已以祁寒盛暑
增添講日。
晝必移晷
趁鐘。
雖當 陵幸親耕之後
不以勞倦或曠。
春秋七旬
三伏日開朝晝夕三講。
討論不倦
比及于頤。
視昏不能辨字。
猶親誦小大學以爲講。
一月六對
晉接臣隣
裁決國事
細大不遺。
廟謨簡則從容閭里疾苦宮府故事
對罷日已夕而寺人復燃燭于堂。
承旨章疏啓狀以入。
 王聽奏呼判無少滯。
比退則夜漏下四五鼓。
故國人皆曰 王之勤也。
 王性不喜奢華
凡百玩好
泊如也。
登寶位。
欲以大布大帛風俗
所居宮闕壁塗之漫泐者。
牕楹之剝缺者。
黼筵鋪席破弊者。
經歲不改。
有司請修。
不許
燕居集慶堂。
以破屛數疊隔內外
廳軒樸陋褊隘
雖淸修士室廬
不如也。
嘗以 先朝寢殿側。
構一舍。
讀書其中
追述故事
竟以重煩民力不果焉。
服御衮冕法服
按制致美
餘中貼裏之屬。
往往澣濯補綴
冬雖甚寒。
未嘗御裘。
故羣臣
侍 王者
不敢挾裘。
夜不設衾褥
有時木枕倦寐。
宮人寒氣逼 王躬
以小被加之。
國典
膳夫日五進 王膳。
而 王一日三膳。
膳亦未嘗飽。
故宮遂廢午夜二膳
其他豐亨抑損
多此類。
故國人皆曰 王之儉也。
 王嘗言王者爲政
當自宮闈始。
非公事。
未嘗䆠官宮女語。
古例。
罷朝後大公事
或令䆠官讀奏臥內
 王恐䆠官因此暗習國事
干預朝政
夜深
必召承旨讀奏
嘗謂 世孫曰。
古則䆠官十餘人以爲多。
今過百餘人
多則難制。
汝其識之。
臣隣推赤心。
凡厥有罪
始雖譴責極於嚴厲
及其甄敍之後
任用如舊
若初無是事者。
承辛壬黨禍之餘。
深知黨論殺戮之本。
殺戮亡國之本。
以消朋黨世臣
立治先務
方在銅闈。
校理趙文命封事 景廟。
三黨之後
當以蕩平捄弊
 王悅其言而心識之。
登極
首擢主蕩平之論者二三臣。
瑕摘左右交至
 王終始不撓倚任之。
其有持論峻者。
不用
每誦 宣廟御製詩諸臣今日後寧復更西東曰。
我家法也。
孰敢沮敗乎。
嘗宅仁元后憂
 王親爲文
極言世臣安宗國之謨。
儒臣告于 孝昭殿曰。
所以爲此者。
遠效周公
金縢
近效趙抃焚香告天也。
由是當水火胥分干戈相尋之時。
勝殘去殺垂五十年。
壬辰戚黨事起。
 王罪金龜柱甚嚴。
謂 世孫曰。
朝黨尙爲世道患。
戚黨乎。
不戢滔天
予老矣不及見。
乃汝他日之憂也。
其思深慮如此
故國人皆曰 王之公也。
 王處潛邸久。
閭里艱難民生疾苦
委巷荒野至微細事
無不遍知
及承儲。
講經傳。
灼見保民
治國之要。
凡貢民市民耕種販商民軍保民
無不曲察其飢飽寒煖
蠲免之政。
無歲不下
有司經費難之。
 王輒誦 肅宗何惜肌膚之語。
趣頒旨施惠
卽位五十年間所蠲免
無慮累百萬。
初。
北關民困交濟錢。
賣妻鬻子自縊死者
會 王遣御史按廉。
遮道泣曰。
但願歸奏吾 王。
使赤子之情達于父母也。
御史如其言歸奏。
 王失聲流涕曰。
予嘗病人廣廈細氊。
厚享玉食
不能蔀屋之情。
豈謂吾豐沛之鄕有此事乎。
不能矯弊安民
無顔可以高廟也。
立命蠲免
其他無告者。
赴愬於 王。
得遂其生。
不可勝紀
丙申春
 王疾益亟。
當是時。
濟州饑。
御史賑之。
 王憂念不置
諄諄夢語濟州事。
仁民惻怛
出於至誠者然也。
故國人皆曰 王之恕也。
公元1776年
王旣具此六德
以爲立治之經。
而監成憲
流弊
庶獄
國用
無非爲緯於六德
是以 高年天位
邦內乂安
世其祿。
民樂其利。
在朝野。
黃髮鮐背太半
而是亦有年過百歲者。
庸詎非人事修於下。
天運應於上哉。
傳曰。
大德
必得其壽。
必得其位。
必得其祿。
 王庶幾焉。
 王有二男
曰 孝章世子
左議政趙文命女。
爲嬪。
無嗣
曰 莊獻世子
以領議政洪鳳漢女
爲嬪。
實誕我 嗣王殿下
甲申
命我 嗣王殿下
爲 孝章世子後。
及 王祔 太廟時。
追尊 孝章世子
爲眞宗大王
 孝純賢嬪。
爲孝純王后
同祔 太廟
皆 王遺命也。
今 嗣王殿下
不以臣不文命
遺事攛綴爲狀。
惶恐隕越
不知所以稱塞
獨竊聞帝王大節
付托得人是已。
虞史爲堯典。
言傳舜以位之事。
反復詳悉
一篇半之
世稱虞史千古史臣之宗。
以此也。
臣敢以 景廟之全付於 王。
王之全付於 殿下者。
該載一篇上下
以追堯典之斷例
而尊其所聞云。
保晩齋集卷第十三終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