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醇庵集卷之八 (自动笺注)
醇庵集卷之八
 墓誌銘
  
持卿墓誌銘(幷序)
公元1404年
君姓吳氏。
名載維
字持卿
海州人
學士諱瑗仲子
夫人出。
出繼大宗后。
曾祖考判忠貞公諱斗寅。
祖考生員諱觀周。
學生諱琬
母昌原黃氏修撰河女也。
君以今上己巳用蔭除懿陵參奉
三遷例陞六品職。
再遷爲陽智縣監。
智民至今誦其惠。
旣罷復叙。
再遷爲珍山郡守。
二年棄印歸陽城舊閭
授官不復就。
甲申正月二日
以疾終。
年三十六。
娶僉正兪肅基女。
無子當立嗣
其年三月于縣南九龍艮坐原。
爲人敦樸剛方而識穎異
孝友
有理世才不試
屛居益篤學。
治心循禮爲本。
士友以爲賢。
及圽皆惜之。
其兄載純悲其志不究
銘曰。
銜志不施于人。
夭命不得于天。
嗚呼
後千百年尙信斯人之賢者。
惟玆塼邪。
從叔通德府君墓誌銘(幷序)
公諱瓘。
字瑩叔
海州人
始祖高麗軍器監監
公元1450年
仁裕。
曾祖尙道觀察使左贊成諱䎘。
刑曹判書贈領議政忠貞公諱斗寅。
考工曹正郞贈吏曹參判諱晉周
貞夫人大徐氏
監役諱命德女。
正郞府君第三子。
先考府君諱瑗之弟。
正言公諱瓚之兄也。
兄弟出后
公實正郞府君祀。
公與正言公同居。
府君第門
東西相直
外而兄弟晨夕怡怡
飮食起處討論諷誦
無不與同之。
內而暇時往還妯娌之間。
雍雍如也。
不知衢巷垣閾之爲限如一室也。
其後十數年之中。
羣從昆弟
孤孑
落落離居
曩時之樂。
不可復見矣。
資性忠愨仁善
偉身美髯
志氣卓犖不羣
嘗欲礪名不湮沒於世。
脂韋柔巧之習。
未嘗一形聲容
卜築畿東牛川之上。
且謀歸隱未及就。
蔭授通德郞。
卒於英宗十六年十月六日
享年二十有八。
葬于龍仁縣南駒興里正郞府君墓右艮坐原。
恭人韓山李氏
奉諱秀蕃之女。
文靖公穡之後也。
恭人寬仁而方。
質素無華
服餙不隨俗爲侈靡
引言古今事類
可以爲戒者。
責人過失
令適改而止。
不深惡之於中。
公元1404年
衆皆服其識而推其德焉。
今上四年三月二十二日卒。
享年七十祔葬公墓
子男三人
長曰載綸進士
次曰載絅前直長出后
次曰載紳。
載綸三女
婿兪晩柱,李審方,李文沼。
載絅四男一女
敏常,叙常,澈常,徽常。
婿金在源。
載紳一女婿李鍾仁。
內外曾孫皆幼。
公卒後四十二年
載絅泣謂載純曰。
載絅幼孤
本生先人儀容言行
無所記識
曷有追述用眎子孫
載絅甚恫焉。
兄其圖之。
嗚呼
公之在世也。
載純纔省事
雖及覩諸父湛樂之日而能言之。
亦安得詳之哉。
謹書其略。
慰其悲焉。
銘曰。
懿哉潛光
夭命不揚
有衍子孫
天施惟敦。
四十一年。
卜合吉阡
於千萬世。
流慶來裔
允言墓誌銘(幷序)
公元1531年
君諱載
字允言
姓吳氏
海州人
通德郞諱瓘。
韓山李氏參奉秀蕃女。
子擧進士
辛卯三月七日卒。
享年四十一。
四月某日。
葬龍仁駒興里祖考正郞府君西麓壬坐原。
世系俱在正郞府君墓表中。
君娶大丘徐氏命華女。
四女無男。
女長適兪晩柱。
次適進士李審方。
公元1560年
幼。
君奉正郞府君祀。
立嗣
余於君爲從父兄
而以余先君爲文孝公後。
與君稱再從昆弟
君自孩抱嬉戲
邊危手。
害蟲微物
旣長不自矜餙。
言行依於孝順
兄弟燕語休休
欵洽相得
時時佳句以爲娛。
季父正言公卒於謫舍。
祖妣徐夫人
悲哀久而踰節。
常痛欲無生。
竭心扶護十數年。
寢處不敢安。
徐夫人由是得享天年
君嘗語余曰。
人心患難一。
不一
不可爲君子。
吾嘗察己心而有省焉。
自號以一齋
終身符。
於是知君可以爲善也。
君器性偉厚仁慈
類能受豐施者。
而卒無年與嗣。
悲夫
嗚呼庚申冬
先君疾且革。
通德郞公
流涕不肖曰。
阿麟孤矣。
爾視勿異爾諸弟
越五日先君不肖
麟君少名也。
余嘗爲君言之。
相對而泣。
今余哭君而銘其墓。
悲尤可知已。
銘曰。
其儀也美鬚而長身
其爲也寬厚愛人
其歸也湮沒無名
後人之悲之。
我用識其塋。
孺人申氏墓誌銘(幷序)
通德郞前寧陵參奉沈定鎭一之
賢而好讀
公元1592年
書。
世之知者
咸推其文行
元配孺人申氏。
旣葬二十有三年。
屬余銘之而曰。
孺人處士諱嵓之女。
服習禮義
略通小學
處士公家法也。
年二十歸于余。
未幾遇余父母喪。
皆訃至。
始奔哭。
孺人以爲痛。
其哀益甚
余幼養於叔父母。
事之視父母
孺人無間於余也。
由是叔父母甚宜之
余每入孺人之室。
輒見其整衣惰容
未嘗不肅然有敬心。
余未能自率由禮也。
孺人之賢使然
處士公謂余曰。
女也淑仁。
觀於貌可知也。
且勤女工
其使夫子安坐讀書乎。
及余居家
日夕聞杼聲札札不止
孺人之爲也。
庶幾安坐讀書處士公之言。
而今孺人圽矣。
悲夫
孺人系出平山
上祖高麗太師壯節公諱崇謙
六世祖諱吉元
宣祖壬辰
以聞慶縣令倭寇死之。
特贈承政左承旨
五世祖諱命休。
學行
敎官不就
曾祖碩老
祖諱玄年
孺人今上辛未二月十五日卒。
無子。
享年二十九。
廣州陶谷壬坐原。
封久無識。
吾誠不忍其終已泯沒
盍爲銘諸。
余旣屢辭。
則曰子其無以文而以吾之心也。
一之與余友善
銘曰。
婉婉孺人
孝且有禮
旣敏內事
以燕夫子
令聞其昭。
良士嘉耦
天施斯篤。
無壽何咎
婦人德。
孰如夫言。
矧苟賢矣。
則尤可援。
遂叙其言。
繫以銘章
來人是考。
昚勿毁傷
伯姊淑人墓誌銘(幷序)
公元1631年
伯姊淑人吳氏。
平昌郡南公公弼之配也。
世籍海州
曾祖刑曹判書贈領議政忠貞公諱斗寅。
海昌文孝公諱泰周
考工曹參判贈吏曹判書諱瑗。
妣贈貞夫人安東權高城郡守定性之女。
左議政文純公諱尙曾孫
伯姊肅宗四十二年三月十九日生。
未再晬先妣卒。
伯姊自幼言笑甚罕。
而內夙慧
動止有度
先大夫鍾愛
嘗謂曰。
不在吾側。
吾殊不樂也。
事先妣崔夫人
服事承誨惟謹
先妣亦謂是女知我
慈孝兩至
自是賢譽已徧聞宗黨
十五歸于南氏
舅注書公已卒。
李令寢疾有年
爲養
察意於色而不待言。
自盡其心而不徒以䫉爲。
故常得其歡心
居靜閒。
若不細務胷中
臨事不費聲色而輒辦。
公元1660年
守公承四世祀。
家務頗繁。
奉先養老賓客宗族
雖貧未嘗有窘闕也。
伯姊姿性聦明粹潔。
少而日侍先大夫
喜聞古今人物邪正是非
輒能了悟
推而論君子行得失
罕有不中
不喜指摘過慝
遇事難處
應之卒泯然無瑕釁。
以此令聞久益不衰
郡守公雖淸簡少可人
伯姊宜之
郡守公仲父文淸公
每稱之曰。
高識雅質
簪珥中人
和溫仁。
公典刑。
郡守公卒
子孫相繼夭歿
於是伯姊惸然無依矣。
哀疚不形於外曰。
吾母老。
不可慽容見。
且命已崎嶇
寧靜而受之而已。
聞者益悲之。
旣而先妣喪。
哭而號曰。
何以爲生
其明年庚子五月十三日
以疾卒。
今上四年也。
享年六十有五。
七月二十四日
葬于楊州東海里亥坐原。
南氏世葬也。
郡守公先葬艮坐原。
伯姊明年
郡守公墓合窆于此
郡守公宜寧人
書贈修撰有常之子
吏曹判書文憲公龍翼玄孫也。
淑人生一二女
男一耉進士
女長適進士李羲雲。
次適進士金基鼎。
一耉男宗獻
纔娶而夭。
未及立嗣
女適宋某,金基鼎男元善
嗚呼
世謂天於善人不醻於躬者。
必贏其後
伯姊之賢。
旣嘗窮毒胤嗣絶。
其孰以贏之耶。
天固邈然無與乎人之禍福耶。
禍福不屬善惡耶。
然則作善降祥者。
其且爲何。
已矣悲夫
銘曰。
定理氣數貞勝
而醇心懿德之乖其應。
愬彼昊天而心瞢瞢
從叔郡守墓誌銘(幷序)
公元1706年
英宗三十三年丁丑
從叔郡守免官歸老陽城縣天德山南先隴下。
養閑田園十年
丙戌六月七日卒。
享年六十有三。
至通訓。
官至四品
某月某日。
安城郡大德山乾里癸坐之原。
西距天德十里而近。
公諱璿。
字伯衡
吳氏世爲海州人
曾祖諱䎘。
仁祖時湖堂
官慶尙道觀察使左贊成。
號天坡
祖諱斗寅。
官刑判書贈領議政謚忠貞公
號陽谷
肅宗己巳
以諫死。
甲戌特命旌其閭。
考諱鼎周。
官敦寧府都正。
尙州黃氏。
封淑夫人
宣傳官諱羲瑞女。
吳氏家世屬有冠冕
至天坡,陽谷兩世
文章節義顯。
世名族。
公幼受學於仲
文孝公
從父兄月谷公相講劘
文藝夙就
纔踰弱冠
發解泮試。
凡三赴會圍中。
己酉進士
丙辰除惠陵參奉
日滿
例轉泰陵奉事,漢城府參軍
以姻避改濟用直長
辛酉例陞長興主簿
出爲扶餘縣監。
考滿遞。
戊辰調尙衣別提
楊口縣監。
壬申丁大夫人憂。
居廬墓下。
丙子調宗廟令。
扞城郡守
二歲坐貶罷。
公平不喜文華外餙
簡質寡默
不以言笑徇人
早嬰奇疾。
自攝養。
終日扃門蕭然隱几
文史圖籍爲娛。
不以外物其中
意常泊如也。
篤於奉先之節。
代雖遠。
彌致其誠。
諸宗族。
無闕享祀
及樹先墓碑碣。
磨礱鐫刻
躬自臨視
殫其精力
鬚髮爲白。
爲政寬而有度
謹勤自勵
愛人利物
惟以實心
不務近聲譽
明愼簿書刑獄
無敢有欺隱者。
尤以惇孝悌睦親隣爲先。
由是所至
吏民安之。
監司見其爲治。
多心服者焉。
其罷杆城也。
公雖素病。
未嘗廢務
而置下考
公固怡然不介意
自是樂於復仕矣。
公娶慶州李氏
府使諱成坤女。
子男四人
長曰載弘有雋才
早夭
次曰載中。
出后
次曰載行。
次曰載長。
載弘取載中男順常爲后
女適李義正。
中男健常,順常
載行男常,明常。
女適李魯點
載長取明常爲后
公旣蚤謝公車。
絶意榮名
而其仕爲親老而貧也。
年未耄老
油然退休
優遊自適
以沒其世。
其賢於人。
不旣遠乎。
嗚呼
方徵逐干取以爲能。
孰復知公之德哉。
公所著有詩文若干卷。
家庭記聞一卷
銘曰。
存於中者。
淡乎其泊。
見於外者
渾乎其樸。
如公之爲。
可以矯世風之醨薄
用是作銘。
藏于幽扃
學生沈公墓誌銘(幷序)
金溪居士公諱師曾
字孝源
靑松人。
上祖諱洪孚。
高麗丞。
十三世祖德符
仕我朝爲侍中
封靑松伯
沈氏諸族皆祖焉。
十世祖諱璿。
觀察使
莊王時
謝官家居
號忘世亭
七世祖諱光彦
判書
號鈍庵
恭憲乙巳之際著名節。
監役諱𰂾爲高祖
諱之濯爲曾祖
諱益達爲祖。
廷璧爲考。
配耽津崔氏有相之女也。
監役公曾孫諱廷琦。
光山金氏通德世厚女。
實爲公本生父母。
爲人仁醇。
人愛物。
嗜欲
未嘗毫毛虛餙
其事父母
飮食寢居。
躬自視護
侍側常爲兒戲
以懽其心。
伯氏進士公相去遠百里
公盡賣田莊
與共衣食無所私。
鄕黨親戚無不翕然稱服以爲難。
此其行於家庭兄弟間者
人所可勉
然公嘗出見白髮者。
重負脇息不能步。
命僕代其負。
自執轡策馬數里。
休其力而後反之
行山野間。
遇人遺骸輒爲瘞之。
鸛雛墮巢下幾死。
收置床間
食以餘食。
及羽長能飛。
于野
公旣篤於孝友
又能推之於物。
類此
其雖微事
人人所易爲哉。
其所謂利。
不得博於物。
要其心之厚於仁者邪。
公生於肅廟十二年八月二十九日
歿於英宗二十年四月初九日
壽五十九。
于結城大洞乾坐原。
義城金氏慕齋先生安國後。
通德養正女。
先公三十三年歿。
繼配李氏
國姓
系出康靖王
通德世弼女。
和靜好禮有婦德
先公歿。
祔葬公兆。
三男一女
男垕鎭前配出。
定鎭,銖。
女適杞溪兪彦得。
繼妣出。
出後
垕鎭繼子漢雲。
三女
長李海翼
李有祚。
次姜學居。
定鎭一子某。
出後
繼子某。
公家世自監役公以後
賢而年促
累世不振
至公
仲子
始由進士
仕於朝。
文章經業
著聞士友
其且昌顯於後。
可以徵焉。
豈非爲仁之報也歟
公素貧。
纖介未嘗諸人
見人窮乏
儲。
雖盡傾與之。
無惜也。
人愛厚。
不言其過。
不善遠之
不復交也。
所居近彰烈祠。
祠饗斥和三學士
樂遊焉。
盤桓頫仰不能去曰。
今天左袵矣。
安得見眞天出乎
如其出也。
吾雖病且老田野中。
當起而舞矣。
及歿曰。
吾恨不及見中原之淸。
無他語。
此亦見公忠義激烈
不特仁厚之德而已
公愛祠傍金溪之勝。
嘗欲居之。
故自號以金溪居士云。
銘曰。
公於爲仁。
如飢于食。
其發自衷。
不以色。
苟力可逮。
無囏不施
所及
無微或遺。
維德其醇。
不贏其慶。
有子有孫。
卜后之昌。
贈戶曹參吳公墓誌銘(幷序)
公諱頊。
字敬叔
姓吳氏
系出海州
始祖諱仁裕
高麗軍器監監
五代祖諱定邦。
節度使
著節光海時。
世名臣。
高祖諱士謙
宗親府典簿贈議政府左贊成。
以孝聞。
曾祖諱翮。
憲府持平弘文館應敎
有淸直聲
祖諱斗龍
工曹正
郞贈承政左承旨
考諱昌周贈司憲府大司憲
咸陽呂氏
同知敦寧府事必時之女也。
公幼已老成仁厚。
父母宗族長者。
器重之。
十四丁大憲公憂。
哭泣哀痛成人
未數年。
又連哭昆弟丘嫂
惸然孤身
擧三喪。
情文一皆無闕。
觀者歎息以爲難。
公旣孤。
事大夫人愉愉無違色。
年已衰。
服勤子職不懈
務以順適其志。
雖至大耋
父母諱日
整衣三日不進肉。
月朔望。
必步詣宗家拜廟。
對人𨓏𨓏泣下。
發於辭。
追戀父母
於邑不自勝
於是知公之旣老而慕愈不衰也。
公生於肅宗癸未十二月二十二日
今上辛丑二月二十二日卒。
享年七十九。
葬于安城金谷壬坐原。
後以子載徽貴贈戶曹參判。
南陽洪氏縣監禹章之女。
五男一女
載德,載衡府使。
出繼叔德之後
載徽水軍節度使
載復,載衍武兼宣傳官。
女適進士趙相集。
載德二子。
挺常,徹常都事
四女
參奉在寬,權琦參奉,金濟萬,洪樂遇。
載衡二女
宣傳官朴宗和,愼昌烈。
無子。
取載徽子寬爲後
載徽三子,毅常府使,寬常,應常副
公元101年
正。
載復一子履常
載衍二子皆幼。
六女。
侍直徐弘,韓命爀,李基重,申紹平
餘幼。
趙相集二子。
憲謙,宅謙。
一女李勉初。
公儀寬重豐偉
志尙謙愼
與物無競
然家甚貧。
絲毫未嘗干人
見人貪饕
惡之若凂己焉。
孫毅常職近密
霑賜賚物。
愀然戒之曰。
何以報國恩。
吾家未有也。
兢兢自持
勿罹於辜也。
嘗手輯四禮通攷
循循自率。
子孫以爲法。
詳載辛丑獄事實。
爲書三編
以嚴忠逆之辨。
嗚呼
公之懿行
旣本於孝。
其識明慮遠
確然有守如此
人無賢愚親踈
不以長德君子也。
少時
與載純先人同業
相好也。
族兄載德氏。
自爲狀。
屬以公墓誌。
其何敢辭。
爲之銘曰。
禀於天也豐而完。
施於後也蕃而衍。
子與孫。
旣壽且考。
猶弗以爲贏。
惟德之厚。
諫院獻納申公墓誌銘(幷序)
公諱熤。
字明仲
姓申氏
平山人也。
上祖高麗太師壯節公諱崇謙
代有貴仕
爲世鉅族
十一代祖諱槩。
左議政謚文僖
配食世宗廟庭
八代祖諱鏛。
吏曹判書
謚文節
顯名中宗己卯
之際。
五代祖諱景珍
知中樞府事。
高祖諱晟齋郞不仕。
大司憲
大父諱浹。
考諱爾翰
皆有文行
未顯于世。
河陽許氏。
學生晊之女。
公生於英宗四年戊申
幼孤力學辭賦
三十五年己卯。
上謁文廟
甲科第一
內而歷吏,戶,禮,兵,工五曺郞官成均司成,司憲府持平,掌令,司諫院正言獻納
外而平安咸鏡忠淸三道都事泰川縣監,鏡城判官
再掌外試。
未第
士論忤時貴。
用此郞潛十數年。
始入臺職
今上五年辛丑三月二十七日卒於鏡城任所
享年五十四。
高陽郡濶洞先塋下辰坐原。
爲人孤潔勁直
不妄交遊
人雖厚於己。
其門喧熱
不與往還
所與好則雖窮賤
數數也。
惟恐不親
臨事貞確
雖有威所壓。
不可於意。
無少委曲苟循。
以此賢之
英宗時
賊臣鄭厚謙勢甚張。
希利躁競者。
靡然趨附
公爲禮郞投刺
謙雅公名
欲屈爲己用。
一見視遇欵洽
以示其意。
公知之。
不復至其室
又同往蕫陵役。
臨還。
期會途中旅舍
公托以省墓
故遲其行。
薄暮旅舍
交數語。
立起而歸。
心銜之。
亦終
公元125年
無以害公也。
司諫朴公盛源。
言事忤旨
始命安置海島
上復召諸臺臣
將加其律。
有不入者。
臨門親訊。
公方納言
家人親屬
憂怖勸其入。
怡然不爲動。
于長鬐。
未幾宥還。
今上初卽位
謙等諸賊。
次第就殛。
元惡鉅慝。
猶有未伏法者。
三司諸臣。
伏閤爭論
上固不從
公自泰川拜掌令。
登途上䟽言懲討不嚴
亂臣假息
又劾三司大臣不能力爭
使邦憲久屈
請幷譴罷。
言甚切直
素知公戇。
始下優批。
旣而大臣三司
紛然引嫌
上以臺臣勘大臣罪名
違制
削職
臺臣救解旋叙。
自爲諸生
食貧數十年。
飢困往往切肌。
然於貲利泊如也。
親友未嘗見其囏苦之色。
丐求之意。
發於貌辭也。
其爲箕都也。
書狀官以事被拿。
公代閱柵門胡市
竣事
商人輩例獻束錦匹騾。
却之。
相率輸納京第。
竟不受。
水曺監斫黃腸湖南
爲是任者。
多占贏餘爲己用。
公盡歸之營邑。
不取一木
居家篤於孝友
生六七歲。
連喪父母
自始喪。
朝夕饋奠
輒隨兄號哭盡哀
成人
鄕黨感歎
咸稱孝兒。
稍長奉養
大父如事父。
與其幼少同業
共其空匱
旣仕于朝。
遠處鄕曲
必分俸祿
同居
衣服貲産無所私。
所需供。
靡不殫心
從祖兄夫妻俱亡。
其孤男女四人
貧孑且至流散
皆收育於家。
爲之娶嫁。
晩而喜詩。
秀雅有致
若干首于家。
嗚呼
公孤童起自鄕廬。
决魁第登臺省
不隨俗浮沉
侃侃自飭
欲以立名當世
年壽不永
未究其志。
豈非命耶。
公娶全州李氏學生顯耉女。
無子。
取兄進士第二男大疇爲嗣
進士公謂余久與公遊。
屬令誌墓。
遂爲之銘曰。
申氏大族中而微。
三世潛德布衣
公奮穉孤績文詞
克闡巍名進途夷。
再起門戶若有爲。
胡不臧止短期
關塞茫茫柩以歸。
埋辭幽宅爲公悲。
乳母張媼墓誌銘(幷序)
公元101年
張媼。
慶州人
乳養吳氏家兒名載純者。
卽余也。
余齒二十餘。
尙在世。
爲人貞愼端良寡欲
與言嘗嫁金姓良人
未衰哭夫。
孀居幾三十年。
辛未四月五日圽于家。
年六十有二。
余往哭爲服。
京城東北二十里覺心原。
甲午冬
改葬
公元前1106年
壙南五里美阿原壬坐。
一男二女
內外孫若干人。
嗚呼
媼之保余也。
推燥就濕。
肌肉爲爛。
歷屢寒暑
終無幾微楚色
媼於余其勞無不至矣。
旣歿翌年
余始仕于朝。
又二十年登第
媼皆不及見。
由是未有少醻其勞。
悲夫
銘曰。
勞莫厚。
予實負。
何咎
一片石
萬年宅。
永勿隙。
再從姪壙銘(幷序)
公元前1065年
吾從祖弟載行子健。
九歲殤兒名某。
歿已二十餘年。
親黨見者。
每語及。
無不慽然傷咨若己之殤。
可知父母之心也。
子健南陽洪氏。
生兒丙子十一月二十日
以痘化。
瘞于陽城德峯先塋傍。
忠貞玄孫
正公曾孫
郡守公孫也。
入學
輒曰武王以臣伐君。
不可謂聖也。
責其乳媼再嫁
言中理。
媼羞無所置躬。
嘗隨宗族女謁先廟。
兒歷告之曰。
是某世祖某位龕也。
衆皆驚異之。
眉目瑩明如畫
讀書喉聲琅然
郡守公嘗曰。
英悟大異。
恐吾門衰不能保也。
已而果夭。
悲夫
子健刻石竪之。
余曰。
表殤封。
古也
誌可矣。
遂銘曰。
人惜之久於其生之年也。
父悲之无窮。
惡乎
然也。
爲銘告后。
其尙勿夷以穿也。
醇庵集卷之八
 行狀
  
修齋先生行狀
公元89年
公諱瓚。
字敬父
姓吳氏
號修齋
海州人
始祖諱仁裕
高麗軍器監監
至十五世有諱士謙
本朝
官至宗親府典簿贈議政府左贊成。
爲公高祖
曾祖諱䎘。
仁祖初卽位
文學政事進。
官至慶尙道觀察使贈議政府左贊成。
祖諱斗寅。
觀察公仲司僕主簿吏曹判書諱翔男。
出爲觀察公後。
至肅宗十五年己巳
仁顯遜位
直諫死。
至刑判書贈議政府議政
謚曰忠貞
學生諱履周
早世
妣牛峯李氏
右議政䎘女。
學生公叔兄工曹正郞贈吏曹參判諱晉周
配大丘徐氏監役命德女。
肅宗三十三年丁酉二月二十八日癸丑
生公于京第。
旣而正郞公憫學生公早歿無嗣
公奉其祀。
公自幼從伯公學
行藝夙茂。
志度超達
判公嘗器重之。
今上二十七年辛未二月
擢庭試壯元。
召見便殿
問曰。
爾且何以事予
公對曰。
臣謹以直事
公元1649年
殿下
例授成均典籍
移拜兵曹正郞
未幾遞。
閏五月
拜司諫院正言
上書時事三條
時辛壬凶逆之黨懲討未嚴。
上顧以調停爲治。
諫者輒獲罪
始公在韋布時。
已憂形于色。
至是王世子代理國事
公將極諫
以上格天聦。
然料亦不免于辜。
入告徐夫人
徐夫人慨然曰。
爾身旣許國
吾且任爾。
况爾能爲忠者乎。
於是公乃上書千言
其略曰。
竊惟今日國勢
可謂岌岌乎殆哉。
天心未豫而災異疊見
癘疫連年死亡相續
財用已殫。
法制更張
黎元驚騷
怨讟朋興
此皆垂亡之兆。
極否之運也。
若其救此之術。
亦惟曰。
嚴懲討以扶倫綱。
是非正朝廷。
忠直以勵風俗
恭惟我景宗大王
宗社萬世之計。
奉承慈敎
大朝儲副
一種凶徒
生動搖之計。
陰嗾逆虎。
釀成誣獄。
凶言悖語
上及於不敢言之地。
前後合辭之論。
屢發三司
大朝過加容貸
光佐之陰猜凶譎。
包藏禍心
代理爲國必亡。
謂聯箚爲無臣節
鍛鍊誣獄。
惟恐或虛。
擢鏡賊於八座
反若賞功
甲辰大漸之時。
職在保護
隱諱
患。
至使羣凶倡爲凶言
馴致逆變
翻逆虎自服之案。
必欲實其變書之誣。
盈惡積。
最爲凶黨之魁。
泰億之悖慢陰毒
締結肆惡
逆鏡敎文。
語絶凶悖
而身爲文衡
無不參涉
况以定策國老門生天子之說。
乃敢比擬二聖授受之擧。
論其負犯
與鏡虎麟夢。
同心一腸。
而俱逭王章
誅討未行。
主事之臣。
熒惑天聽
掩護周遮
肆然營救之論者。
又復接迹而起。
臣竊痛之。
伏願邸下仰大朝
亟正二賊之罪。
前後護逆者。
屛諸四裔
凶徒知戢。
倫綱不滅。
所謂嚴懲討以扶倫綱也。
惟我大朝痛懲朋黨之禍。
欲以蕩蕩平平道調劑之。
然分效未著
百弊層出者。
其故何也。
辛丑誣聖之凶謀
一轉而爲戊申稱兵之逆鋒。
彼輩自知不容於世。
進以蕩平之說。
外假二字之目。
而陰濟一己之私。
其罔君誤國之罪。
可勝誅哉。
可痛者。
一邊之稍欲自好者。
牽動禍福
日遷月化
泯然一色嗜利無恥之徒。
希合媒進
至於君父之誣。
忠逆之分。
漠然置之相忘之域。
復生淫朋之黨也。
臣竊以爲國家不幸
黨已分裂。
誠不
可以猝然打破
然若自朝家明示勸懲
則苟非釁深累大之類。
必有革面從化者矣。
然後隨其賢否進退之。
觀其才能調用之。
衆心自定
黨目自消。
伏願邸下洞辨是非明別淑慝
使一世之人。
曉然聖朝好惡之公。
朝廷之上。
庶幾眞見平平蕩蕩之休。
所謂是非
正朝廷也。
臣聞古人有言曰。
伏節死義之士。
當於犯顔直諫中求之。
下試今日世道人心
爲何如耶。
大官逢迎承順是事
小官阿諛苟容之爲務。
臺閣之上。
此風尤甚
一有剛毅正直不畏強御者。
則輒羣起而衆笑之。
豈惟下之所以待之如此
以言獲罪者。
項背相望
幸不屛迹嶺海之外。
則終亦沒身坑坎之中。
由是人皆以言爲戒
父詔其子。
兄勉其弟者。
大抵皆爲模稜回互
不招怨惡而已
夫以如是氣象䂓模
脫有禍亂在前
又孰肯捐軀殞命
殉國家之急乎。
名節廉恥
有國之元氣也。
元氣先亡。
而其國之不亡。
未之有也。
豈不凜然寒心哉。
伏願邸下仰大朝
前後以言獲罪者。
一幷牽復嚮用之。
則直
揚眉
善類動色
巧諛諂媚陋俗
不日而頓變。
所謂忠直
以勵風俗也。
盖懲討之論不擧
蕩平說作
蕩平之政行。
名節墮地
世道人心
日入於鄙汚苟賤之域。
國事不可爲矣。
邸下受大朝付托之重。
祖宗大之業。
其所轉旋危機
挽回世道
使數百年宗社
復奠於安者。
豈非邸下之責。
而若論其奠安之策。
則恐不出於臣所陳三言者矣。
旣以是三者。
今日治務之本。
而三者之本。
在於邸下之一心
然苟非講學致知
亦何以正此心之不正而應萬事之變乎。
伏願邸下於讀書講學之際。
聖賢之言。
則必求其義理之當而躬踐之。
古今之變。
則必考其得失之幾而體念之。
以至燕閒幽獨之中。
精察於敬肆之分。
猛省操舍之際。
屛去聲色
威制近習
又選道德博聞之士。
置之左右
夕納誨。
使時敏之學日臻高明
則此心之全體大用
無有不正
發於施措者。
動必合宜
其於臣所陳三者。
自不待羣下之請。
而知所處矣。
惟邸下懋哉。
先時
三司合啓追削泰億,光佐官爵事。
皆得
罪。
啓旋停。
李宗城上䟽
反以光佐,泰億爲忠。
於是公與三司
申達啓事
因幷陳停啓者
宗城逆狀
引律請論。
又請放臺臣以言被竄者。
不從
適會上召諸從臣
庭中
發策問均役便否。
奏對曰。
臣竊以爲殿下之臨殿門
謀及卿士
不可作事不謀始也。
及其减疋之後
聞其充補之策。
不過乎漁塩船稅與隱餘結別軍搜括之政而已
未聞有大振作大變通。
豈不惜哉。
傳曰百姓足。
君誰與不足
百姓不足
君誰與足。
殿下毋以三稅爲急。
惟以損上益下爲務。
廓然大公
示以無私
先罷內司及諸宮之不緊者。
付諸均役。
不以賦於民。
則是豈非民國俱裕積弊可祛之要道乎。
民生困瘁
國用虛耗
立均役法
减丁民布。
半籍游手以充額。
又輸營縣羡贏財穀
及諸隱餘田塩船稅。
益贍其不給
上方嚮用
以爲法便。
繇是又不稱旨
已而幷削合達諸臣職。
上怒公以新進而且上書事。
特削侍從籍。
先是上務調停
廷臣持正論者爲出於黨心。
伏眞殿霤外。
良久
時雨甚。
廷中遑遑莫知所出
依違以對。
以爲朋黨已祛。
且告宗廟
參判公適在文任。
恐益激上過擧。
黽勉承命進告文。
然非本志也。
退而意不樂。
未幾卒。
由是常恨參判公志未著於世。
及拜正言
引兩孤姪至前曰。
吾今可以先兄志也。
上書
至是上切責之。
以爲負國忘兄。
公歎曰。
所以爲此者。
欲上忠國家。
下述亡兄志耳。
上敎出此。
待命金吾旁廬七月
幷黜諸臣。
覈首論者且加罪。
鄭公亨復以都憲同黜。
愍公禍不測
以長僚欲出自首。
公曰。
是何可不以實。
合達之論。
自我首發
有司遂以聞。
上怒益震。
投畀三水府。
於是擢第未一歲耳。
其所陳書達策三事
皆人所難爲而輒言之。
期至被罪不撓
由是直聲振朝廷。
三水極北之惡地也。
旣至
處之怡然自適
槖中朱子書。
日夜諷誦
惟喪餘日輾轉不能寐。
曉起南望哭。
傳報朝廷闕遺
輒爲流涕而已
居數月。
其年十一月七日病卒于謫舍。
壽三十五。
翌年正月返柩。
二月十二日葬于龍仁駒興里先阡艮坐之原。
未幾放還前後竄逐諸臣。
公獨不及焉。
明年
公元1656年
給牒
後五歲乙亥
逆孽復肆謀反
旣皆伏誅
追奪光佐,泰億官爵
以爲公言未始不見用。
居家徐夫人違志
出入必告。
非有賓客
未嘗侍食於側。
以生不逮考妣
又幼失正郞公
慼慼爲痛。
諱日澡浴將事
盡其誠哀。
登第拜廟。
流涕被面
於邑不自勝
事參判公如嚴父
無失儀。
相隨講劘
天下之樂。
可以易焉。
及參判公下世
諸孤甚恩且嚴。
嘗曰。
兄弟之子
卽己之子無間也。
未嘗不異第五倫之言也。
取友
而後交。
善士
如恐有失。
薄夫若凂己。
至其文酒接歡。
風流醞藉
然不狎昵相慕以義。
博雅之士。
多樂與之交。
眷眷忠國之志。
自出天彜
時與朋友言。
務明事君大義
及其上書也。
曰格君當以誠
杜門屬草
出諸胷中而筆之書。
不事裁琢修飾
故其文欝悒煩懣
若不簡。
然讀其辭。
可以得其忠也。
公儀莊肅頎偉
眼采燁映。
禀性高正直。
忠實英明
介而不至於狷。
寬而不及於流。
未嘗矜持自好
日用言行
不踰於閑。
考其平生
自無瑕纇
於義善惡之分。
臨事趍舍。
敏而有勇。
利害禍福處。
不屈其志。
宗族以恩以
奴僕不嚴而威。
幼時氣頗銳。
長益寬重
喜怒不苟
少好文詞
自喪參判公。
無樂而不竟之。
喜遊山水
嘗入楓嶽。
丹丘
樂處城闉間。
有終湖山之志曰。
縱使得志榮進
當未老告退耳。
治室後一區地。
名曰雪園
中樹茅屋
實以文史圖籍鼎彜古器之屬。
環植卉木
卧起其中
不知者始以公爲忘世
然盖亦有以寓其懷耳。
公旣志不忘憂國忠君。
又以直道
廢死絶塞
君子悲之。
公元靑松沈氏。
府使師周之女。
婦德
參判公嘗稱有女士風。
二女
長適李商巖。
次適兪彦錥。
繼妣慶州金氏
通德郞碇之女。
一女幼。
前後俱無嗣男
旣喪。
立叔氏男載絅爲後
載絅娶正言鄭述祚女。
嗚呼
公之嘉言懿行
可書者甚富。
小子荐罹喪禍
精神銷剝。
謹書一二。
以備遺忘
持卿行狀
君名載維。
字持卿
姓吳氏
海州人也。
始祖諱仁裕
高麗軍器監監
高祖諱䎘
官至慶尙道觀察使贈議政府左贊成。
曾祖諱斗寅。
至刑
公元1627年
判書
肅宗大王十五年。
仁顯王后遜位
公率朝紳同志八十人
直諫而死。
後特贈議政府議政謚忠貞
祖諱觀周。
成均生員
考諱琬學生
母昌原黃氏修撰河女
忠貞公生五子
四子正郞公諱晉周
生參判公諱瑗及學生公
參判公爲叔父都尉公諱周後
生公伯父生員公後而無子。
君以參判公命嗣焉。
君參判公仲子而崔夫人出也。
今上五年十一月一日
君生。
君幼已知慕聖人學。
夫人察之曰。
是兒跪趍折旋異常日。
其且有志于學乎。
自是益自礪讀書
然不爲時文字業。
二十五年
上念忠貞死事是年
錄用嗣孫
於是除懿陵參奉
是歲己巳也。
用親意就仕。
秩滿例遷繕工監副奉事
再遷尙瑞院副直長
三遷六品
授掌隷院司評。
凡居內職
輒以能官稱。
繇司評移拜陽智縣監。
其爲治尙剛嚴
然亦不愛厚賞。
故吏畏而樂於趍事。
卹民小事
必審其喜惡。
措施以誠
由是臨官未數月。
治聞大興
行旅競相頌歎
身受其惠者。
未幾微事坐罷。
復叙拜典設別提
旋移
公元540年
樂院主簿。
又遷敦寧府判官
出爲珍山郡守。
戢吏惠民
監縣時。
數以民事
面諍觀察使
嘗曰。
置守爲字民耳。
不能捄其害。
無用守爲。
以去就决
由是觀察使至者。
不喜君。
君亦不樂爲吏矣。
居數年。
棄官陽城縣
故宅居焉。
世孫衛從左長史不就
先是上命贈參判公官冢宰
下敎追褒庚申事。
然其事非參判公本志也。
涕泣所以辭不受。
不可得則曰。
吾父庚申事。
特懼激聖上過擧益深耳。
今日月之明。
有所未照。
吾兄不一明之。
爲言也。
後世誰知吾父志者。
於是強起赴擧
一再不中
時事日益異。
歎曰。
不可有言也。
孰如退修其身。
爲能明父志也。
謝擧業。
不復就試
君旣退居
讀古聖賢遺書
益篤學。
甚悔蚤從祿宦。
不能究其業。
謝世屛處
肆力以畢其志也。
君性正直
爲學本於孝友
黃夫人
務悅其意。
其有病患
將護忘身
見者感歎
祭先廟。
悉從禮文
奉先之節。
雖世益遠。
必致其誠。
宗族父兄嘖嘖稱曰。
大宗之主也。
昆弟貧居
親爲規畫家事
以是昆弟歸依焉。
燕居
跪坐
非甚未嘗倚枕。
憤邪嫉惡
泥滓之汚其身。
由是寡合於世。
然其昆弟鄕黨
皆憚於爲非
至於世道汙隆升降
深憂遠思
慷慨於邑不能平。
不知者疑其太過
而猶不自已焉。
君夙嬰奇疾。
四十年正月元日
君省先墓。
疾發翌日圽。
年三十六。
其年三月
葬于陽城縣沙里九龍洞艮坐原。
爲人敦樸無華內實踈朗
於學得其要。
治道識其本。
錢糓甲兵陰陽籌數之術。
亦能旁解其綱領
其志可以勵俗。
其材可以施時。
然卒早夭
不得樹立命也。
有詩文十卷
雅勁踈宕然。
務寫其懷。
不喜取名當世
未嘗示人
君娶僉正杞溪兪肅基女。
生一男子不育
從父弟載絅第二叙常爲嗣
吏曹判書負暄吳公行狀
公元1512年
公姓吳。
諱祥
字祥之
號負暄堂
海州人
五代祖諱冲守
司僕寺正
高祖諱霖
御侮將軍
曾祖諱仲富。
司直贈戶曹參議
祖諱淳。
進士
考諱禮孫。
曹佐郞,知製敎贈禮判書
厚德重望早世
祿位不顯
妣贈貞夫安東盧氏。
尼山縣監佑賢女
公以正德七年壬申十月
二十六日
生于崇禮門外第。
天資卓異
聦悟絶人
髫齡已有志於爲己之學。
伯氏受學慕齋之門。
兼治制擧業
年十三選泮試殊等
所作悲硎谷賦。
傳誦一時
嘉靖辛卯九月
進士三等十人
甲午九月
大射別試丙科第二人
公獨不受四館玩侮之戲。
先進皆目之以爲剛。
分隷校書館。
辛丑例陞成均典籍
轉刑,禮二曺佐郞
壬寅江原道都事
癸卯入爲侍講司書
屢爲司諫院正言,司憲府持平
甲辰撰修廳郞廳。
恭僖大王昇遐
充告訃使書狀官京師
丙午軍器寺副正。
戊申拜司諫院司諫
陳復昌輩所中遞授內贍寺副正。
黜爲羅州使。
時邀中人士與之講論
以倡絃歌之俗。
旣還。
民懷遺愛立祠享之。
壬子冬弘文館修撰
副校理
會上命選朝臣廉謹者。
公在選中。
特賜表裏一襲以寵之。
癸丑母夫人憂。
乙卯服闋
校理
尋陞應敎,典翰,直提學
擢拜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
序陞右承旨
辭遞。
授僉知中樞府事。
丁巳春江原道觀察使
戊午秩滿還。
戶曹
公元1559年
參議屢拜承旨
己未特加善大夫
弘文館副提學
庚申冬至使如京師
辛酉還朝
由司憲府大司憲
歷司諫院司諫成均大司成,兵,戶二曹參判。
常兼藝文館提學世子侍講院左副賓客
癸亥朝廷憂兩南。
解方伯
擇公爲慶尙道觀察使
甲子以病遞。
已而除禮曹參判。
隆慶戊辰秋西鄙有虜釁。
公有文武才
進秩資憲大夫
平安道觀察使
公旣之任
邊警遂息。
己巳兵曹判書召還。
銓注公平
人咸稱服
歷吏,禮,刑三曹判書大司憲漢城府判尹兼知經筵事及都揔府都揔管。
辛未副提學
常因侍講請罷宮池之役。
上嘉納。
壬申穆宗皇帝崩。
進香京師
癸酉還拜大司憲
三月八日以疾卒。
訃聞
震悼講筵
賜祭
葬于楊州陶山瓦谷卯坐原。
遺稿若干卷。
藏于家。
公學淵源
文章金澍,閔箕,鄭惟吉沈守慶諸人齊名
號八文章
由是才望溢世。
當時名公卿。
多引以爲重焉。
嘗因使事閭陽遇賊。
公登城吹口笛
賊聞之解圍去。
後再過其城。
故老持酒
前事以謝云。
盖其精氣
足以動人者。
不然何以感百千強暴之心於呼噏之間乎。
公亦人豪也哉
公娶平山申氏玧之女。
公同塋異墳。
有男三人二人
男長以和承義副尉
以順進士郡守
次以寬贈承旨
女長適判書士雄
次適注書宋惟健。
內外孫曾多不盡錄。
不佞生後公二百年。
固陋無所考據
特掇公後孫所爲家狀
列如右。
醇庵集卷之八
 謚狀
  
吏曹判書左贊成朴公謚狀
公元1569年
公諱仲林。
號閑碩堂
朴氏系籍平陽
今之順天府也。
高麗開國功臣三重大匡英䂓仍世公輔
至諱淑貞
寶文閣提學
李齊賢安軸遊。
名重當世
於公爲曾祖也。
祖諱元象
官工曹典書
考諱安生
本朝
官牧使贈吏曹判書
安東金氏
漢城府尹休女也。
公自幼寬仁凝重
志氣不羣
及長精通經籍
造詣高明
性甚孝。
母病血指禱天。
遭喪廬墓三年
永樂丁酉生員
癸卯文科第二人
仁壽府丞
宣德丁未集賢殿修撰
登重試。
侍講輔德,司諫院司諫
丁卯擢拜承政左承旨
公元1568年
辛未出爲京畿道觀察使
癸酉歷兵,戶二曹參判。
修文殿大提學
一日上召大臣皇甫仁金宗瑞鄭苯等。
問誰可爲都憲者。
宗瑞等對曰。
朴某思慮深長
不喜紛擾
可用也。
上然之。
遂以公爲大司憲
稱職聞。
甲戌由藝文館提學
陞工判書集賢殿提學
尋拜吏曹判書
丙子與子彭年等及成三問諸人
謀復上王事覺。
五子三孫
論死
六月七日也。
安東金氏揔制益生女。
繼配新平李氏司宰令德培女。
凡擧五男一女
男長彭年
曹參判贈吏曹判書謚忠正
引年校理
耆年修撰
湖堂
大年博士
永年檢閱
女適承旨治義
孫男八人
曰憲生員
曰珣進士壯元。
曰奮。
一時幷命者。
曰璡進士
曰檣。
曰欑。
曰椹。
曰薪。
孫女二人
永豐君瑔,縣令李公麟
於戲
惟我世宗大王勵精圖治
崇儒右文
始置集賢學士
極選一世俊髦
以畀論思顧問之責。
公以文章德行首膺其選。
成三問河緯地學士
師事公焉。
臨刑
忠正公昆季泣告公曰。
欲忠而有違於孝。
顧笑曰。
事君不忠。
非孝也。
成公河公
名賢也
尊公師道
不恥屈己
其見服於人者。
不旣深乎。
就死從容
發言中理
其所存於中者。
不亦正且大乎。
賢哉其能辦大節
宜矣。
英宗大王十五年始命復公官爵
今上八年
特贈議政府左贊成。
命賜謚。
先是肅宗大王時。
忠正公亦旣蒙表奬之典。
噫。
聖朝世敎樹風聲之義。
於是乎其至矣。
而公一門三世忠毅節。
自此昭如日星百世之下。
豈其義彌烈。
故雖久而愈彰也歟
公後孫前縣監基正。
不佞易名之狀。
謹撰如右
告于太常
醇庵集卷之八
 遺事
  
先府君遺事後述
府君
方面踈髯。
額廣而平。
耳輪大而圓聳
容體端而豐。
言笑而靜
自矜持而動止莊重
氣度凝遠
長不踰中身
坐立嶷然如山嶽之峙。
府君
忠愛根性
志存乎匡君
抗䟽政德闕遺
而阨於時論。
竟不得展。
上旣察其忠懇
有時望。
固欲倚用之。
府君由是不得引退
其心常悒悒不樂。
末年公退
與羣弟言國事
往往見其涕下也。
嘗治後堂深居
謝賓客
時以匹
馬出泉石間。
朋友引樽嘯咏
盖欲託焉以舒其懷。
然而知者
以爲府君特好山水文酒也。
與人交。
無親開心見誠
未嘗一毫畦畛
辛丑會試
監臺黃公榟。
先妣姑夫也。
府君不覺有相避而赴試
榜出後。
自首拔榜。
府君當其擢第
念先涕泗
及見拔。
無介恨。
宗黨見者皆曰。
眞孝子
而且君子也。
戊申別試
府君以對良知良能策。
初試
考官
稱謂李文成公天道策後。
所始見云。
登第時。
英廟召見宣醞。
府君進白曰。
私覿
常䂓之外。
非道理之所安。
而後
有私見之命。
不敢奉承
上曰。
所陳極是
此後當不復私覿矣。
嘗有綿紬自外臧獲來者
府君分與諸弟婦及庶妹。
不及家人
伯姊時未嫁。
使婢告曰。
何不女兒耶。
府君笑答曰。
已無餘矣。
不肖幼時
隣兒有戚契者過門
與同往其家。
府君聞之。
以不而往
撻之。
戊午
先君嘗留楊根庄舍
出步前臯。
不肖隨行
偶指山下人家語從者。
府君顧曰。
指點
起人惑。
其止之。
府君不肖曰。
士當以見識爲先。
無識則於事爲
如以物揜目。
欲行疑恐。
不能牢足蹈地矣。
府君留守沁府時。
厨吏進餐而忘設匙箸
府君不之責。
客有曰。
新莅吏不謹
可不罪。
府君笑曰。
過出無情耳。
不責
先妣嘗謂不肖曰。
汝。
兄弟姊妹三人之長也。
先君未嘗留心顧視
晩年
季妹幼而嬉戲於側。
始見有微笑之時。
先妣嘗曰。
汝之服用
視汝先君
已不儉矣。
先君秋冬一衾
汝則具兩衾。
不已奢乎。
不肖聞而懼。
府君
位已貴顯燕服多用䟽布
左右什物
仍舊藏而不易
世稱今之士大夫已貴而能參士友
終始不懈者。
某公一人
府君葬時。
雷淵南公
以詩簡寄語其所親年士友曰。
月谷名位旣顯。
善下士
其歿也宜以此受報於士。
今其葬。
諸公往臨其穴。
毋以風雪爲辭。
以彰其平昔愛士之
風也。
先妣曰。
汝有兄三歲而夭者。
先君切禁其服餙靡麗
兒亦知其意。
衣稍華新。
不肯近體
府君嘗爲考官
有文佳而寃屈者。
府君心識之。
久之
又當考試
擢一券爲首
謂爲得其人。
及拆名非是
府君異之
出以語人。
後聞文實其人之作也云
府君嘗爲考官
自試所出
有自言文優謬屈者。
府君令誦其首句。
聽之曰。
是券在第幾軸。
而以某句用某文字爲有疵。
不取
其人驚服
府君循環讀經書。
有課程。
逐日記籍
雖在承宣選部之時。
未嘗間斷
如値盛熱不能劇讀
又與諸弟聯誦風雅
日記曰。
余先誦關雎
其次者誦葛覃循環
講論旨義
每夜爲常。
府君待人和厚
而於不肖輩。
未嘗少假以顔色
有過責之甚嚴。
先妣每曰。
幼時
背文受讀。
吾在傍。
未嘗竦然
恐其不善而有訶責也。
不肖兄弟自八九歲時
侍寢
而晝則讀書他室
如未冗劇之時。
府君躬自指授勸督
以課其學。
玉署騎省之直。
常令隨而出入焉。
西士人有喪其親於湖南客寓。
歲饑不能殯。
而人莫相恤。
躬來告急府君
府君未嘗識其人也。
與庄
卒其喪事
其人終身德之。
府君疾已劇。
遭叔弟通德郞公喪。
力疾往哭而還
不肖至前。
泣謂曰。
麟兒兄弟孤矣。
視之如爾親弟無間也。
嗚咽自堪
後數日棄不肖
公元1481年
 不肖年十四。
先府君見背
不肖穉騃蠢迷。
未嘗一日服勤左右
尤爲窮天之痛也。
及今再遭巨創。
廓然靡依。
年且已衰。
神思消剝。
恐其平日寓慕於容音動止依俙髣髴間者
至日就於曖然以忘。
謹錄先府君遺事二十三則。
叔父正言公先有所錄。
故此爲後述也。
歲辛丑正月
不肖孤載純泣血書。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