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x 页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碑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08H 页
参判朴公神道碑铭(并序)
公讳奎寿字瑞一。粤在 先朝。职经银台。退处乡庐。为终焉计。今 上辛丑。年满七耋。位跻亚卿。无意仕进。肃 命旋归。潇洒幽居。逌然有自适之趣。翌年腊月初四日。早起盥颒。正其冠巾。娱以棋樽。气貌整暇。少顷翛然而逝。后之人欲知公者。宜于斯观之也。竹山之朴。以高丽政丞文匡公全之为鼻祖。入我 朝有讳元亨。领议政谥文宪公号晚节堂。是生讳安性。左赞成谥靖安公。历三世至讳信龙。以宣传官领兵赴义州。当丁卯虏乱。力战死之。 赠兵曹参议。是生讳商贤。有录用之 命。以亲殁雠虏。未得返葬。自处以罪人。不仕以没世。寔公高祖也。曾祖讳谆佥枢。祖讳东标 赠左承旨。考讳世鹏 赠户曹参判。两世貤典以公贵也。妣 赠贞夫人庆州李氏。学生翊泰之女。公以壬辰二月初十日生。幼聪悟。九岁尝受阳节潘氏书。一读辄诵。无一字差爽。参判公又从以督课。文艺日就。不屑词章之习。遂从事明经举业。癸丑登司马。戊午阐大科。由槐院除栗峰察访。甲子升典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08L 页
籍。连除礼曹佐郎正郎。乙丑移骑郎。入宪府为持平。丁卯入谏院为正言。自后除拜者。内职则掌令,献纳,奉常,掌乐,宗簿,军资正,司成,左右通礼。外任则顺天,北青,泰安,成欢。甲戌丁内艰。哀毁踰制。庚辰遭参判公忧。持制尽礼。一如前丧。制除 除旨屡降。乍膺旋递。戊子居台抗疏被谪。未几蒙 宥。癸巳特受 恩命升资。拜兵曹参议。入银台连拜同副左副。出为南阳府使。乙未为逆臣德师所构诬窜钟城。阅数月宥还。辛丑升嘉善阶拜同知义禁府事工曹参判。殁后二年甲辰冬。 上遣礼官致祭。墓在定山之白谷驿村壬坐原。公诚孝笃至。一切不违亲志。参判公性度严厉。而公承奉惋愉。终始罔愆。奉先之节。克致诚悫。因心之友。每叹终鲜。以至睦姻任恤。靡不用极。群从之穷不能支存者。必尽心率育。亲戚之贫无以婚丧者。必竭力助成。立朝四十馀年。持躬谦恭。秉心公平。其在台阁。不为矫激之论。至于义利忠逆之辨。崭然严截。竟致异趣者之齮龁挤陷。屡典郡府。治尚廉简。颇有蠲弊恤隐之政。永感以后。益不以荣利婴其怀。平居啸咏以寓所感。或端坐静默。若有所思。素于文辞不甚致力。而疏启诗律。亦不失作者体格。凡其接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09H 页
物处事。不出于谨拙规度。及胤子登第。常以满盈之惧。进取之诫。随事诲饬。勤勤不已。交游之际。表襮不设。愿款之意。亲疏无间。识者皆以厚德长者称之。苟无忠信之著。岂有孚感如是哉。公配贞夫人全州李氏。掌令义宗女。义安大君和之后也。梱范甚懿。有女士之德。年五十五而先公十三年卒。墓距公茔兆为数里。而在后洞负坤之原。继子圣泰前承旨。三女长适尹处厚。次适任焜。次适赵克永。圣泰娶持平李晋吉女不育。取从子敏应为后。再娶安廷最女。生一男敏宪。侧室有五男。敏愚,敏懋,敏愈,敏𢙄,敏恕。二女长适金厚淳。次幼。尹婿一男宗肃。任婿一男哲常。一女金亮钦进士。赵婿三男树政,树敏,季幼。敏应一女适李彧渊。呜呼。公早登科第。克享爵禄。而亦得天年以终。固未为不展其才志。而后嗣之甚有谷似以袭簪绅者。益可验其德善馀庆也。今承旨君将竖墓石而求余文。文虽芜拙。倘有以谂夫今与后也欤。铭曰。
早岁高科。小成大阐。台省历扬。州郡屡典。谹议茂绩。随处而有。晚跻卿班。银台水部。暮境荣途。匪我思且。悠悠閒趣。湖乡之庐。翛然耋龄。乘化而归。永世白原。贞珉垂辉。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09L 页
判书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当宁六年壬寅五月。 上命御营大将李公柱国射于春塘台。甚称公矍铄。以梧柏二字 赐公为堂扁。八月公以兵曹参判。入直省中。 上手书颇牧二字而题数行文于其纸尾。召公以授之。越五年丙午冬。逆臣善复以训将就捕。事多危疑。是日半夜。 上特命公代为大将。公感泣出膺。以镇军情。自是 圣眷益隆。久为朝野所倚重。及卒讣闻。 上震悼曰此将臣。即予御极后首先擢授戎垣之人也。气像魁梧。人品牢确。予尝所倚仗而眷毗者。今闻长逝之报。为之伤衋。今焉已矣。何以更见。呜呼。以将臣而厚被恩宠者。从古何恨。而岂有如公之得此于 圣明者哉。猗欤盛矣。公字君彦。 定宗大王第十子德泉君讳厚生。寔公十一世祖也。高祖讳尚敬。以武都事。陪 昭显世子入浔阳。甚见嘉爱。逮 孝庙登极。优被 恩遇。官至统制使。曾祖讳蕃。 赠左承旨。祖讳道明 赠户曹参判。考讳涵 赠左参赞。三世追典。皆以公贵。妣 赠贞夫人绫城具氏。 赠赞成尚祯女。公以肃庙庚子三月二十二日。生于竹山文村庄舍。是夜参赞公梦黑龙蟠于梁上。化为骏马。立于轩中。遂命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10H 页
小字曰骏得。二岁而孤。稍长事具夫人尽其诚。气宇俊迈。俨若大人。先辈已期以国器。十四岁丁具夫人忧。哀戚甚有足以感动傍人。公有覂驾之气。既冠从事武业。庚申登增广科。辛酉除宣传官。后迁训鍊院主簿都总府都事经历。乙丑除训鍊判官升副正。戊辰除咸阳府使。未及赴。日本通信使从事官曹命采启请公为军官。俄而启下禁卫营郎厅。公曰吾以一郎官。岂可避万里之役。况浮海壮游。亦男儿快事也。遂入日本。漆齿之徒见公威仪神彩。争相指点而詟服。己巳拜户曹佐郎。除蔚珍县监。居才半岁。政绩甚著。升训鍊正。辛未升资为满浦佥使。移内禁将。旋拜宣川府使。改筑惠林山城。以重控御之势。入为训鍊千总。甲戌拜忠清水使。缮修戎器。饬励舟师。绸缪之谋甚勤。乙亥升庆尚右兵使。周岁递归。旋出为安岳郡守。未几因事上京。不复还官。丁丑拜会宁府使呈递。进阶拜乔桐水使。因宰臣外补。才赴即递。除御营中军都总府副总管。戊寅除禁军别将。再赴乔桐。遭子丧自官次挈眷下乡。己卯拜北兵使。坐于评事事罢归。监司于公。略有恚恨之端。乃以裨将滥骑闻于朝。坐谪龙仁。庚辰春宥还竹山楸下。扁其室曰退报。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10L 页
日与村翁野老。对棋樽话桑麻以自娱而已。屡除御营中军禁军别将。皆不就。壬午除禁卫中军。辞免不得。遂入京。五月以舆士大将奉 永祐园廞卫。役讫除副总管。十二月拜黄海兵使。乙酉除副总管。丙戌除统制使。凡其鍊士理财抚民祛瘼之道。靡不留神致力。尤以三南船案之弊为深忧。乃状启条陈。以请变通。 启下筹司。终不覆。己丑拜平安兵使。适有南塘筑城之议。而廷议咸欲土筑。公独持石筑之论甚坚。 上怒曰好容貌何固执也。 命削公职。时相之嫉公者。乃欲阴中。提出统帅时状闻事而奏之。至勘以夺告身。公遂退居冰湖。构小亭名以二可。盖取沧浪清斯浊斯之义也。九月游金刚。十月捲归竹庄。公身虽鞅掌职务。而心未尝不在乡社间。尝使善画者画出陶靖节归去来辞而付着小屏。坐卧常玩。公之雅趣槩可想也。庚寅除坡州防御使。递拜副总管训鍊都正禁军别将。壬辰除平安兵使。居未久以都监中军递来。癸巳迭授左右捕将。丙申拜总戎使。今 上嗣服之初。除训鍊都正。因兼 梓宫舆士大将。丁酉复授总使寻罢。叙拜右捕将。戊戌除平安兵使。未几罢递。己亥八月 上幸骊州 二陵。至广津 特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11H 页
除公御营大将。公方领总戎军。留阵 阙外。自阵追到南汉。受符扈从。 驾还兼授左捕将。 上命诸将臣耦射于春塘台。公发矢连五中。特被 嘉赏。加阶嘉义。九月移拜总使。庚子二月还授御将。三月除汉城府左尹。剖决严明。公尝入侍。 上曰京兆事惟卿是恃。辛丑除总使兼左捕将。 特授左承旨司饔院副提调。复除左尹同义禁。壬寅二月拜御将。三月拜刑曹参判。六月拜禁将。八月拜左承旨。当 亲试阁臣时。特差试所承旨。实格外 恩数也。寻拜兵曹参判。复授左承旨左尹。癸卯试官试射时。以九帿居首。进资拜刑曹判书。甲辰除知中枢知义禁都总管。复拜御将。乙巳除判尹知训鍊。丙午特拜训鍊大将。丁未以病递。连除都总管知义禁寻。拜禁将。旋移御将。己酉除知中枢。复授训将。 显隆园迁奉时以梁舟事。为工判郑昌顺所诬奏。遂被 严谴谪丰川。 上旋觉其诬。因到配状。 特赐宥释。及还朝 命为舆士大将。庚戌以优老典升资正宪。拜御将。辛亥除总戎使。壬子 朝令有武臣直领出入之禁。公适因人之问。以为吊丧时当服白直领。而吊罢即宜还着直领。如此则礼意与 朝禁。似不相悖矣。遂致讹传。诿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11L 页
以天翼出入为不可。至登于 筵闻。乃以不遵 朝令。命窜白翎岛。行有日。 上下教曰闻其行五日始到三百里。可想其实有病。即其所到处 命定配所。公至海州闻 传教。仍编于海。未几 上特轸其病情乃 命放宥。公还到江舍。杜门讼愆。感祝 圣德。每以为衰癃之喘。无复酬恩之望。惟吾子孙中有能出身事 主。以伸吾未卒之志则庶矣。遂令曾孙载弘肄习武技。甲寅升资崇政。总戎使郑民始以总厅还谷事。执咎于公。至有 筵达。遂被 谴削之典。公之以肮脏见忤于文缨诸人久矣。自是乘时生衅。龁龁不已。以至蒙 叙踰年而亦不付军衔。乙卯 上特命壮勇营付公曾孙载弘于额外卫。翌日 下教曰闻李某尚不付军衔。即为付之而使参 诞日候班。公自江榭诣 阙参班。是日 上特命宣传官厅荐李载弘。遂付宣传官。翌日 特除公训将。又 命兼察禁御两营。仍令入侍。 开释不已。又以不当掎摭之意。申及于台疏之 批。公益复感泣。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焉。丙辰春 园幸时。 上特念公老惫。令他大将代以扈 驾。公因宾对奏曰迁园以后。臣一未随驾。每切耿结之忱。今忝在元戎之列。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12H 页
职当扈从。虽荷 圣慈垂念。特令勿扈。而顾臣一缕残喘。犹堪自力于散班陪从。谨当追蹑 清跸之后。上特许之。即授舟师大将。使之先诣江头。公随到华城。 上深致眷念。频 赐御馔。当 元子诞辰前一日。 特差公云剑。公感激殊遇。每欲一罄素蕴。至是因辞疏历陈军制。其略曰我国军制束伍之规。仿用周室兵农之制。分番之法。采取唐家长征之例。而壬辰以后。五卫变而为诸营。则 祖宗朝随时沿革之意。猗欤盛矣。然京城为八路之根本。而辇毂之下。见存军额。不满万数。故臣常忧军制之疏虞。每念先正臣李珥养兵十万之说。未尝不三复而永叹。今我 圣上深轸宿卫之单弱。特设壮勇一营。从今以往。京师控御之地。增修阴雨之备。前圣后圣。其揆一也。臣固钦仰庄诵之不暇。而第伏念禁御两营乡军上番之法。一以为守御之道。一以为操鍊之方。当初设施。非不美也。而上番之规。五年为一次。及其递番。不过二朔。则其所操鍊者。殆同十寒一曝。坐作进退。随人颐使。指挥号令。仰人口吻。下乡之后。依旧茫然。则安在其教鍊之法意也哉。且况往来之际。徒费粮资。废农弃业。妻儿呼庚。上番之弊。有如是矣。以臣愚见。莫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12L 页
若永革乡军上番之规。收上身布与保米。而两营军额以各营军校子枝及五部良民之有根着者。各限一千名填充。俾作二司十哨之制。恒在都下。而一年接济之数。假令元兼料并米为一万四百馀石。奉足及草价等所用为二万三千四百馀两。并计为七万五千三百馀两。以其所捧。计其所用。其所赢馀。各为二万馀两。兵志曰军无财士不用。命储财需用。实为富彊之术。以此为不虞之备诸般杂用。则足食足兵。莫过于此。乡军则可无废农往来之苦。都民则庶有沾料资生之道。岂不两便也哉。宫墙之外。设置五营。入直将官与军卒。分掌五更。替相巡绰。而宫墙𤄃远。间有山麓一遭。周回动费一更。巡卒过去之后。有时间断。诚极疏忽。宫墙间数为二千六十四间。今若于五十间设置一军铺。以字内营入直军卒分排守直。而每铺以军四名分置。则铺为四十一处。军为一百六十四名内。二名交替行巡于当铺之内。而五营入直军元数合为二百六十五名。军铺分直者外各该哨官领在直所。时时摘奸。各营门别巡将卒又为纠察勤慢。则其在警巡无间断之忧。有严密之效矣。诸道之设置水陆军兵。因其缓急。各为其用。南人之惯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13H 页
于船。北军之闲于骑。此其习熟之然。理势之常。平时团束皆取其长。而水营所管水军多在山邑。甚至距水营三四百里之远者。名以能橹。全昧操柁。则临急远徵。将何所用。臣以为水军之在山邑者。陆军之在沿海者。并相换定。则便宜之政。莫大于是矣。 上赐批曰君为元首而股肱以喻相。腹心以喻将。谏官喻耳目。承旨喻喉舌。近取诸身。阙一则不可。惟腹心最紧且重。于五官元戎之紧重。尤倍两营。近日复畀之举。不以既耄而难之。诚予知卿之可仗。观于用卿舍卿之异于凡帅。慧眼达识。必有窥其相与之际者。卿之所陈一二条。即予尝所檃栝弥纶。以求其易行之术。以待其可为之期。夙宵一念。寤寐如结。一欲展施而后已。若使此计成而转以及于大于此者。则均役之 圣志可明。初元之设言可践。三军万民举在帲幪之中。而如卿所云上番之停番。军铺之棋置等方略。不期采而采。当其时与有荣于卿大矣。环视有位。语孰到此。此所以一闻犁然。丕加嘉乃。附陈水陆军换定事。许令庙堂禀处。仍 命入直把总赍下 批旨。盖旷典也。公衰病转甚。而强策视务。惟恐孤 恩负国。益惕励不已。丁巳右相尹公蓍东筵白公病沈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13L 页
笃状。 上大加悯念。许解戎柄。公乘病少间。呈由省墓。及还 上特命入侍。乃以行役安稳。深致喜意。缕缕 恩谕。有出寻常。戊午元朝。入参候班。重添感冒。阅月沉绵。三月二十三日。卒于水桥私第。 隐卒之典备至。至有嗣孙待阕服调用之 命。某月某日葬于某山某坐原。公德性沈毅。度量宽弘。做事而不动声色。接人而不设畦畛。甚不喜人之苟且卑屈。若见其志操劲直者则中心好之。若己有之。其所爱恶。不以亲疏而或偏焉。常以禄不及养为至痛。忌辰哀哭如袒括时。虽在大耋。不废将事。粢盛极丰腆。而亦无丰昵之端。奉先凡节。尽诚无憾。承奉诸姊而友爱甚笃。轸恤诸族而敦睦靡极。持躬御家。一切以勤俭为务。床席几案。萧然如寒士。家教训子孙。必因其材而利导之。曾孙载毅之甚有文识。载弘之克就武业。亦其一事也。平居喜读论语。笃老而亦不辍诵。殆古人半部事陛下之意也欤。公爱君一念。根于天性。立朝以来。始终言行。罔非出于丹衷。在 先朝兵使尹九渊犯酒禁被极刑。翌日 上顾谓诸臣曰禁酒以后有饮酒者乎。诸臣错愕不敢对。公对曰臣非不畏法。而或有因病窃饮之事矣。 上良久曰不欺君。是真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14H 页
情。是日在班者无不相顾失色。公之秉心无伪。于此益可见矣。厚谦威势鸱张。门庭闹热。不趍附者辄被毒螫。而公拒其招诱。终不投迹。国荣当路。骄恣无比。或谓公曰彼见高年卿宰而亦不起动。独于公起而迎接。是岂好意。公笑曰死生命也。亦不随众出入于宿卫所。善复于公为内从。而公每事不相关。甚为其所忌嫉。公志节之确类如此。公在御营时。 上教曰处官奉公之能否。无事时无以区别。须于闹端起后。始可以知。以密探奉 命行止事言之。各营有甚不甚之殊。而闻卿独不甚规规于是。卿可谓得将臣之体矣。予诚喜而不寐。公之以直道事君。竟得受 知至此者。岂不伟哉。公配贞夫人南阳洪氏。学生继相女。忍斋暹六代孙也。生于戊戌。十八岁归于公。妇德甚备。未尝少违夫子意。公每自谓夫妇间知己。年五十五而殁于壬辰。葬于文村。及公卒移厝于公墓越冈艮坐原。有一男炫早殁。一女适尹范圭。炫生应五进士。尹婿生二男。孝俭训正,悌俭。二女长适李馨秀宣传官。次适郑恒柱。应五生五男。长载毅,次载弘宣传官,次载宽。馀幼。一女适尹守任。呜呼。公以杰特之材。获被 两朝眷遇。身任将阃。历扬中外。时丁升平。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14L 页
纵未有勋烈之树。而一心尽瘁。为国干城。使凶逆畏戢者。亦不可谓无功业矣。若其前后所陈大关戎务者。虽不得次第亟施。而 批教所谓不期采而采者。在公为荣。果如何哉。公之屡蒙衮褒于 圣朝者。尽可以铭彝鼎载竹帛而垂耀百代矣。今于公墓碑。余何敢有赘辞。铭曰。
环东一域。公为干城。何论勋业。幸值升平。卓荦之材。魁伟其容。立身 两朝。雄韬孤忠。暮境戎垣。一味矍铄。 宸笔亲授。期以颇牧。堂扁维何。 赐以梧柏。 圣眷深隆。腹心之托。公于 邦家。丹衷愈炳。鞠躬尽瘁。乃其所秉。志气肮脏。诡随是耻。权奸所惮。忠荩所恃。历扬中外。罔非戎务。到底绸缪。克备阴雨。间被 谴谪。旋获宽宥。感戴益深。 恩遇益厚。何以图酬。素蕴庶罄。疏陈军制。冀蒙 裁定。十行纶綍。极其温谆。曰卿所陈。犁然一闻。 衮褒丁宁。遹将有施。嗟公捐世。可奈殄瘁。公有 宠章。宜镌彝鼎。公有徽迹。自载国乘。一丘堂封。有屹贞珉。我辞非谀。用示无垠。
兵使权公神道碑铭(并序)
公讳字翼哉。以干城之材。耋龄始按兵阃于湖西。甚矍铄干当。筑城之役。殚竭心力。镇日临蕫。屹屹雉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15H 页
堵。次第就完。邑宰之慢于戎政者。举其尤甚而启罢数人以励之。凡诸阴雨之备。克纡良筹。及其皋复于营衙。军卒吏民。莫不痛号。苟无实德所孚。岂如是乎。公之平素徽迹。于此数端。可推而知也。吁其伟哉。安东之权。肇自高丽太师讳幸。是后冠冕奕世。历文坦公汉功,花原君仲达以下几世。至讳浚号霜岩。登文科。当昏朝沈滞下僚。及 反正除牧使。以文识政绩著于世。是生讳克有号愚川。官参奉。寔公高祖也。曾祖讳釴进士 赠司仆寺正。祖讳会亨 赠左承旨。考讳寿龙 赠户曹参判。三世 貤典皆以公贵。妣赠贞夫人晋阳姜氏。学生汝宽之女也。公以 景庙辛丑六月十二日生。禀质超凡。长者甚加奇爱。自在龆龀。俨如成人。遭参判公丧。持制致哀。及葬前八日。姜夫人自裁下从。则号陨益甚。见者皆涕。既早丧两亲。乃育于舅氏。文艺凡节。不烦教督而夙就。稍长见识甚明。期以成立门户。一日忽惕然叹曰子欲养而亲不在。命也。立身扬名以显父母。岂非孝之终乎。遂从事武业。 英庙庚午登第。壬申除宣传官。甲戌为罗暖万户。丁丑除训鍊主簿。戊寅迁都总都事升训鍊佥正。己卯出为黄海兵虞候。乙酉除明川府使。其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15L 页
政以兴学劝农为先务。而稣残祛弊者甚多。逮其瓜归。一境士民呈书营门。愿得借寇。庚寅除京畿中军。辛卯迁忠壮将。壬辰拜内禁卫将。癸巳除乐安郡守。郡多弊瘼。素称难治。前后罪递者相续。朝廷甚忧之。上命选其剸剧之才。铨官以公举拟而受点。莅任之初。励精图治。百弊俱兴。一境自谧。以败局得人居最。上嘉其政绩。特加嘉善阶。甲午移除多大浦佥使。为政数月。镇卒欢呀。流民争集。及其以微眚递归。遮道洒泣者甚众。至以百钱奉献。公不欲孤其意。乃拣一大钱而受之。丙申除昌城府使。有所拘即呈递。戊戌除羽林将。寻迁内乘。冬除长渊县监。蠲税祛瘼。一如乐安时。道伯知公克干凡务。乃以延安之堤堰改筑事。专委于公。则尽心董役。极其巩完。泽及久远。癸卯除肃川府使。见训局所夺补民筒一事最为民瘼。乃力图还推。使民得以安堵。是冬殿最。以廉谨其人惜乎将老为目。公适上京。承 命入侍。 上使之举颜而曰尔之颜貌。尚不衰谢。退待有 命。乙巳移除宣川府使。旋即仍任。后有去思碑。丙午除铁原府使。时当窠阙。 上命择人拟望。铨曹三度拟入。辄皆见退。卒乃以公首拟而特蒙 恩点。未几递付护军。是冬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16H 页
特除黄海水使。居三月移拜忠清兵使。己酉年六十九。而以三月九日卒。返榇于咸阳。五月行窆礼。翌年移厝于郡南连珠山之申坐原。呜呼。公幼失怙恃。常痛其欲孝不得。乃事二兄如事亲。克致爱敬。及遭割半之戚。抚养孤寡。尽其恩义。供荐先祀。备其成礼。自其处家以至居官。一从忠信上做去。其茂绩之著于州郡镇藩者极多可称。若西原之崇墉。延城之完堰。岂不为捍寇泽民之一远图哉。平居潜玩思传。晚岁喜看礼经。持躬秉心。罔或放倒。尝摹出朱子真像。妥奉于丹城之新安斋。甚为士林所叹赏。至于裴晋公画像赞。有时讽咏。若有默契。公之志气槩可想也。配贞夫人密阳朴氏。学生震球之女。妇德甚备。有一男懋中先达。侧出二男任中,徽中。四女长适郑厚采。次适郑镇臣。次适郑述采。次幼。先达生一男思祖。二女长适卢锡临。次适申学祖。今思祖将树碑墓径。求余文甚勤。噫。余于公之按节西原时。稔闻其绸缪戎务甚盛矣。是可铭也已。铭曰。
嗟公干城之才。晚居兵阃之职。矍铄哉耋龄。遹被 圣朝之宠擢。若将有所树立。惜乎遽尔皋复。惟彼阴雨之备。尽可徵其徽躅。矧伊焯焯文行。蔚有遐陬之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16L 页
称服。屹玆贞珉之刻。尚其永世不泐。
左谕善尹公神道碑铭(并序)
粤在 正宗二十一年丁巳四月二十二日。 元子宫开讲之礼定行。贱臣忝叨师傅之名。左谕善尹公与之周旋 讲筵。右谕善李公直辅陈疏不就。贱臣即辞而退。 上乃以 胄筵之讲。专委于尹公。公承命殚诚。进讲不辍。 睿学益就高明。公之辅导。于是甚大。朝野莫不瞻耸而兴叹。呜呼休哉。是可以垂耀百世也欤。公讳得孚字士休号信斋。海平人。丽朝左仆射君正为鼻祖。自是世袭勋爵。入我 朝有讳彰府使。历几世至讳忭文科监正号知足庵。 赠领议政海澄府院君。以静庵门人。名载东儒士友录。是生讳根寿。左赞成海平府院君谥文贞号月汀。寔公六代祖也。高祖讳宗之。官府使号白蓬。曾祖讳㙐司圃别检号寄傲堂。祖讳圣冕 赠吏曹参议。孝行笃至。考讳源 赠吏曹参判。废科敛迹。世称处士。两代 貤典皆以公贵也。妣 赠贞夫人迎日郑氏。县监津之女。公以 景宗癸卯三月四日生。才学语。已喜读书。不烦教督。而文艺日就。处士公置塾舍。扁以一乐。而使公群队共处勤课。公甫成童。尽通七书。乃以处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17H 页
士公命受业于黎湖朴先生弼周之门。甲子丁处士公忧。哀毁踰制。几至灭性。服阕值一乐堂诸生之散归。独居书楼。潜玩经籍。孳孳不已。癸酉当郑夫人癠忧沈笃。割指尝粪。尽其诚孝。及遭艰。戚易备至。甲戌奉灵筵往居仁川。制除徜徉于文鹤山下。萧然茆庐。兀坐咿唔。恰然有自得之趣。有时吟哦。以宣畅堙郁。辛巳上京游庠中。未几意有不乐。乃复归仁乡。优游以度。后几年上汉北寺。攻业积累。殆有西山啖荠之苦。甲午春以明经登甲科。公自蚤岁志气甚美。不屑举业。处士公勉以门户之计。则乃专意讲经。及其孤露。废举多年。竟复为伯氏所恳劝。黾勉应赴。至是大阐。以年踰五十。依例升品。除成均馆典籍兵曹佐郎。移拜司谏院正言。丙申以忠清道掌试都事在东堂试所。闻 英宗大王升遐。十一月除正言。自后屡拜台职。或有陈疏论事而不彻。庚子又以正言上疏曰。国荣贪天为己。全无臣分。国人之敢怒而不敢言者四年于玆矣。臣不敢知 殿下深居九重而或未之知耶。抑或知之而特以勋勚之故而俛副其意也耶。且 殿下既许其休退。而逐日晋接。 恩渥愈挚。遂使奸细之心。欲沮广 储嗣之计者。 殿下有以启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17L 页
之也。今罪盈恶极。公议峻发。而 殿下复念前日之宠假。而犹靳今日之典法者。抑又何哉。呜呼。前车之辙。后车之戒。则 殿下所宜却顾长虑者。又当如何。与国荣同功一体之臣。今虽不见骄横如国荣。而 殿下若又假之以权柄。则安知异日复有作威作福之患如国荣也哉。伏愿深加裁抑。以为先事之戒。保其终始。无有后悔焉。 上批曰尔何发此言。人必怀自危矣。先事之虑。谁曰不可。若其起疑于黯黮之中。成说于䵝昧之地者。将有世道无限之忧。公因避嫌启曰臣虽无状。初何尝起疑于黯黮。成说于䵝昧。使人怀自危之心哉。窃覸 殿下过于包容。今国荣之千罪万恶。皆由于 恩私之太过耳。念古人先事之戒。虽在君上。犹曰无若丹朱。则今于宠遇之臣。以无若国荣为戒者。盖欲其勿复陷于作福作威之罪。使君臣上下保有终始。共享太平之福耳。苟以臣言反致世道之害。则臣之罪当复如何。翌日值次对。 上问侍臣曰尹某疏何如。徐命善曰设意叵测矣。 上曰台臣言事而卿何言之如是也。后 上又语诸臣曰尹某疏语甚精矣。时权臣狠怒甚。公几陷不测。而赖 圣教得免。辛丑除殷山县监。岁值大歉。赈济甚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18H 页
众。民颂久而不衰。壬寅递拜正言。旋移弘文馆修撰。癸卯复除修撰。时有尹拯复官之 命。公陈启曰尹拯之罪。 殿下前已洞烛。故于旧甲重回之年。遹追肃庙之志事。特举追夺之典。庶几是非归一。士趋咸正。而昨冬忽下复官之 命。义理既明而复晦。 圣断有始而无终。臣窃叹焉。今当 邦庆无前。霈泽旁流。凡在恶逆之类。一切疏释。故如尹拯者亦蒙追复之 命。圣意所在。臣岂不知。然此为阴阳消长之会。邪正进退之机。实关将来世道之忧。伏愿勿以刻印销印为嫌。而亟收复官之 命焉。公自庚子疏后。徐命善,郑民始之党怨嫉已极。及是右袒尼尹之徒。哗然并起。以致有铨曹停望。甲辰 上屡下枳塞人疏通之教。有曰尹某之经岁不拟。便作坎坷。不几于已甚乎。久后以前望特除正言。公因辞疏历暴前后被诬之状。末论徐命善略曰。臣于自辨之章。何敢赘陈他说。而臣之危踪。方在羿彀。失今不言。更无可言之日矣。噫。国荣罪盈恶极。自干天诛。判府事固当一反其道。辅我 圣上平荡之治。而今乃不然。藉城社之势。肆威福之权。其所好恶。一循己私。于是顽钝嗜利者附之。容悦患得者趍之。自成一套。号为时议。顺之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18L 页
则有福。逆之则有祸。遂使 朝家日乖。国事日非。戆直日远。廉耻日丧。清议不张。俗论肆行。识者之忧叹固已久矣。今相职虽解。威势不衰。小大惴惴。莫敢谁何。而 殿下特念其勋旧。宠遇如一。判府事果能洗心易虑。仰体 圣意。悟前之非。善后是图。则往虽不谏。来犹可追。岂非公私之幸也。乞将臣疏。以示徐判府事。彼若受以为药石则言者与有荣矣。彼苟以臣言为非。则 殿下无遽罪臣。乞召臣与之廷辨。则请索言而极论之。若有一毫躗言。请伏诬人之律焉。疏入有岛配之 命。禁府初定以济州。 特命改定金甲岛。府隶来言有四倍道之 命。督促押发。晨夜趱程。马且病蹇。殆有脚血之苦。而亦无几微色。到配后数月。 国有大庆。方议赦典。 上特命宣传官往谕。道臣释公。一边人无不仇视公。必欲陷之死地。玉堂赵济鲁,台谏李尚度相继上疏。诬公为夏材之党。及李鲁春疏事出。而群憾并起。请与李鲁春同为拿鞫。上不允。而屡谕两司使之停启。己酉 显隆园迁奉时。差分兵曹佐郎。事讫减下。庚戌 特除庆尚道掌试都事。冬以 特教拜宁海府使。捐俸祛瘼。政绩甚著。甲寅升资拜工曹参议。乙卯除承旨旋递。拜刑曹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19H 页
参议。谳疑称 旨。拜大司谏。以在外递。丙辰四月拜成均馆大司成。连上辞疏。久未蒙递。不得已出肃。仍以疏略陈升庠之弊。以为欲矫今日科举之害。先从升庠之法而变通之。 上命议于大臣禀处。大臣对以旧制猝难变。十二月 特递。除兵曹参议。丁巳拜左谕善。连进讲席。以尽其辅翼之道。不徒为敷陈文义而已。升拜礼曹参判兼提举冰库。未几与惠民署提调相换。又兼同知春秋馆事。戊午以式年杂科设行礼堂。职务相妨。移拜工曹参判。十二月患感冒沈笃。 元子宫日遣人探问。频下药物。己未公年七十七而卒于正月初三日。讣闻 震悼命讲厅吏护丧。备给板材。致赙甚优。实 特典矣。三月葬于高阳之莎里子坐原。从先兆也。当初期时。自 朝家命给祭物。又明年冬 正宗大王因山甫讫。 上闻本家将祇受致祭。 下教曰今见尹谕善致祭祭文。予心怆悼。辅导之劳。何可忘也。祭文令内阁知制 教更为代撰。终祥在近云。祭物令该曹优送。其子待阕服调用。凡所以隐卒崇终者至矣。公孝友出于天性。一以承顺亲志为务。处兄弟极其怡怡。平居未尝有辞色之失。一日仲兄梧月轩公故为激怒之端以试公。而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19L 页
公意象愈和。则乃曰某也和柔如此。何如人也。叔兄玄川公曰是不足喜耳。兄弟之间。虽贵和柔。有过相规。自是道理。今某也一切和柔。他日立朝。亦将如是则岂非可忧乎。遂言于公。公怡然对曰诚如所教。性甚柔懦。实有陷入不善之虑矣。公尝取邵子刚善刚恶柔善柔恶之语。书揭于壁。以寓警省曰余性未免为柔恶。寻常克治之工。当在于斯矣。后乃以过于刚直。见称于一世。公之矫揉气质有如是焉。居乡十馀年。闭户读书。端坐不动。邻里共称以活佛。公闻之蹙然曰君子之处世。宜其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今余则异于是。得非近于乡愿乎。公少时因亲癠披阅医书。喜道家清净之说。又因读书山寺。见禅家空寂之论。汎滥二书。殆至沈溺。既而悟其非。益复着工于圣贤之书。亦有与意中人讲讨心性理气者颇多矣。尝于怀尼是非。不能无疑惑。乃取其当时往复书札及诸家文字。反覆参考。久之大悟而言曰孟子好辩。非得已也。有杨墨故耳。尤翁峻激处。以尹鑴故也。忧世道卫斯学之心。为后学者当师法之不暇。何敢有訾议也。顾余气质之病。偏在于柔。故几乎误了矣。公立朝以后凡系斯文事。其所疏论峻截明剀者。实有以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20H 页
也。当其经年停望。两司发启。皆言祸将不测。公夷然俟命而已。平日持躬秉心。随处韬晦。其在岛谪之日。实有以处坎而亨。及还亦未尝向人说道其阅历之苦。接物处事。皆从忠信上做出来。而尤致惓惓于供职匪懈焉。每于 胄筵之讲。自以昏耄懵陋。无以启发 睿学。深致愧恨不已。及有疾常以停讲为忧。 元子宫乃以讲学自内为之。勿虑为教。公于㱡㱡中承 令旨。必冠带起坐俯伏。当其疾革。口中微微言讲学停否。而语不可辨。闻者莫不悲之。公馀事文章。赡敏澹雅。不尚藻绘。遗稿若干卷藏于家。公配贞夫人龙仁李氏。正郎普万之女。梱范甚懿。生于甲辰。殁于丁巳。寿七十四。墓在公兆下壬坐之原。有三男。长毅东今县监。次久东今校理。次趾东。一女适绫城具圭慎。毅东生一子经烈。三女适赵基仁,李宽在,徐相九。久东生一子纲烈。二女长适徐章辅。次幼。趾东生三子继烈,约烈,绍烈。三女皆幼。具婿生四子一女。长子钟和。馀并幼。呜呼。公以纯笃之志行。颖秀之才资。致意学识。而实深于理义。从事讲业而亦优于词章。虽柔懦自居。而朝著咸称其劲直。每谦逊自卑而士类皆极其推重。屡经险衅。辄蒙 圣明鉴谅。而晚来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20L 页
恩数。迥出寻常。岂不盛矣哉。若其多少所蕴抱。不克大展于廊庙上者。诚为识者所憾恨也。今公诸胤将竖墓碑。而求铭于余。顾岂荒陋之辞所能阐扬。回念往事。自不禁怆伤也。铭曰。
猗公立朝。清明直节。辟邪斥奸。琅玕几彻。严程忽催。可耐脚血。未几蒙 宥。彼益媢嫉。构诬叵测。群憾竞发。 圣鉴孔昭。祸罟获脱。嗟公处坎。志愈峻截。可想平素。所存之实。荣辱得丧。处之若一。其殆庶几。不移不屈。懿哉 圣朝。胄筵清秩。辅导殚诚。进讲不辍。凡在朝野。孰不钦悦。逮其捐馆。 隆典隐卒。焯焯群行。何须尽说。我撮其大。于以泚笔。莎里之原。贞珉有屹。
参判李公神道碑铭(并序)
上之二十二年戊午。参判李公亨元以岭南道伯。被谴远谪。发行才阅月。以七月十七日。卒于嘉山之配所。讣闻 上深加嗟惜。 教曰行遣不过微事。正欲从近宥放。今闻身死。不胜惨恻。即令荡涤罪名。以本品返葬。及葬 致祭吊赙如例。噫。凡今之知公深者。于其 谴谪之初。甚称其冤枉。至是虽其不知公者。亦皆释然。使公有知。其于天地之大。岂复有所憾。惟其平日之厚被 圣眷固何如。而乃未克享遐龄。以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21H 页
其才器之通鍊而不得究其用。惜也。公字善卿。系出璿派。德兴大院君八世孙。高祖讳经汉。府使 赠左承旨。曾祖讳弘遾。 赠大司宪。祖讳载恒。统制使。考讳邦贤。县监 赠吏曹参判。妣贞夫人白川赵氏。县监和璧之女。大提学文孝公锡胤曾孙。公以 英宗己未十二月十二日生。幼聪悟。稍长志气俊迈。览书辄成诵。文艺夙就。见者皆诩以远大之器。县监公甚加奇爱。使为明经科业。不烦诲督。而日夜刻苦。二十三就 殿讲蒙赐第。翌年辛巳始应榜隶槐院。例授注书。癸未荐入翰林。乙酉冬台臣黄最彦陈疏请收裕昆录。 上震怒严询廷臣。历及公。奏对忤旨。谪济州。翌年春宥还。除翰林。夏升典籍。自是三十馀年。历扬中外。入柏府为持平执义。入薇垣为正言献纳。屡除吏兵礼三曹郎官。历军资监,司仆寺正。升秩拜都正。至于银台之职。前后所授。不可胜记。在户兵刑工皆经参议参判。间拜谏长。若其亚卿以后则京兆左右尹,同义禁副总管也。间经筹司堂上承文提举。外职则为十三。而其莅任者栗峰,成欢,泰安,坡州,宁边,平山,义州,广州,湖南水阃,湖西伯,岭南伯也。其不赴者金海府使,平安监司也。壬辰三月。 上以新通泮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21L 页
长而纯用一边人。罪罢铨官。领相金公致仁进言被谴。公以献纳陈疏。至引朱子自古欲去朋党。未有不亡其国之语。而语甚直截。 上严教曰一政三通。非特不公。欲沮几十年苦心。近者处分。其亦略略。则今尔所请。为楚乎为赵乎。今日世界。党人世界。即 命定配淮阳。既而改投三水。周岁蒙宥。乙未丁县监公忧。哀戚甚。持制尽礼。今 上丁酉制除。除执义。陈戒八条。辞意明剀。己亥升资。连在近侍。 上嘉其忠实勤恪。每于入对。 恩教郑重。公益自感激。尝语家人曰余以驽劣。猥被 恩遇。惟当以诚直二字图酬万一而已。祸福荣辱。吾不知也。壬寅出宰平山。时邑有妖贼之变。狱事渐蔓。一境恟恟。公出见近侍之承 命密诇者而语之曰。此若穷覈则必多横罹。岂可以一二奸民之作蘖。而延及无辜乎。乃取其所覈录者而焚之。近侍始甚惊怪。而终乃韪其言。得以善处而复 命。邑人之感颂。久而不已。癸卯除湾尹。下车之初。深致惓惓于除民瘼劼戎务。而尤于阴雨之备。靡不用极。甲辰夏以 特命移除湖南左水使。营有旧逋钱累巨万。为民间积弊。乃状请荡减而焚其籍。仍自划出廪俸数千缗。贮于一库。得以逐年取息。渐次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22H 页
充补。为永世蠲逋之道。军民莫不欢喜。己酉六月拜广州府尹。时当 显隆园迁厝。遽承 特除营建行宫于水广之境。克殚心力。役未及竣。遭赵夫人丧。奔赴于伯氏沃川任所。以不致毁之年。居忧诸节。一如前丧。壬子拜忠清监司。岁值大歉。赈济之策。尽心致力。一路嗷嗷者赖得安堵。苟系民之利害者则罢施不少淹。凡奉公之事。随处忠勤。温泉射台有槐三树。即 庄献世子驾临时所命植者。而无封筑标识。公甚致慨衋。乃筑成石坛。事闻 上亲制铭文。且书灵槐台三字。 命竖碑以刻。公乃蒙锡马之 恩。及瓜熟。又当荐饥。特承加留之 命。政绩益著。乙卯掌令鱼锡龄忽投弹章。极其危险。公出次俟罪。 上谕以人言之构虚。照烛无馀。而礼使之道。岂不曲谅。赈毕即当递。具前以补外㨾自处。公承 教感泣。陈疏自辨。 批曰言者之言。不特孟浪。卿疏之前已知之。而异于寻常弹文。岂可置之䵝昧乎。台臣若有得闻之处则即当质言。否则必是嚣俗白地构捏。二者之间。宜一归正。令问启。锡龄对以风闻。 上严责其不能的指奏对而罢其职。公再疏丐递。 上教以礼使之道。有难强迫而许之。及递归。屡承 除旨。一皆不就。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22L 页
至被黜补为永宗佥使。旋蒙还收。是秋以冬至副使赴燕。往返之间。必随事豫虑。以期不跲不疚。 上于复 命之日。嘉奖备至。居十馀日。箕伯有阙。 特命以亚卿拟入。公末拟受 点。自以踰分。决意不赴。台官韩兴裕乃于论事疏中搀入公之前日遭弹事以惹衅。 上斥其疏而促公赴任。公辞益力。则乃 询于大臣。知其难强而许递。丁巳春拜庆尚监司。祛瘼赈饥之政。一切如湖臬时。秋有整理谷查事发。而 天威严重。朝著震駴。诸道臣多以邑宰之犯科者摘发以闻。公独以守令无所料贩之实论启。而自引溺职之罪。 上览状益怒。命赈毕拿问。会御史吕骏永乘机劾启。胪列许多条。公当其供对。无一毫黯黮。绣启自归脱空。只以整理谷事。业已有勘处之 成命。因府启谪嘉山。未几以柩归。十月葬于牙山之防水洞酉坐原。呜呼。公容仪凝重。性度恢豁。事亲尽孝。事君尽忠。自其居家以至立朝。发言处事。多从忠孝中出来。乃以文武兼具之才。特被 圣明奖拔之恩。其所施措于朝筹藩阃之间者。亦不寻常。甚为僚寀所推重。若其见诬于台疏绣启者。实皆有 圣上垂察而昭晢耳。是在公顾何疚哉。公娶坡平尹氏。学生凤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23H 页
文之女。无育。以再从弟亨达之子沇为后。侧出一男一女并幼。今公从子潞录公行迹。远来示余。顾余于公。夙有面雅。及公登第。云泥虽殊。而间相邂逅。情契款厚。到今回思。恍若隔晨。维玆墓文之托。何可以不文辞。铭曰。
嗟公瑰材。早岁大阐。躬际明时。历扬清显。立朝徽迹。几十载中。曰有大焉。移孝为忠。我作斯铭。馀皆可略。有屹丰碑。永世不泐。
府使 赠判书闵公神道碑追记
粤在 肃庙辛酉。公之诸孙受此碑铭于我尤庵文正公。而未即镌竖。迄玆百馀载。久为后承所深恨。今其多般劈画克就赢举者。诚非小幸。诸君既属不佞以篆书。仍要追识于左。顾何可辞。谨按正郎枰后被棹楔之典。都事桓亦以至行㫌闾。 赠承旨光义未娶而殁。光晨参奉。光暹出继。光旻县监。光前无后。光炅处士。参奉县监之仕。皆以孝焉。县监男元重。以孝行 赠佐郎。庆重为伯父后。以孝荐为参奉。其配成氏以孝妇蒙 恩复户。应重亦以孝受 恩复。永重,厦重,度重。庶男康重,庠重。处士男德重,行重,徽重,得重。玄孙镇运,镇迥。庆重出。镇一,镇泰,镇五。元重出。镇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23L 页
三应重继子。镇仪,镇纪永重出。镇九度重出。镇弘,镇贵厦重出。府使镇纲,县监镇纮德重出。镇世进士,镇载,镇垓行重出。镇万,镇坤徽重出。镇埏得重出。五世以下喜洙寔奉正郎祀。渐洙都事。馀不尽录。噫。碑文所谓公之孙曾皆孝义质直。岂无所自者。至累世而益有可验。不亦休哉。五代孙迪洙六代孙生员百师经纪斯举。未就而殁。今看董镵役者。百揆百慎也。
府尹黄公神道碑后记
维玆碑铭。成于 显庙庚戌。今踰百馀载。始克镌竖。庶有以永世不泐矣。 肃庙辛酉。用筵臣言 赠公吏曹判书。后以长男参从勋。加 赠左赞成。己丑 特赠谥忠烈。扶馀云峰。皆有醊享之祠。丁亥移葬于扶馀之汾村丑坐原。后媲李氏祔左。初配墓在杨州西山之某向原。中室墓在扶馀鸡龙塘之卯向原。公祖考正郎公 英庙癸巳 特赠右议政。男县监玧登第为承旨。琡 赠承旨。琎参奉 赠持平。女婿申炅进士,李敏迪大司宪,李选参判,金锡胄右议政。承旨男夏英县监。女婿赵龟祥府使,朴泰逵庶尹。参奉男夏臣郡守 赠执义。夏民县监出为 赠承旨后。夏弼郡守。女婿洪致祥主簿。李大宪子师命判书,孚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24H 页
命监役,颐命左议政,益命牧使。女婿金万坚,金道济。李参判子圣辉参奉,昌辉,长辉皆进士。女婿洪禹宁监司。金议政子道渊都事。夏英生县监尚鼎。夏民生尚中进士尚敬,尚质。夏臣生正言尚老,参奉尚耇,尚德。夏弼生尚元,尚宽皆司马。奉事景祚,命祚,盛祚尚鼎出。箕祚尚中出。远祚佥知,延祚郡守,运祚尚敬出。永祚,益祚,述祚尚质出。县监宅祚尚老出。亿祚,锡祚,百祚尚耇出。百祚为尚元后。哲祚尚德出。膺祚尚宽出。五世以下载天,勉哲皆参奉。馀不尽录。玄孙运祚方守陜川。捐俸殚力。克成其累世所未遑者。而又以鸣世书法。写此铭文。抑亦事有不偶者欤。五代孙载谦董役竭诚。而乃以诸族之意。属余追录。顾有所不敢辞。谨识之如此。呜呼。今丙辰 上因关西七义士追配与加 赠事。思公慷慨殉身之迹。极致 奖谕曰。当忠烈守龙湾也。有廓清海岱之志。每登戍楼。辄悲歌终夜。及闻七义士倡论归正。欣然助成之。谋遂泄而及于祸。彼七人之为义士。即忠烈有以启之也。仍 命追享于义州显忠祠。又于江都之忠烈祠 特令跻享曰。忠烈以是府之人。克树大节。辉入耳目。使忠烈不预共享之列则乌在乎祠号谥号之暗合。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24L 页
乃遣官致祭于两所。而祭文皆 亲制以下。猗欤盛矣。 列圣朝前后崇褒之典。固已靡极。而 当宁特教。尤出寻常。公之义烈。益可以垂耀无垠矣。噫。凡有秉彝者。孰不钦耸而感慨也哉。
南阳宋氏双忠墓碑铭(并序)
呜呼。兴阳之大石岘枕癸原。即梅窝,钓隐两宋公继葬之所也。一室双忠。齐芳并美。一麓两墓。同碑列叙。实非偶尔。是可谂夫百世也。梅窝公讳悌字维则。系出南阳。高丽门下侍中杏亭讳寅之后。曾祖讳安礼。清道郡守。祖讳顺孙。成均生员。考讳承周。举孝行除箕子殿参奉不就。公以 嘉靖丁未六月十五日生。少精锐好读书。筑小窝于西湖上。环植梅树。吟哦其中。 宣庙朝简文武才。不次擢用。公居三焉。当壬辰岛夷之乱。 大驾西幸义州。公以太常佥正扈从。寻随汉阴李相国告急 天朝。还除蓝浦县令。已而 特授唐津县监。及莅任。饬军卒缮器械。常若临阵对敌。翌年癸巳。与吏民议曰今闻岭南为贼窝窟。其势长驱。必尽剿此贼。然后治兵勤 王未晚也。遂驰檄湖西。募聚义旅。与节度黄进会兵宜宁。转斗至星州。时贼谋攻晋州。诸道兵见贼势炽。皆退缩不敢进。公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25H 页
议于倡义使金千镒曰。 王室兴复之本。独湖南在耳。晋阳为湖南藩蔽。救不可缓也。乃驰入晋州为死守计。六月二十二日。贼肉薄城下。巡城将黄进死之。公知事去。命从子德驎德駬缒城出。寄书家兄曰。吾既以身许国。誓当与此城俱亡。愿兄善养母亲。待 国家匡复之日。访吾骨于矗石楼下。及城陷。公独在东门犹力战。矢尽剑折。竹枪相搏。竟被执。清正诱公欲降之。公厉声骂曰尔虽鳞介。岂不闻大唐有张巡乎。男儿死耳。岂可为不义屈。遂殉节。即二十九日也。贼亦感其忠义。为瘗尸于城门之东。标之曰朝鲜义士宋悌之冢。唐津军校之随公者。乃负尸而归。葬于先兆。公配绫城具氏。闻公殉节。以子德骏托公兄智曰善保此儿。无绝忠臣之世。齧指血书曰晋水深深绕矗石。将军殉国节为荣。忠臣家有忠臣妾。愿与忠臣以死生。遂绝水谷而殁。子即德骏济州判官。孙纬南训鍊副正。后裔不能尽录。公伯兄内禁卫将仁之子即钓隐。讳德驲字致远。生于 嘉靖丙寅正月五日。自幼骨格奇伟。聪明特异。稍长志气慷慨。遂投笔乙酉魁武科。累官至训鍊佥正。壬辰扈 驾龙湾。 上锡号虎牙将。甲午春。李忠武公舜臣推公为助防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25L 页
将。是冬丁内艰。庐墓尽制。丁酉除珍岛郡守。既赴任。忠武公甚喜之。即以公为装船使兼舟师前部将。公乐为之用。大破倭艘于鸣梁。未几见忤于监司。弃官而归。自号钓隐子。甲辰除临淄佥使。与统制使李庆浚等。火攻倭贼于唐浦前洋。 御赐唐浦战胜图。升秩除潼关佥使。屡蒙 天褒。甲寅自三水郡守移拜富宁府使。时建虏将入寇。诱引野酋守希入据驼骆谷。杀掠边民。公得侦报。率精兵大击。擒守希送京师斩之。自 上特赐褒旨。除庆尚左兵使。未及发赴。守希馀众夜袭府城。因风焚城门。大喊而入。公仓卒无备。只与手下士数十辈。执一弓以御贼。弓弦忽三绝。公叹曰天乎。是我死所也。遂奋剑击杀数十贼。竟为飞箭所中而殒。即丙辰八月二十六日也。朝家震悼。官庀返榇。葬于梅窝公兆右。后人指点曰双忠墓。公配金海金氏。主簿光铗女。有男天兴。孙后璟训鍊院正。无嗣以梅窝公玄孙时豪为子。呜呼。梅窝钓隐两公战死南北。名闻蛮夷。有是哉。犹父犹子也。岂不伟欤。 正宗丁巳。因后孙士林之前后陈吁。 特降恩纶曰。朝家之褒忠奖烈。前后何限。而岂有众美之咸萃一门。立节之卓尔。如宋悌宋德驲暨宋悌妻具氏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26H 页
之事乎。当其时为国家炳炳之心。亦足以驰誉丹青。昭揭日月。而况忠臣 赠职。与他自异。依所诉另加优秩。㫌其闾曰双忠一烈。于是梅窝公 赠户曹参议。钓隐公 赠兵曹判书。又暨具氏皆㫌闾。猗欤盛矣。今公后孙启弼与诸族。谋竖一碑于公墓径。而远来求余文。顾岂芜辞所能阐扬。窃惟 圣上褒辞。遹可以对扬也已。铭曰。
猗梅窝钓隐之门。卓尔双忠一烈。允矣貤典优加。继以煌煌棹楔。维玆 褒诰。诞有以垂耀靡极。有屹石岘。尚其贞珉不泐。凡我后人过斯墓者其可式。
鲁峰书院庙庭碑铭(并序)
文义之县北楮山。有圭庵宋先生衣履之藏。县西獐山有北窗郑先生薖轴之墟。粤在 万历庚戌。县士止善亭吴公名立。与进士柳公兴霖。慨然叹曰凡我士林之尊慕两先生者。盍设祠院于玆土。使学者日夕瞻望而兴起焉乎。爰始经纪。阅五年而竣成。维玆鲁峰。有岩壑林泉之胜。而于以建祠醊侑。允惬群情矣。 孝宗戊戌。请额蒙允。 显宗壬寅。宣额赐祭。而庙貌院规。益复隆重。后三十三年 肃庙甲戌。尤庵宋文正先生追奉跻享。甚缛举也。于不休哉。圭庵先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26L 页
生讳麟寿。天资近道。诚心好学。出言制行。动合古训。当己卯斩伐之馀。士气销铄之时。独以圣贤为必可学。三代为必可复。至其立朝事君则期展所学。尽诚殚心。 明庙乙巳削官。退处于清州之先墓下。一室图书。对越神明。及丁未壁书之变出而 后命至。则沐浴具冠带。颜色不乱。从容就命。贻书门人曰皇天后土。可表此心。遗训胤子曰勿以我为戒。怠于为善也。 宣庙即阼。特命伸冤复官。 显庙朝 赠吏曹判书。谥曰文忠。北窗先生讳𥖝。生而灵异。博通三教。而专以圣学。为立心之本。不由工夫。自到高明。以至方技众艺。各臻奥妙。尝曰圣学以人伦为重。不论其要妙处。仙佛则以脩心见性为本。下学处全阙。此三教所以异也。凡其玄通之识。沈冥之迹。非局儒曲学所能窥。而事有难言。号泣以随。则实出于忠孝之笃矣。解县绂而养疾于挂萝里。抑亦逸民之中清中权者欤。尤庵先生讳时烈。道学之正。事业之盛。实有以继往开来。而膺 孝庙鱼水之契。秉春秋之义。任世道之责。蔚然为百代之师宗矣。尝于本院。久居山长师席。讲劘诱掖。启迪多士。德化甚盛。不幸黄巴祸作。后学靡所仿仰。逮其更化之初。特蒙复爵 赐谥。朝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27H 页
家之崇报至矣。而亦既从祀圣庑。至 正宗朝旷世恩典。益无馀蕴。一世以宋子称焉。呜呼。三先生之遗风馀韵。久而不沫。百载之下。孰不兴慕。斯院之存。尽得以寓高山景行之怀。而永有所瞻依也。同春宋文正公追享。亦曾在丁卯。而乙亥以其有院享叠设之禁。移奉于黔潭。两院相距。莽苍而近。诸章甫克伸其共尊之诚。猗欤盛矣。窃惟三先生门庭造诣。虽有异焉者。要皆以仁义为性而忠孝为行。圣贤为法而辞辟为功。则不害为殊辙而同归也。凡入斯院者。可不惕然有以想像模范乎哉。院宇之创今数百岁。而始立牲系之石。遂书之如此。董成斯役者。止善吴公之来孙铉燮也。铭曰。
猗我三贤。义阐精微。学虽殊辙。道则同归。 圣朝儒贤。明时逸民。遗风百载。启佑后人。人所兴慕。苾芬以祀。维玆鲁峰。岩泉清邃。有煌院榜。墙瓦莫苔。凡我衿绅。永言瞻依。
紫阳书院庙庭碑
箕城之县东一舍许。有山耸秀。名为紫阳。而溪流萦回于其前。亦称武夷。寔同朱夫子考槃之地号也。粤在 国初。刱立夫子祠。俎豆以享。意实匪偶。而屡经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27L 页
兵燹。遂成荒墟。后人之有徵邑志而深致伤衋者厥惟久矣。 正宗元年丁酉。士林齐发重建之议。宋侯焕哲始从其请。李公弘稷实尸其事。而以其设院有碍 朝禁。乃营立影堂。是秋工告讫。妥奉遗像。翌年春以尤庵宋先生真帧配侑如仪。呜呼盛哉。朱夫子继孔圣之统。集群贤而大成。凡在寰宇。固莫不尊亲。而吾东之所崇奉。实无涯极。今此虔享之举。盖亦遵庐山之卧龙庵遗法。而依然是刻章揭榜之旧迹矣。所谓使学者日夕瞻望而兴起焉尔者。尤岂不在斯欤。宋先生之为学为教。一本于考亭。秉春秋之大义。为百世之宗师。虽非其乡其寓。而所在争为祠室。今于渊源之地。有此隮配者。亦奚啻如婺源诸贤之祀周程也。于是远近欣耸。致意益勤。而惟恨其规度未定。越明年己亥。相率陈章。以请宣额。获蒙 圣批。谕以笾豆尊奉之好。自是院宇常制。次第就绪。藏修游息。渐得其宜。若其讲堂。名曰传心。而两傍有斋。左曰敬右曰义。实取晦翁两夹之义也。呜呼。传心之义大矣哉。我 圣考尝抄晦庵尤庵遗文。编成四卷。而曰两贤传心录。惟玆堂名。岂无以也。噫。圣贤之学。传授心法。不外乎精一克复。而朱夫子宋先生所以有一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28H 页
直字真诀。实是前后一揆耳。凡入斯院而登斯堂者。苟能玩绎乎两贤之书。而想像乎千载之传。则庶可以有得于瞻依严奉之实。而对扬 圣考当日右文之盛意矣。不亦善乎。抑余又窃有兴感者深。今彼汴洛腥膻。而闽中亦难免矣。岂若玆一区苍崖碧涧。宛带旧号。而廓然乾净也。宜其苾芬之享。永言不替。而灵之洋洋。倘有以顾歆而垂佑焉。百尔君子。其可不益致虔诚而相惕励哉。谨书此建祠之事义㒹末。以镌诸牲系之石云。
黄江书院庙庭碑铭(并序)
寒水斋权先生卜居黄江之上。小斋既成。我先祖尤庵文正公为题其额。仍作小说。以示心法相传之意。先生终受衣书之托。使斯道不坠于地。及易箦三年之外。门生后学无以寓其羹墙江汉之思。则即江上旧居之傍。刱立祠宇。正所谓肖其道德之容。使学者日夕瞻望而兴起焉尔者也。呜呼。自朱子殁。吾道东来。群儒蔚兴。抽关启键。而文正公学问之正。事功之盛。实有以继往开来矣。先生承正传而益究其精蕴。守成法而不失其尺度。醇粹之学。为渊源嫡统。猗欤盛哉。文正公之于先生。平日倚重而属托者。不啻如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28L 页
晦翁之于勉斋。至其临命。告以朱子学问之方。 孝庙事业之大。且曰此后惟恃致道矣。先生之所担夯。于是益重。而所以为学为教者。一本于考亭。其于直字传授之旨。敬贯终始之训。尊攘距辟之义。终身服膺。慥慥不已。逮乎德卲位隆。为世帲幪。为国蓍龟。而自以身在林樊。未尝辄与朝议。至于事关斯文。则抗章洞辨。斥邪卫道。当 温宫登对。乃陈学问心法之要。仍又仰勉以继述 圣祖之志事。而敷奏恳至。靡有馀蕴。先生之出处隐显。虽若与文正公不同。而其道则一也。尝于阏逢涒滩之岁。建 皇庙于华阳洞中。一遵文正公遗托之意。且于 大报坛之成。所以一言仰赞者至矣。凡此可以有辞万世。岂不为扶世教之大端哉。先生规模气象。浑厚庄重。有不可涯涘。而论经说礼。随处朗然。至若理气心性之说。阐发微奥。玲珑穿穴。间有发前人所未发。而其所羽翼斯道牖迪后学者大矣。人之知先生造诣之极者。顾不在斯欤。噫。当黄巴遘祸之馀。微先生守直字之诀。任世道之责。屹然为颓波之砥柱。则正学大义。湮晦久矣。而今去当时。殆百载之间。尚能知洛闽之学。春秋之义者。不为无人。是谁之功也。维玆祠享。寔出吾党崇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29H 页
奉之诚。苟使藏修游息之君子。克遵先生之道义。得其门路之正。而罔或为洙泗之龂龂。则于斯学其殆庶几乎。抑余又窃有兴叹者。夫以先生盛德之为后学宗慕。虽非其乡其寓。宜其所在。争为祠室。而乃或有未及醊享于尤翁俎豆之所。顷岁之考岩配侑。特出于我 圣上旷世之感。而亲制祭文。极其崇奖。先生之道。弥久而益彰矣。于不休哉。先生讳尚夏。致道其字。谥文纯。又号遂庵。亦尤翁所命也。书院之设。在于 英宗元年乙巳。宣额曰黄江。后七十一年。始立牲系于三分一之庭而刻文其上云。铭曰。
天眷我东。笃生群贤。统绪彬彬。有的其传。尤翁继开。允矣集成。义秉春秋。学宗考亭。斯道有托。繄我先生。直字真诀。授受丁宁。千载渊源。秋月寒水。真知实践。敬以终始。山斗望隆。有俨皋比。闲圣尊王。道不坏隳。玉帛丘园。确乎不拔。功存嘉惠。理气诸说。 皇庙之建。 温宫之对。大义斯阐。有辞百代。盛德邃学。谁能蠡管。景行高山。秋阳江汉。遗祠临渚。其水奫沦。学海道源。与之无垠。凡百君子。永言瞻依。文在于斯。舍此曷归。
褒忠祠庙庭碑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29L 页
呜呼。维玆熊阳之褒忠祠。即 赠大司宪李先生妥享之所也。粤在 英庙四年戊申。公当希亮逆乱。殉义卓绝。 朝家之前后褒典。靡不备至。至有祠院之宣额。猗欤盛哉。公讳述源字善叙。延安人。八世祖忠简公崇元。事 成宗策佐理。勋封延原君。官至大冢宰。是后簪组绵绵。祖讳重吉 肃庙朝登武科。官府使。考讳延雄 赠左承旨。以和顺称于宗族。因号所居村曰和同。有子五人。公其第四也。自少以才智有重名于乡党。逮戊申贼变之起于清州。州县汹惧。居昌守申正模皇皇不知所措。欲得文武兼备者委以军事。众皆推公为乡首。公奋然曰吾家自忠简公。世笃忠纯。今吾闻西原节度营将不屈而死。顾何可耻为乡任而图避乎。即日入县治戎事。未几郑希亮,李熊辅,罗崇坤三贼拥兵猝至。官长逃窜。吏校叛散。公独与乡吏慎克终。空拳以御贼。遂被执。向贼大骂叱曰。此兵何兵而使我发军耶。汝以忠贤之裔敢作逆。吾岂可从汝乎。我不能食尔之肉。亟杀我亟杀我。于是凶锋乱加。骂不绝口而殒。是三月二十三日也。时紫电闪射于枕流亭上。县人异之。公之子遇芳抱尸至家。才殓殡。誓复父雠。即诣官军。自请属前锋。及擒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30H 页
贼魁。请于主将。手斩其头。屠肠齧肝。公可谓有子矣。上闻公殉节之卓。大加嗟叹。即 命吊祭。始 赠中丞。㫌其闾录其嗣。后因道臣请。 特许建祠。又因大臣言。 下教曰李述源以遐乡一功曹。能办颜杲卿事。 特赠宪长。以示予追念其忠之意。 圣朝所以崇报公者。于是益至矣。公殁后八年乙卯。设院之议始发于湖岭士林中。远迩齐声。靡不殚诚。丁巳庙貌新就。及其请额。 下批曰顷者建祠之 命。意盖褒忠。何惜三字之揭耶。戊午秋虔行缛仪。济济衿绅。孰不欣耸。凡祠院之设。皆所以使人瞻望而兴起焉耳。熊阳之有是院。尤岂非出于树风声而扶世教也。是院之享。今几年矣。岭之诸章甫。始玆议立牲系。将以记事始终。而仍以侈当时 恩额之颁。猥以属笔于余。窃惟公节义之凛烈。一似唐之颜常山。而顾无职守之可言。则其死尤有卓异焉。况有胤子复雠之义。继其忠烈。又至有从侄遇泰之从军捉贼。获被 褒赠者。亦奚翅寻常哉。向值涒滩之旧甲云回。 正宗大王特降 纶音。深致追感酬忠之意。 御制祭公文有曰。即祠而祀。录及后裔。噫。洋洋英灵。应有以感泣靡极矣。旧居密迩。遗躅不湮。凡有秉彝者。过此而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30L 页
讵不惕然兴怆也。入斯院而登斯堂者。苟能想像乎当日事。而激昂慷慨。以忠义相勉励。则庶有得于瞻依尊奉之实。而对扬乎 圣朝表忠之典矣。凡百君子。可不念哉。
冲庵金先生遗墟碑
国朝贤士之祸。莫惨于己卯。而冲庵金先生受祸最酷。呜呼。先生与静庵赵文正公。际休明运。结道义交。承洛建之渊源。志唐虞之熙雍。卓然以明德新民为此学之标准。虽其宏业未究。惨祸遽及。而终使我东偏知君臣父子之伦。免夷狄禽兽之域者。是谁之赐也。呜呼。后人之慕其学怀其泽者。迄玆数百载。愈久而愈不能忘。其于遗躅所在。水可忍废而地可忍荒乎。呜呼。先生之居三山。肇自六世祖版图公。殆所谓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者矣。中岁薖轴。虽在沧丘之滨。而维玆松里旧庐。寔为岳降之所。而始终攸芋也。今其鞠茂之墟。屡阅沧桑。而丘壑窈廓。宛带遗芬。过此者其孰不肃然致敬哉。先生后孙相与劈画建碑以表之。呜呼。昔我先祖尤翁于静庵先生谪庐遗墟碑有记。而乃引颜乐亭铭曰斯可以铭此碑矣。今不佞于此亦云。呜呼。退溪文纯公尝曰冲庵学问。高于人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31H 页
一等。栗谷文成公作享祀时祝文有曰。造诣精深。宗师百世。尤庵文正公作妥奉时祭文有曰。先生之质。玉润金精。先生之风。天高海阔。惟此三先生之一言。亦有以徵百世矣。于不休哉。先生讳净字元冲。官判书。 赠领议政谥文简公。庙祀不祧。出于旷典。凡杖屦所憩。皆俎豆以享。呜呼。象贤之祠。距此遗址十里而近。倘有英灵洋洋降临矣。其在后裔后学。所以正学不可忘者。尤岂不在斯欤。
花浦洪先生遗墟碑
呜呼。平泽县西十里鲸井里者。花浦洪先生遗址也。其少西若干武。临海壁立。若中流砥柱。而其下即花洲也。褒义祠在其傍。又其南几百步相望处。乃先生衣履之藏也。今去丁丑之岁百六十有八年。而学士大夫仰其节义。昭乎日月。崒乎山岳。而过此者无不肃然致敬。噫。是岂非秉彝之同得而然欤。先生讳翼汉字伯升。南阳人。自皇考校尉公卜居于斯。 天启甲子 仁庙幸公州设庭试。先生为之魁。 崇祯丙子。以掌令上疏斥虏和。出补平壤庶尹。翌年三月五日殉节沈阳。大义闻天下。朝廷屡 赠至领议政。谥曰忠正。士林建祠于此。并享林溪尹先生集秋潭吴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31L 页
先生达济。 肃庙甲申宣额焉。呜呼。先生之墓与祠。皆密迩遗墟。而墓碣即我先祖尤庵文正公所撰。事迹详载。惟是祠庭之无碑。久为识者之恨。今士人李珩询谋一乡。立石旧址。乃在庙前。亦不害为丽牲也。是岂徒惧其遗躅久而堙没哉。抑又有兴感者深。先生之主鬯孙养默方通判华城。重构旧堂。焕然改观。其永无水废地荒之叹矣。呜呼。先生洋洋之灵。倘有俨临乎平日徜徉之所。而其启后学裕后昆者。将益无垠也欤。
南村宋公遗墟碑
呜呼。维玆藤谷。即南村宋公遗址也。公讳天祥字成庆。当 万历壬辰之乱。挺身于兵燹中。独入校宫。躬负五圣位版及夫子影帧。归家奉安于静僻之所。及乱定。新构茅屋。于以移奉。克伸虔诚矣。后八年己亥。柳川韩公浚谦以本道观察使巡到祇谒。遂感吟一诗。迄数百载。镂板揭在黉堂。噫。公之实迹可徵有如是焉。岂不伟哉。当时岛夷之猖獗极矣。列邑圣庙。亦入于燬破而躏藉。则如公护圣卫道之诚。讵下于勤王御敌之义乎。尽所谓何蕃不从乱之功。反有胜于李晟等数十万众者也。遗躅所在。人之诵慕。久而不
性潭先生集卷之十八 第 432H 页
已。至有行路指点而赍咨矣。惜乎。后裔凋残而无以阐扬也。今士林之发议出力。以图竖碑记迹者。固出于秉彝之心。而知县李侯为之致意助成。吁亦盛矣。公之七世孙尚殷来请碑文。余以宗党后人。所兴感有不寻常。遂书庸识之如此云。
三槐堂张公殉节碑
呜呼。此秋风岭即三槐堂张公战殁之所也。公讳智贤字明叔。求礼人。柏冶襄贞公弼武之胤子。志气卓荦。克袭庭训。当壬辰戎乱。挺身奋义。倡发千兵。拒贼于秋风岭。所击杀甚多。竟至矢尽剑折。势穷力竭。从弟好贤请其暂避凶锋。以图后功。公奋曰吾先人尝以忠义报国清白传家八字。戒吾兄弟。今虽不能讨贼效忠。岂可偷生负训乎。遂与从弟同殉于五月二日。事闻即施 褒典赠职㫌闾。后醊享花岩。公之始终事迹。备载于郑黄涧善复所记之书。赵沧江涑所撰之状。可考而知也。今公旁裔以弦深惧其战场遗躅。久益泯没。立小石以表之。噫。行路之指点者。倘复兴感有倍于前也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