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 (自动笺注)
性潭先生集卷之二十
 墓碣
  
參判南公墓碣銘(幷序)
公元1603年
雲谷南公歷事 仁孝三朝
淸明直道
著穪于世。
可謂不墜東岡先生裕昆之業。
不負仙源先生畵獅之訓也歟
公諱老星字明瑞
系出宜寧。
新羅英毅公敏爲始祖
居英陽縣
歷幾代至諱君甫。
樞密直副使
卒葬宜寧。
子孫移籍
仍爲姓貫。
入我 朝有諱在。
開國功臣議政謚忠景
寔公九世祖。
一代有諱智。
左議政謚忠簡
高祖諱致勖武科僉樞
曾祖諱彥經吏曹參議號東岡
有院享。
祖諱格 贈參判。
考諱好學
翊衛司司御。
以原從勳 贈吏曹判書
貞夫安東金氏
仙源忠公尙容之女。
 萬曆癸卯四月十五日
公生于文忠公定州任所
自在齠齔
氣魄過人
簪紳長老
與較語輒見折。
無不灑然驚倒
稍長文藝驟進
忠公大加奇愛
祖母夫人鶴谷相公姊氏。
博通經史。
公自幼承敎
及長受業淸陰文正公
甚有擩染
亦從谿谷東岳遊。
當光海朝不赴公車
 仁廟甲子中生員。
辛未科。
分隷承文院權知副正字
壬申丁司御公憂。
服闋除承文院
公元1755年
正字承政院注書兼春秋記事官。
著作翰苑爲藝文舘檢閱
乙亥藝文舘待奉敎侍講說書
以注書。
自禁中患痘而出。
政院啓遞。
丙子陞司憲府監察
帶知製 敎。
拜司諫院正言
武臣德憲李廓等假銜爲使臣
受虜書而歸。
啓請誅。
辭義嚴正
 上敎以擬律過重而不從
羣情懔然
士論偉之
一日 上御文政殿。
公以正言入侍
進曰一君子進君子以類進。
一小人進則小人以類用。
人君用人
當辨賢邪矣。
心者人之主宰
故君子之操心
斯須不舍
人君本源澄澈
均平專一
則贒邪之進退
不逃於衡鑑
此乃圖治先務也。
 上嘉納。
參重試丙科
翌日淸兵渡江之報猝至。
未及唱第
以騎郞扈從南漢
日夜侍衛
忽見黔丹山光大起。
鼓角喧動
城中莫不驚喜其勤王兵至。
 上問于羣臣曰知此爲誰。
公進曰臣嘗見原州營將權正吉。
爲人愚忠慷慨
此必其人也。
探知果是矣。
 上甚許其知人
下城 上將易服而出。
公在傍奉貂裘以進。
淚滴御手
隨沾成凍。
而 上故不拭。
丁丑正月卄七日也。
二月隨 駕還都
家眷在於原州寓中。
拜司憲府持平
金瑬,尹昉誤國失節之罪。
合啓極論
公元1758年
又以諸宮家海利折受之害。
論啓切直
皆未蒙 許。
識者恨之。
戊寅弘文館修撰知製 敎兼經筵檢討春秋記事官。
自是頻登 講筵
陳義精詳
有以裨益 聖學甚多
己卯正言
時經亂未久。
士大夫尙有下鄕不還者。
或有拜職不赴者。
 上屢下未安之敎。
只令以在京者擬望收用
公乃啓陳取捨乖當之意。
言甚剴切
校理入講詩經抑章。
進曰衛武公方年九十五。
戒飭其躬猶不衰
天方艱難以下
今日所當體念者也。
又因講雲漢章進曰。
我  世宗時遇旱而雨。
適講此章。
仍 敎曰幸賴 祖宗之佑。
得此喜雨
古先王固所當法。
祖宗之事亦可則也。
 上曰先祖于摧
此尤爲切迫之言也。
公曰宣王指其身指百姓
又指先祖
此周之所以中興也。
古語無忘在莒
今日朝廷上下
亦不忘在南漢之心則豈至於此也。
時事稍安。
恬喜已成。
而 聖上體念若此
 宗社臣民之幸也。
辛巳侍講文學
時 春宮瀋陽質舘
公以僚屬承 命而往
畧無難色
入留未久。
言動自若
淸人異之
有事
必要與議。
難從之端。
不一而足
嚴辭塞之。
隨處周旋
多彌縫。
虜使出來時。
公受 東宮爲問
公元1762年
兩宮而仍來。
卽陳䟽以請省覲
遂往原州寓所而歸。
復隨瀋使而入。
壬午夏出還。
路拜司諫院獻納
到京遞付司直
俄而復拜校理
宗簿寺正
舍人
瀋行以後
聲望益隆。
朝議將擬超擢
公乃以便陳情乞郡。
安東府使。
與道伯不相得
未幾罷歸
遂居原州
甲申乙酉兩歲之中。
舍人應敎輔德軍器寺正
控辭遞免。
丁亥連拜執義簿正輔德舍人應敎
時 孝宗儲位
 上命公書古箴作 東宮屛障
俾爲常目警省
旣書進。
賜馬裝。
副承旨
戊子左副承旨吏曹參議
遭洪夫人喪。
承重居憂
庚寅左副承旨
以禫月辭遞。
拜大司諫
時當 孝宗嗣服之初。
極言勉戒。
 上動虛受
延陽李公時白自朝退歸
家人設席于庭今日臺臣陳啓之言。
切直可喜
將行拜賀之禮。
辛丑連拜左承旨戶吏曹參議
丁金夫人憂。
子服闋。
連除承旨大諫禮兵曹參議
丁酉咸鏡監司
勵精爲治。
威令所及
列邑振肅
掊克不行
邊民多賴。
己亥燕京謝恩副使
拜禮曹參判。
赴燕
解本兼職
自燕臨歸。
其所貨物
給驛卒。
龍灣傾其餘貨。
籍留本府
以補勑需。
路聞 孝宗昇遐
復命 殯殿。
哀號罔極
公元1780年
庚子開城留守
儒宮變恠
所處斷。
而見忤於時相。
至罷歸。
辛丑六七載之間。
除拜荐仍
賞賜頻繁
而其居摠管提調者亦屢矣。
丁未泄痢疾沈綿經夏
一日公語傍人曰吾今夜夢作騈儷文。
只記一句
行年少來無多
此非佳兆也。
要不今年矣。
竟於十月十六日
考終順化坊第。
訃聞 朝家祭賻如例。
十二月葬于楊根之訪逸谷先兆酉坐原。
姿貌淸癯
氣度英爽
生長名家
習聞詩禮
事親盡其誠敬
自遭外艱以來
重侍慈闈
志物之養備至。
賓客應接時則侍側不離
極其融洩
友愛三妹
迭相邀致
以務悅親意。
內外族黨
雖在踈遠
其願學者必率置敎育
以期成就
與人相接
不設畦畛
言笑灌灌
人士及門者。
無不得其歡。
至若邪正之辨。
一切嚴明
敬憚者亦多。
愛 君戀國。
出於丹衷
立朝三十餘年。
盡職如一日。
公之北伯時 敎書所云前後銓衡之席。
藻鑒精明
出入 經幄之筵。
論思切直者。
正是實蹟也。
公自墳典經史以至百家雜書
看讀殆盡
每當 經筵進講
凡有顧問
應對如響
 仁廟嘗講詩六月篇。
於諸臣曰厲王之禍。
宣王在於何處
左右莫能對。
公乃曰隱於召穆公家矣。
 上曰
公元1756年
見於何書。
對曰在史記本傳矣。
翌日講筵
 上笑謂公曰考之果然矣。
公家踈曠
不喜奢華
雲山故宅兵燹之後
改創茅屋十餘間。
籬落蕭條
窮巷村閻。
松都罷官而歸。
絶意軒冕
別構小堂於溪邊
築壇鑿池。
列植花樹
徜徉自適其中
悠然有出塵之趣。
嘗焚其所著詩文曰。
近世文集
一弊風。
吾甚不取也。
公配德水李氏
僉樞安訒之女。
丙子亂隨金文忠公江都
城陷赴水而沒。
虛藏衣裳於楊根先塋側。
繼室淸州韓氏。
縣監 贈承旨嶷之女。
二男長宗早夭
次宅寧都正。
一女適姜銑參判。
側室二男寧夏
二女金俊敞引儀,朴文䧺僉使。
二男長道司諫次道奉事
一女適閔承洙縣監。
姜壻繼子世胤
道揆二男錫寬,直寬監役。
二女尹尙逸縣監,黃柙參判。
道振五男得寬參奉,肅寬縣監,迪寬,赫寬,彧寬。
四女鄭寅寧君,黃喆祚,任光白佐郞,朴宗壽
錫寬繼子紀溟縣監。
一女李彦魯。
直寬二男紀溟,紀雲縣監。
三女李命楫同樞,金時判書府院君,申大孫牧使。
得寬二男紀漢,紀河。
二女權濟應牧使,李弘模。
肅寬三男紀海,紀汶,紀鴻。
迪寬二男紀浩,紀溥。
四女沈命希,金需國,李如愚
公元1779年
士,鄭濂進士
赫寬一男紀澤。
彧寬三男紀濟,紀需,紀泰。
五世以下不能盡錄。
顯者復來今平康縣監,鼎來生員
嗚呼
公之居家在朝
始終徽蹟。
莫非焯焯可尙
若其進贒退邪。
前後惓惓於告 君者。
實爲大焉
豈不以其有係於邦運興替
世道汙隆也哉
又竊聞公以己亥禮訟。
深致憂慨
嘗謂其胤子異日必有大禍。
而我則不得見矣。
汝有可辨之路則毋忘吾言。
其後凡係尤翁事。
之後一皆陳疏辨誣。
噫。
使公終見乙卯己巳禍變之慘則安知無奮然伸救。
如己卯時柳都憲雲之爲也。
後之人欲知公者。
宜於此觀之。
而余之興感尤當何極哉。
今於公墓文。
謹據公之甥姪申尙書所爲狀畧如右
銘曰。
嗟公匡 君之言。
在於進賢退邪。
嗟公秉義之志。
常切於攘夷尊華
今於公遺蹟
我撮其大者
是宜銘已。
餘可略也。
學生申公墓碣銘(幷序)
花山九江
稱名區。
賸有勝趣。
平山申公諱命亨
於斯於斯
隱居行義
徜徉自適
翛然以終其世。
宗黨鄕隣
莫不誦其厚德懿行
其後繩繩
餘慶溱溱矣。
嗚呼
此道藏山之枕辛原。
卽其衣履之藏也。
公元1772年
樹石以著徽蹟哉。
公字會卿
高麗太師節公崇謙上祖
我 太祖有諱浩除戶曹判書
抗節不就
謚思簡公
寔公九世祖也。
自是世有顯人
曾祖諱黯號訥菴庶尹
壬辰原從勳 贈左贊成。
祖諱寬一。
白衣扈 駕龍灣
錄功察訪 贈執義
考諱忔。
昏朝斥絶爾瞻
斂跡嶺中
 贈司僕寺正
妣完山李氏
正郞 贈都承旨藻之女。
光山金氏
學生誠之女。
公以 仁廟乙酉二月二十三日生。
金氏出也。
容儀俊偉
性度仁厚
正公甚加愛重
期以遠大
自幼不離長者傍側。
起居語默
一聽敎導
接物處事
儼如成人
庚子丁寺正公憂。
前一日寺正公命加冠
冠畢握公手曰吾之居京。
實爲成就汝也。
而今至此矣。
我死須葬於先兆
汝則可捲還南鄕。
持躬恪勤
毋負我期待之意。
聞命驚慟
及喪哀戚甚。
尤以肂殮之罔措痛迫
堂叔留守從兄參奉命龜爲之極致力。
凡節無遺憾。
旣葬乃遵遺命南下
四時省墓哀號
三年如一日。
制除後亦不廢。
甲辰內艱
哀毁如前喪。
追慕之誠。
老益靡極。
嘗於夜坐時。
言每及親
輒泫臉疚懷
明發不寐。
居常說到從兄盡心前後初終感泣不忘。
於此一端
亦可見其誠孝
公元1780年
所發也。
兄弟同居
極其湛翕。
至於財業
恬然物我
及其析著。
乃以良田壯僕劃歸季氏
自取荒頓老朽
有如薛包之爲焉。
婦翁滄海處士許公志氣倜儻
傲視一世
而亟穪公行義之卓。
當世名勝爲姻親知舊者。
亦皆推許長德君子
公平一切不以事物嬰懷
以爲不能立揚以顯親
則亦當用天之道因地之利。
竭力滫瀡之供。
蘋藻之薦而已
杜門靜坐
惟以敎子孫爲究竟法。
各因其材而利導之。
第三受業丈巖鄭先生門。
鍾愛長孫昆季
期勉惓惓
嘗在晬辰。
不御壽觴嚬蹙曰。
不能孝養吾親。
今何忍受此於汝曺乎。
養親之道。
在志不在物。
使汝居家而篤孝悌。
處鄕而懋忠信
無貽父母羞辱則是吾願也。
至於宗族接賓朋。
亦各盡其意而得其歡心
不喜棊罇跌宕之習。
而所譚話非德義桑麻也。
蕭然茅屋
生涯澹泊
而意常晏如
時或携筇江干
宣暢幽情
有出塵之標。
庚子年七十六。
而以痢疾卒於七月二十九日
當其疾革
沐浴櫛髮而曰。
先人在昔庚子
患痢而捐世
今吾於是年有斯疾。
吾其不起乎。
臨沒畧無怛化意。
可謂君子正終也歟
處世簡默
不求人知。
而尤以冲謙自持
公元1789年
或就質以事之是非
則曰我不能
其所弢晦
類多如此
世之知公者甚鮮。
然而語其遺蹟則亦不可不顯矣。
朱夫子篤行趙公碣銘。
有曰逮公而顯。
匪爵其仁。
今公之顯。
信乎其以仁也。
豈不偉哉。
初配陽川許氏。
其考卽滄海處士 贈吏曹參議格。
婦德克備
書史亦通。
公每穪以女中君子。
無育。
年二十八而沒於己酉
葬于良才察訪公墓左麓亥坐之原。
中室全義李氏
學生山重女。
年四十七而以甲子沒。
葬於公墓後麓巳向之原。
後媲晉州姜氏。
學生渭老女。
年八十一而以己未沒。
葬於公墓階下
二男一女李氏出。
二男二女姜氏出。
男長鎬次錦次𨯶進士
女長適朴泰遠次適成爾泂次適沈鏚。
長房三男思國思德,思億同中樞
房二男思極,思璧。
一女適朴翕。
三房繼子思珏。
一女適生員沈鍍。
季房一男思復
三女金德俊,李晉普,朴春海
朴壻一女李遂馨。
成壻一男碩柱。
三女趙鎭奎,李百祿,權瑩。
沈婿三男誼之,誠之,謐之。
一女思弘
思國一男生員
二女李昱普,沈經之。
思德一男進士
三女南志博府使,成稷柱都事,宋煥明
思億五男進士,𣊪,獻納,晫。
三女李脩輔縣監,鄭成煥,洪益憲。
側出男暉。
思極一男曮。
一女
璧一男暾。
一女南燮陽。
思珏一男校理
一女李克昇。
復三,𣇼。
側出三男㫾,▼(日+杰),
二男光翕進士,光集生員
三女金鍾極,姜時煥今典籍,宋欽大。
一男光範
三女徐穆修,朴誠中,李天峻
二男光五,光老。
𣊪三男光逵,光進,餘幼。
繼子光膺
二女沈能順,成在直。
側出三男光祉,餘幼。
三男光顔,光頤,光膺
二女朴應淵,金在忠
二男光賓,光實
一男光祿
繼子光進。
四男光朝,光榦,餘幼。
繼子光漸。
𣇼三男光啓,光綮,餘幼。
來孫以下不盡錄。
嗚呼
公以志行純篤
甚爲士友推重
宜有刺史之薦聞。
而終未免沉沒遐陬
不爲慨恨
惟有垂裕後昆者。
自不尋常
方至四五世而極蕃昌
文行益振。
名相襲。
天之報施
在斯歟。
今公玄孫光集錄公行
要余爲墓文
荒陋之辭。
何能闡揚盡哉。
撮畧以叙而係之銘。
銘曰。
孝爲百行之源。
壽居五福之首。
嗟公篤孝
享八耋之壽。
永言其思。
翛然而逝。
是爲存順沒寧。
宜其裕昆不替。
焯焯羣行
何須盡揭。
我撮其大。
于以諗夫永世
梅隱堂許公墓碣銘(幷序)
梅隱堂許公蚤游我尤菴文正公門。
文正公爲題其
公元1756年
扁號。
作小記。
有曰生將杜門看書
以益求其志耶。
抑將砥礪頹俗
以扶漢鼎耶。
噫。
先生所以勉公若是致意深遠
公其有得君子自修之義也歟
公諱璜字瑩叔。
許氏肇於首露王錫姓。
至麗太祖有諱宣文孔嵒
遂系陽川始祖
自是勳爵奕世
入我 朝至諱琛。
左議政謚文貞公
寔公七代祖也。
高祖諱銓 贈兵曹參判。
曾祖諱晟 贈左參贊
祖諱紳參奉
丙子亂後屛居鄕廬。
考諱向宣敎郞
文行見重士友間。
廣州李氏
學生好謙女。
都事沃之孫。
公以 仁廟丁亥十二月二十六日生。
聰悟文藝夙就
自在齠齔
儼如成人
讀書危坐
事親不離側。
克知敬長待老之道。
宣敎公大奇愛誨迪亦篤。
應對定省之際。
極其承順怡愉
十三歲遭外艱
致哀盡禮
一從伯氏菊隱公執喪
李夫人慮其傷損
加持護。
而強之以薑桂
則雖不敢違志
食已必漱而發哭。
傍人亦不禁隕涕
十八歲丁李夫人憂。
哀毁踰制
伯氏事親
相友篤至
甚爲鄕黨穪慕
服闋廢公車業。
從兄奉公玩。
受業尤菴先生
先生嘉其篤志
每穪以二難
公始受大學
講解精透
至於麟經羲易
究極其奧意焉。
先生
公元1783年
格言以與者甚多
志伊學顔六字程子四勿朱夫子遠遊篇。
亦可見其期待之重也。
及其退歸
朝覽暮誦
提省警惕
如侍丈席
其所居。
門墻遠。
乃搬寓於溫陽梅谷
因其里名揭以堂號
逌然自適其中
頻繁從遊農山巴溪。
致力進修
先生蓬山時。
跋涉進省。
先生甚喜。
與之講討心經而曰。
聖賢之道。
不出一直心法矣。
及發歸作序以勉之
又贈一詩
有海一士䧺之句。
至誠服勤
屢䟽辨誣。
而每恨其不居疏頭
常以尹拯操戈之變。
深致痛慨。
若其江都俘虜豈合享祀之說。
實公之目見尼通以致傳告者。
乃諉以先生所做出。
公益駭惋不已
自遭楚山之禍。
捲還盤谷舊廬
六載不出戶。
雖在更化後。
絶意世務
沉潛經籍
老而益篤
夜必一誦心經就寢
每於和暖之辰。
後生講習門外槐樹下
鄕人指穪壇或講亭
公年七十七而卒於癸卯五月十五日
于縣西盤谷枕甲原。
禀質溫粹
器量沉重
志行學識
甚爲士友推許
家甚窶。
出入師門三十餘載
不憚躡屩
志氣益靡懈。
嘗於風雨之夕。
語其子姪曰吾先祖文貞公位躋卿相
而數間屋子
未免上雨傍風。
至以雨
公元1737年
傘遮之曰吾則有傘可避寒雨。
而貧者之無傘者其將何爲也。
今我卽一寒士。
不至於此甚。
汝曹若不能耐窮苦則安得免忝祖乎。
公之存心有如是焉。
平居一切治心爲先。
持躬接物
從忠中出來。
晩歲着工多在禮書
至若璣衡朞三百。
亦有解說
編成一卷
藏于巾笥
全義李氏
通德定女。
婦德甚備
夫黨咸穪其睦恤。
壽八十七而以 英宗丁巳四月十六日歿。
墓在縣西渴馬洞某坐原。
有四男。
長漍以孝行㫌閭。
次溭次瀷次激。
三女長適金樛。
次適李道鎭
次適申有振。
繼子
二女李宜垕,遜。
繼子
二女趙錫三宣傳官,鄭鏵。
三子,富。
三子,𧶡。
一女李德海。
金樛男魯。
道鎭男演。
申有振男橒,楗,棬。
內外曾玄不能盡錄。
嗚呼
公以美質篤志
早得薰炙大贒之門。
潛德懿行
竟未登徹於刺史之薦。
年至八耋而沉晦以終。
後人誦慕公者。
不爲慨恨哉。
今公玄孫諗深懼徽蹟之愈遠愈湮。
錄公行一來示余。
因托以墓文
非荒陋之辭所能闡揚
回念舊契
終何敢辭
銘曰。
隱居求志
實維孔聖之訓。
猗我尤翁。
以期梅隱
梅隱公
允矣隱而守道
一部心經
老而彌篤其好。
今公徽蹟。
何必歷歷盡記。
我撮其大。
于以琢辭泉隧。
遯翁公墓碣銘(幷序)
公元1772年
公諱相任字君重。
系出 璿派讓寧大君之後也。
生長洛下
名利若凂。
乃出城闉
斂跡林壑
空曠之土則輒自耕墾
每恨世無沮溺之耦。
自號湖西遯翁
噫。
公之志氣高邁
於此槩可想歟。
大君後歷四世有諱光立洗馬
寔公高祖也。
曾祖諱宗榮 贈承旨
祖諱敏厚寧國原從一等功臣。
庶尹 贈吏曹參判。
考諱齊杜號忠潭。
春秋大義
載在陪臣錄。
牧使 贈判書
妣 贈貞夫陽川許氏。
陽原君選女。
以孝壬辰十一月二十六日生。
禀質殊凡。
覂駕之氣。
絶倫之力。
見者甚壯之。
長性簡重
不喜交遊
課讀不輟
而最喜庸學二書
不甚致力公車業。
詞章亦多贍敏
弱冠赴擧高捷
南省試。
呈券空封。
及坼榜居魁。
考官皆致恠歎
而公之意殆是出於玩世也。
平居行義純篤
一切弢晦
有時隨意出遊
深衣大帶
徜徉溪山勝區。
輒有吟哦寓懷
最與金三氣味相愜。
從遊益親。
過尤翁葬所。
自題一詩丹旐翩翩曉月明。
四方多士先生
可憐義山中土
難掩綱常萬古名。
會客莫識其爲誰某作。
而皆
公元1791年
歎賞傳誦
公丁牧使公憂。
哀毁踰節。
廬墓終制
遂居下。
以期畢命
當 肅廟昇遐
夕號隕。
以至卒哭
識者莫不欽服
 景廟朝公之從子判廷熽上建儲䟽。
人皆爲之憂怖
而公獨喜曰吾有姪矣。
汝是社稷臣
無愧乎宋之范鎭也。
及禍起公夷然不少動。
嘗與賊臣李光戚屬不遠。
自相親近
而至是據義踈絶。
志節彌確。
蕭然環堵
優遊自適
悠然有出塵之趣。
辛亥大耋除僉知中樞府事。
公曰此天爵也。
遂卽出而肅 命。
越六年丁巳九月十日
翛然而終。
葬于公州之三美川戌坐原。
從先兆也。
初配淑夫人海平尹氏
郡守磁女。
月汀文靖公根壽曾孫
祔葬公墓左。
繼媲淑夫人草溪卞氏。
進士楊女。
葬於文義縣東滿里之某向原。
一男廷燁。
尹氏出。
一女金鼎華。
卞氏出。
廷燁二男舜徽,行徽。
一女適趙墣。
舜徽繼子東臣
一女適成構夏
行徽以孝行 贈持平
二男東臣,東良。
一女適金懿
東臣五男九容容,大容,晩容,肅容
二女益秀,趙顯文
東良三男容,商容,餘幼。
嗚呼
公才智之卓文行之偉。
韜光剷彩於耕耨之中。
憂國愍俗之意。
發於吟咏言議不翅尋常
雖自謂遯翁
而實非避世隱淪者比也。
始終徽蹟。
可以平日自晦而遂至泯沒哉。
宜益有以闡發幽潛矣。
今於碣文之托。
顧何可辭。
銘曰。
嗟公蚤歲
志氣卓犖
斂踪自晦
徜徉林壑
隨處服力。
菑畬耕穫。
恨無沮溺
此懷誰識。
閒居謾詠。
傷時憂國
實異衰世
隱遯之跡。
焯焯羣行
何須盡摭。
我作斯銘。
永其不泐。
松陰公墓碣銘(幷序)
公元1749年
公諱志尹字幼莘
當 肅廟己巳
不就公車
當 景廟辛丑
永謝仕籍
始終實蹟可見
志節卓偉
凡爲吾黨後生孰不誦慕而欽歎哉。
珍之李。
高麗上將軍忩言爲鼻祖
自是簪紳相承
至平靖公諱約東
通才淸節
著名 本朝
官至中樞府事。
寔公七代祖也。
高祖碩明郡守 贈參判。
曾祖諱敏善縣令 贈參判。
祖諱尙逸觀察使號龍巖
考諱坡郡守魚堂。
全州李氏
掌令 贈贊成逈之女。
廣平大君之後也。
公以 孝宗戊戌六月初二日生。
聰慧異凡。
沈重靜默
儼若成人
長益志行
甚爲儕流推重
事親盡其誠。
志物之養。
不用極。
當其癠憂沈篤
晝宵焦泣。
竭力嘗藥
數年如一日。
辛未內艱
哀毁踰制
及葬廬于墓側松下
晨昏展哭。
縗麻
以終三霜
伯氏菴公志奭乃號公以松陰
而作愛松亭記。
以寓哀懷。
己巳 坤聖出宮之日。
與數三同志。
守闕號泣
逮尤翁 後命時。
章甫數百人
上章訟寃
見搪於喉院。
遂與葵菴公號泣闕門外。
廢擧業。
甲戌更化後。
承親意赴試
己卯中生員。
辛巳登學薦剡
除 齊陵參奉
以親命黽勉出仕
旣就直克謹守護。
一日夢拜 太祖大王。
優被 恩眷
纔覺感吟一絶曰。
夢登前席拜 君王
侍女三宣御醞香。
山鳥一聲睡覺
眼中猶記衮龍光。
其精誠之發不偶爾
甲申陞司饔院奉事
乙酉漢城參軍
丁亥陞通禮院引儀。
拜義府都事
除刑曹佐郞
社稷令轉戶曹正郞
龍潭縣
戊子丁郡守公憂。
守制一如前喪。
服闋桂坊薦。
癸巳翊衛司衛率。
乙未拜司憲府監察卽遞。
除鎭岑縣監。
剗弊去瘼。
政績克茂。
尤致公平訟獄
甞曰苟或偏聽誤斷則不惟爲負國
豈無天殃乎。
戊戌春投紱而歸。
邑人爭請借冦營門而終不得。
辛丑秋拜義府都事
未幾見士禍之起。
慨然傷恫
大書不仕二字投呈喉院。
禁府堂上沈檀一鏡輩所論啓。
至被拿問之 命。
就理九十日而不悔。
當時士類不賢
公元1782年
之。
夢窩金公昌集在謫中。
聞而大加歎賞
至比於頹波砥柱
丹巖閔公鎭遠極穪其不仕之意曰。
吾黨猶有一脉生氣
公乃南下
斂跡白馬江上。
一代名勝相推許。
作詩以歎美者亦多。
平居塊坐悄悄
不禁憂國之懷。
有時垂涕不已
壬寅年六十五而以二月十八日卒。
四月葬于林川之木樹洞丑坐原。
性度溫雅
容儀莊重
自在弱齡
致意學問
以爲人之有儒名而不克大成
由於自卑自侮。
不以聖賢自期耳。
其持躬秉心
克致謹愨
接物應事
各有䂓度
讀書必嚴立課程
潛玩之工。
專在經傳
雖於在官時。
簿牒之暇。
對案咿唔
日以爲常
雅好禮書
講究精博
文變節。
隨處昭晣
居家御衆
恩愛篤至
邱嫂慈母
撫孤姪如己子。
尋常惓惓孝悌之道。
推及宗族鄕黨
以盡睦恤之義。
敎子孫以義方
嘗作閨範一書
以訓諸婦女。
家庭斬斬然甚整肅
識者無不嘆服
處官尤以淸儉爲務。
一切工役之作。
跨馬鞍甚弊。
鐙繫斷絶
至用藁索。
而亦新造
此雖微事
可以推知氷檗之操。
及其賦歸
行槖如洗。
飄然到家
椽茅屋。
不蔽風雨
而處之晏如也。
嘗曰學者平時燕坐說話
稍有可觀
至其見小利害
便爲所奪。
公元1749年
神都喪。
手脚盡露。
其果能終始無愧
得爲完人者甚鮮矣。
之前後廢棄官
實皆踐其言也歟
寒水齋權文純公嘗穪之曰。
見識高明
非我輩所及
公之族姪奉朝賀世瑾聞其圽而深痛曰。
吾門顔子逝矣。
從此有事
將質於誰也。
嶺湖章甫間發祭社之議。
而以邦禁遂寢。
有以見其志節學行可諗永世也。
初配安東金氏
正郞世弼之女。
葬祔公墓
繼媲海州鄭氏。
學生格之女。
墓在星州之巨山午向原。
六男
長世次世次世次世次世次世璔。
一女適宋英相僉樞
三男金氏出。
三男一女鄭氏出。
長房繼子挺德。
二房二女適宋舟相,申一溟。
三房二子挺儒,挺翕。
四女適宋洙源,金休相,安明益,申光彦
四房三子挺徹,挺德,挺得。
一女適尹應東。
五房一子挺會。
一女趙慶遂。
六房繼子挺得。
宋壻二子長煥德敎官,次煥業。
內外曾玄不能盡錄。
嗚呼
曩余因公之外孫敎官稔聞公之當己巳辛丑時所處之義。
已不激昂發喟矣。
一日敎官君以僉樞公撰公行狀示余。
而仍托以墓文
余乃覽閱徽蹟。
益知公之當時處義。
從學問中做出來也。
使人欽慕
尤當如何哉。
顧非辭所能闡揚
而終不得不諾其托者。
亦出於興感
之深。
只緣冗撓。
久未泚筆
而遽見敎官君之長逝
則此心愧恨
殆有結轖于中。
今來受此文者。
曾孫觀普也。
銘曰。
公氣節。
臨禍不惴。
哭徹 九重
黃巴之歲。
不仕有義。
辛壬之世。
允矣平日
篤學之力。
爾後人。
發議院醊。
焯焯羣行
何須盡說。
我作斯銘。
永世不泐。
晩隱堂洪公墓碣銘(幷序)
公元1780年
華陽之東十里許。
沙潭一區
寥而廓。
晩隱堂洪公以尤翁門人
黃巴禍後卜其中
杜門斂踪
志節彌勵。
寒水齋權文純公推許甚重。
手書大明天地一个書生八字以與之。
噫。
公之平素徽蹟。
於此可以推想也歟
公諱胄華字君實
南陽之洪。
高麗大師殷悅鼻祖
自是簪紳相承
至忠平公灌,忠正公子藩。
俱以名卿益著
入我 朝有諱漢城府判尹。
寔公九世祖也。
高祖諱純愨
文科中樞 贈禮判書
曾祖頤正參奉
祖諱錫武官牧使。
忠孝淸白褒 贈戶曹參判。
考諱一運 贈吏曹參議
韓山李氏
別坐有淵之女。
公以 顯廟庚子四月七日
生于默溪里第。
幼有異質
歲在季父膝下
斷指痕。
其所由而曰。
吾於父母
亦欲如此
八歲遘癘。
恐或
公元1794年
傳染
自請出避。
李夫人曰汝病吾何忍離捨
公泣請不已
李夫人慮其添病。
黽勉從之。
而竟亦無恙。
鄕里皆穪孝兒。
甫踰十歲往學於鄰鄕人吳進士
甲寅羣凶鴟張之日。
吳乃附彼而侵詆尤翁。
公慨惋以爲吾聞尤菴大賢也。
如此誣賢之家。
豈是托身之所。
遂卽發歸。
受業於聾溪李公秀彥
文藝益就。
及尤翁自嶺海還。
負笈從遊
致意學問
而嘗自歎曰世間豈有讀書窮理而能成就者也。
尤翁嘗曰洪君孝行
所難及。
惟其學問之工。
緣於積年侍湯。
不能間斷
可念也。
公奉兩親盡其志物之養。
每當癠憂。
晝宵焦泣。
嘗糞禱天。
斫指進血。
藥餌竭誠
屢致感物之異。
逮其遭艱
前後廬墓
哀毁踰制
李夫人病中思食西苽。
而背節未進。
終身不食是苽。
事二兄若嚴父
奉護之節。
亦如溫公之於伯康
凡係先世事。
誠敬備至
睦婣任恤之道。
不用極。
平居志氣激昂
尋常惓惓秉義盡倫
己巳歲
公泣告于參議公曰。
人生於三。
之如一義也。
今尤翁遭此禍機之迫。
其在門徒
義當致死
而未承親敎。
不得擅决矣。
參議公喜曰吾豈不范滂母乎。
汝其任爲之。
遂卽上京則 聖母將出宮矣。
與成公憲治守闕
仍號
公元1778年
哭隨 聖母轎後。
日影臺前
 聖母駐轎 敎曰爾之忠悃
誠可嘉尙
無益於予。
落後可也。
公復詣闕下。
疏未得徹。
而尤翁 後命已下矣。
公如不欲生。
謂朴公世輝,韓公聖佑,李公萬亨曰。
吾輩此時一言
何以歸見趙靜菴門人地下乎。
遂設䟽廳。
來會者累百人
於是呈疏。
又未登徹。
乃泣曰 聖母遜位
而顧不得碎首效忠
贒師遘禍
而亦不能剚腹雪寃
此何人哉。
遂往井邑
隨靷而歸。
自是絶意世路
廢公車業。
潛居守志
徜徉溪山之間。
超然有出塵之標。
上疏請建 萬曆崇禎皇帝廟
文純公乃遵尤翁遺托之意。
營立 萬東祠。
而自其經始
至于竣事
一皆公相區畫
當時士友莫不欽歎
其所傳誦
久而不已
戊戌年五十九。
而卒於十一月初六日
始葬于淸安龍門
後移厝淸州之墨峴負甲原。
英廟丙午忠孝 贈持平
今 上元年辛酉㫌閭。
全州李氏
縣監益輝之女。
公墓左。
二男長泰增。
次泰培府使。
四女長適李普爀仁平君。
次適李弘鎭。
次適尹尙瞻參奉
次適金選參議
側室男泰㙫。
女適金彦國
長房男履瑞通德郞。
女適尹國郡守
次房啓瑞庶尹
女適徐一修。
李普爀子景祜判書
重祜判書,昌祜通德郞,章祜府使。
李弘鎭子孝源僉知,悌源參奉
尹尙瞻子晧縣監。
金選慶子漢耉誕我大王大妃
封鰲興府院君
漢耆判書漢老知事
通德繼子宗顯
庶尹三子宗顯宗善,宗煥。
內外曾玄若干人。
嗚呼
以資性之粹。
志氣之卓。
早遊賢師之門。
孝行忠節
克著于世。
其於服勤之義至矣。
宜其歿後 㫌褒之典。
有餘憾。
所以垂裕後昆者。
將無涯也。
豈不休哉。
今公諸孫將竪石墓徑。
庶尹胤宗來求余文
顧玆興感者深。
可以文辭
銘曰。
大明天地
一个書生
允矣寒水
有此穪揚
嗟公之贒。
篤孝孤忠
猗歟 恩褒。
久而彌隆
焯焯羣行
何須備詳
我撮其大。
作斯銘章
縣監鄭公墓碣銘(幷序)
昔我先祖尤翁於守冲洞聞喜宴
有詩幷序。
穪揚甚盛。
乃云自玆餘慶更無窮。
噫其餘慶至一世。
而延豐公昆季茀祿益膍矣。
豈不偉哉。
公諱泰濟字伯亨
迎日之鄭。
肇自羅諫官宗殷。
麗朝有諱思道
烏川謚文貞公號雪谷
一世至諱淵。
兵曹判書 贈領議政謚貞肅公
寔公十三世祖也。
高祖諱箕壽監察
曾祖諱溭副正 贈執義
尙德好義見穪
公元1797年
諱之河
僉樞 贈左承旨
受業尤菴文正公
甚被奬許
考諱相吉。
生員 贈大司憲
擩染庭訓
六行克備
南陽洪氏。
義禁府都事應元之女。
花浦忠正公翼漢之孫也。
公以 肅廟丁巳二月二十日生。
禀質甚美。
不妄言笑
文藝夙就
不煩敎督
憲公甚加奇愛
十二歲遭大憲公喪。
食素致哀
凡節若成人
者莫嗟異焉。
及長從事公車業。
不喜其苟追時好
雖屢登解額而竟不利南省
丁酉溫科。
季弟參判公匡濟大闡。
而公之試券亦入抄
乃以誤字見拔。
考官二憂趙公泰采對參判公深致恨不已。
戊申丁洪夫人憂。
以不致毁之年。
哀毁踰制
縗麻不脫
薑桂不進。
以終三霜
自以孤露無意世路
廢擧斂跡
書史自娛
甲寅以孝行入於繡褒。
除 英陵參奉
繕工奉事
歷司饔院直長主簿
院屬咸稱氷檗之操。
遷義禁府都事
端方簡潔
僚寀敬重
庚申出監豐縣
當其巖邑殘局
淸謹圖治
茂績克著。
壬戌微事棄歸。
靜居永慕亭。
瞻依
而亦江山之勝。
嘯咏其中
悠然自適
剩有出塵之想。
惟其向 國憂愛之忱。
耿結靡已。
癸酉 上問于筵臣曰前縣監鄭某尙在耶。
其廉雅可尙
公之榮感。
如何哉。
數歲間荐
公元1754年
府尹弘濟及參判公喪逝
孔懷過重。
益致憊損
翌年年七十八而以閏四月初十日卒于庠谷舊第
臨終略無怛化意。
未有一言家事六月葬于鷄枕峴之壬坐原。
公氣莊重
志行謹潔
居家措事。
有䂓度。
孝友之篤。
至老不衰
每以早孤不洎爲至痛。
語及必泫臉。
慈闈盡其志物之養。
二弟白首怡怡
扁其軒曰湛樂
藹然塤箎之歡。
奉先諸節。
殫誠致敬
烝嘗蠲糦。
有虧缺。
至於睦婣任恤之道。
從忠信中做出來
親戚鄕黨
感服者甚衆。
平居不以產業嬰其懷。
尋常惓惓敎導子弟
以期謹愼修業
仲季兩公之早遊京洛
晩致爵位
揚名一世者。
公實有以相之也。
當日之聯棣登朝
誠使人艶歎之極。
而以公才志。
只得一展百里之寄者。
豈非所謂猶有所憾也哉
公配達城徐氏
學生宗惕之女。
司評 贈領議政文道之孫。
生于癸丑
歿於丁未
閫範甚懿。
六親咸穪其淑哲
祔葬公墓左。
二男長漢生員
次漢經生員。
二女長適金玧進士
次適趙師彥。
側室漢星
女長適邊景裕
次適成龜柱。
次適金見行
漢明繼子晢耆司馬
一女適兪漢參縣監。
漢經五女
李觀河金,金楚和,李在民,吳亨一
側室男晢言晢人。
嗚呼
公以厚德懿行
克享天年
而深仁高義
有孚于人。
余自少稔聞欽服深矣。
今公之孫司馬君將樹碣于墓徑。
以圖不朽
而狀公行以示余。
可謂仁且明而不誣也歟
顧此荒陋之辭。
未足闡揚
而於其勤托有不可終辭。
遂爲之銘。
銘曰。
猗歟守冲餘慶
逮公昆季而益溱溱
嗟公孝友篤行
遹承先徽而裕後昆
維彼百里巖邑
才智未有以少伸。
晩歲江榭之中徜徉
閒情超然出塵
惟有耿結
允矣亦蒙 聖明記存
我銘遺蹟而撮其大。
尙可諗夫無垠
學生公墓碣銘(幷序)
公元1799年
全氏在沃川郡族甚盛。
上祖學浚。
麗朝同正
歷幾代至版圖判書侑。
封管城君
仍籍管城
粤在 萬曆中有諱渫。
重峯趙先生門人
志節德行著于世。
參奉孤山
公其玄孫也。
諱基沃字啓仲。
曾祖諱吉承贈掌樂正
祖諱命元 贈左承旨
考諱始萬有文行雅望
延日鄭氏。
護軍之泳女。
公以 肅廟己未十二月三十日生。
性度靜重
不喜逐隊遊戱
文藝超卓
從事翰墨之場。
及長精于讀業。
工於程文
嘗曰窮理莫先於讀書
而當以四書六經培其根。
程朱
公元1788年
書達其支。
然後可得入頭處。
又曰欲爲文章
不必他求。
苟能精透科文䂓格則可庶幾矣。
公屢登鄕解。
屈南省
只自任命
一切無嗟恨意。
郡之士以詞翰鳴者指不勝僂
而皆推公爲巨擘焉。
公事親克致志物之養。
丁憂不忒易之節。
而曰生事死葬。
不以禮。
則豈足以盡職而恔心乎。
伯氏早圽。
撫育其孤如己出。
親塋石儀。
竭力辦成。
而不貽宗家憂。
搆小屋扁以樂齋
而與兩弟共處
極其湛樂
盖亦慕康節安樂之趣也。
公平居樂易。
不設畦畛
至於事關義理處。
言議明快
使人信服
校院渝薄之習。
里社爭閙之端。
賴公一言靜息甚多
際辛壬禍變之作。
境內異趣
乘勢逞凶
而公益懷剛不貳
戊申逆亂之起。
鄕中士民奔竄相續
而公獨牢居不動。
於此數端。
可見公之所存尋常也。
公年六十七而卒於 英廟乙丑三月四日
始窆郡南巨木洞
後卄三年移葬方下洞巽坐原。
初配李氏
系出 璿源。
忠義尙仁女。
歿於癸巳
公墓
繼媲高靈申氏。
學生深女。
先公十五年而歿。
在公封塋。
李氏生一男柬。
一女適郭守燁。
申氏無育。
側出男樺,休,梜。
奉事尹光洙妾。
二男應煥,應焌。
二女長適尹東健。
次適
增祥。
郭壻男應垕。
女長李頤老。
南墉
內外曾玄若干
嗚呼
以公孝友之篤。
文詞之贍。
而未見刺史之薦。
不遇有司之明。
在公平日志操
無足恨。
而將何以勸世之有文有行者哉。
今公長孫應煥思有以闡揚潛懿
可謂明且仁焉耳
余何可孤其屬托之勤意也。
遂爲之銘曰。
有樂小齋
陽山之中。
其樂維何。
可知公。
嗟公徽蹟。
餘皆可畧。
樂哉斯邱。
寔公幽宅
府尹公墓碣銘(幷序)
公元1802年
粤在 英宗朝。
公諱弘濟臺臣
前後陳䟽。
直截明剴。
尤嚴於凶逆
屢犯 天威
而自以社稷臣
淸朝爲言
當時在廷羣僚
莫不偉之
噫。
可以諗夫今與後也歟
公字汝楫
系出延日
始祖諱均之
高麗平章事
二世至諱思道
進賢館大提學謚文貞公
入我 朝有諱淵。
兵曹判書 贈左議政謚貞肅公
於公爲十三代祖。
曾祖諱溭副正 贈執義
祖諱之河僉樞 贈左承旨
考諱相吉生員 贈大司憲
三世 貤典
皆以公貴也。
貞夫南陽洪氏。
都事應元之女。
花浦忠正公翼漢之孫。
公以 肅廟壬戌七月二日
生于沃川之守冲洞第。
聰悟
七歲而孤。
公元1781年
學于伯氏
文藝日就
言語動作
儼如成人
及長奉洪夫人盡其誠敬
伯氏長於五歲
而公之如嚴父
鄕黨穪其孝友之篤。
辛丑文科
選入院。
見忤於權凶
進途將枳。
乙巳更化
以承文院副正字陞掌樂主簿
於是急於專城之養。
不求淸顯而求外不已
李文淸公宜顯掌銓而嘉其意除殷栗縣監。
丙午持平承 召。
上疏陳朝闕失
討逆之義。
益致嚴截。
丁未持平
因辭䟽復申前疏意。
有懷必盡。
不避斧鉞者。
有如是焉。
尋除兵曹佐郞不就
是夏除正言。
陳䟽乞遞。
未蒙 許。
鳳輝諸賊停啓已久。
不敢復發
公歎曰此而不討。
尙可謂有臺諫乎。
遂發合啓。
有曰五賊通天之罪。
可勝誅哉。
一自辛丑建 儲之後
含憤逞毒
排布巧密。
鍛鍊誣獄。
戕殺善類
首尾四年。
許多節拍
無非所以謀危 聖躬
而若論其主張凶謀
五賊爲最云云
其所臚列惡逆之狀。
不翅百言
啓入 上震怒
幷令削出
戊申夫人憂危㞃。
晝宵焦泣。
割指禱天。
及丁憂哀戚甚。
守制墓下。
致誠禮。
辛亥持平
獻納李公光運合啓鳳輝之罪。
啓入不下
 批趣令召入。
 上曰近來勅勵諸臣之意。
非不知。
而發此不公之論。
欲爲嘗試
公元1795年
之計耶。
對曰此乃一國公共之論也。
 上曰爾若有北面之心。
何敢發此乖激之論。
極爲黯黮也。
對曰臣爲 殿下爲 宗廟爲 社稷
可謂社稷之臣也。
豈不知 聖上蕩平之爲盛德事。
至於鳳輝貫盈之罪。
不可不正
 殿下爲此苟且彌縫
徒勞無益
雖過十年
决不蕩平矣。
 上高聲曰爾非吾臣子
公曰臣旣爲 殿下討逆
則乃 殿下臣子也。
君臣猶父子也。
少霽霆威
使之畢陳其辭。
則臣從容敷達矣。
 上曰如許說話
不欲聞之。
爾欲亂朝廷耶。
公曰臣豈敢亂朝廷。
乃欲淸朝廷也。
 上震怒仍命削奪官職
門外放黜
自是屛居金浦
閉門却掃
優游自適
絶意榮途。
惟有憂戀之忱。
斯須靡弛。
乙卯因 元子誕生
大霈之恩。
始蒙 收叙
丙辰正言
上辭疏引咎。
訟愆之中。
深致慨恨於護黨之輩。
不恤公議
擅停大論
使莫重沐浴之義。
詘而不伸。
公之終始惓惓於明大義者。
可見也。
時古阜郡久爲弊局。
莫可振刷
廊廟諸公深加憂歎
將以三司中曾經守宰有聲績者選補
衆論屬於公。
遂典是郡。
勵精圖治
祛瘼蘓殘。
繡褒道啓。
相繼登聞
銓曹至請加資。
光佐首相力沮之。
以道伯姻嫌遞還。
 上嘗
公元1797年
於筵中顧承旨尹得和曰。
爾按湖南時。
守令中誰爲善治
尹公以公對。
 上曰此人近侍今至十餘年。
予亦熟知爲人矣。
丁巳宗簿正。
旋除江陵府使。
爲政學校先務
治化克著。
及歸至有借寇之願。
戊午通政階拜鍾城府使。
盡心陰雨之備。
庚申南陽府使。
約己奉公
斥羡省費。
惠及於民者甚多
道臣御史連有褒啓。
松都 行幸時。
特蒙 賜對
條陳民瘼
承旨以其強聒猥越而請推。
 上曰其爲人樸直有氣節。
是予所奬許者也。
瓜限旣滿。
道臣啓請加留一年。
甲子以廟薦拜慶州府尹
歲値大歉。
竭力賑濟
一境賴以安堵
凡其綢繆之策。
不用極。
見古城荒頹。
多般劈畫
繕築如新
軍民不喜關防之鞏完。
御史韓光肇以宿憾
必欲甘心
至是搜得其築城簿記
搆誣以擅用公錢五百金。
天怒震疊
 下敎曰若首實
當施重律。
大臣趙顯命知其無罪
上箚爭之。
元尙書景夏繼而救之曰。
鄭某卽故學士洪某之外孫矣。
 上曰然乎然乎。
遂止配河東
朝野皆穪其寃。
辛未蒙 宥還鄕
塤箎相和
詩酒自娛
悠然暮境閒趣焉。
壬申壽七十一而沒於十月三日
葬于郡東安邑之正谷負甲原。
越二年甲戌。
給牒
用致賻賜祭之 命。
公初配貞夫廣州李氏
學生樹達之女。
參判廣林君廷立玄孫
梱範甚懿。
墓在廣州巖寺洞丙坐原。
本家先兆也。
繼配貞夫人坡平尹氏
學生徵明之女。
婦德克備
祔葬公墓
取公弟同義禁公次子縣監漢斗爲後
一女韓仁敎。
側室男漢張。
女適尹心最。
監生一男晢翔通德郞。
三女宋文禧李鍾英,朴養和
側室男晢賚。
女適申興。
韓壻生二女
適宋應鼎,邊義謙。
張繼子晢紋。
尹心最男孟厚
晢翔生男文容。
早歿無嗣
乃取族弟晢章之子惟謙爲後
嗚呼
公器宏達
風儀峻整
自在蚤歲
已爲名勝推許
二憂趙忠翼公,歸樂堂李公甚穪公才器之可仗。
及其立朝居官
聲望益著
見重僚寀間者
實不尋常
至於昆季簪組聯輝。
極其湛樂
使人艶歎者。
豈不休哉。
歿後挽誄亦多穪道
有若退漁金尙書堂堂社稷臣晉菴李相公詩績高千石堞者。
可見實蹟不泯也。
當時金浦屛居
河東之遠配。
在公奚所憾焉。
今公曾孫來求墓文
余以昏耋。
就行錄。
撮其大以叙之。
餘可畧也。
銘曰。
嗟公在世
瓌材碩儀。
桂籍早登。
棣萼交輝
歷敭中外
隨處盡職
臺閣風采
義扶 社稷
淸朝廷。
炳然丹衷
州郡聲績
惠溢域中
荒城繕築
陰雨其備。
圻中屛居
嶺外遠配。
在公奚憾。
實維無愧
暮境舊堂。
塤箎孔喜。
宗黨鄕隣
藹其艶歎。
猗玆徽蹟。
可諗無垠
生員公墓碣銘(幷序)
公元1772年
英廟元年
柳公以遐鄕章甫
獨自抗䟽
備論黨禍之源。
辨獄情之誣。
言甚激切
獲徹 天聽
噫。
當時士禍。
極其慘毒
羅織三年
鉗制一世
自是吾黨善類有言責者。
不免屛氣囚舌。
公乃不畏鈇鉞
屢呈琅玕
得以伸枉闡義。
其孤忠直氣。
聳動朝野
迄今百載
傳誦不已
公其可謂爲國之楨者歟。
公諱組字圭甫
全州人
始祖諱濕
入我 朝以五子登科
封爲完山君
第三寶文閣提學克修
寔公十一代祖也。
高祖諱永會
壬辰之亂。
扈 駕龍灣
後除參奉不就
曾祖諱東閔 贈參議
祖諱俰郡守
文行甚高。
所著有中庸口講僭說。
深斥鑴賊改註
考諱光玉進士
從仕郞邊碩祉之女。
公以 肅廟甲子正月十九日生。
夫人產後以疾卒。
公自幼至老。
以是爲至痛。
十六歲丁進士公憂。
哀毁踰制
廬墓終喪
鄕黨穪其篤孝
公幼聰慧
自其初學
已曉大義
公元1784年
敎督
文藝夙就
長遊陶菴李先生縡之門。
甚爲同儕推重
當辛壬羣凶戕害忠賢之日。
憂憤慨傷
殆欲無吪。
而每對人語及時事。
簌簌自下
甲辰倡率南儒上疏
首陳李完寃狀
乙巳春獨疏竭論。
承 命入侍
應對不錯
於 天威震疊之下。
辭氣自若
 上諉以狂生退之
是秋陳章
 上卽賜優批。
仍命大臣卿宰會于賓廳。
詳閱鞫案
登對禀處。
丙午司馬
絶意世路
自守確。
作自警說。
有曰士尙志而已
不得志者。
獨善其身
素位而行。
大丈夫不淫不移不屈之操。
公之志氣
於此可見也。
戊申逆亂大作
是皆辛壬凶黨嶺南不逞
聲勢相連
公痛國勢危急
乃發檄致討。
而曰白首腐儒
雖無及人。
家有二子。
丁壯有力
可以充於行伍之末。
通諭列邑。
以圖起旅。
遠邇莫不奮聳。
未幾官軍討平而止。
庚戌因 求言之敎。
三道多士
封章極言
追及 肅廟丙申處分
扶正斥邪。
多所觸忤
 上命停擧十年
屛居遐陬
憂國之忱。
老而冞篤。
未解罰後。
治一䟽。
甚有危言讜論
尤致剴切於忠逆之辨。
凶醜餘孼
益多媢嫉
公居泮數年。
三被儒罰。
而皆付之一笑焉。
一日泮任以士類中人論罰。
公元1804年
公則奮然前後罰我者。
皆出邪黨
實無足較矣。
於斯人之投合邪論
豈可任之
裂破罰紙。
其所嫉惡
類多如此
晩歲結茆廬於苧羅山中。
名其亭曰逸卧。
盖慕其先遺逸齋笑卧亭兩公謝官偕隱之意也。
久菴作亭記。
有曰君之斥邪說討亂賊。
孟子公都之義也。
養吾剛大之氣。
有千萬吾往之勇矣。
公又扁其所居之堂曰思次
蓋取夫子其次之語也。
自序自歌泰山其頹兮。
沂水無。
狂也晩生兮。
誰適與嫵。
便儇皎厲兮。
非我思諸。
克念惟聖兮。
訓豈誣余。
造次服膺兮。
吾與點且。
此實公之嘐嘐慕古者也。
移居谷。
自號芝谷散人
蕭然環堵
殊有優游自適之趣。
年五十八而以辛酉正月初三日卒。
士友悼惜甚多
葬于全州開泰里卯坐原。
初配豐壤趙氏
通德郞始封之女。
在任之無染山丑向原。
後配全州李氏
學生涑之女。
墓在南原之海月山午向原。
一女適宋礪相。
趙氏出。
一男輝台。
李氏出。
宋婿生一煥明
輝台生一男最甲。
一女李鼎欽。
最甲生一男浚。
嗚呼
性度剛毅
卓犖
遭時艱虞
自激昂。
草野踈逖之身。
國家是非之關。
䟽徹宸嚴
至再至三
而斥邪衛道
討逆伸義
獨能自立
衆咻中。
儘有以克踐其自警之語矣。
宜乎屛翁擧鄒聖之答公都子深致欽歎也。
苟使公克才志
得持風裁於朝著上。
則其摧陷廓淸之象。
豈無可觀
而惜乎。
其以一上舍生
坎壈而終也。
公之文章
實爲餘事。
遺稿卷藏于家。
詩文疏章。
淸健嚴整
使後人讀之。
足以凜然興感矣。
不亦韙哉。
余在童𥠧。
拜公於我從叔父座上。
焉依音容
尙可畧想。
始終徽蹟。
亦已稔聞矣。
玆於墓文之作。
不敢辭云。
銘曰。
嗟公半世
惓惓憂國
時維忠贒
遘禍憯毒
平居長欷
有淚簌簌
踈逖臣。
幾呈章牘
衛道闡義。
炳然靡忒
逸臥嘐嘐
志節愈卓。
允矣徽蹟。
餘皆可略。
我作斯銘。
永世不泐。
參奉黃公墓碣銘(幷序)
粤昔蛾述黃公痛父非命
廢擧謝官
含寃沒世
先祖文正公穪其賢孝
噫。
其孫寢郞公始終事蹟
一何相侔哉。
當世雖無大君子穪揚
宜乎後之人亦誦慕靡已也。
公諱尙耉字天慶
原人
始祖石奇。
麗朝平章事
入我 朝有諱衡。
判工曹謚莊武
一世正郞大受
以注書 明宣之際善處變。
 英廟朝 特贈右議政
是生文敏公諱愼。
世穪秋浦先生
公元1801年
以文節行
大爲 宣廟名臣
寔公高祖也。
曾祖一皓
府尹號芝所
慷慨大節
丙丁以後
痛憤時事
欲以密伸大義
虜人之而甘心
朝廷不能救。
後 贈贊成謚忠烈
祖諱璡。
蛾述堂。
蚤遊尤翁之門。
常懷復讎之志。
不幸短命
參奉 贈持平
考諱臣。
文行趾美
官至郡守
際 景廟辛壬時。
棄官屛居
竟不免橫被刑禍
 英廟乙巳
伸寃 贈執義
延日鄭氏。
牧使始大女
公以 肅廟戊辰十二月二十七日生。
穎悟
事長應對穪意
兄弟戱嬉
未嘗較爭
稍長不離親側。
承奉怡愉
有疾恐貽父母憂。
如非大痛楚
亦不廢盥櫛整衣侍坐
癸卯遭執義公禍變
號泣道路
跟詗讐人
備經危險
三年而斯得。
洩怨憤。
居常銜恤
如不欲生。
杜門斂跡
服素終身
與人語或及時事
聲淚俱發
痛刻如新
每當諱辰。
端坐不寐。
將事哀哭袒括時。
竟日廢食。
臉泫不已
嘗於乙亥羣凶伏法之日。
歎曰陷害吾家者幾盡就殲滅。
而吾不能手揕以復讐
將何辭歸告泉下也。
奉先祧而爲宗家貧窶
不取祭田
竭誠承禋。
者莫贒之
晩除一 命不就
畢命于扶江舊廬
示憊前數日。
諸子孫曰吾於禍變日。
不得
公元1765年
護。
至痛結轖
老病將死。
而獨何安於汝輩護養乎。
痛哭而却食曰某日某時
吾其逝矣。
竟果如所言。
年七十八而以乙酉二月十三日卒。
于縣東甑峯之丁坐原。
嗚呼
公之志行氣節
可謂繩厥祖武矣。
材器甚偉。
運値明時
一切韜晦
半世跼蹐於窮巷圭竇之中。
亦命也。
人之欲知公者。
於此觀之哉。
延安李氏
通德郞升著女。
延平府院君玄孫
婦德甚備
家道克成
先公十五年而歿。
壽六十五。
墓在恩山執義公兆下。
三男長億祚次錫祚
次百祚出爲從叔後
三女徐好修縣監,戇今沁都留守沈景永。
孫男載謙,載復。
女尹華國,朴慶源長房出。
男載觀女李演,李文燮府使次房出。
徐壻一男有階一女兪漢純今縣監。
婿一男鼎養
三女李英禧,李璜主簿,金最根。
內外曾玄若干人。
今公長孫樹石墓道
柳留守所爲狀示余而請銘文甚勤。
顧非拙之辭所能闡揚
而揆以契誼之篤。
何可終辭。
銘曰。
平居銜恤
明時斂跡
孝思旣篤。
志節愈確。
嗟公懿德
叔世難覿。
我撮其大。
于以鐫石
睡隱姜公墓碣銘(幷序)
公元1597年
粤在 萬曆丁酉
島夷猖獗
睡隱姜公被擄萬里
公元1567年
孤囚四年。
全節歸國
雖以蠻夷之蠢。
而猶知敬服
至比於文文山蘓中郞
噫。
百世之下。
聞公之風者。
不興而立懦哉。
公諱字太初
系出晉州
麗朝國子博士啓庸佐金方慶幕。
征倭凱還
掛冠不仕。
入我朝有諱淮伯。
都廵問使號通亭。
生知敦寧府事戴愍公碩德
是生左贊晉山君文良公希孟
寔公五世祖也。
高祖鶴孫掌隷院司評。
曾祖享壽尙衣別提
祖諱五福副護軍
考諱克儉副司果。
妣永同金氏
通德郞善孫之女。
公以 隆慶丁卯五月十七日生。
幼有異質
記性絶人
五歲已能屬文
辛白麓應時以脚字命題使賦之
應聲對曰脚到萬里心敎脚。
辛公改容敬歎。
十四遭內艱
哀毁踰制
戊子司馬
伯兄瀣罹辛卯士禍。
斂跡自守
癸巳監國全州設庭試。
公遂擢丙科
牛溪成先生慍于羣小
門下寥落
而公遠往從之。
先生稱其端諒
公以銀臺假郞入侍十數
記注如流。
嫺辭敷文
惉懘處。
 上深加贊賞
例陞博士
成均典籍
連除工刑曹佐郞
丁酉以分戶曹參李光庭郞廳。
督運楊緫兵糧餉湖南
糧餉旣集而賊鋒已犯南原
公與巡察使從事金尙寯。
檄致義旅數百人
旋卽解散
公元1778年
於是不得已奉司果公入海。
小人夥。
父子兄弟分載二船。
聞統制使李公舜臣遵海西上
乃謀往從。
而篙下有異圖者。
乘夜疲寐。
風解纜。
兩船相失。
彷徨海曲
猝遇賊船
自度不能脫。
家屬俱墮水中
岸水淺。
盡爲賊所執。
惟司果公以別船得免。
回船至務安縣一海港。
賊船六七百艘彌漫數里許。
三日
賊移公兄弟嫂妻牢置船中。
餘人十數遇害
撥船南至順天
公自被擄至此九日
水漿入口
越數日兄弟謀竊小艇載出。
賊覺之。
奔告其將佐渡守。
載公等於大船
押送倭國
船發八日而至伊豫州津城
拘置一館
戊戌歲朝
年紀號。
以寓尊王之意。
五月京城竹肆居人被擄於壬辰者。
共爲西奔之謀。
與二兄出。
夜行八十里。
兩足流血
三日忽逢佐渡部曲
曳至板島市門外。
乃其藁街也。
一賊力止之。
送還津城
有倭僧好仁者見公哀之。
禮貌有加。
而示以其國題判。
公乃謄其方輿職官
摹出倭國地圖
合爲一錄。
兼叙賊情方畧
以付蔚山人金石福。
俾達于 朝。
六月佐渡勒公等移赴大坂城。
七月又移于伏見城。
卽秀吉之新京也。
日夜謀歸。
傭書銀錢五十餘。
潛買一船
公兄濬與舌人先往船
所。
水邊之倭告于佐渡。
發卒搜捕
復囚大坂
悲憤積中
辭氣激烈
雖在虎口
不復憚畏
時或手搏賊卒。
以挑其怒。
賊亦服公節義
不敢加害
公欲詗賊中虛實。
常與諸僧遊。
倭俗重僧。
關白以下多所尊師
之前後濟死。
皆賴乎僧。
如舜首座者。
以倭將廣通之師。
聰明識事理而甚敬愛公。
子春公與佐渡書曰十口空養
無所益。
四年孤囚。
不如死。
倘不欲殺。
願許出門
不許出門
無所欲。
佐渡許之。
公旣得出
卽圖西歸
遂與二兄及家屬十人同約者三十餘人
四月發行
五月釜山
其在伏見也。
又具手疏
幷有所錄。
加詳於付石福者以送。
而得徹于朝。
 宣廟大加嘉歎
啓下備局。
遠近瞻聆。
莫不驚聳誦慕。
以爲蘓中郞不死矣。
至是又上賊中聞見錄一冊。
 宣廟卽召至闕下
特令 宣醞。
壬寅 朝廷叙公爲承議郞邱敎授
公已無當世念。
不應諸公之辟。
而只爲收錄
係是 恩命
黽勉之任
旋復還歸
丙午回答使呂祐吉等入日本
日本人輒問姜郞中今做何官。
盛穪公忠不愧古人
使還俱載東槎錄以奏之。
聞者益信公之所守不變
而媢疾者猶惎之不已
戊申月李公廷龜判西銓。
沙溪金先生與書曰回
公元1795年
答使之行。
倭人不穪節義
至比於蘓武文天祥曰。
文山陷賊三年不下樓。
沆之執節堅固過之云。
犬羊無識
猶且見服。
而我國人偏私
不知節義之褒。
可痛也。
或勸之進取
公笑而不應
爲瘤戒以示意
俄復順天敎授不赴。
遂以書謝所知曰。
郡文學雖曰散官
而於僕得之則華銜也。
俘擄餘生。
不敢當臯比之席。
况僕之私情
實有難動者
不但一行而已也。
凡人之情。
孰欲陷身不測之虜哉。
一經患難
萬事瓦裂
衆目睢盱
皆厭劉輿之膩。
以此益欲秘跡巖藪。
以盡餘喘。
乙卯丁司果公憂。
年已非致毁。
執喪盡禮
服闋踰年戊午
年五十二而以五月六日卒。
葬于佛甲
後移厝於博山負乾原。
 孝廟戊戌 褒贈承旨
晉州金氏
備嘗艱險
罔愆禮度
後公三十年而歿。
在公兆後。
一男時萬參奉
四女婿士人敬宗,金夔生員,李眳,高斗南
側室男時
孫男翊周忠義衛,䎘周洗馬,彙周早死。
曾玄不能盡錄。
孝友根於天性
失所恃。
不及致養
其在鬼窟
諱日亦必供具以薦。
歸國數十阸窮而不憫。
事親從兄之外。
不以事物經心
氣度寬和
至於論義理辨是非
精微洞快
有餘蘊。
昏朝嚴斥凶
徒之來啗以利。
其介確之操類如此。
文章贍敏
雖宏篇巨作。
渙若宿搆。
以其發於吟咏者。
至使蠻人傳誦爭穪。
晩年工夫專在實地
四方學者坌門溢座。
日與之講劘不輟
若其修辭
隨手達意而已
綱鑒會要左氏精華文選纂註若干卷。
以資擊蒙者也。
巾車錄一冊。
亂離中所記也。
雲堤錄數卷。
家庭間所裒也。
嗚呼
以公邃學奇才
遭時板蕩
陷身坑坎
精忠大義
能信於蠻夷之邦。
苦節危衷。
未著澆薄之世。
豈不悲哉。
雖然沙溪先生之與月沙相公書。
其褒闡幽隱。
耀於華衮
而八尹公嘗宰其所居地。
嘉其志行
使諸子就學
及其歿後。
童土狀其事蹟
纖悉無餘。
市南指其看羊錄而穪以炯炯丹忱
可質神明
至於先祖尤菴文正公叙其文集
有曰余少讀朱少章行狀
壯其節而悲其志。
未嘗三復流涕
今見姜公遺錄
何其異世相同
若朝暮遇者也。
噫。
可以有諗永世無遺也歟
今公後裔樹石墓徑。
六世孫台煥遠來求余文
荒陋之辭。
何能闡揚
遂就狀文。
畧加櫽栝而爲之叙。
系以銘。
銘曰。
烈烈睡隱
苦節埒古。
在古伊誰
文樓蘓窖。
最其終始
朱少章
寇亂之初。
倡義堂堂
投海認纆。
口不水漿
鬼窟奉諱
操文薦享
爲述殉節
期得褒奬
蠻俗情形
歷歷陳報
㦉欝詠懷
漆齒誦慕。
忠節克全
歸庭終孝
虜中諸作
優被 聖褒。
斁倫之世。
立謝姦徒
職之敎授
忤時議。
維我沙翁。
爲公慨世。
吾祖文正
穪擬以倫。
於斯銘。
敢述而申。
屹彼博麓。
樹玆貞珉
嗟公卓節。
垂耀無垠
正言公墓碣銘(幷序)
公元1798年
粤昔承旨公諱槹以有古諫臣風。
著稱當世
其諱與字
卽我先祖尤菴文正公手書以命者也。
有孫諱致信。
當 英廟四十四年戊子
擢庭試後科
遂得入侍
 上曰汝祖立朝
獨持風裁
其爲臺諫時。
禁淸喝道高聲禁中肅然
以爲臺諫來矣。
予在春宮
跪拜法於汝祖。
資益不少
汝其克承爾祖以事予
令擧顔而稱之曰。
貌甚雅矣。
公出感泣今日之被此 恩寵
以先故。
苟或職業不能恪謹
則是忝吾祖也。
負 聖主也。
聞者甚榮之
而亦歎賞
辛卯始膺榜隷院。
除假注書。
入堂后。
遞歸
壬辰有情勢難安。
不赴翰注召試
至被禁推
乙未秋以注書膺 召。
適有引嫌之端。
陳章徑還。
未幾嬰疾沈篤
無以供職
典籍遷禮曹佐郞
俱未
公元1776年
肅 命。
丙申正言
時遭 大喪
不得奔赴
連上辭疏。
終未蒙遞免。
一日泫然下淚曰猥登科第
特被異數
感祝圖報之忱。
久益靡極。
今當深山窮谷奔走號哭之日。
吾以忝居侍從
而獨不一參哭班。
且値國有凶逆
擧朝懲討之時。
吾以職在言責
而尙未粗伸大義
爲臣如此
誠吾至恨也。
竟以五月十三日卒。
朝野識公者。
莫不嗟惜
七月葬于先考府使公墓北麓之艮坐原。
先系已具於府使公碣石
玆不復記。
府使公諱述魯。
貞夫竹山安氏。
牧使宗海女
公生於英宗丁未閏三月初七日
穎悟
就學
受孝經小學
已知孝悌之義。
嘗曰事父母
得如黃香陸績
兄弟
得如津者亦可矣。
文藝夙就
九歲受讀禹貢。
數遍成誦
府使公大奇之。
旣冠從陶菴李先生學。
先生命字以仲言曰是心之動。
因言而宣。
言必見信於人。
然後無不信於人矣。
君其體認
雲坪宋先生講授朞三百璣衡註說
而喜其言下領悟
甚加穪賞
櫟泉宋先生書贈君子存心
當如靑天白日
得以見之也十六字。
以勉其本源之工。
公之從遊三先生門。
寔在蚤歲
而獲被期許有如是矣。
孝行純篤
就養之道。
竭誠盡職
每於朝夕。
默數飯匙。
多則甚喜。
公元1757年
有减于前則憂形於色。
當其癠憂。
日夜焦泣。
全廢寢食
對醫論證。
流淚被面
醫亦爲之垂涕
可以利於病。
則雖涉左道
不憚致力
乃於慈候沉重之日。
尋到名山絶頂
延壽經累萬遍
遂獲勿藥之喜。
人皆諉以神明所格。
丁丑府使公在茂朱任所
有疾阽危
邑之士女固已感戴仁政
而亦感公之誠孝
隨而登山禱神者甚衆。
遭艱
戚易得宜。
致誠信。
乃體平日欲居沃川之遺志
營厝于郡之泉谷里。
仍居墓所密邇處。
晨夕展省
不以風雨寒暑而或廢。
手植松檟
躬刈蓬蒿
凡係墓下事如石儀碣銘。
次第畢擧喪期之內焉。
奉護安夫人極其順適
夫人甚安之。
語人曰人孰不愛親
而鮮有如吾兒。
余自丁丑後直溘然
而賴有此兒寬譬。
至今日也。
夫人固有女士之範。
而亦多義方之訓。
公每自謂人樂有贒父兄者。
是古聖語
而今吾則樂有賢慈氏也。
疾革恐貽慈闈憂。
畧無自危之語。
臨歿乃告安夫人丁丑讐歲。
先考以慽我王母
臨絶至恨。
小子之恨。
慈氏之慽。
又如當日之慘。
顧謂長胤曰吾慈氏耋齡。
悲疚必難支延。
汝能盡誠護養
無至傷損則庶慰余不瞑之魂矣。
至於家事
一言槩及。
而惟以伯氏
旁落
深致傷歎
盖憂其出繼宗家。
無以烝嘗也。
性度剛潔
智慮明敏
平居凡務。
嚴密精緻
有䂓度。
一切整齊
處同己盡其友愛
家衆篤其恩義
尤致惓惓於老姊孀妹。
或割廛而居。
或率致于家。
相與湛翕。
慰悅慈顔
至若奉先之節。
乃以繼禰之宗。
必致贒之誠。
且遵府使公遺敎
克襄承旨公緬禮。
其所區畫
竭力無餘憾。
墓田甚優。
亦可見其重宗追遠一端也。
卜築雖在邑衖中。
而背市臨溪
瞻依
殊有幽靜之趣。
植梅庭畔。
蓮盆池。
名其里曰社。
扁其堂曰聞香軒。
逌然自適其間
若遇意中人
詩酒相酬
琴棊相娛
開襟樂易
不設畛域
不無鄕賓朋之訪過頻繁
迎接欣欵。
親疎無間
使人不見有惱撓意。
人皆樂與之交。
親戚知舊相謂曰某於爲人謀。
發言無所不踐。
始事而靡有不終矣。
公之見信於人。
如賢師之所命也。
平日不甚䂓規理家資身
而其於節財用存贏餘之道。
亦不全然放過
嘗謂人曰杜祁公用財可及
而用於當用處
不可及也。
公實經綸才具
以僅得一第。
未及敭顯。
纔至中身
遽爾殞圽
其素所自期者。
豈止於斯哉。
公初配淑人全州李氏
通德郞東馝女。
 中宗大王
公元1764年
第五德陽君諱岐之後
婦德女紅
著令譽。
畧通書史
有見識。
六親稱歎不已
年三十九而歿於甲申
初葬峴。
遷祔公墓左同原異塋。
繼媲淑人密陽朴氏。
學生宗恒女。
右贊成文景公忠元八世孫也。
司馬鍾慶。
李氏出。
鍾度序。
朴氏出。
司馬奉養夫人卄二年之久。
而方持其喪制
可謂不負公之臨終遺言矣。
嗚呼
以文藝之卓。
誠孝之篤。
大爲兩親之所嘉悅
才志之美。
夙有可尙
克受三賢師之奬誨。
登科之初。
特蒙 聖主隆眷
逈出尋常
若其士友推許
不翅鄭重矣。
當日之獲此於 君親師友者。
豈不盛歟。
後人之欲知公者。
宜於此觀之也。
余與公固有舊契之厚。
自公之自洛南來。
亦相遊從久矣。
公之居家懿行
需世瓌材
實余所稔知而深服者也。
今於司馬之勤托。
不可辭。
謹閱行錄。
怳接音容
遂愴涕而爲之銘。
銘曰。
嗟公徽蹟。
允矣羣行焯焯
以公卓才。
何難濟世經國
以公篤行
移忠君而盡職
晩闡一科
若將有所經濟
臺銜纔縻。
嬰疾長逝
凡我同志
不惜其運替。
我作斯銘。
尙可諗夫永世
宗姪使君墓碣銘(幷序)
公元1831年
粤在 正宗大王登極之初。
尤菴文正公主鬯孫宅圭以全義縣監。
承 命奉 孝廟密札獨對說話
詣 闕入侍
 聖諭諄諄
至有 敎曰予乃 孝廟之孫。
爾則先正之孫。
甚可䙡也。
奏對之間。
多被奬許
特除林川郡守
世榮之。
是後六七載間。
陞遷䧺府。
治績克茂。
秩滿而歸。
未幾旅仕而歿。
朝廷鄕黨親戚士友
不以才志之未大展。
悼惜不已
噫。
君之焯焯羣行
豈可泯沒哉。
君字士俊
津人
始祖諱大原
高麗判院事
入我 朝有諱愉。
隱德不仕。
號雙淸堂
七世文正公諱時烈
爲我大贒
寔君六代祖也。
高祖諱殷錫
縣監 贈吏曹參判。
曾祖一源 王子師傅。
祖諱文相。
繕工監副正。
考諱煥世縣監。
宜人李氏
縣監宜迪之女。
君以 英宗丁巳五月十三日
生於蘓堤舊第
彩虹之異。
穎悟
就學
不煩敎督文藝日進
副正公鍾愛甚而期許亦大。
辛未副正公往留京邸
盡誠奉護。
未見有旅瑣之苦。
罕與交遊
不甚浮薄之習。
乃以穪家兒。
見穪於諸大人
甲戌副正公臯復旅舍
君戚易之節。
始終無遺憾。
丙子祖妣李淑人癘疾沒。
荐遭李宜人喪。
君號隕中躬自襲斂。
情理絶慘。
旣而縣監公及君
公元1757年
相繼重痛。
而君猶能致力嘗藥之際。
饋奠之儀。
聞者無不愍惻歎服
友愛諸弟妹。
而以其幼失所恃。
撫恤益篤
丁丑文正公緬奉。
會下數千人
而君應接周旋
罔或虧損
前輩長者亦多嘖嘖
自在弱冠前。
其所幹蠱
隨處盡職
縣監公甚安之。
丙戌重建寢堂
一依舊制
實爲回祿後累未遑之擧。
竭力竣成。
承縣監公肯構之志。
庚寅縣監公卒於燕歧任所
哀戚甚。
愼終之道。
必致誠信
恐或有違於先公平日禮學之明。
癸巳司馬
季弟聯璧
是秋除永禧殿參奉
以銓長遭臺彈引嫌遞。
旋復除 明陵參奉不就
甲午甄復 徽陵參奉
乙未春以事罷免
相臣筵奏。
有直除守令之 命。
冬除全義縣監。
丙申陞莅林川。
有因事。
數次入對
略陳灾政。
勵精爲治。
圖酬 聖恩
剗弊蘓瘼。
聲績益著
荒歲濟活爲九百餘戶。
繡衣異趣之人。
乃褒啓以爲査糴充逋。
吏鄕不得欺隱
捐廩恤窮。
士民相穪譽。
君之實蹟
於此亦可見也。
君於奉先之道。
隨事致誠
殆無餘蘊。
在公倥偬中。
極其惓惓遺文全書編摩之役。
邀會士友竹林黌堂
閱歲校勘
以備早晩登梓。
盖亦對揚 聖命也。
己亥陞拜南原府使。
公元1780年
劇之才。
游刃益恢。
庚子季弟
不堪鮮之懷。
無意世路
辛丑瓜遞。
例付京職爲 恭陵令
黽勉就仕。
宿痾頻添。
常有謝歸計
癸卯正月疾勢陡㞃。
一日親戚告訣
畧無怛化意曰。
死歸也。
顧謂長胤送終之節。
須禀於諸長老
以期不失禮制
於先妣喪。
衣衾之具極薄。
今其綾羅之用。
我所安也
仍使侍人掃房闥。
整頓衾褥
就枕而卧。
奄忽長逝
十二日也。
遺命葬于浮水洞之壬坐原副正公兆下。
君娶杞溪兪氏。
大司憲彥民之女。
四男
長欽書今郡守
次欽詩今都事
出爲仲父後。
欽禮出爲季父後。
次欽樂。
一女李學膺。
郡守繼子宗洙
側出女金在一。
都事子宗洙出爲郡守後。
李婿早圽。
繼子度心
嗚呼
君以大賢之嗣。
雅望之重。
其所擔負
實不尋常
聰敏之資。
臨事必愼。
寬洪之度而細務不遺。
凡於施措之間。
綽有經濟之才
持躬恬約。
接物溫和
居家處官。
一切仁愛忠恕爲務。
而尤致意敦睦宗族
矜恤老弱
孝友之推也。
無親賢愚
一辭穪服
苟非其才行德義可以倚靠有孚于人。
如是哉。
惜乎。
未及中身
位僅止上士
許大所自期。
不克究竟也。
君於我。
平日親愛
極其繾綣
窮匱
頹惰
裨益甚多
今距君歿遽已數十載餘矣。
雅儀厚度
更何處得覩。
白首癃喘。
撫念增衋而已
君之長胤於先世事次第修擧
而要余得以闡揚
旣寘不諼堂竁銘。
而亦野叟阡表矣。
又將移奉浮水洞兩墓。
而仍營樹碣。
余於君遺蹟之叙。
何忍泚筆
而胤哥勤意。
亦何可孤也。
遂收涕而書之如此云。
銘曰。
猗歟以雅儀而屢登 筵。
優被 聖諭諄諄
勵精百里之寄。
餘事政績之良
遠邇罔不騰譽
允矣任恤睦婣
德義有孚
殆庶無斁於人。
惜乎壽命之短。
未有大施經綸
爲此銘章
尙其徽蹟不湮。
參議崔公墓碣銘(幷序)
公元1798年
淳化之乾芝山下。
所謂讀書洞。
蓋昔不慍崔公遺躅所在
而因以得其名焉。
後人之欲知公者。
於此觀之哉。
嗚呼
洞之南數里許霽塘山之枕坤原。
卽公衣履之藏也。
公諱燦璧字美翁。
初號無憫齋。
人穪之以芝山處士
系出慶州
孤雲昌侯致遠爲鼻祖
至諱文孫
 太宗大司憲
二世有諱自江。
號鋤隱
早遊佔𠌫齋之門。
戊午史禍
晦跡沒身
是生諱有汀。
士官參奉不就
始居淳昌。
堂號不欺
公元1576年
生諱河臨。
直長號芝溪
寔公五世祖也。
高祖諱湕僉樞
曾祖諱仁溥將仕郞。
祖諱寶訓奉事
考諱弘沃贈司僕寺正
文學見重士友間。
自號梅陰
妣 贈淑人濟州梁氏
有海之女。
公生於 萬曆丙子
自在髫齔
言動擧止
儼然有度
孝友之篤。
出於天賦
梅陰公深加愛重
期以遠大
及長文藝益就。
不屑擧子業
嘗曰士之持躬秉心
當先而後文。
曾子聖人也。
而尙有日三省之工。
豈可衆人而忽於自修之道乎。
公奉老親極其志物之養。
及丁憂哀踰制
廬墓盡禮
其所感動人者甚多
當光海時。
絶意世間榮利
構成小齋
以不慍。
庭植
環堵瀟灑
閉戶讀書其中
逌然有人所不知之趣。
有時發咏以攄懷
其得傳誦只有二詩曰。
守拙安分
忘機反似癡。
平生內事
付與彼蒼知。
一曲靑山世塵
林花澗鳥是吾隣。
南村野老時來訪。
坐說桑麻數畒
公之雅志淸標
於此槩可想也。
華陽處士楊公推許甚重。
爲作齋記。
有曰悠悠衰俗
無復古人者類。
今忽有之。
主叟是已。
簞瓢屢空
不改其樂。
顔子淵若也。
囂囂畎畒
若將終身
若也。
和而不流。
阸窮不憫。
柳下季若也。
年垂八十。
氣像骯髒
公元1786年
濱老若也。
有如此數君子心跡無所愧。
楊公之偉文高識
儘有以贊揚盡矣。
公之好學
老而彌篤。
其所專精
尤在羲經
而於性理之奧。
卦象之蘊。
犂然默悟而深覰焉。
遠近學者
欽慕坌集
一切謙遜謝遣
一道章甫
擧公行義
將齊籲營府
則輒垂泣而沮之。
聞者益致歎賞
年七十九而歿于丙午十二月二十三日
後以孫壽職推 恩贈參議
配 贈淑夫人平山申氏。
叔彬之女。
三男長天中。
天挺 贈判。
天元
伯季早逝無嗣
三女李晩梓,金光祚,全昌禹
士人
判男尙榮,尙爀同知,尙裕,尙儉,尙贒
內外曾玄若干
奉公祀者。
玄孫宗濟也。
嗚呼
以公徽德懿行
不見知於當世在位者。
在公無慍憫底意。
而人之愛慕公者。
不爲慨恨
今公遺蹟不可泯沒百載之下。
宜乎後承思所以闡發幽潛
而竪碣墓道也。
公之玄孫民濟以其伯君世濟錄公行蹟
遠來謁銘。
乃爲之書此。
俾歸篆焉。
銘曰。
齋名不慍
可想公之志操
洞號讀書
可見人之誦慕。
芝山一域
遺芬不沫。
百世之下。
視此篆碣。
進士公墓碣銘(幷序)
碧城之長化村後大麓壬坐原。
成均進士鄭公衣
履之藏也。
舊有一片小石立於墓前。
只刻十字
以著公科名姓諱而畧無記載
今公後孫發議竪碣。
以圖不朽者。
有以也夫
公諱任。
系出東萊
高麗左僕射穆爲上祖
歷幾世至諱絪。
以大護軍致仕
寔公高祖也。
曾祖諱昇。
行延德宮錄事 贈工曹參議
祖諱可宗
禮曹判書
牧隱穪其出處有道
考諱守弘。
吏曹判書號楓川。
成獨谷穪其進退以義。
權陽村亦稱以忠孝之質。
仁義之學。
忠州魚氏
仲連之女。
公於兄弟三人爲其季也。
始居金堤月山
子孫世爲郡人。
三男曰忠孫曰孝孫曰起孫。
忠孫四子
世輔世佐,世佑,世弼進士
孝孫四子
忠順,確,,隱皆參奉
起孫一子摑。
世輔子仁進士
世弼子仁達生員。
堅子應璧參奉
確子應樞,應斗,應奎
應角應房
玄孫以下不能盡錄。
嗚呼
公歿後屢經變亂。
文籍散失
始終徽蹟。
全然泯沒
生卒年月
不可攷。
尤非昏耄之辭所能闡發
竊惟公乃以名宰之子若孫。
遯居荒野
以沒其世。
百載之下。
尙有以想其高遐標矣。
是可銘也已
若其後裔之世守其居。
各修所業
瞻依
虔奉香火者。
豈非餘蔭攸曁歟。
今求銘於余者。
公之十世孫允喬。
十一世孫載謙,範。
十二世
孫志亨也。
銘曰。
屹彼大麓
松檟蒼欝
嗟公之墓。
今焉有碣。
高蹈遺蹟
薄言闡揚
有欲知公。
視此銘章
學生羅公墓碣銘(幷序)
公元1800年
公諱敬恒字士謙
初諱絅素。
曩在庚申
公與鄭公允喬甫。
携筇遠遊
訪余。
意甚勤。
鄭老曾有數面之雅。
公則雖是初覯。
而其胤命述從我遊有年矣。
時對話經一宵
灌灌如舊交。
而頎容谹議
使我心則悅。
久益不能忘。
今其遽歿而葬焉。
悲夫
胤君乃以鄭公所爲狀來。
墓銘於余。
覽其狀而益知公之羣行焯焯矣。
始終徽蹟。
豈可泯沒乎哉
羅州之羅。
高麗監門衛上將軍富爲鼻祖
歷幾世至諱仲佑。
中正大夫號樂天窩
羅州金堤
子孫世居焉。
入我 朝有諱安世建溪
官承文院校理
寔公九世祖也。
曾祖諱孟慶。
祖諱仁淑
父名昌禧。
晉州姜氏。
允渭之女。
公以 英宗辛未十一月十四日生。
穎悟
輕言笑。
不喜遊戱
自在髫齔
知事親之道。
文藝夙就
不煩敎課之督。
及長爲門戶計。
黽勉從事擧業
不以得失嬰其懷。
靜對方策
昕夕孶孶
而尤於性理書。
俯讀仰思
以期眞知實得。
平居動靜
有規度。
坐必端行
公元1797年
必徐。
色則溫言則厲。
誠孝篤至
志物之養。
不用極。
當其癠憂。
晝宵焦泣。
嘗糞甜苦。
竭力藥餌
丁巳丁姜夫人憂。
哀毁踰制
殮窆之節。
盡禮恔心。
雖在憂故中。
罔或弛念於大庭珍之供。
友愛一弟
極其湛翕。
率御家衆
盡其恩義
其於父母順矣乎。
殆庶幾也。
嘗訓諸子曰人雖有生質之美。
若無學問之工。
所謂良知良能者。
旋爲習俗梏亡
誠可哀也。
公有疾沈綿。
而恐致老親驚憂
日必盥櫛
不廢定省
及其危㞃而委頓
益復貽憂憂念不已
當其祖考諱辰。
命撤肉饌。
見其餕餘
乃使扶起。
而其胤難之則厲聲曰汝不知餕儀之重乎。
屬纊前三日也。
臨終之夕。
躬視親膳。
顧謂胤子曰汝能供吾親如吾在時。
吾死亦無恨矣。
鄭公臨訣執手謂曰吾今免殀。
何足怛化
老父在堂
不得終養
爲難瞑之痛。
且道雖不聞。
未嘗忘。
今焉已矣
謂之何哉。
癸亥二月十六日也。
葬于金堤玉山後麓負坎原。
公娶彦陽金氏
東之女。
有四男。
述命重命命和。
一女李匡燁。
命述一子幼。
嗚呼
公年踰五十。
上奉九耋雙親
兄弟怡愉承順
有錫胤之祚。
而敎以義方
老而好學
圖書自娛
其爲鄕隣之艶歎。
士友嘉尙
固不尋
常。
而今遐齡未享。
純祜未究。
可勝傷惜哉。
公之臨歿而有整暇
意者實無愧於古人正終
可以諗夫今與後也歟
銘曰。
嗟公志行
焯焯超倫
孝友之篤。
學業之純
惜其得壽
僅踰中身
允矣正終
無愧古人
楓溪金公墓碣銘(幷序)
公元1593年
忠勇將軍忠壯公有弟楓巖公。
胤子楓溪公諱字休瑞
以 萬曆癸巳
生于光州石底忠孝里第
是歲忠壯公起義從 王事
嘗謂楓巖公曰此兒器局超凡
異日門戶之望。
有不尋常
宜善護養
自在幼穉
儼如成人
誠孝篤至
楓巖公以伯氏平公立慬於壬辰之亂。
忠壯公丙申被誣而殞於獄。
痛其死皆非命
絶意世路
惟以讀書敎子
究竟法。
擩染甚多
雖在亂離奔竄中。
誦讀不輟
着力小學禮記等書。
文藝夙就
長於詞律
乙卯司馬
華聞益著
嘗遊於安牛山鄭畸菴林觀海諸公之門。
甚被其奬許
當光海斁倫之世。
羅州人金佑成以持平諂附奸兇
助成金墉之變。
極其痛惋
乃詣 闕陳疏。
請斬爾瞻纘男等。
衆皆危之。
不少撓。
竟遭阻搪而歸。
自是杜門斂跡
徜徉泉石
終老計。
卜築楓溪。
公元1807年
因以自號。
悠然有出塵之趣。
丁卯虜亂。
楓巖公與安牛山倡義勤 王。
公從參戎務。
以其有仲父見穪
未幾楓巖公病篤
晝宵焦泣。
竭誠嘗藥
及丁憂哀踰制
縗麻不脫
廬墓盡禮
晨夕哭省。
者莫傷惻
名其地曰祭廳山。
一依楓巖公遺命
虔奉仲父祀事。
致誠敬。
己巳喪制未闋。
而以四月十三日卒。
年三十七。
葬于峴之負癸原。
從先兆也。
光山之金。
肇自新羅閼智王。
本 朝有諱進士
寔公八世祖也。
高祖諱珝正郞
曾祖允孝通德郞。
祖諱鵬變習讀
考諱德普號楓巖
 仁廟朝以遺逸薦。
除寢郞至別提
 正廟朝褒贈執義
追享義烈祠。
妣完山李氏
忠義景鍾女。
初配長興任氏。
僉正喜之女。
繼配忠州朴氏。
學生璡之女。
文簡公玄孫也。
一男慶輝
一女盧亨進士
氏出。
孫男長守仁
守信別檢。
守溫,季守讓。
側出守貞
守仁三男榮祚,榮世。
榮茂
守信三男榮復,榮履,榮晉。
守溫一男榮老。
守讓一男榮垕。
內外玄孫不能盡錄。
嗚呼
公以志節之卓。
忠孝之傳。
抗章昏朝
奮義亂世
未及有所樹立
而其爲扶植綱常
豈不偉哉。
公之不得壽與位。
當時固可慨惜
其後承克守遺緖
而緣先烈之特
被 曠典
有以獲安舊里者。
理誠不爽矣。
忠壯公所云異日門戶之望者。
歷世而亦可驗也。
今公玄孫得鳴以行錄一通
遣其子致儀來示余而托以墓銘
噫。
可謂明且仁而不誣者歟。
銘曰。
嗟公之賢。
允矣有自
忠壯之姪。
楓巖之子
抗疏斥奸。
昏主之際。
義從戎。
虜亂之世。
血泣廬墓
祭廳其山。
惜乎蚤圽
才志未伸。
忠與孝。
世襲其美。
百載之下。
人式其里。
游溪李公墓碣銘(幷序)
公元1749年
公諱后泰字大來
晩年築亭於葆光之鷺橋。
沉潛古書
優游度歲
悠然有自適之趣。
嘗於我先祖尤菴文正公嶺海歸後。
始得往拜。
文正公歎其相見之晩。
仍問所居里名。
遂書游溪二字以與之。
因爲自號。
噫。
公之見重大贒有如是焉。
可以諗夫永世也歟
延安之李。
肇自唐中郞將茂征百濟有功
食采于延。
麗朝有諱洪太子詹事
入我 朝有諱元發 贈左議政
六世至諱彥愊。
進士 贈掌樂正
始居完山。
寔公高祖也。
曾祖至道生員 贈左承旨
祖諱基赫 贈兵曹參判。
考諱惇行。
義城金氏
參奉峻業之女。
本生考諱惇亨同知樞府事。
公元1627年
貞夫南原梁氏
正郞夢說之女。
公以 天啓丁卯六月二十四日
生于府南舊第
仁孝
自幼克知事親之道。
文藝夙就
乙酉司馬
華聞益著
久游泮宮
甚爲士友推許
時同宋先生祭酒訓誨諸生
而見公肄業之精。
大加歎賞曰。
我居師席。
不能諸生恒處。
子其相與講劘勉勵焉。
辛丑秋 顯廟視學
泮任揀經明之士。
擬備 顧問
而公入於首選
公之雅望
於此亦可見也。
一自就拜尤翁以來
意切於源講質。
而每以篤老侍下。
不得遠遊
深致恨嘆。
當尤翁耽羅之行。
迎候壺山
乃質以疑禮。
尤翁曰李上舍亦有禮疑乎。
蓋其平日以知禮見稱於世也。
暮境荐遭內外艱。
哀毁踰節。
疾祟沉篤。
庚午年六十四而以正月初八日卒。
葬于家後。
己丑移厝璞成洞之艮坐原。
從先兆也。
禀質溫粹
志行純篤
父母極其志物之養。
丁憂
戚易克備
値喪餘之辰。
必食素服黲以終其月。
友愛之篤。
睦恤之義。
不有感服人。
持己接物
謙恭簡重
粥粥然身若不勝衣
吶吶然言若不出口
至於義理之辨。
一刀兩段
平居潛玩之工。
老而彌篤。
喜讀春秋朱子書。
日用儀節
必皆一遵家禮焉。
東萊鄭氏。
忠義廣仁之女。
佐理
公元1625年
功臣東萊府院君蘭宗之後也。
生于 天啓乙丑
庚辰歿。
葬於游溪亭後壬坐之原。
三男龜聖,龜命,龜重生員。
文行趾美
二女適蘓琬,安晩沃。
長房生二子朝翼,朝恒。
二女成儀,朴恢新。
次房生二子朝鳳,朝海。
季房生二子朝升,朝白。
二女黃玉鉉一運
蘓壻一子德麟
安壻三子致中進士,致亮生員,致適。
四女趙弼明,鄭始采,朴處仁,宋溥。
朝翼繼子德龍
朝恒二子德龍,觀龍
二女黃世鉉,蘓大謙。
朝鳳無后
朝海一子時龍
一女兪漢亮。
朝升一子翼龍。
二女柳永輝,朴漢彬。
朝白一子虞龍。
一女梁基魯。
德龍一子玄燁
觀龍一子玄奎。
二女崔命華,陸祉正。
時龍一子肎述。
側出克述
一女日運
翼龍二子志述,恩述出後
一女柳述成。
虞龍繼子
一女思默
五世以下不能盡錄。
嗚呼
天姿近道
而早事翁。
晩遊尤門。
始終薰陶
啓發弘多
羣行焯焯
而施之家衖
達于鄕黨
有孚於人者。
實不尋常
若其僅得小成
不能闡。
累登銓擬而未蒙 恩點。
在公何足憾恨也。
公之歿後徽蹟之載著邑誌。
懿德之腏享鄕祠
可見後人景慕之深也。
吁其偉哉。
今公五代孫煥日以諮議公頤根所撰行狀來示余。
仍請墓文
顧何可以
衰惛辭。
銘曰。
公元1760年
嗟公篤學
薰炙之門。
扁揭游溪。
猗歟徽蹟攸存。
院享梧堂。
允矣後學所尊。
有鐫斯石。
尙可諗夫無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