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x 页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附录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76H 页
赐祭文[知制 教安廷善制](纯祖丁卯易箦时)
盛际 宁陵。有臣文正。考亭学的。阳秋义炳。诗礼相传。典刑斯存。守道东冈。大贤有孙。渊源既正。造诣亦深。穷格儒宗。矜式士林。虽则含章。朝野想风。 先朝在宥。旌招礼隆。封册之辰。贲然来思。䨓肆初筵。为予宾师。维庚降割。卿造 新陵。疏请 世室。先武是绳。载遂初服。遐心莫回。屡勤侧席。尚冀复来。天胡不慭。大耋之嗟。寿阶才升。珍剂虚赍。高山景行。小子安仰。爰命道臣。侈以庀葬。玆遣近侍。替侑芬苾。书不尽意。深增怆衋。
年谱
戊申 大明毅宗皇帝崇祯纪元后一百一年(我 英宗大王四年)九月己巳。(二十二日子时。)先生生于文义县新池里第。
 时祖考判书公卜居于是里。○母权夫人梦手斡斗柄而有身。尝曰此儿生膺异徵。名德必大矣。
己酉先生二岁。
庚戌先生三岁。
辛亥先生四岁。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76L 页
(一作生)仪表莹秀。大异凡儿。自幼端重。不妄嬉戏。父赞成公知其为德器。益加养正之训。
壬子先生五岁。
癸丑先生六岁。
始就学。
 邻有一老人。先生日往受史书习读。仍自就学焉。
甲寅先生七岁。
乙卯先生八岁。
五月丁赞成公忧。
 窆于县东烽岘判书公墓左。○自丧至葬不食肉。持衰哭泣之节。俨如成人。见者异之。
随权夫人来依于怀德之苏堤宗家。
 权夫人忧先生之蚤孤无教。率归于宗家。同处一室殆过十数年。厚被宗叔父副正公讳(文相)教育之恩。
受小学于从叔父侍直公。
 侍直公讳(正相)。副正公仲氏也。其胤子柏皋公(焕教。)长先生六岁。与之同业。先生德业之成就。实本于柏皋公之提掖云。○先生之学。以鲁得之。方其始学也。少逊于同业诸从兄。因而愤悱忘食。所受书未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77H 页
尽领会。则质问于长者。虽日晏不退。退必跪坐玩味。侍直公每称以天生学者。
丙辰先生九岁。
丁巳先生十岁。
服阕。
 权夫人常教诫曰汝之先大人笃孝厚德。世所罕俦。汝若克念无忝。则岂无不食之报。汝其勉旃。于是先生学业益勤。克遵慈训。
戊午先生十一岁。
己未先生十二岁。
 
先生十馀岁时。往留大田从叔宅。仲祖母尹夫人通书史有识鉴。知其为远大之器。抚育教导。期勉甚重。
庚申先生十三岁。
辛酉先生十四岁。
壬戌先生十五岁。
癸亥先生十六岁。
甲子先生十七岁。
乙丑先生十八岁。
五月聘昌宁成氏。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77L 页
学生讳道凝之女。左承旨虎徵之曾孙也。
丙寅先生十九岁。
哭从叔父风翁公。
 风翁公讳(应相)。即尹夫人长子也。先生亦尝被其抚爱。常与其胤子副率公(焕星)同业焉。
丁卯先生二十岁。
戊辰先生二十一岁。
春游岭外。
 与沈上舍镀诸公。游览梅鹤鸬鹚诸亭之胜。
十月(壬午)壬辰子信圭生。
己巳先生二十二岁。
庚午先生二十三岁。
往水原之万义。参尤庵文正公墓 致祭。
辛未先生二十四岁。
受业于云坪先生。
 云坪先生即风翁公季氏。而旸谷韩先生之嫡传也。先生自幼就学。至是云翁卜居云坪。而先生移寓于板桥斋舍。相距为数里许。逐日往来。受太极图说易学启蒙家礼等书。讲诵质疑。自任以圣贤之学。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78H 页
壬申先生二十五岁。
癸酉先生二十六岁。
春哭柏皋公。
 后撰行状。
甲戌先生二十七岁。
奉权夫人移居于莱谷。
 自板桥撤寓来居于此。距宗家隔一冈而近。
夏与副率公会于锦江之山城。攻业数旬而归。
 时道伯赵公明鼎就见先生。期待郑重。先生亦勉以勿负士望之意。后赵公殁。先生撰神道碑文。
冬哭副正公。
乙亥先生二十八岁。
秋中进士解。
丙子先生二十九岁。
二月入乡学。参尤庵同春两先生从享礼。
 先生题同春位版。
三月参文正公庙 致祭。
 从享时 赐祭。至是 特赠元辅。遣礼官 致祭。
七月哭侍直公。
 先生自哭副正公。不胜悲恸。至是益无依仰。痛悼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78L 页
尤切焉。后撰行状。
九月丁权夫人忧。
 窆于怀德龙坊。居忧尽制。日必省墓。不以寒暑而废焉。
丁丑先生三十岁。
二月闻 贞圣王后升遐。举哀于后园。
三月闻 仁元王后升遐。举哀于后园。
十月陪云坪先生赴文正公改葬礼于清州之青川。
 时屏溪尹先生山水轩权公(震应)来会。始与先生相见。称许甚重。
戊寅先生三十一岁。
三月受云坪先生书。
 时云翁作西游。临行取朱子大全一帙于苏湖之藏以授先生曰。书是义理之府库。业是吾家之箕裘。我将远游而玩理。你须静坐而劬书。孜孜不撤课。阅三夏而看尽一帙书则粗觑夫吾道之关键。我且归而讲汝。汝其勉旃。盖此书即尤翁之所尝付授于遂庵而传至云翁者也。及行到文山。又寄书而申之。略曰自丧阿教。吾家文献已衰。病夫所倚以为重。惟在于你。你亦岂不自如耶。马文渊征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79H 页
交趾。中路还书。以戒兄子。吾先君昔在德源之役。举此书饬于诸子孙者尤为哀切。平生兢兢。或恐失坠于当日之戒。此来回念家中。赖有你读书饬行。克承先训。吾虽远游。尚何忧哉。盖大全一书。万物咸备。峻截者如山岳。渊深者如巨海。真可以壮心目而助道义。则不先观此而观流峙者末也。今也你从简编而观山海。我从海岳而玩文理。行止有时。动静皆义。夫道一而已。宁有二耶。惟望你牢关寻理于陈编。字字勿放过。期使斯文未丧吾道不孤耳。
七月云坪先生讣至。
 云翁入妙香山。六月殁于上院庵。
九月(甲申)辛丑。赴云坪先生窆礼于连山养正峙。
 操文哭奠。
十一月服阕。
跋云坪先生手札。
 又作笔墨铭。亦云翁行中所寄也。
己卯先生三十二岁。
正月会芹窝金善之(憙)于大田。讲大学。
 金公即云翁女婿。而仍为门人者也。先生与之同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79L 页
学十馀年。道义相勉。情契甚厚。
二月操文哭副率公墓。
 公之丧先生。身在衰服。不得致奠。至是文以哭墓。
三月入华阳。丁亥参 万东庙享礼。
 罢斋后与宗兄野叟公(焕世)及诸人。周观泉石而归。
丙午入县庭。参 仁元王后大祥哭班。
庚辰先生三十三岁。
正月会金善之于高山寺。讲大学或问太极图说。
辛巳先生三十四岁。
二月复游岭外。
 
时野叟公宰礼安。先生为观岭外形胜。往留衙中。是月谒陶山尚德祠。拜退溪先生墓。访退溪旧宅。历登爱日堂。三月游清凉山。有游览录及诗。七月还。历登花山济南楼。谒尚州兴岩书院。○是行与姜公润讲学。归路访梦尤堂金公复庆。
八月中生员解。
壬午先生三十五岁。
二月游北汉。
 时先生赴省试。仍与诸士友周观都城形胜而归。自后仍废举业。○芹窝相公尝语人曰。余与潭翁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80H 页
自少同业。至于科场。未尝相舍。余则每速作早呈。潭翁则终日坚坐。构成一篇。自首至终。尽意点改。乃自精写。一字一画。不为放心。虽在纷竞中。少无动挠意。余尝闷之。到今思之。学力所存。于此亦可验也。余则终是科目中人。如潭翁宜其为士林宗匠矣。
四月冠子信圭。
 从叔父监役公讳(后相)为宾。即副正公季氏也。
闰五月游二止堂。
 堂在沃川郡北。即重峰尤庵两先生游赏之所也。先生次板上韵。有山仰怀何极披襟立晚洲之句。
九月与宗兄往青川。埋志于文正公墓。
 志文即屏溪所撰。先生作告由文。仍游华阳。夜宿草堂。感而赋诗。有古壁寒灯书满架悠悠百载后人心之句。
癸未先生三十六岁。
二月著农圃小隐说。
 先生自号农圃小隐。乃著说以见志。
甲申先生三十七岁。
三月游黄山。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80L 页
谒竹林祠。登八卦亭次板上韵。有江天恢气宇塘月澹心斋之句。仍溯白马江谒浮山祠。
十一月(戊申)壬申。长孙钦天生。
作涒滩诗示宗侄宅圭。
乙酉先生三十八岁。
二月闻荐大明稻于 万东庙。作诗见志。
 时南方有稻名大明。梁生济身赍一斗以献于华阳。盖欲种穫以备 皇庙粢盛之需也。李监司基敬闻而奇之。作诗并序。先生和之。以寓风泉之思。
三月作持身要领读书阶级二图。
 
先生取击蒙要诀持身章中二条语。合而成图。又据读书章次第。以成阶级图。揭之座右。以备警省。
丙戌先生三十九岁。
三月省沙溪金先生墓于连山高井里。
丁亥先生四十岁。
正月(丙寅)戊寅哭夫人成氏。
 葬于怀德凤谷。有祭文。
十月奉文正公祠版往燕歧衙中。
 时野叟公宰是县。
戊子先生四十一岁。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81H 页
七月与宗兄往拜黄涧之寒泉书院。仍省曾祖考墓。还到沃川谒沧洲书院。
十月拜石谷宋先生墓。
作鲁峰书院通谕文。
 论旸谷,屏溪,云坪三先生院享事。
己丑先生四十二岁。
二月卜筑于性潭。
 苏堤之东数里许。有山曰鹰峰。峰下有洞号盛族。洞口有潭称武华。先生爱其邃廓。筑室于潭上。改盛为性。名其居曰性潭。盖取未发者性不流者潭之义也。日与诸生讲学。学者称之以性潭先生。○先生居家。日必蚤起。展谒家庙。退处书室。整列几案。终日危坐。而未尝欹侧。至夜分始解冠带。不以事物经心。虽箪瓢屡空而处之晏然。与季氏连山公对榻联枕。友爱笃至。教戒甚勤。闺门之间。内外斩斩。而亦必谆谆教饬。务尽欢爱。家众有过。先以诚心晓谕。言终不入则始加警责。而旋复慰解。使之感悟。盖以仁恕为主。而济之以刚毅也。○先生于宗家事。致诚尽力。虽移居稍远。而正至朔望忌日之荐。必躬往参礼。至老不衰。每戒子孙曰人之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81L 页
不知宗家之为重者。是忘本也。况余蚤孤。厚被宗家抚育之恩。则汝等重宗之义。尤岂不有别于他哉。
庚寅先生四十三岁。
二月(戊申)辛未。第二孙钦大生。
峻渊堂成。
 岁当云翁周甲。先生益切羹墙之慕。乃构小堂于潭上。而揭云翁西游时所抵书以自警省。扁其堂曰峻渊。实取书中二句语也。○先生尝以潭之旧名偶合于武夷华阳。每营一小亭扁以武华。以寓景仰之怀而未就焉。又尝曰吾之得名与表德。实符于殷师之来。故每欲设坛象九畴。盘旋于其间。以终馀年。而亦未遂吾志。甚可恨也。
闰五月哭宗兄野叟公。
 时野叟公殁于燕歧任所。先生操文哭奠。后撰墓表。
六月往龙门祠。参文正公影帧奉安祭。
 时重修影堂。先生制告文。
十月赴伯祖师傅公改葬礼于青川。
 师傅公即不谖堂讳(一源)也。先生后撰墓志文。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82H 页
历登沧邱。
 即冲庵金先生遗躅之地也。有斜日登临叹道穷之勾。
辛卯先生四十四岁。
五月上山水轩权公书。
 时权公以辞疏中语及裕昆录事。获罪于朝。栫棘于大静县。先生闻极忧叹。欲于中路迎候。路违未果。乃以书致意。略曰文丈一疏。专出于尊卫吾先祖之道。而毕竟谪居于黄巴栫棘之地。俯仰今昔。事诚非偶。益愿宝卫道体。以副吾党之望焉。后又抵书。申之以阐明斯道嘉惠后学之意。
壬辰先生四十五岁。
七月(甲午)己亥。第三孙钦人生。
癸巳先生四十六岁。
四月(己丑)戊午哭子信圭。
 先生尝以为吾儿无他技艺。惟孝亲一事。出于天赋。年前内艰时。执丧之节。殆无愧于古之笃行君子矣。不幸短命。人孰不曰善人亡乎。孝子死乎。
甲午先生四十七岁。
著家礼辨误。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82L 页
据三陟府刊本逐段辨误。
会金善之于苏湖之杞菊亭。
 时金公登第还乡。先生与之期会于堤上。极论致君泽民之道以勉之。
乙未先生四十八岁。
六月往宗晦祠。迎谒寒水斋权先生影帧。
 时岭南儒生自礼山集成祠移摹寒水斋影帧。将配奉于星州之老江祠。历次兴农。先生进往奉审。
丙申先生四十九岁。
三月闻 英宗大王升遐。举哀于后园。入县庭成服。五月与过斋金而运(正默)议疏事。
 时尼尹馀党李明徽因新 上践阼之初。投上一疏。侵斥 万东庙建奉之事。语意叵测。先生以为当有惩讨之举。欲与金公相议。躬往贞山。巧违未逢。后数日金公来会。议定疏事。及闻 上有大处分。(拿鞫后严刑岛配。中路径毙。)仍停疏举。后李公升洙以徽贼事有所往复。先生答之以一番明辨之意。
七月撰文正公庙告文。
 时自 上有旷感于文正公。凡系崇奉阐明之道。靡有遗憾。又 特命升宗孙宅圭为林川郡守。将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83H 页
奉祠版赴任。先生不胜感泣。为作告文。备言 圣上处分中严诛明徽事。及 孝庙庭享追举事。及御札跋文亲制事。及全书刊出之 教。及两贤传心录抄定事。使宗侄告之。
九月往林川。
 为修正尤翁全集。往留衙中。盖以自 上有收拾遗漏文字以待之 教也。
十月祗迎 御制跋文。参文正公庙 致祭。
 孝庙密札跋文至是 亲制以下。遣承旨赍传。而仍令 致祭。
十一月栖普光寺之中南台。校勘先集。
 校雠之暇。与门人沈大之讲太极图近思录等书。临岁末还第。
十二月 除拜缮工监监役不就。
 时李相徽之秉铨。以先生首拟蒙 恩点。亲知有劝出者。先生以为古人或有为贫之仕。而今余则谁为养而仕乎。
丁酉(正宗大王元年)先生五十岁。
二月会黄山八卦亭。
 复以先集修正事。会于八卦亭。同参校役者再从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83L 页
弟彦明(焕德)及李敬甫(显民)若而人也。校勘之馀。相与讲讨。至七月而罢归。○九月复会。过冬而归。
八月拜丈岩郑先生祠版于文义县衙。
 时郑益之(谦焕)以丈岩宗孙来莅是县。
戊戌先生五十一岁。
正月往林川。
 亦以先集修正事也。
二月往七山谒市南俞先生祠。
 院门及讲堂。以先生笔揭额。
四月参文正公庙 致祭。
 
时 上定 庭享之礼。遣儒臣宣 教赐祭。
八月往万义省高祖考同枢公墓。仍留山庵。
 亦以先集修正事也。
己亥先生五十二岁。
十月被大臣 筵荐。
 时左相洪乐纯初 筵建白。有曰宋焕箕以先正后孙。固穷读书。通经学古。臣于待罪锦营时熟知之。尝举于道荐。此乃 圣世之逸民。儒林之善士也。当此逐日开讲之时。臣谓招以 经筵官。使之朝夕启沃则宜有所益。 上曰所奏尽好。当留意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84H 页
也。
复往万义。
 又以先集修正事。阅旬留住。芹窝金公以府伯来会。姜参奉浣亦来留。连日讲讨。○翌年正月复会。阅三朔而归。
十一月与沈一之(定镇)讲易。
 时霁轩沈公来莅本县。源源见访。先生每与之讨论经旨。○先生于书无不研究。而尤邃于易。有誊本二册。常置案上。日诵系辞。至老犹然。
十二月往青川。祗迎 御制碑文。
 
时 上亲制文正公墓碑。而前面大字则以 御笔书下。三从弟焕哲以承旨奉来。先生驰往奉审。
庚子先生五十三岁。
五月往飞来庵。与金而运,沈一之会讲于玉溜阁。
 飞来即尤庵同春两先生读书旧庵也。是夜月朗风畅。溪山清穆。先生诵太极图说。金公诵大学序。沈公诵中庸费隐章。会中诸人各诵大学经文,中庸首章,四勿箴,西铭,夙兴夜寐箴后。就所诵书问疑质难。夜分而罢。
往南原编成先集正本。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84L 页
时宗侄自林川移升是府。先生为合编先集。往留衙中。阅秋冬始讫工役。○先生尝言修正凡例曰。诗则閒漫之咏而句作有欠者删之。句作虽有欠而意趣可观者存之。疏劄则循例辞逊之章不必载录。而其閒漫而无关紧者无多。书牍则删正之功最宜着力。而必以精约为主。一书而有勾语之紧漫相半者。依节要例截半取舍。行状碑志则人家大文字。不可轻易取舍。杂著散文则事实义理文章三者有一于此则不删。至若经礼问答及别集则旧本虽各汇。而今依江上本(遂庵所编)合编。盖经礼说书牍中最关紧者。则不宜别作一书段段分属。而别集中所载则此固大义文字也。当初别编之意。盖出于忌讳。而原集中亦有忌讳不得底句语。则以此数编之别编而欲得忌讳。其亦难矣。不如并载原编。以俟百世之知者也。
七月(丁丑)乙巳。侧室子俊圭生。
辛丑先生五十四岁。
正月与沈一之会讲于杞菊亭。
 是日适与陶靖节之游斜川年月相符。先生遂用其韵和之。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85H 页
三月与李孟宗(宜朝)讲学于兴农之南涧精舍。
 精舍即尤翁游息之所也。时李公专为讲学而来。先生与之讨论十馀日而归。李公即云翁门人也。
冠长孙钦天。
 戒霁轩沈公为宾。过斋金公之子在孝为赞。
送宗侄赴京之行。
 时 上有欲览尤庵集校正本之 教。故宗侄直自南衙将赍往奉进。先生往迎于锦江。更加考阅而送之。
四月会杞菊亭。合编先集年谱。
 
时宗侄自京还。请先生更校原集而合附年谱。亦因 上教也。
七月(辛丑)己巳。发关东行。
 时芹窝金公为东伯。先生欲一览枫岳往会之。八月癸酉。登骊江之清心楼。历访李公直辅。甲戌到原州留数日。因作海山之游。丁亥至镜浦台。戊子访乌竹轩。奉审栗谷先生遗迹。己丑上洛山寺观日月出。庚寅历清涧亭。癸巳登丛石亭。丙申入九龙渊。转向榆岾寺。遍观金刚内外诸胜。九月辛丑自长安寺踰断发岭。丁未还到原州。仍寻归路。有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85L 页
东游日记及诗。(见文集。)○是行先生历入镇川之凤岩拜姨母。(蔡松禾百休夫人。)奉览旸谷,屏溪,凤岩三贤东游诗卷。遂以入橐。
哭长孙妇孟氏。
 在道闻讣。遂抵温阳之金谷。成服而还。
壬寅先生五十五岁。
正月复会杞菊亭。修订年谱。
 旧谱务从该备。殊欠精约。而亦多有疏漏处。云翁尝欲釐正。略加修删而未成完本。至是先生一从云翁之所商定者。参互考勘。以为增删焉。
癸卯先生五十六岁。
正月往参华阳书院 致祭。
 自 上特遣阁臣金憙宣 教赐祭。礼罢与金公遍观九曲诸处。
二月迎哭宗侄引行。
 南原公殁于京第。返葬于浮水洞。先生往哭之。后撰墓碣文。
五月读书于高山寺。
九月至宗晦祠。拜送文正公影帧。
 时罗州儒生等将享尤翁于紫阳祠。来请影帧。先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86H 页
生会议以家庙匮藏本奉送。后撰庙庭碑。
甲辰先生五十七岁。
乙巳先生五十八岁。
正月议定野隐忠显公不祧仪节。
 时有儒疏请竹窗野隐不祧之典。 上许之。
六月承桂坊调用之 命。
 先是季氏公以 特恩除洗马。 肃谢后即为呈递。盖以有僚嫌也。至是 传曰先正文正公子孙收用之 命已屡矣。月前宋焕昌除职之后因即呈递。此无异于借衔。曾闻其兄学术颇有可称云。而自年前未免轗轲。桂坊待窠调用。
丙午先生五十九岁。
五月闻 文孝世子薨逝。举哀于后园。入县庭成服。
十一月修正先集凡例及年谱追录本。
 自 上有尤翁全书刊行之 教。宗孙钦书承 命下来。以年谱改正本赍往校正所。○翌年六月自校正所送还年谱草本。而略有釐正处。先生复与过斋金公往复商确。更成正本而送之。
往礼山谒集成祠。
丁未先生六十岁。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86L 页
四月承收用之 命。
 时太学以冒录事士论纷纭。 上下教曰儒生事诚非细故。太学即贤士所关。翻成倾轧之场。至有冒录之举。而添一不诚之罪。岂胜寒心。此盖士林无矜式之所。人各任情。泯泯棼棼。将无止泊之期。予为君师。岂可坐视。如欲矫救。无出招延林下。玆事屡及于筵席。而未遑提及于文字矣。夙闻其所存。昨年见所编册子。(朱子大全校正本。)尤觉不爽所知。若以所荐之匪人(洪乐纯)为嫌则此则大不然。昔先正文正独非贼臣自点之所引进乎。且其地处是谁之后孙。予则曰置诸㫌招之列。出而贲饰。诚今日急务云尔。此乃前监役宋焕箕也。到今别无更抄之举。仍为收用。似无不可。此意大臣知悉。今日入侍时禀处。
以 文孝世子祥后 亲临魂宫墓所时服色事。有询问之 命。辞不献议。
 大臣礼堂入侍时自 上询问服色。而仍 命收议于在外儒臣。盖指先生也。
升司䆃寺主簿。移拜司宪府持平。
 领相金致仁极论 圣上旁招之盛德。且陈先生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87H 页
造诣之高明。仍请升六调用有是 除。而翌日因特教有南台之 除。
祇承 召命。上疏辞职名及 召旨。
 自县道封章。而年月不书伪号。盖遵云坪已行之例也。疏中附陈向时被荐之嫌。
五月 遣史官宣 批。
 批曰。尔以先正之孙。服先正之训。学先正之道。十年林樊。讲明有素。予之必欲致之朝端。意岂浅浅。噫予于先正。有旷百之感。所尊慕而崇信之者不下及门之人。虽系咳唾之遗在简编。犹为之爱玩不释。况尔肖孙。想有典刑之可谂。疏末自引岂必更事云云。求之前辈。亦多似此被荐。而未闻为必辞之端。尔须追先正未卒之志出而事予。毋孤予师视先正之本意。○时族孙钦书以轮对官入侍。上曰汝是先正之孙甚贵矣。予于山林疏批已言之矣。山林何时当上来。大臣奏曰近来山林岂可易致乎。 上曰然矣。但此山林声名藉藉。若上来则必有有益之事矣。是日 上下酬酢甚多。不能尽录。
六月访金而运于砂山。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87L 页
历论古今人物出处之义。先生与金公戚属不远。而道义之契甚密。前后相从已数十馀年。一日与之讨论。金公言议素尚峻截。先生曰君之持论恐失于太过。吾当以一过字名君之室。金公曰此非美号。焉敢辞也。叔之心学。尽合心斋之称。亦当以拙笔写呈。因相笑而罢。
戊申先生六十一岁。
三月祗受大老祠碑文印本。
 大老祠在骊江。即 宁陵相望之地也。丁未冬 上亲制碑文而并前面大字 手书以下。 特命先正奉祀孙宋钦书奉往董役。至是 上命钦书入侍。 赐大老祠碑文印本而 命传送于先生。
六月复拜持平。上疏辞。 下批不许。
 批曰复畀台衔。亦既经月。尚稽敦召之举者。时当炎热。登程非可议际。见疏本推让犹前。岂胜怅郁。顾今正学不明。以至记诵训诂。人不肯专治。斯文之忧。孰甚于是。尔以先正之孙。独不念出而矫俗之义乎。秋雨乍过。新凉渐生。尔其从速上来。毋负予虚伫之望。
九月(己未)庚辰行祢祭。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88H 页
是日即先生周甲也。用朱子古礼行荐于考妣位。
己酉先生六十二岁。
四月曾孙继洙生。
十月承 显隆园迁奉时挽章制进之 命。
 先生不以官职自处。故不为制进。后上疏陈惶蹙之意。
十二月复拜持平。
庚戌先生六十三岁。
三月往连山衙中。
 时季氏公宰是县。而宗孙为南平县监。奉尤翁祠版赴任。先生陪行。到连衙止留数日而还。
八月(己酉)癸酉哭季氏。
 季公殁于官次。自其病时救护。至丧后返榇。先生皆躬检。有祭文。○先生尝曰吾弟居家孝友。处官清俭。忠厚之志。介洁之操。吾所难及也。
十二月复拜持平。
辛亥先生六十四岁。
正月承 召命上疏辞。 下批不许。
三月升拜司宪府掌令。
八月 除军资监正。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88L 页
十一月 特除珍山郡守呈病状。
 时邪学方炽。郡有两竖伏诛。 上以为辟邪说莫如卫正学。乃以抄选中人差遣事 筵教该曹有是除。而先生再从弟焕章以冰库别检轮对入侍。上教曰予于近日。招延山林。有名无实。故今则必欲致之。汝须以此意急报也。又 命该曹行关于本道。先生乃呈病状于该曹。
承催促赴任之 命。又呈病状。
 上又下教曰此时守令不可旷官。拔例差遣之后。如是逡巡。极涉未妥。百里之任。不过是往役。则尤岂可乃尔乎。更自本曹严饬。斯速上来赴任可也。仍 命焕章驰往偕来。先生复呈病状。又以病不能强赴之意。因焕章附奏。
十二月复承促 教。入县狱待罪。
 焕章复 命。 上又下严教。使之即速复往。期于偕来。先生闻 命惶蹙待罪。
特蒙 恩递。
 焕章又奉 教下来。谕以许递职名。勿为待命。安意调病。
壬子先生六十五岁。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89H 页
正月复 除掌令。承 召命上疏辞。 下批不详。
 批曰春喣向暄。政宜登途。尔以林下读书之士。必不设为托辞。以缓敦迫之举。予所延伫之思。日甚一日。尔须体予此意。速图幡然。毋负如渴之望。
曾孙缵洙生。
四月复承 恩谕。以病未承膺之意。答再从弟焕章书。
 时焕章因 特教入侍。 上曰山林何不上来。昨冬汝来奏以春和日暖则山林当上来云。而今当初夏。尚无登程之期。汝之所奏何如是也。对曰昨冬三次奉 圣教下去时。以为病若可强则欲一谢 恩命。而其后病势转剧。今则日气虽和畅。一向沈重云矣。 上曰然则必不上来矣。何以则致之于朝也。汝家无立朝之人。予欲必致之。汝须善为画策也。后数日又 命入侍 下教曰。山林何日登程云耶。欲见先正典刑。必致乃已。登程与否。斯速书探。告于政院。则人马当指挥矣。不然则汝当禁推矣。焕章乃走报。以 上教敦迫。先生以病未登途。惶蹙靡措之意答之。俾即入禀焉。
十一月移军资监判事。寻复拜掌令。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89L 页
十二月升拜司宪府执义。
癸丑先生六十六岁。
春复拜执义。夏改司䆃寺正。
甲寅先生六十七岁。
三月谒忠贤书院。
 时新摹朱子影帧。先生以山长到院奉审。○奉安时先生晓梦有诗曰。道在高岳前。登登峻极天。瞻之忽在后。使我心愀然。
乙卯先生六十八岁。
正月以 景慕宫展谒时。 慈殿 慈宫 中宫殿行礼仪节有询问之 命。辞不献议。
闰二月复拜执义。承 召旨上疏辞。复承 别谕。
 时值华城 行幸。前疏未及登彻。而 别谕又下。
四月再疏辞。 下批不许。
 批曰尔有尔祖。予欲见之。尔则屡召不膺。愧予之诚未孚。今于辞本之来也。复申前批馀意。尔其即日出山。续踏熙政之博。
六月撰黄江书院庙庭碑。
 院即寒水斋先生独享之所也。
八月复拜执义。寻升拜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90H 页
旋 授礼曹参议。 下谕召之。上疏辞。
 传曰正学欲扶。先从先正之家。求其老成人典刑。前承旨宋焕箕礼曹参议除授。縻尔官爵而已则殊非特除之意。斯速乘驲上来事 下谕。先生引尤翁力辞礼参事陈疏辞。
九月祇承 批旨蒙递。寻拜吏曹参议。
 批曰先正之所曾辞者。岂欲强之于尔。而扶正学矫渝俗。惟此时为然。今者擢授。意非徒然。然而官方公格所关。先正因此丐递。获蒙准施。尔亦非科目中人。三铨则可强。见职果难强。所辞依施。此意令铨曹知悉。尔既带经筵之任。斯速上来。副予欲见之思。
十月上疏辞。 下批不许。
 批曰莫见领敦之批乎否。距己未一百十有七年之后。雪耻酬先正。尔以文正之后。际是年叨是职。又睹是举。纵使撰教文之人有知。知感于整王纲而虑后弊。况尔身亲见而与有幸者。当作何怀。故曰明 圣志所以光 圣德也。尔其勿辞。斯速上来。
十一月兼拜成均馆祭酒。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90L 页
再疏辞本兼诸职。仍辨许积复官事。 下批谕之。
 时有许积复官事。前批 圣教盖以此也。先生因辞疏痛辨之。略曰己未之事。尚何言哉。投书上变。先后迭发。而其魁则许积是也。是以积之伊时 筵奏。究厥语意。尤极凶惨。臣之先祖赤族之祸。迫在呼吸。而幸赖我 肃宗大王如日中天。遂令魑魅莫能遁情。不然则国之为国未可知而臣之家灭已久矣。噫嘻痛矣。积虽臣家之雠。而即宗国之贼也。为臣祖之后孙者。固有未泄之愤。论臣祖之当日则初无可雪之耻。而今玆 圣教。乃在于近日处分之后。此臣所以莫可仰揣于 圣意者也。顾安有积之复官。而臣祖雪耻之理哉。 批曰前批中雪耻酬文正云云。观于明 圣志光 圣德之句语。意谓尔以尔家之人。必不言而喻矣。今尔疏辞之曰以莫省所以者。无或前批之未畅欤。往昔己未之事尚何言。 筵请告 庙。颁教至引济州吉云节之例。从又撰进教文。而反诿张三之操刃李二之偿命者。其人何人。则如故相之异趣设或未及立异。岂比于右所谓其人之同室操戈乎。况故相之死在于己巳十年前。且况最后收议。虽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91H 页
似依违。自来庇护。昭在国乘者乎。予于先正。旷想多端。独于己未之耻。未遑一言之槩及。幸因故相复官事。始获提道于今日。使后生少辈。益知颠末。复故相即斥其人。斥其人即念先正。予之谓雪耻酬文正云者。不亦宜乎。大抵百年而公议大定。故相雪其冤而先正尤有辞。使其人愧赧赧惶汗浃背于九地。真所谓异条而同贯。大公而至正也。见今政月在即。尔须即起幡然。
十二月递吏曹参议。上疏辞祭酒。兼申前疏馀意。乞被重勘。 下批不许。
 
批曰尔之所辞。又何为而迈迈也。今日即端揆出膺之初筵也。端揆之勉于予者。其一曰旁招。此际尔疏信息甚大。益不禁侧席之思。顾今士风益渝。铨选不古。矜式之责。激扬之效。不能无望于山野宿德之人。此时予心。待尔如渴。疏末云云。前批已悉谕。何庸更烦。尔其从速幡然。体予至意。
复 除吏曹参议。
 祭酒辞疏未及登彻。复有是 除。
丙辰先生六十九岁。
二月上疏辞。 下批不许。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91L 页
批曰温批才宣。巽辞深挚。慨遐心之莫回。愧浅诚之未孚。予于近日。以收揽远人为目下急务。凡有所闻。虽遐土一艺一能之士。亦必存录。况尔地处自别。名行有素。敦召之典。其可舍尔乎。所縻职名。亦系紧重。从速上来。以副予至意。
三月赓进 御制 大报坛诗。
 皇坛春享时。 上亲临酌献。仍次 肃庙御制诗韵。先生承 命赓进后。 上语筵臣曰山林词律典雅。亦非在朝词臣所可比也。
五月 内赐药物。仍 许递职。
 
时先生以素患胃疾。当暑添㞃。吏判以闻。 上曰当有体谅。而虽无旧例。若给蔘料则好矣。仍 命内局给相当药物。且 命许递吏议。
除刑曹参议。旋又蒙 恩递。
 传曰知其有病。昨递铨任。则词讼剧地之强令上来。既非实情。亦乖礼使。特为许递。
六月升拜嘉善大夫礼曹参判。承 别谕上疏辞。
 右相尹蓍东奏曰。宋某年迫七旬。山野宿望之人。而尚在下大夫之列。亚卿升擢何如。 上曰依为之。仍 下谕曰资级之升擢。岂为侈卿职衔。非特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92H 页
念卿家先故。端揆之荐。似予心之企伫。有意在焉。况见职即閒任。而溽暑如此。差待凉生。幡然起身。上来登筵。
答中学疏厅儒生书。
 时京外儒生疏请重峰慎斋两先生从享文庙。 上批以赵文烈非不伟然。有难遽议。至于金文敬父子并侑。于典无稽。粤若先正文靖金麟厚道学节义。允合从享。何不以文靖弁焉。尔等退与林樊隐德之士。讲而明之。于是诸生因 上教备书来问。先生答之以博稽古典。积诚格 天之意。
七月复答太学儒生书。
 泮儒复以书来询从享事。先生答之。略曰父子并侑。颜曾一事似可为据。据此而陈吁明剀。冀回 天听。
祗承疏 批。
 批曰屡勤招徕之礼。必欲致之朝端者。岂特为准绳于士趍。俾掌师儒之任。卿须幡然。即起登途。副予企卿之至意。
移拜司宪府大司宪上疏辞。 下批不许。
 批曰家庭学识之外。以至馀事文章。而词苑诸臣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92L 页
莫不让与。卿可谓适用之器也。予所期待而企望之者。夫岂浅浅。且况持论不苟。绳尺峻整。霜台见任。非卿伊谁。卿须知予招徕之者不在于备数俗规。而勤勤有必欲致之意。即起幡然。
八月祇受 内赐奎章全韵。
复答太学斋任书。
 时 上以河西从享事。单举为 教。而仍令询问于在野宿德之士。泮任依 圣教致书来问。先生答之。略曰以重慎两贤之道学节义。不得并举。虽不能无士林之缺望。而今于 君师之命。孰敢有间然也。
答尹大司成得孚书。
 尹公贻书勉之以世道之责。先生答以不敢承当之意。
九月答金善之书。
 时以河西从享事有谤言。至谓先生沮遏于重慎两贤。金公贻书致疑。先生答书辨之。(书见文集。)
献河西金文靖公从享时改谥议。(礼郎金麟采收议。)
十一月再疏辞。 下批不许。
 批曰间因承宣言。知卿必手写疏本。每对心画。无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93H 页
异面谈。且况从享礼举。斯文增光。如卿等者。翩然汇征。此其时也。卿须即起登途。贲有凤仪鸿渐之美。○先生前后疏本。皆非手写。而筵臣误达。致有圣教。故先生后因辞疏。陈暴实状。
答金善之书。论辨明德浩气说。(书见文集。)
十二月升资宪大夫。拜 元子师傅兼内赡寺提调。遣史官 别谕敦召。上疏辞。
 时大臣礼堂诸臣请举 元子册封之典。 上意欲依 祖宗朝已例。明年先行开讲之礼。领相洪乐性奏曰谨考事例。三岁以前差出辅养官。五岁以后则差出师傅。而 元子师傅以正二品差出。又是 先朝定式也。大司宪宋某即今朝野储望之人。而方在亚卿之列。正卿升擢。令该曹单付好矣。 上可之而遣史官尹命烈 别谕曰。 肃庙在冲岁。 显庙命选辅养之官。刱名讲学厅。卿家两先正膺是任。卿于今日踵先武而述先美。予固欣幸。卿亦与荣。卿之幡然。岂待予言。予虽未接卿面。宿德雅执。闻已盈耳。奚特以卿为卿家之人而畀以委诸。明岁就傅之岁也。欲令卜吉于岁初。卿其趁期登途。先生上疏辞本兼诸职。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93L 页
丁巳先生七十岁。
正月复 遣史官宣 批趣召。拜工曹判书。再疏辞。下批不许。复 遣史官 谕召。
 批曰卿上来然后吉日可卜。而新正初旭舒而温。老人登程。此其时也。卿其即为惠然。先生又上疏申恳。 批曰卿之上来。企予日勤。卿疏与附奏。长弟登彻。而卿志愈坚。尚稽幡然。卿以卿家之人。宁容乃尔。卜吉惟在卿登途之期。卿须即为上来。更当有招徕之行。仍又遣史官 下谕曰。春煦渐长。卿上来然后吉日可卜。左右谕善亦启下。多少敦勉之语。今姑略之。而大臣亦当以筵教传于卿。卿须即起登途。
二月复承 召命。
己卯答尹右相蓍东书。
 尹公及礼判闵公钟显。皆贻书劝出。盖承 上教也。尹公之再书略曰。 圣心虚伫。朝野属望。而招延之盛。命德之重。礼则备矣。事亦旷矣。自下僚进上卿。乃在两岁之中。异趣同声一辞拭目于 圣朝登崇之美者。槩未闻于先辈儒贤。而于我执事见之。又曰稽之故事。慎斋之于癸未。同春之于乙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94H 页
巳。皆膺辅养之 命。师傅与辅养。官名虽异。为任则同。邦礼之所待而成者。先贤之所出而行者。执事处义。于此可以决矣。先生答之略曰。来谕上卿云云。窃覸盛意。以此为第一义谛。而贱分之宁被慢 命之罪。不敢为进身之计者。政在是矣。两岁之中 误恩荐加。而至于有此 新命。虽使昔贤当之。必当逡巡却顾。某是何人。敢当此任。又曰故事之谕。以执事之明而急于牖迷。反有此遗照耶。慎斋之于癸未未尝膺 命而恳辞获遆。如某者其何敢冒昧承当乎。同春之于乙巳。虽异于慎斋之癸未。而乙巳以前同春之立朝已久矣。此又岂某所敢拟议而援引者也。
复 遣史官宣 谕。仍命偕来。三疏辞。复下 谕旨召还偕来史官。
 传曰闻礼判言知。吉日之在近。又闻大臣之意。有偕来之举为当云。果然矣。遣史官传筵教于工判。与之偕来。先生又上疏控辞。乞被 严诛。兼陈冬官新命。震駴惭恧之情。史官尹命烈以仍留之意书启。 传曰春寒尚峭。此时排站作行。有非体谅之举。欲于和畅后择吉。卿其知此上来事。尔其传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94L 页
谕。尔则先为上来。以便重臣之意。○右相又致书劝出。而礼判亦书报 开讲吉日退定之由。
祗承族孙钦书入侍时 筵教。兼受 内赐药物。
 诸承旨入侍时。 上以载宁郡守宋钦书入侍事有 特教。钦书自任所驰进入侍。 上曰师傅何不上来。钦书对曰素有宿病。近又添剧云矣。 上曰病患何如也。开讲欲于吉月吉日行之矣。因师傅之不来。又此退定。国体事面顾如何哉。开讲是何等庆礼。而以当身之不来。若终不得行。则国体之如何姑舍。当为千古之欠事。是岂成说乎。古昔山林出处。例多难慎。而今则不然矣。元子长成。今当就傅。而当初招延而开讲之意。经营已久。盖以先正为 肃庙辅养官。而当身为先正之孙故也。岂不贵乎。汝须速往。传此筵教。期于偕来。以成国家大庆也。予岂以义理之非出处之非劝之乎。或诿以虚礼。而予实真情也。汝以此意详传。则当身必上来矣。虽或有实病。山野养閒。必不至深重。而日行数三十里。缓缓作行。则岂有未趁期之虑乎。当赐人蔘腊剂。汝须传之。善调护必为斯速陪来也。汝是一荫官。而若是亲近缕缕者。即念先正也。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95H 页
汝可体此至意。懋积诚意。期回遐心。而留待病势之少间。趁期偕来焉。上来之后。岂不从当身之意而体谅乎。汝下去后师傅病患轻重及登程日子。急急报来。而须书报于礼判与右相。使政院入禀可也。
三月 下批递工曹判书。 特遣承旨宣 谕。仍令偕来。
 批曰招延山林。期其必致之者。不但羽仪朝廷。正欲责励世道。而今之召卿。为开讲之所重。未暇责之以世道。卿是先卿之孙也。以先卿所叨之任。任之于卿。在卿道理。岂或容一辞于辞巽乎。如以职名之在身为一分难进之端。则亦何一味相持。本职工判今姑许递。卿须知此意。即为登程。仍 遣左承旨李祖承宣 谕曰。批答言之矣。承宣亦将面传筵教。而今日之召。为开讲也。不以职事縻之。不以世道责之。亦不以经筵官召之矣。且况来月旬后。日气亦当和畅。卿之强力登途。尤似无难。卿是卿家之人。以先正之心为心于今日。则其来岂待勤召乎。前此敦谕之不能多费辞教。意谓卿之闻命幡然。而尚稽回心。若是过让。是岂所知于卿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95L 页
家者也。玆命近侍宣谕。仍令与之偕来。卿须体予至意。先生以 圣谕恳至。不敢一向违越。乃以病如少间。谨当趋承之意附奏。
召还偕来承旨。复下 别谕。
 谕曰初四日有回谕于偕来承宣者。而今又见附启。以慎节姑难登途。而幡然之期。尚无指日。卿之所执过矣。见今春煦虽舒。朝候犹寒。此时行役。恐妨调将之节。稍俟少间。来月初登程。是予之望也。卿以卿祖之孙。守道林樊。源流有自。而数架薖轴。操履卓然。处可为式于乡党。出可有裨于朝廷。而况所以待卿之来者。岂不以昔先正卿祖之所担负也哉。屡勤招徕。直欲以本任必致之者。盖以所重在此。而不暇于彼。不若勉之以卿祖之心为心之为诚实底道理也。卿若念得此意。岂待多诰而始膺之耶。偕来之行。更当下送。卿须加意慎摄。副此延伫。先生乃以谨当强拚一死。承膺 恩命之意附奏。
四月辛未为文告家庙。乃定膺 命之行。
甲戌发行到文义。 上遣承旨传谕。仍 命偕来。
 谕曰卿之上来之时。当更遣承宣偕来。曾有筵教。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96H 页
今则日气和畅。而行役亦必不至为劳。更令承宣谕予企卿之意。与承宣偕即上来。○族孙钦书因上教陪行。
乙亥上疏乞收偕来之 命及驲骑厨传。辛巳到成欢。祇承 批谕。
 批曰闻欲上来。欣企何言。偕来承宣与驲骑厨传。皆是应行之常例。卿须安心焉。先生仍以私马作行。而沿路支供及夫马并辞之。
癸未 除惠民署提调。丙戌到果川。上疏乞解祭酒提调之任。兼请召还承旨。丁亥 下批递提调。又 遣史官宣 谕。
 批曰卿行稳到近京之地。欣喜万万。偕来承宣当与卿入城。岂可召还。惠署兼绾之任许副。以安卿心。乡须体予此意。即日上来。是日又 遣史官宣谕曰。泮任即教胄之官。而例付之兼衔也。至于内赡之任。朝批未及并举。亦为许递。以便卿心。开卿进身之路者。若是勤挚。卿须待朝上来。
戊子到城外。 上特遣礼曹判书传 谕。己丑复 遣礼判及史官承旨传 谕。
 礼判闵钟显以 上教口传。师傅上来。予甚欣喜。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96L 页
即欲召对。而恐妨行馀筋力。姑待其调息而请见之。仍 问旅店诸节。翌日蚤朝。礼判又口传下 教。又遣史官传 谕曰。为卿休息。欲于明日见之。待朝簉朝。又 教曰明当见卿。经筵命下。卿之经筵官虽许解。在前山林之上来者同登筵席。故事可按。朝于礼判传谕之行已言之。明日经筵同为入待。先生回启以不敢承当之意。 上复遣承旨谕以明当簉朝则同登于讲席为好。依初下教昼讲同为入侍。○先生渡江时。馆学儒生五十馀员。迎拜于江头。
庚寅承 命诣阙。入侍昼讲。
 先生连承 圣教。屡辞不获。乃诣阙。 上御迎春轩。特命载宁郡守宋钦书扶将入侍。玉堂读中庸第三十章三十一章三十二章。 上读一遍讫。玉堂以下次第陈文义。特进官闵钟显曰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即体法祖宗之谓也。惟我 孝宗大王以天纵之圣。有卓然之志。明天理正人心。功烈治化为后昆之法。而时有先正臣宋时烈协赞启沃。际遇隆重。今其后孙以㫌招之人。同登 经筵。伏愿 殿下顾问而体念焉。 上曰卿言好矣。仍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97H 页
教曰。今日讲筵。待卿而设。卿既登筵。须陈文义也。先生对曰臣庸陋蔑裂。素无见识。且 经筵讲义。不敢冒当矣。 上曰虽以必致之心。许解经筵之任。卿何固辞。对曰臣以草野无似之人。何敢与闻于讲席乎。且甚空疏。无以仰对矣。 上曰卿言过矣。如卿林下读书之士。初登横经之席。岂可无一言而退乎。对曰臣衰癃昏耗。所尝闻知者。亦未免忘失。而 屡问之下。有不敢违越。虽未能敷陈文义。而谨当以大旨仰达矣。第三十章承上诚之之事。极言圣人之德矣。问政章前三章。引大舜文武周公。极言圣人治道之大。而复以夫子之言终之。此章之前尽性前知至诚章。极言圣人天道之至。而又以夫子之德终之。盖圣人之德。未有盛于夫子者。故到底引夫子。以明中庸之极功。夫子之言政。即述文武之政。而此章之赞夫子。又称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此又可见夫子述之之功。有倍于作者。而所以能集群圣而大成也。 上曰又言之。对曰因 询问之屡勤。冒陈训诂间常谈。而惶恧则极矣。他无可陈者矣。 上乃问发强之发字。对曰恐是发扬之意也。 上曰发扬蹈厉如是看则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97L 页
好矣。仍问曰聪明睿智与宽裕温柔以下四者有间耶。对曰聪明睿智。统言其禀性之全体也。宽裕温柔以下。分言其四性德用也。聪明睿智之于宽裕温柔以下四者。是犹大德之于小德也。 上曰于此一言可见平日所存者深矣。此亦新所闻。今日所得。岂其小哉。以聪明属气。以四德属理。气为之主而理具其中。太极图所谓无极二五妙合而凝者。亦此意也。然而聪明睿智之前。果亦有一层境界之可言乎。对曰聪明睿智虽属乎气。而所以聪明睿智者理也。以此言之则毕竟理为之先矣。从源头而言则理先而气后。从禀赋而言则气先而理后。以言其流行则理气无先后。盖理气实不相离。而亦不相杂矣。天命之谓性。天即理也。命则可属气也。性字从心从生。合理气之谓也。 上问率性之率字。对曰率只是循字意也。 上曰率性是循其自然而不用功者耶。对曰然矣。 上曰修道之教。释以礼乐二字足矣。而必加刑政二字者何也。对曰人性虽善而气质有善恶之殊。不得不礼乐以道之。刑政以齐之矣。 上曰尧舜之世。比屋可封则礼乐足矣。何必以刑政齐之乎。对曰时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98H 页
有四凶之恶则亦安得无刑政之施也。 上曰此为舜不得已处。而以理观之。不免为舜之歉德。此所谓圣人亦有所不能者也。如书曰罔念作狂。圣人岂至作狂。而但有是理故耳。先正李文纯李文成求放心之说不同。卿则平日以何说为从耶。对曰臣安有主见。而于李珥说尤有所契矣。 上曰文成此说在戊午。非初年说乎。对曰初晚之别。臣不敢的辨。而其言则似是定论矣。 上曰颜子之三月不违。固有求放之意。而大舜之圣。亦有求放心者耶。对曰在圣人则虽无大段着力处。而战兢临履。自有求放心底气像。虽圣人亦岂无工夫之可言乎。 上曰孔子言性。只说气质。而至孟子始言本然何也。对曰言性一也。而孔子之时。人皆知性之为理。兼言气质。而不迷于性之本然。故夫子所以只说气质。而至于孟子之时则异端日盛。如告子者直以气质认为本然。若生之谓性是也。是以孟子言性。必举本然以晓之也。大抵论性而言气质本然者。实始于宋儒程张矣。讲讫。 上曰祭酒进前。先生进伏。 上曰卿之声名。饱闻久矣。今始相见。欣喜不可胜言。卿是谁之孙也。 圣祖之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98L 页
礼遇何如。先正之秉树何如。小而顽夫廉懦夫立。大而明天理正人心。使环东土数千里。得免于被发左衽。繄谁之功。两贤传心之编。骊江大老之祠。予所旷感者深。而每以不与先正同世为恨。今见卿面。若有典刑。奚但为予心之幸。在卿亦云不世之遇矣。撼顿馀筋力得无所损否。先生对曰臣跧伏草野。至愚极陋。猥被 恩命。前后隆挚。涯分疾病。俱难堪承。 敦召之下。一未承膺。寻常惶蹙。至于 开讲盛举。缘臣差退。 谆勤之下。有不敢终违。强病上来。为伸延颈之忱。而昏倒旅店。无以振作矣。臣家之前后所被 恩造。旷世无比。臣于平日阖门感祝。图报无地。今此前席。 圣教又若是丁宁恳恻。臣不胜荣感之忱。第伏念臣之所带职名。俱蒙 许解。而惟此师傅之职。责任重大。终难冒膺矣。 上曰过矣。皇天默佑。 祖宗阴骘。元子已臻就傅之年。将行开讲之礼。予甚欣幸。而吉日尚不启下者。实不欲张大。而亦欲见卿而后定矣。卿家两先正俱膺 圣祖劝讲之任。卿又以此职上来。卿之于身亲见。亦荣幸之不暇。而事之相符。岂人力之所及哉。今日师傅之任。舍卿其谁也。对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99H 页
曰师傅之任。既万万不相称。而至如祭酒华衔。亦非如臣庸陋所可虚縻者矣。 上曰此职亦是教胄之任。实合于卿。而况又是先正所经之职也。卿之是职也是行也。先正若有知。岂不曰余有孙乎。明日当行相见礼。仍为开讲。卿其休退。明日入来行礼也。对曰叨此重任。固为与有荣焉。而德义之辅。岂有堪承之望哉。惓惓 恩教。每及先故。臣益切惭悚矣。 上曰不须固辞也。先生起伏请曰古来草野之士。初登 筵席。多有请见 天颜者。臣于今日。亦愿一瞻 清光矣。 上曰予亦欲见卿面。卿须起立也。既而又 教曰卿以山林宿德。出膺㫌招。予之求助。不但在于师傅之职。且卿今年已七旬。其在询玆黄发之义。合有乞言之举。况卿是谁家之人。家有旧闻。尤必多开发资益之道。卿之一身。兼斯三者。余之欲闻昌言。其可已乎。大而时政得失。小而民生疾苦。如有可言者。明日行礼后。悉陈所蕴可也。对曰此 教尤万万不敢当矣。上仍命姑退调息焉。○先生入侍时 上使承旨言于钦书曰。儒贤今复出城。明又诣阙。老人筋力。来往似难矣。阙外或泮中定下处留宿。以为趁早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199L 页
开讲可也。退出后史官口传 圣谕。司谒又数次奉 教。申以留憩阙外近处之意。先生不得已仍留于宣仁门外依幕。
祇受 内赐冠服诸具。又 命赐食物及禄俸。
 先生入侍时着绿袍角带。 上曰卿尚着九品服。太过矣。明日开讲。当着品服。章服则自 慈宫制下。而金圈当内下。帽带当令该曹输送矣。昔先正造朝时。 内赐继下。至今传为美谈。便成卿家古例矣。乃使承旨问于钦书曰 先朝所赐皆在否。钦书对曰 孝庙朝赐蠍虎金圈。 肃庙朝赐环玉圈。今皆宝藏矣。 上曰羊皮裘尚存否。钦书对曰 孝庙朝赐貂裘矣。 上曰然。 肃庙朝亦 赐羊裘矣。乃退出后掖隶来致纯金环圈,柳绿云纹纱团领并双鹤胸褙及粉红苧团领,青苧内衣,纱帽金带诸具。○先生初到城外时。 上命以食物及禄俸连为输送。而先生固辞之。及入侍时乃进曰。臣之上来后。自户曹日给米肉柴炭。而臣不敢冒受。益切惶懔矣。 上曰古人亦云庖人继肉。廪人继粟。此等微物。自是常例。予不过修明旧典而已。何辞之有。且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00H 页
取可以无取取伤廉。予岂以不可与而与之。又岂劝之以不可取而取之乎。退出后又 命该曹输致。先生终不受。
辛卯诣集福轩。行 元子相见礼。仍行 开讲礼。礼毕承 命入侍。
 是日平明。先生着 御赐冠服诣内阁。呈 元子师傅肃拜单子。 上命除肃拜。先生乃与左谕善尹得孚诣閤。先行相见礼。仍行 开讲(讲小学书题)礼并如仪。礼毕祗受 内赐馔物。因承 命入侍。 上曰日吉辰良。盛礼顺成。极是庆幸事也。先生对曰 开讲之礼。今幸顺成。一国臣民。孰不庆忭。而臣猥叨重任。获睹盛仪。 元子宫动容周旋讲读之节。极其卓伟。自合规度。区区欢忭之忱。固无涯极。而荣幸之私。亦不自胜矣。 上曰讲学日次。间三日为课无妨耶。对曰讲日定式。实非贱臣所敢妄议。而第念 开讲之初。有难逐日讲学。臣意则以间三日为定似好矣。 上曰史记兼读固甚好矣。而史略亦犹支繁。若更抄略以读则似宜矣。如何。对曰史记固不可不看。而以聪明之卓绝。尤当有兼读之工也。 上曰卿下乡后其可抄略以送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00L 页
耶。对曰此实非如臣卤莽所敢承当者也。 上曰予于卿虽不以世道职事责之。而今卿既登筵矣。岂可无求助乞言之道乎。当与大臣同为咨讲。方令时原任大臣来待矣。卿须少退以待也。对曰 圣教虽如此。万无承当之望矣。仍退出。
承与大臣同为入侍之 教。直出城外。
 先生退出太清门外。少顷 上遣史官金履阳传谕曰。卿既上来。其可不以求助之意。乞言于卿乎。大臣入侍时同为入侍。先生附奏以不敢承当之意。仍出城外。 上复遣翰林传 谕曰。卿何迈迈。即为入来。先生以今方临发。未免违越之意附奏。○是日时原任大臣入侍时。 上教曰予于师傅为开进身之路。虽不以世道职事责之。而儒贤既簉朝。世道何可不责。国事何可不咨乎。求助乞言之意。俄已申之。将欲与大臣咨访。而师傅径出城外。是岂予所料哉。大臣仍陈请勉留。
祇受 内赐药物及豹皮。
 是即开讲赏典。而又 别下雪绵子丹木胡椒优数。皆领受。 上又令该曹输送禄俸。先生以为不敢终辞。只受若干米。而馀皆还纳焉。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01H 页
即日发行渡江。 遣都承旨宣 谕。仍命偕入。壬辰到果川。复承 谕旨。
 谕曰卿又何若是迈迈。直寻乡路。尤岂不过当。即为回心。先生附奏以不得复入之意。翌日又下 谕曰。见知申状辞。卿行一直前进。可知遐心之莫回。是岂屡勤敦召致之朝著之意也。卿若以卿先祖之心为心则宁容若是。闻卿姑留果川地云。今犹可追。更申肝膈之谕。须即复路偕入。都承旨传宣。仍为随行。○大臣政院玉堂及馆学儒生皆疏请勉留。
上疏告归。请频 御经筵。仍辞职名及赏典兼乞 召还承旨。癸巳 下批趣还。
 批曰遐心莫回。征车日迈。凝伫之馀。岂胜怅然。计程姑未踰畿境。趁今招徕。尚有可及。且况先正祠版入京在即。而卿适上来于此时。在卿情文。其可不参赐祭之列乎。卿若念此。其所复路。尤不待敦迫。卿其即为入来。疏中经筵云云。当有量处之道。卿须谅悉。
到振威迎拜文正公祠版。
 时尤翁祠版将向载宁衙中。路由京城。 上遣承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01L 页
旨 致祭。而 亲制祭文有云来傅胄筵。有美肖孙。礼成一日。基巩万年。
丙申到天安。 上遣翰林金履阳问起居。仍 许还乡。 召还承旨。
 都承旨书启回 谕曰。见卿状启。山林之行。已过畿境云。日望其贲然肯顾。而行迈悠悠。无意旋旆。况今初热。无异盛夏。七耋筋力。在途必多撼顿。决知其必难强。而徒事敦迫。以外面文具备例之者。实非懋实底道。更遣史官。问其起居。仍以更待秋凉上来之意传 谕。
丁酉还第。
 先生之赴 召。只为 元子开讲之礼。而本不以世道自任。故 经筵登对时。无一言及于世务。而至于乞言之 教。则尤有所不自安者。故决然退归。
五月祗受户曹食物之 赐。
 翰林复 命后 传曰。山林之行。几抵本第。户曹输送之米肉柴炭。尚在固辞之中。更令地方官躬传事。令该曹分付。禄俸系是已出肃之山林。亦令地方官往传。先生乃以食物领受。至于禄俸。退处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02H 页
乡庐。有难冒受之意。书付地方官。使之报营。
祗受 大殿 元子宫恩赐食物及节扇。
 荐 恩赐酒果于家庙。
上疏辞月廪兼乞解职名。
 上更 命输送禄俸。先生乃上疏辞。至八月下 批曰。辞疏之尚稽宣批者。时值剧暑。劝令幡然。有非懋实之道。此所以迟待至今。卿庶领悉。今则秋序向阑。凉意已生。卿之筋力之康旺。即所闻知。卿须念此待卿之至意。从近上来。附陈禄俸事过矣。为便卿心。令该曹代给食物。卿岂更辞乎。先生以为既辞常禄。则今于代给之典。有不敢冒受。书付本县。使即转报。
答尹谕善得孚书。论 元子宫兼读册子。
拜大司宪承 召命。
六月祇受 内赐乡礼合编。
闰六月礼郎来问灵星老人星祠典修述当否。献议。 (议见文集。)
祗受 内赐陆奏约选五伦行实编。
八月上疏辞职。
 都宪之 除。已过数月。而家有痘患。拘于俗忌。不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02L 页
敢冒入文字。至是始陈疏。
甲子行焚黄礼于家庙。
 右相李秉模白 上曰。封赠追荣。即广孝理之令典也。大司宪宋某家。法当追赠。而以本家之不请。铨曹不得举行云。故敢此仰达。 上曰令该曹趁即举行可也。于是推 恩三代。
九月 特拜吏曹判书。 遣史官宣 谕敦召。上疏乞递。复 遣史官宣 批趣召。
 谕曰月廪辞巽。代送食物。食物辞巽。又何其过当之甚。冢宰新命。是岂难可强而强之哉。大臣以人事君。举卿之名。书进于剡单已久矣。体卿心私也。敬大臣公也。于是乎公私之分判。而轻重莫或相混。且在外儒臣之叨是任者。卿家两先正尚耳。近世旌招之臣。间有为者。亦岂以强所难强。施之于劝令幡然之时也。由前而故事可述。由后而政例即然。谓之非卿莫可亦可。况在掌铨之前。犹欲责之以世道。望其遐心之勉回。既掌铨矣。益安得不以是期待之也哉。卿须即起登途。以副延伫之至意。仍又 下谕敦召。先生上疏乞递。 上复遣史官宣 批曰。卿之辞巽。何乃太过当。大抵士之壮
性潭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203H 页
行。本于幼学。犹诚正而后修齐。条理不可紊。而其实无二致。以是世道之责。尚亦在于经幄之地。况乎如卿林下读书之士乎。卿之出与不出。惟求其适可之义而已。岂幡然于经筵之衔。而迈迈于世道之责然后。始可曰义所当然乎。卿若参倚于此个事理。则予所以召之。乡所以膺之。非无所据。卿须体此至意。即为上来行公。
祗受 恩赐食物。
 上更饬道臣代给食物。先生不得已受之。又有 元子宫小学毕讲后 恩颁。
与诸生讲太极图说。仍行乡饮酒礼。
 门生来会者甚众。先生讲学之馀。仍行饮礼。使长孙钦天替行主人之礼。
十月 除司瓮院提调。再疏辞。吏曹判书蒙递。
答尹谕善得孚书。论 元子宫继讲册子。
十二月祗受 内赐历书及衣资食物。
 岁以为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