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立斋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自动笺注)
立齋先生文集卷之四十
 碣銘
  
小山李公墓碣銘(並序)
公元1774年
大山李先生崛起南服
上接陶山之緖。
有弟曰小山先生
其道亦與之同。
世以比河南叔子云。
先生之孫秉鐸
衰麻身。
其先人寢郞君所爲狀。
泣屬余銘先生墓曰。
先人嘗欲面托於丈人
未及而歿。
倘於三霜內。
得遂所願
幽明之感曷極焉。
余惟先生作大先生行狀
亦如伊川之於明道
大山可以先生
更安用贅。
但此特表而已
亡人之意。
不忍負。
序次如左。
謹按先生諱光靖字休文
其先韓山人也。
麗末有文成公稼亭文靖公牧隱穡父子
中元朝制科。
文章德業天下
自後官冕不絶。
至大司諫允蕃。
淸直顯。
三世至睡隱諱弘祚。
見光政亂
避地南下
從舅修巖柳公袗安東以居。
丙子翟亂。
安東兵將
用薦者官縣監。
是爲公高祖
曾祖諱孝濟通德郞。
祖諱碩望
考諱志和
光山金氏
校理璁孫。
通德師德女。
生考諱泰和
載寧李氏
密庵先生栽之女。
明陵甲午三月初九日
先生於蘇湖里第。
端潔
才性過人
七歲
公元1788年
入學
不煩敎督
文理日就
十歲蘿山賦詩
遠到意像
戊申春
湖孼構難
鄕人倡義旅。
時年十五。
奮慨自請應募曰。
古人有十六應募者。
何爲不能
是歲受業密庵
密庵期之甚遠。
戊辰丁生考憂。
癸酉繡衣經術薦于朝。
甲戌公年四十一。
乃曰伯玉知非
何必待五十。
廢擧
杜門求志。
戊子丁內艱
癸卯大王下敎曰。
聞故參議李象靖之弟光靖。
亦能固竆讀書
修飭行檢
乃兄之風。
予甚嘉之
命除溫陵參奉
甲辰童蒙敎官
乙巳除司圃別提
並不赴。
己酉七月二十五日
考終大山書堂之晩翫齋
享年七十六。
從先兆葬于軍威縣北毛老洞坐甲原。
縫掖會者數百人
先生姿貌玉潔
天分甚高。
少頗留意作者
泛濫於諸家。
步趣異凡。
先達如江左權公折輩與交。
及遊外氏門。
得聞爲學大方
慨然求道之志。
嘗曰聖人與我同類
有爲者亦若是
日與大山先生講磨切磋
征邁不輟
洙泗洛閩文字
行思坐誦。
未嘗須臾釋。
雖處稠廣紛囂
退然淵默
寂若無聞。
夜分萬籟俱寂
擁衾孤坐。
兀如泥塑人
微吟庸學章句
妙契自得者多矣。
未嘗以語於人。
體驗踐履爲主
嘗謂學問思辨
專爲篤行
公元1789年
地。
不然竆盡萬理何益。
聖賢書讀之。
必須先得其大意
大意旣得則其小處當源源自見矣。
大匠
與人規矩不能與人巧。
然巧只在規矩中。
在人自得之耳。
又私者百病之根。
萬惡之府。
於此斫不破。
無從以入於道。
省身克己
惟恐不及
一事近名則必斂約思晦
一言將發則必反顧而加謹。
炳炳靈臺
所存者惟精義入神而已
是故博而不流於雜。
約而不入於陋。
由之上達天德
而至與大山幷武。
於乎偉哉。
若其可見之行。
則每於昧爽
盥櫛家廟
慈闈候生庭。
不以風雨寒暑而或間。
奉先極致誠潔
伯氏如父。
敎子孫必以義方
閨門之內。
尤謹禮敎
常曰家亡禮先亡。
可不懼哉。
僮僕以恩易威。
與人交。
淡而不踈。
其以道義相與始終誠禮。
尤至焉。
自大易簀後。
德問業之士。
依歸於公。
公亦以興起斯文自任
勸勉誘掖
使之成就者多。
嘗曰君臣大義
是乃人與生俱生。
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而士之出處
不可自重
從子埦以校理赴召
公旣面戒之。
又以盡心啓沃
使有實效勉之
病世之學者騰理於口舌
論著少。
然謂古聖人中。
大舜處人倫之變而不失其常。
採摭經傳
輯爲一書
名之曰大舜
書。
其他隨手箚錄。
自省覽者。
又十餘冊。
竊取何胤故事
小山名齋
遺文若干卷行於世。
恭人義城金氏
竹所公良鉉之女。
鶴峯先生忠公諱誠一之六世孫。
先祖文莊公愚伏先生經世之外五世孫也。
婉嬺淑莊。
篤孝友知大體
敎子有法
葬五也先壠側負庚原。
二男
長㙖卽寢郞君
克紹家學
壬子疏首授一命
次壔。
一女張壽勛。
餘男圾。
二男長卽秉鐸,次永萬。
三女鄭睦,金兌,姜書欽。
壔無子子永萬。
崔璧前持平。
張壽三男濠,泂,浩。
秉鐸一男秀賢。
二女金重生員,姜仁永。
永萬二男秀耼,秀三。
郞君嘗謬與我善。
余慕先生深。
其所見托者此歟。
銘曰。
粤我陶山
海東考亭
正脈不絶。
大山克承
先生幷起。
追踵寔能。
瑩澈無瑕
秋月壺冰
曰有兄風
九重攸監。
特命授官。
異恩荐覃。
牢守東岡
謂老不堪
後學迷道
公又指南
天不慗(一作憗)遺。
斯文誰托。
有斐賢胤
大義陳白
一片貞珉
惟卓。
我思程門。
如叔於伯。
篪叟鄭公墓碣銘(並序)
愚自少則聞永陽有鄭塤叟篪叟先生兄弟
崛起聖人之道。
當世重望
爲後人所矜式
景仰之夙
公元1787年
矣。
今者篪叟之曾孫台攝。
使其從姪裕壽。
奉遺集曁行錄示余。
墓道刻文
不獲
謹按而敍之。
公諱陽字叔向
鄭氏出烏川
高麗樞密院奏事襲明。
始祖也。
本朝有諱光厚。
水部卿。
三世參奉允良
陶山門。
是生江湖世雅
以壬亂倡義功贈夏官諡剛義
二世文科牧使諱好仁
是爲公曾祖
祖諱時行務功郞。
考諱碩胄生員
義城金氏
進士烈女
崇禎處士是榲孫。
以顯廟丁未四月日。
先生大田里第
儀容淸秀
出水芙蓉
天資英敏
受學未數歲能屬文
出驚人語。
十一致書于族祖主簿公仕于京者曰。
國家多憂
願祖南伐北伐虜。
萬古忠臣也。
聞者大異之
成童遍讀諸經史。
見解志業
日大以廣。
妙能擧子文。
操筆立就。
丙寅別試
對理氣策許多條問。
指掌
宿儒吐舌
考官英才
而竟屈南省
庚午外艱
先生宿疾
往往谻。
守制猶嚴。
制旣闋。
攝養計入小隱洞以居。
日閱心經
覺發沾衣
遂作詩以自警。
二十七謝公車。
專精講究性理
先以小學家禮課程
又書質於當世先覺
如李葛庵,尹明齋,丁愚潭諸公
以博其趣。
己卯內艱於痘疾。
先生亦纔經未穌。
執喪如前喪。
移家溪上
爲其名與橫渠相近
取張子六有二字扁其齋。
伯氏征邁相樂。
以其塤篪分而爲號者此也。
合唱和應酬諸篇爲一帙
而名之曰塤篪錄。
高山社。
以處四方學者
又築進修齋
朱子白鹿洞規及諸箴訓
使服行之。
月朔必設講。
而行鄕飮酒投壺禮秩秩也。
甲午繡衣經行褒聞。
顯陵參奉不赴。
戊申逆變起安陜境。
先生憤慨
伯氏草檄倡義旅。
旋聞賊平而止。
子道伯以命將行戶布遊布結布口錢等法。
書問便否。
先生條對言其不便
大抵經遠慮也。
庚戌哭塤叟。
嘗修玉澗與共處。
自是不復入曰吾何忍獨處乎。
趙豐原顯命本道委訪。
質心奧義甚勤。
薦曰如鄭某者
宜以禮敦召。
詢訪治道
明宣故事
庶有旁招實效矣。
卿宰交薦之。
爲書先生姓名於御壁。
以擬甄用。
先生未幾易簀
卽英廟壬子六月日也。
疾方革。
口呼自警箴使題壁
又使正席而終。
享年六十六。
冬十月葬于新寧東新負卯原。
遠近舍生操文哭者相續焉。
先生絶異之資。
富有之業。
與塤叟先生共成大儒
而及其晩年
氣像益好。
淸明洞豁
莊重凝定
望而可知爲道德君
子也。
若論其爲學規模
則一循古聖賢法度
主敬以立本則動靜終始惟恐一念之或忽。
竆理以致其知則覈表裏辨眞妄而惟恐一物之或遺。
力行以踐其實則主忠信彝倫惟恐一事之或未盡。
如是則其造詣之功。
得不至於光大如彼也耶
至其日可見之行。
則其事父母兄弟
極致無憾
宗族待賓友。
亦莫不隨處盡分
敎人之法。
必令從事下學求實得。
詞章科擧之學。
亦不之禁曰。
不令奪吾志可矣。
襟量廣濶
定力出常。
苟賢矣。
之無間於親疎
不以人言而有所撓。
嘗夜有強盜百餘。
持劒突入庭。
先生燈下
整襟危坐
凝然不動。
徐謂俟婦女出避。
可入掠也。
相顧愕眙散。
確守東岡之志。
道臣卿宰交口薦引
漠然浮雲視。
其非有至樂於中。
如是乎。
嘗愛橫溪山水。
築榭以寄傲焉。
有時興到則浮小艇泝洄紅流之潭。
令冠童誦漁父赤壁賦以聽之。
悠然自得之想。
人莫能知也。
著述塤篪錄外。
又有大學箚錄,改葬備要,疑禮通解心經質疑啓蒙解疑等書。
先生嘗作塤叟狀。
略有平居晨興盥漱
衣巾
壁面書上臨汝
毋貳爾心。
明鏡止水
光風霽月十六字。
端坐其中
公元1792年
肩背竦直。
終日惰容
一見可知其所存者深。
又歷擧其論學志業等諸格言
而因自云欲知髣髴
於此足矣
噫。
先生兄弟者。
豈非所謂志同道合
而與西山二蔡
幷美於千載者耶。
配仁川李氏
敎官碩𩡘之女。
無子。
族弟重祿一珪
一趙麟經
一珪二男東範,濂出。
二女金學傳,張壽淵。
趙麟二男龍文承旨,錫鷹。
二女黃啓生員李挺甲。
東範二男台煥,台攝。
二女洪灚,李宗標。
二男休,再休。
一女徐惟磬。
台煥二男龜齡鶴齡
二女李鼎久,金升敎。
台攝二男必虔,裕虔出。
一男
一女權致殷。
再休一女李聰發。
銘曰。
公元525年
國朝文運
大啓中葉。
有覺晦退。
洛閩上接
及門諸子
星羅岳立
正脈不絶。
遺風相襲
猗歟先生
又起南邑
才挺英邁
志不局狹。
初事公車
汎觀博涉
一朝省悟
惕然汗浹
撥棄俗臼。
專精學業
爰曁伯氏
征邁服習
玉交暎。
塤篪偕協。
有廣規模
密心法。
深造自得
往軌克躡。
英華外發
經綸中翕。
隨才施敎
襟佩爭集。
覿德聞風
卿宰交汲。
牢守東岡
老竆峽。
生順歿寧。
奧域優入。
炳然筆出。
滿貯遺篋。
公神不亡。
留照浩劫
寄語樵牧
楸梧莫逼。
衣履所藏。
聲光共挹。
川沙金公墓碣銘(並序)
公元1784年
子思子曰苟不至德
至道不凝焉。
至德固尙矣。
學者苟能以眞實心做刻苦工。
不徒言之口。
必要體之身。
使涵養踐履之功。
積德之基。
則其於至道之凝。
庶幾矣。
近故川沙先生金公
豈非其人也哉
謹按公諱宗德字道彥
金氏本出新羅敬順王。
高麗有諱方慶
中興功封上洛君
因貫焉。
入我朝北評事諱克楷
淸白名。
松隱處士諱光粹
俎豆享。
晩翠堂諱士元
退陶門。
是生諱濬禮賓直長
是生諱尙璘贈司僕正
於公爲高祖
曾祖賢佐
祖諱履謨。
考諱南應。
篤孝稱。
順天金氏
女士行。
應敎光燁五代孫。
處士胄嶷女。
公以景廟甲辰七月日生
英廟癸酉中生員。
己卯大山李先生門。
今上己酉
學行除義禁府都事
以方守制職帖不果下。
甲寅優老恩授僉樞
丁巳八月日卒
壽七十四。
十一月葬于後峴午坐原。
縫掖會者數百人
公自幼聰穎過人
資稟近道
負笈湖上
專心服事
進修階級
一遵師敎
講究體驗
無時間斷
盖其立志遠大
着工嚴密
博而不務於泛。
約而恐失於陋。
縷析毫分
無非切實之理。
反省自警。
皆是誠正之工。
終始主敬
日新又新。
李先生亟稱其篤實可尙
及其學益明而德益崇
則面睟背盎。
言厲旨確。
動容旋之間。
矩度森然
應事接物之際。
德性藹然
之者不以爲有道君子也。
孝友之行。
出於天性
六七歲人言烏啼引惡氣
公聞其聲。
恐妨父母
每爲之失色以懼。
長養志體備至
糊牕溫堗。
至老躳親
其遭內艱
年逾六十。
執禮無變。
不以已衰而或懈。
愛諸弟甚篤。
倡率同學湖上
居常聯榻共處
征邁相好
同時染癘。
公先起以救。
冒寒煑粥數十夜。
致羣弟得甦。
而公反澌敗幾殊。
久乃痊。
家貲一委之羣弟。
不問出入
宗族親故
周恤施與
惟恐不速行。
守道山樊
絶意名利
常歎科擧之學。
壞人心志
兩弟中省解榜猝至。
公方裁書如不聞。
封緘訖。
始取見之。
律己齊莊
雖甚疾病
衣衾整飭
無撥開時。
季氏臨終
整齊錯亂悽黯。
公泣訣而出。
斂衽更入曰汝之爲。
古人所罕。
吾乃言語掩抑
坐立輕遽。
不滿於心矣。
欲以敬謹之容。
更見汝矣。
造次於是
於是而益可見矣。
李先生敬禮甚至
至遣其孫秉運執贄受學
疾革奄奄不能起坐賓客
公入扶起而坐。
其招語學者。
亦待公爲之。
若公豈非
先生眞訣者哉。
遠近學者
多從之遊。
執經問難相屬
公敎誨無倦色
纂述聖學正路聖學入門孔門一統釋學正臟,政本禮書遺稿若干卷。
韓山李氏
士人時和之女。
端拙淸靜
終身入門日。
生一一女
男慶進。
先公夭。
系子養觀。
女適柳同春
公之弟掌令宗發氏。
使姪原進奉遺事來。
示余乞銘其墓。
自惟無似
何敢當是役。
平日景仰公夙矣。
間嘗再候公於其第。
覿德而心醉焉。
故遂不辭而謹敍如右
銘曰。
孔門三千。
好學無幾
在古猶然
矧今豈易。
卓哉川翁。
篤實爲己。
受訣湖上
服膺沒齒
四非必克。
三省是事
俛焉孜孜
有進無止
成行尊。
君子有斐。
如嶽之停。
如玉之粹。
高蹈林泉
軒冕雲視。
有來摳衣
玄鍵開示
斯道不亡。
大名其施。
我銘于墓。
昭揭無墜。
塤齋尹公墓碣銘(並序)
公元1573年
公諱弘宣字伯任
塤齋其自號也。
尹氏平山
有奉常大夫賜紫金魚袋巨臣爲鼻祖
入我朝刑曹判書尙著。
七世祖。
高祖諱權參奉
自京遷永嘉
復遷一善
曾祖諱希聘。
勵節校尉號默軒
祖諱莘起習讀
考諱瑗。
永川李氏
生員光彥之女。
萬曆癸酉
一月
公生于鳳溪里。
警穎
八歲小學
稍長與弟篪亭弘濟
勵志爲學
早遊寒旅兩先生之門。
心性圖,朱子釋疑以質。
見稱賞。
與同鄕諸名勝
若崔訒齋晛,盧敬庵景任講磨道義
文康公以爲魯多君子
篤孝
先公喪於壬辰亂中。
殮葬克致無憾
母夫人承順無違
晨起祠堂
訓誨諸子
俾不迷所向
壬子司馬
絶意進取
閒居靜養
以爲樂。
己巳十一月以疾卒。
壽五十七。
葬彌洞負庚原。
洪州洪氏。
處士國良之女。
二男心傳義傳
五女適崔允厚,宋時鼎,李志規,宋世杰,李之維。
心傳三男商弼,商翊,商耉。
義傳一男商老
曾玄以下不錄
公之七世孫上舍永爕。
將樹碣公墓
以故左尹金公夢華所撰狀。
示余乞爲銘。
銘曰。
大賢友諸益。
魯子賤豈獨
鳳水秀其毓。
成均進士三樂堂朴公墓碣銘(並序)
公元1809年
嘯臯朴先生賢孫諱樅茂字季眞號三樂堂
往在正廟丙午
榮川士廟享公于郡之山泉
今其六世孫直長時源。
爲將樹碣于墓。
以其門父老命錦江張公璶所撰狀。
示余乞爲銘曰。
惟我嘯臯之墓。
先愚伏先生寔銘之。
玆乃世修誼也。
執事可辭諸。
盖請之甚
公元1582年
𢢽。
不獲已据狀而謹叙之曰。
公以萬曆壬午生。
二十八擧國子。
遊吾先祖曁旅軒蒼石先生之門。
而於寒岡先生質問請益尤多
孝睦忠義
過絶人。
事親奉祭
極其誠敬
友弟妹甚篤。
貧族竆喪。
之如不及
甲子适變南廵
公在義旅管其餉。
竭力不言勞曰。
殉國職也。
國忌
無遠近必食素。
丁丑下城
擧國從改正朔
公憤不已
獨用崇禎年號
入蓮華山歿世
端直剛介
嘗爲郡庠齋長
聖廟守僕被官刑死。
諸生不入校者月餘
監司詰其由。
公曰周世宗孔林
樵牧不禁
誅其傍近四五家而責守之官
今直奴雖賤。
草木有間
無辜草薙之。
豈尊聖廟之意哉。
監司爲治其官吏
公乃後入
公素疾惡
不能容人之過。
州序區別嚴切
鄕綱肅然
亦一惟公無私
有犯者亦不校也。
經行屢被薦。
至欲召侍經席而未果
八十三以崇禎甲辰卒。
迹其終始
其爲鄕人之所尸祝
詎不宜哉
朴氏本潘南人
八世祖尙衷有學行名。
諡文正
子訔相我太宗
諡平度
三世至贈天官卿珩。
自安東徙川。
子諱承任。
卽嘯臯先生
文章學行
明宣朝官至大司諫
子漉副護軍
卽公考也。
金海
公元1809年
許氏。
生員士廉女。
配務安朴氏。
地官卿。
尙右兵使毅長女
公墓
在郡南大義谷庚向原。
一女無子。
再從兄子烚。
贈司僕正
女士人申尙
僕正二男三女
男嗣基贈左承旨,履基。
女宋世俊,朴震稷,黃振。
嗣基三男二女
男文曄進士,文昱贈參判,文暹。
女生張直方士人琴命元。
履基二男文尙,文台
曾玄以下不盡錄。
銘曰。
讀書以達其識。
爲善以厚其德。
常要直在胷中
貧亦樂。
第觀公自號。
亦可見允爲名祖之孫。
而不負師門之所學。
後欲知公者。
盍視此顯刻。
醉隱處士公墓碣銘(並序)
公元1603年
公諱德溥字儒咸
醉隱其自號也。
宋氏出礪良。
麗有貞烈公禮,正嘉公瑞大顯
入我朝簪纓相望
主簿諱亮
以孝行㫌閭享俎豆
是爲公大父
父諱以鎭。
晉州姜氏。
參議汝𦩠女。
萬曆癸卯八月日公生。
甲寅四月日歿。
壽七十二。
于商之莊洞午向原。
公幼穎悟
成童已就
從先生長者。
深見奬許
丙子對殿策被選
以數外屈。
下城後。
廢擧不復應。
器宇軒昂
直道而行
嘗慨鄕風渝薄而欲救正之。
爲當路者所構謫北關
木齋洪公送之以
公元1794年
詩。
濁世危言
天理不死之句。
東溟世濂時按北節伸其寃。
儒生朴必華等數百人叫閽
不踰年宥還。
則不以爲慼欣
孝友
母夫人病革
血指以進。
葬祭一遵禮制
廬墓三年
及遭外艱亦如之。
有姊貧。
甚多
公捐己財悉償。
孤甥如己生。
交朋友必以信。
平生不治産業
家居敎授生徒以爲樂。
端坐超然也。
客至惟以酒詩相酬而已
性喜飮。
然醉輒憑几噤默無失儀。
居常謹言語。
絶口不談人過。
有疾
子弟幅巾深衣
治歲月之制。
臨終正衣冠坐。
婦女
反席恬然而逝。
公所君子曰終者非耶。
鐵城李氏
文敬公杏村之後
生員時榦女。
舅姑孝。
子女義。
婢僕以恩。
先公四年歿。
孝谷巳向原。
二男二女
男長熲生員
次領。
女安應庚,李之蕃。
三男二女
男之馨,之馪,之馝。
女李長至
二男二女
男光𩡘,光馥。
某某
曾玄以下不錄
之後孫啓周。
李新在寬所撰狀。
示余求銘公墓
不獲
敍次如右
系以詩曰。
確有秉灼有行
義孝吁其稱。
南臯處士高靈公墓碣文
高靈朴生慶家奉其六世南臯公家狀
謁余請銘
公元1816年
其墓曰。
先祖寔與先無忝爲道義交。
幸垂一言闡揚之。
余辭不獲
於是取考其世德
則朴氏盖高靈人
而在麗朝有若三重大匡東北都廵問使東臣鼻祖
自後奕世嬋嫣
本朝有若蔚山郡守兵曹判書承老,正憲大夫訓鍊院事炯。
六世五世祖。
梁山郡守繼祖,鍾城判官溢,禮賓主簿承政左承旨廷璠。
高曾及祖。
承旨之生考樂樂堂澤。
高世行。
大爲南冥曹文貞公稱賞
承旨又克世之。
金松庵忘憂
倡義討倭有功
又從寒旅兩先生遊。
世稱爲鶴巖先生
父子廟食於鄕。
生成生員梅軒諱昌先
公考
而有俊才
不幸早歿。
慶州李氏
思堂黿之後
文校理瀼西光胤之女也。
旣又取考其行蹟
公器端潔
資性孝友
先公之喪。
年甫成童
而杖踊就位
無所闕。
母氏極其忠敬
釣採以繼甘旨
常婉容侍側
不暫離。
遭艱
流離顚沛中。
附身附棺之物。
克致無憾
公素忌痘疾。
季氏之始遘也。
直入以診。
善治痘者。
涕泣懇乞
得其許。
醫言人齒散最良。
公卽自拔齒以劑之。
不能救。
沒身銜痛
拊其子女若己出。
敎養成立之。
此則內行之篤也。
至丙子南漢
公元1605年
之報。
西望痛哭儒冠何尙爲哉。
及甲申大明亡則隱於醴泉龍門山下。
入山惟恐不深。
當天下有大變之時。
潔身晦跡自靖如公者。
果幾人哉。
此則志節之卓也。
又公早遘愍凶。
無父師友敎導
而能自知有古人之學。
平居用力不淺。
與曹湖翁挺融吾先祖無忝齋。
樂與之友善
每居閒興發
扁舟草履
往來湖山莫逆也。
公之見推於一時名勝如此
公諱應衡字詹伯。
南臯其號也。
萬曆乙巳月日
於縣津里
離居復還
戊戌某月日卒。
壽五十四。
八溪北德谷負坎原。
東萊鄭氏。
參奉榮後之女。
應敎渙之五代孫也。
二女李在參奉,曹賢。
嗣子望之縣監。
生三三女
男世元,世亨世貞
尹忠經歷,金達行,李恒宣傳
李在憲女二盧夏徵,趙泳。
賢男澂,女李頤參奉,李增燁進士
不錄
后溪處士載寧公墓碣銘(並序)
公諱栐字士直姓李氏
后溪其自號也。
新羅開國元臣謁平。
降于月城之瓢巖。
故李之貫月城者。
皆祖焉。
麗興有諱禹偁以補祚功臣門下侍中
食采載寧郡。
故貫載寧者。
皆祖焉。
入我朝弘文館副提學
孟賢七子
第六曰瑗。
始家于寧海
官縣監。
是爲公五世祖。
高祖殷副司直贈左承旨
曾祖諱涵官縣監贈天官少宰
祖諱時明文行於時
丙子下城後卽廢擧
調陵署不就
天官卿
三世推恩
以公叔父玄逸貴也。
考諱隆逸。
倜儻經綸才。
一時名碩以傑巨人稱之。
光州金氏
近始齋垓之曾孫礎之女。
公以崇陵庚戌月日生
元陵乙卯月日卒
壽六十六。
葬于府東細川生達洞負未原。
姿貌瀅澈如冰玉。
自受句讀
警敏凡兒
七八歲識致詞華。
已克超詣
授室
婦翁梧陰文夏游。
入易東陶山等院。
讀書
文學之士。
講劘不輟
當是恒齋兄弟俱無恙。
公從氏密庵叔氏顧齋二公
以賢父兄誘掖之。
以外以內
德器自成。
行誼甚備
事先公動皆協意
及其寢疾
藥餌滫瀡之供。
必身執不委人。
歷數如一日。
遭喪
守制甚嚴。
葬祭一從公家禮。
或有疑變。
稟質家庭而行之。
逮後喪其致毁一如前喪。
再三省墓
不以祁寒盛暑而或廢之。
服闋日拜廟。
躳掃廟庭
或謂晨謁適子事。
支子所宜
瞿然輟數日。
旣而歎曰禮雖然
奈情不可遏何。
使父母存。
吾其曠省問乎。
事亡宜無異
遂復行之。
顧齋公晩棲洛水涯。
相距遠。
公月必候。
或至再三
留連講討
以盡塤篪之歡。
飭勵諸子姪習詩書
毋敢或惰。
使有所成就
仁愛之心。
根於天性
有疾竆餓者。
必思有以濟之
嘗値大饑
一小的賴免顚壑。
至有結草之願。
公少嘗應擧
擅塲屋名。
旣而謝絶之。
一以求道爲志。
閉門下帷
俯讀仰思
而尤用力羲文之易。
多所默契
觀象玩占
不以竆約介懷
簞瓢屢空晏如也。
平居鞱默自表顯。
霽山金公嘗論繼善成性義。
長牋抵公。
欲得折衷之言。
略綽說以報。
微示己意而止。
不喜著述名。
有稿卽毁之。
幸而遺者。
若干篇。
雋永爾雅可誦也。
昌寧成氏。
梧陰之女。
先公卒。
墓與公合焉。
二男一女
男長鳳煥次胄煥出。
李庭萬无後。
鳳煥二男遠興遠出。
一女李述靖。
胄煥二男恢遠溥遠出。
一女權濟弘。
紀遠三男一女
興遠三男一女
恢遠二男二女
溥遠一男一女
李述靖二男二女
公之曾孫宇謙。
以公遺事
示余求銘公墓
不獲
遂按而爲之敍。
系以銘曰。
制行何其篤。
守己何其確。
懷玉而甘衣褐
唾珠而棄如礫。
於焉所存可想得。
不曰允稱乎古家名德
中厓處士豐壤公墓碣銘(並序)
公元1806年
中厓處士公諱時經字羲甫。
其先豐壤人。
高麗平章事孟爲始祖
本朝議事崇爲十一世祖
贈吏曹參判黔澗先生諱靖爲五世祖。
高祖將仕郞諱榮遠
曾祖成均生員諱稜。
通德郞諱大胤。
通德郞諱瀣。
世以行誼文學重於鄕。
義城金氏觀察使聲久女。
甚有婦德
公以肅廟丙寅十一月日生
卒於英廟乙亥四月日。
享年七十。
其年九月庚子
葬于一善北壽泰艮坐原。
前配羅孺人墓下也。
神采秀朗
器宇莊重
幼卽有成儀度
儼然端坐
婢僕莫敢喧其側。
讀書至忠烈士伏節死義處。
掩卷擊節不已
天性至孝
愉惋承順
以致愛敬
微細事必稟命而行。
無所敢自遂也。
先夫人歿于癘。
宮中無相
治喪一惟禮。
先公疾沈積年
不解侍護如一日。
所以適口體者。
不致盡。
遭艱
公已向衰。
而啜粥具絰。
晝夜伏於柩傍。
不顧寒暑
旣葬日省墓不廢。
三年不入中門
其遇喪餘。
潔誠將事
哀號不忍聞。
每朝夙興拜廟。
事系爲先則隨處盡心力。
帥先諸門少。
不以老或懈。
伯姊歿。
夫家窶甚
以殯歸葬
祭以禮。
又養其子女嫁娶之。
常以謹默後生
毋得議守宰政治
租賦必先於人。
性廉朴素
非其義。
一毫不苟取。
諸婦華服則命藏之
以襚竆族喪。
喜酒
亦惟小酌微醺
不爲所困。
家之南有一厓成臺者。
公種蒼栢五六株於其上。
有時讀書之餘。
乘興孤往
逍遙以寄其趣。
以中自號者此也
弱冠已知有吾人用力處。
雖以親命應擧而非其好也。
親歿卽謝去之。
專心用工於學。
動靜語默
一遵繩墨
應接之暇。
危坐終日
經史百家
皆熟讀成誦
尤深於易中庸節要等書。
嗜之若芻豢
平居處獨如衆。
不以隱闇而有所忽。
義所當爲
不顧利害
是其學力所至焯焯
羣行又惡不如彼哉。
疾革諸弟子孫
勤謹忠信等語。
申申勉戒之。
因云世人臨死
分産業爲第一處置
而吾平生性疎。
無營畫物。
以此貽之。
遂屛婦女正席而終。
於乎善哉
羅氏安定
參議萬葉之孫。
郞星弼之女。
淑德
善修婦道
先公四十二年歿。
繼配星山呂氏
曹郞榮徵通德以賢爲祖若考。
舅姑孝。
奉祭接賓
咸中其宜。
閨門井井有法
後公二年歿。
墓在萬景山向坤原。
公有二男三女
二女羅氏出。
餘皆呂氏出也。
男長錫愚文科持平
次錫魯。
女士李文龍,盧絅光洙。
錫愚有四
子虎然豹然獅然虬然。
錫魯二子二女云云
乃者虎然氏以家狀示余。
求銘公墓
不獲
序次如右
又系之曰。
拙修齋權公常稱公爲隱德高行之士。
信知言矣。
余觀之。
公盖有本而如是
豈不可篤學君子哉。
朝奉大夫憲府持平漢陽公墓碣銘(並序)
公元1815年
公諱德純字顯甫
其先陽人也。
麗時有諱之壽。
起自北邊
著勳庸爲雙城摠管
子孫襲爵
至諱仁璧以我太祖姊壻
太祖王日隆
欲事二姓
退老襄陽
襄陽人爲立忠賢祠
卒謚襄烈
襄烈有子諱涓。
太祖
襄烈謂曰在汝則處義異於我。
汝以我事王氏者事李氏
後果佐命功臣右議政漢平君諡良敬
至諱琮官縣監。
靜庵文正公被禍
遯于大嶺之南。
子孫仍世居焉。
至掌隷院判决事光義直長諱佺
是爲公高曾祖。
祖諱廷珩進士
入泮多士請斬李爾瞻
丙子後廢擧。
隱於詩酒而終。
李徵士時明謂與屈子醒而沈。
懷憤同。
考諱頵將仕郞
俊爽施義
豐山柳氏
宣敎郞世長之女。
謙庵先生雲龍玄孫
斤斤女士風。
有四子。
公其長也。
公以寧陵壬辰六月日生
少負俊氣
帖帖
公元1772年
繩墨
入學
將仕鈐束甚嚴。
別置兄弟一室而去屨襪。
使不得出入
遊惰加鞭箠。
以故公文夙就
下筆滔滔
詞采爛如。
行己處事
豁達多大節。
儕流莫望焉。
己巳肅廟招館學諸生親策之。
及對公擢第一。
明年殿試擢第一。
華聞藉甚
典籍監察
爲禮曹佐正郞曹郞者各一。
仍通臺望。
未幾出佐湖西幕。
方伯李公麟徵知長於才諝倚重之。
每事咨決焉。
又委大訟飜覆者。
公卽取其案。
究得其情。
一言而斷之。
李公大喜稱善。
已而見屈者挾勢家造飛語以中公
公竟坐罷。
識者咸謂公所判是。
壬申除結城縣。
以親老不赴。
夏復儀曹
騎省
拜司憲府持平
刺擧無所避。
棘棘不阿
事有可爭執
期必蒙允而後已。
凜然諫官風。
告病遞付司直
明年癸酉正月日。
卒于京邸
壽四十二。
訃聞命賜棺材
搢紳大夫爭致賻誄而悼之。
護歸漢江
以送者數百人
用其年某月日
葬于水比某向
丙午遷于安東才山龍洞午坐
配三淑人祔焉。
英陽南氏通德郞天斗女。
生一男喜命。
一善金氏學生必鳴女。
二男喜聖,喜定
草溪鄭氏進士寀女。
未及育。
喜命二男師道致道
喜聖一男
女權國觀生員
喜定一男履道
師道一男居寬。
一女李賢鏡。
致道無子子族子居簡
一女權思
無子子履道子居安
履道二男居吉,居安出。
一女述源。
居寬四男
明復妹壻也。
陽復時復,應復。
二女纘運,李周爕
不錄
風儀軒昂
顧眄偉如
讀書不屑屑於章句
而惟通大義得要旨是務。
持身區區於撿束。
而惟嚴大防彝倫是思。
疎暢簡易
磊落正大
而又嘗遊於外氏
文獻大家
薰陶淬礪有素
故雖從事科臼
寄跡宦途
其中嶷嶷自立
不變所守。
方其初登第也。
至公所舘。
時夜正半。
呼壯元甚急
公方寢略不動。
徐謂曰吾已知無譁
是其於倘來榮利
豈有毫髮羨慕
異時臺省風裁
無所屈撓氣像
已兆於此矣。
向使天假之年而益就其志業
以克展布於世。
則其樹立之卓。
夫豈小哉
顧乃中途遽夭。
嗚呼惜哉。
遺稿若干卷藏于家。
公之曾孫居安氏。
以其族叔晩谷翁所撰狀示余。
求銘公墓
不敢以不文辭
遂据其狀而序次如右
係以銘。
銘曰。
太白之東。
峙爲日月
神氣感。
碩人宜出。
其來不偶
其去何忽。
瞻彼海上
山容猶屹。
我思公像。
百世髣髴
憲府持平存省齋趙公墓碣銘(並序)
公元1760年
英廟庚辰十月
特除前騎郞趙公錫愚爲司憲府持平
于時公卒已有日矣。
牒下。
其孤等不敢受。
翌年辛巳
從父弟錫穆以右史侍上。
始聞公之死
驚悼
卽命還其牒。
題主曰此人臺職
今亦晩矣。
因飭道臣致賻。
盖公公輔器也。
曾於注書時
藥房郞侍上疾凡八日
得天褒非一。
始則曰見其貌其心正矣。
旣而曰醇實善人。
及以兵郞扈侍
又敎曰復見汝。
爲人儘佳矣。
盖公侍藥時。
丸咳發。
上一笑。
及是上又爲之提敎曰。
予與汝。
俱無忘此事也。
從來眷注有若是者。
故其卒也。
哀榮備至
若是焉。
然以公而止於是何哉。
公字景顔
系出豐壤
平章事孟爲鼻祖
中世本朝中樞事諱崇。
其後尙州者皆祖焉。
七世至黔澗先生諱靖贈天官亞卿
以德學享書院
三世諱大胤以孝聞。
子諱瀣號疎軒。
厚德重望
子諱時經號中厓。
有問誼行
是爲公曾祖祖考考。
星山呂氏
通德以賢女。
以景廟辛丑正月生公
聰穎
五歲通孝經。
擧止莊重老成人
羣兒有犯。
笑不較。
學史至武王伐紂曰。
暴君也。
武王何爲以臣而伐之。
八歲
公元1788年
戊申亂。
慨然奮曰孰有爲吾君起義者耶。
一日在堂
金吾同姓氏者爲過訪馳入。
時鞫逆方蔓。
一里驚怖
晏然迎謂曰郞何不意來。
驚怖人爲
從容入報長者
大稱謝。
成童刻意篤課經傳
諸子百家
涉獵不怠
弱冠以後
志尙見識益高
俗學外有儒學
其所居曰存省齋。
座右太極天命等圖而常目之。
每歎理氣不明
而有認氣爲理之弊。
病心學而至於病世者此也。
爲之辨析精微焉。
至如陰陽星曆律呂卜筮籌數兵田之屬。
亦皆旁通大略
以爲達施之具。
然以雜藝易壞人心術。
未嘗以語人。
從事時文
一以典雅理勝爲主
英廟甲戌增廣第。
選補院。
參堂后實薦。
一日心動
卽棄返。
先公卧床病矣。
異之
乙亥遭艱
丙子又丁母夫人憂。
附身附棺。
誠必信。
克致無憾
涉疑變者。
博考明據以處。
務令情文相稱
守制嚴苦
具絰以終三年。
戊寅還爲注書。
其以藥房郞侍上疾。
此時也。
己卯敍勞陞典籍
未幾特敎除兵曹佐郞
尋陞正郞
除平安都事不赴。
是日匹馬南還
飯疏羹藜
怡然自適
無復仕進意。
季氏聯床講討以爲樂。
庚辰十月日以疾卒。
嶺洛士大
公元1761年
莫不痛惜吾黨無祿
公器弘深
志業遠大
平居飭躳
未始有少懈。
若其用工處。
則惟以養性察理
第一要訣
中夜起坐
以驗一氣之孔神。
見得氣像好處
讀書必求其大意
而尤用力近思一部
朝起整襟讀三四過。
然後應接物事
禁苑直宿之時。
未嘗廢焉。
篤於人倫
事親愉婉承順
極其誠。
孤終不忍先公座。
冠屨杖几
藏之不敢毁。
忌日悲號袒括時。
早起拜廟。
不廢風雨
季氏甚至
異居
猶朝夕同寢食。
不忍須臾離。
宗黨盡其恩睦。
不以疎賤有間曰。
祖先骨肉均也。
接物和厚
持論寬平
遇事紛亂乖爭者。
一惟鎭安之爲務。
不言長短隱微
義理關頭一劒兩截
毫髮苟且意。
平生立心
惟在光明正大四字
方其屢擧不利
人有媒捷階者。
公笑斥之曰君不知我耶。
子中鄕解。
病未赴省
或勸附後試
則曰吾豈使小兒輩作欺君事也。
命棄其解。
雅不樂進取。
方其以騎郞赴召也。
季氏曰吾不久當還。
毋撤我床。
毋廢我耕田待之
其明年果返。
盖欲優遊以卒其業。
愛君憂國之心。
不以𤱶畒而忘焉。
或於寢席上
歔欷不能寐。
季氏密問其故。
流涕言曰今東宮仁孝
公元1763年
出天。
余藥郞侍大朝時。
竊觀問寢之節。
每晨夜露立。
憂形於色。
文王之孝。
無以加焉。
兇賊憚其威明
欲構禍。
其機已動。
匪久必變作矣。
國家奈何
後三年果有某年之變。
使公而在者。
忠憤所激。
安知無不但已者存。
而顧不及見矣。
抑其溘然
爲反勝也耶
儉約嗜好物。
牕外惟種數叢十竿而已
有時携冠童六七。
游玩泉石佳處
翛然有出塵之趣。
朔望則會諸族於先廟齋。
講經傳或小學一篇
勸戒能否
縣中子弟亦爲之考課
申之以孝揖遜之道。
以爲常。
盖其䂓模之大。
不欲止於獨善如此
曏若天假之年得遂素志
以其飽滿之餘。
卒以展布於世。
其所賁餙皇猷
倡導儒術者。
如何哉。
顧乃中道而歿。
以孤吾黨之所顒望焉。
嗚呼其可慨也夫
明年辛巳
從先兆葬于萬景山艮坐原。
公凡三娶
初配豐山柳氏後潛女。
修巖先生玄孫也。
柔嘉淑明
孝事舅姑
敬君子如賓。
先公十四年而歿。
窆壽泰酉坐原。
有四子。
虎然有文學篤行
豹然生員
亦有征邁之實。
獅然虬然。
繼配密陽朴氏成煥女。
文穆公松堂先生後也。
婉順婦德
諸子所生
先公十五年歿。
窆壽泰坤坐原。
三配義城金氏
寬和云。
乃者虎然氏撰家狀示余。
一言以識公墓
余固夙慕風猷者。
遂就其狀而序次如右
系以銘。
銘曰。
英廟則哲
官惟賢
華褒所加。
前途無邊
維時存省
新起自嶺。
曰見爾貌。
如心正。
其正如何
天與準衡
輔以學術
擬需章程
發軔伊始
蔚厥聲聞
俄超栢府
王曰猶晩。
胡不少須。
以克大展。
才難此世。
如公寔鮮。
使其壽考
斯文有賴
嗚呼璧宿。
乍明旋晦。
萬景之東。
大江泱泱
公神在此。
公名與長。
處士黃公墓碣銘(並序)
公元1781年
杞榟楩枏
深山中。
不見取於匠石
蒼然蔚然
其天者自如焉。
士之抱朴茂之質而老於草澤者。
奚損乎其眞。
今於處士長水黃公有徵焉。
公諱瑞煕字光國
英陵相翼成公諱喜之後也。
中廟有諱孝獻
文章行官天官亞卿
仁廟有諱紐學於吾先祖文莊公
邃經學官持平
卽公之九世六世祖也。
高祖諱壖
曾祖諱鐘亮。
祖諱沇。
考諱道重。
隱德不仕。
延安李氏
延原府院君光庭之後
以景廟辛丑八月生公
少有局度幹事
屹然一家帲幪
好氣義。
憂人憂急人急。
方略無不周。
嘗劬
公元1791年
不怠
及孤以家貧親老。
季氏啓煕曰。
吾於文學
苟力爲之。
可以科第門戶
遺業旁落
無以菽水何。
縱平遊學
吾欲效陳曲逆之兄。
爾其勉之
課僮力穡
以致
其養太孺人豆極旨甘
絺纊適燠凉。
膴仕無以過之。
遭艱踰制
殮葬皆得恔於心。
仲父母如父母
友愛篤摯
季氏貢於鄕幾十數
盤纏皆令無與知。
及期上之馬以送。
至於冬春糴稅百需
自當不以惱其心。
使得文學
或病㞃則躳藥餌護視
浹數旬不交睫
至手掬矢溲而無難色。
竟得良已
從子病幾殊。
冒雨行五十里求人蔘以療之。
其篤於人倫如此
平居賓客
常酌以大白交酬之。
盡其歡。
行己持論
磊落正大
鄕里敬服
七十一以正廟辛亥九月日卒
葬于中牟縣洞甲坐原。
全州李氏
永興大君之後
學生綎之女。
孝於舅姑
順於夫子
葬與公同塋。
一女趙述和。
嗣子老生一男泰鉉。
記余少時
累拜公。
見其白皙鬚髥
風度弘偉
休休巨人長者氣像
心竊歎仰之。
今巖老將欲表公之墓。
以狀求余文
遂書之如右。
系以銘曰。
聖賢書談性命理者。
盡分彝倫
未必能勝公。
彼結紫懷黃揚揚朝市間者
亦未知內行果如公否。
而來全而歸。
又何憾於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