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x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蜻蛉国志
[世系图]
蜻蛉国志
[世系图]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45H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45L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46H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46L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47H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47L 页

天神七代者。日本开辟之初。生一物。状如苇牙。化为神。号曰国常立尊。亦曰天御中主。为阳神。有五行德。当寅会盘古之时。有曰国狭槌尊。阳神。水德。曰丰斟渟尊。阳神。火德。三神。各一神。而无阴神。有曰泥土煮尊。阳神。木德。其阴神曰沙土煮尊。自此时。虽有男女。未有夫妇之道。有曰大户道尊。阳神。金德。其阴神曰大户间边尊。有曰面足尊。阳神。土德。其阴神曰惶根尊。有曰伊奘诺尊。阳神。其阴神曰伊奘册(一作冉)尊。见鹡鸰头尾之摇。始有夫妇生产之事。
地神五代者。伊奘诺尊之子。曰天照大神。又号太日孁尊。有子曰正哉吾胜胜速日天忍穗耳尊。子曰天津彦彦火琼琼杵尊。母为高皇彦孁(产灵)尊。女栲幡千千姬也。子曰彦火火出见尊。母为大山祇神。女木花开耶姬也。自天照大神。至彦火火。当卯辰巳三会。子曰彦波潋武鸬鹚羽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48H 页

人皇之始。曰神武天皇。幼名狭野。号日本盘(一作磐)余彦尊。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48L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49H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49L 页

又有所谓南朝者。自后醍醐。始为南帝。子曰后村上。传子长庆院。长庆院传其弟熙成。王号后龟山院。四世凡五十六年。
伪年号。起于孝德。曰大化五。白雉五。白雉之后。斋(一作齐)明。天智。并无年号。天武曰白凤十四。朱鸟一。朱鸟之后。持统无年号。文武曰大宝三。文武自元年。至四年。亦无年号。自五年。始有之庆云四。元明曰和铜七。元正曰灵龟二。养老七。圣武曰神龟五。天平二十。孝谦曰天平胜宝八。废帝曰天平宝字八。始二年系孝谦。称德曰天平神护二。神护景云三。光仁曰宝龟十一。天应一。桓武曰延历二十四。平城曰大同四。嵯峨曰弘仁十四。淳和曰天长十。仁明曰承和十四。嘉祥二(一作三)。文德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50H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50L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51H 页

孝霝时。秦人徐福。来居纪伊州。景行时。使其子武尊。击熊袭诛吉备。仲哀与其伪后神功。将攻新罗。至筑前州死。神功渡海击新罗有功。钦明时。百济纳佛经。敏达时。高句丽使。致乌羽书。推古时。遣小野妹子。至隋有日出月出之语。应神时。得百济文人王仁。斋明时。百济丰璋以质子来。孝德时。新罗使知万来闻。其着唐衣冠。谓将感众。自境还送。宇多时。元兵与高丽兵。来征大败而走。后小松时。通大明。继体安閒。治主也。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51L 页

自神武开国以后。一姓相传。以至于今。父传子。子多子则立神所主者。盖决于巫卜也。无子。则择近宗子弟立神所主者。子幼则姊姑中立未笄者。至其子年长则归其位。为比丘尼。而其子。皆剃头发为僧。号法亲王。诸女皆为比丘尼。
倭皇每月自初一日。至十五日。礼神念佛素食。不近女侍。独坐齐居。自十五日。至晦日。居处饮食无异平人。游衍街市。民庶让路。宫室衣服。饮食器用。朴素俭约。宫中常寂然无哗。自处以神佛。国人俱以神主待之。
姓氏
允恭四年。伪诏曰。今万姓。上下相争。难知其宲。使群臣正错。诸氏姓人等。沐浴齐戒。各为盟神探汤。得宲者自全。不得实者皆伤。自是之后。氏姓自定。
源,平,藤,橘四姓为日本之望天智八年赐内大臣镰足连藤原氏。圣武天平八年。赐葛城亲母县犬养宿称(一作祢)以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52H 页

摄家有五家。皆藤原姓。以摄政关白。为先清和有九家。俗曰华族。三公及大政大臣。传授相承。大臣家有三家。凡摄家清华。至大臣而兼大将大臣家。至大臣不能兼大将名家。有十三家。文笔儒道之官。又有羽林家。武官也。其外诸家。有曰闲院家。曰日野家。曰劝修寺家。曰四条家。曰水无濑家。曰松木家。曰高仓。日(一作曰)花山院。曰薮皆藤氏也。馀不能殚记。此最倭之世臣家也。
其氏皆冒地名。或以城府。或以村里。或以封邑。或以官职。大抵重氏而轻姓。公私文字。书氏而不书姓。
自中国入者。称秦裔者。曰秦氏。称汉裔者。曰刘氏。自三韩入者。新罗人。曰韩氏。百济人。曰馀氏。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52L 页

推古倭皇。始定十二阶。孝德倭皇。始置百官八省。天智倭皇。定二十六阶。文武倭皇。大宝元年。淡海公。撰律令。是年赠大纳言正广王大伴御行宿称(一作祢)职。为右大臣。此赠官之始也。
神祗官。置诸官之上。有伯太副,少副,祐史。唐名太常。摄政者。仲哀死。神功后击新罗而归。生皇子。后遂摄政推古女皇。以侄厩户皇子。摄政。清和倭皇。幼即位。外祖藤原忠仁公。摄政。此人臣摄政之始也。关白者。取汉宣帝时霍光关白之义。阳成元庆四年。忠仁公之子昭宣公。罢摄政。为关白。亦称博陆侯。大政大臣。唐名太师。左大臣。唐名左丞相。右大臣。唐名右丞相。内大臣。令外之官而无职掌。仪同三司。准大臣。大纳言。唐名侍中。中纳言。唐名黄门。参议。唐名谏议。少纳言。唐名给事中。左近卫大将。右近卫大将。唐名左右亲卫。武官之极也。左中将。右中将。唐名羽林中郎将。左少将。右少将。唐名羽林次将。将监。左右近卫之将监也。左卫门。右卫门。唐名金吾。左兵卫。右兵卫。唐名武卫。左马右马。各有头允属。唐名典厩。兵库有头助允属。征夷大将军。号为公方家。唐名元帅。外记。外史也。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53H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53L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54H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54L 页

位阶之次第凡三十。曰正一位。从一位。正二位。从二位。正三位。从三位。只单位。正四位。从四位。正五位。从五位。正六位。从六位。正七位。从七位。正八位。从八位。大初位。少初位。每位各分上下焉。诸官属配当其八省。曰卿。曰大少辅。曰丞。曰录其诸职。曰大夫。曰亮。曰大少进。曰属其诸寮。曰头。曰助。曰允。曰属其诸司。曰正。曰祐(一作佑)。曰令史坊官之主殿主马。变正为首。其弹正曰尹。曰大小(一作少)弼。曰大小(一作少)忠。曰大小(一作少)疏其诸使。曰长官。曰次官。曰判官。曰主典。其检非违使。曰别当。曰佐。曰尉。曰志其诸国司。曰守。曰介。曰椽(一作掾)。曰目其卫府。曰督。曰佐。曰尉。曰志。一年二度除目。正月十一日除外官。秋除在京诸司。
僧官者。有御门迹。宇多倭皇。入释门。营御室于仁和寺居焉。因称御门迹。凡二十三寺院。大僧正准大纳言。正僧正准中纳言。权僧正准参议。又有大僧都。少僧都。律师焉。法印准少将。法眼准侍从。法桥准五位。
人物
日本之人。大抵柔而能坚。坚而亦不能悠久。弱而能忍。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55H 页

关白之名。始于阳成时。阳成有子曰贞纯。贤而多武略。倭皇举国政。以听。时唐僖宗乾符三年也。传其子基经。专擅权柄。自称关白。死谥昭宣。至其孙赖朝。逐安德倭皇。杀乱政大臣平清盛。退居武藏州之镰仓。威振一国。其后有尊氏将军者。亦据江户。专征讨。自赖朝以后。各州治兵相攻。而倭皇微弱。不能制故各州世世推兵力完于国内者。为关白。事之以伯主。皆以勇力相尚。自处以列国。迄五百馀年。而秀吉起于其时。遂行秦始之事。恃兵骄横。至于灭亡。而家康代暴。以宽恭俭出治。遂成柔顺之俗。
镰仓十将军者。赖朝昭宣之孙。赖家。其长子也。实朝弑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55L 页

足利十三世者。尊氏。等持院。子义诠。窑箧院子义满。鹿苑院北山殿。子义持。胜定院。子义量。长得院。义满子义教。普广院。赤松满祐弑之。子义胜。庆云院。弟义政慈昭院东山殿。子义尚。常德院。义政侄子义植(一作稙)。惠林院。义政。又有侄子义澄。法住院。子义晴。万松院。子义辉。三好弑之。光源院。弟义昭。以上京都将军。除义昭为十三世。自建武二年。至永禄八年。凡二百三十一年。
草创五君者。曰赖朝。曰尊氏。曰信长。曰秀吉。曰家康也。
北条平氏九代者。时政。时家。子远江守。子义时陆奥守。子泰时武藏守。子时氏修理亮。子经时武藏守。弟时赖相模守。子时宗左马头。子贞时相模守。子高时相模守。
素盏乌尊。贤而有智勇。受命讨叛。至出云国。有大蛇。尾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56H 页

日本武尊者。景行倭皇第六子也。年十六。击熊袭诛吉备。斩难波之恶神。授钺东征。过辞倭姬于伊势神宫。姬赠村云剑。遂至骏河。奔杀贼众。至陆奥入海。平虾夷。其在骏河。草树蒙密。贼焚之。武尊拔村云剑。攘其草树。以免。更剑名曰草薙剑。年三十而死。
平信长元龟元年。以关白。守大坂。威行国中。十年。为其家臣日向守明智所杀。信长义子礼臣秀吉。时出征在外。回军击明智灭之。遂代为关白。秀吉犯大明。寇朝鲜之罪。虽曰难赦。而朝鲜人之斥以篡弑信长者。误也。
源赖朝。清和倭皇十世孙也。父曰义朝。弟曰义经。先是安德倭皇年幼。其祖母白河太后。临制。与其大臣平清盛通。清盛专擅朝政。关白义朝。治兵攻之。军败。为长田忠宗所杀。时赖朝年十四。走至不破关。为兵卫宗清所获。流之于伊豆州蛭小岛。北条时政。见而奇之。以女妻之。遂起兵至相模州。与大庭景亲战。大破之。转至安房。遂定上下总。都于镰仓。与义经合。义经小字牛若。义朝死时。义经未离襁褓。母常盘(一作磐)有殊色。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56L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57H 页

秀吉。本姓丰臣。尾张州中村乡人也。皃寝多力。状如猿国人。号曰猿王。父素贱。秀吉役事平信长。信长收之为义子。举庶务以听之。后为筑前守。初称其姓曰木下。名藤吉。至是。改其姓曰羽柴。信长末年。恣行形杀人不自保。辉元。时据山阳山阴。信长使秀吉击之。会日向守明智弑信长。即与辉元修睦。归讨明智灭之。遂为关白。自安德倭皇以后。各州治兵争长。垂六百年。号为战国。秀吉得南蛮鸟铳法。选兵试艺。使毛利辉元。加藤清正。小西行长等。将之。约以战胜。以所得财宝。城池。赐其将士。战死者。禄其家。又选其子为兵灭国者二百七十。独骏河州之源家康。小田原之北条时宗。负险自守。秀吉屡攻不克。遂羁縻和亲。秀吉。既得志。欲犯大明。为异国皇帝。将以朝鲜为导。仍通于朝鲜。朝鲜严辞斥之。秀吉大怒。欲先侵朝鲜。而虑家康时宗之在后。使人谕意。又请助兵。家康许之。时宗不许之。秀吉。进兵击时宗。期年灌城屠之。遂尽发西海九州及长门,周防,安艺,备前十三州之兵。分九番。向朝鲜。秀吉自往肥前州之名护屋。策应凶机。兵十五万六千七百人。时大明万历二十年壬辰四月。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57L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58H 页

源家康。初以保科为氏。改为松平。系出清和倭皇。六世。有赖义。以伊豫守行国政。六世孙义定。执国命。行关白事。九世至清康。尝宿僧寺。梦掌中生是字。人有占之曰是字。曰下人也。德化覃于天下之兆。自是。威武日增。至其孙家康而一统焉。遂名其寺曰是字寺。家康父广忠早夭。家康既孤。依于宝台寺。寺僧。知其为非常人。尝抽签祝于佛前曰。愿使此儿。贵为太守。家康在傍笑曰。大丈夫当止一州太守而已耶。僧益奇之。及长器量宏大。初据骏河府。见秀吉黩武。家康日治兵自守。秀吉屡攻不克。后遂与议和。羁縻之。秀吉既统合六十州。而尚惮家康之为人。而遂有北犯中国之计。自言我若为中原天子。则当以日本专属家康。家康笑而许之。秀吉遂出兵。犯朝鲜。自往名护屋。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58L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59H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59L 页

秀忠袭位。丁未立。十七年而传位。又四年而死。葬于三缘山。愿堂曰台德院殿。子家光癸亥嗣。二十八年而死。葬于东睿山。愿堂曰大猷院殿。子家纲庚寅立。三十一年而死。附葬于东睿山。愿堂曰俨有院殿。子纲吉庚申立。三十年而死。附葬于东睿山。愿堂曰常宪院殿。时物部双柏。以文学进。而无所用事。子家宣己丑立。四年而死。附葬于三缘山。愿堂曰文照(一作昭)院殿。时源玙。以文学进。致位执政。劝家宣请于倭皇。受王号。变服色。遵华制。不见用而窜死。子家继壬辰嗣。五年而死。附葬于三缘山。愿堂曰有章院殿。无子纪伊守吉宗。入嗣。
吉宗。家康第七子赖宣之子光贞之第三子也。为人魁杰。为纪伊守。多惠政。及承位。去王号。只称关白。专尚武力。常手携三十斤铁杖。时自臂鹰独出。执政原忠力谏。吉宗笑曰。民苟爱戴。虽独行无害我者。民若叛怨。虽居铁关。无能逃祸。即赐绢旌其直言。且敕猎人毋犯民稼。见诸臣衣锦。笑曰吾以绵布为衣。亦足掩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60H 页

应神倭皇十五年。百济人阿直歧。进易经。孝经。山海经。皇子菟道雅(一作稚)。师事之。阿直歧又荐博士王仁。应神遣使请之。久素王命送。王仁。持千家文而至。道雅(一作稚)。又师之。儒教始行。仁本汉高帝之后。有曰鸾鸾之后。有曰王狗狗之孙。为仁。又为难波皇子之师。作难波津歌。仁德宝祚颂。号曰歌父。又能察人相。预知大鹪鹩皇子之将为倭皇。继体时。百济五经博士。段杨尔。王辰尔。高安茂等。来扬榷(一作搉)文学。敏达时。高句丽遣使。有鸟(一作乌)羽之书。群臣莫能读。王辰尔。照以日光读之。盖烝鸟(一作乌)羽于饭气。以帛印羽。则悉拓其字。
灵龟二年。有直(一作真)备者。从唐使入学中国。该洽众艺。归国。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60L 页

小野篁者。岑守之子也。淳和皇时为文章生。官至相模少椽(一作掾)。天性博识。奏营学校于诸国。祀孔子及十哲像。令儒学盛行。后皆废坏。只有下野学校。在于足利。先是。文武大宝元年二月丁巳。始行释奠礼。
垂水广信。性质直好学。仕后醍醐时。倖臣乱政。上书谏不听。遂与妻子耕于垂水。屡徵不起。著书。名曰嘉文乱记。凡六十五卷。延文元年卒。寿九十六。初广信在京。与藤房卿。论学曰。朱晦庵之四书集注。前此六年。始来本国。我幸得之。深尊信也。今借子。子宜覃思。藤房之学。混杂儒佛。故卒不合。
藤原肃。字敛夫。号惺窝。京极黄门定家之孙。而为纯之子也。性聪明。于书无不通。祝髣为浮屠。法名蕣。称妙寿院首座。虽读佛书。志在儒家。尝慕中原及朝鲜。欲入大明。遇风而还。欲渡朝鲜。因师旅而止。朝鲜员外郎姜沆。来客于赤松氏。见敛大夫。加称誉焉。日本儒者。惟读汉唐注疏。而敛夫自据程朱训诂。其功最大。家康闻其才贤。筑室给米。俱辞不受。为家康。尝讲贞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61H 页

林道春。姓藤原。名菊松丸。信时之子也。十四岁。作长恨歌。琵琶行抄解。遍读四库书。二十二岁。所经览。凡四百四十馀部。受业于惺窝。而卒业于惺窝之高弟宋昌山。尝读春秋传。惺窝寄书曰。古人读春秋于罗浮。罗浮。不在罗浮。而在足下明囱净几之上。因号道春。为罗浮山人。谒东照神君。神君问兰多种品。屈原所爱。为何。对曰据朱文公注。则泽兰也。其所应对无碍。皆如此。其论理气悉。从顿悟。尝与朝鲜使者金世濂。论辨四端七情。历事四主。为儒臣皆得恩遇。盖东。武为置太学头之职。以处焉。明历三年卒。年七十五。私谥文敏先生。从享神田孔子圣堂。著书百四十馀部。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61L 页

木贞干。号顺庵。博学能诗。门人鸠巢。以理学名。源玙。号白石。雨森东。号芳洲。贞干。欲变国俗。不剃发。不火葬。从华制。言不行而流放以死。源玙。有才肤浅。遵师说而矜己傲物。亦见废以死。雨森东。亦失所悒悒。终于马州记室。林信笃与源玙。分门相角。信笃。温厚爱人。玙。刚愎自用。欲夺林氏之权。由此而败。
伊藤维祯号仁斋。尝自称自开门户。以待学者。以孔子。为第一圣人。则论语一书。实为最上至。极宇宙第一书。而其第一字。是仁也。义以为配。礼以为辅。忠信以为地。又非穷理之说曰。苟以穷理为先。则虽不以德行为后。然德行自不得不在后也。是所以有害于学问也。盖宗阳明而过高者也。著童子问三卷。又有语孟古义。语孟字义二书。行于世。当元禄之时。林道春之后进也。
物部双柏。字茂卿。号徂徕。又号萱园。陆奥州人。游学四方。诗文。从李沧溟。王弇州。入体格奇健。其为学。则得反己之方。而颇诋程朱。著论语徵。有诗文集百馀卷。盖双柏。以奇伟特拔之才。受东武累世之殊礼。俨然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62H 页

艺文
诗文儒学之行于国中。盖自王仁及智藏弘法两师而始焉。近者江南之籍。辐凑于长埼。家家读书。人人操觚。夷风渐变。圣武天平七年。唐人晋卿来。始通文选尔雅。音孝谦天平宝字元年。命曰博士医师。多非其才。托请得选。非惟损政。亦无益民。其讲经生。三经。传生三史医生太素甲乙脉经本草针生素问针经明堂脉诀。天文生。天官书。汉晋天文志。三色薄赞。韩杨要集。阴阳生。周易新撰。阴阳书。黄帝金匮。五行大义。历算生。汉晋律历议。九章。六章。周髀定天论。并应任用。推古十年。百济国僧观勒。进天文地理历本遁甲方术书。钦明十一年。百济国知药色味者来。名曰王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62L 页

天武第二子。曰大友。其弟曰大津。五言诗。肇于大友。七言诗。肇于大津。五言十句。肇于纪麻吕。七言长篇。肇于纪古麻吕。七言四句。肇于纪男人。人君诗。自天武始。释氏诗。自智藏始。女子诗。自大伴姬始。如藤原肃。林道春父子。石川丈山。深草元政者。才学名世。大抵日本之人。聪明夙慧。四五岁能操毫。十馀岁。咸能作诗。女子之能诗工书者。甚众。其善书者。曰嵯峨倭皇。曰弘法大师。曰但马守橘逸势。其画者。曰巨势金刚(冈。曰)藤原隆能。曰宅磨为远。曰土佐经隆。曰如拙。曰周文。曰雪舟。曰小栗宗丹。曰长谷川等伯。曰狩野正信。曰元信。
圣德太子者。橘礼日之子礼日。即用明倭皇也。在母胎中八月。能言声闻于腹外。十二月而生。四月而言。八人奏事。一时能听。故号八耳皇子。又睿明仁恕。故号圣德太子。与马子大臣。同信佛法。诛守屋大连。时年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63H 页

仲麻吕。或曰仲麿。船守之子也。灵龟二年入唐。时年十六。改名仲满。慕中华。不肯还。改名朝衡。或曰晁卿。与李白。王维。包佶。相友。历左补阙。后归本国。遇风漂到安南。后复入唐。擢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终于唐。
平实时。性耽书籍。建书库于金泽。贮倭汉书万卷。儒书墨印。佛书朱印。押金泽文库四字。为日本学校之第一。诸国学徒群集。
紫式部越前守为时之女初名藤式部陪侍上东门院性聪敏。博观和汉史籍。善歌咏。通佛书。入天台一心三观血脉。撰源氏物语。其言效庄子之寓言。其中若紫之卷。词言绝妙。故改赐名紫式部。后嫁左卫门佐宣孝。物语。本据源光公而作。故题曰源氏物语。
日本三部本书曰旧事记。推古二十八年。厩户皇子。苏我马子撰。凡十卷。自开辟迄当代。古事记。元明和铜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63L 页

日本书籍不可殚记略载闻见漫无次序尘劫记吉田氏著。新古今集。新敕撰集。藤正家著。续古今集。续后撰集。藤为家著。新续古今集。藤雅世著。万叶和歌集。竹取翁著。源氏物语。紫式部著。罗山文集。林道春著。太平记。玄惠著。元亨释书。虎关著。桃蕊编。道宗著。天下白。漆桶居士著。经国集。岛峰安世著。扶桑略记。皇圆著。奥仪抄。清辅著。朗咏集。公任卿著。诸经要文。亲鸾著。选择集。源空著。教行信證。亲鸾著。慕京集。源道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64H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64L 页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65H 页

吉备。自作倭字通行。有创制者。有用中国者。而异义者。辻。街衢也。峠。山岭也。梺。麓之俗字。槙。木密也。柩。偏傍俗字。樫。槲木也。榊。似樒木供神前。栬。秋月红叶木之混称。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65L 页

以吕波四十七字。本歌词也。自以迄远十二字。护命僧正作之。自和迄寸三十五字。弘法大师赓之。盖本梵字十二摩多。三十五体文。而统四十七字。其读也。如歌。本邦。一切言语音声反切。无不出此。或云空海作。炰以。ろ吕。は波。に仁。ほ保。へへ(一作部)。と止。ち知。り利。ぬ奴。骃留。を远。邽和。か加。憯与。た太。れ礼。そ曾。樛川。虡祢。な柰。ら良。む武。う宇。ゐ为。の乃。れ(一作お)于。く久。𡽁也。ま未(一作末)。け计。ふ不。こ己。え江。て天。あ安。さ左。寀几。ゆ由。め女。み美。し之。ゑ惠。ひ比。骍毛。辒世。す寸。
片假文。撮文字半傍作之。作者未详。或云吉备所造。参用以吕波字。以行语通情。国中男女上下。无不通知。イ伊。ロ吕。ハ半。霤仁。ホ保。ヘヘ(一作部)。阁止。チ○(一作千)。リ利。ヌ奴。ル流。ヲ乎。ワ和。カ加。ヨ与。タ多。擿礼。ソ曾。ツ川。子○(一作子)。ナ柰。ラ艮(一作良)。ム牟。闇宇。井○(一作井)。ノ乃。オ于。ク久。マ(一作ヤ)也。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66H 页

神代文。字无传。盖迄垂仁。托日本姬命。有神敕口授。至应神时。百齐文人王仁至。始用汉字。而吴汉两音者。金礼信来留对马岛。传吴音。表信公来筑前。传汉音。是曰唐音。承和之末。正法师来。元庆之初。聪法师来。俱说吴汉两音。凡儒书。多用汉音。佛经。多用吴音。大抵倭音。戛出于上齿上唇。初声轻清。终声散扬。
神佛
倭皇之生。既因神降国中。自称神国。以倭皇为神主。凡有一事。辄谓之神祐神祸。人既笃信。而鬼得以肆其妖孽。伊势神宫出。而国俗化之。其一曰圣女之神。即礼锄八(一作入)姬倭姬两神也。二曰圣母之神。即神功后也。其他春日住吉等。种种名色。不可殚记。故虽三家之村。其一必神宫。其一必僧舍也。其事佛者。非悦其法也。以为明神。而以神道奉之。人神杂糅。气像幽阴。有事则受戒于神。事讫则告成于神。事败则谓之神怒。不敢有尤人之意。亦莫有犯分干纪之志。闾巷男女。饭一饱。步一蹶。皆指谓神降祸福。其俗尚死事。勿论人之贤愚贵贱。能辨一死于可死之地。则立祠而祀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66L 页

住吉大明神者。伊奘诺尊。至日向小户。因以生神。曰底筒男。中筒男。表筒男。同祭神功后。后击三韩时。住吉神。现于海上。因祭之。住吉及玉津岛神柹本人麿。又称和歌三神。
天照大神者。地神五代之首也。神武造宅橿原。祀天照于内里。左配天手力雄命。右配万幡礼秋津姬命。
崇神。有女曰礼锄八(一作入)姬。好鬼神。筑斋宫于伊势州之多气郡。其兄曰垂仁天皇。垂仁之女曰倭姬命。亦从姑。居斋宫。性神异。礼锄。化而为神。号曰太神。常戴在倭姬头上。倭姬筑机屋。其高八寻。织太神衣于其上。又名礒宫。天明倭皇之女。八千千姬。景行倭皇之女。五百野皇女。相继入斋宫。国人谓之机殿机姬也。倭姬周行州国。著灵异。年五百八岁。不知所终。其机殿。则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67H 页

春日四所明神者。武瓮槌命。斋主命。天儿屋根命。姬御神也军神者。武瓮槌。经津主也。
敏达十二年。百济国日罗。与恩率。德尔等来。敏达。问击新罗之策。日罗答以兵谋。恩率嫉之。潜使德尔。杀之。或曰日罗。以诸葛亮之兵法。及六十四阵。传于圣德太子。日罗生时。倭人尊事之。为大即房。及其死也。尊祀。为爱宕山权现守神。掷钱米求福者。辐凑神门。
纪伊州。有高野山。一名熊野山。传言孝霝时。秦人徐韨。与其子福。乘舟。至纪伊州止焉。国人尊敬之。韨。寻死。福年一百八十而死。多霝异。国人立祠于高野山中。为权现守神。或称福。即韨之改名。或称韨之字。又称福之孙。为天皇。皆误传也。乾隆癸未。朝鲜书记元重举。问倭儒龟井鲁等。以古文六经。徐韨赍来否。答曰仆亦见欧阳公日本刀歌。然本国无此事。且国俗好誇矜。与贵国通使久矣。假使国有禁。必无不泄之理。且国中。今日尚不能真知六经之贵。如其知贵。当与天下万国共之。如不知贵。何必秘之禁之也。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67L 页

继体十六年。梁司马达等。奉佛而来。钦明十三年。百济送佛像经论。时圣德太子。与马子大臣。同信佛法。守屋大连。摧破佛法。故太子诛之。以高丽沙门惠慈。为师。讲法华经。国人推为佛家之栋梁。及至弘法无空。自中国还而佛法益行。自倭皇。下至闾阎。托名五宗。依持佛戒。继徒各有职秩。名之曰外朝。故皆习笔札。钓名誉。以赚其职而已。其贵族之为僧者。又皆流连于倡楼酒肆。有室家子女。
法道。天竺人也。经历中华朝鲜。至日本当山。居焉。俗号空钵道人。篙师藤井。载官租而过。法道。乞供。井曰此御厨精粳。不可与也。盖飞钵而请之。及问(一作闻)井语。钵又飞去。船中之米。随钵而飞入山中。历历如雁。井大惊。往谢。米又飞还船中。白雉元年。召入宫中。
弘法大师。从勤操上人。授闻持法。号无空。入唐谒德宗皇帝。觐惠果和尚。留学三年。归国。弘仁十一年。赐号传灯大法师。常(一作尝)立水上。有童子。书龙字于水上。而字
青庄馆全书卷之六十四 第 168H 页

亲鸾。本姓名。藤原范宴。从源空上人学。法名绰空。九条关白。托源空。求得上足弟子为女婿。源空。荐绰空。遂妻玉日姬。生四男三女。后得菩萨神通之法。后人称为亲鸾圣人。日本之有在家僧。自亲鸾始。
俊芿。饱田郡人。入宋时。宁宗庆元五年。登天台受禅。要于径山寺。嘉定四年。还国。赍来佛经。凡二千一百三卷。唐禅日大师所画十八罗汉像。
蕉坚道人中津。字绝海。入大明。高皇帝召问法要。奏对称旨。因命赋熊野祠诗。即对曰。熊野山前徐福祠。满山药草雨馀肥。至今海上波涛稳。万里好风须早归。帝赐和曰。熊野峰高血食祠。松根琥珀也应肥。昔时徐福浮舟去。直至于今犹未归。
日本名僧。指不胜屈。而其入中原问道者。亦多。至若传教大师最澄。唐德宗贞元间入。弘济法师奝然。谒宋太宗。开基大师荣西。宋孝宗乾淳间入。圣一国师新圆。宋理宗端平间入。大应国师绍明。宋咸淳四年入。隐元上人隆琦。明崇祯六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