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下庐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自动笺注)
下廬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遺事
  
公元1811年
寬谷金先生遺事(辛未)
吉也少問近世高士安順菴先生
先生曰寬谷翁生長華閥
隱居志學
到老改操
殆庶幾焉。
寬谷在巴之南。
吉亦巴人也。
蓋聞諸鄕之先輩
莫不嘖嘖言寬谷公鄕先生
鄕先生
古者鄕先生歿而可祭於社者也。
蓋公華潤仲鎭
姓金氏
其先原城人。
右議政德遠之孫。
司諫夢陽之子
二相閔點之外孫也。
容儀魁偉
器局峻整
文學大而肆。
少負公輔之望。
肅廟辛未司馬試。
時年二十。
遂厭擧子業
悅讀古聖賢書。
與弟問業於愚潭丁時翰先生
丁先生稱以相門二士
未幾丁先生歿。
畏菴李公栻。
丁先生賢弟子也。
公遂從之。
肄其業。
李公亟許之曰仲鎭老友也。
甲戌黨人國用事。
議政公謫濟州
先是相國許積,尙書尹鑴金錫胄金萬基等所誣。
死於庚申獄。
搢紳遂大陷。
己巳議政建白寃死狀。
命復其官。
至是公卿在位者多錫胄萬基黨。
追論庚申己巳事。
竄貶擯黜
淸裁不得容於朝。
其後士論始歧貳。
乃以許尹罪籍
不可復伸。
請伸諸大
公元1777年
臣非淸議
倡言斥之。
判書沈檀主其議。
李仁復吳光運姜樸李重諸人從而和之
於是一時喜功競進者。
又紛然潰裂
內外中立三派之目。
毅然特立
不以利害動其心。
嘗曰在元祐則爲元祐。
在紹聖則爲紹聖。
吾竊耻之。
士林倚爲
比諸東京郭有道云。
丁酉太學生請以金長生從祀聖廟
公倡斥享之
李公相采等諸生七百餘人抗疏
極言不可
時議目爲邪論
李公以首疏竄。
疏疏色與主禁不得赴擧
李興運,李𤲝,經彥,姜䆁,李萬春,李井休,權九經,睦天根,我先王考及公十餘人
蓋自仁祖世。
成渾李珥陞享之議起。
儒生蔡振權貴中,𥠦,權蹟等相繼上疏
二人疵累
四館生幷起駁疏儒。
置疏儒罰。
至是黨議益熾
金長生二人門徒
次第躋于國學
言者以言祀典逬諸夷。
士氣大沮焉。
公旣積忤用事者。
己酉宋眞明承用事者旨。
誣以朋黨之首。
竄公之兄弟北塞吉州
領相趙顯命聞之愕然曰。
某人士之望也。
斯人何以厭服人心
遂白上尋放還
公見世道日壞
自守益堅。
默齋天任,桐巢南夏正曁我王考獨醒諸公友善
相對尙論古今
至義利之辨。
君子小人消長
公元1790年
幾。
慷慨不自抑。
對酒微醺
朗誦楚騷伯夷出師表寓之懷。
人莫能窺其蘊。
士有苟合志氣得者憎聞之。
固自若也。
庚戌鞠獄起。
睦公無辜死於牢狴
知舊畏縮敢問
公獨與一二同志
躳視其棺斂而哭之。
或戒以禍。
公歎曰吾不忍以禍故負斯人
聞者咨嗟義友也。
公自少旣博通經傳
尤邃於易。
詳於禮。
言易太極之蘊。
聖人則之
不知易。
無以聖人
禮者天理之著于人事者。
學者進德必先以禮。
星湖李先生瀷往復禮。
星湖嘗許以禮之藪也。
晩歲斂跡山野
行益修而名益賢。
日以經史訓家塾
子與鄕鄰故友
五老會
眞率自適
頎然皤髮
風儀趠犖
聽言議者爲洒然起敬
寢疾沐髮澡身
諸子送終儀。
從孫握管
乃撰自銘云早從師友。
聖賢學。
歸求遺經
歷歷路脉
昏庸
未嘗篤。
其所就。
竟何有得
七十無聞
將歸冥邈
一死非惡。
斯焉痛惜
翌朝悠然而逝。
卽英廟辛酉月日也。
享年七十。
葬菱洞之南金氏阡。
監司李元鎭孫女
生一子聖采無嗣
側室子聖幹,聖梓。
先生著述
家後替逸不傳
子貢問士曰今之從政何如
子曰噫。
斗筲之人。
何足筭也。
當是時。
國卿大夫若嬰若僑若
文仲武仲之倫。
不爲無其人。
不數於士之列。
古之所謂士。
視諸從政者。
不啻黃鵠之與壤虫也。
公先立乎其大。
質直好義
不懼不惑
厄竆而不降志
凝然爲人矜式
夫子所稱可謂也已
生三代下
利器
不得施用
老于巖穴
沒世而名不稱焉。
君子蓋悲其不遇
豈曰果哉云乎
不知後之外史有如皇甫謐者。
敍列古今高潔不羣之士。
抑亦所徵焉。
觀於自銘一篇
庶或臥龍之片鱗云。
公元1823年
桐巢先生南公遺事(癸未)
公元1798年
桐巢先生南公夏正字時伯。
寧之世也。
國初名相景公在忠簡公之後
六世祖吏曹參判應雲號囱。
全文武。
剛直忤尹元衡
大興郡守重維德行士林望。
抗疏聖廟濫享。
時議不顯
成均進士壽喬
肅廟戊午公生。
少孤力學
博通經史百家語
爲文斐然成章
氣勁而理暢。
長於經綸體。
一世推重之。
甲午司馬試。
非公雅志也。
性亢潔不屑不義
不苟求名利。
未中翛然嘉遯之志。
自洛遂歸于威縣桐泉舊庄
日以經籍自適
時酒酣輒誦伯夷淵明辭以寓之懷。
終老丘樊
不復問漢津殆三十年。
英廟辛未卒。
遠近人士嗟悼曰。
今巷無人矣。
世稱之桐巢先生
公嘗與我王考獨醒公善
時朴公趾文李公德胄惠胄洪公日煥公濟一代名流也。
幷以文學氣節
相與莫逆
見世道益壞。
四維已頹。
相謂優哉游哉
盍歸乎哉
於是修葺鄕廬。
有期
一日會于公所
慨然語於座曰吾輩長往潔己而已
挽近洛下後進輩。
鮮能自持
幾何不盡爲秦。
安得如郭林宗黃叔度一人
坐鎭雅俗
勿至亡羊之歧。
皆曰君之慮則遠。
惟其人難。
公曰今之黃叔度
豈曰無人
皆喩其意曰諾。
獨醒公固推讓於諸公。
而諸議已定矣。
臨行獨醒公袖。
歎曰身將隱矣。
無所用志
將以聞諸耳經諸目者。
形于文。
傳信於後。
至於使後之人。
知有吾言者
不得辭其責。
獨醒公曰凡有事。
雖曰勿正。
不曰勿忘。
諸公以次申申留別
獨醒公獨因留城南舊宅
淸議後學己任
士林亦倚爲重。
其後一權假山林名。
飾讓邀寵
退臥江上
章甫干進承風旨。
將治疏請敦召。
家世族競趨之。
生進會者四十餘人
遂冐列諸儒生
獨醒公聞子之名亦混在疏錄。
亟令割之。
遂召數三儒生語曰。
彼疏事若
吾黨無遺矣。
露章聲其罪討之。
疏儒聞之色大沮
卽日罷疏廳。
未幾館學西齋生繼起
往往潛蹤而錄其名。
搢紳一二人上章續成之。
獨醒公貽書誡之。
不識世間廉耻字。
由是洛下士習遂稍靖。
公聞之擊節歎曰非今之黃叔度
能辦狂瀾百川之功乎。
公嘗著漫錄數篇。
備述黨論源流
賢邪消長之變。
然如燭照數計也。
屬稿不以示人
歿後數十年始出。
順菴安先生稱之曰漫錄黨論人心
不以威怵。
不以愛護
一歸于正。
史家董狐也。
至是吾黨之士。
始知有漫錄
共傳寫之。
殆遍于世。
安先生與朴聾窩思正尙論先輩
必稱維支一世之功。
獨醒爲大。
開示後世之業。
桐巢爲遠云。
贊曰。
羅景綸之言曰。
渡江以前
王安石之說。
浸漬士大夫肺膓
不可得以洗滌
渡江以後
秦檜之說。
淪浹士大夫骨髓
不可得以鍼砭
何代無石。
何國
不爲其浸淪者。
是眞士大夫
觀桐漫錄
曰是曰非。
一消一長
阿于好。
不苟于異。
三長備焉。
記事之難。
難於眞僞
隻字眞則伊可纂也。
片言或僞則跖可廉也。
故其法嚴
黨論以來
瞞天讕人。
黨枯仇朽。
三乘傳訛
世人耳目
不及闕文
乃知是錄之爲信筆也。
百世之下。
士大夫讀其書。
其人。
抑亦有滌肺膓砭骨髓者歟。
公元1824年
村先生許公遺事(甲申)
公元1554年
昔我明宣世。
治敎休明
彬彬儒賢輩出
草堂許先生花潭徐先生學。
原理氣篇。
一代師範
洛川裵先生南服
登退溪南兩大賢門
考德而就正
下士師事之。
于時村公
草堂從孫也。
生長詩禮家。
擩染居學
夙就
洛川草堂道義友也。
弱冠從而受業
造詣日以精。
同門存齋朴大菴惺高弟
而亦莫之先云。
公諱寔字信仲
孔巖之世。
蘆村其號也。
嘉靖甲寅生。
萬曆庚寅生員試。
己亥筮仕
歷踐郞署
官止漢城少尹
五邑安城守
壽階中樞
崇禎戊寅九月二十六日卒。
壽八十五。
葬在文義縣踰麻洞向某原。
蓋公性方正定於基。
行孝悌培於根
律身制事率以禮。
大耋年。
燕居冠服危坐
如對神明
莅官淸簡自將如在家。
與人交。
非以禮不接。
是時一時名士輩。
聚作登登契。
市街都會
酣歌涕下。
自處高致
競挽公。
以爲士自有名敎地。
奚其方外流蕩子事。
竟不入。
丙子虜兵迫都城
城中士大夫家皆避于沁都。
女婿洪掌令翼漢孫婿崔相鳴吉家幷先入
公率家眷
踵至甲串渡。
召語子弟曰洪崔家難乎免矣。
觀地勢揆人事
虜必渡兵。
殺氣環于島。
南下萉諸。
趣裝湖西獲全
人頗異之
公平日受用。
在草洛兩先生敎。
先幾之知。
抑或徐先生之傳歟。
先是洛川先生就徵命。
輒主于公。
及歿于家。
相其禮。
洛川狀德之議起。
執友之賢問業之彥。
斐然夥然。
而皆推諸公
觀於狀。
默契深造得師門正傳者。
其孰能之。
形容有道氣象者也。
公之歿殆二百年。
世紀寖遠
言行幾泯。
著述亦逸而無傳
君子惜之。
幸而東儒錄狀文在
於斯可以文章雅正也。
可以學問精密也。
可以造道精深也。
孟子曰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不曰君子儒
昔程叔子伯子狀。
語其門人異時欲知我。
求之於此文。
後之人於洛川狀。
求蘆村則或庶幾云。
孝婦孺人遺事
許君戴日晁。
嘗對不佞道其從子婦慶氏事。
惜其賢哀其命。
慽然而言曰。
慶氏西原之世。
世其詩禮
諸天者溫如。
著之言行粹然
于歸三日
舅姑寢疾
永宵日晡不寐不食
惟一調護
飮啖藥餌
以適以時
天甚寒。
手龜面棃
不知其勞苦
歷三
公元1816年
如一日。
見者皆感歎曰孝哉新婦
及姑歿。
易戚備。
率如禮。
小姑稺齡
撫養之。
人莫知其無母兒。
生一男頗明悟而夭。
恐傷病舅懷。
不形慽容死命也。
夫家窶。
數椽環堵
恒不繼薪水
或有慰之者
輒云貧富人定分
憂歎何益。
惟當順受之而已。
居家見事也精。
處事也周。
賢於丈夫而亦不違乎矩。
凡於經史。
不庸自道。
見於日用云爲者。
不可揜。
嗚呼
使慶氏婦不短折
庶持我門戶
又曰晁自幼讀小學書。
知有王休徵孝感
竊歎以爲夫孝。
天命之性也。
古之孝者至誠感神。
其理亦宜然
乃於吾身親見之。
豈可誣焉。
慶氏舅姑病篤
滫瀡告罄
仰天號泣
忽有雀隊累十。
向戶投入
供具
乃知慶氏婦眞感神之孝也。
旣笄從子瑋。
癸未正月十二日患紅疹不起
年纔三十。
竟無育。
賢而不食報
可哀已。
君子樂道人之善。
請于下執事
以圖不朽焉。
不佞曰昔漢子政列女傳
敍列古之貞惠淑媛
俾補于內範
不佞不文
不能行之遠。
然而記其言敍其事。
可傳諸後。
以竢載筆之士。
附于子政遺篇云。
十四世祖刑曹判書義原君公遺事
公諱居正
姓黃氏
原人
高麗京兆征討將軍
公元1389年
諱信之子
沈雄多大略。
見麗季政亂
有戡定之志。
受知太祖
國有大事輒咨之。
太祖屢立大勳
太祖開國
策定元功五十一人位次
公封義原君拜參知政府事。
太宗受禪位。
策公佐命功。
功蹟幷列于健元陵碑陰記云。
判刑部兼體覈使。
初領相河崙撰李公穡碑文
恭讓王立
忌公不附己者劾貶長湍等語。
諫院以語犯先朝
請訊崙治罪
上書辨言
所謂忌公者。
鄭道傳也。
用事之臣陰謀之事。
如殺李崇仁六七人
皆非太祖所知
上命憲司覈實
憲司奏曰黃某道傳指。
崇仁腰不死。
橫載馬馳送傍邑而死。
命下廵禁司。
於是政府啓曰黃某道傳計。
欲衛我社稷
豈有他心
功臣趙英茂,韓尙敬,鄭擢等皆爲上言訟寃
不允
廢爲庶人
時太宗十一年也。
公嘗爲星山守。
崇仁高麗遺黨
杖流星山
至道死。
公實不知。
及崙專權用事
廷臣有功高。
異於己者多臧害之。
憲司承崙意構公罪
幷削其勳籍
後命復官。
功蹟龍飛御天歌。
行蹟略見鑄字洞誌。
墓在鐵原府佳山之巽向。
夫人姓貫失傳
墓在甲坐原。
公墓之右岡也。
十三世祖三登令公遺事
公諱孝誠
姓黃氏
原之世。
刑曹判書居正之子
高麗京兆尹諱信之孫也。
筮仕屢遷三登縣令
後贈工曹參判。
葬鐵原府東面於背洞丑坐原。
夫人牛峯金氏
正德生之女。
知州事元叔外孫也。
舊譜云公育子女。
兵使斯允其季也。
生卒年月
歷官行蹟
逸於譜牒
闕於誌碣。
文獻無徵焉。
慵齋叢話曰黃某知樂根本而能用之。
又知緩急而多作樂譜。
遇知世廟
官至御侮將軍
慵齋名臣也。
話信筆也。
其曰知樂本則古今樂律
洞悉源委也。
其曰又知緩急律高一分
呂低一分
詳備精密也。
其曰多作樂譜則樂志樂書之類著成篇帙者非一二也。
其曰知遇世廟則蓋我東自古八音未備。
世廟雅樂
於是浮磬產於南陽
生於海州
命取積以分寸
倣古制作磬。
諧聲音。
公典樂之官。
允協睿裁
用之朝祭者也。
嗚呼
世紀寢遠
兵燹旣屢經。
公所樂譜
未得傳於世。
然樂院儀節樂器制度
蓋公規定云。
十二世祖平安道馬節度使公遺事
公諱斯允。
姓黃氏
本昌原人
高麗工部尙書征討將軍諱信之曾孫
木朝刑曹判書開國勳臣義原君
居正之孫。
三登縣令贈工曹參判諱孝誠之子
妣牛峯金氏
正諱德生之女也。
形貌魁偉
才具文武
莊憲王命學士撰進龍飛御天歌。
追念義原君勳蹟
特除公爵
上嘗與諸臣宴後苑
公以散班從。
有鴟擭御饍
上顧諸臣曰孰能射者。
公出班立
抽矢一發而墜。
上奇之。
特命武技薦。
親臨觀射。
賜第
歷任內外職。
未幾擢用
入則踐銀臺
出則典閫臬。
出納兪允
上意
組練戎政
皆中其機務
上每嘉奬之。
卒官司僕將。
墓在鐵原於雲洞
夫人礪山宋氏。
奉諱德山之女。
高麗右政丞瑞之玄孫也。
二男
高原郡守澄。
司僕內乘淡。
郡守公生豐儲倉浚源
三子
舜卿軍資寺副正贈府院君
禹卿新溪縣令
湯卿典籤贈領議政
四世五世
名卿學士
相繼列于朝。
世稱簪紳家
盖以黃之中兪之曾爲盛云
五世祖妣淑人陽川許氏遺事
公元1816年
淑人許氏。
東岡諱𡧰之女。
岳麓諱筬之孫也。
姿性靜貞
服禮敎。
舅姑舅姑稱其善事我。
君子君子許其宮事無違
丙子冬虜兵至。
持平公率家屬入沁都。
義旅以御賊。
翌年正月二十五日朝
淑人負周
公元1824年
晬兒往母夫人李氏所寓。
檢察不修戰守備。
城且朝暮危。
淑人一面而往訣也。
未及還。
虜兵進陷城。
城中道不通。
李氏淑人急載船。
入喬桐得免。
是日持平殉義於戰所。
闔門從而死。
城陷時戰亡殺傷死者甚衆。
積屍塞海
乘潮漂沒
雖有其子孫親戚
而能收其屍者十不居二三。
淑人於是收召散軼奴婢
躳往戰所。
募泅夫鐵網
撈搜海底
越七日一鉤沈淑人持平遺屍
躳自斂柩。
返葬先壠
人稱淑人誠孝
實獲神明之助。
喪制旣訖。
持平公少妹嫁李公后晠。
淑人曰諸叔諸女公幷死於難。
惟一妹在。
豈可使遠離
乃割田宅券付之。
至今李氏後孫居之。
與黃氏舊庄東西村。
禍變後。
無期功親。
只有三歲遺孤
淑人敎養以方
及長以孝誼聞。
克至成立門戶
鄕黨稱之曰賢哉母也。
道臣請表其閭。
啓狀曰許氏義烈
卓越今古
匹美於其夫之忠孝云。
公元1816年
 岳麓公嘗爲大司冦
按獄囚獻讞。
麻浦舟子許姓人逮殺獄當死。
公覈獄案
知其枉。
平反之。
遂得釋。
後數舟子謁於家曰死者復生
刑者復續。
大爺之惠也。
委質奴子
公卻之曰刑司奏當而已
非私宥也。
公卒
舟子哭甚哀。
丙子亂。
許氏家
公元1824年
避兵江都
城旣陷。
虜騎剽掠
士庶奔竄
時許氏家在義昌寓所
君夫人公之女也。
宮奴倉黃海口
得一舸。
將艤待。
爲亂兵所劫。
無船可濟。
忽見有海乘潮拏泊。
一舟子立而招。
招曰爲許判書子若孫者皆上焉。
可免爲虜獲。
淑人幼子
與許氏家屬同載
移泊喬桐島。
免於禍。
許氏家始不知爲誰。
問諸舟子
對曰小人卽先大爺所活船漢許某者也。
販魚往南州
聞亂拔來者
大爺急難也。
舟子逸其名。
岳麓厚德雅望
仁祖世名臣。
不殺不辜
德施後昆
擧國震蕩之世。
一門賴全。
吾黃氏亦以外裔。
得保其一脉遺嗣
君子施德不報而食其報者也。
吉也少時猶及聞吾家先輩許氏長老
傳說其時事。
乃識之附于家乘古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