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秋斋集卷之八 (自动笺注)
秋齋集卷之八(漢陽趙秀三芝園著)
 文○序
  
石厓趙公週甲壽序
聖上卽祚之二年五月五日
卽豊恩府院君石厓趙公週甲壽辰也。
公自弱冠工于詩。
而謬以秀三解字句。
愛與之遊。
四十年于玆矣。
始公之詩。
淸麗溫雅
藻思穎脫
出人言意之外。
逮夫中歲以後
工益深而格愈高。
沉潛穠郁
蒼蔚老健
有非拘儒俗士佔𠌫咿唔所可幾及者。
故曰昔公之詩解人頤
今公之述屈人膝。
此非秀三之語。
而乃同人輿誦也。
然是特公之餘事已。
秀三竊覸公。
孝友天至
篤於故舊
善治家。
計慮周詳
條理錯綜
雖在窮乏憂虞之際。
無幾微於色詞。
又甞從事瀋槎之行。
時方盛夏潦漲。
山澗野渡
往往墊沒之患。
每至水次
公輒踞胡床審察指揮
擔夫馬卒
待其畢渡而後公乃徐起
一行賴而不病涉
盖寓名將濟師之法。
而人不知也。
後公受遇三朝
同休共戚
財賦戎柄數十年。
先事而措劃。
平居約束
靡不井井鑿鑿
及當有軍國大事
從容設施
率皆中規
吏士犯科者。
參佐共事之人。
亦不知儲積之枵罄也。
盖其平生講磨窮理之學。
家而國而。
隨處而然。
非若臨事張皇
倖而成功者也。
歲値大歉。
出廩餘百十碩。
徧恤宗族故舊
口計而月給焉。
待而擧火
亦累十餘家。
而無一捐瘠者。
古賢相廣君賜之風也。
噫。
自非大過人之識之見。
烏能若是乎。
按禮五十曰老。
六十曰耆。
今公老而耆矣。
公益令德
仰贊洪猷
頌八域之昇平
萬世永命
退而與賓客故舊
賞花汾陽之園。
載酒賀監之湖。
歌樂觴詠
于斯時也。
公之詩渢渢雅頌之音。
可以當朝而鳴後世也。
是則秀三區區禱祝語云爾。
雲石趙公五十壽序
聖上卽祚之三十一年三月一日
雲石趙侍郞五十壽辰也。
禮曰五十命爲大夫
服官政。
方物出謀發慮
强仕十年
更歷旣多。
智慮精熟
可以致吾君而澤斯民也。
又曰五十曰老。
徒食
血氣始衰。
非肉不飽也。
惟公生於世卿之家。
夙抱經濟之具。
出按藩維
入典樞要
文章則斂華而就實。
政事練達而慈諒。
赫赫有當日譽。
文苑執耳
巖廊具瞻
公雖不自居
而人之望之也深矣。
不待秀三而言之也。
公淸羸素善病。
不離手。
至于今日
特幸無聲色嗜欲之移其氣而伐其生者爾。
古之謀國者曰無外憂。
必有內患
向使公無病而惟移氣伐生之樂爲。
則能至乎曰老曰壽。
未可知也。
然則公之病無足憂。
亦可以爲賀也。
雖然公今血氣始衰。
願公倍節於往日
天和於遙年。
大衍之數。
自五十推之百千。
則是秀三區區之祝也。
五詩
鮮之湖南
中州有蘇杭也。
山川明媚
土地衍沃
坱厚淸麗之氣。
種種發諸物。
橘柚竹箭椑柿
吉貝之布。
金榧鏤荊之材。
長腰不鑿之米。
篬筤之扇。
白硾之紙。
凡派之四方
湊于京國
便民利用者。
地出也。
故其人亦多俊慧秀穎
文學才技足以播諸隣邦
傳於後世在在有。
而今柳君允五。
則其一人也。
始余南遊也。
贄詩來見於山客舍。
余固已喜其雋永
遂與訂交而歸。
尾余至京居。
滿懷袖者。
又其詩也。
余乃知君之樂與余遊。
不遠千里也。
出家杜詩一帙相贈。
爲其欲袪綺繒而懋老蒼已。
後余之再遊南邑
復與君日夕過從
益多見詩。
華者漸實。
脆者漸韌。
則雖不語而愈窃喜之。
又叩余於余歸四年之後
學益富才益進
語益馴格益新。
淵然蒼然
已造草堂門逕
開六笆籬
崇嶺古松
未足標其峻。
摩霄鷙翮。
不能喩其勍。
區區藻麗
不敢爲君贊也。
吁。
用力
顧已至矣。
而余之贈君者。
亦與有幸也。
之詩其將派四方京國
竹箭橘柚之人悅戶蓄也耶
且余亟見
詩之亟進也若此
後數年有一大鳴南國
以爲上下百歲
湖南絶調者必也。
余方爲俟之。
故於其歸也。
叙以弁其詩。
李伯相(廷稷)天籟詩序
伯牙學琴於成連
三年不語宮商
伯牙之求猶益不懈
一日命舟止于海島且俟我。
去久不返。
伯牙高山峨峨
海水洋洋
風起波動
窅然有得
御絲桐則藝成焉。
而其寄之也高。
悟之也深。
故解之者亦鮮矣。
使伯牙學而不契於心則不能操海山也。
不遇鍾子期則世又不能知其音也。
然則非徒學之難。
知之亦難矣夫。
相從余遊數歲。
其詩盖屢變矣。
顧其爲人也。
心淸而氣遒。
膽怒而思雋。
沿流㴑源
冥搜遠攬。
寓於皎皎
發於浩浩
求於淼淼。
歸於皛皛
如朝日映水。
秋荷吐葩
雖欲一塵之相汚。
亦無不得也
伯相日以其詩示余。
余讀未半。
而如入台蕩臨九曲
一邱一壑
令人忘返
已足可樂
不必長岑頵谷而後
始知其美也。
是伯相之窅然契於心者。
表表著爾。
伯相之藝亦已成矣。
今之揚絶調鳴盛世者。
舍伯相而吾將誰求哉。
余尤重伯相之不自高深。
而方日就吟唱
久而無倦也。
愧余荒陋不足以報其慻慻
然伯相有詩。
未甞不聞。
則余之知伯相者
不敢自居子期後也。
故書于卷而弁之。
默翁遺稿
余少也。
數客湖南
人士之與遊從姓名多矣。
逮夫七十後再至。
則在者無多
落落有舊晨星之歎。
迺今有以默翁遺書一束來見者曰。
長水權生宗漢
默翁之子也。
拜言自我先人在時。
願得秋齋老人一言之訂。
霜露已十易。
家貧道遠。
莫能自致
今年幸與計偕
老人其念之哉。
余曰少固不敢當
况耄而悖乎。
生起再拜
先故
汍瀾
哽咽
令人觀感
僾然知有終身慕者。
於是乎不忍
遂受之在案
歲又更已。
時於病間。
讀之屢玩之熟。
默翁之學。
明於春秋
深於書。
若其序記風詠之作。
馴雅平淡
多得濂洛風。
若其功令各軆。
字數句尋。
程式森嚴
見解錯綜
顓蒙之士。
一見可以詩賦表策之何樣布置
何樣結束
足可爲初學指南也。
是父力學勤攻。
不亶爲己之由是而覺也。
亦欲是子之由是而覺也。
吁甚篤矣。
至於洪範之數。
墨圈井井
如見涑水太虛之圖。
余雖不解其法。
賾深鉤玄
可以軆認
生又言曰使宗漢八叉塲屋
一鳴國家
則庶不負周南之囑。
此非我言。
而卽先志也。
可以善繼善述也。
乃忘固陋
妄加塗乙
以語生語題于首而還之。
後之讀此卷者。
必有悲寒畯有才無命
槁死蓬蒿也。
公元1848年
生其歸而俟之哉。
翁名曰思瓚。
字曰章汝
享年五十九歲云爾
戊申孟夏題。
秋齋集卷之八(漢陽趙秀三芝園著)
 文○記
  
濟南亭重修
濟南亭
中營講武之所也。
山川之勝。
輪蹄之衝。
其間架之宏敞
結構隆崇
一州而冠五營
昔人所以軍容觀瞻也。
歲久頹圮
上而棟樑甍桷。
下而窓牖欄楯
一無苟完者。
上之三十三年
不佞待罪是營。
窃恨其始忽乎一瓦之易。
漸至風雨霜雪不能庇其身。
斯可曰視官如家乎。
今按使徐公旬周歲
敝墜咸擧。
不佞遂以狀白之。
公曰是誠不得已之事。
時當荐歉。
則不可用邑民力爲也。
乃劃下廩餘錢若干曁材瓦。
以資其役。
又令就議於通判趙公而經紀焉。
翬革改觀
丹雘重新
三易而工告訖。
不佞內遷將歸
有若待時而成者。
然微二公烏能致此哉。
不佞不過奔走勤力
碌碌因人成事者也。
後之繼不佞而居斯亭者。
不以不佞謂毁畫求食。
而視官如家。
毋蹈前轍
則不獨爲亭之幸也。
不佞亦與有幸云爾
忠臣贈戶曹參判韓公(浩運)旌門陰記
公家定人也。
上之十一年
逆賊景來據定城王師
四易而不革面
公時以散官京師
單騎疾馳歸。
馬策城扉大呼曰。
韓令也。
欲與爾魁語。
守者告景來。
開門入。
至則南向中堂
高聲曰若欲生乎趣降。
否者族若矣。
主上聖明
國家安寧
奈何反乎。
今族若矣。
今環定城數十里。
官軍也。
若能當乎。
徒族爾。
百姓無罪
若何敺而反乎。
景來大慼。
不敢視其徒。
以戈摐公足欲屈之。
血流地數十丈
屹然不少撓。
罵之不絶口
遇害
時上之十二年三月十八日也。
嗚呼烈哉。
聞命贈戶曹參判而旌其閭。
四月十九日城破。
諸賊伏誅矣。
公家素窶。
幼少不能擧棹楔。
太守李公憫之。
自官敦其事。
定人屬某記其陰。
以某方舘于定也。
某聞公事親孝。
游宦京師也。
廩粟
告覲必負之歸而供焉。
苟非至誠
而能如斯乎。
然則之死
豈止忠臣也。
顧賊據于父母之鄕。
鄕人從而爲賊。
孝子之心。
寧不衋然傷痛也。
詩云維桑與梓。
恭敬
公元1858年
止。
桑梓猶可敬。
况人乎。
然則之死
亦可謂孝子也已
古所稱求忠臣孝子門者信矣。
乃公深衷獨斷
而人鮮能知之。
故某於是明之。
戊午文科
成均博士典籍陵令
時年五十二云爾
是歲七月日。
經畹趙秀三記。
一枝棲
公元1848年
鷦鷯鳥之最小者也。
朝出而翔。
不過墟里
暮歸而息。
一枝有餘地
其視扶搖之鵬。
上九萬息六月
積力遠圖者。
則顧不甚便安且易哉。
吾儕小人
謀食四方
棲屑平生
歸視其家。
破屋數間。
一榻一席而已
何異鷦鷯一枝乎。
若夫高堂峻宇
文茵華床。
求之勞而得之難。
大鵬者類非耶。
何處無樹。
何樹無枝。
鷦鷯之所安。
而吾亦安之。
故名吾居曰一枝棲
鷦鷯不離樊籠之間。
余則飮啄棲息
寄寓而無定止。
不能一日安於茅茨之下。
是以有感小鳥
不羡大鵬遠圖也。
震默大師影堂重修
公元1862年
大師名一玉
默堂其號也。
萬頃佛居村人
大師生時
佛居草木三年萎枯
人咸曰間氣而生也。
生而不喜葷胜。
性慧心慈悲。
故又曰佛居生佛也。
七歲
歸全州府西方山鳳棲寺
始讀內典
若刃迎觹解
過目成誦
然不假師授。
故衆不知而小沙彌視之
住持者日命燒香禮神衆。
久之住持夢神衆齊謝曰吾儕小神。
安敢受佛禮乎。
願勿復燒香
得晨夕自便也。
於是大譟
以爲再世也。
大師一日府中士人
請借綱目全部
令一力負而從之。
覽一册訖。
輒投諸道。
則力隨拾之。
比至寺計三十里。
而七十册業已卒矣。
士人試抽而問之。
則擧無一字錯焉。
噫。
非有夙根人。
何能如是也。
大師旣老。
不出山門
經坐如塑。
累日不寢食而不自覺也。
忘身見性人。
何能如是乎。
大師生於壬戌
涅槃甲戌
得臘七十三。
十月二十八日也。
寺僧設齋供於影堂
香火至今愈盛也。
始余少而南游
府中耆老樂與過從
老僧龍波璽寬年七十餘。
時時大師遺事而索余識之。
如曰擲鉢而雨。
海印之災也。
撤鹽而雪。
獵戶之餐也。
莊嚴佛像
永不改金也。
塡塞泉眼
莫能拔石也。
被人强啗魚羹而開袴踞石。
魚皆從尻門出。
潑剌川中也。
大凡至人眞心實事
不相違背
然此數事有無
不足輕重大師
竊恐麻姑狡獪
菩薩神通
適爲吾儒之呫囁也。
卒卒歸。
未暇筆硯爾。
今余已老而再到。
故老盡矣。
龍波亦西歸久矣。
其法孫完巖政耦重修影堂
新施丹雘
來請余記其事。
盖不知其祖師有成言於昔年也。
文字緣若是其深也歟
余感龍波之宿諾
喜政耦之克紹
遂爲之記。
而詳紀大師實蹟
略述故老傳聞
使大師而今在者。
必許余赴蓮社
不以多言
故去石中也。
溫井記
公元1930年
溫泉下有硫黃
故味燥性溫。
出于礜石者悍熱。
治病勝於硫黃出者。
出于丹砂者。
味甘而氣不臭。
可以延齡養生
丹砂天下惟出於驪山
漢之甘泉唐之華淸是也
礜石出者。
亦千百之一也。
硫黃在在是已。
治一瘡瘍瘇濕麻痺如神。
古人論著也。
余自幼少多病。
喜浴溫泉
驪山余未見也。
薊州行宮
鳳城之湯站。
東國宣川川平山明川諸泉。
粤已一再至。
一例硫黃泉。
而獨平山泉熱且悍。
突趵高尺許。
可湘菜茹雞豚云。
意或礜石出者非耶。
溫陽溫泉
自勝時鳴國中
逮我列聖朝甞屢幸焉。
今泉傍有行宮。
泉上有湢殿。
宮之東有二癈井。
卽舊湢云。
周垣而爲闕門
內而婦寺供御之所。
外而臣僚扈從之次。
畢備星羅
大抵傾圮隳。
帷帳簾薄屛障几案
凡諸進奉器物
委積塵埃
而尙不至腐敗可用
盖英廟庚午以後
訖無御幸
距今八十有五年。
父老亦無在者。
當時事莫從而聞之。
可歎也。
王庶幾無疾病
顧誠斯民喜幸也。
殿南五楹
東西四楹
碧石其中爲二井。
同室而格其中
井深六尺
縱可常而橫可尋。
三窾其傍。
以洩蓄水
出之殿壁之下。
故內二井曰上湯曰中湯。
外出者曰下湯。
水從上湯西北出。
折而東出中湯。
又折而南則外出爲下湯。
不甚
始入灼如也。
久坐溫溫可愛
若塞窾蓄水一食頃。
二井滿數尺。
不以水旱冬夏嬴縮炎凉也。
自上湯至下湯。
不下十餘步也。
令範其地而鑄巨鼎。
薪樵而煖之。
雖日腁千僮之指。
不能若是無間斷也。
吁甚異哉。
井無龜龍魚蟹荷芰菱芡
寶玉之玩。
雕琢之巧。
驪山薊州者。
石材精良
製作完緻。
足以仰見祖宗盛際事功鉅麗
規模之宏樸。
洵非今人所可慕效彷彿
士庶人毋敢
公元1834年
浴上湯禮也。
惟我先大王下敎若曰使予方御溫井。
民病可瘳也。
予將撤洗而與之。
况非日用不過備豫者乎。
自今永寬兩井之禁。
使吾民共沐恩波。
咸躋壽域
大哉王言
聖德事也。
於是乎聾喑跛躄癰瘇瘡痍
杖者舁者負者載者。
相接於道。
四時虛日
雖病甚者
旬日則臥而來步而歸。
呻而入歌而出。
嗚呼
泉之靈至於此乎。
泉之靈至於此乎。
歲甲午秋仲
余有癬疥之病。
來浴於井。
居數日而曰瘳。
試飮井水甘。
又小硫黃氣。
所謂丹砂出者此歟。
或曰是井也。
浴之則病瘳
久不浴則病復作
噫。
是豈井之故也。
病浴于井者。
六氣其外
七情其中
沉淫錮結
而乃發。
其治之也。
亦將涵潤滲漉消瀜蕩滌
沉淫者洗濯之。
錮結解散之。
然後始去。
則夫豈有亟至之患哉。
徒見肌體差可
去之若將凂焉。
稍久而疾復作
則曰井乎井乎。
豈不愚之甚者
余聞廣東桃花泉
北人商販者。
一與土人交媾
歸未半路而大瘋瘡發。
百藥罔效
不得已還飮桃花泉
則不日而爲平。
人故多老於其地者。
飮泉而無男女之事者。
無恙而歸。
余未知其說信然
然亦其人自取之已。
豈曰桃花泉使之然哉。
將歸
或人說爲井訟。
而兼以戒來浴者云爾
驅儺
高辛氏有不才子
死爲耗鬼。
入人家則窮窶乃已。
不經之甚也。
嶺南俗尤信之。
每自歲除日
操梃麾爇炬火
鼓譟而群逐之。
使聽之者苦失屢夜睡矣。
周禮方相氏大儺之儀。
古之人其或取斯說乎。
雖然陰物也。
宜其逐之乎夜。
而今乃繼之於晝者。
何意也。
余甞聞兩峯羅君聘曰能見鬼
鬼亦於白晝與人雜處
而但人近則避。
遂作鬼趣圖而傳之。
余未知其說信然否。
不爾今夫貨幣作威福
公物尾閭者。
卽人而可逐也。
如余之無才識哺啜
日耗廩粟者。
又當在逐中也。
其或有寓於是乎
噫。
時余在嶺南觀察幕中云爾
養素閤記
余當寒有病。
所處公舘
虛踈多風。
每睡時入小閤中。
不能矯首
不能展膝。
則氣悶欲叫起撒狂。
然顧其溫密。
便於調養
着力忍耐
一再宿則漸覺安適
久之以謂高堂大廈
無足居也。
便是安。
樂而至於
忘也。
今天下廣大。
而人之處之也。
軒豁暢快者少。
局促迫隘者多。
往往有過妄謬悖之事。
使其人皆能動心忍性安樂之。
夫豈或如是也哉
躁人居多氣使之然也。
此君所以素其位而行。
不願乎其外也。
取以名吾閤曰養素
作斯記以告同志者。
申節度碑閣重修
公元1856年
英廟丙辰
節度使申公
開府是邦。
軍實啙窳
吏士窶乏
所以周章拮据者。
不用其極。
舊制築城
調發本州曁洪原端川民夫
役遠而費多。
民皆苦之。
至是公聞于朝。
營卒替其役而受其直。
屯田若干頃。
歲收若干斛。
置倉舍於各城門內而糶糴之。
取其剩而廩給焉。
此城機庫及四軍倉之所由設也。
自是吏士衣食之優。
人民役費之苦。
不便之。
公旣還朝
州之人立碑建閣。
以寓棠邱之思。
歲久傾頹
不蔽風雨
州之人咸曰自吾屬之父之祖。
至于溫飽者。
繄誰之賜。
吾屬所以萬一報公者。
惟此石而已
遂乃鳩財合力
不日新之
倡其議董其事者李福全道濟也。
工告訖。
請余記其事。
以余時在營幕也。
嗚呼
德之入人深且遠矣。
公之歸距今八十有餘年。
當時遺老盡矣。
今州之人未甞瞻公之貌聆公之音。
而獨其眷眷愛公。
則少無異於扳輪拜送者何哉。
飮食被公之澤。
不忍坐視此閣之廢也。
傳曰敢忘嘉惠
其斯之謂歟。
聖上卽祚之二十一年六十五日。
漢陽趙秀三記幷書。
胡翰林畵像
公元1834年
明翰林直閣編修胡公克己
宋文定公安國之後也。
鼎革後。
東來寓於三水府。
中朝遺民東來者多。
華使旁午
故公盖慮其有聞而遠避之耳。
公有遺像
今其五世孫秀彬。
移居靑州城東。
建祠移摹而奉之。
意舊本藏于三水舊第
公屬曰舊像當托淸凉寺僧信如主之。
明日彬之寺中問曰誰爲信如。
咸曰無信如。
老僧曰信如卽我五世祖師之字也。
今有遺影龕室
遂與偕至。
室中見識宛然
異之
卽日移其舊本。
藏於室中
公嘗遊此寺題詩壁上曰。
故國千年淚。
他鄕萬里身。
淸凉山夜月
鳥恨王春
彬曾未之知也。
今以年歲計之。
公與師同時
而又有此詩。
公之來遊。
豈與師結香火緣耶。
師名曰諶。
號龍谷
少爲北學禪宗
及其荼毗之日。
雙虹起於火中
舍利多云
浮屠碑文可考也。
宜公之靈不欲其像之托於農夫野老
而必托於高僧也。
今見公像師影同居一室
賓主聯榻語笑
可異也。
公元1881年
(辛巳仲夏
記于淸凉山萬行寺。
從益公請也。)
風詠重修
公元1836年
州鄕校有樓曰風詠
蓋取點也言志之對也。
歲久傾圮
春秋有事
暑月課習
諸生患之。
余下車之明年春
始乃鳩材而僝工修葺之。
舊制頗勝。
再易而工告訖。
東西若干架。
南北若干楹。
虹樑霧棟。
月楹風檐
奕奕爲州壯觀
以是歲某月日
讌而落之。
州人士咸在。
擧觴而言于衆曰。
吾州窮山絶徼也。
俗椎鹵職守備。
故業弓馬尙氣而已
大凡文武不可偏廢
車輪鳥翼
三代盛際
兵寓於農。
而必使其子弟入學講習
申之以孝悌之義者。
亶用勉其親上死長也。
使吾州之人。
不知此義。
則雖家賁育而戶孫吳
吾誰與共守也。
若知此義則魯城絃誦
足以萬乘之威也。
此吾所以汲汲乎先用力於斯樓。
而將又以經史子集實之中。
而使諸君講勉也。
於是諸生皆起而對曰敢不惟命
樓之役。
終始出力敦工者有二生
劉秉龜,金明行也。
 
(甲山知府韓應浩。
重修州學風詠樓。
摹印經史曁諸家書而藏之
使州之士課讀
而要余記其事。)
東齋
公元1643年
靑州城東門外直百步冠山
負山齋祠
明翰林院學士直閣編修胡公遺像
爲州人士俎豆講習之所。
胡公五世孫秀彬所建也。
齋舊無額。
節度金公題曰蹈東。
又書胡公舊作七言絶句
前楹四柱對聯
則名齋之義所由起也。
而屬秀三記其事。
秀三忝在幕府也。
嗚呼
胡公克己字禮復。
宋文定公安國十六世孫也。
文定之學。
明於春秋之義。
其傳最得夫子之旨。
天下至今宗之。
其後致堂五峯南岳,陶學照磨先生
世傳其學。
爲時鴻儒
逮至明。
左僕射忠肅公濙。
乃公八世祖也。
監察御史世寧兵部尙書宗憲,吏部尙書文淵閣學士應乾吏部尙書翰林學士士表
公之五世祖若高曾祖父也。
公以十六歲登魁科。
文淵閣學士翰林院直閣編修
奉勅東來
崇禎癸未也。
時椵島
毛文龍劉興治之亂。
天下已不可爲。
烈皇帝社稷凶聞至。
函夏左袵矣。
於是東涉海至。
則我孝廟欲伸大義天下
尤齋宋公時烈主其議而力贊之。
孝廟常以賓主禮待公。
折簡過從
雲章寶墨
尙奉于其家也。
當時薦紳大夫不敬禮公。
而公致敬宋公
不名而輒稱宋老爺云爾
久留漢師
後乃徧遊域內山川
移居三水府。
僑寓靑州
終身未甞向北而坐。
孝廟頒諱之日。
公南望大慟。
自是寢淹床笫而卒。
葬于距齋北數里。
至今墓木北枝
可異也。
始公之奉勅東來也。
計自椵島圖瀋。
而藉掎角東國也。
噫。
彼毛劉跋扈不軌之徒。
不足計事
而適又當甲乙之變。
無所於歸告矣。
公豈惜以徑寸之刃。
匹夫之節哉。
顧以手擎天詔。
口啣天語
大事未成。
遽委之於草莽魚腹之中。
則天後世
夫孰能知公之死不苟然乎。
不得不東之所與之國
而况東國箕子故封也。
孔聖之欲居也。
魯連之願蹈也。
君臣父子冠帶衣履
允合春秋進之之義也。
孝廟所以禮遇也。
公所周旋者。
講摩尊周之義。
綢繆恢漢之策也。
由是淹留歲月
及其見時事漸變
大義之莫伸。
則寧且放蹤丘壑
而使自北來者。
不知公之在東也。
三水靑州移居僑寓也。
可以跡而求心也。
逮我孝廟遐陟
公大歸。
則天下事無可爲。
故公因是而病而死矣。
今其家有乘族有譜
班班皆可考也。
魯連義不秦。
蹈東海
天下後世
其高節。
而况公之實踐
何如哉。
然則公詩欲祭魯連之語。
誠如葛相之自比管樂
而姑爲是退托也。
直惟夷齊餓死西山
岳侯之墓木南枝
可以幷列同歸
遺風餘烈。
之無窮也。
公眞國之忠臣也。
且夫春秋
公家學也。
觀乎公之平生出處大節
無乖春秋之義。
詩云無忝所生者此也。
公又可謂家之孝子也已
河槎記
府學西墻南折下數百步
得少邱戴石而次于川上
踈篁老木。
被之上下
衡門茅屋隱映其中
吳生玉潤隱居讀書處也。
玉潤樂與余遊。
余嘗過訪
其室
東西數十笏。
南北半之
如小航之泊水樾。
而顔曰河槎。
中書充樑。
無他物。
玉潤方授兩兒易。
眉目如畵
余愛而叩之。
河决
知慧珠圓
使余呼小友而語阿戎也。
喜而留宿
夜有隣曲二三士。
持酒來勸。
不覺醉而倚枕。
忽聞驟雨颯颯霑衣
驚起視。
月明如水滿庭。
復以手承簷霤
玉潤笑曰此非雨也。
風聲水聲竹樹聲。
來和兒子誦讀聲爾。
噫嘻
余悟玉潤名室之義也。
雖然河槎博望
所以河源犯斗墟者也。
時以子長博識而猶曰惡睹崑崙哉。
之者嚴君平也。
玉潤父若子泛學海漽文源。
直窮乎三墳五典八索九邱
出而問成都肆。
則惟芝園在。
遂爲之記。
玉潤名永河。
兩兒曰庚錫,酉錫也。
秋齋集卷之八(漢陽趙秀三芝園著)
 文○傳
  
鬻書生傳
公元1835年
殷周之時。
籛鏗老聃
皆以年壽聞於世。
莊生所言廣成子務光
史所稱安期羡門黃石公之流
騈名乘跡。
列于神仙之傳者。
則皆當時隱遯之士。
托辭自誕。
以晦其歸也。
老子或謂之楚苦縣老子
黃石公自云濟北糓城山下黃石
而或鬼谷子卽其人也。
不獨後世疑之。
自當時覿其貌聞其名者。
已不得求索而定爲何如人也。
嗚呼
人之壽踰期頤
康疆難老者。
亦世何限
而獨此數子者。
名流身後
天下萬世所知聞尋識。
有過沾沾眩者
其所自晦者。
適足自彰也。
然距世旣久。
其人又無盛德大功施及後世周公孔子者。
則余不敢信其說。
神仙不可論。
若夫久不死隱跡人。
不得求索者。
乃今鬻書曺生見之也。
曺生不知何許人
鬻書走於世久已
故見者無貴賤賢愚
皆能知爲生也。
日出而出。
走於市走於巷走於庠塾走於官府
上自搢紳大夫
下至小學童子
無不走見之。
而其走如飛。
懷袖充然者書也。
書已售。
携贏走壚上。
沽飮醉。
日暮走而歸。
未嘗知其處。
未嘗見其飯食
一布一草屨。
走更時年不易也。
英宗辛卯
以朱璘所著明紀輯略
汚衊太祖仁祖之語。
控于上國
大蒐天下
火其書。
戮賣書者。
於是國中鬻書者擧就誅。
先是遠方
以故獨免焉。
後歲餘生復來。
如故
人頗異之
詰其故。
笑曰今在。
何走乎。
有問生年者。
笑曰忘之已。
時或年三十五。
今年問者明年復問。
生年奈何不過三十五云爾
笑曰人年三十時好
故吾欲以三十五終吾年。
不加數也。
好事或曰生年
百歲
曰若安能知數百歲事耶。
不能難。
酒後往往聞見者。
默考之則百十年故事也。
苦賣書何爲
曰賣書以買醉耳。
書皆有。
而亦解其義耶。
曰我雖無書。
而某氏藏某書若干歲。
某書自生賣若干編矣。
是以雖不知其義。
亦能知某書爲某著某釋。
幾套幾册也。
然則天下之書。
皆吾書也。
天下之知書者。
亦莫吾若也。
使天下無書。
不走也。
天下之人不買書。
不得日飮醉也。
是天以天下書命吾。
而以吾了天下之書。
疇昔者某氏之祖之父。
買書而身貴顯
今也其子孫賣書而家窮窶
吾以書閱人多。
天下智愚不肖
比類從群。
不息
則吾豈特天下書也。
將以了天下人世也。
經畹子曰始余七八歲時
頗解屬文
先君子一日至。
八家一部賜之曰此鬻書曺生
家藏書皆從生來者
以其貌若四十者。
而計其時亦四十年。
不老。
固異於人也。
余喜
亦愛余甚。
過余
余今髮種種
抱孫數歲。
則長軀朱頰。
綠瞳烏髭
曩日曺生
吁已奇矣。
余嘗問何不食。
曰惡不潔也。
又謂余曰人欲長年
藥餌不及行孝悌。
陽德也。
爲我喩天下人
毋使苦問我也。
噫。
固有道而自隱玩世也夫
斯言也曾老莊氏之所可得道也哉
崔烈婦傳
烈婦名四月
金城良家子也。
父曰崔同
家世力農
金城峽邑也。
因歲多飢。
烈婦七歲
隨其父就食京城
遂家焉。
久之崔同死。
無他子。
烈婦傭工峴坊李氏家。
李氏酤酒
家多客。
烈婦漸長而顔色好。
諸客日嬲之。
烈婦巽言却之。
走避惟謹
故客終不敢犯。
然亦無忤者。
至年十七。
歸于同里金得者。
則從主人命也。
金得亦人家傭。
烈婦服事李氏如初
歲餘
金得有疾臥數月。
藥物飮食
烈婦執之誠。
夜則衣未甞解目未甞交睫
晝給傭則倩隣人將護之無闕也。
疾革
烈婦裂指血灌以復甦者凡十餘。
手無血繼之。
而金得卒死矣。
得之主。
李氏幷乞錢而葬之。
已而李氏之客知其賢而滋欲之。
請命李氏
李氏亦憫其少而爲之介。
烈婦曰固也四月賤也。
豈能守節者哉。
但夫喪未盡。
再嫁於人。
所不忍。
請待三年
婉辭之也。
由是客亦無奈而察之。
則方日以其食祭夫位。
朝夕不廢也。
及夫終喪之夕。
烈婦盛羞奠而哭之哀。
明朝日晏而室猶閉。
李氏視之則已自縊死矣。
於是里人大譟
咸歎烈婦之節。
李氏之客。
至有敺之者
李氏益憫之。
烈婦於其夫之葬。
烈婦時年二十一也。
經畹子曰烈婦之節至矣。
可謂烈婦
書曰唯皇上帝
降衷下民
天之所以賦之者。
固不視地。
而人之所以修之者。
或有所處之分焉。
今夫閥閱之家。
閨壼之內。
節行卓異者。
有光衿帨。
媲美列傳種種有。
若夫婢妾臧獲
潔身勵行
邁倫拔萃
煇燿乎如汚泥芙蓉
朽壤螢火
烈婦雍容盡禮
凜然立節者是已。
豈不可也哉
余聞國家裒輯古今孝節義足爲觀感者。
傳贊以識之。
繪圖以像之。
諸中外。
使民興起
烈婦之死
寔在是歲。
孔子曰德之流行。
速於置郵傳命
信矣。
烈婦不能自章。
又鮮宗族
其事且數年之久。
誰能爲烈婦鳴于宗伯之官
列于太史氏
使聖朝旌褒之典。
所歸而不之泯也。
吁。
金將軍
公元1673年
金將軍名希祖
字而賢
山人扶餘氏也。
扶餘金氏
羅麗巨族
聖祖開國
推忠翊戴佐命一等功臣,大匡輔國崇祿大夫政府左議政益和君金仁贊
將軍七代祖也。
和寧道上元帥撿校,嘉善大夫曹典書開寧君天富
將軍六代祖也。
將軍高祖曰從。
南漢城尹禮曹典書也。
曾祖貴寶
上護軍也。
將軍祖孝同。
少以豪力
不得於時
全家徙于邊。
無罪謫而甲州也。
遂世居之
將軍之父鑑。
自以家世勳貴。
一朝耻爲北鄙之人。
且素有膽勇
閑居欝欝
常閉門讀論語一部
大書于壁曰霜雪之中。
惟見之靑。
危亂之際。
乃知節義之存。
盖其自勉
而又以勉子孫也。
將軍隆慶癸丑生。
而貌嶷聲如巨鍾。
父母異之
成童魁梧
馳馬試劒
歲壬申夏
虜掠邑境。
人皆鳥獸竄。
時將軍年二十。
獨馳入賊中斬二虜。
虜皆失聲走。
遂擧我人被俘者及所掠器粮牛馬而還
萬曆甲戌秋
虜又渡鴨綠江掠鎭堡。
時兵虞候在而不敢出。
將軍卽又獨馳
馬山坂。
大呼入賊中。
賊知將軍勇。
人馬辟易
虜酋驚仆地。
將軍其所馬及佩刀
左右突斬數十賊。
狼狽走。
惠山吾是川。
將軍乃銜馬行而尾之。
識其屯宿處。
迺夜突入。
又斬數十賊。
餘賊大恐夜遁去。
將軍奪其生口
公元856年
資粮而還
由是虜益畏將軍
丙子庚辰戊子
虜數入。
將軍數破之。
前後數十戰。
將軍斬殺爲數百千。
將軍被數箭而已
賊虜又掠北邊
將軍獨奮劒疾馳
往來逐北虜。
故甲州東西諸邑鎭。
皆依將軍晏然
於是將軍彥征寇而死之。
彥勇有將軍風。
常曰大丈夫當爲國家擊賊而死。
至是仗劒帥府自願從。
一戰上首功四級
淮陽遇伏賊。
中丸而死。
如其言也。
是時北兵使南公時坤聞將軍賢。
卑辭厚禮
致之幕府
頃之六鎭田禾方熟。
女直千騎
渡江大殺掠。
遂圍鍾城。
將軍卽日馳至。
超身入城中
而賊未之覺也。
明日將軍獨登城東樓覘賊。
朝日初出。
適有紫雉嗅而起于前。
賊皆環立矚之。
將軍關弓射之。
其中
賊乃大驚駭曰此乃甲州金將軍也。
解圍而去。
南公將軍聞于朝。
特除守門將。
將軍謝是不膺。
歸老於其塋下。
卒時享年略干歲。
後肅廟嘗覽記將軍蹟而壯之。
是日適試儒生
命以射解城圍爲科題。
又命歲賜其家田租
以奉其祀。
凡爲將軍後孫者。
男女雖賤。
毋得隷于官。
永免其戶之一切役焉。
余甞讀唐書爲國討賊殺身者。
朝廷所不爲何狀人也。
殆其將軍父子之謂也。
將軍奕世閥閱
祖父無罪遷徙
將軍父子無小憾。
討賊殺身
自非世篤忠貞
源遠流長者。
其能如是乎。
將軍之祖之父敎裕之所以然也。
觀乎其窮居讀書
揭壁垂訓
忤時無罪可知也已
將軍神勇也。
馬山坂吾是川之戰。
雖漢之李將軍
何以加此乎。
鍾城之射雉解圍
何遽射雕不若也。
超入圍城而賊不知。
金將軍不可將軍乎。
及夫功成不居
畢命之下。
可亦謂智且孝也。
嗚呼
將軍之子彥。
能赴國家立殣。
竟不負其立志
當戶敢有材而不得其死者。
則顧何如哉。
故曰金將軍父子
賢於李將軍父子也。
宜其爲聖朝曠感而褒恤之也。
公元1593年
聖上卽阼二十一年夏
漢陽趙秀三撰幷書。
東里先生
東里先生姓鄭名潤字德公
父曰希僑。
父子偕隱於俗離山下
東里老死出山
以故鄕人謚曰東里先生
希僑年十七。
生潤而婦早死。
潤以貧故
亦不娶。
潤多手技
飮食衣服之奉不失時
而顧工於婦人
故終希僑身。
未甞無魚肉。
綿絮安適也。
潤拾橡栗木葉
自備飢寒
是以潤四十時。
視希僑已濩落也。
所居方丈
蓄書千餘卷
書處倍于人。
少時或勸希僑鬻書以室潤。
希僑輒摽之曰止。
寧可子息
不可無此書。
盖希僑不獨好之癖。
亦重其世傳也。
及潤長而耕樵釣弋
必以書隨。
夜則荊薪繼明
旣而虞夏之書。
先秦漢魏之詩。
史傳子集。
懸誦無一字失焉。
希僑善論策
潤工詩賦
邑子弟有造請受業者。
使之坐隴上
筆硯田間
耦耕旣撤。
而篇已成矣。
人問何不科第
自苦若是
希僑笑曰科宦豈可耕且爲哉。
問者益歎其高也。
希僑死時年八十餘。
潤且七十。
其純斂墳樹。
躬治而不假人
盡以書殉之。
廬墓終喪
不復耕釣曰親不在
吾不憂衣食
日噉草根飮水而已
臨死屬其伯姑兄弟之子
葬父塚旁。
潤亦年八十矣。
經畹子曰余遊俗離過東里
先生舊居
里人有及見者。
指其墳塚
說其遺事
往往歎息泣下。
余乃躑躅荒原
仰高風。
遂爲之贊曰。
高哉南岳
下有東里
石蘊琬琰
林挺杞梓
矯矯逸人
鍾毓于此
大父高士
先生孝子
商顔卲齡。
鹿門美字
誦讀苦工
釣弋甘旨
草芥簪組
木葉衣被
耦耕食力
葬書順志
余今南遊
遠人邇。
遺光溢目
高風聳耳
裵褱(一作徊)故墟
敬敷嘉誄。
滔滔濁世
標能起。
李亶佃傳(幷小序)
 余於佃交也。
一日大風雪。
敲門甚急
視之則佃也。
袖出金剛山詩曰九千九百九十九。
人皆曰可不可。
獨先一人可則可也。
先生定之
相與竟夕酣詠而去。
顧今一語千古矣。
余悲其死而作是傳。
李亶佃字耘岐。
一字耕傅
其母兪氏婢也。
佃輒自道。
故知益高之。
佃身短小一目
貌麻甚陋。
語又嘈吶無倫叙。
顧善屬文
精於詩。
名譟士大夫
見人索酒
故不知者苦之。
嘗師南樵夫
後改師李烱菴。
由是其詩幽巧絶有二家風焉。
家貧窶。
傭書
日三五十紙而懨之。
得錢
輒酤飮。
醉作草書行一二字。
止十餘字。
先右後左
或由下而至於上。
間用籀文
縱橫磈磊
若無位置
然而字皆如枯枝恠石
岌岌飛動
旁觀者自
楷模頳顔也。
喜山水。
人拉與之遊。
不以事辭。
至則揮巨觥
軋軋作苦吟。
臥而嘔吐滿薦席
雖被之雨雪霜露
鼾齁而不知也。
嘗服齊衰
往來詩酒所如故。
或戒之則佃笑曰。
禮豈爲我輩設哉。
是如褌襠蟣蝨耳。
其蕩率無拘檢如此
後困益甚
衣結鶉腹屢鳴枵也。
某士憐之。
家人子妻之。
又爲發書
徧于縉紳先生
且欲爲之家。
時有惡之者事遂輟。
散髮狂歌
不足焉。
歲餘
遂死于道。
素交遊者。
乞妻錢而瘞于西山云爾
佃死時年三十六。
著詩文略干卷在某家
草書散落人間
往往可見矣。
經畹子曰士生於世。
不遇淪沒溝壑者誠多矣。
然足爲人悼惜
久而不衰者。
特才已。
譬如木枯根株腐矣。
枝葉盡矣。
獨其扶秀之氣。
蒸爲芝菌作一時榮觀。
佃之才是耳。
余不知藏其詩者。
能爲一發之於世乎。
盖其人也。
則又嵇阮之流也歟
畹先自傳
畹先生。
朝鮮狂士也。
性喜讀書
白首咿唔不綴。
終亦自忘。
人叩之則茫然不能對。
有時强記
滔滔萬言
能卒六經
自幼愛屬文
至廢寢食
不甚佳。
往往凌厲有古作者風。
家貧不厭糠覈
旬月出遊山水間
不顧妻孥也。
不能飮酒
而甞隨國使歷遼野臨溟渤入燕臺
游於屠狗之市
時則能揮巨觥
一夕數斗
力綿弱不勝衣
及夫古今成敗義利之分。
髮竪目張
矍然勇士也。
交遊
無問貴賤賢愚
咸得其歡心
然卒不見容
諧謔多談俚俗事。
究歸不背經。
故非孔子之道。
不得干也。
老多病且懶。
杜門却掃
終日涔涔如睡。
有客至。
皆謝不見
獨與某某數人游。
則爲其知之深也。
歎曰假我十年之間。
一肆力於文章
則亦足爲聖世擊壤之歌。
常恨蘇秦之言曰大丈夫豈可謀數頃田哉。
吾當九經良疇
是以自號曰經畹先生云爾。
贊曰。
外柔內剛者。
不狂而狂耶。
身廢而道興者。
能於不能耶。
不狂而人不能知。
能而人亦不能知。
命耶時耶。
是則慕古人之磨不磷涅不緇者也。
秋齋集卷之八(漢陽趙秀三芝園著)
 文○文
  
祭戰亡諸將卒文
公元1594年
維歲次年月日干支
原縣監某。
謹遣某官某
牲酒之奠。
具告于戰亡諸將卒之靈曰。
嗚呼
桓桓虎士
生而衛國
央央鳥旆。
死於討賊
志齎鷹鸇
化爲猿鶴
有寇射天
王命西征
于鄕于隧。
于鄙于京。
憤切同仇
誓不俱生。
肉薄詰朝
牙門警夜
刀戟相當
矢交下。
身裹馬革
官賵牛駕
楊柳雨雪
六師凱旋
歸哉婦子
言笑懽焉。
魂兮招招
草已芊芊
溫綸噓恩。
萇碧生香
牛圈鹿。
老死閨房
得失何居
視此戰塲
嗚呼哀哉
尙饗
祭亂死諸人
公元1593年
嗚呼
爾等之死
謂之順乎。
謂之逆乎。
之無罪乎。
謂之有罪乎。
若曰順則是逆也。
無罪是有罪也。
何則景來,履大
逆之劇也。
罪之魁也。
從景來履大
爲其腹心爪牙
聽其頤指氣息者。
是亦槩謂之逆也罪也已
今之生存而復爲國家之民。
耕於國家之野。
藏於國家之市
飢則哺國家船粟
貧則給國家租布者。
則賊至之一日二日
望望跳身而出者也。
其生也。
順也無罪也。
五日十日而出者亦然
一月二月而出者。
非逆也非有罪也。
三月四月而出者亦然也。
爾等一日二日五日十日而不出。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而又不出者。
其死也豈可曰非逆也。
非有罪也。
雖然景來佞黠而善誑惑者也。
履大豪强而有威力者也。
豪强威力敺之。
以佞黠誑惑誘之。
故氓之蚩蚩
寧負妻子兄弟父母
不能負景來。
寧違太守刺史國家之令。
不敢違履大之令
從之圍城之中。
登之守陴之列。
一日二日五日十日一月二月三月四月
不顧妻子兄弟父母
敢抗太守刺史國家
始則感簞豆之惠。
終焉畏齒距之噬。
至乎逆而不知非
罪而不知懼。
是豈上天降衷而然也。
國家漸摩而然也。
卽景來所誘之。
履大所敺之。
迷而入。
畏而不出也。
故曰景來履大
逆之劇也。
罪之魁也。
然則爾等之死
雖謂之非逆也非有罪也。
亦無害乎原定之義也。
况其㥘愞而不能振其氣。
因循不能售其計。
竟至崑炎之莫卞也哉
嗚呼
顧今國家脅從而罔問。
生民濫殺
屢亶恩誥。
溥施凱澤
生存者莫耳目睹聞
手足抃蹈
煕煕山高水淸之後
而惟爾等迷而入畏而不出者。
魂魄徊徨灰燼艸莽
太守不哀而原之
明而告之。
夫安得怵惕悔歎冥冥之中。
其鬼不爲厲。
其氣不干和者也。
嗚呼哀哉
今日以後
等尙宜蕩然和風之㠊。
幡然瑞暉之煦。
罔有敢欝結而不散也。
噫。
此非太守之語。
而乃國家之意也。
汝不吾信。
盍視乎生存而復爲國家之民者乎。
嗚呼哀哉
尙饗
祭靈德山神文
惟神庇民
若父止慈
凡有疾痛
告訴于誰。
溽濕跨
乖沴于時
如火益熾
連屋比。
不問男婦
無分老少
病者相枕
死者載道
民將盡劉。
神亦曷
惟靈所奮。
何氛不掃。
腯我牲脯。
潔我粢盛
歆斯菲薦。
囿彼黎氓
匹夫咸蘇
四境廓淸
明明上天
大德曰生。
合祠五忠
嗚呼
自古遭遇板蕩
循國効節
風一世垂千載者。
指不勝屈
然其氣貫天地。
其光爭日月
之而髮竪
之而眦裂
則鮮有若五公之死於賊之壯且烈也。
噫嘻
賊之始至。
合希著士用之賤類
推景來君則之渠帥
盜礦潛市爲能事
斬木揭竿兒戱
當此之時。
使可治者治之。
則一械足以縲。
一箠可以笞。
而敺之不須力。
而御之不待智爲。
顧以百歲昇平之久。
比年凶荒之後
莫敢持兵而守。
民莫不望風而走。
前茅招手
具左鞬而屈首
遂使賊殺長吏拉朽
州城若破瓿。
巖邑衛賊藪。
尺籍署賊部。
而■(艹滻)以西數百里之地。
國家有矣
聖主慬憂。
京師震驚
元戎開府
先鋒啓行
士皆狐慮狼顧
罔有賈勇先登
於是統制諸公
念藎祖肯堂之謨。
奮烈殉國之誠。
誓與賊不俱生。
不由軍門
不謀家人
裹足千里
仗釰一身
至則賊方盛備嬰城
官軍不敢視之瞋也。
手巨斧冒矢石
直斬東門之關。
不斷如菅。
賊號咷聞外。
卒無繼而還。
旣又推戰車長戈
迫擣南城之址。
只隔如紙
銃礟交下
不少退而死。
兵使金公痛玆兇逆之變。
起自父母之國
慷慨赴陣。
將喩脅從之賊。
涕泣告人。
思臠窩主之肉。
及知夫虺性莫回。
鴟張難伏。
則奮劒大呼
百夫辟易
雨丸蝟集
雲梯肉薄
乃立殣於東城
是日有諸公南門之役也。
統制許公世居七士之鄕。
素有兼人之勇。
狗鼠跳踉
烟塵澒洞
傾家倡義
四隣聳。
摧牙折角
列屯震恐
龍鐵宣郭。
咄嗟收復
旌幟壁壘
指顧生色
此賊所以甘心於人一。
而於公十百也。
北門之伏。
乘門抵隙
柵潰于燎。
馬蹶于刺。
然猶短器
奮擊
三裂五劈。
裹創步歸。
不死於戟而死於席。
是知其忠憤激也。
至若京邸聞警。
策馬西歸
萬人必往。
鞭以敲扉。
順生逆死
汝不我依。
賊衆如鳥雛。
罵賊魁如犬豕
白刃而莫擾。
赤血而不跪。
雖以賊之獰頑。
稱之曰義士
則參判韓公之奮不顧身如此也。
始逃檄召
終被逮繫
五毒而甘如
一節而矢靡替
有弟純臣
彷彿平原之語。
爲厲殺賊。
何異睢陽之誓。
賊必欲生之。
謂其才可依。
公惟願死也。
爲其道可履也。
則參判白公從容就義若是矣。
嗚呼
五公從事韜鈐
專精詩書
登科第而沉屈庶僚
韋布棲遲窮廬
則其生也跡未甞同塗
及其挺身以赴國家之亂。
鋒鏑而不知懼。
艸野不少憚。
擊賊而死。
或罵賊而死。
或見賊不屈而死。
則其死也志又未甞異貫。
嗚呼
此其素蓄使然
非有所相慕作美觀也。
宜乎明主悼歎
貤贈之典。
棹楔之褒。
炳烺璀璨也。
噫。
向使五公者。
官守早爲之謀。
則賊必不敢蟠結經歲。
蹂躪數州也。
惜哉。
早計
朝廷干城之逑也。
何異乎障洪瀾一抔也。
所謂貫天地爭日月者。
其將鬱結而不散流也。
北闕懸希著君則之頭。
未知五公家人
能告太平不也。
然則鬱結者其將流而爲雨。
散而爲風。
渥厚澤而告屢豊乎。
又將復爲人
而正而直而孝而忠。
爲國之輔。
垂功施於無窮乎。
某以不才
承乏而莅玆土。
軾而過其閭。
墠而祭其主。
太守事也。
是庸議其禮之古也
嗚呼哀哉
尙饗
草堂上樑文
述夫山林卜居
龜墨惟食。
土木將事
鷦枝載安
菟裘之營。
燕賀攸集。
盖此車書社。
窈窕鹿門一曲
士夫坪。
沃衍有鴟田千畦
水複山重
尙通三甲要路
天開地設
不借五丁神功
泉甘土肥
居人多享耈。
峯廻路轉
行者疑入桃源
孰不欲誅茅結隣
是最宜種樹治圃
迺玆主人老。
知足長者之心。
早登緋玉之班。
光寵及於宗族
善治白圭之術。
利澤覃乎州閭
金谷水碓數千。
由今比古。
劉家之牡丹三百。
以我觀人。
日月不可恒盈。
天地理亦有復返
肆當杖於鄕之歲。
乃有止于邱之情。
追往事於東隅
幡然斂手之日。
小隱南郭
懷哉高蹈之風。
問舍求田
是今日之事。
看山聽水
罔非未老之閒。
遂以年月日干支
擇地於漁洞之南鵲
峯之下。
築玆一區之宅。
庇爾七尺之軀
茅屋八九間。
瀟灑彭澤佳句
雲山千萬疊。
彷彿輞川舊圖。
邃爲宇覆爲簷。
無憂旁風上雨
敞曰軒奧曰室。
自有便於夏凊冬溫
亦可爲隱士考槃
奚但謂農家在野
蠧魚黃卷
子舍詠歌
牛羊綠堤
午橋粧點
桑陰扶踈而繞屋。
田穀不妨
節物次第報時
山花自發
於焉爰居爰處。
之而宜室宜家
遂爲淸商之歈。
擧高梁之唱。
兒郞偉拋樑東。
太白羣峯聳碧空
擧首試看日上
一層高處最先紅。
兒郞偉拋樑西。
大野如盤一望迷。
楊柳乍黃芳草綠。
來風物似蘇堤
兒郞偉拋樑南。
壽星有爛高簷
箕疇一曰多膺福。
谷裏人誇菊井甘
兒郞偉拋樑北。
懸梯破雲嵐色
貂蔘髢不論錢。
峒戶朝昏來易
兒郞偉拋樑上。
五風十雨無愆妄。
煕煕帝力我何知。
開門但看桑麻長。
兒郞偉拋樑下。
一川橫帶牛馬
灣銀匯綠淺深流。
漑遍油油千頃野。
惟願上樑之後
屢歲大有
同樂家人
釣於水採於山。
美可茹而鮮可食
問奴織問婢。
飽其腹而煖其身。
鄭渠龍鱗
灌園
朱陳村雞犬
傳子傳孫。
秋齋集卷之八(漢陽趙秀三芝園著)
 文○箋
  
進謝
掛名蓮榜。
幸際千一之昌期
拜手班。
特侈八十之壽爵
恩踰涯分
榮動瞻聆。
伏念本一白丁
坐數絳甲。
六朝菁莪之化。
粗用力於夏禮詩。
延九耋蒲柳之齡。
致身春坮壽域
屬値聖痘平復之慶。
獲赴賢關大比之科。
蹤跡自是孤寒
秪待主司之公眼。
文詞又非壯麗
安有賓國茂才
江家之錦已還
誰識靑春叉手
沈郞之袍難奪。
敢望朱衣點頭
濫矣廁上舍生之中。
居然下大夫之後
肆當金門叩謝
錫賚便蕃
黃帕丹藜
念艱行於趍跪。
香紬細
適軆炎凉
屢頒珍羞
旣飽之德。
雙擎法醞
式讌以敖。
不曰視若家人
臣竊恐福之大過
玆盖伏遇主上殿下
政先優老
福斂錫民。
膏雨和風
長在方寸之地。
望雲就日
不違咫尺之天。
遂令殘年龍鍾
亦沾曠世鴻渥
敢不仰藉盛眷。
俯循衰躬。
惟周士以寧文王
嗟餘生已矣
華封祝堯帝。
古人同之。
秋齋集卷之八(漢陽趙秀三芝園著)
 文○啓
  
書畵舫主人止酒
好飮顧養
曾是以爲孝乎。
有過相規
可謂之友也。
苦口之戒。
甘心而聽。
惟足高陽舊徒。
長安大戶
讀書以下
宿習自從少年
枕藉其中
心癖最愛長夜
李白欲與同死。
長物鸚鵡鸕鷀
劉伶恨不幷生。
擧世螟蛉蜾臝。
天爲幕地爲席。
賢相幾問生人橫途。
上有星下有泉。
愚婦每墮祝神奇術。
遂以半生濡首
乃欲中道亡身
何論性命在天。
無操行餘地。
若乃家貧親老。
歲暮天寒
不念十口之飢。
只圖一歃之快。
空林雨雪
烟火之常遲。
破屋秋風
(六字缺)
秋齋集卷之八(漢陽趙秀三芝園著)
 文○書
  
寄劉燕亭(喜海)書
公元1790年
年月日。
秀三頓首再拜
白燕先生執事
秀三乾隆庚戌嘉慶庚申癸亥丙寅
貢使四次進京
于斯時也。
石菴老先生德行言語文章政事
一世推服
至若筆翰一出
人競寶惜
片札寸牋
購之必不下數十金。
是不亶重其筆法之妙而已
盖天下之士。
莫不尊信慕說。
思欲一充於下風之列也。
秀三顧以海外樸鄙之蹤。
獲瞻淸光
猥承下問於園班之次。
謹擬選日齋沐
趍晉門屛
幸得慫頌。
仰聆緖論
俯牖孤陋
不幸負薪之憂。
旣又迫於行程
未遂下誠。
齎恨東歸
匪久而伏聞老先生捐舘舍矣。
自歎其無福見匡廬
熲然此心。
數十如一日也。
後十年丙子
雲石趙公回自京師
備述燕亭先生文采風流
而乃石菴老先生從孫也。
秀三樂聞之。
而益歎一代文星
偏照德門
甚盛甚盛。
每於信使往復書牘
未嘗不誇示於秀三
則亦以秀三之有愚忱於老先生故也。
自玆以還
秀三仰慕燕亭先生
少間石菴老先生也。
每欲奉書罄悉微悃。
然竊恐先生無素而投珠也。
昨年雲石公嶺南觀察使
謬辟秀三記室參軍矣。
今春使人還。
先生有書於雲石公
而按藩之臣。
不得通書域外
邦禮也。
雲石公秀三邦家之禮。
罔敢有違。
故舊之書。
不可無答。
無寧折衷乎二者。
則子爲我替伸鳴謝之儀。
爲己而附陳景仰之懷可乎。
雲石公又知近日秀三仰慕先生
少間老先生也。
玆敢追惟今昔
略暴顚末
別幅所錄。
雲石公附呈菲品。
仰冀鑑諒而領收焉。
秀三今年六十五年
矣。
倘不猝塡溝壑
則登拜龍門
幸有日也。
言不知裁
悚仄悚仄
伏惟下察
燕亭先生執事
與劉燕亭
公元1816年
三十年後。
又入都門
舊雨零落
自視巋然石渠耳。
幸賴燕亭先生不以老悖
屢賜過從
東街南館
轍跡旁午
文酒淋漓
讌笑洋溢
此心慰滿。
無間今昔
歸臥故廬
回薄如夢。
秀三度數月。
恰爲七十翁矣。
此生安能更作此快心事也。
神𨓏神𨓏。
夏秋旣徂。
冬序又深。
伏惟文候珍嗇
德音茂宣。
遠慰區區
伯泉知縣
計已美赴。
得安信南叔季卿兩先生起居平善否。
幷庸瞻溯。
間托抵雲石公信函儀角。
謹已捧傳。
雲石公自湖藩入樞司矣。
藩臣樞臣
毋敢通私書於域外
朝禮也。
丙戌之在嶺南也。
秀三替告之。
己丑之在湖南也。
面白之。
先生亦已悉其詳焉。
雲石公不敢私違禮。
無異乎在嶺南湖南時。
秀三適又家食
玆敢代陳其狀。
書詞雲石公之喩也。
謝儀雲石公之物也。
仰惟先生覽領。
而應復與雲石公一神會握叙也。
伯泉先生所抵書儀
大略與此一般
玆以附呈
萬望尋便遞傳外。
秀三所呈詩扇
一一分致於三處
仰祈仰祈。
不備
蓮卿
夕遊雖樂。
而曉寒頗爲節愼者憂。
尙自不能弛。
况此累日無聞也。
弟於日昨作省之行。
歸時入東庄
主人强留再宿
雪漫山。
氷泉繞屋。
林影月色
令人失睡。
仍疊六詩
工拙未能自知
然此中但覺灑灑耳。
盧生如臨。
卽弟平生三恨之一。
而如臨有雅於主人
半世光陰
皆在東庄消磨
藏弆有如臨詩五百二十八篇
記策論題書牘二百十五篇
遂取以抵我兩遭午睡也。
足下土炭如臨詩文
弟亦屢流饞涎者。
略此枚論焉。
如臨詩文
吁亦難矣。
其詩則專師鐘譚
才思雋峭。
往往靑者出。
而拘於世運
間架眇然
只可爲年少輩張赤幟已。
文則不足道也。
所謂策論
不過功令爛飯
序記題跋書牘
純用稗官語。
無經氣味
比如寒家供客。
掇樊括圃。
飣紅餖白。
望望雖似珍美
之無下筯
奈何奈何
噫如臨之才。
不當於此
而五十年跳踉
竟止於如此者。
可以知之矣。
其中獨斷六經百家
已爲千古受用
傳舍閱人
腐爛極矣。
與其討人牙後之慧。
孰若奇弄新。
王龜玆之爲愈。
故每於記事處。
斷水句讀
論議循襲西廂評語
時遇窘迫苟且處。
忽以遙遙葱嶺
遮暎人目。
誠極可笑也。
古文旣非傳奇
則豈聖歎卓吾之可爲者哉。
吾儒亦非緇髡。
維摩圖澄。
又何尊尙乎。
陋哉陋哉。
然如之如此。
非如臨之才不逮
卽如無師友之導也。
從今以往
不以不得見如臨爲恨。
而以如臨之不得見弟爲恨也。
足下以爲如何
今夕幸與二三子來過。
盡此書不盡之意也。
不宣
答具令
高琴表歌洛下舊聞
誠如白司馬湓浦之語。
况重有盛速者哉。
但某性不耐煩
習已痼矣。
今有惡歌。
自有伶人妓屬。
多生客。
適足發我宿病
且所寓在東城閭左
見今催科政急。
號呼四起
吾輩一席之費。
可拔數戶無告鞭扑之下。
興言及此
起復臥。
案上適有柳州山水一卷東坡和陶詩一本
聊以曼聲風讀。
有淸雅韵
眼孔口吻流出。
冷泠不盡
以謂雍門韓娥不過也。
能無風流窮措大之誚耶。
略此布覆
崔生
再昨之十榴五
昨日之三十
俱已噉盡。
在座者皆笑僕之饞。
而歎左右之知我嗜好也。
凡人飮食
癖有所愛。
劉伶之酒。
范信之
張翰鱸膾
陸機蓴羹
偏嗜一種
惟僕之於菓
毋論甘苦辛酸
到口輒消。
可曰偏嗜也。
己未南來
慶甫霜柿百二十枚。
須臾但歸空筐。
胸膈了無冷意
則不然。
晨嗽忽發。
無奈六年之間。
衰憊似許耶。
然猶昨見群童囓雪
手自團掬。
欲吞復吐。
盖老態。
第恐其心則雖龍鍾無餘。
尙如童子時也。
不宣
崔生[其二]
今朝梳頭澡面。
過我云。
果然否。
大病之餘。
犯風寒。
殊欠少愈之戒。
胡不自愛若是
僕旣有驢。
雖雪可出。
少選當去。
淸標牙頰香。
在計顧不遠。
灞橋尋梅客也。
遲遲如何
與朴
昨聞賢於林君坐上
極言拙詩有唐人大家風云。
斯言也。
果能知之深覿
之切而發耶。
不然率口稱美
賣卜子之談命索價耶。
僕詩誠無好處
年少時喜作輕薄綺麗語。
十數年來
自覺其非。
耑務於蒼老忠厚
用力旣久。
稍稍滌除
今則已改觀矣。
然如馳馬試劒俠少子弟
老大折節讀書
諄諄爲一大儒
時於酒後忽爾扼腕劇談
僕詩亦如此
往往有故態闖出。
只自痛責强作而已
不能古人至誠惻怛
此己所獨知
而人不能盡知處也。
李炯菴懋官極賞少時作。
見輒屢回高詠
仍嘆曰此詩向老必一大變
詩今變而炯菴之墳草已十數宿矣。
中宵寤嘆
恨無所訂其善變不善變也。
賢旣有云云
則其知之覿之。
亦能如僕之自知
炯菴知我耶否。
必有定評
更惠良規
吳生
昨夕人去而梅花在。
聊以破客中寂寥
足下書適至。
推許極濫。
若望僕相師者。
足下有過情之聞也。
今年將五十。
多經憂故。
近又就食四方
形神衰薾
記性頓失
平生所讀。
窅如隔世
况一二涉獵
徒事掇拾者哉。
盛意勤懇
不可孤也。
來敎條問下。
注脚奉玉
而不知者爲多。
益歎今日之我。
昔日我也。
直甫遺詩
屢回摩挲
只增鴻爪感耳
蘇李優劣
不待數籬。
蘇詩如大將軍八面受敵之威。
電劍雨弩。
終日攻擊
不得尋其罅隙
詩到此境則已難矣。
詩本不過油腔混調。
其中梅瘦之語。
以爲平生楓落
然亦不過八歲小兒所可道者
此乃僕頃年語也。
而今某子抑揚云云
何不諒之甚耶。
兩人假令生存
與僕落落南北
無所干。
矧其骨俱霜。
則僕有何愛憎其間耶。
某子之言。
不足呶呶相詰。
但見某子造詣
蘇何而已
注脚中僕所未詳者。
看來皆似小說中語
僕素不喜此。
使或一覽。
固異乎聚精融會處也。
幸恕之如何。
吳生[其二]
寄示功令各軆。
不論中式與否。
以此生員進士
如拾地芥
外何更求
仍念足下年齡鼎盛
所操如此
讀書窮理修身砥行
蔚可爲湖南鴻儒
若爾刺史之薦。
招賢之旌。
不日至矣。
誰復垂頭流汗抽黃對白中也。
足下勉之
爲學要當盡在我而已
倘或專意立名
則誠終南捷徑耳。
未審高明如何
行明俶裝
未免更承淸誨浩然
還覺缺然也。
改不遠。
爲道自玉
不備
吳生[其三]
來示西廂水滸可讀云者
一何誤也。
水滸西廂
牧兒耕奴恣意談唱者。
此豈老成君子所可掛眼者耶。
有助文章之說。
夫孰作俑
未知子長子美亦資此而爲萬世詩文宗師耶。
亟舍之爲善耳。
秋齋集卷之八(漢陽趙秀三芝園著)
 文○贊
  
一玉禪師像贊
學禪人。
戒食葷腥
我獨食魚
如啖草羹。
人讀三乘
我誦六經
人侶衣緇。
我友衿靑。
師究實學
養虛靈。
尊彝倫。
以擴門庭
行隨功高
佛之性成。
撒鹽雪下
彈墨雨零
魚出幽門
活潑潑生。
師貌枯槁
眼光明。
我來見師。
百六齡。
師也佛也。
水去雲停
竹老像贊
慈悲眼淸凈心
眼前俗物
心上觀音
寄語禪和放倒
從來眞佛儒林
秋齋集卷之八(漢陽趙秀三芝園著)
 文○銘
  
伽倻琴
泠泠松風之灑。
淙淙石溜之瀉。
有非出於指出弦者
吾知其得之乎躡飛仙不及
仰見白雲過嶺時也。
贈李生
度阡越陌。
悠悠我行
遇心忘歸
眷玆友生
友生會合
拊石吹笙
如金如玉
斯弟斯兄。
有珮珊珊
其衿靑靑
豈弟惇厚
博聞窮經
薄言其居。
南山之京。
蟬聲繞屋。
槐花滿庭。
揖我西堦
坐我南榮
同我讌飮
春酒盈盈
旣醉出門
路歧縱橫
送我閭外。
薪燭代明
微子之惠。
何以宵征
凡今好樂
戒在沉冥
秋齋集卷之八(漢陽趙秀三芝園著)
 文○跋
  
檀園古佛帖跋
公元1846年
卷綃紙十二摺。
古佛十二尊。
甁錫凈嘉。
蒲衲蒼凉
則知其爲檀園史所作也。
旁有小評文。
眉公字集荊山者。
豹菴手也。
丙午四月吉日
看花茶山舘。
對此終日
更不知樹下堆紅
同觀者柳上舍愼言李秀才
士。
明日追題於珍珠船中
秋齋集卷之八(漢陽趙秀三芝園著)
 文○識
  
祝枝山三猴卷識
一母猴踞澗之石。
一膝竪而自抱。
一脚石下
二子猴一踏母肩。
跼腰昂首立。
一手石上松枝
棲鵲驚且起。
裊裊而眼在鵲。
一手反覆母首若自固
一手捉子足。
如屨適而使忘其趾。
一一手摘澗中棠實且啖。
一手方接母脚垂端。
將跳而上
而眼側然猶在棠實。
母之眼在子之手。
而脚若漸墜。
使接之易也。
卷古而欵記缺其半。
餘允之右脚明之右月
記餘祝印兩篆。
認出枝山手也。
平生讀祝畵。
故見其石之奇皴樹之老點。
翎毛踈爽
則不待色章而亦可辨也。
卷藏樂石山房
主人往歲有丐子弄一母猴。
盖已孕者。
及育一子
常首任之
爲野鵰攫去。
母猴塒雞之如故。
鵰又攫之。
疾接而寸磔囓之。
一號而絶
丐子剖視之。
其膓盡斷云
愛子固猴性。
則是卷也直畵其性情
豈止毛骨而已哉。
幷識其說而歸之。
秋齋集卷之八(漢陽趙秀三芝園著)
 文○書後
  
書明季遺事
公元1623年
曩歲遊於西。
沿入椵島。
毛文龍壁壘遺址
徘徊愾歎荊棘之中。
終日西望
不知返也。
文龍本一亭障無賴
諂事權倖。
拔之俘虜
畀以閫鉞。
遼左已非中朝有。
而寧錦且朝夕也。
使文龍軍門舟師鎭中洋。
聲援於我。
犄角之勢
圖議後之擧。
中朝之計。
未甞失也。
文龍非其人也。
方其在島中
徵求於我。
飛輓不足牛羊之。
牛羊不足財幣之。
財幣不足衣服之。
飮食之。
樵蘇之。
郡縣蕭然
國積哀痛
至奪赤子口吻
婦女簪珥以繼之。
文龍縱兵焚掠
我人而上功。
及至癸亥之誣。
則其心不奪不厭也。
島人至今歷歷說。
文龍之志。
豈止此哉。
時已有北人往來者。
袁公崇煥寔炳厥幾。
計致幕府而誅之。
天下之幸也。
獨其黨羽欲爲報仇
左腹之讒。
甘心而後已。
大勳未集
長城先壞。
自公之死
關以東千里如無人地
天下事大去矣。
文龍死而逞餘惡。
嗚呼痛矣乎。
爲文龍圖公者。
始雖怗怗自快
及夫國家破亡
其身殲滅
何異夫惡瘡而斮其腰者。
大臣如此
天下安得幸也。
或謂東林
久安於朝。
袁公雖死。
天下猶可爲耳。
余則曰東林諸君子。
亦皆喜樹黨
不過某某數人者差强。
然其才畧無如袁公者。
則數人何可爲也。
書曰火之燎原
不可嚮邇
矧可撲滅
袁公不死
亦何可爲也。
余旣惡文龍而悲袁公
故書之。
平原君傳後
毛遂自薦平原君之楚。
一言定從約而解秦圍。
遂謂之賢。
然其對楚王之言曰五步之內。
不得楚國之衆。
不過荊聶刺劫之謀爾。
足以全楚乎。
特其白起竪子
辱王之先人
合從爲楚非爲趙云者。
足以楚王之心。
而亦趙國之幸也。
及其捧盤血十九人也。
又何嘖嘖夸伐也。
平原君之名。
重於當世者。
徒以多得士也。
今楚趙敵國也。
從約大事也。
所與俱之翹楚十九。
碌碌因人成事
則彼在國之三千玳簪
可知已。
是遂不知御侮之義也。
若吳臣趙諮對魏主之問曰如比者
車載斗量
不可勝數
使乎隣國者。
辭令如是矣。
故曰遂之智。
不及遠甚。
秋齋集卷之八(漢陽趙秀三芝園著)
 雜著
  
不可說說
新羅之季。
有眚出于市。
黑獸而小。
生三朝者。
性馴而不怕人
故狃而狎之。
百物無所食。
金鐵是啖。
輒望其吻而銷焉。
異之甚。
而爭飼以弊器。
雖計千百盡之
沃雪而已
漸長如馬牛大。
呼吸生火
之者皆燬。
人益厭苦之。
然敺而不能去。
木石無所傷。
刀鉅資其飽而已
於是人乃晝夜警。
而亦無如之何矣。
故名之曰不可說不可說
於是乎遑遑求食。
自公府外民戶
遂無鍵鐍鎖錮之限。
帑藏懸磬
田器惟恃木也。
故歲不登
國益貧。
人乃大恐。
萬僧而禳之云爾
經畹子曰不可說
佛家說也。
佛者憂其道之癈。
假說不可說也。
中庸國家將亡。
有妖孽。
不可說之出。
羅氏將亡之兆歟。
天下爲人上者。
始則狎狃小人豢養之。
逮其勢炎熾爀。
燎原不可嚮邇
則雖知其耗國害民之爲不可說
而亦無如之何矣。
故曰小人不可褻也。
記文可尙
可尙
宋丞相信國公天祥十三世孫也。
楊子江上。
崇禎末駕船出海
公元1644年
遭風漂至朝鮮恩津海口
適値甲申之變。
函夏沉淪
可尙不歸而仍居焉。
時則仁祖朝也。
命授漢學訓上官敎授
司譯院舘生有詩曰流落腥塵萬事非。
聖朝文物依俙
江南庾信平生恨。
塞北郞幾日歸
三十年來風異響。
八千里外月同輝。
鄕音已變氈裘敝。
誰識楊江布衣
詳載文舘志。
余嘗見而悲之。
歲丙戌春
余從嶺南觀察巡部。
行至安義縣
有文姓民人
其先祖職牒與舊籍請免軍役者。
考之乃可尙玄孫也。
余爲誦其詩而白免之。
噫。
一詩足以徵後也如此乎。
非徒可尙之詩。
而重其有蹈海志也。
可尙漂泊之時。
不使止乎椎䯻卉服之域。
必至於衣冠禮義之邦。
天之所以忠臣之後若是也。
而今其後則不能免赤籍之編。
豈不慨然之甚哉。
雖欲請聞于朝廷
復屬譯院之籍。
然顧其人卽一貿貿土氓也。
有懷不敢發。
歸而識其事云爾
定原亂後喩大小民人
本縣土地膏腴
民物殷富
財賦之饒。
甲於兩西。
衿紳之盛。
埒于三南。
則宜多讀書習禮之俗。
皆有親上死長之心也。
奈之何寥寥百年
此則無聞
於今逆賊之起。
將吏隷。
綢繆實多。
肘腋腹心
變恠疊出。
開門請降者有之。
執仗逐倅者有之。
貲產而爲賊外府者有之。
機關而爲賊內應者有之。
甚至於受其假職
坐衙指揮
爲其親兵嬰城拒守
則是豈秉彝之所同得。
常情之所忍爲者哉。
宜乎城破之日。
崑崗之炎莫卞。
長平之坑無問也。
恭惟聖上大禹下車之泣。
成湯解網之仁。
怛焉西顧
屢下恩綸
罔問脅從
輕罪疑。
故雖以大軍一心敵愾
屢月蓄憤。
亦未敢妄行屠戮村里坊曲之間。
城中婦孺免焉。
內之農賈晏然
於戱大哉
大聖好生之德。
天地無極
河海莫量也。
顧今畿輔之人。
皆曰兩西賊也。
海西之人曰關西賊也。
淸南曰淸北賊也。
淸北又曰定州賊也。
嗚呼
愈遠而愈無分別。
率口言之也。
其實簪纓之家。
初不褰裳謹厚之人。
率多出境倡義効節之士。
種種多矣。
定人何甞盡爲賊乎。
古語云息謗莫如自修
嗟我大小民人
今日而後
沃土惰怠之習。
西方麤勁之風。
敦尙孝悌
崇飾謙恭
毋或怨尤
咸新厥德。
則向之曰賊者。
不有君子鄕之稱乎。
於此際。
撫字分憂之職。
懷保鎭安之命。
才識淺短
學術空踈
無以
仰答付畀之重。
朝家軫恤之澤。
巡營措處之方。
無不得其當而副其急。
則官雖不佞
豈不奉而承之。
按而行之乎。
目今王師言旋。
流民未集
荊棘纔除。
田野不闢
雖播矣。
其畝甚少。
綿雖種矣。
其茁不長。
禾熟而已盡於殺靑
疫尙熾而先染於浮黃。
哀哉
秪殘之氓。
何以遲待秋成也。
所種旣若是零星
歲雖大穰
今年之歉。
可以預判矣。
然則又將以手援於溝壑之中乎。
鞅掌半月
黎首一念
顑頷於對餐。
仳離當寢
若恫在己。
誠非過語也。
又况經亂之後
戶口大縮
軍額難充。
來頭戶役軍布。
何以辦出。
舊租新還。
何以備納乎。
萬緖棖觸
百憂蝟集
民之自爲之計。
不如官之爲民之心也。
今方仰報巡營
料理排備
運米而繼盡之糧。
計戶而減簽闕之軍。
舊布舊還。
恭俟廟堂處分
省徭省役。
想有營門調度
本道兵荒之餘。
區劃不敷
事勢使然
所救無以當所可救
所得無以當所欲得也。
然則杯水車薪之憂。
容其極乎。
凡係自官可以便宜者。
欲爲隨事周章
先從今秋等戶雞蕩減。
俾爲一分力之道。
而外此事關民國
費之經也。
供之正也。
官所不能濶狹者。
民亦罔敢希覬也。
其捧其納。
一從實數官决。
不爲肥己瘦民之政。
將此敷心之喩。
示諸各面之民。
無有一人不聞知者
定州弊事目公移文
右項條陳諸目。
有及區劃者。
臨時調度者。
經遠制節者。
自營指揮
或自本縣便宜
論報措處
或啓聞而施行
必簡便。
慮必周詳
其始之也審愼而行之也綜核
其作之也完全而守之也悠久
乃可革舊鼎新
懷保鎭安也。
本縣所報。
營門參量曲恕之。
營門所令。
本縣奉承布揚之。
視聽之寄耳目
手足從心志。
然後方可無齟齬扞格趑趄閡閼之患也。
此豈如縣監粗率鹵莽之可得紬繹而經紀者哉。
晝宵思索
左右盤桓
其排置鋪叙者。
不過狂妄如此也。
糊塗如此也。
斷斷此心。
必欲上之不負朝廷之意。
中之不負營門之托。
下之不負小民之望而已
至若利害便否。
可與不可
不敢自恃者。
伏望逐條批抹
俾有依仰擧行也。
縣監之西出都門也。
私竊自惟定今欹器也亂繩也。
欹者何以正之。
亂者何以理之。
人民何以輯之。
城府何以葺之。
腥衂所汙穢
人鬼
公元1646年
雜糅
官安得爲官而民安得爲民乎也。
到今流散未及歸。
而新移者日至
壞裂未及完。
收拾者亦多。
野有畊者。
有商賈。
若使一月二月
循序經紀
一事二事
漸次整頓
如此之久。
安知不反有勝於前日之定也。
如是之際。
殫心力。
仰貽匀憂。
朱書所謂今年雪裏凍死自家
未知明年麥熟誰喫了大椀不托
政爲今日營邑準備語也。
謾錄
古人重筆。
用敗則瘞。
今人委之糞土
似非雅厚
趙光逢薄遊襄漢。
濯足溪上
一方磚類埋。
上題云髡友選鋒郞。
功成鬢髮霜。
塚頭封馬鬣
不敢負恩光。
後題獨孤貞節立。
上積苔痕
此盖好事者瘞筆之所。
養筆硫黃酒。
舒其毫。
養紙芙蓉粉。
借其色。
養硏以文綾盖。
貴乎隔塵。
養墨豹皮囊
貴乎逐濕也。
孫思邈膽欲大而心欲小
智欲圓而行欲方。
以爲大有病。
不如志大。
此有不然者。
學者不大
不能得事業。
志大才踈
則最害於事。
爲是知妄論之起乎好議古人者流
斯足爲拘儒妄言之戒也。
諸孫
少時讀書至漏五下。
燭數見跋
輒取婦女粧奩膏油以繼之。
先妣憂其失睡致病呵止之。
自後如此時則置火於屛幔外。
盦以衾薦。
不使光芒漏射。
先妣就枕熟睡
然後乃敢開卷
而亦不敢吟誦成聲。
默念而已
此余少時事。
其勤孜若是
到今稀年
猶且手不釋卷
尙患未免鹵莽蔑學之譏。
况若子若孫則終歲焚膏之工。
非獨吾家也。
一世而皆然。
此亦可見世道之衰下也。
賣盆者說
有賣盆者。
虬枝老幹。
磊砢擁腫
葢偃而承亞。
甲赤而鱗蒼。
艾納點綴
封殖坱圠
望之可知爲百十年物也。
纍纍然列于階庭
曰二十金曰三十金。
豪富之家競售之不惜
不過時月
枿已薪之。
乃復摻金而踵其門。
壽木也。
雖槁能耐久。
非累日月
而黃而赤。
未易驗也。
若人見人情汩於世則遐矯之想。
饒於貲則侈園囿之觀。
屈致于霄臥壑之姿。
以供其時月之玩。
從而射其利。
喟亦狡矣。
至於薪之屢而求之勤。
何乃
不悟之甚哉。
於是今世用人者。
不能視履考詳
貌取老成
未幾時僨乎事。
而爲賣盆者之竊笑也。
遂作是說。
秋齋集卷之八(漢陽趙秀三芝園著)
 賦
  
星律賦(押行其所無事神禹導水)
述夫星維陽曜
宇從日生
燦若珠綴
象以玉衡
歷歷白楡之種。
熒熒絳囊之盛。
辰宿而上下。
緯經縱橫
窮圭測或地大
棼紀次兮天行
若其出入夫三十六度之高低
定玆二極
圜旋乎九萬餘程之遠近
分彼四時
衆拱居而趍朝如也。
三在戶則問夜何其
通手嵌而盤出
意夢吞而軒彌。
遲速蟻磨
錯數爻於魚麗
一丸圓轉
五色陸離
於是乎玉城瓊樓
帝座有所。
畫野分區
侯邦攸叙。
左輔右弼
股肱贊襄予。
北斗南箕。
喉舌出納汝。
東壁圖書之府。
八凱身爲文章
西序鍾簴之縣。
一夔足諧律呂。
無惑乎街童。
瑞有景如庭炬
然後九關虎豹
四垣䝟貐
物維精而神維采。
若虛有若無。
玄天蒼天
呀然闕。
黃道赤道
不動者樞。
渙若絲綸之音。
九官於薰殿。
觀如繪素之貌。
庶民康衢
其裁也玉繩金尺
厥標則彤筆璿符。
始乃申命七政之官
寅承六府之事。
豺獺報本之誠。
牲牢獻歲之祀。
升升七廟五廟三廟香烟
井井萬乘千乘百乘菜地
寒裘
織女杼軸罔空。
秋穫春耕
農丈之鎡基攸利。
燕翼後昆
豐上瑞。
于斯時也。
鳳銜麟吐篆。
馬負圖龜戴書。
扇翠箑於瓦釜
玩丹莢於土除。
雖從雨從風
鳴條破塊之異。
得祿得壽
扶桑析木之墟。
晨昏馡馡耿耿爾。
冬夏燁燁如翂翂如。
郞官鵠立粉署
羽林豹直於岩廬。
是以有察罔有失者斯象。
可由不可知之謂神。
爲將爲公。
馬鞭舟楫
乃文乃武。
鳥翼車輪
漢祖應奎聚之辰。
粤有蕭韓三傑
宋宗誕仙降之日。
爰生二人
今焉納左腹於婦小。
昔胡簡中心臣隣
三后亭毒
百度汩陳
令上勳華
下如稷禹。
端表影乎四方
耿光千古
尤退孛則感善言寧丁
騎箕御叶氣之旁午
隕石流火
足以書其灾。
觀棋獻杯。
適可爲延其算。
子陵高蹈
太史一榻之眠。
甲觀之凝祥。
伶人重暉之譜。
小子東海君子之鄕。
中國聖人之道。
長咏緇衣之詩。
遠隔縞紵之好。
繽自笑兮自歎。
謇孰
介兮孰導。
違羅代選士之貢。
逖矣八月仙槎
攬管公避兵之閭。
懷哉十年皁帽
要會極於參商
附尾良造
逮夫從冠盖結轍之車。
衣帶紀疆之水。
訾陬氐碣。
泛彼三流
房馬牽牛
瞠乎兩涘
願莫借長庚之筆。
游唐詩楚騷之林。
幸得太乙
翫宋書漢經之市
慻言汝南
先賢尙矣。
潁上高士
難問蜀肆之玄龜
空渡遼河白豕
系之以亂曰。
天有天文
魁斗奎壁
有人
詩書禮樂
盤盂彜鼎
黼黻笙鏞
吁嗟才子鉅公
二十八宿胸中
避暑
經畹子斂跡窮巷
養疴斗室
終日獨坐
兼旬不出。
時届六月之望。
政當三伏之熱。
羲鞭迂夫火龍
星馭次於蒼鶉。
熇熇流金而爍石。
炎炎若焚崗而燎原
若乃驕陽亭午
太空無雲。
撒𩆷霏以沃油。
皷微飈以扇薰。
萬品咸鎔於洪罏之鍛。
九壤同焦於尾閭之源。
八翼之魚。
不能寒谷之淵。
五跋之鳥。
何敢翔凌陰之岸。
修鱗濡沫
呀鉅噣而喘汗
神物若此
蝌蚪斥鷃
則余方散髮跣足
解帶袒袂。
雙腕搖扇
十指以拭帨。
氣蒸雨而濈濈
如水翳翳
遺毒五官
若無骨於四軆
于斯時也。
客有邀余。
飮於終南之館者。
遂與之躡翠梯登丹崖
紅欄俯碧渦。
疊縠弄漪。
匹綺標霞。
虹梁飮藻。
風欞散華
豫章美蔭
芙蕖之鮮葩。
於是主人者。
褰編蝦之簾。
開鏤獸之獻。
(獻音沙。
酒樽
)出金瓮之沉李。
靑陵之泛瓜。
俎豆之豊潔。
肴核織羅
易牙五味
頓遜之三酎。
淸管凝於房中
氷盤屹於座右
余乃開煩敞菀。
游目矯首
快哉如灌醍醐消病渴。
灑然若濯江漢以去塵垢
列子御風
袁安之臥雪
何前夕之惚惚。
今晨泄泄
旣蒙塞之脫盡。
孤高愁絶
然猶神遊八表
腳蹙四闑。
伯陽玄都
浮邱閬風
滄溟㶑灧
塵寰冥濛
衆生有涯
吾道之無窮。
幡然驚覺
夢又夢於夢中
余聞古語云懷美人者見花卉
廣廈見山水。
此皆召之以類。
而推諸其理也。
夫余不敢自謂無求乎人。
有道之士
亦甞聞長者遺風
未敢作望外思想
疇昔之游。
髣髴惝怳
似有求而不得
余情難忘
余不知其故何哉。
繞壁而思。
推枕而悟。
起看曉月在樹。
凉蟬嘒露。
使余徘徊顧眄
若有所慕。
秋齋集卷之八(漢陽趙秀三芝園著)
 歲時
  
[歲時記敍]
   我東自箕聖立敎之後
用夷變華。
繼以我朝。
漸摩旣久。
民俗斐然
一洗羅麗之陋。
世際升平
人殷物豐。
年時歡娛
月朝遊賞
頗多可觀
古稱中華者信矣。
遂依古人風俗荊楚記之義。
歲時一通
而其前代舊俗
乘紀騈存。
以示古今盛衰之異。
魯一變之別。
非有存羊之愛云爾
乙卯孟秋
經畹山人叙。
公元1675年
元朝
新羅元朝
王御前殿
檀香會。
僧徒百隊
法衣念經
庭設百戱
檀燎食湯餠雪夜覓。
(一名串炙
尖貫牛肉炙之。
)人皆新衣相見
拜揖甚恭。
得財生男等語相賀
門貼神影
外則甲士一對
一鐵幞頭鱗甲金簡
云唐將秦叔寶
銅兜鍪金鱗甲宣花斧
尉遲恭
內則宰相一對
皆烏幞頭大紅袍
簪花
魏徵褚遂良
日暮一年所蓄亂髮
夜藏鞋。
雖敗𡱺隻屩。
惟恐遺落
云髮可辟夜遊狂。
(夜遊狂。
鬼名
元夕入人家偸鞋。
失之則有灾。
惡云。
)或云髮灰消牛肉毒。
藏鞋恐夜雨降也。
高麗仍之。
今則無檀香會庭戱。
餘同。
初三日
公元1724年
農賈之家。
市肆之中。
蒸餠淸酌豬頭雜果。
財神土神
攢祝己願。
正月十二月同。
人日
國家設科取人
十四日
十四夜。
城中惡少
持棒逐隊打羅㬋。
(羅㬋星名
男女各年歲計星運
値羅㬋宮者
縛藁爲俑。
各衣其服。
中藏錢鈔
開門投之曰送羅㬋。
打者競奪而體解之去。
云可度厄
否則終年有被人恥笑之事。
羅㬋始於宋時
)小兒核桃栗子柏子作聲曰嚼腫。
云可禳一切瘡腫
汲甜井水于𤮀甁。
疾趍勿回顧
納於井中則能變爲甜泉云
又取十字通街中土
舖之門內
令家發財云。
白粲
納溪井泉施魚。
十五日
五更治聾酒
小兒呼人賣暍。
人三應之。
云可辟三夏之暑。
煎蜜糯米
糅以雜色細菓
再蒸之而鳥雀曰藥飯。
云麗僧施鳥者。
其味絶美
又擲
木頭
俯仰一歲休咎
云柶卜。
又剪五綵。
日月星辰揷屋。
云禳直命各星。
小兒始斷紙鳶之戱。
云送厄。
又夜踏橋遊玩曰踏盡十二橋。
可無脚病。
夜遊人盡出。
車馬匝沓。
街衖闐咽
笙歌絡繹
酒食若流。
一年中第一名節。
上卯
正月上卯日。
不入樵薪
且止女人入門
云有灾。
二月初一日
正月十五日
長竿庭中
藁稭其上曰禾囷。
是日祭以餠(以松葉包蒸之)卸之。
云可祝歲。
家家淸宮
初六日
初六日
看小星占歲。
小星旄頭俗名
月近則云歲登
遠則歲歉。
寒食
淸明之翌爲寒食
人皆上丘墓祭拜
三月三日
國家試士
人家五色線
團結蓬虆形掛戶。
以迎燕踏靑
賞花
地多春寒
至三月初始蓓蕾
旬後乃爛漫
京城內外
種花百十區。
而弼雲臺六角亭桃花洞城北屯
爭擅甲乙
士女紛集。
壺觴流衍
終日如屯蜂簇花柳
(花柳會讌之名。
爲訪花隨故也。
)以至花落
大率十日
四月初八日
梵宮皆作浴佛會
張燈。
初一二三四五六七日。
家家立燈竿。
有數十丈
竿頭雉尾懸錦旛。
爭奇務勝。
至夜火海
(云慶佛生。
光明十方之意。
始自高麗。)
五月五日
端午班扇侍臣耆舊
逮至胥吏小隷
兒女菖蒲水。
菖蒲簪。
服羅新裁端午粧。
窓戶揷艾花結綵勝。
男子角觝戱
其名有挑鋤翻關打膝擲腹。
第一無敵終塲
六月十五日
是日之流頭。
僧家沐髮剃頭故也。
人皆殺鷄烹狗
臨溪澡浴
盡日酣呼
云滌暘。
三伏
初伏中伏終伏
與流頭同。
七月七日
兒女作鬪針望星之戱。
國家試士
十五日
是日謂之百種
百糓結實也。
與流頭同。
八月十五日
是日謂之秋夕
言中玩月之夕也。
或云新谷將收。
如日之夕矣。
人皆墓祭寒食
九月九日
國家試士
人作登高會
菊花酒
謂之佩佳節
十月午日
是月午日則造蘿葍粽食之。
可樂歲。
若値戊午則甚武侯菜。
音與戊午相近故也。
十一月
冬至
荳糜粥。
雜以丸麵曰鳥卵心。
糜謂磨心
粥曰全心
是月耽羅貢
設科慶之曰黃柑製。
臘月
臘月
會游佃取。
臘者獵之意也。
除夕
擊牛釀酒
以備元朝曰歲饌。
小兒夜不寐。
云睡則眉白。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