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金陵集卷之六 (自动笺注)
金陵集卷之六(宜寧南公轍元平著)
 箋狀
  
大殿聖節
內閣賀箋。
伏以聖作千年
至治建極
時維九月
令節於繞樞。
喜溢邇班。
歡均匝域。
恭惟右文爲治。
大德難名
洪基磐石泰山
一人元良之慶。
敷聖化於金膏玉燭
萬民陶鑄之功。
肆當虹流之辰。
擧切鰲忭之悃。
伏念臣等才慙鳳藻
職忝龍圖
宿儒深嚴
縱乏判花之譽。
聖人壽富
長頌緜瓜之祥。
冬至內閣賀箋
伏以風行草上
擧切星北拱之忱。
在地中。
正屬日南至之候。
是月也子。
自天而申。
恭惟七政以齊。
一念對越
聖人則天巍乎蕩。
宗祊泰磐。
化國日舒而長。
民生咸囿。
玆當履長之節
益迓鼎來之休。
伏念等地蓬萊
才慙黼黻
雲章奎閣
安有學士譽。
日表於銅闈。
願效華封人祝。
大殿聖節
內閣賀箋。
伏以自天用申。
歌騰星海
是月建戍。
節届虹流。
千歲呼嵩
五雲多處。
恭惟魯聖不惑
文無憂。
大人繼明
貳極叶重离之慶。
王者上瑞
八域頌屢豐之休。
玆當斗繞電之辰。
益仰升如日之福。
伏念臣等才慙璧府
籍忝奎華。
西淸昵陪。
寵光密邇
南山拜獻
微忱起居
王大妃殿壽躋五旬
惠慶宮壽躋六旬
稱慶大殿陳賀箋。
伏以勤庶政一日二日
寰宇敷治
躋寶齡於五旬六旬
殿宮騰
同時兩慶。
新歲三呼
恭惟頌叶前星
孝準東海
千乘備志物之養。
九五康寧
一人元良之譽。
四重歌曲
肆當獻發之會。
益仰慈覆之恩。
伏念臣等豹直摛文
龍圖聯武。
金華題帖。
粗效岡祝之新詞
玉佩趨班
更頌川至景福
大殿聖節
關東箋。
伏以哲命維新鳳曆
蒼籙自天。
昌運載廻於虹流黃是月
五雲瞻望
萬歲歌呼
恭惟文王無憂
聖人必得
皇極之巍蕩。
至化玉燭金膏
鞏國本之靈長
洪基泰山磐石
屬當斗電之慶。
益仰升日之祥。
伏念臣跡滯東藩
心懸北極
楓嶽之巡行未撤。
徒切千里之祝華。
花甎之舊步回思
若爲此日之望斗。
大殿聖節
內閣賀箋。
伏以九五福曰康曰壽。
方仰升如日之休。
八千歲爲春爲秋。
政當斗繞電之瑞。
玆逢大慶
遙望三呼
恭惟德與年高
慶自天貺
農政正月之首。
八域驗屢豐之祥。
睿學三朝之餘。
一人元良之譽。
玆當九秋令節
益仰萬年之純禧。
伏念方面觀風
寸心向日
旌節金剛之界。
北望五雲
簪珮玉筍之班
東還幾日。
冬至關東賀箋
伏以暉舒於紫極
天降申休。
葭律回於黃鍾
冬至子半。
百祿川至
七日陽來
恭惟在舜玉衡
膺堯寶曆
聖人則天巍乎蕩。
大德無名
化國日舒而長。
至治旁達
玆當履端之會。
益迓鼎來之祥。
伏念臣逖矣東來
倐爾南至
地按八百里瀛海
方面觀風
天保億萬岡陵
寸心向日
冬至內閣賀箋
伏以珠衡凝撫辰之治
天陰隲。
璇杓廻建子之候。
是日陽生
半夜䨓聲。
千官雲賀。
恭惟則天爲大。
如日之升。
一統而兼君師
皇極皆本於錫福
尊中國而攘夷狄。
天道每主於扶陽
肆當小至之辰。
益迓大來
之慶。
伏念東來半載
北拱一心
萬八門起居之班。
跡雖阻於楓陛
九五疇康寧之祝。
願切效於華封
正朝關東賀箋
伏以八域呈屢豐之瑞。
誕撫洪休
三陽値回泰之機。
聿迓景福
靑逵淑氣
紫極祥暉
恭惟堯曆授時
箕疇斂福。
殿宮之寶齡益卲。
祝九五於岡陵
胄筵之尺衣漸長。
四重星海
肆當盛德之在木。
益切羣工之祝華。
伏念出自邇班。
倐逢新歲
兕觥萬壽
瞻彼北宸。
阻鵷列於三更
逖矣東土
正朝內閣賀箋
伏以箕疇錫福
大德之有臨。
堯曆授時
景運交泰
建寅之月。
用申自天。
恭惟運躋升平
德合乾健
千乘誦讀之課。
春秋考亭之書。
一人元良之譽。
文王世子之孝。
玆當三陽泰運
益仰百祿之鼎臻。
伏念不才分憂
伊敎匪怒。
東來玉節
曾無萬一之對揚
北望瓊樓
遙祝九五之康壽。
王世子冠禮冊儲時。
關東賀箋。
伏以邦基泰磐。
左海屬千一之運。
儲位豫建
萬姓四重之謠。
慶溢宗祊
歡均動植
恭惟謨丕裕後。
德懋承先。
無憂周文積累
綿長之攸本。
有賢夏啓
歌。
訟獄之皆歸。
猗歟加冠之禮初行。
允矣冊儲之儀同擧。
伏念延頸小海
滯跡重關
歲首綸音
陽春布德
天顔喜悅
瑞日重輝。
王世子冠禮冊儲時。
內閣賀箋。
伏以寶籙泰來之辰。
諸福畢集
瑤冊豫建之禮。
元服始加
一日禮行
八域歡舞
恭惟大德必得
良篤生。
周嗣重加弁之儀。
以歲之元以日月之吉。
漢儲主鬯之位。
天之慶荷祖宗之休。
羣情爭瞻前星
盛儀載擧貳極。
伏念歸心如水
喜報自天。
大庭賓僚百官
就日呼嵩之列。
同一父老長吏
效依斗祝華之誠。
宗大王祔廟時。
嶺南賀箋。
伏以見于羹牆
方切三年之餘痛。
享之宗廟
益仰萬世不祧
悲慶相仍
情文允叶
恭惟纘禹新服
協舜重華
祖宗大之基。
一念繼述
帝王學問之篤。
晝講論。
禮亦宜然
德至盛矣。
伏念分憂南臬。
懸誠北宸。
淸廟升歌
縱阻駿奔之列。
彩函遙擎。
自切鰲忭之忱。
宗大王祔廟時。
內閣賀箋。
伏以殷制畢三年之喪。
廓然靡逮。
周廟百世之祀。
於戲不忘。
廣慶之辰。
餘哀未已
恭惟善繼善述
乃聖乃神。
食則羹坐則牆。
僾然如在其上。
踐其位行其禮。
巍乎有光于前。
當中月之期。
擧切終天之慕。
伏念先朝內閣
今日南藩
淸廟升歌
遙切如復見之悃。
遐土宣誥。
幸覩與同慶之休。
王大妃殿王大妃殿上冊寶時。
大殿嶺南賀箋。
以至性盡倫。
咸仰聖孝。
上冊陳寶
聿覩盛儀
物采增光
情文允叶
恭惟舜孝東海
文德三朝
至尊曾閔之行。
享隆長樂
大德堯舜之位。
養以一邦
玆當慶喜之辰。
更切悲愴之悃。
伏念誠懸北闕
跡滯南藩
玉節乍淹。
縱阻呼嵩之列。
瓊函遙奉。
敢效祝華之誠。
王大妃殿王大妃殿上冊寶時。
大殿內閣賀箋。
公元401年
伏以禮制已畢於三年
羣情靡逮。
冊寶同上兩殿
聖孝益光
北望三呼
東朝兩慶。
恭惟冲年嗣位
愛日深誠。
學問思辨之工。
先王身敎之盛。
夕寢膳之節。
盡孝子志養之方。
玆當縟儀之成。
益迓景籙之至。
伏念臣每遇吉慶
倍馳忱誠。
逖矣是蓬萊
五雲
未隨諸學士同慶
居然嶺嶠千里
愧乏良刺史宣揚
大殿嘉禮
嶺南賀箋。
伏以乾健不息
丹扆登三之治
坤厚無疆
黃裳在中之吉。
禮行一日
歡均四方
恭惟承歡東朝
配名閥。
鴻謨貽燕
恒念志事繼述
麟趾關雎
本夫婦之造端
當中壼之正儀
益迓宗祊之景籙。
伏念南藩跡滯。
北極心懸。
萬世本支子孫
瑤函而繼祝。
七十州父老長吏
玉闕而齊欣。
大殿嘉禮
內閣賀箋。
伏以王者之治正化
方仰修齊之基。
君子之道造端
聿覩親迎之慶。
六禮斯備。
百福之源。
恭惟主鬯宗祧
造舟渭涘
鳳凰高岡
桐生矣。
八域仰姬文之謨。
雎鳩河洲
葛之覃兮。
六宮騰周姙之頌。
猗歟坤厚乾承之德。
益迓日升月恒之休。
伏念臣適在遠方
逢玆大慶
同父長吏
遙伸呼嵩之儀。
使聖人多男
切祝華之悃。
王大妃殿聖節。
嶺南賀箋。
伏以天佑陰功
化洽於八域。
月回陽復
慶節届於千秋
簾帷遙瞻
簪紳均忭。
恭惟大德必壽。
慶禮
前。
淵懿性姿。
中有堯舜之聖。
淸明化理
天下宣仁之謨。
玆當嵩呼之辰。
益迓泰來之福。
伏念觀風方面
向日寸心
玉節遲徊嶠南
此歲云暮。
瑤函擎奉於閶闔
何處五雲
冬至嶺南賀箋
伏以玉樓寒炎。
萬幾而以朝以夕。
天命申休。
黃圖日月
駐八千而爲
冬至子半。
衮繡增色
宮線添工。
恭惟順時而行。
扶陽之治
豐年王者之瑞。
八路均登。
家人治平之基。
六宮同慶
玆當䨓復之候。
益播日升之章。
伏念誠切葵傾
譽乏棠憇。
五雲丹鳳之闕。
縱阻呼嵩之班。
千里朱鳥之鄕。
切祝華之悃。
冬至內閣賀箋
伏以聖人則天巍乎蕩。
草上風行
化國日舒而長。
地中䨓在。
是月也子。
自天而申。
恭惟夏曆調三。
虞衡齊七。
堯舜法遠
祖宗法近。
繼述乃孝之先。
乾坤合位。
日月合明
修齊爲治之本。
玆當復陽之節届。
益仰泰運之鼎臻。
伏念臣一辭蓬雲。
又見嶺雪
千門萬戶次第
政屬日南至之辰。
四更三點候起居
遙切星北拱之悃。
王大妃殿。
冬至嶺南賀箋。
伏以天命申其休。
風行草上
冬至子之半。
在地中。
海屋添籌
箕疇斂福。
恭惟以女堯聖。
文母尊。
護聖人躬。
治化金膏玉燭
寧考志。
國勢磐石泰山
玆當䨓復之辰。
益迓日升之慶。
伏念千里滯臬。
一夢朝天
遙瞻長樂齊簉之班。
逖矣南服
竊效堯華封請祝之悃。
拱于北宸。
仁政殿火灾後。
嶺南慰箋。
以至誕敷
廈氊勤咨訪之念。
司燿告警
法殿値鬱攸之灾。
寅畏之辰。
震惕曷已。
恭惟緝煕懋學
化育參功。
遇灾修省
常致謹於天人之際
居尊兢畏
未或忽於雨暘之愆。
玆當告灾之非常
敢效陳慰之故事
伏念臣曷日反面。
如水歸心
玉節將還。
重寄解免
瑤函敬奉
聖心震驚
王大妃殿撤簾後。
嶺南賀箋。
公元402年
伏以養隆千乘
篤聖孝於四載
簾撤長樂
慈敎十行
賀騰簪紳
事曠簡策
恭惟追先王志
聖人躬。
當國家艱大之時。
不在於禹下。
宣仁堯舜之稱。
德則侔於女中。
玆當慶禮之無前。
益迓景籙之來降
伏念臣尙此須代。
倐逢新年
蓬萊五雲
長獻
恒月之頌。
嶺嶠千里
愧乏觀風之譽。
大殿躬親庶政後。
嶺南賀箋。
伏以備千乘之志物。
養隆東朝
萬機躬親
簾撤長樂
德至盛矣。
孝莫大焉
恭惟三朝禮勤。
五辰治撫
春秋鼎盛
孔聖志學之年。
日月就將
大禹惜陰之德。
屬當新歲慶禮
益迓皇天洪休
伏念反面何時
歸心如水
玉節將返。
重寄之新卸。
瑤函敬呈。
起居之微悃。
元子誕降後。
王大妃殿親上箋
伏以養隆東朝
方切親心慰悅
慶叶彌月
聿見元良篤生
輿情胥歡。
國本永鞏。
恭惟位尊文母
德媲女堯。
陰敎先朝
克著嗣徽之化。
保護小子
每企錫胤之祥。
天心默佑宗祊
而坤闈誕生冢嗣
星重輝海重潤
八方謳歌有歸。
月之吉辰之良。
我家之慶祿允叶
伏念臣以千乘養。
三朝誠。
昔日顧復之慈。
遇喜增感
百世本支之慶。
無疆惟休
元子誕降後。
惠慶宮親上箋
伏以海屋增籌。
方深愛日之悃。
坤闈篤慶。
克叶彌月之祥。
八域歡聲
六宮喜氣
恭惟仁德毓祉。
柔化含章
協氣普洽宮闈
克享煕運
慈念恒係於宗祏
則篤餘休。
乃玆冢嗣誕生
益驗皇天垂佑
主鬯延頸之望。
一人元良
含飴供置膝之歡。
曾孫有慶
伏念備志物養。
保護恩。
磐泰鞏基
欣聞四重之頌。
岡陵獻祝
願駐三春之暉。
元子誕降後。
嘉順宮親上箋
公元1790年
伏以衍景祉於昌熾
皇穹垂庥。
慶元良之誕生
慈闈告喜。
國勢增重
羣情胥歡。
恭惟德叶柔嘉姿。
和順
寧考簡選之日。
循禮儀。
小子隆奉之辰。
冞存謙抑
幸玆冢嗣篤降
益驗積慶之餘休。
庚戌流虹之祥。
天休申命
宗社固磐之勢。
慈德攸推。
伏念劬勞
養備志物。
日月星海
喜聞八域之謠。
柏岡陵。
恭獻北堂之壽。
王大妃殿壽躋六旬
陳賀上箋
伏以正月日之元。
昕庭千歲之祝。
大德必得
長樂六旬之齡。
新春
慶符先甲
恭惟一國養。
太母尊。
厚坤體仁
含弘光大之德。
天高覆。
保護撫育之功。
茀祿眉壽之期。
而寶籌届耳順之歲。
先朝花甲載届。
小子當作何懷。
北堂彌長
萬年如此日。
肆擧嵩呼之禮。
益迓
川至之休。
伏念喜深知年。
誠切愛日
南山不騫之什。
九如升恒
東方罕有之休。
百祿咸萃。
王大妃殿周甲誕辰
陳賀上箋
伏以海屋添籌
皇天之篤佑。
慈殿稱慶
甲日之誕廻。
動植皆歡。
情文備至
恭惟以女堯聖。
文母尊。
八域仰翟褘之臨。
鴻烈彌著。
六宮裘冕之化。
燕謨斯貽。
猗歟休命之用申。
聿廻長樂之舊甲。
昔日謙巽
每恨德無能名。
歉歲豐亨
益歎禮不稱意
大庭嵩呼之禮。
吉日川至之休。
伏念臣知年喜深
愛日誠切
東方罕有之慶。
億萬斯年
南山不騫之詩。
九五曰壽。
惠慶宮寶齡八旬
陳賀上箋
伏以我家千一有之辰。
諸福咸湊。
慈闈八十歲之壽。
縟儀賁成。
禮行大庭
歡均匝域。
恭惟塗山毓祉。
京室嗣徽
六宮衣練之譽。
德配哲后
三朝供舞綵之喜。
慶篤曾孫
功化克享天心
吉慶肇自歲首
聖人有德必壽。
符英考癸巳賀儀
王者與衆同歡
先朝乙卯故事
肆當頒之日。
敢效獻篚之忱。
伏念保護恩。
升恒祝。
雞鳴問寢
長聞內竪之曰安。
鰲抃呼嵩
曁與外庭同賀
東西諸倉減糴事宜
公元1795年
臣於本月二十日。
準備邊司回啓關節該。
本道暗行史權書啓
敬奉聖旨條擧行。
道臣從長正狀宜當者。
臣謹依司關
看詳晙所奏爲十餘條
而尤以糶糴裒益之政。
爲袪弊之本。
其一。
三陟四美倉皮穀雜穀幷爲三千四百五斛。
該倉屬民不過四十統。
一戶歲受二十餘斛。
量宜移換府內各倉事也。
其一。
歙谷縣諸倉所在黃豆
多至九百二十斛。
捧糴。
民多轉輸他境。
而租爲三百四十斛。
種糧每患艱乏
黃豆折半作事也。
其一。
江陵府嶺西
凡有六倉。
皮穀雜穀。
幷爲二萬六千四十斛。
民戶不過四十六統。
一歲之內。
一戶所受。
多至百斛
不下四五十斛。
若値歉荒
民皆逃散
至於嶺東諸倉
各㨾公用
從此出。
故穀簿漸縮。
嶺西之穀。
從便換作。
移置嶺東。
實合兩便事也。
繡衣所見
適爲一二邑。
統一道論之。
則糶糴之無法。
莫如關東
皆由詳定區畫不得其方。
而奸鄕猾吏積久舞弄
如欲大加釐革。
則邑鎭將騷擾之慮。
爲因循不改。
則民弊終無矯革之日。
此爲兩難
至於江陵府嶺西倉穀多之弊。
流來已久。
八年前。
觀察使尹師國
御史書啓
倉穀萬餘斛。
作錢移送於他邑。
其後又以耳牟五千二百斛發賣。
移給於詳定不足之諸郡縣
一從民願施行
庶幾民可息肩
不爲弊。
而第緣年復年。
民戶自爾漸縮。
以致數萬包減損
而弊猶自在
前後營邑之臣。
非不熟講裒益之政。
而已成痼瘼。
了無良策
雖有一時通變之宜。
而終無永久矯捄之道。
今因繡衣復命
有釐正之成命
其所對揚
决不一毫少忽。
故翻關知委於該府該縣。
使之量度彼此事勢
詳探民人願否。
論理報來矣。
節呈三陟府使李壽牒報內。
該倉處在深峽。
營邑耗剩。
歲益增加
監官色吏。
取便移納。
已成謬習。
穀多而麤。
民皆厭避。
及今移轉
庶可矯捄。
取該倉穀最多者。
出嗣後種糧之資。
限二千斛。
執錢減數。
不然則限千餘斛。
黃豆
依準折法。
姑爲換作代捧。
明年春
移轉他倉爲便云云
歙谷縣令洪樂眞牒報內。
本縣各倉所在穀。
黃豆爲九百二十斛。
民不業耕。
每當糶糴。
往買他境。
租則只爲三百四十斛。
種糧分給之際。
難以排巡。
折半以租準折換作。
則實爲邑民莫大之惠澤云云
江陵府使趙興牒報內。
本府嶺東三倉
則穀簿不敷
排巡苟艱。
嶺西各倉。
在在
多。
一戶所受。
殆近五六十斛。
其中粟木耳牟四種
尤爲夥多
臨溪所在六百斛。
五百斛。
今年春
本府移轉嶺東各面。
而嶺東之民。
治水田。
粟木本非宜土。
本穀辦納
其勢末由
黃豆
以租。
準折換作。
以此易彼。
東西兩便
蓬坪倉所在稷。
爲二百餘斛。
而該里處在山谷嶢崅之地。
不但不廣耕。
不合荒歲周賑之資。
小豆自是嶺西廣耕之穀。
而穀簿所錄。
僅爲一百四十斛。
幷從民願
稷限二百斛。
小豆準折作爲宜。
向前換作條一千三百斛外各倉穀
爲四千三百八十斛。
牟爲三千八百三十斛。
耳牟爲七千二百七十斛。
其中折半
及今除減。
然後窮峽民戶可以奠居
而嶺之東西道險遠
全出牛馬轉輸
則民將不願。
其在一視之政。
有欠兩便之道。
如或仍置。
則遠不過四五年。
將扶逃散
勢不但已
右項穀折半條。
二千一百斛。
牟一千九百斛。
耳牟三千六百斛。
以錢代捧。
移送嶺東三倉
隨其土宜
黃豆租換作。
實爲便好
而七千餘斛之同時作錢。
碍難辦理
有難幷督。
今年折半
明年折半
市直高下取捨
則糴弊可袪。
民力可紓云云
三陟四美倉事。
該府使兩條
措置
不無意見
而第其作錢一事
未可輕議。
除非本穀無轉運之道。
計出迫不得已
錢穀換貿之際。
吏緣爲奸。
民受其苦。
理所必至
且該里之民。
介在深山窮峽之中。
錢貨極艱。
生計蕭然
今若一時執錢。
臨歲催科
目下民願
設或如此
來頭繹騷
不可不念
其所以袪弊者。
適足生弊矣。
耳牟木
宜於峽而不宜於野
移送
民旣不願。
則勢將以峽野俱宜之黃豆
姑爲換作。
明年春
轉輸他倉。
彼此俱便。
黃豆牟麥
虛實顯殊
其於簿。
亦無所損。
今年則先以耳牟木
限一千斛。
準折換作。
計察民情事勢
明年量宜移送
合事宜。
各倉所在黃豆爲九百餘斛。
在他邑不足爲多。
而該邑民不過爲五六百內外
以不宜土之
分給徵督。
參以民情邑報。
不可闊狹之道。
折半以租準折換作。
甚好。
其餘衙前庫子換倉遞納之弊。
惟在營邑隨事禁斷
江陵府嶺西倉之民少穀多。
弊旣如右
欲行裒益之政。
東西隔以大嶺
彼此判若二邑
道里險遠
牛馬轉輸
多有不便
而嶺東則不宜土。
他邑則亦無願受。
轉移到處掣碍。
果如邑報。
至於代錢。
則雖有近年執錢之申禁
而此指捧糴
時防奸。
有非膠守於通變之際者。
則此一條
庶爲東西俱便之策。
耳牟三種
限以折半分劃
兩年作錢。
移送於嶺東各倉。
多民少之積弊
可以永袪。
伏念糶糴法意
至重且嚴。
勿論代捧與換作。
一從準折法施行。
自是各道通行之例。
則以換作。
以錢換貿之間。
不減應行科式
然後方可議此。
本道詳定定式
黃豆一斛錢各一緡五錢
一斛一緡三錢
一斛一緡
耳牟一斛四錢
而各準折之法。
一斛黃豆爲十二斗五升
租爲一斛六升二合五夕
一斛黃豆爲十二斗。
租爲一斛
耳牟一斛黃豆八斗
租爲十斗
則今若依邑報。
詳定價執錢於嶺西
詳定價換貿黃豆租於嶺東。
一斛黃豆租各爲十三斗。
黃豆則比準折加爲五升
租則比準折減爲二斗六升二合五夕
黃豆兩穀
此多彼少。
料量換作。
要使不減於以準折
則在簿無少損。
在峽民爲蘇弊。
此則別無拘碍之端。
至於牟耳牟。
本至賤。
價又低歇。
詳定價換貿黃豆租。
一石之價。
黃豆十斗
耳牟一石之價。
黃豆四斗
比之準折科式
其所見縮。
或爲三分一。
或爲五分三。
民弊矯捄。
雖云
急務
簿減縮
亦非細故
不可從前一二之已例。
遽然違越遵守法例
本道詳定不足
每年多則萬兩
不下七八千兩。
以帖別備加分耗條。
作錢給代。
已成近例。
今此耳牟五千五百斛。
詳定價執錢。
不過爲三千三百四十緍。
以此區畫於各邑詳定不足之代。
則雖不移送嶺東。
換作他
嶺西倉還多之弊。
自可祛矣。
此或欠於兩便完好之策。
而猶有愈於一例因循之弊。
臨溪倉穀一千一百斛之本移轉
倉粟二千一百斛之以錢移送
在嶺東爲黃豆租三千餘斛。
則此足爲一時裒益
不至排巡苟艱。
稷二百斛之小豆準折
以麤換精。
亦合便宜
幷依此施行
其外繡衣所奏中合行條件
商量便否。
條列于左。
請令廟堂稟旨分付
一。
襄陽杆城封進銀口魚。
已於繡衣回奏之前
許令蠲罷
不勝欽仰萬萬。
外此嶺東諸郡。
亦有鰱魚松魚等進貢
而或魚産絶乏與節早難貿之時。
則轉求他道。
京司情債與雜費
歲以千計
近聞月令退限。
雖或艱辛封進。
該曹先用北關所封。
以備薦獻之需。
此則皆歸曹屬分兒云。
若然事體尤爲無義
幷令依銀口魚例施行甚便。
玆敢具
由。
恭俟指揮
一。
通川添海錢一千七百緍息利條之勿令該吏責應。
繡衣所論。
甚爲至當
沿海魚貢。
蓋寓任土儀物
隨節漁獵
自是海夫本業
今此該邑變通
雖緣魚産漸貴。
情債日增
要免自官備納之弊。
而事面極爲苟艱。
自今爲始。
其中利息條六百緡。
以情債依節目防給價米。
則令海夫受出備納物膳。
亦可使貧殘吏屬。
終無替當之弊。
以此知委定式
合事宜。
一。
銀溪驛入居錢減罷事。
繡衣有所回奏。
在昔施愛之亂。
該驛以北關直站。
撥報旁午
難以支吾
平陵祥雲兩驛馬二十匹。
入居擧行
平之後。
改以價布一千三百匹。
代錢一千三百緡輸送
以爲常。
其後御史鄭澔書啓
蠲減五百兩。
其餘則至今仍置。
以爲孔道責應之費。
當初設施
雖出一時之權宜。
今若還爲出給
則失之者非徒其情可矜
得之者亦無大段所益。
况今該驛凋弊日甚之時。
不得益加顧助。
行之旣久之事。
豈合遽議減除
此則依前施行無妨
亦令廟堂從長稟處。
移禮曹論鄕試
卽因本曹移牒節該。
鄕試新定變通
臺官經論奏。
已蒙批旨。
各道須以事宜便否。
意見論理回報
以爲趁卽稟處宜當事。
本月二十一日
到付本道
卽以移內辭緣。
關知委於管下州郡矣。
列邑論報
今皆齊到。
而擧以營下設塲爲不便
當初使監司主試
仍以營下邑永定試所。
盖倣田政覆審
監司都事主管古今已例。
而特軫殘邑定之弊。
意以營下本官事力稍裕。
比他差勝。
伊時聖敎
亦以試可之意。
屢及於廟堂
而行之未久。
事多掣肘
今觀邑牒。
則其說便否。
雖各參差
若其仍舊之論。
可見大同之辭。
雖以本道言之。
山縣海郡
限以大嶺
判若二省
道里夐遠
關隘峻險
比諸道最甚
今以營下永定試所。
赴擧諸生
遠者常遠
近者常近。
槩其事勢斑駁
毋怪辭說紛挐
自前監試
每以嶺西川等九邑
東之江陵四邑
一依井間置簿分定
而外諸邑之處在山峽深僻沿海荒遠者。
不爲幷論。
取道里之均適而然也。
自此以後
嶺東赴擧之士每式年。
輒費距營邑四五百里之勞。
嶺西近邑則坐享其利。
此其一弊也。
西北南營下邑力。
果可支當
至於所管本州
則所賴俸資
本自凉薄
欲以
一邑之力。
獨當十數輪回之苦。
又擧許多年間闊之役。
專責式之費。
近年事目
雖有列邑扶助名色若干添補者。
而上下接應之資。
出入供送之繁。
實有狼狽削弱之慮。
加以試邑吏民
主客俱困。
遠道諸生前期留接者。
些少錢糧
先已罄盡旅店煙債。
則勢將有侵徵牽制之患。
殺炊雞黍
鬻貸馬芻
物價踊貴
閭里騷擾
往往蕩敗産業
至於下第歸鄕
債負纏結
甚則有留巾服逃避之人。
傷損風化
非細故。
列邑每以一經試役。
謂之三年未蘓。
而今一州吏民
輒當式年。
幷受其苦。
間或增廣慶科等諸試。
其所往來
殆無虛歲
此其二弊也。
國制漢城試。
三品主試
而諸道則以侍從臺諫差遣
監司二品官
乃與侍從臺諫諸人
左右道試士。
體貌反重於漢城之試。
此甚不可
而若今之湖南道臣。
方以正一重臣出按者。
則此可爲親臨命官
而反絀爲鄕試考官
此非內重外輕之義。
科試規模
亦多乖謬
此其三弊也。
科試
前期一日
差出試官
承牌之後
不得許歸私第
又或臨時換所。
防奸操切
慮無不周
而今試官有預定之人。
所有元定之邑。
設法之初。
雖無見聞
今士習之澆漓躁競
知無日後之私徑關節乎。
此其四弊也。
凡此四弊。
不但敝職之意見如右
曾與列邑守宰
商確講論
而又採多士之物議
非止一再
其末段所論。
尤有深遠思慮焉。
大抵掌試者之以都事
道臣中稟旨差定之擧。
雖倣田政故事
古今異宜
左右妨碍
諸生赴試遠近相懸
下民市價
騷擾騰貴
爲弊倍甚。
道臣主試體貌有相妨。
日後科塲紛競之風。
有因此僥倖之端。
事勢之難便。
衆願之宜循。
不可一時銷刻之嫌。
有所仍置。
玆以枚擧實狀
有此回移
必須一覆稟。
俾有指揮
嶺南年分
本道農形。
已爲備陳前後狀聞
今年穡事
雨暘調順
耕播及時
天時人事
無甚愆期
所以得此豐登之實者。
專由秧役不失其節。
六月初二十三日之雨。
得於庚伏之前
奉天乾畓。
幾皆齊揷。
旣揷之後
旱魃孔熾
山沿諸郡。
或行祈禱
一日二日
其雨不雨。
一路騷動
幾乎判歉者。
至一朔之久矣。
七月大水至。
沿峽之間。
無不周洽
已移之
次第善遂。
而最高斥鹵之地。
終有未足之患。
夕望霓。
居然失時者。
間或有之。
至若浦畓峽田水沉沙覆之年
年恒有者。
今亦不免早移膏沃之地。
虫損坐損。
始雖爲害
雨後蘓醒
猶能成㨾。
被旱向萎之禾。
不至於全然失手
以臣巡路所見言之。
一望黃雲
四野同然
而依山之田。
濱浦之地。
未免多少沉枯之患。
沿野之農形各殊。
高低之成實不同
小小灾頉。
邑邑皆有。
大凡被灾處絶稀。
免灾處甚多
苟免於灾。
皆占於豐。
所以雖有些少之灾。
不害大同之豐。
摠而論之。
可謂近年初有之樂歲
從而驗之。
終是所見
少損於所聞
至於底數邑之水潦被害
海邊諸郡之浸醎所棄。
秋食實穗穎零殘
折長補短
不甚爲病。
此固道內農形之大槩也。
若又就其中分等而言之。
則沿遜於峽。
峽勝於野
而畓農優於田農
田農之中。
豆太最登。
黍稷次之
花稍劣。
然而左右諸郡。
無甚判異。
田野各穀。
擧皆均登。
彼遜此勝。
不過錙銖之分。
相爲伯仲
殆同魯衛之政
尤甚名色
初無可論。
只以稍實之次開錄于後。
此又優劣之分等也。
第念俵灾之政。
歉年固難。
豐歲亦自不易
一有過不及之差。
非所以上念國計。
下恤民隱之道。
以此思量
未敢以樂歲故而少或弛慮。
旣蒙朝家千結劃下之數。
則恩固至矣。
惠亦廣矣。
何敢以加請二字
公元1817年
煩瀆
而今以臣所目擊
參諸前後邑報。
繼又分遣褊裨。
周行灾處。
密探輿論
多費斟酌
略有尺度
然後不得不有此上聞
本道幅圓之廣。
結數之多。
於諸路。
遠而丁丑
近而庚戌
俱稱無前大有
兩年劃下。
皆近四千結內外
今若以得於丁丑庚戌者。
不得於今年。
則分排磨勘
萬無其望。
惟彼至愚者民。
必將向隅之歎。
豈敢徒懷嚴畏
專事減剋。
不思所以陳聞初元字恤之下乎。
臣於事目頒下之前
別關申飭
槩狀報來之後。
加査櫛。
凡所操切之方。
不用極。
畢竟停當之數。
合爲二千八十五結八十二負四束。
元俵灾一千一百結外。
九百八十五結八十二負四束。
若許加劃。
則臣謹當略綽塗抹
平均排比
俾無一民白徵之寃。
餘條件之可合附陳者。
爲後錄馳啓。
幷乞令廟堂稟旨分付
一。
昌寧海。
以不田農之邑。
黃豆小豆
爲難辦。
每當捧糴之時。
輒有遠貿之弊。
榮川則雖是峽邑。
小豆本非所尙。
民人辦納
爲弊不些。
邑報民訴。
皆願變通
居昌各衙門黃豆三千三百十四石內。
限一千石作租。
寧海小豆一百八十七石作太。
榮川小豆三百七十二石作租。
以爲土宜辦納
之地。
至於安義穀積痼之瘼。
旣登繡啓。
不可不另念釐正。
而米皮各穀。
其數甚多
難於立談間可議裒益
爲先租二萬八千五百石內。
限八千五百石。
移貿沿邊諸邑
看來事勢
以爲次次轉貿。
實爲與受兩便之道。
此年豐。
幷從願許施。
合事宜。
一。
山倉設置法意有在。
儲餉聚戶。
專爲緩急可恃之備。
近年以來
連値歉荒
分數下捧。
無歲無之
故不耕不織之民。
失其聊賴
荷擔相續
非細憂。
險路遠輸之民弊。
不可不念
似此豐登之歲。
又復前失
則甚不可
今年參量折衷
平倉移捧中三分一。
許令仍留。
二分上捧山倉。
恐似得當
恭俟指揮擧行
船艙
公元1790年
今六月二十日
到付備邊關內司啓辭。
卽見慶尙左水使李元植狀啓。
以爲本營船艙
在海十里之地。
沙石塡塞
潮水漸縮。
淺灘壅流之患。
月異而歲不同
若過今明年潦水
沙積益高
潮不入港
雖欲移營
戰艦兵船運去無路。
及今變通
在所不已
機張之武知浦。
卽該邑戰船所泊處。
本府
過三十里。
足爲永久藏船之地。
至於營舍城池
地勢狹隘
無以容設。
而機張旣城池公廨
距武知不滿五里
今若移船艙於武知。
設營於邑治。
其所增衍修補之役。
隨其緩急
次第可圖。
財力經費
猶勝於新設。
請令廟堂稟處矣。
該營以海防重地
兩國之界。
所恃而爲用者。
係舟師。
水路漸遷。
無藏船之地者。
誠爲可悶。
前後帥臣之屢請移營移船
不爲無見。
而營閫移設。
不輕而重。
事情形便
猶難遙度
本道道臣及統制使爛加商度
各具意見
論理狀聞後稟處何如
答曰允。
傳敎內辭意。
奉審施行事。
據今此移營之議。
其來已久。
前後帥臣之請。
不可之無意見
而往論難
迄未究竟者。
非以舊艙之姑無通變。
足可捱過。
盖其事巨力綿。
有難猝乍間設施
關到之後
第爲往復於統營。
爛加商確
一邊發遣褊裨。
新舊基址
詳細摘奸。
則舊船艙處。
兩水合注之交。
其源甚遠。
其流甚悍。
風浪無日不起
沙石每年塡塞
晦望以後
潮水淺落。
長繫泥沙
任其腐敗
若當操練之期。
遠近邑鎭。
輒有阻滯之患。
逗遛海上
或費數十日內外。
初非可論於朝發夕至
旣至之後
騎船而不能運船
水操而便同陸操
備之踈虞
莫此
爲甚
新基武知浦。
距萊府不過三十里。
左右接應
不甚掣碍。
藏船處所
外面驟看。
則亦頗安穩
早晩移設。
要不出此。
而但港口東南
無遮障。
邑船藏置之所。
雖有舊築短堤。
見今貌㨾。
不成㨾。
一船藏之地。
狹窄已甚
議者或以爲依其堤而繼築。
因其港而加掘。
功可省五六。
而決非長遠可採之論。
必須截斷海道之或爲一二丈。
或爲三四丈。
深處石築六七十把。
然後可以防風息浪而永久成基
不然則初不如不爲之爲愈。
其所入物財。
目下所見
當費四五萬金內外
非但褊裨圖形看審之的有所據。
間多叩問隣近邑宰之曾見形便者。
則亦皆一辭無貳
水道工役
於陸地
此亦假令而已
財愈入而築愈不成
畢竟實入之數。
不可預爲料量
要之有加而無減
至於公廨營建之費。
不在此數而已自如此。
取考康煕年間水營謄錄
則舊船艙左邊塡沙處防築。
僅爲三百步。
而伊時役丁
爲三萬三千五百餘名。
石船使用
爲三百四十三隻。
物役所入。
久遠事例
雖無可考。
而推此動民夥多
可驗工費之甚鉅。
不過防遮入沙之路。
役事如是浩汗
况此橫截洋中
投石築之地。
豈合容易商量
不念慮始
之道乎。
舊艙之不可不移如彼。
基築役之難又如此
欲仍置則近於姑息
欲移設則此當預有講劃。
然後方可就緖
是爲兩難
然而毋論京外。
凡係變通
多有大於此者。
而拘於事力
久未成就者。
在在何限
則此亦財力區處之前
恐難輕議。
玆以具意見論理馳啓。
請令廟堂稟旨分付
金陵集卷之六(宜寧南公轍元平著)
 啓
  
上辛祈穀祭。
立春前後當否博攷啓。
因禮判書鍾顯擧條批旨內祈穀之用立春上辛
曹本文文勢似然。
頗欠分明
所以唐宋以來有諸儒異同之論。
歷代用辛。
亦各異規者也。
此一欵。
非不博攷釐正。
而予意則神之格思
在於誠敬
不在立春之前後辛日。
近於冊印行之時。
亦未釐正者。
亦此意也。
然卿之所奏言則有據。
典禮則所關至重。
內閣弘文館博攷以啓後。
仍令大臣閣臣獻議
曹指一稟處可也事命下矣。
臣等謹按國朝祈穀之禮。
於肅宗大王癸亥
大臣金壽興箚請施行
而二十二年正月上辛
又行親享禮
五禮時日條曰。
祈穀孟春上辛祭社稷。
其時只取歲首最上之辛。
不計立春先後者。
其所
公元1803年
捨。
必有所據。
而今不可攷矣。
稽古典。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
是月也。
天子乃以元日祈穀上帝
鄭玄曰。
以上郊祭天也。
春秋傳。
郊祀后稷
祈農事。
是故啓蟄而郊。
而後耕。
孔穎達曰。
甲乙丙丁等謂之日。
郊之用辛云元日
郊特牲。
郊之用辛也。
言郊不言祈穀
此經言祈穀不言郊。
旣以二祭爲一。
故此註謂以上郊祭天也。
春秋傳以明之。
禮記郊特牲。
郊之用辛也。
周之始郊日以至
鄭玄曰。
言日以周郊天之月。
至陽氣新用事
順之而用辛日。
此說非也。
郊天月日以至
魯禮也。
齊武帝永明元年
立春郊祀
王儉啓云。
宋景平元年正月三日辛丑南郊
其月十一日立春
元嘉十六年正月六日辛未郊。
其月八日立春
近代明例。
不以先郊後春爲嫌
無煩遷日
帝從之。
梁武帝南郊爲壇
正月上辛行事
吳操之云啓蟄而郊。
郊應在立春後。
修之云。
今之郊祀
是報前歲之功而祈今年之福。
故取歲首上辛
不拘立春先後
宋景德三年
陳彭年奏言啓蟄而郊。
三代彝章
郊在春前
後世變禮
王儉末議
左氏明文
禮有未安。
事當從古。
仍詔有司詳定
宋仁宗天禧元年
禮儀院來年正月十七日祈穀
公元1018年
二日
奏告太祖室。
此以正月十五日朝
玉淸昭應宮。
景德四年以前
祈穀止用上辛
其後立春後辛日。
當時未有朝拜宮觀禮。
王儉不以先郊後春爲嫌
宋武朝。
有司魏代郊天値雨。
更用後辛上辛
有相妨。
幷許互用
在於禮典
固亦無嫌。
宋徽宗大觀四年
禮局議以立春後上辛祈穀
詔以今歲孟春上辛在丑。
次辛在亥。
遇丑不祈而祈於亥。
非禮也。
乃不果行
皇明初。
未嘗祈穀
嘉靖十年
始以孟春上辛
祈穀禮于大祀殿。
尋改用驚蟄節
十二年驚蟄節
武定侯郭勛給事中葉洪云。
祈穀大報
祀名不同
郊天一也。
祖宗無不親郊
成化弘治
有故寧展至三月
竊念此乃前代已行之例。
先儒異同之論也。
互相牴牾
莫能合一
其中鄭玄,吳操之,陳彭年等數說。
乃主立春祈穀之論。
鄭玄則但從左啓蟄而郊一句
釋月令則直以祈穀爲郊。
郊特牲則直以周郊爲魯禮。
夫郊與祈穀
祀名旣異。
則乃以其同是祭天而遂爲之一祭。
未敢知也。
左氏可信
郊特牲亦經文
則信左氏之過。
而遂以郊特爲非者。
亦未敢知也。
吳操之,陳彭年
則襲左氏鄭氏之餘論而立說也。
三王郊祀之禮。
未可鄭註
爲必可從。
久遠難稽。
而有不可質言矣。
其後諸代之只取歲首上辛
不拘立春先後者。
出於傳紀
歷歷如右
春後祈穀
宋景德中
陳彭年請行之。
至于天禧
旋卽仍舊
不過十餘年間爾。
宋則後辛上辛
幷許互用
皇明則始用上辛
尋改驚蟄
則不不以先郊後春爲嫌而已
歷代典禮可據如此矣。
敢啓。
王大妃殿惠慶宮詣閟宮行禮合行儀節博攷
因禮曹收議草記。
本月二十一日
慈殿慈宮閟宮合行儀節
有令內閣玉署之臣博攷王朝禮以聞之命矣。
臣等謹已齊會于摛文院。
取諸臣獻議
參互較絜。
則禮曹判書鍾顯獻議中。
慈殿行禮
當用先朝臨廟之禮者。
最有依據
合朝典。
聖批旣已許可矣。
按而行之則有司在。
臣等無容架疊
而若我慈宮行禮合行儀節
則徧考歷代禮志五禮通攷等書。
幷無傍照之的證。
后妃助祭
肇見儀禮
褘衣褕翟服有其制。
玉豆眂豆薦有其器。
允爲祀典中一儀文
漢唐以來
斯禮之不講久矣。
况我慈殿。
母后而臨廟。
我慈
公元1526年
宮。
齊體謁廟
斯乃國朝初有之盛典
圖頌罕覯之徽䂓。
文獻之無徵。
亦其勢宜然也。
皇明嘉靖五年
章聖太后有事于興獻廟。
章聖太后
卽興之后也。
萬曆八年
奉孝定,孝安二太后昭陵
孝定孝安
昭陵二后也。
其時儀注
不可攷。
而若取諸儒論說之雜出於傳紀者。
引伸反隅
觸類比例
則亦有可以領略其梗槩者矣。
謹按圖書集成
大政紀云嘉靖五年
帝奉太后
謁興獻廟。
諸臣引唐開元禮有皇后廟見之儀及國初禮有皇后太廟外命婦陪祀之文。
具儀以上
章聖之於興獻廟。
卽用太廟之禮。
不以齊體而略其儀。
可推而知也。
又按皇明萬曆間
謁陵寢記云萬曆八年
帝奉兩宮皇太后
后妃
謁永陵入就位
女官奏行四拜禮訖。
奏上香。
皇太后三上香訖。
復位
皇太后跪。
帝跪於皇太后之左。
讀祝官讀祝訖。
奏興四拜
次詣昭陵行禮如永陵。
孝定孝安之於昭陵
亦用謁諸陵之禮。
不以齊體而降其禮。
又可推而知。
皇明已行之規例
亶合引倣於今日。
臣等愚見
慈宮行禮時。
設拜位於殿下版位之右稍前而西。
出入之由左門
陞降之由東階
幷當一遵明史廟見
之禮。
至於拜數多寡
若依皇明廟見儀。
當行再拜
若依皇明謁陵儀。
當行四拜
陵廟異禮。
難折衷。
而第伏念古禮
男子再拜而以興伏爲拜。
婦人四拜而以屈膝爲拜。
婦人之拜。
謂之夾拜
亦稱肅拜
士㛰禮。
有婦拜扱地之文。
周禮九拜
肅拜之名。
而註云婦人之拜是也
據此慈宮行禮中宮殿行禮
幷當四拜禮。
而邦禮至重。
不敢質言
臣等見識甚淺。
攷据未確。
不勝惶恧之
敢啓。
請明正學
仍論科試講規啓。
臣等以先近臣
夕香案。
承聆玉音
每以明正學爲斥邪術之本。
萬機之暇。
課讀五經
五倫之書。
鄕飮之禮。
表章朱夫子書。
廣布京外學宮。
又將裒輯一統文字
用述漳洲故事
使一世之人。
洙泗洛閩之書。
毋或寓目留心
莫非崇奬吾道
扶植世敎
俾無陷於匪彝不軌之科。
魯聖春秋內修外攘之義。
其揆一也。
不幸近年以來
所謂耶蘇之學。
出自西洋
內自京闉。
外至八域。
一種不逞之徒
相率入於無父無君之域。
惟我先王以此深憂遠慮
而姑置之不治治之科。
國人皆曰可殺
天地本自好生
渠輩若有一分人心
宜乎知懼知感
革心
公元1819年
面。
而忍於仙馭賓天之後
妖憯之說。
肆然無忌
王府按鞫
情節畢露
此實天地大變
臣子同讎
國有常法
妖腰亂領。
自當次第伏誅
而此類之尙梗王化
正學不明之故也。
欲明正學
莫先於招延山林宿德之士。
以爲風動䂓箴之地。
雖以我朝故事言之。
宣孝肅之際。
羣賢輩出
經術大明
當時未聞有異端邪說若是猖獗也。
此實聖祖聲明之化。
而諸先正之功。
不可誣也。
在外儒臣
前雖屢勤敦召。
益加緇衣之誠。
勉回東岡之志。
此外經明行修之士。
廣加蒐訪。
布列朝著。
使庠塾縫掖之士。
家朱程而戶墳典
五品修而三綱揭。
則彼夷狄禽獸一法
特見晛之雪耳。
國朝用人
專爲科目
士子者所講所習。
一功令文字。
今欲使一世操觚之人。
猝棄素業
則有非時月間可期。
依英廟朝己卯定式
監試小學
庭試增廣一經講。
明年復舊設行
專尙經學
毋循句讀
係是目下要道
先朝亦嘗屢詢於筵席
未及行焉者也。
臣等以承聆於先朝者。
仰誦於今日。
而事係科制變通
伏願下詢大臣處之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