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研经斋全集卷之六十 (自动笺注)
硏經齋全集卷之六十
 蘭室史料
  
錦山殉節諸臣傳
公元1544年
趙先生憲。
白川人。
字汝式
自號後㮚
又號陶原
晩歲稱重峰。
應祉
先生生於嘉靖甲辰
五歲羣童子習千字文林亭
達官過于前。
儀衛甚盛。
羣童聚觀
先生端坐不輟
達官異而問之。
跪對曰父敎兒專意讀書
不敢隨衆而觀。
達官異之
爲其父賀。
由是沈潛經史。
至忘寢食
弱冠遊泮宮。
時館儒上章論妖僧普雨。
久之不報
諸生伏闕下稍懈。
先生獨守益堅。
丁卯登明經科。
坡州敎授
牛溪成先生遊。
入爲校書正字
時上降香佛寺
故事館官親監封。
先生上䟽言口讀聖賢之書。
手封供佛之香。
不忍也。
上大怒將罪之。
有救之者止削官。
是歲拜土亭李公之菡
遂訪處士徐公起。
講道於頭流山中
益進
尋以聖節使質正官。
朝正京師
上書禮部
質問聖廟位次
仍觀中朝文物制度之盛。
慨然慕之。
及歸條陳其要者八事
以聞于上曰。
聖廟配享也。
內外庶官也。
貴賤衣冠也。
燕飮食品也。
士夫揖讓也。
師生禮接也。
鄕閭習俗也。
軍師紀律
也。
意欲挽回古道敦敎化。
時人迂之。
不能從。
甞爲通津縣監。
杖殺內奴之橫者。
富平
旣宥師事李先生石潭
尋爲全羅都事
上書請革燕山時貢案。
不行
鄭松江澈觀察使
先生素與金宇顒,李潑遊。
宇顒等常指松江爲憸小。
先生中其說。
自引去。
松江介於牛,先生
欲以結交
宇顒等又毁谷。
使不安於朝。
先生始覺悟。
松江密而斥宇顒等。
爲報恩縣監。
上䟽民疾苦。
仍及內修外攘之策。
且請立端宗燕山後。
旌表成三問等。
王子第宅逾濫者。
不行
正言宋諄所論竟罷。
谷已卒。
黨議愈激。
朝著爲之不靖
先生不欲處畿輔
遂棄金浦舊居
報恩任所
寓于沃川之安邑
林壑幽邃
不與世相聞。
先生樂之
四方學者講道不倦
以其暇課僮治田疇。
丙戌國家中朝學制界首提督
敎養人士
先生差公州。
作爲學䂓
嚴其條。
以身先之
飭勵諸生
聞風而至者甚衆。
先生在草野。
見朝廷擧措多不平
以爲危亡之禍。
在朝夕。
上䟽言甚剴切
丁亥䟽論鄭汝立必叛。
爲文以辭先聖曰憲前秋師友受誣。
竭愚衷而再陳䟽。
王睿庶幾改之
陰沴之氣。
務欲掩蔽而反咎憲。
公輔承弼
公元1829年
職者越月。
士信異說
咸懼學憲狂踈
俊傑無以成就
何顔據臯比之席。
將身歸荒谷以俟誅耳。
方伯以其䟽達于朝。
時方伯權徵恐其挑禍
拒不受。
退歸沃川。
杜門若將終身焉。
時倭酋平秀吉弑其君源氏。
並殺諸島主。
遣使來覘我。
先生聞之。
慨然草䟽曰臣逐其君。
人倫大變
天地所不容也。
謀者縱不能提戈往誅之。
其忍與之交使。
以助聲勢哉。
仄聽多日
未聞有斥絶之議。
臣窃痛之。
監司以爲秀吉弑逆
未得其詳。
不肯轉聞于朝。
先生徒步詣闕
又裁一䟽
並前未達者以
且言借使不得已與倭通好
請以三事備訊倭使而後許之。
其一大明一統天定
僭號不可不亟去也。
一被漁採之民。
向導反噬之人。
不可不刷致也。
一彼黷貨無厭
歲幣之數。
不可不减定也。
又言李山海誤國
不可不黜
上大怒。
亟命焚之。
先生退歸
徐處士
處士責曰土亭以公爲遠大之器。
之如山斗
今欲爲陳東胡澹菴之流乎。
面壁不語。
先生曰試觀我䟽。
處士曰起不願見也。
先生乃自讀其䟽。
未半處士不覺起立
整衣再拜曰賴公此䟽。
將免爲夷狄
其抑洪水猛獸之徒乎。
己丑夏
先生持斧伏闕下。
極言
朝廷得失羣小誤國狀。
且請明聖學省刑罰戒奢侈節嗜慾蠲租賦。
先生篤信先生
擯斥以爲小人
尊慕以爲君子
論議奮發
時有不中者。
讎怨盈朝。
而素所親知。
或拒門而不見
於是兩司交章請竄。
玉堂繼論之。
上乃命配吉州驛。
先生自沃川徒步踰嶺。
行二千餘里。
備盡困苦
鐵嶺以北癘氣方熾。
先生弟典及二奴死焉。
先生不色怖。
或自齎藥救病者。
終亦無𧏮。
時秀吉再遣使求和
廷詰前日入冦曲折
秀吉遣玄蘇義智等。
以我國逋亡嚮導者及聯謀作賊數倭來獻
朝廷動色相賀
將遣通信使黃允吉,金誠一謝之。
先生上䟽荊人三刖不懲者。
以所抱者玉也。
逖聞倭使半歲留館
興兵犯境爲辭。
擧朝惶怖
一人執言折之者。
不圖士氣摧挫至此
盖身負弑逆者。
人道所不順。
天亦不佑。
我國誠無以備御
不顯斥之。
然狡倭意不在修好
欲知山川險易
道路遠近
以爲蹂躪之計。
苟語之曰源王所終。
未之詳也。
雖欲交使。
卿士恥之。
百年之內。
如或安民戢盜。
大布周孔之道。
一通信使未爲晩也。
如其怒而用兵則我雖凉德
將士頗知赴君上之急。
自宜戮力。
上价熒惑之罪。
著在
春秋
臣庶多請奏天朝誅之。
然越海爭論
各爲其主
姑恕之。
如是恩義並著。
以此遍告諸島
倭亦知截然難犯。
方伯却其䟽不得上。
會鄭汝立謀叛
事覺自殺
黨與伏誅
湖南生員梁千會,梁山璹等上䟽先生寃。
上曰竄某非予意也。
卽命放之。
先生復論汝立逆節所以萌者。
又言通信必爲狡虜所陷。
權徵曰公以言事旣被謫。
鞫獄大起
人心洶惧
朝議已定
遣使通倭好。
䟽雖上無益
徒將滋禍。
先生曰死汝立。
公尙畏之。
生秀吉來則公將如何
徵遂並前䟽而達之。
上曰此人欲踰磨天嶺乎。
先生未及還。
洪公聖民吏曹判書
成均典籍
上曰此人不可輕用。
聖民誤認上意
改擬禮曹正郞
上大怒。
聖民爲慶尙監司
先生聞之。
赴闕待罪三日不去。
城中士庶相與聚觀感歎
庚寅朝廷遣信使。
而秀吉又遣玄蘓等回謝。
請假途。
大擧西犯上國。
先生自沃川白衣詣闕
請斬其使以奏天朝曰。
李滿住資級敎旨
天朝所得
張寧聖祖爲之媿。
况秀吉射天之惡。
不啻滿住
而飛辭陷我之術。
不止中樞資級
天朝不悟其奸。
六師問罪
主將何以謝過乎。
願假臣一節。
星夜
西馳
以玄平之頭獻天朝
以明我王之心。
借馬南陲。
分致賊屍于安南諸國。
喩以整兵伺便
使此賊不能自立
則臣雖死於道路無恨。
上謂左右趙憲屢上狂妄之䟽。
至於流竄
猶不知止。
眞無恥者也。
先生待命承政院門三日
叩首於礎。
被面
或譏其自苦
先生明年山谷時。
必思吾言。
又以斬玄蘓之意。
草奏天朝文。
又諭對馬島及日本遺民
俾各勵忠義
爲舊主報讐
又檄琉球國
使整舟師
以助天討
皆擬書也。
又以嶺湖備倭之策。
陳益纖悉
且擧忠義可用者。
繳進承政院。
承政院不納。
壬辰二月
夫人辛氏卒。
先生亂將作。
卽窆之家後。
三月往訣於金浦郡之先壟
四月辛卯
倭平秀家等果大擧長驅
踰鳥嶺。
西狩龍灣
先生聞之痛哭
與門金節等。
鄕兵數百。
報恩車嶺。
遇賊幾殆
門徒力戰却之。
自是不敢由是路。
先生移檄湖嶺
巡察使尹先覺守土者競沮之。
先生與同志士承業等。
馳入湖左
參奉李光輪及士子申蘭秀等皆爭來會
且募器械粮餉
七月四日
軍于公州。
千有六百餘人
是時倭據淸州
防御使李沃軍潰。
先生進兵淸州
八月一日
直擣城西門。
與僧靈圭聯營
公元1832年
先生矢石督戰竟日
大衂
焚其屍走入城。
先生將麾兵登城。
忽驟雨從西北來。
士卒寒慄
先生嘆曰成事天信然。
遂退陳於前峰
以臨城中
賊空營而宵逃。
湖左諸屯之賊亦走。
先生方簡精銳
直趍行在
溫陽
倭據錦山猖獗
將浸及於兩湖界。
廵察使先生同志士要先生留討之。
下士以爲然。
先生乃還公州。
巡察使齟齬相合
先生移書巡察
責其擁兵自衛
勤王意。
以沮忠義之氣。
巡察嗛之。
至是文移列邑。
應募先生麾下者。
係纍父母妻子
令官軍毋得輒援。
下士旣集而散。
只有七百人
願從効死
十六日移兵錦山
李山謙者土亭之子也。
以兵數百人走曰錦山賊甚銳。
奈何烏合之衆當之哉。
按兵朝命
力挽先生勿遽行。
先生泣曰君父何在敢言利鈍哉。
吾唯知一死而已
遂與靈圭俱進。
而約湖南巡察使權慄夾攻之。
改期不至
先生已抵錦山十里而陳。
以待慄。
詗知之。
分其衆爲三。
迭出薄我。
先生令曰今日只有一死。
死生進退
無愧義字。
衆皆應曰諾。
力戰良久
三北而我矢盡
賊遂入。
下士先生請逃。
先生笑曰丈夫死耳。
不可臨難苟活
督戰急。
皆以空拳相搏
不離次而俱死。
賊死相當
收餘兵還營。
哭聲振野。
運其屍三日不盡
乃焚之。
遂與茂朱諸屯賊皆遁。
以故湖南得全
先生卒年四十九。
先生之弟範入戰塲而求之。
先生仆於旂下。
將士相與枕藉環其側。
四日張目掀髥
勃勃如生
歲辛卯先生獨遊大芚
推食與四僧曰明年有變。
我必赴難
共此飯者可俱來
僧佯應曰諾。
後三僧同死錦山
一名粲猷者
病未赴。
常恨之。
申恪爲延安
先生書令浚壕增埤。
雅重先生
卽治守御具。
李公廷馣賴是却敵
壬辰四月
東南有聲如雷。
先生驚曰此天皷也。
賊今渡海矣。
起兵
夜觀天象
北向慟哭
仰天歎曰吾以爲禍及行朝
更察之。
二王子入北者。
其擄於倭乎。
門人志之。
倭之渡海。
王子被擄。
皆其日也。
屢贈吏曹判書謚文烈
趙完基字德恭號道谷
重峰先生之子也。
狀貌奇偉
至行
自幼不好弄
人目之以大器
壬辰之難。
先生興義旅以討賊
完基裹足從之。
先生曰汝可留養吾母。
完基曰父往死地
子何忍不從
終始離次
將赴錦山之役。
先生知將敗。
謂完基曰父子俱死。
誰當養吾母者。
可歸調護
完基泣曰父爲忠臣
子獨不
可爲孝子乎。
故華其衣䕤代父死。
認爲主將而矺其屍。
不得
時年二十三。
後贈司憲府持平
㫌其閭。
李光輪字仲任
驪興人。
中生員。
以孝行薦。
文昭殿參奉不就
家居湖西
壬辰倭冦深入而上龍灣
諸路勤王兵皆潰。
慨然謂其弟輻曰我則殉國
若善護父以避兵
且書姓名於衣襟間曰。
驗我屍以此
義士三百人
遂從文烈公趙憲進兵淸州
八月一日
戰旣捷。
移軍錦山
李山謙言賊銳甚。
不可輕進
不聽
直擣其鋒。
力戰良久
矢盡遂死之。
義士三百俱死。
子大濬覔其屍。
顔色如生而失右臂
亂定朝廷㫌諸死義者。
不與
大濬上書訟之。
贈司憲府執義㫌其閭。
廷式川人
樸直弓馬材。
世居定山
錦山之役。
斥候將在外。
望見倭勢驟。
策馬突進
擊殺數倭而死。
㫌其閭。
金節正叔號月谷
開城人
參奉大鎰子。
世居沃川。
文烈公趙憲學。
器識
鄕兵首從義旅
戰功最多。
㫌其閭。
李勵字得之
全義人
貞肅公鐸孫也。
爲人卓犖魁梧
孝友有氣節。
每論古今人物
慷慨激揚
有感動人者。
誤罣鄭汝立之獄。
被逮關三木趲程
而道遇忠孝棹楔
必下馬敬之
壬辰之亂。
文烈公趙憲義士
勵往從之。
家屬止之曰非有職事
其於老親十口何。
勵笑曰忠節吾家事也。
見勵至大喜
常置幕下
旣敗淸州賊。
移向錦山
而以師寡而僨。
遂與文烈公同死。
時年二十六。
郭自防善山人
或云系出玄風
早登武科
奉事
壬辰之難。
適歸覲沃川。
文烈公趙憲起義兵。
握手曰吾事濟矣。
巡察使憲成功。
檄諸郡邑義士父兄自防。
父諺從獄中馳書無以吾沮公事
自防復從轉戰錦山
敗死之。
㫌其閭。
其外尤菴宋先生時烈也。
邊繼溫原州人
安川府院君安烈六世孫也。
有志節。
遊於重峰之門。
擧武科。
萬戶
重峰起兵
錦山
贈兵曹正郞㫌其閭。
楊應春字仁卿
淸州人
徙恩津。
其先淸白吏
三世以蔭仕。
亦爲懷德縣監。
壬辰三月遭母喪。
旣葬而倭冦至。
大駕西狩
慨然國事至此
寧可衰麻解耶。
募兵擊倭。
會文烈公趙憲貽書。
欲與
同事
其父忠伯誡曰父子君祿
恩莫大焉
汝式識時務可從之。
孫兒長成
足以養我。
勿以我爲念。
遂墨纕從戎
繡裏衫以行。
將以驗其屍也。
將出顧其子曰善養老父。
天若佑我東。
庶幾老父有日矣。
卽從轉闘錦山
賊鋒甚銳。
先登摧陷
血戰終日
矢盡力竭而死。
屍返而顔色如生
縣之人立祠縣北祀之。
贈吏曹參議㫌其閭。
字絳之號馬山
咸安人
八世祖芳宲。
高麗恭愍時討紅巾有功
豪爽慷慨
家居林川。
文烈公檄卽從之。
進薄淸州
勇冠一軍
文烈公拊背嘆曰汝祖討紅巾之勇。
於汝復見之。
錦山戰敗
文烈公相枕籍而死。
年才三十。
㫌其閭。
贈司憲府持平
朴士振字辰叔號佳谷。
忠州人
文忠公淳之族子也。
篤志好古
不苟營生
世居公州。
文烈公遊。
殉於錦山
察訪㫌其門。
金聲遠字景久。
慶州人
己卯名臣曾孫
少有篤行
文烈公遊。
文烈授以學曰勉之
賢臣之後也。
壬辰之亂。
文烈於軍。
家人止之曰老父母何哉。
聲遠曰生三事一。
所在致死
人之道也。
君父蒙塵
何可顧私乎。
家人泣請曰脫有不幸
請識諸衣帶
爲驗。
聲遠奮曰丈夫殉國
橫尸戰塲
豈可收瘞爲念。
卒死錦山之西。
年二十八。
不得
同瘞於義士塚中。
聲遠奴夢玄兵敗。
藏積中得免。
歸言曰主在軍。
趙公甞置其傍。
事無大小必咨之。
及事急。
趙公顧主吾輩而已
闌入帳下
主以身蔽趙公。
射殺六賊
賊不敢進
復將射弦斷而弓折。
不旋踵
賊斫主。
旣死而始及趙公云。
贈吏曹參判㫌其門。
權恪字正卿
安東人
議政和之後也。
幼少文烈公學。
以至行聞。
文烈倡義時。
在林川村舍
卽往從之。
錦山之敗。
文烈呼恪曰若無負汝鼻祖之忠。
鼻祖太師幸也。
又呼曰今日只有一死。
不旋踵而死。
金善復字子慶。
淸州人
謹宲有行
錦山
卜應吉靑陽人
高麗開國元勳智謙之後
慷慨氣節聞。
及死贈官㫌閭。
申慶一字貫之
平山人
高麗節公崇謙之後
操行
趙敬白川人。
府使完壁子。
世居洪州
器識過人
文烈公提督公州。
宗人來學
高明長興人
謹實有行
文烈公爲全羅都事
從之
學。
公元1584年
金忠管城人
世居沃川。
志操貞固
萬曆甲申
文烈公學。
姜夢祖始興人
高麗名臣邯贊之後
才器卓犖
文烈公春秋
徐應時字君望
連山人
文行
在結城時。
遊文烈公之門。
汝翼平人
器量
文烈公提督公州時。
翼從之學。
有古人師弟之風。
金獻三山人。
弓馬才。
仁恕山人
以武著於鄕。
先登錦山
殺賊過當而死。
希哲字明甫
鷄林人。
武藝絶倫
文烈公募兵檄。
慨然之死
鄭元河東人
以勇稱。
李仁賢仁川人
世居湖右
文烈公之義。
淸州之戰。
大有功績
男字士元
淸州人
篤志好古
戰敗之日。
張拳赴敵尤烈
三讓長水人
翼成公喜之後孫。
武勇
淸州之戰。
先登殺賊。
錦山之役。
死於鏑。
李養立字立之。
鄕人稱之曰孝子李立之。
氣宇卓乎難及
文烈公門徒殉節
春年仁叔
忠州人
弓馬才。
起於褊裨。
遮截三山賊。
從征淸州有功
錦山軍敗。
肉薄而死。
韓琦字稚圭
淸州人
志氣倜儻
錦山之敗。
文烈公而死。
朴贊居湖西
武勇絶人
殺賊過多
丁獜字天祥
海人
文行
文烈公門徒從軍
楊應章石城人。
高節
文烈公提督公州時事之。
興道行檢聞。
朴天鵬密陽人。
師事文烈公
行誼拔爲漢城參軍
慨然欲以自奮
弓馬中武科。
直道不爲時所容。
棄官歸燕歧村。
壬辰之難。
文烈公戰于淸州
辟易不敢犯。
中流矢殞於陳。
公元1832年
盧應晥字明遠
萬頃人。
贈參判世得子。
世居公州。
以孝友聞。
文烈公提督本州
應晥與弟應晫師事
壬辰六月
文烈公傳檄遠近
應晥與應晫携門人往從之。
戮力殺賊。
錦南之戰。
應晥挺身擊之。
歿於陳。
贈知中樞府事。
大盛安人
志操慷慨
文烈公在後時從之學。
壬辰之難。
金節奮不顧身
殺賊而死。
贈司憲府持平
張德盖公州人
少從退溪李文純學。
壬辰破家産募鄕里少年數百人
文烈公
七月十四日
椎牛饗士
淸州賊。
每戰與文烈左右翼而戰。
披靡不敢當
德盖條陳時務爲䟽。
間道達于龍灣行在所
䟽上不報
旣還文烈已敗。
流落兩湖間。
里人大湖得糓七千斛助軍餉。
倭旣靖。
所善儒生
刻周易,大學小學論語中庸,文公家禮,孝經等書。
鳳瑞雲祥
驍武絶倫
文烈公麾下
不旋踵文烈公屍。
痛哭死其傍。
朴渾浩然
家世業儒
好學不倦
戰敗被射。
罵不絶口而死。
承業,申蘭秀高擎宇,盧應晫事未詳
義士七百。
姓名不傳
文烈公門人朴廷亮等收之。
作一塚。
竪其傍一軍殉義碑。
僧靈圭號騎虗堂
甞仰觀天象
中國有亂。
半入沙塲半入雲之句。
半入沙塲者。
欲赴國難
舍生取義也。
半入雲者
佛戒以不殺故也。
沈吟徹夜
乃曰一瓢
一豆羹。
皆吾君之澤也。
習武藝。
削木器仗
鑄鎌數千。
募僧䧺勇者五百餘以待。
十年
倭果入冦
寺僧欲散去。
靈圭卽大供具
起義狀。
號哭晝夜
諸僧感之。
皆許以死。
復得千餘人
起于甲寺。
時倭分二路
一由鳥嶺。
一由永同踰秋風嶺。
折而入湖西界。
靈圭邀其路。
使老弱持旗立山上。
削木偶人立其缺。
自以壯士八百人
設伏險要
部署旣定
倭將平調縱兵萬餘。
望山上兵馳圍之。
伏兵起。
大呼擊之。
山上兵亦皷譟應之。
倭相蹂踐
死者甚衆。
退走連山鎭岑境。
已而復犯淸州
防御使李沃及▣▣尹慶祺軍相繼奔潰
靈圭往赴之。
淸州賊相持屢日。
文烈公自公來會
靈圭勇健善闘
城西門。
敗走
又追破之川。
招討使高敬命敗死錦山
賊益強。
文烈公欲擊之。
七百餘人踰嶺。
靈圭爭曰今官軍無援
不宜徑自往。
文烈公泣曰君父安在。
卽皷而進。
靈圭曰不可使趙公獨死。
乃與所部數百人
聯營而發。
未至錦山十里而陳。
文烈公置酒饗士
靈圭曰不可
賊入亂峽而深藏。
殆欲覘吾懈而乘之。
引軍據險
謂諸將曰謹斥候間諜
過十餘日。
賊可破也。
諸將不聽
請靈圭同飮。
而後至。
衆醉甚。
翌日
曉賊巖谷掩之。
天雨
靈圭營粗完。
文烈露立於野
諸軍大呼合戰
短兵接
殺傷相當
賊來益衆。
文烈軍退入靈圭陳。
賊乘之。
諸軍大潰。
或謂靈圭曰趙公死矣。
不如去之。
靈圭大呼曰死則死耳。
豈可獨生
鏖戰終日
殺倭百餘人
創重股斷膓胃出。
奮呼而戰。
不支
執戈望闕拜哭死之。
明日削木表諸尸曰吊朝鮮國忠烈
同靈圭擧事者多不傳
惟從事官僧信文,義兵將判官僧公衍,從事官僧云祐,義兵將僧道信,義兵將僧弘渲,義兵將僧覺海,義兵將僧弘月,義兵將僧印眞,義兵將僧智閑,義兵將僧云談,義兵將僧智元,軍官寉湖
珍山彌勒寺招魂記中。
仁祖丁亥
湖南人士感趙文烈等節。
建祠錦山祀之。
祀靈圭於別祠。
顯宗癸卯
賜額從容
公元1581年
高敬命而順號霽峰
長興人
英銳
未冠遊學京師
名譽藉甚
一時鴻儒皆慕與之交。
壬子中司馬兩試
戊午擢甲科
歷踐玉署
賜暇湖堂
文學用而顧於名利泊如也。
以故不得達。
甞罷還鄕里。
探賾經典
游覽山水自娛樂。
萬曆辛巳
國家奏辨璿系之誣。
使臣金公繼輝請以爲書狀官
成均直講兼司憲府持平
朝正京師
壬午秋
翰林編修
公元1582年
洪憲給事中王敬民來頒詔
先生爲遠接使。
又薦敬命爲從事官
敬命旣才高而屢躓於時
宰執往往有惜之者
然不悅者亦多。
庚寅東萊府使。
廉白自持
不以一物自累
坐事罷。
時言者方論文淸公鄭澈
或斥敬命所薦不宜用。
敬命還鄕里。
壬辰亂作。
我軍每戰輒北
失鳥嶺險
湖南巡察使李洸擁兵未卽王室難。
鑾輿西巡
都城不守。
敬命日夜失聲
金千鎰,朴光玉等共圖興復
壬辰五月戊子
會于潭陽
彭老等亦至。
敬命盟主
敬命慨然登壇
自爲馳傳遠近
辭甚激烈
窮僻避兵者。
無不移寫
讀而流涕
由是應募雲集
六月起于潭陽
湖南三路之師。
潰於龍仁。
兩湖汹汹
獨倚敬命爲重。
敬命全州整兵而前。
入恩津將覲王。
錦山倭敗其郡守
勢甚猖獗
下士爭欲還救本道
敬命亦然之。
七月庚申
移兵珍山
將擊錦山賊。
丙寅所部兵。
防御使郭嶸爲左右翼以進。
敬命先遣精騎數百。
直趍賊巢
爲賊所乘而却。
敬命鳴皷督戰
士皆殊死戰。
還蹙賊兵土城
城外館舍
又以礟延爇城中
聲勢甚張。
賊多死傷
會日暮。
防御不肯救。
土城不可拔乃退。
敬命長子厚言曰我軍戰
公元1832年
小利
全師而返。
相機擊賊
今與賊對壘野宿
得無憂乎。
敬命曰汝畏我死乎。
我死職耳。
是夜賊果謀來襲。
爲我師所覺而止。
翌日丁卯
敬命與嶸聯營而進。
去賊五里許止而軍。
遣八百餘騎挑戰未合
空壁而出。
先犯防御陳。
防御金聲策馬先遁。
賊遂薄光州興德陳。
防御軍遂潰。
敬命令士持滿以待。
防御軍潰亦潰。
敬命不能騎。
左右上馬
旋墜馬逸
麾下安瑛下馬敬命
徒步從之。
從事彭老馬健先出圍
問其僕曰大將脫乎。
曰未也。
彭老還救於亂兵中。
敬命顧曰吾必不免
爾可馳去。
彭老曰吾豈忍棄公而求活哉。
賊旣刃敬命
彭老捍蔽俱死。
次子因厚亦死之。
湖南之民哭聲振野。
從厚等求敬命屍。
四十餘日而斂。
面色如生時。
上聞敬命等起。
敬命曹參議製敎招討使
梁山自行南還
上面諭曰歸語金千鎰高敬命等。
及早恢復
俾予得相見也。
敬命未聞命而沒。
敬命不卽勤王
誣之言敬命宲夜行師而潰。
因死之。
李廷馣繼爲巡察使
褒其死事狀。
朝廷始得其實
贈禮判書弘文館提學文館提學,知經筵,義禁府春秋成均館事世子左賓客
後加贈議政府
贊成
女嫁靈光士人盧尙龍。
丁酉之難。
罵賊不屈
伏釰而死。
高因厚字善建號鶴峰
敬命次子也。
三歲識字
羣兒嬉。
好爲禮揖周旋
儼然中度
見者異之
十七中司馬
二十四擢文科
敬命阨於當路
因擠因厚黜爲成均學諭
壬辰之難。
方屛光州之舊里。
父兄倡義赴難
巡察使李洸以兵抵錦江
乘輿西幸
京城且不守。
蒼卒軍潰。
及再徵兵
衆疑逃匿
敬命與朴玉奔曉諭
收本州兵
使因厚及其兄從厚將之。
水原以付牧使權慄。
仍欲西赴行在
路阻不得進。
還至潭陽
敬命建義矣。
使因厚卛麾下勇士
伏于鎭安,茂朱之境。
以遏嶺南侵犯者。
已而賊自茂朱還嶺南
敬命整兵北上
次礪山。
又聞錦山猖獗
全州朝暮且急。
移次珍山
賊犯防御軍。
防御軍大潰。
義師從而敗績
因厚常居前列
以爲士卒先。
及軍潰下馬整衆
欲復戰。
竟沒于陳。
事聞贈禮曹參議
㫌其閭。
後以子傳川從勳。
屢贈領議政謚毅烈公
安瑛字元瑞號靑溪
順興人。
其外祖文淸公李後白也。
瑛生而有至行
尙氣節。
卓犖慷慨
壬辰之難。
京師
瑛在南原田舍
遂相失。
避亂士女入沁都而道不通。
日夜號泣
會忠烈公高敬命起義兵。
入沁都。
遂隷幕下書記
以達于沁。
將救其母。
及軍敗。
瑛與敬命相失。
還入亂軍而求之。
敬命且退圖後擧
敬命曰我當止死。
君速出。
不肯去。
敬命墜馬馬逸
瑛以所乘馬授之。
賊旣逼。
敬命俱死。
後屢贈承政左承旨
㫌其閭。
彭老字君壽月坡
文化人
景顔屛居玉果合江亭上。
布衣終。
老少進士
八年明經及第
爲養老父不肯仕。
及父卒廬墓三年
以善居喪稱。
除喪
仕爲成均學諭
是歲倭亂作。
上幸西方
老當從。
有馬甚健。
宰相奪之不能從。
徒步南歸
南原楊氏子。
爲言擧義狀。
其人脫其駿馬與之。
彭老喜甚
歸與所善安瑛,梁大樸等。
擧義師。
民心洶洶
不肯出而應募
彭老自出林藪巖穴中。
激之忠義
辭氣慷慨
於是從者五百餘人
五月戊子
會忠烈公高敬命潭陽
六月北至恩津。
錦山冦急。
議曰國家獨有湖南地
萬一縱賊侵軼
則是失國家之根本
還擊錦山倭。
彭老曰錦山倭且數萬。
我以烏合之衆不可制。
莫如諸軍據險
待賊怠而擊
之可破也。
彭老一目眇。
容貌不揚
諸將士輕之。
不用其計。
及師潰與敬命相失。
出圍
敬命未出。
策馬欲還求之。
其僕擁馬不肯前。
彭老怒拔釰叱曰爾亟走告我家人我死狀。
卽馳入。
敬命同死。
年三十九。
金氏聞彭老死
自刃其頸。
念彭老無嗣
族子爲後曰。
柳氏之鬼不餒矣。
晝夜哭。
瘡甚血不止
不及祥而殉。
事聞並㫌其閭。
承政左承旨
韓楯字士閑。
淸州人
生而方面大顙
及冠豪爽勇力
年二十九中武科。
判官平壤
淸白自勵
持一弊衾赴官
其妻請新之
楯曰衾雖弊。
尙可覆之。
豈可以新者加吾身乎。
已而火從堗而騰。
焚其寢具
客曰天厭固執
故火此衾也。
及歸邑民追思之。
立石以頌。
庚寅倭釁已啓。
朝廷以南方爲念。
擇有胆力者除兩南守宰
於是拜楯南平縣
楯旣之任
築山城峙粮餉備器械以待。
壬辰四月日。
倭奴大擧入冦
七月分兵嶺南入茂朱龍潭等地
其鋒甚銳。
楯約昌平縣令尹悅擊之。
是月十六日出師
家人挽衣泣止之。
楯曰吾兄五人
雖無我可以養吾父。
我則死於國乎。
二十一日
子震英。
令以孥依母李慶避兵
遂進錦山賊。
高敬命敗死二日矣。
賊新捷氣
益張。
楯與湖南九邑守營于峴。
賊先犯昌平軍。
昌平軍潰。
終日力戰
殺傷相當
策馬而逃。
楯呼曰男兒死耳。
不可苟免
進戰不已
日昬黑。
中伏刃而死。
年三十九。
累贈兵曹判書
謚毅壯㫌其閭
邊應井字文叔
原州人
判書協從子也。
宣祖甞問將材於協。
協以應井薦之。
中武科。
海南縣監。
壬辰倭亂作。
縣中民掠府庫財。
應井捕斬之。
境內讋服不敢動。
賊旣空國而來
應井欲襲據對馬島。
截其首尾
請于朝。
計不得行
其母在京師
應井作書訣之。
又脫所着衣剪爪髮。
二弟曰我死以是葬焉。
應井御士甚嚴。
用命
遂以孤軍大敗倭冦南海海中
自爲檄以諭列邑勉擊賊
時賊方據錦山
應井念國恢復
專依湖西南。
錦山賊。
可以保湖。
且聞文烈公敗死奈何義將約而背之。
不俱死乎。
八月馳至錦山
金堤郡守鄭湛柵熊峙。
二十七日
與賊大戰
斬獲無數
會日賊知矢盡無援
並力急攻之。
應井搏戰死之。
賊之精銳亦盡。
初應井以海上破賊功。
本道水軍節度使
未聞命而殉。
累贈兵曹判書
謚忠壯㫌其閭
鄭湛字彦潔。
野城人。
擧武科。
從申砬擊尼湯介。
摧鋒
陷堅
以勇聞于北。
壬辰之亂。
以湛驍武
特除金堤郡守
每食輒下淚曰主上風餐露宿
爲人臣。
安忍甘味哉。
衣裳盔甲皆刻其名曰吾將死矣。
憐我者認而收我。
六月金千鎰高敬命等。
起于潭陽
七月賊自錦山將踰熊峙。
全州
湛與羅州判官李福男,義兵將黃璞等。
據熊峙之險。
賊數千挺刃而前。
男射殪之甚衆。
退走
翌日曉。
悉軍而至。
白馬者在紅旗下。
戰甚銳。
射殺之。
賊又大敗
兵將金齊閔矢盡而走。
賊乘之。
羅州軍旣退。
湛以孤軍被圍。
將佐勸之退。
湛曰吾寧殺一賊而死。
不忍走而生。
使賊長驅而前。
植立而射。
矢盡弓折。
挺釰而闘。
力詘死之。
從事俱殉。
賊亦挫而不能西。
事聞贈兵曹參判。
其後
後㫌其閭祠祀之。
壬辰之倭。
自以大兵踰鳥嶺而西。
分兵秋風嶺入淸州
折而入錦山
錦山嶺湖之交。
地險阻可藏兵。
倭必欲據之不去。
嶺湖地。
將以壞國家根本
文烈諸公亦力逐之。
必欲蕩其巢穴而已
是以七月十日高忠烈攖其鋒。
八月九日韓毅壯蹴其群。
十八日文烈踣其醜。
二十七日忠壯等鞣其勢。
諸公之志亦苦矣。
倭亦知其必不可爭。
相卛而避之。
國家
中興
伊誰之力歟。
是時密陽府使朴晉,草溪郡守李惟儉,嶺南左兵使李珏棄城走。
羅巡察使李洸忠淸巡察使尹國馨,慶尙巡察使金晬等。
三道兵。
見數賊而潰。
皆甞顯于朝。
國重任者也。
北方
鄭文孚子虗號農圃
海州人
祖彦愨爲京畿觀察使
上良村驛壁書者也。
乙酉司馬兩試
戊子中文科。
辛卯出爲北道馬評事
壬辰倭冦深入
行長追上行平壤
淸正慮上北行而邀之。
從谷山地踰老里峴出鐵嶺
嶺無守兵
長驅以入。
觀察使永立退入山峽。
土兵引賊襲執之。
兵使李渾奔甲山。
爲叛民偵逐。
田間土窟
竟與亂民戰死。
山人又斬府使而降
會寧府敬仁復叛應賊。
臨海順和王子與之。
鏡城人鞠世弼叔父也。
與明川民末守木男連謀
受賊所署。
各據州城
勢甚張。
文孚甞授書校生。
變作
弟子數人所庇護得脫
校生及武士文孚所在
多就之。
土兵壯士數百人
遂推文孚爲將。
城府使鄭見龍慶源府使吳應台次將
鏡城人姜文佑領軍居前。
卽抵府城
世弼方稱禮伯。
擁兵使印治府自若
聞兵
至閉城拒之。
文佑等脅以
禍福
世弼不敵
文孚入。
納其印。
文孚下令大小兵民
勿問舊犯。
令世弼領兵如故
傳檄南北州堡。
合兵凡三千人
吉州倭聞之。
百餘人
哨探城西
文佑等出擊數十
餘賊逃走
淸正偏將精兵數千據吉州
自率大軍南關以護之。
文孚安集旣定
軍情皆欲擊賊自效
卜日出兵
將士齊請曰叛賊尙在陳中
不可不先討之。
遂斬世弼十三人徇衆曰。
首倡只此輩。
府人勿自疑。
衆皆悅。
吉州許珍金國信亦以兵援之。
會寧儒生申世俊起兵敬仁
以其馘至。
文孚進兵站驛
兵誅明川叛賊末守等。
復其城。
吉州四出剽掠
分兵掠明川海倉。
十一月文孚吉州南村
邀其歸路將戰。
見龍中衛白塔
應台與元忠恕潛伏石城毛會。
韓仁濟將左衛木柵
擎天右衛屯涅河。
國信將左斥候兵屯臨溟方峙
狃勝不備
諸軍乘銳蹙之。
大敗
殺其渠五人
斬六百級。
馬畜兵械無數
於是遠近皆爭歸附
七千餘人
賊走入吉州城不敢動。
一屯摩天嶺下嶺東館柵城。
焚掠臨溟村。
文孚回軍擊之。
戰于雙浦
敗走
斬六十級。
剖其腹抽腸胃。
纍纍挂道傍木。
賊益畏之。
遂圍吉州
十二月又戰雙浦
戰方酣。
偏將鐵騎衝之
散走
又破之。
明年正月
戰于端川。
三戰三勝
還屯吉州
旣而淸正知軍不利
招還吉州賊。
文孚尾擊白塔大戰
又敗之。
偏將李鵬壽,許大成,李希唐戰死。
文孚還鏡城。
罷遣義士
北巡六鎭
誅叛民。
定番胡。
收復諸堡。
派置將領
北邊以靖。
是時李如松亦破行長兵平壤
文孚乃使崔配天間行奏捷行在
引見流涕
賜配天爵
觀察使卓然文孚不禀節度
且疾義兵功出己上。
誣掩文孚功。
以是不行
北方人陳䟽訟其寃。
始陞嘉善階。
文孚恬退
未甞自言北方事。
光海時杜門屛跡
自放於酒。
癸亥仁祖登極
時議文孚文武材。
大用文孚乞養全州
七月丁母憂
尋値李适之亂。
起復副捴管
病甚不能從。
是年十月
坐詩案而死於獄。
莫不寃之。
顯宗時觀察使閔鼎重,北評事李端夏奏請褒其功。
以爲忠義勸。
累贈議政府左贊成。
賜謚忠毅
立祠鏡城以祀之。
金應福字士嚮。
慶州人
家咸興。
忠義聞。
壬辰七月
倭將淸正咸鏡道
南兵使李渾御之于鐵嶺
遇賊不戰走。
長驅而進。
安邊吉州
城守
觀察使
公元1626年
永立避兵山谷
爲北靑賊所執。
府中人金應田乘夜竊負而逃。
遂奔關西
判官李希津爲倉吏成男隷玉良慫惥賊執殺之。
賊誘民納米。
納米皆令保家
進士陳大猷兇險
女妻賊帥
鄕人謀欲起兵
輒告賊殺之。
宰相卓然從王子至北靑府。
入甲山之別害堡。
卓然觀察使
三甲守令邊將會別害。
福自往見卓然
起兵勤王
或曰咸興人皆黨於倭。
可信
卓然頗疑之不肯從。
自爲檄投之淸正曰。
日本海外醜穢之國也。
肆虐冦我國。
都城而殺父兄
忠臣義士孝子悌弟蝟起蜂興
天朝兵五十七萬圍平壤城
賊徒無遺
又進解漢陽之圍。
汝將安歸乎。
所以不急攻者。
汝敬我二王子一公主也。
不肯還我二王子一公主。
強力十萬砲手三萬槍軍六萬。
掃蕩窟穴
書諸紙揭竿
自卛十二騎植于萬歲橋上
北兵使成允文南兵使崔湖恐其挑賊怒出戰
欲罪福。
巡察使不可而止。
賊見檄亦畏之。
不敢侵掠
後上見其檄文
嘉賞之。
福以功授長興直長
後應科試入格
唱名而卒。
仁祖丙寅
追賜紅牌
顯宗丙午
監察
享咸興彰義祠。
李希祿全州人
家居咸興。
潛察賊勢。
與李思悌朴吉男入別害鎭。
巡察使卓然
爲言人心謳吟思國
不附賊。
固請起兵
卓然始有討賊之意。
以功授司僕僉正。
通政階而歿。
贈漢城府右尹
享彰義祠。
李思悌全州人
家咸興。
倡義之時。
年甫弱冠
以功授禮賓判官而歿。
軍器副正。
享彰義祠。
朴吉男密陽人。
家咸興。
爲人慷慨膽略
以功授軍資正而歿。
贈兵曹參議
享彰義祠。
公元1832年
應秀晉州人
家咸興。
爲人慷慨大節
其父死於倭。
常欲復讎
壬辰巡察使卓然因諸義士之請。
慨然起兵
問計於李希祿等曰。
以武出身應秀等爲裨將以招士。
士可致也。
卓然卽請于行在
武科取士
以此擊賊
上從之。
應秀等勸諭諸州縣士
赴試甚多
中格百人
應秀,希祿等往高遷社。
募兵千餘人
黨賊三人
遇賊十五人盡殺之。
與朴重五,鄭海澤三衛
陳于元平社。
賊劫掠於岐川,歧合等地
應秀力戰斬三十四級。
賊走還陳。
於是諸軍隨至。
軍勢大振。
與賊隔水相望
應秀射賊必中。
不敢渡水而戰。
加平糾察官韓士益違令出戰
斬以徇。
應秀馬中丸而斃。
惧色
督戰不已
不能支而走。
以馘致于別害。
卓然喜曰此輩討賊
不足憂也。
乃使甲山府使成允文率廟坡管白應祥往擊賊。
秀與應祥聯陳歧川。
遇賊輒挫其鋒。
賊北。
應秀追之至洪島。
大呼還擊之。
我軍却多死傷
允文移陣獨山
軍容甚盛。
賊引其南關之衆夜襲之。
允文走。
陷于賊。
北關老弱允文盡死
允文僅收散卒
入據德安陵
令曰毋輕犯賊鋒
由是無忌憚。
日事殺掠
應秀慷慨自奮
數十騎奔賊。
一級
允文恥自走而忌應秀有功
怒曰違大將令而擅自輕發何也。
欲罪之尋止。
應秀爲允文所制。
不能樹立
後爲三水郡守御史採其功聞之朝。
上嘉之。
通政大夫
丁酉倭冦再動。
上以應秀爲別將
召至前賜酒
命討嶺南
應秀益感激自奮
每戰身先士卒
力戰死於慶州
事聞累贈兵曹判書
享彰義祠。
應秀弟也。
至行
及父死必欲翦除倭冦
遇賊必殺之。
後戰獨山下。
參奉
朱應武素驍武
應秀副將
常從之。
戰死嶺南
贈兵曹參議
李惟一龍仁人
徙咸興。
爲人沈重勇力
壬辰與生
韓敬募兵三千二百餘人
起于德山洞
斬賊倭四十九級。
大戰關嶺下。
賊踰嶺而走。
追至咸原。
下馬而闘。
一賊渠着朱衣揮刃而前。
射殺之。
賊敗而走。
死者數十人
南北中斷不能通。
山府使成允文一功
奪其軍。
且攘諸軍所獲倭刀及馬。
一所領僅百餘人
後以功爲甫乙下僉使。
拜甲山府使而卒。
累贈兵曹參判。
享彰義祠。
韓仁淸州人
徙咸興。
爲人䧺偉智慮
人稱將材
壬辰之難。
鄭文孚起鏡城陳明川。
謂諸將曰賊據吉州城不出。
誰能撓而出之。
諸將皆曰仁濟可。
文孚卽署仁濟中衛將而送之。
仁濟夜馳至吉州
縱火城外民舍
賊大驚。
城上望之。
仁濟佯退明川古站。
整旅以待。
賊至蔽野
仁濟戰於石嶺
射殺賊酋之擁紅旗者。
斬獲無數
宵遁
文孚還鏡城。
仁濟獨留吉州
人來告城中有火。
仁濟曰賊必逃走
卽入城。
只有病倭二十餘人
皆斬之。
官舍倉廒粮餉完然
自伐其功。
北虞候時
北胡復跳梁
仁濟盡擊逐之。
六鎭賴以得全
典郡邑。
以淸白著稱。
丙午卒。
贈兵曹參議
享彰義祠。
人稱咸興三傑
應秀,李惟一及仁濟云。
李鵬壽字仲恒
州人
家鏡城。
壬辰敬仁叛據本府
慨然翦除之。
密謀擧義師。
欲求有人望者爲大將
鄭文孚竄伏民家
與同志崔配天,池達源趍壽家。
大喜
姜文佑又與鍾城府使鄭見龍俱至。
議推文孚倡義大將
壽爲別將
部署未發。
是歲九月
北虜又掠富寧境。
遣使誘鞠世弼協御虜。
世弼許之。
壽與文孚義兵百餘人
進屯柳亭
仍徐入城。
翌日文孚南門樓建旗皷。
諸將以次進謁
世弼先至。
使文佑擒斬之。
軍聲大振。
衆已數千人
十一月
與倭戰于吉州長坪敗之。
斬獲不可計。
十二月大戰雙浦方酣。
義師衝之
賊又大敗
明年又戰于端川敗之。
是役也。
三戰三勝
居數日。
收兵南歸
壽追之白塔坪。
將戰先射一賊殺之。
挺身文孚馬前
中丸卒。
正月二十八日也。
死年四十九。
贈司憲府監察
顯宗丙午
咸鏡道觀察使閔鼎重陳其功。
加贈司憲府持平
享彰烈祠。
李麒壽字伯恒
壽兄也。
壬辰倡義功。
英宗丁未
因麒壽玄孫恕裕上言
並其徒朴惟一徐遂贈戶曹佐郞
追配彰烈祠。
朴惟一字敬之
忠州人
徙鏡城。
方鞠世弼之據鏡城
也。
欲得王子獻倭。
沿道物色之。
惟一見道傍有捕避兵人者。
其人憔悴穿弊衣坐路傍而泣。
狀貌頗異於衆。
意其爲王子
責賊曰世弼反逆
欲擄王子與倭。
汝今欲助之。
鬼神亦必殛汝。
賊慚而釋之。
乃延至家而問之。
二王子及黃廷彧諸人也。
後王子移之會寧
竟被擒。
徐遂利川人
敬獻海州人
家鍾城。
鄭文孚興義師。
六世昌達上言
言其功於朝。
肅宗癸巳贈判决事。
追配彰烈祠。
姜文祐晉州人
徙鏡城。
擧義功屢官僉使。
判决事。
配彰烈祠。
配天仲立
江陵人
擧義時年二十七。
以功官判官
年七十五而沒。
後贈司僕僉正。
配彰烈祠。
池達源字士進。
忠州人
年二十七。
鄭文孚起兵
以功官參奉
卒年七十三。
贈戶曹佐郞
配彰烈祠。
李希靑海人
靑海伯豆七世孫。
壬辰之難。
以注乙溫萬戶
常從鄭文孚
白塔之戰死之。
訓鍊正。
追享彰烈祠。
許大成字成之。
陽川人
吉城君由禮五世孫。
慷慨
志節
金國信許珍等議興義師。
家人曰吾行惟有死耳。
遺骸遺衣
葬之先壟側。
遂從鄭文孚而起。
場坪之戰。
中丸而死。
年二十七。
吉州溟川祠傍。
秀民惟禮族孫
從義旅。
每戰常居前。
雙浦之役。
馬蹶爲倭所擒。
欲降之。
以刃亂刺脅。
王子所在
終不應。
罵不絶口而死。
享溟川祠傍。
許珍由禮曾孫
平居膽勇稱。
壬辰與金國信興義旅。
鄭文孚二人左右斥候將。
場坪雙浦白塔之戰。
先登摧陷
賊衆披靡
相與設伏於明川之門巖。
狙擊賊酋之出掠者。
斬獲無數
後以功贈都事
享溟川祠傍。
金國信原人
有氣節。
長於武藝
以功贈都事
祀溟川祠傍。
申世俊平山人
會寧
府中鄭餘慶,尹岦,許灌,李希白崔彦英吳允迪,吳遵禮
所謂會寧壯士也。
壬辰秋敬仁迎降賊。
淸正府城
敬仁判刑
判刑者倭職也。
敬仁遂以兵欄六鎭之路。
允迪,岦,彦英餘慶遵禮,灌,希白相與泣曰。
何忍見豊沛之鄕。
淪爲賊藪乎。
僞獵于元山之傍。
密謀擧義
聲言聖廟
召州中士
士皆徒手而至。
無可爲者。
岦曰世俊勇且
公元83年
智。
可邀而計之。
卽往告世俊。
世俊曰此吾所以日夜腐心扼腕不得發者。
諸君速我。
敬仁微聞其計。
使其徒李彦祐,田彦國諸生萬端
又執允迪以去
允迪顧世俊等曰時乎不可失。
不可以我故而解。
旣縛致府。
敬仁脅之萬端
終不撓。
敬仁止敬仁勿殺。
乃囚之。
世俊吹角賓館
角聲遠近
傾府之士。
敬仁發兵
一擁而至。
一人卽回曰吾以爲判刑之令。
今乃他人所調。
俊拔釰逐斬之。
令衆
進圍敬仁
紿之曰出允迪當散去。
敬仁允迪
義士允迪被縛困幾死。
憤甚。
敬仁益急。
趣其降不肯
射殺之。
斷其頭。
並斬其黨祐,彦國及朴林等六賊
凾送鄭文孚
文孚以是日起鏡城。
世弼
事聞授世俊僉知中樞府事。
肅宗癸未
本府府使金重元與北評事崔昌大
祠祀文孚
其左祀世俊,彦英餘慶,岦。
其右祀允迪,灌,希白遵禮
越五年丁未。
賜額顯忠
英宗丙辰
贈兵曹參議
吳允迪海州人
軍器主簿
贈戶曹正郞
崔彦英川人
冲之後。
軍器主簿
贈戶曹正郞
許灌陽川人
擧義時爲府椽
軍器主簿
贈戶曹正郞
鄭餘慶延日人。
官禮奉事
贈戶曹正郞
李希白慶州人
擧義時爲土官
官守門將
贈戶曹正郞
尹岦坡平人
官禮奉事
贈戶曹正郞
吳遵禮慶州人
官守門將
贈戶曹正郞
應祥延安人
壬辰之難。
以廟坡權管。
陞爲咸興判官
奮力戰闘
忠勇冠於南道義士
以功陞富寧府使。
後與土胡勃介退戰死。
觀察使閔鼎重之請。
贈兵曹參議
享咸興彰義祠。
仲立密陽人。
少有志操
善射見稱鄕里
倡義時爲左衛將。
戮力討賊
獨山之戰。
斬賊數十級。
以功授防垣萬戶
年八十以壽陞通政大夫而沒。
漢城判尹。
享彰義祠。
海澤東萊人
家咸興。
相貌奇偉
倡義募兵五百餘人
右衛將。
力戰斬獲甚多
輒以分土卒而自爲功。
授羅暖萬戶
年八十。
通政大夫卒。
右尹
享彰義祠。
朴應嵩字天挺
密陽人。
家咸興。
驍武
應秀同起兵。
丁酉代應秀爲別將
討賊嶺南
以功授魚面萬戶而歿。
軍器正。
享彰義祠。
韓敬淸州人
治經學。
樂易豈弟
見稱鄕里
爲東衛將參佐
以功授禮賓參奉
卒贈監察
享彰義祠。
公元1736年
忠恕字士推。
慶興人。
中武科壯元。
壬辰之難。
鄭文孚所署將。
伏兵料敵
十月三十日
精兵二百屯吉州北三十里覘賊。
千餘焚掠川境
忠恕截其前。
先導兩倭。
倭衆駭亂
諸將乘之。
大敗
鎧仗無數
盡奪所掠人畜。
李鵬壽戰死。
代領其衆。
屢戰有功
英宗時贈兵曹參議
享溟川祠傍。
文黿官直長
剛正
鄕黨義士稱之。
壬辰擧義旅。
追配彰義祠。
韓謐官司果。
事親以孝稱。
壬辰義師主粮
粮不絶。
卒以殲賊。
追配彰義祠。
崔德益中司馬
壬辰之難。
爲東衛將參佐
文辭敏速
規畫如神。
每戰未甞敗。
後配彰義祠。
李彦通有膂力
遇賊必殺
甞値十餘倭聚宿民家
夜擊之。
不克而死。
追配彰義祠。
同時起兵者。
都下人權管高敬民,奉事大男,朴銀柱,金麗光戰死。
出身車應獜,朴克謹儒生金銓,金鏡,車得道
慶源人鄭允傑,應聖父子。
鍾城出身全嗣朱,崔敬守,南繼仁
穩城官奴余貞。
有勞
余貞癸未從申砬有功
後戰倭死
於嶺東。
贈恤不行
吉州雙浦賊旣破。
北人繪其狀。
其下署曰義兵大將評事鄭文孚
從事官輸城察訪東望
茂山萬戶
正字李成吉。
中衛將鍾城府使鄭見龍
從事官茂萬戶吳命壽。
訓鍊奉事李繼男。
左衛高嶺僉使擎天
從事訓鍊奉事大男
訓鍊奉事許大任。
右衛慶源府使吳應台
從事乾元
權管金慶福
阿吾地萬戶崔巖
訓戎僉使金磁。
防垣萬戶韓仁濟。
美錢僉使金範黃。
拓坡鎭管咸以良。
安原權管姜文佑。
阿山萬戶朴鵾壽。
寶化堡權管李彦甫。
知權大男
訓鍊奉事黃嗣元。
森森萬戶大防
乾元管車應獜。
及第延世
德萬洞堡權管朴名世
斜下北權管鄭夢辰
玉連萬戶安沃。
吾村權管李淩雲
朱乙溫萬戶金命新。
內禁金天錫云。
見龍字▣▣。
▣▣(晉州)人。
壬辰以鍾城府使。
棄城從鄭文孚
誅討反賊。
勦平倭屯。
北兵使。
易水部冦鈔鍾城穩城之境。
見龍密發六鎭之兵。
以降倭爲先鋒
猝襲巢穴
胡人據山爲壘。
終日拒戰
降倭負牌先登
官軍繼之。
城遂陷。
胡人老少七八百口。
北方以定
初見龍棄城也。
印符土豪千壽
千壽城降賊。
人韓慶邦不從
率其母踰城走。
千壽拘其妻。
使力士要於路。
慶邦關弓向之。
力士不敢逼。
亂定千壽誅。
邦陞通政階。
談者以爲壬辰之難。
湖嶺多義兵。
良由士大夫所居
以親上死長之義。
講劘有素
臨危忘身而赴國難
北方椎鹵麤率而遠王化
故鞠世弼叛亂
王子大臣被執。
固然矣。
以爲北人不如南。
國家所以驅之使然
苟能待北人南人
其椎鹵麤卛者皆化爲剛強蹈厲
赴湯火而不之避。
其親上死長。
豈復下於南人哉。
北方人氣熊熊不可御。
撫之不得其方。
方來之憂未可知也。
應秀等。
自奮慷慨
烈有光焰。
使北方之人。
得以口實
秉彜發見者。
不可誣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