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自动笺注)
硏經齋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尊攘
  
南明書擬藁義例
公元1644年
  皇明正統
至 永曆皇帝而絶。
崇禎十七年以後
當有 弘光隆武永曆三皇帝紀年編。
張廷玉撰次明史也。
自以中華之人。
刑跡之嫌。
闕而不書。
元史出自脫脫之手。
而尙有瀛國公一紀
於是乎廷玉等。
脫脫可媿者多矣。
廷玉等撰皇明綱目
而止於崇禎之末
 三皇帝事宲。
無以考据
不如明史中列傳之雖無正名
猶有徵信者矣。
後有良史氏必釐改崇禎以後書法
余具一二見。
以待其採。
崇禎十七年夏五月
福王皇帝位。
 此非繼世之主也。
當書福邸舊號。
時方北京淪陷
中原板蕩
不可一日無主
南都諸臣。
累箋勸進
攝理神人
庸可遅乎。
時値危亂
誠宜擇立神武不殺可以撥亂扶衰者。
而乃馬士英劉孔昭等所誤。
 帝遂登大寶
殆 皇祚之將終矣。
其如天何哉。
太學史可法開府揚州
 此 皇朝淪亡之幾也。
安有君子在外
小人在
內。
而其國得保無事者哉。
史可法身佩安危
何可一步離都。
不能馬士英擁兵入覲之計。
使霍光諸葛武侯當之。
不爾矣。
設淮楊,徐泗,鳳壽,滁和四鎭
 是時山東諸寨義勇原任諸官。
殺闖賊所署僞官
所在響應
可椉之機也。
四鎭兵力精銳
何不督令前進
以圖進取
高傑黃得功驍將也。
徒事殺掠
以爭淮揚
使淸人得其情實
遂卽南下哉。
劉宗周都察院左都御史
宗周不拜
 
時君子尙多在朝者。
宗周以大仇未報。
不受職者何哉。
君子雖多。
不能一小人。
馬士英居中用事
擊去之。
無可爲者。
是故不拜也。
不然當戮力職事
以湔仇雪讎爲圖。
何爲草莾孤臣而辭之乎。
馬士英奏薦欽案阮大鋮
 皇朝之運。
於是乎訖矣。
南都諸臣才畧
未及王導謝安之倫。
淸議自持
不欲淟涊脂韋者。
亦多有之。
使馬,阮不得用事
亦足全保江南
不至一朝覆亡若是之速矣。
士英之言曰。
魏忠賢之逆。
非闖
可比
士英亦知魏忠賢之爲逆矣。
旣稱之逆。
則逆豈有大小哉。
何爲必欲進其黨乎。
大鋮進而羣邪並用
一時淸議所可遏哉。
公元1646年
弘光二年春正月
総兵許定國興平伯高傑
叛降淸。
 桀驁難制。
經略中原意方銳矣。
布置諸將。
亦頗可意
死而維楊遂虗矣。
安能當淸人長驅之勢哉。
三月
王之明來。
公元1645年
 僞太子事。
弘光時大案
然其爲王之明則審矣。
特馬,阮持之而欲宄主。
使其鍛鍊及於東林
得以姜曰廣黃道周
故人不服
謬指爲眞太子也。
苟如眞太子
淸人作明史。
當直書之。
何爲駙馬王昺姪孫之明耶。
侍姬童氏來。
 童氏本周府宮人
逃難至蔚氏縣。
遇 帝於旅舍
生一子。
未甞六禮而娶者也。
 帝特蠱於內寵而不之顧。
嚴刑考訊
使之庾死於錦衣獄中。
故此亦爲明末一疑案
然其非妃匹之敵則明矣。
公元1646年
夏四月
寧南伯左良玉
擧兵九江以叛。
 
良玉時據楚矣。
淸人南下
四鎭諸將。
或逃或降
史可法勢甚危。
馬,阮與羣宵小方撓國政
使良玉出兵中原
恢復己任
淸人不敢動。
設或如是
但鎭九江
以重上流之勢。
北顧中原
淸人不得遽入維楊。
如升虛邑
馬阮亦有顧忌
而乃反興晉陽之甲
使 宗社忽焉傾覆
宄其罪首
則非良玉而何哉。
禮部尙書錢謙益
選進淑女三人
 是時淸人渡淮。
揚州甚急
君臣上下宜宄心防御
謙益自詡淸流者也。
選進淑女
以中 帝慾。
 帝雖有命。
力爭以止之。
乃反逢其惡乎
謙益無人心者哉。
謙益甞主立潞王之議。
及 帝之立。
乃懼及禍
爲此鄙夫之行。
夫子所稱苟患失之。
無所不至也。
淸人揚州
大學士史可法死之。
 諸將王之綱李成棟
甘心叛國家哉。
彼見馬,阮壞亂國政
知其必亡。
乃遽降淸。
可法手下忠志䧺勇之士。
亦豈無哉。
 皇綱旣而解紐
無以復振
相卛而靡鋒刃矣。
可勝痛哉。
五月
淸人南京
 帝如蕪湖
北狩
靖國公黃得
功死之。
 皇朝淪亡
乃叛將之所爲也。
劉良佐請擒 帝贖罪
淸人何嘗一卒得之哉。
平日無功
而擁節鎭富貴
臨亂乃如此
忠義委身艸莾
與國偕亡者。
獨何人哉。
公元1645年
隆武元年夏五月
淸人弑帝。
 淸人滿洲一部族也。
屢受 皇朝之恩封。
龍虎將軍
史可法中貴國夙膺封號
載在盟府是也
今乃乘闖賊之亂。
竊據燕都
又從而行弑。
何其不忍之甚哉。
昔元之待宋瀛國公
甚有恩禮
得終其天年
彼獨不知乎此哉。
閏六月
唐王皇帝位。
 是時諸大臣言監國名正
出關建號未遅。
擢立者各圖翊戴功。
遂定位號
然 皇統已絶。
無以士民之望。
出關建號之議非不正也。
不得行矣。
秋八月
靖江王亨嘉監國
廣西廵撫瞿式耟討誅之。
 皇朝土地
閩越而止。
凡朱氏子孫
同心一力以圖恢復
而乃萌心大位
互相爭奪
亨嘉隆武
語而猶倔強桂林者。
安得免於誅哉。
兵部尙書張國維等。
魯王以海紹興
 是時隆武稱制福州矣。
國維何復魯王哉。
終成水火
互相殺使。
遂至俱敗。
豈惟天哉。
人謀不臧也。
淸人浙東
廵撫祁彪佳左都御史劉宗周,太學士高弘圖死之。
 皇朝諸臣多以名義自任
當馬,阮秉政時。
謝事退歸
及當傾覆
損生取義
豈非 皇朝敦尙節烈故耶。
南都以後
不唯朝紳能有樹立
賤夫小兒
亦多决烈者。
是孰使之然哉。
何騰蛟東閣學士兵部尙書
封定興伯督師
 李自成旣死。
其衆歸于騰蛟
騰置十三鎭。
規取江西
闖賊傾覆 宗社
 帝后以崩。
爲明臣子者。
孰不寃憤
必欲翦滅之哉。
然力旣不能
且將藉其力以抗虜人
騰蛟安得拒之而不撫其衆乎。
長沙之敗。
而卒皆潰散
盜賊之靡也。
且氣已縮朒
不可復用
騰蛟豈不知此。
然不撫納之。
則彼皆爲吾敵。
故忍而受之耳。
大學士黃道周督師
淸人戰。
敗績死之。
 道周豈能朽鈍之甲。
南牧之衆乎。
其心只欲爲國家辦一死耳。
淸人亦豈果於殺乎。
使其不死。
江南忠義之士。
有以後圖
是故之而其他耳。
擧兵而爲淸人所殺者甚衆。
能不愧於心而負天下之望。
能以一身屹然名義砥柱
道周者亦鮮矣。
秋八月
 帝幸贛州
淸人及之。
弑 帝及皇后曾氏。
 
 帝之所憑恃爲國者。
鄭芝龍耳。
芝龍旣遁。
而安能爲國
必因忠志材畧之士。
芝龍好利傾危者。
復何爲哉。
 帝之幸贛。
晷刻之少延耳。
其十月
贛州亦破矣。
右僉都御史揭重煕撫州
 時 隆武皇帝已崩。
 永曆皇帝未立。
 皇朝威靈未振。
人心汹懼未定
重煕區區之衆。
東西糾合
得有復城之功者。
金聲桓有叛淸之志。
不欲悉力捍御故也。
冬十月
淸人贛州
大學士楊廷麟廵撫萬元吉死之。
 贛州之役。
援兵四至
聲勢足以有爲
而卒不能
何哉。
盖彼援師徒節義相感激。
雜錯蠻兵及海盜
皆無紀律
畏縮不欲戰。
輒見崩潰
良由當事諸人有餘而才不及也。
永明王皇帝位。
 大臣瞿式耟等。
豈不一隅區區之衆。
不能恢復中原
幾特欲存 皇朝一脉正統
如宋末主之定號於崖海也。
得以支十七年。
使無洪承疇吳三桂等諸反逆
倒戈而攻之。
安知不益久且遠乎。
學士蘓觀生等。
奉 思文皇帝聿𨮁廣州
 國家當乏主之際。
必有擁立者。
欲以靖人一衆力耳。
不以雪仇湔羞爲心。
反欲干大位。
蕭墻之禍已廹。
何暇及於外御哉。
觀生等旣知 大寶
何爲立主哉。
作計若是乖繆
安得不敗哉。
王肇基爲司禮大監
 國之將亡。
小人閹竪秉政
彼其投間抵隙
百計蠧敗者。
欲專其利也。
王肇基之壞亂南都
國人所知也。
 思文皇帝甞逐之矣。
▣(一作基)諸臣何爲容忍也。
十二月
淸人廣州
監國周王益王等二十四王。
 
蘓觀生等。
不能與瞿式耟,何騰蛟協謀捍虜。
乃自主一方。
又無城守備
徒使 皇朝諸王膏於艸野
夫才短器窘者。
忘欲有爲
豈能成乎。
公元1648年
永曆二年
 帝自西峽桂林
 是時楚蜀諸鎭
不至淪沒
尙可收也。
特慴於叛將李成棟
 車駕屢致播越
使得早從瞿式耟之言。
死守肇慶
豈至顚沛若是哉。
夏四月
 帝幸武岡
 瞿式耟之言曰。
 陛下在粤存。
去越而粤危。
進一步則人亦進一步
我去速一日則人來亦速一日
誠哉是言也。
式耟守桂林而能却強虜
 帝誤聽王肇基之言。
劉承胤於武崗。
竟亦何益之有哉。
五月
淸人桂林
瞿式耟拒却之。
 此援將焦璉之力也。
當時如璉等輩固多其人。
而未聞有建功者。
統御不得其方也。
顧式耟統御有方
遽已樹功如此
不患無義勇。
而患無統御之才也。
秋八月
淸人武岡
 帝幸柳州
 帝以劉承胤可仗。
武岡承胤降淸。
柳州
居。
柳州復亂。
瞿式耟乞還桂林之議。
宲中機宜
而乃違之何哉。
九月
淸人淸遠
東閣學士陳子壯,兵科給事陳邦彦死之。
 子壯等屢經敗衂
志節不挫。
糾合蜒戶番。
百計綢繆
鬼冀或有濟。
使彼握重兵重藩
能有樹立
豈不磊落哉。
是時李成棟已有反正之意。
何苦爲淸出力
芟刈忠良
若是之甚也。
廣信廵撫張家玉
淸人戰。
敗績死之。
 是時中國之人以爲 明統已墜。
 永曆雖存。
視以僭僞
並事淸人盡力
東南若干忠臣烈士
不忘本朝之恩。
决意殉難相續
何人心之不侔如此哉。
淸人全州
何騰蛟等擊走之。
 帝還桂林
 瞿式耟䟽中。
三百年土地
僅存粤西一綫
山川形勝
兵馬糗粮
俱有可恃。
据此所陳。
桂林一步不可離也。
是時諸帥分防任汛。
籌畫得宜
能破佟養甲百戰强冦
成敗之數。
豈難辨乎。
公元1649年
永曆三年春二月
淸金聲桓王得仁等。
南昌來歸
 來歸者喜之也。
聲桓等効力于淸。
毒害忠良
生靈
靡有紀極
其叛淸也。
亦由觖望之故。
方是時。
朝廷困窘矣。
聲桓之來。
宥其罪而責其力。
足以一面
庸非幸乎。
二月
 帝如南寧
淸人桂林
何騰蛟,瞿式耟擊走之。
 帝之播遷
無定籌也。
興國之人皆和睦
亂國之人皆乖迕
是時諸帥雜錯相惡
不見虜而先自潰决
無何,瞿控制之力。
與夫胡一靑,焦璉奔走之勞。
桂林已不守矣。
夏五月
魯監國收復福建諸州。
 
金聲桓等據南昌
鄭成功南澳
淸人勢有所分。
監國得以其間收復
幅裂之勢不可爲也。
是故旅得旅失之也。
六月
淸李成棟佟養甲,杜永和來歸
 是時粤東淪喪
此曺之爲也。
 皇朝之勢。
泮渙無餘。
此曺若能盡搏噬之力。
其有遺黎乎。
相卛反正者。
天欲存十數年 皇統
然彼本出盜賊之類。
反覆無常
故卒於無成也。
公元1650年
四年
淸人南昌
學士姜曰廣昌國公金聲桓新喩王得仁等死之。
 
胡澹疾趍建業之說。
誠奇策也。
贛州雖固。
自守之虜也。
且又聲桓自守南昌
獨遣得仁
足以成功
而乃專力於贛。
自挫其銳。
作計若是憒憒
安得不敗乎。
淸人湘潭
督師定興伯何騰蛟死之。
 騰蛟死而 皇朝之亡决矣。
騰蛟銳意恢復
只憑闖賊之餘衆。
一有不平
殺掠潰亂
湘潭之失。
由此故也。
騰蛟雖以死封疆之義
不離湘潭而死。
然桂林方危矣
何不須臾無死
以爲後圖耶。
二月
惠國公李成棟淸人戰敗死。
 
粤東反正
誠若有爲也。
之無成何也。
鋒銳已喪於贛州之役。
淸人新得武昌
以其乘勝之氣臨之。
成棟氣已攝矣。
所以不能振也。
不然彼其所當者。
等夷也。
豈遽遜其才智乎。
夏四月
孫可望封親王
不許
 可望劇賊也。
歸附 皇朝也。
欲藉之而制其下。
豈出忠誠哉。
是時 皇朝危急
苟有裨益
何惜封號哉。
爵賞之猥甚矣。
嚴起恒等乃引祖制
獨於可望而靳之。
欲以高必正等殘衆當之耶。
必正不可信者。
何其不達時務也。
公元1651年
五年春正月
 帝如梧州
 是時警少急則 駕輒動
雖有瞿式耟請留之䟽。
亦無及矣。
南宋奔逬
不若是之煩矣。
冬十一月
淸人桂林
督師臨桂伯瞿式耟,総督張同敞死之。
 式耟之必死於桂林者。
知 皇祚不可復恢。
而寧死於封疆也。
盖其勳帥驕溢
兵餉俱絀。
雖欲爲之後圖。
誠亦無如之何矣。
唯一死而酬其志。
不亦烈哉。
十二月
淸人廣州
 帝如南寧
 
廣州之陷。
陳邦傳之爲也。
邦傳及高必正
勁旅也。
苟能協力援救
廣州不可破。
且杜永和良將也。
捍御不能者。
由兩帥之心失和也。
孔有德庸材
而破廣州無難也。
不亦惜乎。
公元1652年
六年春二月
孫可望殺太學士嚴起,▣▣書楊廷和等。
 闖賊與獻賊。
罪固等耳。
及其死也。
其黨皆歸 皇朝者亦異矣。
李赤心高必正則尙能聯絡其衆。
捍御淸人
孫可望凶悖賊殺如此
向無李定國
則 永曆皇帝先被弑於可望也。
秋九月
帝如廣南
 時陳邦傳叛。
降於耿仲明
 帝又不能安于南寧矣。
孫可望凶逆
誅殺邦傳者。
亦快矣哉
淸人舟山
東閣大學士張肯堂等死之。
魯監國南海
 舟山之勢。
宲倚鄭成功
成功屢與淸人不利
閩中復州縣。
相繼俱失。
亦其勢也。
総督揭重煕侍讀學士傅鼎銓
淸人戰敗死。
公元1645年
 重煕等屢躓屢起。
苦心興恢。
凡諸義師中摧破淸人者。
當推重煕等爲首。
故能轉戰湖山間。
而後能以一死殉國
重煕等死。
義旅亦盡矣。
鼎銓弘光時
從逆五等應徒擬贖十人
以彼之烈。
豈肯朝見闖賊者哉。
南北阻絶
傳聞不宲。
所定逆案
亦多未可信者。
公元1653年
七年春二月
 帝遷于安龍府。
 帝之動靜
不得自由
一從孫可望之所威脅
隋皇泰主之在王世充
唐昭宗之在朱全忠
威靈其能振乎。
秋七月
西寧李定國桂林
孔有德
 定國之爲 王室効力
誠明一段生氣
時淸
旣取湖南
又定兩粤
有德張其勢而入
跳踉唐突之狀。
誰得以御之。
定國乃扼其項而殺之甚易。
䧺勇可知
誰謂獻賊之徒。
能樹忠義若是哉。
冬十一月
西寧李定國
與淸親王尼堪戰于衡州斬之。
 自弘光以後
能與虜戰而誅戮虜將者。
定國是也
君子當寬其過而奬其功也。
劉國能李萬慶
劇賊也。
能爲 皇朝樹節
定國何讓于彼也。
公元1655年
九年
鄭成功魯監國
 魯監國未定位號
甞主福建之衆。
而爲海上民人之所歸附。
成功何敢遽弑之也。
成功之爲 皇朝者詐也。
魯監國亦不思之甚矣。
安有投身強臣而能保無事者哉。
魏孝武之投宇文泰
燕馮弘之投高向(一作句)麗。
可鑑也已
公元1657年
十一年
晉王李定國奉 帝入滇。
 定國於 皇朝
左右折衝
不爲孫可望殘滅者。
其功亦偉矣。
唐則李克用如之。
公元1658年
十二年
孫可望反。
晉王李定國討之。
可望降淸。
 劉文秀白文選
可望之徒也。
不直可望所爲皆詣定國
將士大呼晉王
可望軍大潰。
順之分。
無不知。
迫於慾耳。
苟能敺之有道
劇賊
何化之難哉。
公元1659年
十三年春正月
淸洪承疇吳三桂尙可喜入寇黔中
 承疇三桂
皆 皇朝尊寵臣也。
乃反欲賊害皇緖。
以媚于虜。
 永曆皇帝寄寓滇中一隅
豈能淸人天下哉。
然必勦絶之而不遺。
可謂罪通于天矣。
三桂可喜後叛淸。
亂流之鮮終如是夫。
承疇安享富貴終天年。
天道悠悠不可知也。
冬十二月
三路兵冦滇。
晉王李定國敗績
 帝如永昌
 犯滇之議。
宲自吳三桂發之。
三桂己欲據滇黔而有之。
其心亦豈爲淸人哉。
槩以 永曆皇帝在滇。
則己不得遂其志矣。
 明季之逆。
無加三桂矣。
公元1660年
十四年春二月
鞏昌王白文選
淸人戰敗績。
晉王李定國奔孟艮。
 帝如緬甸。
 緬人拒定國無得入玉龍關者。
誠恐定國奪 帝也。
緬人留 帝何爲哉。
已飽三桂之賄而欲圖之也。
 帝乃不知而赴之。
豈非天哉。
秋七月
鄭成功進兵金陵
淸人戰敗績。
 
成功出師之盛。
近古未之有也。
瓜洲而已金陵之喉。
江南義勇雲集
淸人之勢。
凜凜危矣
一下金陵
江北指掌收矣。
惜乎將驕卒惰。
坐失垂成之勢矣。
公元1662年
十六年夏五月
晉王李定國鞏昌王白文選
與緬人戰敗之。
國用文選降淸。
 文選苦心護駕
誠亦王臣之義。
而獨執德不固。
吳三桂所誘而降淸。
何其不承權輿也。
定國皇朝運訖。
遣人入車里暹羅諸國乞師
以圖興復不克有成
臨卒謂其子曰。
寧死荒徼無降淸。
定國而不死。
 永曆皇帝雖崩。
豈無朱氏之賢者乎。
事固未可知也。
十二月
淸吳三桂使緬人執 帝以歸而弑之。
 帝之被弑。
淸人之爲。
而宲三桂之所嗾也。
時帝與后太子俱崩於三桂軍中
骨棄于郊滇中
父老相向悲泣
三桂亦然
三桂獨能忍之乎。
明季忠逆案
公元1645年
  㫌忠祠(在都城
 弘光時建。)
  正祀文臣二十四人
工部尙書東閣學士太傅謚文貞范景文,(字夢
章。
吳橋人
) 經筵日講官戶部尙書翰林院學士少保吏部尙書謚文正倪元璐,(字玉汝
上虞人
) 左都御史太保吏部尙書謚忠文李邦華,(字孟闇
吉水人
) 戶部右侍郞贈太子太保兵部尙書謚忠端王家彦,(字開美
莆田人
) 刑部右侍郞刑部尙書謚忠貞孟兆祥,(字允吉
山西澤州人
) 左副都御史大子少保左都御史謚忠介施邦曜,(字爾鞱
餘姚人
) 大理卿刑部尙書謚忠淸凌義渠,(字駿甫
烏程人
) 左庶子禮部右侍郞謚文忠馬世奇,(字君常
無錫人
) 太常少卿兵部右侍郞謚忠節吳麟徵,(字聖生
海鹽人
) 東宮講官諭德禮部右侍郞謚文節周鳳翔,(字儀伯
浙江山海人。
) 東宮講官右諭德詹事謚文正劉理順,(字復禮
杞縣人
) 東宮講官翰林檢討少詹事謚文烈汪偉,(字叔度
休寧人
) 戶科都給事中大常謚忠節吳甘來,(字和受
江西新昌人
) 御史大理寺卿謚忠烈王章,(字漢臣
武進人
) 御史太僕卿謚恭愍陳良謨,(字士亮
鄞人
) 御史畿輔學政太僕卿謚恭節陳純德,(字靜生
零陵人
) 太僕丞太僕少卿謚節愍申佳允,(字孔嘉
永平人
) 武庫主事光祿卿謚忠毅成德,(字元升
霍州人
) 考功員外郞太僕卿謚忠節許直,(字若魯
如臯人
) 兵部主事太僕少卿謚忠節金鉉,(字伯玉
武進人
) 大同廵撫衛景瑗,(字仲玉
城人。
) 宣府廵撫朱之馮,(字樂三
大興人。
) 布衣湯文瓊,(字兆鰲
石埭人
) 諸生許琰
(字玉仲
吳縣人。)
  正祀武臣七人
新樂侯劉文炳, 惠安伯張慶臻, 襄城伯李國楨, 駙馬都尉鞏永固, 左都督劉文耀, 山西総兵官周遇吉, 遼東総兵官吳襄
  正祀內臣一人
大監王承恩
  正祀婦人九人
成德母張氏, 金鉉母章氏, 汪偉妻耿氏, 劉理順妻萬氏,妾李氏, 馬世奇妾朱氏,李氏, 陳良謨妾時氏, 吳襄妻祖氏。
  附祀文臣七人
進士河南道御史謚節愍孟章明,(字綱宜
兆祥子。
) 郞中太僕少卿有聲,(字聞復。
金壇人
) 給事中顧鋐, 給事中彭琯, 御史兪志虞, 総督兵部尙書徐標,(字準明
濟寧人
) 副使右副都御史朱廷煥。
▣▣▣(字中白)。
單縣人
  附祀武臣十五人
成國公純臣, 鎭遠侯肇迹, 定遠侯文明, 武定侯郭培民, 陽武侯薛濂, 永康侯徐錫登,
公元1662年
 西寧侯裕德, 懷寧侯維藩, 新(一作彭)武伯楊崇猷, 宣城伯衛時, 淸平伯吳遵周, 新建伯先通, 安鄕伯張光燦, 右都督方履泰, 錦衣衛千戶李國祿。
  附祀內臣六人
太監李鳳翔, 太監王之心, 太監時明, 太監憲章, 太監方正化, 大監張國元。
公元1644年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崇禎皇帝社稷
學士范景文等。
從而殉難
 弘光皇帝南京
並予贈謚立祠
有司春秋致祭
然顧鋐,彭琯,兪志虞輩。
特爲賊拷死。
諸侯伯亦太半兵死
郞中周之茂,員外郞承烈,宋天顯署丞騰雲兵馬指揮姚成,知州馬象乾
以不屈死
顧未邀贈恤
至若御史馮垣登,兵部員外鄭逢行人謝于宣皆拷死。
郞中李逢拷掠久之
逼令縊死
與鋐,琯,志臯(一作虞)。
皆獲贈太常少卿
垣登,于宣至謚忠節
行取知縣鄒逢吉拷死。
太僕寺丞
南北阻絶
未能核實
之茂字松如
黃麻人。
承烈字養純
大興人。
天顯松江華亭人
騰雲順天人
字孝威
餘姚人
象乾京師人
  六等從逆
  一等應磔十一人
吏部員外郞宋企郊, 擧人牛金星, 平陽知府張嶙然, 太僕少卿曹欽程, 御史李振聲, 御史喩上猷, 山西提學參議黎志陞, 陝西左布政使之祺, 兵部給事中高翔漢, 潼關道僉事楊王休, 翰林院檢討劉世芳
  二等應斬秋决四人
刑科給事中光時亨, 河南提學僉事鞏焴, 庶吉士周鍾, 兵部主事允昌
  三等應絞擬贖七人
翰林修撰兼戶工二科都給事中陳名夏, 戶科給事中楊枝起, 戶科給事中廖國遴, 襄陽知府王承曾, 天津兵備副使原毓宗, 庶吉士何孕光, 少詹事項煜
  四等應戍擬贖十五人
禮部主事王孫, 翰林院檢討梁兆陽, 大理寺正錢位坤, 総督侍郞侯恂, 山西副使王秉鑑, 御史陳羽白, 御史裴希度, 御史張懋爵, 禮部
郞中劉大鞏, 吏部員外郞萬象, 給事中芳, 給事中汝勵, 擧人吳達, 修撰廷鑑, 黃繼祖。
  五等應徒擬贖十人
通政司參議宋學顯, 諭德方拱乾, 工部主事繆沅, 給事中呂兆龍, 給事中振鐸, 進士吳剛思, 檢討方以智, 檢討傅鼎銓, 庶吉士張家玉, 沈元龍
  六等應杖擬贖八人
工部員外郞同春, 禮部員外郞吳泰來, 主事張琦, 行人王于曜, 行取知縣壽明, 進士徐家麟, 向列星, 李棡。
  留北俟後定十九人
少詹事瑞徵, 少詹事楊觀光, 太僕少卿張若麒, 副使方大猷, 戶部侍郞黨崇雅, 吏部侍郞熊文擧, 太僕卿葉初春, 給事中龔鼎孶, 給事中戴明說, 給事中孫承澤, 給事中劉昌, 御史涂必泓, 御史張鳴駿, 司業薛所蘊, 通政參議趙京仕, 編修高爾儼, 戶部郞中衛周祚, 黃紀,孫襄
  
另存再議二十八人
給事中翁元益, 給事中郭充, 庶吉士魯㮚, 庶吉士吳爾壎庶吉士史可程, 庶吉士王自超, 庶吉士白孕謙, 庶吉士梁淸標, 庶吉士楊棲鶚, 庶吉士元琳, 庶吉士呂崇烈, 庶吉士李化麟, 庶吉士朱積, 庶吉士趙熲, 庶吉士劉廷琮, 吏部郞中侯佐, 員外郞左懋泰, 禮部郞中吳之琦, 兵部員外郞鄒明魁, 行人作梅, 進士胡顯, 太常博士龔懋煕, 王之牧, 王臯, 梅鶚, 姬琨, 朱國壽, 吳嵩孕。
  
奉旨錄用十人
兵部尙書張縉彦, 給事中時敏, 諭德衛孕文, 諭德四維, 御史蘓京, 行取知縣黃國琦, 行取知縣鳳儀, 兵部郞中正聲, 內閣中書舍人大成, 姜荃林。
公元1645年
   弘光元年十二月
刑部尙書解學龍治從賊獄。
倣唐制六等定罪旣上。
有旨周鍾等不當緩决
陳名夏等未蔽厥辜。
侯恂宋學顯,吳剛思,方以智,潘同春等。
擬罪未合
新榜進士
汚僞命。
不當班聯
令再議。
方拱乾結納
公元1646年
馬,阮。
特旨免罪
明年正月
學龍奉詔擬周鍾,光時亨等各加一等
同春諸臣。
皆侯補小臣
僞命無據
仍執前律。
是時。
馬,阮必欲殺周鍾。
學龍欲緩其死。
謀之次輔王鐸
士英注籍上之。
且請停刑
卽擬兪旨
褒以平允
士英聞之大怒
保國公國弼等。
學龍削籍
學龍旣去。
殺鍾,時亨
傳旨二等罪斬者。
謫充雲南金齒軍。
三等罪絞者。
充廣西邊衛等。
四等以下俱爲民。
永不叙用
學龍定案
亦多漏網
所擬一等諸犯。
皆隨賊西行
實未正刑辟
公元1824年
   甲申三月十九日丁未
李自成旣陷京師
 崇禎皇帝崩。
自成宮扉載出。
棺置東華門外。
百姓過者皆掩泣
自成三日朝見諸臣。
己酉昧爽
成國公純臣,太學士魏藻德
文武百官入賀
自成不出。
羣賊爭戱侮
爲椎背脫帽
擧足加頸。
顧相笑樂
百官懾伏不敢動。
太監德化叱諸臣曰。
亡君喪。
若曹不思殯 先帝
乃在此耶。
因哭。
內侍數十人皆哭。
藻德等亦哭。
自成改殮 帝后。
衮冕褘翟。
加葦廠云。
學士陳演勸進不許
自成南向坐。
卽見百官
以次呼名。
三等授職
四品以下少詹事梁紹陽,楊觀光等。
無不汚僞命。
三品以上
獨用侍郞侯恂
其餘勳戚文武諸臣。
周奎朱純臣陳演魏藻德等共八百餘人
劉宗敏軍中
拷掠責賕
灼肉折脛。
備諸慘毒
大者降者十七。
刑者十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