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x 页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仪章类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36H 页
巾服考
  公服
公服襌衣之制。深青曲裾。广袖圆领。故时凡衙门公礼及新除授官。肃拜参谒。皆服之。自万历壬辰之乱。仍不复行。唯国婚时。大臣服之。 王世子入学时。博士服之。凡朝贺进笺时。执事者服之。
幞头方棱两级。 皇朝制也。与周武帝时幞头。宋端拱中幞头巾子。名同形殊。
  视事服
视事服袍制也。亦圆领曲裾广袖。故时堂上官衣绯。堂下官衣绛。 英庙朝改绿。在官者公私出入。皆服之。今则以黑笠青带为便服。大小僚皆然。
纱帽南宋制。黑帽缀紫。标后制高屋白纱帽。陈名白纱者。为高顶帽。唐又制乌纱帽。至今行之。其翅所谓高蝉。汉魏晋以来。谓桼纱之冠。曰帻耳者是也。黑团领袍。亦皇明制也。制同视事服。但加胸背绣文。堂上官绣双鹤。堂下官绣单鹤。武堂上官绣双虎。堂下官绣单虎。
  直领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36L 页
直领袍曲裾交领广袖。字汇。袍表衣之通称。俗曰直身。两京称道袍。朝服亦曰袍。隋唐谓之冯翼。今呼直缀。即古逢掖也。向时士大夫于冠礼祭祀。多服之。今为武弁之服。各司胥吏。亦得服之。
  道袍
道袍广袖交领白襕。后裾一前裾二。今时士大夫之上衣也。或云道士服也。然古之道士服两裾直垂。与此不同。事物纪原。近世京师大夫朝服乘马。以黪衣蒙之。谓之凉衫。朱子以为宣和末。京师士人行道间。犹着衫。至渡江戎马中。乃变为白凉衫。至后来军兴。又变为乐衫。皆戎服也。尤庵曰。窃意凉衫。如古之景衣。古人出入。既着正服。后以单布为衣。加正服之上以御尘也。后世以此因以为正服。(止)按凉衫疑即道袍。
  帖里
帖里上衣而下裳。有衽而有袷。其制最雅。今为戎服。或称裤褶。然裤褶乃骑服也。似今褂子。褂子即披帛之制。亦古也。
  氅衣
氅衣今之朝士之便服也。广袖而交领。围裾而缺胯。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37H 页
意缺胯衫之遗制也。
  四䙆衫
四䙆衫本庶人服也。唐马周疏。三代深衣。青襕袖襈褾。为士人上服。开胯者名缺胯衫。为庶人服。注今四䙆衫。䙆衣裾分也。宋时为童子服。故家礼载为将冠者之服。
  野服
野服宋汴京时服。致仕官与人相接时为礼者也。朱子当衰老时服之。客位咨目曰。上衣下裳。大带方履。比之凉衫。目不为简。所便者。束带足以为礼。解带可以燕居。且从京都旧俗。其制载罗大经鹤林玉露。衣用黄白青皆可。直领两带结之。缘以皂如道服。长与膝齐。裳必用黄。中及四旁。皆四幅不相属。头带皆用一色。取黄裳之义也。别以白绢为大带。两旁以▣或皂缘之。又谓之便服。尤庵先生曰。直领者如今丧服以全幅直下者也。两带即小带也。头带谓裳头横带。总十二幅者也。白绢为大带。据上衣而言。盖当时朝服。如今之盘领。始自隋炀帝。至宋末。改上衣下裳。还为闲居服云。先生尝据而制之。变两带为上下团枢。裳为前三后四之制。用缁冠幅巾黑履。一如深衣。但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37L 页
大带不再缭。又不施绦带。晚年燕居服之。楚山临终。令权遂庵俾用于小敛。小衣啚在权氏家。
裁用白纺丝䌷或白䌷。度用布帛尺。
衣全四幅。用䌷二幅各三尺六寸。中屈下垂。前后共为四幅如深衣。但少杀。腋下九分有奇。而旁缝其下三寸。自肩至腋九寸。自前缘至腋广六寸八分半。下齐广七寸四分半。
圆袂用䌷二幅。各二尺中屈之。属于衣之左右。缝合其下。以为圆袂。袂口五寸五分。其长惟当以自衣袂相属处。至袂口一尺二寸馀为准。不以一幅为拘。
方领两肩上。各裁入广一寸八分长七寸三分许。反摺即剪去之。
别用䌷广四寸七分长一尺九寸七分。自项后摺剪向前。缀左右摺剪处。则表里各二寸。合为四寸。
裳用䌷广五寸三分长一尺八寸八分。前三幅后四幅。每幅作三㡇。
别用䌷广二寸长六尺许。纵摺之。缀前后七幅而夹缝之。
黑缘。用黑绢缘领袂口衣边裳下边表里。各一寸二分。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38H 页
大带用䌷广二寸三分长六尺七寸。夹缝之以黑绢。表里各二分许。饰其袖(一作绅)一尺六寸五分。
李静观斋曰。大带之制。家礼注说。从玉藻篇。士制以达于上而略有增损也。官卑者一从家礼。而又从仪节。单用为是。官尊自大夫以上。直为四寸之制。不必再缭。似合家礼本意。
  大带再缭
金农岩曰。大带再缭。玉藻与家礼。文同义异。然玉藻用单繂之制。故带广二寸而再缭腰则为四寸。家礼用夹缝之制。故缯广四寸而既成带则为二寸。其实亦未尝不同也。若如或说用四寸一条而夹缝之。则或成八寸。恐非家礼之意。
  襕衫
襕者裳之横幅者。唐志马周以为三代布深衣。着襕及裾。名襕衫。以为上士之服。天中记。唐长孙无忌议服袍者下加襕绯紫绿。皆视其品。庶人以白。唐宋以来。为士子八职之服。谓之粉袍。宋再居常诗。粉袍切勿笑冬烘。且踏烧残凤尾踪者是也。朱子议曰。君臣服上领有襕者礼也。今之公服。上衣下襕相属而不殊。公服者襕衫也。大明集礼。宋公服曲领大袖。洪武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38L 页
二十四年。定生员巾服制。襕衫用玉色绢布。国俗生员戴林宗巾儒巾。而后有青纱緌。着隆山服。 英宗丙申。得皇明襕衫软巾。 钦赐式于岭南故参判金玏家。命生员进士放榜时用之。中朝仪章讥襕然。然上舍生成班。或草绿或蓝青。又妙年上舍者服黄。而绿者谓之莺衫。其色不一。合当釐正。
  幅巾
字汇。𧟃幅巾也。急就篇颜师古注。巾者一幅之巾。所以裹头也。又谓之帗。说文。帗一幅巾也。方言络头。帕头也。秦晋之交曰络头。南楚江湘间曰口头。赵魏之间曰幧头。其偏者谓之䰎带。或谓之䰂带。覆结谓之帻巾。或谓之覆䰂。注自顶中而前交额上郤绕髻。䰎带今之偏叠幧头。䰂音菜。䰂亦结也。覆䰂今结笼是也。古陌上桑诗。脱巾着帻头。向栩著绛绡头。周党著谷皮绡头。皆幅巾也。仪礼郑注。如今著幓头。幓疑与幧通。本居士野人所服。汉末。王公名士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袁绍崔钓虽为将帅。皆着之。曹操改以为幍。
朱子大全。幅巾用黑缯六尺许。刺一边作巾。额当中作㡇。两旁三寸许。各缀一带。广一寸许长二尺许。循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39H 页
㡇中上反屈之。当幅之中。斜缝向后。去其一角而复反之。使巾顶正圆。乃以额㡇当头前向后。围裹而系其带于脑后。馀者垂之。家礼篇首图。直以巾额为㡇子。而与大全本不同。故沙溪尝不从。今之所行。即大全本也。
  偪
偪即邪幅也。诗曰邪幅在下。郑康成曰。如今行縢。偪束其胫。自足至膝。孔颖达曰。邪缠于足。谓之邪幅。晋宋之间。谓之行缠。有孟珠诗新罗绣行缠之句。 皇朝宫人崔回姐东来。因 明朝宫㨾制耳。行缠首末狭而中礼。自 大内以及士大夫竞着之。今则吏胥服之。而士大夫改着通行缠。通行缠者。因耳行缠制。而无礼无杀。此制从退忧堂金相公家。大抵 大内衣制。皆崔回姐所制。 御衣襨。皆为唐领。如今女子衣领。
  屦
屦有繶有絇。王与之周礼订义。繶缝中紃也。紃圜采郑也。氏注。以赤黄丝为下缘。口足之间。有篆文也。若今屦上刻花或云而缝之。此今俗所称云鞋。唐鞋之制也。又絇屦头拘也。字汇曰。古屦舄其前皆开。句之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39L 页
以絇。郑康成曰。絇谓之拘。着舄屦头。以为行戒。又曰。状如刀衣鼻在屦头。今之为屦少异。
  裤
裤股衣也。 国俗男子所着。即穷裤。汉昭帝时。上官皇后为霍光外孙。欲擅宠有子。宫人使令。令裤前后皆裆。多其带。令不得交通。古人裤无裆。裤之有裆自此始。我国男子亦无裆。如今女子单裈裆。不知何时始有。裆裤今称唐裤。
  网巾
徐渭路史云世传网巾之制。始自洪武中。见朝天宫道士创此制。问其义。道士以万法归一对。天下如式服之。按元人谢宗可有诗曰。乌纱未解涤尘绊。一网清风两寒。筛影细分云缕阔。棋纹斜界雪丝乾。不须渔父灯前结。且向诗翁镜里看。头上任渠笼络尽。有时怒发亦冲冠。详味此诗。元时亦有网巾。至洪武初。乃悬法令。天下皆着欤。又字汇。鬑鬋也。六书故。今人有发帘覆额。寡发者用之。发帘似网巾之制。
  台笠
台笠今农人之所戴也。郑玄曰。台夫须也。以台皮为笠。陆机曰。夫须莎草也。孔颖达曰。笠本御暑。因可以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40H 页
御雨。后人或以竹或以芦。张志和诗。青箬笠绿蓑衣者是也。今之制不失古者。唯台笠是也。
  褚袄
褚汉书。文帝遣陆贾。遗南奥王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颜师古注云绵装衣曰褚。又袄六书故。今以夹衣为袄。国俗男子里衣裌而装绵者。谓之褚。袄广袖交领。有前后裾。其单不复者。谓之贫衣。今不见裌而装绵者。皆服贫衣。俗之贫又可知也。急就篇颜师古注。短衣曰襦。自膝以上。一曰短而施要者曰襦。方言裺谓之襦复。江湘之间谓之𧜶。或谓之筒襼。襼即袂字。据此今之衬身里衣之形也。俗称短褚袄。
  曲裾
曲裾汉初之服也。汉书江充传曰。曲裾后垂交输是也。其施诸朝衣。自东汉明帝始。至今行之。
  曲领
曲领急就篇颜师古注云所以禁中衣之领。恐其上拥颈也。其状阔大而曲。因以名。王应麟补注仪礼士昏注。刺黼为领。如今偃领。礼记深衣篇曲袷如矩注。古者方领。如今小儿衣领。汉书广州王去传。刺方领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40L 页
绣。尔雅衣眦(一作皆)谓之襟。注交领。(止)字汇 折之。宋曰涎衣。见古图画。女子皆绣领。古时男女通服。今时小儿亦或衣方领。
  笠
皇明 高皇帝幸学。见诸生班烈日中。因赐遮阴帽。此大帽之制也。起家科贡者用之。故今岭南海印寺。有李提督如松所着大帽。其制与今笠子酷似。东国人本戴折风巾。所谓罗济笠也。不知何时改戴笠子。今则上自卿相。下至胥吏贱品。皆通着之。岂或从 皇朝制。靡然同之欤。然咸兴本宫。有 康献大王所御戎服。即笠子与帖里也。 康献大王栉沐之勋。著于丽末。伊时已有笠。亦可知也。 中庙末年。士庶笠㨾。台上极重厚高大。坪儿狭。时人谓之东瓜台上切饼坪儿。 明庙丁未戊申间。金舜皋为庆尚兵使。以笠制不便。着油帽。就旧制增损之。甚轻快。一时从之。谓之金舜皋体。其后顶渐极低如覆钵。盖边坪极广。几张小伞。宛如僧笠。且好带广多绘。广多绘者。僧家制也。未久复两宗禅科。佛教大行。辛亥壬子间。士子衣服。必穿其袖。曰唐体。 宣庙丁卯以后。又阔其袖。亦曰唐体。夫华人衣制。内衣必狭以取温。外衣必阔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41H 页
以为仪。前之唐体。并狭表衣。后之唐体。亦阔里衣。我人慕华而不知表里异制。亡何倭寇陆梁。天兵淹滞日久。此唐体之验也。万历二十年。兵部覆奏朝鲜事宜七事。其一曰。丽人鸷悍耐寒苦。而长衫大袖。训鍊无方。宜以束伍之法教之。长衫大袖者。指今戎服也。国俗素以柔缓称。而着大冠服帖里。偃蹇临戎。何能轻趫哉。 正庙癸丑。尝议改其制。寻以议不一未果。白笠今人丧毕禫前之所着也。中世士大夫平时着淡黄白草笠。其后变白为黑。若居忧而未终制者。亦皆黑笠黑缨白衣白带。卢苏斋遭父丧祥后。以为不可遽着黑笠。戴白布笠。如国恤时所着。郑松江亦仿而行之。由是禫前之笠。或白布或白草或黑笠。各任意而无制。申点于 经筵议定以白布笠。至今无敢改者。黄草笠。今为新冠者及掖庭别监所着。
朱丝笠。自议政大臣至堂上官。皆戴于戎服时。紫黑丝笠。(带微紫色)乃燕居具也。亦自议政大臣至堂上官戴之。猪毛笠。堂下官着之。㓒布笠。朝士士庶通服之。凉台。取于济州及湖南诸邑产。统制营者尤佳。盖他邑杂织竹之近里。故脆者不甚坚致。统制营唯织竹之近皮而硬者。泽而有光。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41L 页
罗济笠者。今之方笠也。三国志。高句丽官大加主簿着帻。其小加着折风。形如弁。南齐书。高句丽使人冠折风。在京师。中书郎王融戏之曰。服之不衷。身之灾也。头上定是何物。答曰。此即古弁遗像也。芝峰类说。罗济笠疑出于新罗百济也。高丽辛祦元年。令诸司胥吏着白方笠是已。本朝为外道监司者。令营吏着罗济笠。吏等甚苦之。未几遂癈。按罗济笠。疑即句丽之折风也。其形与弁相似。高丽及国初。为胥吏所着。则小加之遗俗也。是笠迎风。能隔而挫之。故古称折风。新罗百济似效高句丽而着之。因名罗济笠尔。今则为居忧者出入所着。
  煖帽
今堂上官貂皮耳掩。堂下官鼠皮耳掩。耳掩亦称煖帽。外毛内绵。隆然包帽。双跗掩耳。单绶亸背。自十月至正月许戴。数十年前。惟户惠郎及卯酉仕官或戴之。而寥寥不过六人。班行指为六耳掩。今则参外流品。无人不戴。又笠耳掩。俗称额掩。在昔士大夫亦尝戴此。今则 宣赐后始戴。专为吏胥所戴。耳掩之制。考古图籍。未之见也。按李济臣清江锁语。我国纱帽耳掩。 明庙以前。皆略如笠。耳掩者甚阔大。故貂皮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42H 页
当用四五领。鼠皮当用十三四领。有𥾌而合前项。有缨绥而垂后项。戴之甚重。宲不敝耳。丁卯冬。诏使将来。闵箕为礼判。请参用华制。于帽后插翅。下无遮者。盖别护项。 上从之。然项后之制。互相意造。久而不一云。不知何时定此单绶护项。又有挥项者。便服所着。卑僚谒宰相。胥吏遇官长。皆不敢着。冬月军行。降旨毛具。则侍卫诸臣。以及禁旅。皆曼縇挥项。曼縇者貂皮镶边。亦必开摺脑后。视其前则作额掩状。芝峰类说。耳掩旧称披肩。征讨录。 成庙朝 命造披肩。分赐士卒是也。中朝谓之暖耳。虽盛冬。命下然后。百官始戴。而如朝觐外官及举人监生。皆不许戴。又有一种只可掩脑者。谓之风遮。即风领皮马虎之类。如妇人所着紫缎羔皮颊衣。即脑包也。
  礼鞋
故事朝臣凡朝会。许于靴上着大鞋。谓之大粉套。大粉套者。明制所称礼鞋者也。洪武六年所定。先是百官入朝遇雨。皆摄钉靴。声彻殿升。侍司禁之。制礼鞋以行。
  扎巾
今五营卒所着将巾。即俗称战巾。以尺帛裹头。又缀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42L 页
片帛于后。其末下垂。又谓之扎巾。 孝庙二年。特命训局军着毛缎巾。
  周衣
周衣即中单衣也。交领广袖。连幅裹身似襜褕。见中国人图画所着。直领而缘裌。而宽似周衣。但所殊者。领与裌耳。
妇服考
  剃
周礼追师掌后首服。为副编次。制有三等。副者覆也。编发为之如步摇。用于袆衣。编者亦编列发为之。如假紒。用于鞠衣。次者次第发短长为之。所谓髲剃也。用于褖衣。覆者最盛之饰。非王后诸侯大夫则不可服。编者次之。非孤妻则不可服。故今之命妇亦得服之。次者士妻以下皆得服。故其用也广。盖妇人发稠美则不必假剃。诗云鬒发如云。不屑剃也是也。发少则益他发而饰之。卫庄公剔己氏之发。为吕姜剃者是也。国俗以侈靡相尚。编发而加诸首者。无有限节。发美者逾欲其高。况发少者乎。重而不可戴。则使婢夹持之。不啻高一尺耳。贫者企之。或既嫁十数年而不得加剃。甚至抱子而犹童女服也。况剃者北方之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43H 页
产也。贪吏务夺诸民。以媚权贵家。重为北民害。 英庙丙子。尝令去剃。旋复弛其禁。 正庙戊申。复禁高剃。其弊虽减。若其辫发而加诸首。终不可禁也。盖辫发者夷制也。不辫发者华制也。华夷之分在此。赵重峰东还封事。道逢鞑女。辫发之制。一如东国妇女。请改辫发以从华。言不行。盖习俗胶固。妇女为便故也。
  髻
急就篇曰结发纽。颜师古注曰。结发谓作结也。纽谓结之䰎也。凡结之可解者曰纽。王应麟补注曰。作结音髻。绾发也。䰎屈发也。髻总发也。说文。䯰簪结也。广韵。假髻。音副。续汉志。皇后假结步摇簪珥。据此则假髻如今之婚姻时。新妇摄盛之服。命妇服所称于由味,巨头味者。亦仿而为之。非如副之盛也。
  唐髻
唐髻状与东方男子束发略似。 世宗元年。 皇朝太监尹凤持冠服来。遣宦者田畇问曰。 中宫赐冠狭小。又有簪。如何穿着。凤曰。梳发讫。从顶后分囟左右发毛。交相结上。作丫髻。将冒其上。仍插簪。又 皇明女子屈氏。 崇祯时宫人也。从 孝庙东来。传此法。尤庵先生得之行于家。故湖中士族多则之。屏溪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43L 页
尹公复得之先生从孙家而行之。其法分额前发为两界。绕后交敛上左右。顶中留发少许同束。复以小𢄼束之。仍编小剃而为髻。其制与尹凤所言相似。盖皇朝宫中制也。
  后髻
后髻即椎髻之类。梁鸿传云德曜更为椎髻操。作而前。盖贱者服也。苟不后髻。何以任戴。今胡女皆作后髻。以网冠覆之。百济传亦言编发盘首后。垂一道为饰者。皆椎髻之制。或称新罗时。为国都之北虚缺。令女子结髻脑后。因名北髻。男子亦仿之。称北上头。上头者男子髻之俗称。北髻即后髻。盖三韩之俗。非为北方之虚缺也。今宫㨾亦皆后髻。见古图画。美人髻㨊诸侯而危欲堕者有之。此亦后髻也。华人亦为此。然类多老且贱者之饰也。
  蔽髻
蔽髻之名。仿于魏志。贵人夫人以下助蚕。皆大手髻七钿蔽髻。其后皆用蔽髻。北齐志云。内命妇,左右昭仪,三夫人假髻九钿。三品五钿蔽髻。又七品大手髻。八品偏髾髻。又宫人女官从蚕。则各依品次。还著蔽髻。(止)盖大手髻而复加蔽髻者魏也。假髻九钿,蔽髻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44H 页
五钿,大手髻,偏髾髻者。北齐之制。以次而降也。既还而无不蔽髻者。又其宫女以下所得用也。曰假髻曰蔽髻者。可见其制不同。假髻尊。汉制后服也。蔽髻卑。士庶之妻亦得服之。家礼会成云。妇人退别室。带白假髻。加削竹簪腰绖。据此制则蔽髻亦得称假髻。盖今之为剃者。编发而名曰叠纸。或谓顶板。可黑可白。且亦本发之上复加之。得无是也欤。重峰东还封事所谓𩭲髻。意亦此制而未详。闲静堂宋氏(明钦)云尹洪原所购髻制。疑𩭲髻遗法。其容甚雅。且俭而易辨。若定其尺寸。无得踰越。虽欲益以一尺之髻。不可得也。(止)钿作钿。六书故。金华为饰。田田然。又螺钿妇人首饰。用翡翠丹粉为之。今三礼图。礼服所饰是也。 世宗元年。田畇问 中宫冠服宝钿用之何处。尹凤曰。其名禁步。自两肩垂之前。欲节其行而不妄步也。此又一制也。
  大手髻
大手髻。汉时贵人(宫人)助蚕服也。聂崇义三礼啚云。同合己发。絜为紒者也。华女之髻。上广中狭。其形如手。意其制也。今妇人之本发。加以剃是也。盖便服。
  总角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44L 页
总角室女之制。内则曰。男女未冠笄者。栉縰总角。诗云总角之宴是也。孔颖达诗疏。直结其发。聚之为两角。故内则注云收发结之。杂记曰。女虽未许嫁。二十而笄。燕则鬈首。注鬈首谓分发为鬌紒。鬌者堕也。家礼笄礼亦云双紒。自古未之有变。盖以界额为别。诗都人士曰。彼君子女。卷发如虿。郑云尾末揵然。似妇人发末曲上卷然。又曰。匪伊卷之。发则有𣄣。郑云𣄣枝扬起也。盖女者未嫁之称也。此可见鬈首之制。余尝见仇十洲所画崔氏女髻。收发而卷之。编于首为饰。不为界额。但其末馀发悠扬。岂所谓𣄣也欤。又字汇。髾发末也。郭璞曰髻髾也。言发垂也。又诗采绿曰。予发曲局。盖妇人夫不在。故不饰而为女服也。
  盘桓髻
盘桓髻一名卧髻。又曰编𩬞髻。又北齐礼服志。八品女官编𩬞髻。注夷中少女之饰。四垂短发。仅覆眉目。顶心长发。绕为卧髻者是也。然说文䰉卧髻也。即古今注盘桓髻。广韵䰉屈发为之。汉时已有编𩬞髻。不独夷中饰也。今见古图画。美人屈发而绕顶者有之。疑其制也。
  髽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45H 页
髽丧髻也。名露紒。吉时以纚韬发。凶则去纚露髻。孔子诲南容之妻髽曰。无纵纵。无扈扈。想其不大高。不大广。虽有制而不为容矣。
  鬟
鬟说文总发也。徐铉曰。古妇人首饰。琢玉为两鬟。总发二字。后人所加。(止)汉古诗云。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馀。此即琢玉为鬟之谓也。自后人妄加。遂为总发之名。如婢仆称叉鬟者是也。
  纚
纚制古也。仪礼士冠礼曰。缁纚广终幅。长六尺。郑玄注曰。今之帻梁。广长足以韬发而结之。贾公彦疏曰。人发长不过六尺。故云足以韬发。说文曰冠织也。礼记曰。子事父母。栉縰笄总。注縰以黑缯为之。韬发作笄讫。即横插笄固髻。总亦用缯以束发之本。垂馀于髻后以为饰。(止)纚者縰也。男子髻既加冠而掩之。妇人而独无之乎。露发则近于亵。故不得不覆。然考古图画。女子发多露。未知其废在何时。总若今髻后加广帛结髻而垂之下也。古制尺二寸。盖作髻。不可无纚与总也。又按晋书舆服志曰。帽犹冠也。义取蒙覆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45L 页
其首。本纚也。古者冠无帻。冠下有纚。以缯为之。后世施帻于冠曰复裁纚为帽。自乘舆宴居。下至庶人。无爵者皆服之。江左时野人已著帽。人士亦往往而然。但其顶圆耳。后乃高其屋。今朝士之纱帽幞头之制。盖纚之遗也。但妇人所着之帽。辫发绾帽外。此非纚之义也。窃意汉薄太后所提冒絮。似纚制而不可详也。
  冠
妇人之冠。不见于古经。事物记原云汉时始起。韩退之文曰着冠帔。又淳于棼传云冠翠凤冠。衣金露帔。盖旧俗也。宋时诏妇人冠高毋得踰四寸。广毋得踰一尺。而不详其制。竟不知为何冠。又禁戴假髻。然家礼惟室女着冠子。妇人用假髻。岂宋之禁不复行而然欤。今华女皆不用冠。老峰闵相国购华冠以来。流传于士大夫。屏溪尹公尝从遂庵权文纯家。闻有两制。一方制一圆制。而遂庵示圆制。画之者侈俭各异。或色缎用彩画而成。或用纹绣而成。系是妇人首着。虽侈无嫌。
  凤冠
凤冠者九凤冠也。古之步摇之遗制也。周礼郑司农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46H 页
注云副所以覆首为之饰。其遗象若今之步摇。郑玄云如今步摇。古制未闻。则其遗象者。盖依俙不定之辞也。续汉志舆服志云皇后谒庙。假髻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熊,虎,赤罴,天鹿,辟邪,南山农大特六兽。诗所谓副笄六珈者。然以后郑之博而不知副制。亦可异也。聂崇义三礼后服图。袆衣,褕翟,阙翟,鞠衣,纯衣。皆有步摇之象。古今异宜。未知与周汉之制同不同也。今大明集礼。亦载九凤冠。即其制也。海昌都尉及俞尚书家藏。与集礼相似。(闲静堂宋氏说)然我 大祖三年。 高皇帝赐 王妃珠翠七。翟冠霞帔金坠七。翟冠似九凤冠之次也。九凤制未尝至东方。二家何从而得藏之也。又十六国春秋。慕容廆曾祖莫护跋见燕代少年多冠步摇。符意甚好之。遂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为步摇。后音讹遂为慕容。晋时男子亦戴步摇可知。然想其制与皇后谒庙冠差异。步摇古制。惟皇后长公主太子妃服之。他皆不敢用。私家固勿论也。
  帼
帼。汤学绅字汇同簂。妇人首饰。犹今之发鼓。周礼注。若今假髻。即假髻用铁丝为圈。外编以发。名曰鼓。鼓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46L 页
平声。在汉曰簂。续汉书舆服志。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剪氂帼(同簂)簪珥。簪以玳为揥。长一尺。端为华胜。上为凤凰爵。以翡翠为毛羽。下有白珠。垂黄金镊左右一。横簪之以安帼结。公卿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绀缯帼。据此则簂惟后妃以下妇人服。诸葛武侯遗司马懿巾帼者是也。又仪礼士冠礼。缁布冠缺项。郑玄注。缺读如有頍者弁之頍。缁布冠无笄者。著頍围发际结项中。隅为四缀以固冠也。项中有𦁐。亦由固頍为之。滕,薛名帼为頍。贾公彦疏。頍项者谓于頍两头。皆有𦁐。别以绳穿于𦁐中。于项上结之。因名頍项。既结頍于项。则頍上四缀。当首之四隅。以四缀上属于冠武。然后得冠頍之安稳。谓别以绳穿项中之𦁐结之。因得頍之牢固故云。亦由固頍为之。据此则簂亦男子服也。聂崇义三礼图所载是也。古者衣冠男女不相殊。亦可知也。但妇人之簂以铁。男子之簂以绳。而所以安髻与冠则同。字书以为丧帽者。似因妇人髽。用麻自项而前。交于额上郤绕髻。如著幓头。郑以汉法况。而后人以其似簂也。遂谓之丧帽也欤。
  簇头里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47H 页
簇头里者。不知所自出。冶谷三官记。我国妇人以玄锦或紫锦全幅二尺二寸。中屈之为两重。以厚纸贴其里以戴之。从额覆顶。垂于后以加肩背。谓之遮头。(谚称加里么。)自光海中年来。率用玄锦为表。以絮为里而空其中。贴戴头上。谓之簇头里。一时好尚遂变。尹屏溪集。抵权亨叔(震应)书中云顷丙子后。 上命禁妇女辫髻。尽行宫㨾。宫㨾即今所谓簇头里也。此蒙古之制。丽末。与元多嫁女娶妇。元时宫制行于高丽。仍为本朝宫㨾。虽未知信然。二物皆不雅。 正庙戊申。禁编剃加首及本发加首之法。许本发上编剃若干辫两条末。系小紒髻于后。加黑簇头里。中外婢妓之属。皆用遮头。
  罗兀
罗兀字汇作㒾。又作羃䍦。障面具也。汉称面衣。西京杂记。赵飞燕为皇后。女弟昭仪上襚三十五条。有金花紫罗面衣者是也。唐称帷帽。唐舆服志曰。帷帽创于隋代。永徽中始用之者是也。元称回回帽。郑思肖心史曰。蒙古妇人戴回回帽者是也。汉制未闻。然王思义续三才图。回面衣一名面帽。女子远行之服。前后全用紫罗为幅。下垂他杂色。为四带垂之背。唐制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47L 页
拖裙到颈身。渐浅露若盖头。元制则加皂罗为面帘。以帕子羃口障沙尘。今之罗兀。首戴一匡。如大帽帘。垂黑缯蔽覆面肩。各制虽少相参差。亦不相远。国朝法制甚严。非命妇则不得乘轿。妇人始嫁用罗兀。今则皆乘轿。委巷人亦效之。等级遂陵夷。独宫人戴罗兀。又宋时士人亦往往用帷帽。以皂纱若青全幅。连缀油帽。或毡笠之前以障尘。为远行之服。续三才图会帷帽制。与今罗兀酷似。尝闻 皇朝宫人屈氏。当清人入皇都。见九王多尔衮垂面纱而坐。即骂曰。男子亦面纱乎。真贼也。吾怪多尔衮之雄桀。反着妇人服饰。乃知宋时士人所服。故亦效之耳。
  䙧袡
䙧袡当嫁之女所服也。士昏礼云女次纯衣纁袡。立于房中南面。注云次首饰。今时髲也。纯衣丝衣也。衣玄色。袡缘也。袡之为言任也。以纁缘其衣。贾公彦疏。象阴气上任于阳。亦取交接有依之义。凡妇人不常施袡之衣盛。昏礼为此服耳。聂崇义三礼图。虽画纁袡。只服之之象。而衣制未能详。大约似男子袍。盖衣制自秦以后屡变。汉末诸儒不见古制。多从俗制解。崇义当五季之际。尤何以详之。仪礼丧服衰三年。郑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48H 页
注曰。妇人不殊裳。孔疏周礼内司服。王后六服。皆单言衣。不言裳。以连衣裳。不别见裳。又诗颂丝衣篇。孔疏玄衣纁裳。皆以丝为之故云丝衣。苟如三礼图有衣而无裳。岂周制乎。尔雅蔽膝谓之袡。盖袡长不齐身。才蔽膝故名。岂尝阙其裳乎。
  褖衣
褖衣色黑。后妃接御见王之时服。男子玄端。亦名褖衣。士丧礼。皮弁服褖衣者是也。古者衣裳相连。丧大记曰。衣必有裳是也。玄端与褖衣制同。褖衣以素纱为里。袂长二尺二寸。袂口尺二寸。士妻亦得服之。尤庵欲用古制。连上衣下裳。缘之以红。此深衣制也。续汉书舆服志。太皇太后,皇后入庙。皇后谒庙。皆得服绀上皂下。蚕青上缥下。皆深衣制。(徐广曰即单衣。)贵人助蚕。服纯缥上下。深衣制。公卿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助蚕者。缥绢上下。皆深衣制。则古之深衣。衣裳不殊者也。尤庵之制。诚合古制。李陶庵以为褖衣。是周礼六服之一。六服制度。无异三才图会所画袆衣。如男子袍。褖衣士妻得服。参酌作一通用之服。嫁时则以纁襈衣下四五寸谓之袡衣。见舅姑及祭祀与袭时。皆去缘而用之。以代宵衣。褖衣用素为之。以代古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48L 页
之布深衣。用于初丧易服时与忌祭。其制玄衣素里。衣身用黑绢二幅。中屈下垂。通衣裳长可曳地。缀内外襟。亦通衣裳。而衣身通广。令可容当人之身。衣身两边接袖处。度二尺二寸为袖。斜入裁破腋下一尺。留一尺二寸为袼。袼下两边并前后幅及衿旁。皆反摺直下剪去之。又用三幅。长可自袼下至衣末。交解裁之为六幅。一头尖一头阔。尖头向上。阔头向下。二缀于左傍袼下一尺之下。二缀于右傍亦如之。二各缀一于内外两衿旁亦如之。并衣身下垂者前后合四幅。内外衿下垂者二幅。则为裳十二幅联之而平其下齐。领则如俗所谓唐领者。以缀之袖。各用一幅长四尺四寸许。中屈为二尺二寸许。缀于衣身两旁。缝合其下为袂。而袂端不圆。袂口尺二寸。缝合袂口下一尺。大夫妻袂长三尺三寸。袂口尺八寸。
  袿
袿乃妇人上服。周礼内司服。袆衣,揄狄,阙狄。后郑注今世有袿衣者。盖三翟遗俗。贾公彦疏。汉时有圭衣刻为圭形。缀于衣。据此可得其所缀之形。汉书江充传。充纱縠襌衣。曲裾后垂交输。如淳注交输割正幅。使一头狭。若燕尾垂之两傍。见于后。贾逵谓之衣圭。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49H 页
苏林注交输。如今新妇袍。上挂全幅缯角割。名交输裁。据此则可得其曲裾后垂之形。刘熙释名曰。袿其下垂者。上广下狭如刀圭。据此可得其上下广狭之形。司马相如子虚赋曰。蜚襳垂髾。师古注。襳袿衣之长带。髾谓燕尾之属。枚乘七发杂裾垂髾。张衡舞赋曰。裾似飞燕。庾肩吾谢东宫赉内人春衣启。裾飞合燕。领斗分燕。据此可见燕尾之形。汉书元后传。独衣绛缘诸于。师古注。诸于太掖衣。即袿衣之类。据此可得其缘之必以绛也。尔雅衣裗谓之䘽。注衣缕也。絓衣之饰。据此可得其饰必以缕也。其制自汉以来屡变。盖帔之属也。
  帔
帔或云自秦披帛之制而始。秦以缣帛。汉以罗。晋永嘉中。制缝晕帔子。隋之内官服半除。亦帔制也。唐高祖减其袖。故谓之半臂。又名缺胯衫。中尉枢蜜皆服。䙆字汇。䙆音袿。上马分裾曰䙆。如今边将士卒箭衣。盖缺胯衫之制也。唐肃宗制霞帔。赐司马承祯。且自宫中三妃以下通服之。士庶女子在室搭披帛。出适披帔子。以别出处之义。宋朝尤盛。帔有三等。非恩赐不得服。直帔通行于民间。朱子以时制载之家礼曰。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49L 页
室女着衫子。既笄着背子。背子者似直帔也。元制命妇服金答子。即帔也。乐妓唯皂褙子。 皇明命妇服霞帔。栗谷祭仪。妇人变服。有缟帔玄帔之异。今之妇人上服。皆帔之变也。
  襌
襌郑诗曰。衣锦絅衣。裳锦絅裳。郑注盖以襌縠为之中衣。裳用锦而上加襌縠。为其文之大著也。仪礼士昏礼。女从者被顈黼在其后。郑注顈襌也。卿大夫之妻。刺绣以为领。士妻始嫁。施襌黼于领上。假盛饰耳。汉书江充传。充衣纱縠襌衣。颜师古注。襌衣制若今朝服中襌。而今之中襌。在内而不在外。宋时人通指内衣曰中襌。今人以纤离之布为服。加之衣上。名曰道服。与襌制虽殊。即仿其意也。
  裲裆
裲裆字汇。一当胸一当背。古诗单衫绣裲裆。又𧞔裆言裲裆之盖其外。如罩甲之类。中著单衫。上加裲裆。其状类今之朝衣上胸褙。国初俗妇人着圆衫。加以胸褙绣。今不然。但以杂采缘袂。
  褙
褙字汇襦也。说文襦短衣。一曰㬮衣。今之背子。而少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50H 页
短之则为唐衣。引为长袖。两裾相掩者是也。古诗广袖合欢襦。汉时制亦如此。
  双环褙子
双环褙子称搭护。又名背心。比唐衣尤短。又无袖。士大夫加之便服上。用双环贯带束之。演繁露云中单腋下缝合。两腋各有带穴互穿之。以约定里衣背衣。则悉去其带。据此即双环褙子。而但腋下缝合为异。今婢妓之属。或得服之。
  圆衫
圆衫亦背子之类也。事物纪原云背子袖短于衫。身与衫齐。即圆衫制也。但今圆衫长袖为少异。
  大袖长裙
大袖长裙。疑襜褕之制。颜师古云襜褕直裾襌衣也。谓之襜褕。取其襜襜而宽裕也。汉书。武安侯衣襜褕入宫不敬。注云若今妇人服。事物纪原。大袖长与裙齐。而袖才宽于衫制。命妇服大袖裙襦为礼服。盖朱子所称大衣也。今制方领直裾而连裳。此与仪礼所言衰如男子衰。下如深衣无带。下尺无衽之制。甚相似。古制唯有是也。凡吉凶皆宜用之。事物纪原又云大袖在背子下。丘氏大袖注。如今妇人短袖而宽大。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50L 页
观中国图画。女子着襦而束裙。其上加服大袖。又或加背子于大袖上。此与礼服少异。
  长衣
长衣按唐书新罗传。妇人长襦。盖东俗也。今闾巷女子出入。必蒙以自蔽。旧时士大夫妇女所服也。
  裹肚
裹肚字汇作帕。又作袜。又称袙腹。即今之裹肚。梁王筠咏裁衣诗。有云裲裆双心共一袜。袜女人胁衣。吴人谓之袜胸。隋炀帝诗宝袜楚宫腰。
  繜
繜者本东方妇女裤也。说文曰。秽貉女子无裤。以帛为胫空。用絮补核。名曰繜衣。史游急就篇曰。布母繜。颜师古注。状如襜褕。王应麟注。黄氏(庭坚)曰。江东谓鹪鹩为布母。布母者小衣也。犹犊鼻。颜又云襜褕直裾。谓之襜褕者。以其襜襜然宽裕也。黄氏又曰。襜褕蔽膝也。今妇人下体之服。有有当而宽且短者。称广裈是也。以其露胫故曰胫空。以其短也故曰犹犊鼻。又曰蔽膝。又其宽博故曰如襜褕。但繜补絮。广裈则单也。
  裳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51H 页
裳与衣不相殊。古制也。自秦始皇时。方令短衫。衣裳始分。至建安中。男子好为长衣而下甚短。女子好为长裙而上甚短。益州从事莫嗣以为服妖。魏书元魏孝文帝至平城曰。朕入城。见车上妇人犹戴帽着小袄。袄裌衣也。又责留守官曰。妇女犹服夹领小袖。戴帽小袄。夹领小袖。盖代北胡女之服。今之妇女服似之。而短衣长裳。日益甚。得非服妖耶。妇人之服裳。自高丽时为然。高丽妇人旋裙重叠以多为胜者是也。今之妇女于裳内多着短裙。务为礼下。又妇人之丧。敛以裳必数事衬身。昏时所着亦然。又见妓属。亦裳里又着裳。盖东俗也。
  带
带于古礼服皆有之。如大带革带是也。家礼笄礼。无施带之节何也。国俗于长衣唐衣无带。圆衫大袖有带。似不备然。未(一作朱)子以野服解带燕居。束带见客为美事。亦从俗之义也。岂圆衫大袖。比长衣唐衣为重故然耶。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天文类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51L 页
北极表
  元郭守敬授时历。定高丽北极高三十八度四分度之一。以周天三百六十度。每度六十分。约之为三十七度四十一分有奇。我 世宗十四年。郑招,郑麟趾等。测定汉阳北极高三十八度少。与元史合。 肃宗三十九年。清使何国柱用象限大仪测。北极高于汉阳钟街得三十七度三十九分一十五秒。与授时历所差不多。而其所差者。守敬所定。当在松京故耳。凡地之经纬各距二百里。而天之经纬必差一度。故以北极之高低。而昼夜时刻相差。以赤道之东西。而节气早晚相差。我国东西一千馀里。南北二千馀里。以鸟道计则经差当过三度馀。纬差当过六度馀。 正宗辛亥。以八道舆图直道。准汉阳极高。度量定八路北极之高。皆以观察营所治为据。其时所测。具在历书。今去之矣。恐其久而自就湮没。录之下方。
汉阳北极出地三十七度三十九分一十五秒。
 夏至日出寅正二刻十二分。日入戌初一刻三分。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52H 页
昼五十八刻六分。夜三十七刻九分。
 冬至日出辰初一刻三分。日入申正二刻十二分。昼三十七刻九分。夜五十八刻六分。
关北(咸兴)北极出地四十度五十七分。
 夏至日出寅正二刻一分。日入戌初一刻十四分。昼五十九刻十三分。夜三十六刻二分。
 冬至日出辰初一刻十四分。日入申正二刻一分。昼三十六刻二分。夜五十九刻十三分。
关西(平壤)北极出地三十九度三十三分。
 夏至日出寅正二刻六分。日入戌初一刻九分。昼五十九刻三分。夜三十六刻十二分。
 冬至日出辰初一刻九分。日入申正二刻六分。昼三十六刻十二分。夜五十九刻三分。
海西(海州)北极出地三十八度一十八分。
 夏至日出寅正二刻十分。日入戌初一刻五分。昼五十八刻十分。夜三十七刻五分。
 冬至日出辰初一刻五分。日入申正二刻十分。昼三十七刻五分。夜五十八刻十分。
关东(原州)北极出地三十七度六分。
 夏至日出寅正二刻十三分。日入戌初一刻二分。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52L 页
昼五十八刻四分。夜三十七刻十一分。
 冬至日出辰初一刻二分。日入申正二刻十三分。昼三十七刻十一分。夜五十八刻四分。
湖西(公州)北极出地三十六度六分。
 夏至日出寅正三刻一分。日入戌初初刻十四分。昼五十七刻十三分。夜三十八刻二分。
 冬至日出辰初初刻十四分。日入申正三刻一分。昼三十八刻二分。夜五十七刻十三分。
岭南(太邱)北极出地三十五度二十一分。
 夏至日出寅正三刻三分。日入戌初初刻十二分。昼五十七刻九分。夜三十八刻六分。
 冬至日出辰初初刻十二分。日入申正三刻三分。昼三十八刻六分。夜五十七刻九分。
湖南(全州)北极出地三十五度一十五分。
 夏至日出寅正三刻三分。日入戌初初刻十二分。昼五十七刻九分。夜三十八刻六分。
 冬至日出辰初初刻十二分。日入申正三刻三分。昼三十八刻六分。夜五十七刻九分。
 元郭守敬所测极度。
南海北极出地一十五度。夏至晷景在表南。长一尺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53H 页
一寸六分。昼五十四刻。夜四十六刻。
衡岳北极出地二十五度。夏至日在表端无景。昼五十六刻。夜四十四刻。
岳台北极出地三十五度。夏至晷景长一尺四寸八分。昼六十刻。夜四十刻。
和林北极出地四十五度。夏至晷景长三尺二寸四分。昼六十四刻。夜三十六刻。
铁勒北极出地五十五度。夏至晷景北。长五尺一寸。昼七十刻。夜三十刻。
北海北极出地六十五度。夏至晷景北。长六尺七寸八分。昼八十二刻。夜一十八刻。
大都北极出地四十度太疆。夏至晷景长一丈二尺三寸八分。昼六十二刻。夜三十八刻。
上都北极出地四十三度少。
北京北极出地四十二度疆。
益都北极出地三十七度少。
登州北极出地三十八度少。
高丽北极出地三十八度少。
西京北极出地四十度少。
太原北极出地三十八度少。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53L 页
安西府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半疆。
兴元北极出地三十三度半疆。
成都北极出地三十一度半疆。
西凉州北极出地四十度疆。
东平北极出地三十五度太。
大名北极出地三十六度。
南京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疆。
河南府阳城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弱。
杨州北极出地三十三度。
鄂州北极出地二十一度半。
吉州北极出地二十六度半。
雷州北极出地二十度太。
琼州北极出地一十九度太。
 梅文鼎曰。昼夜生于日之出入。日道斜交。随天左旋。春秋二分。日交赤道。出入于卯酉之最中地平上下。其道适均。故昼夜平。夏至前后。日缠赤道内。出入于卯酉之北天度分界。地平上多下少。故昼长夜短。冬至前后。日躔赤道外。出入于卯酉之南天度分界。地平上少下多。故昼短夜长。赤道之下地最热。其景四时常均。无有短永。按其燠热凉寒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54H 页
之节。盖一年而两其四时。近两极处其地最寒。景之短者极短。长者极长。至有数日常昼常夜者。数旬常昼常夜者。正当两极之下。恒以半年为昼。半年为夜。而昼夜寒暑合矣。惟距赤道二十三度。至四十度许。其地不寒不热。其景与冬夏进退。长短之极。皆无过十六七。此寒暑昼夜之交。今中国九州也。
  按自广东至北京十八度。迤而北至和林。又加五度。过和林而北则寒不可居。过广东而南则热不堪处。人之以衣冠文物为之标准者。仅十八度之地。四千五百里。以开方计之。乃四万五千里。赤县之地止于是。其外五度之地一千二百里。又以开方计之。乃一万二千五百里。则为夷狄之区耳。
  又按宗海者地腰也。值天之赤道。望南北二极之出地。皆不盈一度。北上二万二千五百里。则北极出地九十度。居天之正中。南极入地九十度。居地之正中。于南下也反是。盖二极之中也。其土再稻四蚕。其人皆裸。由是北上至六千里。北极出地二十四度。(宲二十三度三十一分三十秒。今称二十四度者。举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第 254L 页
成数也。一度为二百五十里。)今广东界也。又北去四千一百二十五里。北极出地四十度。今燕京也。又北至一千一百二十五里。北极出地四十五度。今黑龙江。以及蒙古布咙堪等地方也。又北去五千二百五十里。北极出地六十六度。是为沙漠之地。日月出入而四时行。草木庶物得生。人能逐水草射猎而为生。又北去六千里。北极出地九十度。日月夏见冬藏。海常冻。草木不生。盖积阴之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