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x 页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地理类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27H 页
西北疆域辨下
  肃慎
山海经。太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晋书。肃慎氏在不咸山北。
 按其地跨今咸镜道。以及宁固塔黑龙江界吉林乌喇等地。贾耽曰。渤海王城。城临忽汗海。其西南三十里。有古肃慎城。四面约五里馀。遗地尚在。以石累城脚。今北青府治东三十五里甫青社。有所谓肃慎土城。周三千四百九十七尺。北人相传肃慎旧都。家大人宰北青时。为其古迹也。广树榆柳以表之。
 又按春秋时。隼集陈庭。楛矢贯之。石砮长尺有咫。孔子不引禹贡梁州之砮,荆州之楛。砮必以肃慎之矢为證者。盖其矢制之殊也。今北路多有之。釰脊而槊锋。其廉易损。不可入铁。其色或绀或碧。或紫或红。或绿或青。土人刮其屑治关格。又妇人产后杂症。和羹服之良已。或云混洞江中木变石。即松脂入水年久所结。又肃慎国记曰。楛木状若荆。叶如榆。今西水罗者。方言楛也。出诗传谚释榛楛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27L 页
文。
  盖马山
魏书。勿吉国南。有徒太山。魏言太白有虎豹罴狼不害人。人不得上山溲污。行径山者。皆以物盛去。
金史朝鲜传。黑水靺鞨居古肃慎地。有山曰白山。盖长白山。金国之所起也。
又礼志。大定十二年。封兴国灵应王。即山北建庙。十五年。定封册仪。冠九旒服九章。玉圭玉册函。香币册祝视一等仪。用三献祭如岳镇。明昌四年。复册为开天弘圣帝。
大明一统志。在三万卫东北千馀里。故会宁府南六十里。横亘千里。高二百里。其巅有潭。周八十里。渊深莫测。南流为鸭绿江。北流为混洞江。东流为阿也苦河。
清统志。在吉林乌喇城东南。横亘千馀里。东自宁固塔。西至奉天府诸山。皆发脉于此。
盛京通志。长白山即歌尔民裔坚阿邻。在船厂东南一千三百馀里。
 按清统志通志。谓在船厂东南一千三百馀里。今考此山实在州东南六百里。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28H 页
清统志。金时庙毁。本朝尊为长白山之神。在城西南温德恒(一作亨)山。
 按渤海所贵。即太白之菟。而今未详。考之康熙几暇馀篇。秦达罕产于兴安外如索约尔济等地方。即兔类。其形倍多。肉味鲜洁。春夏时毛色。与兔略同。至秋末冬初。则变白如雪。惟耳尖黑颖。四时不改。足上氄毛甚长。盖彼地严寒。非此不足以御冬。太白之菟。岂是之类与。
  混同江
金史太祖收国元年。亲征黄龙府。次混同江无舟。使人导前。乘赭白马。径涉曰。视吾鞭所指而行。诸军随之。水及马腹。后使舟人测其渡。深不得其底。大定二十五年。封江神为兴国应圣公。致祭如长白山。
清统志。混同江在吉林乌喇城东南。今名松花江。源出长白山。北流会诺尼黑龙等江入海。即古粟末水也。
又混同江在宁古塔北六百里。自白都讷会议尼江。东北径黑龙江将军界入境。又东北流千里许。黑龙江自西北来会。又四百里许。与乌苏哩江会。又东北流千馀里。会诸水入海。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28L 页
通志。混同江即松阿里江也。一名鸭子河。一名粟末江。一名宋瓦江。一名松花江。
 按清统志云。江有东西二源。东源出长白山巅之潭。激湍奔注。瀑布千寻。俗名土拉库。二派分流。东曰大土拉库。西曰小土拉库。行数十里会流。其东又有娘木娘库河。合克通吉河。皆自山东发源。北流入焉。西源亦有二派。东曰额黑讷音河。西曰赛音讷音河。皆自长白山西发源。北流与东派及诸泉会为一。又北流汇诸河。绕州城之东南。北流出边。折而西北。绕白都讷城西。又北流会诺尼江之水。复转东北。会南来之虎尔哈河。又东北六百馀里。黑龙江自西北来会。又二百馀里。会南来之乌苏哩江。又稍折北流。绕乞勤儿黑真飞牙喀诸部地。入东海。自发源至入海处。凡三千五百馀里。自辽金以来。名号不一。记载多舛。如松漠记闻,契丹国志,大金国志则云。黑水。其水掬之微黑。契丹目为混同江。又云长白山黑水发源于此。旧名粟末河。契丹改为混同江。是误以混同江为黑龙江也。明统志。既载松花江矣。复云混同江在开原城北一千五百里。经金会宁府下。达五国头城。是误以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29H 页
船厂城东之虎尔哈河。为混同江也。辽史太平四年。改鸭子河曰混同江。金史世纪云混同江一名黑龙江。是合鸭水河,混同江,黑龙江。为一江矣。而地理志。肇州始兴县。有鸭子河,黑龙江。上京路。有混同江,鸭子河,宋瓦江。则又分混同鸭子黑龙为三。并折宋瓦而为四。前后互异如此。至如金史混同一名黑龙之说。此尤其显然难信。旧志曲为之解曰。指两江下流交会处言之。不知史所指者。在金上京之地近长白山。皆今松花江上流。非两江交会处也。辽太平四年。改名混同江。后或称混沌江。或复称鸭子河。错见帝纪。如天祚帝天庆二年正月。书如鸭子河。二月书幸混同江。地理志。宾州在鸭子混同二水之间。又金史上京路总记。有混同江鸭子河。分记会宁县有混同江。宜春县有鸭子河。则又截然分属两处。辽史营卫志云鸭子河泺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在春州。
  土门江
金史。太祖致穆宗教统门,浑蠢,耶悔,星显四路及岭东诸部。自今勿复称都部长。
又众推景祖为诸部长。白山,耶悔,统门,耶懒,土骨论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29L 页
五国皆治服。
清统志。土门江在城南六百馀里。源出于长白山山东北。绕朝鲜北界。又东南折。会诸水入于海。
又土门江在国西北界。源发长白山东南麓。东南流入海。康熙五十四年。以浑春之库尔喀齐等处。与朝鲜只隔土门江。恐居人往来生事。令将安都立地木弩房屋窝铺。即行折毁。与宁古塔那在官兵之屯庄。俱令离江稍远居住。嗣后沿江近处盖屋种地。但严行禁止。
 按盛京通志云明统志。有阿也苦河。源出长白山。流入海。今长白山之水东流者。有土门江。无阿也苦河。又按金史留可传。留可统门浑蠢水合流之地乌古部人。今浑春河南流。与土门江合流。统门即土门。音之转也。又明志。有徒门河经建州卫东南一千里。入于海。即土门河也。与阿也苦河。当是一水耳。
  置沟娄
魏书。北沃沮一名置沟娄。去南沃沮八百馀里。
 案置沟娄今咸镜北道。毋丘俭传。句骊王宫奔买沟。买沟即置沟娄也。自咸镜南道至北道。可八百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30H 页
馀里。
  渤海上京龙原府
唐书云肃慎故地。
贾耽曰。自安东都护府。经古盖牟新城。又经渤海长岭府千五百里。至渤海王城。城临忽汗海。其北经德镇。至南黑水靺鞨千里。
又曰。自显州正北如东六百里。至渤海王城。
大明一统志。金灭辽。设都于渤海上京。
清统志。通志谓渤海上京在乌喇境内。以唐书考之。当在宁古塔西境。
 
按忽汗海者。今虎尔哈河也。金灭辽。设都于渤海上境曰会宁府。扈从录云沙林东南十五里曰火茸城。金之上京会宁府也。三殿基地皆在。碎碧瓦棋布其上。城西芰荷弥渚。逶迤绵渺。莫穷其际。渚间有亭榭遗迹。自沙林而东八十里。为宁古塔。然则清统志所云渤海上京在宁古塔西南境者为确。大抵距我境甚近。
 又方拱乾宁古塔志。宫室似上古时。为巢木无斧凿。即樵而驾。贯以绳覆以茅。列木为墙而墐以土。必南向迎阳也。户枢外而内不键。避风也。今东方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30L 页
峡里民氓制屋。皆如此。
 又稗子贵人食也。下此皆食粟。曰粟有力也。不饮茶。无陶器。凡器皆以木。高丽制者精。匕箸盆盂。比比皆具。桶瓮高数尺。打黄米为糕饼饵无定。但入口即佳。有蜂蜜贵家购以佐食。下此不数数得。盐则取给高丽。每十月。大宗伯特遣一译使至宁固昂邦。檄一牛。录督市盐者以行。给其仆马。至高丽之会同府。(即会宁府)会同去王城尚三千里。荒陋犹宁古也。其国亦遣一官授受我使。交易盐及牛马布铁后还。凡五六十日而始竣。闻其国亦以供应为苦。满人得盐。乃高价以售。汉人惟退而自啖其炕头之酸齑水菜。将霜取置瓮。水浸火烘。久而成浆而胜盐多。
 又唐书渤海俗贵显州之布。今六镇之产。精靡纤细。亦距显州不远故也。
  渤海中京显德府
唐书。肃慎故地。
贾耽曰。自神州陆行四百里。至显州。天宝中王所都。
 案神州今废四郡而属江界。自登州泛海。沿鸭绿江。至是舍舟而由彼界而行。今闻废四郡偷挖人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31H 页
蔘者。有山东人。山东人必晓是路矣。渤海始保东牟山。至天宝中始盛。而移都忽汗州。筑城以居。
清统志。故显德府在乌喇城东南。
  胡里改路
金史。胡里改路。国初置万户。海陵例罢万户。仍改置节度使。承安三年。置节度副使。西至上京六百三十里。北至边界合里宾忒千户一千五百里。
又太宗八年九月丁卯。徙昏德公重昏侯于鹘里改路。
熙宗即位四月丙寅。昏德公赵佶卒。
 
按鹘里改即胡里改也。今咸镜北道也。乌春之告辽曰。德邻石之北姑里甸之民。所管不及。此德邻石在今宁古塔。想胡里改之境。止于是也。今会宁府之南甫乙下镇西有大冢。往往拾金银器及崇宁钱。旧传徽宗所葬。可知其为金鹘里改也。
  孩懒水
金史。石显孩懒水乌林答部人。昭祖以条教约束诸部。石显陆梁不可制。及昭祖没于逼剌纪村。部人以柩归至孩懒水。石显与完颜部忽窝出邀于路。攻而夺之。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31L 页
案孩懒即海阑也。海阑地在豆满江分界江之间。孩懒水似分界江也。
  马纪岭
金史。阿疏与同部毛睹禄孛堇等起兵。穆宗自马纪岭出兵攻之。撒纪自胡论岭往。略定僝春,星显。
 案星显既在三甲。而乌延部斜勤孛堇之言曰。宜先抚定僝春,星显之路落。其党附可知。其距阿疏城不远。三甲之背小白山宝多山之麓。即江北之路也。马纪岭岂在是欤。
  乙离骨岭
金史。乙离骨岭仆散部胡石来孛堇。居高丽女直之两间。穆宗使族人叟阿招之。既而胡石来来归。遂率乙离骨岭。岭东诸部皆内附。
又石敌欢以星显,土门之兵。往至乙离骨岭。益募兵趍活涅水。徇地曷懒甸。收叛亡七城。
 按乙离骨岭似指今厚峙岭之麓也。
  活剌浑水
金史。活剌浑水纥石烈部腊醅,麻产起兵。婆诸刊往从之。及败于暮棱水。麻产先遁去。婆诸刊与腊醅就擒。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32H 页
按在渤海显德府故境。
 右肃慎以后沿革界至。今北关之民耐饥渴。劲悍善射猎。即其江北可知也。金源之始。即今关南也。女贞满万。天下无敌。我既有之而不知拊绥之。可胜叹哉。昔金章宗尝问夹谷清臣胡里改风俗。对曰。视旧则稍知礼貌。而勇劲不及。风俗之移。自古然矣。
  夫馀城
三国志。夫馀在长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夫馀本属玄菟。汉末。公孙度雄张海东。威服外夷。夫馀王尉仇台更属辽东。时句丽,鲜卑,疆度。以夫馀在三虏之间。妻以宗女。其印文言濊王之印。国有故城名濊城。盖本濊貊地。而夫馀王其中。
 按三国志东夷传。夫馀以六畜名官。有马加,牛加,猪加,狗加。今东国俗称人姓氏曰某加。意夫馀之俗也。
 又衣尚白。今国俗亦然。
 又译人传辞。皆跪手据地。今国俗卑者见尊者。亦如是。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32L 页
又国出名马,赤玉,貂狖,美珠。珠大者如酸枣。今混同江及乌拉宁古塔诸河所产曰东珠。匀圆白。大可半寸。小者亦如菽颗。满洲贝勒等饰冠顶。以多少分等秩。
 又唐书云扶馀府。扶馀故地。辽志云通州安远军。本扶馀国王城渤海。号扶馀城。太祖改龙州。太宗改今名。又云龙州黄龙府。本渤海扶馀府。清统志云开原县。渤海扶馀府。又云故三万卫。在开原县城内。洪武二十二年置。在金曰会宁府。在元曰开元路。唐书。渤海常宿劲兵于扶馀府。捍契丹。今开原县。为吉林,乌喇咽喉。必守之地。
 又唐书。渤海所贵夫馀鹿。今东北海上鄂罗春,其棱地方。使鹿以供负载。皆驯熟。听人驱策。又堪达汉出黑龙江。似鹿而大。其角可作射韘。色如象牙而坚白胜。鞢间环以黑章线。即角中之通理。以点细蜜。而均正者为最。音义尔雅𪊑。
 右夫馀沿革界至。皇明守开原三堡。而虏辄巢清阳,镇夷间而夺渔樵之利。抚顺通百夷贡市。内外皆山。多伏虏。难于斥望。沈阳虽有关虏驰牧。外险内夷。不能援。是故满洲之始。先陷抚顺。次陷清河。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33H 页
次陷开原,铁岭。次陷沈阳。其势然也。
  建安城
唐书。营州都督张俭渡辽水。趍建安城(注)。自辽东城西行三百里。至建安城。汉平郭县地。
辽书。兴辽县。本汉平郭县地。渤海改为长宁县。
唐元和中。渤海王大仁秀。南定新罗。北略诸部。开置郡邑。遂定今名。
又唐高宗仪凤元年二月。徙熊津都督府于建安城。
 按李绩伐高丽之道由柳城。柳城今土默特也。至玄菟。玄菟今兴京界也。至新城。新城今兴京。北至盖牟城。盖年城疑亦在今兴京界。至辽东。今辽阳县。至白岩城。在今辽东界。至安市而方议进攻也。李绩以为安市在北。建安在南。军粮皆在辽东。今踰安市而攻建安。贼断吾粮运。将若之何。据此则建安,安市相距似不远。建即今兴京也。
  安市城
汉书。辽东县安市。
又望平县(注)。大辽水出塞外。南至安市入海。行千二百五十里。
辽书。铁州建武军。本汉安市县。高丽为安市城。唐太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33L 页
宗攻之不下。薛仁贵白衣登城即此。渤海置州。故县四。位城,河端,苍山,龙珍皆废。
李绩奏状。鸭绿水以北未降十一城。其一安市城。旧安十忽。或云丸都城。
清统志。安市在盖州卫东北七十里。
 案唐太宗攻安市也。高延寿等请曰。乌骨城耨萨老耄移兵临之。朝至夕克。收其资粮。鼓行而前。平壤必不守。群臣曰。张亮兵在沙城。召之。信宿可至。并力拔乌骨城。度鸭绿水。直取平壤。沙城在西海之口。信宿可至。则可知安市距海不远。然安市在今辽阳建州之间。若李绩奏状丸都城者。疑后人妄加也。
  乌骨城
唐书。李绩攻辽东城。昼夜不息。上引精兵会之。甲申克之。乙未进军白岩城。乌骨城遣兵万馀。为白岩声援。
唐书。自登州东北海行大谢岛,龟歆岛,末岛,乌湖岛三百里。北渡乌湖海。至马石山东之都里镇二百里。东傍海壖。过青泥浦,桃花浦,杏花浦,石人汪,橐驼湾,乌骨江八百里。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34H 页
案金复之境。无大水入海者。只有大洋河耳。岂或乌骨江欤。大抵距岩州境不远。
  沙卑城
唐书。张亮帅舟师渡海。袭沙卑城。其城四面悬绝。惟西门可上。程名振引兵夜至。副总管王文度先登。五月己巳拔之。分遣总管丘孝忠等。曜兵于鸭绿水。
 案沙卑在西海口。距鸭绿水亦不远。今复州界内。有大沙河。意其地也。
  辱夷城
唐书。李绩克大行城。诸军出他道者。皆与绩会。进至鸭绿栅。高丽发兵拒战。绩奋击大破之。追奔二百馀里。拔辱夷城。
 案李绩攻句丽也。初渡辽曰新城。高丽西边要。不先得之。馀城未易得。遂攻克之。高侃自新城进至金山。与高丽战不利。薛仁贵横击之。大破高丽。拔南苏,木底,苍岩三城。金山者。意兴京之栅门南金石山也。又攻扶馀城克之。泉男建遣兵救扶馀城。绩等遇薛贺水大破之。进拔大行城。唐书。薛贺水出北山中。东南流入鸭绿江。(薛贺一作萨贺。)考今地啚。佟家江在吉林乌喇城南八百二里。亦名通家江。南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34L 页
流会鸭绿江。薛贺水意即佟家之一名也。盖其师路由昌城路。大行城即其傍近。过鸭绿江二百里。而至辱夷城。则岂或今云山宁边欤。
  积利城
清统志。在平壤西岸。唐贞观二十一年。遣牛进达。自海道入高丽。拔其石城。进至积利城下。败其兵。相近者又有泊灼城。贞观二十二年。薛万彻等伐高丽。围泊灼城而还。
 案泊灼城在义州。积利境亦在其境。
 以上高句丽诸城。高句丽之雄强于东北。以有辽阳也。或云辽阳青石岭。岭脊南走于金复海盖之境。重冈复岭。险阻足凭。即高句丽之旧境云。辽阳四战之地。肥沃。人皆强壮。而自唐以后。不能经略之。退而限鸭江一带。所以为偏安之业也。昔晋及六朝与南宋之守江南。以有江北地也。筹国者宜念乎此。
  附蒙古四十八部
察哈尔。明时曰插汉。本元裔小王子后。嘉靖间。卜赤驻牧察哈尔之地。因以名部。后徙帐于辽东边外。四传至林丹汗。侵暴诸部。 皇朝崇祯中。满洲伐之。林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35H 页
丹走死。其子孔果尔额哲降满洲。即其部编旗驻义州。(清统志。下同。)
科尔沁。秦汉辽东郡北境。后汉为扶馀鲜卑地。南北朝隋唐为契丹靺鞨地。辽时为上京东境及东京北境。金分属上京北京及咸平路。元为开元路北境。 皇明初置福宁外卫。以元后兀良哈酋领为都指挥。掌卫事。后自立国。号曰科尔沁。满洲初。以壤地相接。结婚姻。其后为察哈尔所侵。台吉奥巴遂率其兄弟。先诸蒙古。降满洲。
郭尔罗斯。本契丹地。辽置泰州昌德军。属上京。金因之。大定间废。承安二年。移州于长春县。以故地为金安县隶之。元为辽王分封地。 皇明时为科尔沁所据。后分与其弟。是为郭尔罗斯。崇祯中。台吉古木及布木巴。随土谢图汗奥巴。降满洲。
杜尔伯特。本契丹地。辽为长春州北境。金泰州北边。元为辽王分地。 皇明时为科尔沁所据。后分与其弟。是为杜尔伯特。崇祯中。台吉阿都齐。随土谢啚汗奥巴。降满洲。
土默特。本古孤竹国。汉之柳城县。属辽西郡。为西部都尉治。晋咸康中。燕慕容皝改为龙城县。遂建都。号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35L 页
和龙宫。元魏为营州治。隋复置柳城县。为辽西郡治。唐为营州都督府治。后为奚所据。辽太祖平奚置兴中府。置兴中县。隶中京道。金因之。元降为州。属大宁路。 皇明初。以内附部长。为三卫指挥使。自锦义历广宁至辽河。曰泰宁卫。其地后为蒙古土默特所据。崇祯中。其台吉俄木布塔布囊善巴降满洲。
札鲁特。汉辽东郡北境。唐属营州都督府。后入于奚辽。为上京道地。金属北京路。元属上都路。 皇明时为蒙古札鲁特所据。后属于咯尔喀。崇祯中。札鲁特汗内齐率贝勒本马尼举部降满洲。
阿禄科尔沁。辽为上京临潢府地。金为大定府北境。元为辽王分封地。 皇明初。于兀良哈地。置卫为外藩。后自号阿禄科尔沁。崇祯中。部长达赖为察哈尔所侵。率其子穆章。降满洲。
敖汉。本古鲜卑地。唐属营州都督府。后入于奚辽。金为兴中府北境。元为辽王分封地。 皇明时。为蒙古喀尔喀所据。后分与其弟。号曰敖汉。役属于察哈尔。崇祯初。其贝勒塞臣卓礼克啚举部降满洲。
奈曼。本右(一作古)鲜卑地。唐属营州都督府。后入于奚辽。金为兴中府北境。 皇明时。为蒙古喀尔喀所据。后分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36H 页
与其亲弟。号曰奈曼。崇祯初。其酋衮出斯巴啚鲁为察哈尔所侵。降满洲。
喀尔喀左翼。本古鲜卑地。唐属营州都督府。后入于奚辽。为上京道南境。金属北京路。 皇明时为喀尔喀所据。其酋衮布伊尔登素。役属于西路札萨克啚汗。后与有隙。率部落降于满洲。
喀喇沁。本春秋时山戎地。秦汉辽西郡境。后汉为鲜卑地。晋为慕容氏地。元魏时。有库莫奚居此。唐太宗初。奚内附。置饶乐都督府。隶营州。后分为东西奚。寻并于契丹。辽统和二十五年。以故奚王牙帐建城。号中京大定府。金贞元元年。更为北京。置留守司。元初为北京路总管府。至元七年。改为大宁路。二十二年。改为武平路。后复为大宁。隶辽阳行省。 皇明洪武中。置大宁都指挥使司。封皇子权于大宁以镇之。二十一年。改为北平行都指挥使司。永乐初。徙大宁都司于保定。以大宁地赐三卫酋长朵颜最强。后为察哈尔所灭。以地予其塔布囊。是为喀喇沁。崇祯时。其部长苏布地。率昆弟塞冷等。降满洲。
翁牛特。唐饶乐都督府地。辽置饶州匡义军节度。属上京道。金为北京路地。元为上都路地。 皇明初。以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36L 页
兀良哈部长置卫为外藩。后自称翁牛特。服属于阿禄科尔沁。崇祯中。其济农索音偕贝勒东。率部落降满洲。
阿霸哈纳尔。汉上谷郡北境。晋为拓跋氏地。隋及唐初。为突厥所据。辽为上京道西境。金为北京路西北境。元属上都路。 皇明时。为蒙古所据。是为阿霸哈纳尔。役属于喀尔喀车臣汗。崇祯中。台吉塞冷董夷思拉布降满洲。
阿霸垓。(建置沿革。同阿霸哈纳尔。)初役属于察哈尔。后因林丹汗暴虐。其济农都思勒尔偕贝勒多尔济。往依喀尔喀。崇祯中。察哈尔已灭。并率所属。降满洲。
蒿齐忒。辽上京道西境。金属北京路。元属上都路。 皇明时。为蒙古所据。是为蒿齐忒。察喀尔之族也。林丹汗暴虐。其贝勒博罗特偕台吉噶尔马。往依喀尔喀。崇祯中。察哈尔既灭。乃相率降满洲。
乌朱穆泰。辽上京路北境。金属北京路。元属上都路。皇明时。为蒙古所据。是为乌朱穆泰。察哈尔之族也。林丹汗暴虐。贝勒多尔济偕塞楞。往依喀尔喀。崇祯中。察尔哈既灭。遂相率降满洲。
巴林。辽上京临潢府地。金大定后。以临潢府。并属北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37H 页
京路。元尝迁广宁治其地。 皇明初。为兀良哈北境。后为巴林所据。(巴林台吉者。顺义王俺答第五子也。)役属于察哈尔。与喀尔喀为兄弟行。万历中。为满洲努尔哈赤所败。察尔喀林丹汗。复举兵破之。贝勒塞特尔偕台吉满朱习礼。遂举部降满洲。
克西克腾。辽上京道地。金属北京路。元属上都路及应昌路地。 皇明时。为蒙古所据。崇祯中。满洲破察哈尔。林丹汗走死于是。克西克腾苏墨尔戴青降满洲。
苏尼特。汉上谷及代郡北境。后汉乌桓鲜卑居之。晋为蹠拔氏地。隋及唐初。为突厥所据。辽置抚州。金因之。属西京路。元为兴和路地。 皇明时。为蒙古苏尼特所据。察哈尔汗之族也。崇祯时。察哈尔既灭。其济农叟塞贝勒腾夷思降满洲。
喀尔喀右翼。汉定襄,云中二郡北境。唐为振武军地。辽为礼州地。属西京。金因之。元属大同路。 皇明时为喀尔喀所据。其台吉本达尔伊素。役属于土谢啚汗。后与有隙。遂率部落降满洲。
四子部落。汉雁门及定襄郡北境。晋为拓跋氏地。唐为振武军地。辽为礼州地。属西京道。金属西京路。元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37L 页
属大同路。 皇明时为阿禄喀尔喀所据。后分与诸子。号曰对因驹子。是为四子部落。崇祯中。贝勒鄂音布朝满洲。
毛明安。汉五原郡地。后魏怀朔镇地。唐为振武军地。辽为东胜州地。属西京道。金因之。元属大同路。 皇明初。设卫戍守。后为蒙古毛明安所据。崇祯中。举部降满洲。
归化城土默特。汉定襄,云中二郡地。后汉属云中郡。后魏初。建都于此。号盛乐城。后置云州。领盛乐,云中等郡。隋复置定襄郡。唐置单于大都护府。五代后唐时入辽。置礼州天德军。属西京道。金因之。元属大同路。 皇明宣德初。筑玉林,云川等城。设兵戍守。后为蒙古所据。嘉靖间。俺答筑城于礼川滩。采木架屋以居。谓之板升。(板升。汉言屋也。)是为西土默特。隆庆间。封俺答为顺义王。名其城曰归化。崇祯中。察哈尔为满洲所灭。土默特部落。悉降满洲。
吴喇忒。秦置九原郡。汉更五原。后魏置怀朔镇。唐景龙二年。张仁愿于河外。筑三受降城。此为中受降城。辽置云内州。属西京道。金因之。元属大同路。 皇明初废。为瓦喇所据。崇祯中。其台吉俄木布土门达尔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38H 页
汉朝满洲。
鄂尔多斯。本秦新秦中地。汉初为凶奴所有。武帝元朔二年。置朔方郡。属并州。晋永嘉后历。为前后赵前后秦地。义熙中赫连勃勃据此。后魏为统万镇地。后为夏州北境。隋于其地。东置胜州。西置礼州。大业初。改胜州为榆林郡。礼州为五原郡。后废。唐贞观中。复置礼胜二州。天宝元年。改胜州为榆林郡。礼州为九原郡。乾元元年。俱复故名。其南境又有宥州。俱属关内道。唐末。拓跋思恭镇此。五代至宋金。皆为李夏所有。元灭夏。立西夏中兴等路。后废其地。东属东胜云内二州及延安,宁夏等路。 皇明初城东胜等州。并立屯收。耕牧其内。天顺间。蒙古酋长阿罗出与毛里孩。始入河套癿加斯兰。复纠合满都护。倚为巢穴。弘治间。火筛复入其中。嘉靖中。套西吉囊部落。击破火筛居此。后属于察哈尔。是为鄂尔多斯。崇祯中。满洲灭察哈尔林丹汗。鄂尔多斯额林臣。亦降满洲。
 案蒙古之地。接开铁。于我界隔吉林乌拉而已。是故高丽时。蒙古娄为我患。布漫于海西关东西之界。考其地。皆汉时边郡。而自唐以后。不复经略。委之奚契丹。 皇朝都燕。以大宁路畀之三卫。殆毂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第 338L 页
下之羌戎也。三杨诸公。何其无远啚也。于肃悯,张江陵等柄国。亦未之置郡邑如内地。良可嘅也。满洲之始。先服蒙古。遂骎骎雄长矣。既入中国。设避暑山庄。夏常居之。以镇蒙古部落。且拊绥之。要结其驩者有以也。夫蒙古之朝清者。有二十五部落。道由山海关者。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札赖特四部落为旗十。由喜峰口者。阿禄科尔沁,札鲁特土默特,喀喇沁,喀尔喀左翼,奈曼,敖汉,翁牛特八部落为旗十三。由独石口者。阿霸垓左翼,阿霸哈纳尔左翼,蒿荠忒,乌朱穆泰,巴林,克西克腾六部落为旗九。由张家口者。阿霸垓右翼,阿霸哈纳尔右翼,苏尼特,四子部落,喀尔喀右翼,毛明安等六部落为旗七。由杀虎口者。归化城土默特,吴喇忒,鄂尔多斯三部落为旗十三。盖其由山海关者。距我尤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