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研经斋全集外集卷五十五 (自动笺注)
硏經齋全集外集卷五十五
 識小類
  
詩話
  季文
公元1804年
季文
江右女子也。
吳三桂叛淸于江右六年戊午。
而爲淸所滅。
被俘過搸(一作)子壁。
題詩而去。
又六年癸亥。
金淸城奉使入燕。
過此店而錄以歸。
明年甲子
藥泉亦入燕。
見而和之
後三十年
金稼齋過之。
則壁間題墨猶在云。
第金,南二公所錄。
微有詳略
癸亥甲子歲之間。
不應有所異也。
金公中文小序云奴江右(南公所錄。
右作州。
)虞尙卿秀才(南公所錄。
無此二字
)妻也。
夫被戮奴被虜。
今爲王章京所賣。
戊午正月卄一日
洒淚拂壁書此。
惟望天下有心人見此。
憐而見拯。
(此下南公所錄。
有奴亦不自慙鄙諺吁嗟傷哉吁嗟傷哉十七字。
)奴年二十有一。
(缺三字
南公所錄有季字。
)秀才女也。
母李(南公所錄作陳。
)氏。
兄名(缺數字
)國。
府與秀才
(此下缺。
不可記。
南公所錄。
作兄名國庠
府學秀才)季文蘭書
(南公所錄無書字
)招主媼問之。
俱言五六年前。
瀋陽王章京白金七十買此女。
遇此悲楚黯慘之中。
嬌艶動人
右手稍倦。
左手執筆疾書云。
戊午十月
三桂孫世璠誅死
當於其前被俘而入瀋陽
淸人討世璠者久。
侵掠楚省。
士女橫被殘賊可知
女子
者。
淸人所擄。
河陽衛煇城。
題詩盈盈十五破瓜初。
已作明妃故廬
誰散千金孟德
黃旗下贖文姬
云被而來
野居露處
卽欲効章嘉故事
稍留翰墨
以告君子
不可得也
偶居邸舍
索筆漫題
以冀萬一之遇。
命薄如此
想亦不可得矣。
秦淮亂女蘓蕙
和血題於古汲縣潞王城之東。
  薑山公
近者楊根守。
從郡中畫者乞畫。
其人作陶淵明歸去來圖贈之。
大怒以爲畫者之欲其去也。
拘而笞之。
薑山公聞其事。
賦詩云淵明是拙士。
未能通吏事
彭澤八十日。
但飮秫酒醉。
畢竟賦歸去
諒由素餐媿。
豈若今世人。
所在循吏
非無好田園。
欲歸民不棄
何物畫史
錯解乃公意。
畫者必肖物。
不然畫則僞。
畫花當染朱。
畫草當抹翠。
枯木與瘦
秪可供墨戱
作畫昧畫趣。
扑汝汝勿恚。
  泠齋二十四都懷古
泠齋才調淸逸
東國二十四都懷古詩。
緜竹李調元刻之凾海。
如咏高麗詩。
寒烟四十八王陵
風雨年年暗㓒燈。
鳳山紅躑躅
春來猶自層層
百濟詩。
父周開國千年
公宇山靑杜鵑
吹笛臯蘭
寺裏去。
扶餘樹暮帆前
皆可誦。
送人入燕絶句
紅粉樓頭莫愁
秋風數騎出邊頭。
畫船笳鼔消息
膓斷南第一州
畫船笳鼓
指迎天使時事
讀之黯然纏綿
不勝懷緖。
  成川方玉
一名士爲成川府使。
休暇歸。
柳惠甫訪之。
出方玉一片示之。
羊脂雙螭首。
一面山水
平橋漁舟遠墖微可辨。
一面刻詩云綠莎白石滿河洲
渺渺平沙帶淺流。
紅樹靑山無路入。
行春橋畔覔漁舟
印文子剛
問安所得此。
曰。
近年府民耕田拾得。
献于府。
府使之子戀府妓一枝紅。
與使佩之。
後歸邑子某。
故以重價取之云。
詩情畫意
俱極縹緲
刻法又妙。
似是中國物。
但未知子剛爲何人。
  一枝紅詩
公元1798年
一枝才思警絶
薑山公藥山倅。
甞遇於沸江舟中
惜其憔悴
紅感之。
卽拈書曰。
可憐庭際丁香樹
花發猶能似舊時。
余見其詩一卷佳句
具錄於此
脚下江聲轉。
衣邊樹影深。
(石逕騎驢。
)澹烟渾欲合。
綠柳不勝垂。
(雨晴
)浪白風生後。
雲黃日暮時。
(
)黃鳥一聲江樹綠。
使君絃管下舷時。
(沸江舟中
)樓上何時黃鶴去。
江頭
載白雲浮
(鸚鵡洲
)森森精射斗。
凜凜氣盈場。
(劒舞
)窺杯丹頂映。
啄卵素蛾生。
(鶴舞
)逐蝶翻飛靑鳥際。
避人還坐碧枝頭。
(上黃鸝。
)一片歸心江鴈遠。
十分春興雲輕
(遠客
)桓伊篴似灘頭起。
子晉水面飄。
(昇仙橋
)玉洞千年異草
淸溪十里見明花。
(道安洞。
)莫問騎龍王子跡。
城頭羊下夕陽前。
(屹骨城。
)江樓縹渺靑山色。
白月徘佪玉篴聲。
拈繞峽長江十里迴。
白鷗飛去細烟開。
(沸江。
)樹色含烟後。
山光帶雨辰。
(踏橋。
)並淸楚可誦。
  關西妓詩
公元1682年
毛奇齡西河詩話曰。
康煕壬戌元朝
侍班先候門外
高麗使見余。
予戱問其國女士多知書。
果然否。
曰然。
豈惟女士
曾就一妓。
見其洗粧潄頰脂于水帶紅色
賦之
應聲曰。
踈雨漏月飛。
回潮晩帶斜陽色。
豈非佳詩。
壬戌燕使。
東原君潗也。
所謂一妓。
平壤女娼雲慧。
詩名東國
爲潗所愛。
  天將
公元1592年
萬曆壬辰
天將馮仲纓等據陽巖城。
北關屯倭。
題詩文懸板。
尙存客舍云。
倭酋淸正自壬辰夏
盤居咸鏡道吉州安邊等處。
㐫狂慘毒
民不聊生
纓等奉皇命卛兵至此
便宜行事
一面運籌設奇
一面
公元784年
單騎
開示利害
倭酋畏死。
卽日退去王京
以待後命
予唯朝鮮北鄙我國之人至此者。
開闢以來無之
故賦小詩以記其事。
不計其韻。
豈欲自伐其功。
以圖誇耀于後世哉。
倭酋盤踞蜂屯
流毒生靈不忍聞。
兵馬散亡難作戰。
城闉板蕩遺文
天皇廣德藩國
小子微誠致君
單騎入巢開利害。
便言何幸妖氛
同事諸公
都指揮汝翼,趙膺孚,葉伯明,王,揚先,參軍金相祖,陳文彦,周于中,金依祥,虞膺鰲,吳明棟,劉守信。
朝鮮觀察使世恭節度使申磼,向導僉知崔遇,部將龜長,成川判官震男陽德知縣龜祥通事柳宗伯李膺李德年。
同功之人也。
萬曆癸巳仲春卄四日
大明浙江紹興府山陰滄洲馮仲纓書。
詩雖不甚佳。
足驗當時事實
國史
關北壬辰恢復
鄭文孚之功。
然倭渠退去
天兵之掎其後也。
天朝征倭將軍廣德大斌詩。
雪霽名口縣。
春回細柳營
喜傳前部捷。
好緩後緩兵。
鼓角山城靜。
烽烟海宇淸。
願言諸父老。
從此歸耕
自注殘倭敗遁
猛師出陽德縣
賦此爲洪大尹贈。
  伊川訴牒
伊川間關北關東關西之境。
俗甚朴野
不解文字
承旨翼晉爲倅時。
有一訴牒
有曰逃鷹來。
靑喙黃足
牛角鐵鎖
榛子柳葉
得食甚難。
今方風去
得官判。
以備後考。
李令驟看莫解。
問之府掾
逐句解之曰。
峽民多得逃鷹獵雉作生活
鷹若逃去而有鷹主來推。
判官解之。
靑喙黃足
言其狀也。
牛角鐵鎖
言其粧餙也。
榛子柳葉
言其點也。
榛子點,柳葉点。
鷹之佳品也。
辭甚古雅
可補鷹經。
  仙源
仙源宣廟末。
安邊府。
列植東軒北。
名其軒曰香雪
仙源手書篆額
今二百餘年。
有故傳言其實
其他列植庭墀者。
皆其種也。
仙源後孫有宰是府者重新之。
淸陰詩曰。
憑君有意嘉樹
莫忘前人手種時。
卽指是府也。
鏤板尙在壁間。
  金妾
東女能詩絶小
蘭雪許氏,趙承旨李氏爲最。
近世高城盛達妾李氏武家女。
能詩佳語
過金別築詩。
宵月滿空庭。
卧聽高梧露滴聲。
臺榭依依人事變。
白雲流水古今情。
咏愁詩。
愁與愁相接
襟懷苦未開。
黯黯無時盡。
不知何處來。
夕照詩。
漁人欸乃潮聲
山影倒江掩夕扉
知是來時逢海雨
船頭掛綠簑衣。
江村詩。
睡起簷下
前山過雨淸。
江深潮色
村遠鷄聲
淸楚可誦。
  林本裕
林本裕
和靖之後
吳三桂所累。
淸人放之盖州
與我譯安某號夢賚者親熟
手書柱聯一對四壁華暉旭彩。
一簾香篆晴雲以遺之。
安某轉致宿雲柳約
裝之
今在權上舍拓所。
  宋太祖
宋太祖微時日出曰。
欲出未出光辣撻
千山萬山如火發
須臾走向天上來。
趕却殘星却月
其後登極
侍從詞臣潤色之曰。
離海千山暗。
才到天中萬國明。
宋陳郁話腴。
大抵人主詩雖不合格
要當見其氣。
太祖掃平巴蜀
驅除江南
熊熊桓桓
兆於詩者如此
陶糓雕篆之習。
豈能得一字。
宜其卑弱
不如原什。
  虜婦詩
公元1161年
宋呂居仁軒渠篇。
紹興辛巳
金冦淮南
宋將米忠信夜劫虜寨。
得一箱篋
乃自燕山來者
有所附十餘封。
多是虜婦寄從軍夫所作。
康敎授唐仲友樞密行府僚屬方圓仲處。
一紙無他語。
止詩一篇云垂
傳語山丹
你到江南艱難
你那裏討箇南㜑。
這裡嫁箇契丹
當風雷撓攘之際。
鷰鸎呢喃之語。
一奇事。
垂楊山丹
未知何指。
然想是虜婦之謔。
溱洧贈芍藥者也。
  唐宮人寫經
眞定大曆寺有藏殿。
小而精巧
藏經皆唐宮人所書。
經尾題名氏極可觀
上有一塗金匣心經
字體婉麗
具後題曰善女人楊氏大唐皇帝三郞書。
楊氏貴妃也。
安祿山好詩
甞賦櫻桃曰。
櫻桃籃子
一半一半黃。
一半懷王
一半寄周贄。
或請以一半寄周贄句在上協韻
祿山怒曰。
豈可使周贄壓我兒。
燕山楊妃祠。
祿山特胖大而在傍極褻。
  花蘂夫人
花蘂夫人
蜀主王建妾號小徐妃者。
卽衍母大徐妃弟也。
後唐莊宗平蜀
二妃隨衍至中國
半塗遭害
又一花蘂夫人
蜀宮人
宮詞是也
下蜀
花蘂夫人孟昶中國
十日
花蘂夫人入宮中而死。
太祖惑之。
頗妨政事
太宗在晉邸。
數諫不聽
從獵苑中
花蘂夫人在側。
太宗引弓若射獸者而
夫人殺之。
蜀有兩花蘂夫人
亡國而戕身。
梁武帝東昏
頗惑之。
范雲王茂一言而卽出之。
太祖媿武帝
太宗媿范雲王茂矣。
  冷齋詩
柳惠甫冷齋詩。
極有唐意
五古尤長。
甞過龜峙有詩云靑石厲危灘。
龜峙道彌惡。
合沓陽景
暮氣參錯
蒙峻條。
飛淙幽石
風磴反顧
仰面壁屢削。
肩輿疲爾岷。
嗟我久行役。
意致雅㓗
絶非東人口氣
  周續之
周續之陶淵明劉遺民
潯陽三隱
續之雷次宗
同受慧遠法師詩義
毛詩中鄭氏箋三字所題。
或云續之題。
或云次宗題。
無以辨也。
續之江州刺史檀韶所請。
學生祖企,謝景夷講禮
加以校讐
所住公廨近于馬隊
是故淵明詩云周生孔業
祖謝響然臻。
馬隊講肆
校書亦已勤。
盖輕之也。
士之所講。
古昔聖賢之道。
則其自重何如也。
續之乃爲武夫牽引
抱持詩禮
論說廨宇之中。
可謂處非其所也。
得不爲淵明所笑乎。
  金養和詩
金水使養和本將家。
治功令業遊泮中。
風節自持
爲人所忌。
乃擢以武爲部將
久之未調欝欝
大科場屋中。
解被棍。
復以武職顯。
骯髒屈曲
甞爲肅川府使。
枳於銓長不得赴。
窮歸永平山中
飢甚甞有詩曰。
常怪白頭意氣
始知黃卷因緣
意致磊磊
山中人。
果爲慶尙水使。
  坯窩詩
京山李公甞過洞陰時。
坯窩先生洞陰宰。
京山丙舍在楸洞。
卽金水亭之傍也。
先生命駕詣之。
捕魚川上
賦詩曰携客淸溪曲
語笑語香。
三秋纏疾病。
九日風光
野逞遠村濶。
川隨叢薄長。
留連歸意晩。
楓色映西陽
讀之翛然
物外之想。
  蓬萊詩句
蓬萊詩。
綠綺琴伯牙心。
一鼓一吟
鍾期知音
冷冷虛籟遙岑
江月娟娟江水深。
刻于洞陰水亭瓊島之傍。
嘐嘐公和之曰。
六絃琴千古心。
寥寥仙鶴吟。
咽咽幽泉音。
曲終悄然遙岑
月照襟窈而深。
南公肅寬次之曰。
三尺琴寫君心。
風吹作吟。
泠冷滿天音。
絃停聲歇見遙岑
月明無限雲自深。
京山李公和之曰。
膝上世外心。
洞庭龍夜吟。
南郭天籟
音。
一彈浮雲遙岑
月明空山深復深。
  吳尙顯
吳尙顯。
北方之豪也。
少治詞賦
進士及第
甞仕爲祥雲察訪
李逆京來時幼少
有氣岸。
顯贈以詩。
罷官歸安邊。
而京來改名某
以不軌被逮。
而自以爲非京來。
會尙顯名出囚招。
初命逮捕
旣而以招出虛妄
卽置之。
尙顯自請就辨。
旣至見京來曰。
若非李京來者耶。
來卽低首敢言
遂誅之。
尙顯放。
上奇之。
擢爲僉知中樞府事。
尙顯詩尤淸新
常於立春有詩曰。
回首淡烟殘雪裏。
滿城皆是歲時圖。
又曰御侮軍頭似雪
百花時節獨登臺。
感慨有詩外之趣。
  羅翊衛
翊衛羅公蔘在桂坊
輔導名。
常從果川騎柴牛入就直。
直廬有詩曰。
胄筵勤御講唐虞
穆穆聲輝動遐荒
大度何曾防忌諱。
小臣猶許盡踈狂
夜歸撤與金蓮燭
晝接常燻睡鴨香。
感激渾忘身側陋
新詞賡續月重花。
妙選名勝侍衛
淸司不但吟哦
宮花夜夜開蜂市。
苑樹深深任鷺訛。
雲廐飛龍成錦繡。
紫門饔監捴纖羅
蒼生粒米猶艱乏
胄講優遊若何
公元1815年
通籍歲華渝。
白髮星星着鬢鬚。
人笑十年揚執戟
自詑孤直汲長孺
新添玉署生面
舊趼金墀病軀
竊祿已多慙報効
計資論𧶅判庸夫
十載銅闈仄樗散
幾霑雨露近臣同。
綠囊擎出椒房裡。
團扇須來殿中
踈迹於今侈御物。
忠信自古寒蓬
一朝瓜報歸田里。
佳節名辰倍覺衷。
(乙亥五月呈瓜作。)
  月村詩
公元1161年
月村羅公杰。
穎達高名
有詩曰。
山扉寥廓冠巾
老去漸能幽事親。
階除留待日華靜。
空外過雲片新。
黃鳥忽來啼綠樹
班花無數靑春
知無一物違吾意。
不負皇天長育
天外西山復山。
近來卜宅離閑
孤峯晴石空翠
側逕幽花點細班。
鳥避誤疑沾雨過
蜂窺爭占飫香還。
長日日藜杖
一望一吟旅顔
戰經黑齒郡之東。
久住殊方事盡通。
峽曉雲移幽洞翠。
曛日隱古城紅。
晩興早寢從他好。
短咏長吟不自窮。
若道淹留一興
何時得豁旅愁空。
入夜喜看連峽雲
遙空漸改赤紛紛
對簷獨坐息喧雀。
支枕乍眠還聚蚊。
峯樹溪沙漫欲數。
南箕北斗自成文。
未憐愁劇添新病。
得詩刺繡紋。
昏昏午睡炎蒸
萬事踈慵不能
未卷床書窺紫燕
餘硯墨飽靑蠅
客過小逕相問
妻對荒畦久欲增。
忽得淸光月出
錯疑赫赫蹍空昇。
(在人興作。)
  閻爾梅
閻爾梅
皇朝擧人也。
李自成京師
使僞將董學禮徐州
武愫迎降
爾梅大罵而裂其票。
愫囚之。
尒梅作詩曰。
死國輕死逆輕。
鴻毛敢與泰山爭。
楚衰未必無三戶
夏復由來一成
日月有時晦蝕
乾坤何處不皇明。
寵新豈是承天志。
空▣將身賤名
愫見而殺之。
尒梅素以詩自許
人有談其詩者曰。
杜甫無以過之。
爾梅怒曰。
何物杜甫
輒以况我。
標致如此
然觀其詩。
未有動人者。
特以所秉之義。
卓絶今古
不必要好句也。
  逸書
土長冐撅。
陳根可拔。
耕者急發
氾勝之農書也。
炤炤大明
瀸滅無光。
奈何陰侵陽。
以卑侵尊。
董仲舒救日食祝也。
珽玉六寸明自炤。
此相玉書也。
前漢語也。
古奧可誦。
  邊日休
日休進士
善詩有名于世。
常隨李昌運統制營。
李帥故好詩
卽善待之
日休甞有微疾
卽言李帥曰。
吾將死矣。
不欲穢官舍
幸擇一民舍而見處
李帥故笑其妄。
屢請而後許之。
旣而呼傍人曰。
具語統制公。
臨訣吾將有所託
李帥出問之。
具告殮具及返柩等事甚悉曰。
吾方死。
公去矣。
李帥出門而卽逝。
有頃呼傍人曰。
吾有一言未及言公者。
可告公更來看。
李帥促步而至。
日休開目視之曰。
老親聞吾死。
徒步而至。
公幸返吾柩近京城一二日訃。
始訃吾家
仍又絶。
其事甚奇。
類古葛洪之倫矣。
余甞聞其詩二句曰。
輕裘怒馬衙隊
曼睩脩蛾倚市儔。
此在平壤作。
有趣
其妹爲永平金氏婦。
夫死於水。
邊氏束其身以藁索。
投其夫所投之淵以死。
縣人至今稱其烈。
  悠悠
悠悠子李熺。
貞翼相國之後也。
性甚迂踈
顧能詩。
膾炙于時
如雨中作曰。
敗蕉喧未已
深雀坐無聊之句是也
庶女淸州履健妾。
屢從夫任之郡府。
私財刻其集一卷
又一婿趙綸能詩
自號曰卛菴
有集一卷
顧菴李世愿甚好。
惧在驪上唱酬。
顧菴亦有集一卷
  尹玄圃
玄圃治詩
高䧺健。
深爲晉菴相國所許。
翠野
春雨
孤村起午砧。
溪苔石面
山鳥花心
(山中吟。
)靑山白鳥
古木亦新花。
(晩晴江樓
)草憐鄕路編。
花憶去時飛。
(喜尹君自簫寺還)晴看松上雪。
愛竹間烟。
(偶題
)久雨茅簷漏。
新秋木實肥。
(閑中。
)日照浪花動。
汀空雲水多。
漁舟逆波上。
野鶴掠村過。
(漫興
)鴈度遠雲暮。
蛩吟寒草
(贈李大。
)湖光明夕牖。
石色秋庭
(題辛氏亭。
)過雲秋浪
隨帆起暮山
魚游觀理內。
鳥到把杯間。
(雨泛西湖
)鷄犬白雲上
繁華空水流。
(臨陽君山亭
)烟光石竈
竹色秋庭
(宿台山鄭氏。
)木實多垂屋。
鷄兒始度墻。
(夏日
)時論不重士。
公等詎辭貧。
(次趙華述懷
)斷橋人過碧山暮。
古寺蟬鳴紅樹
許山人芧(一作)亭。
蟬鳴古樹日初夕。
雨散洲烟欲生。
(江樓晴望。
)碁子聲出竹間戶。
草鞋痕生池上泥。
(沈上舍座上。
)寒日未生孤杵響。
幽人起早禽飛
(訪許氏郊庄。
)皆可誦。
玄圃常彈琴。
逍遙自適
其詩故有荀蔬之意。
故沒而無子。
  晉菴
晉菴少居嘉峽。
有詩云閉戶烏雅側。
觀書虎豹間。
讀此可見謗怒雖死。
危險雖迫。
氣象安閑
得無事。
相國少負人望
春城走馬衝花氣。
虛閣移樽水聲之詩。
以爲作相之兆。
詩又云鶴癯判不功名骨。
冷終非寂寞
皆有富貴之致。
  
邊栒詩
邊延豊栒楊州人
甞過莊陵。
有詩云聖主裘冕
忠臣死生
趙相國顯命聞而奇之。
擧爲寢郞。
可見盛時惜才之風。
李上舍正儒詩甚佳。
亦有莊陵詩曰堯舜公傳授
夷齊古今
地理無當日。
天心聖人詩雖後出
精工不讓邊詩。
而時無知其詩者。
  朴在先
在先少好遊燕
甞從徐尙書浩修。
入熱河山庄。
古北口西山
跌宕
安南使臣贈徐公詩要和。
徐公屬在先製送。
卽席題曰。
家在三韓東復東。
日南消息杳難通。
行人遠到星初動。
天子高居旣同
挏酒只堪消永夜
飛車那得長風
知君萬里還家夢。
長在鉤陳豹尾中。
翌日遍傳燕中。
可謂華國之手。
何讓車五山,梁霽湖之贍富
  影響
影響金氏
譯家女也。
有才思。
隣居趙氏子慕之。
潛入挑之
影響不從
以其汚也。
故卒歸趙家爲妾。
趙某無文
好轉徙而得西關能詩者。
影響共做科業
時携妾入場屋。
得其文詞納券。
余甞從茗泉
金尙書
得見其吟堤川山水全軸。
頗瞻富䧺渾
不似粉脂中出
豈因科業爛熳
不事才情故然歟。
時超携其妾。
入堤州耕作
故詩中備畫荒愁思
足想其幽菀也。
  醉雪翁
雪翁風流豪擧
甞爲北部參奉
罷官東出都門
有詩曰東出都門百里
山靑水白吾家
壽過八十餘歲。
雪鬚丹頰
之如神仙
秋月南公
其孫之婦翁也。
南公甞被逮入鞫庭。
雪翁曰。
是必不免
飭其孫備殮具以待。
公果死獄
卽斂返于鄕。
好義如此
先君子甞言吾家未甞有僥倖而成者。
雪翁歎曰。
天其餉子家者多矣。
何甞見倖成而無事者歟。
先君子常未其言。
  申恕庵
申恕庵方生。
家人李靖來言吾方托身得一見金剛山而歸。
名靖夏
恕菴少有重名
石湖亭于廣州江上而居之。
淡於榮利
惟以詩文寓意
中第爲北評事
果遊金剛山而沒。
余甞觀李靖西嶽文。
熊熊
䧺豪魁傑
然欲援附眞主
救生民於塗炭之中。
不欲爲草澤弄兵之類者。
其意甚善。
其與
髯客
唐文皇汾陽橋而圍棋也。
想已知材器當爲天人之主。
而晉陽出師之日。
預先發告於衛文昇者何也。
未可知者
  雷淵
進士範朝
吾宗老也。
甞有詩云江柴扉白日前。
黃花無酒悠然
雷淵故未識也。
過其友人家。
見此詩在壁上
喜其類有道者言。
亟欲見之而未得也。
及聞進士之沒。
續其詩曰。
壁間字字淸眞語
君已銘君杜曲阡。
系以小序曰。
君遂以窮死。
無知其賢者。
余懼人與詩俱泯沒無傳
仍記其詩。
爲相紼之語。
讀者庶幾知其可惜云。
  李參奉詩
李參奉匡呂有章臺枝詞
章臺枝者。
成川妓也。
尹尙書容。
爲成川府伯。
見而悅之
將引以自侍。
不可
叩其故。
對曰。
妾父良人也。
父將死時。
以女爲賤流
顧語母甚慽之。
用是痛心
苟有所從
畢身於其人。
尙書感之許不棄
居數月。
去成川爲海西觀察使
與之約曰。
某時迎汝。
待之
旣而不果
姬守益堅以死。
年二十餘。
自是尹氏家多死亡
乃遣人。
李參奉詩五言十二絶句祭之而後始止。
其詩曰。
章臺路傍樹。
風二三月。
妾身一枝
只許一人折。
幸許一人折。
詎免終身思。
終身謂何
寸心見知
寸心見知
萬死死不寃。
情知薄命
不是少恩
憔悴如今
留君昔時折。
結作同心帶
同心作死結。
不敢薄命
到底是君恩。
君知妾有父
父有臨終言。
父有臨終言。
有終身地
章臺士人子。
死爲尹府使。
望郞天上
天上無期
亦知君憐妾。
寧知妾死時。
人生女子
極知良苦辛。
辛苦一生
成就一人
抵死夫君
如今全此身。
去去傷此身。
不作良家人。
良家夫婦
賤家無夫婦。
賤家亦有身。
滅身方見守。
不道無情
莫作相思死。
道妾相思死。
有如江水
江流日夜
巫山十二鬟。
萬古留不滅。
娘名與此山。
  花水梁文
公元1803年
李參判壽鳳好文辭
癸亥六月
守制水原
初五日
中暑暴死
心下尙暖。
家人不敢哭。
至朝始能起坐
自言曉間有二人來言上帝召汝。
花水上樑文
扶掖而上昇。
壽鳳哀乞曰。
吾有老母
將死而不復見矣。
其中一人口呼八句曰。
書此壁上則不死矣。
曰。
魂上玉京
二辰不食
文章旣成
三巳乃覺。
鶴風其鳴。
中人息。
勿醫侵傾。
因而離魂
上至一門
則赤
公元1802年
當中欲噬人。
二人俱手遮。
使不得逼己。
而赤狗自墜。
閽者數千齊聲呼曰。
天狗墜矣。
轉入九門
樓觀壯麗
皆深赤色
目眩不能直視
壇下跪坐
衣冠者數人在壇上
令上壇。
辭以居憂不敢當
帝命受供。
供辭曰。
草土之喘。
敢倡花水之吟。
天知天知
臣罪臣罪。
已而壇上四五人
扶掖上壇
白潔赤光
急急作文
寫赤簡以納。
已而壇上
庭下饗五十王。
從官萬餘人
所謂上帝五色彩雲羃之。
不得見其面。
團團尖尖甲之甲暢之暢。
七曜而凝五精
活活滚滚壬之壬幽之幽。
八虛而乘六合
無地而起。
寔天之居。
曰稽五出之奇。
一生之正。
是爲花水殿。
以之名於是
河鼔而轉起三萬五百七十靑雷石
營室而虛上八千六百四十紫雲車
周旋五十王。
奔走百八相。
雕椽橫廓。
翻翻赤虬之鬚。
彩瓦蔽空。
習習朱鳥之翼。
風腮露脚
灼爍四飛
月房雲櫳
泬㵳而九漲。
穹穹之唱。
飮飮而歡。
拋樑東。
八桂花明射日紅。
轉報雙童調百合
一時打喚絡珠通。
拋樑西。
白鳳初移赤鳳棲。
蹋蹋珠圍海盡
小吳驚起碧雲低。
拋樑南。
𨍍牙轆舌相吐含。
去年紺斛枝千億
今歲靑房兩三
拋樑北。
羣芒三薄五納極。
小冠
公元1803年
童子何時來。
寂入寒朋遂亘廓。
拋樑上。
九升堋轉窅空蕩。
銀光閃盡瑚盤光。
八溜馮馮歸衆仰。
拋樑下。
九點寒烟連野馬。
夜半鷄人喔哦聲。
登登洞洞何爲者。
伏願上樑之後
百靈奏祥。
萬品歌德。
一日二日萬年
萬年千年如一日。
非烟火食者之言。
而其夜觀象監奏營頭星墮地。
是月中土海溢而竭。
赤地千里
又與蹋蹋珠圍之句及靑房兩三之句相應
可怪也。
李賀眞如事。
固有之。
爲尤異。
  權貴妃
太平淸話
權貴妃詩。
曰。
忽聞天外玉簫聲。
花底徐行獨坐聽。
三十六宮一色
不知何處月偏明。
其下云妃朝鮮人
永樂八年
上征虜。
臨城而薨。
謚曰恭獻
貴妃卽我工曹典書仲和女也。
永樂中
呂氏,韓氏俱被選
權氏豊艶善吹簫
最承恩寵
盖貢女自元始
張光弼輦下曲。
宮衣新尙高麗㨾。
方領過腰半臂裁。
連夜內家借看
爲曾着過御前來。
楊廉夫宮詞亦云。
北幸和林幄殿寬。
句麗女侍婕妤官。
君王自賤昭君曲。
勑賜琵琶馬上彈。
明初相沿
孝陵權妃也。
寧獻王詩。
宮漏已沈參倒影
美人猶自吹簫
王司綵亦云嬴得君王留步輦。
玉簫嘹亮月明
中。
皆爲權妃作。
  吳勑使
公元1592年
李從事慶流
牧隱之後也。
萬曆壬辰
以助防將邊璣從事
守鳥嶺。
璣逃。
又隨李鎰於尙州
鎰亦逃。
慶流從事尹暹,朴箎。
俱戰死而魂歸家。
多有靈異。
魂忽辭家人曰。
吾往他處而生。
又幾年。
化生中國江南
一至故國
得覩風物
自是無驗
子孫記其語。
藏之家廟
英宗壬申
淸勑吳達聖來。
其籍江南也。
年甲相符
李氏欲見吳勑。
議于人。
人曰事涉恠誕
邦禁也。
不可而止。
吳勑於我國事
顧念之。
省㢢者非一端
義州詩曰。
挾路蒼松日浮
山陂高下田疇
春風靄靄行客
纔到東南第一州。
李氏相傳如是
金坯窩聞諸其婿李耉永。
從事之後也。
余見之李一夢靈恠舒中。
  潘庭筠
公元1752年
靑莊李公德懋燕都
李鼎元墨莊
(墨莊翰林庶吉士
蜀綿州人
)座上徵詩潘𢈢。
(𢈢潘庭筠號。
吳人也。
)潘曰。
吾前爲詩。
費思索苦困作。
故詩苦未多。
比覽惲鐵簫寒柳冊子
王秋史四時於後。
爲明殷相國樂園舊植。
感而有云。
愁心都付盡工論。
凄絶長條水村
海右
名士散。
天涯木落廢園存。
半䂓殘月留別
一冽斜陽斂魂
六十年來看粉本
香箋色又塵昏
(其二)看遍東風窣地新。
蘸波吹絮捴情塵
可憐碧葉吟蟬地。
不見紅欄繫馬人。
衰影驛樓傷老社。
離悰門巷憶髯秦。
(自註秦觀詞。
花下重門
柳邊深巷
)鵠萃山麓髡枝外。
只有明湖冷濯巾。
(其三)畫人吟子一時稀。
减盡金城十圍
緣岸卧枝欹暮雪
入樓暝色冬暉
靜中黃葉無多響。
遠處昏鴉數點歸。
猶有沾渥閑恨在。
莫更作團飛。
(其四)七十泉聲亂石舂。
兩株憔悴野霜濃。
前朝臺榭沙痕在。
晩歲關河樹影重。
偶爲士流靑眼放。
恰如女伎白頭逢。
桐花零落山薑老。
誰識王郞濯濯容。
卽此可見漢人觸處興感
秋史歷城進士王苹字而號七十一泉。
所謂七十泉聲亂石舂者也。
善詩。
有句云。
泉聲裡誰通屐。
黃葉林間自著書
黃葉下時牛背晩。
靑山缺處主人行。
時人目之爲王黃葉。
  牧隱
牧隱晩居驪州。
元亡。
甞有詩曰。
四海分崩問幾年。
舊遊情興茫然
中原近日消息
一箇書生出日邊。
悽然有故國之思。
盖甞應元制科。
故情自爾
楊鐵崖也。
  
萬曆東征諸公書牘
石峯濩。
舊藏萬曆東征諸公書牘一卷
今二百年。
英風傑氣奕奕
如在紙墨間。
眞可寶惜
並錄于左。
其中餘福數札。
專以欵議遊說我國。
盖自碧蹄敗衂之後
內而閣部
外而督師
一是主和。
而沈惟敬挾封貢之說。
以冀其僥倖成功
本兵竟爲所愚。
至于辱國喪身
今觀其書。
惟以我國之斥和主戰。
爲其隱憂
苟使中朝諸公
自覺悟。
餉勞兵。
至於八年之久哉。
尤爲之嘅然一歎
敎至承麾鉞
已入朝鮮
先聲所至
賊氣愈催。
殊劇欣慰
顧此中頗聞欵議尙在反覆
知生王錫爵再拜
(此爲王公宋經畧應昌李提督如松諸公書。
末段似有他語。
而想爲好事者所割去也。
名字上
白文元取小印。
)余幾千里。
提戈遠征
東抵鴨綠
會我姻家緫戎公。
見有朝鮮韓郞中書。
其高才。
及抵朝鮮
中郞又向我蒸蒸大書余號並唐詩以呈。
體法遒勁
出㒹入素。
用是聊吟一律
知所重云
知生李如松
爾國受慘。
國破人離。
天朝憫憤。
特發大兵
恢復爾國。
雪爾之忽。
昨已論之。
不必供膳
我有天朝俸祿
百物自備
今復進酒
擾爾之國
我心何忍。
爾國諒之。
毋再備貢。
(此爲遊擊吳惟忠書。
懲毖錄稱吳公廉操
余甞過竹山
見道傍有碑。
書曰天將吳公忠淸勇之碑。
意其留鎭忠州也。
我人立碑頌德也。
今見此
書。
良然
)具上詩扇一握靑布一疋,消毒紫金一枚骰子一副
引意侍生餘福頓首拜。
石峯字甚佳。
提督老極喜。
因寫其號贈之外。
欲煩石峰書四紙。
生欲携還。
揭之壁間以增光也。
更望門下再賜一扇送韓石峯
一扇贈生。
寫生號方好。
適入有許多議論
稍稍林通官言之。
容面再悉也。
承佳扇謝謝
福生拜。
夜來高誼
譚笑半時
受益種種
晩入提督公。
道公草書並寫號甚喜。
卽以扇一付生。
命送門下書之。
可寫來。
生當轉致之也。
石峯丈。
拜。
大書妙絶
喜甚
再望書一紙
照外帖寫賜。
庶好彰貴邦高人
且見生在此地
得接高雅也。
笑笑
石峯丈。
福生拜。
昨悟提督公。
言及韓正郞善書
卽以扇付生命送書
又言寫有提督尊號並草書四紙
欲送不敢
提督公甚悅。
今若寫完。
送生所。
生當轉致提督也。
扇後朝鮮曹正郞韓某可也。
福生拜。
別久情深。
不勝懷戀
昨聞大駕至。
甚慰
鄙念政欲遣小价
請來一會
門下枉臨
何幸何幸
若在此稍留三五日。
得請敎也。
生在此。
辱韓,李二尙書優念至意
不能謝。
煩公爲生一致聲。
生本書生
原非甲冑士。
來此秪因與揔老相厚善
間有借筯意。
然深媿
無功
不免素餐貴邦也。
如何如何
過辱奬諭
媿甚。
生欲大筆賜下
以時炎蒸
藉以淸風
得時把玩大作也。
更望書四紙。
生欲携之都門
世世子孫珍藏計也。
扇望明日賜下
其四紙稍竢三五日。
亦無妨也。
恃愛乃敢如此
幸諒拜。
乞撥馬四匹
侍生餘福拜。
來諭領悉。
竢圖之以復所求扇。
門下大筆滿書其面。
非爲畫也。
再求草書一紙
望卽賜來。
見惠海行書。
字更佳
亦望賜一帖
望後人書賤號
庶好家藏也。
拜。
倭奴求和
不知貴邦意念如何
且聞王世子有書。
亦欲講好
想韓李有定見也。
幸示。
經畧廟堂初意要和。
平壤之戰。
提督公意
(缺)倭奴雖是得利
然亦大挫。
來和貢說。
不得已也。
昨雖令人往諭。
待彼意果誠然後。
大兵直抵王京
令他先送二世子來
方許他撤兵還。
不然進戰矣。
豈有令彼空詞與吾而墮其奸計耶。
放心放心
貴地
語言莫解。
望遣通事一人相隨
便於啓聞。
飮食草料
俱冀留神
筆草不恭
正峯韓先生文史
侍生餘福拜。
倭奴兇肆
殘破貴邦
不共戴天之讐也。
貴邦久不習兵事。
况又遭兵火
須竢數年後
方可補完元氣
訓兵馬。
然後
亡恙
今伏天朝將。
必欲殄滅無遺
縱使倭奴片甲不還
狡詐之奴。
不甘心貴邦
萬一一二年復來。
誰與爲守。
莫若乘此時得天朝主
得二世子生還
亦是一件事吳越勾踐之恥後亦大雪
何必拘拘目前計哉。
民力已疲。
粮米殆盡
農事將興。
雨水頻仍之日。
必大一皷而盡滅倭奴也。
公還告李,韓二公
轉聞之國王。
卽云生之鄙見也。
如何如何
福生拜。
偶謁待小詩奉上一粲
三紙
乃向淮南淸海,黃聖陽三丈請敎者。
俱媿鄙陋
不免貽誚貴邦
然辱尊命
不能避醜也。
可奈何。
惟足一笑擲之何如
福生拜。
(原札左方
待敎生王君榮頓首九字
蓋取他人名帖
偶書小牘也。
王號惠泉
山東益都縣人
壬辰
宋經畧來。)
  鐵嶺李氏家言
公元1712年
李緫兵如梅後孫。
多在我國。
李著者。
常從使臣入燕。
得見其族人
旣歸。
李宗德有書于曰。
宗德字芳林
乃太傅寧遠伯銀城公之六世孫。
遼東緫兵官景城公諱如楨之元孫
曲靖太守素園公諱卛袒之孫。
信陽刺史慕園公諱廷基之子也。
康煕壬辰年間。
先君居京時。
曾蒙折衝將軍諱東培公篤念宗支
寄來右都督肖城公之像。
通音問。
幷惠國珍
以敦親親
公元1781年
之誼。
迄今凜拜先像。
捧讀手書
情深意美。
依依如昨。
辛丑歲
先君出牧信陽
地遠音踈。
遂致睽隔
至性篤摯
不在形跡間論也。
癸卯冬
先君解䋎。
宦槖蕭然
惆悵修先墓。
欝欝辭世
宗德才拙運蹇。
負荷維艱
耿耿寸心
難以筆舌罄矣。
得幸會明長兄
同與展拜銀城公像。
卽請傳像。
虔祀東封
足徵愛切一本
孝思不匱
宗德並檢奉先遺筆
睹物思人
千古一日也。
感今思昔
實有不能諸懷者。
爰爲略陳梗槩。
以訂後會
乾隆辛酉春二月
宗德拜識
李鍇寧遠之後
而餞諸曰。
禹甸無外
天心大同
載施亭毒意。
畢囿幅員中。
有土要服
維藩障國東。
八條殷敎遠。
五部漢儀通。
包匭琛頻獻。
干旄使歲充。
魚龍變化
文物昭融
藹爾吾宗秀。
居然吉士風。
紫萍今偶聚。
丹桂昔分叢。
久客羇旅
何年繼武功
仰山迷舊壠。
(寧遠葬地在長安北
)浿水微躬
襮領輕貂解。
危冠霧縠蒙。
官程蹇蹇
歸恨復匆匆
春草傷心綠。
斜陽作意紅。
旗亭尊酒盡。
馬首故人空。
海氣森長徼。
金飈斷蓬
再拖靑玉佩。
還認白頭翁
送別折衝姪孫東歸
十六韻
廌靑山人
乾隆六年歲次辛酉春王正月二十有七日
書識不忘也。
李廷基詩。
亦凄
公元1741年
凄易感。
漢人自傷如此
髩忽頻年白。
花仍昔日紅。
四經端午節
十換主人翁
漑自沾新澤。
栽曾憶舊功。
今朝重見爾。
惆悵雨聲中。
物色荒園畔。
芳菲獨出羣。
根移春半雨。
葉闘檻前雲。
令節虛蒲釀。
紅顔夕曛
年年蔓草
靑眼又逢君。
榴葵雖乏雅。
丰姿午日
用以揷甁。
頗供淸賞
申陽署中無戎
壬寅年
余於署外廢圃中。
千葉紅白二本
植兩相堂側。
次年
枝蔓數十本。
午日
張宴堂中
繽紛觸目
迨余甲辰罷官以來
寄居民舍
卧病四載
一花一卉。
又以娛目
時値端五
獨坐苦雨
家童千葉紅戎葵數枝揷案頭
詢之。
童過兩相堂
折取而歸。
卽余向日手植也。
因歎銅章十易。
花之閱人多矣。
爲衰爲盛。
花亦如人。
予別旣久。
不期無意中復見。
憶舊感時
烏能去諸懷耶。
爲賦問答答詩。
雍正六年戊午日。
寓申城柿葉堂。
村老人廷基記。
  閩中諸生
萬曆中
羅州魯認(字公識
官別坐。
)爲倭所擄。
遇閩人林震虩之船。
逃歸福建
布政使徐則登。
(號匡嶽)留紫陽書院
使參講席。
及歸。
諸生賦詩贈別
陳薦夫徐𤊹詩尤爲傑然
又有馬歘,康彦登洪汝訥王毓德,吳志
在,洪汝讓,孫昌商,孫昌基,王繼武,王繼𦤎,袁敬烈等諸人之作。
而序之者閩中儀文
辭字晝粲然可觀
陳薦夫詩。
萬里樓船散作灰。
全家赴難一身回。
張良引去韓讐重。
蘓武生還勇氣摧。
豕首白知鄕路近。
鴨頭綠見瘴江迴
令威故國無心返。
城郭人民可哀
釜山暗海雲低
十萬征魂散碧蹄
報國有心秦社哭。
還家無計楚囚啼。
巢燕子空林裏。
舊宅楊花古渡西。
到日定知春事淺。
人蔘五葉向人齊。
徐𤊹詩。
風掃舟師百萬兵。
轉憑商舶殘生
心懷箕子封時國
身陷倭奴破後城。
天盡路歸蠻徼遠。
月高帆掛江平
累臣九死干戈地。
不似當年李少卿
平壤城空戰血枯
艱危臨敵捐軀
包胥在終存楚
李廣亡㱕破胡
絶島風波過對馬。
隔江烟火玄菟
帛書好寄高麗薾。
莫遣遼陽隻鴈無。
  釵山詩
近時釵山趙家姬詞章稱。
有貴家夫人見而屬之詩甚莊嚴
不似閨閤輕靡體。
信乎貴家家範也。
具錄于下。
山秀精氣
生爾眞個才。
凡民俊秀
詩塲徘徊
百韻能成什。
一軆遙播雷。
讀者又作者。
健筆恢恢
見者誰不愛。
隄山崔嵬
才乎有婦人
詩能笑
塵埃
雖然辭尙夸。
有意紅腮
汪洋可惜
或者誇懷瓌。
山水自愛
步法果何哉。
安靜是好調。
快馬不可催。
詩雖尙氣節。
自有安排夫。
天機旋斡地。
精妙體自開。
何能挽地近
使爾得培栽。
莫歎身世拙。
鼓吹無其哀。
我且愛爾才。
留詩遠意裁。
  康參奉
公元1775年
參奉壽長雲山
少從悟齋趙公遊。
聞三淵金先生之風。
喜歌古文辭。
先君子英宗乙未
莅是邦而壽長歿。
挽詩
其子文禧繼父志。
隱居山中
惕齋相國
正宗己酉
藥山
得壽長文奇之。
從其家求見遺集
解官歸。
惕齋公甞寄詩曰。
謾傾草野憂時淚。
獨賦林泉感興詩。
水北山人嗟已老。
關西夫子有誰知。
盖惜之也。
雲山有和隱李時恒
騈儷名。
沒後
夫人金氏手抄遺集
乞序於當世公卿而刻之。
其墓崩圮
先君子爲之改封。
且製碣銘以表之。
又白陽川大成縣人
文辭不甚高。
有志槩。
正宗初。
欲出而仕。
聞洪國榮弄權而止。
仕止陽川縣監。
先君子亦製誌銘
  明詩
原明淸凉村。
寄其友爲懿陵官詩曰。
家人
前釀。
親戚求柴雪後書。
有趣
原明峭㓗
好直言事
爲時所攻。
困苦以沒。
讀其詩。
亦無婉㜻之意。
可悲也已
  宋芝溪
芝溪宋公載寓居吾鄕。
詩名
有海浮詩曰。
載月曾遊碧海潯。
海棠花發白鷗陰。
㱕來一篴猶淸絶
雲瀑三更桂樹深。
又遊成都詩曰。
花發沸流窟。
舟行孤磬聞。
春江作雨
幽石生雲
皆有唐意
  崔遲川
崔遲川鳴吉以主和之故。
淸議所斥。
然盖其心欲忍辱而修繕
包羞生聚也。
當時廟謨波劫。
胡冦方急之時。
未甞收拾人材
又於講劘尊攘之際。
未甞培養人材
未知果能出師北伐則使誰將之哉。
貞翼一人
當彼滿洲子弟䧺勇哉。
遲川人才爲急。
頗有措置
惜其不終耳。
且其具姿送獨步者。
一着爲我國之口實
則豈甘心皇朝哉。
其懷仙詩
令人激感
又有一絶曰。
秋入園林萬葉鳴。
鬢華如雪鏡中明。
向來無限關心事。
都付仙人一錫輕。
亦可凄感
  於于
於于詩主奇險
少平和之音。
然其寡婦詩。
獨懇
感人
詩曰。
七十老孀婦
居守空壼。
傍人勸之嫁。
美男顔如槿。
慣誦女史詩。
頗聞姙姒訓。
白首春容
不愧脂粉
仁祖反正之初。
誅鋤逆黨
一衆志。
於于被鞫。
誦此詩以明其志。
坐大逆。
其姪澯當光海詩。
門戶華盛
獨自樵牧養母
亦累於于被謫。
無後嗣。
其蹟湮沒
可惜也。
  永貞
公元1789年
永貞行。
韓昌黎指斥叔父亂政而言也。
當景廟初。
李喜之永貞行。
又譏金逆一鏡輩。
其事卽徐公宗一直陵時也。
將出直。
夢肅廟御前殿
宦者有道尙儉等。
敎曰。
若等離間嗣王春宮
正刑章。
公覺而異之
及至露梁。
聞兩宦伏法之報喜之
乃演而成之。
詩所云十二月朔歲辛丑
陵寢郞眠虛牖者是也
其末章曰。
誰家女巫新鬼
春夜藁街擊缶
未知爲何語。
甞問李忠州英敎。
答云金逆一鏡夢尙儉伏法後。
魂言此事豈我獨辦而獨使我死也。
一鏡覺而禳之於尙儉所誅處云。
未知然否
  鄭錦南詩
南當昏朝時。
爲滿浦僉使。
朝廷使之入滿洲探虜
情。
必秘其跡。
無使毛文龍知之。
南上䟽言其不可
辭嚴義正
令人起敬
甞㱕光州
臨蟾江吟曰。
日把江樓無事酒。
如何衣帶漸寬圍。
長安北望三千里。
秋盡湖西鴈亦稀。
又夢題尹文肅碑曰。
千秋陳跡鳥飛間。
文肅殘碑碧蘚斑。
可笑玉門班定遠
幾多辛苦生還
忠愛辦一死之志。
發於詩者如此
不徒機敏武略可嘆也。
  李萬大源
公元1587年
鹿島萬戶公大源。
萬曆丁亥
倭冦入我南鄙
公年二十二。
部下兵大破之。
未幾冦復至。
水使沈巖令公出戰不救
公戰于損竹島洋中
三日殺傷甚衆。
卒以衆寡而敗。
割脂血解衣一絶
家僮詩曰。
日暮轅門渡海來。
兵孤勢乏此生哀。
君親思義俱無報。
恨入愁雲結不開。
及軍敗。
爲冦所殺。
詩䧺烈可讀。
信乎樹節之人也。
  羅海陽
海陽羅公甞絜家室
入茂朱山中。
自號朱溪
及還大興故居
海陽
以其在西海上也。
詩學少陵
得其遒勁
甞與先君子廣州盤溪
嘐嘐齋金公葬
途中有詩曰。
靡靡望舒頹。
澹澹川光溢。
聯騎復同舟。
相顧
稱足述。
東西眺遠峰。
碧雲際出。
野麥風初翦。
雨新櫛。
離郭諒非遠。
已覺性情逸。
聞道山中僧。
結夏起玆日。
獨傷無解時。
先生玄室
不昧好古志。
遺風庶可質。
公所著詩蓄余家。
適誦此詩。
不勝悠遠之趣。
爲之書此。
  呂晩村
呂晩村曾靜獄。
覆其家詩集如此江山圖及錢墓歌。
思明室而作。
感慨悲惻
甞贈漂海朝鮮人詩曰。
矮矮茅簷隱居
乾坤城郭非吾廬。
囊裡無錢可當酒。
山中有客只烹蔬
天和日煖鋤春韭
靜風恬讀古書
世事悠悠忘我老。
看花游魚
其詩雖不甚佳。
其義亦多鄭思肖之意。
  楊誠齋
誠齋詩曰。
飽喜饑嗔笑殺儂。
鳳凰必勝狙公
雖逃暮四朝三外。
猶在桐花竹實中
劉後村詩話誠齋里居
屢章乞休致。
得命
再予祠。
有感而賦。
以爲雖脫吏責。
尙縻閑廩。
不若相忘物外
余用詩中語而續之曰。
饑飽悠悠不惱儂。
鳳凰那得狙公
桐華竹實相戀
等是朝三暮四中。
未知人能解余意否。
錢譜
一黍四毫一絲六忽有差
二黍重八毫三絲四忽。
三黍一釐二毫五絲
一釐六毫六絲六忽
二釐八絲二忽。
十黍一絫
(宲四釐一毫六絲六忽。)
公元1789年
一絫二黍重五釐。
二絫一分
十絫一銖
(實四分一釐六毫六絲。)
二銖四絫一錢
(實九分九釐九毫六絲四忽。)
一千二百爲十二銖。
半兩
(宲四錢九分九釐八毫有差。)
二千四百爲二十四銖。
一兩
(宲九錢九分九釐六毫有差。)
公立九府圜法
錢圜凾方
公元前524年
大錢(景王二十一年鑄。
)肉好
皆有周郭
徑一一分
文曰大泉
五十重十二銖。
百枚重三二兩
錢文半兩
如其
(如周錢。)
楡莢錢五分
一銖五絫
漢興
公元前187年
八銖錢
(高后二年行。
)應劭曰。
秦錢
質如周錢
半兩
如其
(應注雖如此
八銖八銖
百枚二斤一兩八銖。)
公元前176年
四銖錢(文帝五年行。
)百枚一斤十六銖。
(其雖曰半兩
四銖。)
公元前140年
三銖錢(武帝建元元年行。
)百枚重十二兩十二銖。
公元前139年
五銖錢(武帝建元二年行。
)周郭其質令不得磨。
取鎔百枚一斤四兩三十銖。
赤仄錢赤銅爲郭。
當五
王莾契刀其環如大錢
身形如刀。
二寸
文曰契刀五百。
 錯刀黃金錯。
文曰一刀直五十。
 小錢六分
一銖
文曰小錢
直一百枚。
四兩四銖
公元1789年
 幺錢七分
重三銖。
文曰幺錢一十。
 
幼錢八分
重五銖。
文曰幼錢二十。
 中錢九分
七銖
文曰中錢三十。
百枚一斤十三兩四銖
 壯錢徑一寸。
重九銖。
文曰壯錢四十。
 大錢徑一二分
重十二銖。
文曰大錢五十。
 小布一寸五分
重十五銖。
文曰小布一百。
 幺布長一寸六分
重十六銖。
文曰幺布二百。
 幼布一寸七分
重十七銖。
文曰幼布三百。
 厚布長一寸八分
重十八銖。
文曰厚布四百。
 差布一寸九分
重十九銖。
文曰差布五百。
 
中布二寸
重二十銖。
文曰中布六百。
 壯布二寸一分
重二十一銖。
文曰壯布七百。
 第布長二寸二分
重二十二銖。
文曰第布八百。
 次布二寸三分
重二十三銖。
文曰次布九百。
 大布二寸四分
重二十四銖。
文曰大布一兩
 貨布二寸五分
一寸
首長八分有奇
八分
其圓好。
二分半。
足技長八分
間廣二分
其文右曰貨。
左曰布。
重二十五銖。
貨泉二十五。
 貨泉徑一寸。
重五銖。
文右曰貨。
左曰泉。
枚直一百。
漢中平
四出文錢
錢皆四道
蜀漢錢徑七分
四銖
當百
公元253年
(大帝嘉平五年鑄。
)大錢當五百。
(赤烏元年鑄。
)錢一當千
公元465年
宋景和錢(廢帝景和二年鑄。
)無輪郭
不磨翦鑿者。
謂之來子
輕薄者。
謂之荇葉
二銖
公式女錢周郭
徑一寸。
五銖
 五銖錢肉好
周郭徑一一分
重八銖。
文曰五銖
 太平百錢徑一寸。
四銖
文曰太平百錢
 定平一百五銖錢徑六分
一銖半。
文曰定平
(武帝時鑄。
其文雖曰五銖
四銖三絫三十。)
 稚錢五銖徑一分半。
四銖
文曰四銖
 
五銖錢七分半。
重三銖半。
文曰五銖
 男錢徑一寸。
四銖半。
大貨(宣帝大建十一年鑄。
)一當十
六銖
百枚一斤九兩
公元561年
後周布泉之錢(武帝保定元年鑄。
)一當五
五行大布錢(建德三年鑄)一當十
永通萬國錢(宣帝大成元年鑄。
)一當千
五銖錢背面肉好
皆有周郭
公元621年
唐開元通寶(高祖武德四年鑄。
)徑八分
二銖四絫
(每十錢一兩
)百枚重十兩。
給事中歐陽詢製詞書字
八分篆隷三體
其詞先上後下
次左後右
讀之自上及左。
迴環讀之。
其義亦通。
流俗謂之開通元寶錢。
鄭虔會粹進錢㨾日。
文德皇后一甲跡。
故錢有掐文。
公元666年
唐乾封泉寶(高宗乾封元年鑄。
)一當一。
二銖六絫。
唐乾元重寶徑一寸。
當十
每緡重十斤。
後(代宗時
)改一當二
公元674年
重輪乾元錢徑一寸二分
文亦曰乾元重寶
背之外郭重輪
當五十。
每緍重十二斤。
號重稜錢
後(上元元年
)改一當三十。
後(代宗時
)改一當二
後唐(李氏)鐵錢當二
鐵錢六。
銅錢四。
湖南(周行逢)乾封泉貨徑一寸。
當十
太平通寶錢。
太宗親書淳化元寶
作眞行草三軆
自後改元
必更鑄。
年號元寶爲文
宋景祐元寶仁宗時銅(一作鑄)銅錢百枚重八兩。
鐵錢百枚一斤三兩四銖八絫。
宋(開寶中)銅錢一當鐵錢十。
陝西銅錢一當小銅錢十。
後一當三。
又一當二
河東鐵錢一當小鐵錢十。
又大鐵錢二當銅錢一。
又三當一。
又五當一。
小鐵錢三當銅錢一。
夾錫錢當二
當十鐵錢
公元465年
宋崇寧監鑄御書當十錢
每貫重一十四斤七兩。
用銅九斤七兩二錢
鉛四斤一十二兩六錢
一斤九兩三錢
火耗一斤五兩
每錢重三餞(一作錢)。
荊湖江浙當五
小平錢(紹興初鑄。
)一當二
公元1208年
利州大錢(嘉定元年鑄。
)一當五
宋大觀大錢
徽宗親書。
  錢法要在不惜銅。
不愛工。
盖取利厚者錢必惡。
取利薄者錢必精。
有司之臣不務取利。
而節其斂散而已
夫錢斂而不散則朽腐而止。
散而不斂則耗亡而止。
是故之而已。
古之屢易錢幣者。
欲其不失輕重之權也。
本國之錢。
一定而不
能易。
當一當二之制。
終亦不可廢。
宜稱物而無偏也。
且無銅坑
往市於倭。
固不裕於用。
近者以經用之窘。
輒募富人而鑄錢收其利。
其利旣少。
而錢乃輕薄易壞
籌國不可不念
錢譜甚多
而余不能悉考。
撮其要而錄之。
以据其得失分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