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硕斋稿卷之六 (自动笺注)
碩齋稿卷之六
 曾傳秋錄
  
[曾傳秋錄序]
公元1799年
  賤臣己未居憂之時。
先王御札諭以依朱子寒泉故事
往復經義爲可。
賤臣大學疑晦之義。
錄之小冊獻之
卽賜答敎
命名曰曾傳秋錄。
中庸只成疑義
未及賜答。
龍馭莫攀。
蟻蓐未遂
對此書。
不覺淸血被面而已
 天降生民
則旣莫不與之以仁義禮智之性。
所謂性者。
書之降衷
中庸天命是耳。
往古來今
堯舜路人一也。
朱子又曰。
天之生民
各與以性。
大抵各之爲言
不一之謂也。
故言變化則曰各正。
上下則曰各從。
卽人與人同。
物與物同所以爲分界之處。
而旣云生民。
又云各與者。
何謂也。
單指氣一邊
不及本然之故歟。
孟子只言性善
未甞言氣二字
惟於口之於味一章
氣質本然
兩項對說。
孟子不知有氣質。
專主之者善而然乎哉
誠以學敎陵夷
邪說盈塞
不復見先王之盛者。
若不義理倡明之。
陵夷日益
夷。
盈塞日益盈塞
故專以義理
天下昭揭如日星。
孟子所以不在下者也。
孔子相近
孟子曰善。
本然氣質之稱。
已自孔孟而始之。
程朱開口便說。
則後於孔孟程朱者。
秪可守而勿失
奉而勿墜而已
苟或生意見。
評隲彼此同異
攷訂辭意輕重
而徒籍於頰舌
無益身心
則豈所以仰副古聖人嘉惠後學至誠苦心哉。
降衷
天命
降之之者皆理也。
只是太極
此云各與以性。
猶言各具一太極
說之訓。
各爲不一
而有此起疑而條問者。
吾意則以爲未必然
此各字。
異於各色各㨾之各。
得分字義
以此均分萬物
人則全有自明之。
物則偏得而或通焉。
全與偏之若相不一然者。
非是於人如是付予
物如彼賦與也
分之之理固同然
而受之者有殊
爲氣所使也。
尊若認得均分之義。
則各字之義。
自當躍如
大抵是理也。
一散萬。
復合于一。
天子則之
五瑞五等諸侯
及其肆覲
輯其前所班者。
以瑁圭合而驗其信然
夏禹氏君天下也。
執玉帛者萬國
惟其班之。
是以輯之。
欲識各與其性之所以
盍於能盡其性處諦看而覺得一理均分耶。
故曰一理瑁圭也。
五瑞
也。
於諸侯。
如各與其性。
輯而合之無錯。
如能盡其性也。
若是萬國之玉。
皆出於四寸之瑁。
而執此瑁而驗之者一人
今以萬國五等桓圭蒲璧等。
各異其制。
亦可謂之班之不均乎。
一貫之旨。
萬川之喩。
於是乎無間然。
來說又謂旣云生民。
又云各與。
單指氣一邊
不及本然云云
渾說太極則固全。
而各一其性則似偏。
太極圖說各一其性。
卽謂五行之生。
大學序註各與其性。
卽謂五常之性也。
五行之生。
是對太極言者
自歸於氣邊。
各與之性。
只是一箇在我之道理
恐難便屬氣邊。
然則當於各一各與之分。
可以氣質本然之分者耳。
性氣也。
伊川有性卽理也之語。
可與孟子性善表裏看。
而今精約說性之字義。
則非氣而何
強力湊附。
而曰性只是云爾
則天所賦人所受以上
當更別有一理在於理前耶。
夫子易於論語
只從氣質邊揭訓者。
大哉夫子
豈欺後學
聖人遠而異端蠭起
不惟不言性善
或曰惡。
或曰善惡
本然之旨。
大中之軆。
將無以闡揮。
孟夫子首言性善
豈不卓越千古
功光孔夫子也。
又况伊川繼而明之。
自是厥後
孰不知人皆有本然之性。
本然則皆純善乎。
然而世儒徒知本然之爲純善
而反忽於氣質之性。
爲有生之頭腦
著書立論
不勝紛紜
故曰孔夫子在孟子時
則不可不說出本然
孟夫子在今之世。
則亦不可不還說出氣質。
譬若傳言大本
朱夫子只將人心道心不雜不離之義。
特言於思傳之序。
以是益知孔孟之訓易地則必各不同
自非孔子子思孟子朱子地位
後人何敢輕易說道
說下儘好
 下答中人全有自明之。
物則偏得而或通焉者。
無容仰議矣。
原初太極之理。
人與物同也。
仁義智之禀。
物不得全
則氣之偏。
理亦偏者是也
若以知覺運動
寒煖識飢飽。
人與物未甞不同
遂謂仁義智之均分而共賦。
豈有是耶。
牛之畊。
馬之載。
犬之司夜
鷄之司晨
皆渠本然
非拘於氣質與人不同者。
朱子所謂萬物之異軆。
氣猶相近
而理絶不同
其然乎。
或曰
人物之性無不同。
循性之道不同。
性與道。
以爲異則非敢知。
以爲同則人物之道異矣。
性安得同乎。
或曰
人物言之。
一本頭腦
則指逈然孤獨故同。
此謂天命之性。
爲理之本也。
萬殊分派
則指着於事物故異。
此謂率性之道。
爲理萬殊也。
朱子曰。
人物得天地之理以爲性。
得天地之氣以爲形。
不同者。
獨人於其間
得形氣之正。
能有以全其性。
或者之說。
由於朱子此訓。
以前答中全有自明
偏得而或云云
仔細看得
則吾所謂全有偏得之指理指氣。
自有涇渭存焉。
惟在覽者自得
吾於致格之工。
尙在日有孶孶之中。
道與器之分豪剖析
窃附三緘之戒者。
深有取於夫子罕言之義耳。
公元1189年
 八歲小學
十有五年入大學
上達下。
貴賤殊也。
如成盛際
未聞康王穆王入學
而惟殷之高宗
舊學甘盤
則自灑掃應對
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果依大小之節。
循序以進。
一如朱夫子之訓歟。
豳之七月
后稷公劉
之無逸。
言大王王季文王
積慶累仁。
維持鞏固數十百年之遠者。
在於朱瑟雅奏
洋洋謨訓
追述祖功宗德
而俾後人明徵定保。
則不學校節目之詳。
而有足以學其學焉歟。
今离明繼照。
睿學天縱
聲律身度。
卓越千古
國家無彊萬億之基。
基於斯矣。
謹按朱子之序大學
淳煕己酉之歲。
公元1789年
而因又推演三綱八條之義。
上封事。
所謂己酉封事是也
一曰
講學正心
其二曰。
修身齊家
其三曰。
便嬖以近忠直
其四曰。
私恩以抗公道
其五曰。
義理以絶神姦
其六曰。
擇師傅以輔皇嗣
其七曰。
精選任以明軆統
其八曰。
紀綱厲風俗。
其九曰。
節財用以固邦本。
其十曰。
修政事以攘夷狄。
天下國家要道先務
孰有京於輔嗣
而置之第五之下何也。
大學所以爲敎。
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餘。
故乃於封事
先之誠正修齊而後
及於詒謀燕翼之方。
不但學敎次序秩然不紊有如此。
亦可以見我朱夫子精神心力之無不周
高明而盡精微也。
窃甞以爲大學衍義
非始於眞文忠也。
卽此封事爲其權輿
雖臣倣賈生保傅之傳。
以效願忠。
納德之誠。
亦無出於朱子之序與封事者。
幸聖念之財擇
而仍賜鐫批焉。
古者敎人之法。
八歲小學
十五大學
列于學校
天子之適子。
至于凡民
皆入于此
周之康,穆之與序士庠生序其齒。
豈可以不見於經史疑之耶。
至於高宗之學於甘盤
未必一一皆合於次第節目
而自心及身
自家及國。
以事父之道事君。
待人之道待國人
嘉靖殷邦之功。
丕顯於五十有九年之間。
故書曰。
終始典于學。
其始云者
小學之工而何
其終云者
亦非大學之道而何
然則循序以進。
雖謂之一如朱夫子之訓。
未爲不可
何况大王王季積累鞏固之業。
啓我文王
文王以煕敬壽考之謨。
詒厥後昆
正今日之所可取法。
來喩勉我。
是哉是哉。
吾欲勉勉
爲祈永祝嘏之本。
朱夫子己酉封事之以輔皇嗣條。
叙之於第六條者。
夫子本意
以上五條
歸之於孝皇之身敎
於此益知夫子告君之精義
 下答中小學大學之敎。
誠如聖指矣。
論語門人小子章。
始言灑掃應對進退之節。
程子曰。
灑掃應對精義入神
貫通一理
有是哉斯言也。
大學所謂物有末事有終八箇字
見於此章。
夫子先敎灑掃應對
可謂知所先矣。
於此有以知子循序按節之工。
大德不踰閑。
小德出入之說。
何其敎人法相反也。
小學大學
敢於下復之辭。
又煩控禀。
先敎灑掃應對固是矣。
小德出入云云
先儒亦言其
不能無弊。
正與雖不學謂之學矣之說當同歸
出入與謂之學云者語病
從他語病
斷章取義
以辭害意
則於學者務本之工。
益甚鉅。
臯,夔,稷,契何甞讀書
喜起明良
豈外於學哉。
橫渠之如許好資品
而早悅晩逃。
一朝勇撤。
則亦可以成德小德少之耶。
大抵未學之學。
卽則以學文之學也。
謂之學之學。
卽道問學之學也。
大德大本
小德細節
此亦以觀過知仁聖訓恕看。
則亦或不悖耶。
篇題
 曰學者由是而學。
庶乎不差
程子所以垂詔來世者。
區區竊有疑焉。
格致誠正
修齊治平
大學極功
聖人能事也。
學是書者。
當以極功能事準的
如射之至鵠。
而今也只曰不差
不差之猶過。
而曰以庶乎
則有非後學可仰認者。
不差云者
易繫之戒差毫。
庶乎云者
若顔氏之其殆庶歟。
或以初學入德之門也。
故但言其向學次序
不及盛德功效而然歟。
學者大患
多在於路頭差。
盖是路也。
卽行聖域第一步。
一或爲差
眼眩於朔南之歧。
而身隨乎燕越之輪。
東馳西騖。
七顚八倒
則顧何以直入夫子
墻中。
觀其百官之富。
宗廟之盛也。
譬則的也。
譬則路也。
由射於百步之外。
必使矢路如繩之直。
然後方可言箭箭中紅之妙。
未有矢不繩直而能奏鼓淵淵也。
今夫大學一書
卽作聖之準的
先儒三綱譬之屋間架
八條譬之室屋什物
則欲入此室屋而用此什物者。
不先尋其門路而入焉。
已失階級次第
幾何而不別處走耶。
故曰由是而學。
庶乎不差
不差云者
其次序之或差。
而未窺乎聖學閫奧也。
庶乎云者
其次序之不失
而漸臻於聖學地位也。
此莫非慮初學之或差路頭如是爲說也。
觀乎由是二字
則程夫子之意。
可以章章者。
而其不可與毫差之差殆庶之庶一例看。
亦有不待言者
 下答中觀乎由是二字
程子之意。
可以章章
顧蒙迷之見。
得以披雲覩日。
敢云細幸。
此所云不差
卽謂尋門路而由階級者。
中庸篇題久而差云者
如是義。
不是差誤傳授之謂耶。
爲學入手處。
又此禀裁。
久而差。
卽序文中愈久而愈失其眞之意也。
聖人心法之久而失眞
學者門路當下失序
尊必欲混並看。
又何也。
須更詳之。
一章
 明德者。
心統性情也。
近世學者
多以明德單指爲心。
故其爲說曰。
虗靈不昧
衆理萬事者。
本然之心也。
爲氣禀所拘者。
氣質之心也。
惡是何言也。
大抵心者。
氣之精爽也。
性之郛郭也。
顧安本然氣質之可論哉。
洵如學者之言。
帝所謂人,道。
亦出於兩箇心軆
而夫夫也各具人心之心。
道心之心。
東西幷峙。
屹然相敵
兩陣然矣。
寧有是哉。
朱子分別心性
而曰性爲太極
心爲陰陽
豈不以性爲理而心爲氣哉。
譬之水之器。
器是心。
水是性也。
偏信靈覺而爲本心
釋氏之彌近而大亂者也。
後先程朱
能聞君子大道游察院,呂汲公諸人
已有橫走䓗嶺之歎。
及至陸子靜之下樓頓悟
王陽明之滿街是聖。
蠢動含靈
皆具佛性
一世入於西域異類矣。
惟我聖明堯舜之姿。
君師之位。
道接千聖
學冠百王
正學
闢邪說。
有以繼天立極
化民成俗
亶在導卛之間施措之際。
敢於請敎之書。
請留神焉。
心一也。
豈有人心道心兩箇心乎。
理與氣判異。
豈可捏而強合乎
吾則惟知朱夫子之訓焉。
有曰察夫
二者之間而不雜
守其本心之正而不離云云
不雜
則此謂性命形氣不可混。
不離
則此謂此理本然不可忽也。
大凡言心
便可屬之於形以後
這箇本然之理。
未甞不在這箇腔子之中。
譬之人性如一團火煨在灰裏
其中自有發開便明之理。
明是氣。
之者理也。
近世學者之論。
不必題外語。
 下答心字之敎。
三復莊誦。
有以大聖洞覽理氣達識眞知
顧臣憃愚
何敢贊一辭哉。
第聞朱夫子之言。
心性自有分別
靈底是心。
實底是性。
便是理。
便是盛貯該載
敷施發用底。
臣甞以爲從古論心說性百千萬語。
都不出此三十字。
苟從天道流行之時。
極本溯源而言之。
則理自純粹
氣亦湛一
而曰心曰性。
卽是以後也。
故以理氣分別心性
心焉而曰虗靈知覺
性焉而曰仁義禮智。
仁義禮智理也。
虗靈知覺氣也。
虗靈故知覺。
知覺虗靈
然則本然氣質屬之於心者。
可謂不及說不去處。
大抵太極一本
陰陽爲分殊。
及到分殊之時。
不可有善無惡也。
今若謂之一般純善
則是二本也。
佛氏之認覺爲性
王氏之
公元前1102年
認心爲理
貽害後學
受弊於斯文。
不以觀心
有如頭上安頭
則此不可不明卞而痛斥者也。
雖以黃文肅嫡傳
人心道心之說。
以爲人道相對
易之道與器。
孟子之氣與義云。
後生小子聽瑩之歎。
庸其旣乎。
朱子曰。
心之知覺而已
人道之發。
俱是氣發理乘。
而本非貳歧兩轍分界出來
故其言如此
人莫不有是心。
心莫不具是性。
心爲器而性爲道
近世主張純善之論者。
得不近於達摩面壁九年
只說人心至善之歸耶。
曰心曰性之解。
雖有所戒於尊。
何可膠守。
略於首條。
有數句強答者。
自顧不免如噎在中
何可一味擺脫
不嫌其放倒耶。
孔孟之後
程朱詳言之。
今之人若就聖賢之訓。
隨管窺而領略之。
則是猶羣飮於河。
各盡其量。
量之大小
特各在其人。
以此答於尊。
未知如何耶。
首章
 道之大原出於天。
所以命者。
至善所存也。
中庸先言天命之謂性。
次言率性之謂道。
大學傳之首章
先言明德
言明命。
恐有倒序
歎矣。
或者重在顧諟
次之於克明之下云爾
顧諟之下。
又承以克明矣。
抑重在明德
先之明命之上云爾
明命之下。
又承以明德矣。
未始爲人
未始不爲天。
明德明命
不可分二之矣。
文理接續
血脉貫通
朱夫子大學
八字打開妙契默識者。
而顧此疑晦
尙未剖劈。
幸有以裁諭。
俾開蔀見。
明德明命之序。
豈有先言後言之可言者哉。
明明德之明字
卽與顧諟明命顧諟字同義
明德本心也。
得於天以後之稱。
明命中庸首章天命之謂性也。
又欲於此細析明命之義。
明命之命字。
屬於天命天字
明命明字
屬於天命之謂性之性字。
吾則如是看得
未知如何
 下答中明德本心也。
大哉一哉
聖人之訓也。
爲章句中以心言明德之旨。
而心者氣也。
言心
捨氣不得
有氣
純善不得
所謂明德者。
但指此心之光明
而不帶氣說去而然也。
考諸庸學或問
段落分明
不可誣者矣。
言心
捨氣不得云云
固是。
有氣
純善不得
所謂明德者。
但指此心之光明而不帶氣說去云云
不可
朱夫子知言
以爲同行異情尙可
同軆異用不可云者
於此借用
來說所謂不帶氣云云
必錯看前輩本然之心之說而有此問。
可歎
二章
 明明德於天下者。
自明明德
推以新民
天下皆有以明其明德
則堯,文王明德自明
而又明之於天下
用做新民之化者也。
若湯之盤銘
新民之義。
自新之辭。
湯雖反之者。
反之聖人也。
所謂新字對舊染之汚。
則曾謂聖人如是耶。
陳定宇以爲德日新之蘊。
仲虺發之。
湯采以爲銘。
湯,仲虺所以言新字之前後。
何以的定於數千載之遠乎。
其前其後之溯以究之。
實無關於新之本旨
舊染汚俗
咸與維新
仲康已先湯而言之。
則其於新民之義。
胤征較緊於盤銘
然傳二章引用
則在此而不在彼何歟。
意者湯之作銘也。
泛言其濯舊滌染之工。
使夫天下後世之人。
所以警策而已
不但自己日新而然歟。
然則日新卽民之自新也。
故其下節自新者之振作
歸之在上者。
以爲層級階梯
從可知矣。
未有先儒之明訂者。
玆敢仰候指敎
湯是反之之聖也。
反之以前
豈無舊染可新乎。
只以德日新看解。
未有不可
如此看。
則與溫故知新之新。
其義甚襯似。
而卽無論舊染可新之新。
德日新之新。
與知新之新。
其實則新是同義
德日益新。
今日以前之猶未到得十分
可知矣。
溫故然後知新。
溫故之前
不能溫得十分
可知矣。
雖與舊染可新
輕重之分。
而其爲有可新之跡則誠有之。
所以性之反之之有層節也。
及其聖敬日躋
至于聖域
何敢便說有舊染而始可新乎。
至於日新歸之於民之自新
吾未知爲信然
然而章句
則釋新以人之洗濯
苟日新之苟字。
出發
三復玩味
其味津津
如是看則都妥帖
 下答中性反之之有層節。
聖敎若丹靑。
而張子曰。
而後有氣質之性。
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
此與孟子集注所謂堯舜不失其性。
武善反其性。
同一義也。
湯武所以善乎反者。
於何考得耶。
且其用工次序
於何處。
有如百里者盡百里
不止於九十九里。
然後可以大聖地位
然則及其成功
堯舜湯武一也。
而邵子以春夏秋冬排比三皇五帝
何歟。
湯武之善反。
後人何敢議到。
苟強焉。
仲虺之誥。
丹書一篇
或可考得耶。
其曰建中于民。
卽思傳所謂大本也。
其曰敬勝怠則吉。
帝典所謂欽明文思安安也。
至於康節皇王帝覇之詠。
未可謂醇乎醇。
四時排比
亦非深加講究之義。
三章
 盛德至善
堯舜禹湯以後
文王追琢其章
玉其相。
以之綱紀四方
則其講習討論之事。
省察克己之功。
比之衛武公
自有賢聖之分。
而夫所謂四方綱紀者。
亦謂其天下之人振作而咸歸。
則民不能忘是耳。
然則爲此傳者。
不以棫樸而以淇澳
無取捨之失歟。
朱夫子章句大全
不言衛武公所以致此。
而秪解其訓詁者。
自有深意
盖欲明傳之者取其義。
不及其人之意歟。
棫樸
專言新民至善
淇澳
兼言明德新民至善
爲學次第之詳。
棫樸
較又縝密明白
曾聖之取此章。
其然耶。
章句不言衛武之所以致此。
有若微意其間云者
决未知其爲然
如來說。
九章三引詩。
不及關雎
亦當起惑耶。
 下答中不言衛武。
决未知其然
意亦不外於此
矣。
古人之引詩也。
斷章取義
以辭害意
魯僖公思無邪
蔚然三百篇之宗。
蘇氏以爲爲詩者未必知此。
孔子合於心。
是以取之。
臣亦於此章。
以爲衛武固賢也。
若其道德光輝之盛。
不能詩人之所咏歎矣。
洵如詩義
則雖文王何以加此耶。
說是矣。
思無邪章。
吾則曰爲此詩者其知道
坡解亦堪備之一說
四章
 先臣甞問於先師韓元震曰。
明明德爲一綱領。
新民一綱領。
而止至善
則不明德外別有所謂善。
只就明德中到得極處
不是新民外別有所謂善。
只就新民到得極處
則此一句恐非別綱領
先師答曰。
至善
只是明德新民之做到極處
不當明德新民之外。
別爲一綱領者。
盛諭似矣。
夫子連下三在字。
可見其共列爲三綱領。
使夫子果如高明之意。
則必不爲連珠說矣。
曾子之傳之也。
明德新民二傳
幷說止至善之意。
而又別立一傳
以釋止至善者。
別爲一綱領之意也。
臣於父師問答
無容議爲。
而甞有疑晦於傳之四章者。
一章
曾子孔子之言。
而傳十章
所以敷衍闡發三綱八條之旨。
則忽於第四章
釋本二字
恐似突兀
其所本末
亦非別般物事
明德
新民爲末。
自首章至三章
雜引經訓
緊束堅把。
字字精彩
莫非釋明新之本末
則更將本末而別作一傳。
以著三綱八條之外。
其所發凡起例
未知爲恰然。
朱子曰。
以經之本文乘之。
屬於此。
與程伯子所以定者
大相逕庭何也。
四章釋本一段
經首章別立止至善一綱
 下答傳四章別釋之旨。
臣固仰信聖訓
而物有本末者。
明德
亂者。
身爲
本則一也。
或以明德
或以身者。
何故耶。
此謂知本之
卽謂明德耶。
抑謂身耶。
物有本末章。
釋以明德
就明新分言也。
末治章。
釋以謂身。
身家分言也。
一指綱領本末
一指條目本末
苟非吾朱夫子直接洙泗盛德極工
安能若是形容乎。
何况明德
在於三章
謂身。
在於七章
聖人文章
如日月之高照耀。
讀之自有手舞足蹈之趣。
五章
 
格致章之補缺
朱夫子平生大力量也。
格物之於大學
堪輿家最初起峰。
人而不知格物之義。
則遺其本而捨其源也。
然而遠言湮。
正路榛荒
扞御外物
司馬公之說也。
扞去外誘
孔周翰之說也。
精神易敝。
陸象山之說也。
格其非心
王守仁之說也。
格眼之格。
王心齋之說也。
喙爭鳴。
不勝摟。
若非朱夫子前聖微意
後學眞諦
黃花菉竹
只自歸於般若眞如之科矣。
大抵人性皆善。
而其有不善者。
氣禀物欲也。
使人人者無氣禀之拘物欲之蔽。
則其知也亦無不善矣。
更安用格致之工耶。
然則格致二字
中人以下所以勉焉者。
不可擬議上智地位耶。
六藝名物
七政圖書
聖人不可不致而後能知。
夫子每事之問。
亦爲格致中一事耶。
至若帝王所以格致
則當以知人爲先。
唐堯之廷有四凶何歟。
知人則哲
惟帝其難。
齊桓公管仲易牙
漢孝武汲黯公孫弘
唐德宗盧杞陸贄
宋神宗范鎭王安石
千古志士仁人懊恨嗟咄者。
若使齊漢唐宋之君。
以其知小人可用
反之君子不可不用
則其爲治豈止於斯哉。
然而
知其賢愚不能用舍
與不知不遠。
知之非艱。
行之惟艱。
豈非人君炯鑑耶。
知者所以行之也。
旣曰致知
則包得行意。
理氣之元不相雜。
可以不言而喩矣。
伏未知如何
格致之義。
訓詁論說
幾乎汗牛馬充棟宇。
而其要旨
不過窮理二字也。
吾之所知
以至於極處
則這極處卽亦事物之理十分到底地界
大抵知之未至。
由於理之未窮。
窮此理則物之格在其中
曰致曰格。
不可相混
不可相離
因其吾心之靈已知之理。
明之窮之。
彌堅彌鑽。
則久當豁然
此政放翁所謂明日雲開萬里
此乃知之致時。
物之格處。
譬之磨鏡
磨而益明者如知至
鏡得至明本軆而來照者如物格
於是乎不可混。
不可離之所以然
不難卞也。
諸家之說。
將此而衡尺之如何。
大學始敎。
使學者用工於格致。
如來說。
固爲向學初程
而觀於程夫子之說。
則擧一部大學
而歸之於初學入德之門。
然則平天下。
亦可歸之於初學向學初程乎。
文純文成以求放心之並屬舜顔與否。
往復辯訂
其說多可觀。
兩儒之邃見達識
猶且未免參差爛熳同異
後學之萬萬不及者。
宜其起
此惑也。
吾則於此自信吾見。
常曰中人以下
勉焉而爲。
上智以上
不勉亦爲云云。
若曰不可擬議
則其將就八條中。
刪却格致二條
豈其乎哉
有因是而復焉者。
格致不可擬議上智
則誠何獨不然
誠正如此
三綱明明德之明字
亦當以勉強用力看得之耶。
書之贊堯之德也。
始言欽明文思安安
安安者。
不待勉強也。
終言上下
格之爲言
至也。
不惟性之之德。
四垠神人
神人亦自有來格之理。
雖謂之致上聖功用
未爲不可耶。
兩間件件物物
何莫非吾人致知中一事。
知人未必於是
但盡吾知則自可知人
知人爲盡吾知之工則不可。
來喩帝王格致
當以知人爲先。
若是匹庶格致
又當何先。
致知或可屬知人
物格尤欠黏着
却恐爲語病
望須更商。
來說以爲知之所以行之。
旣曰致知得行意。
大抵一致字於知字之上。
則致便帶得行意思
於此句。
斷曰包得行意。
誠心正之目。
却歸贅疣
未知其可。
 下答中格字之義。
拜手擎讀。
欽仰感誦。
益仰前聖未發。
後聖有以發之也。
大凡格者至也。
堯德之
盛。
無遠不至
上至于天。
下至於地。
故曰格于上下
與禹貢之漸被曁訖。
其義相似焉。
格物之格。
如格于之格。
物格之格。
如來格之格耶。
格物如格于。
物格如來格。
來說甚當
而前答中吾亦如是說去。
旋卽結之以未爲不可也者
窃恐後學藉用此答。
格物物格之工與功。
便謂之平天極處地位
致知知至以下條目
將作閒說話
聖人寧爲剩語
此意不可不深會。
六章
公元前1091年
 傳之六章
卽爲善去惡之大頭腦也。
故第一節言善。
第二節言惡。
無論善惡
結之以君子愼獨之戒。
第三兼言善惡
四節言其爲善去惡之功效
不言愼獨而言誠意
以照第一發語之義。
首尾一百有二十言之間。
八𤗄玲瓏
四柱匀停
一空缺。
無一滲漏
如是分解
不悖意義歟。
顧臣班聯邇密。
二十年
侍中淸讌
大學至此章。
敎以曾子誠意爲毋欺。
朱子以毋欺爲實
實是毋欺。
毋欺是實。
正言反言之間。
千載一揆
若使爲善之心。
一毫徼福意思
去惡之心。
一毫矜人意思
便不是誠。
臣退而書紳
奉若球璧
櫽括於中者。
所謂誠之爲言
不徒以毋欺二字勘之。
如自疆不息
物與无妄
莫非實底道理
潛龍確乎不拔
舜之也。
人不知而不慍
夫子也。
此固屬於愼獨之工也。
禹决九潦。
湯征四國
文武一怒而安天下
動時也。
以至顔子不違
曾子日省
孟子之不動心
周子之靜。
程子之敬。
邵子之數理。
無往而非也。
至我朱夫子幾之訓。
則抽關啓鍵。
示我周行
人皆可以入其門庭
幾之審也必謹。
然後意可也。
然則其所謹之之工。
何者爲先耶。
發於心之謂意。
而欺者誠之反也。
天下至誠
能盡誠之之道。
而雖在學者。
穿過此關。
然後始可免鬼爲人
來喩所問謹之之工。
吾則曰莫先於敬一字
朱夫子有言曰。
常存敬畏
雖不見聞
不敢忽。
又曰。
跡雖未形
幾則已動。
人雖不知。
獨知之。
於此尤加謹焉。
謹獨之工。
本之敬畏
常常提掇
常使此心存得大中本軆
則發必中節
中節之謂和。
和則心廣軆胖
乃誠其意之極工
 下答中敬畏之敎。
聞命矣。
者。
無可以把執。
無可形容
故以正衣冠。
瞻視
持敬之資。
如威儀之德隅
衣冠瞻視
不可不正
不可不尊。
而陸棠之
非不正且尊也。
因不知其直內
其弊至於失身
然則直內方外夾持而交須。
然後可以矣。
先正李珥曰。
直內
存心也。
方外之義。
應事也。
儒臣韓元震曰。
畏固非
朱子以近之爲言畏則自然能敬
於此二者。
服膺不已也。
主敬之工。
不過主靜
偏於靜。
則其弊也不入於禪則歸於老。
今以衣冠瞻視之正且尊。
只此
則其弊反有甚於偏靜。
若不制之於外。
無以保得在內本軆
所以抑詩敬箴之如說得
存心與畏。
自然能敬之說。
亦甚恰好
大抵存心也。
不得不收斂
收斂
威儀何以
且欲自然能敬
不得不使其心兢兢
不容一物
常念未有箕踞而心不慢之戒。
箕踞獨非威儀中一節乎。
七章
 此章四所有者。
卽可已而不可已者也。
不憤不啓。
近於忿懥
臨事而懼
近於恐懼
樂山樂水
近於好樂
所以立。
近於憂患
顧臣蒙迷之見。
以爲不正者。
非有此四者而然也。
四者不得正則心不
云爾
若曰才有此四者。
便不得其正。
三月不知肉味
亦可謂心不在之病耶。
明白指的
殊異論語之絶四。
朱夫子章句
謂以人所不能無者。
闡明傳文之餘意。
而四者之爲病固均矣。
其中分其淺深輕重之別。
淵氷之戒。
苞桑之圖。
不可瞋目語難耽淫盤遊者。
同日語也。
四字
雖謂之可已而不可尙可
而四有所。
亦謂之可已而不已不可
四者心之所有
不可使之有所私。
夫欲食欲飮。
聖凡之所同然
而才有形氣。
當有所欲。
須使無求不及亂。
可免於不得其正。
大抵四有所與七情
訓義稍殊。
喜怒憂樂
此乃形氣所不能免者。
中節則謂之和。
天下達道
而發以前
只是渾然全軆
炯然一理
至於此章。
忿懥恐懼好樂憂患四者之名目
與思傳單說喜憂樂
不可混幷看。
其爲不得其正之弊。
未必關於有所二字
忿而懥。
已違於可怒在彼。
餘皆倣此。
來喩所謂不正非有此四者。
四者不得正
則心不正云爾者。
何乃太忽於探賾之工耶。
夫子三月不知肉味
謂之喜可也。
謂之樂可也。
魯論本文
何曾有好樂之語耶。
來喩又以四者分屬於聖訓者。
尤有不然
憤是發憤
食之憤。
忿嫉之忿。
音義判然
何况懥是書所謂叨懫者耶。
下三者之取譬
亦皆未知爲是矣。
然而此章之四者。
未可純善
亦難勒歸之於欲之流於慾。
則與論語之絶四不同云者
此則來說甚是
而四者之淺深輕重
別無深旨
不必致究。
 下答四有所之卞。
有如身遊夫子之門而得聞孔曾之訓也。
有問於人者曰。
四者之中。
喜樂似未甚害。
答曰。
酒色之害。
皆喜樂爲之也。
此言有足警發
方其喜樂之極也。
不知其縱而至於亂。
則其爲害豈下於三者耶。
先儒有言曰。
氣之决驟
軼於奔駟。
敬則銜勒也。
情之橫放
甚於潰川。
敬則隄防也。
敬是徹上徹下之工。
無處不在
無時不有
意之所以正。
心之所以誠。
惟敬一箇可以該得矣。
敬是大學之大旨。
何處不着一字
而旣曰所以所以正。
又曰一敬字該得所云者尙可
該得云者何謂
朱子於思章句
雖示通看動靜微旨
而今誠正工夫
便謂之該得。
其可乎。
八章
 此章始言好而知其惡。
惡而知其美。
愚見每以
好惡二字
盖自三章始。
而通十章宗旨無出於斯矣。
何者
三章盛德至善親賢樂利
四章之使無訟。
五章表裡精粗無不到。
六章惡惡好好色。
七章之四有所不得其正。
九章之仁暴。
十章絜矩
直言婉言
細究其脉逕。
則皆從好惡說。
權輿於經一章厚薄之訓。
豈不好惡統於知。
致知大學之所必先者乎。
然而好惡所以得其方者
惟公與明是耳。
天下國家
不可以循一己好惡
獨斷聦明
故使之卽其所養之中。
而因其所發以啓其明之之端。
旣又曰咨。
兢兢業業
而猶不無偏私失中之慮也。
於是乎天下好惡
亮天工焉。
是以十章
明言好惡相反
是謂拂性之義。
而遂及於上而好仁
下而好義
與夫所好好之。
惡惡之之事。
以爲治平之大要。
夫子所謂仁者好人惡人者也。
於此反復探賾
淫液咏歎
有以孔曾夫子萬世太平至公血誠
自不覺感激而泣下也。
顧謏劣之知。
恐有硬解錯認之失。
玆敢仰質於萬幾之暇。
而惟聖明聖而益聖之美。
新而日新之工。
有非螢爝之光所可仰裨。
食芹獻之忱。
有寓於經旨請益之中。
敢蘄淵鑑俯燭焉。
今日師道在上
義理精微
豪分縷析
千世在前
百世在後
聖人復起
無容措說。
橫目之列。
往往不從不卛敎之歎。
中夜不寐。
蹶然而起者屢矣。
朱子中庸首章
禮樂刑政裒然爲修道之本焉。
意者聖上出治之法。
禮樂勝而刑政不足而然也。
然而道齊之間。
免而無恥有恥且格
自有梯級
臣固不敢刑政二字進言鑽仰之地。
愚衷耿耿
有此附陳
皇仄皇仄。
三章以下章章
有好惡底意思
歸重於經一章厚薄之訓。
又以好惡謂之統於知。
所以得其方。
曰惟公與明者。
來說甚是
但公如衡明如鑑。
在於察之之如何。
而其察之之工。
先致吾知。
然後物之來照者。
自不敢掩其姸嗤。
又其能致吾知之道。
在於事物之理。
於其理若未窮。
則知有不盡
得以察之。
旣至而察之精。
這般以後
特一而守之而已。
精一二字。
千聖相傳之大大法也。
後之人主之有天下國家者。
惟其察之未精。
以是守之未堅。
其所施之於事爲注措之際者。
亦未能大畏民志
長夜昬衢。
一轍滔滔
大抵師之所在
道之所存
而今師道不在於下。
不在於上。
今日先務
在於修明此道。
吾所夙夜慥慥也。
 下答中精一二字。
程子所謂遠如天近如地。
其遠也。
若不可得而知。
及其近也。
亦可得而行者也。
聖上孔孟之統。
而處堯舜之位。
天勤民。
崇儒重道。
義理樹風敎。
時則一治之運。
而俗則無三古美者何也。
望道如未之見。
帝王盛節
師存而道亦存。
古今通誼
顧臣私憂過計
窃有惜於我聖上撝謙冲挹
聖不自聖
旣有菲薄之意。
又多退縮之思。
光御二十餘年。
治不徯志
做小康。
則是豈聖上所以自期
臣民所以仰望者哉。
臣甞奉敎君子
豈忍爲諂媚之態。
以溷崇聽。
禹,臯陶之贊堯。
以臣而尊君也。
子貢有若之贊夫子
以弟而尊師也。
臣則兼有之於三代之後
吾生可謂榮且幸耳。
伏望聖明慨然師道自任
奮發振作
丕新一世耳目
世道之光。
生民之福。
此豈臣一人之言也。
後千百載。
有想其時爲之感涕者矣。
難逢者時也。
時不可失
惟聖念之。
穆覽遐圖。
有以明其明德至於新民也。
時之義大矣哉。
易曰不見是而无悶
論語曰人不知而不慍
此皆指在下位之君子
然則但當慥慥而已
來喩極是
九章
 仁敬孝慈信此五者。
文王所以止於至。
而爲治國平天下之本。
九章十章
治平之效。
而只擧孝悌慈三者。
其義何居
所謂悌者。
又是五者之外。
曰仁曰敬曰信之中。
當屬何義歟。
一家仁讓
一國化而興於仁讓
則魯有攘貨。
鄒有竊屨何歟。
孔孟化化一家
未及化於一國
臣愚所敢知也。
堯舜之民。
皆能從仁
共工驩兜在廷君子
獨阻聖化。
亦何故歟。
顧天地生物之仁。
飛走無知之物。
宜皆爲麒麟鳳凰
不必虎豹鴟鴞
麒麟鳳凰不常有。
虎豹鴟鴞不常無。
則此亦理也。
聖人在上
梗頑不能化。
自古伊然。
何甞以此而少聖人哉。
然而人君位育之功。
則當以無一物不遂
爲懼爲警。
不當以物有難化而暫忽於涵囿也審矣。
治平章。
只擧孝悌慈三者。
卽亦絜矩之道。
能於邇事者。
當能遠事。
能於遠事者。
亦可以信於國人矣。
悌字之屬於仁敬何者云云
別無深意
屬仁屬敬。
俱無
不可
孟子曰。
孩提之童。
及其長也。
莫不知敬其兄。
有子曰。
孝悌也者
爲仁之本。
有是哉兩說
尊必強欲屬之仁與敬信中一義。
則敬似較襯。
仁讓云云
本言在上自家及國之化。
攘貨竊屨。
孔孟甚事而有此疑乎。
工,兜之屛黜
不在堯時。
常所爲惑。
寧有舜之德絲毫不及歟。
至於四靈以爲畜。
實原於位育之工。
來說甚好。
 下答中四靈之畜。
原於位育。
甚盛矣。
何庸更議
人君位育之功。
久道化成
薰蒸融液而後
諸福之物。
可致之祥。
不期而自至。
若不能躬造三代之盛。
而先有意想於四靈
漢武神馬也。
唐文甘露也。
故虞帝心中。
不曾一箇鳳鳥
簫韶而來儀。
則是自然而然也。
試以大學一部言之。
興仁興讓
爲孝爲悌。
以至聚斂之臣不進於朝。
拂人之政不行於世。
則曰福曰祥。
孰有大於此者耶。
有意想於四靈
正類所謂科前倡
其實有大不然者。
在於科前。
先求倡不可
而並與决科準的
莫或留着於肚裏
必期立身揚名
果是何許道理乎。
做治者。
以爲不及三代爲恥
使動植之物。
風雨霜露之所沾被者。
得其所
休徵嘉瑞
龜龍之屬。
不備至。
自己能事
然後可有可致之理。
苟非然者。
何異孟子所謂自暴自棄乎。
曰虞帝心不曾一箇鳳鳥
吾觀魯論
夫子發歎於鳳鳥不至
如子之說。
孔聖心中
謂之着箇鳳鳥可乎。
十章
 六章之二必愼。
七章之四有所。
八章五辟
九章之二在。
十章六所惡。
所以反復丁寧
詔我來學者。
一節深於一節
無容贅說
而臣甞謂此章之絜矩
論語忠恕也。
盡己之謂忠。
推己之謂恕。
矩者心也。
忠爲中心
恕爲如心
所謂盡與推絜也。
如是看得
不悖大義歟。
來喩以爲此章之絜矩
論語忠恕云者
大軆儘好
論語盡己之謂忠。
此章之上老老是也。
此章之而興孝
論語及人之謂恕是也
然而矩是制方之器。
而俗呼曲尺者。
將此尺絜度之。
老吾老之上老字。
興孝之孝字。
屬於矩。
惟於自然感發興起處。
始可言絜度之意。
此果如何
 下答中絜矩之義。
伏承牖迷之音矣。
絜度也。
矩爲方者也。
上下四方
整齊方平
譬之中庸天下國家
可均之義。
沕然暗合。
所以不患寡而患不均也。
雨露擇地
巖谷
天地無私之仁也。
故人君軆之。
以爲絜矩之道。
而究其本。
物格知至四字是耳。
物格知至之本。
在於格物致知
又其本在於大本之中。
上下四方均齊方平之理。
皆寄旺於吾人方寸間。
方寸天君
附中疑義
  序
 朱子中庸之序。
尙書人道之訓以言之。
而後世心學之說。
盖始於尙書
出道二字
謂之以是心是道學道固矣。
豈有學心之學哉。
若以心爲學
老子之治虗其心也。
佛氏卽心是佛也。
朱子於此
特言老佛之徒彌近而亂。
似是而非之失。
開示後人
而與大學備言雜學之義。
深切較明
所以師心之學也。
慈湖陽明之輩。
又紛然雜出。
則擧天下經儒學士之林。
歸於單傳心印之科矣。
朱子曰。
性是理。
心之知覺
所以具此理者。
又曰。
仁義智性也。
仁愛
以義惡。
禮讓
以智知者也。
以此觀之。
廷授受之際。
察危
精一間者
執中而已
後世所謂心學之指哉。
 上智不能無人
朱子所謂道心爲主
人心亦化而爲道者。
聖人腔子裏。
渾然道心
而無一出形氣者歟。
耳之聽。
目之視。
口之味。
鼻之臭。
一循乎正。
則此所以道心爲將。
人心爲卒者也。
聖人豈專無人也。
 或有問近世講學之士者曰。
允執厥中之中。
在於何處也。
答曰。
在於人心道心之中矣。
噫。
此言之不中
豈待知者而知之也。
盖中者無處不在之中。
故有中廳中之喩。
舜之用中
湯之建中是已。
從人一邊
道心一邊
繩木者然。
分其半而謂之中。
左右佩劒
頭出頭沒
何以把捉耶。
  篇題
 大學篇題
純用程子說。
中庸篇題
則以自家說裒然爲首
而間引程子所以釋中庸訓詁
夾帶說者何也。
或者程子旣成中庸之書。
不滿意而火之
故其說不傳而然歟。
中庸表章
始於李翺
復性之說。
大有乖於率性之義。
則此朱子所以不取篇題歟。
使學者玩索
則其功其効。
至於
公元前1110年
育。
其所有得者。
卽位育之功效
而與大學之能得同歟。
  第一章
 人物之生。
各得其所賦之理。
各循其性之自然
故人則有五常全德
物則一片通處而止焉。
虎狼父子
不知君臣
蜂蟻君臣
不知父子
牛可使耕而不可使馳。
鷄可司晨不可司夜
章章句。
孟子牛人性章註參看
然後可以差錯矣。
顧臣依近日月之光。
不爲不久
常有子貢不得聞之歎。
又敢恭竢明旨
 
曰性曰道曰敎此三者。
及到第二節。
單提道字何也。
中庸一篇
明道之書也。
精神指趣
都湊道上
故只擧一箇道字
足以包性與敎而然耶。
率性之謂道。
兼人物而言之。
可離非道
就日當行底言之。
專主人分。
文理判若兩截
何也。
 天地位。
屬於戒懼
萬物育。
屬於愼獨
所以分槪於致中致和
而吾心正則天地之心正
吾氣順則天地之氣順。
然後林林䓗䓗許多大物
得以涵育聖功神化之中矣。
今有人於斯
不覩不聞之時。
欲驗吾心之正。
則必曰省察而後可矣。
旣曰
省察
則已發也。
非未發也。
然則所謂心正者。
卽涉於致和
而不涉於致中耶。
  第二章
 君子時中。
朱子解之以德。
結之以戒懼
戒懼屬於德耶。
其所以爲德者。
卽知仁勇三達德之德耶。
中庸之爲德也。
鬼神之爲德也。
以至小德大德
皆是一例看者耶。
  第三章
 中庸者。
人所同得。
驚世駭俗新奇高遠之事。
而率普人人
皆能中庸
無一過不及者。
往古來今
漠未聞焉。
堯舜天下以仁。
庶幾近之。
汩陳五行
靜言庸違之人。
不免間於其間
雖以孔門諸子言之。
能於中庸者。
盖亦無多。
夫子所以發歎於民鮮能者。
然以朱子章句所云世衰民不興行之語推之。
使民能於中庸
在於在上者之導率矣。
其義也大學新民也。
尙書平章也。
大抵二章以下十章
皆論中庸首章之義。
而此章則修道之敎。
吃緊說去矣。
愚見不爽本旨歟。
  第四章
 朱子論語子貢問師與商也章。
賢知之過。
若勝於愚不肖不及
失中則一也。
以臣膚淺之見。
窃有起疑者。
張之才意雖高廣
之子篤信謹守
不可遽然分別於知愚賢不肖之界。
而子張爲賢知
爲愚不肖
恐非金秤秤出之義。
然則論語過不及
較輕於中庸過不及
子張,子無異乎。
不知所以之者
夫子乃抑其過而引不及也。
此可與俯就企及之意同看矣。
伏未知如何
  第五章
 孔子單言道之不行
朱子補之以由不明三字
可謂見伏羲之心者也。
一章說軆用。
及至此章。
說知行。
賢知之過。
不肖不及一也。
知者愚者則先言而後言行
賢者不肖者則先言而後言知何也。
所謂賢者。
行之過者也。
其於知分上
似已透得關捩
與知不足行者
煞有善於彼之殊。
而今一例同歸何耶。
迷見則此章之單言不行
不及不明
所以輕重之意矣。
  第六章
 上章言行
故此章乃言知之事。
而執其兩端
其中者。
朱子小大厚薄爲喩。
若曰小與大厚與薄爲兩端而中在其中
則眞所謂一頭一頭輕。
未免偏倚歸矣
故曰於善之中。
執其兩端
以照擇善固執之義。
而或問中以過與不及兩端者。
與此相應矣。
  第七章
 擇乎中庸者。
已能辨別衆理
而求所謂中庸
則其爲知也固盛矣。
匝月之頃。
不能守者病也。
病因何而致此耶。
不如此是藥。
篤行二字
所以篤其行者
亦用何術耶。
所謂不能守者。
行之反也。
章句以不明言之。
歸重於知邊。
亦何也。
  第八章
 所謂弗失。
不違同。
不違三月
弗失則無日月之識者何哉。
三月不違
何異期月守哉。
夫子所謂不及
猶恐失者。
中庸之義歟。
上章言知。
此章言仁
下章統言知仁勇
而上章與此章言知仁處。
皆有主人
下章統言處。
無指的者何歟。
  第九章
 天下國家可均者。
治國平天下之謂也。
治平大學極功
而比之中庸
有易焉。
在昔三代
盛。
治平則能做。
中庸則不能爲耶。
伊尹柳下惠伯夷三聖之任和之淸。
不足以與議於中庸
而禹,稷,曾,思易地則皆然。
合於中庸之道歟。
  第十章
 知仁有資於勇。
不離於知仁。
所以三達德者也。
窃甞論之。
南方之強。
施舍如之。
北方之強。
北宮黝似之。
而孟施舍曾子
北宮黝似子
則雖以子狹隘䂓模
若有金革之事。
其將之死而不悔。
有如子路然歟。
世級漸降。
風氣寢弱
忘讎而事狄。
匿怨友人者。
滔滔一轍
如水益下。
正大光明磊落慷慨之意。
依阿淟涊苟且牽補之態。
文致經訓
晏然自命不報無道云爾
則比之於奮剛勁之氣。
果敢之力。
北首爭死烈丈夫
輕重何如哉。
  第十一章
 君子之所當強。
索隱行恠不當強而強。
半塗而廢之。
當強而不強
自有許多層節許多地分
南北之強。
囿於風氣
則人之居南北者。
一是皆以含忍之力剛強之氣。
不能勝於德義之勇。
而終未聞君子所當強者歟。
半塗而廢者。
謂之君子
依乎中
庸者。
亦謂之君子
君子之稱。
何其無分也。
  第十二章
 道竗無形
形諸器。
故卽氣之幽顯
明道費隱
費隱者。
形而上之道也。
費是道之用。
而隱是道之所以然
眞箇一而二。
二之非是者也。
草堂許曄分上下而言。
一齋李恒能卞之。
李恒不能深知道器之卞。
文正公金麟厚
有以正其訛謬
後生晩學之得免外走之失者。
識見悟解有優於許李兩人而然也。
文正有以啓之也。
生世之後先。
聞道早晩
卽亦幸不幸耳。
第念鳶飛魚躍
率性道。
本然也。
氣質也。
執此推究
物物皆然。
而人在夢覺之關。
未能透得來
則恐當仰煩君師迪之勤耳。
  第十三章
 旣曰道不遠人
又曰忠恕違道不遠。
人與忠恕
軆貼於道。
果無差殊之間歟。
率性之道。
主人而言。
不遠之道。
主道而言歟。
所不願。
勿施於人。
卽恕字工夫
而並言忠字何歟。
  第十四章
 素夷狄行乎夷狄一句
後人不能深看。
許衡,趙
頫之徒。
甘心左衽
曾不知愧。
可勝歎哉。
言忠信行篤敬
尙可行於蠻貊
雖在夷狄之中。
不可離道也。
故如皇朝參將張春
本朝文正公金尙憲
在瀋許多年。
完節全名。
天下莫不聞其義。
屈膝請死之洪承疇李永芳崔鳴吉,姜弘立輩。
不翅黃鵠之於壤虫
則臣於此章。
未始激昂扼腕也。
 臣侍射春㙜
仰覩我聖上御弓矢。
矢發五十。
輒獲四十有九。
正鵠愈小。
而矢獲愈多。
臣甞仰質曰。
今也立新製之鵠於百二十步之外。
其大如掌。
御矢一貫
不揚不留。
臣未知何以致此也。
敎曰。
有似君子
正己而發。
無不中。
五十而留一者。
有餘不敢盡之意也。
臣退而記其事矣。
今當此章文正己反身之方。
敢祈敷示之恩耳。
  第十五章
 此章上一節。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之序。
大學所謂脩身也。
一節
妻子好合宜爾室家之樂。
大學所謂齊家也。
如是看得
得不傷巧否。
  第十六章
 
典禮之彰。
鬼神之秘。
大易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
不可以離氣而言神也。
不可以指氣而爲神也。
聚而有軆
謂之物。
散而無形
謂之變。
偏於散則佛也。
偏於聚則仙也。
若吾儒所以天地功用
在於格致工夫
此爲庸學本於易。
相爲表裏者也。
  第十七章
 因其材之材字。
卽質也。
質謂其形質也。
形質旣殊。
禀賦亦異。
故易曰各正性命。
又曰物與无妄
附子不可大黃
馬壯不可爲牛順。
則此子思所以出生二字
而加之其材之上。
用示有生之初。
有此各因之妙也。
人與物知覺運動由於形。
正通偏塞得乎天。
今也但見知覺運動由於形者。
人與物不甚相遠
以爲人物之氣同。
殊不知正通偏塞之得乎天者。
人與物各異也。
但見直立橫生之形。
人與物各異。
殊不知人與物各異之由於正通偏塞之氣者。
滔滔然也。
凡盈於天地間者
物物皆禀陰陽五行之氣以生。
得其全者秀者爲人
不得其全者秀者爲物。
而理寓於氣。
氣外無形
則人之性。
非物之性者。
性之自異也。
氣之不同也。
人之形。
非物之形者。
非形之自異也。
亦以氣之不同也。
是以
得五行之全而秀以成形
故內而五臟
外而五官
皆得其正。
而其理爲五常全德矣。
禽獸不能得其全。
故形不能具。
如馬無膽兔無脾之類是也
其理不能備。
不能得其秀。
其所不具之形。
不能得其正。
如牛不能耳聽。
不能口食之類是也
其所備之理。
不成爲德矣。
如犬得火之氣。
其理不成爲禮。
牛得土之氣。
其理不成爲信之類是也
  第十八章
 
公元1787年
上祀先公組紺以上后稷
其間爲十有二世也。
情雖無窮。
禮則有限
而比之天子七廟之禮。
並與太王王季而計之。
則爲二七十四矣。
是豈元聖所以制禮作樂之義哉。
此所云祀者。
非建廟而行禴祀蒸甞也。
卽於武成之後
合祭后稷以後先公
天子之禮耶。
然而丁未之祀周廟也。
只稱太王王季文王
則又難以臆解矣。
朱子甞以追王之無證爲說。
則此亦闕之爲可耶。
  第十九章
 宗廟之制。
自七至一
古者世各爲一廟
至漢明
帝。
立廟
祔之光武
後世因之。
一廟異室之制矣。
西京一帝一廟
一廟各有樂詩
東京之合廟也。
不能奏各廟之樂詩
於禮失之太簡矣。
昭穆之次。
太廟百世不遷
二世之昭祧。
四世昭代二世之位。
三世之穆祧。
五世之穆代居三世之位。
昭常爲昭。
穆常爲穆。
昭穆之中。
有功不祧
則將不免失序矣。
宋之仁宗
少傅以上立家廟。
潞公文彦博承命
而餘則無聞焉。
唐之功臣
亦許立廟
韓弘烏重胤之先廟是已。
然而公私廟制
至今未復先王之懿䂓。
朱夫子所以婘婘於斯
而與趙子直往復商訂
至於投匭叫閽而不知止者也。
竊念臣家七世祖文烈公暹。
世祖康公衡甲。
世祖忠簡公棨。
皆爲不遷之廟
高祖以下
又如禮奉祀
一廟七龕。
萬萬悚甚。
若從文元公金長生文貞公姜碩期問答之議。
以不遷之三廟
禰廟而備四代之制。
高祖以下
出安別室
則以孫而不祭其祖以上
豈不有缺於情禮乎。
昔李光岳三世策勳
而皆爲不遷之廟
或曰
只始封勳者不遷
其餘當遷
若臣之先祖康公忠簡公
皆殉於王事
而因朝家特敎。
俾延其祀。
樹風聲。
則不可與策勳者依國典不遷之例比而同之也明矣。
  第二十章
公元前1110年
 易之爲書也。
廣大悉備
天道焉。
有人道焉。
中庸本於易。
天道人道
煥然而明。
秩然而序。
及至九經之章。
不一一沕合。
所謂脩身者。
復之初九也。
尊賢者。
賁之上九也。
親親者。
家人之彖也。
大臣者。
鼎之玉鉉也。
軆羣臣者。
大畜之不家食也。
庶民者。
兌之說以先民也。
至來百工者。
盖取諸噬𡀽。
柔遠人者。
盖取諸觀
諸侯者。
盖取諸比
顧臣讀易之時。
窃有所契於斯
恭請指導之訓。
大德必得其位。
故易曰。
天地之大德曰生。
聖人之大寶曰位。
履爲德之基。
謙爲德之柄。
損爲德之脩。
益爲德之裕。
井爲德之地。
巽爲德之制也。
是以
文武之有天下
不以德而致之。
夫子魯公問政
三達德者。
盖亦淵源之流通。
達道有五。
虞廷所謂五品也。
區區微衷所以仰望聖上者。
卽舜文武夫子之德也。
敢此附陳
以備澄省
  第二十一章
 自誠明者謂之德。
明誠者謂之善何也。
與善
之間。
有何分槪而然歟。
誠者不思而得。
得者德也。
故謂之德。
而誠之者擇善
故謂之善歟。
  第二十二章
 上文自誠明。
聖人極功也。
到此章。
又加至字而曰。
天下至誠
爲能盡其
然則自誠明。
亦有所不及於至誠耶。
盡其性之字。
盖從上文自誠明謂之性之而來矣。
恐無淺深厚薄之分。
特加至字何也。
盡其盡人盡物性三字。
應第一章天命
修道之敎。
亦可有兼言者耶。
贊化育。
若言匹夫之上。
何者爲贊化育之道耶。
  第二十三章
 曲能有誠。
自誠明之事也。
此曰。
誠則形。
形則著。
則明
又曰。
明則動。
動則變。
變則化。
然則誠之於明。
有形著之次第
明之於化。
亦有動變階級耶。
動物
明亦可以動物耶。
  第二十四章
 至誠之道。
天道人道之道也。
二十一章
子思子承二十章意而推演敷析。
以示軆道之人。
誠明之分。
則明者之道。
亦如至誠之道耶。
大抵
人方寸之內。
無物欲之蔽。
不失虗明本軆
故自能有前知之道焉。
然禹聖人也。
不知謳歌不歸益而薦之。
漢高權謀
尙知吳濞叛。
安劉勃。
則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知者。
權謀籌度
猶可億中而然歟。
  第二十五章
 上文誠言道。
下文只言誠。
不言道何也。
大學知止明德之本。
中庸三達德
知亦爲之先矣。
此則曰成己仁也。
成物知也。
成己而後
又別有知之可言而然歟。
上文云盡性盡人物之性。
與此章成己成物
同歟異歟。
成物之知。
性之德。
則此知字卽智歟。
  第二十六章
公元前1109年
 曰無息
曰久。
悠遠
不已者。
盖以久於中則著於外也。
故易云久道化成
過化之竗。
期月之治
二年成邑
三年成都
何其速也。
可以速則速之時。
亦是至誠無息
則其速也豈可不謂之誠乎。
  第二十七章
 尊德性以下九條
君子存心致知之功。
而係之以明哲保身者何也。
容與不變塞。
可謂矛盾
使人人者皆懷默容之志。
則是豈盡節盡分之義哉。
  第二十八章
 生今反古
當活看。
不當泥看。
桀,反則替。
高,宣反則興。
不可一槩論也。
夫子殷禮
而非當世之法。
故乃從今用之周禮矣
此亦活看處。
拜乎上。
時用也。
違衆而從下者是也
論語曰。
周監二代
郁郁乎文哉。
從周
此則謂周禮損益得中
爲我從者
非但爲時王之制。
與此章之義有相逕庭何也。
  
二十九章
 本諸身則徵諸庶民
自然之理也。
今我聖上學則孔孟
治則尙堯舜
分析義理之蘊。
錙銖不遺。
洞達性命之原。
鳶魚朗然
三王
天地
鬼神
百世
成,康以下
無足方焉。
非臣一人私言也。
萬世公論也。
第有仰商者。
庶民信從一事
猶有所未及焉。
在朝薰炙之列。
有聽瑩之歎。
海隅黔黎乎。
向於大學文義
已有上下酬酢
而終有求說不得處。
又敢請其故焉。
聖德不章。
有司之過。
於斯不勝愧戁。
  
三十章
 自二十一章二十九章
分言天道人道
至此章。
夫子天道矣。
夫子所以夫子者。
祖述堯舜
憲章文武
堯舜文武
動合天道
包在其中
武王反之者也。
亦可以言天道
堯舜文王
則不可以人道耶。
  第三十一章
 有容屬仁。
有執屬義。
有敬屬禮。
有別屬智。
寬裕溫柔
發強剛毅
齊莊中正
文理密察
仁義禮智之訓詁也。
若言信則當下何許字耶。
強與剛之別。
又當如何分槪。
  第三十二章
 致中和而位育。
極功也。
而此所謂大經庸也。
大中中也。
中庸二字化育並稱
恐有異於第一章之義矣。
  第三十三章
 凡各章。
承上起下
節節照應
章復言下立心之始。
而無提掇照應之文何也。
上段再言君子之道。
自此以下
段段君子以明之。
一章上下
凡言君子者七。
亦有義意之可言者耶。
可與入德
德字。
下文不顯惟德之德字。
與予懷明德之德字。
抑或淺深大小差殊處耶。
中庸言性不言心
朱子盡心二字
重言復言
不一言之。
及至此章。
又提盡心二字
應序所謂人心道心之說。
可謂脉絡貫通
而御定五經百篇之中。
特編庸學之序。
於今有以仰認聖意所存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