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硕斋稿卷之八 (自动笺注)
碩齋稿卷之八
 書
  
李星瑞(崑秀)
毛詩叶韻
難以一例看。
如旂字。
古人不以他韻叶云
而詩中有言觀其旂之句者多。
其一卽庭燎章。
而與晨煇同韻。
其二卽采菽泮水兩章
而與同韻。
則旂字當叶於眞文之韵耳。
(左傳童謠取號之旂。
此亦叶於眞文之韵。)
與黃述翁(鍾五)
述翁甚慕東坡不能置。
故愛其詩文書畫
不翅千金之璧。
常冠用東坡舊制
每恨其人之不得見也。
未知述翁不見東坡傳神之文乎。
其文曰。
甞於燈下
顧自見頰影。
使人就壁模之。
不作眉目
見者皆大笑
知其爲吾也。
夫眉之不傅。
目之不點
徒畫其頰。
而人知其爲東坡
則其頰也必隆然而高。
諸人已矣
其和子由除夜詩曰。
白髮蒼顔五十三。
乃知其年纔五十而髮已星矣。
其與同年劇飮詩曰。
我雖不解飮。
把盞歡意足。
酒戶之不弘。
盃勺之頻御也。
寶山晝睡詩曰。
七尺頑軀世塵
其身非七尺而長乎。
子由子瞻習射
力薄僅能勝五斗
其力之不能挽強
亦可知焉已。
余方夜對燈。
顧影而思東坡
神。
東坡傳神而思述翁之慕東坡
欲見其人。
漫玆及之。
可謂東坡之神。
而慰述翁之慕者耶。
余則肅朱夫子遺像
而恨未得躬執灑掃武夷考亭之間也。
上夢梧金相公(鍾秀)
比日淸和
伏惟匀候動止神勞萬重
閤下許銘先人之墓。
十年矣。
誠以匀慈念昔年之舊誼。
尙前輩遺烈
不以筆硏爲勞。
徼惠先靈
且感且泣。
不知何以爲酬也。
今先墓不利于兆。
方擧緬龍仁之鄕。
儻趁此時
龜跌(一作趺)螭首
得以賁餙新阡
榮耀幽明
當復如何
幸有垂憐而亟圖也。
先人桂坊事我景慕宮。
君臣之間。
密勿之契。
多非外廷所與聞者。
而及幸溫泉也。
承睿敎植三槐於射壇。
時七月
纔植而茂。
邦人號曰靈
今上樹碑紀績
特贈先人吏曹判書矣。
贈秩之恩。
在於家狀撰次之後
敢此尾陳。
並乞裁量
不備候儀
敢希匀察。
答金德翁(壽民)
昨書傾
夜候增吉。
理氣之說。
人物之辨。
有非如愚湔劣所敢容喙
而旣承鐫誨逈出尋常
心有所感。
義難終嘿。
推尋師友緖論
兼述家庭遺聞
有此附
極知僭猥。
高明財幸焉。
心卽氣也。
性卽理也。
則不齊。
理則純善
就氣中單指其理曰本然之性。
本然純善
就理上兼指其氣曰氣質之性。
氣質有善有惡。
而本非二軆也。
性之得名
因理在氣中。
天命之性雖至善
而亦離氣不得
後之儒者
若不於此喫緊省察
左右佩釰。
於何適從
孔子曰。
乾道變化
正性命。
孟子曰。
犬之性猶牛之性。
牛之性猶人之性歟。
程子曰。
循性者。
爲馬之性。
不做牛底。
牛爲牛之性。
不做馬底。
所謂率性也。
朱子曰。
賦之理。
固亦有異。
孟子分別牛人之性有不同者。
未甞言犬牛人之氣不同
以此觀之。
形而下者。
不惟不同
形而上者。
亦有其異。
故於輯註。
大書特書曰。
仁義之禀。
豈物之所得而全。
告子不知仁義粹然者。
人與物異也。
愚之所以常勤於持守
而或恐其失墜者。
以此數條明訓
如日中天
可以爲昏衢之指南也。
高明所引鳶魚之喩。
愚亦以爲如斯已矣
鳶則戾天而不能躍淵。
魚則躍淵而不能戾天。
率性之道。
以至犬之司夜
鷄之司晨
牛之耕馬之載。
亦皆渠本然也。
中庸章句
豈不各得其所賦之理。
豈不曰各循其性之自然乎。
朱子曰。
之流行一般。
而物之所受不同
又曰。
五行各全其一。
人則兼備云者
與邵子所云人之類備乎萬物之性者。
如印一板
而爲天下後世蒙迷開發大關鍵。
至於黃文肅公
朱門嫡傳
而且曰。
人之有是四端
所以至靈貴者
庶物之可擬也。
盖其凾丈進退之際。
深有契乎理在是物隨形氣自爲一性之師旨而然也。
是以谷甞曰。
氣之偏則理亦偏。
人之性。
非物之性。
退溪曰。
物之偏塞。
不具五常之全。
旨哉言也。
四德五常
皆就分殊處而言。
其所受之氣許多
故其理亦有許多
論萬物之一原
則理同而氣異。
萬物之異軆。
則氣相近
而理絶不同
理氣當離合看。
合看處離看。
離看處合看。
所以中見其異。
異中識其同者。
則是豈非朱子單傳之密符。
爲後顧諟明命歟。
愚所云然
高明亦已云然
夫人與物之性。
絶然不同
而若專言其理則亦無不同
所以中見異。
而其氣偏。
故其理亦偏。
始也禀其全。
末乃梏於氣。
豈理也哉
叔子曰。
天地儲精
得五行之秀者爲人
朱子甞味此語。
以告胡廣仲
此固統人物而言歟。
所謂五常者。
卽因其氣而名其理者。
飛潛動植之物。
亦皆具其全德
而與吾人無所
別耶。
如是也。
張子正蒙之書。
何以動物諸天
植物本諸地歟。
似此誤認錯解之病。
都從以一心二心中出來。
夫心一也。
而或者之言曰。
虗靈不昧
具於方寸之中者。
一心而名之爲本然
血氣淸濁
充於百軆之中者。
又爲一心而名之爲氣質。
此說一出
人物無所卞矣。
雖物之所禀。
或偏或塞。
與人忒異。
而其理則莫非天命本然
朱子曰。
滿山靑碧黃綠
無非太極
豈謂草木枯槁者。
亦具五常之德而云然乎哉
其言原頭之理。
則不過曰一太極而已
愚聞之先覺
繼善是命。
成性是性。
若論其成性以後所禀之偏。
只得一物之性。
不可擬論於大本
若論其牛順馬健虎狼之仁蜂蟻之義。
則亦自爲一物大本
由是言之。
物物各具一太極之明訂的驗。
不在此耶。
如或者之言。
本然氣質
判然二心
而人與物皆具五常全德
爲氣質所蔽。
不無過不及之差云爾
則抑有一言以可卞者。
就性中剔去氣一邊
桀妬或可爲堯舜
犬牛亦可以爲人歟。
朱子余方叔書曰。
人爲最靈。
備有五常之性。
禽獸則昏而不能備。
草木與知覺者亡焉。
又於告子篇。
形氣旣異。
則其生而有得乎天之理亦異。
若不信朱
子則已。
不然人物之性果同歟。
程子曰。
有形捴是氣。
無形只是道。
無其形時。
只是一箇理。
合天萬物而言。
朱子以爲天地間人草木禽獸
其生莫不有種。
旣云其生。
則已是帶氣說來。
萬物之始。
氣化而已是也
程子所謂純氣爲人
繁氣爲物。
豈非的見高論歟。
故曰萬物各得其性。
一毫加損
云同得也
何以爲各得歟。
朱子大學或問
釋明德曰。
虗靈洞徹
萬理咸備。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在此。
顧此憃愚
惟以朱子爲歸而已
未知高明何以敎我。
呵寒不備
答金德翁
 陰陽之畫惟均。
陽剛陰柔
陽健陰順。
則陰必勝陽何歟。
陽奇而陰耦。
而奇爲一畫
耦爲雙畫。
陰陽雖各爲三畫
而陰則耦也。
故單陰爲六畫
以多敵寡。
不可以勝多也。
陽動陰靜
靜者常靜。
足以制動而然也。
答金德翁
 河圖洛書
八卦九疇所由起。
河洛之數各異何歟。
河圖之數五十五者。
五奇而爲二十五。
五偶而爲三十。
合二者而爲五十五。
朱子之說也。
無容更議
洛書數四十四者。
一五行。
二五事。
三八政。
四五紀。
六三德。
九五福。
五皇極合爲三十二。
而七稽疑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曰貞曰悔。
其數七也。
庶徵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
其數五也。
以七與五合三十二。
則爲四十四也。
所以河洛之分。
以爲八卦九疇之本者也。
答閔甥(章顯)
 明日祖考忌日也。
賤婦才過葬。
亞獻無人
何以爲之耶。
抑單獻爲可耶。
竇文卿問妻喪中已葬或未葬。
當祭不當祭。
朱子曰。
不得祭。
正寢設几筵。
卽無祭處。
亦可暫停
然則雖不廢祭。
恐難備禮
用單獻無祝之例似可。
從侄(承鉉)
 權兄題主
若書以顯辟。
則兒雖穉。
有男子。
顯考書之。
則遺兒纔過百日
不可以主祀。
何以合於禮耶。
子雖幼。
以子名題主。
攝事替行之禮。
朱子李繼善之書。
已詳之矣。
退溪曰。
兒名攝主
尤庵曰。
子幼
有以衰抱而行禮之禮。
雖在乳下
當以其子題主
祭祀祝文
云孤子某幼未將事。
夙興夜處云云
旣非嬰兒之事。
攝主之人。
若是兄弟遠親
則亦非所宜稱。
今權君旣有乳兒
則當以乳兒名題奉祀
不當以其婦主祀而題以顯辟也審矣。
與宗中諸公
行恁謹按周禮
大夫邦墓之地。
國民族葬
盖矢敦也。
金陵治東永思之野。
有山蔚然墳墓相望者。
尹氏之族之葬也。
旁祖醉夫先生之墓。
實惟在是。
先生無似續。
距葬二百有餘年。
芬苾闕焉
墓隧漸夷。
草宿而樹拱。
衣履之藏。
不可復識。
卞壺
江左一名士耳
墳墓荒穢
童牧不禁哀歌
先生大節
軒天地耀日月
百世可祀。
四序遒邁
省掃無人
則在吾族黨
夫孰不俯仰絫欷感慨至於泣下也。
又况自先生之墓不能三數里。
同岡而異域數十區。
先生昆弟
先生從父子若孫。
籩䇺簠鉶。
並受其享。
而惟先生獨餒。
則爲先生昆弟從父子若孫者。
其將安乎心否乎。
嗚呼
神理人情
本不相遠
焄蒿之所周通
腥馨之所升格
亦必有眷顧愀然恤然者矣。
然則神理獲安人情無憾者。
豈非吾
諸父兄之責乎。
若得薄田四五頃。
先生墓祿。
以供歲一之祀。
豈但先生不昧之靈。
大夫之職亦庶幾修明
而爲吾族黨矢敦也。
諸父諸兄啚之。
湖南諸宗
 先祖司業公。
方因士論
欲躋享於龍章書院
而主享梁公朱年代
司業公八十二年後人也。
欲以司業公主享。
梁氏不許
邑中又有文孝公方山書院
鄙意躋享此院爲宜。
乞賜明敎
示諭先祖司業公享院。
吾宗七百年未遑闕典也。
張忠文公鄭威愍公廟食信州
以其衣履之所藏也。
蘓丞相廟食泉州
以其旌纛之所莅也。
游御史廟食建寧
以其家世之所籍也。
朱夫子記而銘之。
爲人傳誦
司業公之於南原也。
旌纛旣莅其境矣。
衣履又藏其地矣。
至於家世從以籍其鄕矣。
有一於斯
尙有𨓏例之可按如此
當時功德之及於人者。
龍蛇化爲赤子
溝壑奠以安宅
南之士女
至今感激流涕
則環一府八千餘戶。
雖戶祭而家祝可矣。
今幸公議齊發
縟禮將擧。
則凡厥瞻聆。
不聳然以喜也。
龍章梁氏已主享矣。
年代高於梁氏
而因其事勢之罥碍。
無以梁氏之右。
神理人情相遠
安有
長者陪食少年之禮乎。
方山文孝公之祠也。
文孝公
孫也。
司業公祖也。
以孫而配祖。
於情於禮。
俱得叶理。
聖人復起
無容更議
須卽博采儒士衆論
亟擧躋享之儀。
以光吾宗
千萬幸甚
權仲安(中泰)
父子子。
君臣臣。
兄兄弟弟
多少不盡分處盡分
則人可以三代之人。
可以三代之世矣。
何必追蠡而論樂。
點畫而議書。
然後始曰爲人乎哉
所急者。
在於日用當行之則。
不在區區文字之末也。
所謂攷證之學。
方張目而闢之。
揮手而斥之。
至於鞠躬不敢辭也。
以其天賦洪匀之身。
不能盡自身上固然之分。
而乃欲寄名於素之間。
自顧其實矣。
學問則昧如也。
文章則欿如也。
功業蔑如也。
於是乎博閱羣籍
摘抉零碎
而工訶前脩
務立新見。
自山道里
至地號人名。
年代之久近。
事跡同異
半信半疑
橫書竪書。
至於充棟溢宇。
君子大道
寥寥不復聞矣。
浙江科擧之學。
朱夫子盖甞非之。
科擧所以仕宦也。
猶且見正先生
無益身心
有損于習俗
如攷證者乎。
惟賢者擇於斯
趙帥(心泰)
公元556年
 鄙家先世
甞殉丙子胡亂矣。
顧今胡使之迎也。
心泰當領軍隨駕矣。
於義未知如何
幸垂明示
劉少傅靖康之變。
而其子爲使於金國。
朱文公不以爲非
人臣于役
當先而後私也。
况將三軍而扈八鑾
以迎燕价。
以禮。
不當避。
且况握兵之臣。
所以持身處事
大有異於具僚者耶。
或人
稽顙白。
旣賜枉苫堊之中。
又垂存竿牘之際。
此意珍重
何可諼也。
况承旅次道味眞腴
所喩性理淵奧
纚纚千百餘言。
求之北溪西山之間。
未易多見。
益仰高明篤學之餘。
以及顓愚
有以開發啓導也。
顧此蚤歲通仕籍。
伊來十七八年。
重以喪威震剝。
神精銷落
拋却筆硯且久矣。
家庭遺聞
不能淑理。
何以與論於夫子之所罕言耶。
第聞之。
曰人所以異於禽獸者。
以有仁義之性也。
萬物流行
正性命。
所謂性也。
循其性而不失
所謂道也。
馬則爲馬之性。
不做牛底。
牛則爲牛之性。
不爲馬底。
知覺運動蠢然者。
人與物同
仁義禮智之粹然者。
人與物異也。
孟子以後程朱先生之訓。
揭若日
星。
斯文不祧令典
有如此者
盖性無不善。
所以不善者才也。
性則出於天。
才則出於氣。
纔說性。
便不是性。
故君子有不性者。
朱子曰。
萬物一原
則理同而氣異。
萬物之異軆。
則氣相近而理絶不同
來喩形質二字
得之
愚甞奉敎師友之間。
物物皆具太極者。
本然也。
物各一性者。
氣質也。
所以合看處離看。
離看處合看。
細究而默念
則愚與高明之見。
可謂沕然無間
若曰禀性人與物皆同。
而只局於形而有殊云爾
則牛也掉脫牛形。
馬也變幻馬形
可以昂然丈夫乎哉
故曰氣之偏。
理亦偏。
朱夫子拈出三箇各字。
以申思傳率性之義。
卽發所未發。
大有功於來學者。
愚竊以爲程子隙光之喩。
槩指一原耳。
不恥之問。
深荷眷予。
非喪不言之時。
不免有言
言且粗率
且愧且悚
䕤蒙善恕。
兼承鐫批。
荒迷不次
或人
盛諭謹悉
若非見道識理之明。
透徹之工。
而無籠罩之病。
何以開口便說乃如此哉。
如愚寡聞
不敢仰助其一二也。
第承勤諮之眷。
逈出常例
不以迷闇自外
所不能。
輒又妄發。
悚戁甚矣。
朱子曰。
氣以
成形
理亦賦焉。
周子曰。
無極之眞。
二五之精。
精者氣也。
若曰不在於氣而專在於形。
則恐非活看法
大抵氣者。
無時不有
無物不具
有是氣然後有是形也。
故盈天地許多大林動植之物。
本無無氣而有形者。
朱子以爲才有天命
便有氣質
不能相離
闕一不得
卽此可以原頭矣。
至若純善之卞。
高明可謂隻眼
陽明所以陽明
所謂心之虗靈明覺
本然良知一段云云說話也。
差毫謬千。
在於此。
近世儒者
有以虗靈不昧本然之心。
氣禀所拘爲氣質之心者。
是何言也。
以心觀心
頭上安頭
不滿一笑
而此駸駸盛行於世。
至以靈覺本心純善者。
在在皆然。
豈非蠢動含靈
皆有佛性之亞乎。
高明卞之早而闢之快。
不徒一家一人之幸。
竊爲斯文幸也。
燈下潦草
更乞裁示
或人
仰承來諭
卞明乎心純善之說。
出入經傳
殆無餘蘊。
足以一世蒙迷之惑。
千載悠繆之失。
豈不盛哉
記曰。
欲惡者心之大端也。
孟子曰。
學問之道無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朱子曰。
心是做工夫處。
聖人豈欺余哉。
吾儒本天。
釋氏本心
一種認心爲性言行
儒釋無分矣。
人物得所賦之以爲性。
各循其性之自然
各有當行之路。
一種人物性同之言。
行而人物無別矣。
儒釋之無分。
人物之無別。
吾道無可章之幾。
斯文有將墜之憂矣。
若有朱夫子復出
力攻而深卞。
豈下於金谿耶。
或人
若云理氣互發。
則大本將爲二矣。
所謂之者氣也。
所以發者理也。
非氣則不能發。
非理無所發。
此二十三箇字。
雖就質於考亭凾丈之間。
不易斯言矣。
人心道心
形氣道義
一本兩歧
不容不兩項說去。
四端七情
則旣不可分開
不可界限
都將四端七情
喚做氣發而理乘則可矣。
四端曰先理而後氣。
七情曰先氣而後理。
恐是說不去處。
所謂四端七情之善一邊也。
人道之善者而爲言者耶。
朱夫子玉山講義
高峰之於退溪
河西之於高峰
谷之於牛溪往復之書。
自可按而知之。
吾輩弊舌而竭論。
何以加此耶。
或人
垂諭戒惧之義。
儘覺精微
且况篤信於塘翁之訓。
亦可以認高明造詣之深矣。
程子曰。
修此道者
戒愼
其所不覩。
恐惧其所不聞而已
由是不息焉。
上天之載無聲無臭
可以馴致
盛見二十七章屬之戒惧
三十三章屬之覩聞
可謂妙契眞諦矣。
大抵中庸篇末
詩經之旨者七。
夫子言者一。
而皆以戒惧謹獨爲言
以應首章
堪輿家所謂回龍顧祖。
首章先戒而後謹獨
章則謹獨而後戒惧
亦可見聖人微意耳。
或人
示諭孟子與人爲善之旨。
大學止於至善之義。
盛見甚明。
無容更評。
朱子曰。
天下之善而不爲私也。
又曰。
至善
事理當然之極也。
大抵善之云者
天下萬世至公無私之理也。
未甞物我多寡之別。
舜之所以爲善
專在樂取於人四箇字。
也則不然
向背之間。
淵膝判焉。
在他則朱子僞學
在吾則陸棠爲君子。
甚至近日顓蒙椎鹵之流
不識心性爲何物。
而敢欲訾謷先輩
費口業。
論人長短
父祖年甲
已非喜消息題目
抉摘文字轉語漫句。
妄擬蜉蝣之撼樹。
所謂天下可笑事。
行恁雖不武
薑桂之性。
兼以太陽之症。
見此擧措出於意想之外。
不堪氣勃勃上來
無以抵當得也
南塘先人及門之師
也。
寒泉先人贊冠之賓也。
不肖奉先訓。
尊我兩先生不翅魁斗
至如心性歧異之卞。
如愚末學
何敢輕議。
但守先人先師定論而已
或人
河圖之數。
五十五矣。
五與十爲太極
二十爲陽儀
二十爲陰儀
陽儀之中。
十爲太陽
十爲少陰
陰儀之中。
十爲少陽
十爲太陰
太陽之中。
化出乾兌。
乾爲九兌爲四。
少陰之中。
出離震。
離爲七震爲二。
少陽之中。
化出巽坎
巽爲三坎爲八。
太陰之中。
化出艮坤。
艮爲一坤爲六。
其數合四十。
太極十有五之數。
自如矣。
伏羲氏之則圖畫卦也。
今承來諭
多有妙諦
推演塘翁遺意
可謂塘門純臣
顧𧪈劣敢贅他說耶。
或人
阻閡且久矣。
芝宇之戀。
庸有旣乎。
日前垂問
且慰且感。
小寒之節
大雷以風。
仰惟玉樓靜夜
惕然警惧
顧此嫠緯之恤。
明發不寐。
及覩邸報
早朝求衣
召接臣僚
窃想都兪之地。
必有胥匡之論。
大有以慰中外之望矣。
際承來諭
婘婘宗國之念。
令人感激
若使當路諸君子。
皆以高明之心爲心。
消弭轉移之幾。
在於發言盈廷
只在方寸之中矣。
是月也。
在易則臨卦也。
二陽已動。
大冬隆沍
本非合章之時。
豈可以是月而少忽修省也哉
風雷爲益。
天雷无妄
灾祥無門
惟人所召。
此安知非陽復大來之漸耶。
何當賁然
謹已掃榻而竢之。
或人
示諭鄕禮合編中房階序不能明言云者
高明云然
愚亦云然
朱子爾雅釋宮之篇名。
釋儀宮室之制。
而名之曰儀禮釋宮。
一按可知古制
明其位序
正其面背而後
鄕人飮酒
可以行禮
譬如築室者以垣墉爲基。
而屋乃成也。
大抵朝服而謀賓介者。
所以象賢也。
兩壺而別玄酒者。
所以貴質也。
升階而備工歌者。
所以侑歡也。
𦅄俎而無數爵者。
所以致樂也。
坐而至於立侍
三豆至於六豆者。
所以序齒尊年也。
唐之裴耀卿宣州
鄕人飮。
奏白華,南陔
仍言孝子養親之義。
往往有泣下者
顧今俗習漸痼。
五品不遜之時。
聖上特命內閣學士
裒輯鄕禮頒示中外
虞廷命契之意也。
奉而行之。
風動四方
有以觀感遷善者。
長吏之責耳。
仄聽屢朔。
未聞有行之者
心窃非之。
朱書鄕禮
內外交修
之工。
盛見甚好。
今我主上迪之洪謨
亦惟在是。
高明可謂善觀聖人矣。
或人
古者爲堂。
自半以前
虛之爲堂。
以後
實之爲室。
堂者當也。
室者實也。
堂室所由名也。
周官十里有廬。
廬有飮食
廬者寄也。
春夏以㞐。
秋冬以去
此廬之所由名也。
四方而高曰臺。
臺者持也。
築土堅高
能自勝持也。
俠而修曲曰樓。
樓者有射孔慺慺然。
閣樓所由名也。
上棟下宇
盖取諸大壯
而雖以明堂言之。
許多名目
只是一屋子。
四方中央
殊其名耳。
來諭平居之室。
不得盡如釋宮之制者。
得之
或人
公元557年
敎意謹悉
不敢當也。
不堪承也。
除非王陽明自尊
豈屈蘿石之拜乎。
明年旣過六旬矣。
學亦貫五經矣。
近世道德之林。
罕覯其倫。
謙牧之意。
自滿足。
有此推讓奬餙之言。
及於無似
愚劣何以與論於來敎耶。
或人
敎意拜悉。
氣猶相近
理絶不同
則氣之偏。
理亦偏矣。
人與物所以生生之理一也。
然旣曰性之云乎
則帶
得氣一邊
而人與物懸然相殊矣。
高明乃能濯舊見而從新知。
所以高明之爲高明也。
少說話且置之。
明着人物之分。
則餘外不難推也。
朱子曰。
之者善。
造化說。
之者性。
人物言。
程子所引。
便就人性上說
若以程朱之訓。
參看孟子所謂牛人性之章。
有何難解
或人
投示伏羲畫卦之圖。
精密可喜
第於河圖布卦之序。
不可不容議者。
不揆僭易
在下方。
試覽之如何。
然而任智裁割
所不敢爲也。
(曆法亦肇於此
故設爲圓圖幷上。)
삽화새창열기
 乾坤易之門也。
不借他畫。
而以七爲乾。
以六爲坤。
合七三八而爲兌。
合八三六而爲离。
合八六一而爲震。
合六四九而爲艮。
合六一四而爲坎。
合九七二而爲巽。
所以錯綜而成者也。
居中者。
天數爲五。
十列上下者。
地數十也。
居中之五而數之。
則其數爲五十。
大衍之權興。
而一爲太極
二爲兩儀
三爲三才
四爲四象
五爲五行
六爲六爻
而七八九合二十四者。
所以八卦二十四爻也。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
天數止於九。
則以河圖橫看竪看。
無處不當矣。
삽화새창열기
 始於丑之初宮。
右旋而止於寅之十一宮。
每宮三十度。
合三百六十度。
而以二十八宿二十四節候分排焉。
曆家左旋之說。
儒家異。
若西法中直線曲線鈍角銳角之數。
後出者愈巧。
推步之竗則果有之矣。
答閔甥春秋圖系問目
公元1105年
紀年圖。
卽二百四十二年年表也。
世系圖。
只紀左傳所載者也。
紀年圖以年條爲上。
而雖不入於左傳者。
輒書以某國某公元年
所以識其年也。
世系圖。
只以入於左傳者書之。
二圖凡例有以異也。
魯閔公名啓方
世系方字矣。
史記世家
則書閔公名爲開
盖避景帝諱也
公元1107年
燕之見於傳。
在於襄二十八年。
見於經。
在於三年
而其名款也。
外此則不傳也。
呂齊之連代書姓。
有如楚熊之例矣。
族叔(瑀)
垂示人物同異之說。
考中孟子朱子諸書
可以暸如。
如我東寒水齋,南塘先生所論。
高明而盡精微
無容疊床矣。
苻堅張夫人堅之言曰。
黃帝服牛乘馬
因其性也。
盖牛則服而馬則乘。
各循其所賦之性而然也。
曾謂夷狄婦女之所甞知者
讀書士大夫不知耶。
滔滔斯世
抱玆悁欝。
向誰一攄。
執事時賜開心之諭。
以慰滄洲付道之感也。
族叔(瑀)
垂諭或人所謂人物同異之卞。
可謂兩是雙非。
天下萬事
豈有此哉。
近世中國王宏者。
正學隅見述之書。
陸象山之攻朱子無極之辨。
王陽明之攻朱子格物之說。
乃敢杜撰曲智
以爲無極之辨當從陸九淵
格物之說當從朱子
惡是何言也。
曾以吾朱子天地百世大訓彜典
欲用蘓張縱橫手法
兩持其平耶。
或人之爲病。
不免王宏歸矣
士大夫立論
磊磊落落
光明正大
纖毫依違苟且之態。
安容如彼回互爲哉。
韓正郞(始裕)
頓首言。
屢蒙枉顧
得聞性理之蘊。
勝讀十年書
亮非
虗語
卽拜崇問。
且慰且感。
賤疾彌苦。
無起色。
一任造化控摶而已
書中求助之意。
藹然可掬
若非謙牧之盛。
何以不恥如此
第謏劣無以仰副。
皇媿之餘。
不勝歎仰
所喩心性之說。
無容更議
朱夫子蔡西山之書曰。
序文未甞直以形氣之發盡爲不善
不容有淸純粹之時也。
但淸明純粹者。
旣屬乎形氣偶然
則亦但能不隔乎理而助其發揮耳。
愚甞以此不易定論矣。
心氣也。
性理也。
理氣雖曰一物
氣則有爲
理則無爲
故自不能無別
朱子所謂靈底是心。
實底是性。
而心是一箇活物
出入無時
時有放處故求。
時有舍處故操
曰求曰操。
存心要訣也。
伊川甞以范女爲識心者。
不能無疑也。
高明以爲如何
幸有隨便鐫誨也。
荒迷不次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