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硕斋别稿卷之三 (自动笺注)
碩齋別稿卷之三
 薪湖隨筆
  
[薪湖隨筆]
  余看論語凡七日。
怳然如有所得焉。
依然如有所悟焉。
茫然如有所失焉。
修己治人之訓。
心焉自飽。
是有得之驗也。
博文約禮之訓。
心焉自省
是有悟之幾也。
主敬行恕之訓。
心焉自悔
是有失之徵也。
顧余幼而失學
長而從仕
紛華波蕩
富貴豢酣之中。
未能著意用工聖經賢傳之書。
至于今。
名編罪籍
身投絶海。
回念宿昔
噬臍靡及
庶幾因此
而知所以誠正修齊之方。
不負我先王導迪之聖德
先人忠孝舊業
而人之所不可知者心也。
出入無時
操存有術
知而不學欺也。
學而不力欺也。
誰之爲欺。
欺心也。
欺天也。
先王也。
先人也。
遂以弗欺二字
爲銘肺鐫肝之資。
因始孟子
隨讀隨錄。
論語例。
孟子[上]
孟子首篇。
仁義爲言者。
論語之首以學焉。
孟子之時。
異於孔子之時。
楊墨塞路
戰塗橫流
遺其親而後
其君者踵相接焉。
汲汲仁義二字
救時良藥
求仁行義是學也。
論語之首學。
孟子之首仁義
一也。
(梁惠王。)
論語
隨聞隨見而記之者也。
孟子
成於一時之文也。
故先以,齊之問答爲首篇。
義者。
心之制。
事之宜。
先儒之訂論頗多
而其要不過曰裁制於心。
處事宜之謂也。
如是解之。
似無聚訟之歎。
裁制於心云。
則便有外之嫌。
便有鑠我之意。
若以心之節制爲訓。
則尤似分明
心之德爲體。
愛之理爲用。
心之制爲體。
事之宜爲用。
而仁包四者。
統言則仁全心之德。
譬如五箇人同在一室
其中一人其室主。
梁惠王鴻雁麋鹿之問。
一端良心發見處。
大人之時。
鴻雁翔於沼。
麋鹿游於庭
其心有赧然者。
孟子因其心而利導之。
直曰賢者而後樂此
以傾其愧心
而俾出向善之誠。
此後似此問答皆此意。
易云納約自牖是也
此爲孟子善用易處。
孟子惠王
旣告以仁義矣。
又告以文王之與民同樂矣。
又方王道之始告之。
惠王更請承敎
則其從其說。
無所當。
孟子安得不去魏。
嗜殺人者能一之
仁者無敵之義。
須於淸曉看天地
天地間者
只是一團生生之意。
王問惡乎定。
對以定于一
王問孰能與之。
對以孰能御之。
詞氣之間。
有以抑揚氣像
天下惡乎定之
齊梁之君始有之言也。
以其不似人君威儀
能爲此言。
故曰卒然
不意其有此也。
無以則王乎之王。
卽霸字之對壘
如以仁義對利焉。
先將一王字。
立其基址
後面所以王之故以成之。
有若大匠規矩裁量材木
人之見之者
甚覺迂遠
及到結構之時。
便覺滋味
齊梁之君。
只見規矩
不能耐到結構時。
隱其無罪之隱字。
不忍之案。
不忍而後殺人
不殺而後可以保民
故曰惻隱之心仁之端。
隱其無罪
不但牛羊
百姓其中
是乃仁術
始拈出仁來。
而自言保民而王。
心足以王之時。
懷一仁字於心中
漸次引發其端。
宣王之心有戚戚
孟子開發之說。
瞥見仁之一端隨感而見。
但不擴充
故爲宣王而止耳。
善推其所爲。
老老幼幼以及於人。
所爲卽行也。
卽加也。
所以推者心也。
長短輕重在於物。
權度在於我。
我心公而無私
則是本然權度也。
或有一毫低仰濶狹於人己彼此之間。
則若長若短若輕若重。
將無所的從。
而反有倒置之歎矣。
全篇都是仁。
而始言仁術。
終言施仁。
中間後面
次第言行仁之事。
而其要不出於老老幼幼。
宣王不能於是
甞試之。
於此不可爲矣。
當其人心予忖。
戚戚有感之時。
隱然一聽孟子之意。
及聞緣木求魚之說。
一切與其心相反。
故乃曰甞試
甞試二字
他日左右言他之漸。
朱子所謂心差萬事差者是也
孝悌爲仁之本。
故施仁之事。
其重在於謹庠序之敎。
孝悌之義。
而旣富而後始敎之。
故制民產
又在其先
今之樂由古之樂。
只管說樂器無古今之殊。
聲音則變矣。
禮樂在魯。
而魯之樂師
皆散而之四。
是後三代之樂。
不能傳於世。
虞之樂。
神人以和。
鄭之聲。
男女相悅
樂聲豈無古今之殊乎。
魏文矦曰。
鍾聲不比左高
田子方以爲君審於音。
臣恐聾於官。
比之孟子之對齊宣王
可以知其大小
之別矣。
孟子宣王好樂
推廣乎與民同樂之意。
田子文矦審樂
規諷乎爲官擇人之政。
孟子之言。
如大樂咸奏。
田子之言。
特磬孤鍾警省人。
文王之囿七十里。
大是疑案
詩云王在靈囿者。
靈沼靈臺之間也。
豈其若是乎哉
西土山谷
草木
禽獸狉狉
不以囿爲號。
其廣爲七十里。
後世訛傳以爲文王之囿歟。
宣王以其囿。
文王之囿。
有如曹交之言其身長
政是好對。
孟子對以民猶以爲小者。
設言耳。
雖於古書有之。
不可信矣。
齊宣王所欲。
在於幷吞隣國
而先以交隣試問孟子
孟子知其意東問西。
故以樂天畏天分槪而告之。
則乃以好勇二字
露出本心
憂以天下
樂以天下
堯舜氣像
不可以驟語高遠之事。
故遂提景公晏平仲事以喩之。
然而孟子本意
則非堯舜不陳。
苟欲王政
雖非明堂
可以行矣。
孟子所以勸其不毁者。
以其王者之堂也。
因此言周王仁政
欲使宣王周王之堂。
而行周王也。
孟子之時。
齊宣王優於魏之惠,襄。
滕文公優於齊宣王
宣王孟子之言。
輒曰大哉言也。
善哉言乎。
因以己之所病處。
盡言不諱
要聞救藥之方。
雖未能因其藥而克治其病。
亦有勝於諱疾之人不言其証於良醫也。
大王之時。
內無怨女
無曠夫。
不見經傳
孟子以意推演而言之如此。
可以有德者有言
宣王所謂何以識其不才而舍之。
有如仲弓焉知賢才之言。
孟子之答。
則依孔子衆好必察衆惡必察之訓。
孟子一夫
陳定宇以爲罪浮於桀。
下文單說
桀與
豈論其罪之大小
桀則放於南巢
則死。
故單說事。
王勉之言。
朱子特揭之爲大注。
春秋筆法也。
然而三代以後
得國之正。
漢高帝與皇明太祖高皇帝而已
唐高祖宋太祖
皆於勝國高官
,宋有媿於
臧哀伯之言曰。
王克殷。
九鼎洛邑
義士猶或非之。
孟子所謂任賢愛國
譬之於任匠愛玉者。
朱子王丞相之言曰。
朝廷愛民之心。
不如惜費之甚。
明公憂國之念。
不如愛身之切。
一般慷慨惻怛之氣。
前後
揆。
齊王取燕之說。
動於禍福也。
孟子取燕之說。
合於事理也。
禍福之動。
私也。
事理之合。
公也。
鄒,滕至小之國也。
四面勍敵
朝夕且亡。
孟子所勸
卽惟曰行仁政而已
爲善而已
若使儀,秦當之。
必以詭術誘之。
當是時。
列國之君者。
皆爲儀秦輩所賺。
不知有正道。
孟子之不遇
余則曰儀秦輩之故也。
臧倉魯平公
孟子歸之於天。
聖賢之遇不遇
果命也。
人力所及哉。
公孫丑以管,晏期孟子
亦可以觀世變矣。
孔子門人
以賢堯舜孔子
如章之徒。
亦可謂知其師歟。
是時蘓秦張儀橫行於世。
推仰管晏
時俗管晏第一等人物。
(公孫丑。)
聖人不言功利
管仲晏子之功乎。
所謂事半功倍之功。
非他。
濟世安民之功也。
子路不爲管仲
觀於曾西之子路管仲
可知已。
曾西以曾子爲父。
子路孔子爲師。
薰陶父師間者
無非純王之道。
則肯爲雜霸之術乎。
才與不才
及與不及
不必較計
孟子四十不動心。
在於去魏適齊之時。
則其見魏王
在三十餘歲時
而王以長老稱者。
以德不以齒歟。
潛庵曰。
告子未四十時。
已能不動心
則不動心未足爲難
以爲不然也。
孟子觀之。
故曰不難。
而心之不動。
豈易言者哉。
告子硬定勒把。
不知仁義
若其不動則亦難矣。
故敢以三變之說。
欲抗孟子
隱然自處敵手者。
葢亦不動之致也。
然而終迷不動。
不能入於聖賢之徒。
則不動反有害焉。
不可不明卞。
借黝,舍血氣之勇
喩曾,卜之所養
而漸就自家浩氣
是以古對今。
以虛對實之法也。
北宮黝似子
規模狹隘
有如黝之一毫挫於人。
若撻于市。
蓋其氣像相類
施舍不勝猶勝。
綽有寬廣意思
曾子質魯守約
有相近者矣。
浩然之氣
極本窮原
天命也。
爲氣本自浩然
而人之受氣也。
必以直養。
然後可以復其初矣。
養氣養性
不動心之本。
在於知言養氣
知言則氣自養矣。
窮格則言可知矣。
周子主靜之工。
亦不動心中出來
而其本則人生而靜
心不在焉
動心之病。
大舜之窮而與木石居。
貴而爲天子
被袗鼓琴
固有之。
從不動心三字做去。
浸潤之譖。
膚受之愬
所難卞者。
能不行焉。
則謂之明且遠。
孟子知言
能造大舜堲纔之域。
匡章通國皆稱不孝
毅然不之信也。
蓋其知言之中。
又見養氣之勇。
志帥之說。
蓋本乎三軍之帥匹夫之志。
而志則不爲撓奪如將帥
故曰持志。
氣則可以培養士卒
故曰養氣
以直養則其氣浩然
有如人能弘道
孟子能直養。
故有浩然之氣
告子相反
告子則受子學而差者也。
荀卿則受告子學而得者也。
後世本心法門
溯其源則告子也。
勿正者。
孔子所謂後獲也。
助長者。
孔子所謂欲速不達也。
欲知浩氣在身
須看原泉混混而盈其科。
澄澈無塵時。
大禹九年之水。
其所無事
只是浩然之氣
王左仗黃鉞
右秉白旄誓師
只是浩然之氣
氣之養。
如人之飮食
故曰無是餒。
餒之一字
極竗形容
養氣者卽義也。
譬之飮食
人而無是氣。
則如翳桑之餓人然矣。
仁智之或先或後。
以其進學成德有殊也。
不厭
進學時事
不倦
成德後事
故先智而後仁。
而及其成德之後
當先言。
曰仁且智。
子貢善於說辭也。
孟子雖不自居孔子地位
觀其語訓。
孔子不居
假仁之害。
甚於不仁
仁者
自其當時
至於後世
人皆非之。
若假仁者
鄕愿
之者多。
之者少。
不有孟子極意闢之。
桓文湯武齊名
趙與稷契同貫矣。
禍福無不自己之者
禍福榮辱而言也。
君子貴於自反
故以詩之自求。
書之自作。
引而訂之。
一章精神
專湊自字上
不曰仁者仁者
曰仁則不仁則。
蓋有精義
是在我者。
若仁則榮。
不仁則辱。
其榮其辱。
皆是自取
所以警人要切處。
孟子言能行五者。
卽指士農商旅。
而工則不與焉。
務本抑末之意也。
約以言之。
登賢俊薄賦稅
是謂天吏
不忍人之心。
仁者人心
先王以是心行是政。
如舜之播百糓敷五敎是耳。
孟子仁義禮智之端爲言。
而不出性一字
朱子
之曰。
仁義智性也。
孟子惻隱羞惡是非辭讓之心爲言
而不出情一字。
朱子足之曰。
惻隱羞惡是非辭讓情也。
孟子
無以道四七之所由生。
朱子
無以知四七之所由分。
孟子之言四端
性情而言。
言心者。
以其心爲之統也。
自古聖人言心性情者。
始於孟子
所以爲安社稷之功者。
觀於不忍人之心章。
益知孟子之學出於子思善學者也。
孟子所謂惻隱羞惡辭讓是非
子思所謂喜怒哀樂
惻隱惻隱
羞惡羞惡
辭讓辭讓
是是非非是是非非
是謂發而皆中節
將言擇仁。
先言矢人之不擇術
而中言矢人之耻爲矢。
終言射者正己
節節相顧
葉葉相對
仁者如射
夫子所謂有似君子而其反求於己。
此以仁言
彼以素位言。
舜之舍己。
顔子克己
煞有間焉。
舍己卽虛己之謂也。
惟其善是從。
渾然無人己之分也。
究其本則虛己便是克己
若言克己
己私邊較重。
舜於耕稼陶漁之時。
無己之可克者。
隘與不恭
聖人所不由也。
孟子與驩共使而不與
之言。
與之共者。
比之望望然去之。
卽矯其過也。
不與之言。
比之由由然偕之。
卽矯其流也。
所以得中
伯夷不立於惡人之朝。
卽避而去也。
孟子伯夷甚多
不及叩馬諫伐之事。
何也。
余甚疑之。
使齊諫伐。
孔子稱殷有三仁
齊不入其中
又何哉。
餓於首陽之下。
或如泰伯之逃荊。
未及武王伐紂之時歟。
甲子亡。
武王以甲子興者。
天時也。
秦以函谷亡。
而漢以函谷者。
地利也。
桀紂失民亡。
湯武得民者。
人利也。
師旅順時而動
則天不可不顧也。
王公設險而國。
則地不可不念也。
民心一散
則不可以守矣。
故曰保民而王。
齊人敬王
婦寺之忠也。
孟子敬王
聖賢之誠也。
婦寺何以聖賢也。
孟子桓公管仲
特借不召二字
蓋亦不得已也。
申之以不管仲之意。
節節精神
不放自家占地位。
聖賢辭受
一出於義
孟子所以受之宋,辥而不受於齊也。
朱子甞却趙汝愚之餽。
而受人參附子
孔子康子藥之也。
學者三夫辭受爲法
則可
無傷廉之失矣。
平陸持戟之士。
平陸大夫
以齊之平陸
警齊之君。
詩云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政謂斯歟。
蚳鼃之去就在於官。
孟子進退在於己。
公都子不以此答齊人
公都子不知孟子矣。
司馬溫公以此孟子
司馬溫公不知賓師矣。
王驩暮見孟子
孟子豈不言之哉。
不言者特行事耳。
行事之不言者
蓋不欲自我先言也。
此與孔子陽貨隨問隨答之意同。
可殺與。
應之曰可。
一時取譬於伐燕之問答
殺人何等重事
不知其當否。
漫應曰可。
豈理也。
子貢問孔伯夷何人。
陳賈問孟子公何人。
子貢之問公也。
陳賈之問私也。
孔子之答簡。
孟子之答繁。
孔孟易地則恐皆然。
孔子則似不爲迫束之言。
齊王就見。
在於致臣之時。
旣致臣矣。
歸志已决。
齊王不能誠力挽。
只言繼此而得見。
孟子何可回車耶。
其就見若在寒疾之時。
孟子不速去。
可謂其時矣。
孟子以魯繆公無人子思之側諷齊王
泄柳申詳無人乎繆公之側諷齊客。
泄柳申詳所謂無人者。
卽無子思之謂。
孟子子思自居
而繆公之無人之人。
卽指齊客。
王庶改之
日望之。
藹然仁民澤物之意。
千載之下。
令人釀涕。
至誠惻怛
都是不忍人之心。
孟子言如欲平治天下
夫子未喪斯文之語。
聖人自知者明。
故自任者重。
只道性善
則微眇難知。
故以堯舜之聖。
而立訂於性善
性善如的。
堯舜如射中的者。
蓋爲滕文公之易曉也。
故做得堯舜
自可充其性爾。
(滕文公。)
蘇東坡孟子性善
見其繼善
孟子指人已生之之後
則蘓說太逼。
明道亦有此說。
特借善一字
性善
專主人性而言。
則此是人以後事也。
原其生。
無極之眞。
二五之精也。
才說性。
便已不是性者。
帶氣而成也。
道一而已者。
堯舜路人一也。
古今之殊彼此之別。
卽性也。
曲禮曰。
必則古昔
先王
故稱堯舜
文公與之言。
而於心終不忘。
已有聞性善之効。
聖人過化之竗。
亦可以見於斯矣。
孟子自言諸矦之禮吾未之學。
有如孔子太廟每事問之意。
挽回三代之治
輒曰井田肉刑封建
孟子眷眷者。
在於經界
終不能行。
當戰塗橫流之時。
使滕文公斷然三年之喪。
五月居廬
百官聽於冢宰
一視三代古制
此爲孟子第一行道處。
滕文公爲國之問。
異於梁惠利國齊宣之交隣。
故以恭儉下對之。
孟子之待文公
亦有異於待齊梁之君者。
民事不可緩爲始。
因以人倫歸重
卽道性善之餘意。
治國家之大經也。
文公聞性則堯舜則殷周之說。
而喪而盡三年之制。
賦而問九井之法。
其敏而好學
不耻下問
可謂文矣。
孟子陳相
當與孔子樊遲稼圃章並看。
孟子之言。
注釋孔訓者。
物之不齊
物之情也。
朱子曰。
物之不齊
乃其自然之理。
陳定宇曰。
物之實理也。
漢卿曰。
實天之理也。
自然之理。
實理天理也。
自然本然也。
牛之本然
不可以爲馬之本然
雞之本然
不可以爲犬之本然
孟子雖以物賈言之。
其實可以通看於人物之性。
許行許多說話
其要在於倍師之失生三一之義。
至引曾子不師有子之事。
而始明於世。
夷之則墨也。
孟子之言而解其惑。
陳相則儒也。
孟子之言而不之喩。
况陳相親孟子之言。
夷之從徐子而轉聞乎。
於此可見夷,陳之優劣矣。
朱子甞告呂子約曰。
孟子一生
忍窮受餓。
盡心力。
只破得枉尺直尋四字
朱子孟子千載知己處。
天下豈有枉直二者哉。
孔子敎人者。
不過擧直錯諸枉。
孟子陳代朱子此言。
編入大全中。
孟子景春章。
至居天下廣居
天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不覺胸襟灑落
履雪嶺而羾寒門
程子見周茂叔
如此
天下廣居者。
孔子所謂依於仁也。
天下正位者。
孔子所謂立於禮也。
行天下之大道者
孔子所謂於義也。
得志與民由之。
不得志獨行道者
孔子所謂隱居以求志。
行義達道也。
後車數十乘。
從者數百人
不以爲泰。
富貴不能淫也。
從者被竊屨之名。
不以爲愧。
貧賤不能移也。
齒德自尊
不見齊王
不以爲懼。
威武不能屈也。
此政孟子自道也。
未甞不欲仕也。
又惡不由其道。
宦官宮妾不知名者。
孟子此訓。
孔子待賈之言同。
一齊不能當衆楚。
六龍矯矯
羸豕蹢躅
則其血玄黃
所以周之立政
虎賁綴衣趣馬小尹左右携僕
皆取庶常吉士者也。
公孫丑不見矦章觀之。
論語而見脫者甚多矣。
曾子子路之言。
必是論語之昔有而今無者。
且夫子之言。
不見論語見於孟子者。
恐亦論語脫簡
戎狄是膺之詩。
孟子輒以周公當之。
雖曰斷章取義
何若是其丁寧也。
不殄厥慍之爲文王
慍于羣小之爲孔子
果是斷章取義
魯頌明言周公之所膺。
而本詩則僖公也。
周公之於僖公
歷十一代十有七君。
孟子何爲而言其如此也。
魯頌此詩。
追述周公之事而然歟。
僖公所以戎狄者。
不過齊桓公召陵之役而還而已
則此不可謂膺戎狄而徵荊舒矣。
孟子而考諸詩。
則詩必有錯誤而然。
火餘羣經
皆失部居
詩書論語
卽其尤者。
孟子楊墨
一治之運。
而接羣聖之統。
程子乃言佛氏之言近理
又非楊墨之比。
所以爲害尤甚
程子所以自居孟子地位
許行
墨之支流也。
陳仲子
楊之餘裔也。
孟子極意闢之。
不下於楊墨
仁政便是道。
天地百千萬事無非道。
道外豈有他物。
(離婁。)
仁心仁聞
而民不被其澤者。
卽指假仁者也。
道不外仁心
不能如火燃泉達
只是螢爝之光。
蹄涔之流
故曰不行先王之道而然也。
播惡如種德
古昔聖賢之言。
逼眞切情有如此。
播者。
如糓之布而散於田也。
種者。
如糓之植而生於田也。
聖人人倫之至。
論語所謂至德
大學所謂至善
中庸所謂至誠
下文堯舜孔子
三聖人者。
人倫之至者也。
愛固屬於仁。
敬固屬於禮。
治之謂智者何謂也。
治人者明。
然後可以服。
是者是之。
非者非之。
是謂明也。
是非者。
智之端也。
不得罪於巨室
亦當活看。
齊景公不戢田氏
魯哀公不戢季氏
不能爲國
不能爲人
三綱淪而百度荒。
齊魯者。
不在此中。
孟子得力
專在大學一部
其所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
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
得其心。
得民矣。
得其心有道
欲與之聚之。
所惡勿施爾也者
一一從絜矩中出來。
怳然曾子親授孟子者然。
又於下章
道中
至誠之旨。
如印一板
師友淵源有自來。
不可誣矣。
思誠者人之道。
誠之之義也。
思誠至於
則爲至誠
毁譽易失於公。
匡章不孝
陳仲子之廉。
孟子甞所明卞者。
况如公孫衍張儀之流
大丈夫行乎列國
孟子傳食諸矦
門人之所惑。
則毁不必沮。
不必喜。
孔子曰。
善者好之。
不善者惡之。
爲眞毁譽
子貢之病。
在於言語
孔子以先後言喩之。
所以易其言者亦有層級
英氣太露而無涵蓄之意。
或夸意太張。
而無精約之思。
要其歸則不致力操存之工而然耳。
孔子曰。
其言也訒。
又曰。
敏於事而愼於言。
孟子所謂易言無責。
皆爲警人之至訣。
百僚師師
以其有善相師而言也。
三人有師。
以其善惡皆師而言也。
好爲人師
則以其無實自處師道者而言也。
易曰。
比之匪人
正子之從王驩是也
孟子以來見之差遲責之。
以冀其失身自悔
及其引罪之時。
但以舍館一事爲言
孟子不得不以徒哺啜三字更加箴砭
而其精神在於學古之道四字
樂正子學
孟子者。
所以學古道也。
孟子不與言。
正子從而之齊。
孟子安得不責之。
己之不正
未有正人者。
况臣以格君乎。
心有可以啓開而後
灌沃於君心。
所以正子
仁義禮智之中仁也義也禮也。
朱子皆有訓釋
而獨於智。
未有指的
胡仲虎沈貴瑤諸子各有所釋。
徐溍生又以仁之實章。
見之明而守之固爲訓。
皆失智字本義
又非朱子之意。
南塘先生所訓參看
然後始可曉然
仁義禮智。
雖無等級
孩提之時。
已知其愛親
則仁居先
及長而敬兄。
義固其次
仁義先發
而後禮生矣。
舜生於諸馮章。
精神都湊於其揆一三字。
文王之道。
卽堯孔子之道。
道則歷千古一也。
孟子自任斯道之意。
非禮之禮。
如拜下禮也。
拜上爲禮是也
非義之義。
如仕義也。
以不仕爲義是也
人有不爲
子羔行不由徑
子路不耻縕袍
伯夷孔子之殺一不辜得天不爲者。
皆是也。
書云不矜細行
終累大德
若有所不可爲者。
雖小必不爲
可以正大光明之域。
其要亦惟曰愼獨
仲尼不爲已甚者。
張宣公之說。
亦甚有迹。
所謂已甚云者
只是無可無不可無適無莫無意無必之謂也。
非如後世所謂寬厚包容之稱也。
泛看則其弊也胡廣中庸矣。
大人自當與義爲一。
不期必於信果。
自然中道
不期信而自信
不期果而自果。
所以大人
赤子之心
無所知覺
只是純一無僞
稍長則聲色貨利蔽交於心。
純一無僞之體。
不可以復見矣。
所以人心道心所由分也。
大人者。
不以物欲而移其心。
故其純一無僞一如子時
其所酬酢萬變
一出於正。
若以純一無僞四字宗旨
面壁趺坐之外。
無他下工處。
吾人所以爲學者。
當孝處孝。
當忠處忠。
當義處義。
不以一毫私欲介於中。
而以致知格物
初頭工夫
盡其性之固有
自可以知其心矣。
不失赤子心。
亦是求放心之謂也。
赤子呱呱也。
純一無僞者。
不爲耳目所役。
故亦無出入之時。
耳有所聞
目有所見
則其出其入。
紛綸未定
若不存此一介活物腔子中。
何以不失赤子之心也。
不失者。
存之對也。
大人不失赤子心。
蓋其赤子時心全而無失也。
許多痼蔽。
從一欺字出。
私而忘公。
欺也。
忮而不仁
欺也。
言不顧行
行不顧言
欺也。
以不知爲知。
以不見爲見。
欺也。
然而不然
外和而內不和
欺也。
情之踈而接之密。
意則東而語則西。
欺也。
若以弗欺爲主
勉勉循循
今日如此
明日如此
一事如此
二事如此
念念如此
件件如此
然後眞可不失子時心矣。
人之於進爲之方。
豈待他人之勸而爲之哉。
在於自己
孟子自得二字申言之。
自得之。
則如富人積倉庾於左右
之無禁。
之無渴。
自得之工。
當自求放心始。
一本萬殊
復合爲一。
本則至約。
故自約而至博。
自博而約之則是反本
故曰反約
此約字與曾子守約同。
以善服人者。
齊桓公昭王之不反。
包茅之不入。
起召陵之師也。
以善養人者。
周文王致耕者之讓畔
行者之異路。
而服虞,芮之君也。
心服者王。
從者霸。
孟子千言萬語
潛心細究。
只消王霸二字
有本者如是
卽亦喩道也。
也者不可須臾離。
原泉
不舍晝夜
舜之雞鳴而起。
孶孶爲善
卽道也。
周公而待朝。
卽道也。
孔子爲之不厭
卽道也。
此皆有本者如是
孔子喩道之體。
孟子喩道之用。
而另出溝澮之水。
以對原泉
將言其聲聞過實張本
原泉混混
則如顔子之樂。
溝澮盈涸。
如日月至焉者。
是故所貴乎學者志於道。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章。
人物之性同異
如數一二。
凡人
我人類。
舜亦人也。
凡人亦人也。
舜由仁義而行。
凡人亦皆由仁義行。
禽獸若能全有仁義之性。
孟子何爲獨提舜說去也。
人而不能仁義
則與禽獸無異焉。
人性與物。
同耶異耶。
朱子曰。
僧問佛如何是性。
曰。
耳能聞目能見。
他便把這箇作性
不知這箇禽獸皆知。
所以異者。
以其有仁義禮智。
凡今世之混人物性者。
盍觀於斯
嗚呼
七聖皆迷。
頹波滔滔
所謂良遂知處。
諸人不知者耶。
朱子曰。
人物不同者心也。
眞文忠公以爲人物均有一心
文忠之說。
異於朱子之訓。
心統性情者也。
性旣不同
則心亦不同
其所發之情。
懸然相殊。
是非辭讓羞惡惻隱之端。
冥然頑然
無有發現處。
只是
煖飢飽同得其氣。
物則偏。
人與禽獸同一性也。
孟子何爲而謂之去禽獸幾希歟。
人與禽獸
其性絶異
故以禽獸警之。
朱子所謂得理氣。
原初賦生理氣
俱從太極來。
南塘先生之言曰。
太極超形氣而名。
五常氣質而稱。
此發前聖所未發。
有功聖門
先儒多以周公思兼三王之事。
不與相合
作一奇話。
何其壅塞之甚也。
孔子周公
孔子思兼周公矣。
孔子豈有管,蔡乎。
孟子孔子
孟子思兼孔子矣。
孟子豈有,宋乎。
雖以三王四事
合看於周公
亦無不合
觀於無逸君奭諸篇。
可按而知。
經傳之義。
當究其大旨以及微奧。
啖蔗然可矣。
周詩爲國風。
太史採詩之法。
遂不復行。
王者之迹熄。
衛文公賓筵之詩入於雅者。
以其盛德至善合於雅奏矣。
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
至予私淑諸人也。
當通爲一章
可以可以無之閒。
難得中。
若非燭理之明者。
何以其中耶。
孟子於齊不受餽。
可以無取也。
不取
孔子顔子之喪不給車。
可以無與也。
不與
顔子於匡
孔子之生而不死。
可以無死也。
故不死。
天下之言性也章。
後世曲儒以爲人物左契
許益之曰。
求人之故。
則見父慈子孝君仁臣忠
求物之故。
鳶飛魚躍山峙淵流皆是也。
益之稱爲東陽先生
蓋其見解超詣有如此也。
曲儒之鑿也。
豈非孟子所謂所惡於智者耶。
故者。
已然之迹。
如道性善堯舜是也
利者。
自然之勢。
如水流濕就燥是也
莊子曰始乎故。
得之
千歲日至
可坐而致者亦故也。
立春
日出於卯正。
入於酉初。
立夏
日出於卯初。
入於酉正。
立秋日出入立夏
一刻贏縮
立冬日出入
又於立春
一刻贏縮
至於二十節候
唐堯授時以後
今四千年一也。
三歲一閏
五歲再閏亦一也。
星辰
五星二十八宿日月所會十有二次而言之也。
水曰辰星
火曰熒惑
木曰歲星
金曰太白
土曰塡星
辰星配於
自立冬至立春
熒惑配於
自立夏至立秋
歲星配於
自立春至立夏
太白配於
自立秋至立冬
四時各分九十二日八十分之二十五。
塡星居中
分旺四時
十有八日
合七十二日。
以爲一歲
一歲推其故。
可以千歲也。
孟子所以橫逆者。
自反而縮也。
及其自反者三。
無媿焉。
則只曰妄人也已矣。
此爲聖人之言。
後世修隙者若讀此章。
則除悍然禽獸者。
必有飜然悔悟
惕然警省之時矣。
諸中
然後發於外。
故君存心仁禮
自然愛人
自然敬人
心若不存仁禮
則其愛也其敬也。
皆苟焉而已
君子有終身之憂。
孔子憂道之意也。
君子一朝之患
曾子守約之工也。
堯舜與人同。
耳目口鼻之著於外者
仁義禮智之根於中者。
苟甞有異同哉。
孟子言言不捨性善有如此。
舜之怨慕
屬於己。
屬於親。
所以負罪引慝
自責自恨之意也。
所以思之切念之極。
而如聞如見之意也。
(萬章。)
帝之妻舜而不告。
余竊惑之。
釐降二女
有國之盛典也。
使瞽瞍不知而猝然下嫁
非聖處事
况堯君。
瞽瞍臣也。
君之嫁女。
何敢言
若堯先知瞽瞍知之則不得妻而不告。
失君人之度。
孟子之答萬章
特因其問而明大舜之孝而已
象亦有人心
雖以殺舜爲事
豈不知殺舜之後臯陶之所執乎。
又不知帝女不敢治其棲。
又不知堯之
將禪舜而殺之爲事乎。
此亦齊東之說也。
余則以爲象傲在於釐降之前也。
舜若謂象曰。
惟玆臣庶
汝其于予治。
失言也。
臣庶卽堯之所命以事舜者。
舜何敢私之。
舜知象不能治民
故封有庳也。
使吏治國。
假使臣庶
得以私之。
豈付之象耶。
孟子所謂不得而子。
蓋謂其不善不及於子也。
盛德如舜
在堯則爲臣
瞽瞍則爲子。
君臣父子之倫。
無所逃於天壤之閒。
古帝王
有其父而爲君者。
舜與漢高帝
而舜時儀文未備。
尊號徽稱之典
若其處於宮中
四海之養。
而以事堯者事之。
則尊之至。
養之至也。
不言
行與事示之者
事親盡其孝。
事君盡其忠。
是行也。
愼徽五典
時叙百揆
是事也。
湯學於伊尹而後臣之。
湯之日新
蓋出於伊尹所謂覺。
覺者新之之意也。
萬章咸丘蒙質問孟子者。
堯舜伊尹孔子
百里奚事。
無非弔詭
所謂處士橫議
以爲孟子之功。
不但在於楊墨而已
卞破唐虞以後聖賢行事之因訛傳訛。
後世暸然知其眞贗
大功云爾
條理
猶言木之有條有理也。
條者。
條暢之謂也。
理者。
腠理之稱也。
條則在外
理則在內
各有倫次
所以比諸樂也。
孟子善於譬喩
聖智形容金聲玉振
以巧力模倣聖智
不見痕迹
春秋以後
小役大。
弱役強。
班祿典籍無傳
孟子之聞於人者。
恐非虛矣。
王制可以周法
漢孝文時博士之所杜撰
則當從孟子之說矣。
大體武成可按
孟獻子不挾其貴。
而友樂正裘諸人
不附其富。
而遠聚斂之臣。
可謂大夫矣。
後世天子而待以友道者
漢光武之於嚴子陵
宋太祖之於陳希夷
所以興王也。
舜之於堯也。
公則君臣也。
以私則舅甥也。
館於貳室
將以攝位也。
此恐與友之云者
微有不同
孟子所以引喩者。
以其貴貴尊賢則一也。
孔子簿正祭器
不以四方之食供簿正者。
有常數。
有常品。
而不欲以遠物之難繼者。
有則用之。
則不用而然也。
然則賜腥
熟而薦之。
此與簿正之義不同
何也。
薦與祭有異。
薦者以時物。
祭者以常品
公元前517年
孔子於衛孝公
公養之仕。
可疑也。
昭公甲申
年三十五。
始見齊景公
而適衛主子路妻兄顔濁鄒之家。
將適陳而還衛。
蘧瑗之家。
仍適陳。
三歲又還衛。
靈公不能用。
出公欲得夫子爲政
而夫不從
子路正名
子貢夷齊
孝公雖是出公一名
夫子未甞仕於出公之時
可謂較然明甚矣。
夫子出公
豈可使出公拒父而不納耶。
一言
夫子不仕於衛。
君子所由義路也。
所入者禮門也。
不以禮義門路
君子不由而不入焉。
不然則子羔可從竇矣。
种放可從捷徑矣。
司馬溫公孔子不竢駕
孟子不見齊宣王
獨不見以官召之之訓歟。
一鄕友善
以至於古人尙友
則其爲善也。
可謂無窮無止矣。
孔子所謂見賢思齊
曾子所謂以友輔仁
孟子演而伸之
萬章多以古事仰質。
進善求道之意。
故以此曉之也。
誦其詩。
讀其書。
不知其人。
孟子開導後學苦心也。
論語而不知孔子
孟子而不知孟子
則與不讀等耳。
知其人。
所以學其人也。
學其人。
所以讀其書也。
貴戚之卿。
三仁周公之後
鮮有不禍人家國者。
蓋其地逼而勢多也。
若漢之陰氏。
宋之曺氏。
可以爲法貴戚
異姓之卿。
不聽而去。
世則不可硬定。
在隨合義而已
君有大過桀紂
然後諫而不聽
可以議其易位。
若非桀紂
則易位之謀。
大憝也。
然而殷之三仁
知其顚隮
不敢易位。
君臣大經
古今通誼也。
湯武天吏也。
隋唐因之。
伊,周宗臣也。
莽,溫以之。
堯舜聖人也。
丕,炎藉之。
爲人臣敢干君位者。
一言曰逆也。
孟子之告齊宣王者。
草芥讎冦之喩。
欲使宣王修德行仁。
以此警動之耳。
余隱之所謂伊尹太甲
霍光昌邑之論。
急於對卞溫公之疑孟而發。
亦甚不然
伊尹可比方於霍光廢立也。
伊尹初不放其君。
則彼所云放者。
將歸伊尹霍光者流
爲後弊。
不可勝言者矣。
當以眞文忠之法叔肸之說爲正。
霍光之廢昌邑也。
伊尹太甲
王莽之簒孺子也。
周公復明辟。
伊,周何曾廢與復耶。
固忠於漢室也。
不學也。
不能伊尹之不廢。
無足怪者。
則素有
文藝
曲成經義
以愚羣聽
貴戚之卿也。
苟能以無伊尹之志則簒。
第一義諦
則固可以之無弊也。
此亦上古時事
若後世則不然
戚而有梁冀曹操
宦而有輔國田令孜之徒。
廢立其君。
如置奕棊
而其國未有不亡者。
大抵君臣之分如天壤
不可階以升。
君有大過
諫而不聽
涕泣而隨之。
其改而已
若有易位之思先萌於心也。
不爲曹操幾希
易曰。
一朝一夕之故。
所以謹其始而杜其漸也。
以臣廢君。
始於窮羿。
自是以來
一出權臣
不以羿爲事
不君不臣
國不國人不人
誠有廢其君而安其社稷時乎否。
父雖不慈
不可不孝
君雖不仁
不可不忠。
兄雖不友
不可不敬
夫雖不良
不可不順
天之經地之義。
民之彜物之則。
不可暫闕而或忽也。
所以春秋作而亂賊懼。
一王之治
而立萬世之防也。
周室衰微
不絶如綫
諸矦强梁
殺伐用張。
而上三數百年
不敢洛邑者。
春秋爲其屛也。
孔子不作春秋者。
彼秦楚之君。
何畏何懼。
而不滅東都
以取其文武相傳重器
以攘其文武相傳正統耶。
孔子管仲如其仁。
蓋能以昭王之不復。
包茅之不入。
興師問罪
以章尊王之義
也。
雖曰假之云乎
亦有勝於祭足之拒王。
重耳請隧
聖人之予之。
在迹不在心矣。
迹則尊王
其心之非眞。
不可億逆而誅之也。
孔子曰。
君子事君。
進思盡忠
退思補過
將順其美。
匡救其惡。
孟子曰。
引君以當道
吾君不能謂之賊。
曲禮曰。
禮不踰節。
爲人臣者。
盡其忠而補其過。
美則順而惡則匡。
導之於至當之道。
則雖有宦戚百十輩。
何以覬覦神器
易置君位
漢唐之爲哉。
謂吾君不可有爲
而敢蓄異圖者。
凶逆耳。
雖非宦戚。
足以變亂王綱塗炭生靈
坤之爻曰。
履霜堅冰至。
揚子曰。
智者勞心於內。
辯者轂擊於外。
不若未然之時。
父子則親而已矣。
君臣則義而已矣。
兄弟則友而已矣。
夫婦則別而已矣。
此理之常也。
非常也。
非常之人。
非常之時。
非常之功。
有如湯武尙可也。
人非湯武
時非㬥虐。
功非弔伐則簒也。
前乎湯武而有羿,浞。
後乎湯武而有
未聞湯武更有於天下
聖人非常有也。
是以朱子曰。
孟子所謂位。
言其理當如是耳。
發明孟子言外微旨
以詔來人
若以孟朱之言參互而看。
不爲弊矣。
之無爲。
聖也。
老子只見無爲
而不知其欽明文思
故自以爲學堯。
至於淸虛
禹之
克儉
德也。
墨氏只見克儉
而不知其致美盡力
故自以爲學禹。
至於吝嗇
養勇
賢也。
告子只見養勇
而不知其篤信聖人
故自以爲學子
至於遺義
有如霍光自處伊尹
王莽自稱以周公
聖人之言。
看之不審
則其弊也如此
不可以不卞。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