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枫石鼓箧集卷第二
枫石鼓箧集卷第二 第 x 页
枫石鼓箧集卷第二(洌上 徐有矩准平)
 记
  
枫石鼓箧集卷第二 第 226H 页
乐乐寮记
白鹤之麓。蜿蜒奔属。南驰而低岸。回如抱畴。平如陆者曰明皋。吾仲父五如先生移卜先处士之宅兆。而筑室于其下。名曰乐乐寮。盖取诸记所谓乐乐其所自生者也。有矩请记之以昭其命名之义曰。夫孝子之事亲也。盖亦多方矣。奚止于乐哉。然语其本之于心。以凝诸精而释于神者。则乐为大焉。今夫臭味足以悦其鼻口。声色足以乐其耳目。寝处安逸。足以适其四体。此世所谓善事亲者也。然其悦之也乐之也适之也。皆在形而不在心。故君子小之。若乃致其和致其敬。著诚而去伪。穷本而知变。融然凝诸精释于神者。则其惟礼与乐乎。虽然记不云乎。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世固有饰貌事亲。而考其心则不掩者。所谓圆冠峨如。大裙襜如。坐而尧言。起而舜趋。不以孔孟之心为心者是已。
枫石鼓箧集卷第二 第 226L 页
又岂徒曰礼为哉。惟乐则不然。钟鼓管磬羽籥干戚之器虽备。而必本之于心会之于精神。然后器则从之。凡其哀乐喜怒回邪曲直。一感于心者。其声与之然。此乐之所以乐其生也。是以君子致乐而事亲。则陶陶焉遂遂焉。和气畅于内。愉色婉容形于外。凡吾之凝诸精者。可以凝吾父母之精。吾之释于神者。可以释吾父母之神。故曰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心志嗜欲。不忘乎心。此皆乐之道归焉尔。夫何也。以本于心者莫大乎乐。而其发见而不可以为伪者。又莫大乎乐也。宜先生之必取于斯也。寮既成。先生有归老之志。而有矩亦将以是岁改卜亲葬于皋之南麓而往从焉。然则是扁也。非唯先生之寓警也。亦所以戒小子也。非唯小子之戒也。亦所以戒世世万子孙毋变也。遂书以刻之。以垂诸后云。
 言礼言心。点缀隐映。可以补乐记而翼孝经。(炯庵)
 极意摸六一公有美堂记。几于换脱。读者不能觉。(愚山)
枫石鼓箧集卷第二 第 227H 页
洗心轩记
好我而恶物。忧于穷而乐于亨。此人之常情也。然心即虚明已。好恶忧乐。岂心之本有者哉。特物使之然而虚明者应之矣。故君子之学。必也虚其虚明其明。使吾心之全体立。而物之在外者。触而不乱。至而能应。此君子之所以洗其心也。盖众人则以心殉物。故惑于物我之间。冥于穷亨之路。苟有一得于世。则必欣欣然见于色发于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二者相寻于无穷。眩乱反复。七情横生。而其虚明者无可以见。则其为形也亦愚哉。是独不知吾之欲无尽。而物之可以尽吾欲者有尽矣。岂不悲夫。若君子则不然。性之在我者尽之。命之在彼者安之。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患难行乎患难。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盖以其超于物之外。而吾之虚明自若也。此岂非洗心之致乎。余从祖叔父景博氏扁其居曰洗心。谓余为之记。余以为君子之神明其德。生于吾心。洗乎吾心。奚以名轩为哉。夫常人之心。虚明者尝微。而外
枫石鼓箧集卷第二 第 227L 页
物之夺我心者尝多。故古之人。必有切磋之益法诫之设。以扩其良心而防其非辟之干。今吾叔以是名其轩。而出入警省之际。尝若严师忠友之临乎前。凡好恶爱乐之形于心者。一以虚明洗之。使夫方寸能写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则庶几不畔于君子之应物。余故乐为之道。且因以自警焉。
 论心之文。除非周张程朱。则易堕于腐头巾。而此记皎然不滓。匪惟主人有洗心之工。作者为洗文之手。(炯庵)
 
超然台记后又有此作。(青城)
枫石鼓箧集卷第二 第 228H 页
几何室记
疏者达者其学大。精而审者其学小。盖由性之近。而圣人之教之者。亦惟因其性尔。未有能抑其精审而强其为大者也。是以观其学。可以知其性。观其性。可以知其人。今之学者不然。惟恐其学之不大。而不能因其性之近也。是故精审者逆其性而力为之大。于是乎有违心之行。有拂志之言。有内愧之名。观其学不可以知其性。观其性不可以知其人。岂不惑欤。余尝以为孔氏之学。其为大也至矣。然其教人也不一。故颜渊,闵子骞善言德行。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求,季路之政事。子游,子夏之文学。其学焉而得之者。有大有小有全有偏。夫二三子之得圣而师之如彼其专也。游乎其门如彼其久也。而尚或不能尽其大者。岂非因其性之近。而观其学可以知其性。观其性可以知其人也乎。余夙与柳琴弹素相好。其为人也。专详静密。学之而弗知弗措也。思之而弗得弗措也。几乎其精审者矣。余尝过其家于终南之麓。视其扁则曰几何
枫石鼓箧集卷第二 第 228L 页
室。入而诘之曰子不闻之乎。艺道之末也。而数于艺又末也。若是其小哉。子之学也。然察其色则亡歉焉。而左右者皆天文历数之书。快然若自得者。盖其性之固然也。余从而谢焉曰子其不以名易其性者也。且当举世骛大之时。子独不以小为歉。亦可谓特立也已。弹素以余为知己。遂以记请。余曰然。夫以子之因性而不趋名。虽不子之面。而闻其学。皆可以知子。矧余之相好久矣。顾安得默也。遂书以赠之。使后之欲知斯人者。于焉取之。
 
道得弹素固守专执。不徒为弹素堂室记。把作画像赞墓志铭。夫谁曰不可。(炯庵)
枫石鼓箧集卷第二 第 229H 页
不俗斋记
天曰风地曰俗。夏后氏尚忠。殷人尚质。周人尚文。风也。鲁之逢掖。宋之章甫。吴越之文身。俗也。二者古今天下之大阀也。故曰陈良楚产也。又曰伯夷之风。然则不囿于风。不圉于俗者。其惟圣人乎。自贤以下。犹曰风俗云。虽然天之德。圆而动。地之德。方而静。是以移风易易俗难。吾闻唐虞之后。复有三代矣。而未闻秦楚之强悍。变为齐鲁之礼义也。余东人也。东俗最近中华。犹于习染之来。常患其陋也。信乎俗之难易也。丁酉夏五月。余伯氏种竹于除。竹甚茂。遂名其居曰不俗。他日余语人曰善哉。吾伯氏之移风易俗也。昔仲尼在卫闻竹。三月不知肉味。曰人不竹则俗。故易俗莫善乎竹。传曰竹之冷淡如古人风。故移风亦莫善乎竹。但曰不俗。举其难也。夫中则不移正则不易。可移可易者。风俗之谓也。是故地之相去也千有馀里。世之相后也千有馀岁。而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此圣人之德之中正也。外体直内体虚。严霜不能摧。凄
枫石鼓箧集卷第二 第 229L 页
风不能萚。此竹之品气之中正也。而其移风易俗则与之同功焉。虽然举天下古今而论之。种竹者夫人而是也。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见物而思义。易曰君子以善俗。吾伯氏以之。
 唤醒语。(青城)
 夫竹有干有柯。难免乎木之俗也。有节有叶。难免乎草之俗也。然其虚空劲直。何尝染木草之俗。居东而慕华。其亦人中之竹也欤。斋记盖隐映此段之旨。(炯庵)
枫石鼓箧集卷第二 第 230H 页
筱饮斋记
昔人谓竹君子。谓酒狂药。狂之于君子远矣。然余尝怪爱竹者必善饮。嵇康,阮籍之徒。居竹林号竹林七贤。其爱竹也如此。而是七人者皆酒徒也。辛仲宣截竹为罂以盛酒曰我惟爱竹好酒。欲合之使常并。盖此二者若相因而不相离者。其故何哉。竹使人清。酒使人放。清与放。一致而同趣。然则爱竹者善饮固宜。余由是知王子猷必善饮。刘伶必爱竹。惜传记无其说可徵也。余再从叔父斐然素爱竹。独不能尽一酌。然饮人以酒。辄大喜以为乐。今年夏。扁其所居之斋曰筱饮。访余于蓉洲。属以记。余曰昔晋之陆机种竹斋东。日饮其中。子之扁盖取诸斯乎。夫坐蘙荫听风竿。举白而饮。此晋人之清放。而韩愈所谓有托而逃焉者也。子富于年优于才。固将立身砥行。出而为世用。尚何曲糵之托而林麓之逃邪。吾以为不伦也。仲尼之闻竹忘味。惟酒无量。诚非贪声嗜饮。特假物而寓义。子之扁亦假焉已尔。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柳下惠圣
枫石鼓箧集卷第二 第 230L 页
之和者也。竹之风有伯夷之清。酒之味有柳下惠之和。过和则流于放。放非酒之罪也。余故曰酒狂匪真狂。乃狂狷之狂。然则谓酒君子亦可。
 上上下下。杂缀竹酒。具兼掌故。而中间忽插入竹酒不具兼之子猷,伯伦。已是断岸千尺。无更进一步。轻轻邀来。斐然而斐。然独爱竹而不爱酒。回顾筱饮二字。如鸟只翼而车孑轮。此将奈何。忽又比物连类。一解一警。善为弥缝。非吾勺庭友人叔子冰叔氏。无此作焉。准平氏何人也。能有此作也乎。然斐然嗜饮。孔子曰狂简斐然。狂者讵非酒德。惟斐然。乃能嗜饮。(炯庵)
枫石鼓箧集卷第二 第 231H 页
雨蕉堂记
余畜砚四方。曰涛云曰雨蕉曰龙珠曰蓬壶。而雨蕉砚为余所最奇爱。砚端溪产也。玄池边横刻偃蕉叶风雨半折状。故以名。忆庚子中夏。余在竹西之太极室。室南小坞。新植芭蕉四五本。骤长十馀尺。晚阴覆牖。几榻书帙为之澄碧可念。时暑甚。余病肺卧。汗涔涔昏薾若睡者数矣。忽闻除砌间有淅沥声。清凉扑面。起视则阵云密布。雨铃骤打蕉叶上。拍拍簌簌。琳琅散落。余竦听久之。神爽气朗。觉病良已。后数年。园丁失培。蕉竟根败弃。余亦移家于蓉洲。而雨蕉砚适以是时归余。私谓早晚莳蕉。当窗听雨。用此砚题诗。为今年逃暑计。会以事牵。卒卒在阛阓。愿莫之遂。朴君圣用余内弟也。为人澹宕疏磊。尤工于诗。一日以赫蹄属余记其堂。堂之名即雨蕉也。余览已。回想曩时事。恍然如昨梦。乃戏复之曰阴阳相嬗而雨不可恒。寒暑代谢而草有时枯。其有也瞥然。其无也倏然。六七月之间。白雨如麻。绿叶如扇。子凭轩顾之。陶乎其乐。及夫
枫石鼓箧集卷第二 第 231L 页
秋霖收而草木萎。庭宇阒如。未始不怅怅焉孑孑焉。则吾见子之乐。一年无几日。而视余之固无有不甚远也。处此有术。如王子猷之竹君则可也。夫子猷讵未尝一日无竹哉。特其风韵趣味。与自家并。故心与之全化。虽无而不无者存也。且子独不闻昔之人雪中画蕉乎。此之谓神会。若是者不圉于方。不拘于时。放心流形。融然自适已耳。又有无云乎哉。吾将与子以之。遂以雨蕉砚归之曰。姑以此书吾言。
 
超爽觉。清气满纸。(青城)
 萧疏散朗。绝去近手。畦径青门。集中得意作。(愚山)
 雨是一日之有无。蕉是一岁之有无。砚是一世之有无。推此而往。天地古今。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之有无。不得不融然自适已耳。(炯庵)
枫石鼓箧集卷第二 第 232H 页
罗尺洞记异
罗尺洞在金陵数里。登丙舍西麓。可企而望。然洞无奇也。余未尝至焉。一日甚无事。偶步至其洞。洞有大坟焉若斧若堂。榛荆芜翳。剥颓者半。余意其古大夫之冢也。徘徊求丰碑短碣之遗迹而不可得。召洞前土人而问之。土人曰此高丽侍郎苏公之墓也。故亦名苏侍郎山。往年邑人姜奎丧其母。将葬于是。既营始。夜梦一贵人朝服冠。肩舆入其室。从骑甚盛。呼奎跪之庭。叱曰奎乡野小人。敢擅毁贵人冢墓。罪当死。命杖之。既寤疮甚疾作。家人大惧止之。奎惑堪舆说。不听曰冢中枯骨何能为。遂葬之。十日而死。人咸曰苏公之灵。怒而为之也。自是樵牧不入焉。噫。高丽距今四百年耳。前代之宫观山陵。举皆莽为丘墟。荡为寒烟。百不存一。而公之灵独有不昧者存欤。人死斯形化矣。魂气上升。骨肉归复于土。桓司马之石椁。杨王孙之裸葬。其朽则一也。夫既已销沉刬灭矣。自达者观之。不以为蘧庐也解矣。而公则犹有所龂龂不能忘于
枫石鼓箧集卷第二 第 232L 页
斯者耶。抑死生有命。非一人之灵所可主张。而适然之幻梦。固不足信欤。余讶其言之近诞。问公之名则土人不知。归而为之记。志怪也。
 文才三百馀字耳。前幅写妄如真。后幅慷慨顿挫。各极柳欧佳处。(愚山)
 古有占梦之官。又有无鬼之论。不可一可而一否。今此记得史记传疑信之法。(炯庵)
 正论。 苏公有知。便当爽然自失。(青城)
枫石鼓箧集卷第二 第 233H 页
鹤西学射记
徐子在鹤山匝月日。漫漫无所事。客有柳弹素者。悯其无业也。告之曰山之西。平畴旷夷。可侯而射。盍射以为乐。徐子曰诺。遂张侯袒决拾。搢乘矢以出。盖徐子未尝操弓者也。弯未既。手颤掉。辄舍矢。纡而躁。不数武落。弹素素习弓。教之曰是病于弦。宛之欲满释之欲挍。宛不满则需。释不挍则荼。故矢不远。如其言。矢远而邪。左右侯而落无常。弹素曰是病于柎。执柎不挺臂也。不挺臂则不固。不固则易摇。故不中。如其言。矢向侯而或过之或不及。弹素曰是病于子之身。毋已昂毋已俯。已昂则莫能以愿中。已俯则莫能以速中。如其言。获二矢焉。徐子乃韬其弓掤其矢曰已哉。吾不复射矣。弹素曰何故。徐子曰吾将学圣人。而焉用学射。居吾语子射。夫宛欲满者。充其彀也。释欲挍者。发之剽也。执柎挺臂者。操之劲也。毋已昂毋已俯者。身无偏也。彀近乎量。剽近乎勇。劲近乎信。身无偏则正己也。是故君子量以范之。勇以行之。信以守之。正己
枫石鼓箧集卷第二 第 233L 页
而后动。虽不中不远矣。四者德之府也。吾将以是学圣人。而焉用学射。且夫君子。砺志如镞也。发言如矢也。语其学则三均而九和也。语其材则荆橘干而青白角也。进退中矩。周旋中规。内体正外体直。故发已皆中节。君子之于射。没身焉已矣。而非鸣弓抽矢之谓也。弹素怃然作而曰射哉射哉。吾愿道德以为弓矢。仁义以为侯的。而从事于无形之射。
 后射义。兼用考工法。(青城)
 
文气古隽。规模八家者。不能作乃尔语。(愚山)
 前一半。弹素教射于准平。后一半准平喻学于弹素。互有师资之益。文亦尔疋堪读。(炯庵)
枫石鼓箧集卷第二 第 234H 页
池北题诗图记
笏园之南。方池演漾。半矩见半矩隐。荷叶如钱。菡萏已开。未开者六七。稍北怪石二嵌崟伴峙崭崭然。东望朱栏。曲曲隐映。怪石左。大石床一错陈壶一炉一茶碗一书函一。茶碗鹚斑。炉栗壳。壶插翠羽二茎。书当唐人诗。或元明名家不可知。怪石右。芭蕉一本。大叶三小叶二。抱茎方吐者。风披半折者各一。晚荫交。苔藓覆地。苍苍凉凉。空翠欲流。中有一美丈夫幅巾大带。端坐蒲团上者。园之主人洗心子也。膝前置端溪风字研白磁笔筒。一手展横卷。一手操不聿。口唫唫若赋诗将题状。所赋诗古近体不可知。或曰其目瞪盱。眈眈视池中荷。是赋荷者。或曰坐昵于蕉。是赋蕉者。蓉洲子曰皆匪也。夫夫也。匪赋荷匪赋蕉。匪石床匪朱栏匪怪石者也。庄周游于濠梁。见鯈鱼出游曰是鱼乐也。然鱼之乐。匪周之乐。特藉物以寓意。夫夫之园。亦寓焉已尔。问诸主人。主人㗳然不答。益瞪视池中荷。蓉洲子曰夫夫之不答。是答也。丁未立夏日记。
 
枫石鼓箧集卷第二 第 234L 页
超悟。(青城)
 上段描写逼真。下段超悟出尘。画记中绝品。(愚山)
 位置萧閒。如入米南宫海岳庵。(炯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