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藫庭遗藁卷之十 (自动笺注)
藫庭遺藁卷之十
 叢書題後
  
題玄水舘小稿卷後
公元1516年
丙子冬
小石金侍郞
大歸洪陽
余在靖齋直廬
卽日渡江馳別于紫霞洞第。
夜闌酒罄。
小石贈余一詩稿。
以爲相別後替面之意也。
翌年秋
小石丁慈憂。
余以慶基殿令。
秋享歸路
歷弔于月山別業
未幾
余以副擬。
連山倅。
連之距洪。
不過二百餘里。
而余以貞疾漸至難醫。
窃恐一朝溘然
恐負小石贈托之意。
玆命兒輩
移寫瀞紙爲二頁。
以代嘗一臠一斑之資云爾
竹莊散稿卷後
公元1557年
余自幼時
李益之先生同遊學。
先生詩文草本
片言隻字
皆藏鄙篋。
丁巳
余坐飛語獄。
北竄寧州
辛酉
被逮錦衣
旋配牛海。
家藏書卷
並入搜探。
先生詩文及余稿散亡
無略存者。
文章厄運
亦慘矣哉
丙寅
蒙恩解歸。
收拾知舊文字六卷
名曰周旋集。
又不知在於何處
玆又收聚詩律若干篇爲一𢎥。
兒輩移謄。
其行文則姑待鳩輯
更加敾寫云。
公元1566年
人觀尺牘卷後
公元1621年
平生最愛楓翁書牘
非但文字可貴
筆畫亦甚遒妙。
絶世之寶也。
故莊之中衍甚多
辛酉之禍。
沒數散逸
北還之後
加收蓄。
其數不少
置之鄕廬。
豚犬輩又不善典守
閪失殆盡
余在黃衙病劇。
一朝溘然
則其平日勤工者。
並歸烏有
玆於暇日
知印朴仁範敾寫爲一𢎥。
題耕山遺唾卷後
公元1636年
嗚乎
㓜輿之沒。
周歲矣。
丙子春
幼輿自其大人淸風任所來。
住于漢帥之旅邸
觀陞試累嵬捷。
孟夏之末。
幼輿跨小衛。
訪余于靖齋直中。
甘雨新晴
麥秋方至
仍具扁舟
捕蜜魚於狎鷗亭下。
飛觴跌宕
永夕而散。
當時同遊者。
余及小石吾與侍郞宮里李伯記注舍弟犀園上舍
諸家子弟陪從者。
長於幼輿
今皆無恙
幼輿不在
嗚乎悲夫
余於病暇。
收拾文字
求其全稿於其家。
而秘不肯出。
亦可恠也已
玆收其貯吾笥者。
凈寫爲一𢎥。
每於雨朝月夕
時一披覽
不覺潸然淚下。
題犀園詩雋卷後
余讀東人詩。
麗朝以後
稱以鉅匠者
不過䂓矩蘓黃
而獨石洲先生
摹擬三唐
往往捉影尋響
一家
近來竹莊李公。
開心眼。
換滌骨髓
渢渢大雅之盛。
而犀園從公數十年。
恢拓基址
闢門戶。
古風上逼晉魏。
律詩肩視兩唐
猗歟偉哉。
蓮坡剩稿卷後
公元1688年
余於戊辰夏
廬陵村莊
旅邸
玄蘭元春
時時訪余。
語及頭輪山人藏之才思出倫
因贈其詩稿一卷
其後數歲。
山人允謙以書相問
期翌金剛之行。
相逢於京山庵刹。
未及如約而師已圓寂
醴泉不潤。
芝畹不茂。
物理之常。
可人相逢
亦有數存焉。
可悲夫。
玆敾寫其元春所贈之稿。
以寓悵然之思耳。
月堂小稿後
月堂李公。
竹莊先生從叔父也。
詩文
思泉湧
響玉韻。
眞宇宙間一種奇才
譬之飮食
則如髦殘象白
衣服則如火布冰紈
不問可知絶世之珍。
而恨其身歿之後
遺稿零落無存。
問諸其胤象信儀之甫。
以爲平生著述
太半藏權西漁所。
其餘在金叔道相任家。
並見閪失云。
惜哉。
玆以余所收拾置諸巾衍者。
移寫一卷
行文
姑待數日。
考出草件以補云。
西漁文草卷後
公元1691年
余自兒時
西漁權尙書游學同硏墨。
及長而老而常然
故於詩文著述
未嘗不相關也。
辛未夏
公以京畿道觀察使
相遇天然亭上
詩文草稿若干𢎥贈余。
使之撰次攷正
已而余亦除職。
未及從事於斯
昨年
蒙恩出宰連山
是時公以道伯。
又臨玆道。
相得之歡。
可知也已
且事非偶然。
遂於公暇
恭加校閱
使猶子鶴淵移寫凈紙爲一𢎥云。
東塗西抹集卷後
農塢鄭君博。
少時同硏友也。
中歲阻閡幾數十年
遇於西漁權尙書家。
握手歡如平生
贈余詩集一卷
求余弁首之文。
余受而莊之。
因循未果應其意。
今已八閱星霜矣。
移寫凈紙爲二𢎥。
其所求者則擬別搆思
以副故人勤懇之意。
未知果能遂計否也。
墨吐香草本卷後
余與絅錦子李君其相。
爲同硏友。
相爲人。
耿介而多氣義
有古節俠風。
其文纖細情思泉湧
其詩輕淸格調峭刻
其相之言曰。
今世人也。
自爲吾詩吾文。
關乎先秦兩漢
何繫乎魏晉三唐。
相尤工于塡詞
不以爲奇也。
其相嘗騎牛
訪余于廬陵
袖出一書
題曰墨吐香。
自言其用心之苦。
余置之篋中
今其相歿已五年
偶閱篋得之
悲其平生勤攻之意。
謄寫爲一𢎥云。
日紅漫稿卷後
余兒時從西漁權公遊。
時年少。
文章
尤工於詩。
如遠樹山腰見。
輕雲水面知。
幸堪持自好
不敢告人知等句。
膾炙人口
公亦自愛惜咳唾
常使李亶佃搨凈紙敾寫。
其後數十年問之。
則並遺失一存者。
盖公西河之痛。
不復留意於斯
而又無左右可以收拾者故耳。
惜哉。
公在畿營時。
近年所漫詠若干首付余。
故玆釐爲一𢎥云。
題辰洲別稿卷後
余嘗輯玉衡詩什爲二𢎥。
名曰犀園詩雋。
一日偶閱舊篋。
得其草稿若干篇。
固未知盡是合作
譬如交梨火棗之實。
雖有蟲齧
終非桃李
石綠空靑之瀝。
縱被沙黦。
殆異渣礦。
棄之可惜
故玆收拾爲一𢎥。
令寅範敾寫。
其中影贊一篇
已見於詩雋。
小序見軼。
故復收入卷云
古香小史卷後
少時
楓臯金相公
虞初新志。
甚喜之。
相與
拾所著五十餘首爲二𢎥。
厥後左視一卷
末及索還。
余坐左視飛語獄。
寧城
一卷寧城士人姜祥國鷹野。
未幾
余被逮下錦衣
旋配嶺南
及解歸。
貽書鷹野。
求之甚懇。
鷹野二千里專人送之。
而盡隳缺。
又逸其半。
文章厄苦哉。
分兩家所著爲二𢎥云。
題左鹵樂府卷後
此吾友淸山金季良之所作也。
余嘗論當世詩人
必以犀園及李竹莊益之李愚山㓜輿季良四家
而良也處於甲乙之間。
盖季良才極高而思極富。
高故其妙處入錢劉。
富故其平處落於元淸。
此可與知者道。
不可與不知者言也。
曩歲
余住北山草堂
淸山袖示左鹵樂府一卷
絶世希音
尙留中衍中。
玆命敾寫云。
題見月園別稿卷後
余自丁年以後
北謫南竄十餘歲。
生平著述
散亡殆盡
而其匪所所記述吟詠
又過百餘卷
並閪失於緹騎之變。
其餘存者。
不能收拾
老來撫念嗟惜
今春
搜覔玉衡著述
名曰犀園詩雋二𢎥。
曰辰洲別稿一𢎥。
摹入叢書
侄子駿淵聞其言。
又送見月園別稿一冊。
使之謄寫
誠奇矣哉
犀園可謂有子哉。
碧堂文抄卷後
歲辛未季秋
李太和丈。
泰陵直長
卒於寢所
翌年夏
余以齋郞
待罪是寢。
拊古愴然
不覺淚下。
太和旣歿之後
其所著詩文。
散亡殆盡
尙記余少時太和所作月堂引,碧堂記,行住處記。
雜詠七律十二首
絶世奇作。
今不可見
文章厄運
可勝歎哉。
且余所誦太和名聯
五言莊子生時夢。
韓憑後心
王恭月色
張緖少年時。
七言風裏凈沙初曬錦。
雨中濃日欲燒雲
寒蟀知偏在宇。
大星無月獨橫天
人間易失惟良夜。
燈下相看少年
繞砌行迷花處所。
捲簾立看燕經營等句。
不能記得全篇
嗚乎惜哉。
題淸山小集卷後
公元1693年
穆如希天善民
淸山季良善臣。
故約上舍師範之子也。
希天兄弟孝友出天。
希天尤甚
希天兄弟工於功令
希天善書畵。
良善詩文
然季良性迂濶
不自惜其所著述文章
希天加收草稿
不遺一字
今在余篋者。
希天筆也。
癸酉春
約菴歿。
希天以不勝喪死。
嗚呼慟哉。
從今以往
季良詩文
復有能收拾者乎。
玆以在於余者。
敾寫爲一
𢎥。
非爲季良也。
聊以悲希天苦心
題島槎別稿卷後
公元1750年
粤自英廟末業
日本信使不行
已四十餘年。
其事甚秘。
歲庚午
日本始請使。
於是竹里公履喬。
寔充上价
李公勉求爲副。
行至對馬島而還
是役也。
山金良善臣。
以上房書記隨往選也。
及歸錄其山川風俗之大槩。
叶以韻語
命曰博對馬島賦。
其文浩涆汪𤂾。
崎險峭峻
直與子雲相如相上下。
詞賦也。
玆於暇日
謹加考閱
與上竹里書一頁。
合爲一編
倩舍侄鶴淵敾寫凈紙。
名曰島槎別稿。
愚山未定稿卷後
季秋
余爲按相玄湖權公所拉。
往遊四郡山水
約會丹丘
余以初四日啓程
馳進于淸風寒碧樓。
地主李從見心也。
留一日往堤川
轉入義林地。
幼輿墓。
泫然淚下。
少憇湖亭
痛飮而歸。
嗚乎悲夫
游事畢。
使𥠧川搜出幼輿遺稿
皆亂草塗乙
不可辨。
莊篋而來
余於病暇。
略正其僞繆
綴其缺落
釐爲一卷
愚山未定稿。
於是始不負㓜輿矣。
嗚乎悲夫
題茹園小稿卷後
吾友趙伯初少時
績功令文
落羽
已而中生員。
上舍未幾
筮仕典數邑。
無以文學之者
然伯初時時從儕友間。
有所吟詠
靈心慧識
精深湛妙。
逸格神韻
瀏亮淸越
五古躡塵二謝
律詩比肩錢劉
亦異矣。
惜其早染科臼
晩逃朱墨
不能盡其才也。
且其鳴於塲屋
亦有數存焉歟。
今以貯於吾篋者敾寫爲一𢎥。
名曰茹園小草
文無子文鈔卷後
世言李其相不能古文
此其相自道也。
其相之意以爲學古而僞者。
不若學乎今之猶可爲有用也。
耳食從而和之以爲其相不能古文
哀哉
相所著述
多在余篋。
今以文無子之文鈔一𢎥敾寫。
示世人。
要以問世之自以爲古文者。
較此孰眞孰假。
且余於南征十篇
尤有所三復感歎者。
嗚乎
此可與知者道。
不可與不知者言也。
玄同賦稿卷後
公元1784年
甲辰年間。
余與玄同李平子安中
會話京師水橋
尙書西漁權公之第。
德水李魯太和在座
夜闌燈灺
平子高聲離騷一遍
音響瀏亮
神形超越
居然作三十餘年。
平子已在鬼錄
存歿之感。
結在膓曲。
貽書平子小石金台吾與
得其遺集
本。
先取其賦稿。
釐爲一卷
盖念其當時跌宕追隨之樂也。
題杻山文稿卷後
余旣輯竹莊李公詩爲一𢎥。
又貽書於公之胤敏行景訥。
覔其文稿
並余中衍中所莊。
釐爲一𢎥。
盖我東自牧隱,畢齋以後
文鳴者。
十數家。
皆不出乎唐宋之範圍
而公獨別拓門階
直從先秦兩漢中出來。
肩視楊馬。
方駕董晁。
瓌且偉矣。
何必乎哉
公方經術王者師
天假之年
文章不期多而多矣。
以是前日遺失興歎者。
梅花外史卷後
余愛李其相詩文
奇情異思。
蚕絲之吐。
如泉竅之湧。
今見此𢎥。
卽其雜著外書也。
譬若聽善謳者之歌。
其始也。
渢渢正始之音
而變之爲商聲㵳亮。
羽聲凄苦
孟嘗所以下淚於雍門之琴者也。
讀者其時或有俚語
亦才之過耳。
誦芬嘗言其相筆端有舌。
以爲善評云。
題花石子文鈔卷後
平生作古詩騷
其所用工
累年耳。
然語或澀而難圓。
字或強而難壓。
以此患之。
又讀漢唐
來諸名家詩文亦然
以爲作文本自如此
及見吾友李其相之爲文詞也。
操筆立書。
疾如風電
手無停腕。
心無凝思
毋論長篇大文短律小闋
無不可圓之語。
無不可壓之字
之者或嫌其時方言俚語
以爲文字之一疵。
大抵了無生澀牽強之態。
眞可一時奇才也。
題重興游記卷後
公元1793年
歲在癸丑
余在孟園之霏紅翠亭
與李鈺其相,徐有鎭太嶽舍仲犀園玉衡
乘月夜會
飮酒賦詩
遂成遊山之約。
北漢爲定。
及期
太嶽有故不至
閔師膺元模
以約外來赴。
放觀三日而歸。
勝事也。
余及其相。
皆有日錄
合作一部
名曰重興遊記
藏于余家。
未幾
北竄
書帙盡亡於緹騎之變。
獨其相本草
在其胤子友泰所。
故仍加敾寫。
存其舊名
別爲一𢎥云爾
流水舘小稿卷後
世或訾李其相之文曰。
古文也。
小品也。
竊笑之曰。
是奚足語文章哉。
論人之文者。
論其古今可也。
論其大小可也。
若云小品而非古。
則此耳食者之言耳。
越絶秘辛
何嘗小品
而又何嘗古文耶。
且看
文如看花
以牡丹芍藥富艶而棄石竹繡毬
枯淡而惡緋桃紅杏
可謂知花者乎。
余讀其稿。
拈出小題干首
別爲一𢎥。
名曰流水舘小稿云。
題絅錦小賦卷後
公元1072年
壬子春
余中進士第。
歲秋
與李梅史其相。
往西泮村之金應一外舍
做功騈儷體。
每晨夕之暇。
漫作短賦。
或效江鮑
或倣歐蘓
數十首
合爲一𢎥。
莊之余篋。
丁巳
余坐飛語獄。
寧城
辛酉被逮。
旋配鎭海
丙寅始解歸。
平生著述
盡爲閪失。
無復畧存。
時年其相之胤友泰。
以其相遺文
求校於余。
得見其時所著雜賦若干首。
尙在草稿
其相可謂有子矣。
且念存沒
不覺淚闇。
玆加抄出敾寫云。
石見樓雜詠卷後
李石見心復鉉。
余之外從弟也。
以工詩鳴於世。
聞余彙叢書
送詩一𢎥。
使之編入焉。
余見其篇末附屐翁李尙書漫步卷首韻。
古人詩一𢎥。
勝入
淸妙三昧
幽深了衆喧。
海山官閣穩。
桂使君尊。
未敢參眞境
徒慙籍湜奔。
徐學士小識
畧曰其詞高其旨妙。
往往得意處。
動蕩英拔
眞與盛唐名家
馳驟上下
非玆境。
不能石見胷中丘壑
二公當世宗匠
其言如此
則其詩可知已。
余何敢贅說焉。
石湖別稿卷後
余鈔李其相文
各其彙分。
十數種。
猶有遺漏
又就其草本
收拾若干首。
名曰石湖別稿。
盖其相嘗自號曰石湖主人云爾
此𢎥文頗不類
然如野人養君子說,田說,斗論等篇。
皆有用文字
其亦可貴也已
外他又有巨秩數函
姑未下手
當俟靜時鈔寫
玄同詩稿卷後
㓜時往來驪上。
李竹莊先生游。
慣聞丹邱李安平子
石坡龍行舜㢸。
文章士也。
相逢
輒相樂也。
携手淸心樓。
酒酣以往
輒誦離騷經,九歌,哀江南等篇。
徘徊眺望
相視泣下。
旁若無人者。
今讀平子集中
不少見金舜㢸名字
可恠也已
平子文。
散失甚多
此集收拾知舊家者。
而舜㢸有子不慧
家又貧寒凋零
無復存者。
自家文章
不能一字於世
况於知舊之文乎。
然則舜㢸尤可悲也。
鳳城文餘卷後
公元1135年
正廟乙卯秋
梅史其相被嚴譴
編管湖西定山縣。
九月
又移編嶺南之三嘉縣。
翌年春
別試
公元1087年
魁。
命付榜末。
五月
其相丁父憂
己未冬
復往三嘉。
庚申春
始解歸。
今其遺衍。
所謂鳳城筆者
卽其居謫時所錄土俗古蹟若干則也。
文頗雅潔可愛
故玆以鈔寫
命曰鳳城文餘。
古人塡詞爲詩餘。
盖以詩而非詩。
其實詩之餘也。
余亦以此書爲雖非文之正體
其實文之餘也。
石見樓詩卷卷後
李石見詩。
近世絶調
然余自㓜小時同鉛槧
熟知淺深厚薄
石見涉躐多而硏究少。
故其發而爲詩者。
斤兩比犀園,竹莊諸公
有遜焉。
此可與知者道。
不可與不知者道。
屐園李公序其詩曰。
閑遠澹泊
天機淸妙
往往玄暉門中語。
淵泉洪成伯太史以爲王右丞韋蘓州輩口中語
二公當世鴻儒鉅匠。
而其推詡如是
石見之詩。
不待疣說而可知其爲希世之寶。
豈不盛哉
丹丘子樂府卷後
玄同李平子
居常言音律。
其論多奇恠僻
始聞者輒驚駭
如唐絶中西風吹小單于
吹角聲讀。
滿天風雨西樓
作步梯聲讀。
方其讀時。
低仰頓挫
纓𥳽襟散。
音韻變化
千態萬象
使旁觀者。
不覺絶倒
今讀其所著擬古樂府諸作俗樂府諸詩。
雖多駁雜
不可諧之正道
其高處極高。
世之啁啾者。
不足以知其妙也。
玆釐爲一𢎥。
別名丹邱樂府
題絅錦賦草卷後
余自兒時文章
出遊諸公間。
殊無屈首下人之意。
然於功令
畏金性之
詞賦
畏李其相。
每臨園對局
伸紙吮筆
蹜蹜不安
不得凌駕之氣。
曷故焉。
盖自髫齔
肩隨而學焉而友之。
故其勢不得不如此
太史公所謂積威約之勢。
文章亦然
今其相已死。
性之已老。
而余亦衰且病焉。
則終爲人下而止者耶。
嗚乎可吁也哉
楓臯觀小牘卷後
公元1140年
山居無聊
霖雨汗漫
書案几杖之外。
無非蝸涎黏紫。
螾糞縐綠而已
適從石見
借看書帖
其中尺牘一軸
幷比來余家所赫蹄幾張。
釐書爲十數葉。
付之叢書中。
小石和陶編卷後
小石吾與侍郞
平常未嘗以詩自負
故無膾炙名。
然余酷愛五古樸而潔。
澹而光。
幽而淸。
譬如玄酒鉶羹
驟嚼無味
篤古者。
鮮能知也。
公之守楊岳也。
移書求見近作
以和陶編一卷
專致郵筒
藏之篋笥
及余來渭城
輒於朱墨之暇。
幡閱敾寫。
以付叢書
東游亂稿卷後
李生𥠧川。
嘗示其東游亂稿一𢎥。
倩余評隲
余時在署。
汩汩未有暇隙
及來渭城
時暇薄牒。
敬加攷閱
稺川之奇健。
伯訥之䧺深
儀之俊逸
各有長處
雖或有些圓熟之病。
諸君年少
其進不可量也。
後生眞可畏哉。
穉川
石見之胤。
而伯訥。
竹莊先生之子
儀之
秋碧公長男也。
當余少壯
猥從諸公遊。
上下角逐馳呼。
諸公皆有兒。
能世其家業
吁可奇矣。
梅史漆言卷後
余校李其相遺稿
所謂漆言一𢎥。
科策
曰竺氏。
五行
凡三篇七八沓。
盖效古人著書之體而未及成者。
今其三篇雖少。
其有補於世敎甚大。
文亦行文雅潔
迺是其相本色
另加鈔寫
命曰梅史漆言。
收入叢書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