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自动笺注)
定齋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雜著
  
讀書瑣語
子思中庸
未嘗老氏之害。
朱子以爲憂道之書。
首言天命之性。
則知天道發育
其理在我也。
次言率性之道。
則知而循之。
其理自然也。
次言修道之敎。
則知因而修之
其事至實也。
末乃言性情之德。
中和之功。
至於天地萬物
則是又明聖人之學有本有末。
儘有事在。
所謂君子反經而已矣。
正則庶民興。
無邪慝者也。
(以下中庸。)
中是無過不及之名。
道理極至處。
常人亦可勉。
程子曰。
覺者。
約其情。
使合於中。
夫情之熾而益蕩。
夫人皆病之矣。
知其過而節之
夫人皆能之矣。
至於從容中道
精義入神後事
聖人爲然
由粗入精。
煞有地位
自粗者始。
灑掃應對
精義入神
貫通一理
猶是分地頭。
灑掃應對便能精義入神
且如戶開亦開。
戶闔亦闔。
闔而勿遂。
何等精底。
便見至道只在平常
卽是中。
卽是庸。
堯舜之時。
未有學問之名。
便道危微精一一語。
其於
天理人欲之辨。
擇善固執之工。
細密有在毫釐之間者
葢是明睿所照。
毛髮畢見
又見聖人未嘗無察之由之之工。
雲峯胡氏
以放之彌六合
爲感而遂通。
卷之退藏於密
寂然不動。
未然
言中道理如此其大。
却是具於心云耳
章句天命之性。
先將陰陽五行說。
是言造化發育之具也。
至理亦賦焉一句
方說性。
或者以此天命之性。
全是性之本則非矣。
又有嫌這性字未可以氣言。
則曰偏全之性。
頭面稍改。
而是固以人對物
而氣亦擧之矣。
猶是捨氣字不得者也。
人物之性。
固有全之殊矣。
故偏全二字
朱子亦屢言之。
但偏全者。
此理帶了氣。
有分多寡之謂。
不見性善之實。
非所以言性也。
故謂性有偏全則可。
而曰偏全之則不可。
朱子天命之性。
原頭說下來。
發性道雖同一句。
豈不知人物之性有偏全之殊哉。
以以理言之之故也。
故著在氣稟異之上。
生出許多競辨。
謂人與人
物與物同
此又偏全爲祟者也。
以其異者
則豈人物而已哉。
人人不同
物物不同矣。
以其者則豈人人物物而已哉。
人物無不矣。
其異者。
氣之爲也。
者。
固然也。
謂理有千般萬樣。
則可如此說。
謂理一而已
則何人物之不同乎。
性道不同
性道非理矣。
謂理有不同
終古言理。
無此說矣。
且於二十二章
章句人物之性。
亦我之性一句
將作如何看耶。
孟子之言性善也。
堯舜實之
是人與人也。
又言犬牛人之性。
是人與物異也。
謂人與人
物與物同者。
豈不可也。
孟子就異體中指言其性也。
中庸從一原處說下其理也。
朱子曰。
萬物一原
則理而氣異。
論萬物之異體。
則氣相近而理絶不同
此其立言之旨。
各有所指。
不可相蒙者也。
朱子解犬牛人之性。
則曰仁義禮智之稟。
豈物之所得以全哉。
於此云性道同
以各隨所指而解之也。
今以性道
謂人與人
物與物同
是以異體而論一原也。
惡乎其可哉。
爲此說者。
亦言一原
而以賦受以後
屬之偏全。
所謂一原者。
在賦受之前
非所謂性矣。
旣謂之性。
則固指賦受以後而謂之一原者。
以專言理不爲
氣所拘耳。
章句言氣成形而理亦賦焉。
葢以天命之流行。
因是氣之發育也。
子思之旨也。
論性不論氣者。
孟子之旨也。
是何。
兼言氣則人物無不同。
單言理則人物不同也。
其於理同氣異者。
不亦牴牾耶。
章句言氣
非以言性也。
言此理賦於人而爲性者。
以氣以成形也。
其所謂性者。
而已
孟子之言性善
無不同也。
所從而言之。
一原異體之不同
故其旨有人物同異之殊耳。
朱子率性之率曰。
不是用力字。
又曰。
呼喚字。
呼喚
父子喚做父子
君臣喚做君臣
涉人爲底
用力
如父須慈。
子須孝。
君須仁。
臣須敬。
勉力充得盡底
率性之率。
乃指性中分條理自然底。
故曰呼喚字。
非人之而爲道
故曰不是用力字。
在內
日用事物在外
首節章句曰。
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
則其日用事物之間。
莫不各有當行之路。
二節章句曰。
道者
日用事物當行之理。
性之德而具於心。
有似性道二者。
各在一處
而曰循其性。
性之德。
又似二物之通爲一物
何也。
葢理一而已
而具於心則曰性。
見於事則曰道。
是雖有體用內外之分。
性之所具。
卽事當行之路也。
道之當然
卽性中分條理也。
體用一原
顯微無間
則又初未嘗內外之分也。
豈若有形之物。
各占一頭
而又通爲一物耶。
自性而說。
則先性而後事物
自道而言。
先事而後性。
亦以其言之有賓主之勢耳。
更詳此主人而言。
故分性與道。
內外
主道而言。
則道之無不有
通人與物大與小。
無以異也。
性之德具於心。
卽與具於日用事物者。
一般耳。
戒愼恐懼
爲道不可須臾離故也。
可見其爲通動工夫
或專作靜工夫看。
人生動時多而靜時少。
不患動之常離。
而憂靜之或違乎。
專著靜。
則其爲離道也。
亦有之矣。
烏在其須臾不可離乎。
章句所謂日用事物無時不然
常存敬畏
不見聞者。
如何安頓耶。
思言不睹不聞。
子約以無見無聞當之。
朱子斥之云。
未足
不識到時節。
有此氣象
耳目無不睹不聞時節故也。
饒胡氏又以須臾焉之頃當之。
子約之見。
而占得時分不多。
以避睡未足之譏耳。
葢皆不知子思朱子立言本意
而求其說而不得故也。
湖門以喜怒哀樂未發。
萬事未萌芽。
無形
之可驗者。
發明朱子之旨。
說得不睹不聞界至分曉
子思之訓。
可見其歸著矣。
或疑睹聞字從耳目
思慮
耳目所及也。
所謂不睹不聞。
以外聲色未接而言。
聲色未接。
思慮已馳。
一等時節
一有則不得爲未發。
思慮未萌
又是一等時節
至此方可言未發。
戒懼之工。
但於聲色未接也。
存養所不及者多矣。
思言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則固以思慮未萌爲未發。
未嘗聲色未接。
爲未發矣。
豈不聲色未接。
思慮已萌。
則不得謂之未發故耶。
本經明白如此
人多以睹聞字。
外面聲色言。
讀書不能著緊理會之病也。
思慮
雖非耳目所及
一念才動。
是事之端也。
乃是莫見莫顯者也。
自是愼獨時分
已不屬不睹不聞界至矣。
子思截自一念萌處。
以前爲不睹不聞。
以後莫見莫顯。
只看莫見顯之思慮方萌。
可知不睹不聞之爲思慮未萌矣。
今人戒懼多屬靜。
以不睹不聞一語
而不知其偏向靜一邊。
於不睹不聞。
則又轉向見聞上去
而不
知侵過莫見莫顯。
葢但以言語求之。
不通上下之旨。
以至自相矛盾不自覺也。
莫見乎隱。
莫顯乎微。
隱與微。
以人不知言也。
見與顯。
以己之知言也。
一念之發。
所不知。
而其見顯於吾心者。
雖以天下共知。
而非有加也。
所謂莫見莫顯也。
人多向人知處爲說。
以爲隱微
而終有不可揜。
莫見莫顯。
見得說得慢緩
只此心見顯。
不以人所共知而有加也。
如此看。
尤更痛切有力
以不可揜爲說。
隱微之於見顯。
終有間矣。
豈得謂之莫見莫顯乎。
小註潘氏說善矣。
於此未愜
愼獨之工。
非以易見而愼之也。
爲易肆而愼之也。
所謂當此之時。
尤爲昭灼著見。
本文之意。
子思之言莫見莫顯。
戒人之忽於方萌也。
非謂此心之靈。
昭灼於是善惡之分也。
亦非謂必將呈露於外也。
只言一念善惡
知之已審也。
潘氏饒氏。
討得莫見顯之義。
而或以此心之靈。
說之太深。
或以呈露於外。
言之太麤。
是知書不可易而讀也。
朱子曰。
事之是與非。
自家先見分明
潘氏言是非
善惡
不能逃乎此心之靈。
朱子曰。
莫見乎隱。
莫顯乎微。
言道至精至密。
饒氏言見與顯。
皆是道。
是乃見其似而失其旨者也。
其曰事之是非
見得分明者。
一念動處。
是非
自家無不知之。
非謂於此之時。
心之靈尤能昭灼也。
其曰道之至精至密者。
隱微之時。
道亦無不在也。
非謂一念見顯。
皆是道也。
可以看書者之戒也。
戒懼愼獨
聖人賢人而言。
葢雖聖人
未嘗存省
不煞用力
賢人
爲作聖之功。
故卽以中和承之。
而極聖人能事
意謂存省極處
不異聖人
致曲章末。
卽言天下至誠爲能化。
中者。
而已矣。
而謂之喜怒哀樂未發。
可見性之非他。
而卽心之體也。
和者。
而已矣。
而謂之發皆中節
可見道之非他而卽心之用也。
中者。
此心體性
毫分偏倚之謂。
和者。
此心順道
無些乖戾之謂。
朱子中和
以心之寂感言之。
心是統性情者也。
但言性情
則不足以見此心主宰之妙。
言心
則不足以見性體用之實。
中和二字
融會得心性情爲一。
非聖說不得
中和二字
體性順道之妙。
有箇冲融和粹之意。
至理凝化。
有此氣象
前乎此者
未有這箇名目
子思聖人性情之德。
發此名目
爲訓於天下
中和
工夫名目上文
戒懼愼獨
卽致中和之工。
喜怒哀樂四者。
該盡情字。
但有中節不中節之異。
未有理發氣發之分。
葢子思就天命率性者。
而指其中節者。
以爲達道
所謂兼理氣也。
故曰混淪說。
至於四端分開說時。
當屬氣矣。
四七之有不同
不煞費辭說。
只觀於端字情字。
可見
朱子解端字。
謂如有物在中
而緖見於外。
言流出自性。
不犯形氣也。
是有箇物動著形氣發出來。
或喜或怒。
便見帶他已分意。
端之與情。
命意下字
本自煞有分別
高峯四則欲其擴充
七則欲其節約
歸款師門
眞能覺悟者也。
猶疑聖人喜怒哀樂
未可謂氣。
夫氣亦本非不善
上智
不能無人心。
聖人饑食渴飮。
安可不謂發於形氣乎。
渾淪說時。
只當性之發言
分開說時。
不得不屬之氣矣。
上面說天率性
下面中和位育。
淵微浩博
不可涯涘
中間戒懼愼獨兩語。
便見一心管得許多道理
操存省察
動靜交養
大本與天地準。
功化與天
地侔
天之付與甚大。
聖人操術
卻甚約矣。
北溪陳氏謂情之中節
是從本性發來。
中節
感物欲而動。
不可如此定說
本性發底。
鮮有不中物欲之感。
易流而難於中節
此處不必性發感物欲而動。
中和位育章句
極其和而萬物育矣以上
貼解之已盡矣。
天地萬物
本吾一體以下
推本而言其有此一體感應之妙。
故其效驗至於如此
如此者。
上文貼解而言。
小註乃以中和位育。
分註於吾之心正以下四句
則於上文架疊
而失一體感應之意。
雲峯胡氏說。
天地萬物
本吾一體
以爲從天命之性說來。
性一而已矣。
天地萬物
與吾有二乎哉。
未然
章句八字
葢言人與天地同一理氣
所以感應之本。
未說到性也。
從天命之性說來。
則豈以吾之心吾之氣爲說耶。
如此高。
如此深。
萬物如此其象多。
吾身如此眇然
何致中和。
便能天地萬物
理則章句天地萬物本吾一體以下數句盡之矣。
其事則聖王之世。
陰陽調而風雨時。
羣生和而萬物殖。
卽其驗也。
修道之敎。
亦在其中
葢此爲聖人能事
自戒
謹獨
以至於極其中和
則由敎而入。
亦包在其中
朱子以此立言
高了闊了。
學者將望。
而爲不可幾及
故更提此句言之。
小註陳氏說。
以位育。
修道之敎。
未知果然否。
古人著書立言
未論論學論道
要實用工夫
非徒名目而已也。
大學論學之書。
首言明德新民
本末具矣。
更將止至善
並立三綱領。
中庸論道之書。
首言性道
體用盡矣。
更將修道之敎。
並立爲首三句
皆以修爲之方。
而參之於提綱振領之中。
其所進爲
則又卻以是爲要。
大學明德新民
而繳止至善
知得本末兩節
然後明明德於天下立言
則見明新非空言
而下手之端緖
可尋矣。
中庸天命率性而繳修道之敎。
存養省察兩節
然後喜怒哀樂之發未發立言。
見性道非空言
用工體要
可知矣。
但未發一節
旨意淵深
不似明明一節明白易見。
而亦有可窺測者。
葢中爲此心未發之體。
爲此心已發之用。
戒懼愼獨
通貫於發未發。
則中之體於是立。
和之於是行矣。
體則性。
而用則道也。
體性順道
斯爲中和之極。
而位育之能事可畢矣。
此其立言之旨也。
中庸論道之書。
說道處少。
修爲處長。
葢雖切於爲人
開示源頭
而卽敎以體道盡性之方。
不厭反復
須知至公血誠
不在懸空說。
而在當下做取。
庶幾不枉用工夫
二章以下
高妙深遠之意。
以道之行不行
反復無已
相間次之
嗟歎再三
引人當道之意。
可見矣。
能字有無
視德字有無
此論中庸之道
論語有是德者。
自不同。
所以無能字。
此有能字。
雲峯胡氏謂須看下許多能字。
歷指而言之。
做病
凡看文字
領取大義
若以文字湊合
無意處。
强作有意看。
幾何不歸牽合耶。
三達德
以舜爲知。
葢以知無不明
則不勉强
自住不得
自然安行
故稱聖人處
必曰生知
大學序言聰明睿智能盡其性者。
以此
子路之强。
須於有聞。
未之能行。
惟恐有聞處。
認取
何等强勇
其與大舜顔淵並列
爲訓於後世
九章
只以三者之難而易。
中庸之易而難。
以至難。
而喩其不可能
非有意於三者之合乎中庸與未也。
今人以此論量
可謂枉費說話矣。
費隱章。
又以見道之無不有
無時不然
緊要
造端夫婦一句
夫婦非惟至親至密。
乃是媟慢處。
故曰造端夫婦
亦與愼獨意同。
工夫緊切處。
道則無所不該
聖人卻有所不不能
道則無所不盡
天地卻猶有所憾。
聖人天地所不能盡。
而夫婦之愚卻有所能知能行。
尤以見道之極於至大而入於至小。
極於高深在於平易
其所以爲費也。
須就聖人天地所不能處
認取之無所不盡。
孔子之不得位
天之不能載。
地之不能覆。
非聖人天地之所不足。
猶是所不能。
若曰可能而有所不能。
則是聖人天地所不足。
而於形容道之費處。
未爲極至之語也。
鳶魚一節
夫子川上之歎同意
但較似活潑動盪
見他胷中手舞足蹈之意。
擧起一兩句。
該盡道之全體
見得徹。
說得活。
鳶魚一節
見道亦器。
器亦道。
費隱章。
形容道之廣大昭著。
其下三章
卻說得極低平。
如張雲門大英之樂。
而卻希音按節
一番竦動振勵人。
一番低首下心人。
所以抑揚進退而適於敎
也。
會得意思
眞見是鑄人手段。
首章第二節。
單提道字
首章約言之。
故但言不可須臾離。
而卽以戒懼愼獨承之。
至此鋪叙言之。
言道之費。
自爲一章
而求之之方。
則又別爲下三章
低下
平實
首章戒懼
言殊而意同。
所以指示造道之要者也。
一篇之中。
多說著手下工之方。
而極低平無如此三章
最爲緊實用意處。
鬼神章章句曰。
爲德猶言性情功效
鬼神屈伸消長
性情成就得。
造化來。
功效
朱子上下恁地說。
忽揷一段鬼神洋洋如在其上。
如在左右
這裏
是葢以與上下諸章言人事不同
如此說。
然今看章句或問
恁地解說
不將一箇大宗旨
四大支之爲者。
只是說費之無所不在
別是一般話頭
又曰。
鳶魚飛躍意思
所以末梢只說微之顯。
誠之不可如此
便可覺得子思立言本旨
將來列書於鳶魚一節之下。
文義亦自曉然矣。
先生程子
若說鳶上面更有天在。
魚下面更有地在。
默然微誦曰。
有四時。
春秋冬夏
風雨霜露
無非敎也。
地載神氣
神氣風霆
風霆流形
庶物露生
非敎也。
雖說鳶魚
莫非鬼神
鳶魚
指其流行昭著
鬼神
指其無物不體
至其言洋洋如在
則亦昭著矣。
所以下章說鬼神。
以發上文之意。
不可言鳶魚一物
鬼神一物
大抵道之費。
在日用事爲之間。
莫非形氣爲之乘載。
故引鳶飛魚躍
以見上下昭著之妙。
其所以爲道。
則卻自切近卑邇處。
故章末言造端夫婦
而下三章
又屢言不一言
造道之方。
至此盡矣。
於是乎又將鬼神事以立言
天地萬物
都包在其中
而其下更以聖人大行之事言之。
至此而語大語小。
一言擧之
苟非大力量大見識
安能說得到此。
張子所謂良能
朱子所謂靈。
似謂有一般物事
寄在陰陽之中。
孔子昭明焄蒿悽愴
則又是大段靈怪
然亦不過陰陽而已
如山一卷石之多。
寶藏興焉。
水以一勺之多。
貨財殖焉。
大抵誠之不可揜。
自然有靈。
非謂一般物事
游氣紛擾
生人物之萬殊
天地功用也。
生長老死
榮悴開落
造化之跡也。
人狃於常見
日用而不知。
試思之。
是甚麽樣靈怪
不曾一般物事主張是。
章句性情功效
解爲德。
小註又言鬼神之德。
鬼神實然之理。
似以德爲理
章句正義也。
所謂性情
卽以情狀言也。
功效
卽其跡也。
此其爲氣無疑也。
末節誠之不可揜。
章句曰。
陰陽合散
無非實者。
不言理。
則亦以氣言無疑也。
而其下小註曰。
其德則天命之實理
所謂也。
又似以誠爲理也。
後儒以爲鬼神氣也。
而其曰德曰則理也。
如是
章句何以性情功效
訓爲德。
陰陽合散
字乎
且以本經言之。
體物如在
非所以言理也。
誠之不可揜。
非所結體物如在也。
其於本經章句之意。
何如也。
朱子解經之法。
訓詁體貼正義
其餘或言之者廣。
故有不必一從正義者。
如上所引兩條
實以費之廣。
卽此可見
如本經之以鳶魚飛躍
上下察也。
可以此而說本正義乎。
費隱章。
所以言道無所不在也。
故其言高闊廣蕩。
又恐人求道高遠也。
故更以道不遠人曉之。
惟其不遠於人。
故使之卽其所居之位。
反而求之。
惟卽其所居之位也。
故又必自邇自卑
費隱以下章次然也。
至此而道之顯處與夫爲道之方。
說之盡矣。
故又鬼神事。
以明顯微無間之義。
葢此道包幽明顯微
無所不在
明則有禮樂。
幽則有鬼神。
道理本自如此
人之爲道
亦無不通貫
觀於後三章宗廟郊社處。
可知
前此每擬別說一般無形無影事。
其爲淺狹甚矣。
大抵道之費。
發見形氣事爲之間。
鳶魚形上
鬼神又就形之上一面氣上說
而道之費無不昭著
此其立言之旨也。
凡人事爲
莫不然
十三四五章
皆以人之爲道
十七章以下
二十章
亦皆以聖人大行之事言之。
二十一章以下
三十二章
聖人成德
有所性由敎之異。
而其至則一也。
末章又自下立心之始。
推之以極其至。
誘人無不學而至也。
二十章說道處。
說用工處。
德業處。
中庸一篇之旨。
都在其中
一部中庸
仁者
人也。
體得此意。
一箇軀殼
是仁之形體也。
充得盡時。
便見天萬物上下同流
滿腔子惻隱之心。
緣氣成形
帶得査滓
氣質不好
如煙紗籠燭。
私意隔閡
塵埃坌集
反復蔽痼。
則此身始頑然血肉
一膜之外。
不屬己。
苟能克去己私
和氣質都變化
本來惻隱之心。
方洞徹無
間矣。
尋常說謂。
知之一事
莫詳於大學
中庸以知。
三達德之首。
明善
爲素定之先。
擇善
誠之之始。
目則學問思辨
不可一者也。
不得不措。
丁寧致意如此
陸氏之流
別爲一端
可知矣。
三達德
爲此入道之門。
而自二十一章以下
更不說知仁勇
天道人道交互立說
可見此以後。
收功原處說。
以極成德之事。
往往合天聖人說得
混融不可分
以見聖人學而至。
天人更不分別
二十四章
至誠之道。
可以前知
致曲章。
天下至誠而言。
致曲雖是人道
至於化。
則亦至誠矣。
故又合而言之。
然則章實合天道人道而言。
前後至誠
皆以聖人之德發之。
至誠無息章。
將誠推演出來
而其末始文王詩以證之。
可知其言之有賓主
非如他章之主言聖人事也。
大哉聖人道章
至苟不至德處。
方說及人。
亦知以上之爲懸空說也。
下方修德凝道之大端
亦知其言之有賓主
子思聖人之道。
發育萬物
朱子春生夏長
聖人之道。
若言有過者。
聖人財成輔相
便是
助得發育生長也。
是卽聖人與天地合者也。
雙峯饒氏說。
待其人而後行。
必得如是之人而後
可行如是之道。
未然
葢主道而言。
道不能自行
必待其人而後行云爾。
非主行道人上說。
今曰可行云云
便是賓主不分矣。
德性以下
存心致知
或似交互
思存心是本領工夫
將已熟之義理
涵泳滋養
豈不是本領事
可知溫故之當屬存心也。
致知是逐事精之之工夫
應事接物而處其當否。
審其節文
豈不是精之之事。
可知道中庸崇禮之當屬致知也。
存心致知
互相資益
故又互爲其功。
愈見如是分屬爲有味。
聖人天道
若是其高廣博
其言愈根據平實
不多句內。
該盡下學上達無遺
何等見識文字
聖賢垂訓
志立乎言語之外。
辭行句讀之間。
須體得言外之意
方不滯於文字
不可捨文字而求言外之意
末章覆說首章
更覺致意懇至
爲人深切
至於下學爲己。
首章所未言。
於此發之。
尤更緊實。
屋漏當室之白。
室中明處也。
其曰尙不愧屋漏者。
非但不瑕有愆于見君子之時。
雖在爾室。
不可有愧于屋漏明處
葢以屋漏
當見君子也。
意謂室中雖隱。
亦有屋漏
未可便愧也。
西山屋漏雖隱。
則以屋漏在室中故也。
後人以爲幽暗之地。
則恐未然
若曰幽暗之地。
孫炎何必日光所漏入也。
小註朱訓。
卻到西南隅。
始到西北隅
南北字誤換。
葢戶在室東南
故纔進。
先見東北隅
旣入略轉身
便見對處。
故卻到西北隅
屋漏也。
轉面始見到西南隅。
則奧也最後見。
故曰此是深密之地。
中庸一篇文字
自始至終
自有排置規模
中間所說義理頭項
包羅不周
區區文字排比
則又恐牽强
反失聖言本旨
湖門每言凡看文字
逐段理會
待他融釋後。
方有會通處。
此爲究竟法耳。
古人須要識得聖賢氣象
亦須識得聖賢立言造意處。
但怕識膚知淺。
枉把自己私見
聖賢意思
中庸一書
包括甚廣。
首尾緊要處。
戒懼謹獨
中間三達德入道之門。
五達道爲行道之大端
歸摠一誠字。
戒懼謹獨
誠之要道也。
以此求之。
庶可得其大略矣。
一篇之中。
一箇大宗旨
綱紀三十三章之意。
中又各有宗旨
以發以下諸章。
歸附大宗旨。
如人有大筋脉
以貫四肢
四肢中。
又各有筋脉
以附肌肉而成一身焉。
章句已悉言之。
六大節見讀法
然自二十章二十六章
爲第四節論誠。
二十章非專言誠也。
二十七章以下
第五節論小德大德
三十章以前
又非說小德大德也。
章句但以四大支分之。
看他文字
與繫辭。
力量筋骨
如出一手
自是合下家門
得多元氣
序文言。
微程夫子
亦莫能因其語而得其心。
然而不待七十子喪。
而又或淫於老佛
嚮非朱子
幾乎異說所亂矣。
朱子孔子述而不作而曰。
其事雖述。
而功則倍於作。
中庸章句
亦可謂云爾矣。
中庸一篇
大抵皆喩人由敎。
至於作聖。
首章戒懼愼獨
學者事也。
至於位育。
聖人極功也。
二十章困知勉行
至於知之成功而一。
聖人大知安行也。
二十三章致曲
學也。
至化則聖矣。
末章。
自下立心之始。
推而言之。
以至於篤恭天下平。
則聖至德淵微
自然之應也。
言下手處。
則曰造端夫婦
行遠必自邇。
登高自卑
惟恐遠人以爲道。
乃知凡人至於聖。
聖人未可遠求
惟在勉於日用而已
經傳中。
葢多此意。
未有若是反復丁寧者也。
大學
謹嚴
中庸
深醇
曾子三省
不及大處
葢於其本也。
固已隨事精察而力行之。
爲人謀與朋友交。
他人以爲散漫不切
傳習又或有時處之間。
是皆所易忽也。
而必加省察
葢其用心周至
一箇透漏處。
(以下論語。)
溫良恭儉讓五字
聖人和氣謙德
都在是。
欲學矣。
而以凌厲峻發爲能者。
可知不成
嚴肅整齊
雖與中和不同
欲學中和之德。
須從這裏熟。
禮之用和
禮中自有樂。
所謂禮樂不可斯須去身。
玉帛鐘鼓之謂。
聖人恭而安處
便可見禮樂全備。
夫子思無邪一言
蔽詩三百。
范氏以無不一言
蔽經三百曲禮三千。
諸經之意。
亦可一言以蔽之
曰求放心乎。
溫故知新
或謂正義之外。
別有新得傍推曲證者。
非是
程子曰。
某自十七八。
論語
當時已曉文義
讀之
愈久。
但覺意味深長
所謂每有新得者如此
周氏言。
先行言者
行之於未言之前
是謂不言躬行也。
而後之者
言之於旣行之後
謂言顧行也。
看作行之欲其言之從。
言之欲其行之著。
則是皆有所爲也。
非矣。
夏尙忠
尙質
周尙文
小註朱訓盡矣。
非深嚼則未易覰得。
時人朴實
其中心。
故謂之忠。
所謂渾然誠愨也。
商時
雖亦誠朴而漸向修治
如物之具形質
是稍近乎矣。
到周則又就質上加文采
如玉石。
生來自在
質如琢之。
使成形質。
文如磨之。
使滑澤也。
皆以忠爲本。
非若後世假飾而無其質也。
臣事君以忠。
忠字。
中心爲義。
臣事君之名。
其中心之謂也。
人之最難盡者。
事君之際也。
利害之拘而欺蔽之。
榮辱之判而阿諛之。
能盡其中心者。
有幾。
孔子曰。
勿欺也而犯之。
是誨子路以忠。
其所難盡。
故曰忠臣
公孫弘諫置朔方之郡
武帝難以十策
則曰山東鄙人
不知其便若是
懷詐不忠。
甚矣。
然其可惡
在於諫。
是又欲賭直名天下後世也。
然其詐。
不可揜。
哀哉
始作翕如也。
之純如也。
皦如也。
繹如也以成。
想來洋洋乎盈耳哉。
冉有從季氏
謂從季氏之所欲。
不能繩違弼愆也。
或解爲從仕之從。
未然
無終食之間違仁。
葢人之違仁。
患在不審富貴貧賤取舍之間故也。
孟子熊魚取舍之辨。
卽此章之意也。
然以富貴不處
充類至於生而有不爲
貧賤不去。
充類至於死而有不避
推說極處判決之。
又以所欲所惡之有甚
言義之所安。
其旨尤著。
聖人之言。
渾厚而含包。
賢人之言。
痛切暢明
聖賢氣象不同
如此
吾未見剛者。
汲黯之難惑以非。
庶幾近之。
其爲淮陽也。
未能無意
可謂爲物所揜。
未得爲眞箇剛。
一毫自得
便是爲所動。
慷慨自謂死且不悔。
亦是爲所動。
惟隨所遇著。
安以處之。
不容心者。
眞是十分剛底人。
欲識剛者。
須是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處認取
便見多少快活
雍之言然
於此可見聖人大德宏處。
仲弓葢未喩夫子可字之義。
而夫子但曰雍之言然
不問己意之
解聽與未解聽。
彼言當矣。
從而許之。
非聖之無我。
不能矣。
則吾必在汶上
見其絶之甚嚴。
不類子平辭氣
以於不義富貴
不啻執熱求濯故也。
今人自謂行行焉者。
得失之際。
不敢出氣
可謂掉頭時。
不掉頭者也。
顔子胷中
簞食瓢飮
都忘之矣。
不問其可憂可樂
所以能全其樂。
先難後獲
以告樊遲
樊遲之所可及而淺看之。
則非矣。
先難。
不得弗措之勇。
後獲
王伯義利之分。
只此兩語。
含畜多少義理
聖人之語。
徹上徹下如此
程子言古人。
興於詩。
立於禮。
成於樂。
而今所以不能
其歎之者深矣。
然亦在學之得其道耳。
今詩與禮。
皆有其書。
曉解服行之異於古。
然亦無不可能之理。
惟樂殘缺已盡。
陶養之。
在得其和耳。
不必詩禮
雖於他經。
領會大意
不拘拘於章句之末。
凡其婉轉譬曉處。
可以勸善懲惡之意矣。
指陳規矩處。
可以立箚住堅定之志矣。
動盪發越處。
可以薰陶漸染之功矣。
聖賢千言萬語
孰非詩禮之敎。
鑄人音節
古樂今不可見
想來所以成人之德者。
得天中和之聲也。
宣暢堙鬱
動盪血脉
使人消融蕩滌
而自趨於和氣之中
又其音希。
其節緩。
和而不流。
樂而不淫
不言而喩
不戒而肅。
偏制勝而陶養中和。
書曰。
直而溫。
寬而
剛而無虐。
簡而無傲
此之謂也。
聖人爲人之意。
亦勤矣。
旣立學校
道術以敎之矣。
又恐其威儀之或不率也。
於是乎文章以衛之。
一冠一衣帶之皆有法象焉。
又恐其動作之或不率也。
於是乎佩玉以鳴之。
一動靜一步趨之皆有節奏焉。
以至於射以觀德
御以範驅。
書以觀心畫。
數以盡奇耦
亦皆因其日用不可闕者。
以爲藏焉修焉游焉息焉之具。
防範陶養人者。
可謂備矣
古之敎者。
八歲以上
皆以六藝
這箇禮樂
器數調絃之末。
而爲漸磨興起之方也。
學記曰。
不學操縵
不能安絃
不學雜服
不能安禮
此之謂也。
若立於
成於樂。
終身所得之效。
非特其藝而已
司馬牛以向魋爲兄。
政使內省不疚
不能無憂懼。
內省不疚
則雖有憂懼
自不至煎迫
聖人敎牛緊要
內省不疚
明則浸潤之讒不行
心定膚受之愬不行
爲政而去食。
簞食豆羹之義也。
死生
一己之私。
爲政
與民共由。
使民知義重於生。
不能
此地位難。
聖人假說之言。
有去食而存信者。
太王去邠而民從之是也
亦有激勸而爲之者
巡遠之民。
知必死而無一人叛者是也
唯其言而莫予違。
非惟君上喪邦之是懼。
匹夫喪軀之可戒。
余嘗謂言出於口。
所向無違逆。
烖莫甚焉。
惟多見窒礙處。
不得如己志。
乃是吉祥善事
居處恭。
執事敬。
與人忠。
看他一於肅恭。
動靜言行
一無透漏
鄕人之善者好之。
不善者惡之。
非有意使之好惡也。
儻然惟是之從。
好惡自以類分也。
說之不以道不
何等正大
說之不以道說
何等暗曲。
使人也器之。
何等寬容
使人求備
何等苛細
郭子儀不受一卒之私。
可謂不以道不
君子處世
不幸不敢盡言
之而已。
若居其位。
而諉曰聖人亦曰言孫。
是乃胡廣之中庸。
自托聖經難矣。
亦有正言不諱
而不激觸者。
信在言前故也。
不獨居位
處鄕而𨓏𨓏以言獲戾
未可尤人。
只可責己。
不逆不億而常先覺
此道甚難。
小人罔人
必因自家胷中
喜怒偏辟
好尙循情
投間抵隙而入。
若一於公。
而無絲毫放過處。
彼自不敢入。
入亦易以覺。
放過處。
謂彼之辭情稍涉如何處。
謂無大害於義
因循情面
放闊而不理會
生病敗。
自檢多失於此
以德報德
私自相處無礙
若秉法之地。
一於至公之外。
無他道矣。
存心調護
綱領未爲整。
又患其如此易入於刻覈
只看此心一於公正
是己非人
人鮮能免。
是己則不求諸己。
非人則求諸人
如此者。
怨天尤人
則仁之事。
未可謂仁。
以推己度物。
煞有人我之分。
私意有未化也。
從事於此
則私不能行。
至於則仁矣。
一人而體四海之廣。
一心通天下之志。
血脈貫通
誠意交注
痒痾疾痛
若刀割針箚之。
無不切於吾身者。
眞是仁底人。
恕則隨事勉强
仁則全體不息
恕如把火
逐物去照。
仁如大明普照
開眼便見。
伊尹一夫不被堯舜之澤。
若己推而納之溝中
是有這箇仁。
所以不得
不是勉强至此
便是孔子立達人之志。
仁者
雖無不愛。
自有等差
指其無不愛則曰仁
指其等差則曰義。
所謂一分殊也。
不是將義來。
節約這箇仁。
乃是一理四亭八當
無橢長。
亦無偏短
楊墨執一邊。
橫看道是嶺。
不知是峯。
側看道是峯。
不知是嶺。
君子大受不可少知。
亦是氣質病處。
損者三友
君子之所可愼也。
然自君子言之。
猶是在人之惡。
若己有損人之惡。
其爲可懼。
何如也。
程子九思
各專其一。
非惟九思
九容亦然
若謂逐一專心
則恐非程子本意
今亦有耳目幷用
手足幷行時。
那得於此
又專於彼。
退溪曰。
心在軀殼
方能在視聽上。
葢心存則有以檢其身。
而各專其職矣。
靜窩云。
逐一專心
卻是程子本意
持敬
逐一專心
所謂主一也。
至於幷應幷用
乃是到得熟後。
本領立後事。
此語誠然
更思。
兩說皆未盡。
心在軀殼
那得不於視聽上用功。
雖云逐一專心
亦豈湊著他物事
存於中而應乎外。
略略檢攝
自無不在
說戒恐懼
不須說太重。
靜窩之意。
當是如此
而余未解聽耳。
齊景公孔子季孟之間
宣王中國而授孟子室也。
孔孟皆拒而不受。
所謂其揆一也。
曾子之答陽膚
是見他民散。
所以反其政也。
若是則天豈有冤民
上蔡言論二十篇
要切
言語觀之。
亦有小小不甚緊要者。
然其切於學者之身。
而皆爲入德之要。
則初不異也。
讀者
反之於身而體之。
然後方知一言半辭無不切者。
苟以言語而已
不知此味也。
聖人之言。
入人也如春風和氣
自然無不徹。
體之則方能透入心髓
苟不能然
頑然片石
雨露
不能潤。
孟子首章章下。
造端謂義利之辨。
托始謂爲書之初。
言以義利之辨。
托在爲書之始也。
(以下孟子。)
孟子遏欲存理
如在四散四戰之地。
部伍整暇
氣勢盈溢
一鼓羣醜皆伏。
天君泰然
程子孟子才高。
多是爲此
臺池貨色游觀之類。
自他進說
先敎他。
堅壁淸野
號令一變
孟子卻因其人因其事。
只看壁裏。
已把
赤幟
易趙旗盡了。
見牛之觳觫不忍
誰人把得說出許多王道
孺子入井怵惕
誰人把得說出許多性善之理。
自是開眼
便見擧著卽是
天理爛熟
道不到此事。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之下。
忽然揷入以王爲愛也一轉語
使其反求。
而終不得其本心
然後說得鼓舞痛切
聽之使人俄眩忽爽。
卽地飜覆
眞可壓倒人。
亦微有戰國習氣
樂之雅俗
在疾徐之間。
樂節徐則簡。
簡則雅。
疾則繁。
繁則淫。
聲音動靜
性術之變盡矣。
嘽諧之音。
足以康樂
莊誠之音。
足以肅敬
邪散之音。
足以淫溺
是故先王之制樂也。
使其音足以和人心。
節足樂人情而止矣。
不極音而濫。
促節而繁。
不使之過而淫焉。
所以制節人也。
是故
和正以希。
寬裕以簡。
而民知所趨矣。
後之爲樂也。
耳目之欲。
聲音之繁。
樂之過而流於淫。
導人邪僻
而不知反。
相率而及於亂也。
萬鎰小註
許氏謂價直萬鎰之金。
是爲玉之貴重也。
未然
孟子之意以爲萬鎰至多也。
多則人情不甚愛惜
而猶使玉人者。
多而猶惜也。
國家可惜
也。
不使賢者治之。
愛國不如至多之玉也。
史記言孟軻齊王曰。
今伐燕。
文武之時。
不可失也。
今以答沈同問觀之。
史記之誤必矣。
小註引之。
恐非小失
西之所不爲。
仲尼之徒所不爲。
非小了他曾西意
從古論學
辨別理氣
孟子不事分別
發出養氣夜氣等說。
就中培養得好。
至於道義而存仁義之心。
則反能合而有助。
行之勇決
澹然虛明氣象
可見
是化寇賊
赤子手段
志氣之帥。
氣體之充以下
是論不得於心。
求於氣之不可
不得於言。
求於心。
不可甚者
故斷而去之。
其下更將其僅可而未盡者。
論其不然之故。
則自與其上文
別是一說
而勿求於不可下吐。
有若牽連下文解作一串語脈者然。
恐未穩。
詳觀集註
則意自曉然矣。
無是餒也。
集註
分明言若無此氣云云
子約無道義。
則氣餒言之。
朱子已辨之矣。
葢以其爲氣也發之。
而配道與義
亦氣之事也。
其下無是之是。
豈爲指道義乎。
告子未嘗知義
其外之也。
竊詳行有不慊於心。
則餒矣。
此見義外之所以爲非也。
義若在外
則豈以不於義
而有不慊於心乎。
如此而外之。
是爲未嘗知義也。
孟子雖說養氣
所以養之在於集義
故曰無暴其氣。
便見氣不可任。
從義養得來。
如不從事集義
而欲於氣字上著力。
便無著手處。
必入於虛驕凌厲之科矣。
心公者。
見善從之。
如此則在人之善。
卽在己之善也。
私心之人。
見善必忌。
如此則彼善不能揜。
與善爲敵者。
其歸是惡。
明乎此則知一毫私意不可容在肚裏
李忠立言
四端發於本然之性。
七情發於氣質之性。
靜窩非之曰。
如此
是有兩性也。
不能竟其說。
今成千古矣。
大抵以意類。
則甲說似然。
所謂本然氣質
幷立對峙
各自爲性
而互有其情也。
只是理氣混融
不可分中。
有從理發時。
有從氣發時。
如一源之水。
有流而或淸或濁。
未可淸濁各有其源也。
然則性有本然氣質二名
何也。
曰此在人離合看。
葢此理元在氣中。
渾然一性
而指其粹然不雜者。
本然之性。
指其隨氣不同者。
氣質之性。
所指有不同
而性則一也。
非各占一邊
各成窠窟也。
然則四端七情
不可離合看歟。
性之靜也
其體渾融
情之動也。
其端不一
同名爲端。
而其目有四
稱爲情。
而其別有七。
以所感之事各異。
而所發之情不同故也。
性中只有仁義
而更無喜怒哀樂之名。
性之一而不二
可知也。
情則旣有四端。
又有七情
則情之所發不一
可知也。
此其性一而情二。
亦可見也。
然則四端七情之有渾淪分開
所謂離合看者。
有以異乎。
性發爲情
中庸禮運不分所發之爲理爲氣
而統以情言。
四端包在其中
所謂混淪之者也。
孟子剔取其理一邊
四端之名。
於是而立
則對七情兼理氣。
自有主理兼氣之異。
所謂分開說者也。
情之有四七。
以所發之不同
而有統言分言之異也。
性之本然氣質
以其體之渾融
有分看合看之殊也。
意類雖近。
其實之異。
不可以不知也。
大山集。
奇高峯四七後說總論曰。
七情
渾淪言則兼理氣。
分開言則主於氣。
今以七情
屬於氣。
則是對四端屬理者。
其中節者。
卽氣之順理而發。
無一
毫有礙者耳。
不可便認以爲四端也。
中庸所謂中節者。
天命之性。
本然之體。
所謂渾淪之者
四端固在其中矣。
安有屬氣屬理之分耶。
夫以分開
屬氣之中節者。
爲氣順理而發。
而以中庸所謂中節者。
天命本然之體。
可見渾淪說自渾淪說。
未可分開說之理對待。
爲氣順理而發。
亦明矣。
聖學輯要
七情
起於中庸樂記。
旣以渾淪得名
則今强爲分開
其於定理不可移易
何。
天下只有一理渾然
其中又自有燦然者。
故隨其所就而有離看合看之別。
七情渾淪言。
兼理氣。
四端對待
豈不屬於形氣一邊乎。
此則又以渾淪言者
有時而可屬之氣。
分明矣。
大抵性之在中也。
因氣以爲地。
其動而爲情也。
又挾氣以爲資。
子思之言大本達道也。
統以情言。
喜怒哀樂之名立焉。
所謂渾淪之者也。
孟子剔拔而言四端
不帶一分勞攘意思
則是就渾淪
言其理一邊者也。
其發也固挾氣以爲資。
朱子謂是理之發者。
所主言者
理也。
好學論之言七情
其發也。
理固乘之。
朱子謂是氣之發者。
所主言者
氣也。
中庸之言大本達道
卽爲兩說之所
本。
安有屬氣屬理之分哉。
前說之意也。
若夫所言之旨。
在乎大本達道
喜怒哀樂之名。
帶乎氣。
卽是易熾而難安者。
則因其名目意象
而亦可有時而屬之氣矣。
况離看合看之異。
自是有此理。
此後說之意也。
如是看。
不大悖否。
嘗見前輩仁義智信。
木金火水土之理。
其謂各具則非無此理也。
而謂心但具禮
不能悉具五性
則不可矣。
心固屬火。
而所具之理完全自足
五性無不備矣
故曰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
四端
皆謂之心者。
以此不相剗割。
不相假借
而擧著無非全體故也。
然則五臟各具五性
而特不能發見耶。
曰非也。
理一而已矣。
安有種種貌象物物各具耶。
只是杳然無聲臭。
爲是物之理。
且如心具五性
亦非各有面貌
限隔區分也。
渾然在中
四亭八當
其所感而各當其應。
故撮其大者
有四端之名。
沿流泝源而知五性之備。
然亦只是一理而已
(一理有四端五常之名。
一人而對父稱子。
對子稱父。
一箇而已
)非四者之更出。
迭用而互藏其宅也。
然則其謂擧著無非全體者。
何也。
惟理無形
故其
在事物。
雖於一塵之微。
而其體段之大。
足以四海而彌六合
具於物而不囿於物。
極於小而不局於小。
在此則此爲大本
在彼則彼爲大本
萬物所以各具一太極也。
然則萬物各具一理者。
是爲漫漫然普萬物包涵耶。
將謂萬物之中
各有一理耶。
自理而言。
涵育渾全
大而天地之運。
古今之變。
不能外也。
小而一塵之微。
一息之頃。
不能遺也。
自物而言。
物物各具。
凡有聲色貌象
而盈於天地間者
莫不然也。
謂之各具。
而非物物區分也。
謂之涵育
而非漫漫遍覆也。
分而爲萬。
不見奇零
合而爲一
不見滋漫
此理之無聲無臭
而爲造化樞紐
品彙根柢也。
井田之制。
周禮詳矣。
孟子引詩雨我公田一句
證其爲助法
班爵祿之制。
亦不引周禮
經傳
幷無引處。
疑周爲後人之書。
而或周公之舊歟。
野九一而助。
國中什一
尋常鄕遂之地人稠。
不可畫井田。
故行貢法
更思之。
鄕遂亦豈盡不可井授。
治地之莫善於助。
不善於貢者。
以助有公田
隨其豐歉
而貢有常數。
凶年取盈故也。
故都鄙之遠者
用助。
而若鄕遂之近。
可以省斂而春省耕
使民無冤。
可以除畫爲丘井之弊。
故行貢法耶。
看語類曰。
國中什一
以在王城
豐凶易察。
始信强揣之有不畔也。
欲與之聚之。
與之作助之之意看。
恐尤有味
作於其心。
害於其事。
作於其事。
害於其政。
與知言說
政事兩字互換
知言條無釋。
此則曰事所行。
大體
至此則其義與前異。
竊意上所謂政。
發令施敎之謂。
而此則統言大體耳。
雲峯說。
恐非正義
文王作興
小註言文王起而爲方伯
未然
集註曰。
文王發政
必先鰥寡孤獨
庶人之老。
皆無凍餒
政是言作興之事。
葢言鼓舞作興之耳。
公元前1081年
儉者。
奪人
奢則傷財。
儉則節用
奢則肆慾
儉則節性
能節其性而用之有節
則不奪人矣。
奢則窮其慾而不恤人。
儉則薄於自奉
推及於人。
晏子一狐三十年
待而擧火者七十餘家。
子路不恥縕袍
而與朋友共車輕裘
不止於不奪人
亦可施於人。
仁義禮智。
用博矣。
孟子事親從兄
其實
便見天下之道。
皆原於此
葢雖千差萬別
無不事親從兄上推去。
若無此根本
是謂悖德
至謂樂之實。
斯二者。
樂則生矣。
生則惡可已也。
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
手之舞之。
又見循是而往
樂存焉。
聖人制樂。
因天所不能已者而宣暢之。
有以助發其樂。
如物因風之動以有聲
而其聲又足以動物
樂之爲敎。
所以陶鑄一世
而躋之雍煕之域也。
至於此。
不覺油然不能已也。
非禮之禮多矣。
巧言令色足恭
最所可惡
非義之義多矣。
背公死黨
最所當戒。
天下之言性章。
恐是性善說之所本也。
葢性無形象。
言性者。
故而已。
如論性諸孟子之言性善
皆是也。
其以已然之跡而推之則同。
所以異者。
不以利爲本。
孟子獨以利爲本。
此章乃其判決公案之辭也。
而其可參驗而決其可否者。
在於穿鑿以爲智。
與因其自然之勢二者而已
其意在發明以利爲本也。
末節所以言求之已然之跡。
則性雖微而其善可必也。
緣此不在論性諸章之上。
故其旨不顯
若冠之告子篇首
而又以滕文公首章附見
則有不待論說自明矣。
二節雖說智之事。
而意在於以利爲本。
三節已然之跡。
無不可推。
恐是言性之無可見
而亦可推而知
也。
若夫事物之理。
莫非自然者。
隨處昭著
何待推之以已然故而後。
知之耶。
三自反章。
眞覺痛切
令人深省
但到此亦妄人也已矣。
禽獸擇處
還思顔子犯而不校時。
如此意象否。
恐是不免英氣害事處。
忠。
盡己也。
人之患在自反未盡。
而自以爲盡。
非察之密而私不容者。
鮮有不以不忠爲忠。
東郭墦間之祭。
明是墓祭也。
鄭氏註。
周禮冢人
祭墓爲尸曰。
祈禱焉。
通典以爲三代以前
墓祭者。
可疑
出則必饜酒肉
不足
又顧而之他。
可知衆墓皆祭。
豈或祈禱者耶。
父母
舜之心以爲不告。
在於己。
不得娶。
在於父母
與其歸罪父母
歸罪於己。
伊尹不言風。
陳氏謂伊尹道行當時
有功可見
不待風言
未然
南召南。
王者之風也。
何有於道之行與不行
竊疑伊尹以天下爲己任
伊尹則可。
伊尹一等而有任底意思
非愚則妄。
伊尹不言風。
以此也。
雙峯饒氏天子崩。
畿內百姓斬衰期。
諸侯薨。
國內百姓亦然
而謂是周制
今以儀禮喪服考之。
百姓
三月
饒氏之誤無疑
豈有斬衰
而止於朞年之服乎。
世常說孔孟轍環天下
韓子謂於魯不可則去。
之宋之陳之楚。
有若急於濟時
不待聘幣捿遑道路也。
今觀萬章陳代公孫丑所問者。
則不待其招而不往。
截有防限
是知當時諸侯樂爲之迎。
而孔孟應之
韓子呈身相門
而藉此爲說誤矣。
牛人之性。
以破告子生之謂性之
不可以氣言性也。
朱子所謂萬物之異體。
則氣相近
而理絶不同者也。
葢就異體中。
明其性之也。
章句曰仁義禮之稟。
豈物之所得以全哉。
意可知矣。
孟子論性。
言人而不及物
其謂性善者。
卽人之所以異於禽獸也。
其所以異者。
卽氣之爲也。
然而只管
不言其所以異。
此爲論性不論氣也。
在於人。
亦有相倍蓰而無算者。
亦氣之爲也。
然而只管
不言其所以異。
此又論性。
不論氣也。
告子論性。
亦言人而不及物
此以理言
而彼以氣言。
杞柳湍水食色無不善之說。
皆認氣爲性而以人言也。
孟子辨之。
亦以人也。
生之謂性。
亦以人言也。
所謂生者。
物之所同也。
孟子以犬牛人
折之
性善之。
不得與也
非以人與物對立
而較其分數多寡也。
理則物之所不能同。
而人之所獨全也。
其所性善也。
以氣則聖凡之所不同。
而稱堯舜實之
其所極本窮源也。
今也以言犬牛人之性。
而謂是言氣
性善之物不得與者。
亦可謂言氣矣。
苟曰性善
指言其本。
而此章指言其氣。
章句何以曰人之性無不善也。
孟子論性。
只有性善
初無二語。
故曰論性不論氣也。
極本窮源也。
誠能不滯於犬牛人三字
以意逆志
可見主意所在矣。
孟子人物之性。
告子認氣爲性之非。
今人以是孟子論氣而發。
其於本旨
可謂反戾矣。
大抵告子言生之謂性。
但以人言不念及於物。
孟子反詰之。
告子不省應之
孟子折之
錯愕不知對。
是其人與物同
未可謂知之也。
告子於此
不能對。
而旣云生之謂性。
則其見自歸於以人物皆有知覺爲性故云耶。
不然則及聞孟子之言。
亦知蠢然者之同。
而猶不悟粹然者之異故云耶。
然觀於上文
此章之誤。
乃其本根
則恐非以一時所言而云然耳。
論性多般㨾。
或論性不論氣。
或論氣不論性。
至程張。
本然氣質兩下說破
天下之言性。
無以復加矣。
孔子曰。
性相近也。
孟子曰。
目之於色也。
耳之於聲也。
口之於味也。
鼻之於臭也。
四肢之於安佚也。
性也。
是皆謂氣質之性也。
是則孔孟未嘗不言也。
然而君子不謂性也。
故置不復論。
而曰天下之言性也。
則故而已矣。
故者。
以利爲本。
葢性無形影。
故言性者。
必以已然之跡而推之。
所謂已然之跡。
有善不善之異。
而其不善者。
水之過顙在山者也。
其爲不利大矣
不謂性而其善者。
水之就下者也。
爲利明矣。
性之本然也。
故曰故者。
以利爲本。
所以斷然以爲性善而不疑也。
是其幷論而決其旨歸。
固不出於理氣二者。
而但不說出氣字。
只管說善。
故尙已然之跡。
而不知緣甚有善不善之異者。
天下皆是也。
荀揚韓子
傑然者也。
而混於界辨。
而擇焉不精
孟子不言氣之故也。
故曰不備
及以本然氣質兩下說破
於是乎從古言性者。
是非得失
皆得其歸。
而厭天下以氣言性者之口矣。
荀告揚韓言性。
故而已矣
不以利爲本。
孟子獨以利爲本。
孟子不言不利爲氣
張方不利
爲氣
近世有爲求詳之說者曰。
全之性。
葢於本然氣質之間。
就加一層也。
詳則詳矣。
而抑不免過而失之也。
所謂偏全者。
稟賦以後
此理墮在形氣有偏全之謂也。
旣以稟賦以後
屬之偏全。
所謂本然之性者。
將指稟賦之前
非所謂性也。
子思孟子人物稟賦以後
指其粹然不雜者。
謂之性。
而程,張以爲本然之性。
夫人物之有偏有全。
卽思,孟,程,張已見之昭陵也。
然而未嘗曰偏全之性者。
以偏全者。
不過此理分數多寡之名。
而非性之體也。
孟子說此理充塞
在人隨處呈露
在在皆然。
不忍於牛之觳觫
孺子入井
簞食之呼蹴。
皆是也。
不待其說到深微
然後可見也。
造次指示
愈覺痛切
今人不求之此等
探索於源頭。
何以切於吾身。
羞惡之心。
人皆有之。
而以簞食豆羹之不受言之。
如說惻隱之心。
人皆有之。
而以怵惕孺子入井言之。
開眼
便見此理觸處呈露
無人不然
儘是千古隻眼
心之放。
如夢相似
這心馳騖飛揚
不知自身所在
纔覺便入身來。
放與夢皆然。
欲罷夢。
須是覺。
欲求放。
須是覺。
心一也。
但寤與睡不同耳。
身旣覺矣。
卻放他心
使入睡境。
豈此心所安。
須返其故居
主宰一身
一切流注想。
易覺。
爲欲所牽。
難覺。
使此身入罟獲陷穽而不知避也。
又甚於夢。
如醉病之人。
覺之尤難。
覺來亦在此。
勿論難易
須要覺。
雖是難。
亦無不覺之理。
須是着力
一躍躍出。
古語云。
苦海無邊
回頭是岸
放之爲苦。
如海無邊
覺之爲易
如頭是回。
顧乃不肯回頭上岸
漂漂無邊苦海
狂易喪心者。
所爭幾何
不恥若人
何若人有。
恥者。
善端之發。
而恥其不善
至於揜匿
爲氣所揜也。
知恥而不揜匿前非
若不恥。
而服其過而改其非。
所以遂其善端也。
無爲其所不爲
無欲其所不欲。
如此而已矣。
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
不可勝用矣。
人能充無受爾汝之實。
無所往而不爲義也。
於極低平處
指出道理
如撥宿火
便可燎原
危迫之際。
決死生於簞食豆羹
乞人之所能也。
燕安之日。
豐約萬鍾
賢者或不免
揆之本心
直是反易到此。
判斷義利。
如利刀割物。
隨手片段
不義
與之齊國而不受。
是舍簞食豆羹之義也。
衛公
楚公子申
皆與之國而不受者。
未必知其爲舍簞食豆羹之義也。
見得到此。
方能行一不義
殺一不辜
得天不爲
湯爲其殺是童子而征之。
天下信其非富天下
由其有這箇心。
所以取信至此
人患形氣害事
孟子卻說聖人踐形
道得他人所不道處。
我必不仁
反己所以愛人者有未善也。
我必無禮
反己所以接人者有未善也。
我必不忠。
不能盡仁盡禮也。
非於仁禮之外。
別有所謂忠。
其所自反者。
內外周至
更加審察如此
居安資深
左右逢原
孟子樂處
顔子同。
但未見用工節度
所謂之無可據依。
然觀深造之以道。
欲其自得之。
未始不自篤實厭飫中來也。
孟子說道理。
至卑近。
常所目見處。
擧起洞見底蘊
所謂取之至近。
無所𨓏而不値其所資之本也。
論語敎人
多在下學處。
孟子多就本原處。
開曉人。
可見憂道之意轉切。
論語
但覺和氣襲人
孟子
乘風破浪
孟子直是䧺辯
論語一語一語
一句一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