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性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自动笺注)
性齋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碑文
  
崇善殿碑
公元32年
奧若稽古
駕洛始祖王姓金氏
諱首露
降生之初。
金瑞
故曰金。
或曰少昊金天氏之胤。
故曰金氏
又曰首出爲生民之祖。
故以首露王號
王誕降于東漢光武皇帝建武八年三月三月
日就歧嶷
十歲
睿聖仁勇
其知如神。
九部九干推戴之。
以爲王。
定都盆山之陽。
國號大駕洛
建武十八年壬寅三月望日也。
王旣登大位
破荒啓土
開物成務
俗因淳厖。
治尙淸靜
王后正婚姻之禮。
五弟以明本支之分。
九卿以定官職之制。
太子以嚴嫡統之重。
崇仁義興禮讓恤孤哀矜寡。
百濟虐滅箕氏。
則興問罪之師
島夷侵伐斯羅
則下退兵之書。
於是神化洋溢
威德遠被
奄有弁韓故地
山南小國
皆來朝獻
尊王大王元君
矣哉
桓帝延熹之年壬寅
王年百三十一。
自以倦勤
欣然黃帝升仙
傳位太子居登。
別宮于知品川之方丈山中
太后移居修鍊
自號普州皇太王
號后曰普州皇太后
山曰太王山。
宮曰太王宮。
越三十八年己卯三月二十三日薨。
獻帝建安四年也。
享年一百六十八。
在位百二十年
在皇太王位三十八年。
葬龜
公元42年
旨峯南子坐之原。
太子卽眞
是曰道王薨。
成王麻品立薨。
子德王居叱彌立薨。
子明王尼尸品立薨。
子神王坐知立薨。
惠王吹希立薨。
子莊王銍立薨。
肅王鉗知立薨。
讓王衡立
新羅強盛
數加侵伐
民人死亡
讓王曰吾不欲以養人害人
不忍宗社自我淪喪
讓位於王弟仇亥。
太子妃嬪。
祭器文物
遯于方丈山中太王宮。
仇亥降于羅。
羅封仇亥爲金官國主
後授大角干。
以其地爲金官郡。
十世十一王。
歷年四百九十一。
新羅興王詔曰駕洛太祖
生民之始。
王闢鴻濛
據山海。
爰及許后。
業重統。
神德偉功。
照耀千秋
今其二陵俱在故都
不可使草萊蕪沒
香火明滅
命州干修治之。
賜田二十頃。
享祀之需。
文武王曰朕首露王之外裔也。
遣官致祭
復修二陵
高麗文宗首露王御極之舊甲壬寅
特命金州金良鎰修陵園禋祀
事俱載良鎰所撰碑文。
文則尙存
碑則磨泐
可慨也已
革代以後
未遑典禮
邦人以爲神聖之君。
不敢不享
每以冬至日俎豆不絶。
裔孫義城縣金係錦,文愍公金馹孫居是邦。
相與盡誠於追遠報本之道。
萬曆八年庚辰
十世祖曄爲嶺南觀察使
大修二陵而備祭儀
後十三年壬辰
倭冦王陵
神兵起而滅之。
直長景胤鄕人築之
後五十三年乙酉
相許
爲道伯時
增修陵寢立碑
文右議政穆撰。
逮我 英宗大王乙丑
命曰首露王陵許后祭享
一軆擧行
 正宗大王壬子。
閣臣李晩秀奉審二陵
行合享之儀。
親製致祭文。
若曰惟聖啓土
天作云云
以爲常享祝冊
錫之土田
釐以牲牢
春秋修其歲事
今我 聖上十五年戊寅。
因傳之上疏陳乞
 命廟堂稟定。
議政李最應議以爲當依東京崇德殿成規
 上允之
於是改築寢廟
 賜號曰崇善殿
合享如舊禮。
設置寢郞。
以後中金兩姓迭代薦授。
使之奉守。
 聖朝崇報之義之德。
天高地厚矣。
公元33年
太后姓許氏。
名皇玉。
云阿隃陀國君之女。
或曰南天笁國君之女。
或曰西域許國之女。
亦云許黃之國
方外別國
譜牒金官古事
東史綱目等書雜出者不一也。
駕洛王七年戊申。
后乘大舶
浮海而來
王設幔殿以迎之。
自言妾阿隃陀國君公主也。
年今十六。
父王語妾曰夢上帝命曰駕洛元君
未定配耦
宜遣王女以后之。
爾其往哉。
乃載石㙮于船。
以鎭風濤
故妾得以至此
王遂以爲后。
盖皇玉夫人
亦曰普州太后
后生建武癸巳七月七日
薨于建安己卯三月朔日。
一百六十七。
王陵西北一里而近。
亦子坐。
后生子十人
后臨薨請於王曰妾於東
土客也。
妾沒之後
悲姓之不傳也。
王感其言。
錫二子姓許氏。
後世各以所受封之地若所居鄕貫籍。
金海孔巖河陽,泰仁,漢山之別焉。
西岡碑銘
公元1405年
嗚呼
 莊陵遜位之際。
忠烈節義之士。
何盛也。
捐身殉節六臣
余嘗之達城之河濱
拜其廟矣。
有終守義六臣
余嘗之咸安西山
拜其廟矣。
古所云殺身成仁
求仁得仁者。
非是之謂歟。
按 莊陵史補。
靖義諸臣中。
又有曰金係錦。
高蹈行遯烈烈有光者也。
以爲六臣
一稱之曰六一居士
余又於金寧之陽。
拜其祠。
凜凜然聞其風。
公姓金氏
洛國首露之后
駕洛後改金寧
又改金官金海
因以金海爲貫鄕。
世居其地。
五世祖諱敬臣都㹅管。
高祖諱元鉉僉議評理
曾祖諱台淳版圖判書
祖諱安己判事
考諱墩。
事我 太宗世宗
歷官大宗伯
嘗爲集賢殿應敎提學
與朴(彭年)河(緯地)成(三問)李(漑)(誠源)五人
同心贊襄
永樂乙酉生。
中生員。
 端廟甲戌文科
爲司憲府持平
出爲義城縣
乙亥聞六臣死節
棄官故里
名其里曰退隱
扁其亭曰西岡
指亭後山曰吾西山
棲息之所。
畊釣其間
日與鄕黨諸生
講磨道義
卒於弘治癸丑
壽八十九。
葬府西外龍山申坐。
會葬者題其墓
西岡金先生之墓。
其地舊無薇
自是始生塋域之內。
因以峴名之。
後人立祠遺址
顔以陽者以此也。
事蹟歲久散佚
戒子規歌及弔陵詩傳于世。
噫。
夷齊亦一而已矣。
配淑夫人義城金氏祔左。
三男一女
寶重文府使。
寶文參奉
寶民蔭縣監。
女壻兵使辛柱。
寶重玉麟進士
寶文玉貞參奉
寶民男胤權通政
紹權內禁將。
孫參議一介一德
忠烈祠
府使纓後錄靖亂勳。
銘曰淸士之節。
百代之名。
兵曹判書豐安柳公神道碑
公元1646年
公諱相祚字爾卿。
柳氏世爲豐山人
麗季有曰伯。
恩賜及第
曾孫從惠仕 本朝爲工曹典書
六傳至領議政文忠公成龍
大勳勞於國。
爲儒宗。
西厓先生
於公爲八世祖。
高祖常敎官 贈左承旨
曾祖和縣監 贈戶參豐陽君。
祖澐縣監。
老職同樞。
封豊昌君
考宗都事
贈吏判豐恩君。
號畏齋
妣 贈貞夫人眞城李氏
退溪先生之后
司書世震女也。
本生海春
安東權氏。
戶判以鎭孫縣監瀞女也。
公以其長子
伯父后。
齠齡嶷嶷有成儀度
及長服襲庭訓
已知利義輕重之別。
三十二擢謁聖第一
 上親閱試券。
命付第二
因命入侍
敎曰文忠公經事業
婦孺共知。
遺集在案
益知其人。
際此嗣孫
大闡。
若有所相。
豈可無記意之擧。
直拜典籍
文忠公廟遣承旨致祭
旋除騎郞。
數日從弟台佐登庭試。
翰林 賜祭文有曰喬木之蔭。
翰圈騎郞。
榮之
五月本生考喪。
瀛選
乙卯又丁畏齋憂。
以祿不及養爲恨。
丁巳副修撰。
再疏辭。
尋移獻納持平
舘職就 召。
未幾以親病歸。
戊午又拜舘職
再疏辭不 允。
不得已肅 命。
仍兼東學敎授御營從事官。
一日 特命入侍
敎曰筵席數次見之。
知有所存
欲爲試用
副承旨除授
五月呈辭還。
連除承旨
己未安岳郡
治務大軆苛細
諸生讀書飭行
冰蘗自持
翌年久曠定省辭歸
判書益運來宣 上敎相祚以鄕曲新進
初與劇邑
治績甚著。
大是奇特
六月 正廟昇遐
公以偏蒙眷遇
號痛不堪
因山祥禫皆奔哭。
卽日還。
甲子楚山府使。
爲親老旣。
肅而不赴。
連除大司諫,左右承旨同義禁副㹅管。
封豐安君
一肅卽歸。
屢除同經筵承旨
辛未開城留守
尙簡靜如海。
邑俗多賈。
貨賄之訟甚繁。
朝貴托囑者衆。
一以法裁之。
西賊起。
人心洶洶
公上密 啓。
關飭各鎭嚴防守。
榜諭坊里按堵
其有亂民
斷以軍律
又抄丁壯
厚其齎裝
士皆樂赴。
有言府內行商多淪賊藪。
曰若設科糾禁
徒益騷擾
不如靜以鎭之。
以安反側
只令軍校譏詗異色
無事
四月賊平。
公以亂餘民志未定
黽勉視事
翌年上疏遞歸
差忠勳府有司堂上
除同 經筵,左右承旨
戊寅夏
本生繼妣喪。
衰年持服
執禮不懈
癸未拜吏曹參判。
甲申又除。
再疏不就
丁亥 王世子代理
公將趨賀班。
道病而還
四月又拜前職。
 世子敎曰此月內必入來
公惶蹙肅謝
懇辭不許
是月特旨擢授工曹判書
 世子敎曰嶺南一路
卽我鄒魯
敦尙詩書
俗又忠質。
儒賢輩出
名碩相望
朝家以爲重。
新除工判。
以其家之人。
位躋亞卿已多年。
今耆首矣。
昨日 大朝特擢。
聖意有存。
公荐承恩眷。
卽出肅。
上章辭。
 世子優答不許
旋除大司憲
乞暇歸。
己丑又拜大憲
仍差冬至正使
上書乞免
兼陳歲饑民困
謹擇守令。
不許遞職。
而擇守令事則可之
十月辭陛。
預飭從人不齎一物
留舘時例頒隨手俵散
及還惟書簏藥裹
衆胥輩嘖嘖近古未有也。
連除刑曹判書漢城判尹,知 經筵
壬辰兵曹判書
入耆社。
上疏乞休致。
批曰中權之畀。
意在試用
引年不可
是月遣官致祭文忠公廟。
祭文末。
提及公有奬諭語。
公益惶恐不敢當
再疏懇辭
始蒙 兪允
甲午冬
 純廟賓天
翌年春
公強疾赴 山陵
丙申又赴祥禫
時公年七十四。
戊戌八月
考終正寢
訃聞 上震悼朝市
搢紳相與位於泮東舊
公元1839年
舘哭之。
葬府北甕泉負甲之麓。
列郡校院儒操文致奠。
士林會者五百餘人
明年秋
 上遣官賜祭
嗚呼
天稟絶出等夷
忠厚弘毅
承以家學
所行不出䂓繩
事親先意承順
微細亦必稟而後行。
奉養繼母
誠力備至
奉先也。
宿齊蠲㓗
務盡誠敬
敦宗也。
河回一區
十世同居
有無共之。
人無間言
營立義庄
以助昏喪公賦
自奉也。
食不重味
衣不蔽體
器用不近華靡
喜施予。
貧竆有急。
仰資者衆。
勳府廩俸
恒患不給
晩年諸子無以爲家。
不恤也。
待人接物
不爲表襮
禮下之已甚
人皆悅服焉。
早歲通籍
遭遇 聖明
居寵若驚。
以榮爲懼。
凡有除 命。
陳章力辭。
不得則一肅便歸。
四十年間。
立朝不滿百日
 純祖壬辰之敎。
眷眷乎且將大用
而尤爲兢惕力辭。
中權有言一味求道
退陶法門
不是常調
公曰吾雖未學。
至於出處之節。
不可以法退陶耶。
因誦先生之言曰山野之人。
未諳朝廷事宜
若便欲擔當
必獲妄作之罪。
此在大賢分上
固爲撝謙
施之吾輩
合受用。
低頭退步
謹守本分
便是常調
每於入都時。
卿宰有委訪。
邂逅朝班
一不造謝
以爲簡。
不顧也。
樂觀聖賢書。
晨興整衣冠。
對案不撤。
常曰性命之說。
非人人所妄論。
讀書飭躬
不錯路頭
謙虛退讓
惟恐近名
窓壁無題牓。
軒楣無扁揭。
或爲
言。
答曰吾之標號
安君三字足矣
人有求文者。
不能
間有吟弄
棄不收。
人莫不曰無忝一德
不瑕之世烈矣。
太常隱卒。
謚曰貞簡
配 贈貞敬夫人淸州鄭氏。
貞簡公琢之嗣孫光翊女也。
婉順婦道
生三一女
男進翼縣監,進翰承旨,進羽。
仲季俱出后
女適郡守李在正。
進翼二男道載先公夭。
道獻男喬榮爲道載后承重
頃年公之次子承旨詣京師
節惠之典。
因以狀草一本不佞曰。
行將墓隧之石。
願得子之文文之。
不佞禮辭再三
則固留其狀而歸曰待銘之成。
復來受去。
不佞猶未敢當其役。
久之承旨歿。
竊念長逝魂魄
遺恨無竆
不勝幽明之感。
敍次如右
繫之以銘曰。
豐山顯世
赫赫文忠
邃學壯猷
王佐儒宗
八葉炳靈
公述家風
蚤揚王庭
恩遇昭融
底績于外。
殫誠鞠躬
歷敭淸華
望重位隆
耆社夏官
盟府襲封
難進易退
仕止時中。
已老而孝。
已尊而恭。
貴亦能貧。
惠施于竆。
疎亦能親。
無間異宮。
君子之德。
善始善終
曹參晶山權公神道碑
公諱大字汝車號晶山
權氏高麗太師諱幸
貫籍安東
自此大顯
世爲安東人
二十世有諱橃。
左贊謚忠定
世稱冲齋先生
曾祖諱正忱。
經術聞。
 元陵丁丑文科
莊獻世子代理時。
三爲侍講說書
輔翼弘多
年大變後杜門終身
 正廟親製 顯隆園誌文
特書宮官權正忱𢬵死不出者是也
後 贈直提學
祖諱思勉 贈吏議
考諱恒度號蠧隱
文行 贈吏參。
三世追恩。
公貴也。
韓山李氏堉女。
睡隱弘祚后也。
以 健陵戊戌生公
骨格秀異
眉眼精采
有識
步履涉危
見長者至。
拱手下階
仁愛
微物害傷
嬉遊羣兒攘隣雞。
與共食。
卻之以歸。
八歲水晶山云雪山日白山名晶。
長老奇之曰此兒異日
志尙淸高
十餘歲能通經史。
好觀故事
每於某年事隱痛甚。
十五歲丁內外艱。
執喪如禮。
曾王母,王母在堂
承順適志
課業勤苦
一日出外
侵昏而歸。
祖母責曰吾朝夕惟汝是依
出不知返何也。
對曰所讀書多疑
故往質于三從祖。
不覺日暮
母乃解顔
乙卯 正宗訪問權說書子孫
八月拜公 齊陵參奉
秋享相値換 厚陵。
肅命
 命入侍
問爾年幾何讀何書。
對曰年十八。
通鑑四書二經矣。
 上親授論語使讀首章
仍 命曰爾且就職讀書
予當受講矣。
戊午氷庫別檢。
上下敎曰權載大旣陞品。
闕內入直相換。
改授司甕奉事
嘗 命入侍
問汝識曾祖顔面乎。
對曰臣生晩未及見也。
玉色悽然曰若是代促乎。
卽傳 旨曰今日見乃家人
相如此。
特付司果。
六月靑山縣監。
 上引見曰爾弱齡能吏治否
使講七事
又問將老去否。
對曰重親就養
七月赴任
公曰承先報君之道。
當官盡職
臘月考殿。
 上曰道臣事誠無謂矣。
欲仍任。
筵臣有言乃止。
庚申 正廟昇遐
奔赴 因山
卒哭卽歸曰先王眷愛微臣
每勸讀書
若不勉勵
無以答 聖敎而承先業
專心聖賢書。
一切世事
不欲聞焉。
己巳曾王母憂
戊寅王母憂。
前後不入中門
喪祭一遵家禮
絜家入
風雨不蔽。
蔬樵自資
知舊或悶其飢寒
笑答曰茂樹可以庇身
幽泉可以潤腸。
書史吟弄
可以竆苦
 純廟辛卯
甄復掌苑別提
十二月禮山縣監。
赴任路過華城。
感吟一絶曰 先王遺躅遲遲臺。
楊柳依依夾路開。
不死孤臣重過此。
 顯園春色雪中回。
到官
座右書處官如家視民如子八字
尊高年饋米肉
耄倪役。
散俸餘以周竆乏
邑有金自庵書院
給丁守護
暇日肩輿挈壺
登高賦詩
相羊忘歸
簡亢不肻桔槹
以故一考又置殿。
題目云秋官庫
昔聞今見。
先儒秋毫不犯
官庫蕩然之貶故云。
公笑曰以余擬古人亦過矣。
還山之日。
淸寒如初
姜過庵世誾戱之曰依舊靑山太古人。
秋山憲書曰三十年抑之竆山之中而不之悔。
簪紱以飭之者再而猶不入時㨾。
甚矣兄之
公元1840年
難化也。
翌年被繡啓云詩酒了無一事
睡夢中虛度六朔。
公因書詩睡夢四字於壁。
客至輒引觴曰此酒已經 聖主恩恕。
寢郞鼎文見訪
笑曰好題目也。
吾欲取了虛二字爲公標號可乎。
首肻曰子其爲我記之。
自是日遨宗族親朋
逍遙靑巖石泉之間。
己酉 哲宗入承大統
感涕霑襟曰 莊獻血脉
託重 宗社矣。
明年男泳登第
 上下敎曰故說書事。
朝家所不忘。
特授正言
公以侍從臣父陞通政
乙卯 莊獻世子誕生周甲
上親行酌獻禮。
上尊號。
於是 上追念 正廟錄用公。
在是歲特陞工曹參判。
尋又差 經筵特進官。
公益感激
上疏
其略曰恭惟我 正宗大王以盡誠盡倫之聖。
至精至微之義。
巍蕩並侔乎天地
謨烈啓佑後人
大孝有終身之慕。
聖德克讓之美。
顯揚功烈之請。
未克蒙 允於在宥之日。
其所付畀 神孫
後世繼述之謨者。
誠微而婉而明矣。
臣伏讀親製 顯隆園誌文有待錫胤託重
得遂誕報之大願
大聖垂後之意。
百世而可竢。
 聖旨中有無竆情理萬分一追慕之敎。
欽聖孝之不匱
旨意之深矣。
 上賜溫批。
上疏略曰恭惟我先 世子代理庶政
十有四載
歷年之多。
施澤之久。
傳付之重。
不但儲貳之尊。
儼然行人君之事。
公元1862年
古今帝王之家。
安有行人君之事。
無人君之號者乎。
 正廟啓後垂世之謨。
旨義微婉
有待闡明耳。
 先世子之於 殿下
其爲本生之親。
則與德宗無異
爰稽舊典
而爲一王之法者也。
 祖宗成憲如此
 先王志事如此
是時判府事徐俊輔,護軍柳致明
各陳一疏
嶺儒李彙炳等萬人疏繼出。
時論大乖。
公疏再出
 上命出給
三司喉院迭起攻之。
請與柳致明鞫。
 上不允
尋下敎曰乃祖事不可忘。
遂配于靈光荏子島。
感泣老臣雖獲重譴。
 聖敎軫念先故
死亦榮矣。
夷然就道
神氣如常
臨行命齎平庵手寫近小學等書。
戒子孫以勤學
旣到謫所
自強看書
十一月 上特命放釋
丙辰六月 命甄叙
丁巳以壽例陞嘉義
時宿痿痺復作
己未五月饌有肉。
命卻之曰明日 景慕忌辰
神識猶存。
何忍食肉
是月二十八日考終干正寢。
享年八十二。
葬順興安南負亥之原。
貞夫豊山金氏
處士之源女。
蘆峯■(亻政)曾孫也。
壼範甚宜。
無嗣取三從弟同知樞府事載轅之子子之
今兵曹參判。
二女李正魯李會文。
四男淵,復淵夭,泰淵,益淵。
女壻李重明。
一幼。
公德淳質
古心古貌
襟懷虛曠
風度凝遠
自少未嘗一分嗜慾
獨全天機
淡乎其不累竆通
榮辱生死
一付之命。
猶存乎
中者。
一段義理而已
一點墨通於京師
及其子猥蒙 恩遇
驟躋淸顯
則戒之曰昔曾王考唱名也。
 英廟下詢其所自期
對以尊主庇民四字
爾宜勉承先志
以答殊恩
呈辭而歸。
則亦難進易退之義也。
常以早孤爲痛。
忌日哀哀袒括時。
衰病未與祭則愀然及日。
 正廟忌辰
雞鳴而起。
悲咽垂淚
嘗讀 顯隆園誌文
感而賦一百四十韻
字字腔血也。
遺稿名曰知命
自作小序及詩以志之。
銘曰。
有是祖有是孫。
丱兮十八承 天恩
繼志述事
九死靡悔叫帝閽
寧忘己不忘君。
行人難行難言
不我天由我我。
我自樂天天理存。
㝡其迹銘干石。
石可泐名不可諼。
曹參判李公墓碑銘
晦齋先生
先祖草堂先生一生景慕
以爲聞而學之之師也。
晦齋集跋,玉山書院記。
皆吾先祖所製。
東西齋及樓號。
亦所命名
爲文以祭先生墓。
在後嗣子孫。
尋常通家比哉。
至于先子
嘗謁玉山
余亦謁玉山
公亦視我若兄弟
所不同者姓耳。
公少我十五歲。
公宜銘我。
我忍銘公
公之胤子上舍寅久。
見余涕泣深知先人而文之者
今世夫子在。
夫子之年八十。
未知朝暮安危
風雪北走千里而至。
於邑而按其家狀
公諱能燮字公理
公元1859年
氏本驪州之世。
始祖諱世貞
高麗貢進士
十一世有諱彥迪
晦齋文元公也。
嗣子應仁。
二邑 贈左承旨
號守庵
子宜潤遊寒岡門。
號無忝堂
子皗參奉
子墩直長
子德種。
子誠直長
憲祖
子鼎廈 贈司僕寺正
子元文科 贈副提學
子在正郡守 贈吏參。
是爲公皇考
三世公貴追恩。
前妣 贈貞夫豊山柳氏
貞簡公相祚女。
西厓之后也。
妣 贈貞夫義城金氏
鎭運女。
鶴峯之后也。
以 純廟壬申
生公無忝堂之舊第
自爲兒時
跬步不忘。
受學
曉達文義
又能強記
十九隨父高城任所
遊楓嶽。
望海云波平無上下
星落參差
有老釋微誦曰吉人口氣
二十六八連遭母父喪。
易戚俱盡。
葬祭如禮。
丙午伯氏進士公沒。
公念大宗無託。
告廟攝祀。
祖母夫人九耄。
奉養一如兄在時。
 憲廟戊申
增廣乙科
放榜之日。
朝廷得人
分隷院。
入抄文臣
 哲宗癸丑成均典籍
卽日授司諫院正言
甲寅除司憲府持平
乙卯又爲持平宣傳官。
弘文舘修撰
丙辰連除副修撰修撰。
丁巳連除修撰校理兼西學敎授
戊午又爲校理修撰者。
六陞掌令。
己未出爲慈仁縣
政治淸平
庚申入爲執義
辛酉司諫
壬戌三爲修撰
癸亥二爲校理
十二月 哲宗昇遐
因山都監都廳
甲子陞宗府寺正
司諫
四月通政右副承旨
轉左副。
成均大司成
是年自 上有先正祠廟致侑之命。
祭日 敎旨下。
會者榮之
冬復拜右副。
乙丑拜工議。
丙寅連除吏曹參議寧都正。
丁卯又爲右副。
庚午嘉善拜禮曹參判兼都揔府副揔管。
 上特下屢世居鄕。
守分安貧
恬雅豈弟
氷蘗爲操之褒諭
旋拜都承旨
連除同知 經筵禁府春秋舘事,漢城府左尹
辛未又爲知申。
六月慶州府尹
未幾以病辭遞。
拜吏
自知不能復起
家人曰吾以菲才
蒙恩造。
田野之身。
位登卿宰
絲毫裨補
可恨也。
遂終。
十二月十三日也。
享年六十。
北安面墻洞甲坐之原。
貞夫廣州李氏
定運女也。
二男三女
男寅久生員。
容久入爲世父后。
進士道弼生員晩善,鄭致旭。
寅久男錫弼。
女壻金允東,道集。
容久男幼。
姿稟聡敏
容儀端重
明眸秀眉
一點塵埃氣。
內行純備
王母丘嫂
盡愛敬之道。
不少違忤
誠於奉先
以至先世遺稿殘缺者。
修刊焉。
墓石磨泐者改竪焉。
睦于親戚
信于鄕黨
胷襟坦蕩
接人一以悃愊
異己之人。
一與交際
無不傾心
臨事精詳果决
故凡於嶺中先輩事。
極力擔夯。
芝山改謚。
葛庵 贈謚
公之力居多
其出而仕也。
審於進退
謹守規度
不失嶺南本色
始終歷敭
出公
也。
嘗因 召對
陳奏唐朝治亂之由。
因言君臣交孚
姦邪誤國之患。
並及 本朝殿最之公。
後又入侍
勉 上以開廣學問
日御 經筵
切切緝煕之工中和之治
 上嘉納焉。
其爲東京也。
莅任初。
先革海縣之巨弊積痼者。
海民蹈舞
立石頌德
旬月之間。
澤之入人者深。
憂國奉公
皆此類也。
不屑標榜
未有號。
嘗揭廣人手老石二字帖于座右
人呼之以老石云
銘曰。
大賢之后詩禮庭。
大嶺之南齊魯性。
翽翽羽儀上京
三朝際遇堯舜聖。
恬雅豈弟氷蘗操。
王曰嘉乃篤不忘。
用未究兮嗇其壽。
彼蒼蒼者杳茫茫。
曹參百拙韓公神道碑
傳自未舞象
登公之門。
至于耋艾
被公容接
公之容貌辭氣靜云爲。
耳目之矣。
而公之次子致肇以公之族出行治歷官壽爲書授傳。
泫然先君子之葬在原州沙川負壬之原。
墓木不翅大拱
未有顯刻。
顧世之文其實而毛似吾先君子者。
惟子一人在。
願賜之銘。
切自念蔡中郞無愧郭有道碑。
斯爲近之。
何幸當是役。
遂序之曰公諱相字穉文
號百拙
其先上黨人
上黨之韓。
皆祖太尉
子孫昌大
麗季有文敬公修。
入 本朝議政文簡公
觀察使惠。
西原君文靖公繼禧。
相繼著名
文靖
武判官
生承貞大司諫
疏斥金安老
退去楊根。
名其亭曰歸歟。
人因名其里曰歸歟。
大諫有弟曰承仁蔭副護軍
無子。
取兄子汝亮爲嗣副司果。
是爲公八世祖。
簪紳相承
高祖諱宗復
曾祖諱師疇 贈司僕正
祖諱德箕 贈承政左承旨
考諱命幹 贈戶曹參判。
妣 贈貞夫平山申氏。
通德郞緯女也。
姿稟超邁
聦明特達
雖幼而多病。
十四歲入學。
然十六借人左氏傳。
十日盡。
又借紫陽綱目
一月而畢。
遂汎濫羣書
功令於無號庵尹公弼秉。
科文各軆。
俱造程式
尹公大奇之。
發解者三。
不利會圍。
丁卯明經科。
年已四十一。
戊辰選入院。
己巳除肇慶廟別檢。
庚午母憂
服闋還付副正字
奉常直長成均典籍曹佐郞 英陵令憲府持平
己卯秋
由銓郞出爲鏡城判官
淸以律己
公以臨下
三條約束吏校。
曰勿欺官勿侵民規戒失政
無何壹民軌。
嘗遇冬夜劇寒
憂民而起。
坐以待朝。
果有報氷海闌干漁戶三百。
失所凍餓
公亟擴倉賑濟之。
俄因編配罪人給暇。
中文罷歸
民如失父母
辛巳監務
縣之巨弊糶糴徵斂
公至則嚴姦猾之誅。
冗濫之費。
羣下愼法
一境
民有徐氏宗黨墻䦧。
公諭以孝悌。
俾成稧會法
序文以與之。
遂爲敦睦之族。
監司以非情之過有微貶。
棄官歸。
遂遞。
新官
八日
金相國載瓚筵奏曰韓益相廉吏
不可徑遞。
 特命仍任。
癸未陞掌令。
爲司諫院正言禮院通禮
己丑遂安郡
地僻俗陋
公乃廣布五倫行實之訓及五條之敎。
民風丕變
邑有金礦
爲官者利之。
不利分星
禁之甚嚴。
廵使開礦
不敢售意。
辛卯獻納還。
俄除司諫
壬辰連除侍講院分弼善司憲執義
爲鍾城府使。
通政階。
赴任之路。
鏡之父老持酒攀轅不圖今日
復見賢侯
鍾城還糓萬斛盡逋縣。
公捐俸先賞尤貧乏者數十戶。
吏民感戴
未幾倉已封樁
於是養士鄕校
經學擧業
各因其材而篤之
成就者衆。
用廩餘三千。
城堡繕甲兵。
邊圉以固。
道伯權敦仁歎曰廉忠且仁。
莫如鍾城令者。
甲午瓜遞。
例付副護軍
乙未承政院同副承旨
轉右左副。
七月江原監司缺。
時 純元大妃垂簾
命擇廉㓗
選部以公首擬。
朝野得人
辭朝簾前 下敎曰卿之操守
予已知之。
簡卑重任
此意軆行
又 敎諭若曰當年頗似尋常退處一畝
 先朝是以簡拔
歷典四州
玉潤金精
砥柱頹波
感激殊遇
殫竭圖報
始至採病民之由上疏
條陳三政虛耗
時相沮抑
 慈殿特敎曰民情遑急
貢蔘移作京貿。
朔膳蠲免五年
怵惕愈厲。
官供勿用海錯
行部厨傳
禁鹿獵板。
再過楓嶽而不入。
游觀貽弊於民。
公元1836年
忍爲也。
丙申歲大饑
嶺東爲甚
請退租稅
度支不可
事軆罷職
廟堂建白仍任。
公以其廩俸先賑。
嶺西船粟哺東民。
民賴以活。
外戶不閉。
山行海宿
不擇處所
丁酉遞付僉知中樞府事。
八月 特授城府右尹
嘉善階。
左尹兼都揔府副揔管。
戊戌特進官。
己亥爲兵曹參判。
丙午陞秩嘉義
辛亥考終正寢
壽八十有五。
少時與兄友山齋遊於下廬黃先生之門。
爲學之方。
慨然向道之志。
而爲門戶衰替
急於顯親
黽勉俯就科臼
及晩暮悔修業之未早。
作不老箴。
日整冠帶
聖賢書。
致力周張程朱之學。
嘗與安梧村景緯,尹芹泉鍾濂。
辨四七理氣
如申宅京,尹最植亦好學者。
從公遊。
有四書問答。
公自七十以後易簀
凡十五年之間。
精神不衰
孜孜自強
盖以主敬涵養之本。
淸愼勤三字
一生持身之符。
此則有所受於師門者也。
內行純備
善事父母
家雖窶。
左右就養無方
前後艱。
誠愼勿悔。
居廬終制
後爲牧伯
不洎
身不近輕暖
不取甘毳
俸餘悉與宗子
祭田
大耋猶與祭。
伯季俱早死。
丘嫂愛敬備。
敎育二孤
無間已出。
次子生以爲弟后。
使弟婦托身焉。
御家以嚴。
使男婦衣冠朝于父母舅姑以後各治其事。
戒子孫勿怠課讀
勿累科擧
勿言時政得失朋友長短
不作追逐
雖於
公元1859年
婢僕
必待以忠信也。
執剛確。
竆通一聽於天。
不道名利
足不涉要津
一資半級
不或干人
人亦不敢請託關節
嘗試於公。
始遊京師
樊巖蔡文肅公使人致意
公曰布韋何可出入相門
樊巖大加嘆賞
辛酉誣衊樊巖之徒將陳悖疏。
錄公姓名
聞之徒步
割名而去。
家世食貧
不堪其憂。
而四佩銅按節
尺寸私計
俸金幾萬。
惠于民者十之七。
餘以賙親戚之竆者。
解官之日。
琴鶴不以隨。
北南西東三十郡。
皆有淸白碑。
亦或設壇生祠之。
公沒東民醵金致賻。
文會祭。
老居弊廬。
房突不暖。
衾薦不完。
麁糲不厭
處之怡如也。
若其尊賢衛道也。
則務安修齋祠
三陟修景行祠
原之雉嶽。
耘谷廟。
陶泉奉觀雪像。
嘗曰趙龍洲,尹孤山許眉叟,洪南坡學義理。
天地不悖
吾黨者。
不敢崇信
異端橫流
邪說百言
嚴辨而廓闢之。
配 贈貞夫海州吳氏在誠女也。
甚有婦德
公之不以衣食亂心
專意學業者。
內相居多
嘗隨公在務衙。
絲粒不自私
歸首吏見公垂槖
使其妻密納金
夫人非公命卻之。
無違夫子此類也。
生子男女四人
通德郞。
至孝
母憂不勝喪早死。
肇出系季父者。
蔭仕屢典州郡
其治有家庭風
今禮曹參議
適士趙明植,府使成赫壽。
側室武科五衛將。
二男鎭恒鎭赫夭。
女壻進士李容愚。
肇無育。
從兄參判第二子鎭繪子之。
夭。
元男鎭昌。
三女壻金憲英,尹英烈
一幼。
趙明植男鍾雲今正言
二女壻李裁華,權承弼
成赫壽系子準。
鎭恒三男國源。
溥源出爲鎭繪后。
徹源爲鎭赫后。
趙鍾雲三男中允,興允,徹允。
女壻某。
銘曰。
嗚呼
太史公循吏傳曰身修者官不曾亂也。
奉職循理
亦可以爲治。
乃擧孫叔敖鄭子產公儀休相業
而斷之以施敎道民
不令而治。
奉法循理
公其有之矣。
使其試於外者
試之於內。
得行其道。
施措之廣。
誰之不如
而止於世所稱廉吏也哉
凝窩李判書神道碑
姓李諱源祚字周賢
初諱永祚。
登第後避世子嫌名改之
別號毫宇
又曰凝窩。
始祖諱能一
佐麗祖統三韓
以功食采星州。
貫籍焉。
代有公卿大夫
季世正言汝良罔僕于我 朝。
子友晉州使。
五傳至諱廷賢號月峯
遊於寒岡鄭先生之門。
及第早卒。
 贈樂正
壽星 贈參議
六世祖也。
高祖諱爾紳
曾祖諱碩文磊落有氣節。
襄武公李益馝薦將帥材。
用武擧進。
宣傳官。
當某年。
諫臣排閤坐。
落職歸而北其扉。
 正廟詡以樹立
 命贈參
判。
祖諱敏謙號四美堂 贈判書
考諱奎鎭號農棲。
文章受知於 上。
謁聖科。
庚申天崩以後
時事變。
官止掌令 贈左贊成。
公貴也。
東萊鄭氏弘佐女。
 贈貞敬夫人
本生考諱亨鎭生員
號涵淸軒 贈參判。
咸陽朴氏鸞慶女。
 贈貞夫人。
壬子二月六日生公
資性剛毅明敏
兒嬉遊。
輒屈羣曹。
十歲
四書二經
十二歲習時文各軆。
筆翰如流
十八歲擢增廣丙科
華聞大譟
農棲公以不幸爲戒。
命伏而讀書
期以十年
承訓不怠
不敢躁進意。
手抄羣經朱書二冊
常隨於身。
柳鶴棲台佐琮璜之器四章以期待之
農棲公嘗在京。
公作覲行。
記注官入侍
 純祖命誦登第時表策。
眷遇隆重
不許遞任。
前後登 筵凡百餘次。
 筵說記注。
敏給纖悉
在院諸公
不曰少年奇才
二十三登鄭立齋門。
立齋作詩以勉遠大之業。
又從壺谷定齋二公遊。
聞湖門旨訣。
蒐輯聖賢論學大訓
爲性二卷
仍著復性圖說
出主敬之要。
盖公雖以科目發見
本領則自成童時。
受庸學於趙梅隱
立志矣。
通籍六十有三年。
常懷難進易退之心。
惟國之大慶大恤之外。
未嘗無故踰嶺。
廊廟諸公盖多公。
堂后舊僚相與推轂
以至於入座
李相公存秀曾爲嶺伯。
印書數百卷送之曰此人國器當致用
惟書爲
智。
爲國養賢
公之見重於人多如此
愛君憂國之誠。
不以居官去官有異。
 憲廟初。
上疏天德王道之本。
典學崇儒之效及禁奢侈苞苴等事
 上嘉納之。
 哲廟初。
參贊官屢登 經筵
敷釋文義
進賢退邪誠意正心之說。
縷縷陳達
兼言灾歲民困之狀。
壬戌春
民罹牧守虐政
相聚爲亂
 朝廷發策問三政得失
公又上疏深以本原爲戒
癸亥 今上御極
下敎求言
公上封事一本四要
其略曰一本者。
主一心。
萬化之本。
誠實公平
存心之本也。
四要者。
勤學養德修身之要。
節財用懲貪汚恤民之要。
賢否黜陟用人之要。
儒敎詖淫勵世之要。
末言邪學鋤治事。
 聖批若曰正學邪說
大有意見
廟堂行關
以爲宰臣論請
卽擧其夙講而曾行者
其所居之鄕。
必有所矜式表率
易與爲敎也。
觀感企及之效。
其將自一州而爲一道
一道而爲八路
此公忠誠感動人主者也。
若其內行則篤於彝常。
孝悌推之睦婣
事兩庭無間
服勤致敬
至死致哀
宗案以收族
敎以文行
歲饑出糓以賙之。
時節團會歌詠
可謂天倫之樂事也。
有亭於布川之上曰晩歸。
公所卜築自名
而命余記之者也。
藏書數千卷
凝神靜坐
不知老之將至
以訓後進爲事業。
講會淵。
鄕飮晴川
公元1571年
世之學者拘於氣質之偏。
五箴以戒之。
曰戒躁暴
曰戒放倒
曰戒浮念。
曰戒駁雜
曰戒務勝。
又作八箴。
以寓懿戒之意。
志氣
知行
言動
出處
居家
曰處鄕。
讀書
明農
又作洋佛同異攷。
以遏漸染之端。
於七十歲乞休致。
仍請李象靖鄭宗魯壹惠之典。
盖以兩先生退陶之緖也。
尊賢衛道之意。
老而彌篤如此
年八十進秩崇政卒。
辛未八月二日也。
訃 聞撤朝三日
遣官侑祭。
賜謚定憲
葬州南雞鳴山負乾之原。
會者屢百人
公之履歷內而承副正字提調成均典籍直講,禮曹佐郞,司憲府持平掌令,司諫院正言司諫,吏曹佐郞侍講司書文學軍資監正實錄編修官粉版官,文臣宣傳承政院右副左副承旨,兵曹佐郞參判,尙衣提調, 經筵參贊官特進官,刑曹參議,漢城府左尹判尹,工曹判書春秋知事,都揔府副揔管都揔管,義禁府同知判事繪像靈壽閣。
外而結城縣監,江陵府使,濟州使,慈山府使,慶州府尹,江則弊痼難醫。
朝議擇差。
濟則有蠻舶之警。
時相趙寅永素知公才首薦之也。
其爲江也。
捐廩俸充正供
上疏請蠲白稅停蔘貢。
以紓民力
其爲濟也。
賑飢
軍實
養老宴。
桐溪鄭先生祠。
鄕塾儒化
時有人以舜禹傳心十六言。
梅賾僞撰者。
公作辨論斥之。
其爲
慈也。
治大率如前。
吏民愛戴
有興學于西。
師道自南之謠。
刻石頌之。
貞敬夫人豊壤趙氏應銖女。
端莊閨範
先公歿。
有子六人
男鼎相參奉。
監造勞陞司果。
先公歿。
相參奉。
龜相出后
女適李在槮,鄭致翼,張升遠。
鼎相男觀煕進士
驥相二男珽煕,一幼。
龜相三男章煕
餘幼。
銘曰。
天挺豪邁
有卓其覺。
廼通于藝。
廼博于學。
詩禮家庭
義師友。
竗歲蜚英
受戒亟走。
進退以正。
忠愛則誠
績著五州
秩崇九卿
士有模楷
家傳弓冶
四尺之碑。
最其跡也。
右參贊秋潭尹公神道碑銘(幷序)
公諱銑字澤遠秋潭
尹氏其先平人
高麗太師諱莘達爲肇祖
壁上韓功臣諱先之
尙書左僕射諱金剛
文靖公諱執衡
文肅公諱瓘
文康公諱彦頤
相繼顯名
其後至諱坤。
佐我 太宗朝。
官至吏判。
錄勳封坡平君謚昭靖
諱希齊判漢城府事。
諱垠右議政鈴川君。
淸白吏
諱師騫司直
諱硏 贈左承旨
諱秀宗 贈吏曹參判。
諱彥禮成進士
當壬燹。
郭忠翼再祐倡義旅。
忠翼之被搆陷也。
抗辭飛通。
伸絀辨誣。
 贈吏判號逍遙堂
寔公之皇考
密陽朴氏司直孝女
以嘉靖己未
生於三嘉龜坪里第
天姿迥出凡兒
七歲屬文
至孝
自幼未嘗少拂
公元1582年
父母意。
就傅解文義之肻綮
弱冠淹貫經史。
濂洛關閩性理書。
靡不探賾
萬曆壬午司馬
戊子登第
成均學諭學錄學正博士
辛卯轉承文院正字弘文舘博士
壬辰春
以親老歸養。
猝値倭冦大至
公承父命奔赴京闕
大駕西狩
公徒隨行
夜至臨津
衛卒散走
公執炬前噵。
炬盡指燒而無變容
 上嘉忠誠
特命世子奉 廟主伊川
行道飢甚。
 世子不能起。
公入虛落麥飯以進。
世子劃其半以賜曰予寧忍飢。
不可死。
五日伊川
備嘗艱險
竭力保護
終始不渝
 世子以爲重。
甲午 世子奉 命整理全慶軍務
 世子使公問安于 朝。
入謁
 上執手慰問
拜司憲府掌令。
成均直講
尋除弘文館校理
丁酉修撰
是歲天將楊元下南原
李光庭爲督餉官。
公請于 朝。
以公及秋官姜沆爲副。
竣事
李公曰計拙者多賴尹某指揮
得免重責
公之南下也。
遇 世子錦江舟中
 世子泣問殿宮安否及臨海眠食狀。
公曰邸下之孝友如此
宗社生靈之福也。
八月復 命。
俄聞親癠呈辭還。
戊戌連遭內外艱。
廬墓三年
衰絰終制
辛丑拜吏戶曹佐郞
出爲扶安縣監。
新經亂離
十室九空
無生業。
撫綏賑濟
流亡四集
癸卯內移憲府監察
吏民追思立石
復爲掌令兼春秋記事官。
升爲執
公元1571年
義。
移拜左通禮
甲辰
通政
爲司諫院司諫
進時弊。
上嘉納焉。
承政院同副承旨
連除兵曹參知參議
曹參議
乙巳
拜禮曹參議
丙午
爲都承旨
又拜成均大司成
戊申
陞禮曹參判。
己酉
光海嗣位
遇巷之舊。
 特授曹參判。
嚮用焉。
尋遷禮曹參判。
庚戌
除兵曹參判。
陞資憲。
漢城府判尹。
壬子
拜禮判書弘文舘提學
文舘提學
癸丑
朴應犀誣告延興府院君金悌男。
延興被殺。
禍延 母后
公聞變。
卽到城闉
見時事大謬
夜告晦谷曺公曰。
吾欲碎首天陛
一死無知
曺公曰。
子爲王陵
無補於事。
平勃安劉之責。
非公則莫可。
保護周防
使主上。
陷於大戾
今日大義理。
子其勉之
公深然之。
時 大妣宮門已錮。
闕供亦有日。
公親裹米肉蔬果
密令衛卒納之。
衛卒感動
如其所指。
事洩被臺彈。
公上箚曰。
大論峻發
謂臣負 殿下大恩
日夜懸心於 錮宮之下。
私媚於不言之地。
噫。
臣實有是事
而謂之負 殿下而納諂。
則不成說也。
臣如欲諂媚
豈不諂媚造命君相
而私媚於已錮之門。
以圖富貴哉。
伊川路上
予寧忍飢。
不可死之敎。
臣雖骨肉粉。
無以報矣。
天下萬世
殿下不仁不孝之名。
此臣所大懼也。
光海亦感悟
所司不絶供饋
爾瞻,纘男等。
忌嫉之。
而以被知於光海。
終莫
能害之。
甲寅拜禮判。
匈徒憚益甚
中國人漂海百餘人押送
爾瞻等曰尹某爲人
謹愼周密
差遣
海許之。
膺命卽行
及還聞永昌大君被禍
梧里白沙桐溪遠竄
趙慶起,洪茂績,鄭復亨,趙稷等相繼陳疏而將陷不測
極力伸救。
皆竄配而止。
丁巳拜議政府右參贊
戊午以後諸賊之搆禍者益甚
而終不售其姦匈者。
以公誓心扶護之力也。
辛丑嶺南儒生金是樞等請斬李爾瞻
治疏將上。
瞻之狎客東府使。
密通于瞻。
瞻勅漢江篙工無得儒生
儒生變服而渡。
伏甲城門
屠戮之計。
公舍儒生城外
部將宋某於希奮所。
諭以大義
脅以危機
希奮詣闕周旋
命撤城門伏甲
瞻大恚。
使徐國楨訐之。
貶爲東京尹。
赴任未幾劾罷之。
使不復立於朝。
浩然還鄕
每語及朝廷
歔欷於邑曰吾所以苟祿于朝。
不共白沙惺翁而死者
有感曹友之言。
庶效萬一之功矣。
尸位十載。
寸忱未暴。
今遭斥逐
仰念西宮
腐心涅骨。
淚隨言零。
癸亥 仁廟改玉
特命叙用
復拜右參贊
敦諭上道
公上辭謝
畧曰臣遭遇 先朝聖明之世。
累被殊眷
歷敭淸顯
及廢主嗣位
邦運不幸
羣奸扇動
戕害大君
圖危 聖母
是人粉骨碎首
苟延歲月
自後竄逐諸臣者。
臣非敢畏死而然也。
誠以甲寅以後金悌
男之米帒已絶。
丁巳之間。
韓纘男之匈謀益慘。
滿廷諸臣一屛退
則誰復爲 聖母地乎。
非不孤根弱植
難回萬牛之力。
從中斡旋
衛護保全之計。
容或有萬一效死之道。
所以黽勉隱忍
拖過十載。
何幸 聖明臨御
萬物咸覩。
如臣無狀
同歸於振收錄之列。
承 命感激
不知所以爲心。
臣雖欲沐浴新化
自售於淸平之廷。
其如情踪之臲𡰈何。
萬無趍走服役望云云。
自是連有 召命
竟不復起
日與黃冠野服
徜徉林壑
經籍自娛
敎授生徒
樂不知疲。
春秋八十一之己卯九月七日卒。
貞敬夫人全義李氏
參判長文女。
生子五人
左辟翰林
右辟直長執義
正辟承訓郞。
女適參奉權克亮,縣監李之馨。
左辟無子。
季弟第二子志爲嗣
女壻郡守時亮
右辟二男通德郞。
圭 贈左承旨
女壻
正辟二男進士
 穆陵參奉
出后伯父
女壻權克恒,郭璜
銘曰。
修身以道。
事君以忠。
赴難涉危
盡瘁鞠躬
功存宗祏
誠竭西宮
權以合經。
處變折衷
進退不失
君子曰終。
㝡迹顯刻。
麗牲之崇。
戶判 贈左贊成權公墓碑銘
公諱纘字繼祖號歧亭
權氏安東之世。
高麗太師諱幸其肇祖也。
奕葉簪組
曾祖諱有順。
通政牧使。
 贈吏曹參議
公元1504年
祖諱琳縣監 贈吏曹參判。
考諱敏手憲府大司憲
吏曹判書兼兩舘大提學號退齋
貞夫豊山金氏
郡守 贈吏曹參判徽孫女也。
公以弘治甲子生。
幼而屹屹有志氣。
長材魁偉
詞藝大名
二十八中生兩試
翌年別試文科
選入弘文舘
修撰校理
歷吏曹佐郞正郞
遍履淸華
進秩通政
承政院同副陞左右至知申。
嘉善連拜直提學副提學
吏工刑三曹參判。
階資憲爲漢城府判尹,戶曹判書
卒追 贈崇政大夫政府左贊成。
公聲譽夙彰。
文行卓冠
事親以孝
奉先以誠
當官盡職
所居底績
一生事業
宜其可書者多。
而三百年餘
文獻無徵
可勝惜哉。
貞敬夫人尹氏
議政殷輔女也。
生一女適王子德陽君歧。
公歿後尹夫人托祀於德陽不爲繼嗣
夫人歿後。
宗議大司憲以上不可乏祀
乃以公之弟府使紹次子景虎。
以爲公後。
郡守
壬亂扈聖功 贈吏
盖公叔父校理諱達手
被禍燕山甲子之獄。
而府使公出其後
故取其子還承大宗也。
是生諱淳縣令
亦以壬亂原從功 贈吏判。
淳生五男
以稷通德郞,以益以說禁府都事,以伋察訪,以亮縣令
至今七八世。
雲仍甚繁。
墓在咸昌谷子坐之原。
卽府使公墓後。
銘曰。
永嘉之世。
閥閱洪緖
令德顯位
繼繼承序
公是華胄
天挺
俊乂
蚤闡聲譽
歷敭外內
玉署銀臺
藝垣選部
于藩于翰。
地官之右。
乃心王室
曰篤忠亮
惜未究用。
追貤貳相
遠矣文獻
餘三百歲。
刻此麗牲
永垂來裔
監察大瑕齋金公墓碑銘
公元1571年
公諱景謹字而信號大瑕齋。
金氏其先新羅大輔公閼智之后
大輔公三十二世。
敬順王。
又十一世高麗甫尹諱需。
始貫商山
入我 朝寶文閣提學後號丹邱
於公六世祖。
五世祖諱張正言
高祖貞用博士
曾祖諱光礪進士
祖諱達生林號水晶堂。
考諱浚進士三足齋。
學行文章
爲時師表
八君子一焉。
江陽李氏仁培女也。
公以 明宗己未
生于丹城法勿里私第
天質英悟
氣像發越
初學覺齋先生沆之門。
小學儀禮
常恨不及南冥之門。
李日新天慶,李竹閣光友,吳思湖長,朴知足明榑,都病隱敬孝,李梧月惟諴。
講磨道義
習經史。
識達古今
朝廷聞之。
臺職
忌者沮之而止。
崔簡易也。
見公詩歎賞之。
辛卯之歲。
先幾島夷之將亂。
遺書方伯
修築山城保障之計。
方伯以爲騷動民心
逮繫獄中。
士友伸訟以賢士不可辱。
得解
壬辰倭冦猝入。
人始其先見。
公乃與從子應虎移檄倡義
郭忘憂堂聲勢相倚。
累成摧敗之功。
丁酉再亂。
公在星州。
聞丹晉間往來之賊
燒掘人家墳墓
將往省先壠
路遇賊兵於三嘉之兔洞。
賊見公容貌儒雅
生降之曰從我則生。
不然則死。
劫之以兵。
公憤發罵曰汝我仇讎
我豈忍爲降虜乎。
我當死爲我國鬼。
不願生爲賊讎俘。
賊遂揮戈擊之。
冠絶纓。
公曰君子死冠不免
結纓
賊又揮戈斷其兩臂
公罵不絶口遂死之。
年三十九。
賊亦義之。
沙土掩其屍。
立標識之曰義士金某之屍。
亂定李蘆坡屹見其標識
遺骸送其家。
葬于古安洞先塋辛坐之原。
具載孤松大器所著首陽王傳及丹邱邑誌
配晉陽河氏。
校理瀸女。
墓雙墳。
繼配密陽朴氏。
進士天祐女。
巨洞壬坐。
無嗣
仲兄判官景訒子應翼爲后
中樞
以若公忠義之嚴於霜雪炳若日星者。
泯沒無聞
可勝恨哉。
今於數百年之下。
后孫聲稷與應鉉。
鳴寃于 蹕路
幸蒙憲府監察貤贈之典。
 朝家崇奬
子孫闡揚
兩得其道矣。
銘曰。
殉國家之急。
舍生取義
能不其所學。
刑參 贈吏判李公墓碑銘
公姓李氏
諱齊華字伯宗
我 莊憲王王子桂陽君諱璔中子江陽君潚。
桂陽之弟潭陽君諱璖。
早卒無后
 文宗憐之。
特命江陽爲后
陽生安君輯。
安生錦川君瑊,順川君琯。
師事履素齋李仲虎
儒賢公子
比諸漢
河間
錦川生誠中號坡谷
戶判 贈領議政謚忠簡
簡生幼澄義州使。
扈聖功。
 贈吏判完興君謚貞敏
貞敏生命副提學
 贈吏判完陽君。
陽生震奎。
以孝誼授寢郞別檢皆不就
 贈吏議
吏議翼齡。
洗馬止僉正。
 贈吏參。
是爲公之皇考也。
竹山朴氏進士希寅女。
監司慶新玄孫也。
容貌端雅
擧止安重
自幼服襲義方
德器夙就
就傅悟解文理
成童出遊翰墨場
二十三升司馬
公早遊舅氏上舍載興之門。
得聞爲學大方
潛心聖賢書。
如語孟朱子心經等。
嗜之若日用飮食
凡所讀書毫分縷析
一字放過
不明不措也。
病世之學者不知四端七情之異而同同而異。
囫圇說去。
分開大過
乃作四七辨數千言
其曰四端各具四端者。
先儒所未發者。
至於疑禮難曉處。
參酌折衷
泥古不駭俗而務合情文。
別有論著
道軆微竗
心學精蘊
靡不覃思竗契
嘗曰不以敬爲基址致知亦著不得
一敬字爲終身之符。
暗室之中。
斂容危坐
儼然若思。
徹夜咿唔
未見厭倦之色。
然參判公年及八耋。
以詩戒之曰倘令兒子終始
泉下哀榮亦可延。
故雖親沒之後
不廢擧業
五十登增廣文科
選入瀛舘
內職成均典籍,兵曹佐郞正郞,司憲府持平掌令,司諫院正言獻納,奉常寺正
曹參議參判,掌隷院判决事中樞府同知事,都揔府副揔管。
外任平安道洪道掌試都事
高山察訪安州使,鍾城府使。
階至嘉義大夫
此其歷官始終也。
盖其居官也。
盡職奉公
當言責則知無不言
袞闕必補。
丁卯戊辰之疏。
皆人所難言也。
而 上輒優容之。
其在隷院及秋曹也。
剖决公明
摘發如神。
郞僚多傳誦書判之文。
其爲高山也。
申嚴關禁
不私饒。
墨守斂迹
監司李壽沆得公牒報論事。
再三讀之。
嘆賞經世之材也。
不大展布
其爲鍾城也。
連歲大侵
餓莩滿野
竭智殫力
全活飢民三萬餘口。
監司黃晸曰灾邑振政。
未有誠意惻怛若此者。
褒聞優等
邑有一寡婦率畜其姊子視以己子。
又畜他人子若女呼以養子
一夜寡婦養子被人刺殺
其姊子告官強盜殺之。
昏黑莫辨。
公意其姊子欲專其財產而害之。
詰問果承服。
會寧有久囚十餘年。
經數推官而未蔽者。
公承按獄之 命往治之。
行乞少女老鰥強劫
不能自脫
面從數月。
相鬪山谷積雪之中。
女殺鰥夫自服其罪云。
公審舊案
幷得奸夫致辟焉。
北路人咸稱神明
居家也。
事親以誠
養備至。
姊弟俱早死。
撫恤其孤。
甚有恩愛
閨門之內肅雍
童孺愚迷
必提誨以小學之敎。
其治己也謙恭愼默。
內守剛方制行篤實
跬步之近。
公元1631年
笑之微。
靡不檢飭
矜莊不失於和。
平易而不流於俗。
辭受取予
一毫無所苟。
與人論文史。
樂爲之傾倒
羣處未嘗乖激。
爭辨義理
抗聲高談
無少撓曰非好己勝。
好己之道勝
何必枉道以循人。
好看手不釋卷
後生勤摯。
多所成就
爲文詞博而約。
不求奇變。
波瀾汪洋
華煥瀾然。
不甚著書
草蒿若干卷。
生于 仁祖辛未
卒于 肅宗戊子
七十八。
訃 聞賜弔賻如儀
後因子獻慶貴推恩贈吏判兼兩舘大提學
貞夫羅州丁氏。
貳相應斗之后
曹參議時潤之孫。
通德道泰之女也。
天性柔和淑靜
舅姑敬謹
奉祭誠潔
妯娌婢妾恩愛
敎子義勝於恩。
生子四人
男星慶改名獻慶
禮曹判書
漢慶正言出后季父
適生員韓德樹生員尹鼎相,朴顯祿
側室男㦿慶運慶。
獻慶男廷獜早夭
族子升鎭爲后
以孝㫌閭。
三女壻縣監李柱溟,洪樂昌,李身德。
庶子廷年學官
庶女壻李是𨦰。
漢慶無子。
再從姪爲嗣
女壻崔海䎘。
德樹錫圭
二女壻南泌,李孝溟。
尹鼎相二男克謙進士,重謙。
二女李文燮,權傛。
顯祿系子鳳赫。
墓在龍仁石城山栗園巽之原合封。
銘曰。
奕葉
貽厥典則
溫恭人
先訓是式。
維學之博。
維踐之力。
直道而行
而剛而塞。
我求於我。
位不稱德
啓佑後嗣
俾昌而殖。
中樞晩晤堂沈公神道碑
公元75年
公諱瑴字君玉號晩晤堂
沈氏其先靑松人。
高麗文林郞衛尉寺丞諱洪孚
肇祖也。
顯者三世
至諱德符
入 本朝開國勳。
領三司封靑松謚定安
子溫領議政靑城府院君謚安孝
子濬領敦寧。
子淄漢城府判尹。
子泂縣監贈戶曹參議
無子。
以領敦寧弟領議政澮之曾孫達源爲后
弘文舘修撰
己卯名賢
追爵吏判。
子銓觀察使 贈領議政靑坡府院君
友善縣監。
子讓監察
子光漢號峯。
無子。
以靑坡君之第三靑溪君友勝之子吏判懿憲公詻孫相爲后。
諫院正言 贈吏判。
子得良文府使 贈左贊成。
是爲公皇考
前妣延安李氏應敎后沆女。
丹陽禹氏正郞夏女
俱 贈貞敬夫人
生三一女
公序居第二。
以 肅宗乙亥六月十八日擧。
孩提時已有過人之度。
三歲乳母出外
攘隣雞。
公止之。
乳母不聽
烹而食之。
終不近口。
羣兒戲。
刀刃傷手。
自是終身不持刀刃
聦明卓絶
讀書一覽輒誦。
二十五丁外艱
送終之節。
惟以無憾爲心。
親喪所自盡。
顧家力之有無
殯葬賣宅以償債
廬于墓下三年
奉母至誠
二十九升司馬
連捷增廣別試初解
文名藹蔚。
嘗請成公碣銘於藥峯奉
公元1631年
賀公
公曰待汝貴顯
自可爲之
不必倩吾手。
期待如此
乙卯登文科
榜聲至。
少無動色
觀者歎服
選付院。
入堂后。
 英廟命賦詩
一部春秋纔罷講。
 寧陵繼述仰宸誠之句。
 上曰此句儘有意。
賜紙二卷
庚申除濟原察訪
驛濱大川
歲有水患
公築石爲堰。
田民無復墊沒
稱爲沈公堤。
壬戌爲成均典籍
癸亥爲司憲府監察
出爲殷山縣監。
爲治剛嚴公廉
不敢欺。
民懷其惠。
監司李宗城語人曰如沈某
授以方面之任
可活一路之民。
丙寅丁母憂
治喪一遵禮制
民所賻賵皆不受。
邑人流涕曰失吾賢守
戊辰服闋
拜洪忠都事
牙山貢稅濫捧之弊。
己巳拜戶曹正郞
九月 上幸溫陽溫泉
以公爲行修理郞廳。
李判府宗城得人矣。
吾爲箕伯時。
沈爲殷山。
威惠幷行
才局兼備
公卽馳往。
晨夜董役竣事
 車駕至曰予亦憂其猝難畢役。
郞廳果善爲之
 上有五營軍卒給料之 命。
判使公分給。
公於前日預有先事之備。
使本縣監量米準石以待。
倉猝無窘跲之患。
亦無欠縮之嘆。
軍士皆悅。
時延豊多事
擇公爲縣監。
戶判謂本曹大事
非公無與計議
 啓請仍任本職
辛未遂安郡
歲荐饑。
民多散亡
捐廩俸刱設補民庫。
賑政畢。
 上賜璽書褒賞之。
有錫馬之典。
郡處山峽
習俗貿貿
公務學敎
季年
彬多文士
隣邑化之。
甲戌持平
遞歸之日。
行槖蕭然
調度甚艱而晏如也。
上疏彈尹冕東不謹愼之罪。
極論安復駿貪婪
 上優批以嘉之。
乙亥復拜持平
丙子陞掌令。
出宰蔚山。
戊寅樂正
九月長興府使。
監司洪麟漢棄官歸。
拜奉常寺正
庚辰復爲掌令。
俄除通禮院相禮
旋移通禮
拜司諫院獻納
壬午再爲獻納
時有趙載浩之合 啓。
公稱病不進。
臺臣請罷
又有遠竄之 啓。
定配定平
十二月以 特命宥還。
甲申復拜掌令。
冊封 王世孫陳賀
 上命大小臣僚各陳所懷
入對宗統已定
擧國臣民
大之慶。
 上曰憲臣所對甚嘉尙
卽 命陞資
承政院同副承旨
已而拜戶曹參議
乙酉嘉善拜戶曹參判都揔府副揔管。
皆 特簡也。
丙戌除漢城府右尹
夫人之喪。
歸葬汾鄕。
因與鄕黨親戚
逍遙丘園
壬辰特進入侍
小學文義
 上下詢曰卿於故判書沈檀爲幾寸親。
對曰臣之族從祖也。
 上曰予入銅儲年
誠正沈檀所奏一片丹心
尙今憶焉。
 命拜知中樞
又拜都揔管。
仍令侍衛詣彰義宮。
 命公進前曰曾於辛丑
見卿之從祖入於耆社。
豈意今日
與卿同入耶。
仍頒米肉
卽製下御詩一首
令耆社諸臣和之
公賡進曰 聖朝光耀老人星
沐浴恩波感自銘。
 上命以耆社七臣所賡
詩作帖。
因 命共詣耆社設宴
各賦七絶
公詩云七老恩光帶日邊。
笙歌高閣華筵
南山瑞色欄外
共祝吾 王萬萬年。
歲秋 下敎曰沈瑴是誰之孫。
尙憶壬寅忠誠
至今不忘。
沈瑴 特除內局提調
又下詢曰卿從祖入耆社乎。
對曰入矣。
臣之高祖亦入矣。
 上曰然則三代俱入矣。
入番內局
意盖在焉。
 特拜大宗伯
其後內局入侍時。
 下敎曰凡人不爲時軆則庸矣。
沈瑴雖不爲時軆
氣甚充滿
豈不異哉。
其冬連以都監堂上晉秩崇政
卽日 上謂侍臣曰予得一金吾
仍授判義禁府事。
癸巳加崇祿。
 命圖像於耆社帖。
甲午輔國
丙申拜判中樞府事。
己亥第二子景錫宰龍宮縣。
板輿而行。
其十二月十七日捐舘
壽八十五。
山南遠近
無不驚悼
遂安士民戶醵百錢來致奠賻。
訃 聞朝廷禮官侑祭。
通津碧井里負艮之原。
從先兆也。
配 贈貞敬夫人陽川許氏。
牧使 贈吏議源女也。
未笄時。
以孝友稱。
婦德貞淑
舅姑順志
夫子小心畏敬
生子二人
昌錫出爲伯兄通德郞轂之后
景錫蔭縣監。
昌錫二男浟,澳。
景錫前娶無子。
以兄子澳爲子。
後娶四男
長湜文科別檢,澔,潢出系大宗,濴。
澳又無子。
以弟湜子東爲后進士
三男東箕出系伯父
東夔,東晩蔭都正。
玄孫以下不盡記。
性度沉重
器量宏厚。
孝友根天。
言行實地
燕居也。
望之若喬嶽
不敢犯。
居官也。
之如肅霜
不敢欺。
請託不行
不以剛而吐。
柔而茹。
無事粥粥若無爲。
臨事决機
雷厲風飛
從宦未嘗干謁權倖之門。
嘗語子姪曰吾自拔身之初。
以事君不欺莅官不怠
立志
今至耋年。
不負素心矣。
人之富貴功名
在於天。
吾晩而登第
宦路蹇屯。
未嘗一毫營爲
畢竟至於此。
豈非明驗耶。
又曰吾屢典州郡
豈不念爲子孫立產業哉。
可畏者。
彼蒼鬼神耳。
汝曹切勿役心名利
晩年恬靜
居處服食
寒士無異
奉公敬謹
造朝隆寒暑雨
雞鳴而起。
公服詣闕
待時而入。
年雖衰。
朔望晨謁宗家祠堂
祖與考墓。
皆竪石。
親撰顯刻之文。
忌日追慕悲哀
袒括之日。
儕友間不以戱謔雜談加之。
子姪有過則不叱責終日端坐莊默。
知其改過然後乃解。
至於婢僕
待之恩愛
平生大槩也。
銘曰。
齒爵三達尊也。
而齒由於天。
由於人。
天與人。
可必乎。
惟德由於我。
惠廸吉。
故曰仁者必壽。
曰修天爵人爵從之。
德固齒爵之本。
晩晤公其有之矣。
孫孝子遺墟碑銘
維孫氏肇發於新羅
新羅舊有大樹村長
儒理王改大樹爲牟梁部。
賜姓孫氏
是爲孫氏之始祖也。
諱順
生于憲德
王時
娶牛岑太守白永發之女。
醉鄕山下
父歿家貧。
夫婦傭作養老母。
只有一小兒。
每奪母食。
公謂妻曰兒可復得。
母難再養。
相與負兒至北郊
掘地將埋之。
鏗然有聲
視之石鍾也。
夫婦驚怪
相語曰此異物
兒之福也。
遂負兒携鍾而歸。
懸鍾於梁而撞之。
聲聞王宮
王使人審之。
具奏其由。
王曰昔郭巨瘞子。
天錫金釜
孫順埋兒
地出石鍾
孝之所感。
前後同符
乃命藏鍾於樂府
公宅一區
歲給米五十石。
卽興德王時也。
具載羅史之孝行錄。
國朝三綱行實錄,輿地勝覽等書。
之子分封三貫
慶州密陽平海
原其初則同出慶州也。
慶州之後有諱士晟官兵曹參議 贈參判封雞城君
子昭雞川謚襄敏
子仲暾遊佔畢齋門。
號愚齋
吏判謚景節封月城君
有弟季暾登賢良科。
從學趙靜庵
己卯禍。
 贈持平
有諱判官
倡義功錄原從。
有諱賀主簿
倡義錄。
其弟宗老縣監。
丙子殉節
 贈承旨㫌閭。
載尊周錄。
有諱德升持平
有諱萬䧺府尹
其貫密陽有諱兢訓佐麗朝
以南征勳封廣理君
有諱集賢殿學士密城君。
有諱若水糾正
有諱敬儉生員逸齋
有諱洙官弘文校理
有諱英濟號鄒川。
退陶之門。
有諱起陽遊寒岡芝山之門。
號聱漢
有諱仁甲壬亂殉節
 贈兵判。
若海隨而戰亡。
判决事。
有諱天佑南冥門。
號撫松軒
有諱承善。
壬亂殉節 贈承旨
有諱倫叙以 世宗博士
於順興之變。
有諱比長副提學
有諱俟禮判謚文憲
有諱弘績待敎
有諱佺號儉巖。
其貫平海有諱舜孝號勿齋謚文貞
諸裔之散居八域者。
蕃衍昌盛
簪紳淸顯者亦多。
不可盡載。
畧撮其槩焉。
公之舊址在府北見面友亭里。
佳氣葱葱
樹木蒼鬱
風霜不能侵。
樵牧不敢犯。
種種有靈異之迹云。
天神之而然耶。
諸后孫協謀。
將竪石於遺墟
庸寓追慕之誠。
乞銘於傳。
傳感而應之曰有是祖以孝蓄其德。
垂裕後昆
有是孫述其孝。
有休于先祖
美矣哉。
月城山川不改。
則孫氏之昌熾
不待龜筮而可期其無疆矣夫。
銘曰。
遠矣厥初。
大樹牟梁。
王錫姓孫
肇發其祥。
憲德盛際
公始挺出
娶于牛岑。
氏白永發。
通神明。
匹美郭巨
地出石鍾
實福汝。
王曰嘉乃。
其慶則篤。
賜宅一區
廩人
厥後克昌
派分支別
雞林雞川
赫赫烈烈
廣理密城。
繩繩繼繼
亦粤勿齋
平海之世。
圭組蟬聯
黼黻輝暎
德業文章
往往而並。
歲歷於千。
麗計不億
友亭故里
過者必式。
嗟嗟後裔
是則是傚。
我銘于石。
勖玆來孝。
大司憲權公神道碑
公元1448年
永嘉之權。
新羅苗裔也。
太師諱幸
得姓爲權氏。
大於高麗
達官聞人
後世有諱漢功。
政丞醴泉府院君
仲達大重大匡花原君。
是爲公五世祖。
高祖嗣宗宗正寺事。
曾祖諱執智判禮賓寺事。
祖諱永和安岳郡守 贈戶曹參議
考諱耋光州判官 贈兵曹參判。
永川李氏左贊承孫女也。
正統戊辰生公
諱景祐字子綏。
就傅日進
二十一中司馬
三年文科
補三館職
明年辛卯明年壬辰
荐遭父母喪。
哀毁盡禮
制闋選入藝文館
典記時政
丁酉奉敎成均典籍
遷司憲府監察
書狀官京師
先是象胥輩濫齎物貨。
馹路騷然
倚勢權貴
故爲書狀官者。
莫肻摘撥
積爲巨弊。
守法不撓
一切搜索以聞。
 上大嘉之
超授四品
臺臣有言職固當然
不宜賞之
 上曰予未見效職如權景祐者。
然以言者之故。
至陞通善。
仍除司諫院正言
公請任士洪。
言甚切直
未幾拜藝文館修撰
承朝差往濟州
點括流民
戊戌校理
壬寅爲禮曹正郞
再爲弘文館校理
一日侍 經筵
論廢妃。
雖有罪不宜褻處閭閻
 上震怒以爲陰附世子
爲後日計
 命就牢獄
詰責備至
人皆危之。
公略不沮挫。
開陳誠悃
援引歷代人主待廢妃事。
言益剴切
天威稍霽。
猶坐罷。
王考三年
又寘散三年
士林稱屈。
丁未連除工
公元1848年
曹正郞
戊申拜典護軍
朝散大夫
己酉奉常寺僉正。
庚戌成均司藝陞內資寺副正。
辛亥司諫遷典翰。
壬子擢拜曹參議
議讞平。
人自以爲無寃。
義州凋弊甚。
上欲朝望爲牧使。
選部擧擬公。
咸曰權某非百里器。
 上亦惜其才不果遣。
癸丑副提學
俄除同承旨
轉至都承旨
甲寅 成廟登遐
山主嗣立
隨事獻替
外庭未及知。
匡救於中者甚多
初政之少失德
公之力也。
丙辰出爲京畿觀察使
進階嘉善
丁巳同知樞府事。
奉使如京。
千秋節
戊午大司憲
朝野想望風采
慨然整頓朝綱自任
直而不訐。
嚴而不苛。
不動聲色
風紀自振
俄除戶曹參判。
是年七月史獄起。
罹禍者罪延宗族
公亦坐弟景𥙿。
編管江陵
有爲訟寃者。
悟而宥之
仍令乘傳詣闕
將欲用之。
大臣不悅公者沮之。
辛酉正月丙寅
考終正寢
享年五十四。
有識至有垂涕者曰善人亡矣。
公狀俊爽
聲音淸暢
孜孜樂善
尋常談話間。
義形於色
莫敢干以私。
然和而容物
人之就正者。
亹亹然慕之不已
至於大節
招之不來
麾之不去。
確乎不可奪。
眞古所謂社稷臣者也。
遭亂政。
厄竆閼其命。
斯世不幸
貞夫人咸從魚氏
左議政世謙女。
生三一女
禮賓參奉
纁早死。
緻敦寧參奉。
女適進士重深
至今有餘世。
內外不可悉記。
墓在砥平治南上水洞子坐原。
夫人少公六歲
先公一年卒。
在公墓北同塋異室
銘曰。
弘而毅。
溫而厲。
直而確。
君子之德。
君子之節。
銘以垂後
不肖者之咀。
童蒙敎官孝子碑銘
公元1861年
我 聖上卽位五年
 命追贈孝子鄭東龜官朝奉大夫童蒙敎官
嶺南觀察使李尙書紀淵壬子奏請也。
盖 國朝以明倫立敎
化民之本。
有以孝聞者。
一善一行之異於人。
褒奬之。
堯舜之道。
孝弟而已者也。
孝子天性純善
已自就傅讀書
至忠孝字。
嗟嘆焉。
其師奇之。
及長事父母盡職
則拾薪煗突。
扇枕
母病三年
云生魚可補眞元
乃漁於琴湖數里之外。
雖暑澇氷凍
日以爲常
疾革氣絶
指出血以灌口
俄而回甦
復延數日。
丁憂之後
哀毁踰節。
勺水入口
氣息如縷。
而凡附身附棺者。
必致誠信
旣葬泣語其兄胤曰母氏新窆竆山絶遠之地。
弟將侍于墓側。
老父在堂
幸有兄在。
奉養無闕。
遂告于父。
廬墓
墓後又除地爲壇
爲父祝壽
祝畢哭於墓。
墓在大邱八公山城峯之下。
嵒谷嵌險。
人謂虎穴
一日天大雨雪
孝子擁篲塋域
昏而入廬
衰服盡濕。
火燎之。
兩虎對坐。
良久數廵而去。
自是無時而至。
有若家畜
父念子獨處
遺山之僧德燦。
使之同居
燦見虎言於父。
父驚而往見之。
果至無害人之意。
嘗有山雞自投
逐之翔而復下
已而家書云父遘疾欲雉炙。
乃執而供之。
病亦已。
孝子朝夕哀省。
不時攀號
淚盡繼血。
斑斑著草。
日食數溢。
山下人哀之。
有持饘粥之者
祥而歸家。
朔望省墓
與兄養其父。
服勤無方
値歲大饑
糴米於海銀寺。
身自遠輸
以給親厨。
有餘賙及貧族
所以養志也。
後遭父喪。
其禮如前喪。
葬之日。
仍留墓下。
墓距城峯一嶺一江而遠。
昔之兩虎復來相守。
服闋而還
事兄如事親
當喪餘。
哀慕袒括時。
月食素。
每遇國恤
設壇望哭三年
亦孝之推也。
見聞者莫感服
成近默尹稠李穆遠朴宗采相繼爲地主。
皆躬造禮之。
繼以庖廩
孝子辭謝不敢受。
孝子旣沒。
有爲靑烏術者
自請筮宅江亭先壠
遂去無處
地師毁之。
更占一穴
夜虎到先筮處。
爪畫若作壙之形。
遂葬其地。
縣令姜羲永採士林之議。
上于道伯。
道伯登聞于 朝。
甲寅貤贈之恩。
經山鄭相國元容聞而歎曰孝子之門。
不可以不名。
然 贈職有別於綽楔
乃題其扁曰求齋表 贈之閭。
取求忠於孝之義也。
孝子字處中
其先東萊人
有諱靖節公號雪壑齋
有諱東平襄平公。
有諱義耘昆陽郡守
爲十四代十二代十一
公元1835年
代。
其後徙居玉山
祖諱震華。
考諱泰運
烏川鄭氏。
孝子生於乙未七月十二日
沒於壬午六月二十日
金海金氏
漢鼎女。
 贈令人
子男乃濂,乃瀅。
乃濂出后仲父業。
女適具性學
余十八九時。
先君子仁山之衙。
讀書新林寺。
玉山之士金濟欽,李象麗澤再更
今乃瀅以濟欽之書。
三所爲行錄。
求余一言
刻石以著厥美。
謹依其行錄。
之如右。
繫以詩曰。
流而莫長兮琴湖。
峙而莫高兮玉山
永與湖山不朽
孝子之閭兮其間
左承旨草亭公廟碑銘
章甫俎豆之儀。
靺韋習弓戈之事。
所學不同
而所習各異。
則固齟齬矛盾
未可相通
往往有處如龍蟄。
出如鷹揚
奮不顧身
以先國家之難。
而建功立名者何哉。
非惟資兼智勇
全文武。
抑亦忠孝之性。
得之天。
擩染家庭者。
有所本焉爾
傳曰求忠臣孝子之門。
草亭之謂乎。
謹按草亭諱彥龍字汝文
姓系晉陽
高祖孝貞憲府監察
燕山時從姪大司諫詗以忠直敢言
三子同日被禍
棄官南歸宜寧。
戒子孫勿仕。
祖曰瑀。
叔祖曰瑞。
進士
兄爲母死。
弟爲父死。
幷㫌孝。
父諱復休。
以孝行聞。
公自少事親孝。
友于弟。
恬雅有志氣。
加以文學自勵
公元1861年
蛇島夷之亂。
州郡風靡
慨然王京失守
 大駕蒙塵
此非臣子效忠之時耶。
卽赴郭忘憂倡義軍。
御賊于鼎津。
戰于歧江。
陣于火旺山城
輒立奇功
招諭使金鶴峯錄 啓褒之。
拜爲幽谷察訪
使當鳥嶺要衝之路。
錄宣武原從功二等
亂靖後角巾歸第
癸丑卒。
享年六十九。
 憲宗丁未
配享孝忠祠。
初公之弟起龍
金千鎰義將晉陽
城陷之日。
同時立慬
 哲宗辛酉
因儒疏公 贈左承旨
弟 命㫌閭。
又 贈吏曹參議
公之從祖叔父壽男。
以兵曹正郞
畿伯沈公岱從事官。
與倭戰于朔寧。
同沈公死之。
 宣祖親製誄文
 贈都承旨
 肅廟加贈吏曹判書謚忠烈
又 命㫌閭。
嗚呼
姜氏之門。
一何孝子忠臣也。
列聖哀榮之典。
何其備至也。
余讀曺南冥,姜慵齋,權蒼雪,洪樂泉,李星湖,權濟南所撰行狀墓表孝門銘謚狀神道碑忠烈記。
不覺三復擊節盡美矣。
更何敢贅一辭
謹按其槩。
以爲廟碑
公有四人
得璜,得球,得珠,得璐。
後孫震永,基馨不遠數百里
來乞銘。
益童其賢祖之行。
亦可謂不匱之孝也。
銘曰。
粤自羅麗
姜爲著姓
炳炳奕葉
逮我 列聖
昔在壬辰。
蠻夷猖獗
時布韋。
敵愾奮發
佐戎紅衣
保有江右
勒伐鼎彝
帶礪悠久
超秩六品
縻爾好爵
解紱勇退
琴書林壑
王紀功。
 貤贈承宣
旌忠孝。
一祠祖孫
臣子之勸。
百世是則
瞻仰德林
名存石泐
四忠壇碑
公元前509年
愛其生而惡其死。
天下萬古人心之所同然
然生無益於世。
無聞於後。
草木同腐而已
則生何爲也。
死誰知之。
然則其有能舍生取義
殺身成仁
生而稱義士
死而爲忠臣
事載竹帛
各垂宇宙者。
豈不是禀天地正氣
全生民之彝則乎哉
昔在 昭敬王壬辰之歲。
倭亂大作
金海府有戰亡臣四人
宋賓李大亨,金得器,湜也。
宋公天性孝友
力學不倦
倜儻大略
及冦至。
府使徐禮元聞其名。
以致之。
中軍之任
李公少有大志
廢擧業。
硏究義理
行忠孝。
與禮元有姻婭之誼。
禮元請與守城。
乃募丁壯百餘人
馳赴城中
公事親孝。
士信捷武科。
年過四十。
落魄失意
不肯干進
聞倭變。
奮不顧身
擧鞭入城。
禮元使守御東門
柳公少習弓馬之技。
亦聞變而奮發敵愾之義。
家僮數十八府。
四人同心戮力
以守以戰。
斬獲無筭
俄而賊船蔽洋而來
援兵外絶
資糧內乏。
城遂陷。
四公收率餘兵。
力戰而同死之。
嗚呼烈哉。
所謂舍生取義
殺身成仁
天地正氣
全生民之彝則者。
是耶非耶。
亂靖後事聞。
 贈工曹參議
李 贈掌隷院判决事
公元1600年
贈僉知中樞府事。
 贈兵曹參議
時萬曆庚子也。
後百有餘年戊子。
忠武公李舜臣之裔孫鳳祥出守金海
感壬辰舊蹟
士林立祠
以腏享宋李三忠
名其祠曰表忠。
純祖三十三年春
 特命致祭晉州殉義人。
以及於金海表忠祠。
追感壬辰之舊甲也。
今 上初年
邦禁道祠皆令毁掇。
表忠亦在其中
其後辛未
府使鄭顯奭閱府誌。
公見漏於表忠。
而且是府也。
邊門重地
不可無樹風奬義之擧。
請依晉州忠烈壇之例。
報于方伯
 啓聞于朝。
乃設四忠壇於盆城
標石
四忠姓名爵號
每歲以殉身四月二十日
率兵校張軍樂以祀饗之。
已而朝家有加 贈之命。
乙亥宋 贈吏曹參判。
庚辰李金俱贈戶曹參判。
甲申 贈吏曹參判。
於是邑人更立碑。
合書四忠實蹟及 列聖所以褒忠節之至意
余文之。
以余嘗知金海府。
詳悉故事
而亦爲之小序故也。
余又何辭焉。
四公一行一事善始善終
具著於前輩行狀誌銘記述
余何敢贅之而覼縷也。
只擧其槩。
勒之四忠碑。
觀瀾金公護聖碑銘
昔在龍蛇之歲。
蠻猾孔棘
嶺南先被猖獗
旬月之間。
邑無完城。
無全家。
肝腦塗地
膏血盈野。
人皆救死扶傷
不暇
公元1840年
鳥鼠竄。
猶恐或後。
遑恤其他哉。
賊猝入知禮縣
犯 聖廟
時觀金公鄕校齋長
聞變卽具儒服冒鋒刃入。
奉 文宣王以下位牌。
藏于山谷嵒窟中。
退歸視。
校宮盡爲灰燼
乃權奉于宋天祥新建凈舍。
天祥亦有心於衛 聖者也。
後八年己亥
西平府院君柳川韓公浚謙觀察嶺南
行部本縣
祇謁於 神位權安之所。
有詩曰吾道從來自不孤。
黃茅深處眞儒
邑名知禮宜君子
土姓多文稱學徒
八載干戈 聖廟
萬山雲樹神區
嚴程祇謁忩忩去。
還愧觀風老夫
遂薦其行誼於 朝復其戶。
公辭不受。
亂已以神牌趺方之朽罅。
問其改造與否於寒岡鄭先生
先生答曰經中用權。
君子行之。
八年干戈
隨時得中
此一款問意。
又甚分明
誠甚嘉嘆
朽罅太甚不得不改。
改亦未
姑備板子
以待乾淨
更觀其勢。
於是州郡經亂而改造位牌者。
皆來取式焉。
謹按公諱汝權字子中。
其先義城人
高麗詹事諱龍庇其始祖也。
入 本朝有諱用超。
開國勳。
寔公之七世祖也。
祖諱承祖將仕郞
考諱粹參奉
公生於嘉靖丁巳
卒于崇禎庚辰
壽八十四。
壽職同知樞府事。
嗚呼
天姿英邁
孝行卓異
幼少小學
事親一遵小學㨾子。
生養竭力
父母之喪。
廬墓啜粥。
衰絰以終三年
所不及也。
公之事行
具載鄭立
宗魯所撰碣銘。
鄭下下齋墧所撰墓誌
子孫微弱不振
今於數百年後。
士林追慕有功於斯文。
刻石以示後世
請銘於傳。
銘曰。
奕奕 聖廟
肅肅神座
兵戈搶攘
士氣沮挫。
君子儒
斷斷一个
以妥以侑。
八載勞癉。
其義則高。
其功則大
勒之貞珉
永世立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