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瓛斋先生集卷之九 (自动笺注)
瓛齋先生集卷之九(潘南朴珪壽瓛卿著)
 書牘
  
公元1849年
與尹士淵(己酉)
山陵事竣
卒哭奄過。
惟我先大王聲明文物
永閟千古
慟哭雲天
寃隕靡及
官守有限
計違攀紼。
孤負恩造
此何人斯。
居然歲暮雪深
軆定萬安
關山離索
此際政苦。
胡乃久不見一字書也
隨其意到。
寫付舍。
此爲妙法
若必待聞便裁書未易得之耳。
弟久痢五朔
生平刱見。
今乃平勝。
眞元之敗。
不容言狀
公幹私宂。
膠擾糾纏
固其勢耳。
亦復何哉。
此處寒暄異候
暑月若有西風
便覺瑟縮
人將曰近北之故耳。
及在冬候。
微得南風
蒸鬱不堪甚於嶺外時。
兄謂此何故耶。
葢自臺灣琉球
直到此地
滄海萬里
無復限隔
南風一吹赤道熱帶
曾不消散
留滯高山巨嶺之外。
呼吸直到故耳。
兄謂此解何如。
此地極出爲三十九度半强
南至測驗者也。
漢陽更高二度
日短夏日長。
當爲一刻相殊。
而姑未質定耳。
三界圖中此處出極及燕京偏東幾度。
須錄示如何
此距山東某州府。
平線相當
亦須錄示爲望。
不然此爲信便。
三界圖帖便相投示則尤幸耳。
欲作邑志一卷
無堪採摭掌故
且無勝蹟
野人傳說
殊多荒唐可笑奈何
班志中須攷樂浪屬縣有曾池縣否。
向別金山泉
出門跨馬時。
遙謂曰此卽漢曾池縣。
行忙未及更質耳。
此必有所據。
兄可攷證示及否。
每讀古人告君。
輒稱待罪某職。
只謂是謙畏例語耳。
今莅一縣
漸覺此爲實心實情。
古人下語
一字泛忽如是矣。
飽喫安坐
隨例署押
大驚小怪
都不究詰
是固罪爾。
若欲一反此道。
亦復得罪不少
有何可以敎我。
方聞勅使今日渡江
卽地戒裝出站。
一邑沸閙
心忙不能罄懷。
惟望新春茂納天休
公元1857年
與尹士淵(丁巳)
天寒歲暮
朋友落落
老來懷緖。
尤難自遣
吾兄在苫塊中。
孤寄海畔荒邨
此時此情。
何以慰寬。
時序條忽。
攀慕靡及
不知所以奉勉也。
令胤嶺外來。
蹔得見面
益覺充實
又有客見廬居凡百而來誦者。
幷足慰耿耿之思。
而所可恨地僻路左。
無由隨緣歷訪
是堪悒悒耳。
兄豈久於此哉。
何必不久於此哉。
有如人心道心
迭相往來
竟未能執中於此事。
弟豈無主張定見者耶。
然而如是者。
誠不知其曷故耳。
與尹士淵
熱河行人
今日渡江
家國之戀。
那能無之
兄弟友朋
我懷
君思。
未知孰多孰少。
江外羣山
眼界壯闊
已覺非域中曾見。
從此心目日新
以是爲快。
賤軀已試千里勞撼。
幸無甚損。
願勿以爲慮。
起居增安。
時時過存吾弟。
與尹士淵
公元1862年
必須盛言法制更張
大關治亂
不可草草句斷
以致有悔之意。
此爲好命意。
老成之言。
一篇以是爲主
如何如何
如此則不言之中。
發明弟之投疏。
初不求如今日汲汲怱迫之意耳。
豈不大好大好哉。
弟之所大懼者。
今日之擧。
雖非曰弟疏所發。
其實則亦未嘗不然
而竊觀擧動
聽物論。
實無良筭
只增掀擾。
未嘗安危之機也。
多少憂慮
不能放下
兄須以持重熟慮之意。
敷衍力言之。
此爲得軆也。
時務也。
毋忽如何
(允植按壬戌年先生晉州按覈使復命
驗列三政之弊。
朝延設釐整廳。
更張百爲
一無所成。
徒滋煩擾
先生大爲憂慮曰此豈吾本意耶。
作事無漸
何以善後
故與尹公如此。)
與尹士淵
公元1635年
波彩虹。
更勝前日
不足叫奇。
叫奇處政在漁舟子月中行
了了在目中也。
恨不見之。
大抵光景萬變
水邊勝於山中
所以智者樂歟。
弟伊日穩抵。
無甚憊苶。
過掘浦橋
傍有碑刻登橋三字
又列施主姓名
後面崇禎八年
於是知此橋非金安老所設也。
金石攷證何可廢耶。
與尹士淵
公元1637年
松雪蘭亭借呈。
而此子昂最著意筆也。
王父平生喜臨此本。
手澤最多者也。
改裝不檢
多有闕錯處
亦何妨耶。
來學書家
最先功夫
影摹也。
一番用功
便得神髓。
不然旁臨而已則終不能得其筆勢。
使令胤圖之如何。
醴泉銘別來十年
到眼欣然
小節三册送呈
此爲本家單本
世上所行。
皆無注之也。
然則非但其家之單本也。
卽世無別者也。
以其語多解頤
故見之者輒要一目
無補作者本意
而易致轉轉淹滯
須勿煩人而急始移寫之功如何
昨書待義僮不來取。
尙在案頭可異也。
小節凡二百八十四葉。
備七束白楮可謄耳。
其注乃雅亭子葵之爲之也。
其亦博雅如此耳。
書頭往往有籤付及頭注攷辨語。
亦須一一錄之。
存本無妨耳。
公元1867年
與尹士淵(丁卯)
得我書。
不知在於何時
弟則屢拜心畫
迄未能一謝。
衰病懶怠
於此可見
奈何奈何
風山水之勝。
不及丹陽多矣。
一葦溯流
桃源武夷
到處便是
無疆界可論。
此非吾兄淸福
卽弟奇緣耳。
準擬解官歸日。
自我屋斗陵江上駕扁舟
引纜掛席
寒碧樓。
主人方抱書晝眠
破夢驚起。
大笑相迎。
麥飯江鮮
其樂當何如
每念此事。
僊僊欲飛去也。
計已上官
近節何如
彼劇此閒。
想大不同矣。
然貧邑理應多弊。
俗又
頓異南方
治理有似良醫對證投劑。
溫凉隨宜否。
素餐之愧。
已無可言。
向來一病
驚動京外。
雖卽痊可
所謂蘇完。
竟非光復舊物
卽是南渡偏安
一身壯衰。
大似天下大勢
吾弟在嶺外
錄示圃翁何處題咏一篇
腹裏有書還誤國
囊中無藥可延年之句。
讀之不禁眼水淫淫也。
其行聞已北上
尙不知何日相逢
歲久別。
平生初有之事。
且念其喫無限苦楚
無限訾毁
頭髮盡白耳。
聞其處置諸事
大勝乃兄
不至辱命孤恩
亦幸耳。
前秋宅眷往寓華
歲初得令胤書。
似尙未捲歸。
伊後未聞信亦久矣。
不知今已入京安頓否。
淸風僻奧
不必取。
沿江上下
不患無可居地。
及此時能謀之否。
平生結習
自放雲水間。
夢想淸洌佳處
得一老屋於斗陵。
卽徐楓石舊宅也。
以爲一可意事。
願與吾作桑麻鷄黍之鄰。
如何如何
得閒蹔草。
伏希回信
與尹士淵(丁卯)
淵齋尊兄知己閣下
千里關山
雪色崢嶸
得信函。
驚喜如何
孟峴桂堂
歲暮相過
亦何以加此慰情耶。
貴治在萬山中。
此時光景蕭瑟
亦自蕭瑟中有趣。
官酒能堪醺人
雉兎能堪一嚼
但恨無人相縱談笑耳。
吏務更何如。
幸無大皺眉處。
不與鶉鵠鼯猱勞我聲氣否。
如今此事最無奈何
優遊卒歲
無著手處。
一郡如是
一路如是
平生方册多少妄念
公元1637年
都落在何邊。
悵然無奈何也。
弟雖衰甚。
幸無顯恙。
家眷尙在署中。
溫卿在傍湛翕。
事事當爲人所羡。
其中則亦一寒碧樓兀坐老翁耳。
承寶康書絶罕。
近有轉傳一函
不過酬應干託
筆意甚似衰倦
奉悶更切。
京裏百物翔騰。
貧富俱困。
未知何法可以濟此。
令胤尙以水原爲久住計耶。
皆出於無良筭不得已。
念之悒悒
弟於上游
旣謀一屋
而見之者皆言打頭之屋。
方慮巖墻
無力修茸。
直棄之而已。
一狼狽事爾。
雖然平生夢想
只戀上游佳處
兄若有可爲之資。
亦必就此留意爲好。
比諸近海近峽。
可樂甚多耳。
貴境近嶺南
溫卿歸後。
應有嶺外物論
未知得失何如
此事非閱歷不能下定評。
以我視之
葢不負乃兄所期望。
難得難得
幸甚幸甚
土豪之煽謗。
墨吏之助勢。
葢亦不能免也。
何足道哉。
弟又有近日所遭
其事奇怪
大哄一世
亦可付一笑
不得已投進病章。
反蒙隆批。
又因大僚陳請
仍任一年
慚愧兢惶
愈甚焉。
溫卿來時逢今瑞興徐使君
盛道吾兄在南時證晩契。
深加歎服
此君未曾識。
樂善又是難得
恨無由相見也。
槐山李友景涵。
可曾相見否。
襟期坦白
必與兄合也。
寂寞中可相樂耳。
石弁千里石尙書像來。
武烈祠本。
弟往躬審。
眞本十分無疑
此事竟當作究竟爲可耶。
弟於前沈君仲復諸友
改修九蓮佛像
間使回。
答書皆云董硏秋擔其事。
日前曆使歸。
得董書。
甚欲奉覽。
而實難離手。
玆令傍人依式錄呈一本
覽可槪悉也。
佛像(卽碑拓本)今方謀裝褙。
後日可同拜耳。
李南原家少年
未及見之。
少年之翁兄弟四人
今存三人
一權婦翁香火耳。
吾兄存念及此
不勝感感
弟則憑信極難。
此後尙未一書相問
鄕曲物情
以爲太無情矣。
咸從高默發送譏校。
僅捉得於甑山地押來。
付淸風校去。
而恐中路逃逸
更發一卒同去。
未知能無疎失也。
其逋或者可哀
在逃經年
其兄代囚。
而仍不往現。
其罪已合難貸。
甚欲一懲而送之。
千里在前
姑忍之耳。
餘祝兄體萬茀。
歲新與民同福
不備覔褫。
時惠德音
歲暮順便
莫可奇(一作寄)一物
問於校卒。
謂可携少許去。
菸草五十枚聯紙十軸付呈。
公元1868年
與尹士淵(戊辰)
冬天不甚寒。
伏惟淵齋尊兄體中萬茀。
浿江雪封矣。
遠想大關嶺。
路塞便斷。
此書能何時到覽。
向承惠函
至今置座側。
時時替面。
亦大慰離索
所求扁字門額
蘂字極難藏拙。
鉛板禿筆屢試。
得一僅可。
輒移摹湊合
不無狂怪處。
然或可刻揭耳。
堂扁江東官閣
朱子筆。
摹來極好
此爲李海嶽明煥公燕中携來者。
故實另有所記。
今幷錄上。
須刻揭此三
字如何
弟又有小記。
寫紙下。
須依此刻之甚好。
中原有如此之例耳。
前惠淸風奇石製榻。
日夕淸玩
江陵之珍。
應有此類。
蚌蠃之殼。
多奇怪。
幸隨見收取相寄。
至望至望
怡心養性
無此右耳
公元1869年
與尹士淵(己巳)
省禮。
曩在浿上。
路次慰狀。
卽又拜三函
寬譬慘悼
情溢於辭。
種種哀感
何以具述
把筆欲答。
淚先於墨。
不知此身積何殃咎
乃令無辜摧折至此
爲人之可期成就
實非我溺愛之言。
年來器業漸進
大有可觀
不斷先人之緖。
不孤知舊之望。
誰謂玉碎蘭摧
一朝乃爾
乃父擁旄之地。
素稱紛華
世之人或疑年少不免戕賊
此誠冤矣。
又誰能知之耶。
慟矣慟矣。
昆季相抱相勉。
不外乎逝者已矣
宗祀之託門戶之寄。
惟保得性命。
然後乃可了當此事。
下見先人
大義也。
以至達觀之說忘情之道。
曷嘗不解此理耶。
然而觸境隨時
驀焉忽焉
胷中氣動
如痞如結
消磨不得
大抵日遠日忘
而恐沒齒無奈何耳。
星谷峴。
無可擬。
時當漸熱。
弟又未卽歸來
姑借西郭十里地權厝。
欲求山完葬。
而同五世祖之族有幾個昭穆可擬處。
將立一宗子一吾孫。
而稍待凉動。
然後此身可奔走畿湖。
經營此事。
吾兄遠外憂念
略此奉報耳。
伏審兄體痢餘未淸。
且得聞令間作覲行。
似因患報而發云。
公元1637年
我心又懸懸不可蹔釋。
大嶺際天。
殆類異域
海上孤寄
情况可念
所以有自危語也。
然那有是理。
吾兄平生學力
無入不得
而但每有思纏綿
不能割斷之弊。
今此病證亦未嘗不由於是
一切不愜心處。
頓然放下
忘却爲要。
如何如何
四月初二蒙遞。
須代月餘
五月廿日入都。
委臥舊巢。
尙不出門外一步
幸姑無職及身
得以休息
而行憊暑毒。
悲疚在中
表裏形症。
自然凘敗。
亦云可悶也。
與尹士淵
聞有愼節
放心不下
及得下答。
以爲慰。
沙蔘膏奏效甚幸。
所謂沙蔘。
東方所用蔓草
而根沈醬瓮中。
經久啖之品佳
每人家種籬落間。
此實非沙蔘。
或其功與沙蔘等。
故用之亦未嘗無效
但必遜於眞沙蔘也。
愚所云眞沙蔘者。
俗名蔓蔘者耳。
物直挺生
初非作蔓。
而乃得蔓之名。
亦異哉。
吾兄久有此辨。
每對人刺刺屢說。
或兄亦曾聞否。
本草沙蔘諸家說及圖本
幷無蔓生之證。
只作苗高挺生者也。
其形與東號蔓蔘沕合無差。
今只求蔓蔘服之。
便收沙蔘眞效斯可矣。
願兄之試之也。
此物到處有之。
其根俗所謂沙蔘相似
七八月開紫花
兩兩相對
下垂如鈴如燈籠
樵童燭籠花。
花大者亦有花小者。
其實一物也。
採洗陽乾陰乾俱可。
畿峽則產於加平者佳。
而聞江陵五臺山所最佳
曾試加平產者。
洞泄
收後又服又泄。
如是三次
不合禀質
遂不復服
溫卿不謀於兄。
而取五兩許。
入附一兩熟芣二兩
大煎爲一大椀。
三次頓服
大取奇功
自是屢服得效。
不可勝言耳。
弟亦欲更試之。
畏附子。
尙未果。
此物必性凉。
故伴附得效耶。
金眞周敎未嘗伴物。
單服每日三四錢。
收效甚多
隨人異禀
中有不中耶。
望兄及此秋晩開花時。
多多收之。
旣以自服
又以其餘及於吾弟。
如何如何
適有弱毫到手中。
筆不隨意
胡亂如此
一篇沙蔘。
不暇及他。
語苦支離幷閣之。
與尹士淵
向來楓岳之遊。
中路回轅。
敗意事也。
一歎雪嶽賞楓。
可補其債歟。
繼祖窟壁王考刻名。
曾未聞知。
先人若陪親駕往遊則承聞焉。
王考少時游楓嶽。
題名萬瀑洞。
文稿中有此語。
向醇溪到彼時亦見之。
今此處則始聞耳。
兪學錦者漢緝之族也。
亦有文識。
沔陽隨王考到襄陽者耳。
原橫之間。
先輩山水淸秀可居
未知果然否。
若洪川則似稍勝之。
金友在重家世居。
至親讀書之士。
或見之否。
長溪峭壁
亦有可占居處
未及周覽矣。
間作木川之行。
爲訪族人
兩個孫行。
皆與凡人同。
但未經痘疹
不得成言而歸。
宗子尙未立。
此爲急事
兩人而尙亦未决
以此煩惱
終必擇取其一。
高祖傍孫耳。
自木川歸路。
歷訪一能
池閣林園
湛軒公遺躅也。
遂拜公墓而歸耳。
現今又將向上江薄庄。
得一兆於近地
則期於未寒。
嬴博之事。
而恐又未易
以此數件事不從心
日夕惱了。
不得休息
殊可悶。
公元1870年
與尹士淵(庚午)
公元1637年
伏承惠書
十二月望朝所作也。
每歲此日。
把酒相對
老來一樂事。
今在湖山千里外。
雪月崢嶸
官樽雖芳。
誰與一擧
仰想難爲情耳。
二記所欽服者。
年高文氣平舒闊大
不復前日步趨繩尺
爲文章正軏。
從馴識職
甚盛甚盛。
奇大中書讀之。
益覺有道者
氣象不凡
兄宜撥忙一訪。
不負所約如何
公元1870年
與尹士淵(庚午)
開國方略
昨已開過。
而攷明史史公本傳。
則史公之死於城破日
已載正史
無待頭記此語。
並此送覽。
覽可悉耳。
大抵本傳雖載此語。
方略亦云軍前立節
而並似亂兵中被殺。
不似明白拘執不屈罵敵而死。
故終不明快
大呼曰我史督帥也。
此在文山部下
亦有杜金諸人
自稱文丞相
以免文山之死
安知其大呼曰我史某云者
此等人耶。
要之史公不死於兵。
則死於投江。
大節炳然
不須以死不明白爲疑耳。
與尹士淵
仄聞舃鳧近當入都。
企望頗勤。
卽承審兄軆康護慰幸。
水原營緬似在先域內
自是大事
未知靑烏協卜
諏日得吉
十分可信術士而行之無疑否
憧憧不能已者。
誠以吉凶悔吝
生於動者也。
吉一而已
凶悔與吝。
居其三焉。
譬如夜行涉險
信步而走。
非水非石
踏得坦道。
何能質言耶。
是以動之一字
無事不難愼。
至於移墓。
尤其甚者也。
觸犯忌惡
其說多端
未必盡拘術說。
不可十分審愼耳。
公元1872年
與尹士淵(壬申)
公元1637年
淵齋尊兄閣下
六月廿二書函
得承於浿西路中。
槩審道軆珍重
縱橫滿紙。
筆下歷擧經史存商幾則。
纚纚錯落
可知充氣和。
不爲朱墨撓奪。
甚盛且喜
弟今方渡江
回顧東雲
戀結觚稜
其次兄弟朋友耳。
弟行雖衝冐暑炎。
幸無他苦。
憑仗寵靈
利涉無虞
勿庸相慮念也。
兼兩而往
十月初七以後始可還發。
入京可在至晦。
伊時兄若還家
相逢中州事也。
歸期稍遲。
其於燕中游讌。
展暇稍寬。
是又可喜
惟望兄體餐衛勝常
公私太平
魏默深曾子章句序。
錄在經世文編。
是必其所輯也。
當求之有道耳。
公元1873年
與尹士淵(癸酉)
溫卿昨試艾熨。
且帶番椒朝來
自言若有漸效。
而姑未可質言果否耳。
木瓜杖當取扶老之力。
若謂木瓜有除濕袪痰之
功則手裏握也。
那能有透臟沁肌之奇效哉。
向來洋擾時。
爭求丁公藤杖。
云黑鬼子最畏此木。
一著猛打無不立斃。
不敢近云。
今以木瓜杖責痰注痛。
恐與彼相似
絶呵絶呵。
此杖屈曲硬滑。
大類老人星過頂之物。
儘是靈壽之品。
拜嘉不已耳。
性命圭旨。
所聞而未覩。
昨兄云萬神圭旨。
意是別有一書矣。
乃卽性命圭旨也。
丹家書亦多。
而其曰龍虎鉛汞鼎罏烏兎
譬喩品也。
演衍爲說。
圖繪寫形
不如醫家之直云氣神精陰陽寒溫簡質而易曉也。
每欲取丹家此等說法
一切以醫說翻譯
令人易知易行。
而不復爲怳惚孟浪之惑也。
參同契時。
崆峒山未及念到
弟子不能無憾也。
洗心退藏
曾從洪老丈聞之。
於此書當益得其說。
然默領盛意
差可少病而已
若夫長存久視
任他造化
吾輩亦讀幾卷書者。
區區於此哉。
與尹士淵
霜旭喜暖。
拜頌體安。
弟依昨狀。
溫卿頗有勝節
但其屈首矻矻偏旁聲音爲可悶。
此事已就精深
移用功夫於禮春秋經濟文字
必有可觀
而尙不能斷手說文
願兄有以提撕勸勉
如何如何
命圭洗心藏密一段
必欲謄取姑留之。
此與醫理參訂
大有益焉。
推而類之。
其於治道
亦何曾不沕然乎。
不必一時談笑資耳。
曾集未久必有全部登梓。
無可求之道。
而必輸致不易
此爲可悶。
必有會心人持使節去來然後可謀之。
而此公有大勳業大學術
我人無能知之好之。
只是慚愧奈何
與尹士淵
史公答書。
內閣珍藏
弁以御序。
恨無由見此文字眞跡也。
天下主者
褒忠奬節扶植名敎
固應爾也。
而吾所云淸家諸帝。
亦化爲明朝遺民者非耶。
牧民政要送呈
不必汲汲傳本主。
姑留之。
弟欲更詳閱一過耳。
無論道之見行不行
吾輩年所留心者。
此等書。
其他不濟事耳。
與尹士淵
公元1637年
令胤書字甚佳。
然嫌涉俗蹊。
所以然者。
以效翁也。
此爲不必然
此公確是自成一大家
衆家之長。
鎔鑄一法者也。
今無此公之學而欲效其粗跡
已是迂計。
見今外吏傖夫無不效之。
甚病之。
不如且習雪字樣。
近於中世以前先輩典型
幸勿忽之如何。
公元1875年
與尹士淵(乙亥)
頤堂墨叢。
又喜其不至散逸
而想前所來亂稿。
必有與此重疊者耶。
文字之傳不傳
亦有數存。
見於今者。
此家回祿而益信焉也。
吾輩合力苦口挽止者。
不耐荒凉出郊之計也。
萬萬非得計。
如此則海莊兄弟家事不可復問。
願兄亦勿以
他人事而忽之。
如何如何
與尹士淵
雪月良夜
不能對酌
雖兄擧三爵
而弟空負頭上巾。
沒趣甚矣。
闕餘散筆
曾未細閱
今得此卷。
起感於兩公著錄與寫弆。
不禁愴悼耳。
只此一卷到兄手耶。
全部俱存則欲一瀏覽
此卷姑留之耳。
孫夫人事。
胡爲留待後人耶。
當可言地則奚不可耶。
與尹士淵
早承慰喜紙本
隨意染墨。
而劈作每兩幅
雙行一詩
如此三對似好。
全幅作字則只合作多樂門所附。
不韻甚耳。
此箋所畵魚
八大山人作也。
山人之爲誰。
兄應知之耶。
是爲宗室
國變佯狂遨遊人間
中州人皆重此畵。
傅靑主一般敬重
非爲畵之工也。
重其名節耳。
此箋宜以其一片小帖
跋語留玩耳。
與尹士淵
故人遺艸一家言
半是朋樽昔共論。
此爲汾西先祖谿谷志感語也。
今弟於海莊此稿。
禁不得觸境生悲耳。
老來心荒。
甚於眸昏。
要當披閱還呈。
如有可貢愚處。
敢辭諸。
與尹士淵
梨洲碑記著書目中。
有明夷待訪錄。
然則書卷首。
胡爲
黃宗炎也。
炎是梨洲之弟也。
胡爲黃宗炎梨洲著也。
待訪錄是皇王世界之書也。
顧亭林所欽服者。
而今刻在海山僊舘叢書中。
叢書葉名琛廣督時。
大人東卿所序而刻者也。
奈何謬錯到此。
不可解耳。
待訪錄方在梣谿丈。
來當呈覽耳。
與尹士淵
公元1637年
弟自初七至昨所經歷
蕭閒淸曠
警惕辛苦
歡欣忭祝。
在三日中
不知從何說起
自然多憊。
尙爾圉圉耳。
盛稿日昨初不寓目
今始一讀
近來合作
可入東文選中。
豈兄年高境進故歟。
亦情到意到。
神來氣來。
有此感激之筆也。
作文須有此境。
然後方有佳作
不然而强覔。
竟不能得如此文耳。
海莊稿要之全寫一本
然後可論存刪。
今復得十册。
當免大闕漏耳。
幸甚
與尹士淵
淸晨拜慰更深
原道文字
盛意也。
胷中爐鞴
腕頭筆墨
必具異樣精彩
可能使讀者醒神。
若依講學爛熟言語
別無奇處。
下筆之際。
須先存此戒。
如何如何
一册包送。
不可他人耳。
與尹士淵
拜慰一册依到。
相與誶罵
未服厥心。
所論誠得之
愚則曰其
技藝精巧入微
學術鄙俚粗疎
乃以鄙俚之說。
證之於精巧之跡。
所以自信愈篤。
蠱人愈深也。
至如誑誘愚民
亦其術之下乘
擒賊先擒。
自有急務
徒與壞色粥飯
煩吾辨舌則亦疎矣云爾
與尹士淵
西風吹散凝雲
從此快霽則幸甚
纔自公退
拜承委翰。
欣審雨裹。
兄體安重仰喜。
四書
弟有一本謄寫者。
而元來得人家古藏闕一卷者。
常恨未能補充
向始有全部到手
要令胤寫弆一帙
異日更謄計。
今來新本。
當題標呈去。
日後之如何。
蔡錄張詩
溫卿訂之。
意似不以博爲得。
其說亦似然。
容俟面詳。
雲養韓公潮州表論。
此友未必不見伊川定論
而乃議此公迎合少年
奮筆馳驟
或有此等語。
雖非允當
志氣可見
到老閱歷痛癢
未嘗圭角鋒銳
磨礲圓熟耳。
田方有書。
要共聽鳴泉
想於彼相逢
與尹士淵
承日來。
體淸旺欣甚。
弟亦稍稍勝狀
老人有病。
不見一朝霍然
理應然耳。
東湖小卷中。
有弟畵山居圖跋。
感舊悽然。
不知幾回。
此爲還此圖時。
未及寫送者也。
恨不以其蒼勁之字
寫付圖後也。
姑謄一通而還呈耳。
梨洲選擧論。
果於鄙見有未敢信處。
不但中外風俗不同
必有反生衆口
囂之弊。
此宜多存商量
如此處爲處士大言
不宜輒聞而輒試之也。
批識評難誠好矣。
當乘閒圖之。
黃肖堂名之傳。
官名未詳
全氏集但稱黃肖堂墓版文耳。
網巾先生傳在何書耶。
李世熊未詳
問於梣丈則可知也。
與尹士淵
逶迤往還爲三百餘里。
頗憊矣。
螟孫幸可門戶
敦定而歸。
率來之節。
留待新年
葢其分離之際。
情事可念
遲遲爲好故耳。
歸時留簇舍三日
新居
果是三帿地近
凡四次往還
歸時臨門鄭重我曰忍別靑山去。
其如綠水何。
今吾則綠水靑山間。
又添一老尙書難爲云云
相與大笑耳。
  
(附)尹公瓛齋簡牘
 瓛齋天分甚高。
凡陋若浼。
游戱談笑之間。
文采照映四座
其中自有不可奪之志。
不可竆之才。
之而有餘裕。
之而無不當者。
其文長於論事。
辨別情僞
指陳精切
疏暢通明
纚纚如珠璣之走盤
官話俚諺
莫不鎔銕成金
信手拈來
一歸雅潔
尋常翰墨
炯無一塵
腕間秀朗之氣。
自不可掩。
則人莫之及。
至其友朋血性
民國苦心
他日遺集出。
自當知之。
近世以來
有用之才。
學識瓛齋者。
未知爲誰。
瓛齋旣歿之後
瓛齋者又未知爲誰。
所以爲高歟。
追輓詩曰論公未易識公難。
范之間得
所安。
北里友生哀誄罷。
寥天一鶴更誰看。
歷數台司幾朴公。
思菴去後有瓛翁。
孤忠雅望今古
金水蘆原一路通。
又曰瓛齋之文。
其論事似陸宣公
指陳精實
令人感歎
往往紫陽之文。
葢其通透之識。
惻怛之意。
自然辭理相符
上尹梣溪
公元668年
別歲周。
遂闕候儀
卒卒鹿鹿
無意之甚。
乃至於斯
自訟亦自憐。
庶幾其下諒而恕之也。
歲華且寒。
不勝景溯之忱。
際伏承下書
之餘。
伏審玆下。
撫按體候神相萬安
伏慰無任區區
北土高凉
宜乎水泉適人
而乃不服之祟何也。
向遊西邑
人皆言水土甚佳。
獨不得利
至今咯血之證。
始知禀質各殊。
有適有不適如是耳。
侍生幸無大疾苦
衰相頗多
彈束趍造。
每難自力
不知如此不已
竟成如何樣子
奈何奈何
下惠諸品
感鐫不已
興王碑頃從他人聞之。
方俟一本之賜。
幸玆得之矣。
細玩百回
第一書法遒婉謹嚴
東方古刻
罕見其比。
眞興之爲諡爲號
未有攷證處。
旣曰太王則似是崇之語。
恐非當朝稱謂矣。
且羅代之吞並句麗
眞興後歷六世九十二年。
至文武之世。
唐高宗緫章元年
眞興之世。
羅界無由至於今之咸興矣。
此碑之立。
恐在吞並以後
而其首稱眞興太王者。
恐有追述先懿之事。
不得
公元1637年
如此
而其下文全缺。
無以爲辨矣。
雖謂非眞興當時所立。
不失爲我金石之祖耳。
試士湖南
歷求禮華嚴寺
爲羅代傑搆。
東方祖師莫不卓錫於玆。
本有華嚴石經
倭寇槌碎。
今尙有斷刻堆積者。
書法絶佳
若使中國人見之。
殘缺如此
必應拓出傳寶。
不令埋沒乃爾
可恨耳。
紙縮姑不備
伏祈歲時之際。
爲國自重
與申穉英
曩歲弟於燕中。
歸安沈秉成仲復甚善。
爲我說淅西山水之勝。
贈我陸魯望集。
要我作贈書圖
圖成余題詩天濶江空有餘
書圖就欲何如
他年小築松毛屋。
伴釣秋風笠澤魚。
仲復爲之歎息
聊復漫辭屬意而已
安有伴釣笠澤之道哉。
平生丘壑夢想
在上佳處
直淸高峯暎帶邃敻。
晨夕往還
最多素心人故爾
書生幸得買山錢
亦旣置屋此間
磵居溪居兼江居之勝。
扁舟草屨
優游放浪
得其所哉
水南水北
皓首相對
兩三衰翁
樂此晩景
龐公鷄黍
逸少桑菓
眞趣依然
豈止一二。
宿昔之志。
庶幾遂焉。
向又送人種桃
春晩花開
紅霞滿谷。
勝景如此
而尙未能挈眷一住
不知此爲何故而然。
臨風悒悒
何異笠澤釣魚漫想耶。
此際忽蒙問存。
香醪錦鱗
珍重至此
笠澤伴釣風味
不減因境起興
索紙走筆
此若裝成屛風
似勝片櫝摺疊
公元1875年
篋笥中矣。
以爲如何
覃恩盛典
誇耀鄕里
亦有如此道理
不須云云
搜篋呈紅條(一作絛)。
異日扁舟光華
可哂收也。
不宣
乙亥孟夏之望。
世講朴珪壽頓首
與洪一能
三斯尊兄知己閣下
逢人從貴鄕來。
輒憑問近節。
皆云年來衰落太甚
又因寫碑臂病。
不能作字。
念此是老境例有之證。
所不得免。
但知舊之心。
爲之悵然
奈何奈何
零落諸友朋。
縱使今日皆在世間
與共晨夕。
終無此去三二十年團無缺之理。
並付太上忘情可矣。
奈何奈何
科儒坌集
苦相沒趣
乃忽有客袖出兄書。
兩眼爲明。
雖字是倩寫。
文是呼出。
欣慰敵對晤。
另示經濟利用厚生之具。
此爲兩家先德平生苦心講究
何嘗無一二件試之果然者耶。
陋俗終不效法
歸束閣而止。
廊廟謀國之地。
此等不急
凡於年使之行。
汲汲者。
別有其物。
別有其事。
無暇意到。
從前如此
誰能辨此惑而開此路耶。
年少時每歎及此
思欲親見其一變
到今志氣頹墮
寘之一邊
非但如此也。
經閱旣多。
無可奈何而已
今承盛論
只發浩歎
至若婦人服飾
此亦家庭夙所講劘
弟於弱冠時。
已有著錄一部
攷據頗詳。
而此一人一家可得私自行之。
則亦只以自娛楮墨間。
向到燕中。
目見華制。
結識諸君
叩問南北俗尙之異。
嘗不旣詳且該。
而亦空言而止。
近日又有大可駭惋者。
凡洋畵之自燕來者。
觀彼夷女服飾。
何故與我邦酷似如此也。
少者短窄襦也恰似焉。
大裙棚張也恰似焉。
老者之襦稍長而裙稍短。
亦與我東村老婆
無不類焉。
以至頭上所裹。
宛然少參差。
絶域萬里
東西之別。
無復可論。
胡爲而與我邦相似乃爾耶。
愚則曰蒙古太祖
並吞歐羅巴各國。
分封諸子
及元亡之後
各國次第逐而除之。
然其俗尙襲蒙制於婦人之服。
今吾東婦服。
亦元公東來之故。
而俗襲麗朝宮樣也。
是故東西萬里絶域殊俗
不曾相過
而乃不期同而自同如是也。
豈不駭惋嘔逆不可堪者乎。
士大夫苟知此故。
則不一朝因循而不思變改也。
此等議論
未敢輕易發口者。
誠恐變改不能合古法。
而凡於變改之際。
反復訛謬者。
每多見之。
用是默默
但已奈何
長春寺劉太后遺像
弟亦曾拜謁
見其安奉櫃子中。
一新摹。
粉墨昨日斷手
怪問於主僧
僧曰舊本渝黦。
故改摹而供養
今逢東國大人來謁。
故出揭舊本耳。
其言可感
可見華人之心。
尙存明室也。
阜成八里慈壽寺
寺本萬曆間刱建。
奉壽皇太后(神宗母后)像。
歲久煤弊。
嘉慶間趙懷玉號味辛
法式善號梧門
爲之重裝
今又弊弊
弟歸後不能忘焉。
及在浿藩。
貽書於董文煥王軒諸君
白金五十兩。
求爲改裝
兩人者竟
公元1872年
爲我成其志。
仍有詩文記其事。
中原士友之爲遠朋料理此事。
可感歎。
而弟亦與有榮焉。
此事從不與知說道
葢恐翻轉不已
弄出唇舌
吾甚懼之也。
今於兄書。
有語及長春寺拜像事。
故聊此及之。
願兄亦勿煩說人耳。
尹雅臨歸。
草略此報安。
怱怱不盡欲言。
惟祈道軆對時淸旺。
壬申四月十有二日
與申士綏
白描人物
畵家稱爲難。
此幅神品也。
不可多得
鄭逢仙卽畵手歟。
鑒賞人歟。
兩面印章細察之。
刻他紙糊粘者也。
是又可異
而所畵王者
未詳爲何何事
溫卿曰此爲帝堯氏也。
何以知之。
曰孔夫子其顙似堯。
今此像其顙甚似世孔子畵像
皺紋滿額
聖人憂患
大抵相似也。
此說極可一笑
然亦不爲無此理。
畵者意匠
未必出此。
而所畵者聖人也。
則亦未必不偶自然致此法相也。
溫卿曰又有一證
今其階間所種四叢艸卉。
不是
羣芳之屬。
無足殿陛之飾。
而其葉必皆十五何也。
是必蓂莢也。
一叢隱蔽砌傍
雖未盡寫十五。
而亦必如三叢之十五無疑也。
就而數之。
果然如此
溫之鑑賞
難得矣。
侍立宦竪之冠。
曾於焦弱候養正圖畵唐代故事
有此樣。
而持如意人。
宋代幞頭也。
展角不似舊法
階下立人
巾是唐樣。
帶是明制也。
以後世論之。
可謂古近相雜
王者所戴之爲冕無疑
但其綴旈未滿十二。
帝堯安有冕乎。
以後世儀冠服
三代故事
畵家每有此弊。
不可一一責備
中國衣冠
一自紅帽蹄袖以後
僅寄仿樣於塲戱砌抹間。
日以訛變
全非古法
則雖以李榕邨宿儒
而其論冕服
令人瞠然
畵史之流乎。
不過從其耳目所及
以爲古製如此也。
今若以衣冠詭異也。
漂到之自遠也。
而致疑於海外他國則大不然矣。
畵幀完璧順手寫此一段
更看之。
刪潤作一畵跋
而還之爲望耳。
無聊如此也。
南子明
異域歸來
家國太平
欣豁之極。
殊堪相誇。
連得家弟書。
輒云親戚知舊
均此平安
伏想定省萬安
棣軆康謐。
仰賀且溯。
記下銜命往還
已費半年光陰
値玆暑令。
而幸無火傘泥海之苦。
得得得得來。
王靈攸曁。
而亦非始慮所及也。
熱河奏覆
動費旬日
諸司擧行
亦覘綱紀
所以復路之淹滯許久
而在我遊賞追隨之樂。
則亦得其便宜
但可結識者。
過半回籍。
又多隨赴木蘭
可謂寂寞矣。
多少只俟合席。
一日暢談
不足云云耳。
瀋陽一日
中夜步庭畔。
見天衢。
疋練之白。
主人是甚麽星。
店主曰是掃賊星
何以知其爲掃賊也。
曰年前如此時。
盛京將軍榜示民間曰掃
公元1861年
賊星出現
不久掃除天下之賊。
百姓毋恐也。
是以此地人皆知其爲掃賊之象耳
將軍未知爲誰。
而在姑息鎭物之道則其說亦復不妨
不必專出於諛辭
彼中事勢大略如此
善覘者推此一語
亦可知其他耳。
今日渡江
久客之餘。
咸思兼程疾馳
不日到京。
愚意則不必然
此時此使之無他事好往還
遠方觀瞻者何能知之。
奔車趕程
恐礙聞見
不如依例按站。
未知同行肯從吾言否耳。
要在不久拜展。
姑留不備式。
辛酉六月初一日
南子明
間數次造門屛。
値駕而退。
歡聲協氣
晷政舒。
甚喜閤下之亦拋書出門
不敢以爲悵也。
微雲欲雨
孤懷悄悄
伏承委幅。
旣審日來崇度無甚損。
且獲新鈔善本書。
幸甚幸。
順手披翻。
瀏目縱覽
雪泥舊跡
若可數焉。
且喜且悵。
何以名言
書手極妙矣。
而但誤字不尠
原本太細。
不能精較之故歟。
不可不亟令粗解文理人
對讀一較。
且旣有更謄一本盛意
隨卽下工爲好。
卽便還呈。
幸較而謄。
而還如何
此書獨翫無味
溫卿今日就直。
數十可歸
不必無味時空留之耳。
耳目心志之樂。
行祈天永命之道。
實實有此理。
繪龍繡黻之服。
牣魚翯鳥之玩。
非甚緊切不可廢之物事也。
推是類也。
更僕難數
舜文爲之則人無二辭
是必有所
以然之故。
可勝言耶。
不然則腊肌腁足。
不遑暇食
何乃自苦爾耶。
好呵好呵。
然又有一案可疑
向觀圓明暢春諸處
雖敗礫殘甎無可領略舊觀
而若以擬之於建章門千戶萬則恐有不侔
措大眼孔迂濶歟。
又呵又呵。
燕奇有入聞否。
匪擾似尙未熄。
爲之悶然
適有客擾。
草率不備
南子明
刻底承覆斷論數部書。
可作緫目提要
不亦快哉
李氏之學。
亭林所不相合者也。
然其苦節烈烈
要是炳朗後世者。
所以亭林雖所學不合
而廣師篇中許以堅固力學
無師而成。
不如仲孚
此等人物
不必論學如何
而得其殘書斷篇。
皆堪寶重
沈君之贈此秩。
葢亦此意耳。
苗書愚論亦如此
梣溪丈曾見之。
他日相對
論其得失
茫然不知爲何論。
此丈則似有見得於此學耳。
然吾不望洋者。
屠龍之技無所用故也。
呵呵不備
與新箕伯某公
仄聞本營軍器別將
變通新延引例差之窠云。
未知果然否。
此事關係不輕。
則不顧越俎之嫌而有此仰陳耳。
大抵所謂通引。
雖有蒼髯抱孫之物。
本自童子之役也。
新延迎來之後
給以優窠。
元是可笑之事。
而列邑如此
各營如此
便成一副例規
則不必更論。
而若復加給優厚
事甚無謂
本營
則補膳別將也色吏也。
本是最優之任
未知始自何時作爲通引新延酬勞
挽近添給執事一窠
渠輩厚且厚矣。
今又生意於加給優窠者。
誠是無厭之甚無嚴之極。
至若軍器庫者。
內而一營軍物之典守
其任非輕。
外而列邑月課之造備。
其責非細
錢貨之捧納。
藥之頒給
許多擧行
莫非至緊且重。
間作生弊
從又不一其端。
則雖勤幹老校十分擇差。
不可其所爲而不加糾察
每每操束申飭
不謹愼則棍汰勿恕。
然後可免臨事狼狽
此爲一營中最難放心之窠也。
今乃作新延通引酬勞之窠。
則肩次隨行之輩。
本非擇人之類。
而都是酒色雜技知覺者也。
此輩一邊使喚奔走左右
一邊守直緫察於庫務。
其勢末由
則必也賣其窠。
又或使其支屬代行矣。
誰能質言得無弊耶。
以最緊重最生弊之庫。
付之此輩童子之役。
一營軍校
又豈心服乎。
到底思量
實未見其得當
而况今軍物一事
爲國中最急最重之務。
本營又是一路根本之地。
多軍物。
旣繁且多。
從前百弊不可勝言
近又自營造銃。
以頒月課
錢貨出納
比前尤多
錢旣不少
年限又寬。
中間取殖。
爲利窟。
所以營屬之流於此庫者也。
臨歸時所差別將崔某老客也。
渠則借名
而其子崔志岳爲名者。
手巧極精
能造諸般銀銅鐵之器。
又能善於煮硝。
事半功倍
爲人亦甚精細
故求諸一
公元1869年
營可試用軍器事務者。
無出此右。
而方在喪中。
所以差其父而使其子任事務也。
此事委折
未及燭察
而遽施仁政於通引也。
弟之今此縷縷
非欲復差崔某也。
雖非崔也。
一營老校鍊習軍務者。
豈無可用之人耶。
一言
西門鎖鑰之地。
儲胥陰雨之備。
付之通引。
作爲肩次例差
萬萬不可聞於他人
而况弟之遞來屬耳
來頭庫物蕩然
生出大頉之日。
但稱自己巳年始逋云爾
則弟將蒙其累而誰能辨其月日先後耶。
非但爲明公力言也。
亦弟所自他日之慮也。
幸千萬另量。
亟加還爲變通
切仰切仰。
弟之來時所差諸校
一不遞易
實感交承厚念。
而此可謂存念過厚也。
次次遞易
有何不可
弟亦豈以此如何耶。
至於軍器庫一事
事係軍國重事
敢此張皇
幸深量之。
如何如何
與知諸公石尙書畵像
流寓之族。
式微已久。
思欲自明世閥
以破羣疑
是亦人情也。
然而每見如此之人。
不無杜撰傅會之弊。
盖其譜系也。
家乘也。
隻字片語
苟其眞蹟
自足徵信無慮
鹵莽之見。
輒患其草略
乃以荒陋之筆。
加增衍。
眞僞錯雜
瘡疣百出
使其一二分可据眞蹟實事
盡爲謊說所掩。
同歸誣罔
今此石氏家乘
卽其尤甚者也。
令人不堪掛目。
雖謂都是僞
撰而僞冐亦可矣。
然而不可一筆句斷者。
以其有家尙書畵像
决非能偸摹而僞托也。
無或尙書子孫一出東方
隱淪畏約
失學椎魯
卽其勢也。
若曾若玄。
胚胎東陋。
不復文雅
而自以爲發揮美者
如是耶。
若然則於其謊誣譫妄之中。
不無一二可据眞正面目
雜在其間
不可不俟具眼之君子平心而徐究之耳。
(允植石尙書星大恩於我東。
遭讒不終
明史無傳
遺裔飄零
先生慨慕不已
至是石氏家乘畵像出於石泰魯之家。
世皆疑之。
先生以爲家乘杜撰語。
畵像則是眞非僞。
論辨諸條甚多
不可盡錄。
只錄其首篇。)
公元1868年
與申幼安(戊辰)
公元1869年
慈壽無彊
鴻號加隆
稀有慶會
中外歡忭
臘天如
伏惟台體動止神勞豈弟
淸溪一區
好作僻奧別界。
塞兌垂簾調養何如
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
並無其人。
則亦云不堪
差可爲悶。
弟無善可述。
有惱難遣。
無待楮墨
想在默照
屬此歲晏
京國之戀。
自不可禁。
對叙一笑
亦必不遠。
並可略之。
祝新百祿
公元1871年
與申幼安(以下辛未)
公元1869年
數日來頗和暖
今朝濃雲密布
一雨則將見烟籠堤。
此際懷人
政復難遣。
惠緘到手
喜出望外
體上任淸旺。
尤慰誦萬萬。
簿領整頓
次第事。
何足云云
靑門送人
自是難爲情也。
而旣送吾兄
又送吾季。
歸來虛堂
晷之長。
倍於夏至
倀
倀無聊
如是耳。
溫卿上官
當在初七
欲於來望後還家
情理事勢
不得不然。
蓬萊池閣之晤。
似未能春夏卽圖。
是爲欠事耳。
赫𨂜往復
最是便好
天涯比隣也。
隨褫每用此法是望。
松石有酒相招
方欲赴之。
臨紙尤覺悵惘
與申幼安
季重卸直歸來
盛說池閣拜晤。
淸趣無限
令人神往也。
肇熱頗苦。
伏惟旬體動止增旺。
蕭然簾閣
攤書多暇否。
仰溯自不能已。
弟有衰狀日增
一毫可意
弟兄分離
老懷益難日遣。
(遣日)前見四面疊嶂
竟日惟有黃鳥聲。
了無一塵到眼
更不禁健羡也。
與申幼安
居然夏序且深。
榴熱方盛。
拜審玆際。
台旬體神勞豈弟
仰喜何等
以疾喩治。
本是襯合。
着手不得
奚獨貴處然耶。
治道終有蔚然興廢之理。
吾輩竟無還少丹。
方此悵然
圃老所云囊中無藥可延年
恰爲吾輩道耶。
弟於舶擾之來。
最有狼狽
無敢求暇往伊峽一也。
不得飮鹿紅二也。
砲手調發去。
他日斑龍頂珠不可得三也。
劇呵囊中無藥又如此矣。
玉垂老友樂正
導以總角五色笠子
橫行大道上。
胡爲羞澁意。
來問於肅謝日。
具此儀可否
盛言不可廢已。
以此
偃蹇不出門耳。
來紙當轉呈。
燈下揩眼
不備
與申幼安
潦暑纔收。
秋光在林。
蒼葭白露
夢繁懷人
此屬江湖鷗鷺伴。
恐不襯燕寢香地
然則只可曰花縣當君行樂處
松房是我坐禪時。
未審如何
在元白當日。
尋常語。
今却不然
不可一篇解嘲文字
未審以爲如何
絶呵絶呵。
石林簇谿。
籬落相接地也。
聞將置屋於此間。
漁樵結隣
何樂如之耶。
露本分。
還是伊人
又安得不我夢正繁耶。
比來旬軆萬旺。
簿領勾當
不須煩問。
而所云凌雜黃卷
當漸覺吾言不虛耳。
適逢信便。
略此報安。
與申幼安
淸溪翠壁下。
忽見雲蒸龍跳
甚是奇事
多日莫究其象。
得之矣。
滿天餘霞。
蓬萊醉詞。
豈非吉之先見者乎。
謂之讖則語非雅矣。
不期然者。
未嘗無此理。
大抵膠擾煩惱際。
平居涵養深厚
發言吐辭
自得和平可樂
若但道氣像好時。
好事湊集則亦俗耳
令孫還侍已久。
想榮今愴昔。
懷緖無窮
仰爲之耿耿
秋凉頓生。
伏祈台軆淸旺。
宿疴日退
餐衛勝常
餘萬自非穎旣。
姑閣。
與申幼安
書發晦而無語溫卿
想伊日尙未上謁也。
伏承台軆神
晏。
可與東籬金英
傲霜風。
甚盛甚盛。
陋句誰人誦到二百里外
玉垂消遣法也。
好笑好笑
弟數日因房室淸冷
天氣忽嚴。
未免感冐
方呻痛可苦。
伊守昨今可歷入此處。
而姑未聞動靜
又可鬱耳。
公元1872年
與申幼安(壬申)
公元1869年
見前晦日惠書
尙稽修敬
頗有冗擾
且懶習益增乃爾耳。
榴熱梅雨
台軆近更淸寧
新恩新婦
同日到門。
榮耀嘉悅
不比尋常
老境得一可意事。
怡神泰。
便是養生妙詮。
是又仰賀仰賀。
弟與溫卿相對數朔。
日昨發還伊珍。
想可今朝到邑。
中路必遇雨辛苦
且悵且慮也。
鹿養茸是當節。
而以去年不見一枝茸。
可知今歲如此
且其行不爲此事及時而往也。
曠務旣久。
雖閒邑亦豈無滯事
而且乃兄出疆不遠。
勢將暫往
其時又當入都。
所以卽今還官耳。
幸諒之。
伊時又許由暇。
如何如何
一日淸朝無聊
出閱華人往復書牘
忽然起再遊燕邸之想。
疾磨墨作書
石坡丈矣。
一言卽諾。
得使銜。
或者老人妄擧疑之。
是殊不然耳。
倀倀屋裏坐。
虛度光陰
孰如輕車熟路
多逢舊識
暢懷談笑
其樂不勝言。
且雖不無晩暑早寒。
而皆可於我境度過
無相妨。
是以奮身勇往
未知台兄以爲何如
七月初二拜表
歸期可在至月念間。
溫卿必於六月旬間還家
點檢行裝
送我以後
則似脫屣在家得計
債臺可苦。
未有掃淸之術。
是爲悶。
而亦不暇計較也。
行前又必有幾次往復
此姑割蔓耳。
公元1874年
與申幼安(以下甲戌)
公元1868年
新年第一二度書函
幷封而至。
伏審台軆納福迎禧。
起居餐衛
大勝去年
西民之福也。
獻賀曷以爲譬。
另幅錢弊論也。
可作田翁文集中雜著。
甚盛甚服。
文字之外。
精力之溢見於筆墨如此
雖每承衰不可强之敎。
從今不復奉慮耳。
眞是齒與衰而俱添。
見狀益無優閒之暇。
悶懣難言也。
承書而擾未謝。
今逢老別陪來索走筆
不備
與申幼安
日昨謝函。
計已閱覽
今承台安
慰頌已多。
五葉敎示
仰念此際煩惱
他時未有者。
綜理微密之筆。
又帶詼奇
於是乎知君子無入而不自得
精力加旺。
充養有素
欽服何以具述
諸條未可另答張皇筆墨
故輒敢傍評以呈。
何異坐談討耶。
望覽後還投。
以爲作帖。
時時替面之資如何
與申幼安
公元1869年
伏承惠書
敬審日來台軆萬重
仰慰且頌。
春寒雖峭。
節候自行
江柳搖邨。
白水遶郭。
有憑遠眺之意。
未知亦能有此暇否。
人謂監司軆重
不可造次移步閾外。
持重危坐終日如泥塑方可也。
弟本燥妄耐不得者也。
到任三日內。
已遍園
亭池閣。
自是以後遇風日稍佳。
便信步由北庭薔薇叢邊。
直走出日涉門。
侍姬印童。
踉蹌追之。
日或數三如此
然未聞土人以此謗我。
未知明公以爲如何
呵呵
與申幼安
伏承比日台體康重仰喜。
令孫歸侍。
似在今日
欣悅可仰想。
春滿江城
百花齊放
簿領怱怱
可有一再憑眺逍遙之樂。
默想風流蕭索
甚似愚生之困於當百時。
大抵吾輩胷中不得一字
何故耶。
向於公座
戶判畿伯就領相前。
將有所白事
亦要右相傍助其說。
右相整襟士大夫平居
不宜開口便說錢貨等事
今乃於廊廟之上。
日日講論
只是錢貨贏絀
不勝慨然
一座大笑
今念浿上風物。
又爲之一歎
奈何奈何
與申幼安
江城春深
雜花滿樹。
粉黛絲管
非無可悅。
不知緣何憑欄縱目
㗳然若忘。
此爲瓛卿曾所經歷
竊想今日田尙書現前光景
亦復如是
滿紙蠅頭字
搔破我渾身癢處
亦何補於事。
日前謝幕客書投一句妄發。
兼報不快消息
可先此覽下也。
卽承比日道體康重爲頌。
餘具另幅。
與申幼安
浴佛翌日書。
十一承見。
知辭疏到院。
欲見批敎後修謝。
見隆旨鄭重
雖切與榮。
而於大資轉益罔措矣。
坐邀異數
報效之道則不如此而止。
益歸不誠實矣。
愚意繼此更陳必辭乃已。
當然道理也。
幸圖之。
與申幼安
多雨而熱。
夏令方盛。
伏承台節至以疾陳章
豈可萬安等字。
發函頭語耶。
仰切悶慮。
伏念聖批有訝其荐陳之意。
不勝悚然
亦復奈何
今人之見。
只以自該處從長措處
一片拒人之語。
無爲主一言者
先自賤臣
而何得辭罪過耶。
不備
與申幼安
雨淋淋蒸蒸
幷非夏至時候
來牟必矣。
占有秋始稔。
如其未者。
老農言以爲何如。
拜審台安乞解之章又到矣。
雖恩批鄭重
廟堂所劃。
不得準施。
此事轉益重難
不知將如何處之。
憤歎不欲言耳。
與申幼安
昨於回撥方基弘。
一書矣。
入覽而弟所張皇
都是痴人夢譫。
可笑可愧
大資平生讀書
桑楡晩景
方謂有受用處。
知舊謬計也。
詎意轉益艱難惱悶
無下手地乃如是耶。
無如何貢愚之道。
抑且此都是弟冐匪據之咎耳。
與申幼安
十二日書。
前後諸函。
可悉入覽矣。
雨太頻熱又早。
伏審台度槩安爲頌。
夾敎纚纚百言
整整筆畫
每仰精力到底
目下勾當
極可煩惱
不見皺眉色。
如弟燥擾人所可及此。
不可文字盡記耳。
君子之無入而不自得
故自如是
弟非敢諛辭也。
卽以自勉
以爲如何
與申幼安
劇暑如在烘爐中。
承讀惠書
風生簾閣
兩腋僊僊
一貼淸凉散。
不足喩也。
行止去就
欲其得中
此與友朋講磨
自昔有道
莫不然也。
然亦衰世事爾。
盛論所云此間至誠惻怛境界
可以流涕之語。
寫出屈大夫熱膓
何以曲盡乃爾
生設以身處於此等境界
此等商量多矣。
然皆非眞境實際
今乃躬履足涉。
又極沒奈何
以爲往來憧憧
自安排。
今於一篇文字
頗可識得如何道理
幸甚幸。
而且深服吾兄讀書
眞乃有用之學也。
旣奉覽書函
置諸案頭
日擬修謝。
朝凉爲客擾所阻。
稍晩汗流遍軆
莫可握管
今又便人來討。
忙此草草
不盡欲言。
順頌道安
仍祈以時加旺。
與申幼安
立秋後兩如翻盆
熱如投甑。
尙未見淸凉點風。
平生刱見也。
人老於一寒一暑久矣。
若每歲之暑。
如今
見今七十老人
不得度三十五歲。
早已化去也。
極呵極呵。
伏承台體
不耐蒸濕
字畫如鐵。
文理整暇
可仰賀。
欽羡不已
弟觀此走筆荒率
可恕其不堪揮汗。
而諒其衰倦厭苦耳。
與申幼安
秋凉漸緊。
伏惟台體神相
仰溯且頌。
諸事次第勾當
秋風且動。
蓴鱸之思。
得不撼人孤抱耶。
此際心神形殼。
無一可安。
只有投劾抽版之念。
默會也。
與申幼安
霜落蒹葭
歸鴈橫空
伏惟玆際。
體當浩然胷中累。
不亦可樂乎哉
惟仰念閤患可有勝節
不至五百里撼頓爲慮。
則幸何如之。
以是憧憧耳。
日前陳疏乞退
批旨未允。
今朝再申前控
顒若兪音也。
與申幼安
廿三惠函
廿五拜承。
亦云神速矣。
霜風高潔
台軆神晏仰喜。
笫閤患尙未快安。
半千路程
何以撼頓還第
不勝貢慮。
廿六日第五丐免䟽。
幸蒙恩諒。
此心感戴
如何形喩。
想台兄遙爲之喜不自已矣。
與申幼安
承書近旬。
未卽修謝。
盖爲拜叙不遠。
省一筆墨
無不可耳。
今來討答。
玆數句報安。
信後寒緊
台體更何如。
須代最可苦。
空費多日
是爲仰念。
寶眷平安還宅。
賀獻賀。
弟劣劣無
好興味。
只以卸免爲幸。
盛喩進退眷戀悱惻
忖度之深。
而非卽日江湖亦何論及於是耶。
公元1876年
與申幼安(以下丙子)
早赴公坐
日暮乃歸。
歸輒委頓
葢已過旬餘。
無日不然
昨承下翰。
豈不卽復。
而旣有奉行台敎之堅定于中者。
且事時急。
果緣憊不能握管
今又承書。
不勝愧悚
第審台體崇安
慰頌何極
弟狀在默照中。
不煩泚筆耳。
與申幼安
公元1869年
大人台兄閣下
昨汕北老兄歷存。
憑審邇節。
又奉耑函
久阻餘信息甚大。
欣慰之極。
曷以名言
風多厲。
道體萬茀爲頌。
花明柳暗
好是江邨景物
倚筇注目
無與對酌
此際想厚誚我不能勇决
又安敢自恕耶。
我家西子湖邊樹。
淺碧深紅二月時。
如此江南不得
軟塵如粉夢如絲
此爲潘香祖詩也。
潘是粉塵夢中人。
尙有此等語。
夫我則何曾係戀低迥。
而乃不能惟意所欲。
懊歎何極
庶可默照此苦也。
正月來。
非無可相奉聞
以破紆鬱
筆墨之事。
去益極難。
一切闕如
又當怪其無意太甚矣。
拜壽閣。
又率稚孫
從今遂成繫籍老人
不可復作少年
幸此孫頗有可望
倘能典守渠家文獻
亦可無憾
今盛詡如此
心中歡喜
當復如何
汕友往還幾次
山中似不寂寥
此爲可幸。
歸川晩年光榮。
又曾所罕覯
扁舟
取次逢迎
此可爲怡養適性耳。
每見老人脚步不利
多因習靜安坐
下部無力而致之。
竊恐大資不無此慮。
須時時移遠近
養生一法
以爲如何
只是漸就衰耗
疾苦
惟時心病發作
無術可醫。
是則吾兄愛我之篤。
無可警告
奈何奈何
與汕友言四月淸和
江色瑟然
或可乘興溯流
作幾日追隨
然亦漫想漫語耳。
萬萬都閣。
不備上謝。
與申幼安
孟夏艸木
繞屋扶踈
正是臥觀山海經周王傳時。
未知柴桑邨亦門臨瑟然淸江
如今石林簇溪否耶。
溯洄伊人
未必蒼葭白露人意思。
况復流水
鱖魚方肥者乎。
杖策邨西
想發歎延佇勞也。
卽頌道軆安旺。
弟閒無一事
有形役較心役。
不至疲惱。
而老矣亦自不堪耳。
與申幼安
便來承謄示文字
玩之際。
不覺高聲大讀。
此文他家之作亦多見之。
未有氣力
有此神韻
有此義理
有此排鋪。
葢莫不用力爲之。
何獨此作乃爾耶。
此非他故也。
平平不求氣力神韻
而只叙述無遺
自然如此
是以操筆爲文
必求許多假借生色
不唯眞文章也。
卽文必不佳矣。
文債如山
日被人困督。
此又老後多事一證
雖居鄕亦必不自在
雨暘關心者乎。
回便伸謝
順頌道安
與申幼安
纔見微凉
彌切一帆溯流之想。
朝起承有下函。
喜先於開緘
伏審台軆康旺。
尤以喜幸
暑天光景
七十年初度經閱。
言之支離
患痢餘祟。
今已淸快無虞否。
重爲仰念。
一是凘憊困頓憂惱疲餒。
無可爲樂
不知是何身分
不知爲何絆纏。
種種都非可堪
豈不默照耶。
亦言之支離耳。
與申幼安
前承委函。
病劇未謝。
學官仰告
想恕之。
卽又拜審窮陰
台體康旺伏頌。
弟病發於積祟暑濕
老人深秋
殊非輕症。
病者已自疑。
而華城無素醫人
逢一老客頗鍊實可信
然彼視我七十翁。
一可愼也。
位尊官高。
二可愼也。
不知平昔素禀
三可愼也。
不敢滌蕩之劑。
只因循彌縫
遂過旬日
則已失時矣。
歸家而素信醫人
又爲經臺帶去。
於是乎衆論多岐
雜試無漸
繼以蔘附
心知不然
而又不能自主者。
大抵一時厄會
免不得者也。
好呵。
今則頗有動靜
而終未敢質言霍然耳。
病中把筆
初欲數字而已
忽此牽連張皇
此亦病氣也。
荒雜如此
甚愧。
大資一幅花箋
下得細楷貫珠也。
來書審視百回
不見符到之期。
而輒云惟俟符到何也。
大抵此非吉祥語也。
則俗云多了局語。
第一度厄長年之道也。
無乃台兄計出於此耶。
竊惑焉。
願勿復如是
公元1876年
也。
又呵又呵。
方自登溷下。
乘隙疾寫。
不備
珪壽拜謝
(丙子至月初三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