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自动笺注)
重菴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書
  
公元1877年
答盧大中(正燮。
丁丑元月五日。)
久閡德音
忽承惠問
敵面叙。
顧眄之頃。
又此改歲
伏請侍節珍旺。
杜門講書
新得幾何
何不一言波及也。
而來萬念掃空。
只有一段事。
寤寐不釋方寸之間。
頓忘此身之老也。
此以來。
諸友用心之勤。
井臼稍得措置
孫兒委禽挽鹿
日夕供驩。
暇日山中朋友
訪得玉溪九曲
泓崢頗奇。
可以卒歲優遊而不願乎外。
但大無之年。
目前活計
茫然耳。
全齋之喪。
痛何可言。
洋氛滿眼之中。
只此一靈光。
又復見燼。
天定如此
尙何歎嗟耶。
公弼諸益。
承此進益之示。
强人意也。
幸相聚精會神
養小雪後積分之陽。
區區之願也。
何當一枉企仰
客擾不蕆。
答盧大中
(丁丑六月。)
 汝立獄事
松江曾爲委官。
處得必光明正大
而惟崔永慶一款。
斡旋之人。
以爲搆誣成獄
遂以松江無狀小人
嘗見族祖蘇齋神道碑文。
有澈爲左相
實主獄之搢紳大陷。
人心危懼等語。
實指此事而言也。
大抵時輩心術
巧獪凶險
君子爲小
人。
小人爲君子。
國是未定
由於此。
然未知松江於是
畧有受謗之端否。
崔之繫獄
鰲城時以名宦
訟寃西崖
西崖作色曰。
重逆獄。
不宜如是慷慨
鰲城退見松江訟寃
牛溪坡山
亦抵書松江以救之。
松江於崔。
本無搆殺之心。
牛溪,鰲城。
伸辨又如此
豈有故爲陷害之理。
松江救解之啓。
前後不一
昭在耳目
東人開口便說松江搆殺。
擧此一事
可知也。
牛溪松江救解永慶。
詳見沙溪集。
答黃朽淺書。
鰲城云云
少時乍見白沙集
今只記其大意如此矣。
 
承宗
光海世子嬪之祖。
爾瞻之切姻也。
其不參庭請。
與夫所謂西人所爲
我欲發之。
西人盡死
則國亦亡之語。
果皆出於中心乎。
公元1862年
相事昏朝
逢迎從諛
貪奢無度
始終罪惡
爾瞻不遠。
而獨其衛母后一事
良心有未盡滅者。
盖其初知爾瞻有廢母之意。
指烏止庭樹
而謂之曰此鳥有反哺之誠。
不可賤也。
爾瞻蜂飛前者
告之曰此蟲知君臣之義。
不可輕也。
由是
朴相貳於爾瞻
壬戌
大珩。
儺禮
欲作變於西宮
相聞事急。
率衆馳至。
驅逐之。
仁穆后遂得免禍
卽此參觀
則心
功罪
可以斟酌矣。
如何如何
 或以爲尹拯之背師。
蓋怵禍之心。
爲之根柢
而爲父一事
其外面影子。
然嘗考丹巖漫錄以爲尤翁常對
輒斥其父之不絶鑴。
言甚痛切
俯伏流涕
同春憂之曰。
英甫之於尹拯
有父子之義。
而對輒斥其父之過。
其子心安乎。
日後恐有難言之變云云
以此觀之。
或人所論。
恐非致討之正者也。
拯之背師。
由於怵禍。
爲父一事
特其題目云者
尤翁屢見其意。
遂庵茶飯言之。
渠所云若從此爺。
必如𠌫齋之寒暄者。
情狀昭然矣。
來示以爲或人之言。
豈偶未之考耶。
閔公漫錄所云。
隱之於心。
不能無疑
其時尤翁辭氣
未知果如何
以至俯伏流涕之境。
以愚觀之。
聖人所謂好仁不仁
由其禀質不同
故造德各異而氣象隨別也。
是故湯武之辭。
有恭傲裕迫之異。
顔孟之言。
春生秋殺之別。
伯夷柳惠淸和不同
明道伊川和嚴亦殊。
尤翁以惡不仁之德。
任斯文世道之重。
而遭洪水猛獸之患。
至誠恫怛之衷。
之而不達
之而愈咈。
救之萬方如水投石
則其義不容不益加激切也。
惟其同父子。
如是錄所云。
所以之者
無言不到
假令辭氣傷急極。
不過孟子鋒鋩太露。
不及孔聖渾然也。
仁至義盡
血誠所到。
則可質於神明而無纖芥之疑也。
道理
當云先生赤心相救
謹當奉敎矣。
退諫其父。
喩之於道。
不效移師前之流涕
號泣隨之。
禮經所云。
以回父心。
大善
終不回頭
無可奈何
則姑爲親諱之。
而勉循師門傳授心法
以盖父愆可矣。
豈宜以流涕脅其師乎。
其曰有父子之義者。
不可曉。
曾子曰。
君子愛人也以德。
細人愛人也以姑息
若以姑息愛子
至於敗子之歸。
則此豈爲人父止於慈之謂哉。
若曰對其子不可言父之過。
朱子呂東萊
索言其家學不正
饒假之辭。
何也。
此說若行。
無乃衰世末俗徇情廢義者之嚆矢乎。
恨不得當時
親炙面禀也。
 朴玄石
心術所在
不敢知。
然初爲尹拯所誘。
則是識見不明之致也。
終與大老復合
則是工夫篤實之效也。
古人云觀人必於晩節
玄石有矣
朴公之學。
時稱類聚學者
蓋其學。
記問贍富
考證廣博
威儀修飭
動盪耳目
而於本源親切處。
不曾眞實下工夫
故剛大直方之氣。
不勝顧瞻調適之私。
不動依違兩間
不但見識不明也。
所謂大老復合者。
本亦含糊兩可之計。
故雖方與尹相得
大老之喪。
便據谷服退溪故事
加麻三月
若其向後匍匐而歸。
則知尹陰欲害己。
心始痛惡
又尹黨南九萬,尹趾完等。
縱貸兇賊釀成宮闈之變。
言議根柢
世皆指目於尹。
故朴公懼而分貳。
恐非先病後瘳。
十分灑落者也。
索性論之。
則屛溪所謂小人儒者。
宜亦無地自明矣。
其中好處
往往不可沒者。
晩來貳於彼而歸於此。
猶贒於終始立幟之徒。
故諸老先生成人之美者。
不肯索性極言
而得在近世名儒之列耳。
請更仔細
 崔錫恒李光佐。
凶悖之狀。
不在耉輝夢鏡之下。
當時朝廷
置而不問
遂使此輩
傲然若無罪者然。
此聖誣所以益深。
元氣所以益衰者也。
嘗聞甲子年分
興宣大院君。
召致泰億後孫。
賜錢五百兩而慰喩之。
鄙宗有鳳燮者。
以舊義積絶之餘。
始往致慰。
則其人曰今吾門雖不幸久屈
君家者。
豈忍忘之。
而今相問云云
語意實以義理自處矣。
噫。
蒙法者。
如此
不蒙法者乎。
偏論以後
南少輩各立文字。
變亂是非
以自掩其
過。
欲以徵信久遠
而使老論先正議論
一歸虛妄
朱子所謂天下是非
而後定者
亦有不足以恃者矣。
舜禹之世。
有堯幽囚
野死之誣。
伊尹之世。
有廢太甲自立之誣。
後世郭汾陽李伯紀之賢。
奢僭之誣。
嘗窃妄疑堯幽囚
出於四凶之黨也。
野死
出於防風之黨也。
伊尹自立
亦出於爲誅廢者之徒所粧撰也。
汾陽之誣。
出於朝恩一隊
伯紀之誣。
出於汪黃一隊
造言誣善
何代無之
舜禹伊尹
得君專而行政久。
天下歸心
千載之下。
又得孔孟出來
表章德業之實。
傳信萬代
炳如日月
故惡口妖墨。
見晛曰消矣。
郭,李二公
對隻。
不足以成黨。
取信久遠
而又得朱夫子序列闡發其後
無復怪鬼之誑惑矣。
我朝自以下
至於辛壬諸公
則敵勢之强。
與前相萬一種
調停之論。
實爲腹心之疾
則安得免於來示之所歎乎。
只如高明諸人
當仁不讓
十分用力
至於孟朱。
而被信於百世
邪正是非之實。
不患昭晰呈露
魑魅魍魎
不得終肆矣。
惟是之恃耳。
公元1869年
 尤翁己巳二月疏。
實出於鎭定時論之道。
其中所引宋哲宗等語。
得不羣小張皇之資否。
此尤
所以孟子同其言論
同其氣象者歟。
子位號之事
仁顯遜位
善類一網打盡張本
故尤翁此疏。
致思預防之意。
來諭以爲鎭定時論道者
恐失之矣。
且當括囊無言則已。
無已而欲言之。
則舍哲宗等語。
更將何者遣辭
以冀君父開悟耶。
羣小傾陷先生能事
則雖借辭於孔夫子
無執言之端乎。
無過中求有過
恐亦病痛
切宜詳愼
 上年和一節。
或者以爲倭洋締結之狀。
雖有如疏中所指四證之說者。
似是其人不肯學洋道者也。
不然
上年以後
豈無他事端
萬一其時不加商量
卽輕與之絶。
目前必有難言之禍矣。
今按此說。
則亦不爲無理耳。
第乞裁敎也。
上年之倭。
不肯學洋。
別有端的證驗耶。
更望示破服堯之服。
誦堯之言。
行堯之行者
不肻學堯則可乎。
服桀之服。
誦桀之言。
行桀之行者
不肻學桀則可乎。
彼乘洋人之船。
洋人之器。
來脅人國
通商諸請。
一襲洋人舊套
如此而謂不肯學洋。
足以瞞過五尺之童乎。
一和而歸。
無他事端
海外千萬里。
曲折如何不可測知。
愚意假令終於無事
上年之疏。
明是
公元1866年
大義正人心。
慮患防亂之忠言至論
丙丁斥和。
不害其萬世同功
許和之事。
終不免爲行險僥倖之歸也。
明日無盡遠情未易料。
又安能保其無事於此後乎。
開門納賊。
啓侮示弱
明是召禍之道。
擧世之人。
欣欣然惟幸目前之姑無事端。
何異於抱火措積薪之下而寢其上。
未及然。
因謂之安者乎。
藉曰保無事端於後。
許和之後
彼此交通
無復防限
內自輦下
外遍八路
洋染洋織。
其他形形色色奇技淫巧凡出於洋人者。
充羡如土物。
深山窮谷之中。
服之於身。
用之於家者。
無非洋物。
未及周歲
上下成習
恬然無恠
反以專用土物之人。
迂怪之人而指笑之。
只此已見千里衣冠之國
化而爲洋夷矣。
事端又孰有大於此者乎。
至曰其時輕與之絶。
目前必有難言之禍者。
尤是淫邪之說。
高明不能言以折之
以爲有理者。
無乃駟不及舌乎。
高明試更思之。
曏者丙寅之役。
朝廷先師與奇同敦二老之言。
而梁帥設伏鼎足山城
殺逐來賊後。
立碑通衢
永絶之意。
彼時無目難言之禍。
何也。
內潰之極。
不免千里畏人則有之。
此則所謂舟中敵國
其不保朝夕之勢。
不繫於彼賊之絶否也。
使
憂懣而無誰語矣。
雖然秘之。
勿掛人眼
上蔡口語
繫獄亦甚可怕也。
公元1884年
答盧大中
(甲申五月。)
公元1869年
平默白。
積阻只切悵望
拜惠狀。
始伏承尊生孺人奄忽違世
禮嚴情屈。
正服及期又闋。
驚怛之私。
詎可勝任
備禮說話
可且除却
見今盛夏
不審侍履何似
萬望抑哀從禮
仰慰茲念。
古人未有因喪廢學者。
竊惟晨昏定省
入厨上堂之餘。
有事在。
恨未得緖餘之一二也。
平默一縷被貸。
至今日。
聖恩大矣
刀山劒水
何敢言苦。
今日究竟法。
惟有燖溫故學一事
疾病日痼。
書冊極貴
朋友絶遠
夕死之期將迫而朝聞實無有。
此爲介介耳。
多少敎意。
眷厚至此
敢不銘佩
廉州老子
九死不悔。
是尤翁海上茶飯引用者也。
南來以後
竊欲效嚬。
一箇方寸
難以持守
未知末梢如何
至以尤翁之始終責勉。
又以著書明道
嘉惠來世爲勸。
則又無異僬僥之强千匀也。
惟是當仁不讓
有明訓。
亦不欲一味退託
但恨夕陽黃昏耳。
奈何奈何
見諭纍人事爲萬金之所辦者。
失敎也。
盖爲一時意氣所激。
名譽所動。
則不能無此等計較。
乃若君子用心
朱先生
曰。
天理當然
不得不然耳。
擧世陷於狼狽
而吾之一身
獨得萬金難辦之榮幸
亦是仁者所不忍也。
觀范蜀公去國時。
愀然蘇子瞻賀語則可知矣。
相愛之地。
以此意相勉。
可也。
如何如何
所欲言者何限
病困不備
統惟默會謹狀
公元1884年
答安季明(時德
甲申八月。)
平默至愚極陋。
素行不信朋友
動輒得咎
衆謗蝟集
舊惡不悛
觸犯國是
自拘海島
無有了期
內自循省
爲世棄物
乃蒙執事不忍斥外。
古道之書。
存問之禮。
感愧並至。
不知所以仰謝也。
示諭星田風浪
一則平默之妄。
二則平默之妄。
自反不暇
何敢向人嘵嘵乎。
然旣發言端。
不敢畧陳梗槩。
平默之於皷山
學同其師。
畏服德義
首尾二十餘年矣。
講磨之際。
誠有一二參差
竟不得歸一者矣。
皷山自視
朝野之視鼓山
如何
顧此愚賤
何敢與之相敵
如泉塘乎。
義理至公
故雖尊畏之至。
不敢苟同取媚者。
姑以倉卒記言之。
伊川之於溫公。
終日言無一句合。
谷之於退溪
輩行尊卑懸然矣。
如四七之辨。
苟徇之事。
至如巍巖之於遂庵
師生也。
心性之說所見
終於不合
易簀之後
祭訣之文。
先生在座
小子卒業等語。
江門諸子
不以相絶
古今師友
此類何限
然則假使平默。
皷山祭文
眞有譏刺語。
不可以此相仇
况萬萬無譏刺乎。
只緣平默同異之際。
妄恃古道
忤於艮田者
有一二事。
致此風浪耳。
執事若有惑志
第更虛心平氣
復取鄙人祭文
仔細反復
鬼車之疑。
不待遇雨而亡矣。
何必歸侍皷老泉臺而後
可以破惑乎。
鄙意如此
不審明者以爲如何
又有一言
浸潤膚受
非明且遠者。
未易辨。
但旣聽其人之言。
復察其人平行事之如何。
而遡求其心術所在
鸞鳳鬼魅
不得遁其情矣。
執事加力焉。
承書踰時
卽日宵中
伏問愼節何似
天佑善人
漸臻勿藥否。
平默伏蒙聖恩
喘息尙存矣。
謹奉謝。
伏惟鑑納。
答奇會一(宇萬。
甲申十一月。)
公元1869年
自少慕仰先生道德文章之盛。
而圻湖千里
困於貧窶
無由一日轉身
進於門人弟子之列。
未嘗南望太息
以爲沒身之恨矣。
繼聞高明承述家學
令聞廣譽
溢於南服
又切白露蒼葭之思。
以爲先輩不及摳衣執策於前。
而嗣贒或可以證交觀善於後矣。
乃者得罪時論
遠謫此海。
路過月坪龍
公元1882年
江之間。
衡門洋泌
咫尺之近。
而以嚴程之故。
不敢徑情詣門
壬午北歸
又因事勢掣肘
不得其所願矣。
玆蒙不鄙。
先施惠問
只此感荷
只紙可當拱璧
伏况先集全部
特垂盛念。
百里擔寄。
使此衰朽之人。
得以尊閣玩繹
而開其荒陋萬一。
不終懵然之歸。
而因得以少洩宿昔之恨。
竊不自知御魅餘生。
何以得此於高贒至此
不啻十朋之見益矣。
第承晨昏之餘。
久有無妄之愼。
不勝獻念。
其間刀圭對證。
漸向有喜否。
伏蒙上恩
名入大同赦典。
分爲幸。
但以公則內潰外患
日甚一日
以私則死者之寃莫雪。
生者之心莫白。
此將何以心尙無聰
爲緩語也。
忻慰之至。
略此奉謝。
垂諒納。
公元1883年
金道源(秉濂。
癸未四月。)
承示自見老物
追悔其溺於擧業
虛送光陰
至有不覺痛哭
决意從事之語。
心足入道矣。
古人云乎
東隅已逝。
非晩。
况在年富力强之日乎。
老家貧。
事務多端
似妨學問
古人亦從這裏做工夫
畢竟成就久大德業
富貴之人。
富貴之故多事
貧賤之人。
貧賤之故多事
古今天下
安見有閒坐無事之人乎。
須是隨分應事
餘力可以讀書觀理。
積累功夫
只在愼節酒食
詳審交遊
斷置一切不緊之想。
無益之事。
收拾身心
愛養精力
以爲田地也。
如何如何
讀書次第
朱夫子之訓詳矣。
須是先讀大學
以定規模
過時而失小學之序。
則不可以不追爲之兼補。
待到大學旣通之日。
次及論語
次及孟子然後
始及中庸
而其閒近思心經
不可不讀。
相爲經緯
若經史諸書
則皆是向後事也。
其次先後
不得不然之。
故俟面講。
未晩也。
朱子言。
主敬以立其本。
講學以明其理。
反躬以踐其實
此三者。
聖學體要
廢其一則程子所謂非學也。
至於讀書
朱子三到之訓及所謂先須熟讀。
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
繼以精思
使其意。
皆若出於吾之心者。
切宜體念也。
陰陽華夷之說。
其說甚長。
不妨別時反覆也。
天下義理
不成一時都擧理會
飮食珍羞滿案。
不成一口幷吞也。
程子所以今日一物
明日一物之訓也。
公元1889年
朴遠會(永默。
己丑八月。)
引領方切
諸君款扉。
得奉珍翰
恪審其時
靑鞋布襪
幷州故鄕
仍踏萬二千峰。
以及東海之勝。
扶桑之墟。
空堂蹩躠
豈勝健羡也。
秋氣轉淸
更諗履用增
謐。
願聞之。
拙狀與鬼爲隣。
不足一二也。
卽接諸君
又知間關險道。
印出雅言
許多袠要。
經傳程朱之書。
相爲經緯
甚善甚善。
儻於方寸
不留一點炎凉
積以歲月
仔細反復
到得十分精熟
則眞見其宗廟百官
不媿於昔之所謂大儒
鬼魅乾坤
果當一治之數。
武叔子禽輩。
狂妄之見。
不滿一哂矣。
相與勉旃
不是小事
病昏不蕆。
公元1875年
答張汝經(錫軫。
乙亥十二。)
公元1882年
平默稽顙
相別一年
涯角相望
徒切憧憧之思。
仙鄕二雅遠來。
袖致惠問
奉讀紙毛。
恭審南爲上蘆。
飮河之量。
北過花山
遊聖存之社。
返旆以往
動止珍護。
進學益深。
慰沃之至。
不任哀悰。
家務沮敗
恐難悠久
戒懼之發。
無怪其然
第因來敎
記得先師雅言一條
有曰。
丈夫做學問
諉以貧困多務
婦女要治紡績
諉以無暇
馬牛要裝載物事。
諉以鞍韉之重。
是皆不誠底說話
世間豈有無事底人。
豈有舂炊底家。
豈有鞍韉馬牛
此言恐當揭座常警也。
大抵學問
所以性命也。
家務
所以形氣也。
二者豈得偏廢
但彼大此小。
彼重此輕。
彼則遠貫萬古
此則近支百年
日用彝倫之間。
可以包此。
而此可以
包彼。
此理明明白白
更無可疑
倘常照管
勿失警省之工。
則庶不至於此而廢於彼也。
妄見如此
明者以爲如何
平默閒。
買晩悔翁舊宅
蟄伏捱過。
免喪之日。
迫任月內。
益增叫霣。
昊天罔極耳。
丈。
似聞衰境棲屑
不可支吾
仰念仰念。
二雅悞此遠來。
無以副其意。
深用愧忸。
雖或粗述所聞
抗顔提耳
便同舍己耘人。
被具眼者所笑耳。
大抵千里跋涉
遍交有識
雖曰不可已者。
若其專意引掖切磋相成
則在鄰近朋友源源用心忠勤也。
如何如何
雅言鋟木
歲前似當竢事。
而聞錢物不繼云。
未知如何收殺耳。
省齋及社中諸友
粗安可幸。
荒迷不次
金生(貞燦。
○甲申。)
平默覆金君足下
平默冒犯國是
流竄海曲
辛壬癸甲
負罪嬰釁
日與死迫。
自顧狂妄
不足比數恒人
不謂足下過聽傳聞之說。
遽以古道之書。
投之御魅之裔。
致其眷厚之意。
示以責望之重。
纍竊以爲不着題也。
雖然
嘗竊聞之。
臯陶所謂五禮
管子所謂四維
凡係天經地緯
民彜物則者。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也。
若夫貨色之欲。
工商之利。
珍怪玩好
邪詖之誑誘
鬼魅變幻
人之所之同於禽獸者也。
主客
消長之際。
華夷聖狂。
吉凶存亡所由以判者也。
虞三代之政謨。
孔孟程朱訓示
古今史冊紀載
歷歷可考。
非可誣也。
纍雖無似。
少從師友
講此日久。
自謂其於定理
不至懵然矣。
故自諸洲嘗試之初。
深憂用老於漆室之私。
不敢犯分叫閽
以致紛紛
而顧以事繫天翻地覆
人消而物盡。
則凡爲曲堗徙薪之策。
焦頭爛額之勞者。
正宜激勵贊助之。
不可出位之戒。
執一而沮之。
始終一心
明目張膽
以被時輩睢盱
朱子所謂捧土以塞孟津奔猛者也。
刀山劒水
瀕于九死
烏得而倖免乎。
雖然
孟子能言楊墨者。
聖人之徒
朱子主邊賊邊之分。
其義又加嚴矣。
此則雖滅死萬萬。
少無悔恨矣。
今詳來書
旣擧秉彜之同。
仍及當世之憂。
而以抱經深藏。
往哲之緖餘。
欲爲自靖律令
向後所至未可逆料
而據目今嚮背
已爲聖人之徒
主人之邊。
可信無疑矣。
不待一日之雅
而固已神會心交矣。
足下其亦千萬勉旃
獨立不懼。
爲己日新
以副老夫之望。
以爲陽復之基焉。
卽玆中夏長風扇暑
未委學履連相
纍病枕殿屎
無足言念
足下好惡如此
或其惠然肯來
商確多少否。
蒹葭白露
溯洄末由
惟足下圖之。
不宣
公元1877年
答洪鏡高。
(丁丑十二月。)
頃者
惠肯出於積阻之餘。
拔來報往
其轄莫投。
追聞鶴山房。
同志麗澤
百原羅浮之况。
空堂蹩躠
只有神𨓏心馳而已
奉手書。
謹審陽至以後
闈候有相
蕭寺之會。
承權輿。
中庸一書
見方課誦
發病藥之意。
誠切如此
不勝慰幸之私。
志不立學不篤。
雖是自道之辭。
不免爲之奉憂。
誠以人之生也。
有同禽獸者。
有異於禽獸者。
只此異者。
得以存之。
然後可以爲人
去此些子
所存只是同於禽獸而已
更將何者而名之以人乎。
誠欲存此異者。
而免爲禽獸
則志安可不立。
學安可不篤。
願鏡高於此
倍加惕念也。
夫所惡於洋人
而絶之如血讎
欲勿混處人間者。
何也。
以此輩雖具人形。
所通者同於禽獸一邊而已
其所謂異於禽獸者。
一點近似處。
是以所在無限禍端故也。
非以遠方眞胡種子賤惡之也。
三韓衣冠之族。
去此異者。
則何別於彼耶。
念來直是心寒耳。
來書中庸
讀去讀來。
若無可疑處。
執一兩段問及。
無可之者
無恠其然矣。
欲去此病。
則誠在多讀多思
如來示所云。
然苟無本領工
夫。
讀誦之閒。
許多思慮
何以驅去。
思索之際。
許多蒙絡
何以開除
不得驅除
則又只是舊日貌樣。
其將奈何
然則本領工夫
如何下手
曰敬而已矣。
愛養精力
收拾身心
戒愼恐懼
不使有頃間斷
心地澄淸
不雜滓穢
聰明睿智
漸由此出。
有不讀。
讀之必精詳
有不思。
思之必明透。
貫乎知行
誠意而無勉强矣。
體信達順之道。
聖賢極致
未嘗舍此而至也。
所願在玆而力莫能與也
故爲贒者誦之。
以爲交修之地焉。
平默只如結臘禪。
杜德機
足以奉溷。
孫息無恙
爲可幸。
懶學可痛
歲聿暮矣。
更望加珍。
不備謹謝
公元1890年
李鳳瑞(秉燮。
庚寅十一月十四日。)
平默謹覆李雅足下
平默狷滯狂妄
羽毛之衝過涉得罪
瘴海之苦四年。
幸蒙大恩
生渡智海由富春江亭。
入于仙鄕
趙先生絶命碑。
潸然出涕
傷其遭時不祥
周覽山川
煞有精采
意其有多少聞風君子
興作於其閒。
斷不寥寥而已也。
茲者梁君之來。
獲奉不面之書。
雖非不肖無似
當得君子者。
三復之餘。
好惡之决。
向背之正。
則如靑天曰日而不可誣也。
甚盛甚盛。
平默不學而衰。
年將八
十。
鬼事日迫。
自家尋常謀爲。
尙且七顚八倒
安敢議到於誨人之事乎。
足下寄意如此
儻取趙先生戒心一篇
仔細反復
而體之心身。
則知當時君臣之盛。
先生所得之深。
而今天地翻覆之時。
流風餘韻。
不至索性勦滅者。
實賴乎此也。
足下尋常留念
千萬之幸也。
何時執御北征之軔耶。
不勝跂足之至。
力疾倩人
爲此報謝
伏希鑑納。
公元1891年
李鳳瑞。
(辛卯三月。)
公元1882年
千里相望
惟有道路阻長之歎矣。
玆承梁君便寵翰。
以審侍學珍相。
滿心慰瀉。
伊後逾月
佳勝未。
賤疾有加無减
只俟閻符而已
所示華門高弟。
今日靈光云云
稱謂過情
不免喚做別人
所望直諒之地耶。
後以書來。
只合忠信不欺
一以勤攻闕失爲義。
至祝至祝。
比來如何工夫
目今所見
直是天壤易處。
須當日發憤。
勇脫流俗
惟知讀書窮理
省身克己
究竟法。
毋得悠悠泛泛
混入鬼魅波瀾
至祝至祝。
眞梳十箇
可當尺蔡拱璧也。
力疾艱倩。
不宣
公元1881年
南宮聖益(灝。
辛巳二月。)
示素夷狄
行乎夷狄
泰伯之於勾吳
箕子之於朝鮮
夫子設若居夷
朱子謂所過者化。
陋之有。
是也
其次小註所引蘇洪之事。
如元仁山白雲
皇朝末都李氏之倫。
我東石室三學士之事。
大槩亦同歸於行夷自得也。
若夫平仲輩。
孟子所謂變於夷。
入於幽谷者也。
是安可同年而語乎。
來諭所謂當此之時。
自靖深山之中者。
儘是律令之當也。
然若見其榮枯
立判於面前
利欲煽動乎心內。
臨時而不受變亦難矣。
前人狼狽
吾見亦多矣。
今日道理
不如將爲己謹獨務實等古訣。
心心存着。
念念省察
事事照檢。
參前倚衡不舍
如此
則吾之所學。
不墮於售僞假眞色行違之陋矣。
如此積累
然後所謂自靖者。
可得而言矣。
愚意斷然如此
不審高見
以爲如何
公元1878年
與宋玩四(戊寅)
鄙事餘力。
授徒餘暇。
溫繹舊學否。
朱子所謂每日整頓得三五次。
理會得三五事。
是爲高明準備而發也。
念之念之。
貧富苦樂。
所値之命不同
日出還生
無片可以閒息。
古今天下之人。
通同一般
若待閒暇無事而後
下學問之工。
則自有生民以來
一人爲學者矣。
如何如何
高明聰悟不患不及
䂓矩不患不立。
心術不患不正
事務不患不耐
所患者。
公元1882年
狷介
而無疏通勇邁展拓開豁之意。
坐是纏縛
日往月來
非細事。
切須其所有餘而勉其所不足
不可因循荏苒
終爲十室忠信之士。
曲謹小廉之人而止也。
城主下車後。
便有明道橫渠爲邑之志。
雖量時度勢。
不得快意施設
一如先哲之事。
而第欲於簿牒之暇。
畧勸諸生講書習禮
使貿貿山郡子弟
天地間有此一段事。
人類所以異於禽獸鬼魅
一日立於天地間者
在於此而不可少緩。
城主
知爲治之本而其用心亦勤矣。
比與士友
商定以來六日設飮禮于郡學
延接高明
周旋尊俎
至意不可辜也。
前期一日
切宜掃萬而來會也。
答宋玩四。
(壬午十一月。)
禍故後。
懷念益切。
孟秋因亂獲放。
暫得還棲。
披讀手書
又聞棲屑困㞃之中。
撥隙遠來。
問恤泣慰。
不但如凈相愛之情。
此意何可忘也。
不料顧眄之頃。
臺章又發。
再渡此海。
一語作謝
不暇及。
至今悵缺。
罔知所云。
見今陽至隔日
風雪屭奰
北寒事。
有甚焉。
不審旅况仍舊捱過生事得些資斧否。
形單影隻
轉蓬累之狀。
恍然在目也。
雖然
中書義理上事
不可不着意收拾
黃丞相獄中尙書
陸僕射舟中
公元1636年
學。
平時豈不茶飯誦道乎。
如此而後
可以動心忍性
保得帝衷民彝
脫身於歐羅之橫流
若夫死生窮通小事也。
只得任他司命處分耳。
聞叔事豈勝痛哭
來示頗惜其一節成名者。
可見備之意也。
自聖贒之德業觀之。
則誠全體一節之分矣。
一節而言之。
則於中又有大小之分。
如以崇禎丙子考之。
同是一節成就也。
仙源諸公江都殉節
所立校小。
三學士瀋陽就死。
其功爲大。
此理不可不細究也。
雖然
三學士特當夷夏易位之際。
當時朝廷淸議不泯
至於天朝亦然矣。
如今禽獸得志人理都滅。
內自中原
外至本國
無復星子淸議
天壤一齊易處者乎。
於斯時也。
無聞一人
則我國何以自明天下後世乎。
雖以天下言之。
豈容無一聞叔以當十月之陽乎。
以此推究
後輩之爲功。
反有大於前人
不可貴耳而賤目也。
愚見如此
未知贒意復以爲如何
纍更拘瘴海
得勘亂中幸逭之罪。
方寸儘快活矣。
但幸亂之疑。
無地自明
奈何奈何
只信天日在上
鬼神在傍耳。
年來疾沈痼。
所處遠惡
陸相見。
恐無其日。
爲之於邑
老物一縷尙存
不敢自棄以負平日師友
如賢年富力强
不比罪纍
人事
切願千萬自愛
以慰凝情
公元1880年
魚文五(命濬。
庚辰。)
心說。
當時倉卒應副
未保其無失
今承潛玩之敎。
冞切兢兢
惟自悞而悞人
是懼耳。
先師明德理言
本心理言云云
攷之經傳
質之程朱
終未見其有可疑
先人之惑。
有難猝解而然耶。
此有不可知者矣。
或者以先師之說。
歸之釋氏本心
陸氏之尊德性
王氏之致良知
而目之以異端
則定不能心服也。
釋氏守虛靈之識。
而不復知有具衆理以下事者也。
陸氏只據尊德性之似。
詆斥問學之工者也。
王氏只主致良知之偏。
喝罵格物致知之說者也。
乃若先師
則以心之本體
爲此理之全部
裏面衆理之目。
乃其萬物萬事準則也。
是故
自爲敎人者。
必欲莊敬涵養
使此心常存
以此心卽物而窮理
以理而應物
則此實經傳朱傳授心法
炳然日星者也。
其果與釋氏,陸,王內不備陷於猖狂自恣者。
同年而語乎。
則其抑勒比擬侮辱之。
不足以供兒童一笑也。
於此切須著眼而明辨也。
俯託久齋箴。
力疾仰副。
謹茲寄呈。
此等文字
須是切己體認
然後乃得爲實事。
不然
只是一塲虛套
美觀
識者冷笑之資而已
不可以不惕念也。
如何如何
凶荒失產。
又此遭艱
克襄以後
不知如何保活。
讀書種子
例皆如此
不但此友一人
直欲致詰老蒼也。
病困不宣
只祝努力加珍。
慰此遠想
公元1883年
魚文五。
(癸未五月。)
心包形氣神理而言。
四者闕一。
成心
程子謂心如穀種者。
爲是故也。
其或有以形氣言心處。
有以神理言心處。
不過隨其立言地頭不同也。
於此看不破。
欲以此者說彼。
觸處差繆無以正義矣。
來諭心屬火。
其中太極知覺形而下之類。
心之以形氣言者也。
其言在天爲明命
人爲明德之類。
心之以神理言者也。
心是物也氣也。
其所以爲心者理也。
乃心本體也。
先就這般看得分明
然後書燕說之謬矣。
心之虛靈知覺
本是妙合理氣得名者也。
語類陳淳錄。
可考而知也。
惟其理氣之合也。
故隨其地頭
有從氣說。
有從理說
中庸章句人心道心
亦可槩見矣。
張子說心統性情
如水
如水之止。
如水之流
語類有如此說處。
潛玩也。
心屬形而下
性屬形而
上。
隨其地頭
亦有如此說處。
但若執此一說
移動不得
以爲心之本體
形而下之證。
則恐非張朱之意也。
來喩自氣言之。
則曰具。
卽具衆理
是也
明德
就此氣上。
指所其者而言也。
竊覸高明本心斷斷屬氣。
而惟以明德爲氣
則不安於心。
故爲此氣具明德之說。
然則虛靈不昧斷斷是氣也。
其中所具之衆理
方是明德也。
以下文明屬性云觀之。
可知也。
而今又曰。
虛靈不昧
是所具之體段
上下牴牾不入。
恰似兩人說話矣。
未知何故如此
請更檢省焉。
大抵衆理之具。
從初看作器具水之類。
爲誤。
纍人所聞先師者。
心包形氣神理
形氣
形而下者也。
神理
形而上者也。
明德言之。
虛靈不昧
心之德也。
神也。
衆理粲然畢具
性之德也。
理也。
以之應萬事
情之德也。
所謂心統性情也。
虛靈妙合理氣者。
而謂之理者。
又非便以虛靈
條理實體而言。
乃謂夫主妙用耳。
今人只以條理實體爲理
而不知主宰妙用爲理
所以心之本體
斷斷屬氣而無疑耳。
或疑彼此皆言理。
虛靈衆理
是以理具理而不成云爾
則有說焉。
朱子言心太極
指其一而無對者而言。
惟其一而無對
故能以一含萬而有虛靈
衆理之說焉。
虛靈者。
統體也。
衆理者。
其各具也。
然則以此具彼。
正是歲具寒暑
日具晝夜
脚具行止
門且開閉之類。
非以器具水之類也。
若比於器之具水而移動不得
程子冲漠無眹萬象已具。
朱子天命之性萬理具焉者。
不知何以區處耶。
朱子虛靈不昧四字
說明德意已足。
章句却說衆理萬事二句
虛靈不昧心之德也。
所謂心爲太極一而無對者也。
衆理
性之德也。
萬事
情之德也。
三者闕一。
不成明德
然具之應之。
皆是心之所爲
明德
實指心之本體
而涵性情其中者也。
朱子虛靈不昧
說明德意已足。
尤庵農巖
云心性情賓主之分者以此
詳味乎此。
明德屬性
視主氣之說則雖正。
其視朱子本意疎脫又甚矣。
心之氣。
可謂盛貯明德之器。
若言心之本體
則這便是明德
可謂盛貯之器耶。
明德果只是性。
何故
取明德只本心之說於聖學輯要耶。
於此
更加着眼
來諭謂理無爲
有爲
無爲者。
主宰上面
有爲者。
從令於下面
猶君逸於上。
臣勞於下。
此言良是良是。
但詳來意
以理無爲當性。
有爲當心
則愚請有以詰之。
夫心之本體
豈不天君乎。
豈不一身主宰
豈不性情之主乎。
心之本體
旣以天君尊之矣。
旣以一身性情之主戴之矣。
名實不可復犯矣。
今也又欲推尊性字。
以爲之主。
則是一身之內。
得二君。
以爲傾軋之勢矣。
已不可訓矣。
而又欲以此心爲氣
降居臣僕之列。
走從令於其下。
則是又無異燕噲,子之之變故矣。
古今天下
安有此理耶。
虛心潛玩
則其誤立辨
願更着眼也。
邵子曰。
心爲太極
程子曰。
心也性也。
一理也。
盖就一理上。
主宰謂之心。
準則謂之性。
妙用謂之心。
實體謂之性。
若夫以氣言心者。
乃其所乘之機也。
感興詩曰。
人心不測
出入氣機
於此
看得分明
則眞面呈露。
無復冠屨倒置之謬矣。
或疑心若理言
則烏在其理無爲也。
曰。
所謂無爲者。
其所無聲臭之可接云爾
豈如更始俛首刮席也哉
翁曰。
無形無爲
而爲有形有爲之主者
理也。
旣曰主矣。
則夫何爲哉。
恭已正南面而已者。
政敎號令所由以出。
而下所爲
皆上之爲之也。
朱子大全。
理有能然之說。
可見其意矣。
說罷又並寫以殿之
未知賢意。
以爲如何
魚文五。
(癸未六月。)
心說。
別紙已貢愚見
留俟便路矣。
追檢有未罄之蘊。
請復一言矣。
心之以理言
猶天之以理言也。
天者。
樍氣之名也。
而自詩書以下
程朱
皆以理言之。
何也。
專言之故也。
惟心亦然
豈不是形也。
豈不是氣也。
然而邵子曰。
心爲太極
朱子載之於啓蒙
爲易太極註脚
程子曰。
生道也。
有是心。
斯具是形。
以生惻隱之心。
人之生道也。
朱子取之。
近思首卷
以明道體若此者。
何也。
是皆所謂專言之也。
先師嘗言天統地。
故天專言之則道也。
神統鬼。
故神專言之則理也。
心主百體
故心專言之。
則人太極也。
其理一也。
嗚呼
此其語意卓然
可謂同於性善養氣之功矣。
未可近日儒者之言而忽之也。
願文五幷此虛心積慮
久而有見
今日紛紛之說。
不足以惑吾靈臺矣。
長興宗人(龍洙,基萬,學善。
癸未九月。)
南來以後
春亭一面
常在指點之中。
不意二賢帶書遠枉。
眷意肫摯
同姓百代之親。
果不浪語
仍審僉體動止
花樹講睦。
聞輒神𨓏耳。
宗纍殘喘僅延。
無足言。
鴻罹之喩。
傳聞失實耳。
盖自洋夷之窺闖。
目見履霜馴致
狂妄之性。
一以孟子所謂聖人之徒
朱子
公元1876年
所謂主人邊人自任
負罪之始也。
及至丙子通商之初。
崔參判之持斧血諫。
洪在龜等之抱疏伏闕
根柢於此漢。
負罪之中也。
及至辛巳嶺疏之起。
則是又國是大定之後
牢不可破之地。
不忍衣裳之爲夷狄
人類之爲禽獸
赤子爲魚肉。
投書嶺儒。
詡其衛正已然
勉其積誠於來後矣。
及至圻輔關東
相繼伏閤
則又不無商確凡百之迹。
關東疏首。
則又是相從講學之人也。
負罪之終也。
始終負犯
爲世指目
諸人誅竄之日。
安得免請誅之章乎。
不爲鞠庭之鬼。
劒頭之魂。
却見主上寬大之恩也。
然我則不悔也。
盖晦父之胷中勃勃
尤翁之滅死無恨。
根於天性
厄窮所能移也。
故雖淪落天涯
渡海無期
安如袵席
無難抑之懷矣。
朝聞夕死
是其宿願
海上書籍朋友之資。
兼且衰疾㱡㱡。
日甚一日
此爲可少耳。
夔州之工。
素無杜工部文章
豈得猝地取辦耶。
失敎也。
感此情眷。
吐露肝膽
亦欲示德門後生
使得所持循。
而不入魚𣩼河决之中。
區區苦心故耳。
望賜照察
勿煩外人耳目
恐被意外之禍也。
自餘只祝。
千萬珍重
公元1891年
答金▣▣(景源
辛卯三月。)
平默謹覆金斯文足下
平默愚陋無似
不足記數於人。
以當盛禮
少從師友
天下之理。
畧有所講。
以爲人之所以爲人
家國天下所以維持鞏固各得其所者。
在於理之當然
烝民秉彝
此自堯舜三王
以至洙泗建之所密傳而謹守者也。
一日舍此。
而以反是者。
行之於天下
則言必是邪說
動必是暴行
天壤易處之禍。
將使生齒
爲魚肉而莫之救矣。
所以上達下。
不可以不學。
不可不以忠信爲主也。
自初妄見斷斷如此
而於人情時態
計校便宜
取媚於人者。
全然不曉矣。
適値歐胡得志
效能言距之義。
積忤一時倀鬼
幾死瘴海
因以永痼。
是猶捧土以塞孟津奔猛
何補於事哉。
但據孟朱所言聖人之徒
主人邊人之義。
則又或不可全然以爲妄。
故原其情而予之則有之矣。
因此吹噓太過
至曰道全德備。
綱常之重。
則擬之非其倫也。
奉讀來書
不勝羞愧駭汗之至也。
九死悔之志。
證在天日
盛褒雖失稱停。
知己之感。
未始不深矣。
兩儀昏濛
其時則然耳。
抑念豈不爾思
室是遠而。
詩人先獲語也。
南北千里
貧病汩沒。
彼此蓋相魯衛矣。
傾盖之驩。
此生豈是易事。
第望千萬自愛
力學
中行獨復。
以慰崦嵫之望。
平默頓首
答尹▣▣(滋宣。
辛卯三月十四日。)
平默謹覆尹雅士足下
平默碌碌野人也。
蚤孤貧子
不成樣。
於義理。
無所得。
遭時不祥
詖淫滔天
引入海族
孟津奔猛
捧土以塞。
只見不自量也。
以此積忤倀鬼之輩。
日爲羣矢之的。
幽囚海島
因被永錮內省
無足言。
今又年將八十。
癃疾將死。
過蒙不鄙。
先施古道之書。
寄意千里之遠。
許之以山斗之望。
欲求傳授旨訣。
趍向路脉
奉讀慚惶
不省所謂
但有問無對
君子謂之不恭
敢將一言奉聞
竊惟人生斯世
不學無以爲人。
所謂學者
惟於天理民彜當然
所以眞知實踐
若有不然
士子無別於工商。
衣裳無別於裔戎。
人類無別羽毛
如此則雖在三古。
危道也。
况今日是何等時也。
其墮坑落塹。
决知其無幸矣。
求之之方。
凡事尋求其是。
决去其非。
眞積力久。
至於心與理一而無私曲。
此晦父尤翁傳授心法
我華西先生
得之於歐海懷襄之際。
以收空言一治者也。
萬望足下據此努力焉。
萬夫沮撓
不動一髮焉。
日月不肯待人也。
平默頓首
答尹亨三(滋鉉。
辛卯三月。)
平默謹覆尹斯文足下
居不越國
漠然相識
比因梁雅奉先施德音。
雙擎三復
尺蔡之珍。
未知果如何也。
念平自從李先生於檗溪。
聞求仁爲己之訣則有矣
貧子顚沛
孤終鮮。
無以一日專心致志
俯仰顧眄之頃。
忽已耆艾
山頹梁摧
終於無聞
繼而西海狂瀾
懷襄昏墊
妄意移山塞海
遂忤虎前之倀。
輒爲羣矢之的。
甚則就囚王府
幾死瘴海
今枳錮癃疾
萬緣已成灰矣。
不料足下過聽朋友
而有此不試之譽也。
自檢省。
惟有愧汗霑衣也。
雖然
便年八九十覺悟
見在箚住做去。
朱夫子大訓乎。
八九十如此
况未至於此乎。
足下進學之志。
可以愧死時輩矣。
亘古亘今
惟有一箇道。
條貫脉絡
得其人而求之。
井井不亂。
則誠如來諭矣。
所謂其人者。
又孰如思,孟,程,朱發千聖之指。
在方置之中者乎。
不出戶庭而求之。
於此斯可矣。
盖天地之間。
自身心性情。
外至日用彝倫
巨細常變。
惟有是非兩歧
是底卽天理本然
非底卽氣機邪沴
如今凡事
審求其是。
决去其非。
居敬以持之。
分寸積累
久而心與理一。
則道在於此不假他求矣。
不審
一得之見
或槩於盛心否乎。
人之將死。
其言必善。
惟足下念之。
平默白。
公元1878年
答金公仁(基炳。
戊寅九月三日。)
公元1882年
頃者返旆
滿眼秋色
當作悲惱障也。
宗原隰之求。
憑讀翰敎。
伏承修路拔報。
稅駕安穩
淸穆
體內茂旺。
滿心慰沃。
如獲面展。
死者
不可復起
奉讀未終。
不禁涕泗交頤也。
此友早從枕泉。
得觀宋子遺風
聰穎悟解
若不逮於人。
然其眞實心地
刻苦工夫
有過人者。
進而講習
退省其私。
直是一滴一凍。
天假之年
進德不可量矣。
而忽至於斯。
痛惜二字
爲緩語耳。
示諭倡率同志
從事斯學之意甚勤。
所望左右
死者已矣
生者信能如此
則幽有以重泉之心。
有以老僕之心者。
庸有旣乎。
不可準擬而延拖也。
直須當日下功。
一如中庸所言五弗措
則不不到古人地位也。
千萬勉旃
當今道術不明
利欲紛挐
邪詖諠豗
其效至令西胡狂瀾
昏墊八宇
噫。
至此極矣。
地底之陽。
亦可以來復矣。
吾生之泿過。
而望幷世君子
飢渴之在躬。
退陶先生先獲我心矣。
執事其亦念之。
乍見子雲書。
猥以醜差無狀能言西洋者。
之孟,程,朱,
看來
惶恐
何其月朝之無準耶。
夫子之距息。
譬如內修政事而外攘夷狄者也。
淺陋之效嚬。
譬如孤軍單騎
無所恃。
從事於百萬日滋豼貅者也。
雖與販君降賊者不同
然直一罵賊而死。
何補實事耶。
非謙實狀
不可同年而語也。
幸於辭令之間。
刊落溢語
安賤分。
區區之望也。
方且哭送漢甫
倥傯不能一一。
公元1890年
答崔範叔(榮錫。
庚寅正月九日。)
公元1882年
禮書之外。
夫復何言。
悲係之至。
但願節哀順變
犯傷孝之戒而已
所示前後經歷
謹悉
人生有倫
君臣之義。
不可廢也。
文蔭武。
何足揀別也。
於中須看義命而决其取舍耳。
學問之道無他
事事審求其是。
决去其非。
以此積累而已
朱子臨簀而告門人之訣也。
求之於理而是也
則乘田委吏
指使押錄
所不辭。
求之於理而非也。
則雖萬乘公相
浮雲耳。
以此剖判
是則仍之。
非則棄之。
一刀兩段
斯可矣。
更何多言耶。
諸洲各國云云
老夫所以胷中勃勃
决死不悔者也。
今此天外異類
一日相接
一日之害。
二日相接
二日之禍。
究竟至於生齒
爲魚而後已。
今其言次第見驗矣。
所以向來抵書嶺儒。
要以
激厲瞻前顧後之士。
又於關東伏闕
有周贊助之實。
此於國是定之日。
萬死難贖之罪。
聖恩弘大
止於流竄禁錮
哀侍以平日過從之厚。
苟求伸雪
至於出位陳疏。
感恩有矣
求之時義
决然不成
反害哀侍前程。
何不商度及此耶。
漢朝夕且死。
將此事實。
就質於千聖百王
以俟其予奪賞誅而已
哀侍以爲如何
哀侍旣出身西班
階堂上。
所在致死之義。
不可放過
更乞千萬自愛
制除以後
益勉忠孝之誠。
令一星子洋氛汙衊他心身。
異日以好顔。
相遇地下也。
公元1870年
答徐士說(相愚。
庚午。)
示諭縷縷
仰見虛己求益之意。
逈出常情
甚善甚善。
第嘗竊謂君子之學。
威重爲質
忠信爲主
輔之勝己之友。
終之以改過之勇。
此四者闕一。
則不成爲學。
如天有四時。
一時則不成歲
有四體。
一段不成人
須就論語不重不威章兼註說
熟讀詳玩
可知其然矣。
三者具而一者闕。
猶尙如此
况今雖曰求益於朋友
而若於上下三言
皆有所不勉。
則其不威重之害。
將見其飛揚浮躁朝夕變改
而所受於師友者。
凝聚堅固之理。
得之
必失之矣。
公元1882年
忠信之害。
將見其內無實心外無實事
不但不凝堅固
直是虛套假式而已矣。
其憚於改過之害。
將見其如護疾忌醫。
磨驢踏迹。
雖使孔,孟,程,朱。
平生與居。
無以救墮空落虛矣。
自古及今
從遊儒門白紛無成
可笑之人者何限
然此其故無他
氣質之病。
拘於有生之初。
物欲之誘。
積於稍長之後
二者相因
反復沉痼
雖或有一時意思
出於固有良心
而彼方爲主。
我方爲客。
掘拔根柢
如動磐石
如割肌膚
是以仍循苟且
過歲月。
終於下流歸矣
不亦悲夫
賢者姿質儘美
不應落此科臼
私憂過慮
又何可少弛也。
要之自今伊始
下工夫
識得大舜微之訓。
孔顔克復之訣。
孟子大體小體
舜跖善利之辨。
程朱開口
便別理氣帥卒之位者。
爲何事。
血誠惓惓
至於如此
然後賢者之志。
可以得定
區區之慮。
可以得分數矣
贒者千萬諒察
千萬勉勵
不是小事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