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六 (自动笺注)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六
 書
  
公元1870年
與李啓道(承煕○庚午)
愈於春間。
拜春文丈
退而從江左士友遊。
獲聞執事才氣超邁
學識淵深
竊喜吾文丈托付有地。
而繼恨其不得奉面。
然愈之所期仰於執事者。
豈以面否而有間也。
秖此片心。
未嘗不日執事相接也。
際此歲暮
下經體。
伏惟萬重
陸陸善狀
若過數年。
便是四十人
無聞莫甚。
而猶不知愧。
不曰如之何如之何
聖人亦曰末如之何
則已分虛負此生
後日相對
何以藉手於吾執事哉。
漫錄幸得借抄。
尊閣不謹
未免點缺
此吾文丈精力所及處。
執事見之。
不大驚恨耶。
罪悚無已
與李啓道別
程子曰。
論性不論氣。
不備
論氣不論性。
不明
蓋性無形氣。
無以得名
而亦無以解可善可惡之說。
故論性而不及氣。
不備
氣非性命
無以成形
而亦無以見爲聖爲賢之實。
故論氣而不及性。
不明
然就衆人分上觀之。
孟子之論明矣。
聖人分上言之。
程子之論備矣
其實本然非不備。
氣質非不明。
特所就而論
不同
如此看。
如何
又曰。
生之謂性。
其言是也
然人有人之性。
物有物之性。
告子一之則不可。
本然之性。
人物通塞之分。
氣質之性。
人與物若不異。
向使告子
本然氣質之異而云爾
則其言固是矣。
但合人物一其性。
氣質本然
不可
本然氣質
亦非二性。
物旣得五行以生。
亦必有五常爲性
其性固無異於人。
而但偏全不同
若曰人物本自有別。
是天非一理
性爲二歧。
乎哉
又曰。
五行天地間。
有則俱有。
然則天下無無五氣之物。
有偏全者。
何也。
蓋偏全。
形氣後得名。
而推而看之。
亦莫非理也。
又曰。
動靜者。
陰陽本然
太極動靜之本耶。
然則太極動靜陰陽
分爲三層節可乎。
太極
形而上者也。
陰陽
形而下者也。
動靜者。
道器合縫處。
兼理氣該體用言也。
又曰。
水火木土五者。
爲有序不可
亦曰精神魂魄意五者。
爲有序亦不可
然則水火木土五者。
精神魂魄意五者。
若以類推之。
精神當屬何。
魂魄當屬何。
意當屬何。
皆細敎伏望
與李啓道別
愈母喪。
曾孫承重
孫婦
曾孫婦服。
依經禮舅姑服。
以朞年爲說。
鄭厚允金致以爲皆當三年
忠汝以爲孫婦三年
曾孫當期
兩說如何
嗚呼
先生三年已過矣。
吾黨將何依仰
繼述之責。
在於尊兄
尊兄所處
不亦難乎。
尤當戒愼恐懼
以副朋儕之望也。
愚竊謂尊兄當以顔子之愚爲法
不當孟子英氣
不審尊兄以爲如何
娥林之會。
某里修契。
孔維畧聞大槩。
甚是吾黨盛事
尊兄之行。
信不虛矣。
節目亦好。
然凡好事
敎人做尤好。
不當自我容易犯手
恐或好事者。
其後也。
以此意。
量處之。
如何
綜要校正
聞俛宇看當
甚善甚善。
愈於綜要。
有一疑焉。
諸葛孔明
三代以後
出處之正。
無如是人
鞠躳盡瘁
死而後已等語。
聖賢心法
而綜要不及。
恐是欠闕
惟在諸賢商量補入似好。
未知以爲如何
與李啓道
稽顙
秋間枉慰。
哀感僕僕
未審時行旆利稅。
起居超勝
責任甚重。
懷仰尤非尋常比。
處身無禮
邪疾之乘。
固其宜也
賴忠汝單方
得不死。
然不死天所以困苦之也。
柰何
近思編。
愚竊有志
而此無文字可
據。
功力非時月可辦。
兄須依近思凡例
提要挈領
與人共之。
一事也。
文字之傳。
精約爲善
攷閱之際。
以此留意
日後對訂之資。
如何
聞今同室之地。
議論橫潰日甚
此尤當十戒心處。
扶持調劑之道。
不待鄙言
優優善處矣。
朱夫子常以近日朋友談說紛然。
躳行不力
以至言談擧止之間。
未有異於衆人爲憂。
而况於今吾輩乎。
無狀如愈者。
無足道
所以慇懃期望吾黨之人者。
恐墮了此科臼也。
凡於來見者。
以此戒勅
如何如何
公元1896年
與李啓道(丙申)
老病喪配。
悲悼難堪
卽蒙仁恩
賜慰問。
辭意懇至
曷勝感涕
居然春盡夏熱
伏惟氣宇神相
梱內大節均裕。
亭役至於何境。
綜要。
第次就緖否。
聞有掇還故里之意。
果然耶。
區區瞻溯之至。
憂患喪亂
滚到今日。
去月十九日。
始窆妻。
所謂經過且將茫然
柰何
明德非心
近得俛宇書。
亦有云云
深爲滋惑。
朱子不明言明德是心。
章句虛靈不昧
以具衆理萬事
非心而何
明德
人方寸中
指言天命本體
以其神明主宰統攝而言。
則謂之心。
以其條理
零碎界破而言。
則謂之理。
言心不言理。
不可
言理而不言心
不可
俛宇之必欲遺心言德
何也。
嗟乎
明德之義不明久矣。
向非先師極口發明之。
明德
幾乎爲非非理之物。
而以俛宇之高見
乃有此說。
殊未可曉。
鄙人所謂明德
只是義理之心者。
看得人之所得天一句重了。
形氣之心。
人與物相近
義理之心。
人與物絶不同
章句之言人而不及物者。
爲此故也。
鄙說敢自以爲得。
而其分別人物之意。
學者分上
庶或可取
未審盛意
以爲如何
吾輩未嘗低頭關口
而世且齦齦不已
且未見自中有大着大着眼者。
甚可憂也。
吾兄所以夙夜祇懼者。
如何哉。
綜要跋。
憒憒尙無定本。
向者所付。
更思之。
可用
蓋畏怵人言
不敢極口說。
向見致受擧似
正覷如此
所以思欲更搆。
又俟兄一言鋪敍以示之耳。
俯諒如何
答李啓道別
 德字皃色。
未見有主宰之意。
說德字。
則固未見有主宰之意。
纔說明德
虛靈不昧四字
亦可見主宰之妙。
且以具衆理以字。
朱子所謂仁愛以義惡以禮讓以智知之以也。
等以字。
主宰之謂歟。
愚意明德二字
舍心之本體說不得
說本體。
便是體用說。
要之明德
謂之本體者。
無可疑。
答李啓道
前因乃谷便。
仲春惠書
寄意甚勤。
深感深感
書後不審校書勘禮。
志事無闕。
子舍講誦
以時不怠
區區攢頌。
愈自姪孫化去
身亦奄奄待盡
村閭不凈
可懼也。
所不同者心一節
朱子至言也。
於人與物界分
昭然開示
無可疑。
而今生疑難以爲性同則心亦同。
心異則性亦異。
如此則人與物何別。
孟子所謂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
何謂也。
朱子釋此章之義。
先言所同者理。
所以所不同者心。
實此所同之理也。
來敎卻曰。
理同而心不同
反似此理只有同底。
而闕卻不同一邊
此心只有異底。
而闕卻所同底。
如是疑去。
孟子只言其異而不言其同。
無乃可疑之甚耶。
聖賢之言。
設或可疑
當活看而通之。
昭如日星者乎。
愚意朱子此說。
所以發明孟子者至矣。
按說可無作也。
卽加商量
無爲大公一點累也。
鄙人苦口說此有年
諸公聽之藐藐
殊未可曉也。
求是云云
蓋以求是
屬之省察一事
則便晦了理字。
只是一箇
是字底意。
故及之。
然此則如鄭厚允亦曰。
綜要。
以太極爲首。
編次或然也。
光遠可謂晩年知己
三月三觀化。
今二十六日入地云。
孫永亦已歸土
得一言。
爲渠不朽之資。
則何感如之。
公元1902年
與李啓道(壬寅)
自法山。
續承二月十七日書。
恭審體事康重。
仰慰仰慰。
今月初。
扶曳山北
舜元子敬
赴會輔計。
適病發。
不能前。
還栖困頓
不堪擧頭。
此生之踰嶺。
更無期。
撫念平日
虛負了師友至意
愧死愧死
宜春會。
風浪大駭
吾輩眞是禁中人。
足以晦翁之笑也。
原集梳洗之議。
恐是太遽。
不如以待後世之公耳。
同心不同
朱子大論。
先師主見也。
豈容以一處偶失之言。
守之爲不易之論乎。
不同
故心不同
說似矣。
而實不然
何也。
人之所不同於物之心。
卽此所同之理。
天之賦與人物。
何嘗不同
但氣有偏正。
其所不同
觀於人之心能主宰
而物之心不能主宰
可知也。
俛膠諸公
則卻以爲物亦有義理之心。
此則示中所謂人物心同之見也。
不能主宰底心。
可謂義理心乎。
知道事親要孝事君要忠。
物亦有是心乎。
知此理覺此理。
物則不能
程朱之說
也。
而以二君高明之見。
猶不聽信
可異也。
綜要中此一條按說
可刪無疑
朱子此說。
孟子本意也。
豈容有異論於其間哉。
於此
不敢迷亂
兄所釐正說
今不記得
要之失正意。
卽爲改圖
切仰切仰。
某公事。
愈亦料其然也。
但其人已歿。
兄須送人操文以告實
彼家若不肯受。
設位以告之。
使無憾神人之間。
如何
與李啓道
承書已久。
紆鬱難狀。
頃聞有宣城之旆。
以爲其兄彎弓而射之。
流涕而道之。
天理人情之至也。
姑盡在我者而已耶。
昨見鳴遠書
丹山儒會。
儒生替送。
此事甚善。
彼中爻象
果已承領否。
竊聞吾兄兢懼太甚
恐或未之思也。
吾家法門
只是一直而已
直道做去。
不幸蹉跌
自當安之。
成敗利鈍
何足道哉。
遠言辭之際。
以遜爲主
亦然矣。
然人裸體上堂
詬辱父師
以遜辭對之。
何道理。
不如無言之爲快耳
公元1904年
與李啓道(甲辰)
愈病到未去。
二十四日
俛宇自晉陽來問疾
無言可言。
斯文可言處。
守舊日見
蓋人與物所同者理。
不同者心。
朱子大訓也。
先師偶置於考異之中。
諸公因而承襲
使朱子正意
晦而不章。
非細憂。
師說中。
論人與物知覺異處
凡幾條。
更加細考也。
鄙人所纂聖學十圖。
附錄若干
無所發明
今在應章所。
兄須亟取以觀。
使爲成物則甚幸。
公元1894年
與蔡殷老(寅默○甲午)
日間旅體若何
向示明德說。
鄙見吻然無間
可謂千古奇絶事。
近世明德者。
皆曰兼理氣。
余非之曰。
明德兼理氣。
人物無分
儒釋無別
其可乎。
聞者皆駭然攻斥。
惟殷老以鄙說爲是
痛說了人與物理氣之同不同
嗚呼
知音之難。
古今同歎。
而殷老之說。
與余無異同
此生一幸也。
義理無竆
人見不同
更詢于知道者
如何
答蔡殷老
承審靜體康重。
慰仰。
示諭爲理一。
性情爲分殊。
洲上極本竆源之說。
李華西亦曰。
理言則心猶太極而統四德
性猶利貞
情猶元亨
利貞
萬物歸藏也。
太極之體也。
元亨
萬物之發施也。
太極之用也。
二說
立言雖殊。
大義畧同
鄙說所謂仁義禮智。
其體各殊。
而其爲心則一也。
惻隱羞惡辭讓是非
其用
公元712年
各殊。
而其爲心則一也者
一說也。
來諭性情之外。
別有心云者
誠至言也。
但徒知心性之一理
不察心性名義各有攸主。
亦恐未盡。
蓋心是渾然總會底。
性是燦然條理底。
以心言則渾然
太極之中
四德咸備。
所謂一之中。
未嘗不殊者也。
以性言則燦然四德之中。
太極各具。
所謂分殊之處。
未嘗不一者也。
鄙意曷嘗性情之外。
別有一箇自爲一物
而各有地頭也。
特分言之。
則心爲太極
性爲四德
合言之則太極四德
四德太極
合而不分
渾淪儱侗
如無寸之尺。
無星之秤。
分而不合
零碎渙散
如無將之卒。
無柁之船。
不可行均矣。
故曰心統性情
性固心之本體
而其體也寂然不動。
太極靜時節。
情固心之妙用
而其用也感而遂通。
太極動時節。
太極爲理一。
動靜爲分殊。
則心爲理一。
性情爲分殊。
有何可疑
盛見所以致疑於此者。
本體不可分殊也。
然以體對用。
則體自體用自用
惟心則該體用
動靜
雖謂之理一分殊。
何害於本體自爲體也。
主宰之妙。
爲難言。
朱子嘗言。
皇上帝降衷下民
降便有主宰意。
又曰。
天命之性言之。
命是性。
天是心。
有主宰之意。
然不可無分
別。
不可開成兩箇
熟玩默識主宰之意。
大抵鄙說近於分開
說似近於無分
豈非熟玩默識處耶。
統緖二字
論理分之爲一理而已
非以性爲心之緖也。
此等處。
以辭害意可也。
未審以爲如何
答蔡殷老
示諭體用理分。
推說甚詳。
可喜
愚意微有未契。
敢此貢愚。
以太極言太極體用
元亨利貞其體也。
生長收藏其用也。
以心言則心該體用
仁義禮智其體也。
愛惡讓知其用也。
今曰太極爲體。
元亨利貞爲用。
有若太極別爲一物
未免有奇斜尖側之嫌。
心爲體而仁義禮智爲用。
有若心別一位
未免閃爍自在之失。
體有大有小。
則亦將有貴有賤。
理氣
分大小貴賤固也。
說理體而曰大曰小。
不亦未安乎。
所謂無對體用旁通
故曰理一。
性情有對而體用各立。
故曰分殊者。
其說平易
庶幾大過
不審以爲如何
仁爲體而義禮智爲用。
智爲體而仁禮義爲用。
如此說亦得。
然心爲體時。
四德爲用。
恰似四德之外。
別有心爲體。
此等處。
正要商量
一性渾然底是心。
四德燦然底是性。
此通看如何
鄙說合心性而一之
而卻言心主宰
不能主宰
盛意亦然
而卻以四德爲心之用。
此似未契。
更商如何
程朱子嘗言。
釋氏豈不識道理。
但知得便休。
吾輩雖說此道理。
未必知得而便休。
甚可懼也。
近權公立書論氣數誰使之也。
此亦大議論。
幸著一說以示之。
切企。
鄙意程子善惡天理之語。
氣數之常變。
天理也。
未審如何
答蔡殷老
來諭心性理分。
本不帶情字。
此未察乎洲上之說也。
又以體用二字
渾看於心性之說。
有體無用
及心自心性自性
各立爲二體二位之辨。
然性爲體情爲用。
而惟心該之。
何謂有體無用
無體以性爲體。
何謂二體二用乎。
鄙說仁爲體。
義爲用云云
只就性上說
與心爲體。
時性爲用之說自別。
更商之如何。
氣數常變。
來說大槩得之
鄙說亦有根據
程子曰。
善惡天理
朱子曰。
雖是妄。
亦無非天理
勉齋曰。
其所以爲惡者。
亦自此理而發。
若別有惡與理不相干
是有性外之物。
此數君子
非欲奬其惡而成就之。
不如是則理有欠闕
擇執不精
反害於明善之宗旨也。
蓋理純善無惡
而惡只是善之反耳。
惡與理相對
而各立。
是有理外之物。
所謂惡。
不可不謂之性者也。
氣數之常變亦然
今夫雨順風調
理之常也。
疾風㬥雨。
謂之非理則不可。
良相得。
理之常也。
而㬥君亂臣
謂之非理則不可。
何也。
非理則做出惡。
亦不得也
然此可向執事道。
初學
不當話說及此
故愚亦曰氣數之常。
理之使也。
氣數之變。
氣之使也。
理之使氣
雖順而實難。
氣之使理。
雖逆而實易。
自古及今
日少而亂日多。
善人少而惡人衆。
以此也。
此說於盛意如何
權君書大體固好。
而或未免生梗耳。
善圭問自私自利之說。
而未能詳答。
幸爲詳細之如何。
公元1897年
李敬維(道樞丁酉)
自無何獲承惠書
就審體事萬康
慰仰慰仰。
示喩神明舍圖。
毁了明堂
撤去郛郭
何許男子
爲此擧措
圖卽銘。
銘卽圖。
不用舊則銘爲虛設
此將柰何
日月亦銘中語
不當刪。
國君社稷
來說皆覺未穩。
夫死之之心。
方是活法
而卻將平易溫和之說以挨拶之。
其說非不好矣。
而全不是此圖面目
昔年鄙人
留心於此圖。
不自量
或問一篇
茫然不記其說。
大要日月耳目位置似易。
移正似當。
傍邊點畫
雖刪無妨
無可論。
未審盛意以爲如何
承俯問之勤。
爲此貢臆。
僭妄甚矣。
不爲罪否。
未見正本影外窺測
安能中理
望諸賢。
商量善處
無至有後論也。
公元1898年
李敬維(戊戌)
有書未及復。
又蒙枉顧而失握敍。
此生之無分數如此
悵恨曷喩。
示喩神明舍圖。
鄙人何敢不細察。
所謂神明舍。
王者明堂也。
不可局之以有限方寸
太一端拱於上。
冢宰聽命於下。
階級自然
何必致疑於此
且認郛郭明堂
尤不成說
明堂而外郛郭
王者之軆皃乎。
座下高明之見。
見得分明
而乃刪削古人成說
殊未可曉。
設令我有所見
一着
覺未安。
國君社稷五字
自是聖賢心法
岡翁無題詩
意其有所受。
近世李華西
活性情死法門一句語。
最覺有精神
吾黨委靡不振
只緣這箇意思
而此五字又被諸賢所壞卻。
於是
不勝慨然興歎
盛說存養克治
其意甚善。
殊不知存養克治之要。
在此五字之中。
是可欠也。
更加深量。
如何如何
公元1902年
李敬維(壬寅)
奉晤久矣。
陋屋臨溪
每見水中月。
輒思淵子不已也。
愈病席累月矣。
古人詩多病故人䟱。
身親經歷
深覺此語有味也。
公元1903年
李敬維(癸卯)
旣蒙枉診。
賜惠書。
厚意何可忘。
仍審書發時。
微有所愼。
今快祛否。
理發氣發。
來說大意得之
而理不須氣。
何以發。
不須理。
何由發諸說。
則單擧氣發理發爲互發。
鄙說則兼擧理乘氣隨。
爲互發。
所以不合也。
而盛說卻以鄙說
義意相入
文理亦有所不通。
於是不能無惑也。
蓋理之發氣之發。
退陶所謂各有所主乎。
氣隨之理乘之。
退陶所謂互在其中乎。
互在其中
混淪說也。
各有所主
分別說也。
今以混淪說。
作分別說
以爲退陶之旨。
殊未可曉。
蓋互字之義。
交互參互之外。
無他義也。
未有不通字義
而能通義理者。
公歷古書
有以各有所主
謂之互者乎。
互字之義。
不明於世。
百年矣。
交互之說。
可謂有功於斯文。
衆論如此
天下定于一何時乎。
所謂齊頭做者。
朱子之意。
非謂與行兩頭幷做也。
蓋曰知進則行亦進。
行進則知亦進。
愈之引以爲理氣互發之喩。
亦此義也。
而來說便以二
雙行駁之。
恐或未察於人言之意也。
說得未詳
故人或致疑於齊頭做之說。
理發時氣亦發
氣發時理亦發
兩頭並發之謂乎。
今日詳於名理之論。
未有座下者。
幸勿以先入爲主
以濯舊來新爲念。
切仰切仰。
鄭周允(冕圭)
初吉疏。
哀感良深。
審以視眚爲苦。
看書者例有此患。
心地淸涼
自當勿藥
以是爲祝。
愈頑忍不死。
假息私室
獲罪禮防
大矣
愛我者固當棄絶之。
相愛左右者。
不爲惡石之惠。
卻以好話頭。
循例慰喩之。
此豈相與之誼哉。
噫。
亡其無日矣。
柰何
俯詢兩條
矇然無以爲對。
然不泯默
畧此貢愚。
明德是理。
虛靈不昧
固當從理說
然世方以明德爲氣
此誠難言
示喩虛靈之爲虛靈
便是理。
是理之外。
又豈別有衆理之來具。
此說深契鄙意
然使世之知言者聞之。
又未知如何云也。
理乃氣之精爽一句
誠若未安。
朱子嘗曰。
氣之精英底是神。
水火木金土非神。
在人則理。
仁義禮智信是也。
此丈此說。
蓋本乎此。
非便以精爽
認之爲理也。
大抵人文字。
只看其大軆之如何。
大軆旣正。
則其字句出入
活看無妨
示喩言其
色相界分
非但麤底是氣。
精底亦是氣。
言其得名苗脈
非但精底是理。
麤底亦是理。
此意亦善。
然愚則妄謂理也有精粗
氣也有精粗
道心理也。
雖不中節
不可便喚做人心
人心氣也。
雖善亦不可便喚做道心
名狀苗脈
自來如此
未知此不至於大悖耶。
心卽理云云
蓋指心之本軆而言也。
世方譁然攻斥。
而惟盛意
不以爲非
幸甚幸甚
鄭周
遏密同情
際玆雲躍袖傳惠書
與對敍無異
何慰如之。
就審經候頗以視疾爲苦。
此則紫陽夫子所不免。
亦足爲存養一助耶。
示喩兩說
難爲說。
心卽理云云
爲世大諱
不顧時論
遽然立說
人孰信得。
心與性。
雖有兩名
其實一理而已
近世之論則不然。
心性二之
其於心性本原
如何哉。
洲丈所以爲此說。
非但爲卽氣之對劑。
亦爲兼氣之矯救也。
然其引朱子說處。
必曰朱子言心
或有從氣說處。
所謂心者。
氣之精爽是也
然則氣之精英
固屬氣看。
而於心卽理說
特因玉石之別。
理氣之分。
故對玉石如此說爾。
下言之際。
亦恐有病。
人之爲言
無足恠也。
提此一句
攻心卽理之說。
則雖以座下
精詳
說不得
如今吾輩只就吾性情上。
看得心之本軆妙用
以爲主理宗旨似當。
未知如何
昭穆辭嚴義正
令人可誦。
兄弟之各爲一世
春秋三傳大義也。
程子說亦如此
朱子不能行之於前。
李子未免因循於我東。
豈禮固如此
古今異宜
或有行不得處耶。
愚所疑者。
昭穆也。
穪號也。
父子君臣
天倫也。
兄弟叔姪之曰考曰子。
亦是天倫變處。
如何處之。
可以得中
唐人只以廟號題主
而以嗣皇自穪者。
庶或近之歟。
愚惑如此
而來若是痛快
固當更加三思矣。
答安敍九(永培)
公元712年
自試還言
暫接芝宇
料外惠書墜案。
滿紙繾綣
令人感僕。
就審節宣微諐。
旋切慮仰。
學力堅固
小小自當退聽
以是祝祝
講規。
聞甚欽艶。
然此事之有名無實
吾輩通患
佛家言道高則魔益盛。
要以勝壓魔軍爲事
勿爲他沮戲。
如何
秋務
亦是學者分上一件事。
可以此爲外誘
如愈無所收。
猶且悠悠送日
可惜之言。
眞是爲愈道也。
望紙終恐未當
愈以何人。
爲此赧赧事。
百回思量
未免奉還
恕諒而他圖之也。
答權學揆(奎集)問目
 宗孫喪。
重孫未成而死。
立后
高曾神主
不得不移安于亡者之再從家否。
宗家無主
不待亡者之三年
而似當移安。
然亡者之祖禰神主
有誰祇奉。
惟速立后
然後可免失禮耳。
 長房喪人也。
祧主忌祀時。
使服輕者將事
一依宗孫居喪時否
喪家祭禮
宗支恐無異同
 計宗孫祥禫畢。
長房除喪
五朔之後
喪人
不當題主
長房除喪後。
題主
改旁題。
非爲甚晩。
公元1894年
答張舜華(錫英○甲午)
公元712年
頃於啓道行
欲修候而緩不及
乃蒙先施之惠。
其爲感當如何哉。
書後月改。
伏惟堂上患候漸復天和
綜要有餘力可勘否。
文字
斯文大公案。
須以公心公眼。
大加勘正
俾爲百世公傳之書。
如何如何
愈留此累月素食而已
時象如此
思歸不得
月初偕啓道。
南山
訪林隱。
角里
三日而退。
文章之美。
德儀之盛。
俱可欽誦。
但此陋質
其於一㬥何。
示喩氣質性就發處云云
先生所答尊兄及鳴遠書
盡之矣。
無庸
更議
而但本然之性。
以偏全言。
氣質之性。
善惡言。
未發前謂有偏全則可。
有善則不是。
尊兄無或以偏全。
善惡看耶。
張程此說。
孟子已先言之。
詳味孟子口之於味。
目之於色章。
如何如何
性是未發之名則性也。
不謂之性者。
非指已發而何
水珠淸明
合於本然之喩。
而金木之多少渾然之時。
如何見得
於此
別有說焉。
水火金木
各一其行。
一行之中。
五行咸具。
仁義禮智各一其性。
一性之中。
五性全備
方其未發也。
氣不用事
仁自有爲仁之理。
義自有爲義之理。
所謂本然之性也。
及其發也。
偏氣用事
不必爲仁。
不必爲義。
所謂氣質之性也。
古人節性忍性之說。
於是乎作。
今之言性者不然
每以本然之性。
推於天。
氣質之性。
拈作當軆。
氣質爲未發之性。
如是也。
本然之性。
只是虛空底物事。
其𥚁仁義也。
不其甚耶。
細讀來書
可謂疑得善說得好。
然猶於本然上。
隔了一重膜子。
吾兄益加勉勵
未發之前
涵養以存此性。
可見本然之性。
惟理而已
已發之際。
省察以檢此性。
可見氣質之性。
兼氣而行。
何患乎以理言性者之遺卻工夫也。
全善惡。
是論性之界分
於此大着眼。
切仰切仰。
愈嘗妄
戰國諸子
非不相近之性。
而不知本然之性。
性善說作
近世學者
非不知兼氣之心。
而不知本軆之心。
故心理之說出。
未知此說。
不獲於時人耶。
因便更敎則幸。
自來儱侗
見今神精弊弊
收拾不上
平日所聞師友者。
若存若亡
無以藉手大方
而感吾兄俯詢之意。
以及此。
癡人說夢
亦可羞也。
答朴瓚汝(圭浩)
持書一去一來
恨不各自少俟也。
審別後。
棣候連重。
西行有期
徒步遠役
殊切慮仰。
愈依昨幸矣。
碣文搆思不得
只以狀文寫去。
且多闕漏處。
要之可用
更請於當世秉筆者。
使尼溪公潛光隱德
必傳於後如何
亭記。
似不成說
竊欲敲椎(一作推)於晩醒及鳴遠。
然後出之。
而偶已露拙。
愧歎何及。
俟隙改定是計。
鍾山之行。
非不願赴。
而事多關心
脫出不得
柰何
致受還否未聞。
若不作江左行
似與鍾山會耳。
與朴瓚汝
仄聞筇屐。
金剛還。
未審千里于役
神觀何如
意味何如
程子云遊觀亦樂事
未知遊觀樂處
所樂何事
區區願聞。
塊坐竆廬
有甚樂事
自聞諸賢入山
之報。
聳躍欣喜
有若自己爲之。
夢寐意想
未嘗不周旋於萬二千峯之間。
此誠何心。
一自笑也。
程曆從便寄示
何幸何幸
性孝近節何如
亦不放過於餘力耶。
有好資地
有好師宿。
而似未得專一學問
可惜也。
公元1877年
答曺衡七(垣淳○丁丑)
伻還。
承惠覆書
仍審湯候纔復。
經履安重
際此險歲。
曷勝慰仰。
愈省安身遣。
調度自給
日間點檢所爲事
無非自欺處。
以君之惠。
庶可免此。
素質闒䢆。
舊業摧墮。
一蹉坑塹
懔然在前
不可懼。
朋友之賜。
車馬不辭
古義也。
而昔退陶不受金而精之驢曰。
而精父母在。
吾何敢受。
此等事。
若親意之所安。
則與之者無憾
之者亦有榮焉。
不然則與受之際。
未免罪過
此處尤不可深戒
公元1884年
與曺衡七(甲申)
御者向娥林。
道中起居何似
老先生陞廡之請。
斯文之齎鬱久矣。
此等擧措
時之爲貴。
今時如此
未知何以處之爲得中
一言
變服伏閤
決非吾儒本色
千萬諒處之如何。
愈雖欲追躡諸賢之後
適以眼病。
撥雲散。
不可得。
所以中止耳。
  
別紙
 天命云云
見得分明
說得精詳
不容更議
理氣妙凝四字
看作妙氣如何
序文中。
性發爲情
心發爲意
似有對待之嫌。
然性是直發底。
心是主宰底。
以此則情與意對待說。
亦恐無疑
 性者。
天理全軆
心者。
天理在人之全軆云云
朱子曰。
人與物所同者理。
所不同者心。
惟人得其正通之氣。
故其心得全。
天命之性。
能推而能主宰者也。
來喩說得此意。
甚善。
與曺衡七
旬間。
龜山傳去月二十二日書。
哀感無已
近日晨昏起居何似
天齋講討之樂。
甚善甚善。
幸須接續不已
南鄕先倡如何
哀苦中。
疾病種種乘之。
柰何
書中縷縷
可悉盛意
然如今須有正當眼目爲所心服者出來
方可語此。
不然
難乎言也。
註說言之。
示意固好。
而但恐吾輩見識未逮
古人難解文字
輒以己意去就之。
安知不犯了金銀車之譏耶。
大要後人杜撰不得
先生自註銘已足矣
何用註解爲也。
然欲一切掃去。
則未安。
不必汲汲於此
廣詢有
識者
平心訂議
得其善釋。
豈非斯文之幸耶。
此近如晩醒諸公
不甚留意
以不可知三字斷案
吾黨氣像如此
柰何柰何
元則所示。
可謂得之於思索之餘。
鑿鑿中理
可喜也。
謹依其說。
畧爲改定
稍似勝前。
其所疑亂處。
豈止於此
更爲摘發
幸甚幸甚
止字釋義
盛說甚善。
必止不遷
在於中止字傍亦得。
大抵罪人
有甚精神
可以及此
下說處。
自知其病。
而不復自改。
惟俟他正論之如何。
務歸至當而已
以此意。
精采於可言處。
如何如何
此是老先生心學大全
惟此意不明於世。
學者偸薄日甚
可懼也。
座下
勿以鄙言而忽之。
加密察也。
集中不得不正處
示及如何
李明賚(祥奎)
惠問辭旨肫篤
此意何可忘也。
因審軆事康重。
冥翁集事
言之頭重
無似甚矣。
謬爲諸賢所強。
撫躳踧踖
借使冒沒
無益於敦事。
適足得謗百車
高明不諒此乎。
東隅之失。
亦足鑑矣。
豈容再失。
愚意此是本鄕士林之事。
只與本孫。
十分商量
無有異同
然後庶或可成。
不然
萬無望矣。
鄭重之敎。
至於一再
無由趍走。
得罪於斯文。
惶恐惶恐
李泰兼(炳斗)
公元712年
鏡湖之遊。
可謂盛矣。
續承左墨。
寄意肫篤
終始惠好之意。
令人僕僕也。
鹵莽之病。
吾輩通患
而索以單方
愈何敢與論於此
然愈之病。
則且座下誦之。
童年
有好意想
中間卻被科臼所奪。
又以貧病喪亂騰倒到今日。
枵然一空而已
究其病源
祟在不能終始之矣。
竊觀諸賢所以
可謂始之矣。
由是以終之一心
何患不及古人
此誠愈之所折臂也。
幸加之意也。
公元1903年
答河淑汝(漢徹癸卯)
器行
惠書
流年未逮
晩學之無得。
辭旨藹然
令人三復不已也。
仍審至寒。
軆宇康泰
庇節安吉
慰仰。
分外恩命
感祝無地
志業未致。
遽此癃病
自悼柰何
留心洲上遺文
無異於學禁中閉戶伊川書者。
曷勝欽仰
沙移計恐好。
然儻不添了晩年多事耶。
洲上嘗言。
寡欲之方。
莫如省事
此說殊可念也。
趙泰文(貞奎)
阻闊勢也。
伏惟邇來
經軆萬重
信從者衆。
區區瞻仰
年老無聞
頃年嘗與左右
大學章句
人之所得
乎天。
此人字義甚重。
無人察識
而惟左右吻然與之契合
前書中。
亦及之。
不以人廢言意可見。
何幸何幸
鄙人徒言而已
生而爲人
不能充人之名。
死亡無日
可勝歎哉。
見今人獸無分
而近有儒會於晉陽
此事於盛意
以爲如何
抑將付之無而已耶。
示及也。
答河殷巨(龍濟)
匪意貴价踵門
惠書入手
審省下學履珍裕。
何等慰仰。
知有遠遊之意。
此行何可緩也。
千萬勉力
酬君恩而副親志。
使吾黨
有光色也。
忠孝元是一理
仕學本無二致
釋氏猶云遍行三界
法性不壞。
况吾儒正法
豈有此閒忙。
千萬人中。
常知有己。
榮辱當前
利害交中
須以道義自處
勿爲流俗所動。
如何
如欲做正大英䧺
要不履薄臨深四字
以此自省切仰。
且欲詩。
學古詩。
鄙人詩。
何足掛眼
惟以紫東詩若干首奉寄。
覽到。
庶幾激厲處也。
俛宇大病凡百何如
必有多少規勉矣。
座下卓然樹立
使頭流之遊。
有辭於來武也。
與河殷巨
聞以大碩人湯憂。
千里返侍。
竊想其間
已復翔矧。
公元712年
左氏卒業
俛宇從遊之樂。
前日否。
及此勉勵
他日需用之資。
如何
愈慈節近幸支保。
幼憂俗惱。
不可形喩。
柰何
夏初有事金陵
轉到倭舘。
不能詳知敵情
然大槩不能無下陽之憂。
愈有一詩云。
聖朝綏遠
識者防微
漢虜覊縻可。
唐胡雜處非。
民情如水倒。
國論風靡
日暮波斯市。
行人歎息歸。
蓋述所見也。
漫以寫呈。
趨庭之際。
聊備仰誦。
如何
與河殷巨
自聞熊車東爲。
擬欲一書奉候
而多病無狀
又沒便未果
以爲恨。
未審莅鎭後起凡百
何似
敎勉之以讀書云。
愈聞之喜甚以爲鎭將讀書
足以爲國他日中興之兆。
未知吾令果留意此事否。
丈夫前頭甚遠。
及此強仕時節
明慮熟。
然後可以成就
許多事業
愼勿遷就等待
公退之暇。
整襟對案
養吾浩然之氣。
使衙童輩。
習誦武侯出師表
靜坐時使之歌詠於側。
潛心以聽。
如何如何
見今㹫羊滿野
仁人志士鞠躳盡瘁乎。
然必使吾胷中無愧
然後可以爲此
不待鄙言矣。
行年六十。
一事做得。
空喫了世人飯。
常恨其如是而生。
不如無生已。
近得放歌行數句。
漫以寫呈。
須諒此竆居苦心也。
與河殷巨
自聞歸侍。
每欲奉咫尺之書
以候起居
因循未及
以爲恨。
際玆仲冬
堂上康旺。
愈日與竆鬼相守。
但古之竆鬼
成人之名。
則不然。
載謗百車
可歎也。
然非竆鬼累我。
我實累了竆鬼
旋復喟然
吾令東鎭南圉。
所得甚事。
讀書庭敎也。
果能奉以周旋
不落莫耶
天下潰亂極矣。
及此休官時。
武侯盡瘁之志。
荊州運甓之勞。
以爲他日需用
如何如何
韓孝益辦得一園林
要與種種嘯咏其間
亦可爲消遣法也。
與河殷巨
公元711年
憂中閃接英眄。
黯然若不及見也。
居然歲且盡。
恭惟中起居候若何
利祿者。
千萬人力爭
吾以一身當之。
得之不亦難乎。
道義人。
莫與我爭。
千萬勉勵之如何。
愈奄經練期。
猶頑忍不死。
今年豊年也。
而滿室啼飢呼寒。
甚於去年
未知古之人。
如何而能竆不失義也。
春冰虎尾之戒。
可畏也。
韓令鄙夷我。
種種來顧
今又遠矣涉海
行色可念也。
公元1887年
答李大衡(斗勳○丁亥)
洛七遽爾不淑
吾黨之慟。
如何哉。
因便致慰而
不得
忽承左墨。
讀之。
一感一涕。
審省軆康重。
玉肖善乳。
慰仰慰仰。
洛七已入地。
恨不得臨訣也。
老人癃節。
近添落傷。
澒洞度日
成就後進
非愈所敢與聞
自己身心
尙此收拾不上
何暇諸人哉。
座下愛不知惡。
有此謬言
可愧可愧
求志之役。
謄寫殆半。
苦心可見
吾輩所致力。
在於此。
事力未逮
無以就緖
柰何
講規甚可欽仰
器汝接鄰
此事庶不至落莫
要以實心做去。
俾有實效如何
晦菴子所笑五字
儻無病根
晦菴子朝夕儼臨。
蕫督我勸諭我。
何嘗效他英䧺豪士嘲笑人爲哉。
尊嚴之地。
似恐作此口氣
不得密察如何
圈紙不敢領受
前對畧已言之。
歸而思之。
不是不是
愈是何人。
巍然講席
取人侮弄
愛我者。
當處我於閒地。
不當其所不能也。
非但貽累講席
亦將有疵議師門
默會是望。
與李大衡
公元712年
師門中祥已過。
仰之歎。
吾輩同然
况復座下一之誠。
尤別於人者哉。
際玆陽生
恭惟侍學元吉斯文之役。
隨時留意否。
惟以勿忘勿助。
節度也。
愈慈癠轉深。
菽水之供。
且將不繼。
柰何
近見湖洛人文字。
論道淵源
曰靜尤。
退陶則不數焉。
夷考
說。
則不過曰太極不會動靜
心是形而下而已
如是也。
所謂道。
非吾所謂道也。
宜乎退陶不見與也
退陶朱子也。
求之東方
一人而已
退陶作者
不求諸退陶
而曰吾爲朱子學者
何以異於郭崇鞱之拜子儀墓也。
嗟乎
理學不明於世久矣。
吾黨何人能爲退陶發憤
鞠躳盡瘁死而後已之心者哉。
不能無望於大衡諸公耳。
要近看得一二卷
能着於斯
千聖宗旨
瞭然指掌
而恨此精力已衰。
無以領會得也
答李大衡
內聖外王之說。
鄙說糢糊
後當更攷以呈。
示諭文昭殿議。
朱子意也。
無容更議
而但以此千古定論
則恐或未然
先王君也。
後王臣也。
曾爲君臣
便同父子。
義之正也。
逆祀之譏。
三傳之文。
旣如彼。
朱子之圖又如此
外此而別求一義。
則雖熟於俗情
安於私心
而其天命聖言之可畏何哉。
厚允之言曰。
近世回互於此禮者。
由不深知君臣便爲父子之義也。
父有君道
故易曰嚴君
有父道。
故禮云君父
此皆天之所命。
非人較計斤兩之地也。
且况天生物。
惟君代天理物。
君之所命。
卽天之所命也。
天命
可逃乎。
有見於此
則諸說之繳繞
不難辨矣。
厚允
蓋有所受。
而今示諸條。
亦有根據
此當不主一邊。
平心徐究。
要得義理之正。
不可卒乍剖判也。
盛錄方在彼。
日間討來
付墨洞或龜平便矣。
俯諒如何
與李大衡
亢旱無前
恪詢省軆若何
天灾流行
想無此疆彼界。
憧憧底心。
尤非平時比也。
老人癃節奄奄
又此大無。
闔家嗸嗸
顧此悠緩不料生者。
溝壑固宜。
天民盡職者。
何辜于天。
仰屋長吁
不堪向人道也。
昭穆說。
當初未及詳考
而謂座下誤引師說
今見所諭諸條。
有來歷。
兄弟各爲一世
先儒定論
昭穆一位
先生時議變通之說也。
變通之說。
認爲千古不易之典。
則未論義理之如何。
終恐未安。
所以不敢遽信也。
可疑者。
兄弟各世。
昭穆之永紊。
一也。
屬稱之無倫。
二也。
祖曾高之或遽遷。
三也。
後聖如作。
此當如何究竟
以此擧似於鄭兄。
鄭則但曰昭,穆。
只是廟中名目
不可推之於人倫之序。
此亦未敢信其必然
不敢索言相難
或恐因此
更致也。
答目。
欲使兒輩抄得。
然後送之。
而適此君歸路
訪。
不可失便。
謹付之。
綜要看得幾篇
空留此屢月
不能着手而付之尊所。
至今耿耿
公元1891年
與沈讚益(相麟○辛卯)
舊誼兼新好
私切自附之幸。
白眉初筵言笑
罔非德義藹然
御者一宿旋發。
悵悚交至
伏惟寒沍
晨昏餘棣軆湛重。
致敬及諸從輩。
向學惟勤否。
人家子弟
苟有向學之心。
便是好消息
爲之祝仰。
愈當此歲底。
百感弸中
有甚一分他况。
但胤郞在傍。
文彩聳動
得不世之和璧
難捨置。
竢數日後。
命送爲計耳。
公元1900年
趙良彥(昺澤○庚子)
歲前行適交違。
至今茹悵。
新年書字字是肝膈語。
感荷曷喩。
仍審際玆。
天眷孝子
春輝日長
寒微感。
趁當復常
以是仰祝。
老病無狀
兒孫輩多不健狀。
甚悶。
示中推借之意。
令人媿汗
龍華會
豈不盛哉
但恐此狀。
穢了佛頭
柰何
洲上集。
學者無意退陶學則已。
如其有意
此集不可不觀。
此愈所以眷眷同志者也。
然人見不同
嘵嘵者滿世。
蓋人皆曰理氣不可偏主。
而此老以主理宗旨故也。
學不主理
所學何事
足以晦菴之笑也。
綜要一袠
非敢忘也。
被人所掠去。
且恐左右爲時俗所撓奪也。
泰文諸公
殊有讀書氣味
爲之欽歎
種種遊從否。
心理云云
無足多辨。
自心之未發而言。
則氣用事
故曰心惟理而已
自心之已發而言。
則氣用事
故曰心合理氣。
或者陽明說爲話柄
陽明認氣而爲理者也。
吾儒合心與理而一之者也。
可比而同之也。
於此
未敢與人相難
惟賢者故發此耳。
契中托名
私分榮矣。
鄙人年最多人甚劣。
此將柰何
諒之。
置之諸賢之後無妨耶。
伴𩿨亭重修
勝事也。
韻語從當攷實拚和耳。
公元1890年
答沈泰元(相吉○庚寅)
一旬周旋
尙聞餘香。
又承惠書
寄意勤摯。
可感也。
恭惟起居萬重
心經發端矣。
常常諷詠
要做歲月課程如何
有餘力則以學文則字。
有力
加意焉。
日月冉冉
禫期且近。
痛隕何喩。
致敬,建七徒喫苦
無所啓發
鳳秀未必長格。
深愧其家庭付託之意也。
公元1896年
答沈泰元(丙申)
令從氏司果公喪事
痛悼何言。
溫雅眞純
今世未有
不勝喪。
尤爲之衋然不已也。
竊想友于所推。
何以堪抑。
際承先施
仍審同堂諸節無他故。
以慰仰。
公元712年
今年過歲麗澤堂。
旬間入屛樹
見良彥家冠子禮。
望間始還栖耳。
花山義聲甚壯。
而晉陽事
可謂千古奇絶
然但恐未能善後
愚嘗與人有詩云。
士爲綱常謀。
非先社稷憂。
義名豈不善。
揣分亦堪愁。
未知此意如何
如今只合斯文
誓死盡心
自是一副當道理。
騷屑無人擔夯做去者。
浩歎柰何
宋彝卿(宗翼)
猥蒙惠書
副以名理之論。
顧此淺劣
何以獲此。
感愧自已
書後歲改
伏惟經軆連重。
白眉公近候何如
每見古家子弟纔失勢
便隕穫不能自存
甚可懼也。
士竆見節義。
十分着意
是仰是仰。
老病轉深。
無足奉浼
三峯答目。
妄以己意。
畧注其下。
還呈。
覽至可悉。
自顧空空
無所知識
肆然爲此
不自量甚矣。
况今議論潰裂
無所告語
柰何
公元1887年
答權舜卿(雲煥丁亥)
公元712年
立春日
松谷惠書
迺至月出也。
寄意勤摯。
令人感僕。
但無便未及謝。
適子中諸賢過此。
知有蕭寺之會。
甚盛甚盛。
羣居觀善起居何如
艾兄亦何如。
講授之際。
爲樂可想。
歲初
以慈患澒洞過了。
今則兒以腳部之痛。
一望不省人事
傷虎餘膓。
無以自定
非不願赴。
然旣失期會。
所處如此
恐是造物憎我無狀
使之自外羣賢叢裏也。
悼歎曷已。
山陰一區
自思湖以後
寂寥百年
幸得諸公
以續先輩遺風
攢喜不容已也。
權舜卿問目
 心自心理自理
心與理。
似是二物
其實則理外更別無心
心與界至
如何說得分明
心與理。
固一也。
然自其理在氣上而言。
則謂之心。
自其心之本軆而言。
則謂之理。
所謂心自心理自理
曺敬伯(瑛承)
病廢多年
自分見棄於人。
而迺者。
令胤昆季
跋涉遠道
誠力懇篤
手命鄭重
寄意如山
愈以何人。
得此於君子
三復感悚
不知所以仰對也。
不學先衰。
滚到今日。
昔年從遊洲上
畧聞主理宗旨
信道不篤。
若存若亡
每對經儒學士
慚愧無地
不審尊兄何所聽聞
爲此過當之敎也。
世之爲人師表者。
非有名位
則必有學問深邃
而愈於是數者。
無一焉。
雖欲當此任。
其可得乎。
愚於胤君。
只使勸讀太極圖說,西銘
以求古人路脈
因令還侍。
雖非遠託之意。
愚之自處之道。
實所固然
幸勿過咎
答姜洛中(永祉)
新年獲奉惠書
就審晨昏唱喏萬福
孫婦蒙庇多祉。
慰仰。
愈齒益加而病益深。
自分餘日無多
牢落竆巷之歎。
座下猶然
而况癃廢無狀者乎。
孫兒不學自長。
今得依歸甥舘
庶幾培養得他耶。
大抵兒輩初出入。
是他最初開眼處。
千萬警責。
有方向也。
公元1892年
文子武(載孝○壬辰)
惠書
審棣候萬重
昆季征邁
講學不怠
慰仰。
衰謝無餘地。
貧病如此
自悼柰何
季難之意甚善。
然顧此空空
有甚力及人哉。
不敢當不敢當
俯詢禮意
悤悤未及細考。
然從夫服。
何論姑在與否。
愚意舅姑從時制從服。
適孫以下
從經禮服朞似當。
鄙家本依此行之。
前罪人之居喪也。
鄕里知禮者以爲論禮似當如此
行禮則不可。
時王制禮。
何可違也。
只得家禮行之。
主婦則姑雖在。
主人之妻。
主婦
有何未安。
有何二喪之嫌乎
父在母喪。
猶有朞年後朔望奠。
我東先輩如此
而况幷有喪。
母先亡者乎。
未練伸母服三年
不是
安永瑞(相琦)
無狀
無足比數於人。
而乃仁恩
與之書而繾綣
之。
自顧此物。
何以得此。
感愧良深。
審際玆竆聿。
軆宇萬康
何等仰慰。
老病轉深。
奄奄待盡
平日交遊
零落殆盡
時或少年來訪
所居荒涼
無以應接
胤君泥濘遠涉
其意不偶然
未免實來而空往。
近思所詢。
可謂近裏着工。
而𥌒見無以人意思。
亦可愧也。
吾輩俱老矣。
逢着未可期。
回首東雲
曷勝悵然
公元1902年
答許明彥(鎨○壬寅)
山海茫茫
聲問不時
尋常熲熲
鳳圭來。
卽承惠書
就審軆事康重。
何等慰仰。
愈年益多病益深。
自歎何喩。
此君才質非常
苟能留意於此學。
長進可望
鄙人空空
何足啓發得他。
今世波蕩
異說啾啁
甚可懼也。
只爲渠說孔門敎人文行忠信
此等說。
似甚冷淡
而外無別方法
種種提警之如何。
答河孟汝(憲鎭)問目
世或以太動靜
必欲屬之於氣。
此恐未然
朱子曰。
動卽太極之動。
靜卽太極之靜。
可以太極動靜
屬之於氣乎。
動靜太極者。
非謂太極不動靜也
太極固自動靜
而若以動靜
便謂太極
則是認方圓
天地也。
認愛恭爲仁禮也。
鄭子上書。
尤極分明
豈有矛盾
動靜者。
氣也。
動之之者
理也。
湖中先輩說。
退陶法門
不敢勉從。
動之靜之。
恰似有機巧爾。
邵子曰。
用起天地先。
軆立天地後。
退陶所說根本也。
此理也。
有動有靜。
有軆有用
所謂精粗本末內外賓主也。
木之喩。
未稱停。
木之可梓可輪可以犧尊
木之理也。
可輪也而斲之爲梓。
可梓也而斲之爲犧尊。
恰似告子杞柳之說也。
不敢多卞也。
五殊似餘。
二實似欠。
而二五只是一氣
故曰無餘欠。
精本可此。
粗末可彼。
太極只是一理
故曰無彼此
實之義。
詳考通書如何
熊氏說未瑩。
不敢從。
豈有消滅
天地萬物消滅盡了。
天地萬物之理自在了。
可謂天地萬物消滅
卽理消滅處也。
朱子所謂無物之前者。
爲是也。
或說殆沒着。
理與氣不相雜
相離
形而上下。
是就不相雜處言。
器亦道。
道亦器。
是就不相離處言。
通看如何
以不相離言之。
則雖曰理亦氣。
氣亦理。
亦無不可
中正之義。
圖解詳之。
質幹二字
遽難領會
後當商量
答朴致宗(鍾權)問目
 朱子人心之說。
蓋屢改易矣。
云子靜說也是
者。
乃去短集長之義。
雖謂之有得子靜
無損朱子
子靜認人心。
朱子有異。
子靜了道心。
專主人心作用之。
其云人心全是不好者。
推尊人心也。
非得惟危之本旨
然當句意則亦是。
朱子取之。
說得精。
 道心
性命直遂底。
卽其端而推本
故曰原。
人心
亦非不出於性命
以其因形氣橫生
故曰生。
一原之理。
亦撘在氣上。
而理自理氣自氣。
理爲之主。
氣不用事
恰似無了
不可和氣大本
自是有萬不齊
則烏可謂一原
根本已然
朱子鄭子上曰。
昨答李通書。
卻未瑩。
是。
 虛靈知覺
亦可以合理氣看。
然此一而已者。
單指理言
其下不同處
合氣而論。
釋氏
以氣之無形。
爲虛。
擎拳竪拂以觀之。
運動作用
爲靈。
運水搬柴以通之。
吾儒。
以此之無形。
爲虛。
以此理之至神。
爲靈。
以狀心之軆段
所以爲儒釋之分也。
下段論儒釋之分。
甚是
合理氣及合氣而論一節
更商如何
吾儒所謂虛靈知覺
理言
所謂虛靈
知覺
以氣言。
如是判斷恐好。
 誠是天道
是人道。
二之剛正中。
聖人之誠。
二之直方大
學者之敬。
故分聖賢而言。
是。
 程子以容皃辭氣言緊於學者用工
謝氏心不昏昧之謂狀敬之軆段
成德根基
程子主一之謂徹頭徹尾
致敬之道也。
恐然。
 勿忘便是敬。
何嘗忘也。
存養已熟。
則不着力而敬自存
所謂忘敬也歟
存養熟則如此說亦得。
未及熟則恐不當遽言忘敬。
公元1891年
周興(致佑○辛卯)
卽承惠書
就審靜軆萬重
何等慰浣。
舍觀趨向
無外走之患。
然此一事
苟非十分着力
何能做得。
眞如一生悠泛。
白紛無聞
可爲後輩戒。
何足使人觀感
每見少輩。
只說了眞實心地
刻苦工夫一句而已
世間萬事
須臾變滅
無足介意
惟此一大事業。
自家分內事。
未知何人能辦得此。
秖自咄咄書空而已
權子厚(基德)
得尊書。
詞理俱到
令人欽服
更惟經履
履玆日新
區區願聞。
凡事不能自致
痛泣何喩。
自覺神精日退
見今喉窒。
不能作聲
不久世耳
俯詢禮疑。
愈何敢與論。
盛意不棄
畧此一二。
  別紙
 禮練後。
無廢上食哭之文。
寒岡云云
小祥後。
退溪以爲不當哭。
漸殺之意也。
寒岡說。
亦此意。
然旣爲祭奠
不可不哭。
已有諸先生定論
擧世通行
不容更有佗議。
 衰是喪中常持之服。
(止)寒岡可疑
練其功衰
禮有可據
先輩正服不變之說。
只練中衣
非禮意。
嶺中禮家。
皆練衰云。
 朝祖祔祭禮也。
紙牓行之無妨。
宗家廟遠。
則自喪家啓期宗家
宗子具由告廟而已
設紙牓朝祖未安。
 上無施薦之文。
下卻言去薦何也。
古禮人之將死也。
廢牀而薦。
反本之義也。
國人不用牀。
又未聞正終于薦
此去薦云云
自歸虛文
大斂設牀施薦。
固當如儀
公元1899年
宋仲實(殷弼己亥)
新年惠書
厚意何可忘也。
謹惟省體連康。
慰仰愈神精日就枯落
收拾不上
自悼柰何
希齋想不寂寥
種種屨及
課子讀書
田園不至荒蕪
亦晩暮况味
用此爲節度如何
理齋次韻
昏廢不敢
他日更登其所
當致篔簹之感矣。
答金孝極(在洵○己亥)
奉承惠書
審體宇康泰
且以明日加冠于賢器。
禮請謬及於此狀。
老病
不堪事。
敢不趨命於衆賓之後
午後當抵麗堂矣。
李晦周(根鎬)
雪中隱几假眠。
淸詩入手
兼以酒肴
所謂賞心事。
何感如之。
日煖。
要與韓厚昌。
月溪雪後光景計耳。
月浦公碣銘。
使小兒輩寫出。
誤書不成樣。
所謂文字陳腐堪讀
恐不入於精詳之見。
梅韻
寄意甚摯。
讀之歎賞
小詩亦可誦。
二絶以呈。
一笑如何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