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x 页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行状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82H 页
紫东李公行状
公姓李。讳正模。字圣养。铁城人。紫东其号也。始祖璜。中世至讳伯。仕丽末。官右军总制。见国事日非。弃官遁居于宜之世干村。生讳乙贤。我 太祖二年。除少监。托病不就。后五世。至讳孝范。通礼院引仪。生讳旨。判官。号柏庵。壬辰之乱。与伯氏贞义公。从鹤峰金先生于晋阳。多所赞画。生讳曼胜。教官。有忠孝大节。生讳锡生。奉直郎。生讳景润。承仕郎。历四世而至讳贤宾。寔公之祖。有隐德。生云逵。娶士人姜理钦之女。 宪庙丙午。生公于石谷里第。公生而姿禀颖悟。才调绝伦。甫学语。见风起。问曰。天有口嘘息乎。又问众星。皆有家乎。何相率而西去也。闻者异之。五岁而当秋夕。家行节祀。公衣斑斓。从后参拜。傍人讥之曰。斑衣儿。向天拜乎。即愤然脱斑衣。纳诸污中。践踏之曰。我以失礼见笑。焉用此衣为哉。其羞恶之心。天植然也。家有他儿。读解蒙集句。从傍而悉通之。至鹤舞长天外。龙飞大海中之句。喜动于色曰。此句最好。六岁姜氏见背。继母安氏入。即承奉无间于己母。尝晨谒母。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82L 页
母偶未颔可。即恐惧。席藁请挞。母笑谕之。乃止。是年始上学。发语惊人。才读小学。辄以九容九思。为为学要诀。念念不忘。性不喜卧。父母或虑其羸悴生病。强令就枕。少卧辄起曰。卧则心不安。与其身不安。不若心安为安也。家居诵读。不待父师程督。而俛焉日孜孜。不敢少懈。应对拜跪。温恭顺恪。见之者已知非凡儿矣。稍长。以亲命。就学于其姑夫朴晚醒之门。辨经摛文。藻思大发。晚醒尝曰。此儿吾之畏友。自是还往五六年。文章见识。卓然为东南之秀。而其闇然自修之实。则知之者亦或鲜矣。丙寅加冠。见晚醒。晚醒作字辞以祝之。既迎妇。谓非礼。无以为家。至如万福安置等节。亦欲依家礼一一行之。大人公曰。仪文末节。吾不屑也。略细微敦本实。父子之间。蔼然仁孝之风。而闺门之内。森然法度之言也。丁卯。筑小斋于紫微山下陶唐之谷。颜之曰紫陶。又曰陋室。晨昏外。日游处其中。左图右书。栽花种竹。盖将老焉。闻新安李寒洲先生。学有渊源。深得朱李宗旨。不远数百里。徒步往从之。寒洲称之曰。实践精思。吾于李君。见之矣。时公以亲志。黾勉于举业。而既屡举不中。退而作释游文以自解之。甲戌春。约同志讲会于方丈山寺。夏赴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83H 页
金山东堂试。声誉菀然。有专场之望。考官要欲擢置榜中。使之通券头。公笑曰。吾耻为呈身举子。纳券即起。秋。以事至洛。见时象不佳。货农家辑要以归曰。吾欲以此养亲。遂决意废举。大人公亦许之曰。汝有和靖之志。则吾当为和靖之母矣。自此公之志益坚。而学问益专一矣。公之友郭钟锡鸣远。尝劄平日疑义。质之于寒洲。名曰贽疑录。录中盖多心性理气之论。至是得是录。校写一通。涣然自信曰。吾今日始识寒洲面目。冬。遭继母丧。水浆不入口者累日。时当盛寒。而日终日于殡外。衰麻不释。哭泣不绝。邻里莫不感动。葬而有疾。而非病甚也。朝夕上墓。风雨不废。旋以大人公命开素。蔘朮之饵。腥腻之味。随进不却。然每曰。心所不安。食不知味也。夫人出欲诊视。辄挥手不许坐曰。礼防何可犯也。竟却之。见大人公有忧色。则为言儿无重虑。愿父安焉。大人公不忍作忧戚之色。将革也。夫人始出见。伏泣于前。公犹正声曰。此岂丧者事乎。因顾曰。吾之未了之孝。君其代而终之。命之退。呼诸弟谓曰。善事老亲。既而命曰。正我卧。我将死。曰。卧已正矣。即悠然而逝。年才三十。时乙亥冬十二月十七日也。家贫。殡于山。讣至。远近士友莫不失声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83L 页
相吊。或有为之服者。以明年丙子三月日。葬于唐洞某坐原。鸣远实经纪之。会者若干人。皆当时名胜。既又命愈以状德之文。呜呼。愈忍为是哉。忍为是哉。呜呼。公状貌不踰中人乎。而气节则壁立千仞也。胸怀则一条清冰也。资质之美。已迥出等夷。而其志则曰士不学则已。学则当学圣人。自童稚时。律身严厉。群居终日。正色端坐。惰慢之气。不设于体。嬉笑之声。不出于口。宁隘。而不为不恭也。宁简。而不为苟合也。虽童孩朋旧。不敢加之以慢语。乡党长老之至其门者。莫不肃然。其为学也。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谓心之为用。神妙不测。驰骛飞扬于顷刻之间。若不主乎一。无以为吾身之主。而统万事之纲。事之为物。头绪不同。纷纶杂错于日用之间。苟不判之为二。则无以正吾心之用。而察舜蹠之几。于是作一二斋记以自省。一者何也。程子所谓主一无适之谓敬。是也。二者何也。朱子所谓智属乎两。是也。于此。可验其涵养省察之实。而其用工节度。则手写朱夫子读书法。号曰传神诀。小符书十二辰。篆心字于中。为逐年逐月逐日逐时程式。于小学则自洒扫而至于隆师亲友。于大学则自格致而至于平治天下。列之为纲。引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84H 页
古今嘉言善行以实之。四勿之目。置簿如右。为一生受用之资。虽未及成书。而断然有事斯之志。以至徐迈野容思集说。亦尝抄得而佩服。日必有记阴晴寒暑之节。读书讲论之实。靡不毕载。而吾过录。所以记其过也。推扩录。所以广其善也。昼而徵之于妻子。夜而验之于梦寐。盖无一时不学。而亦无一事非学也。其见乎行者。持己以敬。处物以义。身若不胜衣。而勇于就善。言若不出口。而辨于析理。温厚而有狷介之性。雍容而有直截之气。地有恶名。则回车必避。人非同志。则箪食必辞。世方哗然以固滞讥之。而公且毅然不顾也。步趋起居。安徐有度。夏月群课。炎蒸热铄。而同椠者。未见有欠伸裸裼之事。千里徒行。困顿憔悴。而联筇者未见有惰怠偏倚之时。尝过湖西。湖中流辈。见公之非常人也。始欲以戏谑试之。及对。不敢出一言。退相谓曰。对此人。不觉敬心自生。其容皃辞气之间。感人有如此者。雅有山水之癖。所历名山大川。游览殆遍。遇会心处。辄胸襟浩浩。飘然有出尘之想。所居斋后。洞壑深邃。可以盘旋。公爱之。筑小坛。名之曰风咏。郡有水回斋旧址。水石明媚。暇日携酒。啸咏其间。顾谓从者曰。学者有临深履薄之意。则自有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84L 页
凤翔千仞气像。平居未明而起。盥栉衣冠。定省惟谨。退坐书室。几案必正。书籍器用必整。饮食则蔽膝盘坐。不作匙箸声。衣服则务要洁净。不取华美。尝至人家。食饼而美。作诗而痛戒之。或出入。家人患无服。则曰吾闻君子。质之以忠信。文之以礼乐。未闻以服饰为文也。其在亲侧。怡愉婉谨。不少违拂。亲之所好乐好乐之。亲之所憎恶憎恶之。一体为心。靡有间隔。虽游学于外。其心常在于亲。起居寝食。未尝顷刻或忘。如公者。真古人所谓听于无声。视于无形者欤。最后西行。盖在于遭故前数月。而归路遇独木桥。忽心动不能渡。作渊冰诗以戒心。至诚前知。此其兆也。岂偶然而云者哉。诚于祭祀。齐戒如礼。凡于水土嘉味。非荐不食也。教诸弟。不甚责厉。而自底规矩。不问可知为乃兄之弟。与夫人不亲授受。待之以宾礼。规之以友道。宴安之意。不形乎动静。情私之感。无介乎容仪。尝题闺楣帖曰。齐家造端。古云其难。不有闺门。吾何以观。观于此。公之为二南。可知也。读书之法。一依朱子成说。自小大学。以至易史记。循环熟读。而于论语则四三年不易佗书曰。操存涵养之实。无过于此书。如洛闽全书溪湖遗集。无不潜究。而才思明透。虽文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85H 页
理肯綮处。自然融释。尝曰吾读书。别无可疑。见人有疑难纷纭者。必默然参听。徐以一言而剖决之。人皆服其理到。又以口耳为戒。未尝轻发于言。为文章。不露锋颖。务为含蓄。温然老成之文。蔼乎仁义之言也。然尝谓著述。俟五六十为之未晚。蕴而不发。凡有所感。一于诗发之。忠厚淡泊。终响铿然。世之以能诗闻者。无不敛手就服。以为近世无此作。笔法则拙于外而工于内。有时挥洒。心与手应。天然有自得之妙。岂非所谓德性相关者欤。其发诸议论。则曰江右学者。不能长进。格致不足故也。暗室之中。必正冠危坐曰。君子之学。自谨独始。又曰。人心至危。斯须不戒。则不冰而寒。不火而热。堕落万仞坑堑。真是生死关头。谨于威仪。虽细微事。不敢放过。人或规其烦琐。则曰居敬守正外。吾不知有许多巧饰。治家以严为主。戒在亵狎曰。处闺房。当凝重如山岳。深厚如天地。又曰。孝衰于妻子。戒之哉。论治平之道。则曰天道尚刚。日月尚明。君道体天。明与刚而已。刚则不挠。明则不惑。又曰。帝王之学。莫过于无骄。极言之则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是也。此皆公之所得于大学者。而愈之所与闻于公者也。愈于公。从游之久。实有友道。有怀则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85L 页
必言。有得则必告。未尝不尽情焉。始公之丱角也。见行步。必展开了手指。愈规之曰手是使物底。今展开了。似近于无用。公悚然起敬。不复为也。晚以寒洲之说。反复辨难。始若参差。终底烂漫。观于甲戌书。可据而知也。呜呼。人人自圣之弊。习俗皆然。公独虚己以受人。非君子之量之洪德之进。能然乎哉。愈自哭长子来。索然无意于人事。而一日闻公病甚。即冒雨雾。徒步往见之。公犹绖带。拜稽如礼。留与卧起曰。吾于死生。确然不动心。孟子曰。夭寿不贰。修身以俟命。吾庶几焉。偶语及颜子仁而不寿曰。学者。只患仁不及颜子。其寿不寿。不须论也。案上有语类草本数卷。盖病中手写者也。岂所谓一息尚存。不容少懈者欤。有一学者。来问直而温之旨。公蹶然曰。人生也直。直者生。不直者虽生。非生也。愈心以为此朱夫子临终之言也。君言之若是警切于此。何也。其有所感于中耶。叹息而归。未几公殁。殁之前一日。忽不扶而正坐曰。吾久不读书矣。因朗然诵学问之道无佗。求放心而已之句。音韵满一室。傍人见其目。光闪闪射人云。呜呼。君子曰终。公其得之矣。有文集若干卷。足以传后。配昌宁成氏。有贤行。生一女适八溪郑龙铉。呜呼。我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86H 页
东自退陶以来。道统始明。群贤相望。莫不以洛闽为准则。然独于理气心性之说。尚多听莹者。公早年。已有志于退陶之学。而未得要领。徘徊于文章声诗之间。及从游寒洲。获闻主理之旨。又得湖学辑成以折衷之。然后始信陶山一统。昭如日星矣。意者。天之生公于世衰道微之日。似不偶然。而柰之何天不假年。大业未究而一朝止此。岂皓天之不复而气数之使然耶。君子之忧。于是乎无疆矣。然天以仁义礼智之德。全付与公。而公能全而归之。公其无愧于天也夫。
养性先生都公行状
养性先生都公。年二十八。殁于世。南冥曹先生。许之以知己。德溪吴先生。推之以先生。苟非之才之德之盛。安能致此。呜呼希矣。先生讳希龄。字子寿。星山人。先生生而德器充然。才调出人。时郡人郑塘谷先生。倡率后进。卢玉溪,吴德溪,梁九拙,林灆溪,李青莲,姜介庵诸贤二十馀人。皆出其门。先生与之齐名。又得南冥先生而依归焉。二十二岁。擢 殿试及第。朝廷贺得人。乙丑。以正字。有 特旨趋朝。俄升弘文馆著作。郑药圃,奇高峰,郑西川诸先生。皆折辈行推重之。未几。除奉常寺奉事。九月。呈辞还乡。赋遂初也。药圃,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86L 页
德溪率诸公。出饯江上。作诗深致惜去之意。丙寅。以疾。终于寝。命也。葬于郡北柏洞负坤之原。从先兆也。有诗什若干。仅传于世。先生之先。有讳陈。丽世封星山君。子孙遂为贯。自是赫世卿相。至讳殷。文科县令。讳汝和。典翰。讳永昌。生员教授。讳兴佐。训导。讳得麟。进士。先生五代祖及高,曾,祖,考也。妣冶城宋氏。生员熙女也。 嘉靖己亥。生先生于咸阳之九罗里第。先生配庆州郑氏。参议起门女也。贞静端淑。克配君子。生一男敬孝。 英陵参奉。生二男长圣钦军资监正。次圣俞别提。二女河渊尚,柳培根。圣钦生五男。颎,顗,顼,颖,𩐳。二女郑芬,成泗泳。圣俞生三男。頙,頠,颂。一女朴缵。颎生二男。卫商别提,卫周别提。顗生三男。卫夏,卫成,卫武。二女徐时望,金以谨。顼生二男。卫汉,卫邦。三女权甲亨,金尚正,李昕。頙一男时元。一女郑岐周。頠二男。时遇,时进。四女宋挺斗,崔启章,陈三,郑再昌。颂生五男。时衡护军,时遂,时重,时逸,时佐。二女李泰桢,柳梦龙。内外男女子孙数百馀人。多不尽录。先生后孙载均。奉家状。请状行之文曰。先生以大有为之才。官才六品。寿未三十。中经家𥚁兵燹。嘉言懿迹。散失无馀。愿吾子。一言以发挥之。愈作而曰。余何言哉。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87H 页
先生之文献虽不传。德溪先生日记年谱在焉。足以徵信。且当时诸先辈所以推重先生者。出则公辅之器也。处则斯文之望也。而年止于此。岂非千古之恨哉。愚于是有一言焉。昔柳子厚志其先人言行。而叙列交游诸公。其意深哉。古语云。不见其人。见其友。为先生后者。用子厚已例。系先生之朋友于状后。则先生之文章德业。亦在是云尔。
赠司宪府监察大瑕斋金公行状
昔我 昭敬王时。国有龙蛇之厄。岭之南。秉义殉身者。磊落相望。宋泉谷,郑佥使。死于东莱。郭存斋,赵大笑轩。死于黄石。此皆封疆之臣。守土之官。其死也固其职也。如大瑕斋先生金公。一布衣也。无所受命。甘心于取义。之死不屈。尤何其壮也。按公商山人也。讳景谨。字而信。自号大瑕。盖取大玉不掩瑕之意也。公以 明宗己未。生于丹城法勿里第。天姿颖悟。志趣非凡。考三足斋公。甚奇爱之。长肮脏有志节。沉深好学。闻觉斋河先生沆。得山海夫子敬义之旨。从而学焉。讲小学。订仪礼。尝慕南秋江文清之为人。而悲其被𥚁于泉壤。作赋而吊之。其素所蓄积有如此。所与交。盖当时名贤。而其文章节行。与吴思湖长相上下。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87L 页
朝廷闻之。拟以台职。而人有惎之者。未果。崔简易岦。当世巨匠也。文章简古。知者鲜矣。而公独心好之。其为晋州也。往见之。以诗示意。简易叹赏以为知己也。岁辛卯。知岛夷之将乱。遗书方伯。请为阴雨之备。方伯以骚动人心建囚。公在狱中。读书不撤。既而以舆论得解。翌年。岛夷果大至。人服其先见。公与从子佥正应虎。移檄倡义。与郭忘忧堂。声势相倚。时鹤峰金文忠公。为招谕使。 启闻于朝。请褒其劳。丁酉再猘。公自星州省楸于故山。路出三嘉兔洞。猝遇贼。贼见公奇伟。欲生降之。怯之以兵。公不动曰。汝我国之雠贼。我岂容为降虏乎。贼遂挥戈绝缨。公正冠愤骂。遂死之。年三十九。贼相顾嗟叹曰。此义人也。不可以委壑。掩其尸。立标识之。以文祭之。有殷之伯夷。未之天祥之语。乱定。吾乡李芦坡屹得其处。以通本家。士友会葬于古安洞先茔负辛原。事在韩孤松大器所撰首阳王传及李云囱时馩丹邱邑志。呜呼。使公得其位而行其志。其夫子所谓临大节而不可夺者欤。公古文章大家文籍甚富。而并与公渰没于贼。惜哉。公之先。出新罗大辅公阏智。历四十馀世。至高丽甫尹讳需。始受贯。入 我朝。宝文阁直提学丹邱先生讳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88H 页
后。于公为六世祖。五世祖讳张左。正言。讳贞用。博士。讳光砺。进士。讳达生。翰林。号水晶堂。讳浚。进士。即三足斋。寔公高,曾,祖,考也。妣江阳李氏。仁培女。配晋阳河氏。校理瀣女。墓双坟。继配密阳朴氏。进士天佑女。墓巨洞壬坐。无嗣。以仲兄判官景讷子应翼为后。佥中枢有一女。适崔鸣虎。义敏公堈子也。 今上某年。士林上言于朝。 特赠司宪府监察。日公后孙乃铉,永蓍。持公实纪。命余以状德之文。呜呼。公之殁于世。数百年馀。声迹寝微。著述无传。惟思湖送朴君还乡诗曰。大瑕年前死于兵。又曰。天球夷玉尽入地。天意冥冥徒盖覆。注曰。大瑕倜傥有义气。好善业文。遇贼不屈死。夫思湖。即公之知音也。燕南曲终之筑。往往发于言志之间。公之英毅倜傥。风神气魄。于此槩可想像矣。藐玆后人。何敢赘言。只据思湖诗与辞及先辈赞述之言。叙次为状云。
一轩河公行状
河。晋阳大姓。上世有讳楫。高丽名臣松轩先生谥元正。晋川府院君。元正生讳允源。号苦轩。大司宪晋山府院君。生讳自宗。号木翁。兵部尚书。 本朝赠左议政。生讳洁。大司谏。世居馀沙里。与仲氏文孝公讳演。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88L 页
俱跻清显。两亲皆八耋。为作具庆堂。岁时佳节。上堂称寿。一时荣之。生讳枢。中训大夫。生讳仲山。司直。生讳起昆。忠赞。于公为高祖。曾祖讳瀚。以行义。 赠参议。祖讳公孝。考讳溍。文科官执义。即台溪先生。享宗川祠。妣瑞山郑氏。副护军霖龙女。以 崇祯甲戌五月初二日。生公于晋之省台洞。公生而眉宇颖秀。聪明绝人。三四岁。先公书百馀字于壁上以教之。时呼某字。则口不能言。而辄手指无一漏。赵凤冈㻩。过之。试问此何字最好。公指父母字。盖其孝爱之发乎天性者如此。识者异之。六七岁。文理骤达。十岁。就外傅。发语惊人。十三。以亲命就学于眉叟许文正。时文正流离于宜之阇崛山中。僦屋而居。人不甚知之。公躬执洒扫之役。攻苦食淡。未见有厌倦之意。文正称之曰。此子不耻恶食。可与之道矣。及归。手篆思无邪毋不敬六字而赠之曰。为圣为贤。要在是矣。公佩服不已。己丑。陪先公上洛。拜文正于涟上。时一宰相见而艳爱之。求以为婿。先公以其权位太盛不许。公意亦不愿也。文正闻之以为人所难及也。即冠。出入于谦斋河先生之门。获闻山海旨诀。居家惟以养亲读书为事。声色纷华。淡如也。人或劝之应举。亦不屑也。先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89H 页
夫人尝患轮疾。疾渐㞃。公斋沐祷辰。愿以身代。移时得苏。又有生雉之异。人以为孝感。先公立朝。以直言忤当路。家食累年。忧愤成疾。公左右就养。惟意承顺。常言古人一日养。不以三公换。不幸戊戌。先公考终于家。初终凡节。一遵家礼。及葬。庐于墓。啜粥哀号。三年如一日。墓下村氓。亦皆感泣。虽祁寒盛暑。迭次夜直。服阕。慨然曰。已无及矣。惟继述。是人子之职。于是谒墓道文于文正。文正许之。又书四勿箴主一铭以赆之。其始终惓惓如此。芹谷李公观徵。以道伯。伐石于庆州。输以为碣。因书其铭。以契分之厚也。先是。行状成谦斋所撰。癸亥文集梓。姜雪峰柏年序之。役毕。献寿于先夫人。儒林咸歌咏之以为续具庆堂故事云。李公荣震诗曰。丽牲著德古来稀。剞劂扬光尤所稀。两役才成又上寿。如君诚孝见闻稀。盖叙实也。时先夫人春秋八十五。是年十二月初四日捐世。初终一如前丧。明年。祔葬于先公。又庐墓终制。以一字书绅以自戒。要无忘乎文正主一铭之意也。文正之丧。为之服师之服。自是尤无意于荣途。以训诲后进为己任。常语学者曰。吾家宗旨敬义而已。著述程朱大训具载。未必叠床也。训子弟曰。吾先人以忠孝传家。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89L 页
汝辈其念之哉。 肃庙丙寅九月二十一日。易箦于正寝。享年五十三。远近嗟惜之。十二月。葬于久遁潭先茔左麓。遗命也。公讳海宽。字汉卿。一轩其号也。配姜氏。三女姜谦厚,金泰明,姜晚周。继配张氏。一男柱。二女姜时周,李德升。柱四男。曰德徽。曰德玄。曰德远。曰德溥。德玄二男。曰圣龙。曰瑞龙。德远四男。曰必龙。曰致龙。曰禹龙。曰纪龙。德徽以圣龙嗣。德溥以纪龙嗣。馀不尽录。呜呼。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随所遇而尽其职也。为子而尽子之职。为臣而尽臣之职。是所谓人道也。或者。以穷达论人者。何足与论于此哉。窃惟公虽不得策名于朝以显于世。然孟子所谓良知良能。公实尽之。亦足以达之天下。何必富贵云乎哉。昔朱夫子纂名臣言行前后二集。而篇末必以处士终之。盖以言行所关。非有间于出与处也。后之论公者。亦以朱子此意观之。则其于世教。岂少补而已哉。公七世胄汉彻甫。以书命愈曰。子之先祖道庵公。即吾台溪先生之子婿也。与一轩公。朋友而兄弟也。子盍留意焉。使吾祖潜光隐德。有所考据也。愈以非其人辞不得。谨叙次为状如右云尔。
一树轩郑公行状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90H 页
公姓郑氏。讳樟。字巨卿。首阳人。 我朝议政府左赞成集贤殿大提学。 赠领议政谥贞度公讳易之后。高祖讳慎。司马文科。官至大司谏。 赠礼曹判书。曾祖讳文孚。兵曹参判。 赠左赞成。谥忠毅。号农圃。祖讳大荣。生员。 赠司宪府执义。世家京城。冠冕不绝。遂因史祸。南下居晋州。有遁世之志。戒子孙废举不仕。与河谦斋弘度。相友善。及公之没。作挽深惜之。有色举南翔绝北徂之句。考讳有祐。 赠左承旨。志行高洁。受业于谦斋先生之门。先生甚爱重之。妣载宁李氏。别座如汉之女。 崇祯后二十三年辛卯十二月七日。生公。公生而资禀英迈。才艺绝伦。孝友其天植也。及长。自知读书不懈。有能诗声。未冠而遭内外艰。执丧如成人。邻里咸叹。沈公廷亮。以女妻之。喜东床得人。公文学有馀。而以先训。竟不应举。时议惜之。中年。自晋移于丹之圆山。其地有山林泉泽之胜。大寺霞标。皆其遗躅也。尝自号曰一树轩。公兄弟四人。散在京乡。文望并蔚然。时人谓之郑氏四树。难兄难弟。好作诗。𨓏𨓏逼古。述怀一卷。烂然可诵也。病世之人。惑于风水。作山辨以示人。其言亦可以有补于世教也。公既无意于世。放浪于山水诗酒以终焉。戊子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90L 页
三月十九日。卒于一树亭。享年五十八。墓在都山自然洞乾坐原。公继配全州李氏。𩆸之女。有四子一女。曰相如。曰相夏。曰相周。沈氏出。曰相一。女郑道复。李氏出。相如一男墅。相夏一男坤。相周一男佥枢。相一三男,垽,。道复三男灿益进士,又益,中益。曾玄以下不尽录。今去公之世二百年。而文迹散佚。声韵寝微。子孙惧夫愈久而愈无传也。公之五世孙光杓。奉家状。请状行于愈。愈不敢固辞。谨撰次如右。以俟秉笔者采择焉。
德恩监李公行状
国朝 庄陵之世。史多阙文。盖春秋讳之之法也。当时六臣死于内。 上王遇故于宁越。㬥露路傍。无人收视。郡吏严兴道。冒死袭敛棺椁以葬之。有人衣褴缕。与之同事。兴道曰。公是何人。同此患难。自称过客。终不言姓名。痛哭而去。后尤斋宋文正言于朝。 特加兴道褒奖。而过客无传焉。 今上元年甲子。子姓吁冤。公议大发。以至道臣冢宰。相继登彻于 九重。赠吏曹参议德恩都正。乃故宗室德恩监也。 命下之日。洛中士大夫。作诗以赞美之。后孙台镇衡镇。袖家状。请余状行文曰。吾先祖湮没于世。四百馀年而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91H 页
始见于世。愿得一言以铺叙之。谨按公讳种。系出璿源。 太宗大王第六男熙宁君夷靖公讳柁。其曾祖也。夷靖公贤而博学。善听律。 庄宪王赐珍琴。宠异之。至今典守于祀孙家。子培宁原正。是生讳钦。仁川副守。于公祖考,考也。妣水原白氏。判官孝乾女。公生有美质。袭封德恩监。明敏恭俭。特加明善大夫。喜读书善属文。八岁读史。至夷齐采薇歌。辄掩卷而叹。有诗曰。使吾生此时。同采西山薇。 天顺元年丁丑。 恭懿王逊于宁越。满朝怵祸。无敢出头者。公中夜潜行。拜辞 驾前曰。臣当追后。陪从于 殿下。王曰。汝独何以恳恻如是。是年十月日。乘夜跋涉。转至 王所。王已遭变。惟户长严兴道在焉。公伏尸痛哭。与严兴道。终始其事。封窆于郡北冬乙旨。转向南方。遁迹于密阳高踏里。屋后因小丘筑坛。东望越中。无日不哭。因以成病。一夕谓家人曰。吾今夜拜先王。朴成诸公列侍如畴昔。吾殆死矣。因废食五日而死。乃庚辰九月二十七日也。遗命薄葬。戒子孙勿言。葬于本邑新德山壬坐之原。兵燹失传。设坛行祭。配淑夫人绫城具氏。判书绫山君谥庄襄公谦女。生二男礼,智。礼生二男信成,孝成。智一男厚荣。信成男发。孝成无后。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91L 页
厚荣男圣彬。以下烦不录。呜呼。公之事迹。与严兴道一体。而其显晦之不同若是。何也。此则有说焉。严兴道一胥吏也。激于忠义。置死生于度外。其迹不必秘也。公则王室之亲。危疑之地也。潜踪隐迹。亦处变之道也。自古忠臣义士。何尝以显晦为心哉。 世祖大王。尝有教曰。如成三问等。可谓万世忠臣。大哉。 王言。庄陵之复位。六臣之褒忠。实惟 世祖之微意。而公与严兴道。前后褒扬。亶由于此一言。传所谓一言兴邦者。非是之谓耶。惜乎。愈无文。无以微显阐幽。即书此。以塞其后孙之责云尔。
处士曲岩宋公行状
公讳。字明远。姓宋氏。砺山之世。中世为闻喜人。高祖讳发。参奉。曾祖讳彦宽。阶通政。祖讳鸃。司宰监正。考讳廷养。妣南平文氏。参奉益昌女。始参奉公自湖南。娶商山金公益敦女。赘居于三嘉龟坪里。遂为县人。公以光海二年庚戌六月十三日生。生有异质。孝爱天至。才能言。便属句。稍长。自知读书。刻厉不掇。时同里尹判书秋潭公。名位显达。而嘉公之志行。妻以孙女。直长右辟之女也。既冠。就学于吾先祖沧洲公及斜川郑上舍謇之门。文学日就。以亲志业公车。有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92H 页
能声。捷大小试者非一再。而辄屈于省闱。识者咸惜之。而公不以得失介意。恬然以养亲读书。为己分事。母夫人抱病。至诚扶护。未尝离侧。丙子六月。病忽剧。公断指血口。得回苏。是年竟遭内艰。易戚备至。及葬。庐墓。有虎异。家素清寒。僦居于墓下大田村。盖以尹氏之庄在是也。自是尤绝意于荣途。荜门圭窦。环堵萧然。而左右图书。悠然自乐。其居庭也。怡愉承顺。定省必谨。而菽水之供。极力营办。未尝乏绝。其读书也。惟经史是习。而案上无杂书。发之为诗文。忠厚淡泊。有古人之风。应事接物。绝无崖异之行。士友间从游不广。而所与交。皆乡里一时之选。宋存养斋休官家食。公至必以宾礼接之。如金上舍硕,李公光震,许公铖。甚推重之。为骚坛盟主。丙戌六月。丁外艰。又庐墓终三年。丧毕。扁堂以曲岩堂。下凿小池。池中筑小台。莳花种菊。啸咏于其间。为终老之计。于是守土者。岁时。每致礼馈。远近骚人韵士过之。无不肃焉。又相从而问学者亦多。虽穷居岩穴之中。而大耋康强。容色温润。时与冠童四三人。登山临水。吟风弄月。不知世间宠辱得失之为如何也。教子侄。必以义方。皆循循雅敕。人谓曲岩之清福未艾也。日公之孙光璧。读书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92L 页
于外堂。有人嵬冠大带。升堂而坐。出袖中锦装录册。皆金字也。翻数章。点示一行。使光璧誊书。书曰。诚孝文章处士吉古已弋。明年终。写毕。曰。献君大父。出门便不见。郭上舍攸。适来见。公语及之。郭曰。吉古喜也。已弋民也。公曰。噫。此吾幼名也。吾其亡矣。果于明年甲戌六月二十五日。忽乘化。享年八十五。呜呼。公不能于人。穷困以没世。而诚孝文章四字之符。发于神人之告。异哉。以遗命。葬于久室先公墓下。夫人尹氏合封。公四子周宾,周贤,周钦,周观。周宾一男光心。周贤二男光箕,光参。周钦一男光璧。周观二男光禄,光裕。曾玄以下。多不尽录。公天资孝友。文辞颖发。苟得其时。可以掉鞅于一世。而命与仇谋。令闻不昭。公之自序。所谓诗能穷人者。非耶。然守墓而猛虎来卫。临年而神人致告。盖有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事。岂偶然而已哉。公之后孙启伯。请余以状德之文。余屡辞不获。且念世好之重。不可终辞。谨撮其大槩如右。以俟秉笔者云。
乐真轩郑公行状
公讳仁平。字平甫。郑氏。晋阳大姓。高丽通礼门祇候讳侁。其上祖。自后代有伟人。入 本朝。有讳沾。官至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93H 页
殿中御史。宰河阳县。于公为高祖。曾祖讳孝诚。司正。祖讳长孙。南原都护府使。皇考讳世昌。兵马节制都尉。受 命讨鸟岭三浦之倭。功绩甚茂。而爵赏不及。龟岩李先生撰墓碣铭。深至慨惜。娶连山孙氏。无嗣。又娶咸安赵氏。希玉女。举公于晋城里第。公生而天资秀异。年十二三。略通经史大义。从龟岩先生于泗滨。闻陶山旨诀。及其殁。为之服师之服。天性至孝。乙卯春。母夫人病。公不解衣。供药饵。临丧。易戚备至。附身附棺。必诚必信。啜粥庐墓以终制。及丁外忧。亦如之。事载州乘及家传。自登庠后。不复进取。扁其室曰乐真。植文杏为亭。日与乡里诸生。讲论其中。不知老之将至。退溪李先生尝过之。入是亭。讲讨终夜。甚加叹赏。龟严亦有诗寄意曰。春服归来望已乖。三冬爻象亦非佳。莽苍隔面如千里。未认何时讨好怀。曹芝山好益。每语人曰。晋阳有真君子矣。以某年某月某日。终于家。葬德岘亥坐原。配全州崔氏。司仆浚女。无子。取弟万户顺平子弘祚子之。号石亭。己丑之狱。守正不乱。众议韪之。石亭有二子。曰浚。曰濂。濂受业于朴篁岩之门。以孝行。 赠监察。二女朴瑮,河璟。浚五男光先,光业,光震,光周,光时。女李煊。濂二男光元,光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93L 页
亨。女河达长进士。玄孙以下不尽录。呜呼。人生斯世。得大君子一言之重。亦足以千古矣。公既得龟岩而为之依归。又得文纯公贲然之惠。至今数百年。过杏亭者。无不想像而嗟叹之。石亭之临危不屈。非平日所得于家庭渊源之及。安能有此。余尝读龟岩集中郑大夫碣铭。以为大夫。公必有后于世。今于公果信之矣。日公后孙宅根。以书命其子璿均。与其族人焕均,钟兴。请状行之文于愈。愈老病。不敢当文字之役。然于义窃有所感。依其家状。略为撰次如右。
处士河公行状
汾晋之间。旧多南冥门人。河氏尤盛。至今文学之士。菀然可观。近世涵清公有六子。世称荀氏六龙。公其第二也。公讳景贤。字儒仲。顾斋其号也。公生而姿禀秀异。濯乎如秋水之芙蓉也。温乎如昆山之良玉也。八岁受小学。九岁失所恃。哭之如成人。就傅。文理夙就。昆季征迈。譬如驾轻车而驰熟路也。既冠。游州学。尹侯东鲁。见其仪表异常。甚爱之曰。斯人也可以为人师表。业公车。有不屑之志。闻商山有郑立斋先生教授生徒。徒步往从之。先生倚重之。讲会于山水轩。有庸学疑问。自是不复应举。扁斋曰顾。言行交修。慥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94H 页
慥乎君子人也。平居晨兴盥栉衣冠。兄弟六人。升堂问候。人艳叹之以为芝兰玉树。萃于一家。退于书室。必危坐终日曰。人皆言危坐不安。吾则不然。危坐与盘坐无异。读书心眼俱到。遇会心处。辄朗诵不已。有质问者。必为之倾倒剖析。俾有实效。宾朋至。酌酒赋诗。悠然有林下之趣。郑先生没。为之服师之服。庚寅。丁先公忧。公年五十二。哀毁瘁瘠。伯氏公戒之曰。过哀灭性。非孝也。汝素有疾病。不可不审也。公掩泣以辞。癸巳春。疾作。医云难治。犹日冠带。定省于母夫人。一日晨。母怪其迟。遽往视之。则公已奄忽。时八月二十五日也。讣闻。远近士友。莫不痛惜之。踰月而葬于德谷坤坐原。会者数百人。考讳以泰。即涵清公也。祖讳达中。曾祖讳胤清。皆有隐德。高祖讳世熙。以孝 旌闾。中世有讳受一。官吏郎。享大觉院。世称松亭先生。始祖讳拱辰。高丽门下侍郎。 本朝讳恃源。晋阳府院君谥文贞。讳游。汉城判尹。妣咸阳朴氏。世炫女。又安东权氏。公朴氏出也。以己亥十月日降。配坡平尹氏。宅五女。生一男二女。男锡运。女姜宇敬,郑长焕。后娶密阳孙氏。宗晔女。生一女郑台赟。锡运生二男二女。男载羲,载渊。女孙百源,赵曦奎。馀不尽录。日公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94L 页
玄孙永朝。袖家状及挽诔文字。请公状行之文。余以非其人。固辞不得。念公生于诗礼之家。又得贤师以依归焉。其所成就。必有大过人者。当时挽诔者。殆百数。有曰。其勇之孤军赴敌矣。有曰。其节之寒松特立矣。折旋蚁封之蹈行也。手织云汉之文辞也。观于此。可以得公之大槩矣。是庸纂次如右。
惧轩许公行状
公姓许氏。讳䅐。字茂之。金海人。号惧轩。沧洲先生。讳燉之七代孙也。高祖讳浟。曾祖讳棠。祖讳恊。考讳莹。号慕轩。皆隐德不仕。妣旌善全氏。生一子采。号敬斋。为伯父公讳后。妣安东权氏。以 正庙丙辰九月二十三日生公。公禀质安详。赋性温和。自在髫龀。凡所言行。皆出孝爱之诚。四五岁。与群儿游戏池塘之侧。慕轩公以涉危戒之。自是不复近也。七岁经痘。阖眼四五朔。母夫人不惮冰雪。连日沐浴斋祷。公闷之曰。祷可疗病。乐将焉用。因却药不饮。盖虑母夫人之生病也。远近闻者异之曰。孝哉此儿。争致药饵。遂得良已。九岁。仲父公遘疠下世。慕轩公继逝。伯父公携公出避。才经宿。窃还于家。母夫人见之惊。厉声责去。公不肯曰。母在危地。而子占便宜。可乎。踰月行襄礼。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95H 页
朝夕躬自执奠。哭泣之声。感动邻里。服阕。就学于吾曾王考俭岩公。才半卷。文理已达。五六年间。博通经史。俭岩公深加奖叹。十六而有室。自是未尝就外。与敬斋公同门而居。专以养亲读书为事。留意举业。有能诗声。入场屋。必精制楷写。一字不放过。考官有爱其文辞者。虽置之孙山之外。而俾还其名券。人皆惜其数奇也。中年尽弃宿业。致力于切己之学。尝手抄退陶先生言行录一部。置诸案上。常目在之。扁楣以惧轩。有记文。题讨自警曰。顾名念在玆。一字是吾师。天鉴昭临处。人心妄动时。其闇然自修之实。于此诗可见矣。母夫人尝患风头。公必预备药物。以家贫不得丰养为恨。或于墓祀燕毛及社饮宴会。如遇异味。必袖而献之。晨昏温凊之际。柔色怡声。务悦亲心。非有事。未尝离于膝下也。壬辰秋。敬斋公丧其小子。悲悼成疾。公夙宵同处。不问私事。惟以慰譬为心。丙申。敬斋公殁。公上慰老慈。下抚孤侄。葬祭以礼。乡里皆以法家推之。丁酉。从氏公犯疠。将不起。家人以雠疾。相戒不敢近。而公独终始诊视之。人以为难。戊戌冬。丁母夫人忧。送终之节。哀敬备至。及葬。以侍殡无人。不得庐墓。然月三省焉。终制不废。尝于垩室中。对食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95L 页
痛哭。视之母夫人杯棬在焉。自此家人。不复进也。丧次涕泣处。木为朽败。吉祭后。宗党以立春会。要而同之。公辞之。有感春诗。又咏曰。有泪添霜鬓。无心引菊杯。此生朝诗也。读者感叹。平生非公事。未尝至衙门。郑侯友容,郑侯善教,李侯行翼。以礼引接之。始与之游从。柳江皋寻春。以文学重于世。与俭岩公有旧。时或往来。公周旋席隅。讲质疑难。柳公甚爱之。每语人曰。许君。吾佳友也。柳公之没。公为之会葬。归路入东洛院。与张新斋锡愚,季鹤山天永,朴鹤阳庆家诸名胜讲讨。有唱酬诗。尝闻花山。有定斋柳先生致明。教授生徒。命长子焯。往师之。治家严而有法。戒僮仆无敢亵语。子弟或有过。辄闭户自挞。皇恐请罪。然后乃已。有请教者。必曰人道孝悌忠信而已。临文讲论。引而不发。使自得之。凡民之愿学者。亦教之不倦。谨于奉先。凡遇节物。非荐庙则未尝近口。祭祀致其诚洁。不接外人。素衣素带。竟夕危坐。前期夜半。验斗柄低昂以为候。故将事之时。无早晏之失。客至致其款曲。贤愚无所失。子女满前。酬用不给。而泰然不以为心也。甲辰。荐金海 纳陵陵监。公黾勉赴直。守护之道。享祀之节。惟正式是遵。又以供馀。重修殿门及延神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96H 页
楼。引进居近生徒。月朔受讲。赏罚有等。海上学者。多兴起焉。暇日携诸生。讲会于山海亭。翌年。以事径还。尝爱家东箕颍山水。命子弟筑数间精舍。为读书之地。有颍滩杂志。定斋为之跋。公自少夙兴夜寐。每于人静时。庄诵庸学序,孟子,朱书各数篇。武侯出师表,桐溪甲寅封事,李杜诗等篇。然后就寝。虽病中不废。座右书思无邪。毋自欺。不忮不求。何用不臧等语。以自警省。常语学者曰。儒者之学。非知之艰。行之艰。又曰。人于孝友不足。则馀无足观。又曰。天下许大事业。无非吾分内事也。故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何曾做得来分外事耶。其道亦曰。孝悌而已。丙午秋九月一日。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远近闻者。莫不嗟惜曰。善人云亡。十二月。行襄礼。定斋先生诔以哀之。深致神交之感。列郡章甫。挽而送葬者数百员。里中居民。为文聚奠于道左。号痛如服亲。始窆于县西内沙洞。后缅于伏雉洞壬坐原。公配义城金氏。文贞公宇颙后。运阳女。生二子。长焯。次烨。配昌宁曹氏。松斋公继明后。文铎女。生三子三女。煌,炘,灿,李承枢,权德麟,曹挽振。焯二男二女。昶,奭,李景熙,权在东。烨二男一女。旼,晰,朴宪钟。煌二男二女。奎,增,朴址浩,曹渊。炘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96L 页
一男重。一女权晋容。灿二男敬,诚。一女刘敬。馀不尽录。今距公之世。殆五十年。公之第三子煌。深惧公嘉言懿行。日就湮没。命愈以状德之文。呜呼。愈何言哉。愈于髧发时。以亲命挟册。还往于公之门下。尚记公隐几教授。俨然大君子也。私以为小子之卒业有所也。未几。先君下世。公又继没。门户零替。非复昔日典型。愈亦幼年失学。白首无闻。俯仰今昔。感慨系之矣。文字之役。尤不敢当也。而长兄之命也。不敢辞。谨撰次如右。以俟立言君子云尔。
处士权公行状
公讳仁择。字圣举。初讳辙成。号幼溪。安东人。上祖讳幸。高丽太师。其后奕世封谥。为东方甲乙族。八代祖东溪先生讳涛。谥忠康。我 仁庙朝名臣。五代祖讳嶷亨。高祖讳大中。曾祖讳必忠。号晦养。大山李先生之高弟也。无子。取从兄必平子爓为子。是生正立。公之考也。号耻隐。妣咸安赵氏。士人光锡女。涧松先生讳任道之后也。妇德甚著。以 纯庙辛卯八月九日卯时。生公于丹之剡溪里第。公生而性质高迈。才局疏通。甫上学。不烦教授而能自晓解。在父母侧。承顺愉婉。左右无违。乡党称之以孝儿。耻隐公律身清苦。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97H 页
平常无妄言无妄笑。教公必以法度。未尝放一步作游戏状。母夫人甚钟爱。小有过。亦不恕也。由是。德器夙就。童稚时。已屹然如老成人。李公建杓。晋之望也。见而爱之。请公为妹婿。公既冠。又有内助。志养备至。耻隐公尝曰。吾受养。丰于吾先人。吾甚恨之。净扫一室。名之曰翁季閒巢。父子读书其中。远近士友过之者。莫不肃然。柳安兴宜祥语人曰。其家世世君子也。如使在上者闻之。当以君子宅表之云云。凡有出入。必前期反面。其所经历俚言细事。靡不历陈。以供欢笑。虽疏节。而亦可见爱亲之实也。耻隐公尝患痢。九朔不瘳。公身不解带。夜不就枕。坐卧必扶护。厕牏必亲濯。终始如一日。母夫人遘疟。公殚诚竭力。竟得神效。邻里咸叹其孝感也。后丁内忧。公哀毁若不能生。耻隐公戒之曰。吾在。汝不可不勉。乃强进粥饮。辛未夏。耻隐公疾淋。前后凡十六朔。公只身侍汤。昼夜不懈。家人请替劳。终不许。及丧。终三年。不笑语。不脱衰绖。礼易而戚。物丰而洁。营葬只要无害之地。不以祸福动心曰。为人子而不能生事之以孝。欲以体魄。为子孙求福利。惑也。朔望必上墓省哭。时又哀至则往焉。墓下人指而相语曰。此路将磨砻矣。每有事。辄欲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97L 页
禀。不觉起趋。遂彷徨泣血而止。盖平日禀事之习。成性而然也。读遗书。未过数行。辄泪下不能声。遇忌日。宿齐戒。素服端坐。不与人閒语。思其嗜好。必具焉而奠哭之。如袒括时。昧爽而假寐。必见其所为祭者。后移考妣墓于家东数里许。日出门外。瞻望墓所。省扫无时。每上墓。迟徊不忍去。一草一木。皆若有面目焉。尝曰。子之于亲。只念当为者为之。无过分之事。人之或以一善一行。登褒于上。求名于世。亦何心哉。亲没不复应举。好朱子书。清夜无事。坐诵数篇。每曰吾老而读书。尤觉有味。教子明经曰。下乡人事君一路。惟此而已。尝手写七书全帙以授之曰。此汝父精力所建也。汝辈须念之。性廉介。尝往见夫人之母。与之马。固辞之。丙子大饥。公斥土计量。一毫无求于人。病近世族谱之淆杂。宁漏谱而自靖。于人未尝苟合。足不到县门。口不言时政。视世之滔滔者。不啻如草芥。不知者目之以迂。其所见之高。所守之正。非馀子所可及也。庭前种竹数个。常啸咏其下曰。对此。自觉胸衿洒然。时与金端溪圣夫公。往来甚相得也 今上丙申十二月十六日。以疾终。享年六十六。临终。戒诸子曰。死生有命。何用药为。但汝兄弟克勤无怠。教诲尔
后山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第 398H 页
子。俾各有成也。明年三月三日。葬于县东屯基砺岩山酉坐原。夫人氏全州。判书封全城君讳准八世孙。处士命民女。善事舅姑。以孝称于家庭。而人无间言。生二男三女。相絅,相邰,河奭镇,金成淳,金文镐。又娶密阳朴氏。尚彦女。生一女幼。相絅有二男。显默。次幼。相邰四男皆幼。相絅袖家状。谒愈以状德之文。愈不敢当而不敢辞也。愈弱冠时。拜耻隐公于床下。退与公游。窃覸公居庭。循循若不能言。而孝爱之实。根于天性。与人处。不亵不简。久而不厌。读书音韵洪鬯。听者忘倦。为文章。淋漓不俗。笃于故旧。而不与人妄交。不修边幅。不求名誉。尝曰为名与为利一也。横逆之来。顺受之而已曰。命也。非我也。一生以平易二字。为行己之方曰。此湖门旨诀。公之家学渊源。盖有所自来矣。呜乎。气数淆漓。人物渺然。美秀博雅如我公者。何处得来。愈忝在旧交之末。不敢孤贤子之托。略为撰次如右。以备立言者采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