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x 页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书
  
与张舜华(锡英○庚子)
山雪酿寒。愁思奈何。未审明窗理琴。气趣静佳。埙令远游。其得失更何居。胤友日觉长进。且有英秀为乐否。刚公近节亦如何。礼辑已勘了。且属净写。可以腊前付剞氏否。钟闰月念往花山。盘旋五十馀日。归才五六宵。感冒吟惫。姑无暇于寓目丌案间。只日困冗务尔。顷归时暂叩李应贤公。要以今晦初邀座下及刚胶诸公。会于青岩。将一卷书。做一旬款。此尽胜事。固不敢辞。未知盛意果如何。试通知于刚公。如其允诺。幸为之专一价以相示。仍告于乃里及农山诸处。尤觉团洽。谅之焉。适有历便。拨忙修此。不遑覼缕。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20H 页
与张舜华(甲辰)
顷付乃山小牍。已关听未。日来寓中节更如何。米盐之干。次第有绪。而经礼之玩。依旧属味否。金庠兄与之昕夕。想有许多可讲于当世之务者。恨不得厕听其一二也。钟家忧国忧。两皆熏心。药饵无灵。形壳日败。盖不如死之早矣。无足自怜。日前因县道已上自引之章。兼申区区之衷。然亦只是去秋所陈之刍狗也。无裨于事。而徒忤时局。方懔然以俟 处分耳。刚兄又转 完庙。终始牢卧。恐欠分义。闻将以日间为一赴计。未知当临饯于祖道否。奉晤未期。冲怅不可言。
与张舜华(戊申)
病里春尽。怀想可胜。仰惟深居潜玩。内腴不虞于外食。论著日富。足以强此而艰彼否。顷云罗山之计。竟作何状。亦庸愿闻。钟客月病添。若将快逝。而又此举头。殆造物者之欲困苦之无已也。亦复奈何。俯嘱仪礼文字。逋慢至此。每切惶缩。日间在枕上。强役枯肠。随思谩草。不敢以隐。冒颜呈上。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20L 页
可乍览而便扯弃之。不敢望其绳削而或中于用也。且经原序占却田地。更无馀语可赘。况卷首着秽。尤非所安。故试为末简之辞。谅恕之如何。先师状行。被刚兄屡强。不免草草点缀以塞责。想已入崇览。切望与刚兄大家芟节。无少顾吝。庶几不至于索性猖披。则何幸何幸。神眩不备。馀希默亮。
与张舜华
阻怀可既。谨询棣体比来若何。吾道将绝矣。付托将于何处。老宿之涕。其或有金针之度与否。区区切切。只在于此。钟自中夏来。稍能起动。尚不即死矣。顽甚矣丑极矣。尚何道哉。刚公远举。令人有虫鹄之叹。但先师原集之勘。谬属匪人。恐无以堪此。须得老兄做头。方可下手。以是专等御者一辱耳。麟传抑已毕校否。亦从便寄至切仰。志文奉读兴叹。非晦堂那得有此作耶。第其入刻字多。果或难便。尽如盛戒。今亦以鄙意僭用朱笔句截若干处。望入裁谅。如何如何。
答张舜华
伯氏令白首徒步。越重险款蓬藋。始遌依俙然认作生客。迫而谛之。便欢然若惊。盖数岁风霜之馀。不惟此病眸之已神夺。亦可验贞姿之不能不受变于黟星而渥槁也。相对不觉一番作恶。信宿卧起。话得多少。聊以舒阻郁尔。其可愁可泣许多种种。恶得有究竟法耶。但恨季方之不与联筇而助此一唏也。然而次于面者可抵一场良晤。就审起居佳重。亦足慰也。远人之信。固知其有定算如此。然吾辈落落衰暮。更无计盍簪。安得不惘然以悲耶。但在自家则可谓善了勘。秋篁高鸟。仰之靡及。自顾自怜。奈何奈何。春秋之役。迄未下手。深惧其逋慢也。如得长夏数朔于管云亭上。庶可共商。而此不易得奈何。
答张舜华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21H 页
一函领联音。其欢可量耶。以审斋居贤劳起止。清胜可仰。子乾家亦无他。粗慰远悰。印役将半。可以岁底收功否。末简云云。屡蒙提教而责以道理。然所谓道理者。何尝在于言语之间耶。顾今神精在亡。视笔砚如羊就屠。纵被旁人为强。或不免一二露丑。然自读自作。已觉其可厌。便欲扯裂。况于具眼乎。惟今人之不谅文字好否。而惟以得作为幸。怡然以袖去。尤切可笑。乃于事一之地。亦用强副底法门。果所安于心乎。尊兄虽以礼跋已成。谓有重复占据之嫌。然此何事而乃以占据为顾忌也。虽十抽笔。可为则为之。初非爬排分均之物。亦无彼我较计之端。来教云云。得无不广耶。兄不怜我而更谁加矜也。鋾方头无禄。今又家屋烧存性矣。妻孥皆露处而寄口于奫家。苟度朝晡。雪冱将严。未知其终不冻死否耳。惟幸祠板得保。书册不至太烬。此为可幸。焦烂未定。而二客远来请文。然神气飞越。何能勉此耶。尊教既以绝物见责。恐亦终不可已也。俟日后徐当入念。或在恕谅。
答张舜华
日昨有小候付慎生行矣。玆领惠讯。尚幸气类之交孚也。仍审联床湛翕。起处庄重。新年之祐君子宜有是也。心之忧矣。不得奋飞。穷者可相怜也。但有志者事竟成。徐观下回。未为晚也。力所不逮。而急迫以强。则或致颠蹶。或招疵累。亦不可不虑也。先师集既不可聚商。则各自料理。以俟勘合。不可已也。尊兄闻已下工。可无迟滞也。鋾病昏殊甚。迎送且烦。非有人在傍鞭督。则无计以独自商量。恐其终不能自尽于事一之责也奈何。溪翁礼传。大文字也。足以破康氏之诡怪。高明付标。亦似亭当。但鋾未尝致力于此篇。以是为汉儒之夸。而恐非圣人之言也。今见溪翁所解。若可以稍祛其惑。然尚未有以信得及者。且卒卒看阅。不遑覈其旨归之得失。立言之出入。甚可恨也。
与张舜华
秋月又团。怀人可奈何。不审经床起处。一味清晏。巴谷令节益壮而坚。庇下均庄。绛帐前列。有足以托付者。而合浦刊役已告讫。石田之稼。不比往岁之输纳龙宫否。滔滔一念。与日俱深。鋾自上月旬后。始起坐作喘息。然真元积败。无计行走。葱麦已罄。而新稻又次第就朽。朝晡甚艰。无以滋补。惟凛然欲仆尔。凡干书卷。一切停披。盖眼晕神瞀。强窥数行。便添呻痛故也。洲集暨溪藁。束阁在丌。而无路作商量。恐毕竟不能赞一辞也。亦且奈何。可待明春如得老兄及弘公赍一月之暇。聚首于陋居。庶几了此一着。而未知盛意其肯否也。适值刚州士人来过。谓将历候轩下。故略此报及。节日人事扰剧。不能备陈。馀俟续白。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21L 页
答金晦显(在明○乙巳)
钟不忠无状。罹此古今未始有之变难。进无以瞻 君颜而死 主辱。退无以寻遂初而谋自靖。载跋且疐。百丑备至。方万口交唾。啧言猬集。而犹腼然阳界。苟延视息。顽忍无耻。亦已甚矣。乃蒙仁爱不欲遽绝于久要。俯赐存讯。慰谕绸缪。反省惶忸。不知所以仰谢也。第谓以座下之误相矜怜。而曲为之多方分疏。欲置之无过之地。然义分亏缺而舆论不可诬也。窃恐座下之辟于所爱。而反被收司之累也。惟从今作磨兜坚可矣。不必以无状为终始忧念也。日间见新报。 批音已著。而许以还第调病。感念圣恩。尤增悲泣。待宣 批到来。便当归山。闭户息交。以俟符到。噫噫不可言也。惟乞体宇加护。随时善道。克副瞻颂。旅次愁屑。略此陈谢。馀希统照。
与金晦显(辛亥)
德门臶祸。同堂昆季次第丧逝。乡党无耆耇矣。古言古色。不可复听睹于今矣。凡在追游。举切伤叹。矧惟友睦深至。悲恸何堪。日月遄迈。窀穸告期。不审礼事时成。体力无疚损否。鋾病伏成性。末由趋诀于临圹之夕。抚念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22H 页
平昔。其负之矣。仁者其肯恕否。风涛日滥。后生之可恃者。皆立脚不住。老成又渐次作晨星。区区不胜慨悼。惟贤座与孔厚,谦汝诸公。相与夹持抖擞。以救得一二。且不懈于炳烛之功。偕遂夕可之愿。宁非今日之所汲汲耶。幸时惠德音。以警昏聩。
答金晦显(丙辰)
新春尚未得一番对商髭发为耿耿。忽此承书。以审饯迓来。起处刚健。泰阳之来而君子道亨。可玩而占也。鋾馀日益迫。而残编寓戒。愧古人莫追奈何。源亭修契。亦云晚矣。虽此文丧之辰。而苟有能提倡而兴作之者。懿德之好。孰不同性哉。释菜之节。亦近时通行。此乡已有二老之享。恐今无可异议也。六贤联啜。诚若可疑。然既以文康先生为此亭之主。则因文康而并及于上承下传。似不至大违越也。如达城之洛滨院为享朴醉琴先生。而其馀五忠虽非杖屦之地。专以同诚共义之故而一体联啜。在僚友而犹如此。况于师弟子心传神授一脉相承之地乎。鄙见如此。幸更博询而审处之焉。俟稍暖可与谦公无靳一顾。摅尽多少。万万不备。馀希统照。
与赵泰文(贞奎○壬子)
天又一秋矣。想西山益峥嵘。欲攀而不可及也。霜杰粲篱。宾雁溯云。物之有信。岂君子之不念耶。此怀怛怛。可燃犀而照也。闻夏间聚同志于寒泉。应有一部近思录。好追得朱吕故事。区区不任向风跂渴。可无惜投惠大编。唤醒却林底孤眠否。仰惟充养之至。神力当轻健。行窝小车。时可出矣。幸与应章,阳彦,泰圭,致行。谋一番逍遥游。正自不恶。如何如何。纵相对无可语。惟堪作子野之三中。可照怜也。书不尽者。心以输之。
答金君弼(基尧○甲寅)
白首而筋力为礼。访旧好于崎岖之壑。此意何可忘也。继又重惠远讯。婘婘乎相与之益厚。顾丑废无似何以承爱人之德也。便风睽阔。末由时覆。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22L 页
因循岁且尽矣。怀往忉怛。不以病枕而乍弛也。伏惟燕超节宣。对时增卫。晚修深笃。有可以自仗于万波震撞之会否。区区是切仰颂。鋾冬来添却感冒。委顿数朔。神思起止。非复往日。其一缕之未绝直仅仅耳。俯嘱状善。非敢非敢。而契分之重。有难自外。强竭钝思。草草成数语。不敢终隐。谨此付呈。望裁谅而去就之如何。云山杳杳。恐不得复相握矣。此怀黯黯。临楮益不禁。馀希俯亮。
答李景文(民永○丙申)
每承德音。惓惓若有所须于无状者。殆仁爱所以激励之。导其羞恶之端而或发愤以从之也。衰颓顽鄙。百鞭不动者。将何以报答其万一也。就其中自说病处。一一与愚陋同證。在贤座未必是诊候之审的。而既得其證。必思所以疗治。既思疗治。又必按方讨剂而日服而已得验矣。何不举以试诸同證者而共享清泰之乐也耶。仍审岁穷。燕超冲毖。向晦掩卷。磨勘得一年讲习。果与服食之费相称而无怍否。如钟悠悠月日。浪捐却许多丝谷者。拊心缩恧。无地自宽。兼又羁愁痴病。不与岁去。闭户孤吟。对影相怜而已。遥想高寓多同志。今夕不寂寞。挑灯集话。共订得昨非今是者。此何等逸趣。区区不胜仰。惟冀羡(羡仰。惟冀)迓新祉养新德。
答李景文(己亥)
一舍相依。谓可以源源为乐。乃亦有分数于其间。遂使君子有怀土之行。琴书载东。停云兴叹。杳杳乎不相及也。幸腆念不舍。特施存问。钦仰又可既哉。第审有体上宿慎。煞妨怡养。惊念之至。继以祝无妄之自有喜也。胤友姑守寓庄。而峡秋失图。济接想无策。次第东还。又谁禁遏。顾索居岩下。渐成孤绝。玆不任怅惘之私。钟勇不足以自奋。智不足以周身。淹留徊徨。窘跲日甚。宜知仲者为之一怜也。筋骸不强。志尚愈颓。残编伎俩。亦且疏淡。积咎如山。将何以消弭填补于万一耶。抚躬增慨而已。冬间倘有原泉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23H 页
之行。或可夤缘邂逅。叙却多少阻郁否。临纸忉忉。不能备谢。
答李公允(鉐均○己酉)
病里得故人一夜话。旱天之雨。适与相会。其喜可知也。别后恋仰。旋复黯黯。便中拜书。审有灼艾之忧。奉为之惊虑。间已多日。更惟调将得宜。百證俱顺。号咷为笑。埙唱增和否。是庸区区倾祝。尊伯府遗草。已付剞氏。甚贺贤嗣述事之勤也。四象图纵或有微异于原本者。然安知其微异者之不为添足耶。邵子图恐不可求多。设或有如来教所云。亦只是寻常备例。无甚发明可以必传者。则恐只得承袭涂缀耳。莫若删去之为精简。如何如何。谬属跋语。不敢自外。搆思已有日。而神败意索。末田发挥得实懿之万一。深恐无以副贤孝之求耳。惟裁谅而卷置之如何。未发之义。又蒙提示。极荷眷眷之施。况此世而可得此于人人耶。窃谓答择之书。此犹先生未定论也。盖以慎独为彻头彻尾贯动静工夫。与戒惧作一样说。此与或问所论诸家之说不异也。且既曰纷纶胶扰。无复未发之时。则此已不以未发论也。据此而谓有未发时气质性之證可乎。盖其梏丧之久。心失其宰。虽在事物未接之时。心气之摇漾。神思之恍惚。全不是未发意像。乃是过境情欲之停滞而未澄霁者也。如沉疴之未快宿醉之未醒。不可曰不痛不醉也。或问所谓天理昧而大本不立者。亦只如此。不可以此而当未发之真境也审矣。未发已发。只是性情之界限。人人皆有此。不必以有工夫无工夫分。若曰有工夫然后方可以语未发之中则是众人无性也可乎。虽是众人。苟有一霎时澄然帖然之顷。则其大本之卓然者。与圣人不殊也。此朱先生所谓厮役亦有未发时及所谓未发时尧舜至于涂人一也者也。是则不易之正论也。其谓众人之未发时汩乱者。非至言也。盖不可以汩乱者。谓之未发也。中庸首章以性道教三者为起头。故下文诸节皆因此三者而铺叙之。不睹不闻。性时分也。微显及独。道时分也。而戒惧谨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23L 页
独者教也。大本性也。达道道也。而致中和教也。属辞作文。势自如此。恐非必以谓有存省之工然后方有未发之中故也。不审明者更以为如何。性者气上标命之称。不在气上。不名为性。惟其在气上。故至其资气而发也。有善恶之不齐焉。此非临时撰出者。然亦不可以其发处之不齐。而遂谓未发之亦已有此不齐也。南塘云云。恐不足费辨说也。格致之旨。为说盖甚难。然朱子所谓心虽主乎一身。而其体之虚灵。足以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物。而其用之微妙。实不外乎一人之心者。已是道得着无馀矣。彼专守虚灵之体。而不屑乎事物之理者。固已收入阴界。堕空沦寂而莫之行也。其又专心于形式之粗。役智于事机之繁。而不加夫操存省察之工于真切之地。廓其虚灵之本体者。则其将流遁诡怪苛刻窒碍而有所不通矣。圣人固曰致知在格物。而亦曰明于庶物。察于人伦。其缓急轻重。已有在矣。故曰能尽己之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又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来喻云云。已觉精到。曷容改评。钟愦愦如前。无可相告。子乾以遁斋碑见推。然汗颜代斲。将如之何。深欲得高明商量而远不可致。殊以泄郁。重寻之约。纵不敢望。而亦幸冀君子之不宿诺也。伏惟清亮。
  别纸
俯询疏族之称。谓以今人则果有如所示者。而古人之于服穷之外。未曾有称族者。诸贤文集中亦皆可考。如旅轩之于南坡诸贤亦疏族也。而未尝称族称宗。是独不可为例耶。如或以此而致烦唇舌。则且从俗尚。差为便稳否。此在雅亮。
答李公允
廓然人世。佹佹乎不能自立。所以寄想于吾仁兄者。视平昔加一倍矣。乃蒙不弃。重惠以长笺。眷眷于中和存省之旨。性气同异之辨。所以指示者。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24H 页
类皆精详而有据。衬切而有味。微仁兄何从而闻此说于今世哉。三复感叹。第当佩服而试加功耳。但其间尚有宜复者。窃谓中庸首章。是两摺说。其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是就天地人物公共上明其自然之体。而不由安排修为而有此也。然而气禀之异而道有过不及之差。故于是焉有修道之教。其所以戒惧于不睹不闻。加谨于隐微幽独者。乃所以存此性而遵此道也。此一摺说也。其曰未发之谓中。中节之谓和。专就人分上明其自然本有之体。而曰中曰和。乃所以状性道之德也。非性本非中而因修为而始中。道本非和而因修为而始和也。是以章句直以为大本者天命之性。达道者循性之谓。而别无异辞者也。到致中和处。方始照应上文戒谨之义而收结之。故章句又以戒惧谨独约之精之之说。申言之而推其极。此又一摺说也。前后互换。各有段落。不可以相撕挨也明甚矣。今以未发一节。连看于戒谨之文。而欲贯作次第之辞。则天命之性率性之道。乃因人修为而后始有也。不亦异乎。但君子用工。不恃其自然固有之体。而必须戒谨存省。罔或少间后乃至。故或问所论必缱绻于此而不已。不可以此而更一滚缠绕也。今蔽一言曰由其有性道故有戒惧谨独之工。由其有中和故有致中和之工。不可谓由戒谨而有性道。由推致而有中和也。前以答林书为未定者。以其曰中庸彻头彻尾说个谨独工夫。即所谓敬而无失平日涵养之意。此以涵养合谨独也。又曰不能慎独则未发之时。无以致夫中。此以戒惧合慎独也。又曰中和二字。皆道之体用。以人言之则未发已发之谓。此则中和为天道而在人之已发。又岂可便谓之和哉。此皆与先生定论不合。故有所云云。玆承教诘。不任瞿然。至若气质之性。钟于早岁。亦尝累致疑于洲上之论。而费得许多往复。然犹未得其要也。迨夫晚莫。参考于诸圣贤之说。契勘于吾心之本体。然后始信吾师之不我欺也。前书略已提禀。而犹未蒙察纳。则是乃不得于言也。惟当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24L 页
反求之心而徐议之也。然窃谓此似有不烦解说而可以决判者。盖性杂于气质。故有气质性之称焉。其在未发则乃性之不偏不倚底时节。虽在气上而不杂于气。则直是本然而已。何能遽有气质之性之称耶。苟其未发而有杂气底性。则荀之性恶扬之善恶混。皆不可谓不知性也。语类中果有一二可议者。而其所谓气质之性。亦皆在其中者。详其上下语意。分明是只合着气质二字而止。盖谓未发之时。气质亦在其中也。记者听莹而误加之性二字。遂致后人之藉口也。人杰录所谓这里出者初无可疑。盖发后之杂。亦只是此性之发出也。出字当着眼看。不可与㽦录做一例看也。朱先生定论。见于性理大全气质性之条勉斋黄氏之说。此可以质无疑而俟不惑。其他之乍有出入。恐皆未定之见及记录之误也。发然后可以分开。未发而分开之则理欲交窟于大本之地。而性善之旨。不过为遮盖说。未知高明于此。将作如何观也。洛中所谓本然之气纵非心体之真。而较诸善恶之混于未发之性。犹可谓差觉洁净矣。愚滞之见。有所不能释然于盛喻者盖如此。若不吝终教之则幸甚。别录俯询语类三条。不敢臆对。然其所谓若无太极。便不翻了天地者。窃谓翻是翻倒之谓。而天地字下当含否字意看。盖谓若无太极一定之理。而任气之纷纶运转则天或坠下。地或腾上云尔。气之精英者为神。这精英字只是精爽英爽之谓。犹曰气之神灵。非若精明英秀之赞美辞也。盖理只是气之灵也。太极说所谓秀而最灵。秀是五气而灵其性也。其意亦犹是也。淫祠妖鬼之一例见录于所以为鬼神之目。诚若可疑。然此犹论性而及于气质之性也。虽其不正之鬼。究其原则亦自是天地至神之理搭着在邪沴之气。而做个如许妖怪尔。若无此理。亦做出妖怪不得。如何如何。揣摸为说。决不中理。惟驳批是企。
答李公允(辛亥)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25H 页
年前有书。裁覆付花山人过历者。而恳以传上。久得其人。反以书函还投。为是忘了。因以值世变。万想摧沮。更不敢以声问自通于知旧。遂以卷置。亦久而忘了。顷于和显往回。蒙重惠手字。问以死生。仁人之于物。其眷眷不忍忘者有如是。感激惭悚。不容言谕。忽此冬深。更惟体度无损。诚切鞠哀。感格神明。篪床奇疾。竟致痊可。长枕之欢。怡怡若平昔。区区不任赞仰。处世之难。果如所喻。而但非古非今。犹是人也。其视鋾之不鬼不人者。不亦优游以适耶。鋾顽忍不灭。积受满地唾骂。犹腼然转展于床笫之上。发狂之至。仍改名。仁兄亦不能不一笑也。无缘相对。只自郁悒。俯询礼疏四种说。先儒皆无异辞。而眉翁所谓妾子故也四字。所以释疏说之意如此也。眉翁之文简而单。其起止铺排。不似他人之淋漓历落。故尤翁以此为可乘之衅而从以攻击之。然恐其近于摘抉也。必疏说之意不如此。然后乃可攻。而其于疏说之即眉翁之意奈何。鋾尝谓诸贤只规规于四种之说。已是落第二义矣。夫帝王家事。与士庶不同。既已履至尊而承大统。奉宗庙而锡祚胤。则虽其为嫔媵之出。便当以适长子论。况于嫡后之出乎。于此心常颎颎。近见葛庵集中。有岭疏代制者。而中间论此义甚详。殊觉痛快。未知盛意如何。年前书未达者。搜之箧中。纸尚不毛。今并寄呈。可赐评批。圣人所谓朝闻夕可者。在今尤觉衬切。是不胜区区大愿也。呻吟惫极。草草报此。馀希统亮。
答李公允(甲寅)
又一秋矣。怀人政忉怛。便中承书。审经体增相。且能挈韵俦。盘礴乎流峙之间。此意亦不太萧飒。仲谨客那上多日。与之晨夕讲讨。想发得许大义谛。斯切向风而驰神也。鋾夏间廑始动作。而赖四五老伴提掇。阅网目书五旬而罢。然掩卷便惘然失之。毕竟补己分甚事。世间万事。不若速死之为快也奈何。刚公远信。日间得其梗槩。然大抵无安身立命地。其苦心经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25L 页
营。得有所究竟耶。恨身不能羽。祗切云鹄之羡而已。俟篱英稍舒。幸不惜一番贲然。共山中一酌耶。仲谨行促。不能备陈。馀希俯谅。
答李公允(丙辰)
一晤才得一暴。而别来不啻十寒。每庸耿耿。便中承书。谨审经体一直晏重。炳烛加勤。不知年数之不足。由此而乐。由此而忧。自当有实境之经济。区区不胜向仰。鋾近添无何。叫𠿝十日有馀。神思又强半颓谢矣。甫举头得乔甫远访。做一宵款。差觉惺惺。然亦只是霎时光景。霜叶在梢。一遇微飙。便当飘零。其能更得来岁春光耶。乔甫所赍一册。未论其得失如何。要之盖出于一生苦心。宜若可传。而闻其后承单薄。无以为力可悼也。大抵此等述作。非真切精深。有未可容易立言者。不若只就事物彝伦上。尽其当然之节。俟熟惯融悦时。渐可觑到大原。方是实见。推测摸索。终见天花虚影。却干我甚事。从前不识此意。谩消了许多光阴。今已追悔。无计转做。奈如之何。日前得晦公书。方役丹墨于大溪遗草。噫此人忽已千古。使朋友而有是役耶。闻其编秩甚夥。势须极意淘汰后。可容梓梨之力。尊兄不可不一往相其役也。万望亮裁。
答李公允(丁巳)
便风每自北而南。德音有加。而未曾有将此悃愊。提达左右者。恒居歉仄。如负大何。玆又专人致问。副以药饵珍方。蔼然仁爱之意。溢于辞表。顾颓朽垂尽。何足槩君子之念至是哉。第审无妄有喜。且能劬精于云谷之邃言。所谓高景俛孳。忘身之老者。于尊兄见之矣。区区不任向风跂慕。鋾宿證乍霁而真元已铄。外而筋骸。内而神思。痿纵昏瞀。依然作床上土木。惟日俟皋呼尔。世间万事。更无可上念者。此生其将已已乎。斋中少友相聚者数十辈。而只按例点视。无甚相发。窃恐误人子弟。相安于模糊悠悠之地。愧缩如之何。语类诚有看不透者。盖缘当时语套如此。今难一一昭详。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26H 页
但以意推会。庶几无大差。来教数条。依教点句以呈。然亦非谓必然也。谅择而回驳焉。深所仰仰。此岁垂暮。怀往益憧憧。秪祝加卫万万。
  别纸(语类疑义)
外任篇。 仰人户乡司主人头。人户谓民户之当纳税者。乡司如今之面任里长者。主人头如往时税户之户首者。仰犹请也。
断不展日。展日退期也。
留其人契汤。契原本作吃。谓留其人疗饥也。
和买之害。宋时差内官往江淅等市场。买取御用物。谓之和买。如唐之宫市。
白户盐。白户谓非煮盐之户而使之纳盐。
云云某(ㅣ)遂与逐一详细申去(하야)云已从下一一保明讫(이러니)未委(止)后来(로)忽又行下来云助米人(을)称进士(하니)未委是何处几时(로)请到文解(며)还是乡贡如何(오)仰一一牒问上来(하라하니)这是叵耐(아)(ㅣ)事事敢如此邀求取索(이오녀)当初(에)朝廷(이)只许进士助米(하니)所谓进士(난)只是科举终场人(이라)如何敢恁地税(오)某当时(로)若使得这省史在前(이면)即时便与剌两行配将去(로대)(이나)申省去(하야)将谓省官(이)须治此吏(러니)那里治他(아)又如奏罢一县令(하고)即申请一面差人待阙(하야)候求荒事讫(하야)交割下替(러니)不知下替便来争(하야)上去部里论(하니)部里(ㅣ)便判罢推官(이라)后来(로)与申去云元初差遣人(은)乃是奉圣旨(하야)令救荒(하야)尽与备许多在前(이러니)及后(애)部中行下(ㅣ)乃前列圣旨了云云。几时。犹云何时。请到文解。宋时应举者自本乡县指名报上司以乡解之文状也。乡解。犹往时之乡试初试也。助米。谓出米以助赈济饥户也。
负赖。谓欺讳也。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26L 页
路钤。钤检束之义。
答李能伯(明均○甲寅)
秋间一番风致。可谓缺界奇缘。嗣后阻晤。及此聿暮。怀往又曷喻耶。谓襮承伻问。所以见与者甚厚。良觉仁者之不遽遗于一物也。仍审燕养节宣连卫可贺。然少少呻恙。自是衰龄例报。将摄有方。想即廓然矣。鋾长在枕褥上。直是未束之尸耳。自哭舜肇。益索然无生意。恨不能以此身赎之也。此世此人。其更何处得来否。痛心不可道也。穷林孤烛。无与守岁。日前专书于谦汝。请其来此做数日款。未知其诺否也。尊兄亦不可恝然也。可勿惜贲然。共此团栾否。
答姜文一(起八○辛亥)
山河改色。人情尚不改。种种相问。及于荒废之区。感激悲叹。不知为心。特以神气沮丧。万事不分。久阙修覆。坐成逋慢。是诚可罪也。乃终始不较。又此见存。始觉仁人之用意。不以一物之枯朽而绝其煦濡之泽也。重为之耸然而翘仰也。仍审新正。萱闱笃候茂祉。承欢迓祥。宿慎昭苏。令弟佳儿百职俱宜。吉人之修。固当获祜于无妄之天。区区不胜钦颂。道坪新妇。闻已入门。而衰病在远。尚不得一睹其柔贞之仪。且其手裁致遗。寔出情曲。而尚迟一丝之作答。愧歉不可形喻奈何。钟此世而犹不死。暮年之相依为命。惟从兄之为灵光于私家者。而今又颓摧矣。踽凉号咽。夫何追哉。只得收视闭听。为木石以终此馀日。然犹一息之微。苦不即绝。谓之奈何。承欲一枉甚感。然相对只增一番作恶而已。想之黯然。不能为怀。来谕多推借语。读之赧热。况薇秫之句。钟不曾有此。恐明者之误闻而谩说之也。幸望谅财。临纸纡恋。不容尽写。伏惟清亮。
答姜文一(乙卯)
残喘不朝暮。恶得不忉怛于久要也。书来可抵百朋。况审闱上笃候神卫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27H 页
增康。怡馀湛翕。满室融融。是庸慰贺之至。失学之叹。吾辈同然。而如鋾已无及矣。将何以归致辞于先人也。惟座下年龄虽已衰迈。而志气尚可自彊。及此孳孳。亦何患乎不闻也。炳烛之明。孰与昧行。古人所珍也。望以时加勉如何。鋾之困于唇舌。匪今斯今。不可怨人。只堪自反。但恐在己者无以取重于人。而人之捏造铸张。无时可息耳。命矣奈何。承谕蹙然。奉际未期。祇希若序加重。
答琴景涵(戊申)
既蒙贲顾。重辱惠讯。举世之弃。而君子犹不忍遽舍何也。私切怪讶。继以惶忸。第审省闱体节增福。忠养尽职。常若不足。此便是竭力底。但当竭吾力之所及而已。求其尽分则圣人固有所未能处。亦不必以此作愁叹。况从事于视听言动之工。尤是为仁之大方。而孝之道。全备于此者乎。区区不任钦颂。钟锡自客腊以还。连仍奇疾。出没鬼关首尾四五十日。近才举头作起止。然视迷听聩神不守宅。枵然是槁木之将仆耳。宁有半念料理于宿昔之伎俩耶。胤友之来。无以相叩难。甚惭甚惧。丧中不禅。先儒已有此说。而举世便成通行。诚难猝变。然禫自是丧终之正祭。其实与虞祔二祥无甚异也。而独不许行之于丧中者。恐非经礼之本意。旅轩所谓大丧之禫。不可以齐衰之在身而废之者。正得礼意。而鄙意则虽斩衰之中。亦可以行齐衰之禫。但在后丧未葬则不可行耳。此说甚长。神晕莫能备陈。惟在雅亮。馀希省候以时万卫。
答琴景涵(庚戌)
胤友擎崇函而至。谨承寿闱神力益膺新祉。省暇修进。孳孳于克己复性之方。此世此信。可得于人人耶。区区不觉气壮。所喻人道四七之分。诚如云云。然精一扩约四个字外。更别有甚样奇妙方法耶。惟一念必察一事必省则其为人为道为四为七。宜无难辨矣。既辨得了。便可下手于决其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27L 页
非而徇其是之功而已。人惟不肯下省察克治之工。而又从而为之辞。学问之日趋于口耳。职此之由耳。惟明者试思之。钟锡无可说者。日俟溘然而已。相晤未易。秪增黯郁。
答琴景涵(壬子)
大界塌下。万象沉冥。而每因东风。辄闻洛涯一区。风尘不惊。弦诵相闻。髦俊之群。有所归依。而翁季之间。又欢然以道义相勉。不失为今世之金华兰溪。区区不任翘仰之勤。顷日拜函。以审偏闱体事多欠宁。笃老例候。宜有此尔。但诚孝弥至。神佑当无彊矣。所谕此心之贰参。行事之矛盾。可见反省之密而自治之深。盖未到夫安且成境界矣。则安能遽望其纯亦不已。周旋中礼耶。惟另加存省。另行体检。久久不懈。既断而续。乍蹶而奋。期以一生而不要放下。则熟之又熟。自当有卓然常存。吻然一致底时节。想贤座已有一副定本。可进而不可罢也。鋾久不能死。只恼却人唇舌。甚可惧也。俯索铭语。固非本能。且今神思莽莽。百想俱废。尤何能发挥圣门教人之真诠。以仰裨高士常目之一寓警耶。恐不能副眷眷之意奈何。适有龟山人历便。匆匆报此。馀惟进进有立。以光吾党。且以俟天意于无穷。
答赵阳彦(戊申)
春色又垂尽矣。天候更将作何等循环耶。悒悒待苦。益不禁怀人之忉忉。谨惟玆辰。燕体崇护。居观有乐。足以忘外否。向风驰仰。梦寐不弛。钟日间又添病。却食委顿。神气凘陷。渐无馀地。行将休矣。何恤何闷。寿帖文字。负逋经年。惧不能偿谬托之勤。病中强草。全没体裁。其不可用审矣。然既成矣。亦不敢隐。以重逋慢之咎。玆谨写呈。惟览至址弃之。别以求之有言之家。千万是仰。馀祝以时加毖。用副瞻恋。
答金平集(壬子)
自废而不堪齿于人数。蒙仁者不忍。课岁存顾。不替平昔。此意何以当也。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28H 页
但相对歔欷。相送怅惘。秪令人催老尔。便来承书。谨审忠养膺祜。愉节保重。庇下小恙。乍咷旋笑。区区慰满。所谕课奴朝耕。牧牛暮还。入夜山窗。聚子孙围灯开卷。便是桃源图一幅。揽想盱叹。不任溯洄之至。世之无津矣。人孰不欲狂呼而乱走哉。毕竟无得于外。适丧于内尔。内者既丧则迩之事亲御家。并不暇为力。矧可以语挽天而回澜耶。仁兄平日勇义劲直。窃所钦服。而特有摩顶放踵庭意思。此恐不得于屈伸消息之象占耳。所以从前献规而不惮于苦口也。前者承谕。仰认有敜离塞兑安土乐天之意。从此可信仁兄之确立于实境。而时屈而伸。亦在其中矣。人之病最患躁热。既自检而然矣。则须痛加克治。凡遇耐不过处。愈硬脊牢卧。如巨石插地。万杠不能动。可做得大小大业。可深会而试用力焉如何。
答金平集(乙卯)
秋初承问。迄今阙一字报。非敢逋慢。盖以志气之颓丧。不克自力人事也。惟与胤哥朝暮做款款观梓之俯。而不可谓不迩于其乔仰也。冬候行春。岁纪又将更。谨惟至孝感时。能无致毁之端。庇下平善。有方山家自得之色否。世机益艰。而生类日瘁。及到耐不得处。其为狂为魑。固未可期。其必不尔也。惟于此忍耐。至死而不改度。方可以语夫生道耳。盖人必有一死。死而不失其正。乃所以全其生也。经历之久。想有以见得到矣。鋾以龄以情。其死宜早。而犹蠢然在世。世之怒固其所也。而甚则至于流丸铄金。不啻市虎之三传。人心之险。亦可畏也。反躬慄慄。只俟命于天而已。胤哥今归省。可叩其学而识其进退也。此君志确。可与相期于岁寒。而但困于清贫。恐不能久资于远游。故似有匆匆迫逐汲汲徒搏底意。窃恐其力竭心躁而跌废也。过庭之际。可劝其优柔徐缓涵泳反覆。而待其自得。为至佳。盖此学是终身事。岂容以一时之锐气而攫取得耶。万望留意。
答金平集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28L 页
病废矣。阙于人事多矣。往时一纸之誊式。何足以塞平日相与之谊耶。每念惶仄。不能自恕。乃哀执事不以非情而终绝之。辱以手疏存恤之勤。视平昔不衰。呜呼仁者之量。果不可测也。跳丸不停。一期已周。孝子之冠裳已练矣。罔涯之恸。固知如示。而以不毁之年。尤当勉抑至哀。以仰体平日惟忧之慈。乃所以终其孝也。望倍万增啬。以慰远悰。鋾年算洽满七旬。其生也一何久也。病入于膏肓。愁缠于胸臆。筋骸神思。非复往年。蒙士之枉相从游者。挥遣不去。却恐重误人子弟耳。胤哥依发而来。乍对已可喜。且欲携持经卷。为几月周旋计。尤可喜悦。此莫非义方之导。有以陶镕而变化之也。但此衰病昏昧。无以相发。殊孤远来之意。且今岁时扰攘。少辈未集。寒威尚严。自炊实难。姑令逗星仁间。历观长德之仪。俟同类聚集。然后方始同其攻苦。未知渠更作如何否耳。练后上食之哭。来录中先儒之说。已尽其曲折矣。无容更赘。盖古礼则馈食于下室。生事之而无哭。设奠于神座。死事之而有哭。既葬而有祭。礼则食与奠俱罢。而只存朔望之奠。犹伸朝夕之哭。期而小祥则朝夕之常哭又停。而哀至而哭犹不废也。后贤有从厚之议则上食终三年不罢。而又移设于灵帏。故每食必哭。以伸其至情。今举一世而同然矣。忽有好古之君子据古礼而违众独行。则窃恐群诮猬集。以为惜哭于其亲也。终不若循俗之为无歉于情也。望惟哀谅。
李庠(至浩○乙巳)
世乱天寒。寤寐怀人。云如之何。谨问比者。埙篪唱和。起居增崇。山深秋俭。想康济违心。朝晡藜糠。足以忘世否。溯往不任憧憧。时闻转险。令人气塞。 宗社生灵。方在漏船上。未知苍苍者竟作如何也。钟顽不就灭。以至今日。亦复何为。昨岁两度封函。今始 批下。促以上来。感泣皇恐。将不知所以为报。但宣谕官尚未抵。姑此伏俟。至则义不敢不一走耳。望须见谅。幸有以指教者否。月溪小说。忙里搆呈。聊作故人心片。青岩文字亦并付上。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29H 页
幸因便寄去如何。
李庠(丁未)
病里憧憧。恒绕于故山云树之间。属此新春。尤切瞻咏。可允之来。获奉腊尾惠书。以审慎节尚欠清泰。盖衰暮异于少壮。才经一怯。便缩一分。更不可以补其缩而返之元。是亦公道。无如之何。惟一息尚存。按伏得许多颠倒。以冀寡过。而终是为真无恙尔。吾辈今日所可勉者。惟此而已。其馀何足嗟也。钟饱吃得满世唾骂。犹顽然不死。抑既吃者尚未毒耳。秪自苦也。光明阁有成。斯文可有赖。若其因此而振兴吾宗教。以基万世之太平者。则是在诸君子之各自勉勉。钟无似何足凫雁于其间也。面晤未易。临楮冲怅。
答吴(琎淳○辛亥)
萧然一匹驴。载酒过万山之中。有若真仙从云霄降。饮我以铜掌之露。而刷涤我夙生荤血也。及今追惟。宛若梦里三山。可想而不可攀跻也。谓外惠翰。飏风而至。奉读以还。如得天际音信。悄然恍然。殆不可得以测度也。呜乎。今之世诚何日也。如鋾者不鬼不人。腼然度朝暮。其视仙乡之黄烈士者。曷胜淮鼠堕地之悲哉。鄙矣不可道也。第审高人幽贞。起止清裕。黄花三径。悠然有浔阳之趣。区区不任向风而驰诚也。吾辈已崦嵫之晖矣。所可力者。惟教诏一二子姓。粗识得人兽之别。而用俟夫皓天之复。斯庶几于寡其过者。未知德门佳绪。其能有以发誓自励。而究竟于守死善道之地者耶。令从侄寝郎君英爽勤悫。可仗于颓波者。而奄此不淑。气数之驱。种种类此。承示愕然。且以不及一眄为嗟恨也。夹单见馈。谅出于衰老之相怜。而私居穷约。礼不成往来。受之缩恧。郤之非恭。继自今惟片心相照。毋以在外者为仪焉。是千万仰也。病疲不能尽意。馀希以时增卫。
答闵云举(致鸿○癸卯)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29L 页
旅舍乍款。未足以展乡邻之私。幸留书见规。切中时病。于此见而令公忧世爱 国之勤。但恨与之言者非其地尔。玆承惠讯。谨审旅体万护。慰仰慰仰。钟锡逗遛几日。荐被 恩眷。涓埃报答。万无其一。且惶且惭。欲逃窜而无地矣。见谕云云。尤不堪承当。毕竟上得罪于君父。下贻羞于师友。坐可料也。 天子明圣。幽怪毕照。其当许之早还。以遂其微分矣。惟是之颙祝。方修疏辞赐宅。匆攘不暇缕缕。
答朴张彦(翼熙○甲寅)
涉崎岖存问死生。非眷眷故旧之厚可得耶。一宿临歧。怅惘又可道耶。玆复承书。更若一番促膝。深荷仁爱之无已也。仍谨审体事起止一保往日。自馀悲欢苦乐。正不须忉怛。以是为区区之仰。鋾昔疾稍醒。而神思动作尚非活物。日用云为。宁有可奉闻耶。先公遗草。强疲倦略绰一阅。而亦妄有丁乙。且搆数行语。不足以阐潜德而慰孝思。惟在去就之如何。幸惟谅裁。更与直夫诸君商量为佳。馀惟清照。
答李周一(普荣○丙辰)
衰暮一晤。遂成阔别。此怀𢝋𢝋。又可胜言耶。谓外拜崇函。以审颐闲体力迓新增休。庇节庄顺。神之卫仁善矣。宜有自天之申。而犹且歉然于修为之不力。有俛焉孳孳之意。区区不胜向风而钦叹也。鋾外以形骸。内以志虑。无一不受病而莫可医治。百證迭攻。人之唾骂固其宜也。承喻惕然。不知所以为对也。再晤无期。尤切怅黯。馀希循序加护。
答金禹范(癸丑)
顷于令侄还往。合有一书奉问。而懒废不果。诚知罪矣。乃蒙不校专价致问。抚存有加。自反惶忸。无以仰喻。第审旱热。体宇增护。庇节均裕。良慰溯恋之忱。旱乾乖候。舆情嗷然。上苍之仁。其将尽刘我耶。仙庄傥无大痒否。峡中姑不龟坼。然亦只在数日尔。岂望其十全于终竟耶。鋾垂死涔涔。不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30H 页
欲见同胞之颠连。而犹喘焉不绝。谓之奈何。令侄随众作日课。视性年似长一格可爱。然顾导之者非其人。恐无以称付嘱之盛意。是极惶汗。鱼果惠馈。深荷故人之厚。而穷山贫约。无以报礼。亦且奈何。
答甘昔友(在奎○辛亥)
顾无一日之雅。而枉辱尊讯于垂死之际。感极而惶。不知获此。况审尊体以时宁旺。斯切攒仰。奉承先烈遗编。感叹激耸。不任山仰。慈孙之谋所以寿传。及今诚不可已也。第以阡铭之嘱。谬及无状。不惟不敢是当。方病昏已极。神思全丧。凡干笔研之役。已一切担阁。今不能猝然而强也。况四方名德。自足有不朽人者。幸更谒于当世之玄晏。以重先迹。何其光何其光也。
答朴中彦(丧礼疑问○丁未)
 始死。孝子哀慕迫切之情。自然不食三日。今丧人既饮粥则食时自当上食。恐无害义否。
古人亦有邻里之糜粥。则丧人之不食。非谓粥饮之全废也。食时之上食。非所以处大变也。但汲汲设奠。以安神气而已。
 袭后设灵座置魂帛立铭旌。则奠当设于此。而乃奠于尸东当肩处。不忍神事之而然欤。
古者始死便设奠。故未忍异于生而至设于当肩。至大敛然后始有巾席以神之。家礼始奠于袭后。已失之晚。才小敛便设灵座。而不迁当肩之奠。又失之早而座为虚设矣。故补编传曰奠当在复后。至小敛始撤。今当从之。灵座之设。亦在大敛之后。而大敛之奠。奠于灵座。小敛之奠。奠仍当肩。
 柩行妇人从至山幄。就其位而哭之。甚合情礼。今废此一节可叹。若好礼之家依古行之。愚夫愚妇。庶或化而从之欤。
如示甚正。然但古今异宜。宾客杂沓之中。妇人周旋。极多难便。只可依守
俛宇先生文集续卷之四 第 430L 页
舍者哭辞之例。恐不至大悖情礼。如何如何。
 服以表哀。哀渐杀则服亦变去。可谓表里得中。家礼虽从简。而无卒哭受服。然既止无时哭。则当依古易服似得宜。恐未知如何。
此只在好礼者断行而无疑者。而其或家贫而丧人众多者。力不能屡制衰裳。遂至因仍成俗奈何。无已则只略略浣其旧衰。而绖带则变麻受葛。犹或可行否。
 家礼大祥陈禫服。故后贤之论。多有不同。从何以适中。玉藻缟冠素纰。既祥之冠。间传素缟麻衣。今以白细布为丧冠之制。以细布为衣。而将事出入时。依五礼仪白笠白衣。恐不害为酌古通今之宜。
如此甚得。
 网巾即古之纚制。而今之细网。极为华饰。白笠下黑𩮰网。非但黑白不相称。若当国恤中则与凡人无别奈何。尤庵曰笠既白则巾亦白无妨。此似为正论。
亦甚得。
 家礼禫祭无陈服可疑。礼疏玄冠朝服。祭讫首着纤冠。身着素端。今以极细布黪染为冠而代玄冠。以细布深衣代朝服。而将事出入时。以墨笠代纤冠。又着皂布网恐宜。
如此极是。但黪冠则用五梁如何。
 国恤中心制人墨笠墨带。极为未安。白笠白带。既祥后所施。则当从后不改。似无嫌于混公私之服。恐未知如何。
禫祭时不得不受黪制。祭毕出入则当着国恤之服。
 吉祭始着漆笠𩮰网。则节次有渐变就吉恐宜。
亦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