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十 (自动笺注)
巖棲先生文集卷之十
 書
  
公元1900年
宋子敬(鎬彥)別紙(庚子)
 黃赤自是南北之稱。
土圭之法。
何以東西長短云云
黃赤遠近
指南北而言。
土圭所以南北東西者。
欲以地中爾。
盖於夏至晝漏半之時。
八尺之表。
其景如土圭之長。
(土圭長尺五寸)則惟地之正中爲然
若地太南而近日景短土圭而其地多暑。
太北而遠日景長土圭而其地多寒。
此以南北言也。
若地在日東則其景如夕陰而爲多風。
在日西則其景如朝陰而爲多陰。
此則亦可以驗東西長短
日景於地千里而差一寸
是以之而無不可測。
南北日月升降黃赤之間不過三萬里。
土圭尺五寸。
正以其半之得地中也。
 月無盈闕。
看得有盈闕。
彈丸粉塗其半之譬觀之則自曉然
正視之則全體皆白。
日月相望時。
側視之則隨其所見。
白亦不同
日月相近時
 枯槁有性無仁。
妄意性是理。
仁是生意
枯槁有理則可。
謂之有生則不可。
(朱子徐子融書云不可論仁義禮智之髣髴
然亦不可謂無是性也。
恐亦此義。)
公元1902年
宋子敬(壬寅)
茶山稠攘中。
得見令侄。
兼承惠翰。
俱是積歲面。
爲喜爲感。
無以爲喩。
忩忩未卽修謝。
向後天氣屢易。
而又以少便多冗。
闕然無報。
引領太息而已
比日初寒
伏惟大庭調候神攝。
湯餘進修
不懈益力。
法門衰敗
區區所望老兄者。
不以恒人泛識。
固知不待奉勉。
而相忠之厚。
有懷不敢有隱爾。
所喩無所希進於世。
愈見聖賢言語心事是是非非
一毫智力不得
乃知閒中所得
至於此境。
欽艶之甚。
不知身之踴躍也。
他人不曾做工夫者。
决作此語不得
縱饒强說及此
不能使人信得。
幸甚幸甚
至於使兢更下一語
以爲下手之地。
雖是盛意
其如非所敢當何哉。
但以己之所患者論之。
於是非之際。
非不明辨而痛舍。
然終是所見未精。
先入難忘
非但所是未必眞是
其所舍者亦未必眞可舍也。
非但隱微處常其然
至於形顯易見者。
未必不然
要之涵養不足
不能思索省察
因而苟簡自恕。
無一可倚靠處。
若得如老兄與之相處
常切見警。
或得稍减分數
以此深思仰耳。
文喩鄙見亦自知其淺薄
見敎無益聖門心法精微處。
甚當甚當
區區本意
正爲近日論理之說。
類多超出形器
離畔名義
本欲發明極致直指眞詮
而不知其高混雜
反害於平易散殊之軆。
相馬者惟精神之見。
不屑驪黃牝牡形色
流傳授受
其害不輕。
是以僭爲發明大略
以見精粗本末不可殊觀之意。
義趣凡近
固知不能逃於君子之議。
來諭深中其病。
第當思而改之
然妄謂老兄平日所論。
亦似微有過於高遠簡略卑近之意。
得非用心太銳。
見道太早。
賢智
恐亦不當以爲無弊也。
頃於客中見新理學綜要。
槩其頭面
未及詳也。
洲上爲此書。
豈不好意
但其逐篇命題
牽强鋪排
全不似聖賢氣象
使千言萬語
不自在
便有直指其路。
急策疾趍之意。
未論宋末支離繳繞之弊。
雖以明儒之好高喜徑以悟爲則者。
亦不聞其爲是也。
此盖無他
只是在己則急於聞道
世則勇於立言
縱橫卷舒
惟意所用
而不知天下之目。
不似一己所見
後日之口。
不但一時之所言也。
且如六經之書三千之儀。
何物非道
必欲逐篇逐段。
盖以道字
豈不冗贅少味
而離聖賢泛應曲暢本旨
學者强探欲速之妄意
知德者之厭而增無德者之惑哉。
况其義理精微處。
類多本來界分
非我族類强親色笑之意。
明者見之。
不能隱其籠罩膠粘之痕矣。
惜乎不及洲上無恙之日而奉質其所疑。
今日諸公尊信之久。
必欲主張闡發之。
世俗謬悠之談卑鄙之見。
不足以知此。
攻之愈急。
信之愈力。
至或以爲我自別立一門戶。
乃知南軒之改知言
眞曠見偉度千載一人矣。
此事令人皇恐
老兄聞此。
亦不顧省
不知更向何處告訴此話。
只得鬱鬱長歎也。
忠恕說不知當
面論如何
今承示諭
茫然不記其首尾
異日或蒙詳示。
庶加反復也。
風色不佳
衣冠儒士所在敵國
吾輩不可推波助浪。
只得杜門自靖究竟法。
同志之間。
相從講貫
亦非易事。
只覺日月可惜耳。
秋間聞自貴所有人到鄙近
云來車馬一顧
果爾不可言
但恐未必踐約耳。
兢亦開歲後擬一走娥林。
深欲取道仙鄕
亦不知卒能遂願否。
因風寓此。
猶未敢索言。
幸勿爲人道。
必亮此意。
公元1903年
宋子敬(癸卯)
一出四十日。
徒役役人事。
無可强者
惟與兄兩夜說話
差爲穩耳。
在塗及歸。
無日不思仰。
今晩有致辱䟽者。
以爲復長時所呈書也。
披讀之乃第二發者。
計其日正鄙行留汾西時。
老兄眷愛至矣。
但不知前書何故尙愆承坼。
意初約卞友歸路經由
此君之尙待我欲面見投也。
信后有日
伏惟哀孝聯候支福。
幽居讀禮
想益有倫理。
區區不任馳懷
兢自山陰踰德山宿留一望。
取路晉東。
所過盤礴逶迤
十數乃至家。
省節如昨。
但歸後又事冗叢集
無暇整理身心
溫繹遺忘
乃知出與處不可殊觀爾。
前書奉告魯齋云云
兢非敢爲其人分踈也。
但以老兄所論。
語意之間。
失稱停。
所以乘快說破
不覺多言如彼。
獨不知自家所發其麤率輕颺
有甚者。
眞諺所謂釜譏鼎黑。
路中耿耿在心
欲更作一書以明之。
復忩擾未及
但與庸齋
說此意。
此丈云亦甞見之。
但未覺其然
此亦恐是恕人之辭。
不然不曾細看耳。
告老兄愼勿更掛人眼
附火或見還。
乃是相愛之厚也。
所敎雖不多。
井井入彀率。
使魯齋復起
亦當汗顔而服矣。
南宋正朔之云。
恐有未然者。
魯齋之生。
金元之交。
其先世固已食其土。
所居又是北方
與浙廣不啻懸隔
觀於其晩年始得讀程朱書可見。
而其來歷又非自南俘北。
趙江漢之比。
夫旣如此雖使宋社未屋。
無不仕於元之義。
若使其與翦商猾夏之謀。
竇默史天澤之類則誠不爲無罪矣。
史傳中又無其說。
只是儒者見處賓師之間。
則其仕亦不至太過
惟其不能度其君之不足湯武
過以綱常世道自任
不能無愧於其言。
(出則有爲
處則有守
)則秋江所謂欲將堯舜道。
强敎板屋人。
方圓相周
畢竟新民者。
後世尙論者之所不能無言也。
來敎所謂律之以春秋之義則不得不以賊邊人之者
未審何謂耶。
若以正朔存亡言之則如前所云。
若以其華夷向背言之則身夷而事夷。
古人所不免。
而觀於魯齋平日之所志。
則盖於用夏變夷之道。
未甞一日而忘。
不能耳。
百年之間。
崇儒尙道之風。
未必非其功賴。
後之君子恐亦當原其心而恕其迹。
不必一向如此峻文深詆也。
且纔謂之賊邊人
則其頂踵毛髮
一是處。
平日論學處。
雖有足取。
娼家說禮耳。
何足以爲前輩如來示云
云乎
因此又記前日老兄所稱學朱子與法朱子之語。
亦覺有病。
朱子只是一箇朱子
豈有學與法之異。
程子有言
有關麟趾之化然後可以行周官法度。
本末精粗
只是一貫
得則俱得。
失則俱失。
學而無法
宋襄之學文王
法而不學
是玉莽之法周公
自古聖賢心傾膽費盡言語。
只是發明一箇塗轍
更無離軆畔用依影寫形底話。
只爲後世學者少能深究密軆洞見首尾
但於文字講說之間。
依俙認得一箇氣象
出新話。
論量前輩
聞其說者。
又喜其精巧均貼。
若不可易。
自明以來
此等言法甚多
决然不是洛閩口氣
竊恐是說流行
使正路至於歧貳。
學者各占方便
不是少害也。
尤庵之法朱子與否。
所不敢論。
至於退陶之學朱子則其全軆無不似。
其所成之德所施之用有不同者。
則或因其資禀時世而然。
是乃所謂善學者。
後人所當精察而勉學於同中見其異異中見其同。
不可遽以其法之不足而少之也。
來喩退陶不妄論前輩
爲好法門
而乃以通錄所載數事。
爲大可疑
亦是此類。
以此等爲學而不法
只如來示所論春秋之義出處之道。
莫如朱子
夫以溫公之帝魏。
龜山之主蔡京
今人觀之。
豈不殆於賊邊人乎。
朱子以爲不須深論
以爲後人何曾到他地位
如此惡乎法哉。
張子韶凜凜於斥和。
九死而不悔。
陸子靜之徒皆壁立出處之途。
朱子以其學術有差
矢口而罵
之。
無一假借
如此惡乎法哉。
華夷人獸之辨。
在乎一念公私
一理得失
學而有得
法在其中矣。
雖有因時損益之異。
周之文猶商之質也。
若踈於學而用心於法。
任氣自用
必至於張王橫决。
其所自爲法者。
私意之尤者。
方且以爲足以千聖而詔百王
豈不可笑。
爲此言者
非但不識退陶
恐亦非所以爲尤庵也。
退陶之論前輩
未甞一主於恕也。
輕重予奪
皆有倫法。
權衡稱物
只是善善之意。
長於惡惡耳。
言者行之奴。
前書未盡其說。
竊觀聖賢之言無類此者
但曰言顧行顧言
曰訥於言而敏於行。
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其言皆平正的實
不失輕重之分。
不沒相須之義。
思而玩之有餘味。
軆而行之有餘功。
後賢則又曰言者行之表。
行者言之實。
曰言之得失
可以知人邪正
如此然後可謂善言德行也。
老兄之言。
不甚悖於理。
抑揚右之間。
不免使人得窺淺深平之軆。
則恐不可不察
程子所謂後人雖有好言語。
氣象卑。
終不近道者
豈非病此耶。
兢之過計以爲此等
恐如朱子所云不是時病痛。
盖自近年有主理之論。
論議施措之間。
每多偏側峻之意。
貴者王公爲后嫡而猶恐其未貴。
其賤者爲皁隷婢妾猶嫌其不賤。
此在精義崇智之術。
宜若有近者。
然以本然正理聖賢氣象揆之。
則恐有未相似處。
只是門路已成。
心手已熟。
惟見此一邊爲大
爲是高妙耳。
朱子所謂常安此箇意思規模胷中
不能到得廣大公平地位者。
恐亦不可不念也。
前日兢爲四平放下之說。
老兄四平放下固是好。
每常以此爲心。
做病痛。
固是如此
然兢之所謂四平者。
非欲夷高逐下鑿淺就深也。
只是因高淺深自然
不更以意增减之耳。
然兢之論常主四平
不覺其爲病者
固當深察而戒之。
請老兄亦勿以鄙言之近而忽不省也。
因筆至此
亦傷快矣。
朋友之中。
老兄可爲盡言
亦可以此求敎
千萬照之幸甚
庸齋相聚兩日
英氣尙在
語及老兄
娓娓不置
以爲子敬一生
順境中成就。
飢餓拂鬱磨礱之爲可惜
不知老兄自視如何
未論它事。
只如所論出處一事
須是以身處其事。
須是以身處其地而觀其如何。
方能見其曲折
不當只據紙上說話
眼前道理
論斷古人是非也。
希寗相對移晷
向來甚覺收斂
再三其所論著
終不肯出。
兢因戱用琉璃禪話誚之。
不知渠以爲如何也。
叔亨不能款曲
末由詳討所得
但聞其夏秋間作詩百許首云爾
老兄所稱曺晦仲者。
見訪於德山。
相携十餘日。
才質頗溫慧。
文字亦有可望
然看義理多踈。
不甚曉事
此等人須使專力向裏
不爲空言所漂喣。
乃可幾其成就耳。
世俗滔滔
人各以所見爲學
相識不肯盡情商量
又多以忮疑相待。
所謂克己行恕責善輔仁之道。
不復見於今日爾。
兢近覺自己
甚多
所患不能自立
近來貧病之餘。
浸覺生事人意
聰明不如前日
甚愧素不能養。
臨事不得力耳。
山陰明早當發。
燈下草此付之。
畧布鄙意
卞友處必得近報
他俟續聞。
公元1927年
答許平𨿅(漢○丁卯)
自承賢仲凶問
禮合馳慰。
踈懶多冗。
日月以淹。
竟使尊執事先辱惠訊。
感悚之私。
難以言喩
卽日秋凉
伏惟服軆起居何如
枕被之缺。
摧割固爾。
尊兄亦老矣。
當自有以寬遣也。
兢燮此粗如。
無可道者
令孫尋辱野鶩
誠由乃翁金注之惑也。
但來席未溫而賤跡有外適。
二旬而回。
則故諸友尋行數墨
其勤耐可尙。
而姿地自是有所傳受
今時後生中豈易得此。
惟能持此不變
必有卓然成立之日。
爲之欣聳以企也。
今日動歸興。
盖緣諸友盡發。
臨行草草奉此
不備百一。
統冀崇照。
公元1909年
答安復初(植源○己酉)
亂世好朋友。
遊好山水好說話
大是好因緣
別後極不忘。
便中辱施先問。
其感如何
而失便稽謝。
居然天氣正熱。
伏惟棣床經軆連衛。
齋居况味
疇曩何如
時學咄咄逼人
高者變動不居
下者懶散自廢。
老兄愈往愈厲。
陳編蠧簡
之如梁肉布帛不可捨。
人多以老兄爲愚不知。
此乃所以爲不可及
非世所謂智者之可易也。
來書自道謙謙
若無一物
而見推之言。
猶恐不過
二者皆非其實
人之相知
貴相忠愛
便佞
柔。
是謂損德
悠悠不足道
老兄敦愼木訥
所以諸人者。
近於此。
眞不可曉。
嗣是而有辱敎焉。
勿復踵此。
能以實際切偲
何望如之。
亭扁號。
久思未得其
因地取義則曰洛瑞齋曰靈壽堂皆近之。
山名以龜而在洛水之側。
有洛呈瑞之文。
愚意瑞字微有未妥。
不如靈壽爲佳。
以龜是四靈之一。
又有千年之壽。
靈者知也壽者仁也。
合此二德
無所施而不當
此在老兄擇之
不敢自决也。
若以龜山精舍摠名
而以右二者分作東西堂樓之扁。
亦似不妨
並入思議如何
文則別求大手
若終不外
俟有所定。
當爲試可乃已之計耳。
末由卽奉。
惟祝千百加愛。
不備
公元1906年
答崔汝敬(東翼丙午)
去秋相處涉旬
而多爲事冗所困。
又雜以劇談諧謔
不能平昔所懷
別後甚覺闕事
天道一周世故百變
使人索然無生意。
乃知前日事亦可思也。
新正承臘初惠書
副以窮理之論擬古之作。
披展盈案。
驟觀而眼爲之醉。
卒讀而心恐其盡。
老兄之過念貧兒爲此傾囷之計耶。
歲且弊矣。
而報賜尙緩。
不但偵路之難得
大惠不可以猝酬焉爾
老兄其察不察也。
晩秋多陰。
伏惟經軆動止冲福。
前書更爲寂寞之期。
不知曾踏逐否。
魚雖得計蟻慕者衆。
難得如意也。
添丁之擧可喜
區區一行乃得此報。
輒思晦翁戱季通語也。
學禁勢如烈火
無地可避。
彼中又是上游
尤甚也。
吾輩讀書三十年。
而不曉藏身之術。
可笑可歎
朋友中亦時時去一兩人
不知老兄獨無意否。
以此奉勸
又似孔明之激孫仲謀也。
向來畧窺合下法門
大抵鋪攤向外意思
似占得太多
春間在茶山看晩求遺稿
見所述尊門文字甚多而華。
其問或不無一毛不似之慮。
觀者多厭之。
卽此亦可見其一事勉夫記得姓譜又通博
似此恐不免用心力。
不是坪門以來端實白直規模氣象
又况世道如此
吾人者政使刊枝落葉
赤骨特立
猶恐其無所依泊。
又名實相混
泛然無據
則反不如彼學之猶有實務可以諸事爲也。
折肱於此有年
到今略知此箇意思
只是無可倚靠
諸兄相愛
不比尋常
聊爲獻此。
以備講論
非謂老兄虛僞根株在也。
不知是自家世念漸深。
爲此竊斧之疑也耶
所詢諸條。
下問之盛。
畧具別紙。
未達者。
不敢質言也。
諸詩汪洋縱肆
可追古人爲。
並承索陋和多
但貂無不足。
難續以狗尾
要當寶存。
以示兒輩耳。
日間方作金溪之行。
知兄曾有意。
不知能力圖否。
雖失並轡
可到彼相晤也。
  別紙
叔亨所論鄙言
頃年靈川地
一後開口便及理氣
兢因戱之云昔富鄭公神宗陛下欲爲治。
須是三十年不談兵方可。
兢亦謂今之學者
要做眞實工夫
須是十年談理氣。
以此擧似俛丈矣。
豈意流傳至此
言固不可不愼也。
矯枉過直
兄言當矣。
然兢亦非憂其相角立也。
病其徒事口舌
遺却合做底眞實工夫也。
若以其道理驗於心而察之日用之間。
講辨雖精何害。
但恐其少能如此
則不閉口勿言
近思切問之爲省事得益耳。
公元1913年
答宋舜佐(浚弼○癸丑)
以兢燮罪逆不天
斬焉在疚
頃蒙仁慈賜慰問。
又有挽詩之寵。
幽明感泣
曷勝云喩
憂患多故
久闕申謝
方深悚仄
茲因角山便。
奉讀四月惠書
慰撫奬予。
有加無倦
使枯木捿苴
有生意之回。
若得未遂溘然
復入道德之塲衣冠之列。
是固仁人始終之厚賜也。
書後易時。
伏惟尊庭起居萬福
承懽軆胖旺。
區區不勝鄙懷
兢燮忍頑不死。
遂見終制
痛慕慨廓。
天地難容。
夏初又哭一男
情鍾之悲。
嗣續之憂。
狹中淺學所可寬敵。
老兄內外交充。
仰俯俱順。
神氣已頹之示。
竊恐未遽至此
想是爲目下擡擧
承奉得多
便欲以暮大自處
如兢素無所養
而爲膏火所煎。
神識亡八九。
不翅老兄所歎耳。
山斗蓍龜云云
不謂老兄又作此說。
使年前鄙血懇
歸於張白所志。
兢固不足言
使有識見之。
得不老兄笑端乎。
若蒙終不棄外
得卒敎誨
萬望痛鐫此等虛例。
操切其所不及
兢雖不肖
猶可奉以周旋也。
公元1919年
孫仁中(景基○己未)
阻久思仰政切。
令姪來承惠問
慰喜可知
且審侍餘動止百福
尤叶願言
所諭國服事。
向來觸時忌。
致人藉藉
老兄獨於衆惡之中。
謬加是奬。
此亦非望所圖
虞仲翔所謂一人知我吾不恨者。
豈此之謂耶。
近日所遭來誨亦極當
當時不能深慮
以爲不可讓。
事過後乃悔其輕率
自度無甚愧於方寸則可矣。
浮言之動。
已付之太虛矣。
曲折非面難盡。
持卿當略言之。
比苦牙癰。
把筆草此爲報
惟祝千百加愛。
公元1892年
李重載(敦厚壬辰)
月前數日款晤。
於心終不忘。
繼而有辱書。
無便不能疾速以謝。
雖兄不以爲竢。
而兢之鄙見不獲蚤見正於足下
技癢然。
比日寒甚
伏惟居閒友于至樂湛孺。
涵養玩索之工。
計必無外撓之妨奪。
細讀來書
所以論量裁度
前筭後者
不爲不審
且喜且慮
求以一言幾乎道者
左右獻助而未之得。
則所欲陳者皆符於空言
未甞呈驗於己。
甚懼不足動足下也。
盖甞聞之。
學欲博不欲雜。
守欲約不欲陋。
道之盈於兩間者。
聖賢已說盡了。
其間精粗大小本末賓主之勢。
則又自有不可亂者。
卽是之而不知其然
則序有不順
理有不切
雖或專心費力
窮高極廣。
而終無可悅之味矣。
無以悅。
所以反約者。
雖復俛焉孶孶
不敢放忽。
而亦無可據之安矣。
老兄英明
謹質表裏如一
猶有憂於苦且難者。
得非有係於此不自覺耶。
故兢竊謂老兄之所憂者
學則不患其雜而患其博之未善。
守則不患其不約而反患其約之而或至於陋也。
故爲老兄計。
願且虛心息慮
少思而多讀。
使義理之實。
眞有所默契於中。
沛然而進。
無不利。
不但向日所得者出於苦心極力之餘。
止於觀物度身之效而已也。
至於天道性命之理。
又是難說處。
只爲今之學者說出容易
未甞切己軆察
只成得一隱謎而已
畢竟何益。
假饒有益
豈若切問近思積漸上達之爲循序而有本乎。
兢之所患則又有大焉
盖始也役志言語文字之末。
及其用心聖賢之說。
則又顚倒章句訓詁之流
至於言語容色上接許多合用力處。
全不照管
方欲刊脫枝葉
以求所謂本原者。
宿緣舊業
未易點化
事物之推奪。
精力淺短
不能如意者十而八九矣。
無直精篤老兄者常得相處
操切警策
以諭其所未及
覺得意思闌珊
無可恃而不恐處。
欲望自此有書或面見
須痛箴而無隱
是爲相愛之實也。
公元1906年
答李見可(貞基○丙午)
前夏水陸追遊
吾輩相得第一樂事
別來時見夢想間。
春中一書
仁者之賜大矣
而憂吾道之將墜。
世人之難明。
而思所以扶將善後之道。
兢竊見近日朋友之憂此者衆矣。
而未
有若來書剴切
如傷虎者之色變
自非眞知輕重
不易乎世者。
何以發此。
世俗之以拘儒膠古爲無用
而不知維持世道之在此。
如來諭之云。
使人人而知此義。
功利之說何自而興乎。
然彼之所謂有用者。
雖若馳騖一時
而要其歸則至於率獸食人
將相而後已。
由吾之道則其行之足以當世而澤後人
不行亦可以全所性而免虛生
其所重者在於得與未得。
不繫於用與不用也。
果得於己則雖遯世不知。
坎坷以死。
而不害爲可用
不能有得求合於用。
則其不舍五糓而從彼之稊稗者鮮矣。
如此而欲免世俗之譏。
豈不難哉。
今世之士風吹草動
誠若可歎
然纔一變動。
便見其無足倚靠
定慧圓明則豈鐵輪轉頂之所可奪耶。
別紙所論。
圓轉詳密
足以近世偏滯之見。
可謂片言折獄矣。
兢亦甞謂苟知其實然之軆。
則謂之是氣亦可。
謂之是理亦可。
謂之兼理氣。
亦無不可
但今之論主理者。
多認氣爲理見解
主氣者亦多將氣做理底作用。
令人不可曉耳。
舜佐想頻與切磋
方此正氣摧剝
所望兩兄不淺也。
無緣奉唔。
臨紙耿耿
答河叔亨(謙鎭○丙午)
喪亂屛伏
萬事上心
獨念平生故舊
惟數公如曉月長庚
欲攀未得。
徒有懸仰
便中忽辱惠問
驚喜出望。
無異千載人面目也。
拜審比日殘暑
侍奉起居百福
舊學當日崇深
遵養
晦。
以基一治之業。
高明自居有。
區區不能無望也。
如兢養病於窮。
身病於憂。
志病於時
碌碌庸人
恐遂汩沒以究竟爾。
鄭君以其胷懷趍操。
至於斯。
吾黨之無祿。
覽其咳唾之遺及諸公稱述
輒爲一涕也。
墓銘之托。
及於無似
量出老兄之意。
兢是何人。
爲此以累幽明
旣來不忍遽却。
欲留且謀之。
次第不能成耳。
寗當頻與切磋
聞其髮鬚盡白而顔却膚澤
爲之嗟異
各自愛。
見天意之回也。
兢閒中有小述作
姑未卒業
不敢示人
謾附以上
乞與此兄參互訂削。
雖不留一字
亦無不可
刪正後因各以數語爲題其後
以見吾人歲寒之意。
幸甚幸甚
忩忩不及別作韓兄書也。
  
別紙
中寧煩勿殺。
寧侈勿樸云云
具曉所謂
鄙意正不如此
凡銘法。
專用其人之善。
簡嚴乃可傳信
一毛不似之戒。
古人所重。
近來文弊已甚
轉成澆僞
尋常竊所慨然
淺陋無以挽回
老兄者庶任此責。
扶植世道一事
未可徇人意。
輕貶已見。
崇長虛飾也。
鄙文雖作。
未必得正
心所謂疑。
不敢不告耳。
公元1910年
答河叔亨(庚戌)
索居鮮悰。
惟以懶散家計
每承讀故人書。
輒降月十日心。
此世雖險。
道路雖遠。
便如袵席咫尺
但得於精神者。
未若幷與
形影得之
人苦不知足也。
卽日肇夏。
伏惟侍奉餘經百福
擧世滔滔獨能閉戶堅坐
味無味之味。
老兄此樂。
能言之而可見
徒有馳神而已
兢燮侍旁如昨。
冬盡春。
任是擾擾作壞。
不但神明不能守舍
自覺面目可憎
如此雖得見君子
當必見斥。
還以自幸耳。
著書立言之喩。
老兄殆見吾善者機也。
自標占。
引聲援。
理則不無
然此須是到了立與不惑地位
方可語此。
似此七明八暗東倒西歪醉漢
正使不自量度。
妄欲云云
如一盲引衆言
爲人笑端耳。
惟是臭味相同之地。
流濕就燥
自有不期而然者。
覺得比來一番風氣
專事依違軟熟
朋友間不欲痛相操切
講求實是
只如言中失理會處。
不止一二。
此間士友能言之。
高明精博老兄者。
乃無一字掊擊
但以重言推借之。
訑訑聲貌
拒人於千里耶。
大心濶眼。
過於含垢藏疾耶。
孔孟脚下近出叛賊。
誠甚駭歎
然此自其人不曾夢見孔孟脚板耳。
若是曾見得些子來。
卽使天翻地覆
何至認賊爲父耶。
大開鑪鞴
揀汰僞冒
留得些眞種子。
傳付端緖
未必天意
但不知究竟何人能承當耳。
相望杳然
會面無日
書牘間終寫不盡懷。
偶便忩忩
道一二奉布。
公元1920年
答河叔亨(庚申)
六月從中橋便領夏初惠書
以爲慰。
向後因循
不能附謝。
然心未甞一日忘賜。
居然秋氣將半。
伏惟侍奉餘經萬福
講學著書
日有新功否。
區區不勝馳懷
兢燮隨分粗遣。
年來憂謗之來。
多是謀身不密以致之。
內省之疚。
所養之餒。
直是無可說。
承喩過奬
豈所堪也。
老兄所受之困。
前此槩聞而未詳
此等事正可一試力量
使吾輩今日而都未有此。
則其不爲鄕原之歸也幾希矣。
如何如何
惟是臭味相合之地。
不免一重皮膜間隔
加以索居屛處
有疑有得。
無從商確
如此何由得有長進耶。
比讀宋元學案
朱張呂三先生相與規導講治之盛。
未甞窅然以想而惕然以省。
吾輩不幸不及其時
不能效法其萬一。
謂之何哉。
但其書出於陸王餘黨之手。
使人往往不厭於心。
切欲隨手提出
辨正甚者
粗可以醒學者之眼。
而恐力不足任之也。
不知此書已經盛閱否。
今日紛紛
都坐學術不明
孟子之置申韓而闢楊墨
其意不以此耶。
日前都士謙寄大作碑文
頗若有所商量
謾以鄙見錄上數條。
未知以爲何如
平日老兄之文。
儘多歎服
應酬之作。
時覺有未暢處。
妄甞有所寄評。
恐兄未深諭鄙意
故輒爲此以甞之。
此亦不害爲講磨一端
計兄當有以敎之也。
宜春之約。
深以傾忭。
但此身動生尤悔
近日頗有持戒
此等擧會。
易致多人。
徒成酒食追逐
無益而有損。
得一山僻去處
得三日甚佳。
然此亦似難辦也。
無狀以讎君得罪田氏
彈文已及於社會
未知當有何究治
老兄之潔然者。
豈宜相引自累
耶。
一笑
公元1910年
答金仁吉(泰麟○庚戌)
昨冬惠書
因循未覆。
爾來踈懶可知
卽茲春闌
伏惟經軆友于萬相。
胤房諸從一平善進學否。
荊榛滿目嘉卉方鮮。
當思所以保養之。
千萬不勝懸祝。
兢燮侍親粗遣。
比來一向將汩沒作家計。
本心日覺銷亡
令人皇恐
前論雙修堂欐詞。
考據精審
指諭諄切
敢憚從改。
然於鄙意未釋然。
盖此句若是評隲人物之語。
則英憲與文順。
不啻南北
擬之固不倫
今只論文軆格之如何。
則在英憲以前者。
文順之外指不他屈。
援引比並
實無所嫌。
益齋麗朝大賢也。
而序其集者。
乃與文順及牧翁並稱差等之。
尙論不以爲怪。
豈不論文論人
自當殊觀也。
來喩以崔家門客嗛文順。
不謂然。
孟堅事竇氏。
子厚伾文
論文章者必宗班馬韓柳
采葑采菲
無以下軆
此君子之用心也。
其曰正宗
亦據文軆而言。
來諭乃以彼家門客之正宗疑之。
無亦太深乎。
欲易以羅麗可當之人。
未爲不是
歷數之。
終無出白雲者。
若無大嫌而必遺大擧小。
使卑踰尊。
無乃有失於公平之道乎。
兢於文字
未甞己見而吝捨。
但此事反復思之。
可以無改。
改之不如不改。
老兄熟思更敎之。
區區不敢終守已殘也。
公元1925年
答金仁吉(乙丑)
兢燮白。
以不悌者遭罹孔懷之慼。
而於久病須人之中。
爲書存問之。
此豈情量之同於人人者之所能辦哉。
先兄平日之以心相許者如仁兄
無幾人。
存沒之際。
其得此盖不以爲異矣。
美恙之委頓
前此固甞聞之。
不謂若是甚也。
吾儕舊人之不福久矣。
復寧知造物者以是仁人也耶
自承書來。
月已再易
區區亦爲病冗所奪。
未卽一紙以爲以爲問。
無日馳心而已
不審比來
調養見效否。
證候旣重。
攻治易雜。
邂逅生疾
不無其慮。
惟靜以將攝
勿以躁擾之念間之。
亦可以得中醫。
計此已在㹅知之中矣。
兢燮遭制以來
疾憂多端
忽忽無生意。
一條之帶。
去身亦已有日。
如兄枕被相將
白首無斁
分炙煑粥。
憂且足况。
豈啻天淵不可並耶。
歸鄕之說。
不知誰所傳者。
齋所謂㜈源先廬所在
寤寐未甞忘之。
晦翁終不免爲建人
時勢之轉人其已久矣。
豈不才而能勝之耶。
區區不敢自定
只得中河之舟。
其所而已
一造之願。
豈待尊敎。
爾來脚力疲甚。
畏嶺如虎
人事一作。
耳目多礙。
自恐未易辦也。
 第有所奉禀
不知不見忤否。
以兄淸明樂易之質。
不宜有此意外之奇祟。
而今乃有之。
區區過計
竊謂老兄前所以處門內是非者。
頗近刻深
或慮不爲神明所許。
盖此理今人以爲迂闊
古人之所常切瞿瞿者。
見於詩書可徵也。
老兄
前後二錄
前者尙可
(前錄多可刪)至後錄者則得無已甚乎。
雖微有是。
其孰以尊門爲疑。
大本旣正。
雖有一二妄以爲疑者。
自當靡久氷釋矣。
而乃翦翦爲此權詭之術。
是豈平日讀書講古道之意乎。
此如操舟波濤者。
不知所適
岸上者則見之矣。
老兄深察此理。
取其書而水火之。
以示蕩平之懷。
則人歸其量。
神諒其心。
吉祥之來。
豈不可感召乎。
兢學不得力
平生備甞鬼責
每有不順
輒思安所致咎。
今以所施諸己者。
妄爲老兄奉獻
察之與否。
惟在雅懷爾。
至鄙章之捺。
當時迫於尊懇。
至今以爲悔。
然今此所禀意。
實不爲此
切冀有以諒之也。
公元1918年
崔勉夫(道燮○戊午)
兢燮頓首白。
德門猶禍。
令嗣秀才以疾不起
承聞以來
一念至。
爲之怛然不寧
吾道之窮久矣。
而天之於善人
必欲從而抗之
極於其所往。
亦獨何哉。
但念此等逆値。
聖賢所不能免。
而天之所以量人者。
未必以此予奪
况聞老兄餘廕未艾
胤方長。
視世之不如己者。
猶可持而自寬
或者先抑而後昌大之。
其理亦不虛爽。
朋友所以老兄慰祝者。
惟此而已
年前兩度惠書
垂賜勤厚
兄之不遺故舊如此其至。
區區冗懶未能一謝。
泯然若無知者
然其感德思報之意。
曷甞一飯而忘也。
每從李君所細聞年來休咎動靜
慼多歡少。
未甞不爲之作
移時
不知兩形相遠也。
知欲盡室入西峽而猶未决計。
區區不能詳究利害
然甞謂古人云利不十不變法
遷居之事。
大類此。
卽如弟之此來。
豈不十分審定
又去鄕無百里
親戚知舊往來無虛月。
然每觸事感時
尙多不可堪者。
况老兄所謀。
比弟又懸絶
時事人情之變。
日甚一日
得無萬一輕動之悔。
事情不能遙度
未敢輒自勸止。
但爲之邑邑馳想也。
前書所詢出嫁女爲本生祖父母再降與否。
愚陋未有他考。
然以情理推之。
來諭得之
晴溪所謂旣以旁親本生
則女亦當從旁親之降者。
殊覺不然
若以父之爲旁親服也。
從而旁親之。
則父之伯叔父母
乃從祖也。
然則在家兄弟姊妹
當爲小功
然後方充其說。
老兄所謂孰謂視祖於伯叔父母者。
辭若簡約而意已獨至
恨不及晴兄之在而一講之。
然晴兄所論旣歸宗所後
則不復用本生親者。
其說亦可思。
葛翁答人之問。
又必非不思而發者。
惜乎其人之不再問也。
山間書籍未廣。
從當別考續禀也。
所喩貴族墓文
春中已爲撰去。
久無駁報。
豈未經老兄一閱耶。
微辭陋。
何足有無
而來求者不已
拒應之間。
俱爲之泚顙
兩年來立戒頗嚴。
覺似少得力
然終不能焚棄筆硯
積負如山
不知是何苦業耶。
前後求言甚至
區區愧無以奉答
然兄未甞一言見規。
切切然惟求聞己過何耶。
公元1913年
李德一(鍾澤○癸丑)
前後辱枉辱書。
殷眷至矣。
漠然久無所報謝
仁者不以爲恠。
中心歉悚。
何日忘之。
比日秋暑
伏惟侍中棣軆萬旺。
美庇俱安。
區區不勝懸情
兢燮遽卽澹吉。
慨廓無可言。
夏初慘景
亦非有生所忍遭者。
到底一念
不能自主
深愧學力之無素耳。
前書縷縷
自卑尊人之論。
不或近於鳴謙足恭
轉使不敢當耶。
吾輩事契旣深。
年齒向晩
非少輩輕脫之比。
當實語相告。
實病相規
何乃爲此虛禮
自同踈遠汎交之例耶。
胤友一眄
已知其近實可尙
憂哀未及其所存。
至於不量非其人而付托過則又似金注之惑。
如蒙終始不外
兢雖鈍劣
敢不自備他山之石耶。
比來益覺多事多慮。
心血耗損
凡百酬應
頓欲簡節
不可得。
苦事苦事
來濟便。
走筆寓報不莊
伏希裁照。
答具聖旭(晟書○癸丑)
春中枉慰弊廬。
爲重在禮。
外除後宜走謝
或修一紙以申銘感之意。
而冗故疊汩未能也。
仁者不之較絶。
便中賜惠書。
奬喩殷眷。
有加前日
其在執事也則盛德
以不肖則爲愧爲恐。
難以言語盡者。
顧此空踈淺劣
實無所有
何以執事之意之萬一。
第伏審比日窮寒。
侍奉餘經軆祟護。
區區慰喜之至。
兢燮首夏長殤
孤露之餘。
益增慘毒
重以嗣續無人
皇皇
不知所出
歲行盡矣。
案上卷帙
一任拋閣。
舊日些子揣摸之見。
便成茅塞
有時一再點檢
不覺駭汗浹背也。
示喩世道之憂。
能知憂如此者。
亦復有幾。
林下何曾一人之句。
可謂引喩得著題。
朱先生所謂此事如此已多時。
戰國孟子理會
餘人如醉如夢者。
已自看得破了。
正使眞無一人
此道理猶自磨滅一毫不得
天意未可知。
來者亦可畏。
所患只是吾輩摧折之餘。
無力可以支撑耳。
仁興之行。
一有之。
盖兢自年前積有避地之心。
而適知舊有勸之者
頃日到彼。
專爲商度此事。
已於亭臺峽中一屋子。
擬以開歲遷居之。
若此計不虛。
似當密邇聲光
不必一番相失爲歉也。
仁玉所處前亦聞之。
大抵吾人欲討一箇寄身處。
不可得。
不知此亦所謂行著一个運氣耶。
公元1914年
答楊禮仲(鍾樂○甲寅)
前月三日束裝
得聞御者在邇未及奉候
豈有張式不能眼前巨卿耶。
負愧不可言
仁者不相較。
遠貽手敎
引爲己過。
兄誠過也。
獨不愈於臨歧握手
黯然銷魂乎。
第審比來奉庇節度多愆。
知舊之所尋常爲兄切切者。
而兄能自知寬理。
不萌怨尤於心。
可以學力
天道有知
豈終憒憒
兢燮顚倒至此
得失相當
雲林泉石
似不相御
蝸涎一殼。
足以自濡。
飮水著書
聊可卒歲
沃州之山。
已被人知。
自笑拙謀之難
掩耳
惠章屬意不淺。
未及奉和
所有近作數首呈塞。
以博一粲耳。
山中猿鶴
久佇淸賞
倘能趁此淸和
約數三同好。
惠然見顧
弟當於古松流水間。
預拂一石待之
但恐兄爲素紱所困。
未易辦此耳。
公元1916年
答禹永叙(夏九丙辰)
夏初弊家薄筵。
知友頗見集。
所恨未及奉邀老兄
乃蒙專書副貺。
逈出常情
感悚交至
歷時未已
未有一字馳謝
爾來稠擾昏鈍
百事秪以放寬長策
非所以施諸老兄者。
况厚賜而闕然無報乎。
霖餘老熱。
伏惟侍奉經候百福
新陳未接。
厨竈之供。
想益寥落
處困之道。
思古人之不如我者以自寬
延平所以朱先生
然如老兄所處
欲求不如而亦不可得。
不知當用如何工夫
至於是而不怨。
信道篤者。
其孰能之。
是盖深有望吾兄者。
改過自新之喩。
不省爲何指。
以兄今日而言之。
惟有益勵素守
是爲進於日新者。
何過之當改而新之可圖耶。
兢燮境界未始不佳
應接比前有加。
本原未固。
隨處汩沒。
仙人之題。
可笑也。
一嶺相隔
會面踰時歲。
其視昔人南村晨夕之意。
可愧已。
溽汗被軆
握筆不能多書
萬乞崇照。
公元1901年
李綽汝(定厚○辛丑)
知止誠意之說。
兢向所云者
不盡記。
然恐未敢直謂知旣至則意自誠
意旣誠則心自正。
想其言語分曉
有來示之援
喩。
然亦不獨雲峰之說如此
章句所謂可得而實可得而正兩箇可得字。
豈不明白有此義耶。
工夫功效
不是截然兩事
前面功效處。
乃是後面用工夫處。
以來階級之譬言之。
而曰第一級旣涉則第二級可得而升矣。
第二級旣涉則第三級可得而升矣。
豈不可也。
相聚之樂。
兢之願亦不後諸兄矣。
然此事有分
而在我之可勉無禁
惟有各自策勵
從事實務
不異合堂同席而處。
深究力行
其所疑。
不患無日之可講矣。
若謂兢之寡陋眞若有一毫可助於諸兄。
則恐策之謬矣。
還不欲分踈
公元1915年
答金殷汝(衡培○乙卯)
側聞風猷夙矣。
胤友之來。
旣得典型之十一。
而及馭者枉道窮巷
失迎候。
悚缺至今
茲蒙不外
復辱惠書
其爲感幸。
如新受賜。
拜審春殷。
侍奉軆度聯床百福
區區深慰懸溯。
兢燮捿峽。
本擬爲藏名滅跡
而乃朋友不肯相捨。
逐臭往來
亦可助發幽趣
長益淺學
此况又未曾有也。
胤友資才今日後生所難得。
而又是合下門庭人。
遠求野鶩
本非良圖
此歸幸望益加鉗鎚磨礱
自當趍入好門路去。
不煩工之繩墨也。
珍感無已
有施無報。
是爲愧蹙耳。
未涯拜見
惟祝以時加愛。
公元1909年
與金胤敬(殷埴○己酉)
達奉閱歲
世變益無涯涘
同人之思。
如何可云。
比日春殷。
伏惟
省友軆度休福
似聞冬間蘭摧之戚。
旋又鬱攸告灾。
兩事俱非吾兄所宜値。
鍾情之悲。
所繫尤極重大。
天固吾人耶。
知兄固曠然高視
不爲無益底煩惱。
經心觸目
亦非有情人所堪。
但以區區所聞
大亨方來
必先有以抑之
此亦造物巧法
柳子所以賀王壯元也。
豈不達耶。
先廟賜侑。
承已卜日
固亦此世盛事
不無一番應酬之勞。
兢比頗少事。
上下如宜。
或當及彼時一走。
年來漸畏稠擾。
未敢質耳。
偶便忩忩拜問
惟冀千百加愛。
以幸友朋
公元1907年
答曺一賢(元承丁未)
比省而居。
非甚遠也。
同籍而姓。
非甚踈也。
而乃吾有執事三十年而不知。
豈獨王武子之歎癡叔爲然耶。
執事之知有無似所謂視遠惟明。
卽此愚智已判矣。
又能於干戈搶攘之中。
六親不相聞之日。
投心墨。
存問平生所不面。
衆人所共背者。
累數百言
言言惻惻
勤厚子諒
亦有非常情所企及
雖然竊有所疑。
執事辭翰老成
又知年齒長上
宜若後生初機輕聽發言者比。
而書中見及。
類皆刻無塩西子之論。
夫不見其醜而人以爲美。
又從而信之。
人之言固可笑
信者之不思尤如何耶。
兢恐執事之明。
未免有所惑。
而其厚反近於薄之。
於是乎不能無疑也。
愚劣之性。
涉學甚淺。
至於家庭州里之間。
取尤悔。
平生師友無不見欺
安知又轉而欺執事耶。
今天下之人。
所務者實事
所驗實理
吾黨近日夸毗之風。
不能一敵。
宜重爲波盪
相率而逃空虛也。
所問保髮一事
人各有見。
口舌所能勸沮
然古之高士
亦有終身逃且死而不受挫辱者。
今日事勢
若不抑勒
從而胥靡之。
似無甚難處者。
世俗之人。
卑者爲身
高者爲國
相率而化夷者。
吾輩所不能學。
非但不可學也。
知親老養拙
此事可與兢同憂
世間人無不得志
吾人頑舊種子一切憔悴
未知天意如何爾。
黃梅泉居相接壤。
得頻與會否。
詩極高妙
善爲慷慨沈鬱語。
當遂擅長今日
近聞頗勸人新學信否
落落相望
攀晤未期
惟祝侍奉加愛。
進修努力
公元1912年
答孔禹若(錫圭壬子)
兢燮哀苦離索
萬念都灰。
惟有同人之思。
時發夢想
遞中忽辱惠問
奉讀屢回。
枯朽之姿。
有生意。
哀感可量。
拜審新凉
侍奉經候百福
閒居簡出
已自得今日第一義
况有簡編討論之益。
不是散之樂。
其味想無窮也。
兢燮忍而不死。
遂經一朞
如新之慟。
益切靡逮。
種種憂虞
添闖作惡
愈欲溘然無知
時時亂抽舊書
以資排遣
然疑之間。
講貫無所
輒復黯黮以自廢耳。
示人物氣質性同異之辨。
來書所具。
有未遽領會者。
神識昏昧
乃至於此
正爾可愧
然盧成兩兄欲以寒暖飢飽相近者。
氣質性。
則是氣而非性也。
盖雖氣質之性。
不可知覺
也。
孟子以口之於味目之於色謂之性。
未甞言知味識色。
朱子雖云以氣言之則知覺運動
人與物若不異也。
未甞言犬牛人同性
可見矣。
孟子亦甞自言如使口之於味也。
其性與人殊。
犬馬之與我不同類也云爾
則雖食色之性。
人與物不可謂之同也。
元近所擧鄙說氣禀氣質言者
不可記。
所謂若異中求同則人物不可謂無同者。
如以虎狼父子蜂蟻君臣之類當之則可。
至於知覺運動不異者則老兄所謂相近而非同者。
說得亦善。
因此而有可以貢愚者焉。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幾希
庶民去之。
君子存之。
知覺運動寒暖飢飽。
所以爲生者。
人與禽獸無異也。
其所以異者則不仁義禮智微妙難見者而亦甚少矣。
(幾希少也)夫以其甚少者。
庶民從而並去之。
則形雖人而其實禽獸而已
君子則自其少者而知皆擴充之。
則卒乃極其大。
而彼知覺運動禽獸同者反自少矣。
一段乃人與禽獸
庶民君子相差之路歧
雖千萬世之遠。
無二轍矣。
然則吾人者。
政當常求其與禽獸異者。
不當其與禽獸同者。
今世之人。
皇皇汲汲功利塲中
能做得許大奇異事。
然極究其歸則不過充其與禽獸同者耳。
向來作一書。
說破此意而未及
因此不覺發出
亦有非偶然者。
諸兄反復之以就至當也。
廈瑞竟至此。
吾輩氣數
乃保不得一人耶。
甚慟甚惜。
人生堅牢如此
安可
不及時努力耶。
殘暑已盡。
或能與元近偸兩日隙。
見顧否。
所懷書疏可究。
但深傾冀耳。
公元1907年
答金道明(鎭學○丁未)
失奉幾何時矣。
世道如此
卽朝夕聚確。
猶憂其無定算。
三歲阻耶。
尋常懶於修問
徒有懸慕
遞中忽領惠牋。
憂道憤時之思。
溢於言外
此豈今日所易得。
令人氣往神馳也。
時學近亦畧窺一二。
政如三家村童。
猝入演武塲相似
耳目交眩
手脚齊顫。
不知前日之曾有此身否也。
承喩亦似曾有此般思想
爲之浩然一歎
然觀今日大勢
必有一般歸宿處。
而彼輩之氣力尙强。
此道之主張無人
所以黯黯擾擾
不知如何結局
但在吾輩惟有仍舊貫
加力保守
庶幾寡過
纔動一脚
不爲河間婦幾希
要之將利禍福
一聽於天而已
况趍時未必見功
守舊未必取禍耶。
但恐吾輩所謂舊者。
未深有得
而撞著此等震撼
彷徨却顧之間。
徒枉過了時日
不能有以自立
則反不如實業有成
適足往遺之禽而已
此則所當猛省也。
孔子宗敎之說。
未必出自西人
只是近日康梁輩自作唱和
陽尊陰壞之論。
不足辨詰
讀書種子之將絶。
亦似一徵。
盖剝不極則復不生。
其理然爾。
政使遂無可復之望。
宜便休了。
此事言之甚長。
筆墨所能盡。
有漢學之設。
足爲小貞之吉。
獨不知能力可以抵敵新黨否。
如兢不無此志。
力量不及
蹙蹙自保。
僅同於楊
爲我
復何言哉。
答李舜夫(陞○丁未)
夏間路中一揖
不足以紓積蘊。
便中辱書。
爲賜良多。
何如其感豁也。
比日深寒。
伏惟居安適。
隨遇自寬
未甞不在此。
來書頗有邑邑之意。
當是跋疐多端
不能慨然於中。
世道如此
安樂者其憂反有甚焉。
空乏其身。
非其力不食
詎知其不爲福耶。
但謂鄕曲無可遊語則未敢聞命
不能高飛遠走
我非斯人之徒而誰與。
正使所得
非世所及
君子猶不輕以自高
又安知世俗之必不足與。
而吾之所爲有以異於人者。
佛者之言曰入得世間
出世無餘。
此語眞有味也。
雖然此爲老兄言爾。
若兢則擧身流俗中。
實無以自異。
足下聞之。
當又見悶也。
兩記效嚬至此
使人大慚
然讀之有以志尙之深。
固有文辭之外。
果能充其言。
何善如之。
開春擬一南走
似當奉晤。
因便奉此
公元1900年
曺仁玉(秉善庚子)
頃別殊黯黯
歷時未定
月來知必有便
便中意必得書。
雖無之謂必上問矣。
卽領手敎
不爽所計。
讀而玩之
融融乎其抒情
懇懇乎其告忠。
使人起敬
益信吾叔之近古人。
今人之所可多見也。
何幸何幸
承諭以文字迷方
取舍分爲憂。
此見不自多之盛。
是爲將進之幾。
能進之驗此在。
加勉而已
所欲熟看
子書
以補往失致來效爲期
尤見所趍之正所期之遠。
深以助喜
向來竊覸操履甚端。
氣象甚好。
節文之間。
亦能隨處發明
亦自不易
但恐於本原深沈
易簡久大之道。
有未大肆力者。
如今所示。
乃優得所圖。
甚善甚善。
願益千百勉旃
以光祖宗
幸門黨。
書末警敎。
有味乎其言。
敢不服膺
直前不顧
固非可常之道。
而專守相時度力之論者。
不無俯仰遷就之慮。
其能免此者
明理君子乎。
大抵理未明時
百事無有是處
隨其氣質
不偏則倚。
平日亦甞講此。
臨事得力
事過追悔
乃知所講者非眞道理。
思之至此
不寒而栗
時爲敎戒
以救其思慮所不及。
非但口舌私言而已
便回寓報。
撥忙畧道一二。
公元1919年
答朴聖中(在時○己未)
得賢相處
接風範。
惠凾之賜。
尤感神注
且審雪寒
侍奉軆候萬福
不勝欣慰
兢閉門自衛
無可言者
諸生十餘人
而但利鈍不一
難以一法裁之。
如賢器者當居中以上
而醇實亦不易得。
但能自加鞭策。
不難向上
無須區區鉗鎚矣。
所慮者異日還侍。
俗事薰染
此箇意思
遂成斷續耳。
喩及國服月數
此亦無定筭
昨得河生書
以爲當滿三年
此說恐是。
三月是古禮。
三年國制
若斷以一年則是不古不今之禮制
未知如何
然此事今不敢自爲定奪
須更博采有識之論。
以爲進退
幸甚幸甚
公元1914年
答李叔衍(墩永○甲寅)
尊先集鄙所刪動。
極知其多不中理
見諭若不以爲大過
愚意猶恐有未盡處。
千萬更求有識
以稽衆見至祝。
李璀事此無文字可考始末
然竊意其未甞不諫於其父也。
諫而不聽
宜若以一死悟之。
所以密言於上者。
盖以德宗雖以故欲全懷光。
而其爲人多猜疑。
又蔽於姦邪
不能臣下之情。
懷光叛謀。
亦出於無聊
意欲直暴其情實
以通其間隔豁其猜疑
而冀君臣之間終得善處
其意未甞不出於忠誠懇惻哀痛迫切之中。
而非證父攘羊之比。
君父雖有天屬義合之殊。
旣已委質爲臣
自是事同一家
况此一事
天下大有關繫
安得知而不言
懷疑阻而誤天下大計哉。
使德宗有感之言而屛去姦蔽。
待懷光有道。
則其叛謀未必自沮散。
君臣父子之間。
各得其分願
豈非至幸。
及其終不能然也。
之死得已哉。
史評中所論雖甚正。
而恐似未盡其情。
如來喩所引子南事
亦似不稱
而以爲爲子謀父。
容有未厭其心者。
區區所以不能遽從。
幸望更考其事之本末
重惠明敎
兢亦不敢終守迂見也。
公元1925年
答李汝材(寅梓○乙丑)
來喩謂堯泉致良知說。
理氣源頭
洞徹昭晰
而又以良知非
天理一語
不能無疑
以是縱橫千言
頭緖雖若繁多
而其總要不過一語爲之機栝
所謂理氣源頭者。
亦只於此爲之歸宿
今曰不能無疑
來諭所許以洞徹昭晰者。
不審何所指而云然耶。
理與氣心與性。
先儒皆有一而二二而一之說。
一而二二而一者
固此說之主旨也。
知之與理。
雖似一物
而自有能所之別。
能者氣也。
所者理也。
其曰良知
猶言循理之氣云爾
本然之善。
非獨爲然
氣之本然
亦善而已矣。
所謂本然之知意亦如此
來諭本然之知。
豈可以所資之氣當之乎。
夫所資之氣四字
今日論心者之大欛
古來論心曰氣之精爽人之神明而己。
未有以氣爲所資者。
以氣爲資者。
可以言性而非所心。
心者如鏡。
然其能照者氣也。
當姸而姸。
當媸而媸者。
性也卽理也。
今以氣謂心之所資。
則亦以能照者謂鏡之所資者而可乎。
所謂良知者。
猶言明鏡也。
明鏡姸媸也。
明鏡之所照爲姸媸
人人之所了也
而堯泉之意則如是而已
何疑之有耶。
來諭云陽明雖以良知天理
而判吾性與物理二之
二之則局。
不可以謂理。
則其認氣爲理也明矣。
夫以良知天理
是以明鏡姸媸
乃以能爲所者。
故謂之認氣爲理
至於判吾性與物理二之之云。
近世故誣陽明之言。
陽明眞贓也。
陽明所以朱子格物者。
以吾心中自有物理
不必求之於物云爾
何甞判吾性與物理二之
若曰
判而二之則如所謂心在物爲理
性無彼此
理無彼此
何謂者耶。
從古以來
所謂認氣爲理者。
謂其認昭昭靈靈者爲理耳。
豈局之之謂哉。
來諭又云知妙衆理
而妙是主宰之意。
主宰卽此理。
朱子之言乎。
夫主宰之云。
有以理言者。
有以言者
有以言者
不當有以理言者而槩以謂之理。
若以妙是主宰
主宰是理而謂妙衆理者亦理也。
則是乃以理妙理
以理妙理
如以目視目。
以口齕口。
說之可通哉。
爲此者。
以氣之無知。
不可妙理
夫氣之蠢然者。
無知矣。
心則其精也。
安得不有知而能妙天下之理乎。
譬如銅之黯然者。
固無光矣。
百鍊而爲鑑則亦其精也。
安得不有光而能別天下姸媸乎。
朱子所謂心固是主宰底。
所謂主宰卽是也者
盖因問者以天地之心天地之理。
主宰道理而爲
故答之如此。
盖天無心
以理爲心。
不必於理外求心求主宰也。
詳味語意則亦非直以理爲主宰也。
言心所以爲主宰者。
以其有道理也云爾
來諭乃以主宰卽是六字
截去首尾
改易字面
以證主宰爲理之語。
愚恐此等理弱之證。
不足以當彼滔滔之辨也。
大抵今日議論差處。
專在以有知爲理無知爲氣
擧凡虛靈神明主宰知覺等稱而一歸之於理。
然不以此爲理
正犯古人所謂認氣爲理之戒。
所謂氣者無靈無知
只是蠢然而已
則古之人亦未甞高明
何至認此而爲理
耶。
又知之與智。
意味自別。
可以理說
而知則氣分數爲多。
金農巖甞言之。
其義甚精。
餘人所及
堯泉之以良知爲氣
豈曰無所本耶。
非獨堯泉之爲然也。
平湖陸氏世所稱後朱子也。
平生以斥王學自任
而其爲學術辨曰明乎心性之辨則知禪矣。
知禪則知陽明矣。
人之生也。
氣聚成形
而氣之精爽
又聚而爲心。
是心也神明不測
變化無方
要之亦氣也。
其中所具之理則性也。
是心也者
性之所寓。
而非卽性也。
也者
寓乎心而非卽心也。
若夫禪者則以知覺爲性
而以知覺發動爲心。
陽明言性無善惡
亦指知覺爲性也。
故其言曰良知天理
又曰無善無惡。
所謂至善
雖其縱橫變幻
不可究詰
而其大指亦可睹矣。
嗚乎王氏受病之源。
在於認心爲理
良知天理
其蔽至於無所不至
陸金二子之所以之者
其言若合符節。
盖天高明見道之士。
固應不約而同如此也。
然此事在今日
口舌可爭。
揣度可得。
惟權捨先入之見。
而取古人明白可信之論。
從容涵泳
密切軆驗
自然見得眞正不可易處。
若但以肚裏胡文定爲主
便欲將此論量古今
判斷是非
入主而出奴之。
則宜其終不免於方鑿圓枘不相入也。
如何如何
區區不談此事久矣。
老兄提喩之意。
似出於衷赤
復寫懷而索言之。
如賜反覆
所望也。
公元1906年
孫謙叟(▣鉉○丙午)
往年一書未復而面之。
前春再辱遠問
乃知中間又有一書而失於承讀。
足下之眷我何其勤而不悔至此也。
去夏久滯仙鄕而未能造謝
並與尺紙闕然
至今以爲悵缺也。
卽日向暑。
謹惟侍奉餘學履珍相。
目今世變已剝。
前哲緖餘。
賢愚皆知無用。
密邇寇路者爲尤甚。
足下果能兀然自守
不受所變否。
前書屬意甚摯。
區區茫然不知所答。
獨有一事不敢不告。
足下之書雖縷縷百十言。
類多掇取鄙人之所往復於人者而揍成之。
弊帚之甞塵於淸睞哉。
不訒之過。
深以愧恐。
君子之學。
務貴自得
自得之則修辭立言
自有積中發外之實。
不必蹈襲人言語。
一時道聽塗說之資也。
况以其人之言。
加諸其人之身。
牽架幻弄。
有同兒戱
使觀者不覺莞爾一笑
尤非厚重謹密之士所宜爲也。
此事甚微。
而其失畧有數端。
大者又何可遽論耶。
今世學者務實爲急。
不然空言麤說。
鋪攤誑嚇
不如時學之猶有實事
豈非大可戒者。
交淺言深
失於不智
足下之賜前後加厚。
不可以莫之報也。
足下察之幸甚
公元1924年
趙孝謹(顯珪○甲子)
夏歷造。
過蒙款遇
銜感久而在心
中秋惠狀。
眷注
因循未卽謝。
方且惶蹙。
去臘荐被敎督
遣意周摯
歲內外屬有所苦。
又成逋覆。
可愧也。
比日春寒
伏惟侍餘制體冲衛
區區不任懸溯。
霞峰遺稿妄加丹黃
自知僭率。
而聞老兄不以
不可
未知愚謬藉手以免罪否。
序文非所任。
重違諸公勤敎。
不免泚筆
累日搆思
終不得其要領
盖此翁平日風範猷爲
實有難得摹寫者。
故泛用其素所心像者而鋪叙之。
所諭世俗之觀不許十分之擬。
愚亦自知其如此。
其所云者則不同。
甞謂人能到善信之中。
地位已儘高。
孔門諸子
可許以有諸己之信者。
要不十數人
近世見有稍依本分近道理識好惡者。
輒以善信之間與之。
亦前此謾用之數處。
後來自悔失當
至於好善優於天下
則今之世實未可見其人焉。
而遽以用之。
慮亦足以識者譏評
總之此文究不着題
在此翁未甚得本色
鄙人不無違正見。
况旣有唇舌惟有速壞而更成之爲得宜
區區仰而思之。
不得要領猶夫前也
假使旬鍛月鍊以爲之。
無由衷其當。
不免其中來示略加刪潤
未知如此粗可浮議否。
更念吾東自退陶以來
文集之無序尙矣。
有序不能稱停
不如無序之爲妥穩。
且又安知今日深識此翁。
而能善形容者之可以任此事哉。
而必於無似者乎。
若能捨而他求。
使此多累之人。
毋至重得罪有識
豈非愛人以德之厚賜乎。
千萬亮處。
至祝至祝。
大作行狀
有韻調有氣力。
可喜可喜
平日未讀兄文。
卒然遇之。
不覺爲之擊節
有文如此而乃使世之貿然者代弄毫墨
良可一嘅
全篇遣辭命意
不免浮溢
固知情勢所不免。
然若能
節損之。
以就谿澤以下江左先輩繩墨權度則善何以加此。
病倦强作報。
不能周謹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