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x 页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附录
附录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0H 页

卓荦奇男子。轩昂好丈夫。文章元世业。意气岂拘儒。鹏击重溟翼。骅驰九轨途。立扬方得路。致泽有良图。太学薤盐案。偏城枳棘株。酸咸违俗嗜。局促耻辕驹。世亦君平弃。吾将隐者徒。栖迟乐耕钓。沉晦谢圆觚。郡绂初非愿。君恩未忍孤。病深聊卧閤。来暮听歌襦。桂辣难移性。泉清肯合污。还寻遂初赋。归老水云区。贵诎心何乐。贫安道即腴。不嫌牙齿废。宁恨渥丹枯。课子探经史。邀邻共榼壶。恬愉齐得丧。偃仰梦轩虞。谓必灵春寿。如何病鹤癯。未为神所劳。终与化俱徂。知己云亡矣。从人问恸乎。欢情那可忘。交道未曾渝。雪榻论襟夜。寒垌叙别晡。风标犹宛见。精爽已难呼。书疏相来往。心肝每郁纡。幽明今永隔。宇宙独长吁。何处无春谷。深埋不夜珠。题诗当执绋。愁思满平芜。(公尝乘雪访余。晤宿于玉成。后庚戌冬。余赴锦城。邀拜道左。日暮而别。雪榻寒垌。记实语也。)
挽词[张显光(旅轩)]
身世任寒暄。心胸绝怨恩。性严绳墨地。踪远柄权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0L 页

挽词[李好闵(五峰)]
病里闻君讣。郊扉哭向南。魁梧长者器。珍重古人谈。一郡官何屈。三经道未覃。惟馀鉴湖月。秋色照寒潭。
挽词[李腆(月涧)]
金门待诏缀严徐。才雅咸推贮石渠。剧路向来劳案牍。高踪晚日混樵渔。命穷忽报贤人逝。行洁应归太史书。病卧东云违执绋。旧情聊复一沾裾。
挽词[全湜(沙西)]
忘年夙昔费过从。垂诲时蒙许戆舂。命驾固非今世事。停云空忆故人容。平生恨负为王翰。中夜悲深泣孝宗。文学品论吾党士。楼高几处见元龙。
挽词[李埈(苍石)]
毓秀荣阳继旧声。清姿拱璧照苍精。早膺邦国抡贤俊。已被君王识姓名。每恨高才淹郡县。伫看平步取公卿。缀文妮妮珠生浦。做事恢恢刃发硎。命与五穷终作祟。官跻三品岂云荣。迥游庶拟攀云鹄。壮志俄抛掣海鲸。道不枉身弦让直。财犹浼己水争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1H 页

挽词[门下柳袗(修岩)]
耆旧如何不慭遗。此生无复望馀仪。家肥孝友人争慕。道合经纶世岂知。兰玉满前馀庆远。文章留后大名垂。从今忍过西门路。衰草寒烟不禁悲。
良玉劲金间世姿。明时还恨数多奇。栖迟簿牒非初志。归去田园趁素期。心为固穷坚似石。鬓因忧国白如丝。鳣堂回首愁烟合。泉下他年倘得随。
挽词[赵靖(黔涧)]
故旧因婚媾。知公莫我亲。临民春有脚。持己玉无尘。阁上期闻凤。人间忽泣獜。九原长恸处。定省旷昏晨。
挽词[李润雨(石潭)]
一生沉滞百无忧。气节轩昂出俗流。利器曾从盘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1L 页

挽词[柳根(西垌)]
湖西幕府昔从游。七八年来远别愁。每惜名途多蹇滞。谁知家法本清修。诸郎入洛传华札。五马还乡已白头。千里承凶秋日暮。欲题哀挽泪双流。
挽词[金奉祖(鹤湖)]
七十光阴疾若飞。襟期濩落更多违。功名已罢刀州梦。风月空馀渭水矶。先执到今谁在世。后生怀旧独沾衣。满庭兰玉犹堪慰。其奈萱闱望暮归。
挽词[金荣祖(忘窝)]
簪组中年厌俗喧。诗书晚景卧田园。迷途行止陶公径。浮世炎凉翟氏门。数郡民思知政术。万言庭对见词源。从今人士西南者。更向谁家拜达尊。
挽词[康应哲(南溪)]
当世人才缕指推。风流文雅似公稀。汉庭尚少难投足。楚泽耽閒好掩扉。九万风高鲲已化。三千海迥鹤还归。青山何处埋苍璧。南望愁云老泪挥。
挽词[侍教生全克恒(虬川)]
早将铅椠中科魁。人道当时第一才。时入凤城看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2H 页

挽词[朴守弘]
学有渊源德有孚。公能大事不糊涂。渭滨未遇周王猎。颖府还分御史符。天上玉楼成倏忽。人间粱梦觉须臾。九原长夜无穷恨。日暮齐闾鹤发孤。
挽词[金允安(东篱)]
一生无命卧江湖。明若燃犀守若愚。才德尚堪经世者。文章端合羽仪于。论怀交道留书札。掩涕离忧依郭郛。岂意茶村一樽酒。幽明从此永相殊。
挽词[曹友仁(颐斋)]
登扬三十六年强。头白功名只郡章。专壑已堪安分愿。干人那复事趍跄。勤瞻德宇非朝夕。谩赋哀词寄恸伤。赖有门庭馀庆在。满堂兰玉自成行。
挽词[李𥳕(东湖)]
早年何幸识荆州。磊落风仪世寡俦。诗礼相传谢氏宝。晨昏惟点郭公头。丹墀未遂君民志。玄路空沉经济谋。鹤发萱堂悲不尽。九原遗恨最难休。
挽词[黄纽(槃涧)]
才大官卑众所冤。硕人从古亦辞尊。难将直道行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2L 页

挽词[卢景任(敬庵)]
早擅骚坛艺。尤优长者风。嘉言惊美彦。高义冠群雄。位屈心犹泰。家寒乐自融。馀名应大振。庭树有诸公。
挽词[金涌(云川)]
我爱南乡老大夫。霜蹄终未展长途。休休德量真君子。烨烨文章是硕儒。鹤发堂中馀薛母。凤毛庭畔有徐雏。河村旧友沉痾久。绵渍无缘一置刍。
挽词[金中清(盘泉)]
殿雷喧得庙堂才。家食还从郡守回。乱世文章无处用。危途直节有谁猜。分甘蔬水自家乐。志屈林泉故旧哀。良觌县斋春一梦。轩然犹记鹤徘徊。
挽词[门下李命龙]
立雪当年荷击蒙。温如座上御春风。心诚好善违时俗。菽粟为文作世宗。十载林泉安履素。一麾江陜谢尘红。仁贤已去追无及。下哭吾私上为公。
挽词[李景节]
赋作江阳谢世踪。陶园高枕北窗风。心存古道谁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3H 页

挽词[侍教生郑允升]
为时生隽逸。惊代有麒麟。北斗南惟一。当今世绝伦。才堪调鼎味。志不仗名宾。经传谈群圣。文章动八垠。盈怀秋月色。填臆夜珠珍。笔阵摧王谢。心源媲白申。蟾宫早折桂。王国可持匀。松柏萎空谷。萧艾媚晚春。人无知逸足。谁识在东邻。丹凤栖丛棘。神龙困小津。欲辞彭泽绶。思啖建康莼。岂贮牛蹄水。能容鲸海鳞。翻将医国手。终作钓鱼人。义胜灵台战。身閒鉴水滨。无心五鼎贵。有乐一瓢贫。拭舌人多讪。低头独敛唇。家庭严肃肃。乡党处恂恂。统世躬能贶。绍规子亦遵。春光归影树。宝色杂霜筠。盛美犹同郭。蕃延岂减荀。神逵宜棐善。遐寿必归仁。天夺嗟何速。年高未七旬。终输一片木。遽戢百年身。学海波将渴。诗坛迹已尘。重泉悲永隔。大暮恨难晨。寂寞萱堂上。伶俜鹤发亲。客来虽噬指。心动孰停薪。已卜青鸟吉。催行玉兽輴。先生从此逝。小子向谁因。相绋题荒句。秋风泪满巾。
挽词[门人金釳]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3L 页

挽词[权潗]
早把声名动日边。晚途时命苦迍邅。青云脚底无多地。白首林间卧十年。荣辱任天心自得。安危关念泪长悬。莫将事业论平素。懿迹行看太史篇。
挽词[侍教生权涛(东溪)]
吴友曾陪杖屦还。谓公真意迥难攀。自从人事浮云改。归去柴扉白日关。二子声名方藉藉。诸孙文彩已斑斑。明时不惜知音小。留取槐阴在世间。
挽词[李大期(雪壑)]
君生壬子我生辛。同队交情七十春。早岁声华推独步。晚途功业后诸人。谁知客路临溪别。政是今朝隔世晨。哭尽人间心爱友。秋风江海泪沾巾。
挽词[吕灿(石村)]
谁料先生今奄忽。追思畴昔更消魂。言论风槩人中首。行义文章岭外元。承武可观陈二子。业家咸称郭诸孙。斯文已丧嗟何及。从此儒林失所尊。
挽词[权得庆]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4H 页

挽词[金知复(止渊)]
岳灵川液毓英姿。早向清朝作羽仪。接物宽和醇似饮。持心端洁玉无疵。生前政绩留三郡。身后诗书付二儿。白首契家妨絮酒。彻天声送鉴湖涯。
挽词[赵基远(樵隐)]
一死人间理有常。哭公何事意偏伤。官论以德元非显。寿比于仁岂曰长。鹤发北堂晨旷省。鹫山西日冷无光。题诗庶慰泉台恸。麟凤盈庭干蛊良。
挽词[李濯]
词源浩浩峡三川。德量渊深复出天。廊庙可能调玉烛。郡斋终只施蒲鞭。青云梦断栖空谷。白首心閒草太玄。休道厚施无食效。满庭兰玉也多贤。
挽词[李敏善]
鉴湖老隐贤君子。半世功名一梦中。直节早知时去就。雄心何贰遇穷通。藏踪浊世无淄涅。养志高堂有始终。岂意斯文从此丧。强扶衰白哭西风。
挽词[门下李天封(白川)]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4L 页

挽词[李光胤(瀼西)]
洛社忘年契。交亲气槩中。心清玉界尺。文丽绣屏风。郡绂名虽寄。云衢路奈穷。遐龄亦未享。挥泪怨苍穹。
挽词[侍教生金弘庆]
申荣家业德才兼。律己持身敬且严。馀事文章神亦泣。可期仁泽世均沾。位终五马人浮食。庆应双龙鬼福谦。不待桃花门外过。渭川寒月照茅檐。
挽词[裴尚龙(藤庵)]
公于时命敢云愆。四品之班七十年。占胜名区仍智水。蜚英文苑袭青毡。虬蟠蠖屈知关运。鹄峙鸾停已定天。薄俗齿牙曾莫及。想应含笑到黄泉。
挽词[裴大维]
黄岳嵬峨。笃生伟人。春风有脚。沧海无津。早矕龙文。冀群皆空。风流望高。莲桂声隆。化任轮弹。迹疏桃李。屡奉潘舆。专城养志。三径归来。一邱溪壑。栖迟偃仰。乐我真乐。诗礼教成。儿孙绳绳。维善有庆。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5H 页

挽词[成漤]
旷度相知晚。高才孰后先。每叹栖郡县。长恨诎儒贤。执友嗟沦落。浮生足变迁。遥将两行泪。洒尽九秋天。
挽词[金坽(溪岩)]
鹏海搏风骋褎然。一麾犹得示蒲鞭。范仪曾忆先庐过。言行真堪后世传。白首不回终散地。青云难力任苍天。文章浩浩光宜永。付与芝兰业更延。
挽词[安克悌]
宦游千里滞南中。景仰先生有古风。尚父矶头期大钓。希文湖上抱孤忠。官才知郡材难售。寿未从心恨不穷。缠疾莫能蒿里饯。九原他日愧逢公。
挽词[赵光璧(北溪)]
宋儒丧东莱。斯道更邅迍。论位非称德。言龄不及仁。天心终未识。人事苦难陈。坐负生刍哭。南望泪满巾。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5L 页

忆昔周序抠衣日。猥荷先生最见亲。伟论堂堂河决海。和容蔼蔼座生春。一宫清庙明祀礼。三莅残城济病民。斯疾岂料成大卧。哀章题罢重沾巾。
挽词[卞汝雍(德岭)]
一郡斯文丧。千年地府深。何人能正俗。遗老失知音。晓月明幽宅。秋风动桂林。旧仪难再奉。怀德自沾襟。
挽词[李邦荣]
欲赋先生挽。笔荒难措辞。斯文失领袖。邦国丧蓍龟。河岳精灵尽。乾坤间气衰。秋风数行泪。不独为吾私。
挽词[李思讱]
遇屯能晦古来稀。尤感先生事业辉。跌宕文辞玄妙至。优游室堂圣贤希。早登桂榜游鹓路。晚卜林泉倚𪆽矶。岂意如今祟二竖。吾生靡托泪空挥。
挽词[曹俊南]
孕精箕尾降南邻。湖海胸襟雪月神。忠孝感人医薄俗。文章惊世起颓伦。功名止郡虽堙命。兰玉盈庭信祐仁。木稼遽凝成奠梦。哲人云逝我谁因。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6H 页

一觉蘧庐梦。楼成白玉京。大人今没世。小子最伤情。钟淑生人杰。蜚英自妙龄。经纶曾有志。轩冕岂为荣。每叹戎吹毒。常忧国见轻。联翩宰下邑。忼慨负平生。忽见虹梁坏。谁扶大厦倾。依归更无处。警欬不闻声。临绝言堪听。令人骨欲惊。如何不慭遗。天道竟冥冥。
挽词[门下金大鼎]
早托龙门拜下尘。偏蒙厚爱最情亲。扶颓立懒医前染。承诲开昏觉日新。准拟一生能济世。那知二竖遽婴身。从今小子依何所。遥寄哀辞泪满巾。
挽词[金辏]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6L 页

挽词[辛翰龙]
伫待平安报。俄传忽九京。风流想面目。文雅见衰荣。白望人推重。红尘念自轻。功名只郡守。祭社即先生。联榜成胶漆。同源是弟兄。每乘耳热醉。深许岁寒盟。无路更相晤。有怀谁与倾。空将荒芜语。和泪寄重冥。
挽词[侍教生裴尚虎(愧斋)]
伟貌奇才世绝伦。漆胶投分我先人。蓝田俗美薰多士。开府治严乐小民。鹤发弄乌莱行至。凤毛传蛊谢规因。愚蒙未及抠衣幸。垂诲今谁哭画真。
挽词[金应铉]
禀质曾为长者风。纷纭名利视苓通。龙亡大泽乡崩角。虎逝深山洞欲空。寿至古稀差可慰。官才鸡割仕无功。堂存鹤发虽遗恨。玉出蓝田世业隆。
挽词[李培根]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7H 页

挽词[李胤武]
毅然奇气骨。今代丈人魁。河海吞深量。风云入壮怀。不为阿世学。空抱济时才。一亚湖营重。三专岭邑恢。功名纵龃龉。泉石任徘徊。忍见文星晦。惊闻直木摧。伟容难复睹。高议更谁开。痛在萱堂暮。荣留宝树培。贱联兄弟序。敦自祖先来。卧病违趍哭。含羞只写哀。
挽词[侍教生李尚恪]
天地钟淑气。生此俊杰人。风神长洒洒。文质尚彬彬。落落千寻壁。汪汪万顷潾。素心明白日。清风塞秋旻。策射惊人主。诗成泣鬼神。文章韩李杜。交契菊松筠。孝友固无敌。宽仁亦绝伦。在官恒侃侃。居党每訚訚。早咏归来赋。觉非终窭贫。一瓢颜子乐。四壁长卿身。穷巷莫怨嗟。周蒐来渭滨。不知有骏骥。谁识玉与珉。我愿庶无病。纵游永大椿。二竖侵何酷。两楹梦不仁。斯文今已丧。吾道又将蓁。寂寞琴瑟友。凄凉定省辰。德仁传世世。芝玉复振振。世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7L 页

挽词[崔恒庆(竹轩)]
厚德从来寿考终。慕公高义古人风。江冰谁奉王祥孝。河润难输郭伋忠。宝玉谢庭联两树。芳兰杨室茁三丛。孤鸾莫谩悲明镜。满眼儿孙福未穷。
挽词[吕熀]
心事平生贮玉壶。不趍尘路老江湖。温良言语真君子。轩豁容仪是丈夫。翰墨雄辞传世上。螽斯馀庆满堂隅。七旬纵稀惟亲在。遗恨青山蔽绿芜。
挽词[沈大瀣]
川岳精灵孕硕材。真儒千载更生回。氤氲和气春风满。洒落澄怀雪月开。学业有源成布帛。谈论尚正动云雷。功名未称文星晦。为国那堪栋折哀。
山立风仪表宦场。功名谁料止江阳。门庭冰蘖难先后。家世文章孰短长。五柳村中龙种屈。三槐堂畔凤雏昌。廉贞忽坠鉴湖上。辽鹤无踪望帝乡。
挽词[侍教生李泰立]
平生忠孝出天真。东海高名动搢绅。枳棘固非栖凤地。林泉甘作钓鱼人。龟床便祟伤时病。鸡梦何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8H 页

挽词[宋光国]
云程鹏翼早扶摇。风彩昂然耸百僚。笔力剩看杠九鼎。官𠷢但止梦三刀。龟藏草泽终谁害。鹤去芜城迥莫招。积德由来馀庆远。庭中宝树尽琼标。
挽词[金柱天]
落落雄姿大丈夫。早罹周网志唐虞。青衫半世常操瑟。白首荒园久种菰。二子趍庭皆宝树。诸孙满眼揔神驹。如何一病终为祟。泉下深冤在弄雏。
挽词[李宗文]
天乎可恃天难恃。七十公年未满三。北阙几期输直节。南州曾许颂清廉。地中遗恨留偏母。身后宽怀有二男。婴疾不能临穴恸。只题哀挽泪何堪。
挽词[李堉(心远堂)]
休休仪度古人同。宽厚咸推长者风。芹泮蜚英驰誉早。蟾宫扬彩焕荣隆。庭兰种庆诗书地。门业垂昆行义中。末路蹉跎君莫说。北堂休养怨天公。
挽词[吕煜]
君子人欤君子人。满腔无杂只天真。茅茨屋里心犹泰。桃李门前趾不臻。倏忽七旬虽可惜。儿孙三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8L 页

挽词[郑俊敏]
茫茫堪舆间。谁宰造化权。为时既生贤。又胡反蹇连。匪贤贵且寿。苍苍理又玄。斯人禀真粹。岐嶷秀气全。胚胎于前光。濡染绝外迁。摛藻擅文场。早擢笔如椽。而立入贤关。巍科登翌年。舆望荐太史。胄监仍蹁跹。雪涕鸠义旅。泣血象魏悬。龟城与闻韶。受牧雨露偏。澄清秪佐幕。盘错典郡专。生平耻媚灶。若浼势利缠。云路空回首。名场懒着鞭。菽水奉慈闱。溪老反争筵。遣怀诗为伴。敩训义方编。忧国一心在。历时久沉绵。焉知郁青霞。夜半走壑船。不佞奉末眷。青阳暨华颠。敷肠一古釰。具尔无间然。叨被滥吹奖。弥缝鲜尤愆。公今解天韬。我犹牵尘缘。牢落嗟安仿。衰朽祗忧煎。风斤已无质。和泪强题篇。
挽词[朴思齐]
早岁才名迥出群。脩鳞千里透龙门。族联叔侄惭尊我。契到金兰猥许君。三邑牛刀皆有绩。二男鲤对揔能文。金陵晚卜今孤寂。从此无心试郢斤。
挽词[侍教生李天直]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9H 页

祭文[门下郑维城]
惟灵。稀世之标。迈伦之识。好善疾恶。发自忠悃。遇事刚果。无有吝滞。不以患失为心。抚一世而长吁。自我而观之。宜其为振东方未有之人豪矣。今在何方。俯视尘埃中鄙夫也。呜乎痛哉。先生之平日胸怀趍操。粗知其素。既以为有知也。则曷不于此。抒我情而叮咛乎。先生之在世。雪月精神。江湖性气。饮人以和。接物以恭。温温冬日。习习春风。笔下文章。并驾欧韩。胸中政事。齐驱卓鲁。闻风者慕。观德者醉。驰名八路。独立清朝。作赋归来。经史自娱。不求闻达。尚友千古。幸余孤蒙。生此同乡。登门入室。叨陪函筵。依归有地。庆幸殊深。谁料微痾。遽尔易箦。遐迩惊嗟。士友呼踊。世路羊肠。我将谁依。鉴湖烟月。使人伤心。呜呼哀哉。先生自信康裕。每怜病我。殷勤书问。井井相续。又恐其一朝溘然而或死也。孰谓苍苍无信。使先生乃至于斯耶。噫世之知先生者既鲜。自谓知之者。亦不过文章之绪馀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69L 页

祭文[吕德老]
天地储精。山川效神。明秀正气。钟乎斯人。清风志槩。雪月心曲。内积和顺。本乎诚实。外不浮华。自尔真率。惟务宽厚。行己不苟。身世虽今。心貌则古。早事翰墨。雄步骚场。龙池斗笔。雁塔题名。一伸壮志。爵未婴情。世与相违。孰者知音。白首江湖。黄卷古今。不求闻达。空袖大手。不谋其利。不鄙其志。不言人过。不致入悖。横逆之来。亦不形色。由由处乡。咸得其悦。若余者早丧怙恃。因鲜兄弟。无文卫身。贫业传世。惟赖吾兄。怜抚殊异。恩深感泣。义同具尔。入焉自誇。出焉倚恃。云胡一疾。天夺斯速。七旬有欠。死亦孔哀。生失乔岳。我将畴依。人悲世道。我哭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0H 页

司宪府持平鉴湖先生吕公行状[郑象履]
象履结发闻鉴湖先生吕公之风而高仰之夙矣。日先生之后孙思汲甫。持其族侄学祖所撰家状一通示余。而请为状行撰述之役。余愀然而作曰。先生之文章风节。非假后学之一二谈。而且有姜公鹤年之志。柳公命天之碣。则没没老学究之说。何足有无于其间也。子之欲阐先者。顾不谬耶。思汲甫执而不移曰。我东诸先辈。皆有编年记载之文。而独于先祖尚阙焉。且今先集重刊事方始。而状本之同载附录中。固不肖诸孙之所愿者。则执事其可以靳一言哉。余惟先祖文庄公。与先生交契甚重。且此不过备礼之为而已。则有不得以终辞者。遂按其家状。参互志碣而谨叙之曰。先生讳大老字圣遇姓吕氏。鉴湖其自号也。吕之氏星山者。远有系绪。唐乾符间。有讳御梅以翰林学士东来。事在高句丽之世。即公之鼻祖也。胜国时讳良裕三重大匡。功在社稷。讳渭贤版图判书。入我 朝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0L 页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1H 页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1L 页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2H 页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2L 页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3H 页

墓志[姜鹤年]
万历己亥年中。余以童子。侍完平李相国体府幕下于星山。因获私于相公。常听相公举公名谆谆焉。始知公有德望。岁癸卯。先君子从宦京师。见其宾客从游者。公为执友焉。先君子尝曰吕某文章博洽。学识高明。真岭之南君子人也。承闻庭训。藏诸胸中矣。余有旁侄进士姜渫者。于公甥也。馆于公之东阁有年。备知公之事始终。于是乎尤得其详矣。岁丙戌。余家怀川紫云洞杜门焉。日渫君袖公之遗集。以其孙𤀂与㴰之言。乞墓铭曰。世分熟门阑接。吾祖之心与迹。惟此老可说。余受而不辞。遂撰梗槩。谨按吕为星山著姓。于丽朝有讳良裕。位三重大匡。功在社稷。有讳渭贤版图判书。入我朝有讳克梅工部典书。讳子庸义城县令。于公为七代祖。讳缉金海府使。讳允成大护军。讳希望 英陵参奉。讳从濩有文行。于公为大父。考讳应龟号松坞。早游周慎斋门。 明庙朝。与金开岩,赵松坡诸贤。赍疏 北阙。置雨殛刑。世所称岭南八学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3L 页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4H 页

墓碣铭(并序)[柳命天]
日。不佞责配龟城。龟与金陵耆洞壤相邻也。耆中父老多客习于余者。往来谭论。辄举鉴湖吕先生。乡望也。吾生也后。虽未亲炙于先辈之门。犹得见公后孙文徵氏。益喜典刑之存焉。一日文徵踵门而言曰。吾王祖父有隐德而无显位。睾如之邱。迄无数尺之竖。恐遂没没于土中。愿执事文以张之。不佞既稔闻父老之绪言。且嘉文徵之孝思。不敢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4L 页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5H 页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5L 页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6H 页

耆洞有耆。短发霜而。鉴湖如鉴。此尚羊而。傥来圭组。视炊粱而。积德貤后。赫叶芳而。郡南有麓。哲人藏而。我镵乐石。揭无彊而。崇祯纪元后癸酉月日。辅国崇禄大夫判中枢府事。晋阳后学柳命天铭。
倡义实略
壬辰四月。倭寇犯境。东莱,金海。连次陷没。贼势鸱张。弥满岭南。列邑奔溃。无一片乾净之地。先生奋义慨然曰。当此抢攘之时。岂忍袖手而不出。坐使六十州民物尽为鱼肉。捐身报 国。此其时也。是年五月。领家僮及同里三十馀人以应之。因倡率义旅。以权应圣为副将。御其冲突之势。调募兵粮。远近争赴。旬月之间。斩获甚多。境内赖以全安。于是军声大振。人心翕然响应。皆以大将称之。是月十二日。先生往居昌。与玄风人郭䞭,居昌人文纬通文于列邑。定起兵有司。其文曰居昌则已起九百馀人。将进捣贼锋。星州,草溪之贼。日渐鸱张。若留时失机则后难图也。惟愿诸君速起合势。不失事机云云。○六月二十二日。与招谕使鹤峰金先生相议讨贼。谋画方略。鹤峰大加器重。因 启闻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6L 页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7H 页

金陵志[玄孙以鸣撰]
公讳大老字圣遇号鉴湖。得家庭之学。以文章节行重于世。 宣庙壬午成进士。癸未登别科。官至持平。公性至孝。八岁遭慈夫人丧。执礼如成人。及长松坞公弃养。公不脱衰麻。庐墓三年。事继妣韩夫人极其诚敬。年过六十。虽柝(一作祁)寒盛暑。不废定省。姜复泉鹤年作墓志曰公天资方严。器宇宏深。早识儒家门庭。知所以持身。自立 朝以来。自静其踪迹。未尝往来于权势之门。与世抹摋。才不为世用。名不为世显。知之者盖少。惟柳西厓晚与之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7L 页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8H 页

世袭芳而翱翔乎德艺之薮。斯道任阐发之功。士蓄慕而咏歌乎杖屦之乡。明宫刱尊享之典。一方之瞻聆载耸。百代之典刑可徵。恭惟松坞先生。自在童丱妙龄。已识法门大体。游国庠而粹乎若铲彩之玉。昂乎若出群之鹤。奚啻何生之学成。从大人而奋然如振策之马。沛然如纵壑之鱼。早被伊川之目送。韩昌黎上书论佛骨。谏草生风。范忠宣荐人以公言。元老推毂。学问则沉潜义理。才志则陶铸君民。官愈卑而道愈尊。倘来轩冕。志太高而迹太逊。晚契江湖。鉴湖先生。生来诗礼家庭。琢得金玉器相。躬修孝悌。根本立而无所难能。业擅文章。渊滀深而自然博发。平生礭风霜之操。独无洛中之私书。一麾领烟霞之区。不受人间之虐热。时则有旅愚诸老。相与为道义之交。丽泽资仁而从容有乐道之心。其味悦于刍豢。处世寡谐而终始无屈己之态。其性辣如桂姜。高情谢簪绂之荣。不待北山之檄。逸兴访鱼鸟之契。曰有先人之庐。地疑避居之磻溪。人称笃学之正字。惟南岭道学之咸萃。固多迭兴辈出之贤。而一家绪业之相承。孰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8L 页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9H 页

镜阳书院上梁文[金梦华]
一家之道学相承。久切羹墙之慕。百世之公议允协。爰举尸祝之仪。枌榆增辉。溪山动色。恭惟松坞先生。诗礼故阀。圭璋令姿。早从大人先生。已被推借之重。仍游国子大学。蔚有声誉之隆。游艺依仁。固难量于其进。辟佛卫道。大有功于斯文。实是韩愈后一人。不独曾闵之百行。始登白简之荐。不嫌栖迟冗官。终擢黄甲之名。可期展布素学。未及膴仕。天何夺之速耶。永留馀芬。人犹笃不忘也。鉴湖先生。山岳器量。江海文章。入则佩训于家庭。维孝维悌。出则磨砻于道义。若旅若愚。一麾暂屈于南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79L 页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80H 页

奉安文[李师靖]
伏以吕氏家学。的有渊源。松坞挺生。华闻夙飏。武陵挂牌。大谷切磨。于乐泮宫。玉佩光洁。斥邪之峻。律己之廉。晚陟龙门。进行之跲。卷怀泉石。退藏之贞。经史自娱。性理有说。怀宝不衒。贻谟家庭。亹亹鉴湖。克绍厥绪。器宇岳峙。德量渊渟。既孝于亲。尽忠于 国。桂性嫉恶。不恶而严。义旅扬声。随事乃办。世与相忤。敛迹江湖。身否道亨。婆娑初服。有卓冈旅。道义以交。徽言在笥。可诵可读。父子传学。源远流长。遗风永垂。百世矜式。礼合啜食。公议已成。 朝有禁新。既建而撤。士心抑郁。久阙揭虔。惟祀祭之。在法罔碍。幽幽耆洞。播馥之墟。爰相爰祠。佥曰爰得。庙貌既俨。丹雘孔阳。山川呈辉。桑梓增色。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80L 页

常享祝文(姜世晃)
伏以承家懿德。范世徽规。遗风在人。禋祀斯宜。
镜阳书院重修上梁文[赵虎然]
观德二世庙。俨然诗礼家庭。革新半亩堂。蔚为士林渊薮。吾道增贲。院貌重光。恭惟松坞先生。德性慈良。才气颖拔。幼而学殷史解纲。即放戏雀之雏。长而受周老拈锤。不倦数鸟之羽。声望蔼蔚于贤馆。一代之名流争推。学行登闻于清 朝。元老之鉴藻迥出。盖其学孝悌为本。而自家礼律且严。真是韩愈后一人。敢抗斥佛之疏。生乎孟子下千载。能追卫道之功。官卑而道尊。笑倘来之轩冕。志高而迹逊。付晚计于江湖。虽抱负未展于当时。固行义矜。式于后学。粤若鉴湖先生。胸次磊落。器宇弘深。诚爱出天彝。泣星霜于枯柏。忠愤敌王忾。殪龙蛇之蠢苗。讲学于武夷閒斋。最深寒爷道契。奖赏以伯恭高标。亦有东翁善评。惟辛辣自是性情。所进退见忤权贵。安素履避当路。痛斥京洛书缄。挥大扇生清风。回笑山林炎热。脱略风尘外。梦伴烟波𪆽鸥。栖迟郡县间。谁惜枳棘鸾凤。诚所谓安命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81H 页

鉴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81L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