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悠然堂先生文集卷之四 (自动笺注)
悠然先生文集卷之四
 附錄
  
遺事[金尙憲]
天姿愷悌
德量寬裕
榮辱不關於念。
喜怒不形於色。
方其待人接物之際。
和氣藹然
及其論事理是非
公私義理之辨。
昭然日星
性又好士
聞人之善。
心誠好之。
必托以道義之交。
見人之惡。
必先責喩。
若能自新
則不念其舊而與之。
賓客每至。
輒開靑眼
苟可與言。
年輩不倫
便忘形欵唔。
是以鄕人之善者。
心悅而誠服
不肖者亦知敬慕不敢㤪。
士無贒愚少長
擧皆心醉願遊其門。
尙憲少學于公。
服公至行者多。
甞見公與儕輩會話
座中有一人任氣猖狂
語侵賢相
肆慢侮。
公正色責之。
其人素桀騖不屈於人。
是日聞公警責之辭。
負荊伏地慙謝
友人素相切者。
中年不幸病癩。
親戚故舊
不厭不見
往來顧問如舊
至於相對飮食
無異平日
或疑而問之。
公曰斯人之有斯疾。
非其罪也。
吾何忍負平素相許之誼。
而絶之於疾病死生之際乎。
其人感泣
語其家人汝輩宜以事我者事金公
感服人類此。
壬癸
公元前200年
之間。
干戈滿地。
餓殍相望
時公在榮川第。
榮於道內爲稍完之地。
四方流丐之人輻輳於此
公每見乞人到門。
惻然矜憫
家雖朝不謀夕
而苟有升斗之穀。
必分而與之。
時列邑設賑濟幕。
例委於監官下吏之手。
只有空名流民未蒙實惠
公請於郡宰。
自幹其事。
遂設幕於門前數十步許。
晨夕躬造其所
饘粥之具。
必皆親撿。
是歲癘疫大熾。
飢民卛多經病。
呻吟之聲。
四面而起。
人皆畏避
則不以爲慮。
惟恐不及賑救
不啻慈母保赤子。
賴以全活者頗衆。
愛物之仁。
出於天性如此
乙未除省峴道察訪
時當搶攘
驛路凋弊
盡心撫摩
吏卒畏而愛之
自奉甚約。
不以一毫遺本家。
爲濟飢之地。
及瓜遞。
立碑鐫其傍曰。
淸兮淸兮。
白玉無瑕
淸白有得家庭也。
丁酉觀察使李用淳築公山山城
以爲得形便之地以問。
公對以周回濶大
孤軍可守。
忤其意。
戊戌以尙衣直長兼邢軍門接待郞廳。
盖玠性輕躁暴怒
每有禀處事
同僚莫敢發言
輒推公奏事
正直亦有受於家學也。
辛丑春
山陰縣監。
下車
首以興學校爲先務
撫恤瘡殘
視之如傷。
可以除民弊
公元前199年
民力者。
無所不用其極
性素樂山水。
公餘拄笏賞玩遣懷
時招邑中佳士
習池之遊。
逍遙觴詠
超然遺世也。
壬寅三月十一日卒于官。
春秋五十。
崇禎己巳
五子登科
廷推恩贈嘉善大夫吏曹參判兼同知禁府事。
崇禎乙亥
安東金尙憲撰。
墓碣銘(並序)[鄭經世]
公元1673年
公諱大贒希之
姓金氏
豐山人
朝奉大夫三司左尹諱安鼎七世孫也。
曾祖楊震曹參判。
才德一世
諫院駙馬金禧第宅踰制
禧安老子也。
用是安老所擠。
祖諱義貞。
早以文行名。
登第未久。
拜弘文正字
安老已嫉之。
正言
奸黨忌其剛直
相與搆捏之。
不振
考諱農中大夫掌隷院司議
淑人權氏。
安東大姓
高麗太師之後
軍資監僉正鎰之女。
以嘉靖癸丑二月七日生。
幼而茂秀。
長而渾厚且有才。
儕輩推許
壬午中司馬
其後屢薦名。
有司人皆謂朝夕且升。
辛卯司議棄世
淑人已先十九歲歿矣。
自此無意進取
泊然也。
李相國德馨,金判玏在銓曹交薦之。
乙未除省峴道察訪
例遷尙衣
公元1636年
直長禮賓主簿
辛丑授山陰縣監。
明年三月十一日
終于官。
春秋五十。
其年八月
塟于醴泉治東廣石山子坐午向之原。
判公兆次也。
以公稟賦之美。
宜顯宜壽
而天之所以之者於此
豈非所謂定者耶。
寬裕局量
不色於喜怒
與人言。
和氣盎然
未甞皺眉厲聲相接
然到截然處則一刀兩段
於廣坐中有語侵賢相者。
肆慢侮。
公正色責之。
其人素狂。
不以下人自許
言下卽服。
俯伏慚謝
幼時甞受學於成牛溪
長歸南中
庚寅間至京師
不往謁。
或問之則答曰牛老一世重名
位至宰列。
布衣寒士
何敢遽至其門。
其嘗與友人詩。
有曰受氣從來太柔
每於剛上着工夫
盖其平生和而有制者。
有點撿矯楺之功也。
歷職雖少。
未嘗小官而不盡心
在省招來散亡
拊摩凋瘵
使燹餘蕩殘之地。
得以稍完。
吏卒立碑追思之。
山陰列邑文廟
卛皆丘墟
大邑物力
亦多未及重建
下車初。
招諭邑父老士子
悉意重修
除出官屬若干
以爲養士之具。
所至皆以能擧職穪。
公有舅氏
失性暴怒
少拂其意則雖尊行慢罵
比屋三十年
待之盡其道。
舅亦未嘗一以悖語加之。
財産益多有難事
公能多方措畫
終不失其歡。
執友病癲。
親舊皆避不見
獨往過從如舊
至於相對飮食
或疑而問之。
公曰斯人之有斯疾。
非其罪也。
何忍負平素相許之義。
而絶之於疾病死生之際乎。
其人甞感泣
其子弟父視公。
愛人利物
出於天性
壬癸兵荒
餓莩滿國中
癘疫大行
朝廷令列邑開塲賑濟
而事委吏輩。
不蒙實惠
相枕藉死且盡。
惻然於邑宰。
請自幹其事。
布置條理
晨夕躬造其所
撿視饘粥
時其緩急先後之。
蓬頭鬼面呻吟之聲四起
畧無厭惡色。
惟恐賑救不及
平生陶靖節爲人
作堂以居。
扁以悠然
自述其興以記之。
有曰山有雲出無心
堂有琴拊無音。
其高懷雅想。
翛然有出塵之趣。
素好山水
山陰鏡湖換鵝之勝。
公餘拄笏吟賞
時招邑中佳士
習池之遊。
超然若與世相忘者也。
居家節目踈濶
不以産業爲念。
居官綜理微密
隨事盡力
李公時發按節嶺南
政績聞。
陞叙
未行而公已病矣。
病力自知不起
作書親舊訣。
神色陽陽平日
一日絶而復甦
子弟呼而問
公元1657年
之。
徐曰吾方做大夢矣。
卒篋無餘衣。
縣之士人吳長,權潗,朴文楧等。
解衣而斂之。
公於書無不涉獵
酷好斑(一作班)史。
未嘗釋。
詩文不爲險恠妖艶之語。
自然有得性情之正。
飮酒
又能剛制。
嘗書春帖靜時動時少。
醒日多醉日少
亦可以寡過矣。
噫。
居鄕三十年
鄕黨翕然尊慕之。
稱謂大人君子有以也夫
公之妣曰令人李氏
修義副尉纘金之女。
全州府尹楫之孫。
太宗恭定大王八世孫。
公年十七。
執禽于其門。
府尹時年七十餘。
每見公必禮貌之曰老夫平生閱人多矣。
未有如金郞者。
異日必爲大人矣。
令人慈明淑。
後公二十五年而歿。
享年七十二。
葬于司議公墓後。
去公塋二百餘步。
九人
奉祖憲府持平,次榮祖吉州使,昌祖義禁府都事慶祖內侍府敎官延祖承文院副正字,應祖興德縣監,念祖從仕郞述祖旣冠而夭,崇祖權知承文院副正字
三人
參奉李義遵,士人張友程,金起其壻也。
側室一適大鵬
奉祖生一三女
時宗
女適金是榲,金煕,一未笄
祖生四男三女
男時翼,時敏,時忱,時悌。
女適徐準履,盧世謙,一未笄
昌祖生六
公元1636年
四女
男時時獻,時,時聖,二幼
女適元慶,崔爾厚,二幼
慶祖生三一女
男時卨,時尹,時重。
女適孫會宗
延祖男女各一。
時任
適權碩忠。
祖生二男四女
時行,一幼。
女適金鑽,權軾,二幼
念祖男女各二皆幼。
一男二女
男爾
女適金是榘,金黯。
友程一女適李爾樟。
二男一女
堯弼,堯翊。
女適宗之。
曾孫男女若干人。
己巳朝廷贈公嘉善大夫吏曹參判兼同知禁府事。
令人貞夫人。
禮官賜祭
以公之子五人大科故也。
嘗聞種德不食其報者。
其後必昌
豈不信哉。
於是定矣
余與公爲壬午同年素相敬。
公歿持平君袖家狀來請銘。
諾而宿之。
使公墓道闕顯刻且十年
不敏之罪。
持平君今不在
悲矣。
銘曰。
仁足澤物而局於十室
足以遐壽限於蒼髮
理不當然
天果難必
笏滿床
恩及窀穸
善人之慶。
豈必在卽
廣石之山。
氣欝茀。
益熾而昌。
子孫千億
公元1630年
崇禎三年八月日。
正憲大夫吏判書經筵春秋成均弘文舘提學文舘提學
世子右賓客鄭經世撰。
家狀[金奉祖]
先考大贒希之
姓金氏
豐山人
七世祖諱安鼎。
仕麗季官至奉翊大夫三司左尹
子諱子純
啓功郞軍器直長
通訓大夫通禮院左通禮
子諱從石早世
通政大夫吏曹參議
子諱徽孫。
通訓大夫珍山郡守
嘉善大夫吏曹參判。
是爲先考高祖
曾大父楊震
善大夫曹參判。
宏材碩德
一世所宗。
人皆擬以公輔
忤權金安老
及長諫院
極論駙馬第宅踰制
安老子也。
安老用是益憾。
極力擠擯。
不售於時
王父諱義貞。
文章節行名於世。
登第未月
選補弘文館正字
未幾修撰司書
經筵官之兼帶書筵極選也。
仁廟邸。
以沃贊睿猷。
爲筵中第一。
常以國士待之
乙巳賓天之日。
慟哭還鄕
却藥以自終。
考諱農。
䧺才偉器不售於時
家貧祿仕
官至中訓大夫掌隷院司議
淑人安東權氏。
列大夫軍資監僉正諱鎰之女。
以嘉癸丑二月初七日生。
先考生而岐嶷
氣度渾厚
方在齠齔
人皆以大人子期之。
旣成童。
學宮
堂長有欲試諸少年器量者。
方食約曰今日盡食者當有罰。
諸少年皆不敢盡。
先考席末
盡之若不聞也。
食已卽通於家。
辦酒食來。
諸少慙服
識者已知爲非常矣。
癸酉丁內艱
年甫弱冠
終鮮兄弟
襄塟獨自營辦
誠禮備至
罔或欠缺
乙亥服闋
家貧親老。
黽勉擧業
壬午中生員試三等第二名。
自是之後
屢捷鄕解漢城試。
不利覆試
士林惜其屈。
先考不以介懷
辛卯司議終於京第。
先考奉柩還豊山舊業
壬辰春反哭於堂。
作廬於墓下。
朝夕哭省。
風雨不廢。
其年夏
倭冦猝發
兵鋒所及
擧國糜爛
先考几筵奔竄太白山下。
朔望奠具。
竭誠以辦。
倉卒顚沛之際未嘗廢。
甲午服闋
自是無意世事
居閒養眞
若將終身
李漢陰德馨金栢巖玏在銓曹交薦
乙未除省峴道察訪
省峴在賊路初頭
時賊尙屯海上
先考至任所。
滿目
人民孑遺
厨傳驅策
一路蕩然
先考招集散亡
撫摩以仁。
一毫利於己者必去之。
一事不便吏卒者必革之。
蘇殘之策。
靡極不用
瀝血封䟽
陳弊瘼。
朝廷頗採施。
吏卒益蒙其賜。
遂使凋弊之驛。
得爲稍完之地。
瓜滿遆歸。
吏卒如失父母
相與謀竪碑路左。
淸德遺愛
愈久而愈不忘。
至今故老過碑下。
或有瞻拜流涕者云。
戊戌授司導寺直長不赴。
其夏尙衣直長
親舊咸勸之往
遂赴京師謝恩
時邢軍門玠方駐節城中
朝廷接待所。
先考兼察郞廳事
盡心奉職
晨夜供劇。
己亥軍門班師
先考勤勞陞叙
禮賓主簿
南歸榮川。
爲伊山山長
以爲儒者之業。
不宜專用力於詞章記誦之末。
大會儒生
小學書。
諸生或因事出入
不能卒業
先考終始惓惓
畢講不怠
辛丑山陰縣監。
縣經兵火
文廟邱墟
未克重建
先考下車初。
學校頹廢
招諭境內士子父老
刱立聖殿明倫堂
齋房厨庖。
靡不備具
守護無人
除出官屬若干
以爲養士之具。
勸勵諸生
振起文風
居官廉謹
爲政平恕
奉公以誠
自奉以簡。
衙屬至不免寒餓
或以難堪爲言
輒曰汝輩在家
如今日乎。
再從兄挺贒適過縣入衙內
四壁蕭然
兒啼飢。
歎曰何乃自苦如此
先考一笑而已
聽訟參以情法
斷以公明
抱屈者亦服。
莅任未朞
治效大著
觀察使李時發褒其政績
聞于朝。
公元1602年
上特下陞叙之命。
未及施行
在治所遘疾。
一向沉綿。
自知不起
遂出就外舘
裁書親舊
輒作訣語
神色陽陽平日
及卒篋無餘衣。
斂殯之具。
縣之士人吳長,權潗,朴文楧等解衣而襚。
成禮以斂。
嗚呼痛哉。
是壬寅三月十一日也。
春秋五十。
其年八月十六日
祔葬于參判公墓左子坐午向之原。
嗚呼
德宜有位棲棲一縣
仁宜有壽而竟嗇其遐筭
天道難諶
果若是乎。
先考天姿愷悌
德量寬裕
榮辱不關於念。
喜怒不形於色。
方其待人接物之際。
和氣藹然
及其論事理是非
公私義理之辨。
昭然日星
性又好士
聞人之善。
心誠好之。
必托以道義之交。
見人之惡。
必先責喩。
若能自新則不念其舊而與之。
賓客每至。
輒開靑眼
苟可與言。
年輩不倫
便忘形欵唔。
是以鄕人之善者。
心悅而誠服
不肖者亦知敬慕不敢㤪。
士無贒愚少長
擧皆心醉願遊其門。
辛參判慶晉相知最深。
晩年歎曰吾甞怪金某有厚德不享其福。
聞其子孫多云
天之報施
在於此乎。
嘗與儕輩會話
座中有一人任氣猖狂
語侵賢相
肆慢侮。
先考正色責之。
其人素桀騖不屈於人。
是日聞先
考警責之辭。
負荊伏地慙謝
其見敬服朋儕類此
友人有素相切者。
中年不幸病癩。
親戚故舊不厭不見
先考往來顧問如舊
至於相對飮食
無異平日
或疑而問之。
先考斯人之有斯疾。
非其罪也。
吾何忍負平素相許之義。
而絶之於疾病死生之際乎。
其人常感泣
語其家人汝輩宜以事我者事金公
至今家子弟父視之
嘗曰人之窮達禍福
非命也。
凡事聽天。
不容營爲
方寸之間。
毫髮計較之念。
諸兒學業
亦不程督
任其勤慢曰只在渠輩不才如何耳。
先妣甞戒諸兒曰念汝先君忠厚謹愼
朝廷得失
若不聞。
人之長短
絶口不談。
人或訐人之陰私
便蹙額不悅。
不願聞子孫議論是非
以取謗召閙。
汝輩其有能體念者乎。
先考舅氏
嘗因病失性
喜怒不中
少拂於心。
輒肆慢罵
雖尊於己者不饒
先考待之盡其道。
舅亦未嘗暴怒悖語加之。
至於財利之閒。
多難處之事。
先考怡然虔之。
終不失其懽心
比屋而居三十餘年。
人無間言
先考庶弟數人。
失其家業
依於先考
亂離饑饉之際。
父子相保
先考拊養諸弟
終皆成
庶弟有婢數口。
不能
自存
塡溝壑
先考除家中食而並畜之
庶弟有室而後授之。
庶弟賴此得成家業。
壬癸之間。
干戈滿地。
餓莩相望
先考在榮川第。
榮於道內爲稍完之地。
四方流丐之人。
輻輳於此
先考每見乞人到門。
惻然矜愍
家雖朝不謀夕
而苟有升斗之糓。
必分而與之。
時列邑設賑濟幕。
例委於監官下吏之手。
只有空名流民未蒙實惠
先考請於郡宰。
自幹其事。
遂設幕於門前數十步許。
晨夕躬造其所
饘粥之具。
必皆親撿。
是歲癘疫大熾。
飢民率多經病。
呻吟之聲。
四面而起。
人皆畏避
先考不以爲慮。
惟恐不及賑救
不啻慈母保赤子。
賴以全活者頗衆。
愛物之仁。
出於天性如此
幼時壯義洞第。
受學牛溪文簡公
長歸南中
庚寅鄕貢
牛溪方秉銓衡
一時士類爭趨進焉。
或謂先考曰公於牛溪
世分最深。
况曾有一字之恩
何不往見。
先考牛老一世重名
位至宰列。
布衣寒士
何敢遽至其門。
避名自重如此
甞搆堂于龜城之第。
命名悠然
盖取陶靖節見南山之義。
可想其雅賞之所在也。
白述己志。
以爲堂記。
其詞畧曰云云
又以短律咏懷
名公
詞客並有酬唱
晩歲嘗居此堂。
優遊嘯咏
樂而忘憂
鄕人往往載酒而來
便欣然相對
暢叙幽情
盡懽而罷。
樂山水。
其在山陰
鏡湖換鵝之勝。
公餘拄笏賞翫遣懷
時招邑中佳士
習池之遊。
逍遙觴詠
超然遺世也。
先考於書無不涉獵
酷好班史
未嘗釋也。
爲文去險怪妖艶之態。
辭簡而健。
理勝而達。
軆制往往凌駕古人
長於書䟽論記等雜著。
爲詩雖不用意於聲律對偶之工。
吟咏之間。
自得性情之正。
慨然有感古之意。
淵然有閒居之趣。
區區雕篆者之所能窺其涯涘也。
至如科場之文。
非意所存
高捷文圍者亦多矣。
一時戰藝之士。
咸推以爲首。
其終見屈於有司者天也。
居家節目踈濶
不以生産爲念。
薪水屢絶而晏如也。
居官綜理微密
不以小官爲卑。
其所在而盡職焉。
居鄕三十餘年。
鄕黨翕然尊慕之。
及其捐世
相與歎惜善人亡矣。
善者將何所勸。
惡者將何所懲云。
令人李氏
系出全州
孝寧大君七世孫也。
曾祖諱薱通訓大夫龍岡縣
祖諱楫嘉善大夫全州府尹
考諱纘金忠義修義副尉
先考年十七聘李門
府尹公年七十餘。
先考
冠帶禮貌之曰。
平生閱人多矣。
未有如金郞者。
異日必爲大人子云
先妣稟性仁慈
氣質明淑
事先考三十四年。
在家在官
並多內助
後先考二十五年而卒于男奉祖治所山郡
享年七十二。
其年四月二十四日
歸葬司議公墓後酉坐卯向之原。
去考塋域二百餘步。
先考之墓。
地勢偏窄。
不得爲同塋之制也。
嗚呼痛哉。
生男九人四人
奉祖文科益山郡守
次榮祖文科憲府掌令。
昌祖進士蔭補昌陵參奉
慶祖生員
延祖文科承文院正字
次應祖文科曹佐郞
念祖
次述祖旣冠而夭。
次崇祖進士
夭。
適生李義遵。
次適忠義張友程。
適士人金起
奉祖生一三女
時宗
金是榲,次適金煕,一幼。
祖生四男四女
男時翼,時敏,時忱,一幼。
徐準履,餘幼。
昌祖六男四女
男時時獻,時,時聖,二幼
元慶,次適崔爾厚,餘幼。
慶祖生三一女
男時卨,時尹,時說
女適孫會宗
祖生一男一女
時任
適權碩忠。
祖生二男四女
時行,一幼。
適金鑽,餘幼。
念祖生一二女皆幼。
李義遵生一男
二女
男爾
適金是榘。
次適金黯。
張友程生一女適進士爾樟。
金起秋生二男一女
堯弼,堯翊。
女適元發
時宗生一一女
金是榲四男三女
金煕生一男。
時敏生一二女
時忱生三女。
徐準履生二男一女
四女
元慶二男二女
崔爾厚生一男
時卨生一三女
時尹生一男。
孫會宗生一一女
權碩忠生二女
金鑽生二女
生一二女
金黯生二男
爾樟生二男三女
堯弼生一女。
發生二男二女
先考側室一女
適鄭大鵬
慶祖有妾男一妾女二皆幼。
先考男女孫曾一百一十三人
嗚呼
先考下世二十七年于玆。
墓隧尙闕顯刻。
此實不肖之罪也。
况旣受諾於先生
而猶未克畢蒙至惠。
以賁泉壤
此尤不肖之罪也。
今則先妣下世
子孫比前稍多。
前狀所錄。
亦太踈漏
故謹更記言行履歷世系子孫。
恭申虔請。
冀賜覽察
公元1628年
天啓八年戊辰正月十七日
孤哀子奉祖泣血謹狀
行年記[金應祖]
公元1553年
嘉靖三十二年(明宗八年)癸丑二月七日
先君生。
己未先君七歲
受學
己巳先君年十七。
先妣李夫人京城南水門洞
旹外祖妣鄭氏歿已久。
外外曾祖妣夫人取先鞠養之。
外祖就此行醮禮。
外曾祖全州府尹公。
先君必禮貌之曰吾閱人多矣。
未有如金郞者。
異日必爲大人君子
庚午先君年十八。
如中別試初試
公元973年
癸酉十月四日
祖妣夫人卒于榮川奉香里第。
先君奉柩塟于醴泉石山東向之原。
公元1581年
 萬曆九年辛巳秋
中生進士初試
公元1582年
壬午春中生員
己丑悠然堂于榮川奉香里第之西。
第卽琴南溪故宅也。
堂與鶴駕相對
故名取悠然見南山之意也。
著詩記。
漢陰李相國德馨詩。
馹騎穿巷。
柴門傍雪灣。
開筵滿座
出戶月含山
別後頻相問
書來獨羡閒。
東風蠻瘴裏。
一望鬢成斑。
故例伊山院長必以老成宿德爲之。
先君年纔三十七。
以爲院長
其爲士林所重類如此。
愛士勸學
出於至誠
多士悅服
公元1591年
辛卯冬
先祖從宦京師遘疾。
初非大段
十一
十五日
遽至不淑
先君時在榮川地
聞訃而行。
高扶安翰雲追至不及
撫諸兒泣曰汝父氣虛
冐寒奔喪
豈望生還
先君京師
奉柩而還
于廣石山先祖妣墓南。
公元1592年
壬辰二月十一日
先祖考于先祖妣墓後岡
時術士輩或言祖妣葬地不善
先君欲奉遷而合窆
安虛椁于祖考墓壙左。
其年四月
南賊猝發
國內大亂
八年未定
故未克遂其初計。
平生以爲恨。
到今皆言祖妣爲山內第一吉地。
癸巳時兵革未息
旱蝗相仍
擧國人流徙。
死者相望於道。
以榮川兵火不入。
流亡以爲歸。
操瓢到門乞食者。
日以十數
先君心痛之。
不計有無
輒呼家人賑給之。
饑民相與語曰某里某宅能濟飢。
汝可就而丐也。
先世藏獲稍多。
不能接濟
在家內餓而死。
流徙死者無數
而卛養庶弟未室者之婢子母子數人。
始終全活焉。
○金生員鳴盛遘癘而卧。
先君親入病側問之。
勸以野乾水。
金公以爲汚穢不肯飮。
先君先自飮以示之。
金公仰視流涕而飮。
乙未李漢陰德馨金栢巖玏在銓曹
先君爲省
峴道察訪
時當創攘。
驛路凋弊
先君盡心撫摩
吏卒畏而愛之
自奉甚約。
不以一毫遺本家爲濟饑地。
及瓜立碑鐫其傍曰。
淸兮淸兮。
白玉無瑕
先君聞而笑曰我家苦貧
欲做邑以自給
驛卒頌德如彼。
不可先貞而後黷。
驛卒勒今我淸貧也。
諸長老相與戱曰。
君可令諸子潛往改之曰濁兮濁兮。
白玉有瑕。
丁酉觀察使李用淳築公山山城
以爲得形便之勢。
以問先君
對曰城雖險。
周回濶大
孤軍可守。
占地太高。
軍士常被霧露毒。
難於久守。
以爲保障則非要衝
以爲避亂則以何軍分許多城堞
李有不豫色。
以先君爲差使員。
督運糧餉器械
未幾賊至。
恐其資盜而火之
李始慙服
是年西厓柳先生從楊經理南征
經理西厓留住安東調糧餉
先君經理言。
情僞未可知。
本府大監家鄕
不可占便。
西厓悟而行。
無何經理果問柳閣老安在。
人以閣老跟到對。
經理召與計事而喜。
盖時有讒說果行
先君遠識類此
戊戌例遷尙衣直長
時邢軍門留住京師
先君接待郞廳。
難處者。
同僚推先君當之。
提調姜𦅼輕燥多暴怒
時有稟處事
同僚不敢發言
又以推先君。
言色不善
及炯知爲先君而後
悔謝而從其請。
先君雖居下僚
而爲朝紳敬重故也。
己亥軍門接待之勞。
禮賓主簿
是年別試初試
刺殺宮鬟論居魁。
黃大憲暹老於文詞
見而歎曰一字不可加。
一字不可减。
羣小柳西厓
先君不勝憤慨
草䟽不果上。
西厓待命東郊
寄詩西風落木東郊外。
一度思君二愴顔之句。
南歸
庚子退間于榮川。
鄕人復推以爲伊山院長
兵燹之餘。
士不知學。
先君邀諸斯文長老于院。
大會諸生
講家小學等書。
亂後所未有
公元1601年
辛丑春
除拜山陰縣監。
赴任
黃大憲暹詩曰揖送山陰宰。
歧頭柳色靑。
君歸逢道士
爲請換鵝經
李蒼石埈詩神仙人金察訪
馬遠山陰縣之句。
淸陰尙憲詩。
膾炙人口
下車
首以興學校爲先務
官舍衙舍。
皆盖以苫草而未遑及。
撫摩瘡殘
視之如子。
可以除民弊紓民力者。
無所不用其極
闔境旣皆悅服
一民因事到官
語其家人曰吾聞太守愛民
想見我而垂憐否。
會邑中上下年滿七十以上者。
養老宴于換鵝亭。
親與爲客主之禮。
聲樂以娛之。
且以鳩杖等物遍遺之。
諸老人醉飽欣欣
以次起舞
無不感悅
垂泣者。
尤甚老羸不能赴宴者。
鳩杖米肉遺之。
德溪吳先生內夫人尙在世。
亦以鳩杖等物送賚之。
其胤吳正言長以詩謝之曰鳩杖扶身勝弱孫。
聽訟之際。
一任公恕
雖於理曲者。
亦據法開曉之。
或陳說義理以感動之。
無不感悅而退。
遠近之人。
爭來取決焉。
自奉簡約
下吏曰雖蔬菜之微。
若不分付而入納衙內者罪之。
衙門之內。
淡然如水
再從兄挺賢因事到縣。
衙內四壁蕭然
先君何自如此
先君笑而不答。
鏡湖之勝。
時與邑中韻士賞之
一日月色如晝
江水皎然
先君步出江上
一醉人大叫曰太守來乎。
伯仲持平參判二公在側。
下吏推治之。
先君笑曰此太平氣像
勿問可也。
監司李公時發政績聞。
自上特下陞叙之命。
公元1602年
壬寅春
乞暇㱕省
加土于諸而還
途中已覺氣不平
還官
不安
親舊書。
輒作訣語
而症勢彌重。
出就道士觀調疾
疾革絶而復甦
子弟呼而問之。
徐曰吾方做大夢矣。
神色不亂。
翛然而逝。
三月十一日也。
先時衙舍鎭山大石墮于江。
以爲不吉之兆。
至於此。
亦異矣。
咸陽郡守高尙顔通文于列邑致賻。
吳正言長,權弼善潗,朴生員文楧。
解衣以斂。
盡誠治喪
碧梧千里赴吊
護喪而歸。
發軔日。
中大小會奠于境上。
莫不號痛失聲
歸殯于廣石山高祖考墓東麓之下。
八月十五日
安塟于麓上。
州牧使辛公慶晉以詩哭之。
(詩見下)
公元1626年
天啓丙寅二月三日
先妣歿于伯氏益山任所
享年七十二。
四月葬于祖考墓後。
先妣德行俱載金淸陰尙憲所撰誌文
(後六十一年丙寅二月
遷厝合窆府君墓壙右。)
公元1629年
崇禎己巳
五子登科
嘉善大夫吏曹參判兼同知禁府事。
先妣貞夫人。
庚午遣禮曹佐郞惕然祭之。
(文見下)
公元1626年
丙戌碣石于墓東堦右。
碣陰有刻文
六男應祖泣血謹錄。
祭文
公元1630年
維崇禎三年歲次庚午月日
國王臣禮曹佐郞惕然
諭祭于卒山陰縣監。
贈吏曹參金大賢之靈曰。
澡身從政
牧民稱良。
斂以裕後。
服義方。
若竇五龍
丹桂聯芳。
非直令子
爲國之光。
推恩所生
式遵典章
秩貤天官
饗出太常
命官致儀。
寵綏善祥
輓詞[判辛慶晉]
齠齔聯肩若弟兄。
君生於丑我寅生
逐蜻玄武門前過
騎竹華陽洞裏行
久別猶存舊日面。
相逢錯喚少時名。
白頭今夕承君訃。
知向何人說此情。
大初百里龎。
似君宜着廟廊中。
可憐拋却經綸手
餘事治名聖聦
逢君每痛止而亡。
不道今還哭爾喪。
童穉情親誰復在。
白頭吾獨淚成漿。
未到星州一笑先。
同君擬訪舊倻仙。
從今不理尋山屐
花落紅流愴然
鷗湖書院奉安文[參判金㙆]
恭惟先生
碩德重望
風猷弘遠
器量恢曠。
接人飮醇
處事截釘。
狂夫服義
病交泣誠。
晩占國子
登薦剡。
黽勉一出
棲遅棘林
不以官小
惟盡吾心。
卒其蘇。
邑學重新
有堂悠然
窹寐樂園
山雲無心
床琴啞音。
高世之標。
出塵之襟。
歸視其庭。
芬芳
王曰父賢。
恩誥煌煌
遺芬未沫
士慕彌崇。
載謀尸祝
鷗湖之宮。
爰曁三賢
同堂並腏。
其始自今。
報祀無斁
  常享祝文
德濟柔剛
謨裕燕翼
源遠流長
報祀無歝
雙巖上樑文[五代孫翰林叙九]
名山棟樑之具。
邦國之楨。
故里香火之祠。
子孫攸慶。
玆揭世德之號。
庸表積善之家。
恭惟贈參判悠然府君
成德大人
有道君子
學問純實
沉潛性理之源。
文章典深。
包括經綸之策。
惟其未施於當世
所以垂裕後昆
持平鶴湖府君
私淑厓門
祗服庭訓
斥邪五䟽
凜乎鐵石之腸。
懋學一心
蔚然山斗之望。
參判忘窩府君
純正之學。
英睿之姿。
尺柱撑流。
弘功於配禹。
孤宿拱極
大義於尊周。
都事藏庵府君
博約文辭
義烈心膽
名懸南斗
製作盛唐大家
志蹈東溟
風節邁斥秦高士
縣監深谷府君
沉重嚴毅
正大公平
弱歲居廬
鄕人泣血之行。
危時赴難
方伯慴按釰之威。
字廣麓府君
氣粹而淸。
才穎而敏。
天姿近道
竗訣操存
地步中䂓
荷深奬於繩墨
右尹沙府君
淸修苦節
瑟僴眞工
丈席摳衣
蚤聞傳授之法。
昏衢秉燭
深透誠明之關。
左承旨鶴陰府君
行質神明
業纘詩禮
孤城倡義
巡遠殉國之忠。
兩庭承懽
曾閔事親之孝。
注書雪松府君
玉樹高標。
水精神。
碧海珠生
將綴華國之佩。
丹霄鳳隱。
空留瑞世之文。
于時于公之門。
五馬齊駕
苟氏之宅。
八龍爭驅
丹桂聯芳。
孰非登瀛之雋。
紅蓮並蔕
俱是通籍之英。
立朝忠直廉貞
庶幾十亂功業
居鄕則孝悌淳謹
不翅萬石君家風
猗歟父子名賢
實關五百年休運
嘉言至行不墜
奚但正家範而垂雲仍。
善俗遺風尙存
可以人倫而植世敎
嗟呼年代寢遠
廟宇將遷。
管敬仲勳勞縱異永世之祀。
朱文公典禮亦有別廟之儀。
爰於之傍。
載營苾芬之所。
峰名竹子
像想琅玕之始生。
洞號大枝
彷彿棣萼交映
宗人倂力
築版翬飛
門老殫誠。
契始兆於龜食
義經取象
上棟下宇之文。
周禮考儀。
定左昭右穆之制。
籩豆有踐。
似咏鴒原之章。
簪笏成行
若奉鯉庭之對。
將使子姓知所傳守。
鄕閭以之矜瞻。
禮敦詩。
無替故家之學。
課忠勸孝。
克追前贒之風。
助擧修樑
䟽短引。
兒郞偉拋樑東。
朝陽照檻紅。
山下碧梧棲已老。
九雛靈鳳春風
兒郞偉拋樑西。
一帶浯川接建溪
蔡氏皆傳元定學。
九贒遺廟高低
兒郞偉拋樑南。
靑峯點點白雲涵。
峩嵋處士眞堪笑。
木假山幾箇男。
兒郞偉拋樑北。
鶴峰縹緲連空碧。
春蘭秋菊年年
對南山蒼翠色。
兒郞偉拋樑上。
璧宿奎躔光萬丈
太史雲㙜占天
德星應奏文明象。
兒郞偉拋樑下。
雨濛滿野
七子鳲鳩一用心。
淑人之德思風雅
伏願上樑之後
山川不老。
棟宇長寧
家聲箕裘
所以勸者。
薦祀事於蘋藻
勿替引之。
雙巖奉安文[六代孫注書必源]
喬嶽峻天。
德星照野
毓精降神
有顯厥世。
恭惟先祖
載闡中葉
克紹前徽
丕揚世德
器量渾厚
經學淵深
悠然揭號。
尙友陶潛
斂而不施
歸成受祉
啓我後人
式糓是似。
鶴湖趾美
資父師。
功存衛道
辭嚴斥邪。
忘窩峻整
砥柱溷濁
燭奸先見
尊周大節
藏庵正直
忠憤激烈
時危抆淚
主辱嘔血
深谷
嚴毅
風節凜凜
居廬
行營按釰。
廣麓粹美
天姿敏穎。
存養承訓
繩墨有奬。
鶴沙精深
關啓鑰。
業繼前脩
道傳後學
鶴陰飭行
移孝爲忠
孤城倡義
兩庭殫誠。
雪松耿介
玉樹蘭芽
回進未已
才堪嗟。
名世有作。
萃于一家
八蓮聯芳。
五桂交萼。
淸白家傳
文章世業
實罕人世
有光王國
世代寢遠
香火將徹。
春雨秋霜
愴感彌切。
大枝之洞。
松梓之傍。
爰始叶議。
別廟合享。
西山有祠。
古事則經。
同堂異置。
父子弟兄
依然列侍
宛覩和湛。
薦以藻蘋
酌以醴甘。
吉日維丁。
敢告肇祀。
子子孫孫
永世勿替。
  常享祝文
積德裕後
輔世長民
九位同堂
感慕彌新。
道林追遠祠移建記[八代孫宗鐸]
公元1641年
永嘉府西四十里府境將窮。
酒泉相交之際。
五美洞。
村西而約一兩換。
至甫林山前
北顧丹靑屋角微露洞府邃深林木掩翳間者
追遠祠也。
祠本在酒泉石山雙巖下。
盖於英廟辛巳年間。
一門老少以爲先祖悠然府君鶴湖八兄府君德業文章
輝暎百世
公元1631年
後昆
實爲中世名祖。
營立廟宇
以備俎豆之所。
得寓羹墻之慕。
而但占地近巖。
巖下泉湧
基址湫濕
墻壁易圮。
虛白堂府君別廟在祠後數武地。
實有兩廟並立之嫌。
將改卜移建。
於是乎蘋藻贏餘凡幾年。
粗有頭緖
遂卜基於甫林山東畔。
雙巖舊基不過一小峴。
雖無奇偉絶特可取
峰巒圍抱
阜壑窈窕
北接舊壠。
東近桑梓故里
允合先靈陟降之所。
乃於聖上四年甲子
先建厨屋十數間。
以備牲庖庫藏之處。
明年乙丑
建講堂十間。
兩旁爲室。
虗中爲堂。
齋宿序毛之位具焉。
又明䄵丙寅
乃建廟宇九間
壼奧嚴肅
簷廡整齊
盖堂設新制也。
仍舊貫也。
堂之左曰著存。
右曰進修
廟曰追遠
揔以穪之曰道林。
以其在甫林山道峰之下。
故取以爲號也。
首尾三載功告訖。
擇吉移奉。
會員子孫五百餘人
會罷。
宗鐸酌而賀僉執事曰。
以吾族親零星
物力凋殘
不出五六年。
旣完剛州先亭。
又此移建先廟。
而今日移安。
節次粗免欠闕
門大事圓矣。
凡爲吾祖子孫者。
其爲喜幸何如
因念爲祖先誠孝爲本。
族親敦睦爲主
祖先視之則凡
族親
子孫也。
子孫來會此所者。
必以祖先之心爲心。
勿以世遠而忽其誠孝之道。
勿以族踈而慢其敦睦之誼。
則此爲無忝道理矣。
夫禮不忘所自生。
樂樂其所自出
凡我一門人。
其皆有禮樂之心乎。
追遠則德必厚。
敦睦則仁必興。
又安知吾門從此而復有興也。
詩曰永言孝思
孝思維則。
又曰子子孫孫
勿替引之。
此之謂也。
盍各勉諸。
僉曰諾。
遂爲記。
道林扁額時告由文[八代孫宗奎]
廟宇移建。
已多年紀
門故久掣。
扁額未揭。
非關損益
實係瞻視
雲仍協䂓
今始鏤板
堂曰道林。
祠曰追遠
翼翼兩齋
取義孔顯。
右揭著存。
左揭進修
門扁鳳凰
其號尤嘉
昔侈門閭
今標遺祠
山川改觀
堂宇增光
威儀秩秩
陟降洋洋
涓吉虔告。
惠我光明
附諸賢贈遺
  送金希之之官(蒼石李埈)
神仙中人金察訪
佩符去作山陰長。
山陰山水海東奇。
今古英䧺來往
我昔秋風泛綵船。
佳人解唱臨江仙
中流轟飮
欲央。
銀燈照澈蛟龍淵。
舊事如今一夢耳。
陳迹悠悠沙水
樓題曾出曺太虛
彷彿希文岳陽記。
瓊瑤罹兵火厄
鏡水稽山共悽惻。
君歸倘復揭楣間。
岳面波心喜色
吾衰那得少年遊。
一官迢遞丹邱
吳洲不隔一片月。
千里相望白頭
  病中奉別山陰兄主之任(淸陰金尙憲)
公元1637年
山陰物色擅南堧。
從古遨頭屬地仙。
兵火十年不盡
只應風景依然
朱幡皁盖東區
腰下紛紛左符
咫尺西江不能决。
枯魚應待老兄蘇。
盤縣勝吳
八饌江魚色奪銀。
自笑書生空說食。
誰令美味入吾唇。
(曾聞銀魚
本縣風味
故末篇戱及之。)
  別山陰太守之任(息庵黃暹)
揖送山陰宰。
歧頭柳色靑。
君歸逢道士
爲請換鵝經
  次悠然堂韻(漢陰李德馨)
公元1630年
馹騎穿巷。
柴門傍雪灣。
開筵滿座
出戶月銜山。
別後頻相問
書來獨羡閒。
東風蠻瘴裡。
一望
成斑。
  又(栢巖金玏)
巷接城南路
溪通郭外灣。
幽憂遁世
佳興看山
月色天晴好。
雲情日暮閒。
從今詩眼大。
醉墨不嫌斑。
  又(安村裴應褧)
一帶龜川畔。
高堂枕小灣。
靑衫北闕
白首對南山
事業三冬足
生涯十畒閒。
門前稀俗迹。
石髮自成斑。
  又(竹牖吳澐)
雨前宵急。
新流漲遠灣。
淸尊開落日。
翠黛忽遙山。
政値干弋滿。
空嗟書釰閑。
休辭亂離醉。
醒後鬢催斑。
  又(體素李春英)
小築靑嶂
層臺碧灣
烟塵海曲
風月溪山
旅舘三更酌。
浮生一日閒。
懷憂世志。
蕭颯鬢毛斑。
閒居無事晝扃扉。
三逕寥寥客到稀。
鶴峀瑞雲冉冉
龜臺靈雨霏霏
陰晴變態詩料
憂樂忘情釣磯
全勝世間名利子。
素衣緇盡不知歸
  
悠然題詠(並小序○唐將黃敬欽)
   不佞司馬
東征島夷
卹朝鮮之難。
久客王京
金君大賢以其居之堂及軒並里中林泉巖石美者
請詠于不佞
時方克淸大憝
戎隙少暇。
援筆應之。
漫興之作五首
近軆二首
七言絶句十首
獨抱悠然趣。
南山日在門。
會心玩世
得意已忘言。
幽逕松關靜。
寒花菊圃蕃。
塵襟拂拭
栗里倘斯存。
  嘯傲軒
舒嘯東軒下。
殊爲傲世情。
浮雲變態
芻狗本無生。
種秫供村釀
裁詩宿營
蘇門千載後。
海國尋盟
  悠然十景[黃敬欽]
霈然靈雨菑畬
綠遍郊原物色舒。
自是化工化育
疇論惠澤隨車
(南郊時雨)
城西灌木欝蒼蒼。
倦翼歸飛晩更忙。
應有鵷雛托蹟
萬年枝自相將。
(城西㱕鳥)
翩翩仙馭凌霄
盡日嵐光積翠遙。
佳氣渾侖秀色
時聞子晉吹簫
(鶴駕晴嵐)
鵠立奇峰聳翠微。
通明侍直依俙
火雲觸石膚合
曾似排空一振衣。
(鵠峯夏雲)
漁磯中砙介淸流
誰把絲綸向此投。
聞道客星太史
淸風千古羊裘
(溪心垂釣)
諸天花雨散空臺。
不爲春風故次開。
玄圃芳菲纈錦
靈葩異卉瓊瑰
(至天看花)
海天飛雪翛翛
竹嶺葱籠積素遙。
爲問灞橋驢背穩。
敲詩歸去瓊瑤
(竹嶺暮雪)
峴山相望屛藩
夜色涵虗帶月魂。
可是影流看倒景
一池淸浸澈天根
(藩峴見月)
霜林葉葉秋容
錯綜丹黃晩更濃。
應是德山施步障
何論谷錦重重
(德山秋色)
長松道立虬龍
霜骨風髯老更䧺。
獨守歲寒堅晩操。
不隨桃花春容
(晩翠)
公元1599年
   不佞斑師凱旋
君復請易牋書以爲傳。
偶于笈中得吳楮數幅。
書以遺之。
時萬曆己亥中春上巳之日
東征上騎督尉西吳養虛道人黃敬欽拜稿。
丹谷郭(𡺽)師友
榮川山陰大賢字希之
先世博學宏儒
淸班
相傳七八代。
至于寶樹盈庭
文星耀彩。
居家以孝爲事
持身必以廉義爲本。
尋常富貴門戶者之比也。
余於右丈親分最厚。
伯仲兩胤。
與吾同年司馬
其餘諸胤。
皆與我情好亦深。
高門赫業。
史筆流芳
吾不復贅說
炊沙李(汝馪)師友
公元前1586年
山陰大贒字希之
氣宇軒豁
才調不凡
能文辭。
中壬司馬
其後屢參別擧。
再爲壯元。
不利殿試命也。
乙未蔭仕爲省峴道察訪
淸白驛卒所慕。
立碑頌德
辛丑山陰縣監。
有聲
上賜表裏以奬之。
壬寅春
在官病卒。
年僅五十。
子九人。
能文穎悟
人謂金氏九龍
一早夭。
惜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