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x 页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
见人避乱吟示(壬辰)
国事那堪言。孤城已绝援。南州无义士。谁与作忠魂。
闻金堤郡守郑(湛),海南县监边(应井)殉节于熊峙感吟。(甲午)
一片丹心白日照。孤城独立办熊鱼。忠肝义胆夷奴服。威武隐然在表闾。
诗
见人避乱吟示(壬辰)
国事那堪言。孤城已绝援。南州无义士。谁与作忠魂。
闻金堤郡守郑(湛),海南县监边(应井)殉节于熊峙感吟。(甲午)
一片丹心白日照。孤城独立办熊鱼。忠肝义胆夷奴服。威武隐然在表闾。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83H 页

丹月依然忆我公。琴台遗躅仰高风。秋江寂寞魂无语。一片丹心贯日红。
闻湖南贼梦鹤起兵愤吟(丙申)
千里虏氛未廓清。湖南一种又横生。忠贤反被凶锋祸。天道如何也不平。
南原之战。李(春元),金(敬老),李(福男),郑(期远),任(铉)皆受刃而死。闻而感吟。(丁酉)
贼到南原祸益深。诸公卫 国总丹心。秋城忽满将军血。寒月凄凉枫树林。
题问月堂
古月犹今月。今时非古时。停杯邀尔久。出岫问何迟。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83L 页

与诸益游剑磨山(二首)
一出尘区访道方。却疑身世到华阳。阴阴老树幽花发。步步轻霞细路长。万叠云深玄豹隐。千层岳秀翠鸾翔。平生谩抱云山癖。更待秋风天宇凉。
梦想玆山问几岁。共君今日访仙庵。灵区始启千年秘。禅榻终知再肃骖。老桧森森看渐古。清泉泼泼饮逾甘。回看翠壁横空外。数片浮云万叠岚。
盆梅
梅兄本在碧溪深。几使行人路上吟。今我取来培植意。与君同勖岁寒心。
盆菊
盆菊离离绝世尘。开花万片冒霜新。岁寒与尔同心事。算到人中有几人。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疏
上军务疏(乙未)
伏以臣伏念倭奴无端兴兵。蜂屯蚁聚。左右侵掠之患。朝夕反覆之术。无异汉之冒顿。唐之突厥也。今三京沦陷。 七庙蒙尘。已无可振之势。臣民切齿之愤。刻骨之痛。容有极乎。矧乎此贼。四载屯居。奸谋已熟。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84H 页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84L 页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85H 页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书
上西厓柳相国(成龙○为监赈官时○甲午)
海上妖氛。姑未荡扫。重以饥馑荐臻。死亡殆尽。言念 国事。心胆俱冷。昨年春。贼据都城。民无稼穑。僵尸相枕。时南宫悌为监赈官。漕运湖南粟。兼取松叶屑。和谷米以馈之。又岭南饥馑。体察副使金瓒急发南原等邑诸仓粟以赈之。其年十月。倭寇出城。城内饿殍之患。比今尤甚。 大驾幸龙山仓。出谷散给民人。又减 御供米而兼寘东西赈场。老爷台座为都提调。分唐粟米以升合计给。大抵前后济众之策。皆台座之助也。今积年战斗之馀。各道兵粮。皆至缺乏。常患运继不足。则如救荒事。尤不暇及矣。虽欲更募湖南之粟。而湖南亦无秋穫。则势无奈何。假令复取松叶。只是单方。难以糊口。且 御供米一款。惟在自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85L 页

上白沙李相国(恒福)
今倭奴侵掠之患。无异周之猃狁。唐之突厥也。贼老三载。颇熟于用兵之策。每当设阵。必依险坚守。又预度从击之路。而我 国将士则于此事。无先定之策。如是而能御贼乎。兵法地有所必守。兵有所必据。今庆尚左右星,晋,釜,莱诸邑。绝险要害之地。则前已修筑城堞。皆有据守。独湖西忠州一境。为一国之中。如天下中洛阳也。又为股肱之郡。如汉之河东也。论其地形则鸟竹两岭。崭峻而环绕。西北二江。深险而控带。其固如此。似无受敌之患。不意壬夏倭奴。已通某山某水之形。举皆瞭然于虏目中。若忠州不守。沿江以西。必复为受兵之地。然则忠州之保全。在于防备两岭。坚守二江。愿急择才略可堪者。俾设城役。而难于其人。今辛忠元者忠州人也。当申砬兵败之时。募得僧军。设机于丹月鸟岭之界。斩获无数。又与元信等出没掩击。而详知山川形势。使其人及时营筑。则似为预防之一策矣。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86H 页

城外僵尸相枕。累累如冢者。此必年前筑垛之应也。数载兵燹之馀。公私赤立。恤穷之策。何以措办。粤在癸巳春。大军将到义州。老爷以接伴使。适值三京丘墟。八路坏裂。百度荡然。而能周旋其间。应酬诸将。办给刍粮。不至阙乏。李提督幸赖此助。遂克平壤。又复松京。其年四月。 天兵入汉阳。城中吏民。饿死殆尽。老爷忧之。搜取粮谷。赈给饥民。前后拯济之泽。百万苍生。虽糜粉陨结。无以报万分之一矣。况今老爷手握重兵。身为柱石。众所瞻仰。百责攸萃。更愿老爷规画弘猷。仰达 宸聪。使万民阽死之命。得免填壑。则老爷其永有辞于万世矣。
上鹤峰金巡察使(诚一○癸巳)
今 国事苍黄。 车驾蒙尘。进次义州。而贼又有西犯之志。此诚存亡之秋。我 国民人数岁争锋之馀。心胆都是恇怯。贼若乘势而进。则岂无望风奔溃之虑耶。克成迂拙书生。军旅之事。不敢妄言。然窃以为御贼譬如救火。要使火焰不甚散燎。然后人力有所施矣。今贼兵分屯各道。各道均被兵祸。而其中庆尚一道。最为要害。论其形势。则北连江原。西接全罗。且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86L 页

上梧阴尹相国(斗寿○壬辰)
国运不幸。遭此倭变。有釜,莱,尚,密连陷之报。臣民惊痛。曷胜仰喻。我 国二百年升平之馀。列邑率以文具避法。器械不修。约束不明。至于服盐之马。荷锄之氓。名为兵马。而卒然遇贼。惊闻金鼓之声。怪见旌旗之色。将不能立军律。军不知奉将令。风声鹤唳。土崩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87H 页

上郑柏谷(昆寿○癸巳)
一自南辕复 命之后。云泥迥隔。瞻仰之怀。未尝不悬悬。适因西来便询审尊体万重。伏贺万万。我 国生灵。二百年狃安之馀。兵不训鍊。一朝崩溃。不能收拾。此虽有可制之将。以其无可用之兵也。乃者大爷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87L 页

上权元帅(慄○甲午)
昨年夏倭兵出城。冬 玉辇还宫。臣民喜幸。曷胜仰喻。目今最患。庆尚沿海之贼。分屯左右。惟我民人所赖者。虽以洛江为界。而与贼相守。则势已分矣。朝夕崩溃之患。不可不虑也。宜宁之鼎津水深广。最为要害。壬辰秋。义兵将郭再佑召募民人。环津据守。贼兵累到窥觇。不敢渡江。由是傍近数邑。独得其保。其后咸安阵中将士见其贼退。坦怀无虑。不守鼎津。俄忽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88H 页

与郑愚伏(经世○壬辰)
孝子之门。兵祸荐酷。崩陨之痛。孔怀之哀。更何忍言。且哀座堕落悬崖。伤害肢体。闻不胜惊愕。今倭寇充斥。京城失守。 大驾西迁。一天不共者此贼也。凡有血气之类。孰不知 君父之为可爱。雠贼之为可讨。而至于哀座处变之道致死之义。有万倍于人者。伏愿益加支护。竭尽忠孝。以雪穷天之痛。千万幸甚。
与徐药峰(渻○甲午)
今倭奴退去京城。而徘徊屯结于庆尚左右沿海之地。广占窟穴。多设城栅。往往四出。焚掠城邑。奸谋所在。灼然明甚。不可不虑也。右道则熊川,金海,昌原之荠浦。左道则釜山,机张,东莱,蔚山之西生浦。蜂屯蚁聚。厥数夥多。且闻我 国流民被虏者。定为农军。使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88L 页

与郭忘忧堂(再佑○壬辰)
国家遭此无前之祸。 凤辇鹤驾。皆离都城。百官兆民。咸溺水火。西望痛哭。何忍提说。执事慷慨愤激。首先倡义。可想忠义恳到。第念累捷之馀。易生轻敌之志。况夷狄难以力争。可以计取。其设机投饵。际于其散则无获。先于其聚则有功。必察于聚散之间。而掩击之策。莫善于不意也。窃愿执事益励忠愤。设陈奇计。以图重恢之责。千万切仰。
与李苍石(埈○癸巳)
山川脩夐。便同涯角。而西来消息。只是兵祸二字。今三京沦陷。八方瓦解。以至 庙社丘墟。生灵鱼肉。此贼乃一天难共之雠。义当蹈锋冒刃。甘为沙场之骨。而其所以隐忍不死者。盖有待而然也。大抵君臣父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89H 页

与吴竹牖(沄)
天降大割。 国有外侮。此诚臣子捐躯赴急之日。一身私情。有不可计者。然而以病未果。似不免偷生苟活。惭愧曷胜。第以前史言之。晋君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今倭奴拘执 王子。攻陷三京。此与晋雠无异也。白起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今倭奴焚烧 庙社。掘拔二 陵。此则比楚变尤甚也。我 国地方虽不及晋楚。山川险固之势。倍胜于晋楚。带甲百万之师。不下于晋楚。若以百万之师。散伏山川之险固。要贼往来。出没袭击。又绝粮道。则臣民复雠之策。不出数月而可图矣。
与柳岐峰(复起○壬辰)
国运不幸。虏氛甚恶。 君父失所。八方瓦解。臣民之痛。容有极乎。盖主辱臣死之为臣子第一义。不惟读书知义理者知之。虽委巷无识之人。秉彝所同。而今玆 国家之辱。一至于此。若不能挺身死难。与贼俱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89L 页

与洪晚全(可臣○丙申)
外患尚未扫除。而内寇如梦鹤辈。阴怀逆谋。又起兵端。胁人聚党。而抢掠城邑。守土之臣。世族之士。各自偷活。污身降附。至于无知愚民庸丐贱隶闻风响应者。尤不可胜数。言念 国事。岂不寒心哉。执事挺身奋勇于变乱之中。领兵馘酋。拯济危急。列郡赖是撑支。 宗社幸至完保。其伟功至忠。前史所罕见。令人钦服。为贺万万。
与金助防将(敬老),李光阳(春元○丁酉)
闻倭兵散伏城下。连日窥伺。有蚁附登堞之状。惊怖曷胜。昔张巡戮力讨贼。而计无奈何。乃束藁灌脂。焚而投之。以遏登城之贼。今诸执事。效巡忠义之心用兵之策如何。
与诸弟(允成,得成,应成。)
国事苍黄。尚何言哉。今秋噬吞之患。比前倍加。而如顺良投贼之类。儒真背义之徒。往往接踵而起。上而负 国家。下而毒生灵。天地间一大纲常。安在于今日乎。臣子之职。当为 国殉身。如唐之巡,远。宋之岳,陆可也。若等激厉忠愤。殚竭心力。以副我远外之望。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记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90H 页

余自幼多病。欲得清閒之地。以养神气者久矣。癸丑夏四月既望日。以单僮疋马。披草蹑苔。税驾于竹立洞口。问距庵几许。则一息矣。遂下马而徒。溯泉源攀山麓。逶迤而上。庵在山之顶。余乃凭轩而眺望焉。盖玆山也。占南国最高处。如小白,竹岭,清凉,鹤驾诸山。累累如髻如拱如揖。尽在几案间。而尘寰迥隔。俗迹罕到。所友者苍松翠桧语禽歌鸟而已。以雾之舒卷。占日之晴曀。以木之开落。知序之春秋。昼则白云生牖。凉风入帘。夜则清露滴檐。明月满庭。于是乎或啸或咏或坐或步或卧或眠。顿觉尘念灰而神襟飘洒。吾之游不几于登阆风而蹑蓬莱乎。辟悭秘而庵之者。山之僧仁鉴也。以竹立而名之者。以其挺挺然立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90L 页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祭文
祭李统相(舜臣)文(戊戌)
公之忠烈。东国无双。当倭充斥。竭力殚诚。身披荆棘。志守葵藿。及在壬秋。贼势难遏。直冲巨济。狂澜翻空。弓弦月满。剑光霜凝。于时将士。畴敢当锋。公施虎略。刱造龟艇。比古汉将。兵仙木罂。出没如梭。贼乃土崩。卒受倭丸。肩血至踵。心隐体伤。扪足相符。计熟水战。又留闲岛。竟遭元谗。谈笑(缺)。包荒度量。畴能为俦。逮于今冬。接刃海口。匪曰协赞。幸共余愚。公犯矢石。进退鏖战。飞丸星流。胸贯背穿。 邦国运否。柱石臣死。凡有血气。孰不痛悼。大小邦军。哭声震海。顾我佐幕。靡骋蹙蹙。悠悠此痛。南海无极。
祭亡女李室文(丙辰)
呜呼痛哉。汝其亡耶否耶。何故一无慕我之书也。时月之中。每见汝手滋。以慰我恋尔之怀。由我行负神明。祸延于汝。痛哭号天。谁怨谁咎。汝死之后。时入梦中。以陈憾恨之言。哀冤之怀。想汝必不瞑目于地下矣。初拟葬汝于先陇之侧。吾未死之前。以伸馈侑之情。情不胜义。终以榇归。此去商山。二百有馀里。寂寞
问月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第 491H 页

社稷坛祈雨文(知黄涧时○丁酉)
嗟我神明。何辜今人。大乱之际。饥馑荐臻。甲午以后。迄已三年。又当今春。旱炎如煎。高田坼尽。湿者犹暵。粟不立苗。麦已受𢘇。插秧方始。润泉旋涸。濯濯原野。无望秋穫。不才惟尹。责膺分忧。民不聊生。俸钱堪羞。载奉圭币。载清壝坛。庶几万一。诚竭心单。惟尔有神。社稷之主。不有万民。将安所寓。有祷无应。孰谓灵异。愿及今时。甘霈大至。乾者可膏。痒者可苏。慰满三农。不过须臾。是曰神赐。敢忘报德。勿替引之。于千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