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石潭先生文集年谱 (自动笺注)
石潭先生文集年譜
  
石潭先生年譜
公元1569年
明穆宗純皇帝隆慶三年(宣祖大王二年)己巳十一月四日癸酉子時
先生生于星州上枝里第
○(先生之先。
世居廣州
五代通禮公爲星州牧時。
第二子承郞公娶八河女
仍居于上枝
○星州東一縣
分爲㓒谷。
上枝今屬㓒谷地。)
公元1570年
四年庚午
(先生二歲)
公元1571年
五年辛未
(先生三歲)
公元1572年
六年壬申
(先生四歲)
公元1573年
神宗顯皇帝萬曆元年癸酉
(先生五歲)
公元1574年
二年甲戌
(先生六歲)
公元1575年
三年乙亥
(先生七歲)
公元1576年
四年丙子
(先生八歲)始受書
(自始學。
講習不輟
父母憂其疾。
之而孜孜不已。)
公元1577年
五年丁丑
(先生九歲)
公元1578年
六年戊寅
(先生十歲)
公元1579年
七年己卯
(先生十一歲)遭祖母金氏喪。
(考承旨哀毁踰禮
因成疾病
先生竭誠扶護
不暫離側。)
公元1580年
八年庚辰
(先生十二歲)
公元1581年
九年辛巳
(先生十三歲)
公元1582年
十年壬午
(先生十四歲)
公元1583年
十一年癸未
(先生十五歲)
公元1584年
十二年甲申
(先生十六歲)
公元1585年
十三年乙酉
(先生十七歲)讀書鹿峰書齋
(在㓒谷建瓴山下
錦溪俊良爲州時所刱也。
學長山長訓長。)
公元1586年
十四年丙戌
(先生十八歲)
公元1587年
十五年丁亥
(先生十九歲)
公元1588年
十六年戊子
(先生二十歲)聘夫人仁川蔡氏。
(松潭應麟之女。)
公元1589年
十七年己丑
(先生二十一歲)拜寒岡鄭先生
(先生少時
甞從鄭先生學易。
鄭先生曰此非初學急務
爲學之要。
當先收功小學
然後四書心經近思朱子等書。
次第理會
先生於是專心服膺
精探力踐。
鄭先生深加敬重
貽書屢致意焉。
有曰致力古人之書。
涵養進修
以厚根本之地。
進進不已之意。
甚協所望
又曰舊時朋徒凋落已盡。
後來相從
左右
志尙堅苦
資警之益。
屬望非輕。
又曰朋友中。
未有可托者。
拳拳所屬意在吾賢。
千萬加勉。
不負相愛所望
亦時惠誨語。
以警衰懶幸甚
又曰未見有自向學者。
左右力學孜孜
令人不任愛敬云云
師門托重傳授之旨訣。
可見於此矣。)
公元1590年
十八年庚寅
(先生二十二歲)陪鄭先生講學晴暉堂。
(分韻詩見文集)
公元1591年
十九年辛卯
(先生二十三歲)赴鄕解捷兩試
歲中進士
公元1592年
二十年壬辰
(先生二十四歲)四月倭冦連陷州縣
先生奉侍兩親
避亂于大丘八公山中。
公元1593年
二十一年癸巳
(先生二十五歲)丁母夫人金氏憂。
(時賊鋒彌滿
先生苦心殫力
斂殯以禮。
于乍禮洞先塋側。)
公元1594年
二十二年甲午
(先生二十六歲)
公元1595年
二十三年乙未
(先生二十七歲)服闋
公元1596年
二十四年丙申
(先生二十八歲)
公元1597年
二十五年丁酉
(先生二十九歲)
公元1598年
二十六年戊戌
(先生三十歲)往伊川
樂齋徐公講論朱書
公元1599年
二十七年己亥
(先生三十一歲)
公元1600年
二十八年庚子
(先生三十二歲)七月丁承旨公憂。
(哀毁幾絶
理喪一遵公家禮。
承旨隱德潛修
操履篤實
及葬
徐樂齋輓曰溫恭端愨天姿
望表曾知是我師
絅錦惡文人莫識。
櫝珠無鈌自何悲。
存心定力調痾日。
養德潛功掩戶時。
未再親薰虛夜壑
忍揮衰淚哀詞
松嵒門下豈無人。
眞樂堂前玉樹新。
靜默有功安素履。
騰騫絶意紅塵
百年琴瑟終偕願。
雙朶蘭蓀早播芬。
懵陋後生曾覿德。
悲傷豈獨姻親
於此可知先生詩禮之學。
潛修之德。
早已得之家庭者多矣。
)十二月
葬于陶唐洞亥坐之原。
奉遷大夫人墓合祔
公元1601年
二十九年辛丑
(先生三十三歲)
公元1602年
三十年壬寅(先生三十四歲)服闋
公元1603年
三十一年癸卯(先生三十五歲)遊泮宮。
(館中同輩先生容貌端重
言行有度
無不敬服
推以國器。)
公元1604年
三十二年甲辰
(先生三十六歲)
公元1605年
三十三年乙巳
(先生三十七歲)
公元1606年
三十四年丙午
(先生三十八歲)十二月登式年文科科第
四。
公元1607年
三十五年丁未
(先生三十九歲)五月成均權知學諭
公元1608年
三十六年戊申
(先生四十歲)二月宣祖大王昇遐
公元1609年
三十七年(光海元年)己酉。
(先生四十一歲)七月陞務功郞。
軍資參奉不就
○十月拜學諭學錄不就
○十一月拜承政院注書兼春秋記事官。
公元1610年
三十八年庚戌
(先生四十二歲)七月選入藝文館檢閱
○十月拜世子侍講說書
奉命𣌑史于太白山
還爲韓纘男所劾。
(時鄭仁弘自負翊戴功。
爾瞻,韓纘男爲其羽翼
先生心疾之。
史局直書其惡。
春秋館齊坐。
爲爾瞻所瞷。
忿恨欲害。
先嗾纘男劾以侮辱大賢
所謂大賢
卽指仁弘也。)
公元1611年
三十九年辛亥
(先生四十三歲)九月叙陞藝文館待不就
○十一月拜藝文館奉敎不就
公元1612年
四十年壬子
(先生四十四歲)二月陞品復拜奉敎不就
○三月拜成均典籍不就
○四月拜輸城察訪
禀議出處鄭先生
(鄭先生設餞慰送。
惟勖以忠義
)○五月赴任
(當職盡心
撫摩郵卒。
捐供立馬
關北驛路
賴以稍蘇。
)○九月遊七寶山
(時鄭農圃文孚吉州
來待同遊
唱和詩。
)○讀退溪先生文集郵館
(雖事務倥偬
而不廢學業
)○十一月送桐溪鄭公蘊還朝
(時桐溪斥爲鏡城判官
先生絶塞相逢
往來叙懷。
至是桐溪抵書告別
先生往餞。
有贐章。)
公元1613年
四十一年癸丑
(先生四十五歲)夏復兇黨所劾還。
○九月拜鏡城府判官
(南還十日
旋除鏡城。
兇徒必欲置死地而後已。
親知悒悒
先生處之怡然
如赴善地
)○十月赴任
(鏡地接羯虜。
號爲衝谻
而及到官
號令嚴明
政務寬恕
威信並行
吏民畏懷
尤謹於祀典
社稷釋奠城隍厲祭。
無不躬行致誠
至於部伍器械
亦皆赫然一新
節度使時起城役。
先生以時詘役鉅。
力止不獲
悉心經理
城畢而民不告病
節度使歎服
)○哭漢陰李相公德馨訃。
公元1614年
四十二年甲寅
(先生四十六歲)修餙學宮
儒生課學
(北方素鮮文學之士。
先生慨然作新人才爲務。
敎育諸生親子弟。
課講有程
數年之內。
文學蔚然
成材者多。)
公元1615年
四十三年乙卯
(先生四十七歲)二月廵檢使治績
表裏
五月樂齋徐公訃至。
爲位哭之。
公元1616年
四十四年丙辰
(先生四十八歲)四月會寧鰲山書院
奉安東岡金先生位板。
(會寧曾爲東岡編戍之地。
先生經過感懷
有秋風拜舊墟之句。
請于方伯府官
勸諭人士
營立書院
使有觀感
至是解歸隔日
而經宿往臨。
親自題板奉享焉。
)○五月瓜滿遆還。
(及歸行蕭然
鏡民無不齎咨
立鐵碑爲去後思。
父老儒生輩追至數百里不止
先生以詩贈謝父老無德無功太守
三年蠧食大倉錢。
今朝父老來相逆。
自愧身非漢吏賢。
)○六月拜鄭先生泗上
因留講學
(自是無復有意進取
日侍鄭先生泗上
鄭先生纂述羣書
未嘗不與之商礭而折衷焉。)
公元1617年
四十五年丁巳
(先生四十九歲)四月樂齋大祥
(有祭文)○七月陪鄭先生蓬山溫井。
(是行歷玄風道東。
寒暄堂金先生祠。
遊㓒原
景釀㙜。
至金海新山。
南冥曺先生祠。
到溫井護攝之暇。
講定陶山疑禮問答
繕寫五服沿革圖。
)○九月陪鄭先生泗上
公元1618年
四十六年戊午
(先生五十歲)巡檢使從事
(權吉川昐所辟也。
先生黽勉就辟
朝廷溷淆
一將吏。
輒以賄免
先生知其無復有施設。
斂身卽退。)
公元1619年
四十七年己未
(先生五十一歲)五月商州龍門
校正西厓柳先生文集
(時柳修巖袗來文集。
約會商山
諸賢校勘
)○往泗上定五先生禮說。
(以禮說校正凈寫事。
文通同門諸子
)○七月往蔚山。
鄭先生浴椒井。
○十月往陶山
退溪先生祠。
(洞主李詠道,溪巖金坽來會
玩玩樂齋所藏投壺渾天儀
)○與諸友往易東。
謁禹祭酒祠。
泛舟鰲潭
○至慶州玉山
晦齋李先生祠。
還至泗上
與旅軒同會講學
○十二月往泗上
講質禮經疑義
(時鄭先生感疾累日
先生侍側不離。)
公元1620年
四十八年光宗貞皇帝泰昌元年庚申
(先生五十二歲)正月初五日
鄭先生卒。
(自寢疾躬執藥餌
易簀
護喪事。
葬禮時。
在喪次。
環絰吊服加麻。
後行心喪之禮。
泗濱護喪錄。
)○四月行鄭先生葬禮于蒼坪。
(先生親自料畫襄事
凡節一遵古禮
因留畢封塋域後。
更爲文以祭告
還到泗水
與同諸友
料理收輯遺稿等事
)○八月除大同察訪不赴。
○十二月往大丘硏經。
退溪先生祠。
校正禮說。
公元1621年
宗哲皇帝天啓元年辛酉
(先生五十三歲)正月慕庵
鄭先生小祥
○二月往金烏
冶隱吉先生祠。
旅軒同會
講學日乾齋。
川谷
謁程朱二先生祠。
○撰鄭先生言行錄
校禮說。
是月選入天使講經不就
(時中朝學士劉鴻訓來頒登極詔。
朝廷擇明經者爲講經官。
先生入其選。
辭疾不就
仍患類中之證。
杜門養病
潛心性理
若將終身焉。)
公元1622年
二年壬戌
(先生五十四歲)正月慕庵
鄭先生大祥
○建鄭先生祠于淵。
風痺
就醫商山
與愚伏鄭公經世論學
(先生將還。
愚伏送至龍門
月澗李公㙉,蒼石李公埈皆會。
○愚伏贈詩九日淸樽勝遊
忽驚離恨心頭
浮生乍別渾閒事。
同病相憐特地愁。
斗柄夜闌低欲落。
鴈行風急去如流。
艱虞未卜安身地。
安得從君海上桴。
可知先生同時遭罹
憂傷微意
極爲深切矣。
其後愚伏又作有懷石潭詩曰。
欹枕夜聞雨。
晨牎已開。
欣然發孤笑。
幽馨滿懷
忽憶如花人。
經年坐聯乖。
同氣
鸞鶴奈異棲。
命駕欲往從。
川塗脩且泥。
援琴幽思
宮商不諧
誰能翰我腋。
千里去不迷。
攀枝佇驛使
日夕九回
先生道義之契。
心期之託。
可以想見於此詩。
故並錄之。
)○移卜梅院
(晩搆小屋。
以爲棲息之所。
子弟居處狹陋
欲廣廳舍
先生不悅曰吾數十一間茅屋
亦自好過
凡人奢侈之心。
從不堪處生。
氷蘗處心
自同寒士耳。)
公元1623年
三年(仁祖大王元年)癸亥。
(先生五十五歲)正月從學諸生
講周易。
○三月淸明遊石潭
(石潭在上枝。
先生遊息之地。
因號石潭
○有吟一絶六載重尋舊石㙜
釣磯埋沒莓苔
百年安得身康健
花柳芳辰往來
)○作鑑湖精舍
(鑑湖梅院
先生愛其泉石之勝。
小齋息之所。
扁曰鑑湖堂。
)有鑑湖春詠二絶
(憶昔芳樽錦茵
任從呼我玉堂人
滄江一卧無知己。
喜見村夫野民
嶺南三月草如茵。
年少尋芳問幾人。
自恨病夫脚力
來春去一閒民。
)○五月往吳山
(時旅先生辭職封章事
委書請會
先生吳山
相議封䟽
還旅軒同舟渡江以送焉。
)○六月陞拜禮曹正郞兼知製敎
(仁祖靖社反正
昏朝廢置之人。
被收用。
故有除命
)○七月被召赴朝。
(旅軒中路來餞。
士友迎候
送行者甚衆。
)○八月拜兼春秋記注官
○拜司諫院正言
○送鄭桐溪之任南原
(有別章見文集
)○移付成均典籍
○九月承御史之命。
(時聖上改玉
一革邦政
張維李命俊李楘金時金世濂崔有海鄭基廣等治裝暗行列邑。
先生同被聖簡。
完平李相國白先生病重難堪
顚仆中路
得不行。
自是際遇益隆。
)啓請蠲减貢柚民弊。
論劾考官循私。
○十月入筵席
啓請鄭先生贈謚
○三呈辭正言
又付典籍
俄拜弘文館副修撰。
閏十月甲午入侍夜對。
(召入便殿夜對。
講論文義
賜酒至醉。
先生感激恩遇
陳所蘊
天顔溫粹
酬酢如響。
夜分罷出
)○乙未入侍晝講
是日弘文館副校理
○與副學鄭愚校正大學
○十一月丁巳參陳賀禮
○三殿賜酒至醉。
己巳入侍晝講
進講大學
○上短箚論納諫事。
○與鄭愚校正論語
○十二月壬辰入侍經筵
上箚論遇灾修省事
○辭遞校理典籍
○拜弘文館副修撰。
壬子入侍晝講
弘文館校理
公元1624年
四年甲子
(先生五十六歲)正月李适叛。
二月大駕南狩
製進八路招諭敎文。
特拜咸鏡道宣諭御使
(朝廷
先生有名北方
招諭御史
先生奉敎傳命
所至先生來。
無不奮勵自效
)○三月復命
○陞司憲府掌令。
○四月乞由下鄕
省掃先壠
○旅軒來訪鑑湖
○往善山坪城。
祭眞樂堂金先生墓。
商州功城。
外祖別提公墓
○五月還朝
以過限辭遞。
○付典籍宗簿寺正
○陞司諫院司諫
○六月拜司僕寺正
移拜弘文館校理製敎
○七月拜司諫院司諫
○遞司諫
復拜弘文館校理
○八月拜成均司成
○九月拜弘文館副修撰。
○復拜司憲府掌令兼春秋編修官
與同僚上箚論冬雷之變。
○承試官命。
(赴東學
設行增廣會試
)○十月壬辰入侍朝講
是日復拜弘文館校理
甲午入侍夜對。
進講大學衍義
乙未入侍晝講資政殿
(講孟子梁惠王下篇
上讀前受音一遍
先生進講齊人燕止舍所學而循之哉。
上讀新受音一遍
大文一遍
先生講論旨義曰。
此是齊湣王伐燕之事。
似非宣王之時也。
齊王欲托於天而取之。
孟子托於民心而言之。
庸君暗主恃天而無忌
天心人心
豈有異哉。
人心順則天道順。
人心不順則天道不順。
自古聖賢
不責之以人事也。
三代聖君
不義不辜
得天不爲也。
湯爲葛伯之殺一童子。
興師復讐
是故聖王殺人爲重矣。
講訖李廷龜進啓曰近者治獄
自上屢用寬大之典。
凡在瞻聆。
孰不欽仰
但有不可者
凡待士大夫
自有勵廉恥之道。
今則簿書期會之間。
輒命拿來。
推其衣冠之人。
桎梏接跡
此非待士大夫之道。
鄭經世簿書期會之間。
不能修擧者。
罷推可矣。
先生李廷龜之言誠是矣。
冠之人。
呼唱行於道路
一朝軍卒之手。
體面自然不尊矣。
上曰予亦以爲過矣。
)○丙申入侍晝講
(講梁惠王下篇
先生進講鄒與魯閧至苟爲善章。
講究文義
先生啓曰穆公之意。
欲誅其民。
孟子歸罪有司
且勸仁政於其君。
可謂知其本矣。
上曰此章本義。
切當而後反之
此臣視君如仇讐之言也。
先生不可歸罪百姓
上軆念焉。
)○丁酉入侍晝講
(進講孟子滕文公問曰竭力事大國至終篇講究文義
先生啓曰從之者歸市
不獨邠人也。
近地人皆歸之。
大王之德然後
可以大王之事。
若無大王之德。
則終未免匹夫
滕文公雖賢。
不可大王之事。
此語歸重第二件事也。
上曰擇於斯二者。
其時文公去處
而使之擇。
可知之事也。
先生曰平公欲孟子
善心之發也。
臧倉者所沮。
終不得往見。
其時之君庸甚矣。
正子雖有言。
而亦不知之。
後世人君
可不察於小人所蔽乎。
不遇魯侯天也之言。
孟子自言則可。
孔子曰道之將行也命。
道之將廢也亦命聖賢之言雖如是
人君造命者。
不可委之於天。
不爲之所也。
)○庚子講經試官命。
○十二月製大殿春帖
特命弘文館應敎
(先生入對筵席
寒岡先生所撰五先生禮說不可不刊行之意。
上以初經變亂。
物力蕩竭。
姑待後日爲敎。
取民有制之義。
請罷無名之稅及勳府屯田
且陳逆家臧獲賜勳臣之弊。
舊例從臣侍者
俯伏不敢仰視
先生進啓曰我朝君臣之間。
太主於嚴。
至有經年昵侍
不識天顔
不當如是也。
不然古人何以天顔有喜
近臣知乎。
上嘉納之。
命諸臣起坐
一時以爲盛事。)
公元1625年
五年乙丑(先生五十七歲)正月乙卯
入侍經筵晝講資政殿
(講孟子公孫丑上篇
上讀前受音一遍
先生進講
孟子尊賢使能至人慾之私矣。
上讀新受音大文一遍
先生講論旨義曰。
尊賢之尊字。
非徒爵位尊之也
與之共天位治天職。
可謂尊賢也。
又啓曰逐末多則傷農。
故廛以止之。
鄭經世市廛
卽今所謂地稅
隨其
市上所用而廛之。
市官以法。
治其濫耳。
先生曰助是井田之法。
八家同力
助耕公田
公田之出。
自爲官用
不及私田矣。
上曰其時方行井田之法。
而何以有此言也。
鄭經世戰國之時。
暴君汚吏
已廢井田之法。
此法之不行
盖已久矣。
上曰其時天下無行之之處乎。
鄭經世戰國之時。
滕文公欲行此法。
孟子惓惓言之。
而終不能行也。
先生曰宅不毛而征。
謂宅不種桑麻者罰之。
征之以一里二十五家之布。
此法出於厲民以自勤也。
戰國之時。
旣賦其廛。
又征此布。
有若常貢者。
孟子言之。
講訖。
先生啓曰三手粮之法。
出於訓鍊之用。
永爲恒定之䂓。
三結收布。
出於廢朝時謬䂓。
至今仍存。
作色目。
橫侵之弊。
外方監兵使。
內則各司。
皆有侵擾之弊。
勳府田地云者
非本是勳府所有
或奪民田
或點閒地。
名之以陳。
弊端無窮
嶺南七八邑。
方有此弊。
守令不敢下手
小民以爲苦。
不勝寒心。
民間以爲廢朝時事更發云。
尤可寒心
沈悅李某之言甚是
三結收布。
曾以田監官支待設立
其後天使之奇。
欲以此捧用矣。
上曰或者曰皆可蕩滌
或者曰誰納誰不納。
亦可因存而均捧。
此議歧而爲二矣。
先生當初逋欠蕩滌之命已下而無實
池應鯤貿辦物件
聞已蕩滌
至其文書盡投火中云。
而今聞朴鼎元方爲督納云。
沈悅曰據本道狀啓。
所謂未捧數文書
皆已燒之。
所謂旣捧而置于官庫
則不可不督運
鄭經世李某所謂設陳之事。
誠爲可慮
畿甸土腴之處。
前日勢家及廢東宮設陳
逋逃之藪。
小民皆以悶苦
反正之初。
其徒畏法逃散
至今日或有還設之處云。
之者深慮百姓爲苦云。
先生累入經席。
講義甚多
而盡爲散失火灾
只餘此若干條。
)○丙寅往拜右相申象村欽
寒岡先生神道碑銘。
壬申陪行王世子冠禮
(巳時上御隆政殿命賓。
百官
服行禮。
世子冠禮于景賢堂。
百官以黑團領行禮
)○甲戌入侍經筵
王世子冊禮習儀
丁丑與同僚議啓寒岡先生謚號
(一文定
一文懿。
文憲
後更以文穆啓禀
勤學好問曰文。
抱德執義曰穆。
允下。
)○戊寅入侍經筵進講
○二月癸巳入侍晝講
丁酉侍講輔德
戊戌王世子傅賓客相見禮。
庚子王世子宗廟
辛丑入侍晝講
丁未連日入侍晝講
○三月辛亥入侍晝講
己未復拜侍講輔德春秋館。
○四月壬午
入侍書筵進講敬齋箴。
丙戌拜司諫院司諫
癸巳盥洗進參會盟祭。
受靖社原從功臣一等錄券。
乙未進參會盟宴。
(先生啓請兵使守令等。
聚米布。
分日設宴事。
蒙允。
)上箚論優待㙜諫朝天使臣擇擬事。
(先生啓曰朝天使臣
爲任極重
僨事辱國
由於此。
故必以侍從之人。
輪回差遣
祖宗朝舊例也。
今者朝紳之間。
私情太勝。
御筆指揮
未免有跡。
必以名在罪籍
見絶淸議之人。
苟且差遣
國家儲養人材
置之三司館閣之上。
而乃以莫重之任
責之於見棄之人。
所用非所養。
政軆顚倒
不足言
而在聖上至誠事大之義。
亦豈當如是也。
三入啓。
上竟從之。
朝天使臣之擇遣侍從
自此爲例。
)○壬寅合慶別試試官命。
○五月上箚論虛納玉堂箚事。
○上箚伸解典翰朴炡等事
(典翰朴炡等。
大司憲南以恭身累。
上怒甚。
以爲朴炡等黨同伐異
令該曹補外
先生陳箚略曰人主處心
當如明鏡照物
廓然大公
物來而順應
若於好惡之發。
一有偏係。
憧憧往來
私心相感
則感之道狹矣。
南以恭才氣力量
誠有尺寸之長。
而以言其疇曩
有病國之罪。
非但國人之所共知。
亦以恭之噬臍也。
處之以風憲之首。
物議不與
其所也。
又啓曰玉堂諸臣。
遇事果敢
徑先狙擊
有若攻斥權奸者然。
過激之失。
不當免。
而以恭
戊戌己亥年
立幟邪論
擠排士類
柳成龍去國
小北大北數十年病斁倫之變。
主張作俑者何人也。
如欲一一追論
非惟不當置於兩司
隨行百執事
亦其幸也。
)○丙寅復拜弘文館應敎
丙子入侍朝講
○六月拜司僕寺正
○赴備邊司議啓戶牌量田事
○送鄭愚南還
○七月差宗廟享祀大祝官。
○往廣州
先祖村先生墓及觀察使公墓
(時有李汝檢者。
逼葬先生
與諸族議定告官掘移。
)○八月拜弘文館校理
卽日呈辭遞。
○拜司諫院司諫
○承別試講經試官命。
(赴中學考講)○上章乞暇。
往浴溫陽
○九月以還朝過呈辭
司諫
○復拜弘文館應敎
○遷議政府檢詳
○十月陞議政舍人
○十二月赴都堂取才翰林
公元1626年
六年丙寅
(先生五十八歲)二月拜司諫院司諫
與同陳啓仁慶返魂事。
(啓運葬禮
定以仁慶宮爲魂宮。
適値本院闕長宮。
先生卛同僚。
極陳不可
略曰禮有所厭。
情有所屈。
先王中制
不敢過也。
聖上遑急遽之中。
卛多徑情直行之事。
夫旣杖而卽位矣。
篆書銘㫌矣。
六日成服矣。
殯用欑宮矣。
其他違禮之擧。
不一而足
至於仁慶返魂之事。
則誠有所大未安者。
禮曰反哭升堂
反諸其所作也。
主婦入于室。
反諸其所養也。
朱子須知得這意思
所謂踐其位行其禮等事
行之自安
推此意也。
仁慶宮亦宮闕也。
原之不敢饋奠於此矣。
所謂反所作反所養者。
何所取義
啓入上震怒答曰。
觀啓辭。
爾等以成殯闕內爲恨。
侮慢蔑視
至於此極。
予甚慚痛。
先生惶恐
遂更實其語引避
憲府請出。
自上特
命遞差。
)遞司諫成均司成
○拜弘文館校理
○三月復拜議政舍人
○五月陪大駕至瓦署。
哭送啓運宮發靷。
○六月復拜議政舍人春秋館。
○送旅軒南還
(過枉尋里。
馬班荊拜別
)○迎勑于慕華館。
行禮崇政殿
閏六月與趙黔澗靖,李蒼石埈。
東溟世濂
蠶頭分韻相和
○七月以原從勳追榮焚黃事。
乞暇下鄕
○九月行焚黃祭。
是月還朝
(過仁同。
旅軒備酒壺餞。
)○十月拜知製敎
○十二月往申象村
改撰鄭先生神道碑文。
公元1627年
七年丁卯
(先生五十九歲)正月四學講官
承命號召使從事
(時虜賊逼平壤
大駕江都
金相國尙容留都大將
先生同守。
鄭愚伏爲嶺南號召使。
以爲搶攘之中。
苟非信義素孚於人者。
不可以鎭人心而激士氣
啓請先生從事
先生承命南下
招諭列邑義兵
辦取粮餉
)○四月赴江都復命
仍陪大駕還都
○拜文兼。
○又拜弘文館副校理
○五月上言私廟魂宮祗迎事。
○拜侍講輔德
○七月拜兼春秋館。
○承廷試試官命。
○兼帶訓鍊都監都廳
○八月承試官命。
(赴中學考講入格儒生
)○陪東宮詣魂宮。
○扈大駕陪祭于魂宮。
護韓西平喪。
哭送于銅雀
九月製進右相金瑬呈辭不允批答
乙酉入侍進講
學。
十月復拜議政舍人
製敎春秋編修官
○十一月復拜侍講輔德
公元1628年
毅宗皇帝崇禎元年(仁祖大王六年)戊辰。
(先生六十歲)進階折衝將軍司直
○補潭陽府使。
(先生以疾呈辭
春宮宣賜藥物慰諭以送。
)二月赴任
(府有猾吏
舞文作奸
締結要路
爲民患甚久。
前後守令不敢問
先生卽置之法。
死獄中。
遠近翕然穪快
時値大歉。
多餓
首發倉廩以賑之。
全活不可勝數
)修先聖廟
眉巖書院
(是邑文敎湮滅
學校頹圮
財力且殘。
不足以奉士。
先生悉意修治
捐供俸以爲養士需。
月朔望必親往。
諸生講藝
府之士子多所成就
舊有眉巖書院
墻壁傾頹
學子不至
先生加修葺。
奴婢數人以供炊爨。)
公元1629年
二年己巳(先生六十一歲)二月
刊出五服沿革圖。
○六月刊出五先生禮說。
並撰跋文
(沿革圖及禮說。
先師晩年用功處。
先生在鏡城時。
寒岡先生抵書曰。
禮書尙未成頭緖。
無人共理此事。
不可不待公。
先生還。
始克裒集成書
及蒞潭州
殫誠極力
捐俸刊出
印布遠近同志之人焉。)
公元1630年
三年庚午
(先生六十二歲)三月子道登第
(先生戒曰汝自今爲出身事主之人。
持身必以正。
處心以敬
然後可以慰汝父之心矣。
其後以郵官來辭。
則又戒曰吾家長物
只在淸白
之任
愼毋以不義之物汚汝身而毁家聲
然後可謂之能養汝父矣。
)○七月秩滿歸。
(父老百餘人來會
設祖帳餞別。
垂髫戴白
至有挾路號泣者。
邑人淸德碑。
士林興學碑。
)○八月付司直
○九月往沙月
鄭先生家廟
至蒼坪墓下。
諸友蕫石役。
仍到淵。
行相揖禮。
○十一月赴穆陵遷陵
○十二月呈辭
鄕。
公元1631年
四年辛未
(先生六十三歲)攷正鄭先生文集
○四月旅軒來訪
○十月拜僉知。
○十一月拜工曹參議製敎
○差穆陵冬至獻官。
閏月接待堂上
(時遊擊定國來。)
公元1632年
五年壬申
(先生六十四歲)三月再患風痺
完平李相國元翼來問。
(時李相國將及耄頤。
國家大事
亦已謝絶
而聞先生病。
輿到京邸診視
還鄕
旅軒先生年迫大耋
亦卽來診。
見重至此
)○四月辭病司直
○六月仁穆王后昇遐
赴哭闕下
○七月辭職南還
旅軒來訪
○十一月遭弟宣敎郞公喪。
(先生症候非細
而自初終及葬
無不扶病親自經理。)
公元1633年
六年癸酉
(先生六十五歲)撰高祖考承仕郞公曾祖進士公,祖考處士公,先考承旨公墓碣文
○四月修菴來訪
(時柳公以陜川縣監委訪。
)○六月愚伏鄭公訃至。
爲位哭之。
(有祭文輓章
)○八月埋曾王考誌石
公元1634年
七年甲戌
(先生六十六歲)正月沙月
鄭先生忌祀。
○二月哭完平李相國訃。
○七月復寢疾。
閏八月初九日
考終于望星之正寢
(訃音所及
莫不驚慟。
環其居三十里。
里爲之廢飮。
市爲之廢屠者數月。
)十二月十五日丁酉
葬于陶唐洞子坐午向之原。
墓誌銘
(東溟金公世濂所撰。)
公元1642年
十五年壬午
關北士林奉安位板于會寧鰲山書院
公元1651年
仁祖大王二十四年丙戌六月
嘉善大夫吏曹參判兼同知經筵禁府春秋成均館事弘文館提學文館提學世子副賓客
宗大王六年乙未。
士林奉安位板于梅湖祠。
(壬午李東湖裴藤庵諸賢。
立祠揭虔之意。
通告於鹿齋。
梅湖先生講道之所。
故卽其地建祠廟
甲辰移享于泗陽。)
宗大王五年甲辰。
從祀泗陽書院寒岡先生廟。
宗大王三年丁巳。
從祀書院寒岡先生廟。
公元1643年
十六年庚午
上遣禮官賜祭書院
家狀[李道長]
公元1569年
府君潤雨茂伯姓李氏
廣州人
石潭其號也。
在麗末。
有諱集官至判典校寺事。
文章志節鳴於世。
號遁村先生
寔爲始祖
子之直以直道事我太宗
爲刑曹右參議寶文閣提學
子諱禮孫禮曹參判。
子諱克堅通禮院左通禮
子諱摯承仕郞。
娶于星山未克歸。
子孫仍家焉。
府君高祖
曾祖德符成均進士
信州康氏。
文院判校諱仲珍之女。
祖諱遵慶
早世不仕。
妣善山金氏。
眞樂堂先生就成之女。
考諱煕復隱德不仕。
天資孝友
坦夷愷悌
負文名。
早謝塲屋
後進不倦
鄕里推爲鉅人長者
淸道金氏
圖畫署別提諱崇祖之女。
憲公諱之岱之後
溫惠淑愼
婦道甚。
後贈隱君承政左承旨
金氏夫人
府君錄靖社功原從之故也。
府君隆慶己巳十一月初四日癸酉子時
生于星之上枝里第
生而秀異
不比凡兒
稍長已端雅厚重
嬉遊不羣
自始學着力講究
不待程督
孜孜不已
父母憂其生病
之而得也
辛卯進士
壬辰遭兵燹
擧家奔竄
間關山谷
府君父母辛勤保養
未甞飢餒
以爲難。
癸巳丁內艱
時當賊鋒彌滿
餓莩盈路
公元1643年
府君哭泣不絶聲。
苦心殫力
治事
權殯于先塋之側。
承旨就食於完山。
有舊業存焉故也。
甲午始還。
庚子遭承旨公憂。
夫人同窆。
喪塟一從文公家禮
壬寅服闋
癸卯始遊泮宮。
同輩見其容貌端重
言行有度
無不愛慕推先
目之以國器
丙午登文科
成均權知
己酉除軍資參奉
學諭學錄皆不赴。
承政注書春秋記事官。
庚戌選入藝文館檢閱
未幾侍講說書
奉命曝史于太白山
賊臣鄭仁弘負重名。
寒岡先生同師南冥
晩年心迹頗露。
先生已與絶之。
府君知其終必有大奸慝。
及是托迹山林
自負翊戴之功。
爾瞻,韓纘男輩爲其羽翼
擧世奔波
猶恐或後。
府君深嫉其詆謗先賢
籠絡一世
未甞正視
而榜其門徒鄭滃等停赴擧史策
書其惡甚悉
會春秋館齊坐。
爲爾瞻所睹。
自是兇黨之圖所以搆誣者。
無不用其極。
先劾以侮辱大賢
所謂大賢
卽指仁弘也。
於是爾瞻,纘男等羅織於上。
鄭滃,郭祺等傾軋於下。
䧺唱雌和
如鬼如蜮。
搆成飛語
謀起大獄
當日之免於禍幸矣。
辛亥叙用待敎
不就
壬子再除奉敎又不赴。
例陞典籍
卽日遷輸城道察訪
府君促裝赴任
當職
公元1613年
盡心
撫摩郵卒。
捐供立馬
關北驛路
賴以稍蘇。
癸丑夏
又爲兇徒所劾。
南還僅十餘日。
旋除鏡城判官
時輩恚恨入骨
必欲置之死而後已也。
一朔之間。
再赴北塞
親知故舊無不悒悒
府君處之怡然
如赴善地
到官
接物以誠
事上
所以奉公治己之道。
一出至誠
不急之務
無名之稅。
文治武備
無不畢擧
城池械器
噲然一新
聽斷嚴明
號令平恕
吏畏民懷
至今穪治。
尤謹於祭祀
社稷釋奠
以至城隍厲祭。
祀典所載。
無不躬莅而致誠
朔望行望
謁先聖廟
聚會諸生
課講有程
數年之間。
成才甚多
今鏡人士
擢用知名前後相望
南方學者
未能或之先也。
賴府君奬誘之力也。
會寧舊爲金東岡宇顒編戍之地。
遺芬未泯。
餘敎尙存
勸諭府人
親自主幹
書院俎豆之。
以爲盛觀
主將景瑞大起築城之役。
府君幹其事。
府君以時詘役鉅力止不獲
悉心經理
不勞民力
未數月工告訖。
景瑞大異之。
欲上其事。
府君恐有濫賞。
力辭得停。
後爲巡檢使治績表裡
及瓜而歸。
行槖蕭然
鏡之民無不齎咨涕洟
儒生學子輩追至數百里不止
爲立鐵碑以爲去後思。
自是無復
公元1618年
有意進取
日從寒岡先生講學泗上
相得相與之樂。
有人不得知者也。
戊午冬
權吉川盼巡檢三南。
辟爲從事
府君感遇知己
黽勉暫就。
時當朝廷混濁
紀綱頹廢
一將吏。
輒以賄免
府君知其無復有施設。
斂身卽退。
專心學問
日有聞道之益。
庚申先生喪。
居廬守心制。
大同道察訪
以務急在外遞。
辛酉春
中朝學士劉鴻訓來頒登極詔。
朝廷擇能明經者爲講經官。
府君與其選。
辭疾不赴。
仍患類中之證。
杜門養病
若將終身
壬戌冬移家梅院
癸亥聖上改玉
曹正郞徵。
八月春秋記注官
旋除司諫院正言
入侍筵席
請賜先正臣鄭逑謚。
以示崇德之擧。
已而遆付典籍
上命張維八人治裝暗行列邑。
府君實同被聖簡。
完平李公白其病重難堪之狀。
得不行。
尋薦入弘文館
自副修撰校理
未幾典籍
旋拜副修撰。
夜召便殿
講論文義
賜酒至醉。
府君含恩感激
陳所蘊
天顔溫粹
酬酢如響。
夜分罷出
已而更陞校理
甲子正月
有逆适之變。
大駕南狩
招諭八路敎文。
府君製進也。
朝廷府君有令望於北方
關北招諭御史
府君灑血奉敎
公元1624年
星夜傳命
所至府君來。
無不奮勵偕作
前至鏡城。
四月復命未還。
已陞司憲府掌令矣。
五月乞暇南下
省掃先壠
以過限避遆。
典籍宗簿寺正薇垣司諫
俄而遆拜司僕寺正
未幾校理
復拜司諫
旋除校理
遞拜司成
更由副修撰,掌令,校理
十二月陞副應敎
特命也。
入對筵席
取民有制之義。
請罷無名之稅及勳府屯田
且陳逆家臧獲賜勳臣之弊。
舊例從臣侍者
俯伏不敢仰視
府君進啓曰我朝君臣之間。
太主於嚴。
至有經年昵侍不識天顔
不當如是也。
不然古人何以天顔有喜
近臣知乎。
上嘉納之。
命諸臣起坐
一時以爲盛事
乙丑春
侍講輔德
司諫
參會大祭
錄靖杜原從一等。
率同僚上箚。
優容臺諫
委任銓官。
朝天使臣憚於涉海
曾在昏朝
必以罪廢之人差擬
反正之後
猶且因循
府君啓曰朝天使臣
爲任極重
僨事辱國
由於此。
故必以侍從之人輪回差遣
祖宗朝舊例也。
今者朝紳之間。
私情太勝。
御筆指揮
未免有跡。
必以名在罪籍見絶淸議之人。
苟且差遣
國家儲養人材
置之三司館閣之上。
而乃以莫重之任。
責之於見棄之人。
公元1625年
所用非所養。
政軆顚倒
不足言
而在聖上至誠事大之義。
亦豈當如是也。
三入
上竟從之。
朝天使臣擇擬侍從
自此爲例。
時典翰朴炡等論大司憲南以恭身累。
上怒甚。
以爲炡等黨同伐異
令該曹補外
君上箚伸解。
畧曰人主處心
當如明鏡照物
廓然大公
物來而順應
若於好惡之發。
一有偏係。
憧憧往來
私心相感
則感之道狹矣。
南以恭才氣力量
誠有尺寸之長。
而以言其疇曩則實有病國之罪。
非但國人之所共知。
亦以恭之噬臍也。
處之風憲之首。
物議不與
其所也。
又啓曰玉堂諸臣。
遇事果敢
徑先狙擊
有若攻斥權奸者然。
過激之失。
不當免。
而以恭於戊戌己亥年間。
立幟邪論
擠排士類
柳成龍去國
亦其事業
小北大北數十年病斁倫之變。
主張作俑者何人耶。
如欲一一追論
非惟不當置於兩司
隨行百執事
亦其幸也。
以爲名言
已而拜副應敎
司僕寺正
校理
乞暇下浴于溫陽
還除司諫
移副應敎
薦爲議政府檢詳
舍人
丙寅二月司諫
時仁獻王后將塟。
定以仁慶宮爲魂宮。
適値本院闕長官
府君率同極陳不可
略曰有所猒。
情有所屈。
公元1686年
中制
不敢過也。
聖上遑急遽之中。
率多徑情直行之事。
夫旣杖而卽位矣。
篆書銘㫌矣。
六日成服矣。
殯用欑宮矣。
其他違禮之擧。
不一而足矣。
至於仁慶返魂之事。
則誠有所大未安者。
反哭升堂
反諸其所作也。
主婦入于室。
反諸其所養也。
朱子須知得這意思
所謂踐其位行等事
行之自安
推此義也。
仁慶宮亦一宮闕也。
原之不敢饋奠於此也明矣。
所謂反所作反所養者。
何所取義
啓入上震怒答曰觀啓辭。
爾等以成殯闕內爲恨。
侮慢蔑視
至於此極。
予甚慚痛。
府君惶恐
遂更實其語引避
憲府請出。
自上特命遞差。
政院玉堂俱入啓請收成命。
上答曰予雖不肖
忝在此位。
則殯母於闕內。
未爲不可
諫院之官
以不得遷動等語。
作爲頭詞。
是焉能殯母於闕內之意也。
爾等必欲仍置此臺諫
則成殯當否。
先爲議定
遂遞司成
俄遷校理
除舍人選製敎
丁卯正月
値虜賊入冦
大駕去邠。
金相國尙容留都大將
府君同守。
鄭愚伏爲嶺南號召使。
以爲搶攘之中。
苟非信義素孚於人者。
不可以鎭人心而激士氣
啓請從事
府君承命南下
招集義旅
募辦粮
公元1687年
餉。
多所補益
三月副校理
副提學鄭經世等上箚論時務闕失
上嘉納之。
五月輔德
十月還除舍人
又除輔德
戊辰春進階折衝司直
經世嘉禮也。
旣而潭陽府使。
及辭陛自春宮宣賜藥物慰諭送之。
到官施設
一如治鏡時。
府有猾吏
締結要路
善事邑宰
爲民患甚久。
前後守令不敢誰何
府君卽置之法。
死獄中。
遠近穪快
鄕校頹圮
財力殘。
不足以奉士。
府君悉意修治
供奉以爲養士需。
舊有眉巖書院
墻壁傾頹
學子不至
府君加修戢。
奴婢數人。
以供炊爨之役。
享祀朔望
不時親往。
諸生講藝
府之士子
多所成就
時値大歉。
多餓
首發倉廩以賑之。
男女年七十以上者。
賜米饌。
俾免饑餓
全活不可勝數
以五先生說久未刊行
恐遂泯沒無傳
謀諸傍邑。
編入梓。
不月而成。
庚午秩滿
司直
將還府民垂髫戴白
挾路號泣
歸鄕人立石以表淸德
儒士別立一碑
以記興學
往會穆陵遷葬卽還。
辛未以僉知入
冬除曹參議
壬申三月疾再發。
言語艱澁
右手不遂
四月辭病司直
七月輿疾南還
十一月遭弟宣敎公喪。
哀慟踰節。
自初及葬
無不
公元1692年
親往經理其事。
甲戌復作
精神不少爽。
觀書之樂。
接應之誠。
不衰
賴天之佑。
庶冀獲痊。
而於閏八月九日
晨興以坐。
忽痰塞昏眩
比午屬纊
春秋僅六十六。
嗚呼痛哉。
寒岡鄭先生倡道東方
一代豪俊從遊門者甚衆。
然語其篤志力行
明軆適用府君
一人而已
天資明秀
韻致淡泊
溫良愷悌
孝友忠信
父母而順
兄弟愛而和。
淸介之性。
本於天禀
涵養之功。
老而彌篤。
眞積力久。
粹然道合
取舍辭受之辨。
必度於義理。
慈詳惻隱之心。
不假虛僞
外若和柔內實堅確
言必有中而行必踐言
動容周旋
神彩燁然
平生未嘗褻衣冠而處。
晨興櫛盥。
几案書史
不以事物經心
子弟奴僕
未見惰慢之色。
少時從先生學易。
先生曰此非初學急務
當先致力小學
然後心經近思四書朱子等書。
次第理會
府君於是學者用工之本。
眞有在乎是也
專心致意
力踐精探。
在事倥偬之日。
不輟嘿誦
聖人微言奧旨
無不得其衷也。
從遊旅軒,樂齋之間。
李完平,鄭愚爲道交。
講劘薰陶
成就尤多
雖其氣質天成者甚美。
得力師友者。
蓋亦多矣。
先生深加敬重
竗年推爲川谷院長
使門下
生爲矜式焉。
至於晩年府君未敢一日離乎先生之側。
先生亦不欲一日府君也。
先生嘗欲繤五先生禮說禮疑答問等書。
而以府君方任鏡城不克果
及還始得論難成書
見重於先生類如此
以此益被兇徒指目
虛捏無。
陰害萬端
禍朝夕起。
無不府君危之。
府君處之恬然
曾不少沮
嘗曰仰不愧天
俯不怍人。
死生命也。
何怖之有。
胷襟灑然
一點渣滓
見世嗜利無厭者。
如視狗彘
家計窮約
簞瓢屢空
而處之裕如
常謂人能擺脫利欲
然後可謂大丈夫
平生不作費力事。
所居湫隘不蔽風雨
有人不堪其苦者。
而猶不作經營
因子弟漸長。
始搆小屋。
以爲捿息之所。
道長居處狹陋
欲搆廳室。
府君不悅曰吾數十一間茅屋
亦自好過
凡人放僻邪侈之心。
從不堪處生。
律己不啻如氷蘖。
處心自同寒士
蓋其天性本然
不假勉強也。
其於祭祀
必致豐腆
齋戒累日
誠孝備至
雖在重病之中。
扶曳將事
不委子弟
與弟宣敎公及從兄主簿府君
友愛隆深
飮食起居
必與之同。
仕宦之外。
非有不得已之故。
未嘗須臾相捨。
主簿府君早世無嗣
悶其祀之無所托也。
道長其後
敦睦
黨。
出於至誠
性不喜酒
每値令節佳辰
聚會親戚
酣歌竟日
欵曲乃罷。
族黨同里閈者餘三十人
無不得其歡心
朋友交也。
必敬必信
戲慢之言。
不出於口。
聞人之善。
若己有之。
見人有過
反覆開導
隨其資禀高下
誘之以所可企及者。
不爲高遠之言。
臧否之論。
橫逆雖至。
受而不報
毁謗或來。
處之晏如
不以外至爲慊。
而惟盡反躬之實。
故自鄕黨朝廷
是用希。
臺閣正直平允
隨事敢言
務爲鎭定之論。
惟盡勿欺之誠。
爲講職則因文發義
引古譬今。
拳拳興亡之際。
消長之辨。
務以誠意感動上心
不拘章句之說。
處州縣則隨俗善導
遇事盡職
禮讓而後刑政
立敎化而正治軆。
不爲崖異詭遇之行。
以取一時之譽。
氣禀從容襟懷耿介
立朝三十餘年。
欲求知於人。
故人之知之者甚尠。
癸亥以後際遇雖隆。
年齡已衰。
疾病荐加。
黽勉從仕
益復無意干進
五六年昵侍經幄
其所啓沃者。
不爲不多。
未嘗以語人。
故雖子弟不能得知
國乘載之矣。
焉可誣也。
不肖侍側數十年。
昏濁無似
不能遵敎訓。
然其嘉言善誨。
則蓋有不可泯者。
當光海時。
人爲仁弘所陷。
禁錮十年
不肖娶於堤川
人或勸以堤籍赴擧
府君聞之。
馳書戒責。
李君行先生之言爲證曰。
科擧發身初程也。
汝以星人赴堤擧。
不幾失身欺君乎。
士當守正而已
終身禁錮亦命也。
其後决科也。
戒之曰汝自今日爲出身事主之人。
持身必以正。
處心以敬
無以一毫客氣留在腔子裏。
然後可以慰汝父之心矣。
筮仕在京也。
貽書戒之曰新進之人。
有同處子
旣無自衒處子
寧有自衒新進
雖在吾執友
出入要路者。
切勿往見也。
其後馬官
來獻一雨衣。
則却之曰吾家長物
只是淸白
之任愼毋以不義之物。
汚汝身而毁家聲
然後可謂能養汝父矣。
又曰人臣獻身之後
遇事䂓避者。
其心將無所不爲
罪不容誅
吾家世受國恩
報效無路。
吾老矣無能爲
汝年尙少
前程猶遠。
無他才能可以報國
捐軀死事
爲分內事耳。
平生深嫉人。
便易而避艱險者。
雖死不願汝效之也。
又曰纔有安排布置之心。
便生計利害之私。
此言當服膺勿失也。
壬申在京而病也。
李完平輿疾來問。
及其還鄕
張旅軒命駕臨視
二公年迫九十。
朝廷大事
亦已謝絶
而聞其有疾
便卽來見。
平日見重可知也。
年疾革。
猶不廢存省惕厲之工曰
天道福謙
人道忌盈。
吾起自寒門
遭際明時
歷敭華顯
位躋伐氷
涯分已踰。
惟幸無大過
吾生而善吾死。
是吾所日勉焉者也。
及卒遠近震悼
環其居三十里。
里爲之廢飮。
市爲之廢屠數月。
十二月十五日丁酉
葬于陶唐洞子坐午向之原。
從先塋也。
府君聘仁川蔡氏之門。
成均生員應麟
其外舅也。
生三二女
男長道昌禁火司別坐。
道長承政注書
次道業文
士人朴敏修,金𥖝其婿也。
側室一適金是熽。
子一幼。
別坐娶禮賓寺正李隨亨之女。
生一男斗重,二女幼。
庶子三人幼。
道長兵曹判書之女。
生三男長斗壽。
餘幼。
三女幼。
道章成均博士許𡩁之女。
二男一女皆幼。
朴士一子東衡
一女幼學
東衡一女幼。
內外孫男女二十餘人
道長不孝無狀
重以荒迷顚塞。
無以發揚盛德之萬一。
竊念不可
泣血略叙。
以請於府君知己君子
表諸墓道
垂示無極
終天之痛。
罔極何述
崇禎甲戌冬十月日。
不孝道長謹狀
公元1634年
贐章(戊辰先生出補潭陽時)[李好閔]
 當別不知傷別意。
爲緣樽酒笑語多。
如今酒盡佳賓散。
獨卧林齋對落花。
(五峯李好閔)
贐章[睦敍欽]
 宋玉先歸烏鵲城。
正卿相繼川行
吾兄又赴羣仙會。
從此湖中地勢傾。
(梅溪叙欽)
贐章[趙絅]
 夜雨泥沒九街
駑駘駄我鈍如蛙。
津津夫子一麾出。
去去仙鳧馬偕
句漏丹砂井在
宣城山水待人佳。
鳴琴暇日相憶
已向朝廷乞病骸。
 潭陽佳麗江南最。
曾閱文章朴訥齋。
君去試吟東閣下。
梅花依舊詩懷
(龍洲趙絅)
贐章[李埈]
 
窮路相依骨肉親
臨歧不耐兩傷神。
卽當聖主憂民切。
那免詞臣出牧頻。
金柳嫰添寒食雨。
錦衣光襯故山
吾衰已决漳濱卧
千里同看月一輪
 少年分手前期
此去那禁老淚揮。
日暮獨登城上望。
靑山不盡白雲飛。
(蒼石李埈)
贐章[李𥙆]
 塵世期日蕭索
送君湖海如何
滿園桃李春風轉。
一曲驪駒兩鬢皤。
豈是聖朝正直
擬將厖俗入絃歌
遙知琴鶴優游地。
幾度金沙載酒過。
(灘翁李𥙆)
贐章[崔葕]
 睿念勤凋瘵
宮臣輟密陪。
淮陽汲黯
歷下待劉
恢。
形勝崔侯壘。
風流宋老㙜。
兒童騎
應候使君來。
(星淵崔葕)
贐章[朴炡]
 湖南何處名區
潭府區中形勝俱。
翠竹千竿案牘
長川一帶抱官途。
春坊羽翼新陞秩。
䧺鎭金城佩符
病我昔曾遊此地
送君其奈鬼揶揄
(霞石朴炡)
贐章[尹煌]
 猪龍同隊無違
聚散驚宿計非。
書劒東華孑孑
旆㫌南路騑騑
關鳳閣覊愁切。
春入山逸興飛。
道丈夫能制淚。
暮年相別沾衣
(八尹煌)
贐章[趙靖]
 
膺選還當重外辰。
潭鄕雖舊命惟新
昏門自絶懷金吏。
委巷寧容佩犢民。
化洽韋倫就正
惠咸鱞寡俗回淳。
却憐朽質分携遽。
踽踽無緣接隣
(黔澗趙靖)
贐章[李聖求]
 五馬江南去。
東風送別心。
胄筵違小海
朱紱謝詞林。
爲是分憂重。
無非荷眷深。
憑君渭陽信。
春酒可能斟。
(分沙李聖求)
贐章[睦大欽]
 淳昌之境接潭府
冲訥遺蹤尙在無。
更有兩兄俱此邑。
向來奇會亦同符
烟花勝賞龍泉畔。
琴鶴淸風鵲水隅。
京洛故人潦倒
別懷寥落庭梧
 
聞道潭陽府。
全湖第一州。
市門水陸
民俗風流
寒食靑春節。
郵亭遠別愁。
徵還且有日
得久淹留
(茶山睦大欽)
贐章[權濤]
 向來交誼衆人知。
今日那堪遠別離。
肯謂朝廷無此例。
正愁衰病前期
楚天鴈盡書難寄。
湘水雲迷夢亦疑。
玉署近須眞學士
異時虛席未應遲。
(東溪權濤)
贐章[崔鳴吉]
 靑鎖詞臣鬂已皤。
暫敎東閣梅花
六年經席論思切。
五馬風道路賖。
汲直未宜煩墨綬
葛仙元要丹砂
江南處處脩竹
莫惜因便早茶
(遅川崔鳴吉)
贐章[金堉]
 莫謂專城樂
其如戀闕何。
金門思聽漏。
玉署鳴珂
草滿觀津野。
花翻錦水波。
危樓北望
歸夢日邊多。
(潛谷金堉)
贐章[張維]
 名亭駐皁盖
祖席滄洲
各是天涯客。
還如洛下遊。
覊禽羡歸翼。
班馬怨鳴騮。
病負淸樽興。
孤吟白頭
(谿谷張維)
贐章[全湜]
公元1637年
 綸誥名元重。
貂簪位不輕。
十年垂紫綬。
萬里爲蒼生
五馬湖中路。
雙鳧海上城。
風塵衰暮
怊悵君行
(沙西全湜)
贐章[金止男]
 
邇來民物侵漁
故輟淸班左魚
春草已多分袂處。
梅花應落到官初。
還將玉署絲綸手。
懶點黃堂簿領書
蘇盡疲人須早返。
也知前席爲君虛。
(龍溪金止男)
贐章[兪伯曾]
 染翰蓬萊閣
君王侍幾年。
銅章新雨露。
湖海風烟
淸獻龜鶴
弘中石泉
羽儀知不遠。
應受會稽錢。
(翠軒兪伯曾)
贐章[金光炫]
 春坊玉署班聯
墨綬今加五馬鞭。
治劇正須虞詡器。
蘓殘宜待魯恭賢。
雪山詩句湖山動。
淸水歌聲水傳
想識琴堂簿牒
相思應有寄我篇。
(水北金光炫)
贐章[李馨遠]
 進秩華寵渥新。
佩符南紀動行塵。
非緣時議佳士
自是朝家牧民
里仁風還偃草
一車甘雨政乘
宸心待期年報。
拭目丹霄下鳳綸。
(石塘李馨遠)
贐章[金南重]
 潭州明府錦袍新。
千里銅章近臣
恩暇豈惟便養病。
聖心應是安民
官閣琴書靜。
訟息公庭鳥雀馴。
自愧踈慵無補世。
十年乾沒風塵
(野塘金南重)
贐章[鄭百昌]
 苦憶潭州李使君
別來愁緖如雲
玉珂久厭
書直。
虎還從下邑分。
晝靜訟庭銅篆澁。
風輕官閣鑪燻
自慚衮職何補
夢落烟波白鳥羣。
(玄谷鄭百昌)
贐章[鄭弘溟]
 三載分憂卧治
卽看瓜熟戒行期。
隨身琴鶴來時物。
闔境風謠去後思。
幾向朝端接武
還從地角傷離
慇懃縞帶相投贈。
意氣寧敎俗子知。
 老向風塵閱官途。
喜君顔色敷腴
西淸伴直渾如夢。
南郡相迎得共娛。
入雲山驚別恨
酒澆胸次詩逋
臨分愧荷新編餉。
白首沉潛倘砭愚。
(畸菴鄭弘溟)
贐章[元鎤]
 
落跖莊修久
遭逢寵渥專。
聯翩地禁
步武近天筵。
擢秩爲䧺府。
憂民簡賢
不須製錦
經幄早虛前。
(龜村元鎤)
贐章[李景奭]
 小桃如雪如烟
腸斷河橋送別篇。
敬爲家君同榜最。
情從經幄上番偏。
聲名早播題輿日。
襦袴應歌剖竹年。
何處倚樓北望
江南雲盡孤懸
(白軒李景奭)
贐章[趙元範]
 年分深情素許知。
黌齋鬢雪相隨
枳林鸞鳳嗟君屈。
竿鮎魚愧我遲。
病裏逢難作興。
老來爲別易生悲。
浮雲聚散無定。
此日離杯且莫辭。
 
鬢髮霜鏡裏驚。
離懷偏惱去留情。
江南芳草雲隔
千里相思月明
(趙元範)
贐章[李敏求]
 紫綬當官日。
靑闈進秩初。
穪遭歸主聖
語重惜朝虛。
病自思調閤。
榮非厭直廬
偏私郡寄
懸夢遶宸居
內賜餘鳧舃
州圖借隼𣄣。
城臨鐵馬
銅印銀魚
撫俗宜銷劒。
丁本廢鉏。
只應酬盛渥。
在理荒畬。
湖甸聞襦袴
鑾坡諫書
期瓜幾熟。
離贈微舒。
舊好惟知己。
淸言每起余。
謬同孫楚幕。
許並左冲輿。
遠道那輕別。
深心却累歔。
春濃濟國
地濶帶方墟。
樹晴還引。
江梅落已踈。
霏霏滿天雨。
渾欲征車
(觀海李敏求)
贐章[李民宬]
 要伴銀㙜直
那知外遷
可憐遠客
此別異中年
養病醫藥
澄源廢捶鞭。
白頭猶待漏。
瞻望登仙
(敬亭李民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