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玄洲集卷之十 第 x 页
玄洲集卷之十
祭文
祭文
玄洲集卷之十 第 398H 页

维年月日。女婿某官某。谨以清酌庶品。奠之于卒仁嫔金氏之灵筵。哭而告之曰。粤在丙申岁。初谒 先王于行宫。至今十有八年矣。 先王陟方哭之才六岁。而又哭嫔。今无报恩地矣。吁恸矣。嫔之服阕。而居于第也。时造焉问之。则曰未亡人。尚康矣。又曰。吾所不死者。为儿耳女耳孙耳都尉辈在耳。煦煦然与之语。侃侃犹在耳。如昨日焉。岂料夫耄耄尚远。一疾遽革。杯圈未撤。卷衣已复。窀穸之期。日以逾蹙矣。孰谓幽堂之志。乃出于此手乎。承诸孤之托。即不敢辞。懿德邵声。宁敢遗坠。昭昭有知。庶鉴于斯也。尚飨。
册封后。仁嫔私庙。 亲祭祭文。
眇余小子。休烈是承。塞望敦迫。惧深渊冰。万里明见。宠绥斯溢。显册光临。子衣安吉。臣工抃贺。 宗祧式绵。曷敢自有。归之 祖先。缅惟提抱。几蒙含饴。恩谕义训。靡日不追。即庆兴慕。深增恻楚。斋心肃事。庶格于俎。
祭京畿观察使海峰洪公文
玄洲集卷之十 第 398L 页

玄洲集卷之十 第 399H 页

仪宾府诸堂上祭晋安尉文
维年月日。某官某等。谨以清酌庶羞。敬奠于卒晋安尉柳公之灵。惟灵馨德天禀。冲和性成。移孝为忠。乃及友生。良志是率。吉德斯蹈。纯诚内植。秉质矫矫。博涉风骚。优游文艺。谁谓及壮。昊天降厉。拖绅遽闻。赗赠俄随。命之不遐。孰不悽悲。某等倚玉多年。吹竽混声。非因僚娅。乃弟乃兄。幽显忽异。寤言在耳。琴轸雍门。歌诵蒿里。永思存没。心焉摧剥。茔封既开。远日已迫。托此菲薄。少留逝者。临觞拜诀。有陨如泻。呜呼哀哉。尚飨。
祭晋安尉柳公君美文
维万历四十七年岁次己未九月庚辰朔二十五日乙巳。玄洲尹新之。以清酤时羞之奠。奠于亡友柳君美
玄洲集卷之十 第 399L 页

玄洲集卷之十 第 400H 页

祭赠右议政郑公文(代家君作)
维年月日。故参赞 赠右议政郑公。卒于第。越二月某日。友人某官某。谨以酒果之奠。奠于柩所。为文而哭之曰。呜呼。寄也并世。其岂偶然。归不我谋。弃我若捐。繄我与公。声气相求。有疑交质。有趣即侔。居平处乱。靡不相依。公耕广陵。余锢郊扉。汉水其间。烱一衣带。逮玆弹冠。逢时之泰。君子道长。天或有意。忽然降厉。胡啬其施。呜呼痛哉。储胥拉然。梁栋砉然。大化既还。谁叩之天。顾余蹇钝。糠秕居前。非公之爱。曷与绳愆。颓景零丁。所获能几。皦皦哭公。讵写哀偯。
祭完平李相国文(代家君作)
呜呼。昔我先君遭时震荡。首膺大拜。后四年。公继入相府。有联席之欢。当时瞻仰 庙朝。已知有老成宿德矣。不谓孤露馀生。复遭盛际。忝此匪据。同升诸公。比肩而立于朝。即公五拜之年也。公之生。后先君十五年。不肖之生。后公十七年。公登鼎司。首尾四十年。与人父子同列。斯岂非人世之罕觏者哉。公之德卲年尊。于是焉可见矣。诚不敢以僚席自居。事之惟谨。
玄洲集卷之十 第 400L 页

祭平城申相国文
维癸未四月甲子朔十四日丁巳。缮工监提调绥禄大夫海嵩尉尹新之。率本监佥正李井男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卒提调领议政平城府院君申公之灵。维灵山岳精英。名将世家。补天浴日。功莫与加。惟简在 圣。众望攸倾。释甲下坛。据鼎调羹。虎豹在山。国有长城。艰虞溢目。何夺我杨。拖绅遽闻。赗赠逾常。棺输东园。衣出御箱。于公即荣。朝右若空。眷玆郎掾。服习于公。衔哀恋德。实由其衷。矧惟新之。遇公成童。逮至 圣朝。俱被 恩隆。比肩联席。前后十年。义虽僚好。如骨肉然。怜我痼病。屡助药物。晤言如昨。曾未数月。白首相失。攀恸莫及。茔封既卜。远日将迫。托此菲薄。庶冀歆格。尚飨。
玄洲集卷之十 第 401H 页

海嵩尉尹某。病在床席。废绝人事。伏闻近故左议政清阴先生大葬。将有日。谨遣孙儿世蕃。赍酒果之奠。奠于柩前。东望再拜哭而言曰。呜呼。先生之立身砺节。自有本末。小子何述焉。孝友之行。冰檗之操。文章道德。焯乎在人耳目。小子何称焉。直道事 君。刚肠疾恶。难进易退。抵死不悔。逡巡于要路。却步于鼎轴。未尝一日安于朝廷之上。退而居贞。若将终身。此皆先生之所自得。朝野之所想望。小子何赘焉。昔我先君。引疾逊位。举先生请以自代。疏辞大略。有刚方正直。伏节死义。宜为大用等语。时先生坐不称旨退。一时群小之媢嫉者。睥睨窃笑。并与先子而嗛之。 先王览疏嘉纳。而特未大拜。逮至丙子。遭时板荡。匹马赴难。抗义斥和。裂书痛哭。廷争益确。而群议已决。事无可为者。不食八日。吭息莫绝。岂天将寿先生。增益其苦。俾先生之精忠大节。毕露于中国。使天下海内之人。晓然皆见。而为千万世程法者耶。既而事定。奸细行讦。而先生果不免北行矣。北窖咽雪。星霜四阅。而其志益烈。军前䝱拜。剑戟交颈。而终不少屈。同行诸臣。骇汗如泻。面无人色。或有扶腋劝拜者。而先生
玄洲集卷之十 第 401L 页

玄洲集卷之十 第 402H 页

祭孙儿文
维年月日。汝祖父老病贴床。使汝嫡兄。用酒果。奠告汝进士柩所曰。呜呼。汝胡至斯。汝胡至斯。汝年四十五十六十而殁。其殁也。人犹痛惜。孰谓以汝纯洁之才。年未弱冠。遽去吾而先逝耶。念我平生行事。无不可对人言者。有何获戾于天。而祸殃之惨。乃至此极。得无恶积前生。酷受今世报应耶。我有五男一女。多幼夭。二男育。荣显于朝。临老剋尽。穷独馀生。来日无多。汝父一块肉。唯汝在耳。汝之所以保啬自重。慰此老怀者。当何如也。而今遽至斯。使我抱此无涯之悲耶。恸矣恸矣。曩汝幼失父母。孑孑孤影。唯汝嫡母及老夫是依。幸而成长。夙好文艺。词藻遒逸。十五登莲榜。吾惧汝不多年。而又铄大科。十八遭嫡母丧。居庐执礼。未再期。毁而灭性。无非汝介性固滞。执迷不回。胃气内败。风寒外乘。心火大炽。病遂以剧。非我不言。汝实不从。汝之始病也。吾谓汝曰。汝父犹有螟蛉继嗣。汝母抔土。欲托之谁。汝之子始四岁。安可冀其成立耶。丧礼虽重。老我尚在。宁无降情杀礼乎。遂强之
玄洲集卷之十 第 402L 页

祭金判书文
维丙申三月庚辰朔初六日乙酉。海平尹某。谨以清酤洁脯之奠。遣孙儿世兴。哭于近故议政府左参赞
玄洲集卷之十 第 403H 页

玄洲集卷之十
杂著
玄洲集卷之十 第 403L 页

宴超翁庐于坡垌。茅盖藁壁。上雨傍风。葛帏以避蚊也。苇帘以遮明也。土床木枕。藉草坐卧。塞兑闭眼。与世相忘。虽悲忧愤悱。而犹可自遣。其最所不堪者。地产蚤寔繁。其种吮人血以饱其肚。性又善跳。莫得以捕。翁不胜痒。自捕之。目昏翳。手拘挛。移时窥捕。竟未能得其跳梁者。有一虫。色貌小大。类蚤而不能跳。翁熟视之。以为蚤也。尽气力而指揉之。喜曰是尝吮我而肥者。饱不能跳。入吾手矣。群蚤欺我老无力。而虐我甚。我今置之法矣。杀一蚤而群蚤伏矣。傍有客。睨而笑之曰。子之政亦迂暗矣。翁曰。何谓也。客曰。子如患蚤。则何不洁子之心。净子之室。油壁粉牖。光明洞澈。使昏浊之气。莫得以容。则蚤于吾何有。今子自强不得。清明都丧。志气昏惰。草莽连门而不锄。尘垢满室而不扫。虫秽之窠。阴邪之薮。小而蚊虻附之。大而蛇虺聚焉。剥床之患。将不日而至矣。子乃瞋目而不见丘山。鉴物而不辨真伪。反欲察秋毫之末。明善恶之分。嘐嘐然圣。窃窃然知。自以为物莫我逃也。殊不知傍观者窃笑。而犹且屑屑于蚤虱之为患。手战目眩。惫心疲精。遗毒种而失捕。得弱虫而揉之。乃曰是
玄洲集卷之十 第 404H 页

击蛇者说
超翁寓居郊野。昼寝。忽闻田洫小径。有叫呼痛楚声。少顷继有击蛇状。起而问之。则驿吏张成。趣之小子也。翁进而语之曰。田间草径。蛇虺之窟。汝谨避之而已。胡乃妄触其毒。自伤吾身。而终至害物为。小童对曰此地产蛇三种。一在白榆下。火色声雄。其状猜险。一在青松下。硬瘦而长。其状奸邪。一在李树下。面白而青。性毒而黠。身上有文。尤善藏其身。见几出没。必走还其穴。人莫得以害之。村人之由此径者何限。强者则蛇必避而不犯。弱者则必螫而伤之。若人之看
玄洲集卷之十 第 404L 页

敛就堂记重刻识
万历己卯。我王父梧阴文靖公。刺盐州。搆堂。扁以敛就。季王父月汀文贞公。居守松都。往来省觐。作是记。揭于壁间。后之行过是府者。莫不钦艳而敬慕。想见其时鸾凤远引。联翩二府。唯以板舆甘旨之奉为乐。而绝无几微在外之色。信乎人世间希觏事哉。壬辰之乱。三板之城不陷。平远堂题咏。依旧在壁。独此堂扁记。轶而无存。岂其间莅是府者。或有椎少文。不知斯文盛事。任其偷失耶。可慨也。玆敢更写本记。以俟尚贤好古之君子。重刻而揭焉。甲午春。不肖孙新之。识。
破睡杂记
伯氏曾按岭东节。巡到江陵。有小妓后飞燕者。貌而且艺。题赠一绝。俾歌以侑酒。其诗曰。澄江一色净如
玄洲集卷之十 第 405H 页

余于昔年。以姜,王两学士迎慰使。赴安州百祥楼。则窗壁隙纸。有题绝句一首。曰云学别愁来黯黯。水同行客去悠悠。高楼不觉朱炎热。窗外萧萧夜似秋。读之使人神骨清爽。反而自揆。不觉失匙箸也。沉吟不释。未敢攀和。犹未知为何人所题也。适方外人卞时哉来访。询以其诗。则曰此即昔日鹤谷为都司。迎慰时所为也。余然后始知为洪相国之咳唾也。隋珠昆玉。逾寡逾珍。吁可敬也。及还到葱秀山。夜卧吟诵。乃题一绝于窗壁。以效颦焉。此乃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意也。其绝曰。水同行客挽难住。山似佳人送有情。残烛五更罗幌冷。满林风雨作秋声。其音响虽似髣髴。而精神气力。殊不及也。诗可易言乎。哉。
权石洲过郑松江墓。有诗曰。空山水落雨萧萧。相国风流此寂寥。惆怅一杯难更进。昔年歌曲即今朝。李东岳闻女即(一作郎)唱松江思美人歌。有诗曰。江头谁唱美
玄洲集卷之十 第 405L 页

弼云相公。朝罢归来。有一女人。横过马前。前导者呵禁推挤仆于地。相公还家。戒责奴仆曰。我在相位。一物不得其所。我之耻也。使行路之人。挤仆于地。甚是不宜。汝辈谨饬。勿复尔也。有顷。女人赶到升前丘。而发恶大叱曰。头白老物。纵奴作弊。使行路人颠仆。汝为相国。有益国家者何事。而作此威势乎。汝罪可窜。此外诟辱。无所不至。相公听若不闻。奴仆皆深藏不出头。适有座客闻而骇之。问于相公曰。彼女所辱者。指何人耶。相公徐而笑曰。头白老物。非我而谁。客曰。何不使驱而去之。任其狼藉乎。公曰。我仆先失。彼女诟辱宜矣。听其尽意叱辱。以摅其愤而去。方为得矣。遂不许驱去。其人果终日骂詈后乃去。闻者以为颇有大臣局量。近有一议政。门临路傍。醉奴曳下女人于马上。因致斗閧。其女人高声发恶。多发悖慢之言云。议政以为作乱于门庭。结缚一行男女七名。枷锁严囚。目以大臣家作乱。酷刑三次。骨碎髓出。此乃议
玄洲集卷之十 第 406H 页

宣祖朝。有一贪墨宰。大起第宅于崇仁门内。穷极奢丽。亭榭别堂。罗络山颠。辇移民家。奇花怪石。穷搜悉取。以妆池台。至于四五丈真松老松。亦皆车载运植。无不活者。人畏其虐焰。莫有阻者。城中郊外闾家所有。殆尽焉。李相国恒福于朝堂会坐。每为闲说话。谓其宰曰。闻公有花石癖云。吾家。有极品石假山。朝而云雾生焉。雨后虹霓立焉。松杉缠缚于石角。涧壑冷冷然有水。真天下之至宝。然吾朝暮寻常见之。不知其味。恨不遇具眼之主也。其宰闻而欲之。不觉膝之前于席也。相国曰。公如嗜之。亦何靳也。其宰喜甚。再三称谢。翌日使人来曰。蒙许怪石。愿得取来。相国报曰。更思之。世传旧物。不可与人。是用次且。其宰渴甚。躬诣申请曰。曩既许我矣。何可食言。相国甚有悭色。吾轻发于口。方此悔之。恐难副也。其宰尤急。日踵门
玄洲集卷之十 第 406L 页

崇祯辛巳秋七月二十三日夜。梦至一处。墙垣缭绕。殿宇峥嵘。后苑宽敞。佳木葱珑。有似离宫别馆者。而阒无人迹。周览才毕。有人来报。 宣祖大王将降临云。惊惶踧踖。出待于大门之外。俯伏路左。以俟 车驾。俄而抬首仰见。则红云引路。仙仗俨临。有天童十数人。皆紫衣玄帻。陪卫步辇。自空中苒苒而下。入御殿堂。臣屏息鞠躬。随入内庭。 先王下视。有慰唁之色。 命引入殿内。臣稽首拜谒。仰瞻天表。宛然昔日
玄洲集卷之十 第 407H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