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x 页
玄洲集卷之十三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35H 页

丙申冬十月。余年十五。未冠。初谒 先王于庆运宫。俯伏不敢仰视。 先王教曰。尔无恐。仰观我面。仍 命给纸笔曰。书尔所习诗句。余承 命。写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一律。 先王下览。笑曰。尔书法胜于我。第楷字未精熟。而先行草法。则终不能成家。切勿行草。可也。馈酒食。留于后苑。仍 赐内厩𩣭马。覆以 御鞍。乘以退。继 赐 御着头冕鬃笠。仿唐制。上广檐狭。模㨾异俗。人争笑之。大父文靖公曰。 君赐也。不可不着。毋别造也。
丁酉春。釐降 王女。衣服不用锦段。盖 先王躬行俭素。 御服常用大布故也。是秋倭寇再犯。 上命陪 内殿。避兵于成川。夜驰百二十里。到麻田。所乘马病毙。 上闻之。追送内厩马。
己亥。自成川。移驻海州。上京问 安。庚子。还归。
御制送海嵩尉还首阳。
远别迩来日抵年。忽惊相迓雪花天。白云寒日乔山迥。紫殿新春冷月妍。离恨乍牵宫柳嫩。信书休惜雁声传。首阳千载清风在。劲节行看令德全。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35L 页

御制示海嵩尉。
万机多事。奈此汩没。永绝吟咏。尘留砚匣。忽见来诗。奎璧灿烂。恍然自失。正如披云雾而睹青天。尘虑顿醒。玆和其韵。聊以助闲中一笑。真所谓阳春白雪之调和者自羞。
霜酣宫树色。叶叶送秋声。几处捣衣响。孤灯残梦惊。庾公楼月白。陶令菊花明。榻外关心事。悠悠此夜情。
庚子。子墀生。是冬。诣京师问 安。 御制赐贺弄璋。其诗曰。降神维岳昔闻之。福善于今理不疑。天上石麟英表异。人间玉树美名驰。予心方喜含饴庆。翁主堪劳断织思。他日蟾宫应有桂。春风折得最高枝。因命往太仆。自择 御马一匹以去。
辛丑。还京师。与诸僚。诣问 安。 上下御制七律一首。曰。灵台止水净辉辉。一点纤尘不许依。无极元来本无外。有形方始却有机。一轮霁月乾坤大。数仞宫墙道路微。上面欲寻奇绝处。静观鱼跃又鸢飞。因 教曰。予于病中。偶有所吟。尔等赓韵以进。时余年才弱冠。专昧性理之学。谨缀芜词。只步 御韵进二首。上律忘不能记。下律曰。 圣学高明日月辉。小臣何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36H 页

壬寅。拜总管。入直都总府。时有投石之变。 先王戏赐 御制。有曰。寄语诸公总管曹。莫弛扈卫致人骚。新梅嫩柳韶光遍。几倒金壶倚枕高。又曰。讲学良知千圣诀。才华文艺一鸿毛。新诗掷地浑如玉。醉墨春风满彩毫。下篇盖劝以学问也。仍 赐酒馔。令赓韵以进。时夜已二鼓下矣。余即用 御韵。合为一律投进。诗曰。五卫森罗对马曹。竹垣寒月玉萧骚。麒麟香动丹墀近。鳷鹊诗传白雪高。优渥自怜依凤翼。顺风还愧效鸿毛。中宵紫禁清如水。想见 天人弄彩毫。余时年少。诗律未熟。不避叠字。 先王过加奖饰。 御笔复书曰。今见和章。词旨既佳。铿然太和之音。蔚为希世之才。此足于华国之用。更宜专心学问。勿以文艺自满。可也。复叠其韵以下。曰一时才气冠刘曹。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36L 页

是年。 上赐黑牛一头。余赋进一绝云。轻裘肥马非吾事。白鹤青牛恋故樊。最是 主恩酬不得。却教方朔托金门。
御制戏示海嵩尉伴鹤仙人。
井梧一飘。蓐收行秋。金风乍起。老炎敛迹。缅维此时。神相万福。侧闻公受赐觳𧥆。欲得蒻笠与蓑衣。将乘以拜赐祇谢云。未审其信乎否也。礼曰。君赐车马。乘以拜赐。深贺公得礼之正也。吾闻君子成人之美。为公求得绿蓑衣一部。白玉鞭一条。唯蒻笠。竭力旁求不得。盖七里滩上严子陵。取已久矣。世无此物。谨以女帽代之。更胜于蒻笠二十分也。公宜乘其犊。具此服。疾驰以来。予且跂足伫立而待。遂作歌曰。君恩隆厚。锡之服牛。孰承玆眷。伴鹤仙人。白玉鞭兮青犊牛。顶女帽兮披蓑衣。翱翔乎九陌之途兮。指天门而为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37H 页

御制海嵩累日锁直总府。戏以一绝博笑。
花雨弄晴人自愁。月和香影上琼楼。无情玉漏东风响。孤枕难成春梦幽。
上以御笔下教曰。前闻欲得马史。窃为尔不取也。迁乃腐身熏子。大丈夫宁不识一丁字。岂可俛首书窗之间。眵目短檠之下。读宦者书。不亦辱乎。今以白眉一帙代送。幸为閒中破寂之助。余以二绝。仰答。上一首忘不能记。下一首曰。幽愤丛中独著书。编摩上下数千馀。文章直作西京冠。馀子纷纷总不如。翌日 上命入弘文馆所藏马史乡板四十三卷。 赐给。仍教曰。前书戏耳。前去白眉。览后还入为可。余奏曰。鄙谚曰。借痴还痴。臣不敢承 命。 上笑曰。予因戏言。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37L 页

又尝引见。劝勉学问。因 下教曰。海平行高学高。诗文骎骎乎汉唐。笔法亦高古可敬。尔有家法。安用他求。予每思欲与海平从容相对。讨论今古。得闻所不闻。而万机多事。愿莫能遂。良可叹也。因以延龄固本酒一壶。付臣曰。持饷海平。说与予意。得其谢书。示予可也。
癸卯七月。丁母夫人忧。 上遣中使。致吊。 命该曹助哀。 内赐棺椁布帛。
丙午。以 即位四十年。推 恩。升秩通宪。
是年夏。朱梁 天使来颁 诏。 上郊迎。余以别云剑。扈 驾至慕华馆幄次。日晚进水剌。 上命中官。召入 御前。赐水浇麦饭。佐以乾鱼,甘藿数片,生姜一根,清酱一钟而已。 上曰。此乃御膳。予所进不过如是。士大夫不可不知此味。即俯伏啖讫。辞退。 上指盘中鱼藿数片曰。君赐不能尽吃。则怀而退。礼也。可收置袖中。又 命取小笥大豆末蜜丸如鸡卵者数枚以 赐曰。是予疗饥之物。此可见 宣庙节俭之德。有同寒儒行李。外人所不能知者。故表而记之。尝入侍终日。 上坐交椅。前置高足床。书尊德性道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38H 页

丁未丧第二子。时 先王违豫已久。使小黄门扶起。御笔乱草慰勉。有曰。闻儿子因痘化去。惊悼不已。人与万物。咸生于大化流行。五行错综之中。寿夭长短。莫之为而为。庄周之言曰。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古人谓是为帝之悬解。此言虽似虚诞。实理也。尔上有父兄。下有妻儿。不可不抑哀宽怀。又必以此意。敦谕翁主。俾勿伤怀。可也。老子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安知他日。复生英特之儿。以大汝门乎。更须宽勉。
一日。诸王子驸马。同诣问 安。 宣庙手书碗盛狗矢四字。出示曰。尔等解见乎。诸人相顾不能对。余对曰。未能解见。 命还取入。
又尝从容引见。仍 教曰。昨日世子来。予于病中。无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38L 页

尝以都总管。直宿阙内。 上命进近日直中所作诗。余缮写十馀首以进。因请得 御笔。 上手批曰。万丈光焰。恐成虹而射天。凌云志气。独超世而出群。复以五言绝句。书于其下曰。拙笔似风樯。深惭文郁郁。清诗泣鬼神。读罢浑如玉。
戊申。 宣庙宾天。余进挽词三首。只记下一首。忆曾髫髻入天门。宣政楼前拜 至尊。宸翰在怀仙墨灿。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39H 页

己酉庚戌年间。以献官频诣 穆陵。书于斋室曰。泪彻新宫下。香存旧 赐衣。 园陵风雪暗。无复六龙归。又曰。松柏参天草露凉。疏风和雨响空廊。终宵杜宇声声苦。似识孤臣暗断肠。又曰。当年何限受 恩身。独有微臣洒泪频。 陵土一抔诚少力。享官长是冷官人。
宣庙升遐第十六年癸亥。 今上反正。推 恩加奉宪。
乙丑。因灾异 求言上劄。略曰。大德受命保佑自天。栽培倾覆。只是一理。臣伏睹 殿下忧勤励精。三载于玆。人和未致。天怒示警。引咎责躬。求助恳恻。此诚转危为安一大机会也。凡有血气。孰不思奋。而侧听数日。寥寥无闻。在廷诸臣。日侍 经席。分寸必争。无待章劄。如臣颛蒙。侧迹葭莩。脱粟腼面。鸣吠莫效。有何知识。仰报涓埃。当今政令得失。民生利病。群策毕集。算无遗失。臣不敢容喙。只以格君心陈腐之说。小效芹曝。刘向之言曰。明君有三恐。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曰。得意而恐骄。三曰。闻天下之至言。而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39L 页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40H 页

丙寅。姜,王两学士来颁 诏敕。余以安州迎慰使。赴百祥楼。行迎慰宴。时季父白沙公。观察平安道。仲父陶斋公。为平壤迎慰使。家大人以左议政。赴碧蹄迎慰。一门冠盖。联翩道路。人艳称之。碧蹄宴罢后。 诏使问于译官张礼忠曰。顷日安州迎慰使。礼貌举止。酷似今日议政。莫非一家人耶。张译对曰。安州迎慰使。即议政公之子。而平壤迎慰使及布政使。皆是议政之弟也。两使相与笑曰。果是果是。吾所见不差矣。中朝亦无此等盛事。大加称赏云。张判书持国。赠别诗曰。东槎迎慰属名流。萧史诗声更擅优。前辈唯称砺城尉。今君又上百祥楼。一门荣耀成团会。到处江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40L 页

丁卯。金兵大入。以降将姜弘立。为先导。 上将幸江都。余入引对。奏曰。事急无策。宜送晋昌君姜絪于阵前。开谕其侄弘立。使之偕来相议。以救燃眉之火。如何。 上曰。卿可以此言于领相。速为发送。余即辞出。直往宾厅。则大人与左右相同坐。具达引对 下教之说。则即为 启知发送姜絪。到阵前见弘立。金人拘留姜絪。送姜弘立,朴兰英偕来。追至江都。余以别云剑。扈 驾到江都。拜都总管。 特赐内厩马二匹。三月。金兵讲和退去。 上还京师。
上昔年在潜邸时。累然衰绖。自临见。恳求 元宗大王墓志。辞不获。制进之。 上垂泣曰。他日有以报也。及是迁 陵于金浦。进挽词二十韵。中联有曰。中宵仰屋忧宗国。偏巷关门托酒觞。大德谁云能寿考。阴功应得启时康。公孙已作中兴主。季历曾生盛德昌。又曰。珠旒御宇嗟无乐。菽水承欢痛莫长。 上览之流涕。
庚午。议迁 穆陵。 上特旨。除授缮工监提调。使管迁 陵之役。与总护使金公瑬。遍踏畿内诸处。还卜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41H 页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41L 页

壬申春。改封 章陵。受都监提调之 命。进往金浦。造排石物。建丁字阁。夏复 命。升授成禄。在金浦时。承 召上来。写 元宗大王玉册文。 赐熟马一匹。是年六月。 仁穆王后升遐。又授 山陵都监提调。病不能赴。移授 国葬都监提调。陪 大行发引。到陵所。是秋。又有赏加。升绥禄。即大匡阶也。阶级与大臣同列。时大人以首相。押东班。余居西班之首。自以父子盛满。恐招尤速祸。每当公会。多称病不参。而其为人所媢嫉者已多矣。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42H 页

乙亥。因雷雨。有 两陵崩颓之变。余受修改之命。临行上劄。其略曰。臣于昔年忝董 陵役。赖天之灵。玄宫石役。无少罅隙。自惟臣子分义。得竭心力。可幸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42L 页

是年。 仁烈王后上升。又授 国葬都监提调。陪进山陵。役毕。诸提调皆有赏加。而余已跻极品。无可施赏典。 赐熟马一匹。
丙子。 上命老病人入江都。余寓江村。来往城中。见敌骑到越边。审察津渡。各津官兵。仅十五名。不觉寒心。入言于留后曰。敌情叵测。宜亟添军各津。以备不虞。留守曰。岛中精锐。皆应募赴山城。见在既少。决难添得。诸公寓在村舍。宜召募避乱士民。以助声势。遂议于分司。畀余以竹津召募大将。以俞省曾甲津。边潝铁串津。各从附近。馀皆类此。余虽病。义难辞避。即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43H 页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43L 页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44H 页

庚辰八月。先君子下世。壬午十月。终制。自青坡庐所入来。病未肃拜者数月。 上遣内医问疾。 赐以药物。继而 赐送内厩马一匹。缮工提调有窠。 特命除授。
乙酉。有 昭显世子丧。为都监提调。陪进 墓所。 赐熟马一匹。
丁亥。又授修理都监提调。营造昌德宫。五月而毕功。赐内厩马一匹。
辛卯。因先君子谥状文字错误削职。九月初一日。叙命下。二十日。始得肃谢。 上引见。命别监二人。扶至内门。又命内官二员。扶护上殿。拜谒。 上曰。近日则病患何如。臣对曰。小臣积年痼病。寒热不止。元气澌尽。全无脚力。叙 命下后。未即谢 恩。不胜惶恐。 上曰。今日入来。得无添伤耶。臣对曰。感 恩力疾。忍死入来矣。 上曰。顷者文字间不察。实出无情。而事系重大。不得置之。至今不安于心矣。臣对曰。臣兄弟七十之年。昏耗未察。盖以年久撰完文书。故不复细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44L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