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x 页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书
书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42H 页

岁暮行辖。远指东溟之上。区区倾向。方用郁郁。伻书卒至。伏审鞍马税后。体中神相。年纪虽衰。可想气力不随而减。奉贺。应一荏苒之间。忽焉经岁。已食疏食。渐入不死之界。曲蒙过虑。教以保全之道。此何但为不肖地也。固知先人之绪。属在罪逆之身。故若是其眷存也。不禁感泪潸然。碣役若始之庆州则便宜之势。岂如居昌之比。而但石品必验之曾竖之处。然后方可信而无疑。曾以此意。书通于永之诸友。未知其更报如何也。平日登门而亲炙之者。亦不为无其人。东西星散。落落相望。遗文之辑言行之录。不得其手。尤庸闷泣之至。伏望将摄之暇。一赐临教幸甚。
与裴藤庵(戊子)
舍弟自知礼还。云历拜轩下。起居平健。伏慰不已。应一为行先忌。再昨来此。而私冗在前。又未趋造。罪悚。日间会叙棠相于达城之境。蒙神道碑伐运之诺。而第居昌之人牢执已久。在此之道。须当自尽。昨日委遣张𣴴使之勤恳面请。未知果能动得其听否也。石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42L 页

答裴藤庵(辛卯)
昨伻朝还。继奉盛帖。万万不敢当厚谊。被 召之职。乃是春坊文学。而又差实录郎僚。旬日之内。 恩旨再下。前头且有 国祥。用是为不敢不赴之计耳。末款训戒。实乃君子爱人以德之意。庄诵叹尚。不觉感泣。来此近地。竟失一拜。心绪如失。只自惘然。
与赵涧松致远(丁丑)
风雪道途。行李何如。应一顽命不灭。而亲宾皆已哭散。庐殡寂寥。心绪益复罔极。窃念贤者之于先人。其欣慕爱悦之笃。出寻常万万者。亦不肖之所知也。其在平昔登门之际。岂无一二闻见者乎。伏望随记随录。寄之便中。不胜血恳之至。固知贤丈于此事。有不待贱言。而诚恐不肖无状。无以敷扬先行。敢为之奉渎。想有以矜恕而垂察矣。无路面承。益增悲系。
答赵致远(戊寅)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43H 页

答赵致远(己卯)
远使翩然。忽投盈尺之缄。缕缕累百字。无非一出于衷曲。奉读未了。感涕先零。第审头风眩晕。为体中之患。此必无妄之作。窃想充养得力。勿药之庆。当与阳和而共回。不敢为之深虑焉。见谕数款。详备剀切。无一节渗漏处。虽与之合堂承诲。未有以加矣。谨以通告诸贤。相与参商讲正。当如来教也。但书中猥加不敢当之语。此岂非以平生爱敬钦仰之心。推而及于不肖之孤。拳拳然引进之为哉。顾气质凡庸。草木太多。其何望刬除鳞甲。进一步地。以不坠家声乎。愧惧之至。无以自容。窃望今后除却此等语。无使听者惊惑。如何如何。就正录适缘应接之扰。未及逐段翻阅。而形容称道之盛。可为阐扬之助。感铭珍玩。伏祝味道益腴。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43L 页

旋辖之后。邈焉阻音。炳然一念。不止饥渴。玆奉辱书。慰感何可言也。第审膈證为苦。此是秋初所患尚尔否。燕处閒静。冲养有素。凡可以攻吾心戕吾生者。一切去之。计病力何足与学力敌也。当勿药矣。来书披露倾倒。流出肺腑。记问纤悉。一节不遗。谆谆然视若一家事。知不以百里之间。而心耿耿在此也。见教数款。引谕前躅。皆是的确之论。敢不拜受。但所谓眼目十分高明心胸十分洞澈者。何处得如许人来。所以不肖区区之忧。未尝不在于此。而抑恐一朝时事大谬。有不如计者。每中夜以思。忽忽涕下。墓道树石。欲得志文后次第为之。故姑停之。以待来岁。行录其后废不重阅。未有添减。而歉然不满意。更俟更教也。台评风力。何与山野。而譊譊之议。至于波及。可为一噱者。诚若示也。李友家便虽或有来。岂肯以朝间爻象说及于苦淡寂寥之中乎。比于风便得闻。又入铨曹。未知复之一阳。能与五阴支撑耶。顾此横流之势。非一苇可抗。窃为此兄危之也。闻诛茅峡里。为栖息之地云。际此艰忧。不惟投深之计为善。得于宽閒安静之境。沉潜优游于诗书礼乐之教。日有所得。则其所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44H 页

答卢志行(己卯)
应一冥顽不死。日月流迈。奄经先人再期。万事已矣。罔极罔极。区区之望。惟在拜接情亲。小纾忧苦。毕竟书来而人不来。疚索之中。添了一悲叹也。遗文夏间一善士友写出易学图说。秋来永阳士友又写经纬诸书。是亦幸耳。敦录未有可属处。不免姑且缓之。而窃看时势。日就横流。以此撰状请谥等事。尤无忙底意思也。不审兄意何如。年谱果以臆见敢有修改处。而至为完书则必待见识俱到者然后方可矣。今又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44L 页

答卢志行(庚辰)
遗文裁择之事。当先于编次之役。而郑察访久患危證。今仅就苏。而无计动一步。吾邑倅薄书酬应中。亦未得专意此事。泰慎诸兄俱病冗。合堂相议之期。渐尔差池。深恐事机猝变。此计未就。遂成千古之恨。近日来。寒威稍解。和气渐畅。所患如不至甚苦。伏乞强扶作行。千万之幸。应一北幕未赴。方在是非林中。亦复任之而已。只希将理保重。
答卢志行(壬午)
忽擎宠问。令人惊喜。来书诮责甚善。此实故人爱之深而望之切。俟罪俟罪。星永事。世道至此。谓之柰何。只增长吁。易学图之刊。南原欲当半。板子财力已有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45H 页

答申懒斋晋甫(辛巳)
一春未半。百里书再至。足当一话。就审政履万重。尤庸幸仰。大无之灾。在在皆然。临民之忧。宜若来示矣。某亦贫病俱到。而无以为计可叹。影堂姑俟解冬。且将始役。莫非城主血诚规画。感贺感贺。板材闻谙事者之言则须得七百馀板。然后可以为之云。而时事危疑。将来难必。倘得无事就成则大幸也。未知造物者何以处之。伏虑伏虑。
答申晋甫
性理说讫功。当在此旬间。而平究二说。欲俟后为续集。今姑置之。此册卷帙当为共六。文集之役方紧急。而其中不无简别偏正之事。事多茫然。伏闷。役中虽或有一二不给之事。而功已过半。犹可次第完了。得赖同声之应。为此盛举。感幸如何。示喻吴院讲会。有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45L 页

与申晋甫(壬午)
海邦炎热。伏惟政体万福。某年来鬓白而眼花。衰意索莫。加以浑眷艰食。苦不聊赖。此则吾家分内事。而亦不得不为之关念。只自一笑而已。刊事得此究竟。惟贤兄与贤侯之力。攒仰之至。不可以言语喻也。办得若干纸地。印得数十卷帙。而物力不敷。未得优印。苦俟秋来耳。性理说六卷文集六卷。合呈二件。一件留之案上。一件藏之校中如何。
答申晋甫(癸巳)
顷得景美书。知大小刺纸。既已备送于其家。深感眷意。不知攸谢。李子诲亦约以相助。而以冰解为期。此则后时无及。若非老兄所惠。安得不取败也。傍题一款。伏蒙谬询。不胜愧悚。或云阙之为可者。其得之耶。
与申晋甫(乙未)
岩上建院事。工役已始。而但物力残薄。完毕恐未易期。伏虑万万。圣源为请梁腹文字。委进轩下。贤者有不得终辞。苦俟来报耳。相距稍间。奉拜未涯。临书徒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46H 页

与申晋甫
不知岩庙宇已完。奉安之期。既发告道内。窃念平日亲炙惟老兄及哑令。而哑令来还。恐必未易。若干亲知差池如此。岂胜缺叹。伏乞老兄调养贲临幸甚。玆因奉请祭文。士友之进。敢此凭告。
答申晋甫
奉安不远。深冀来会。竟至落莫。不胜怅缺。告文伏荷搆惠。舆情深用感幸。
答权省斋兴瑞(崶)
伻书远来。仍审德履万重。慰感如何。某贫病度日。无足言者。示喻谨悉。纷挠之议。转转相激。至于此极。曷胜痛叹。通谕道内事。谨当奉议一善丈友是计。且闻馆中将有上达之意云。此时行言。虽不可信。亦当勉图耳。
答吕西岩鲁而(孝曾○癸丑)
顷日伏蒙命驾厚意。不知攸谢。第不得挽止为连宵话。别来恋想当复如何。即惟起居有相。某投畀之请。尚今不止云。所恃者天日而已。适因都处顺来。草此凭谢。
答李秀峰棐卿(汝翊)
伏承远书。知又遭惨丧。惊怛不已。某白发与年俱长。疾病逐日来侵。一味萧索。李泰始已作千古人。清明挺拔如此公者。岂可易得。重为之叹惜。刊板看来极精。足见老兄致诚自别。感尚万万。官便数往来。可凭相问是幸。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46L 页

即承惠覆。知尚奔避。奉虑。某等来游逊洞。今数日矣。可谓兴尽。而忆戴之怀。犹不自抑。敢请更游。今承快诺。可见兄意思一般。而仙庵又闻有不靖之端。斯掇行谋。是知一会话亦有数也。
答李子直(达宇○壬子)
来示数条。语意超然。顾此老谬空疏。殆无以自谕也。然若以无实见得而不有一言之复。则亦非相长之道。而且恐后日无复得闻此般说话。遂略录庭训。以资贤史讲究之一助。而冀有十反往复焉。近世理气之说不一。或指理为气。或指气为理。或过分理气为二本二物。(决是二物。朱退亦皆如此说。而本非判为二物。各在一处也。便是谓一而二二而一也。今之为说者。何不如此看了。)是故先君尝曰理所在。气亦在焉。气所在。理亦在焉。所以谓之合。(原其初则有理而后有气。然将理气在物上看。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47H 页

与裴持卿(世维○己亥)
即惟清秋。雅履佳胜。先志谬属久矣。而丧患忧扰。迁就至此。今才草完以上。而自观之太不似。决不合于孝侍为先阐扬之诚。览后幸即还掷如何。来此近地。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47L 页

答朴甥通彦(愭○壬午)
书来知元堂及浑家平安。远客之喜。此外何加。我自南原携房察访。到志行家留宿。翌昏偕至君子寺。又晓肩舆上天王峰。观日落月出之胜。一行从者僧俗及吹手百三十馀人。此来亦不可谓全然无得可笑。易说蔡太守已约入梓。曷胜感幸。幸须速写正本如何。此兄来春决欲解归。时不可失。此意通于仁善丈友间。趁即周旋为要。且吾归即在殿最后。必于其前毕书持来。可以相议处之矣。头流溪山清爽。亦不可不一观也。蔚珍兄其去就毕竟如何示之。吾家大小事。专靠于君。君不可以有辞。儿辈放过则痛加警责。
答𨥭儿(壬午)
见书忧苦之馀。慰喜如何。易说南原令公谋入梓。正本写来最急。未知其处丈友何以处之也。每念汝等必放浪不读。多贻人笑。汝等亦非童稚无知之年。须振作自砺。无至㬥弃之域。则老父之喜。固不可言。念之戒之。文儿亦使之勿杂群僮。出放闾里之外。
答𨥭儿(癸未)
川谷奉安。无事过行甚幸。但临皋事。因李司谏别纸。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48H 页

答𨥭儿(乙酉)
接慰传书。知家中依平喜极。我以推考敬差官。再明发向罗州。吾还迟速。不可预料。汝辈既来之后。想必缺望也。所谓推考事。罗州邑吏夜入官衙作变。事系纲常。故 朝廷议送敬差。明得其端绪。然后降定邑号。与逆同律云矣。
答𨥭儿(庚寅)
见书知一家安稳喜甚。第闻资活之道。十分艰难。极可闷虑。我偶一论事。转成风浪。谏院没数避嫌。柏府处置之际。掌令又为立异。蔡用九当为处置。而宪长时未避嫌。故事未究竟耳。尹绛之启。以我有若预知。显有排斥之意。情外之言。极可痛也。金三乐者虱附时人。为其腹心。而申乃三乐之党。故时人极力营救矣。今年又不得亲过大忌。此间情事。当复如何。不知岩役事已始。而文集之刊。亦何以为之。便中一一示及。馀望勤读书慎言语。毋招人笑侮幸甚。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序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48L 页

今岁夏。吾与晋甫同舍。联席对案。有怀必吐。如是者四阅月。盖其相与之乐。岂但以慰羁旅之穷愁而已哉。晋甫常语余云吾拙不能营家。家有无母稚儿。啼饥呼寒。而吾系官于朝。不能保育。愿得南中小县。庶吾儿之免饥寒也。吾固矜其言。而知晋甫素心。亦莫如吾。晋甫岂是不安贫者。要得亲民之官。展布所抱。乃其志也。而特托焉尔。居不久。吾与晋甫别。南归觐省。日有人传晋甫 除镜城通判。镜塞外也。晋甫曾为航海朝天之行。勤劳著矣。而乃得是 除。岂非其命之穷者欤。吾又反而思之。其穷也安知伸晋甫之志而亨晋甫之道也哉。今夫镜。国之鄙而去蛮荒不远。其氓蠢矣。其俗悍矣。又有节度使镇于是。而号令施为。有不专由通判出者。其势亦碍矣。今晋甫蚤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曰。何以易其氓也。何以化其俗也。惠而怀之。义以导之。使一邑之人。咸被其赐。则蠢者易而悍者化矣。且夫所以待节度者。理顺而无忤。义直而不挠。克尽夫在我者。则彼之所以敬服而相济。以成其功者。亦何如哉。吾所谓展所抱者。顾不在斯欤。然后晋甫之志得。而晋甫之道亨矣。志得而道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49H 页

赠河汉卿(海宽)序
君之先大夫。于吾为执友也。吾于君。实如见元宾也。上年冬。君来聘吾家。自是情意益亲。今其归也。可无一言赠以勖者乎。仆尝见先大夫。朴而无华。质而不俚。论说和平。不为斩截崖异之言。襟怀坦率。不为过激诡异之行。立朝论事。直道而行。无苟且回互之意。爱君忧国。忠诚恳切。蔼然见于章奏之间。噫士君子之于世。其处身制行有如先大夫者足矣。君学于家庭之间。必有承受其教者。今因吾说。庶乎思有以想慕遵蹈乎先大夫之规范。则人之称君者。皆曰先大夫有子矣。吾赠君止于此而已。君其行矣哉。
赠二婿洪相文,相民序。
木斋洪先生二胤子来聘吾家。俱佳士也。吾尝与木斋为忘年友。窃仰洪氏世德家风。其所自来远矣。今观二生者。鸿鹄志远。骥骐步阔。知有以承其世德家风之传。而不失为家庭之贤子弟也。老夫之所以心爱期望者为如何哉。噫英才美质固难得。而培养成就为尤难。此在父兄教导之如何。而圣贤垂训。不啻如指掌。何患门路之无从入乎。至于得失通塞。则有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49L 页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记
林隐精舍记
林隐即旧村名也。曷为取而名吾窝。以窝于林隐村也。观夫古今人额其庄墅者。多取于湖山景物之胜。而仍旧名者寡焉。岂人情厌旧慕新。好名者常多而然欤。村之得林隐之名者。其意何居。意其始也。中有茂林。前有清洛。合为隐者之所盘旋。故有志之士甘为隐伦者。或来居而名之耶。不然林隐之名。夫岂无其义而偶尔名者哉。古往今来。兴废相寻。颓瓦破砌。埋没于荒墟遗郭之间。则安知非所谓隐伦者居也。今也村落才聚。树木始荫。未及成林。而林隐之名。久而犹存。因此推之。古事亦可徵也。噫余非隐者流也。曷尝有隐居志。而偶尔来居。小窝甫成。脱略尘机。与世相忘。门掩而交游疏。谈农而野人亲。隐然身世同一逸民。则取而名之。固无所不可也。况余尝遇风云之盛际。依日月之末光。丹心未展。华发飘然。今已退藏荒野。则谓之晚隐。尤无所不可也。然则吾虽欲让是名而不以名吾窝得乎。夫然后知村名不与主翁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0H 页

(附)书记后(眉叟许 穆)
吾子以直道不容于世。每辞去。仆心悦之如古人。今见林隐小窝记尤信。仆少年南游。屡过大江之滨。吴山滩上。有吉子墓。今岁月已久。其远近不可记。平沙白石。茂林脩竹尤佳焉。船上人指谓林隐村云。
水月轩记
今岁春。余自京师还。历拜卧游堂翁。翁相见喜甚。命速其第二胤来。是吾甥也。翌日导余归其家。入谷口见有轩立于山麓。问其名。即水月也。就见壁上记。乃鹤沙先生金孝徵撰也。余读而起敬曰嗟夫。先生之旨深乎。甥曰信矣。愿舅氏之亦一言以识之也。余观世之名堂轩者。大率扁奇额新。夸美众目。君子病之。今夫轩之名。因古村之俗称。只易以文字。初非有意于奇新。毕竟奇新。令人有无限意思。其亦异哉。噫泂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0L 页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跋
敬书寒冈郑先生神道碑后
我先师文穆公寒冈郑先生。下世于 皇明万历四十八年庚申之春。门下长老诸公。以其夏。奉祔于苍坪先山葬之。越十有四年癸酉。始建神道碑于墓下矣。距庚申四十有四年癸卯。移奉于州治北印悬山丙向之原。于时长老诸公。无一人在世。乡子弟俱一心趍事。如长老时。封役既完。相议以为墓既移矣。碑亦当移矣。又以为先师之院在桧渊。院之傍有望云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1H 页

书松涧八咏诗帖后
外舅松涧宋先生。生于诗礼之家。既厚于德而又博于艺。早释褐登 朝。其所为诗。往往为骚坛巨公所称道。而先生顾不屑屑焉。性沉默寡言笑。不随俗俯仰。以是世之知先生者盖寡。而亦未尝介于怀。惟岩居川观之乐为膏肓。尝以幽居八景自娱。求诗于车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1L 页

书白参议(受绘)事实后
朱夫子有言曰古人刀锯在前。鼎镬在后。视之如无物者。盖缘只见得这道理。都不见那刀锯鼎镬。夫所谓道理者何居。天下之事变无穷。而当然之道理。无处不在。子之事亲也尽其职者。非道理乎。臣之事君也尽其节者。非道理乎。其或处板荡之际而不变其所操。当屯难之世而不易其所见。屹然若砥柱于颓波。昭乎若日月于昏衢。当时服其义。后世称其美者。亦非所谓道理乎。有曰松潭白公。生于下邑。年甫弱冠。被虏日本。怵之以刀锯鼎镬。使之就降。而公终始不屈。臂泹十字曰宁为李氏鬼。不作犬羊臣。噫此非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2H 页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2L 页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祝文
金陵祈雨文
生民不辰。逢此大无。一之已甚。矧又再乎。野有饿莩。菜色则俱。徂自早春。天雨频濡。齐民相庆。两麦是须。旱既太甚。秀而还枯。其湿尚暵。无望播租。大命近止。尔民何辜。嵩高维岳。镇玆一区。兴云作雨。有诚必孚。神胡忍此。俾我填于。守土无状。咎实在吾。轻尘暂浥。讵慰吁呼。舍神谁极。厥时已逾。愿霈甘霖。于瘠于污。穑事秋成。神功是铺。庶几昭格。谅我非诬。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3H 页

先生之学。传自羲文。濂洛正脉。退溪渊源。万法一敬。孜孜静专。造诣弥深。道大德全。举世模楷。儒林矜式。天未欲治。陋巷真乐。遗风既远。大名山斗。民彝同好。远迩俎豆。矧玆立岩。伊川云谷。颜瓢不改。曾箦遽易。昌平旧宅。寂寞云霞。缛仪尚阙。多士兴嗟。庙貌有俨。堂斋并设。涓吉揭虔。青襟坌集。台边活水。意中苍壁。遗教弥长。旧日物色。牲肥酒香。樽爵净洁。清明如在。庶几歆格。
常享祝文
德备中和。功兼博约。浑然天成。永世矜式。
龟山书院奉安李龟岩先生文
地卤而僻。人挺而特。豪杰之士。孝悌之德。家传世服。君子有斐。早就圭庵。从容丈函。学专为己。晚登溪门。敬闻绪言。如饮酒旨。春风之袭。兰室之入。诚悦心喜。论难证引。亟被奖进。歉然自视。 三后礼陟。方丧心戚。移孝以致。章奏剀切。动引经术。事君之义。脱身尘樊。取适丘园。乃其素志。日暮途远。征迈苦晚。税驾何地。撑船倚棹。急滩流倒。几时上水。炳此一念。寤寐自捡。寔惟终始。十室忠信。一世表准。夫岂偶尔。象贤崇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3L 页

梅湖祠奉安石潭李公文
端方禀质。恺悌备德。温其如玉。介乎如石。早登冈门。执经请益。奉规周旋。承训佩服。化雨无声。如物滋长。薰陶琢磨。几被嘉奖。翻阅经传。赞定礼说。逮主衣钵。尊慕弥切。易名请典。牲石求铭。阐扬发挥。终始血诚。斯文有功。小子有托。曾际昏朝。天地否塞。风霜北塞。厉阶直笔。履险如平。随遇一节。振发儒化。俎豆前哲。遐荒一变。文教人物。潮州故事。千载可轶。中遭嘉会。 改玉之初。非贤罔招。硕士连茹。公亦在选。愚伏并裾。康侯日三。君子得舆。晚返初服。琴书以娱。山林日长。道味自腴。充然有得。粹然生色。音徽忽远。无复亲炙。俾也可忘。嗟我乡邑。相此梅湖。平日讲业。百年瞻依。舍此何卜。群谋允叶。庙貌斯翼。门屏旧生。礼义齐肃。奉妥以安。典刑如昨。尚其歆格。永世无斁。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祭文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4H 页

端方之资。峻洁之行。济以文学。士友趍风。天赋既高。俯视一世。介乎有立。操守不移。羽仪 王庭。休有令闻。华贯峻秩。自至非求。早年依归。于我先子。心悦诚服。白首弥隆。来宰善邦。界连仁里。翩翩匹马。一月无虚。倩画传神。俾有观感。百里闻讣。东海之滨。晚佩仁符。羹墙如见。遗文锓梓。实由主张。列院告辞。壹是真切。如愚不佞。亦被眷私。幸而同朝。视公师友。迨公家食。久未相寻。水阻山长。肝肺犹照。寤寐倾向。喜到遐龄。道之穷耶。胡遽不淑。百身难赎。典刑何因。四礼难疑。编类成帙。有关世教。岂曰小裨。长夜昏昏。群嚣杂起。俗渝至此。祗益我悲。伊时承凶。既阙匍匐。再期已迫。又未躬临。顾义揆情。惭负曷已。盖缘衰病。入地无几。替遣豚儿。敬荐菲礼。惟此一酌。祗是斟心。伏惟英灵。庶赐歆鉴。
祭崔讱斋文
世称一善。人材冀北。名人硕士。接武而作。恭惟我公。亦云豪杰。而质之秀。而器之弘。粤自妙岁。嘉声聿兴。饰以经术。焕然其章。修于文辞。玉耀金锵。譬彼良木。根深条达。追游先正。佩服训说。明其趍向。定其归宿。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4L 页

祭朴卧游堂(晋庆)文
一善古多名贤。有若郑新堂,朴松堂,金真乐,朴龙岩四先生。生并一时。讲学论道。龙岩即兄先世也。馀泽未斩。世传儒学。敬惟先府健斋公。与吾先子。结为道义交。使兄就学于先子之门。学徒群聚之场。兄独有以自持。兄之得有室于吾家者。不待媒妁往来。而实先子自定云。先子每指兄曰朴某精气都在内。幼少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5H 页

祭张克明堂文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5L 页

祭申真静文
死生有天理之常然。谁从命物者诘。耆老若晨星之渐散。祗益在世之悲。窃惟丈人之温柔。不以贱生为卑鄙。忘年齿少长之序。待以辈流之间。追埙篪唱和之诗。托以伯仲之好。吴山对榻。自惭驽劣之才。高轩点灯。每被鸡黍之款。逮我暂住木县。与公近接衡门。善谑实由情亲。主客何辨小数。不厌手敌。胜负交争。总计一生团圆。迄今几个岁月。鲐鲵享寿耇。举成数则百岁非遥。簪笏辉门栏。极荣光而一世咸叹。是知世德之本厚。应见馀庆之远延。青毡有传。在英灵其何憾。黄泉无晓。寔生人之所哀。遵巷道而彷徨。谁知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6H 页

祭张俭谷文
呜呼。屈指吾宗。长老有几。悠悠一世。渐看零替。契席谁首。古事何闻。能享七耋之龄。又有业家之儿。其在冥理。尚亦何憾。念我情义。白首相笃。高谈展处。樽酒频开。那知暮境。独抱长痛。呜呼。古宅荒凉。新阡已就。即远在明。旧弟来哭。灵其知也耶不知也耶。
祭金龟岩(庆长)文
消长一理。死生一致。人生百年。谁则不然。我独于兄亡之后。痛之深而愈久愈不置也。癸巳之秋。我有真珠之 命。将赴洛下。就兄而别。则兄不胜丧。危證已到难医之地也。余执兄手。慰以神明之扶。则兄向余而言曰生则相见。死则不见。亦柰何云尔也。惟其不动于死生之际。略无哀戚之色。而以理自宽如此。余于是有以深服其定力而悲叹之不已也。逮到海上。山川之阔。音闻之阻。吉凶存殁。不敢忘于寤寐。何彼苍苍之无信。竟一疾之不起也。岂谓平生情好。一夕永诀。更不得乎相视也。一宦羁人。有难自任。但为位一哭而止也。葬未闻期。亦阙哀辞之寄。此岂兄我情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6L 页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7H 页

祭张晚悔堂文
有赫吾宗。公实冢嗣。遗风是袭。世德不坠。早从先子。指以为归。执鞭负笈。问业难疑。奚啻质美。感发有自。名存岭峤。行出乡里。悠悠末路。卓卓高义。无尤犹省。晚悔题堂。白首纷如。素志弥贞。如彼日月。蚀而复明。顾余包容。久矣生平。居同井闬。情若弟兄。荷裳兰佩。有乐无忤。逢时取景。樽酒相晤。谈今说古。慰此迟暮。曷不百年。大命以倾。哲人其萎。吾徒零星。南闾古宅。北邙新茔。长夜苦漫。晓日何时。我涕之滂。我怀之悲。伊奠之菲。而诚之洁。庶几来格。宛如平日。
祭李学稼斋(𦁖)文
人生而老。老则死。譬犹昼夜寒暑之必然兮。吾不必深悲而永痛也。若君则有柔顺善良之质。无过激诡异之行。爱而不忘者存兮。吾虽欲不悲而自不得不悲。亦虽欲不痛而自不得不痛也。处乡闾而无怨尤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7L 页

祭宋砂田(时咏)文
呜呼。公之家世固赫赫矣。貂蝉累世。孝友传家。积善馀庆。宜有其报。而而献不幸。青春乘化。今公又不幸止此。谨厚之姿。通敏之才。不复得可见。则吾林衰矣。世德坠矣。念先世之赫赫。视今日之零丁。则盛衰祸福之天。固难诘矣。呜呼。人间一梦。地下千古。地下人间。死生俱哀。先茔之下。卜公幽宅。公心所安。公又何戚。薄醪草羞。辞以侑之。灵若不昧。庶几格思。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8H 页

呜呼。君其至于斯耶。君精刚笃实之资。尚在吾之心。君端雅明秀之容。尚在吾之目。自非相爱之深。何使吾痛惜之至此也。穷通有命。不必为君论。而倘天假以年。则贞固自守。犹不失为乡党善士。而奄忽于强壮之年。使堂上之两亲。孑孑无依。天不可问。吁其柰何。今闻窀穸有期。老夫病蛰。不得就诀。哭亦借声。已矣此别。遽成千古。馀生在世。长痛曷已。不昧惟灵。庶几歆顾。
祭宋士达(时振)文
呜呼。君而至斯耶。昔在辛酉。我聘于君之从姊氏。君年九岁矣。始吾之住岩浦也。相距不远。或一月一见。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8L 页

祭朴氏姊文
呜呼哀哉。昔在丁丑之岁。吾与姊氏。罹先君罔极之痛。时先君春秋八十有四矣。今姊氏又以先君厌世之年而下世焉。是固姊心之所安。而吾与哀甥感泣追慕之痛为如何哉。念吾姊氏。孝诚天出。终身有慕。今其归也。于吴山之封耶。于南山之封耶。神道不昧。合聚一处。慈爱言笑。一如平日之为耶。冥然漠然。吾不得以知之。不可谓必有。亦不可谓必无。则尤岂非痛心者哉。呜呼哀哉。惟吾姊氏。妇德之贞。柔顺在中。温良外形。有俨闺仪。酒食之议。非我言私。惟其哲矣。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9H 页

祭亡侄镇文
嗟吾兄弟。孑孑二人。伯氏早亡。吾亦出后。惟其存者。叔侄相依。孰谓先吾汝逝奄忽。脩短在数。天可问乎。存亡痛心。吾岂自抑。嗟嗟我侄。伊命之穷。一疾缠绵。百艰身世。衰门薄祚。谁怨谁尤。仰惟先兄。志行纯笃。汝生四子。且有六孙。天意安知未食之报。呜呼痛哉。埋近祖坟。汝志之苦。孤儿继志。孝思之推。第以馀原。太逼旧墓。移来卜玆。此又先垄。秋霜春雨。旧日往来。一片新封。千秋幽宅。呜呼痛哉。浮生草草。今古茫茫。寿夭何论。贤愚同尽。生者何喜。死者何伤。为奠一觞。与汝永诀。馀生不远。诀岂多时。汝若有知。汝庶歆我。
祭亡子键文
呜呼痛哉。岂料汝命但此而止耶。岂料汝先我而归耶。始吾生汝育汝。以至于成长也。吾之所以期望汝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59L 页

听天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60H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