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a 页 WYG0136-094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七十九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吉礼七十九
   宗庙制度
三国蜀志先主传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元立宗庙
祫祭高皇帝以下
 注臣松之以为先主虽云出自孝景而世数悠远昭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b 页 WYG0136-0949b.png
 穆难明既绍汉祚不知以何帝为元祖以立亲庙于
 时英贤作辅儒生在官宗庙制度必有宪章而记载
 阙略良可恨哉
通鉴纲目昭烈帝章武元年夏四月立宗庙祫祭高皇
帝以下
 (尹氏起莘曰昭烈始得蜀汉正位继统又适当属系/人心之始纲目书此盖与光武即位二年书立宗庙)
 (社稷于洛/阳同意)
    蕙田案宋书礼志云昭烈代绍而起未辨继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a 页 WYG0136-0950a.png
    何帝为祢亦无祖宗之号刘禅面缚降魏北
   地王谌哭于昭烈之庙则昭烈庙别立也愚谓
    诸葛亮云将军帝室之胄是昭烈为汉帝后
    无疑祫祭高皇帝以下则实有祖宗之号可
    称非朱子纲目正名定分则大统何自而明
    哉(一统志云昭烈帝庙/在成都府城南二里)
    又案以上蜀汉
晋书礼志王制天子七庙诸侯以下各有等差礼文详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b 页 WYG0136-0950b.png
矣汉献帝建安十八年五月以河北十二郡封魏武帝
为魏公是年七月始建宗庙于邺自以诸侯礼立五庙
也后虽进爵为王无所改易延康元年文帝继王位七
月追尊皇祖为太王夫人曰太王后黄初元年十一月
受禅又追尊太王曰太皇帝皇考武王曰武皇帝
 三国魏志文帝黄初四年注魏书曰辛酉有司奏造
 二庙立太皇帝庙大长秋特进侯与高祖合祭亲尽
 以次毁特立武皇帝庙四时享祀为魏太祖万载不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a 页 WYG0136-0950c.png
 毁也
三国魏志明帝本纪太和三年初洛阳宗庙未成神主
在邺庙十一月庙始成使太常韩暨持节迎高皇帝太
皇帝武帝文帝神主于邺十二月己丑至奉安神主于

晋书礼志明帝太和三年追尊高祖大长秋曰高皇夫
人吴氏曰高皇后并在邺庙庙所祠则文帝之高祖处
(沛国谯/人曹萌)曾祖高皇(萌之/子腾)祖太皇帝共一庙考太祖武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b 页 WYG0136-0950d.png
皇帝特一庙百代不毁然则所祠止于亲庙四室也其
年十一月洛京庙成则以亲尽迁处士主置园邑使行
太传太常韩暨宗正曹恪持节迎高祖以下神主共一
庙犹为四室而已
三国魏志明帝本纪景初元年夏六月有司奏武皇帝
拨乱反正为魏太祖乐用武始之舞文皇帝应天受命
为魏高祖乐用咸熙之舞帝制作兴治为魏烈祖乐用
章武之舞三祖之庙万世不毁其馀四庙亲尽迭毁如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a 页 WYG0136-0951a.png
周后稷文武庙祧之制
晋书礼志景初元年六月群公有司始更奏定七庙之
制曰大魏三圣相承以成帝业武皇帝肇建洪基拨乱
夷险为魏太祖文皇帝继天革命应期受禅为魏高祖
上集成大命清定华夏兴制礼乐宜为魏烈祖于太祖
庙北为二祧其左为文帝庙号曰高祖昭祧其右拟明
帝号曰烈祖穆祧三祖之庙万世不毁其馀四庙亲尽
迭迁一如周后稷文武庙祧之礼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b 页 WYG0136-0951b.png
 (三国魏志明帝纪注孙盛曰夫谥以表行庙以存容/皆于既汶然后著焉所以原始要终以示百世也未)
 (有当年而逆制祖宗未终而豫自尊显昔华乐以厚/敛致讥周人以豫凶违礼魏之群司于是乎失正)
    蕙田案以上魏
三国吴志孙亮传太平元年春注吴历曰正月为权立
庙称太祖庙
宋书礼志孙权不立七庙以父坚尝为长沙太守长沙
临湘县立坚庙而已权既不亲祠直是依后汉奉南顿
故事使太守祠也坚庙又见尊曰始祖庙而不在京师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5a 页 WYG0136-0951c.png
又以民人所发吴芮冢材为屋未之前闻也于建业立
兄长沙桓王策庙于朱雀桥南权卒子亮代立明年正
月于宫东立权庙曰太祖庙既不在宫南又无昭穆之

    蕙田案以上吴
          右三国庙制
晋书武帝本纪泰始二年春正月丁亥有司请建七庙
帝重其役不许秋七月辛巳营太庙致荆山之木采华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5b 页 WYG0136-0951d.png
山之石铸铜柱十二涂以黄金镂以百物缀以明珠冬
十一月己丑追尊景帝夫人夏侯氏为景怀皇后辛卯
迁祖祢神主于太庙
礼志泰始元年十二月丙寅受禅丁卯追尊皇祖宣王
为宣皇帝伯考景王为景皇帝考文王为文皇帝宣王
妃张氏为宣穆皇后二年正月有司奏置七庙帝重其
役诏宜权立一庙于是群臣议奏上古清庙一宫尊远
神祗逮至周室制为七庙以辨宗祧圣旨深弘远迹上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6a 页 WYG0136-0952a.png
世敦崇唐虞舍七庙之繁华遵一宫之远旨昔舜承尧
禅受终于文祖遂陟帝位盖三十载月正元日又格于
祖遂陟帝位此则虞氏不改唐庙因仍旧宫可依有虞
氏故事即用魏庙奏可于是追祭征西将军豫章府君
颍川府君京兆府君与宣皇帝景皇帝文皇帝为三昭
三穆是时宣皇未升太祖虚位所以祠六世与景帝为
七庙其礼则据王肃说也七月又诏曰主者前奏就魏
旧庙诚亦有准然于祗奉明主情犹未安宜更营造于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6b 页 WYG0136-0952b.png
是改创宗庙十一月追尊景帝夫人夏侯氏为景怀皇
后任茂议以为夏侯初嫔之时未有王业帝不从
    蕙田案唐虞禅让舜宗尧庙承其统绪而别
    立亲庙于虞国所以公天下也晋之纂魏岂
    可伦拟群臣据以为比妄矣况虞氏不改唐
    庙宗尧也晋用魏庙乃自祭其祖亦不同矣
 通典晋武帝即位权立一庙后用魏庙追祭征西将
 军章郡府君(名钧字升平钧之子名景章郡太守字/公度章郡上一字为代宗庙讳除也)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7a 页 WYG0136-0952c.png
 颍川府君(景之子名俊颍/川太守字元异)京兆府君(俊之子名防京/兆尹字建公生)
 (宣/帝)与宣帝景帝文帝为三昭三穆
 文献通考庙制于中门外之左通为屋四阿殿制堂
 高三尺随见庙数为室代满备迁毁神主尺二寸后
 主一尺与尺二寸中间木以栗
 通典太常博士孙毓议云考工记左祖右社孔子曰
 周人敬鬼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礼诸侯三门立庙
 宜在中门外之左宗庙之制外为都宫内各有寝庙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7b 页 WYG0136-0952d.png
 别有门垣太祖在北左昭右穆次而南今宜为殿皆
 如古典
    蕙田案孙毓议是
晋书武帝本纪咸宁元年冬十二月丁亥追尊宣帝庙
曰高祖景帝曰世宗文帝曰太祖
 礼志太康元年灵寿公主修丽祔于太庙周汉未有
 其准魏明帝则别立平原主庙晋又异魏也
    蕙田案公主祔庙尤非礼矣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8a 页 WYG0136-0953a.png
武帝本纪太康八年春正月太庙殿陷九月改营太庙
礼志太康八年因庙陷当改修创群臣又议奏曰古者
七庙所自宜如礼又曰古虽七庙自近代以来皆庙七
室于礼无废于情为叙亦随时之宜也其便仍旧
    蕙田案同庙异室之制定于此矣
晋初仍魏无所损益至太康九年始建宗庙
武帝本纪太康十年夏四月太庙成乙巳迁神主于新
庙帝迎于道左遂祫祭大赦文武增位一等作庙者二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8b 页 WYG0136-0953b.png

礼志太康十年改筑于宣阳门内穷极壮丽然坎位之
制犹如初耳庙成帝用挚虞议率百官迁神主于新庙
自征西以下车服导从皆如帝者之仪
 贺循传有司奏琅琊恭王宜称皇考循议云礼子不
 敢以已爵加父帝纳之
元帝本纪太兴三年八月戊午尊敬王后虞氏为敬皇
后辛酉迁神主于太庙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9a 页 WYG0136-0953c.png
礼志武帝崩则迁征西及惠帝崩又迁豫章而惠帝世
悯怀太子二子哀太孙臧冲太孙尚并祔庙元帝世怀
帝殇太子又祔庙号为阴室四殇怀帝初又策谥武后
杨后曰武悼皇后改葬峻阳陵侧别祠弘训宫不列于
庙元帝既即尊位上继武于元为祢如汉光武上继元
帝故事也是时西京神主湮灭虏庭江左建庙皆更新
造寻以登怀帝之主又迁颍川位虽七室其实五世盖
从刁协以兄弟为世数故也于时百度草创旧礼未备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9b 页 WYG0136-0953d.png
毁主权居侧室至太兴三年正月乙卯诏曰吾虽上继
世祖然于怀悯皇帝皆北面称臣今祠太庙不亲执觞
酌而令有司行事于情理不安可依礼更处太常恒言
今圣上继武皇帝宜准汉世祖故事不亲执觞爵又曰
今上承继武帝而庙之昭穆四世而已前太常贺循博
士傅纯并以为惠怀及悯宜别立庙然臣愚谓庙室当
以容主为限无拘常数殷世有二祖三宗若拘七室则
当祭祢而已推此论之宜还复豫章颍川全拘七庙之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0a 页 WYG0136-0954a.png
礼骠骑长史温峤议凡言兄弟不相入庙既非礼文且
光武奋剑振起不策名于孝平务神其事以应九世之
谶又古不共庙故别立焉今上以策名而言殊于光武
之事躬奉烝尝于继既正于情又安矣太常恒欲还二
府君以全七世峤为是宜骠骑将军王导从峤议峤又
曰其非子者可直言皇帝敢告某皇帝又若以一帝为
一世则不祭祢反不及庶人帝从峤议悉施用之于是
乃更定制还复豫章颍川于昭穆之位以同惠帝嗣武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0b 页 WYG0136-0954b.png
故事而惠怀悯三帝自从春秋尊卑之义在庙不替也
通典兄弟相继藏主室议晋太常华恒被符宗庙宜时
有定处恒案前议以为七代制之正也若兄弟旁及礼
之变也则宜为神主立室不宜以室限神主今有七室
而神主有十宜当别立臣为圣朝已从汉制今圣上继
武帝庙之昭穆四代而已前太常贺循等并以为惠怀
悯三帝别立寝庙臣以为庙当以容主为限亦无常数
据殷祭六庙而有三祖三宗不毁又汉之二祖寝庙各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1a 页 WYG0136-0954c.png
异明功德之君自当特立若系之七室则殷之末代当
祭祢而已准之前议知以七为正不限之七室故虽有
兄弟旁及至禘祫不越昭穆则章郡颍川宜全七代之
礼案周官有先公先王之庙今宜为京兆以上别立三
室于太庙西厢宣皇帝得正始祖之位惠怀二帝不替
而昭穆不阙于礼为安骠骑长史温峤议惠怀悯于圣
上以春秋而言因定先后之礼夫臣子一例君父敬同
故可以准于祖祢然非继体之数也案太常恒所上故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1b 页 WYG0136-0954d.png
还章郡颍川以全七代愚谓是宜又求京兆以上三代
在庙之西厢臣窃不安温峤为王导答薛太常书曰省
示并博士议今明尊尊不复得系本亲矣先帝平康北
面而臣悯帝及终而升上惧所以取议于春秋今所论
太庙坎室足容神主不耳而下悯帝于东序若案尊尊
之旨悯帝犹子之列不可为父与兄弟之不可一耳案
闵公僖公之弟也而传云子虽齐圣不先父食如此无
疑悯帝不宜先帝上也今唯虑庙窄更思安处宜令得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2a 页 WYG0136-0955a.png
并列正室又荀崧与王导书曰三年当大禘悯帝以居
子位复居父位且子虽齐圣不先父食此君即父也此
为悯帝是先帝之父怀帝是悯帝之父惠帝是怀帝之
父二代便重四代所以为疑处也答曰意谓君位永固
无复暂还子位之理惠帝至先帝虽四君今亦不以一
君为一代何嫌二代之中重四君耶今庙尚居上祀何
得居下若暂下则逆祀也孔衍议别庙有非正之嫌似
若降替不可行也博士傅纯议云议者既欲据传疑文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2b 页 WYG0136-0955b.png
又欲安之阴室据传则所代为祢阴室非祢所处此矛
盾之说夫阴室以安殇主北向面阴非人君正位更衣
者帝王入庙便殿当归盛位汉明以存所常居故崩以
安神而议者谓卑于阴室实所未喻惠怀悯宜更别立
庙元帝崩温峤答王导书云近诏以先帝前议所定唯
下太常安坎室数今坎室窄其意不过欲定先神主存
正室故下悯帝也庙窄之与本体各是一事何以庙窄
而废本体也明帝崩祠部以庙过七室欲毁一庙又正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3a 页 WYG0136-0955c.png
室窄狭欲权下一帝温峤议今兄弟同代已有七帝若
以一帝为一代则当不得祭于祢乃不及庶人之祭也
夫兄弟同代于恩既顺于义无否至于庙室已满大行
皇帝神主当登正室又不宜下正室之主迁之祧位自
宜增庙权于庙上设幄坐以安大行之主若以今增庙
违简约之旨或可就见庙直增坎室乎此当问庙室之
宽窄其庙室宽窄亦所未详
 晋书贺循传循拜太常时宗庙始建旧仪多阙或以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3b 页 WYG0136-0955d.png
 惠怀二帝应各为世则颍川世数过七宜在迭毁事
 下太常循议以为礼兄弟不相为后不得以承代为
 世殷之盘庚不序阳甲汉之光武不继成帝别立庙
 寝使臣下祭之此前代之明典而承继之著义也惠
 帝无后怀帝承统弟不后兄则怀帝自上继世祖不
 继惠帝当同殷之阳甲汉之成帝议者以圣德冲远
 未便改旧兹如此礼通所未论是以惠帝尚在太庙
 而怀帝复入数则盈八盈八之理由惠帝不出非上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4a 页 WYG0136-0956a.png
 祖宜迁也下世既升上世乃迁迁毁对代不得相通
 未有下升一世而上毁二世者也惠怀二帝俱继世
 祖兄弟旁亲同为一世而上毁二为一世今以惠帝
 之崩已毁豫章怀帝之入复毁颍川如此则一世再
 迁祖位横折求之古义未见此例惠帝宜出尚未轻
 论况可轻毁一祖而无义例乎颍川既无可毁之理
 则见神之数居然自八此盖有由而然非谓数之常
 也既有八神则不得不于七室之外权安一位也至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4b 页 WYG0136-0956b.png
 尊于惠怀俱是兄弟自上后世祖不继二帝则二帝
 之神行应别出不为庙中恒有八室也又武帝初成
 太庙时正神止七而杨元后之神亦权立一室永熙
 元年告世祖谥于太庙八室此是苟有八神不拘于
 七之旧例也又议者以景帝俱已在庙则惠怀一例
 景帝盛德元功王基之本义著祖宗百世不毁故所
 以特在本庙且亦世代尚近数得相容安神而已无
 逼上祖如王氏昭穆既满终应别庙也以今方之既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5a 页 WYG0136-0956c.png
 轻重义异又七庙七世之亲昭穆父子位也若当兄
 弟旁满辄毁上祖则祖位空悬世数不足何足于三
 昭三穆与太祖之庙然后成七哉今七庙之义出于
 王氏从祢以上至于高祖亲庙四世高祖以上复有
 五世六世无服之祖故为三昭三穆并太祖而七也
 故世祖初定庙礼京兆颍川曾高之亲豫章五世征
 西六世以应此义今至尊继统亦宜有五六世之祖
 豫章六世颍川五世俱不应毁今既云豫章先毁又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5b 页 WYG0136-0956d.png
 当重毁颍川此为庙中之亲惟从高祖已下无复高
 祖以上二世之祖于王氏之义三昭三穆废阙其二
 甚非宗庙之本所据承又违世祖祭征西豫章之意
 于一王定礼所阙不少时尚书仆射刁协与循异议
 循答义深备辞多不载竟从循议焉
通典天子兄弟不合继位昭穆议东晋元帝建武中尚
书符云武帝崩迁征西府君惠帝崩迁章郡府君怀帝
入庙当迁颍川府君贺循议古者帝各异庙庙之有室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6a 页 WYG0136-0957a.png
以象常居未有二帝共处之义也如惠怀二主兄弟同
位于禘祫之礼会于太祖自应同列异坐而正昭穆至
于常居之室则不可共以尊卑之分义不可黩故也昔
鲁夏父弗忌跻僖公于闵上春秋谓之逆祀僖公闵之
庶兄闵公先立尝为君臣故也左氏传曰子虽齐圣不
先父食怀帝之在惠帝世居藩积年君臣之分也正位
东宫父子之义也虽同归昭穆尊卑之分与闵僖不异
共室亵黩非殊尊卑之礼以古义论之愚谓未必如有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6b 页 WYG0136-0957b.png
司所列惠帝之崩当已迁章郡府君又以怀帝入庙当
迁颍川府君此是两帝兄弟各迁一祖也又主之迭毁
以代为正下代既升则上代稍迁代序之义也若兄弟
相代则共是一代昭穆位同不得兼毁二庙礼之常例
也又殷之盘庚不序阳甲之庙而上继先君以弟不继
兄故也既非所继则庙应别立由此言之是惠帝应别
立上祖宜兼迁也故汉之光武不入成帝之庙而上继
元帝义取于此今惠怀二帝不得不上居太庙颍川未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7a 页 WYG0136-0957c.png
迁见位馀八非祀之常不得于七室之外假立一神位
 (庾蔚之谓尔时悯帝尚在关中元帝为晋王立庙犹/以悯帝为主故上至颍川为六代怀景二帝虽非昭)
 (穆之正数而庙不合/毁是以见位馀八也)
循又议曰殷人六庙比有兄弟四人袭为君者便当上
毁四庙乎如此四代之亲尽无复祖祢之神矣又案殷
纪成汤以下至于帝乙父子兄弟相继为君合十二代
而正代唯六易乾凿度曰殷帝乙六代王也以此言之
明不数兄弟为正代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7b 页 WYG0136-0957d.png
礼志元帝崩则豫章复迁然元帝神位犹在悯帝之下
故有坎室者十也明帝崩而颍川又迁犹十室也于时
续广太庙故三迁主并还西储名之曰祧以准远庙
 荀崧传元帝崩群臣议庙号王敦遣使谓曰豺狼当
 道梓宫未反祖宗之号宜别思详崧议以为礼祖有
 功宗有德元皇帝天纵圣哲光启中兴德泽侔于太
 戊功惠迈于汉宣臣敢依前典上号曰中宗既而与
 敦书曰承以长蛇未剪别详祖宗先帝应天受命以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8a 页 WYG0136-0958a.png
 隆中兴中兴之主宁可随世数而迁毁敢率丹直询
 之朝野上号中宗卜日有期不及重请专辄之愆所
 不敢辞
宋书礼志咸和三年苏峻覆乱京都温峤等立行庙于
白石复行其典告先帝先后曰逆臣苏峻倾覆社稷毁
弃三正污辱海内臣亮等手刃戎首龚行天罚惟中宗
元皇帝肃祖明皇帝明穆皇后之灵降鉴有罪剿绝其
命剪此群凶以安宗庙臣等虽殒首摧躯犹生之年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8b 页 WYG0136-0958b.png
穆帝永和二年七月有司奏十月殷祭京兆府君当迁
祧室昔征西豫章颍川三府君毁主中兴之初权居天
府在庙门之西咸康中太常冯怀表续太庙奉还于西
储夹室谓之为祧疑亦非礼今京兆迁入是为四世远
祖长在太祖之上昔周室太祖世远故迁有所归今晋
庙宣皇为主而四祖居之是屈祖就孙也殷祫在上是
代太祖也领司徒蔡谟议四府君宜改筑别室若未展
者当入就太庙之室人莫敢卑其祖文武不先不窋殷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9a 页 WYG0136-0958c.png
祭之日征西东面处宣皇之上其后迁庙之主藏于征
西之祧祭荐不绝护军将军冯怀议礼无庙者为坛以
祭可立别室藏之至殷禘则祭于坛也辅国将军谯王
司马无忌等议曰诸儒谓太王王季迁主藏于文武之
祧如此府君迁主宜在宣帝庙中然今无寝室宜变通
而改筑又殷祫太庙征西东面尚书郎孙绰与无忌议
同曰太祖虽位始九五而道以从畅替人爵之尊笃天
伦之道所以成教本而光百代也尚书郎徐禅议礼去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19b 页 WYG0136-0958d.png
祧为坛去坛为墠岁祫则祭之今四祖迁主可藏之石
室有祷则祭于坛墠又遣禅至会稽访处士虞喜喜答
曰汉世韦玄成等以毁主瘗于园魏朝议者云应埋两
阶之间且神主本在太庙若今侧室而祭则不如永藏
又四君无追号之礼益明应毁而无祭是时简文为抚
军与尚书郎刘邵等奏四祖同居西祧藏主石室禘祫
乃祭如先朝旧仪时陈留范宣兄子问此礼宣答曰舜
庙所以祭皆是庶人其后世远而毁不居舜庙上不序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0a 页 WYG0136-0959a.png
昭穆今四君号犹依本非以功德致祀也若依虞主之
瘗则犹藏子孙之所若依夏主之埋则又非本庙之阶
宜思其变则筑一室亲未尽则禘祫处宣帝之上亲尽
则无缘下就子孙之列其后太常刘遐等同蔡谟议博
士或疑陈于太祖者皆其后之毁主凭案古义无别前
后之文也禹不先鲧则迁主居太祖之上亦何疑也于
是京兆迁入西储同谓之祧如前三祖迁主之礼故正
室犹十一也穆帝崩而哀帝海西并为兄弟无所登除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0b 页 WYG0136-0959b.png
咸安之初简文皇帝上继元皇世秩登进于是颍川京
兆二主复还昭穆之位至简文崩颍川又迁
 文献通考马氏曰汉光武既即帝位以昭穆当为元
 帝后遂祀昭宣元于太庙躬执祭礼而别祀成哀以
 下于长安使有司行事此礼之变也然其时汉已为
 王莽所篡光武起自匹夫诛王莽夷群盗以取天下
 虽曰中兴事同创业又其祖长沙定王与武帝同出
 景帝则于元成服属已为疏远先儒胡致堂谓虽远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1a 页 WYG0136-0959c.png
 祖高帝而不绍元帝自帝其舂陵侯以下四亲而祠
 之于义亦未为大失者此也则成哀而下行既非尊
 属又已远姑不废其祀可矣至于晋元帝以琅琊王
 而事惠怀悯简文以会稽王而事成帝以下诸君君
 臣之义非一日矣一旦入继大统即以汉世祖为比
 遽欲自尊而于其所尝事之君于行为侄者即摈之
 而不亲祀此何礼耶况又取已祧之远祖复入庙还
 昭穆之位则所以严事宗庙者不几有同儿戏乎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1b 页 WYG0136-0959d.png
    蕙田案马氏此说颇合情理
    观承案礼以得中为贵光武之于大宗盖过
    于厚者然与其过于薄也无宁过于厚观晋
    元帝简文帝及明世宗兴献王事乃知前人
    恪守旧防必不肯破坏阡陌者盖非无谓
晋书礼志太元十二年五月壬戌诏曰昔建太庙每事
从俭太祖虚位稽古之制阙然便可详议祠部郎中徐
邈议武皇帝建庙六世三昭三穆宣皇帝创基之主实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2a 页 WYG0136-0960a.png
惟太祖而亲则王考四庙在上未及迁世故权虚东向
之位也兄弟相及义非二世故当今庙祀世数未足而
欲太祖正位则违事亡之义矣又礼曰庶子王亦禘祖
立庙盖谓支胤授立则亲迎必复京兆府君于今六世
宜复立此室则宣皇未在六世之上须前世既迁乃太
祖位定耳京兆迁毁宜藏主石室虽禘祫犹弗及何者
传称毁主升合乎太祖升者自下之名不谓可降尊就
卑也太子太孙阴室四主储嗣之重升祔皇祖所托之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2b 页 WYG0136-0960b.png
庙世远应迁然后从食之孙与之俱毁
孝武帝本纪太元十六年春正月庚申改筑太庙秋九
月癸未新庙成
礼志太元十六年始改作太庙殿正室十四间东西储
各一间合十六间栋高八丈四尺傋法驾迁神主于行
庙征西至京兆四主及太孙各用其位之仪服四主不
从帝者仪是与太康异也诸主既入庙设脯醢之奠及
新庙成神主还室又设脯醢之奠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3a 页 WYG0136-0960c.png
孝武崩京兆又迁如穆帝之世四祧故事义熙元年四
月将殷祠诏博士议迁毁之礼大司马琅琊王德文议
泰始之初虚太祖之位而缘情流远上及征西故世尽
则宜毁而宣帝正太祖之位又汉光武移十一帝主于
洛邑则毁主不设理可推矣宜筑室以居四府君之主
永藏而弗祀也大司农徐广议四府君堂处庙堂之首
歆率土之祭若埋之幽壤于情理未必咸尽谓可迁藏
西储以为远祧而禘飨永绝也太尉咨议参军袁豹议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3b 页 WYG0136-0960d.png
仍旧无革殷祠犹及四府君情理为允时刘裕作辅意
与大司马议同须后殷祠行事改制
宋书臧焘传晋孝武帝时太庙鸱尾灾焘谓著作郎徐
广曰昔孔子在齐闻鲁庙灾曰必桓僖也今征西京兆
四府君宜在毁落而别庙飨此其徵乎乃上议曰臣闻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将营宫室宗庙为首礼天子七庙
三昭三穆与太祖而七自考庙以至祖考五庙皆月祭
之远庙为祧有二祧享尝乃止去祧为坛去坛为墠有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4a 页 WYG0136-0961a.png
祷然后祭之此宗庙之次亲疏之序也郑玄以为祧者
文王武王之庙王肃以为五世六世之祖寻去祧之言
则祧非文武之庙矣周之祖宗何云去祧为坛乎明远
庙为祧者无服之祖也又远庙则有享尝之礼去祧则
有坛墠之殊明世远者其义弥疏也若祧是文武之庙
宜同月祭于太祖虽推后稷以配天由功德之所始非
尊崇之义每有差降也又礼有以多为贵者故传称德
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又云自上以下降杀以两礼也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4b 页 WYG0136-0961b.png
此尊卑等级之典上下殊异之文而云天子诸侯祭五
庙何哉又王祭嫡殇下及来孙而上祀之礼不过高祖
推隆恩于下流替诚敬于尊属非圣人制礼之意也是
以泰始建庙从王氏议以礼父为士子为天子诸侯祭
以天子诸侯其尸服以士服故上及征西以傋六世之
数宣王虽为太祖尚在子孙之位至于殷祭之日未申
东向之礼所谓子虽齐圣不先父食者矣今京兆以上
既迁太祖始得居正议者以昭穆未足欲屈太祖于卑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5a 页 WYG0136-0961c.png
坐臣以谓非礼典之旨所谓与太祖而七自是昭穆既
足太祖在六世之外非为须满七庙乃得居太祖也议
者又以四府君神主宜永同于殷祫臣又以为不然传
所谓毁庙之主陈乎太祖谓太祖以下先君之主也故
白虎通云禘祫祭迁庙者以其继君之体持其统而不
绝也岂如四府君在太祖之前非继统之主无灵命之
瑞非王业之基昔以世近而及今则情礼已远而当长
飨殷祫永虚太祖之位求之礼籍未见其可昔永和之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5b 页 WYG0136-0961d.png
初大议斯礼于时虞喜范宣并以渊儒硕学咸谓四府
君神主无缘永存于百世或欲瘗之两阶或欲藏之石
室或欲为之改筑虽所执小异而大归是同若宣王既
居群庙之上而四主禘祫不已则大晋殷祭长无太祖
之位矣夫礼贵有中不必过厚礼与世迁岂可顺而不
断故臣子之情虽笃而灵厉之谥弥彰追远之怀虽切
而迁毁之礼为用岂不有心于加厚顾礼制不可踰耳
石室则藏于庙北改筑则未知所处虞主所以依神神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6a 页 WYG0136-0962a.png
移则有瘗埋之礼四主若飨祀宜废亦神之所不依也
准傍事例宜同虞主之瘗埋然经典难详群言纷错非
臣卑浅所能折中时学者多从焘议竟未施行
 晋书桓玄传玄篡位既不追尊祖曾疑其礼仪问于
 群臣散骑常侍徐广据晋典宜追立七庙又敬其父
 则子悦位弥高者情礼得申道愈广者纳敬必普也
 玄曰礼云三昭三穆与太祖为七然则太祖必居庙
 之主也昭穆皆自下之称则非逆数可知也礼太祖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6b 页 WYG0136-0962b.png
 东向左昭右穆如晋室之庙则宣帝在昭穆之列不
 得在太祖之位昭穆既错太祖无寄失之远矣玄曾
 祖以上名位不显故不欲序列且以王莽九庙见讥
 于前史遂以一庙矫之郊庙齐二日而已秘书监卞
 承之曰祭不及祖知楚德之不长也又毁晋小庙以
 广台榭其庶母烝尝靡有定所忌日见宾客游晏唯
 至亡时一哭而已期服之内不废音乐
    蕙田案晋享国一百五十馀年宗庙昭穆祧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7a 页 WYG0136-0962c.png
    迁之礼屡议而未得其当者其失有三一在
    建国之初未定太祖之位而于一庙之中备
    三昭三穆之数夫有太祖而后有昭穆今晋
    未立太祖之庙并祭文帝以上至征西是但
    有亲庙而无祖庙其失一也景帝与文帝兄
    弟也宜为一世乃分文景为二世以充七庙
    之数其失二也武帝崩而迁征西怀帝登而
    迁颍川室则七而世维五皆由不知兄弟同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7b 页 WYG0136-0962d.png
    昭穆之义其失三也惟贺循建议庙室以容
    主为限无拘常数并祭惠怀悯而复豫章颍
    川于昭穆之位坎室有十盖古人异庙晋则
    同庙而异室世不可缺不得不加坎室穆帝
    时祧四府君于西储夹室而正室犹存十一
    祫则四祖居太祖之上臧焘谓昭穆既足太
    祖在六世之外四祖长享殷祫则永虚太祖
    之位斯言虽正而未施行是晋始终太祖之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8a 页 WYG0136-0963a.png
    祭未正而昭穆祧迁之数未定也能不为当
    时议礼诸臣惜哉
          右晋庙制
宋书武帝本纪永初元年夏六月即皇帝位追尊皇考
为孝穆皇帝皇妣为穆皇后秋七月戊申迁神主于太
庙车驾亲奉
礼志武帝初受晋命为宋王建宗庙于彭城依魏晋故
事立一庙初祀高祖开封府君曾祖武原府君皇祖东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8b 页 WYG0136-0963b.png
安府君皇考处士府君武敬臧后从诸侯五庙之礼也
既即尊位乃增祀七世右北平府君六世相国掾府君
为七庙永初初追尊皇考处士为孝穆皇帝妣赵氏为
穆皇后
隋书礼仪志晋江左以后乃至宋齐相承始受命之主
皆立六庙虚太祖之位宋武初为宋王立庙于彭城但
祭高祖已下四世
宋书礼志高祖崩神主升庙犹从昭穆之序如魏晋之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9a 页 WYG0136-0963c.png
制虚太祖之位也庙殿亦不改构又如晋初之因魏也
元嘉十年十二月癸酉太祝令徐闰刺署典宗庙祠祀
荐五牲牛羊豕鸡并用雄其一种市买由来送雌窃闻
周景王时宾起见雄鸡自断其尾曰鸡惮牺不详今何
以用雌求下礼官详正敕太学依礼详据博士徐道娱
等议称案礼孟春之月是月也牺牲无用牝如此是春
月不用雌尔秋冬无禁雄鸡断尾自可是春月太常丞
司马操议寻月令孟春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无用牝若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29b 页 WYG0136-0963d.png
如学议春祀三牲以下便应一时俱改以从月令何以
偏在一鸡重更敕太学议答博士徐道娱等又议称凡
宗祀牲牝不一前惟月令不用牝者盖明在春必雄秋
冬可雌非以山林同宗庙也四牲不改在鸡偏异相承
来久义或有由诚非末学所能详究求详议告报如所
称令参详闰所称粗有證据宜如所上自今改用雄鸡
    蕙田案据月令是古人牺牲牝牡并用特春
    月不用者恐妨其孕字伤生气耳当时议者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0a 页 WYG0136-0964a.png
    何以不及此意
    又案以上宋
南齐书高帝本纪高帝建元元年六月庚辰七庙主备
法驾即于太庙
礼志太祖为齐王依旧立五庙即位立七庙广陵府君
大中府君淮阴府君即丘府君太常府君宣皇帝昭皇
后为七庙
文献通考高帝追尊父为宣皇帝(右军将/军承之)母为昭皇后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0b 页 WYG0136-0964b.png
七庙
 萧子显曰晋用王肃之议以文景为共代上至征西
 其实六也寻此意非以兄弟为后当以立主之义可
 容于七室及杨元后崩征西之庙不毁则知不以元
 后为代数庙有七室数盈八主晋太常贺循立议以
 后弟不继兄故代必限七主无定数宋台初立五庙
 以臧后为代室就礼而求亦亲庙四矣若据伊尹之
 言必及七代则子昭孙穆不列妇人若依郑玄之说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1a 页 WYG0136-0964c.png
 庙有亲称妻者言齐岂或滥享且閟宫之德用七非
 数开元之祀晋八无伤今谓之七庙而止唯六祀使
 受命之君流光之典不足若谓太祖齐登则昭穆之
 数何继斯故礼官所宜详也
南齐书礼志永明六年太常丞何諲之议今祭有生鱼
一头干鱼五头少牢馈食礼云司士升鱼肤鱼用鲋
十有五上既云下必是鲜其数宜同称肤足知鳞革
无毁记云槁鱼曰商祭鲜曰脡祭郑注商量脡直也寻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1b 页 WYG0136-0964d.png
商旨裁截脡义在全贺循祭义犹用鱼十五头今鲜顿
删约槁皆全用谓宜鲜槁各二头槁微断首尾示存古
义国子助教桑惠度议记称尚玄酒而俎腥鱼玄酒不
容多鲜鱼理宜约干鱼五头者以其既加人功可法于
五味以象酒之五齐也今欲鲜槁各双义无所法諲之
议不行
    蕙田案以上齐
梁书武帝本纪天监元年夏四月即皇帝位追尊皇考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2a 页 WYG0136-0965a.png
为文皇帝庙曰太祖十一月己未立小庙
隋书礼仪志中兴二年梁武初为梁公曹文思议天子
受命之日便祭七庙诸侯始封即祭五庙祠部郎谢广
等并驳之遂不施用乃建台于东城立四亲庙并妃郤
氏而为五庙告祠之礼并用太牢其年四月即皇帝位
谢广又议以为初祭是四时常祭首月既不可移易宜
依前剋日于东庙致斋帝从之遂于东城时祭讫迁神
主于太庙始自皇祖太中府君皇祖淮阴府君皇高祖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2b 页 WYG0136-0965b.png
济阴府君皇曾祖中从事史府君皇祖特进府君并皇
考以为三昭三穆凡六庙追尊皇考为文皇帝皇妣为
德皇后庙号太祖皇祖特进以上皆不追尊拟祖迁于
上而太祖之庙不毁与六亲庙为七皆同一堂共庭而
别室又有小庙太祖太夫人庙也非嫡故别立庙皇帝
每祭太庙讫乃诣小庙亦以一太牢如太庙礼
天监七年舍人周舍以为礼玉辂以祀金辂以宾则祭
日应乘玉辂诏下其议左丞孔休源议玉辂既有明文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3a 页 WYG0136-0965c.png
而仪注金辂当由宋齐乖谬宜依舍议帝从之
天监九年诏簠簋之实以籍田黑黍
梁书武帝本纪天监十二年夏四月京邑大水六月癸
巳新作太庙增基九尺
隋书礼仪志天监十二年诏曰祭祀用洗匜中水盥仍
又涤爵爵以礼神宜穷精洁而一器之内杂用洗手外
可详议于是御及三公应盥及洗爵各用一匜
    蕙田案以上梁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3b 页 WYG0136-0965d.png
陈书高祖本纪永定元年十月乙亥即皇帝位辛已追
尊皇考曰景皇帝庙号太祖皇妣董太夫人曰安皇后
戊子迁景皇帝神主祔于太庙
隋书礼仪志陈制立七庙初文帝入嗣而皇考始兴昭
烈王庙在始兴国谓之东庙天嘉四年徙东庙神主祔
于梁之小庙改曰国庙祭用天子仪
    蕙田案以上陈
          右宋齐梁陈庙制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4a 页 WYG0136-0966a.png
北魏书太祖本纪道武帝天兴二年冬十月太庙成迁
神元平文昭成献明皇帝神主于太庙
礼志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
西北自后南迁其地隔远真君中乌洛侯国遣使朝献
云石庙如故民常祈请有神验焉其岁遣中书侍郎李
敞诣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祝曰天子焘谨遣
敞等用骏足一元大武敢昭告于皇天之灵自启辟之
初祐我皇祖于彼土田历载亿年聿来南迁惟祖惟父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4b 页 WYG0136-0966b.png
光宅中原克剪凶丑拓定四边冲人纂业德声弗彰岂
谓幽遐稽首来王具知旧庙弗毁弗亡悠悠之怀希仰
馀光王业之兴起自皇祖绵绵瓜瓞时惟多祐敢以丕
功配飨于天子子孙孙福禄永延敞等既祭斩桦木立
之以置牲体而还后所立桦木生长成林其民益神奉
之咸谓魏国感灵祗之应也石室南距代京四千馀里
永兴四年立太祖庙于白登山岁一祭具太牢帝亲之
无常月是岁诏郡国于太祖巡幸行宫之所各立坛祭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5a 页 WYG0136-0966c.png
以太牢岁一祭皆牧守侍祀又立太祖别庙于宫中岁
四祭用牛马羊各一
    蕙田案此与汉郡国庙同意
太宗本纪永兴五年秋七月己巳还幸薄山帝登观太
祖游幸刻石颂德之处乃于其旁起石坛而荐飨焉赐
从者大酺于山下
神瑞二年二月甲辰立太祖庙于白登之西
礼志神瑞二年于白登西太祖旧游之处立昭成献明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5b 页 WYG0136-0966d.png
太祖庙常以九月十月之交帝亲祭牲用马牛羊及亲
行貙刘之礼又于云中盛乐金陵三所各立太庙四时
祀官侍祀
高宗本纪太安元年春正月辛酉奉世祖恭宗神主于
太庙三月己亥诏曰今始奉世祖恭宗神主于太庙又
于西苑遍秩群神朕以大庆飨赐百寮而犯罪之人独
即刑戮非所以子育群生矜及众庶夫圣人之教自近
及远是以周文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家邦化苟从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6a 页 WYG0136-0967a.png
近恩亦宜然其曲赦京师死囚已下
高祖本纪太和十五年夏四月己卯改太庙秋七月己
卯诏议祖宗道武为太祖十月太庙成十有一月丁卯
迁七庙神主于新庙
礼志太和十五年夏四月改营太庙诏曰祖有功宗有
德自非功德厚者不得擅祖宗之名居二祧之庙仰惟
先朝旧事舛驳不同难以取准今将述遵先志具详礼
典宜制祖宗之号定将来之法烈祖有创基之功世祖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6b 页 WYG0136-0967b.png
有开拓之德宜为祖宗百世不迁而远祖平文功未多
于昭成然庙号为太祖道武建业之勋高于平文庙号
为烈祖比功校德以为未允朕今奉尊道武为太祖与
显祖为二祧馀者以次而迁平文既迁庙唯有六始今
七庙一则无主唯当朕躬此事亦臣子所难言夫生必
有终人之常理朕以不德沗承洪绪若宗庙之灵获全
首领以没于地为昭穆之次心愿毕矣必不可预设可
垂之文示后必令迁之司空公长乐王穆亮等奏言升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7a 页 WYG0136-0967c.png
平之会事在于今推功考德实如明旨但七庙之祀备
行日久无宜阙一虚有所待臣等愚谓依先尊祀可垂
文示后理衷如此不敢不言诏曰理或如此比有间隙
当为文相示丁卯迁庙陈列冕服帝躬省之既而帝衮
冕辞太和庙之太庙百官陪从奉神主于斋车至新庙
有司升神主于太庙
 孙惠蔚传先是七庙以平文为太祖高祖议定祖宗
 以道武为太祖祖宗虽定然昭穆未改及高祖崩祔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7b 页 WYG0136-0967d.png
 神主于庙时侍中崔光兼太常卿以太祖既改昭穆
 以次而易兼御史中尉黄门侍郎邢峦以为太祖虽
 改昭穆仍不应易乃立弹草欲案奏光光谓惠蔚曰
 此乃礼也而执法欲见弹劾思获助于硕学惠蔚曰
 此深得礼变寻为书以与光赞明其事光以惠蔚书
 呈宰辅乃召惠蔚与峦庭议得失尚书令王肃又助
 峦而峦理终屈弹事遂寝
肃宗本纪熙平二年七月己巳车驾有事于太庙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8a 页 WYG0136-0968a.png
礼志熙平二年七月戊辰侍中领军将军江阳王继表
言臣功缌之内太祖道武皇帝之后于臣始是曾孙然
道武皇帝传业无穷四祖三宗功德最重配天郊祀百
世不迁而曾玄之孙烝尝之荐不预拜于庙庭霜露之
感阙陪奠于阶席今七庙之后非直隔归胙之灵五服
之孙亦沾出身之叙校之坟史则不然验之人情则未
允何者礼云祖迁于上宗易于下臣曾祖是帝世数未
迁便疏同庶族而孙不预祭斯之为屈今古罕有昔尧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8b 页 WYG0136-0968b.png
敦九族周隆本枝故能磐石维城禦侮于外今臣之所
亲生见隔弃岂所以桢干根本隆建公族者也伏见高
祖孝文皇帝著令铨衡取曾祖之服以为资荫至今行
之相传不绝而况曾祖为帝而不见录伏愿天鉴有以
昭临令皇恩洽穆宗人咸叙请付外博议永为定准灵
太后令曰付八座集礼官议定以闻四门小学博士王
僧奇等议案孝经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
堂以配上帝然则太祖不迁者尊王业之初基二祧不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9a 页 WYG0136-0968c.png
毁者旌不朽之洪烈其旁枝远胄岂得同四庙之亲哉
故礼记婚义曰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
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又文王世子曰五庙之孙祖庙
未毁虽庶人冠娶必告死必赴不忘亲也亲未绝而列
于庶人贱无能也郑注云赴告于君也实四庙言五者
容显考为始封君子故也郑君别其四庙理协二祭而
四庙者在当世服属之内可以与于子孙之位若庙毁
服尽岂得同于此例乎敢竭愚昧请以四庙为断国子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39b 页 WYG0136-0968d.png
博士李琰之议案祭统曰有事太庙群昭群穆咸在郑
氏注昭穆咸在谓同宗父子皆来古礼之制如是其广
而当今仪注唯限亲庙四愚窃疑矣何以明之设使世
祖之子男于今存者既身是戚蕃号为重子可得宾于
门外不预碑鼎之事哉又因宜变法礼有其说记言五
庙之孙祖庙未毁为庶人冠娶必告死必赴注曰实四
庙而言五者容显考始封之君子今因太祖之庙在仍
通其曾玄侍祠与彼古记甚相符会且国家议亲之律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0a 页 WYG0136-0969a.png
指取天子之玄孙乃不旁准于时后至于助祭必谓与
世主相论将难均一寿有短长世有延促终当何时可
得齐同谓宜入庙之制率从议亲之条祖祧之裔各听
尽其玄孙使得骏奔堂坛肃承禘礿则情理差通不宜
复各为例令事事舛駮侍中司空公领尚书令任城王
澄侍中尚书左仆射元晖奏臣等参量琰之等议虽为
始封君子又祭统曰有事于太庙群昭群穆咸在而不
失其伦郑注云昭穆谓同宗父子皆来也言未毁及同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0b 页 WYG0136-0969b.png
宗则其共四庙之辞云未绝于父子明崇五属之称天
子诸侯继立无殊吉凶之赴同止四庙祖祧虽存亲级
弥远告赴拜荐典记无文斯由祖迁于上见仁亲之义
疏宗易于下著五服之恩断江阳之于今帝也计亲而
枝宗三易数世则庙应四迁吉凶尚不告闻拜荐宁容
辄预高祖孝文皇帝圣德玄览师古立政陪拜止于四
庙哀恤断自缌宗即之人情冥然符一推之礼典事在
难违此所谓明王相沿今古不革者也太常少卿元端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1a 页 WYG0136-0969c.png
议礼记祭法云王立七庙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
曰显考庙曰祖考庙远庙为祧有二祧而祖考以功重
不迁二祧以盛德不毁迭迁之义其在四庙也祭统云
祭有十伦之义六曰见亲疏之杀焉夫祭有昭穆者所
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是故有伦注
云昭穆咸在同宗父子皆来指谓当庙父子为群不系
于昭穆也若一公十子便为群公子岂待数公而立称
乎文王世子云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为有所援引然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1b 页 WYG0136-0969d.png
与朝议不同如依其议匪直太祖曾玄诸庙子孙悉应
预列既无正据窃谓太广臣等愚见请同僧奇等议灵
太后令曰议亲律注云非唯当世之属籍历谓先帝之
五世此乃明亲亲之义笃骨肉之恩重尚书以远及诸
孙太广致疑百僚助祭何得言狭也祖庙未毁曾玄不
预坛堂之敬便是宗人之昵反外于附庸王族之近更
疏于群辟先朝旧仪草创未定刋制律宪垂之不朽琰
之援据甚允情理可依所执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2a 页 WYG0136-0970a.png
    蕙田案三议以琰之为得情理与宗庙叙昭
    穆之礼合灵太后从之是也
孝庄帝本纪永安二年二月甲午尊皇考为文穆皇帝
庙号肃祖皇妣为文穆皇后四月癸未迁肃祖文穆皇
帝及文穆皇后神主于太庙
 临淮王谭传昌子彧字文若少有才学庄帝践祚累
 除位尚书令大司马兼录尚书庄帝追崇武宣王为
 文穆皇帝庙号肃祖母李妃为文穆皇后将迁神主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2b 页 WYG0136-0970b.png
 于太庙以高祖为伯考或表谏曰汉祖创业香街有
 太上之庙光武中兴南顿立舂陵之寝元帝之于光
 武疏为绝服犹尚身奉子道入继大宗高祖之于圣
 躬亲实犹子陛下既纂洪绪岂宜加伯考之名且汉
 宣之继孝昭斯乃上后叔祖岂忘宗承考妣盖以大
 义斯夺及金德将兴宣王受寄自兹而降世秉威权
 景王意存毁冕文王心规裂冠虽祭则魏王而权归
 晋室昆之与季实倾曹氏且子元宣王冢嗣文王成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3a 页 WYG0136-0970c.png
 其大业故晋武继文祖宣景王有伯考之称以今类
 古恐或非俦又臣子一例义彰旧典禘祫失序著讥
 前经高祖德溢寰中道超无外肃祖虽勋格宇宙犹
 曾奉贽称臣穆皇后禀德坤元复将配享乾位此乃
 君臣并筵嫂叔同室历观坟籍未有其事时庄帝意
 锐朝臣无敢言者唯彧与吏部尚书李坤俊并有表
 闻诏报曰文穆皇帝勋格四表道迈百王是用考循
 旧规恭上尊号王表云汉太上于香街南顿于舂陵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3b 页 WYG0136-0970d.png
汉高不因瓜瓞之绪光武又无世及之德皆身受符命
 不由父祖别庙异寝于理何差文穆皇帝天眷人宅
 历数有归朕沗承下武遂主神器既帝业有统汉氏
 非伦若以昔况今不当移寝则魏太祖晋景帝虽王
 迹已显皆以人臣而终岂得与馀帝别庙有阙馀序
 汉郡国立庙者欲尊高祖之德使飨遍天下非关太
 庙神主独在外祠荐汉宣之父亦非勋德所出虽不
 追尊不亦可乎伯考之名自是尊卑之称何必准古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4a 页 WYG0136-0971a.png
 而言非类也复云君臣同列嫂叔共室当以文穆皇
 帝昔遂臣道以此为疑礼天子元子犹士禘祫岂不
 得同室乎且晋文景共为一代议者云世限七主无
 定数昭穆既同明有共室之理礼既有祔嫂叔何嫌
 礼士祖祢一庙岂无妇舅共室也若专以共室为疑
 容可更议迁毁庄帝既逼诸妹之请此辞意黄门侍
 郎常景中书侍郎邢子才所赞成也又追尊兄彭城
 王为孝宣皇帝彧又面谏曰陛下中兴意欲宪章前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4b 页 WYG0136-0971b.png
 古作而不法后世何观历寻书籍未有其事愿割友
 于之情使名器无爽帝不从及神主入庙复敕百官
 悉陪从一依乘舆之式彧上表以为爰自中古迄于
 下叶崇尚君亲褒明功懿乃有皇号终无帝名今若
 去帝直留皇名求之古义少有依准又不纳
    蕙田案彧之言甚正惜庄帝不纳也
    又案以上北魏
北齐书文宣帝本纪天保元年诏追尊皇祖文穆王为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5a 页 WYG0136-0971c.png
文穆皇帝妣为文穆皇后皇考献武王为献武皇帝兄
文襄王为文襄皇帝祖宗之称付外速议以闻甲戌迁
神主于太庙
隋书礼仪志后齐文襄嗣位犹为魏臣置王高祖泰州
使君王曾祖太尉武贞公王祖太师文穆公王考相国
献武王凡四庙文宣帝受禅置六庙曰皇祖司空公庙
皇祖吏部尚书庙皇祖泰州使君庙皇祖文穆皇帝庙
太祖献武皇帝庙世宗文襄皇帝庙为六庙献武已下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5b 页 WYG0136-0971d.png
不毁已上则递毁并同庙而别室既而迁神主于太庙
北齐书文宣帝本纪天保二年冬十月丁卯文襄皇帝
神主入于庙
隋书礼仪志文襄文宣并太祖之子文宣初疑其昭穆
之次欲别立庙众议不同至二年秋始祔太庙
北齐书孝昭帝本纪皇建元年九月壬申诏议定三祖
乐冬十一月癸丑有司奏太祖献武皇帝庙宜奏武德
之乐舞昭烈之舞世宗文襄皇帝庙宜奏文德之乐舞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6a 页 WYG0136-0972a.png
宣政之舞显祖文宣皇帝庙宜奏文正之乐舞光大之
舞诏曰可
    蕙田案以上北齐
北周书孝闵帝本纪元年正月辛丑即天王位追尊皇
考文公为文王皇妣为文后壬寅诏曰始祖献侯启土
辽海肇有国基配南北郊文考德符五运受天明命祀
于明堂以配上帝庙为太祖
隋书礼仪志后周之制思复古之道乃左宗庙而右社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6b 页 WYG0136-0972b.png
稷置太祖之庙并高祖已下二昭二穆凡五亲尽则迁
其有德者谓之祧庙亦不毁闵帝受禅追尊皇祖为德
皇帝文王为文皇帝庙号太祖拟已上三祖递迁至太
祖不毁其下相承置二昭二穆为五焉
    蕙田案以上北周
          右北魏北齐北周庙制
隋书高祖本纪开皇元年二月甲子即皇帝位乙丑追
尊皇考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皇妣为元明皇后丙寅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7a 页 WYG0136-0972c.png
修庙社
礼仪志高帝既受命遣兼太保宇文善兼太尉李询奉
策诣同州告皇考桓王庙兼用女巫同家人之礼上皇
考桓王尊号为武元皇帝皇妣尊号为元明皇后奉迎
神主归于京师牺牲尚赤祭用日出是时帝崇建社庙
改周制左宗庙而右社稷宗庙未言始祖又无受命之
祧自高祖以下置四亲庙同殿异室而已一曰皇高祖
太原府君庙二曰皇曾祖康王庙三曰皇祖献王庙四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7b 页 WYG0136-0972d.png
曰皇考太祖武元皇帝庙拟祖迁于上而太祖之庙不

大业元年炀帝欲遵周法营立七庙诏有司详定其礼
礼部侍郎摄太常少卿许善心与博士褚亮等议曰谨
案礼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郑玄注
曰此周制也七者太祖及文王武王之祧与亲庙四也
殷则六庙契及汤与二昭二穆也夏则五庙无太祖禹
与二昭二穆而已玄又据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而立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8a 页 WYG0136-0973a.png
四庙案郑玄义天子唯立四亲庙并始祖而为五周以
文武为受命之祖特立二祧是为七庙王肃注礼记尊
者尊统上卑者尊统下故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其有殊
功异德非太祖而不毁不在七庙之数案王肃以为天
子七庙是通百代之言又据王制之文天子七庙诸侯
五庙大夫三庙降二为差是则天子立四亲庙又立高
祖之父高祖之祖并太祖而为七周有文武姜嫄合为
十庙汉诸帝之庙各立无迭毁之义至元帝时贡禹匡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8b 页 WYG0136-0973b.png
衡之徒始建其礼以高帝为太祖而立四亲庙是为五
庙唯刘歆以为天子七庙诸侯五庙降杀以两之义七
者其正法可常数也宗不在数内有功德则宗之不可
预为设数也是以班固称考论诸儒之议刘歆博而笃
矣光武即位建高庙于雒阳乃立南顿君以上四庙就
祖宗而为七至魏初高堂隆为郑学议立亲庙四太祖
武帝犹在四亲之内乃虚置太祖及二祧以待后代至
景初间乃依王肃更立五世六世祖就四亲而为六庙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9a 页 WYG0136-0973c.png
晋武受禅博议宗祀自文帝以上六世祖征西府君而
宣帝亦序于昭穆未升太祖故祭止六也江左中兴贺
循知礼至于寝庙之仪皆依魏晋旧事宋武帝初受晋
命为王依诸侯立亲庙四即位之后增祠五世祖相国
掾府君六世祖右北平府君止于六庙逮身没主升从
昭穆犹太祖之位也降及齐梁守而弗革加崇迭毁礼
无违旧臣等又案姬周自太祖以下皆别立庙至于禘
祫俱合食于太祖是以炎汉之初诸庙各立岁时尝享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49b 页 WYG0136-0973d.png
亦随处而祭所用庙乐皆象功德而歌舞焉至光武乃
总立一堂而群主异室斯则新承寇乱欲从约省自此
以来因循不变伏惟高祖文皇帝睿哲元览神武应期
受命开基垂统圣嗣当文明之运定祖宗之礼且损益
不同沿袭异趣时王所制可以垂法自历代以来杂用
王郑二义若寻其指归校以优劣康成止论周代非谓
经通子雍总贯皇王事兼长远今诸依据古典崇建七
庙受命之祖宜别立庙祧百代之后为不毁之法至于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50a 页 WYG0136-0974a.png
銮驾亲奉申孝享于高庙有司行事竭诚敬于群主俾
夫规模可则严祀易遵表有功而彰明德大复古而贵
能变臣又案周人立庙亦无处置之文据冢人处职而
言之先王居中以昭穆为左右阮忱撰礼图亦从此议
汉京诸庙既远又不序禘祫今若依周制理有未安杂
用汉仪事难全采谨详立别图附之议末其图太祖高
祖各一殿准周文武二祧与始祖而三馀并分室而祭
始祖及二祧之外从迭毁之法诏可未及创制既营建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50b 页 WYG0136-0974b.png
洛邑帝无心京师乃于东都固本里北起天经宫以游
高祖衣冠四时致祭于三年有司奏请准前议于东京
建立宗庙帝谓秘书监柳䛒曰今始祖及二祧已具今
后子孙处朕何所又下诏唯议别立高祖之庙属有行
役遂复停寝
    蕙田案自汉以后唯此议为合礼
唐书褚亮传亮入隋为东宫学士迁太常博士炀帝议
改宗庙之制亮请依古七庙而太祖高祖各一殿法周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51a 页 WYG0136-0974c.png
文武二祧与世祖而三馀则分室而祭始祖二祧不从
迭毁
隋书炀帝本纪大业三年六月丁亥诏曰聿追孝享德
莫至焉崇建寝庙礼之大者然而质文异代损益殊时
学灭坑焚经典散逸宪章湮坠庙堂制度师说不同所
以世数多少莫能是正连室异宫亦无准定朕获奉祖
宗钦承景业永惟严配思隆大典于是询谋在位博访
儒术咸以为高祖文皇帝受天明命奄有区夏拯群飞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51b 页 WYG0136-0974d.png
于四海革凋敝于百王恤狱缓刑生灵皆遂其性轻徭
薄赋比屋各安其业恢夷宇宙混一车书东渐西被无
思不服南征北怨俱荷来苏驾毳乘风历代所弗至辫
发左衽声教所罕及莫不厥角关塞顿颡阙庭译靡绝
时书无虚月韬戈偃武天下晏如嘉瑞休徵表里禔福
猗欤伟欤无得而名者也朕又闻之德厚者流光治辨
者礼缛是以周之文武汉之高光其典章特立谥号斯
重岂非缘情称述即崇显之义乎高祖文皇帝宜别建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52a 页 WYG0136-0975a.png
庙宇以彰巍巍之德仍遵月祭用表烝尝之怀有司以
时创造务合典制又名位既殊礼亦异等天子七庙事
著前经诸侯二昭义有差降故其以多为贵王者之礼
今可依用贻厥后昆
          右隋庙制
 
 
 
五礼通考 卷七十九 第 52b 页 WYG0136-0975b.png
 
 
 
 
 
 
 
 五礼通考卷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