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牧谷集卷之一
 诗
   寒碧杂咏(赞成公宰清风时。)
   庚子冬。冒雪还京。宿院村。有卜居意。
   登泛槎亭基。有怀慕斋先生。
   尹大受(益东)由舟还京。菊花始放蕊。尤可怅也。忠州新堂村有求田计。托大受周旋。要与同归。诗中及之。
   金太白(镇商)在茂山谪中。寄诗来。以世道经纶为勉。次韵付其侄希天(圣泽)传之。
   李参判熙卿(縡)大夫人挽(熙卿氏奉亲来寓骊江。将转入麟蹄。余劝仍居江上。遭丧未果而归。)
   牧谷漫咏
   偕宗兄(泰镇。字宗甫。)定兄(静镇。字定甫。)往赏荒谷。水石宋戚(述相)与俱。
   服阕后。过梨涯旧居。志感。
   至月二日。同金太白,申明瑞(锡凤)。挐舟上神勒寺。家弟幼文(奎镇)汝明(翼镇)。亦自乐墅携酒至。共次寺楼板上牧隐韵。
   腊月二十日夜。李恭甫(世愿)来宿。拈杜律同赋。
   元月之二。终日雨。独坐愁寂中。朴生万元来宿。共次宗兄韵。
   次栗谷先生还乡作(时畿伯巡到。过前江而去。)
   寒食志感
   夜泊大滩。次赵国甫(观彬)前日寄示韵。
   永矢庵。次三渊集韵。
   将赴北藩。谨次从叔父参议公赠行韵。
   乐民楼。敬次先藁韵。
   宣化堂。谨次东岳公板上韵。
   澄清轩。夜坐。拈唐律韵。
   北山楼。次杜韵。
   开心寺。敬次从祖畏斋公韵。
   彰烈祠。敬次畏斋公板上韵。
   官斋晓起。送仲行临分口号。
   仲君归后。咏怀追寄。
   鹤浦(并序)
   次朱生炯正韵(并序)
   自北归路。历入枫岳。敬次畏斋公韵。纪游。
   正阳寺。对众香城。
   由万瀑洞。将向摩诃衍。
   表训寺。次僧轴韵。
   腊月十五夜。乘月驰雪马。登东台。
   以奉安使南下。登拱北楼。次农岩集过公州韵。示内翰金稚明(时粲)
   途中。奉次再从兄井邑使君(衡镇。字远甫。)虚枉全州韵。
   谒寒泉书院。同弟侄。煮花唤鹤庵前。(时转入黄涧。)
   三山馆志感
   出峡至骊境。记途中即景。(进退格。○余自作京行。殆无一日之閒。 园陵祗役。才复 命。而旋有赤裳之行。去时遵大路至全州。过高山以后。皆峡路。归由黄涧。历访俗离华阳。逶迤迂回行。事颇间关。通计前后程途。殆近千五六百里。是夕当至家。)
   六月七日。申明瑞舟还。随到燕滩观渔。仍与之偕行。暮至梨上会。宿金太白家。次前韵。
   六月既望。太白明瑞。自梨湖命驾。金内翰稚明适见过。与之同舟。上神勒寺。憩于禅楼。夕登台赏月。共次苏斋韵。李恭甫亦与焉。
   翌日。诸客俱散。独恭甫滞还。仍阻潦。过十有三日。始觅舟归。以野人载酒来。农谈日西夕分韵共赋。历叙近日事。非以诗也。
   次梨湖诸君子二老亭观涨韵
   乘涨至梨上。叠前韵。
   九月二十日。将还乡。出次俞展甫(拓基)新村寓所。淹两宿始别。
   十月既望。月色甚好。而木叶尽脱。气象憀慄。适得京信。率尔吟成。(时吏判与诸台。为一玉堂驳罢。)
   恭甫归后。又用前韵。仍要再访。
   金监司(镇玉)
   永保亭。示同游李仲三(台重○时以辞岭伯黜补洪州)
   黄山八卦亭。次板上韵。
   余自洪来觐黄溪。奉板舆。游冷泉。次幼文韵。
   秋夕。对月四达亭。次杜少陵韵。
   丁巳九月之闰。自洪归过。别黄子直(梓)于西川庄舍。次其轴中韵。(子直出示一诗轴。要余留题。即洪虞瑞咏主人幽居。而金太白,李器甫,权仲温,李仲三,韩季明诸人所和也。今子直以中丞被 召。余亦有内 除。临别。俱以去就为念。诗意如此。)
   老亲寿辰。知礼使君李汝刚(秉健)。赴会有贺诗。次其韵。是日主守。又行养老礼于县庭。奉老亲出外轩。隔帐临视。
   崔丈成甫(敬基)氏。趁老亲寿辰来会。有诗奉次。
   崔丈临归有诗。次韵挽行。
   双溪寺。次前韵。
   海印寺。寻希朗台,学士台诸胜。次唐人韵。
   太白。闻余归自黄涧。挐舟来访。有诗依韵。和寄。
   登马岩游仙台。得游字。
   暮春舟过梨岩。招恭甫共载。溯上丹岩。薄晚流下。至东台。儿辈具花糕。来待登览。觞咏乃还。
   退渔归后。次前韵。
   次元文学华伯(景夏)寄恭甫韵
   次寄退渔堂
   登清心楼。用刘长卿韵。
   李生鼎烨。袖示郑河阳(敾)嘉陵山水画帖。次帖中李一源(秉渊)韵。题赠。
   乘月。过江会幼文。
   退渔归自水钟寺。投示诗轴。所得甚富。奉和却寄。
   次退渔喜雨作
   余酷爱东台胜。每遇好月。乘兴辄至。独恨僧舍陋奥不堪宿。虽夜深。未免径归。懒翁江月轩旧址。阶础宛然。而缁徒无有志者。尚在茂草中。心焉叹惜久矣。今赞上人袖诗来访。余遂劝令发愿起废。渠亦乐闻之。聊次其韵以勖之。
   送老堂咏物
   观涨
   和退渔。投示别时作。
   避暑清心楼。次黄漫浪板上韵。
   楼西杂树翳眼。谕州人斫去。是日。退渔尝有约来访。虽中变。不能无企。
   次奉退渔子
   退渔来访。临归欲挽不得。聊次前韵以示意。
   送后又用前韵却寄(时退渔。携恭甫去。久不放还。)
   次退渔七夕酬唱韵
   雨后往川村。次汝明寓居韵。
   七月既望。将与退渔为泛舟之游。前一夜。月色甚好。携两弟及儿侄辈上东台。随兴各赋。次从侄士重(沉)韵。
   既到梨上。退渔携箫笛会于浦口。邀任择夫(选)泛舟二老亭下。洪望汝(益大),申季玉(㻑),金君保(哲行)与焉。次退渔前夜玩月韵。
   赵别提(纶)
   朝阳阁。敬次容斋,栗谷两先生韵。(并后序)
   僧轴见李幼安(秉泰)诗。感而和之。
   少坐光风楼。次主守赵宗甫(荣祏)韵。
   寄示俞展甫(俞度支以端阳前一日。在 阙下。夜裁贻我书。既梦忽至我所。相逢甚欢。觉记梦中所见。历历如眼前事。书以示之。其事固奇。其意良勤。闻者亦足感叹。况于我心乎。见书之夕。怀人尤可知矣。会大雨。宵眠失稳。终未做一梦。枕上得句。率尔录奉。勿以其诗只领其情可也。)
   澄清宣化之间。有小阁。面北多风。最好纳凉。余遂扁以迎风。题一律以识之。(楼名。旧称如水阁。)
   将归信宿先七堂。用板上韵。赠通判大防(埉)宗叔。
   河阳县早发。用放翁韵。
   莲亭快雨
   苏襄馆。敬次曾王考韵。
   龟鹤亭。敬次曾王考韵。
   聚远楼。用周慎斋韵。与诸子同赋。
   凤栖亭。次板上韵。
   守一庵。谨次遂庵权先生。赠惟印上人韵。
   岛潭。用简斋韵。
   记游
   乡行将戒。得太白书。劝勿轻归。而不得受用。聊次其前日见寄韵。示意。
   宿退渔堂。同主人步至飞鸟轩。登览而归。仍次其韵。
   退渔。既未遂东台之游。诘朝。余就访于乐墅。及罢归。有诗见寄。依韵和之。
   李三和(亮臣)
   焚黄行。历话东郊端揆依幕。占一律。
   渼湖八景。为俞相公作。
   庚申秋社日。短章陈情。出宿纛湖。舟中用李白韵。
   夕宿渼湖。相公云于昨夜。待我有诗。奉次。
   立春前一日。还家。退渔投示诗轴。喜次其韵。
   二月既望。舟向退渔宅。沿江记兴。
   退渔堂滞雨。次主人与安兄国宾(重观)酬唱韵。
   过江川遇雨
   夕泊衣岩。用前韵。
   黄江志感
   雨中溯龟潭
   玉泉庵
   德泉。敬次曾王考韵。
   南窟得玉字
   北壁得洞字
   法月(余之过德泉也。访法月旧主人于严尚道诸人。果有所谓李善达者。来见。自言其曾祖万奇。当丙子乱时。延接吾家。万奇子曰欣。欣有两子允明,英立。渠是允明子也。英立亦尝往来骊上云。盖其所指陈似实。而今则残败甚矣。以其村距江十里。非舆不可至。归时欲历访。而因有同舟客。又不果。久犹耿耿。追述与善达问答之语。以备他日考徵。)
   复入仙岩。遇雨。少憩云夕亭。次农岩集韵。
   中仙岩得台字
   舍人岩
   凤栖亭。夜坐晴月绝佳。
   发诸 陵奉审行。先向骊州远甫兄。赠诗为别。途中次韵。(时新膺畿辅之 命。)
   闻以岭臬时事坐罢简驺御觅舟还京
   夜分乘月至渼湖
   内行既发以儿扰。久滞西湖。余亦旋被叙 命。姑寝还乡计。适至江上。记所见。遣怀。
   见风帆。过前又赋。
   次锦平尉(朴公弼成) 赐几杖宴席诗韵
   暮春。偕远甫兄,汝明弟。赴东园宗会。族孙寅彬有小绝。临罢。依韵醉草。
   长庆寺炼药。夜坐禅楼。霜月甚朗。次退渔。寄渼相诗。(时以 御药监剂。在南汉。)
   次丹丘守凤栖亭韵
   咏盆梅。叠前韵。
   十三日。欲宿石湖亭。阻风未果。宿水青滩吕家村。恭甫适与同行。次其韵。
   十四日朝。恭甫落还。口号以赠。
   沿江记兴
   社寓雨中。记景和,远甫兄韵。
   三清洞归路。过辛子彝(鼎三)家。红桃方盛开。为驴子所触。摆落如雨。
   同远兄。寻清风溪金丈仲裕(令行)。传太白诗。用其韵。
   清道守大防宗叔。新构莲亭。求扁额。强拙写天然亭三字。既又拈一律以副之。
   六言得壶字
   遣兴
   阴霏连日。拈放翁韵。
   即事
   敬次睡谷集。睡龙新筑韵。题夺清亭。(并后序)
   壬戌七月。退渔将往临津赤壁。为既望游。次其韵挽行。要与同游骊江。
   既望前连夜月色甚佳。次玄涧兄(嵩镇。字中甫。)韵。促来会。
   既望偕堂兄(台镇字弼元),玄涧兄,丹丘弟士景及子侄辈与恭甫诸人。泛舟前湖。月色如昼。溯至东台。彻晓而罢。会中权老人圣行。即前壬戌所尝游者。亦一奇也。李生温先有诗。座上和之。
   拈蚕头录韵(二首)
   又拈前壬戌骊江录韵
   以凭虚御风羽化登仙分韵。以齿为序。不再押一韵。盖用旧令也。
   舟下龟潭。望降仙台,玉笋峰。恨不得盘旋。拈三渊集韵。
   望寒碧楼。拈农岩集韵。
   洪真宝(遇箕)
   九月廿二日。出住纛岛。偶得门字诗。因潭和韵。演前意成四绝。更示之。可谓起余者商也。(选三首。)
   乡行临发。得金济卿(弘泽)寄诗。盖用栗翁韵。其意则深。马上漫和。遂成五绝。(选二首。)
   太白尝有约。各以病不得会。次韵寄意。
   叠前韵。戏作古体。示退渔。
   十月之望。月色甚朗。而以病不能游。集后赤壁赋字寓怀。
   得凤栖亭分韵诗。衍为七言和之。
牧谷集卷之二
 诗
   太白之冠子也。余赴宾席。临罢。主人有诗。次其韵。
   初度日。适是立春。志感。(正月十日。)
   自余哭内。无一悼亡作。其视潘韦故事。无已薄乎。既葬而归。会者皆散。块处无聊中。白崖兄寄诗与唁。情感于中。不能自已。遂依韵和呈。(二首○白崖。即远甫兄自号。)
   丹丘守游仙岩。次余前日韵见示。不觉牵兴。遂和之。
   江月轩新成。属有悲扰。久未登览。为退渔所要。乘小艇。冒雨往来。用杜韵。
   登夺清亭。送退渔还沂上。叠前韵。
   过船得丹丘书。书出才经宿。次凤栖亭观涨韵。
   雨不绝。拈韵遣愁。
   拈唐律田家乐事
   夜深后。天晴月出。泛舟游岛潭。以清风徐来分韵。得风字。
   次丹丘守韵。寄退渔行中。
   退渔书来借马。可想行事艰辛。聊寄一绝。要与同舟还乡。
   用凤栖亭韵。题燕超楼。
   同仲君。将入仙岩。路中次前韵。
   凝清阁。用退陶先生韵。志感。
   八月。自丹丘将还骊。金仲受(相福)适自岭南至。同舟到玉笋峰下。分水陆路。次其韵。
   雨夜。孤卧叠灵字。寄示丹丘弟。
   挐舟往梨湖。访太白。归路用栗谷诗韵。
   入华阳洞。逢金伯春(元行)喜甚。
   岩栖斋。夜坐吟示伯春。
   仙游洞。忆李大心(维)。次泉翁壁题。(李公縡。号寒泉。)
   白云台(在阳山寺。后岭之半。石色皓洁。地势高邃。将踰岭向延礼。不得久坐。为可惜。)
   送恭甫随人游岛潭。其归诵所作。遂和。
   下仙岩。见清风守元华伯题石诗。漫次。
   三月六日将归。太守具舟同至龟潭。作别。拈韵共赋。
   四月小望之晓。自洪州西仓。向看月岛。舟中次东坡渡海韵。
   金山寺。次同游李生远馨韵。
   向安眠岛。风日甚美。沿洄久之。呼韵同赋。
   洪阳客馆。谨次东岳公板上韵。(并后序)
   敬次莲轩,容斋两先祖洪州寿席韵。(并后序)
   恩卧楼。次郑湖阴韵。
   五月小望。偶入清风溪。要赵宗甫少坐太古亭。瞻拜仙源金公影堂而归。次宗甫韵。
   送知礼宰任孺子(安世)之任
   用三清洞前韵。赠别平山使君李近甫(光运)
   谨赓药院 宣酝日 御诗颁赐韵。奉示都提俞相国。
   八月廿七日。奉审 明陵。才经改莎。宛若新 封。益不胜感慕。夜宿斋室。 御题诗板悬揭。适在是日。即改修时。 亲临留题也。谨赓韵。用寓于戏之思。
   晦日。自长浦先墓。乘舟沿洄转赤壁。顺流而下。风恬浪静。游事甚适。登览花石亭。日已晡矣。阿潭追及。吾行于山下。方在舟。得一律以示。
   叠前韵
   花石亭。敬次畏斋从祖韵。
   过松都。不入府。取路城南。直向大兴。往迹之伤感。可知也。谨用容斋先祖松京途中韵。
   和示松留曹彝甫(命教)
   重阳翌日。与尹鸣叔(凤朝)。会北汉东将台。次杜韵。
   李恭甫即远之日。适此縻职。无路临葬。作七绝五篇。送托其子。令纳诸幽竁。(选三首。)
   乙丑二月廿九日。乐岁旧宅。行三世延谥礼席上。奉次从姊兄朴都正(弼文)韵。
   赵仲礼(明履)适以审理使来过参宴。有诗奉和。
   金都宪太白氏。自酒峡委来。参谥席。追作诗见寄。意甚盛也。遂和其韵。兼属诸同人。
   巡路登花石亭。将渡少坐临碧亭。舟下来苏亭。历寻望湍岩。近夕始向长湍。用俞上舍(彦宾)韵。
   雨中。过清潭洞口。忽得尹景平(心衡)诗札。喜而和之。
   过 光陵。闻溪上有幼文祠。隐时所筑沙坛。偕寝郎朴士常(敬镇)往寻。适遇仙岩归僧。书赠二绝。令传于丹丘守。
   宿 崇陵。与寝郎李美卿(徽之)夜坐。 惠陵寝郎金元礼(和行)亦至。拈韵共赋。
   尹景孺(汲)送示一新轴。次其前冬赴谪时韵。
   和赠李一源(牧隐先生之后。槎川翁。以词学世其家。一日。将尤庵宋夫子所书牧老二大字。投赠于余。盖谓余垂老。称牧谷子。合受此题也。仍寄一律。勖余晚节。其意甚挚。遂依韵效嚬。聊以见志。诗云乎哉。○槎川。一源自号。)
   李奉朝贺(秉常)宅。次少歇亭韵。
   咏怀。寄丹丘守。兼示汝明要和。
   叠前韵。答丹丘守。
   见月忆恭甫。又叠前韵。
   拈唐人韵
   佛灵庵。得香字。
   月夜。登练光亭。
   浮碧楼。用前韵。
   李子由(箕重)送其兄仲三燕行。自湾上归路见访。与汝明弟。同宿练光亭。仍邀大同丞洪载厚(得厚),江西宰尹敬而(心宰),顺安宰李士浩(时中),其弟仁夫(最中),三登宰李恒五(刚中)同游。余亦牵兴。屏徒从肩舆出。径造浮碧楼。遂共眺赏。待月泛舟而还。次三渊集韵。要诸君同和。
   汝明临发滞雨。口占一绝以示之。
   送汝明行。独登练光亭。
   七月既望夜。泛舟清流壁下。自余西来。或值云阴。或值雨潦。未尝快意玩月。是夜云捲雨霁。月色甚朗。得奇字。
   叠既望韵。答江东宰金士舒(阳泽)和章。
   九月二十二日。箕城馆。夜集呼韵联句。
   浮碧楼。同退渔子射帿。
   十月望泛月。拈唐韵。
   姜都事(凤休)临归。赠以和诗。不可无谢。更叠既望韵以将之。
   冬至副使尹景孺索别语。未副。及至湾上。投示尹鸣叔所赠诗。谓不可无和。以其有属余意也。依韵。强次四绝。非以诗也。(选二首。)
   顺川守黄大卿(景源)。与阿潭泛舟大同门外。有诗依韵和之。副价行适至。兼要信宿。
   四月七日。同景孺诸益。登涵碧亭。赵仲礼适以云山补外来到。尹景平自江西亦至。遂方舟而下。系缆长庆门外。叠前韵。
   景平归路。又过同宿练光亭。用前韵。
   与尹鸣叔。会九皋亭。暮归。
   题涵碧亭(并序)
   尹鸣叔为同既望之游。至自江西。既而雨终夕。将不谐泛月。鸣叔有诗以祈之。同坐练光亭。方甚无聊。须臾云捲月涌。喜可知也。急具舟溯。向清流壁。次席间作。
   九月望。退渔酒泉行。过宿川西草堂。临别。吟示小绝。追次其韵。
   赆赵和叔(明鼎)燕行
   次族兄叔馨(德钦)氏与族弟文甫(周镇)韵。(并引)
   谨次东岳先生诗坛韵。又赠文甫。
   次金仁叟(元泽)咏梅韵
   家弟公山通判明将之任。仁叟置酒邀之。余亦同赴。遂用席上韵。叙别。
   余以九月辞家入洛。因西事听勘。行期屡退。及归路。拜亲书。命仲弟与元侄载而(景厚)。咏落梅以寄。盖衍慈教惜梅。待儿之意。遂于马上。依韵成一绝。即嘉平前一日也。
   余行至京。始见远兄记梦诗事。若有不偶然者。不胜感怆。谨次其韵。(记梦曰。晓梦侍睡谷府君。似若以台之进退有忧色。仰问则曰。今番进退两难。而分义亦重。一动恐不免矣。对曰。今番异于常时。暂进何妨耶。曰。然矣。觉后分明记得。意者冥冥中。有所忧念而然耶。不胜怆感。吟示一绝云。)
   承 命入瞻 先朝御帧。志感。用敦匠诸公韵。
   又和行字律。谨述馀意。
   谨赓 御赐诗韵(并后序)
   六月二十日。二弟乐佥舟向京师。其翌日。三弟公山倅。又别去。怅而有作。
   两弟各有和诗。叠韵以寄之。
   又用前韵。述怀。
   二十六日。舟往梨湖。退渔有诗。追次之。(时退渔遍游海山。往返京口。又要余射帿。)
   次退渔咏梅诗
   咏牧丹
   四月五日。病不参宾 对被罢。十日出城。早泊广津仍宿。
   过梨湖。退渔子。示以江行诸作。走次却寄。
   南川郡斋。次退渔韵示太守弟。
   退渔子病新瘳。冒暑访中源洞。归示诗录有思。余作和韵却寄。
   关东伯洪虞瑞。还 朝之路。约会岫云庵。用前日蟾江夜游韵。赠别。
   泽风堂感怀。敬次壁上先韵。咏古柳。(池中一老柳云。是旧日所种而至今宛然。)
   退渔以秋分日。行时享于新寝。有诗见投。此盖古人祭后燕宾之遗意。不可无答。追和却寄。
   退渔子葩串之游。以九秋之望。过南川。适值按使行部。府中方扰。而主人能留客吟诗。闻而喜之。追次其韵。
   三月望。欲访退渔。值雨未果。适闻笛声过篱外。用前韵赋寄。
   见叨守御使。三朔撕挨。被 严旨。进诣杨根郡胥 命。十五日。始闻谴罢。冒雨溯涨而归。舟中令赵生拈韵。
   奉板舆。避暑咏归亭。归后次涑韵以志喜。
   邦庆后。谨次三宰权景贺(䙗)韵。庸寓喜忭之忱。
   辛未元月。同诸君会寒泉庵。设泡打话。亦山中一胜事也。诸君先唱。老子不得不和。
   用前韵。答幼文诗意。
   广津松石轩侨居书兴
   七月八日。自松坡冒雨溯涨。夜泊广津。
   无忘楼。次光城金公韵。
   又用前韵。记夜操时事。
   送申景瞻(思建)赴燕
   和采莲曲(幼文病中和唐绝送示。次其一。)
   俞子恭(肃基)
   正月既望。退渔以耆社所出大供具。会乡里故旧于东台。尽欢而罢。送示诗轴。次其韵。
   南城官斋忆乡事拈韵
   闷旱。次退渔清心楼韵。
   退渔率其子(说泽)挐舟至。夕后。溯往东台玩月。幼文亦闻而至。同宿僧寮。翌日。潭侄自 英斋约邻 陵尹寝郎道经(心纬)俱到。便一盛集也。渔老叠前韵。见示奉和。
   幼文归后。次韵寄意。
   次退渔中伏日绝句韵
   退渔送示诗轴。系以小序。致意甚勤。第其褒与太过。拟待不伦。殆近于阿好。谓之知己则未也。遂叠和两律。以解其惑。
   七月既望。退渔又至。幼文携湙涑来会。士景及闵顺之(百顺)金士修(敏材)尹道经俱集。溯上神勒寺。乘月流下。夜已三更矣。口号一绝要和。
   癸酉七月廿七日。与乐村弟及蟾乐闵士元(遇洙)。自州岸同舟。往会退渔宅。盖遵洛阳耆英第一会。会于富韩公故事也。用文潞公韵。
   翌日。四老同舟而来。舟中用温公韵。联句。
   州村第二会。次退渔绝句。
   乐村会叠来字
   蟾村会。又叠来字。
   既罢会。偶阅耆英诗。见有文潞公代简一古诗。以余会中第二人。既用潞公韵。则此不可独阙。遂依韵。效其体追奉。诸君子亦所以申后会之约也。
   九月十七日。复会江寺。步富韩公韵。奉诸君子。
   以赏心乐事分韵。得心字。
   续和三老三绝韵
   又和蟾乐韵。记临罢时意境。
   腊月。余以 邦庆。作京行。不得与诸老白云之会。归后追和。
   甲戌正月。蟾乐侄闵兴之(百奋)。自永春任所。办具而来。为设耆会。四老相约。卜夜神勒寺。丹阳宰李子由亦至。三叠地字古诗。共赋。兼示两使君。
   二月。同乐弟蟾友。舟赴退渔堂。金士修随至。槐山守李景淳(普祥),沂川斋任李箕祥。亦参席。翌日。四老齐进书院。祗谒而归。舟中叠前韵。
   徐尚书汝思(宗伋)谴补忠清水使。有遣怀作四律。其一属余也。和韵却寄。
   敦通斋。示山中诸少辈。要与共和。
牧谷集卷之三
 疏劄
   史局败荐后。辞奉教上书。(己亥)
   辞副修撰。仍论畿内田政疏。(庚子)
   辞献纳陈所怀疏(辛丑)
   陈情兼请辅导 东宫疏
   应旨兼辞馆职疏(在乡封进。及至京。入于三司门黜中。未果上彻。)
   以亲病未即赴 召。附陈所怀疏。(乙巳)
   诬狱 处分后。陈所怀疏。
   承 命进 两朝御札疏
   玉堂劄子(副校理时。与校理洪铉辅,修撰徐宗燮联名。)
   乞郡疏(承旨时)
   辞实录堂上疏
   辞副提学。陈所怀疏。(丙午)
   申辞副提学。附陈史局事疏。
   玉堂劄子(副提学时)
牧谷集卷之四
 疏劄
   请仍全州判官李秉鼎。兼陈所怀疏。(吏议时○丁未)
   辞江华留守疏
   被推后辞职。仍论军饷事疏。
   辞大司成疏(戊申)
   乱定后告归疏
   引义乞免本兼诸任疏(己酉)
   辞副提学乞归养疏(庚戌)
   申乞归养。兼陈所怀疏。
   辞艺文提学。兼陈所怀疏。(癸丑)
   辞咸镜监司。仍论民事疏。(甲寅)
   辞咸镜监司。仍论民事疏。[再疏]
   辞咸镜监司。仍论民事疏。(乙卯)[六疏]
   乞解本兼两任。仍论斯文事疏。(大司宪时)
牧谷集卷之五
 疏劄
   辞大司宪疏(丙辰)
   辞庆尚监司再疏(丁巳)
   辞大司宪。兼陈所怀疏。(己未)
   再辞刑曹判书。因雷异陈戒疏。
   请勿受 徽号疏(礼判时○庚申)
   辞大司宪。兼陈所怀疏。
   乞郡疏
   辞 世子宾客。乞 寝食物疏。
   辞刑曹判书。自首岭南建祠事疏。(辛酉)
   告归疏(壬戌)
   筵教后引罪疏
   辞吏曹判书三疏(癸亥)
   再授吏曹判书再辞疏
   斋郎误拟引咎疏
   请 寝儒臣中官勘律之 命疏(判义禁时)
   特旨区别削职后引罪疏
牧谷集卷之六
 疏劄
   径归疏(甲子)
   请 寝儒生父 亲鞫之命疏(判义禁时○乙丑)
   辨重臣 筵奏。乞解平安监司三疏。(丙寅)
   陈病乞递兼论民事再疏
   陈病乞递兼论民事[三疏]
   乞解药院诸任。仍以灾异陈戒疏。(戊辰)
   辞惠局诸任。仍陈戒上书。(代理后○庚午)
   辞左参赞。仍陈戒上书。
   辞本兼诸任。论良役上书。
   陈情乞归上书
   申乞休致上书(辛未)
   辞广州留守。兼陈弊瘼上书。(壬申)
   大朝筵教后。请 谴上书。(癸酉)
   禁推蒙 宥后。请 谴上书。(甲戌)
牧谷集卷之七
 乐章
   惠顺献烈王后尊号乐章(思皇曲)
 笺
   恩赐食物谢笺
 上梁文
   尤庵先生影堂新创时。讲堂上梁文。
 序
   德水李氏世谱重刊序
   仁川蔡氏族谱序
   壬戌世游录序
 记
   咸兴府 御笔碑后记
   恩卧楼记
   无忘楼记
 跋
   泽堂先生集重刊跋
   杜诗批解新刊跋
 杂著
   书宋氏忠孝录后
   丰德墓田券子后识
   南汉日记后识
   书罗同知(万甲)丙子录后
   书寒泉庵扁额后
   白鸦谷世葬碑后识
   耆会约文
 记事
   竹场迁礼始末第一
   日记第二
   总论第三
   附录第四
   告祭文附(循例告辞。并不录。)
牧谷集卷之八
 祭文(告辞附)
   故判书李晚成致祭文
   故判府事李颐命致祭文
   黄江书院 赐额致祭文
   祭遂庵先生文
   祭曹亮卿(命寅)
   祭朴佥使宗夏文
   祭申明瑞文
   祭朴同枢(弼文)
   梨涯新筑告地神文
   牧谷斋舍告地神文
   骊岸旧基告地神文
   骊岸旧基告地神文
   睡村祠堂告辞(代作)
   白鸦谷世葬碑新建时。第三位告辞。(以宗孙名告。下同。)
   泽风堂重修时。告地神辞。
   敦通斋上梁日。告地神辞。
 墓志
   先府君墓志追记
   先妣墓志
   亡室墓志
   殇儿圹志
   堂兄都正公墓志铭(并序)
   赠大司宪李公墓志铭(并序)
 墓碣
   同敦宁洪公墓碣铭(并序)
 墓表
   先府君墓表
   仲父睡谷先生墓表
   外舅判书朴公配洪夫人祔葬后墓表追识
   赠左赞成壮武金公墓表
   平市署令李公墓表
   朱参奉墓表
牧谷集卷之九
 家状
   先考通训大夫。行三陟都护府使。江陵镇管兵马同佥节制使府君家状。
   本生考奉正大夫。行杨口县监,淮阳镇管,兵马节制都尉府君家状。
牧谷集卷之十
 家状
   仲父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 世子师府君家状。
牧谷集后跋
   牧谷集后跋[李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