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别集 (自动笺注)
白水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別集
 爲學大要[下]
  
讀書
程子曰。
讀書將以竆理
將以致用也。
今或滯心於章句之末。
無所用也。
(性理大全
幷同。)
凡觀書。
不可相類泥其義。
不爾則字字相梗。
當觀其文勢上下之意。
充實之謂美。
與詩之美。
不同
○嘗覺讀書
有令喜時
有令手舞足蹈時。
或問是古人之意。
先生意相合。
如此否。
曰。
是也
凡解不同無害
緊要處。
不可不同爾。
○張子曰。
觀書
必總其言而求作者之意。
讀書少則無由考校得義精。
蓋書以維持此心。
一時放下
一時德性有懈。
讀書則此心常存
讀書則終看義理不見
書須成誦精思
多在夜中
靜坐得之
不記則思不起
通貫大原後。
書亦易記。
所以觀書者。
釋己之疑。
明己未達
每見每加新益。
則學進矣。
於不疑處有疑。
方是進。
朱子曰。
讀書
格物一事
朱子曰。
讀書須是虛心切己
虛心方能得聖賢意。
切己聖賢之言。
不爲虛說
讀書先要虛心平氣
熟讀精思
一字一句
皆有下落
諸家註解
一一通貫
然後可以較其是非
以求聖賢立言本意
雖已得之。
亦且如此反復玩味
令其義理
浹洽於中。
淪肌浹髓
然後乃可言學耳。
觀書但當虛心平氣
徐觀義理所在
如其可取
世俗庸人之言。
所不廢。
如有可疑
雖或傳以爲聖賢之言。
亦須更加審擇
自然意味平和
道理明白
腳踏實地
動有依據
籠罩自欺之患矣。
○看人文字。
不可隨聲遷就
我見是處
可信
沉潛玩繹
有見處。
不然人說沙可做飯
我也說沙可做飯
如何可喫。
○以書觀書。
物觀物。
不可先立己見
學者
不可用己意遷就聖賢之言。
讀書如問人事一般
欲知彼事。
須問彼人
今却不問其人。
只以己意料度。
謂必是如此
學者觀書
病在只要向前
不肯退步看。
向前
看得分曉
不若退步却看得審。
大槩病在執着
不肯放下
正如聽訟
心先有主張乙底意思
便只尋甲底不是
有主張甲底意思
便只見乙底不是
不若姑置甲乙之說。
徐觀之。
能辨曲直
橫渠云濯去舊見。
以來新意
此說甚
當。
若不濯去舊見。
何處新意來。
今學者有二種病。
一是私意
一是舊有先入之說。
擺脫
亦被他自來相尋
○嘗見人云。
大凡不公底人。
讀書不得
今看來是如此
解說聖經
向都不有自家身已
全然許心。
只把他道理
自看其是非
恁地文字
更自有牽於舊習
點檢處。
全然一己私意
去看聖賢之書。
如何看得出。
讀書有箇法。
只是刷刮凈了那心後去看。
若不曉得
又且放下
他意思好時。
又將看來
讀書須是身心都入在這一段裏面
更不問外面有何事。
方見得一道理出。
博學篤志
切問近思
如何却說箇仁在其中
自家常常存得此心。
莫敎走作
則理自然其中
今人一邊去看文字
一邊去思外事
只是枉費工夫
不如放下文字
打疊意思靜了。
郤去看。
○昔陳烈先生苦無記性
一日孟子學問之道無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忽悟曰。
我心不曾收得
如何記得書。
遂閉門靜坐
讀書百餘日。
以收放心
却去讀書
一覽無遺
○一學者
讀書不記。
先生曰。
只是貪多。
故記不得
福州陳正之極魯鈍
讀書
只讀五十字。
必二三百遍方熟。
積習讀去。
後來却無書不讀。
讀書
不可只專就紙上義理
須反來就自家身上推究
秦漢以後
無人說到此。
只是一向書冊上求
不就自家身上理會
自家見未到。
聖人先說在那裏
自家借言語來。
身上推究始得。
如說仁義禮智。
認得自家如何是仁。
自家如何是義。
如何是禮。
如何是智。
須是着己體認方得。
讀學時習之。
自家如何學。
自家如何習。
不亦說乎。
曾見須如何是說。
恁地認始得。
若只逐段解過去。
得了便休。
不濟事
或問讀書未知統要。
曰統要如何便會知得
來學者。
一種則捨去冊子
却欲於一言半句上。
便要見道理。
又有一種一向汎濫。
不知歸着處。
此皆非知學者
須要熟看熟思
久久之間。
自然見箇道理
四停八當
所謂統要者。
自在其中矣。
讀書須是成誦
精熟
所以不得說不去
心下若存若亡
皆是不精不熟之患。
大凡看書粗則心粗
看書細則心細
硏竆不熟
得些義理
以爲是亦得。
以爲非亦得。
須是見得
差之毫釐。
謬以千里方可。
讀書
須是仔細
逐句逐字
要見去著。
用工麁鹵
務精思。
只道無可疑處。
非無可疑
理會未到。
不知有疑爾。
讀書無疑者須敎有疑。
有疑者却要無疑
這裏
方是長進
觀書
須靜着心
着意思。
沉潛反覆
將久自會曉得去。
聖賢之言。
須常將來
眼頭過。
口頭轉。
心頭運。
讀書之法。
先要熟讀。
須是正看背看。
左看右看。
看得是了。
未可便說道是。
更須反覆玩味
爲學讀書
須是耐煩細。
意去理會
不可麁心
若曰何必讀書
自有箇捷徑法。
便是悞人底深坑也。
未見道理時。
恰如重物色。
包裹在裏許。
無緣可以便見得
須是今日去了一重
又見得一重。
明日又去了一重
又見得一重。
去盡皮方見肉。
去盡肉方見骨。
去盡骨方見髓。
使麁心大氣不得
讀書者。
如觀此屋。
在外面。
見有此屋。
便謂見了。
卽無識得
須是入去裏面
逐一看過。
幾多間架
幾多窓欞
看了一遍
重重看過。
一齊記得方是。
聖人言語
千花遠望
見好
端的眞見好處始得。
須着仔細看。
工夫只在仔細看上
無術
聖人言語
枝枝相對
葉葉相當
不知怎生排得。
恁地齊整
今人只是心麁
仔細窮究
仔細竆究來。
皆字字有着落。
○凡看書
須看一段下落
然後又看一段
須如受詞訟。
聽其說盡。
然後方可决斷
讀書之法。
須是從頭至尾
逐句玩味
看上字時如不知有下字
看上句時如不知有後句。
看得通透了。
又却從頭看。
一段
令其首尾通貫
然方其看此段時。
亦不知有後段也。
如此漸進
庶幾心與理會
自然浹洽
非惟會得聖賢言語意脉不差
且是自己分上身心義理
日見純熟
讀書之法。
循序有常
致一不懈
從容句讀文義之間。
體驗操存踐履之實。
然後心靜理明。
漸見意味
不然則雖廣求博取
日誦五車
亦奚益於學哉。
程子曰。
善學者。
求言必自近。
易於近者。
知言者也。
此言殊有味
學者讀書
須是無味處。
致思焉。
至於羣疑並興。
寢食俱廢。
乃能驟進
讀書小作課程
大施功力
如會得二百字。
只讀得一百字。
却於百字中猛施工理會
仔細讀誦敎熟。
如此不會記性人自記得
無識性人亦理會得。
泛泛然念多。
只是無益耳。
讀書
將以求道
不然
讀作何用
令人不去這上。
理會道理
皆以涉獵該博爲能。
所以有道俗學之別。
讀書若有所見
未必便是
不可便執着
且放在一邊
讀書以來新見。
執着一見
則此心便被此見遮蔽了。
譬如一片凈潔田地
上面纔安一物
便須有遮蔽了處
聖人七通八達
事事說到極致處。
學者須是讀書
使互相發明
事事竆到極致處。
所謂本諸身。
徵諸庶民
考諸三王而不謬。
諸天地而不悖
質諸鬼神無疑
百世以俟聖人不惑
直到這箇田地方是。
語云執德不弘。
易云寬以居之。
聖人多說箇廣大寬弘之意。
學者要須體之。
讀書義理
須是胷次放開
磊落明快
恁地第一
不可責效
責效
便有憂愁底意。
只管如此
胷中便結聚一餠子不散。
今且放置閒事。
不要閒思量。
專心玩味義理
便會心精
心精便會熟。
不可終日思量文字
恐成硬將心去逐馳了。
亦須空閑
少頃養精神。
又來看。
讀書
不可有欲了底心。
纔有此心。
便心只在背後白紙處。
了無益。
人言讀書
從容玩味
此乃自怠之一說
若是讀此書。
未曉道理
不可急迫
亦不放下猶可也。
徜徉終日
謂之從容
却無做工夫處。
譬之煎藥
須是大火煮滾。
然後慢火養之
不妨
○某嘗謂爲學。
老少不同
年少精力有餘
須用無書不讀。
無不究竟其義。
年齒向晩
須擇用功
一書
便覺後來得工夫
再去理會
沉潛玩索
究極至處可也。
精神長者
博取所得多。
精神短者。
但以詞義簡易涵養
中年以後之人。
讀書不要多。
少少玩索
自見道理
○郭友仁拜辭
朱子曰。
識性精力短。
每日文字不可多看。
記性鈍。
用功不輟
自有長進矣。
又曰。
人若於日間
閑言語
省得一兩句。
閒人客。
省見得一兩人
濟事
渾身都在閑塲中
如何讀得書。
人若逐日無事
半日靜坐
半日讀書
如此一二年。
何患不進。
讀書
先讀大學
以定規模
次讀論語
以立根本
次讀孟子
以觀其發越
次讀中庸
以求古人微妙處。
大學一篇
有等次第
作一處易曉。
宜先看。
論語却實。
言語散見
初看亦難。
孟子有感興發人心處。
中庸亦難讀。
三書後。
方宜讀之。
又曰。
中庸工夫密。
規模大。
讀書宜從易曉易解處。
去讀四書
道理粲然
只是不去看。
理會得此四書
何書不可讀。
何理不可究。
何事不可處。
學者
於庸學論孟四書
果然下工夫
句句字字。
涵泳切己
看得透徹
一生受用不盡
大學一篇
入德門戶
學者當先講習
知得爲學次第規模
乃可讀語,孟,中庸
先見義理根原
體用大略
後徐考諸經。
極其趣。
庶幾有得
盖諸經條制不同
工夫浩博
若不先讀大學,論,孟,中庸
胷中開明
自有主宰
未易可遽求也。
必先觀論,孟,大學中庸
以考聖賢之意。
讀史
以考存亡治亂之迹。
諸子百家
以見其駁雜之病。
節目自有次序
不可踰越。
近日學者
多喜從約而不於博求之。
不知不求於博。
何以考驗其約。
○看孟子論語不同
論語要冷看。
孟子要熟讀。
論語逐文逐意
各是一義。
故用仔細靜觀
孟子成大段
首尾通貫
熟讀文義見。
不可逐一一字理會也。
○看經書
與看史書不同
史是皮外物事沒緊要
可以箚記問人。
若是經書
有疑這箇切己病痛
如人負痛在身
斯須忘去不可得。
豈可比之看史。
○浩曰。
趙書記云。
自有見後。
只是六經語孟。
其他史書雜學
不必看。
曰。
如此
不見古今成敗
便是荊公之學。
書那有不可讀者
只怕許多心力讀得。
六經三代以上之書。
曾經聖人手。
全是天理
三代以下文字有得失。
然而天理却在這邊自若也。
有主覰得破。
皆是學。
向時一截學者貪多務得
要讀周禮諸史本朝典故
一向盡要理會許多緊要底工夫。
少刻身己自恁
顚顚倒倒
頓放處。
如喫物事相似
甚麽雜物事。
不是時節
一頓都喫了。
便被他撐腸拄肚
沒奈何他。
○經旨要仔細看。
上下文名數制度之類。
略知之便得。
必大段深泥。
以妨學問
○凡讀書
須看上下文意是如何
不可泥着一字
楊子於仁也柔。
於義也剛。
易中
又將剛來配仁。
柔來配
論語不厭知也。
不倦仁也。
中庸
又謂成己仁也。
成物知也。
此等須是各隨本文意看。
便自不礙。
○凡看文字
少看熟讀一也。
不要鑽硏立說
但要反復體驗二也。
埋頭理會
不要求效三也。
三者。
學者所當守。
○看文字
須是猛將用兵
直是鏖戰一陣
酷吏治獄
直是推勘到底
决是不恕他方得。
須是一棒一條痕
一槶一掌血。
人文字。
要當如此
豈可忽略
○看文字
兩般病。
一等性鈍底人。
向來未曾看。
看得生卒
急看不出。
固是病。
又有一等敏銳底人。
不肯仔細
易得有忽略之意。
不可不戒
大抵觀書
先須熟讀。
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
繼以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
然後可以有得爾。
然熟讀精思
曉得後。
又須疑不止
如此庶幾有進。
以爲如此
矣。
則終不復有進也。
學者
初看文字
只見得箇渾淪物事
久久看作三兩片。
以至於十數片。
方是長進
庖丁解牛
目視無全牛
是也
○凡看文字
諸家異同處。
可觀
舊日文字
專看異同處。
如謝上蔡之說如彼。
楊龜山之說如此
何者爲得。
何者爲失。
所以爲得者是如何
所以爲失者是如何
近日
眞箇讀書人少也。
科擧時文之蔽也。
纔把書來讀。
便先立箇意思
要討新奇
不理會
本意着實
纔討得新奇
便準擬時文使。
朱子曰。
學問考古不得
一向採摭古事
零碎湊合無益
孟子慨然天下自任曰。
當今之世。
舍我其誰
到說制度處曰。
諸侯之禮。
吾未之學。
嘗聞其畧也。
要之後世
若有聖賢出來
如儀禮等書。
不應便行得。
就中定其尊卑隆殺之數。
使人可以通行
便是禮。
爲之去其淫哇鄙俚之辭。
使不失中和歡說之意。
便是樂。
橫渠先生曰。
六經循環理會
義理無竆
自家得一格。
則又見得別。
(五子近思錄。
幷同
以下
論經書史書。)
晦庵先生曰。
天下之物。
不有理。
而其精蘊則已具聖賢之書。
故必由是以求之。
然欲簡而易知。
約而易守。
則莫若大學論語中庸孟子也。
○不先乎大學
無以提綱挈領而盡論孟精微
不參之論孟
無以融會貫通而極中庸歸趣
然不會其極於中庸
則又何以建立大本
經綸大經
而讀天下之書。
論天下之事哉。
晦庵先生曰。
上古之書。
莫尊於易。
古後書。
莫大春秋
然此兩書
未易看。
論孟工夫
少得效多。
六經工夫
多得效少。
明道先生曰。
初學入德之門。
無如大學
其他莫如語孟。
晦庵先生曰。
大學明明一句
常常提醒這裏
他日長進處在這裏
致知誠意
學者兩關
致知乃夢與覺之關。
誠意乃善與惡之關。
大學一篇樞紐
生死路頭
所以異於禽獸處。
又曰。
誠意是人鬼關
○讀論語者。
但將諸子問處。
便作己問。
聖人答處。
便作今日耳聞
自然有得
若能於論孟深求玩味
將來涵養
甚生氣質
(甚生者。
言其絶好也。)
○凡看語孟。
且須熟讀玩味
聖人言語切己
不可作一話說
人只看得二書
切己終身儘多也。
論語
讀了後全無事者。
讀了其中得一兩句喜者。
讀了後知之者
讀了後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
之者
○讀論語孟子而不知道
所謂雖多。
亦奚以爲
晦庵先生曰。
某於論孟
四十餘年理會
中間逐字稱等。
不敎偏些子
學者仔細看。
明道先生曰。
興於詩者。
吟詠性情
涵暢道德之中而歆動之。
吾與點也之氣象
云興於詩者。
興起善意
汪洋浩大
皆是此意。
學者不可以不看詩
看詩便使人一格價。
橫渠先生曰。
古人能知詩者惟孟子
爲其以意逆志也。
詩人之志至平易。
不必艱險求之。
今以艱險求詩
則已喪其本心
何由詩人之志。
又曰。
詩人情性溫厚
平易老成
平地上道言語
今須以崎嶇求之。
先其心已狹隘了。
無由見得詩人情本樂易
只爲時事拂着他樂易之性。
故以詩道其志。
晦庵先生曰。
詩之爲經。
人事浹於下。
天道備於上。
而無一理不具
○讀詩之法。
只是熟讀涵泳
自然和氣胷中流出。
不容言。
不待安排措置
自立說。
只恁虛心平讀。
意思自足
蔡云
學詩須先得六義體面
諷詠得之
此是讀詩妙法
○詩是恁地說話
一章說了。
次章又從而詠嘆之。
雖別無義
意味深長
不可名物上尋義理
後人往往見其意。
只如平淡
上義理。
如一淸水
多將物事窒塞了他。
伊川先生曰。
看書須要二帝三王之道。
二典卽堯所以治民
所以事君。
橫渠先生曰。
尙書難看
難得胷臆如此之大。
只欲解義無難也。
晦庵先生曰。
尙書貫通
猶是第二義。
直須見得二帝三王之心。
而通其所可通。
無強其所難通。
欽之一字
中開第一義也。
讀者深味有得焉。
一經全體
不外是矣。
高宗舊學甘盤
六經至此方言學字
橫渠先生曰。
天官之職。
襟懷洪大
看得
盖其規模至大。
若不得此心。
欲事事上
致曲竆究
湊合此心。
如此之大。
不能得也
釋氏錙銖天地
可謂至大。
然不嘗爲大。
爲事不得
若畀之一錢則必亂矣。
又曰。
太宰之職難看
蓋無許大心胷包羅
記得復忘彼。
混混天下之事。
當如捕龍搏虎豹。
用心力看方可。
其他五官便易看。
一職也。
晦庵先生曰。
學禮先看儀禮
儀禮全書
其他皆是講
說。
儀禮是經。
禮記是解。
儀禮冠禮
禮記便有冠義。
儀禮昏禮
禮記便有昏義。
儀禮
載其事。
禮記
明其理。
禮儀
便是儀禮中士冠禮
諸侯冠禮之類大節
有三百條。
威儀始加再加三加
又如坐如尸立如齊之類。
皆是。
其中小節
有三千條。
周禮一書
廣大精密
周家之法度在焉。
明道先生曰。
中庸之書。
孔門傳授
成於子思孟子
其書雖是雜記
更不分精麁
一滾說了。
今人語道多說高。
便遺却卑。
說本便遺却末。
橫渠先生曰。
中庸文字輩。
直須句句理會過。
使其言互相發明
晦庵先生曰。
聖賢敎人
只從近處做去。
學者貪高慕遠
前面的反蹉過了。
中庸說細處只是謹獨謹言謹行
大處武王周公達孝
經綸天下
須是謹言謹行
從細處做起。
方能充得如此大。
中庸未易讀。
其說雖無所不包
然其用力之端。
只在明善謹獨
所謂明善
不過思慮應接之間。
辨其孰爲公私邪正而已
竆理之實也。
於此草草放過
則亦無所用存養之力矣。
伊川先生張閎中書曰。
易傳未傳。
自量精力未衰。
尙覬有少進爾。
來書易之義。
本起於數則非也。
有理而後有象。
有象而後有數
易因象以明理
由象而知數
得其義則象數在其中矣。
必欲竆象之隱微
盡數毫忽
尋流逐末
術家之所尙。
儒者之所務也。
知時識勢。
易之大方也。
○諸卦二五雖不當位
以中爲美。
三四雖當位
以不中爲過。
中常重於正也。
中則不違於正。
不必中也。
天下之理。
善於中。
於九二六五可見
○問。
胡先生解九四作太子
不是卦義。
先生云。
不妨
只看如何用。
儲貳則做儲貳
使九四近君
便作儲貳
亦不害。
不要拘一。
執一事則三百八十四爻。
作得三百八十四件事。
便休了。
○看易且要知時。
六爻人人有用
聖人自有聖人用。
賢人自有賢人用。
衆人自有衆人用。
學者自有學者用。
君有君用
臣有臣用。
無所不通
因問坤卦是臣之事。
人君有用處否。
先生曰。
是何無用
厚德載物
人君安可不用
○作易自天地幽明
至於昆蟲草木微物
無不合。
伊川易傳門人曰。
說得七分
後人更須自體究
橫渠先生曰。
序卦不可非聖人之蘊。
今欲安置一物
猶求審處
聖人之於易。
其間無極至。
精義大槩。
有意思
聖人之書。
遍布細密如是
大匠豈可一斧可知哉。
晦庵先生曰。
易之爲書
文字之祖。
義理之宗。
○易有兩義
一是變易
流行底。
一是交易
對待底。
伏羲八卦
只此數畫。
該盡天下萬物之理。
學者於言上會得者淺。
於象上會得者深。
伏羲畫卦
有奇偶之畫。
何嘗許多說話
文王繇辭
周公爻辭
亦是爲卜筮說。
孔子方說從義理去。
○某說語孟極詳。
易說郤大略
譬之燭籠
一條骨子
便障了一路明。
蓋着不得詳說也。
○一至十爲河圖
其中以爲易。
一至九爲洛書
其中以爲範。
太極
爲理之原。
圖書
爲數之祖。
伊川先生曰。
詩書載道之文。
春秋聖人之用。
詩書藥方
春秋用藥治病
聖人之用。
全在此書。
所謂不如載之行事
深切著明者也。
重疊言者
征伐盟會之類。
蓋欲成書
須如此。
不可事事各求異義
一字有異
上下文異則義須別。
○五經之有春秋
法律之有斷例也。
律令惟言其法。
斷例
則始見其法之用也。
○嘗語學者。
且先讀論語孟子
更讀一經
然後春秋
先識得箇義理
方可看春秋
春秋何以爲準。
無如中庸
欲知中庸
無如權。
須是時而爲中。
若以手足腁胝
閉戶不出。
二者之間取中
便不是中。
若當手足腁胝於此爲中。
閉戶不出則於此爲中。
權之爲言
秤錘之義也。
何物爲權。
義也時也。
只是說得到義。
以上難說
在人自看如何
橫渠先生曰。
春秋之書。
在古無有
仲尼所自作。
孟子能知之。
非理明義精。
未可學。
先儒未及此而治之。
故其說多鑿
晦庵先生曰。
春秋只是直載當時之事。
要見當時治亂興衰
非是一字上定褒貶
春秋大旨
可見者。
誅亂討賊子。
內中外夷狄。
貴王賤覇而已
未必先儒所云字字有義也。
○余國秀問。
三傳優劣
朱子曰。
左氏曾見國史
考事頗精。
只是不知大義
公羊穀梁考事甚踈。
理義却精。
往往不曾國史
伊川先生讀史
一半便掩卷思量
料其成敗然後却看。
有不合處
又更精思
其間有幸而成。
不幸而敗。
今人只見成者便以爲是。
敗者便以爲非。
不知成者煞有
是。
敗者煞有是底。
讀史
須見聖賢所存治亂之機。
賢人君子出處進退
便是格物
或問看史。
晦庵先生答曰。
草率不得
須當人物如何
治體如何
國勢如何
皆當仔細
晦庵先生曰。
孝經只前面一段
曾子聞於孔子者。
後面皆是後人綴緝而成。
○須看孔,孟,,程四家文字
方始講究得着實。
其他諸子
不能無過差。
修身之法。
小學備矣
義理精微
近思錄詳之。
近思好看
四子
六經階梯
近思錄。
四子階梯
科擧之學
程子曰。
漢策賢良
猶是擧之
公孫弘者。
強起之。
乃就對。
至如後世賢良
乃自求擧耳
若果有曰我心只望廷對
直言天下之事。
則亦可尙矣。
若志在富貴
得志便驕縱
失志則便放曠悲愁而已
(性理大全○下幷同)
○人有習他經。
旣而舍之。
戴記
問其故。
曰。
决科之料也。
曰。
汝之是心。
已不可入於堯舜之道矣。
子貢高識
曷嘗規規貨利哉。
特於豐約之間。
不能無留情耳。
且貧富有命。
彼乃留情其間
多見其不信道也。
聖人謂之不
受命
有志道者
要當去此心而後可語也。
○人多說某不敎人習擧業
何嘗不敎人習擧業也。
若不擧業而望及第
却是天理不修人事
擧業可以及第卽已。
若更去上面
盡力必得之道。
是惑也。
○或謂科擧事業
奪人之功。
不然
一月之中。
十日擧業
餘日卽可講學
然人不志於此
必志於彼。
科擧之事。
不患妨功。
惟患奪志
朱子曰。
可惜擧業
壞了多少人。
士人先要分別科擧讀書兩件。
孰輕孰重。
讀書上有七分志。
科擧上有三分
猶自可。
科擧七分
讀書三分
將來必被他勝却
况此志全是科擧
所以到老
使不着
不關爲己也。
聖人敎人
只是爲己。
○專做時文底人。
他說底都是聖賢說話
且如說廉他且會說得好。
說義他也會說得好。
待他身做處
只自不廉
只自不義
緣他將許多話。
只是紙上說。
廉是題目上合說廉。
義是題目上合說義
不關自家身己些子事
科擧累人不淺。
人多爲此所奪。
但有父母在。
仰事俯育
不得不於此
不可不勉爾。
其實奪人志。
○以科擧爲爲親。
不爲爲己之學。
只是無志。
擧業爲妨實學
不知曾妨飮食否。
只是無志也。
擧業亦不害爲學
前輩何嘗應擧
只緣今人把心不定
所以有害
纔以得失爲心。
理會文字意思都別了。
○嘗論擧業云非是科擧累人
自是人累科擧
高見遠識之士。
聖賢之書。
據吾所見爲文以應之。
得失利害
置之度外
日日應擧
亦不累也。
居今之世。
使孔子復生
不免應擧
豈能累孔子耶
自有天資不累於物。
不須多用力以治之者
某於科擧
自少便見得輕。
初亦非有所見而輕之也。
正如人天資有不好啖酒者。
見酒自惡。
非知酒之爲害如何也。
有人天資不好色者。
亦非是有如何
自是天資上。
看見物事緊要
若此者省得工夫
去治此一項
今或未能如此
須用力勝治方可。
旣是家貧親老。
未免應擧
亦當好與他做擧業
擧業不妨
只是先以得失橫置胷中
却害道。
或問科擧之學。
曰。
擧業不妨
只是把他格式
櫽栝自家道理
都無追逐時好
迴避忌諱意思便好
論詩
問詩可學否。
程子曰。
學時須是用功
方合詩人格。
用功甚妨事。
古人詩云吟成五箇字。
用破一生心。
又謂可惜一生心。
用在五字上。
此言甚當
某素不作詩。
亦非是禁止不作
但不欲爲此閒言語
(性理大全幷同。)
龜山楊氏曰。
作詩不知風雅之意。
不可以作詩。
詩尙譎諫
唯言之者無罪
之者足以戒。
乃爲有補。
若諫而涉於毁謗
聞者怒之。
何補之有。
蘇東坡詩。
只是譏誚朝廷
殊無溫柔敦厚之氣。
以此故人得而罪之若是
伯淳詩則聞者自然感動矣。
因擧伯淳和溫諸人禊飮詩云未須愁日暮
天際輕陰
泛舟詩云只恐風花一片飛。
何其溫柔敦厚也。
朱子曰。
詩者志之所之
在心爲志。
發言爲詩。
然則詩者豈復有工拙哉。
亦視其志之所尙者高下如何耳。
是以古之君子
足以求其志。
必出於純一之地。
其於詩固不學而能之。
至於格律精粗
用韻屬對比事遣辭善否
今以魏晉以前諸賢之作考之。
未有用意其間者。
而况古詩之流乎。
近世作者
乃始留情於此
故詩有工拙之論。
葩藻之詞勝。
言志之功隱矣。
○或言今人作詩。
多要有出處。
曰。
關關雎鳩
出在何處
○作詩。
間以數句適懷。
不妨
不用多作。
便是陷溺爾。
當其不應事時。
平淡自攝
豈不勝如思量詩句
至其眞味發溢。
又却與尋常好吟者不同
古詩
須看西晉以前
樂府諸作皆佳。
杜甫夔州以前詩佳。
夔州以後
自出規模不可學。
蘇黃只是今人詩。
蘇豪
然一衮說盡無餘意。
黃費安排
近世諸公
作詩費工夫。
何用
元祐時
有無限事合理會。
諸公盡日唱和而已
○詩社中人言詩。
皆原於賡歌
今觀其詩。
如何有此意。
論文
程子曰。
聖賢之言。
不得已也。
盖有是言則是理明。
無是言則天下之理有闕焉
如彼耒耟陶冶之器。
不制生人之道。
有不足矣
聖人之言。
雖欲己得乎。
然其包含天下之理。
亦甚約也。
後之人。
始執卷則以文章爲先。
平生所爲
多於聖人
然有之無所補。
無之靡所闕。
無用贅言也。
不止而已
不得其要。
則離眞失正
反害於道必矣。
(性理大全下同)
○問。
作文害道否。
曰害也。
爲文
專意則不工。
專意志局於此
又安能與天下同大也
書曰。
玩物喪志
爲文玩物也。
曰。
古人爲文否。
曰。
人見六經
便以爲聖人作文
不知聖人攄發胷中所蘊。
自成章耳。
所謂有德者有言也。
曰。
游夏學文
何也。
曰。
游夏亦何秉筆學爲詞章也。
如觀天文
以察時變
觀乎人文
化成天下
此豈詞章之文也。
朱子曰。
才要作文章。
便是枝葉
害着學文
兩失也。
博雅害事
范淳夫一生此等工夫
想見聖賢之言。
都只忙中草草看過抄節一番便了
原不曾仔細玩味
所以從二先生許久
見處全不精明
豈可不戒耶。
今日正要淸凉正本
察事變之幾微
豈可一向汩沒於故紙堆中。
使精神昏蔽
失後忘前而可以謂之學乎。
○心不耐閒。
亦是大病
此乃平時記憶討論
慣却心路
古人所以深戒玩物喪志
爲此也。
理氣
朱子曰。
太極只是一箇理字。
(語類幷同)
或問太極
曰。
太極只是極好至善道理
人人有一太極
物物有一太極
周子所謂太極
天地人物萬善至好表德
○原極之所以得名
蓋取樞極之義。
聖人謂之太極者。
所以指夫天地萬物之根也。
周子因之而又謂之無極者。
所以無聲無臭之妙也。
無極太極
只是無形有理
周子恐人於太極之外。
更尋太極
故以無極言之。
旣謂之無極
則不可以有底道理
搜尋也。
太極只是極至
更無去處了。
至高至妙至精至神。
是沒去處
濂溪人道太極有形
故曰無極太極
無之
有箇極至之理。
極是道理極至
天地萬物之理。
便是太極
所謂太極者。
不離陰陽爲言
不雜陰陽爲言
太極五行陰陽之理皆有。
不是底物事。
若是空時。
釋氏性相似。
自見在事物而觀之。
陰陽太極
推原本則太極陰陽
才說太極
便帶着陰陽
才說性。
便帶着氣
不帶着陰陽與氣。
太極與性。
那裏收附
要得分明
不可不析開說
○問。
太極理也。
如何動靜
有形則有動靜
太極無形
不可動靜言。
曰。
理有動靜
故氣有動靜
若理無動靜
則氣何自而有動靜乎。
○動不是太極
動者太極之用耳。
不是太極
靜者太極之體耳。
○某嘗說太極是箇藏頭底。
動時屬陽。
未動又屬陰了。
太極自是動靜之理。
不可動靜分體用。
盖靜卽太極之體也。
動卽太極之用也。
譬如扇子只是一箇扇子
動搖便是用。
放下便是體。
放下時。
便只是一箇道理
動搖時。
只是一箇道理
○問。
太極始於陽動乎。
曰。
陰靜太極本然
陰靜又自陽動而生。
一靜一動
便是一箇闔闢
自其闔闢大者
而上之。
更無竆極
不可本始言。
○問。
太極解何以先而後靜。
先用而後體。
先感而後寂。
曰。
陰陽言則用在陽而體在陰。
動靜無端
陰陽無始
不可分先後
今只就起處言之。
畢竟動前又是靜。
用前又是體。
感前又是寂。
陽前又是陰。
而寂前又是感。
靜前又是動。
何者先後
不可只道今日動便爲始。
昨日靜便不說也。
鼻息言。
呼吸辭順
不可呼吸畢竟呼前又是吸。
吸前又是呼。
太極動而生陽。
靜而生陰。
非是而後有陽。
而後有陰。
截然兩段
先有此而後有彼也。
太極之動便是陽。
靜便是陰。
方其動時則不見靜。
方其靜時則不見動。
○動而生陽。
元來有物。
且是如此動蕩
所謂化育流行也。
靜而生陰。
陰主凝。
然後萬物正性命。
太極動之前。
便是陰。
陰靜之中。
自有陽之根。
陽動之中。
又有陰之根。
動之所以靜者
根乎陰故也。
靜之所以動者
根乎陽故也。
○問。
動而生陽。
靜而生陰註
太極本然之妙。
動靜者所乘之機。
太極只是理。
不可動靜言。
惟動而生陽。
靜而
生陰。
理寓於氣。
不能動靜
所乘之機。
乘如乘載之乘。
動靜者。
乃乘載在氣上。
不覺動了靜。
靜了又動。
曰然。
○問。
動靜者所乘之機。
曰。
太極理也。
動靜氣也。
氣行則理亦行。
二者常相依未嘗相離也。
太極猶人
動靜猶馬。
所以載人。
所以乘馬
馬之一出一入
人亦與之一出一入
一動一靜
太極之妙。
未嘗不在焉。
所謂所乘之機。
無極二五所以妙合而凝也。
動靜者所乘之機。
機言氣機也。
動靜無端
陰陽無始
說道有。
有無在前
說道無。
有底在前
循環物事
○問。
太極不是未有天地之先。
有箇渾成之物。
天地萬物之理總名否。
曰。
太極只是天地萬物之理。
天地言。
則天地中太極
萬物言。
萬物中各有太極
未有天地之先。
畢竟是先有此理。
動而生陽。
只是理。
靜而生陰。
只是理。
○問。
昨謂未有天地之先。
畢竟是先有理如何
曰。
未有天地之先。
畢竟只是理。
有此理。
便有此天地
若無此理。
便亦無天地
無人無物
都無該載了。
有理便有氣流發育萬物
曰。
發育理發育之否。
曰。
有此理。
便有此氣流發育
無形體。
曰。
所謂體者。
強名否。
曰是。
曰理無極
氣有
極否。
曰。
論其極。
將那處做極。
天下未有無理之氣。
未有無氣之理。
○問。
有理
抑先有氣
曰。
未嘗離乎氣。
然理形而上者。
形而下者。
形而上下言
豈無先後
無形
氣便粗。
渣滓
○先有箇天理了。
却有氣。
氣積爲質而性具焉。
或問必有是理。
然後有是氣如何
曰。
此本無先後之可言。
然必欲推其所從來
則須說先有是理。
然理又非別爲一箇物。
卽存乎是氣之中。
無是氣則是理亦無掛搭處。
氣則爲金木水火。
理則仁義禮智。
○問。
理在氣中發見處。
如何
曰。
陰陽五行
錯綜不失條緖便是理。
若氣不結聚時。
理亦無所附着
康節云性者道之形體
心者性之郛郭
身者心之區宇
物者身之舟車
或問有理有氣之說。
曰。
不消如此說。
而今知得合下是先有理有氣耶。
有理有氣耶。
不可得而推究
然以意度之。
則疑此氣是依傍這理行
及此氣之聚。
則理亦在焉。
盖氣則能凝結造作
理却無情意無計度無造作。
只此凝聚處。
理便在其中
且如天地間人草木禽獸
其生也莫不有種。
不會無種白地生出一箇物事
這箇都是氣。
理則只是凈潔空闊世界
無形迹。
他却不會造作
氣則溫釀凝聚生物也。
但有此氣則理便在其中
○問。
有是理便有是氣。
不可分先後
曰。
要之也先有理
不可說是今日有是理。
明日却有是氣。
也須先後
且如萬一山河大地都陷了。
畢竟理却只在這裏
○旣有理
便有氣。
有氣則理又在乎氣之中。
周子謂五殊二實
二本則一
一實萬分
萬一各正。
小大有定。
自下而上去。
五行只是二氣
二氣只是一理
上推而下來。
只是一箇理。
萬物分之以爲體。
萬物之中。
又各具一理
所謂乾道變化
正性命。
然總又只是一箇理。
理處處皆渾淪
如一
生爲苗。
苗便生花
結實
又成
還復本形
一穗有百粒。
每粒箇箇完全
又將這百粒去種。
又各成百粒。
生生只管不已
初間只是一粒去物物各有理。
只是一箇理。
問理與數。
曰有是理。
便有是氣。
有是氣便有是數。
盖數乃是分界限處。
○問。
一理之實而萬物分之以爲體。
萬物各具一太極
如此說則太極有分裂乎。
曰。
只是太極
萬物各有稟受
又自各全具太極爾。
如月在天。
只一而已
及散在江湖
隨處而見。
不可月分也。
○問。
先生書云
陰陽五行爲性
各是一氣
稟性
則一也。
兩性字同否。
曰。
一般
又曰。
同者理也。
不同者氣也。
又曰。
所以五行之生。
各一其性。
復問這箇
莫是自是木。
自是火。
而其性則一。
先生應而曰。
且如這箇光。
也有在硯盖上底。
也有在墨上底。
其光則一也。
○金木水火土
雖曰五行
各一其性。
一物又各具五行之理。
不可不知。
康節却細推出來。
或問康節云。
道爲太極
又云。
心爲太極
指天萬物自然之理而言。
心指人得是理以爲一身之主而言。
曰。
固是但太極
只是箇一而無對者。
○問。
太極便是人心至理
曰。
事事物物
皆有箇極。
道理極至
或曰
如君之仁。
臣之敬。
便是極。
曰。
此是一事一物之極。
天地萬物之理。
便是太極
太極本無此名。
只是表德
梁文叔太極動靜而言。
曰。
不是動靜
太極動靜
喜怒哀樂未發。
有箇太極
喜怒哀樂已發。
有箇太極
只是一箇太極
流行於已發之際。
斂藏於未發之時。
或問太極
曰。
未發便是理。
已發便是情。
如動而生陽。
便是情。
○問。
劉子所謂天地之中。
卽周子所謂太極否。
曰。
一般
但名不同
只是恰好處。
書惟皇上帝
降衷下民
只是恰好處。
不是中。
極之爲物。
只是在中
如這燭臺
中央簪處便是極。
這裏比到那裏
恰好不曾加些。
那裏比到這裏
恰好不曾减些。
太極是箇大底物事
四方上下曰宇。
古往今來曰宙。
一箇物似字樣大。
四方無極
上下無極
多少大。
一箇物似宙樣長遠
亘古亘今
往來不竆
自家心下
須常認得意思
問此是誰語。
曰。
是古人語
象山常要說此語。
但他說便只是這箇不用裏面許多節拍
却只守箇空蕩蕩底。
公更看橫渠西銘
初看有許多節拍
却是充其量
是甚麽樣大。
太極分開
只是兩箇陰陽
括盡了天下物事
分陰分陽。
兩儀立焉。
兩儀天地
畫卦兩儀意思又別。
厚之問。
陽變陰合
如何是合。
曰。
陽行而陰隨之。
陽變陰合
初生水火
水火氣也。
流動閃鑠
其體尙虛。
成形未定
生木金。
確然定形矣。
水火初是自生。
木金則資於土五。
金之屬皆從土中生出來。
大抵天地生物
先其輕淸
以及重濁
天一生水
地二生火
二物五行中最輕淸
金木復重於水。
火土又重於金
木。
論律呂。
則又重濁爲先。
宮最重濁
次之
次之
徵又次之
最後
公元1086年
天地
統是一箇大陰陽
一年又有一年陰陽
一月又有一月陰陽
一日一時皆然。
○陽無驟生之理。
冬至前半月中氣小雪
陽已生三十分之一分
到得冬至前幾日。
須已生到二十七八分。
是日
方是成一畫
不是昨日全無。
今朝便都復了。
大抵剝盡處便生。
莊子云。
造化密移
疇覺之哉。
這語自說得好。
列子亦謂運轉無已
天地密移
疇覺之哉。
一氣頓進
一形頓虧
不覺其成。
不覺其虧。
蓋陰陽浸消浸盛
人之一身
自少至老。
莫不然
天地只有一箇陰陽
程先生云。
只有一箇感與應。
所謂陰與陽。
無處不是
且如前後
便是陽。
便是陰。
又如左右
便是陽。
右便是陰。
如上下。
上面一截便是陽。
下面一截便是陰。
先生說中
伏羲作易。
陰陽消長兩端而已
此語最盡。
曰。
陰陽雖是兩箇字。
然却只是一氣消息
一進一退
一消一長
進處便是陽。
退處便是陰。
長處便是陽。
消處便是陰。
只是一氣消長
做出古今天地無限事來。
所以陰陽一箇說亦得。
兩箇說亦得。
○問。
陰陽動靜
大體言。
春夏是動屬陽。
秋冬是靜屬陰。
一日言之。
晝陽而動。
夜陰而靜
一時一刻言之。
無時而不動靜
無時而無陰陽
曰。
陰陽無處無之
橫看竪看。
可見
橫看左陽右陰
竪看則上陽而下陰。
仰手則爲陽。
覆手則爲陰。
向明處爲陽。
明處爲陰。
正蒙云。
陰陽之氣。
循環迭至。
聚散相盪
升降相求
絪縕相揉。
相兼相制
一之不能
盖謂是也
陰陽有相對而言者
東陽西陰。
南陽北陰
是也
錯綜言者
如晝寒暑
一箇橫。
一箇直。
是也
伊川言易變易也。
說得相對陰陽流轉而已
說錯綜底陰陽交互之理。
言易須兼此二意
生物之初。
陰陽之精。
凝結兩箇
盖是氣化而生。
虱子自然出來
旣有此兩箇一牝一牡
後來却從種子
漸漸生去。
便是形化萬物皆然。
○統言陰陽
只是兩端
陰中自分陰陽
陽中亦有陰陽
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
男雖屬陽。
不可謂其無陰。
女雖屬陰。
而亦不可謂其無陽
人身氣屬陽而氣有陰陽
血屬陰而血有陰陽
太極動而生陽。
陽變陰合
自有先後
且以人之生觀之。
先有陽。
後有陰。
在內而陰包於外。
故心思慮在內
之爲也。
形體陰之爲也。
○形旣生矣。
形體陰之爲也。
神發知矣。
神知陽之爲也。
盖陰主翕。
聚斂成就者。
陰爲之也。
陽主闢。
發揚揮散者。
陽爲之也。
大抵言語兩端處。
皆有陰陽
開物成務
開物是陽。
成務是陰。
致知力行
致知是陽。
力行是陰。
周子之書。
屢發此意。
推之可見
○五行者
質具於地而氣行於天者也。
以質而語其生之序。
則曰水火木金土。
水木陽也。
火金陰也。
以氣而語其行之序。
則曰木火金水
木火陽也。
水陰也。
又統而言之。
則氣陽而質陰也。
又錯而言之。
則動陽而靜陰也。
五行之變。
至於不可竆。
無適陰陽之道。
其所以爲陰陽者。
則又無適太極本然也。
豈有虧欠間隔哉。
(太極圖說註)
公元712年
○一片底便是分做兩片底。
兩片便是分作五片底。
做這萬物
四時五行
只是從那太極中來。
太極只是一箇氣。
又散爲萬物
(語類魂魄說)
只是一箇物事
所以萬物秋冬時。
各自收斂閉藏
忽然一下春來
各自發越條暢
只是一氣
一箇一箇息。
只如人相似。
方其嘿時便是靜。
及其語時便是動。
那箇
滿山靑黃碧綠
無非是這太極
(語類
太極圖說。)
程子曰。
萬物各具一理
而萬理同出一原
所以可推而無不通也。
(以下
專論理字。)
物物皆有理。
火之所以熱。
水之所以寒。
至於君臣父子間。
皆是理。
朱子曰。
萬物各具一理
萬理同出一原
萬物皆有此理。
理皆同出一原
所居之位不同
則其理之用不一
如爲君須仁。
爲臣須敬。
爲子須孝。
爲父須慈。
物物各具此理。
物物各異其用。
然莫非理之流行也。
○問。
旣是一理
又謂五常
何也。
曰。
謂之一理亦可。
謂之五理亦可。
以一包之則一。
分之則五。
分爲五之序。
曰。
渾然不可分
○理是有條理
文路子。
文路子當從那裏去。
自家也從那裏去。
文路不從那裏去。
自家不從那裏去。
須尋文路子在何處
只挨着理了行。
○理如一把線相似
條理如這籃子相似
指其上行篾曰。
一條恁地去。
又別指一條曰。
一條恁地去。
又如竹木文理相似
直是一般理。
橫是一般理。
有心便存得許多理。
天下理至虛之中。
至實者存。
至無之中。
有至有者
存。
夫理者寓於至有之中。
不可目擊指數也。
然而天下之事。
不有理。
且臣之事君。
便有忠之理。
子之事父。
便有孝之理。
目之視。
便有明之理。
耳之聽。
便有聽之理。
貌之動。
便有恭之理。
言之發。
便有忠之理。
只是常常省察
則理不難知也。
天理渾然
然旣謂之理。
便是箇有條理名字
其中所謂仁義禮智四者。
合下便各有一箇道理
不相混雜
以其未發。
見端緖。
不可一理名。
是以謂之渾然
非是渾然裏面
都無分別
仁義禮智。
却是後來旋次生出四件
有形有狀之物也。
須知天理
只是仁義禮智之總名
仁義禮智。
便是天理件數
只是這箇理。
分做四段
又分做八段
細碎分將去。
○問。
理有能然。
必然
有當然。
有自然。
能然必然者。
在事先。
當然者。
就事直言其理。
自然則貫事理言之也。
曰。
此意甚備
蔡季通云。
理有流行
對待
先有流行
後有對待
曰。
難說有後有。
季通太極以爲道理皆然。
且執其說。
○易曰。
陰陽不測之謂神。
(繫辭○以下
論神)
 張子曰。
兩在不測
 問。
陰陽不測之謂神。
便是妙用處。
朱子曰。
便是包括
道理
橫渠說得極好
一故神。
橫渠親註曰。
兩在不測
只是一物
却周行事物之間。
所謂陰陽屈伸往來上下
以至行乎什百千萬之中。
無非一箇物事
所謂兩在不測
 又曰。
氣之精英者。
爲神。
木水火土非神。
所以爲金木水火土者是神。
在人則爲理
所以仁義禮智信者。
是也
 程子曰。
物形大小精粗不同
神則一而已
 又曰。
功用謂之鬼神
妙用謂之神。
(近思錄○以下
兼論鬼神。)
 朱子曰。
功用
言其氣也。
妙用
言其理也。
功用
精粗而言。
妙用
言其精者。
 勉齋黃氏曰。
合而言之。
鬼神則神在其中
析而言之。
鬼神者。
粗迹
神者。
妙用也。
伊川鬼神者。
造化之迹。
此以功用言也。
橫渠言鬼神者。
二氣良能
此合妙用而言也。
 問。
鬼神便只是此氣否。
朱子曰。
又是這氣裏面神靈相似
(語類)
 以二氣言。
則鬼者。
陰之靈也。
神者。
陽之靈也。
一氣言。
則至而伸者爲神。
反而歸者爲鬼。
其實一物而已
(中庸鬼神章註)
 問。
先生說鬼神自有界分
如何
朱子曰。
如日爲神。
夜爲
鬼。
生爲神。
死爲鬼。
豈不界分
(語類幷同)
 雨風露雷日月晝夜
鬼神之迹也。
此是白日公平正直鬼神
所謂嘯于樑。
觸于胷。
此則所謂不正邪暗。
或有或無。
或去或來。
或聚或散者。
又有所謂之而應。
之而獲。
此亦所謂鬼神同一理也。
世間萬事
皆此理。
精粗大小不同爾。
 問。
鬼神造化之迹。
朱子曰。
若論正理
則似樹上生花葉。
便是造化之迹。
如空忽然雷霆風雨
皆是也。
但人所常見
故不之怪。
忽聞鬼嘯鬼火之屬。
則便以爲怪。
不知此亦造化之迹。
不是正理
故爲怪異
朱子曰。
二氣之分卽一氣之運。
所謂一動一靜
互爲其根。
分陰分陽。
兩儀立焉者也。
在人者。
以分言之。
則精爲陰而氣爲陽。
故魄爲鬼而魂爲神。
以運言之。
則消爲陰。
息爲陽。
故伸爲神而歸爲鬼。
朱子曰。
氣之淸者爲氣
濁者爲質
知覺運動
陽之爲也。
形體陰之爲也。
氣曰魂。
體曰魄。
高誘淮南子註曰。
魂者陽之神。
魄者陰之神。
所謂神者。
以其主乎形氣也。
所以精氣聚也。
只有許多氣。
有箇盡時。
盡則魂氣歸于天。
形魄歸于地而死矣。
人將死時。
熱氣上出
所謂魂升也。
下體漸冷。
所謂魄降也。
所以有生必有死。
有始必有終也。
(語類以下
魂魄。)
 朱子曰。
陰陽之氣交合便成人。
便是魂。
便是魄。
到得將死。
熱氣上出
所謂魂升。
下體漸冷。
所謂魄降。
歸于天。
歸于地而人死矣。
(中庸或問小註。)
 朱子曰。
陽魂爲神。
陰魄爲鬼。
是以其在人也。
陰陽合則魄凝魂聚而有生
陰陽判則魂升爲神。
魄降爲鬼。
(中庸或問)
公元1086年
 問。
死者魂氣旣散。
而立主以主之。
亦須聚得些子氣在這裏否。
朱子曰。
古人自始死。
弔魂復魄
重設主。
便是常要接續些子精神這裏
有釁龜用牲血。
便是覺見那龜。
久後不靈了。
又用些子生氣接續他。
史記龜筮傳占
雞子就上面開卦。
便也是生氣去接他。
便是釁龜之意。
又曰。
古人立尸。
也是生人生氣去接他。
(大全)
朱子陳堯卿書曰。
鬼神之說甚精。
更宜玩索
使凡義理如此見得
有分別而無滯礙。
則理可竆矣。
但所云非實長存不滅之氣。
魄者。
須知未始長存耳。
○問。
魂魄如何陰陽
朱子曰。
魂如火。
如水
又曰。
魂屬木。
魄屬金。
所以三魂九魄
是金木之數也。
(語類幷同)
陰陽之始交。
天一生水
物生始化。
曰魄。
旣生魄
煖者爲魂。
先有魄而後有魂。
故魄常爲主爲幹。
又曰。
左傳說魄先
魂而有看來也。
是以賦形初言之。
必是先有體象。
方有陽氣來附也。
○魂是發揚出來底。
如氣之出入息。
魄是如水
人之視能明。
聽能聰。
心能強記底。
有這魄。
便有這神。
不是外面入來
魄是精。
魂是氣。
主靜
主動
○問。
先生嘗言體魄自是二物
然則魂氣亦爲兩物耶。
曰。
魂氣細推之。
亦有精粗
但其爲精粗也甚微。
非若體魄懸殊耳。
問以目言之。
則目之輪軆也。
睛之明魄也。
耳則如何
曰。
竅卽體也。
聰卽魄也。
又問月魄之魄。
豈只指其光而言之。
而其輪則體耶。
曰。
不可以體言。
只有魂魄耳。
月魄卽其全體
而光處乃其魂之發也。
朱子曰。
氣爲魂。
血爲魄。
(中庸或問小註)
朱子曰。
魄者。
形之神。
魂者。
氣之神。
魂魄形氣精英
謂之靈。
故張子曰。
二氣良能
二氣陰陽
良能是其靈處。
安卿問心精爽
是謂魂魄
曰。
只是此意。
(語類)
 北溪陳氏曰。
人之知覺屬魂。
形體屬魄。
陽爲魂。
陰爲魄。
魂者。
陽之靈而氣之英也。
魄者。
陰之靈而體之精也。
 雙峯饒氏曰。
魂者。
氣之靈。
魄者。
血之靈。
心是魂魄之合。
氣屬天。
血屬地。
心屬人。
人者。
天地之心。
心是血氣之主。
○問。
鬼神便是精神魂魄
如何
朱子曰。
然。
(語類以下
雜論精神魂魄
鬼神神氣。)
○問。
淸濁美惡
爲氣中陰陽之分。
陽淸陰濁
陽善陰惡
故其氣錯糅萬變
大要不過此四者。
但分數參不齊
遂有萬殊
曰。
陳了翁云。
天氣地質
前輩已有此說矣。
氣質實底
魂魄是半虛半實底
鬼神是虛分數多。
分數少底。
○神卽是妙處
衮在氣裏說。
只是氣。
然神又是氣之精妙處。
到得氣。
又是麁了
精又麁。
形又麁。
至於說魂說魄。
皆是說到麁處。
(幷語類)
程子曰。
神與氣。
未嘗相離
不以生存
不以死亡
(性理大全)
○邵子曰。
氣者。
神之宅。
體者。
氣之宅。
勉齋黃氏曰。
此身只是形氣神理
精於神。
神精於氣。
精於形。
形則一定
氣能呼吸
能冷煖。
神則有知覺。
運用
理則知覺運用許多道理
有形則斯有氣
有氣有神
有神有理
只是一物分出許多名字
知此則心性情之類。
可見矣。
(性理大全
○此統言形氣神理。)
命性
程子曰。
天所賦爲命
物所受爲性
程子曰。
天之賦與之謂命。
禀之在我之謂性。
見於事物之謂理。
理也性也命也三者。
未嘗有異。
 
問。
天與命。
性與理。
四者之別。
天則就其自然者言之。
命則就其流行而賦於物者言之。
性則就其全體萬物所得以爲生者言之。
理則就其事事物物各有其則者言之。
到今合而言之。
天卽理也。
命卽性也。
性卽理也。
如此
朱子曰。
然。
 朱子曰。
理者。
天之體。
命者。
理之用。
是人之所受。
情是性之用。
程子曰。
在天曰命。
在人曰性。
貴賤壽夭命也。
仁義亦命也。
○問。
命字有專以理言者。
專以氣言者
朱子曰。
也都相離不得
盖天非氣無以命於人。
人非氣無以受天所命。
○問。
天命性之命。
死生有命之命。
不同何也。
朱子曰。
死生有命之命。
是帶氣言之。
氣便有禀得多厚薄不同
天命性之命。
是純乎理言之。
然天所命。
畢竟不離乎氣。
中庸此句。
乃是理言之。
孟子謂性也有命焉。
此性兼氣稟食色言之。
命也有性焉。
此命是帶氣言之。
性善又是超出氣說。
孟子性善
言必稱堯舜
(孟子)
 朱子曰。
性者。
人所禀於天以生之理也。
渾然至善
未嘗有惡。
人與堯舜初無少異。
衆人汩於私欲而失之。
舜則無私欲之蔽。
而能充其性爾。
 程子曰。
性則理也。
天下之理。
其所自。
未有不善
喜怒哀樂未發。
何嘗不善
發而中節
卽無往而不善
發不中節
然後不善
故凡言善惡
皆先善而後惡。
○子曰。
性相近也。
相遠也。
(論語)
 朱子曰。
所謂性。
氣質言者也。
氣質之性。
固有美惡不同矣。
然以其初而言。
則皆不甚相遠也。
但習於善則善。
習於惡則惡。
於是相遠耳。
 程子曰。
言氣質之性。
非言性之本也。
若言其本。
則性卽是理。
無不善。
孟子之言性善是也
何相近之有哉。
朱子曰。
天地之性。
有氣質之性。
天地之性。
太極本然之妙。
萬殊一本也。
氣質之性。
二氣交運而生。
一本萬殊也。
(性理大全)
○張子曰。
而後有氣質之性。
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
氣質之性。
君子不惟焉者。
(近思錄)
朱子曰。
性也只是一般天之所命。
何嘗有異。
緣氣不同
便有不相似處。
孔子謂之相近
孟子恐人謂性元來相似
遂於氣質內。
挑出天之所命者。
與人道性無有不善
子思所謂天命之謂性也。
(語類下同)
○問。
無不善則胡爲有淸濁之殊。
朱子曰。
才說
氣。
便自有寒有熱有香有臭。
○問。
天地之性旣善。
則氣禀之性如何不善
朱子曰。
理固無不善。
賦於氣質
便有淸濁偏正剛柔緩急不同
盖氣強而理弱。
管攝不得
父子只是一氣
乃父所生
父賢而子不肖
父也管他不得
程子曰。
論性不論氣。
不備
論氣不論性。
不明
二之則不是。
(近思錄)
 朱子曰。
本然之性。
只是至善
然不氣質論之。
則莫知其有昏明開塞剛柔強弱
故有所不備。
徒論氣質之性。
而不自本原言之。
則雖知有昏明開塞剛柔強弱不同
而不知至善之原。
未嘗有異。
故有所不明。
須是兩邊說理
方明備。
朱子曰。
孟子言性。
說得本然底。
論才亦然
○問。
孟子言性。
伊川如何
朱子曰。
不同
孟子是剔出而言性之本。
伊川是兼氣質而言。
要之不可離也。
某於太極解。
亦云。
所謂太極者。
不離陰陽爲言
不雜陰陽爲言
朱子曰。
氣質之說。
起於程張。
有功聖門
有補於後學
前此未曾有人說到此。
孟子性善
說得本原下面
不曾說得氣質之性所以亦費分疏
荀子只見得不
好底。
揚子又見得半上半下底。
韓子所言却說得稍近。
惜其言之不盡
得一箇氣字。
使程張之說早出。
則這言性不同者。
冰釋矣。
朱子曰。
氣質所拘。
只通得一路極多樣
或厚於此而薄於彼。
或通於彼而塞於此
有人能盡通天下利害。
不識義利。
工於百工技藝
不解讀書
如虎豹只知父子
蜂蟻只知君臣
惟人亦然
或知孝於親而薄於他人
明皇友愛諸弟
長枕大被
終身不變
然而爲君則殺其臣。
爲父則殺其子。
爲夫則殺其妻。
便是有所通有所蔽。
是他性中只通得一路。
故於他處皆礙也。
氣稟也。
利害昏了。
孟子曰。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幾希
庶民去之。
君子存之。
(孟子以下論人物之性)
 朱子曰。
人物之生。
得天地之理以爲性。
得天地之氣以爲形。
不同者。
獨人於其間得形氣之正。
能有以全其性。
爲少異耳。
(本註)
 朱子曰。
孟子言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幾希
不知人何故禽獸異。
又言犬之性。
猶牛之性。
牛之性猶人之性與。
不知人何故與牛犬異。
兩處似欠。
中間一轉語
須着說是形氣不同
故性亦少異始得。
孟子見得人性同處
分曉直截
却於這些子未甚察。
(語類)
 
朱子曰。
人與物。
謂之理同則可。
謂之性同則不可。
又曰。
性最難說。
要說同亦得。
要說異亦得。
朱子嚴時亨書曰。
生之謂性一章
論人物性之異。
固由氣禀不同
但究其所以然者。
却是因其氣禀不同
而所賦之理。
固亦有異。
所以孟子分別犬之性牛之性人之性有不同者。
未嘗言犬之氣牛之氣人之氣不同也。
程先生有隙中日光之論。
最爲親切
更須詳味於同中識其所異。
中見其所同。
然後聖賢之言。
通貫反覆
不相礙。
若只據一偏說道理。
互相逃閃
終身間隔
無復會通之時矣。
○問。
性爲萬物一原
朱子曰。
所謂性者。
人物之所同得。
非惟己有是而人亦有是。
非惟人有是。
而物亦有是。
朱子曰。
人物之性。
本無不同
氣稟則不能無異。
程子所謂率性之謂道。
兼人物而言。
又云。
不獨人爾。
萬物皆然者。
性之同然者而言也。
所謂人受天地正氣
萬物不同
又云。
只是不能推。
人則能推之者
氣禀之異爲言也。
○問。
呂與叔云。
性一也。
形之分。
剛柔昏明者。
非性也。
三人焉。
一目而別乎色。
一居密室
一居帷箔之下。
一居廣庭之中。
三人所見昏明各異。
豈目不同乎。
隨其
所居
蔽有厚薄爾。
竊謂此言分得性氣甚明。
若移此語。
以喩人物之性。
亦好。
朱子曰。
亦善。
程子曰。
凡有血氣之類。
皆具五常
但不知充而已
朱子徐子融書曰。
天之生物
其理固無差別
人物所稟。
形氣不同
故其心暗之殊。
而性有全不全之異耳。
所謂仁則是性中四德之首。
非在性外別爲一物而與性幷行也。
然惟人心至靈
故能全此四德而發爲四端
物則氣徧駁而心昏蔽固。
所不能全矣。
然其父子相親
君臣之相統。
間亦有僅存不昧者。
然欲其克己復禮以爲仁。
善善惡惡以爲義。
則有所不能矣。
然不可謂無是性矣。
生物之無知覺者。
則又其形氣
偏中之偏者。
故理之在是物者。
亦隨其形氣
自爲一物之理。
若不復可論仁義禮智之彷彿
然亦不可謂無是性也。
又謂枯槁之物。
只有氣質之性。
無本然之性。
此語尤可笑
若果如此
則是物只有一性
而人却有兩性矣。
此語非常醜差
盖由不知氣質之性。
只是此性墮在氣質之中。
故隨氣質自爲一性
正周子所謂各一其性者。
向使無本然之性。
則此氣質之性。
又從何處得來耶。
(大全)
心性情意
朱子曰。
草木之生。
自有箇神。
他自不能生。
在人則心。
便是
所謂形旣生矣。
神發知矣。
是也
(語類)
○心者。
人之神明
所以衆理而應萬事者也。
(孟子盡心集註。)
○心者。
氣之精英
(五子近思錄)
○性是理。
心是包含該載
敷施發用底。
又曰。
便是心之所有之理。
便是理之所會之地。
(語類幷同。)
○性是未動。
情是已動。
心包得已動未動。
盖心之未動則爲性
已動則爲情
所謂性情者也。
○性是心之道理
心是主宰於身者。
四端便是情。
是心之發見處。
四者之萌。
皆出於心。
而其所以然者。
是此性之所在也。
○性猶太極也。
心猶陰陽也。
太極只在陰陽之中。
非能離陰陽也。
太極自是太極
陰陽自是陰陽
惟性與心亦然
一而二二而一。
○問。
心性情之辨。
朱子曰。
程子云。
譬如穀種。
其中具生之理是性。
陽氣發生處是情。
推而論之。
物物皆然。
朱子潘謙之書曰。
只是理。
情是流出運用處。
心之知覺
所以具此理而行此情者也。
以智言之。
所以是非之理。
則智也性也。
所以是非是非之者
情也。
具此理而覺其爲是非者。
心也。
處分別。
只是毫釐之間。
精而察之。
乃可見耳。
(大全)
朱子曰。
性對情言。
心對性情言。
如此是性。
動處是情。
主宰是心。
大抵心與性。
似一而二。
似二而一。
此處最當體認
(語類幷同)
○問。
心性情仁。
朱子曰。
無不善。
心所爲情
或有不善
不善非是心亦不得
却是心之本體
本無不善
其流爲不善者。
情之遷於物而然也。
性是理之總名
仁義禮智。
皆性中一理之名。
惻隱羞惡辭讓是非
是情之所發之名。
此情之出於性而善者也。
端所發甚微。
從此心出。
故曰心統性情者也。
不是別有一物在心裏。
心具此性情
心失其主。
却有時不善
如我欲仁斯仁至。
我欲不仁
斯失其仁矣。
朱子曰。
孟子惻隱之心。
仁之端也。
仁。
性也。
惻隱
情也。
此是情上見得心。
又曰。
仁義禮智根于心。
此是性上見得
蓋心便得那性情
性是體。
是用
心字一箇字母
性情字皆從心
朱子曰。
心統性情
只就渾淪一物之中。
指其已發未發而爲言耳。
非是一箇地頭
心是一箇地頭
情又是一箇地頭
如此懸隔也。
朱子曰。
性是太極渾然之體。
不可名字言
其中含具萬理而綱理大者有四
故命之曰仁義禮智。
(答陳器之
書○以下
論仁義禮智。)
朱子曰。
仁則是箇溫和慈愛道理
義則是箇斷制裁割道理
禮則是箇恭敬撙節道理
智則是箇分別是非道理
(玉山講義)
朱子曰。
生底意思是仁。
殺底意思是義。
發見會通是禮。
收藏不測是智。
(性理大全幷同)
○仁與義柔軟底。
禮智是堅實底。
仁義是頭。
禮智是尾。
一似春秋夏冬相似
仁義(一作仁禮)是陽底一截
禮智(一作義智)是陰底一截
仁禮屬陽屬健。
義智屬陰屬順。
問義則截然定分
收斂意思
自是屬陰順。
不知智如何解。
曰。
智更是截然
更是收斂
知得知得非。
知得便了
更無作用
不似仁義禮三者有作用
只是知得了。
便交付惻隱羞惡辭遜三者。
那箇收斂得夬。
仁義禮智。
便是元亨利貞
不曾發生
得到
無緣得長
秋冬亦無可收藏
○問。
仁是天地生氣
義禮智又於其中分別
然其初只是生氣
故爲全體
曰。
然。
肅殺之氣。
只是生氣
曰。
不是
二物只是斂些。
春夏秋冬
只是一氣
仁義禮智。
性之大目
皆是形而上者。
豈可分也。
○問。
得之最先
言仁
具義禮
曰。
先有是生理
三者由此推之。
○仁與包得。
義與禮包不得
○仁所以包三者。
盖義禮
皆是流動底物
所以從仁漸漸推出
仁智元貞
始終之事。
兩頭却重如坎與震。
是始萬物萬物處。
艮則是中間接續處。
亦可以包四者。
仁義對立而成兩。
然仁實貫通乎四者之中。
偏言一事
專言則包四者。
仁者
仁之本體
禮者。
仁之節文
義者仁之斷制
智者
仁之分別
春夏秋冬不同
同出
之生也。
之長也。
之成也。
之藏也。
仁爲四端之首。
則能成始成終
元氣四德之長。
然元不生於元。
而生於貞。
盖由天地之化。
翕聚則不發散
固然也。
仁智交際之間。
萬化機軸
此理循環不竆
脗合無間
程子所謂動靜無端
陰陽無始者。
此也。
(答陳器之書)
禮記曰。
人生而靜
天之性也。
感於物而動。
性之欲也。
至知然後好惡形焉。
何謂人情
喜怒哀懼愛惡七者
不學而能。
(樂記禮運○以下
七情四端。)
 朱子曰。
伊川云天儲精
得五行之秀者爲人
其本也
而靜
(眞指本軆而言靜。
但言其未感乎物。
下文所謂未發。
卽靜之謂也。
所謂五性
卽眞之謂也。
)其未發也。
五性具焉。
曰。
仁義禮智信。
形旣生矣。
外物觸其形而動於中矣。
其中動而七情出焉。
曰。
喜怒哀懼愛惡欲。
情旣熾而益蕩。
其性鑿矣。
詳味此數語。
與樂記之說。
指意不殊
所謂靜者
亦指未感時言耳。
當此之時。
心之所存
渾是天理
未有人欲之僞。
故曰天之性及其感物而動。
是非眞妄。
自此分矣。
然非性則亦無自而發。
故曰性之欲動字。
中庸發字無異
凡是非眞妄。
特决於有節無節
中節不中節之間耳。
子思曰。
喜怒哀樂之未發。
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
謂之
(中庸)
 朱子曰。
喜怒哀樂
情也。
其未發則性也。
發皆中節
情之正也。
(本註)
 又曰。
喜怒哀樂之未發。
只是這心未發。
孟子曰。
惻隱之心。
仁之端也。
羞惡之心。
義之端也。
辭讓之心。
禮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孟子)
 朱子曰。
惻隱羞惡辭讓是非
情也。
仁義禮智。
性也。
心統性情者也。
○問。
七情分配四端
朱子曰。
喜怒愛惡
仁義
哀懼主禮。
欲屬水。
則是智。
且麁恁是說。
但也難分。
又曰。
七情
不可分
四端
七情自於四端橫貫過了。
(語類下同)
朱子曰。
四端是理之發。
七情是氣之發。
○問。
孟子若乃其情則可以爲善
周子有五性感動善惡分。
是又以善惡於動處幷言之。
孟子就其情之未發。
而周子就其情之已發者言之乎。
朱子曰。
未必能善也。
然而本則可以爲善不可爲惡。
唯反其情。
故爲惡耳。
孟子指其正者而言也。
子兼其正與反者而言也。
莊子遁天倍情之語。
亦此意也。
○李夢先。
情意之別。
朱子曰。
情是會做底。
意是百般計較做底。
意因有是情而後用。
(語類下同
以下
情意。)
○又曰。
性是不動。
情是動處。
意則有主向。
好惡是情。
好好惡惡臭。
便是意。
○問。
意是心之運用處。
是發處。
朱子曰。
運用是發了。
問。
情亦是發處。
何以別。
曰。
情是性之發。
情是發出恁地
意是主張恁地
如愛那物是情。
所以去愛那物是意。
情如舟車
意如人去。
使那舟車一般
 北溪陳氏曰。
情者。
性之動。
意者
心之發。
情是就心裏面。
自然發動
改頭換面出來底。
正與性相對。
意是心上發起一念
思量運用恁地底。
朱子曰。
志是心之所之
一直去底。
意是那志底腳
凡營
謀度往來皆意也。
問。
比意如何
曰。
情又是意底骨子
志與意都屬情
情字較大
(以下志意)
○問意志
朱子曰。
橫渠云。
意志兩字言。
志公而意私。
志剛而意柔。
志陽而意陰。
又曰。
志是公然主張
做事底。
意是私地潛行間發處。
志如伐意如侵。
趙致道謂心爲太極
林正卿謂心具太極
致道以爲問。
朱子曰。
這般處極細難說
看來心有動靜
其體則謂之易。
理則謂之道。
其用則謂之神。
賀孫問。
其軆則謂之易。
體是如何
曰。
不是體用之體。
恰似說體質之體。
猶云其質。
則謂之易。
卽是性。
這般所在當活看。
如心字。
各有地頭說。
如孟子云
仁。
人心也。
便是人心
這說心是合理說。
如說顔子
其心三月不違仁。
是心爲主不違乎理。
就地頭看始得。
(語類
幷同
以下
專論心軆。)
林德久問。
人賦氣成形之後
便有知覺
所知覺者。
自何而發端
朱子曰。
知覺正是氣之虛靈處。
○問。
知覺是心之靈固如此
抑氣之爲耶。
朱子曰。
不專是氣。
是先有知覺之理。
理未知覺。
就成形。
理與氣合
便能知覺
譬如燭火
得這脂膏
便有許多光燄。
問。
心之發是氣否。
曰。
只是知覺
○所覺者。
心之理也。
能覺者。
氣之靈也。
○問。
人心形而上如何
曰。
肝肺五臟之心。
却是實有一物
今學者所論操捨存亡之心。
自是神明不測
五臟之心受病
則可用藥補之
這箇心則非菖蒲茯苓所可補也。
問。
如此則心之理。
乃是形而上否。
曰。
心比性則微有迹。
比氣則自然又靈。
心字一言以蔽之曰生而已
天地大德曰生。
人受天地之氣而生。
故此心必仁。
仁則生矣。
○問。
有善惡否。
程子曰。
在天爲命
在義爲理
人爲性。
主於身爲心。
其實一也。
心本發於思慮
有善不善
若旣發則可謂之情。
不可謂之心。
譬如水至於流而爲派。
或行於東。
或行於西。
却謂之流也。
(性理大全)
○問。
胡五峯云。
人有不仁
無不仁。
先生以爲下旬有病。
莫是五峯
不曾分別得體與發處言之否。
朱子曰。
只爲他說得不備
若云人有不仁
無不仁。
心有不仁
心之本體無不仁。
則意方足耳。
明德
朱子曰。
明德是我得之於天。
方寸光明底物事。
統而言之。
仁義禮智。
以其發見而言之。
惻隱羞惡之類。
其實用言之。
事親從兄是也
(語類)
○問。
明德是心是性。
朱子曰。
心與性。
自有分別
靈底是心。
實底是性。
便是那理。
便是盛貯
該載敷施
發用底。
心屬火。
緣他是箇光明發動底物
所以具得許多道理
如向父母
則有那孝出來
向君則有那忠出來
便是性。
知道事親要孝。
事君要忠。
便是心。
張子曰。
心統性情
此說最精密
(大學小註。)
○問。
明德合是性合是心。
朱子曰。
性却實。
感應虛明言之。
則心之意亦多。
(語類幷同。)
或問所謂仁義禮智是性。
明德是主於心而言。
朱子曰。
這箇道理在心裏。
光明照徹
一毫不明
明德者。
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
以具衆理而應萬事者也。
禪家則但以虛靈不昧爲性
無以衆理以下之事。
虛靈不昧
便是心。
理具足於中。
少欠闕。
便是性。
隨感而動。
便是情。
(大學小註)
○如孩提之童。
無不知愛其親。
及其長也。
無不知敬其兄。
良心也。
良心便是明德
(語類)
人心道心
帝曰。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
(虞書大禹謨)
 朱子曰。
人自有人心道心
一箇生於血氣
一箇於義理。
飢寒痛痒
人心也。
惻隱羞惡是非辭遜
此道心也。
 
○又曰。
此心之靈。
覺於理者。
道心也。
覺於欲者。
人心也。
(幷語類)○又曰。
心之虛靈知覺
而已矣。
以爲有人道心之異者。
則以其或生於形氣之私。
或原於性命之正。
所以知覺不同
是以危殆不安
微妙而難見耳。
然人莫不有是形。
故雖上智
不能無人心。
亦莫不有是性。
故雖下愚
不能無道心。
二者雜於方寸之間。
不知所以治之。
則危者愈危。
微者愈微。
天理之公。
無以夫人欲之私矣。
精則察夫二者之間而不雜也。
一則守其本心之正而不離也。
從事於斯
少間斷。
必使道心
常爲一身之主。
人心聽命焉。
則危者安。
微者著。
而動靜云爲。
自無過不及之差矣。
(中庸序)
 朱子曰。
人心者。
氣血和合做成。
嗜欲之類。
從此出故危。
道心本來稟受得仁義禮智之心。
聖人以此二者對待而言。
正欲其察之精而守之一也。
察之精則兩箇界限分明
(語類幷同)
 問。
先生人心形氣之私。
形氣則是口耳鼻目四肢之屬。
曰固是。
如此未可便謂之私。
曰。
但此數件物事。
自家體段上。
便是私有底物
不比道便公共
上面
便有箇私底根本
且如危。
未便不好
只是有箇不好根本
 
人心易得走從惡處去。
所以下箇危字。
若全不好
則是都倒了何止於危。
 鄭子上書。
來問人心道心
朱子曰。
旣是人心如此不好
則須絶滅此身而後
道心始明。
且舜何不說道心。
後說人心
鄭子上之言。
都是但於道心下。
一向說是空虛無有之物。
將流爲釋老之學。
然則釋迦
空虛之魁。
能不欲食乎。
能不欲衣乎。
能令無生人之欲乎。
雖欲滅之。
終不可得而滅之也。
 問。
聖人亦有人心
不知亦危否。
曰。
聖人全是道心主宰
故其人心自是不危。
只是人心也危。
故曰惟聖罔念作狂。
 以道心爲主
人心亦化而爲道心矣。
鄕黨所謂飮食衣服
本然人心之發。
然在聖人分上
則渾是道心也。
朱子曰。
季通云。
形氣亦皆有善。
不知形氣有善
皆由道心出。
道心形氣善。
不由道心
一付於形氣
則爲惡。
形氣猶船也。
道心猶柂也。
船無柂縱之行。
有時入於波濤
有時入於安流
不可一定
惟有一柂以運之。
則雖入波濤無害
 飢欲食。
渴欲飮者。
人心也。
飮食之正者。
道心也。
又曰。
人心而收之則是道心
道心而放之。
便是人心
 
朱子陳同甫書曰。
夫人自有生而梏於形體之私。
則不能無人心矣。
必得天地之正。
則又不能無道心矣。
日用之間。
二者並行
迭爲勝負
一身是非得失
天下治亂安危
不係焉。
是以欲其擇之精。
不使人心
得以雜乎道心
欲其守之一。
不使天理得以流於人欲
則凡其所行
一事不得其中
而於天下國家
無所處而不當
夫豈任人心之自危而以有時而泯者爲當然。
任道心之自微而幸其須臾不常也哉
(大全)
 自誠之動而之善。
則如木之自本而幹。
自幹而枝。
下相達。
道心發見
天理之流
此心之本主誠之正宗也。
其或旁榮側秀
寄生疣贅者。
此雖亦誠之動。
人心發見
私欲之流
所謂惡也。
非心固有
客寓也。
誠之正宗
庶孼也。
苟辨不早
擇之不精
則客或乘主。
孽或代宗矣。
學者能於萌動幾微之間。
而察其所發之向背
則凡其直出者爲天理
旁出爲人慾。
直出者爲善
旁出者爲惡。
直出者固有
旁出橫生
直出者有本。
旁出無源
直出者順。
旁出者逆。
直出者正。
旁出者邪。
而吾於直出者利導之。
旁出遏絶之。
功力旣至
則此心之發。
自然出於一途。
保有天命矣。
曰。
說得之。
(通書註。
善惡圖論說。)
忠恕
子曰。
忠恕違道不遠。
施諸己而不願。
亦勿施於人。
(中庸)
 朱子曰。
盡己之心謂忠。
推己及人爲恕。
(本註)
 朱子曰。
忠者。
盡己之心。
無所僞妄
只是盡自家之心。
不要一毫不盡
須是十分盡得。
方始是盡。
七分盡得。
三分未盡。
也是不忠。
恕者推己及物
得所欲。
知得我是要恁地
想人亦要恁地
而今不可不敎他恁地
三反五折
便是推己及物
(語類幷同)
 問。
只是恕。
如何作忠恕說。
曰。
忠恕兩箇離不得
方忠未見得恕。
及至恕時。
忠行乎其間
施諸己而不願。
亦勿施於人。
非忠者。
不能也。
 忠因恕見。
由忠出。
 忠只是一箇忠。
做出百千萬箇恕來。
 忠恕只是體用
便是一箇物事
形影要除一箇
不得
 忠是本根
恕是枝葉
非是別有枝葉
乃是本根中。
發出枝葉
枝葉卽是本根
 忠恕
猶曰中庸
不可偏擧
 人謂盡己之謂忠。
盡物之謂恕。
盡己之謂忠固是。
盡物
之謂恕則未盡。
推己之謂恕。
盡物之謂信。
 忠者。
天下大公之道。
所以行之也。
 維天之命於穆不已
不其忠乎
天地變化
草木蕃殖
不其恕乎。
 忠恕兩字
聖人聖人之用。
在學者有學者之用。
又曰。
聖人身上說。
忠者天之天
恕者天之人。
就學身上說。
忠者人之天。
恕者人之人。
要之只是箇小德川流。
大德敦化意思
 問。
程子如心爲恕。
如心之義。
如何
曰。
萬物之心。
便如天地之心。
天下之心。
便如聖人之心。
天地之生萬物
一箇裏面
便有一箇天地之心。
聖人天下一箇裏面便有一箇聖人之心。
聖人之心。
自然無所不到
便是乾道變化
正性命。
聖人忠恕也。
如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便是推己之心。
求到那物上。
賢者之忠恕也。
又曰。
只是推得去。
推不去底人。
只要理會自己
不管別人
別人底事
便說不管我事。
如此人。
便爲州爲縣。
亦只理會自己
百姓盡不管他
直是推不去。
又問恕字恁地闊。
曰。
所以一言可以終身之者其恕乎。
 問。
孔子言恕必兼忠。
如何子貢只言恕。
不得忠時不成恕。
說恕時忠在裏面。
子思曰。
誠者。
物之終始
不誠無物
故君子誠之爲貴。
(中庸)
 朱子曰。
天下之物。
實理所爲
必得是理。
然後有是物。
所得之理旣盡。
則是物亦盡而無有矣。
故人之心。
一有不實
則雖有所爲
如無有。
君子以誠爲貴也。
(本註)
或問誠之爲義。
其詳可得而聞乎。
朱子曰。
難言也。
姑以其名義言之。
眞實無妄之云也。
事理之得此名。
則亦隨其所指之大小
而皆有取乎眞實無妄之意耳。
盖以自然理言之。
則天地之間。
天理至實無妄
天理誠之名。
所謂天之道。
鬼神之德。
是也
德言之。
有生之類。
聖人之心。
至實無妄
聖人誠之名。
所謂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者。
是也
至於隨事而言。
一念之實。
也。
一言之實。
也。
一行之實。
也。
是其大小雖有不同
然其義之所歸
未始不在於實也。
曰。
然則天理聖人所以若是其實者。
何也。
曰。
一則純。
二則雜。
則誠
雜則妄。
常物大情也。
夫天之所以爲天也。
冲漠無眹
萬物兼該
無所不具
然其爲體則一而已矣。
未始有物而雜之也。
是以無聲無臭無思無爲
一元之氣。
春秋冬夏晝夜昏明
百千萬年。
未嘗一息之謬。
天下之物。
洪纖巨細
飛潛動植
莫不各得其性命之正以生。
未嘗一毫之差。
天理所以爲實而不妄者也。
若夫人物之生。
性命之正。
固亦莫非天理之實。
但以氣質之偏。
鼻耳四肢之好。
得以蔽之
私欲生焉。
是以當其惻隱之發而忮害雜之。
所以仁者
不實矣。
當其羞惡之發而貪昧雜之。
所以爲義者。
不實矣。
常人之心。
所以雖欲勉於爲善
內外隱顯
不免二致
甚至於詐僞欺妄而卒墮於小人之歸。
則以其二者雜之故也。
聖人氣質淸純
渾然天理
初無人慾之私以病之。
是以仁則表裏皆仁而無一毫不仁
義則表裏皆義。
而無一毫不義
其爲德也固擧天下之善。
而無一事之或遺。
而其爲善也。
極天下之實。
而無一毫不備
其所以不勉不思。
從容中道
動容周旋
不中禮也。
曰。
然則常人
未免私欲
無以實其德者。
奈何
曰。
聖人固已言之。
亦曰。
擇善固執之耳。
夫於天下之事。
皆有以知其如爲善
不能不爲。
其如是爲惡而不能不去。
則其爲善去惡之心。
固已篤矣。
於是而又加以固執之功。
雖其不睹不聞之間。
亦必戒謹恐懼不敢懈。
則凡所謂私欲者。
出而無所施於外。
入而無所藏於中。
自將消磨泯滅
不得以爲吾之病。
而吾之德。
何患不實哉。
是則所謂之者也。
曰。
然則大學小人陰惡陽善。
以誠於中者目之。
何也。
曰。
若是者。
自其天理大體觀之。
則其爲善虛矣。
自其人欲私分觀之。
則其爲惡也何實如之。
而安得不謂哉。
但非天理眞實無妄本然
則其適所以虛其本然之善。
而反爲不耳。
(誠說)
子思曰。
天下至誠
爲能經綸天下大經
天下大本
天地化育
夫焉有所倚。
(中庸)
 朱子曰。
大經者。
五品人倫
大本者。
性之全體也。
聖人之德。
無妄
故於人倫
各盡其當然之實。
而皆可以天下後世法。
所謂經綸之也。
其於所性之全體
一毫人欲之僞以雜之。
天下
千變萬化
皆由此出。
所謂立之也。
其於天地化育
則亦其極無妄者。
默契焉。
非但聞見之知而已
此皆至誠無妄自然功用
豈有倚着於物而後能哉。
(本註)
肫肫其仁。
淵淵其淵。
浩浩其天。
 肫肫
懇至貌。
經綸言之也。
淵淵
靜深貌。
以立本而言也。
浩浩
廣大貌。
知化而言也。
其淵其天。
非特之而已。
天地
朱子曰。
天地初間
只是陰陽之氣。
一箇氣運行。
磨來磨
去。
磨得急了。
便拶許多渣滓
裏面無處出。
便結成箇地在中央。
氣之淸者。
便爲天爲日月星辰
只在外。
常周環運轉。
地便只在中央不動。
不是在下
(語類幷同)
天運不息
晝夜輥轉。
故地在中間。
使天有一息之停。
則地須陷下。
天運轉之急。
凝結許多渣滓在中間。
地者氣之渣滓也。
所以輕淸者爲天。
重濁爲地
○問。
有形質否。
曰。
只是旋風
下輭上堅。
道家謂之剛風
人常說天九重
九處爲號非也。
只是旋有九耳。
下面氣較濁而暗。
上面高處
至淸至明耳。
天地始初混淪未分時。
只有水火二者。
水之滓却便成地。
登高而望羣山
皆爲波浪之狀。
便是水泛如此
只不知因甚麽時凝了。
初間極輭。
後來方凝得硬。
問想得如潮水湧起沙相似
曰。
然。
水之極濁。
便成地。
火之極淸。
便成風霆雷電日星之屬。
○問。
開闢以來
至今萬年
不知已前如何
曰。
已前亦須如此。
一番明白來。
又問天地會壞否。
曰。
不會壞。
只是相將無道極了。
便一齊打合
混沌一番
人物都盡。
重新起。
又問。
第一箇人時。
如何
曰。
氣化
二五之精。
合而成形
釋家謂之化生
如今物之化生甚多
如虱然。
列子曰。
積氣
日月星宿
積氣中之有光耀者。
此言
得之
或問天地壞也不壞。
曰旣有形氣。
如何得不壞。
但一壞了。
便有一箇生得來。
○方渾淪未判。
陰陽之氣。
混合幽暗
及其旣分。
中間放得寬闊光朗。
兩儀始立
邵康節以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爲一元
則是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之前
又是一箇大闔闢
以上亦復如此
直是動靜無端
陰陽無始
小者大之影。
晝夜可見
○天包乎地。
天之氣又行乎地之中。
故橫渠云地對天不過
康節言天依形
地附氣。
所以重複而言不出此意者。
惟恐人於天地之外。
別尋去處故也。
天理無外
所以形有涯而其氣無涯也。
爲其氣極緊。
故能扛得地住。
不然則墜矣。
氣外更須有軀殼甚厚。
所以固此氣也。
若夫地動
只是一處動。
動亦不至遠也。
天明日月不明
無明
夜半黑窣窣地。
天之正色
○問。
康節六合之外。
無外否。
曰。
無內外。
六合之形。
須有內外
日從東畔升。
西畔沉。
明日又從東畔升。
上面許多
下面亦許多。
豈不六合之內。
曆家筭氣。
筭得日月星辰運行處。
上去筭不得
安得是無內外。
天地形而下者。
乾坤形而上者。
天地乾坤之形殼。
乾坤
天地性情
○問。
天地之心。
亦靈否。
只是漠然無爲
曰。
天地之心。
不可道是不靈
不如恁地思慮
伊川曰。
天地無心成化
聖人有心無爲
○問。
天地之心。
天地之理。
理是道理
心是主宰之意否。
曰。
心固是主宰之意。
所謂主宰者。
卽是理也。
不是心外。
別有箇理。
理外別有箇心。
又問此心字。
與帝字相似否。
曰。
人字似天字
心字似帝字。
道夫向者
先生思量
天地有心無心
近思之。
竊謂天地無心
便是天地之心。
若使有心
有思慮。
營爲
天地曷嘗有思慮來。
其所四時百物生者。
盖以其合當如此
不待思惟
所以天地之道。
曰。
如此則易所謂復其天地之心。
正大天地之情可見如何
公所說。
說得無心處爾。
若果無心
則須牛生出馬。
桃樹上李花
他又却自定
程子曰。
主宰謂之帝。
性情謂之乾。
他這名義自定
便是他箇主宰處。
所以天地生物爲心。
問。
程子天地無心成化
聖人有心無爲
曰。
這是說天無心處。
且如四時百物生。
天地何所容心
至於聖人
順理而已
復何爲哉。
所以明道云天地之常。
以其心普萬物無心
聖人之常。
以其情順萬事
無情
說得最好
問。
普物莫是以心。
周徧無私否。
曰。
天地以此普及萬物
得之
爲人之心。
得之
遂爲物之心。
草木禽獸接。
遂爲草木禽獸之心。
只是一箇天地之心爾。
須要知得有心處。
又要見得無心處。
只恁說不得
○問。
上帝降衷于民。
天將大任於人。
天佑民作之君。
天生物。
因其才而篤。
作善百祥
不善百殃
天將非常之禍於此世。
必預出非常之人以擬之。
凡此等類
蒼蒼在上者。
眞有主宰如是耶。
抑天無心
只是推原其理如此
曰。
三段一意
這箇只是如此
氣運從來一盛了又一衰。
一衰了又一盛。
只管恁地循環去。
無有衰而不盛者。
所以非常之禍於世。
定是生出非常之人。
邵堯夫經世吟云
羲軒堯舜
湯武桓文
皇王帝覇。
父子君臣
四者之道。
限于秦。
降及兩漢
又歷三分
東西俶擾
南北紛紜
五胡十姓
天紀幾棼。
非唐不濟
非宋不存
千世萬世
中原有人
一治必又一亂。
一亂必又一治。
夷狄只是夷狄
須是還他中原
蒼蒼之謂天。
運轉周流不已
便是那箇
而今說天有箇人在那裏
批判罪惡
不可說道全無主之者
不可這裏要人見得
○問。
天地未判時。
下面許多都已有否。
曰。
只是都有此理。
天地生物
千萬古今
不離許多物。
○萬物生長
天地無心時。
枯槁欲生。
天地有心時。
○地却是空闕處。
天却四方上下
周匝無空闕。
逼塞充滿皆是天。
地之四方底下
却靠着那天。
包地
其氣無不通。
恁地看來
只是天了。
氣却從地中逬出。
又見地廣處。
季通云。
地上便是天。
天文
半邊在上面。
半邊在下面。
○有一常見不隱者。
爲天之盖。
有一常隱不見者。
爲天之底。
如何見得天有三百六十度。
甚麽人去量來。
只是天行得過處爲度。
天之過處
便是日之退處
日月會爲辰。
○天左旋一晝一夜
行一周而又過了一度
以其行過處一日作一度。
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
方是一周
只將南北表看。
今日恁時看時。
有甚星在表邊。
明日恁時看。
這星又差遠。
或別一星了。
素問中說黃帝曰。
有憑乎。
岐伯曰。
大氣乘之。
是說那氣浮得那地起來
這也說得好。
○易曰。
大哉乾元
萬物資始
統天
(乾卦彖辭)
 
程子曰。
乾天也。
天者。
乾之形軆
乾者。
天之性情
乾健也。
健而無息之謂乾。
夫天專言之。
則道也。
天且弗違。
是也
分而言之。
則以形體謂之天。
主宰謂之帝。
功用謂之鬼神
妙用謂之神。
性情謂之乾。
四德之元。
五常之仁。
偏言一事
專言則包四者。
至哉坤元
萬物資生
乃順承天
(坤卦彖辭)
 朱子曰。
坤者。
順而有常之謂。
始者氣之始。
生者形之始。
承天施。
地之道也。
又曰。
乾知大始
作成物。
(繫辭)
 朱子曰。
知猶主也。
乾主姑物。
而坤作成之。
大抵陽先陰後
陽施陰受
陽之輕淸未形
而陰之重濁有跡也。
又曰。
地道無成而代有終
(坤卦文言)
○張子曰。
乾稱父坤稱母。
予玆藐焉。
混然中處
天地之塞吾其體。
天地帥吾其性。
民吾同胞
吾與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
大臣
宗子家相也。
尊高年。
所以長其長。
孤弱
所以幼其幼。
聖其合德
賢其秀也
天下疲癃殘疾惸獨鱞寡
吾兄弟之顚連無告者也。
于時保之
子之翼也。
樂且不憂。
純乎孝者也。
違曰悖德
害仁曰賊。
濟惡不才
踐形
惟肖者也。
知化則善述其事。
竆神則善繼其志。
不愧屋漏
無忝
存心養性匪懈
旨酒
崇伯
子之顧養
英才
封人錫類
不弛勞而底豫
舜其功也。
無所而待烹。
申生其恭也。
體其受而歸全者。
參乎。
勇於從而順令者。
伯奇也。
富貴福澤
將厚吾之也。
貧賤憂戚
玉汝於成也。
存吾順事
沒吾寧也。
(西銘)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