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韦庵集卷之六 (自动笺注)
韋庵集卷之六
 墓表
  
皇考墓表
公元前479年
皇考府君字瑞卿
自號顧庵
壬戌十一月五日生。
壬子四月二十二日
卒于南平任所
越三十六年丁亥。
太夫人諸孤
府君諱日也
太夫人生于癸亥三月十八日
享年八十有五。
嗚呼
府君器宇軒豁
行誼篤厚
見識文藝
早爲士友推重
而竟迍邅不偶
晩年薄試。
南民至今父母之。
太夫人貞靜祥和
曉達事理
女士風。
尊舅惠定公
嘗亟稱曰吾賢婦
庚辰推最中恩
府君贈吏曹參判。
太夫人眞誥
上臨筵屢問。
李最中精力如何
及喪。
爲之歎嗟不已
子時中典州郡者七。
明中四。
最中三而按節者一。
更迭奉養太夫人
太夫人常以獨享榮祿爲至恨。
嗚呼
今復何所逮及哉。
痛矣痛矣
六月十二日合窆
亦與壬子同月而先六日也。
內外世系子姓
大畧載於府君墓碣與誌。
玆不復備述焉。
季弟墓表
悲夫
此吾弟偉中所藏也。
昔我先君子手植四香於庭曰。
有望於汝兄弟如彼茂也。
吾兄四人
弟最
公元前314年
季生特秀
儁性沉厚。
王考議政公。
父母愛之
期以大門閭。
不幸患痘。
死於丁未十二月十二日
距其生辛丑七歲
先君子慟曰。
一香萎矣。
家其替乎。
宗族鄕人
哭之不以殤。
瘞在六代祖考鳳山府君墓少西而近。
先府君顯應
南平縣監。
母洪氏。
先系俱在大碑。
伯氏懼夫一坏久就湮沒
豎短表以識之。
銘曰。
蔚彼光山
祖靈攸宅。
是依是安。
永慰爾魄。
曹參贈禮判書金公墓表
公姓金氏
諱應淳
字會元
文忠公仙源先生七代孫。
世系先懿。
具載公族止庵公行所神道之銘。
公生於忠孝之門。
通文籍。
遍歷華要
以躋乎卿班。
姿性蘊藉簡易
無甚異乎人。
在家而親悅。
立朝而主知深。
居官民有去思
朋友愛而不昵。
衆人親疎貴賤
不稱道之。
此求之古人未易得焉。
則遵何道而然哉。
余嘗聞公素好讀論語書矣。
子張而夫子告之以恭,寬,信,敏,惠。
余觀公平生
抑亦從事於斯數者歟。
公沒之日。
主上甚悼之。
惜其不大用
吊於家者哭之哀。
閭巷輿儓
猶且咨嗟不已
噫。
是豈無所存而致之也。
若夫難進而易退。
嶮巇波蕩之時。
超然於胥溺之中。
則所守之堅貞
可見矣。
豈不乎哉
同知樞府公墓
公元前219年
公諱思欽。
字敬叔
系出晉州
高麗功臣車達之後
入我朝。
左議政靖平公諱玽十三世孫
禮山縣監健。
司僕寺正卓立
左承旨禧。
贈戶曹參判弼星。
卽公高,曾,祖,考也。
妣贈貞夫富平李氏
縣監贈吏曹判書廷師女。
公以肅廟壬午十一月十二日生。
沒于乙未正月二十四日
長湍桃源驛北乾坐原。
全州李氏
同知相俰女。
昌原兪氏。
生員垕女。
前後娶也。
皆無子。
從弟允欽子輝爲後
丁卯中庭試。
院。
內而檢閱典籍
禮,兵,吏曹佐郞
持平,掌令,司諫執義
弼善,輔德
宗簿奉常軍資正。
外而慶尙都事
掌試忠淸平安
開城經歷
長興,鍾城府使。
通政
兵刑曹參議
承旨
嘉善
中樞副摠管
此公履歷也。
公忠長者人。
豪邁不覊
晩乃折節謹飭
至老愈謹。
居家孝友
莅官廉勤
餘可推也。
嗟乎
公行器識
何適不宜
而恬於進取
與世齟齬
無所試。
惜哉。
輝存以余戚而知公深。
將立墓石
來請文。
玆掇一二歸之。
韋庵集卷之六
 墓碣
  
陽智縣監李公墓碣銘
公元1529年
宗人德龜,文瑞
來自楊峽。
袖其伯氏狀。
泣謂余曰。
吾兄至行
不忍湮沒不傳
吾與子同祖淸安君
吾兄實尸其祀。
爲是托子銘。
余屢辭以不文而不獲
謹按其狀而序之曰。
公諱
字華瑞
以肅廟己丑生。
秀朗
文藝夙就
十一歲喪母。
十六丁父憂
十八又喪繼母
弟妹稚弱
有兄早卒。
公代承宗祀
家事旁落
奴僕悍甚難制。
公能喪慽祭誠。
御下以威恕。
婚嫁弟妹以時
門戶不墜
者莫不歎其難能焉。
公屢厄公車
安於自守
丁丑
元大妃上賓
爲山參奉
三年畢。
被錫馬典。
上謁召見
特命六品
歸厚別提,義禁府都事
換司饔院主簿
庚辰
漢城府判官
僚官以事被逮辭諉公。
公替受其罪。
罷枳者久。
逌然不少介意
癸未
甄敍禮賓主簿
陵令
乙酉
出爲陽智縣監。
公自始入仕
奉職惟勤。
至是爲政
密慈詳。
殫心力。
差役不避燥濕
用是祟。
戊子正月二十五日
卒于官。
三月
從葬楊根先塋抱坤之原。
慶州金氏
忠臣弘翼之後
同知晉慶。
無子。
子弟子興弼。
一女適宋煥
翼。
五男一女
獻圭,文圭
餘幼。
余從鄕黨公平生。
愛好人倫
恤貧窮。
喜施與。
急難重義
羣從困於輸糴。
姻家孤女無以爲婚者。
竭力以助之。
與弟文瑞同爨至老。
文瑞之擧室入峽也。
爲之資田土臧獲
以成其志。
美味
走人曰。
吾弟僻居。
食無饌也。
十數如一日焉。
文瑞子女嫁娶
自備具而成之。
庶弟亦然
嗚呼
此余所以竊附知公
不能終辭於文瑞之請者也。
我系出莊憲王別子廣平大君諱璵。
大君生諱溥。
永順君。
永順第二子。
卽淸安君也。
諱嶸
於公爲十代祖。
九代以下
行實官職
備載公先墓文
考諱泰昌隱德
知友稱焉。
南陽洪氏。
夏女
恥齋先生後也。
銘曰。
世敎衰。
厚於財而薄於行者多有焉。
觀於公。
庶幾知愧也夫
噫。
韋庵集卷之六
 墓誌
  
再從叔積城公墓誌銘
公諱顯慶
字善餘
莊憲大王第五廣平大君諱璵。
明誠堂十一代孫也。
歷恭昭公諱溥
文章勳業
蔚爲宗英
高祖諱厚載
僉知中樞府事。
吏曹判書
曾祖諱迥。
憲府掌令。
左贊成。
祖諱永輝。
林川
郡守贈吏曹參判。
通德郞諱浚。
長水黃氏。
翼成公喜之後
僉樞渭龜女。
惟我明誠堂子孫甚盛。
以孝謹聞。
六代牙山府君
曁弟峒隱先生
積厚流光
五代八戒公。
克趾先懿。
季子齋公大之
逮至王考鹿川公公仲父星谷公
式遵家訓
質行淳篤
幾乎西漢萬石君家法也。
能承二父志。
兢兢勿墜者。
其惟堂叔都正公顯允及公也。
今焉十年之間。
相繼下世
後生何所取則
甚矣。
門祚之衰也。
生甫六歲
失怙恃。
谷公鞠之。
嘗過隣家
主人饋之肉。
不食曰某日親忌。
見者奇之。
稍長。
以早孤不逮事爲至痛。
値喪餘。
輒號痛達朝。
旣老欲追喪。
以無古禮止。
哀慕終其年。
其於奉先之節。
至誠勤篤
躬親享祀
非甚病。
未嘗廢。
睦於宗黨
緦免之親。
視親弟侄無間
九代祖淸安君墓。
無表碣。
自書而立焉。
宗契廢久而修復之。
世譜補闕刊行之。
皆公倡成也。
公少淸羸
受學於星谷公
不甚課督
聰明絶人
過眼輒誦。
不致力於文章
敏悟捷解。
默契於古作者
筆法遒勁
無塵俗氣
屢阨公車
乙卯
始中司馬
翌年
筮仕永禧殿參奉
長興奉事
義盈庫直長
庚申。
陞司饔院主簿
移司憲府監察
辛酉。
爲果川縣
監。
未赴。
換授平縣
壬戌冬
遞罷。
公素貧。
無爲家。
僦屋於楊根之梧濱村。
蔬糲不繼。
蓬蒿滿室。
夷然自適
酷好泉石
有時芒鞋
登高舒嘯
可意處。
留連竟日
便有遺世之意。
乙丑
甄復禮院引儀。
旋移義禁府都事
堂上有嫌。
卽日投狀去。
己巳。
復除掌苑別提
庚午。
出爲積城縣監。
甲戌
因事遞。
前後莅官
簡約自持
不求赫赫名。
專以撫愛爲務。
人或訿其太柔
知公者也。
其爲臺監也。
每當駿奔之時。
虔誠致齋
植立庭中
徹曉不移
刻飭百僚
或有不堪其苦。
問曰。
子有何定力而辦此。
公曰。
吾以祖宗英靈
赫赫臨予爲心。
自不敢少懈。
君則只認以宗廟
不能然矣。
其人愧服
自積而歸。
絶世念。
轉入叢山
搆數椽。
顧謂其子曰。
我死葬於是
亦省汝往來之勞。
移居
林壑深邃
人迹所罕到。
而公獨樂之。
戊寅春
愀然曰。
吾其不踰年乎。
六月得疾。
十月五日
考終
十二月十四日
永窆于家後負辰之原。
從公志也。
公生于辛未十月十四日
享年六十八。
昌寧成氏。
通德郞日三之女。
先公三十四年卒。
公時猶强壯
親黨皆勸其再娶。
而終不肯。
一子和中
娶順安好仁女。
生二子。
商雲商雨
後娶光山金浣女。
一女
士人柳永謙妻。
側出積中
天資近道
動循繩墨
孝友端愨
固窮安命
持身處子
息交守靜
澹然無所營爲
屈伸欣戚
隨遇而安
當事則惟義是裁。
處厄則以理自遣
晩年工夫
多在經書
老處窮山
操履彌確。
不以貧苦而易其介。
有詩文三卷
藏于家。
惜乎。
以公之才之行。
曾未少展其有。
坎坷終於世也。
銘曰。
瓊佩振振
遐不鳴盛
孝友婣睦。
是亦爲政
彼叢之曲。
山高水靜
斂以歸之。
君子得正
再從同知樞府墓誌銘
王考議政定公有庶從弟曰汶。
有事則必諮焉。
定公沒後
公視我家如其家。
不惟我家
至親之家。
無不然。
無親老少
咸稱其忠謹長者
爲親仕軍門
所在盡心焉。
其撫卒伍
一以恩信
今去公數十年。
卒愛誦之不已
再入訓局。
北漢營役
又因勞勩
折衝嘉善階。
間除衛將同知中樞
始由軍門
天城萬戶
節制格浦。
戒備整理
御史狀褒之。
蒙賜表裏
節制龜山
公年已六十矣。
觀察使選擇
而差往北關
癘氣熾。
八路同然
公自南而北。
往來千里
不憚勞憊
竟遘疾。
卒于鎭所。
鎭民
公元1622年
之如親戚焉。
公平大畧也。
李系出英廟別子廣平大君諱璵。
鳳山郡守贈領議政完山府院君諱郁
寔公高祖也。
曾祖僉知中樞府事贈吏曹判書厚載
祖司憲府掌令贈左贊成諱迥。
側室子諱成輝
贈工曹參判。
妣幸州奇氏贈貞夫人。
公推恩也。
公字聖源
生于癸亥五月五日
沒于壬戌六月二十九日
從葬先兆右麓紫陽谷負壬之原。
貞夫安東金氏
監察潤基女。
二女一男
女長適白尙祖。
次適南有
男顯哲。
引儀。
側出顯運。
南子公著。
顯哲三子三女
子昭中,曦中,晩中。
女適沈鐄,尹暉安鎭赫。
嗚呼
公以大家子
局於國制
屈迹軍校
然內行修
居家事親孝。
親喪
三年食素廬墓
居官廉潔
事上以誠
臨事磊落不可奪之氣。
其在訓局也。
有同爲校者素狡惡
以事轢吾家
公義不與同官
卽棄去。
以爲難。
此吾所以公墓者也。
銘曰。
雋拔如公。
求公等倫
盖鮮其比。
公實古人
再從延安府使贈左參贊墓誌銘
上之卽位四年戊申春三月
逆變淸州
帥臣
列郡恇㥘。
莫有抗者。
于時病臥山田舍。
命子草檄
公元1666年
召募
斬獲頗多
按撫使馳聞公。
策從勳。
公諱沂。
字聖游
宗大王別子廣平大君章懿公諱璵之十世孫也。
高祖諱郁
鳳山郡守贈領議政
曾祖厚載
僉知中樞府事贈吏曹判書
祖諱迥。
掌令贈左贊成。
考諱益輝。
全義縣監贈左參贊
妣贈貞夫人恩津宋氏。
直長時煜之女。
公以崇禎丙午八月二十四日生。
五歲母夫人沒。
其明年
贊公又卒。
叔父府使公育之。
公事府使公如事父。
晨昏不懈
旣長。
靜坐一室
心經籍。
不屑屑於擧子業
間以諸父赴試
非其志也。
旣而歎曰。
顧吾親不在
爲誰榮耶。
仍歸龍仁館谷里。
劬書安貧
泊然若無意於世者。
數十年。
戊子
除四山監役。
伯氏勸。
黽勉從仕
例陞長興主簿
遷義禁府都事
壬辰
出爲靈山縣監。
弊源
儒敎
鋤强奸。
闔境大治
丁酉
解歸。
戊戌
甄拜禁府都事
儀賓都事
淸道郡守
爲政五年
宿瘼如洗。
捐錢數千緡
以蠲民役
蓄穀千餘包。
備水旱。
壬寅士禍作。
公卽遞歸山邑村。
築室以居。
混迹圃農。
逌然自適
乙巳改玉
繕工主簿
授安山郡守
未赴。
移陞延安府使。
延之爲州
枕畿海之交。
且管江都舟師
地廣而俗悍。
其治視前益力。
尤劌心於簽額修
公元1487年
械。
戎備整飭
赴水操。
營改觀。
州有南大池。
久湮廢。
宮房圖占。
公報爭執
事遂得已
疏濬種蓮。
菡萏交暎
人比蘇公堤云。
丁未
朝著大變
公又卽日棄官
直還槐庄
不復言時事
戊申
首倡義擧
而公恥言其功。
識者以是韙之。
乙卯公疾劇。
吾生不識父母之顔。
未服三年之制。
一天地間罪人
吾死殮以素服
附葬父母墓側。
竟以四月初三日終。
六月窆于通津治南高陽浦陵洞里子坐。
參贊公墓下。
宅兆不吉
癸未
移窆于其左岡壬坐原。
公娶羅州丁氏。
贈參判道曾之女。
左贊成忠靖公應斗之六世孫也。
貞正端莊
克協內助
後公一年卒。
享年六十九。
合窆公墓
生一早夭
伯氏牧使公子顯輔爲子。
今官知中樞
追贈左參贊
三女適金弘鎰生員,朴思敬
一夭。
顯輔二男執中
中出顯佑
側出業中,習中。
金弘鎰男鎭翼。
進士李最賢,鄭弘新,李重杓,黃薖。
思敬男舒陽。
女宋箕相應敎,鄭履煥,李德鉉,鄭百煥。
執中男商正,商聖,商容
女鄭在安,尹崇烈
中男商興,商應。
女宋瑞圭
餘並幼。
公性端雅敦厚
宗黨推重
痛幼失怙恃。
終身不服華靡
移其孝愛
伯氏
怡愉順志
季妹早寡而無子。
與之接屋而居。
朝夕
公元1608年
湛樂
周恤無匱
平居早起冠櫛
几案必整。
未嘗惰慢
紬繹經傳
務求實得。
謹於辭受
非義若浼。
居官氷蘗
自勵御下。
寬簡吏民
不畏愛。
及其歸也。
立石頌德焉。
盖公學識材器
足以有爲當世
而薄試州郡而止。
人皆爲公惜之。
公平忠義大節
其於戊申事槩可見矣。
嗚呼
余小子自在幼少
家庭習聞公德行。
今知樞公猥命以幽誌之文。
義不敢辭
乃爲之敍。
銘曰。
少而卷懷
一室圖書
晩乃施爲
兩邑豐碑
臨亂奮義。
歸功隣閭。
本之孝友
庶徵厥辭。
族祖江西縣令公墓誌銘
公元1625年
公諱週。
字復初
系出璿派。
宗大王別子廣平大君章懿公諱璵八世孫也。
高祖諱漢
白川郡守吏曹判書
曾祖諱仁健。
牙山縣監贈左贊成。
祖諱郁。
鳳山郡守贈領議政完山府院君
考諱厚源
策靖社勳。
右議政完南府院君謚忠貞號迂齋
光州金氏
參判槃之女。
沙溪先生文元公長生之孫。
公以天啓乙丑二月二十八日生。
壬辰
父蔭氷庫別檢。
陞造紙署別提
奉化縣監。
不赴。
歷世翊衛翊贊,司御。
拜安峽縣監。
忠貞公憂。
服闋
公元1669年
儀賓府都事
平市署令
忠勳府都事
除永柔縣
遞拜司圃署別提
不就
己酉
江西縣令滿瓜。
前後莅邑。
俱有治績
忠貞公立正直
久爲羣壬忌嫉
及公之弟芝湖公選。
風裁不撓
甲寅以後
凶黨得志
必欲甘心公家
時爲江西守者。
承其旨嗾。
邑里之素怨公者。
托以糴穀有縮搆捏之。
賊臣宗道按道。
實其事。
以是就理歲餘
遂竄碧潼郡。
芝湖公亦已配龜城
己未
繼妣辛夫人駕前訟寃
乞宥一子終養
凶黨不可
特命公量海西道
病至安州
卒于旅舍
十一月十五日也。
享年五十五。
明年正月
永窆于光秀山先兆坐壬原。
後以嗣子鳴寃
還給職牒。
又用孫貴。
贈吏曹參議
延安李氏
戶曹判書時昉之女。
左贊成忠定公貴之孫。
賢明莊重
亦贈淑夫人
生于丙寅
後公十一年卒。
祔葬公墓左。
生一三女
男山輝縣監贈吏曹參判完川君。
女金介臣尹道明禹翰郡守
監生四男
長涉贈吏曹參判完興君。
興生二男
顯祿大司憲完陵君。
完陵生權中
府使生商文科司書
實尸公祀。
陜川郡守涵。
淮陽府使溭。
曹參議潝。
公之諸孫也。
完興次房顯福
生衡中府使。
陜川男顯國。
寬中,完中,
定中,安中
顯集,顯得側出
淮陽男顯億生恒中。
顯喆今郡守
師中進士
謙中
顯發直長
參議顯白縣監。
生喆
顯甲生惟中
顯吉。
金九衍,尹得龍得鳳,得龜,得麟,得夔,得鵬縣監,啓重。
公之外孫也。
內外裔多不盡記。
商舟有男曰心淵。
嗚呼
公以迂齋爲父。
芝湖爲弟。
恭謹和厚
篤於孝友
與物無忤
其得於家庭者。
可知矣。
顧屈於下邑
未曾其所蘊。
不幸爲羣憾所螫。
竄謫遐隅。
仍以沒世
豈不悲哉。
今商舟以芝湖公狀及兪相國拓基所爲碣銘。
示余而請誌曰。
族而世世親好者。
莫如子也。
不敢以不文辭
乃系之以銘曰。
內外鍾美
世稱善人
善人何仇。
噫彼不仁
後承益緜。
其屈長伸。
我作銘辭
以納幽窀。
族祖通川縣監公墓誌銘
公元1707年
通川縣監贈嘉善大夫,吏曹參判,兼同知禁府事,五衛都摠副摠管
完川君諱山輝字君玉
我莊憲王第五廣平大君諱璵九世孫也。
祖諱厚源
右議政完南府院君謚忠貞
考諱週。
忠勳都事贈吏曹參議
延安李氏
判書時昉之女。
丁亥八月九日生。
戊寅正月九日卒。
四月葬于衿川三石山辛坐
公元1758年
之原。
寧參奉,平巿奉事氷庫別檢,掌樂主簿禮山通川縣監。
履歷也。
配贈貞夫人洪氏。
觀察使處厚女。
先公一年生
公喪哀毁不起
乃同月二十五日也。
葬亦同穴祔左。
有四二女
男涉贈完興君。
涵陜川郡守
淮陽府使。
潝吏曹參議
女適僉正具熺,士人鄭錫仁。
完興男顯祿大司憲完陵君,顯福
完陵男權中府使。
生商文科司書
顯福男衡中府使。
生商都事,商藎。
陜川男顯國。
寬中,完中,定中,安中
顯集,顯得
側出女金壽大。
淮陽男顯億生恒中。
顯喆今郡守
師中進士,泰中,謙中
側出巽中
顯發直長
進士沈䥧,沈𫒳。
參議顯白縣監。
生喆中。
顯甲生惟中
顯吉。
女徐靜修副提學,洪樂命
具出縣監昌奎。
鄭出益愼克愼。
商舟有男心淵。
外裔不能盡記。
公誠孝出天。
母夫人疾革
斮指進血。
血湧如泉。
盡漬床席
昏窒。
不能支。
傍觀者皆失色嘆嗟
及喪。
猶能號踊盡禮
朝夕饋奠必以躬。
日就澌削而不少廢。
公之病瘁
實祟於此矣。
公宦情素薄。
而以王母夫人在堂
急於祿養
不憚吏役
氷蘗自勵
一芥無所
惟辛夫人所需
則輒力致乃已。
祭祀必盡誠懿。
出入輒告祠堂
値喪餘。
哀慟若在袒括
此皆
得之天植
發於自然者也。
居家莅官
以是道。
盖亦克遵忠貞遺法云。
銘曰。
三石之山。
有木欝蒼
孝子攸宅。
永勿毁傷
族叔大司憲墓誌銘
公元前16年
迂齋先生李忠貞公完南府院君厚源
當癸亥。
倫紀
策名盟府
致位三事
尤庵同春先生共奬王室
爲善宗主
公卽貞公四世孫也。
九歲而孤。
自力劬業。
貞公蔭。
始仕歷數官。
壬寅。
謁聖文科
凶黨起誣嶽。
錄僞勳。
功臣子孫不與盟者。
目之爲黨逆
確然不撓
始因言者
拿問削黜
竟竄順興。
乙巳初元。
起謫。
遍歷臺省玉署
按察湖南
丁未
凶黨進用
公亦被罷。
屛居黃山
戊申逆亂
奔問參會盟。
例陞嘉善
封完陵君
公自入三司
終始秉執者。
嚴懲討。
義理
四臣復爵也。
筵對箚論。
懇懇不已
上亦知其
眷注特殊
己酉
承諭入對
極陳聯箚。
代理四臣
不當分而二之
仍箚言向日筵中。
以聯箚歸之於光明正大
四臣伸雪
自在其中
待諸臣上來
從容處之爲敎。
意謂君誣可雪。
國是可定
今至屢朔。
無處分。
將明義理
亦將反晦。
豈可仍因蹲冒進退無所據乎。
未幾
公元前11年
親病乞歸
上留疏。
召公諭之曰。
向知卿欲長往
今疏又如此
非所望於卿者。
公對如前。
上許以歸護。
俟間將來
明年三月
竟遭母夫人喪。
哀毁踰禮
其十月十八日卒。
享年四十七。
訃聞
下敎傷惻
賻賵常例
葬于廣州池谷先兆子坐之原。
資性英發
風儀粹美
秀出衆中
幼時
興公疾劇。
夜造醫家
涕泣語甚悲。
醫素驕遽。
握手曰。
此眞孝兒。
亟來診視
貞公夫人篤老淹疾
至誠養護
一弟早夭
經理家事
撫視幼孤如己出。
待人接物
一以和溫
不設畦畛
談笑亹亹
滿座心醉
晩被恩遇
感激思報。
前後奏䟽
專以討辨大義去就
有召。
雖暫入。
旋出郊舍
手抄朱子語。
夕翫閱。
逌然自適
然其憂國一心之死靡替
公素爲儕友推重
上亦器公。
數年之間。
擢置宰列。
咸謂朝暮將大官
遽爾云沒
豈非命哉。
初除獻陵參奉
掌苑濟用奉事
城府參軍
造紙別提
掌隷院司評。
金溝縣令
全州府判官
登第歷禮,兵,吏三曹佐郞正郞
弘文館副校理,副應敎應敎
製敎
政府檢詳舍人
諫院司諫
憲府執義
世子侍講文學,弼善。
肅廟實錄郞。
宗廟修改用勞。
通政
五拜承旨
間除兵,禮,刑三曹
參議
司諫
亞卿
則刑戶二曹參判。
大司憲
副摠管
籌司堂上
同知經筵也。
李系出璿派。
宗大王別子廣平大君章懿公諱璵生恭昭公諱溥
五世
至忠貞公益大以顯。
曾祖諱週。
忠勳府都事贈吏曹參議
祖諱山輝
通川縣監贈吏曹參判完川君。
考諱涉。
早世贈吏曹參判完興君。
妣坡平尹氏
軍資監正悏之女。
公諱顯祿
字永甫
甲子二月十四日生。
安東權氏。
吏曹判書尙游之女。
喆範懿行
六親稱之。
降于乙丑
沒于壬申
葬祔公墓左。
一男一女
男權中府使。
女適沈鑐佐郞
府使男商舟文科司書
女婿洪相胤,鄭昭煥金鍾最。
繼子謙之
商舟二男二女
男心淵。
女適徐勖修。
餘俱幼。
一男元燮
三女幼。
金妻夭不育
最中兒時廬。
見吾父與公相得懽然。
上下
杖屨朝夕。
往來
顧愛我甚有期待語。
今於誌墓之文。
遂抆涕而銘曰。
忠貞有孫。
奮乎孤惸
蘊此德美
大器晩成
寤寐明訓
報國以誠
王曰嘉乃。
宜榦宜楨。
坦路如馳。
車忽中傾
是孰使然
萬事難平。
而全以歸。
無忝家聲
族弟明允墓誌銘
余於世求見古所稱淸士者。
而終未之見焉。
私自
公元前518年
謂曰。
族弟明允執中乃其人。
而今已亡矣。
余安得不愈久而愈不忘也。
高祖考贈左贊成諱迥第三全義縣監贈吏曹參議諱益輝。
延安府使贈左參贊諱沂
卽君曾祖與祖也。
父今知樞公顯輔。
母尹夫人
出海平府使諱澤之女。
君以肅宗辛丑八月十九日生。
眉目明秀
端潔
兒時脩飭惰容
見者異之
黎湖朴贊成弼周。
其母之內舅也。
歎賞曰。
資質
若能向學
必大成就
有子如某足矣
君好讀書
擧子業甚勤。
不成
癸未秋
得疾。
君知不可起。
歎曰。
脩短命也。
不足怛。
其於老親
何哉。
竟以九月二十五日歿。
其年十一月十一日
葬于先兆通津治南高陽浦陵洞里負壬之原。
知樞公享大耋。
國家優老典。
陞是階。
長德君子稱焉。
古語云。
仁義之治
父不哭子。
豈世降而此理舛歟。
知樞公以余與君年相近而知君深。
托以幽隧之文。
謹撮而言之曰。
內行甚篤。
事親定省
內則之訓。
執母喪。
哀毁幾不保。
兄弟甚至
致虔先祀
罔或少替。
平居手不釋書
且喜山水
一切粉華聲色
泊如也。
相對瀅然無塵俗氣
此余所以心乎愛之
惜其有才而無命也。
君配月城金氏
觀察使聖運女。
生三二女
商正,商聖,商容
女適鄭在田,尹崇烈
商正娶都事洪致元女
生一男幼。
銘曰。
潔而諒。
孤貞
斂而歸。
幽扃
伯嫂贈淑夫人申氏墓誌
公元前472年
贈淑夫人申氏。
卽我伯氏曹參議諱時中元配
承旨母也。
系出平山
高麗忠臣太師壯節公諱崇謙之後
入我朝。
左議政槩。
吏曹判書鏛。
至領議政平城府院君景禛。
名德勳業
載在國乘
祖諱琓領議政平川君。
父諱靖夏後議政公弟通德郞諱瑜。
官止弘文校理
號恕庵
詞翰名世
母昌原兪氏。
夫人旣沒之三十五年庚寅
泣謂余曰。
小子幼失母。
無能知吾母之德行
惟吾父有狀
叔父就此折衷而誌之。
庶慰小子之心也。
余聞而悲之曰。
吾於吾嫂氏。
何忘爲。
竊嘗聞於家庭
王考議政定公
得吾伯氏爲其宗子
重之擇配甚。
一日兪尙書得一
見小兒弄置膝邊。
奇異之。
問知其爲外孫
約爲婚姻而歸。
家人曰。
於今日。
得吾孫婦也。
夫人十六入吾門。
擧止雍容有則
慧悟凡人
余時少。
獨見其瀅然氷玉
超出衆中而已
父母稱之曰吾孝婦
吾兄敬之曰吾畏友
內外宗黨咸曰女中君子。
此則聞
公元前486年
而知之也。
夫人女事
無所不能
兼曉文字
然人無有知者
乙卯冬得疾。
翌年轉劇
及革。
請吾伯氏出戶曰。
女子不絶於男子之手。
以巾漬水
自洗垢膩
恬然而逝。
時八月一日也。
九月葬于先塋艮坐原。
距其生。
乙酉十一月初二日
享年僅三十二。
嗚呼短哉。
一男一女
男卽商
女適申在周。
早圽。
二子。
弘淵,曾淵。
二女幼。
申女三子二女
子錫老,錫耇。
一及女並幼。
李氏世系
具載定公大碑。
今不復云。
亡室貞夫趙氏墓誌
公元1354年
貞夫趙氏
咸安人
開城留守吏曹判書榮福
延日鄭氏。
參奉諱纘憲之女。
甲午二月十八日生。
乙未十月初八日
疾卒于京第。
閏月靷歸宮村。
十一月十一日
于光秀山東岡坐乙原。
卽我先祖廣平大君諱璵以下世葬之地也。
夫人婦德
歸余四十六年。
小心謹恭。
一如新婚
時貧而不見慽容
益謙畏。
自奉無異寒士妻。
以余多疾。
調護順適
至老無少違。
此余所以敬服者也。
一男一女
商濬進士
生三一女
女適洪相顯參奉
生三子並幼。
夫人晩福方昌。
未及見其成立
可哀也已
伯氏右尹墓誌銘
公元1407年
伯氏弦庵公諱時中字宜伯
李氏出世宗大王別子廣平大君諱璵。
公其十二世孫也。
大父議政定公諱濡
考縣監贈吏曹判書顯應
大夫貞夫豐山洪氏。
僉正贈左贊成諱重箕女也。
公以丁亥正月二十一日亥時生。
已自兒時
能知敬長者
議政年高寢疾
左右扶護
先君之爲。
孝順父母
無違志。
就傅
勤於誦課。
羣兒
不見喜怒
人以遠大期之。
年三十五。
中辛生員
已於己未因筵臣言。
錄用議政嗣孫
溫陵參奉
內而歷禁府都事
軍資奉事
司饔直長
活人別提
曹佐郞
憲府監察
曹正郞
司僕僉正判官
樂正
淸選也。
外而自順安縣平壤庶尹信川郡守羅州尙州使。
己卯
通政階。
羅州善治也。
五衛將敦寧都正。
驪州楊州使。
曹參議
安岳郡
丙申
侍從臣父年七十。
例陞嘉善階。
副摠管
同義禁同中樞
城府右尹
和厚而宏確。
與物無競
一任坦夷
有過
掩覆之。
非義則不利害而少撓。
內行純篤
壬子銜恤
公躬幹家事。
親代勞。
事大夫人三十六年。
大夫人憂則憂。
喜則喜。
大夫人所欲爲者與所欲與者。
一意承奉
大夫人心爲心。
如一日。
公元1357年
恤孀妹。
撫愛兩弟
以及親戚
孝之推也。
前後居喪盡禮
奉先必誠。
自合小學道者多。
此乃宗黨隣里之言也。
歷試郡邑
爲政寬仁
吏民愛戴父母
决訟公平
屈者無怨。
在在去後思。
立碑頌之。
罷官
必歸秀山廬。
未嘗無事城闉
時從隣社諸人
杖屨逍遙巖磵之間。
飮酒賦詩
間以諧謔
風流弘長
氣槩軒豁
外形骸忘老少
不知世間有何事。
聞者艷之。
公早負公輔望。
厄於國制
通才偉器
不能大試
命也。
丁酉六月二十日
疾卒于正寢
享年七十一。
八月初九日壬寅
合窆元配艮坐之原。
前娶貞夫平山申氏。
校理夏女
議政平川君琓孫。
先公四十二年沒。
後娶貞夫淸風金氏
縣監益魯女。
牧使楙孫。
三男二女
男義直文科參判。
女適進士申在周。
前配出。
義正,義剛。
女適趙學韶。
後配出。
庶子義燁萬戶,義煌。
女爲沈翊之妻。
直子弘淵生員,曾淵。
女爲洪益聞妻。
一女幼。
申在周子錫進士,錫耇,錫耆。
二女婿李祖範,李敎在
趙學韶女婿沈能百。
一子幼。
義正一子一女
義剛二子一女幼。
義燁一女爲閔明燮妻。
二子二女
弘淵一子
曾淵一子一女並幼。
嗚呼
今日泚筆爲此文哉。
公病谻時。
弟問
所欲言。
公曰。
余何言。
余知君心。
君知余心而已
嗚呼
世以公於平日
衣食我。
田宅我。
醫藥我。
篤厚於弟者。
豈盡知公也哉
痛矣痛矣
銘曰。
孝友敦睦
允矣君子
寬仁廉恪
曷云循吏
乃祖有孫。
咸曰是似。
命德之位。
以蔭而止。
大化安歸
於千百禩。
玉果縣監申公墓誌銘
公元前206年
公諱
字文心
號素心
又號大觀齋
窮居盤池之上三十年。
庭宇蕭然
讀書其中以自樂。
若將終老
晩屈蔭途
乙未
玉果縣監。
越二年丁酉。
季父府使公喪。
哀號奔赴千里
風雪感疾
沒于池上
戊戌四月二十五日也。
距其生丙午四月二十八日
享年五十三。
六月十六日
葬于高陽之幸州負酉原。
卒之日。
士友相吊曰。
斯人亡矣。
玉之民。
始其疾。
醮星祝其生。
訃聞
大小奔走聚哭。
喪親戚。
誠信所孚。
有如是夫。
公系出平山申氏。
高麗壯節公諱崇謙之後
入我朝領議政象村諱欽
曹參東江諱翊全。
禮曹判書汾厓諱晸。
三世相繼爲名宰相
公於汾厓爲玄孫也。
曾大父諱啓華左承旨
大父諱邁。
至行早世
父諱景先
當辛壬世禍
廢擧歸田廬以終。
號德溪處士
妣完山李氏
諮議泰壽女。
天姿近道
操養有
公元前195年
素。
淸明端重
以忠恕
父母
誠敬
侍疾嘗糞
弟妹感而效之。
及喪毁甚。
盛夏不脫衰絰
哭泣吐血
仍爲終身疾。
待人接物
一以悃愊
無賢不肖
心服
聰明絶人
於書過眼輒記。
爲學也。
本之經術
貫穿百家
至如辭章翰墨
特其餘事也。
嗚呼
公以名家子
蔚有抱負
慨然有志當世
其於平居
眞切體認者。
不但康濟一身而已
若使揚于王庭
展布其所存。
則象村之文章德業
汾厓之風流氣節
將益大以光。
自知不遇於時
夷然卷懷
間以親命赴擧
而非其志也。
戊子銓選
繕工監監役。
不就
庚寅
拜內敎官
季父强起之。
歷掌樂院主簿。
憲府監察
永禧殿令。
竟止於一縣
公之爲政
不過數朞。
築堤湍水
以興民利
民名其堤曰申公堤。
學舍課士子。
作成有方
文風蔚然
士民咸曰。
前有河西金先生
今數百年
不意復見我侯。
立碑頌之。
方伐石于隣州也。
隣州之民。
樂爲之助焉。
公娶完山李氏
縣監彥煥女。
敬王別子仁興君瑛後也。
生二子不育
臨終
族子龜顯爲嗣
女適金載羽。
噫。
余識公晩。
而見眉宇間。
隱隱奇氣
有相感者深。
托子從學
則今於墓銘之請。
不可辭也。
易曰。
井渫不食
爲我心惻。
嘗聞公山夜靜
霜露滿天
嘯傲中庭
若有所激仰者然。
豈其無以也。
爲之愴。
銘曰。
數尺之封
荒江之曲。
過者其敬。
素心之宅。
孺人安氏墓誌銘
公元前143年
孺人姓安氏
竹山人
延昌諱孟聃之後也。
世有簪纓
通德郞諱允成
全州李氏
孺人生十八。
歸于李君德用
李出璿派。
成廟王子利城君諱慣。
大父別坐諱冠宙。
考諱東夔。
李君有文。
戊戌六月病歿
孺人以死自誓
呱呱在懷而亦不恤也。
家人覺其有異。
嚴防之至。
患紅疹。
云服凉藥良已
大人涕泣苦勸。
孺人謝不飮曰。
旣病矣。
何藥爲。
不起
李君喪纔六閱月
得年二十三。
葬于原州江川西之原。
李氏先兆也。
孺人幼習女戒
舅姑
如事父母
孝順聞。
决意下從
傷親心。
未卽自引
及遘疾則怡然就盡。
竟遂其志。
聞者悲之。
子曰大秀。
娶申邦杰女。
生一男幼。
女適洪名海。
余於孺人戚也。
夙知孺人事甚詳。
今於其弟禮山君宗秀之所請。
義不敢辭
爲之銘曰。
公元130年
曷不宜家
六年其纔。
與子偕逝。
百世之期。
旣溫且柔。
心則如鐵。
陵夷谷遷。
不磨
山陰縣監李公墓誌銘
公元前143年
公諱潚。
字士澄
德水之李。
自麗代有聞。
入我朝。
文學奕世隆顯
至諱植。
天官學士贈領議政謚文靖
世稱澤堂先生
於公爲高祖也。
曾祖諱紳
禮賓寺正贈領議政
祖諱簹。
楊口縣監贈吏曹參判。
考諱奎鎭。
軍資監正
號樂村
妣善山金氏。
曹參德基之女也。
辛丑十二月二十日生公
質行淳愨
如其心。
兒時
謙畏謹恭。
若不出口
而中自有守。
其於課讀
不煩長者敎督
而有人一己百之工。
爲文辭。
不尙華藻
以理勝之。
得於經傳者多矣。
甲戌
中生員。
始仕義禁府都事
氷庫別檢。
繕工監監役。
掌苑別提
敦寧府主簿
義禁府經歷
曹正郞
庚辰
丁外憂
服闋
以司憲府監察
出爲山陰縣監。
戊子
翊衛翊衛
仕滿遞。
公事親洞屬。
愛敬篤至
嘗以專城不逮養先君爲至恨。
居喪非甚病。
朝夕饋奠
未或躬行
凡於接賓友。
必致誠款
鄕里卑賤者。
亦皆禮貌之。
有言其過恭者。
則曰吾平日所勉。
惟是執恭守拙四字耳。
幼育於伯父谷公
公謂人曰。
此兒有心
大夫人語諸孫曰。
汝父性雖疎拙
吾見其言動
一事欺心
汝輩須效之。
樂村公亦以大事
公元1474年
糊塗稱焉。
曾在繕工監。
承命修宮役。
入侍退。
上問侍臣曰。
監役誰也。
爲人質愨
特命陞六
居家得之父母諸父之言。
近君而又被聖明之奬如此
則此可以觀公也。
筮仕
諸司
小心恪謹
其宰山陰也。
莅之以慈仁
聽訟必求其情。
無枉後已
持心淸愼
俸祿之外。
未嘗近手
或干以懋遷殖利
輒嚴拒之。
邑有換鵝亭。
亭頹久。
公至卽新之
大夫人。
爲壽養老宴。
隣近守宰
張樂盡歡
下有大川
擧網得魚以供之。
大夫臨視而甚樂。
一年
民間七歲女生男。
將報營。
轉聞于朝。
人皆爲公止之。
公執不可曰。
守玆土。
似此妖異
欺隱乎。
以是譴罷。
去官之日。
老少民人
馬首送之。
涕泣曰。
吾輩無祿
失我仁侯。
公曾買屋於驪上。
宗家隔江相望
罷官歸。
日乘小舸。
覲省大夫人。
怡愉其側。
季氏木川君。
亦接籬而居。
朝暮提携
樂而忘憂
饑寒入心
甲午八月
素患痰症猝發
乃於初六日
卒于正寢
享年五十三。
是時。
家眷上京
老親在堂
不及面訣。
嗟乎
以公孝慈
死生之際。
一何悲也。
十月十五日
于州北梧琴谷枕艮之原。
距家十里也。
公娶嘉林趙氏
左贊成諱正純之女。
二男二女
男長莘模夭歿
次英模。
女長適尹守鉉。
次幼。
莘模二女
側出一男英模。
一男幼。
銘曰。
近道其姿。
慕古人。
視彼輕儇
我思存。
惟勤躬修。
遑恤其外
所以蔭塗。
不亨而否。
韋庵集卷之六
 行狀
  
烈婦李氏行狀
烈婦李氏
曰仁佐。
系出完山。
幼時受讀小學書。
心好之。
取其切於日用者一二節。
誦以自勉
且譯以訓人。
家貧朝夕屢空焉。
父母憐其少。
與之食。
未嘗先父母嘗。
左右承將。
柔色以溫。
無少違。
十八歸金君眞授。
舅姑
如事父母
睦于宗族
惠于婢僕
聲不出外
足不下庭
御家持身
皆不踰法度
金君攻歧黃術。
濶於作產業
李氏針線以資給。
家事賴不窘。
而金君以之出入
衣鮮而食肥。
人皆稱之。
甲子從金君之蛇梁鎭所。
無何金君病濱危。
李氏夜必齋沐北辰
願以身代。
躬執藥餌
至誠救護
及喪。
號擗殞絶者屢
始欲自盡
已又自念曰。
海島千里
旁無親黨
兒孫且弱。
我則死矣。
誰爲治其喪者。
誰能返其柩。
遺孤誰當護視
得無憾於殯斂
歸葬故土
然後死不晩矣。
遂進粥飮。
而手治衣棺斂之節。
克致其愼。
乞諸隣
公元1505年
辦運轊之具以歸。
在道不輟聲。
行路感涕
旣歸竭力營葬
葬已復不食
而顧以尊姑在堂
恐傷其意。
外示勉强之色。
而日所進不過水飮
衰服不暫脫。
奠獻必親執。
備盡誠禮。
而下從之心。
未嘗一日忘焉。
乙丑二月二十七日
其親忌也。
使家人澣舊服新衣
家人恠問之曰。
春服詎可廢也。
盖將以是畢命
而每稱祥禫旣終
吾當死。
以故家人深察焉。
六日夜
家人曰。
心懷不寧
喜靜厭鬧。
退去
就寢耳。
家人睡熟。
梳沐新衣
遺書訣其姑。
先已購得毒藥
潛藏之。
燒酒煎飮。
安臥待絶
翌日鷄鳴時也。
詰朝
孫煥就省。
急以藥水灌之吐。
閉口不受曰。
吾之忍死
亦已甚矣。
從良人於地下
吾心决矣。
徒苦將死之人。
竟不救。
去金君歿纔七易月矣。
得年五十五。
嗚呼
今世士大夫
不知小學之道久矣。
李氏眇然閭巷一女子耳。
能讀其書。
知以禮律身。
固已可敬
死生之際。
處置雍容中理
豈不懿哉。
舅曰景潤
孝行
朝廷旌其閭。
金氏之門。
孝烈並出。
矣哉
金君無子。
從孫使奉其祀。
也。
書錄其事。
來乞狀文。
余憫其出於寒微
行烈不章。
遂書此以歸之。
伯氏右尹公行
公元1527年
公諱時中
字宜伯
自號弦庵
宗大王別子廣平大君諱璵後。
高祖掌令贈左贊成諱迥。
曾祖郡守贈領議政諱重輝。
祖領議政定公諱濡
考縣監贈吏曹判書顯應
貞夫豐山洪氏。
僉正贈左贊成諱重箕之女。
生于丁亥正月二十一日亥時
公自幼器宇儁偉
意慮周通
羣兒遊。
不見喜怒
議政公側。
應對周旋
老成人
議政公器之。
事有難疑
擧以試問
公輒不思而對。
沛然中理
議政捐館
先君五年焦勞
及喪。
又毁甚。
不能全。
扶護不離側。
亦能愼幹喪葬
惟親意是承。
公時未踰弱冠
見者咸稱之。
辛亥
先君南平任所
歲値大無。
先君殫心哺飢。
憂瘁成疾。
公左其間
贊者多。
賑事畢。
先君奄及大故
客館倉卒
傍無族親
含哀自力斂殯如禮。
終事得無憾。
邑民出錢賻喪。
公泣不受曰。
先君辛苦生活之民。
吾何忍累之。
南人至今傳誦云。
己未因筵臣言。
錄用議政嗣孫
遂除溫陵參奉
辛酉
中生員。
壬戌
移義禁府都事
翌年王世子嘉禮都監監造官。
軍資奉事
陞司饔院直長
都監勞。
陞六品。
活人別提
移工曹佐郞
乙丑
出爲順安縣
庚午
拜司憲府監察
辛未
移刑曹正郞
公元1632年
平壤庶尹
壬申
以訓局郞。
除鴻山縣監。
本任
不赴。
癸酉
司僕寺僉正。
甲戌
信川郡守
乙亥
移陞羅州使。
丁丑
掌樂院正。
淸選也。
遞拜司僕判官
尙州使。
羅監司羅州時治行第一聞
己卯
通政階。
五衛將,敦寧府都正。
洪州使。
不赴。
壬午
除驪州牧使。
乙酉
拜敦寧府都正。
寔改用文官初政也。
丙戌
楊州使。
丁亥
內艱
却民賻。
南邑時。
己丑
服闋
拜工曹參議
庚寅
安岳郡
丙申
侍從臣父年七十。
例陞嘉善階。
連拜副摠管同義禁,同中樞,漢城府右尹
皆一謝卽遞。
此公內外踐歷也。
和厚而宏確。
待人接物
一任坦夷包容
非義之干。
談笑受之。
而亦未嘗苟循也。
平生要路迹。
尤嚴於取予
若不甚爲斬截
內實不撓所守。
天性孝友
事親婉婾順適
無少違。
壬子以後
家事旁落
調度窘乏
公憫貽親憂。
事無大小
必身任之
大夫人安焉。
大夫人側。
嬉戲嬰兒
代勞瑣細
婦女所不及者。
及夫奉以專城
不私貨財
而親意之所欲與者。
疎賤施爲之如不及
每於晬辰。
設宴上壽
遍邀境內男女老人
餖肴豐潔
佐以絃歌
盡歡而罷。
前後七州養志備極
而恒若不足。
其赴安岳也。
公元1612年
以不洎爲痛。
涕泗汍瀾
公其終身慕者歟。
奉先之節。
不用極。
祭穀必計一年所須。
別貯之庫。
以至果脩之微。
器皿之細。
措置無缺
祭之日。
躬檢烹飪
至老益不懈
刱立別廟
以祀祧位。
大夫人憂。
年旣耆艾
哭擗踰制
拜墓
蔌蔌白鬚下。
衣袖盡濕。
益谻。
殆若無省。
至四月諱辰。
鷄鳴而肘侍者扶起。
悲泣達朝。
至孝根心
至此乎。
其處同氣之間。
怡怡和樂
如恐或傷其意。
權氏妹早孀無依
爲之賃宅比隣
在官則分廩以繼之。
推及宗戚
恤窮貧。
濟婚喪。
咸得其歡心
公平居。
自奉儉約
不喜交遊
而客至則輒欣然相對
盃盤眞率
命酒賦詩
間以諧謔
氣槩之軒昂
風流弘長
令人心醉
晩居墓下。
與數三同好者。
杖屨相携巖阿磵溪之間。
賞花翫月
盡醉而歸。
外形骸忘老少
不知世間有何事。
聞者艶之。
居官也。
視民如子
御吏亦敎先於刑。
而濟以綜理之政。
剖决如流。
在在去後思。
立碑頌惠。
羅俗詐而悍。
素難治。
才當乙亥逆變
民心靡定。
公受特命
單騎往莅之。
敷心曉諭
專意鎭安
卒令反側帖然
仍歲大歉。
竭力賙賑
濟活萬數
尙民聞風愛戴
不令而從。
禁酒
不能止。
公籲衆自責曰。
民不我信。
敢犯大禁
吾何顔莅汝。
逝將行矣。
二民持釀來現泣曰請自伏辜
以勵其他
庶幾尙民無失賢侯
公嘉其志而赦之。
自是民鮮犯者。
高陽疑獄
經年未决
朝廷繡衣
審理得實
公以楊牧參覈
立辨生議
御史歸奏如公言
其人得不死。
其在他州
察情僞。
伸寃枉。
大抵多此類也。
罷官
必卽歸秀山庄舍。
秀山卽我鄕。
有舊田庄並祭位。
歲收若干
公就官食三十年。
庄穀聚盈。
散之窮族。
而有贏則曰我無成都田桑
子孫衆多
他日歸老
無以自給
爰葺舊廬
增置新畝。
此亦國恩也。
盖公居官謹愼
惟以守法奉公爲心。
不犯官帑絲毫物。
俸廩餘者。
盡以班親舊
不留爲後日子孫計曰。
恐忝吾先人淸德也。
及卒。
家鬻庄以葬。
人始歎服
嗚呼
誰謂余今日泚筆爲此文哉。
公凡於家政官事
巨細必問於余。
公曰可。
余曰不可
卒之舍己而從余。
以余爲先君鍾愛
而公愛重之。
每曰先君期望於汝者。
余及見而先君不見
嗚咽
恤養我者亦至矣。
穀我絲我。
醫藥田宅我。
世之以此謂公友愛之篤者。
淺之知哉。
嗚呼
易簀前八九日。
精神少惺。
時家環侍
弟問兄有何言。
公曰。
有何言乎。
余知君心。
君知余心而已
公疾
公元1657年
經年沉淹。
子弟苦請就京第便醫藥
公曰。
畢命
已定矣。
竟以丁酉六月二十日亥時
卒于正寢
享年七十一。
八月初九日寅時
合窆元配墓右艮坐之原。
前娶貞夫平山申氏。
校理夏女
議政平川君琓孫。
先公四十二年歿。
後娶貞夫淸風金氏
縣監益魯女。
牧使楙孫。
三男二女
男義直文科參判。
女適進士申在周。
前配出。
義正,義剛。
女適趙學韶。
後配出。
庶子義燁萬戶,義煌。
女爲沈翊之妻。
直子弘淵生員,曾淵。
女爲洪益聞妻。
一女幼。
申在周子錫進士,錫耇,錫耆。
二女婿李祖範,李敎在
義正一子一女
義剛二子一女幼。
義燁女爲閔明燮妻。
二子二女幼。
弘淵一子
曾淵一子一女
並幼。
韋庵集卷之六
 謚狀
  
山君謚狀
公元1602年
公諱枋。
字直卿
宣祖大王四世孫也。
曾祖順和君諱𤣰。
海安君諱億。
以仁城君諱珙之子
後順和。
公考瀛昌君沉。
郡夫人礪山宋氏。
司直孺敬女。
壺山時范孫。
公以顯廟壬寅九月初九日生。
甫齔遭母夫人喪。
致哀成人
肅廟丙辰
公年十五。
例授四品職。
封礪山守。
辛酉
以璿譜校正官
特陞
公元1566年
都正。
丙寅
殿講居首。
陞資爲君。
辛巳
仁顯王后昇遐
公爲守陵官
三年守制
誠禮兩至
前後陵幸。
引見慰諭
進階
崇憲
復命
又陞一資
荐被廐馬臧獲之典。
癸未
謝恩使赴燕
特命御醫賷藥隨行
加賜津遣盡然
丙戌
居安夫人憂如禮。
辛卯
又以冬至謝恩使赴燕
壬戌
外艱
哀毁踰制
丙申
又差冬至謝恩使。
丁酉
復命
間兼都摠都摠管
司饔院宗簿提調
戊戌
中殿患候平復稱慶
特命親授綏德
季父同擢。
時人榮之
己亥
行嬪宮冊禮
例擇完福人爲正使
公寔膺是命。
進興祿。
是年春
又差謝恩使。
復命
庚子
肅廟昇遐
哀痛甚。
自以立朝四十年
先王罔極之恩。
今日所可自盡者。
在於享祀
乞差魂殿享官。
奠享極致誠敬
三年如一日。
進秩遂爲顯祿
辛丑
今上殿下冊封世弟
見差奏請使。
公以宗臣差遣
舊例
陳疏遞。
癸卯正月
進香使。
五月復命
慈殿進宴
特命加資。
以資窮。
改賜廐馬
甲辰
廟禮陟。
上奉慈旨
命公入參襲斂。
乙巳十二月初七日
卒于家。
享年六十四。
訃聞
震悼
輟朝巿。
隱卒備至
喪葬皆官庀。
一依瀛昌君
公元1569年
例。
自靷至虞
四殿各遣中使護視
又命雲臺地師看山
仍給三年祿俸
異數也。
翌年二月二十七日
合窆楊州先兆戌坐之原。
公性孝友
侍親側。
終日怡愉
承顔適志爲事
嘗以幼失所恃爲至痛。
二弟保抱携持
不忍暫時離舍
事安夫人所生
前後居喪
皆以戚聞。
泛愛內外族黨
曲盡誠悃
咸得其懽心
賙恤貧窮
若有不及
資活者甚多
待人接物
不設表襮
一毫矜飾
或以非理見加。
亦不介懷
持己不苟
未嘗一事干人
其守陵也。
小心恪愼
中貴人有度
陵上饗奠
一皆躬親
不以風雨寒暑而或懈。
例捧享需。
嚴戢下屬
不得操縱
其在厨院也。
精擇饍品。
痛革宿弊
供人無不感德
沒後
各持雉鮮以供。
朔望祭需。
久而不廢。
五使燕還。
行橐蕭然
書畫圖籍而已
一行不敬憚。
相語曰。
外朝無此。
平生不事家人生產
服御器玩之屬。
取足而止。
未嘗蓄餘。
居處淡素寒士
芬華聲色
無所留意
日以經史自娛
聰明絶人
過眼成誦
手不釋卷
至忘寢食
貫穿古今事。
與人語。
亹亹不厭
長於吟詠
渾厚平淡
操筆立成
嘗隨諸宗臣入對
卽席賡進七言律詩
同列服其敏贍
筆法精妙
每興到。
揮灑淋漓
間承上命
多所寫進。
人得片墨。
藏弆焉。
嘗曰人之不能含容
由於量狹而識短。
又曰。
不可以不讀書
人而無知識。
何以爲人
又曰。
男子作事正直磊落
細節猶可脫畧
若於大義是非
少有所差。
便爲失身
平居自飭如此
郡夫人咸陽朴氏。
寧都崇阜女。
府使徹孫。
雍容整肅
婦德咸備。
生三三女
長益煥。
文行早圽。
次益熺。
次益焌參議
出繼
三女婿鄭玏縣監,朴思休正郞,徐命聖。
復圭郡守
晉圭今參議
仲出。
正圭,命圭參奉
成圭進士,相圭,衡圭,承圭
季出。
益煥無子。
復圭
寔尸公祀。
外孫男女若干人。
贊成周銘公
有曰余惟公子王孫
類以豪擧自多
鮮克由禮
古今同流
若公之被服儒生
詩書茶飯者。
斯已賢矣。
而其言又峻厲有立
不似衰善之人。
是尤可敬也已
噫。
公之篤行飭躬
斯言盡之矣。
參議君將爲公請謚太常
最中爲之狀。
論次如右
韋庵集卷之六
 遺事
  
止仲(普文)遺事
公元660年
止仲庚申四月二十九日死。
年僅二十六。
以君之資之
乃無子夭。
余友也。
隱痛䀌傷者。
愈久而不能
已。
大爺八耋之年。
于今抱孫
祭祀無所托。
尙何忍以理遣也。
嗚呼
止仲死矣。
歲月寢遠
平日言行
能不使湮沒者。
豈非吾輩責乎。
誄文辭。
只寫其悲。
不能麗澤深知者。
心常以耿結
曩拜大爺
泣謂曰。
吾兒內行純篤
可以記吾兒素罕交。
交之深者。
如君也。
幸識其聞見者。
以備遺事之一二焉。
嗚呼
余何敢辭。
天禀甚高。
夷蕩中有縝密
恢廓中有堅貞
言論明快
是非別白
嘗曰世情每欲人悅之
妾婦市井之道。
士大夫豈爲此乎。
平生假人辭色
歷觀人家
世榮顯
則每以驕奢而失之。
吾家代有冠冕
不增一廛
衣食不給
而視以分內事。
在吾尤當體行也。
自少不屑科宦。
近爲擧子業
非所樂。
至於榮辱得失
澹如也。
每謂余曰。
學問之功大。
氣質之病小。
世雖有才器過人者。
臨事憒憒
無識見故也。
見識之進。
莫如多讀古人書。
尤齋一生朱子
吾輩學尤齋則可無過矣。
病裏時。
朱書尤集。
大有益於調病養心之道。
汝亦勉乎哉
病中時曰脩短亦命也。
不能殺人
吾豈死於病乎。
雖死。
天也。
吾豈以此動吾心乎。
已將死生造化中。
心自安靜矣。
我與君詼謔
時或過中
乃謂余曰。
名敎中自有樂地
何必詼謔爲哉。
近來世俗澆薄
人皆指吾汝以辱交。
則爲辱甚矣。
余曰。
君言是矣。
自此絶不復相謔
君博於古。
我朝名賢事跡世系
該洽
精於字學
筆法遒健
忙遽
不失䂓矩
余與之遊十餘年。
未嘗疾言遽色
君不妄與交遊曰。
末路朋誼。
所謂親密者只虛文
也者
貴知心。
熟聞斯言。
故君之喪。
不敢服。
不忍不服
素帶三月
盖知君之心也。
余從氏嘗歎賞曰。
言議之硜正。
識見通透
求諸古人
未易多得
韋庵集卷之六
 雜著
  
廣州儒生禀目題辭
今覽禀辭意甚盛也。
引重太過
抑有所不敢當者。
齊儒之言云禮樂必待百年而後興。
盖謂待人而然也。
人非其人。
而妄欲古道之猝復。
多見其齟齬難克也。
嗚呼
古道不行久矣。
爲吏者。
埋頭簿書之間。
知德刑之何先。
爲士者。
役心科臼之中。
全昧學校之何名。
官無善治
鄕無善俗
千載歸來
寥寥無聞
可勝歎哉。
廣之爲州
密邇邦畿
非比窮荒絶徼莫沾王化者。
文獻莫徵。
民習極頑。
悖義之事日聞
非理之訟日集。
雖欲爲治。
誠難猝變矣。
有子曰。
本立道生
其本顧不在學校之興乎。
然而其所以興之者
有非一朝一夕所可爲。
則不其實
只循其名。
不過觀瞻文具而止。
豈不識者之所笑乎。
有是心則有是事
是心出於誠實
是事可行久遠
一鄕諸君子。
果能誠心做去。
堅守勿撓。
一洗百年陋習
亟回一境淳風
使學校濟濟之美。
村閭洋洋之盛。
則願趍下風
奉以周旋
不爲吾道之幸歟。
盍各乎哉
講䂓與一鄕有識之士。
參攷舊䂓。
講確時宜
俾盡必可行之道焉。
先將卄緡。
以資養士之需。
亦須區處得宜也。
至於儷語
此乃退溪先生所謂過情
刪去可矣者也。
破字具銜
有駭眼目
恐非吾儒本色
行古道而爲此俚語
區區所望於今日者也。
南平遺愛志後
先府君之宰南平也。
大侵
有人相食。
府君遑遑
救焚拯溺
環數百里溝壑袵席
隣民亦多賴活
賑事垂畢。
府君則病矣。
及喪。
士民哭哀之如父母焉。
事實詳載陶庵先生誄詞及碣銘。
府君之歿。
今已三十餘年。
南民久愈不忘。
遺愛之祠。
德政之碑。
因朝令毁撤
無以愛慕之心。
碑舊有閣。
閣環以墻。
守直灑掃之。
遂刊府君捧糴時倉壁題詩其中
忌日則或有抱龜頭而泣者。
一日紫竹四五叢。
龜頭挺生
森然覆碑立處。
至今靑靑
此乃棟桷之內。
雨露所不及也。
士女莫不咨嗟
至比萊公竹云。
今年夏
有人適往渼湖金祭酒宅。
案上有蒙巖遺藁者。
偶閱之。
府君遺愛記。
來語余。
其名瑚錫姓宋而邑人也。
未曾知其人。
走人謄見。
則多記不肖輩未盡知者
而不記紫竹一事
豈記成於竹生之前歟。
記昔乙丑
不肖往拜寒泉
先生一語記之。
先生嗟異而頷之。
明年
先生歿。
竟未就焉。
嗚呼
彼南之民士。
暫沾朞月之化。
尙能追思無已
有此記文。
顧如不肖
家庭之間。
懿德實行
可書者百無一二。
不孝莫大
實有愧於斯人者多矣。
此以自訟云爾
鹿川文券
公元697年
丁酉七月初九日
季弟朝賀泣言于仲氏曰。
鹿川
公元1576年
卽我王考定公別業
辛勤營築者也。
子孫視同。
平泉午橋
期以世世傳守。
間經禍故。
鞠爲茂草者殆十年
余泣言于伯氏曰。
此乃人之不幸
非地之故。
古人所謂不忍荒。
不忍廢。
不可終棄。
乙未春
始鳩材董工。
脩葺晩香亭榭。
北新內屋
以爲漸次復舊之圖。
伯氏歸老廣陵廬。
相距稍遠。
不能飭護。
每有移買之意。
而有所不忍。
意外伯氏棄背
家事近益旁落
醫藥喪葬之需。
無以拮据
勢將不守。
仲氏泣謂曰。
豈意吾宗家事至於此耶。
以其歸於他人
吾將體伯氏之意。
歸于吾子孫。
日後復歸伯氏
君子孫。
王考遺緖
不至墜地
如今日之爲。
豈不可乎。
深谷伏在田畓。
宗家置祭位。
又賣延村家舍田畓。
以報積債。
以爲如何
余曰。
伯氏與余之意也。
宗侄義直。
痛哭而言曰。
兩父之如此。
寔不負吾父也。
相與握手涕泣
畧記顚末以示。
三家子孫
須知此意。
勿以物我爲間
永世相傳
謹守勿墜焉。
別廟營建事例
公元1123年
別廟之議久矣。
六代祖贈議政鳳山郡守府君祠宇
癸卯祧。
奉于玄孫漸家。
又移奉于淹家。
又移奉于縣監潢家。
又移奉于庶玄孫泙家。
五代祖贈
公元1134年
判書僉知中樞府府君祠宇
甲寅祧。
奉于曾孫漸家。
又移奉于淹家。
又移奉于玄孫顯謙家。
又移奉于知事輔家。
又移奉于顯晉家
高祖考贈左贊成掌令府君祠宇
己亥將祧。
奉于曾孫晉家矣。
泙家在於八谷
晉家在於下。
而皆年老家貧。
奉安處所
旣甚狹陋
享祀諸節。
亦難備禮
爲三先祖子孫者。
擧皆傷悶。
營建別廟
要爲一處奉安
通議于宗中者。
非止一再
事力不逮
遷就至此
今當高祖祠宇祧遷之時。
不容少緩。
適値六代孫明中尹南城
相基鳩工
亭材脩潔而亟撤之。
役費之浩多而克辦之。
乃於仲春始役。
歷數月而功告訖。
九月初三日辰時
移奉三先祖神位
一時妥安
幾年未遑之事。
今始得成。
其在追遠之誠。
不覺愴慕。
至若享祀之道。
慮在久遠
難經紀。
六代最中
捐出峴庄土。
以備祠墓享事之需。
畧附本末下端
以資後考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