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x 页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祝文
寒碧斋郑先生常享祝文
刚直之节。沈潜之学。清风百世。贪廉懦立。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祭文
祝文
寒碧斋郑先生常享祝文
刚直之节。沈潜之学。清风百世。贪廉懦立。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祭文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72H 页

于惟先生。一世宗师。时雨其化。大匠其规。朋来远方。英就乐育。东箭南金。咸揉并浴。矧伊愚蒙。质偏习痼。不有炉冶。曷变查卤。谓绘无质。不可施采。井繘虽长。莫收瓮弊。瞻望逡巡。崦晖渐斜。迨其执役。已婴沈痾。谓余可教。坐之床隅。千古绪言。一灯清炷。立志之训。读书之法。用力之真。为己之切。待扣舂容。曲尽纤洪。无言不酬。俾竭悾悾。悼世之坏。专由科举。狂流滔天。正路孰揭。闻子淡泊。庶几超然。余实钝劣。非敢后人。然惟此训。于心铭镂。非曰能之。持以自考。十年仰德。一宵承诲。告辞悤悤。有会在后。曾未数蓂。梁木遽摧。殆天疾余。莫使牖迷。嘉会既缺。大道孰提。摧颓放散。孤负明知。先生之道。我其敢知。所可知者。威仪文辞。穆穆温温。如玉缜栗。谆谆恳恳。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72L 页

祭东岩柳先生(长源)文
古人之学。为己而已。今也不然。即为人尔。人己之分。诚伪斯歧。惟名与利。诱人之机。透此关头。方少歇时。滔滔季世。靡靡颓波。孰能超然。而以有立。于惟先生。既淳既确。生长法门。擩染诗礼。思叔俊才。原明美器。有觉湖翁。倡道南峤。早就羿彀。屡操何戈。善信之评。深蒙契诩。礼书之编。委以撰著。人无异辞。士决疑讼。造诣之高。可验推重。知极其博。不尚该洽。守极其介。不屑矫激。晚益崇深。望俨即温。有来抠衣。诲诱谆谆。小子颛蒙。最承眷恩。先契之故。重以婚姻。面命书谕。丁宁详复。纵未私发。实感叩竭。呜呼今岁。仲春初夏。再候门屏。款奉謦欬。小壶秋露。为我细倾。二篇琼章。送我蓬行。我怀悠悠。若在春沂。孰谓此乐。而不复为。维时先生。久淹床茵。自谓无捡。恐误后人。我覸德仪。益密存省。宽而有制。泰而不放。不以老倦。不以病罢。循始及终。一以贯之。盖其成德。绝去外诱。视利如腻。避名如仇。不与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73H 页

祭小山李先生(光靖)文
贤豪之兴。旷世一有。并生一家。终古罕睹。在昔程氏。近惟存葛。葛老弥甥。又见叔伯。惟大山翁。绝学梯航。先生夹辅。左右翱翔。旁搜远绍。启我昏蒙。斯文是赖。功莫与京。洎主皋比。益勉收拾。文要博穷。辞恶雕饰。每叹科业。坏人本原。独立颓波。思障其源。言若不出。辨说愈精。体若不胜。操履愈贞。馀事文章。下笔汪洋。踵接徼惠。各满深望。山梁既颓。帲幪随撤。夕山悽凉。苏水呜咽。岁未十稔。士再失依。法门衰败。吾岭空虚。矧伊贤胤。爰暨侍读。合志同方。懋绍前烈。侍读云亡。若蛩失蚷。孤立伥伥。爱莫与助。小子庸愚。猥蒙契诲。匪其或契。取人为大。尚冀从颂。卒承嘉惠。天不慭遗。已矣斯世。单辞替奠。惭负平素。尊灵不昧。尚克鉴顾。
祭数咎庵崔先生(兴远)文
圣学有阶。知先行随。究其所诣。行难于知。师教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73L 页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74H 页

祭芦厓柳公(道源)文
大道之弊。气随而漓。禀之在人。盖多儇浮。太白迤南。水深土厚。元气不衰。贤俊接武。惟先侍郎。文儒之秀。积丰施啬。委祉于后。公乃挺生。质厚器伟。乐善好古。疏财嗜义。家庭诗礼。埙篪切偲。不资讲说。独味经腴。不假修饰。自远瑕垢。董家孝慈。范氏忠恕。馀事文章。纡馀流畅。大状小志。各满深望。退陶全集。义理渊薮。钩深阐微。巨细毕举。由玆后学。不迷门路。羽翼斯文。功孰与伍。养閒林下。德成行尊。晚沾一命。稽首 天门。臣老当归。岂敢为高。貤荣逮幽。鬼草思酬。教儿式谷。早从大贤。师门见许。吾党莫先。矧奉毛檄。得逮曾养。苞甘载旨。有炜来往。人孰无亲。观者竞啧。恺乐攸宜。名寿咸得。昔吾先子。友契深挚。岂伊姻娅。实维臭味。风树早缠。仰公典刑。每见孤蒙。话旧含哽。小子无状。旷不时候。今其已矣。何处寓慕。单杯瓣香。远荐微诚。尊灵不昧。尚克绥成。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74L 页

呜呼。汉朝自省事以来。盖闻湖学之盛。甲于东方。游其门者。皆为己向里。从事古人之学。而若其笃实刚温。深得师门之推许。惟在先生。先生学问造诣之深微。虽非后学之所敢议到。而即此而求之。亦可以认得制行造德之大槩矣。汉朝气浮心粗。失学迷方。平生悔吝。多在粗厉。夙闻先生之风而悦之。窃庶几供洒扫于门庭。以模范其万一。少砭其气质之病。而十年之内。三次进见。皆不过随众备礼而已。一未能从容审视。如公明宣之居曾门。以到于今伥伥。而山梁遽颓。此固小子之所私恨。而先生没之前一岁。东岩柳公弃后学。没后数月。后山翁又厌世。世所谓湖门三老者。后先凋零。使后生小子。无所考德而问业。抱遗经而莫质。立迷道而无归。此又吾党之所共痛恨。而世道士习日趋夸毗。莫知其所终极。以先生忧道之切。亦必惄焉叹伤于冥冥中矣。呜呼哀哉。
祭郑公(必复)文
大岭以南。元气已浇。禀之在人。盖多儇浮。历观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75H 页

祭李刚斋(承延)文
天地之气。有清有浊。钟之在人。为顽为哲。顽何昌炽。哲何夭微。天靡有定。一任气机。晓天苍凉。太白孤辉。晶光一晦。众瞻曷依。清气之钟。独厚公家。溯厥芳源。其来有遐。让婚高节。斥妖劲气。华翁矫矫。凛持风裁。金瓯辞卜。风猷韬邈。处士嘉遁。贲以儒学。萃于公身。益扬其流。仙鹤下世。独立无俦。容仪秀洁。松竹森挺。襟怀泂澈。冰玉交映。言不假择。自无骪骳。行不待捡。自绝脂韦。蕴其精英。发为文词。秋水无波。远山浮眉。安贫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75L 页

祭舅氏素庵金先生文
耆哲云亡。乡邦殄瘁。门无帲幪。士失炉锤。顾余小子。义兼尊亲。尊之维何。师道所存。亲之维何。母氏同气。具是二者。恩义两挚。况在幼龄。亲承教养。矜我孤蒙。砭我愚戆。俾我冥行。粗知径路。溟涬既开。得免鱼鲁。以到岁晚。把玩馀光。伊谁之赐。俾也可忘。小子不天。早失怙恃。替事移孝。惟有公在。眷倚愈隆。报效则微。瞻候寒温。亦不以时。每一趋侍。色辄敷腴。讲订文字。有受必虚。岂其有中。奖诱是为。期之望之。古人与稽。忠信之褒。勉其存主。戏谑之戒。警在肓膏。奉以周旋。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76H 页

祭李上舍(东春)文
惟公华阀。冠冕吾岭。忤旽著孝。师寒取正。既硕既华。益炽以承。七叶搴莲。四世登瀛。八座台衡。一路昼绣。山南昆弟。谢家清贵。嗣后踔厉。式扬其波。有卓同庵。惟暨远爷。玉温金精。埙唱篪奏。邃学邴箧。苦节莱釜。公承其绪。不坠不忝。慕义如渴。远利若染。穷不妄干。贫不好营。岂惟天得。盖本家庭。文公脚下。纵难为子。乐有贤父。尧夫有是。之人之地。何施不宜。半世落拓。吾党之衰。酒后慷慨。想见素抱。惟公自勉。盖无怨悔。晚占小成。人曰趾美。坦夷优游。聊以卒岁。抑惟先古。孔李奕世。连姻之分。同朝之喜。逮到先爷。益笃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76L 页

祭郑沧海(澜)文
呜呼。世岂无杰卓魁奇拔俗好丈夫哉。论其一切摆脱。弃家如敝屣。厌世如臭秽。不顾傍人是非。不计自己利害。勇往直前。独行其志。终身颠沛而不悔者。惟公可以当之而或过焉。律之以常道正法。虽不无可议。而此乃公之所以为公。而人不能髣髴其万一者也。嗟夫。以公姿禀之特异。志气之刚果。使其早就绳约。从事儒学。则上可企好勇之子路。下不失为志大之陈亮。又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77H 页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77L 页

祭李致道(埦)文(返柩时)
季夏之夜。同宿愚安。公时就 召。中途言旋。谓言此行。早晚不免。归即访君。从容叙展。七月之望。闻公西辕。事既无妄。旋复华趼。知公倦游。岂甘羁绊。默计归期。正当秋晚。枫叶满山。黄菊垂除。变彼愚山。联翩遂初。招携同人。鼎坐论襟。未了文字。澜漫搜寻。或访泉石。并辔仙峡。饮水断火。公诗所述。会值 邦缅。有难径归。延及冬初。宿计虽违。雪窗炉火。趣兴更幽。屈指以俟。一日三秋。初六日暮。急报苏使。平市之书。痛哭初二。如梦如痴。久益惝恍。悲欢翻覆。剧若沧桑。把书一痛。万事瓦解。千载相期。五年而止。矧伊仲胤。自我奔赴。号呼之状。行路尚泪。弱女弥月。曾是公忧。扶护之故。未随星车。魂飞心劳。凡几日夜。单杯薄需。候于道左。山枫野菊。宛其妍华。孰谓斯时。而以柩归。戛过山外。指点弊居。昔公书语。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78H 页

祭李致道(埦)文(葬时)
呜呼。吾谓公进而扬于 王庭。入赞经幄。出典方岳。言议之侃侃。足以尊主而庇民。气节之卓荦。足以激浊而扬清。上而副 圣上简拔之意。下而酬吾党期望之情。将使吾岭俊彦。接武汇征。以追昔时全盛之轨躅也。吾谓公退而处乎丘樊。阐明家学。收拾后进。循循乎引诱之善。而恳恳乎提诲之勤。卓然为儒林之宗主。有如晋氏之世执齐盟而尊华攘夷之功。能使西方怪说。不敢踰峤岭一步地。以保我先贤真正之统绪也。盖不惟吾之期公者然也。凡知公者。莫不然也。不惟知公者然也。凡我东以儒名而不与公异趣者。则无不然也。然则公之死。非吾一人之私恸。乃一国公共之恸也。抑余之所私恸者存。盖余质驳而气浮。少既失学。长益自放。伥伥冥行。殆四十年。自从公游。始知此生暴弃之可惜。及忝居姻娅之末。夤缘薰袭。益闻所不闻。虽未能学其万一。而其有得于观感之间者多矣。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78L 页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79H 页

祭李致道(埦)文(大祥时)
人亦有言。死远生忘。惟公去世。日月屡襄。宜可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79L 页

祭李幼健(诚运)文
于乎幼健。吾与君兄弟而朋友也。知君之详。宜莫如余。而君没之后。求见如君者。于一世而不可复得。然后追绎乎平昔相观之馀。而参验于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80H 页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80L 页

祭季曾祖府君文(改葬时)
小子始生。府君捐世。仪容謦欬。邈焉靡逮。讯之故老。想像风流。早出头角。气吞兕牛。方在髫龄。往游汉都。嶷立街头。藐视轩轺。皇览揆初。曰吾汗驹。步武云梯。高大门闾。时命谬悠。往蹇来坎。材朽蜀柏。氛埋丰剑。托于昏冥。洗我磈胸。茫茫天壤。俗物都空。青山白云。醉里傅公。一抔荒原。万事悲风。四十年间。造物多剧。归视公家。桑海变阅。英灵临睨。能不悲伤。回视畴昔。如变寒凉。幸有遗孙。经纪幽竁。舍旧图新。弃圮即美。乃卜吉辰。乃从先茔。皇妣域内。神理永宁。棺和出世。宛睹容颜。玄扃旋闭。伤恸如新。操文来哭。始生孙儿。灵如不昧。尚克鉴玆。
祭叔父墓文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81H 页

祭从叔母东莱郑氏文
呜呼。夫人女士也。智足以料事。才足以干务。仁足以庇人。恩足以恤下。而身为女子。无专制之义而抱昼烛之悲。遭罹无限。险苦备尝。无限艰忧。而卒能僶勉拮据。营立门户。辛勤教育。成就嗣子。又能旁济兄弟。使二家得以存全。推及周亲。使一门得以依赖。惠泽流于仆隶。而仆隶怀其德。馀波溢于邻里。而邻里慕其义。此在夫人。不过千百之一。若使生为丈夫而任干家之责。则其所就。岂不足以卓荦惊人乎。呜呼。我家壬申之祸。千古所无。吾先子与第二堂叔。相继夭逝于数日之内。从叔才弱冠。而夫人才于归矣。吾年仅毁龀。而尚记夫人之昼夜号呼。绝食乞死。吾先妣为之恻然闵恤。许以一女终始扶护。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81L 页

祭赵士威(虎然)文
于乎。诗不云乎。温温恭人。惟德之基。盖温柔则能自虚。恭逊则能下人。虚以受益而卑以自牧。其于进德也何有。今阅世久矣。何若人之罕见而虚骄忮代者之滔滔也。公容貌端谨。言辞明辨。识出于今人。而不以自多。行过乎古人。而不以自有。孝悌本于家庭。而爱敬达于乡党。年踰耆艾。而犹执子弟之役。为人师表。而常存问学之意。一家之争。以逊让屈己。消其纤芥之私。庠舍之讲。以笃实务本。易其辨析之功。恂恂乎其风义之厚。而恳恳乎其训迪之正。以到于远近。无不悦服。少长咸得其欢。而总之不外乎温恭二字。以成其德而已。公尝自谓吾于致知欠工夫。不足以进道。此盖公自道之辞。而益可见不贵知而贵行之意也。余赋质疏卤。为学浮泛。每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82H 页

祭内弟金叔明(熙洛)文
惟灵。圭璋令质。黼黻华藻。游刃经学。亦透蕴奥。金闺玉堂。何施不宜。早岁蜚英。结知丹扆。磨砻淬砺。将大其耀。讲筵淳温。词掖渊妙。随处利用。虑无前茅。何丰于赋。何畸于遭。人间万变。靡所不尝。悼伤摧剥。颠沛仓皇。遂婴其疢。遂夭其生。生平孝养。半岁三牲。白首呼儿。行路掩涕。才未需时。祸更溢世。莫诘其故。归咎鬼神。我思伊人。合寘林泉。清拙苦淡。分甘疏粝。沉潜缜密。功专经籍。饱饫之久。学成行尊。在乡矜士。处家贻孙。用违其宜。逢此百罹。一时受饷。瞥然风华。莫为而为。奈何彼苍。彼苍好乖。秖益悲伤。吾衰且斩。竟阻一恸。遥寄一奠。灵庶顾享。
祭宋敬一(相天)文
尝闻古语云。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此数语者。立志居敬。穷理力行之要也。盖胆大则能进取。心小则能敬慎。知圆则可以尽博。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82L 页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83H 页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83L 页

祭亡儿文
呜呼。人之死也。虽八九十岁老洫近死者。生者之哭之也。岂无可恨。然又孰若少年有才志。万里前途。一朝如风樯之摧折而哭之者。又其期望无穷之老父。则其弸肠积肺。藏腑结肝。有时郁塞迷暗而不能自已者。果何为而然也。历数其可恨。奚啻千万其端。而吾心懑神迷。虽欲一二究索言之。有不可得矣。于乎。汝有忠信之质。宽厚之量。而吾犹病其不敏于从善。汝有孝友之性。睦姻之行。而吾犹病其不足于逊悌。识见超诣。造次之间。能透得肯綮。而吾每戒其不探乎儒苑。文词雅健。寻常所作。颇近乎轨范。而吾每规其不本于经旨。盖不以所求乎子者反诸己。而以未能乎己者求乎子。是以责望勉戒之言。常常有之。而称许奖与则不少见焉。汝但知我期勉之甚切。而安能知嘉奖之意默存乎其中也。然吾之求之也。亦俟汝之大成而扶策乎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84H 页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84L 页

祭亡儿文(改葬时)
呜呼哀哉。昨年葬汝。知有今日。日期渐近。如将复觌。远役当归。屈指以望。及其启土。怵迫难状。圹盖既撤。黝然棺木。开棺欲见。奈此衾翣。纵使开衾。亦何忍目。丰资厚质。化为异物。一体之分。邈其相截。想来不忍。不想不得。明将复土。千古永隔。心烦臆塞。言不欲长。独有一事。尤堪嗟伤。宋友之诔。述汝之言。约与同榻。理会经文。以汝才识。果能回头。游刃肯綮。沛乎有馀。吾所大愿。惟在于斯。没后始闻。我心如何。矧又宋君。继汝长逝。非无朋友。惟此可恃。联翩相随。若赴前约。踽踽此生。几日团集。又有二事。不忍不告。屋柱才竖。老儿发痘。彻役扶救。證颇深危。元弟庸叔。昼夜省治。药物之良。幸得稣息。仍复修屋。八月告讫。老少还集。怆泪慰叹。是皆汝忧。老我替干。汝若有知。一欣一唏。如其无知。益增我悲。从今以往。大事几何。老孙之长。如农望秋。汝其阴佑。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85H 页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诔文
诔崇岩卢公(澺)文
崇岩卢丈。以七月初吉。卒于本第。乡邦士友。相与叹息。以为贞士亡矣。十月某甲。从葬于先兆。沧海郑丈以书来曰。孝泉将入地矣。吾党知孝泉者。不可以无言。余于公年辈后。相识差晚。且拙于文辞。惧不足以称扬其德美。然自余幼时。已闻一善有士林清论。其褒贬是非。能荣辱一乡人士。而公与数三公主张云。洎余省事。夤缘往来。益闻所不闻。盖公居家孝友。奉先收族。极其仁悫。推以及人。一出于诚悃。与朋友交。久而不渝。为之谋画区处。尽己之心。喜施与好宾客。家或告罄。而迎接无倦色。妇孺僮仆。皆承公意。欢然也。余尝访公入崇岩。小奚见客来。奔走入门。一童子下堂而迎。应对惟谨。一童子。自内出曰。大人虽不在。愿少留。以供午黍。可见公接人之诚。孚乎一家也。崇岩在冷山深谷。士大夫之东西行。访公者结辙于谷中。而不能访者。必问公起居。兴慕而去。远道之人。争以不识公为耻。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85L 页

诔柳景范(洛文)文
完山柳君景范。于余为中表戚。而居地远。仅一再见焉。但闻其有志向学。而未谙其虚实浅深竟何如也。其后。景范转入青凫深峡。影响益昧昧矣。余尝侍东岩先生座。问门下诸人所学。先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86H 页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86L 页

诔黄生(泶)文
为己为人。学者诚伪之大分也。诚伪之分。起于一念之微。而其归千里。自夫子时。已叹古今之相远。况后世乎。我东。尚门地而重儒学。士之生于世阀而地联权要者。一名为学。安坐而躐跻卿相。下此而身伏衡茅。人犹诵慕推仰。不失一世之美名。往往有徇外为人之讥。此其立心之始。岂必皆出于有所为。因时而迁。忘其本初。大抵其居使之然也。间有自拔于贱微之中。奋然向学。宜其无所希慕。笃志为己。而钓声誉附势利者。亦或有焉。俗之渐民久矣。其孰能特立颓波而不挠哉。作噩之秋。余在仙峡之玉霞亭。一士人敝衣草履。跋涉而来。延之座而问焉。乃青松黄君泶也。世为青云驿吏。年十六。慨然有学道之志。请业于川沙门下。来往数年。却扫一室。勤身应役之馀。端坐读书。终日无惰容。家甚贫。瓶储屡罄而晏如也。邑太守闻其名而召之。君不往。人皆为君惧。君曰。以驿人而召之役则可。以士而欲见之则不可召。邑守尝赴科试。密以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87H 页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传
金义士传
金义士绅。字希张。号西斋。商山人也。 庄宪王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87L 页

损斋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第 688H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