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山木轩集卷之十一
山木轩集卷之十一 第 x 页
山木轩集卷之十一
 墓志
  
山木轩集卷之十一 第 281H 页
仲母淑夫人宋氏墓志
淑夫人宋氏。我仲父通政大夫佥知中枢府事讳履礼夫人也。夫人系出恩津。上祖高丽判院事大原。文正公同春先生浚吉五世孙。考 赠参判鼎钦。妣 赠贞夫人全义李氏。府使 赠参判德显之女也。我金自高丽太师宣平。籍于安东。至文忠公仙源先生尚容始大显。四世而有 赠参判教行。配 赠贞夫人骊兴闵氏。于夫人为舅姑也。夫人以 英宗己未八月戊戌生。 当宁壬申十月庚申卒。葬于广州治东七师山下戌坐之原。有女四人。长适进士赵哲永。次适县监闵致福。次适李寅昌。次适李俊秀。取从子为子。侍讲院司书阳淳。阳淳一男幼。致福一男泰镛。寅昌二男。正夏。次幼。夫人年十有六而归于我仲父。有姱德懿行。以贞淑庄慎禔其躬。舅姑以安也。夫子以宜也。妯姒以和且乐也。入门雍雍无异言。处子侄宗党。爱以有防范。人皆诚服而心敬之。妇人耳亦士也。有识虑。辨事理当否无差。视世之妇女琐屑事若浼。赴人之急。甚于饥渴。日以倾箧笥。不之惜也。此我
山木轩集卷之十一 第 281L 页
家法也。夫人优有之。盖不勉而能者也。夫人随夫子之任二官。与夫子偕跻七耋。用阳淳翰林 恩。例进夫子秩下大夫。夫人从封淑夫人。且将受其养于暮境。可谓荣矣。而卒不克享有遐禄。贻之以不洎之恸。呜呼痛哉。善无不报而理有时参差。岂其留有馀不尽之福。以遗我后承于无穷者存欤。噫。小子于夫人。乳养也。亦已发种种矣。以牗以诲。俾不至于大过者。盖莫非夫人之赐。而小子迷蒙颛劣。顾无以自力以承夫人之德之意。呜呼其可惧也夫。仲父命小子为之志以藏之幽竁。小子不辞而书之如此者。非敢以为不朽图。聊以叙其悲也。后之人尚亦有以考之哉。
先山志(己卯)
我金肇自高丽太师公宣平起古昌。古昌即今之安东。遂贯于是。墓在台庄之子坐原。后失其传。以坛而识。其后几代墓多失传。知而守者。逍遥洞艮坐原。曰典农正公得雨墓。五礼洞子坐原。曰典农正公夫人柳氏墓。侍墓洞子坐原。曰奉礼郎公革墓。夫人权氏双坟。驿洞乾坐原。曰判官公系权墓。夫人权氏墓在其上五步许。其右麓酉坐。曰掌令公永铢墓。夫人金氏墓在其上五步许。醴泉之稷谷卯坐原上下葬。曰
山木轩集卷之十一 第 282H 页
比安公三近及夫人金氏墓。已上诸墓。从台庄五里十里或二十里。杨州之陶穴里子坐原。曰庶尹公璠墓。其左麓二十步许丑坐。曰信川公生海墓。又丑坐曰同敦宁公克孝墓。其右麓百步许乾坐。曰右议政文忠公尚容墓。已上诸墓。同在一局。诸宗从葬者多。号为金氏族山。洪州之馀思洞甲坐原。曰参判公光炫墓。其上五步许甲坐。曰沔川公寿宾原妣郑氏墓。自玆而东越二冈。内葛山壬坐原。曰沔川公墓。继妣李氏墓在其上十步许。前有高丽冢。大兴之光时辛坐原。曰高祖考副率公盛益墓。同坐五步而下。曰曾祖考锦山公时发墓。结城之杜芝洞午坐原。曰祖考 赠判书公教行墓。由玆而西十五里。同县星湖丑坐原。曰判书公本生考同中枢公时哲墓。瑞山之松峙卯坐原。曰先考沔川郡守 赠左赞成公履仁墓。先妣贞敬夫人星州李氏祔焉。噫。我金在安东则葬安与醴。在京师则葬杨州。在湖西则由洪而及于兴结瑞三邑。居无常处。世又寝远则安知不墓或失传如前之为也。为是之惧。历叙先墓诸处。纳于幽竁。以徵久远。
皇考妣墓志
山木轩集卷之十一 第 282L 页
呜呼。此我皇考通训大夫沔川郡守洪州镇管兵马同佥节制使 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五卫都揔府都揔管 世子贰师府君。太夫人贞敬夫人李氏合祔之墓也。府君讳履仁。字圣居。姓金氏。贯于安东。始祖讳宣平。起兵古昌。翊辅丽朝。策功大匡太师。其后名德相承。用显于世。有讳尚容。世所称仙源先生。丁丑建虏之乱。殉义江都。 赠领议政文忠公。生讳光炫。吏曹参判。府君之五六世祖也。高祖讳寿宾。沔川郡守 赠吏曹参议。曾祖讳盛益。翊卫司副率 赠吏曹参判。祖讳时发。锦山郡守 赠吏曹参判。考讳教行。经术行谊为士林所推。称以惟勤堂先生。以孝 赠持平。后 赠吏曹判书。妣闵氏。骊兴望阀。正郎在洙之女。右议政文孝公镇长之孙。左议政文忠公鼎重之曾孙也。府君。判书公之长男也。生于 英宗丁巳。由荫而仕。为 延福殿参奉,缮工副奉事。升为东部都事,尚衣汉城司仆主簿,尚衣掌乐司宰佥正。外除为文化县令,沔川郡守。以疾皋复于沔之任所。享年五十七。始葬洪州之内葛山参议公墓前。七年而移卜于瑞山之松峙卯坐原。太夫人。星州人。参奉克显之女。平靖公约东之后孙。
山木轩集卷之十一 第 283H 页
 赠右议政忠肃公尚吉之七代孙。忠肃公与仙源公同时殉义也。太夫人生于 英宗丙辰。十七岁。归于我府君。后府君二十七年弃世。享年八十四。用不肖仕于 朝。享于营邑者五。进以封爵者再。府君 赠一品。太夫人为贞敬夫人。有二男三女。男长即不肖。次阳淳。承旨。出后佥枢公履礼府君之季也。女适进士李光裕,尹景肃,参判李宪琦。不肖子阳淳之子。普根。光裕之子。埴县监。墣(저본에는 '璞'으로 되어 있으나, 《司马榜目》, 《老洲集》 卷17 〈赠司宪府持平李公墓碣铭〉, 《华泉集》 卷15 〈从子进士光裕墓志〉에 근거하여 '墣'으로 교감하였다.)。㙽进士。景肃之子。庠一。宪琦之子。秉夏。馀幼。呜呼。不肖年已及暮而颛蒙愚騃。一如小儿。惟知父母之恩爱。罔有记识平昔之懿行。风树一过。穹壤弥廓。追惟既往。错漠迷荒。不能举其一二。是诚为不肖难赎之罪也。呜呼恸矣。先君质厚而志仁。气和而色腴。礼仪美髭髯。恂恂有德意之袭人。于父兄宗族。爱敬之实。姻睦之风。朴茂宣畅。流出悃愊。忧人之患。急人之难。如救水火。如奔饥渴。方夜忘寝。方食忘啜。神为疲。心为耗。人为之忧而犹不自恤也。世之与先君交者。无论其知之浅深。莫不倾倒悦服焉。夫诚之感人如此。则不独于乡党为然。施及为政。所经二邑之若吏若民。至于今诵其惠不已。而皆不能久于任而展其志。岂非天欤。太夫人资性端洁
山木轩集卷之十一 第 283L 页
静修。宜于妇道。不喜侈大。不屑芬华。不婴怀于贫富。不过情于欣戚。孝谨慈善孚于舅姑娣姒。仁爱子谅感于邻里臧获。见人之穷窭寒饥则在己无惜。与人必慊。箧笥无剩缝。衾裯无留御。犹以不称意为恨。至有自服其渝弊。而惟恐家人知也。呜呼。忧人急人。是我家世守之良范。而先君行之以实心。若将不及。太夫人存心又如是。不如是则殆不自安。此皆所以垂裕后承者。而不肖兄弟之不才滥官。后先荣涂。盖莫非承藉我先君太夫人教导庥荫焉耳矣。顾惟不肖夙夜勉慕。不敢荒坠者在此。而恐亦不可几及焉。是尤兢畏怵惕。不能自已者也。呜呼恸矣。抆血啜辞。不假以文。略述其梗概如右。
姑母孺人墓志(辛巳)
延安李氏世葬。在加平郡西五十里。里有秀而负子之原。有孺人金氏之藏。同局而左曰侍直公墓。其舅也。又其左曰学生公墓。其夫也。其子取秀墓又在舅墓阶下。以百步二百步远近也。孺人葬后七年。孙正愚。以竁识谒余。余不敢辞焉。呜呼。孺人即我姑母也。我王考判书公纯德懿行不出于世。而教子女严而有方。侍直公又笃学君子也。孺人幼而服贤父。长
山木轩集卷之十一 第 284H 页
而事贤舅。身薰心饫。罔非出于正者。而孝敬淑慎。又其天质也。言必由礼。行不踰则。祀先理家。曲有成规。兢兢乎先范之守。一心靡懈。是以。尊舅信之。夫子宜之。宗党莫不贤之。未及中身。夫子捐背。尊舅婴世网。流而不还。二女先后夭。嗣子又夭。人世百罹。殆其备矣。门户凋丧。无人支持。伶俜侘傺。莫可为生。而嗣孙冠而娶。可以克家。可以抱孙。庶几稍展馀景。慰往时含恤之情。贻暮龄解颐之乐。而一疾遂淹。大限已迫。呜呼痛矣。卒于 当宁乙亥六月十七日。享年七十。山家有拘。不克祔夫子墓。孺人安东人。太师讳宣平。鼻祖也。仙源文忠公讳尚容。六世祖也。考讳教行。 赠吏曹判书。妣骊兴闵氏。老峰文忠公讳鼎重。曾祖。佐郎讳在洙女也。夫讳存源。舅讳惠辅。樗轩文康公第四派取秀。子正愚。文忠公第二派而入后也。正愚有子而幼。女金济民进士。济民子春植。呜呼。孺人有父贤有舅贤。其德又贤。不比世之寻常妇女。而所遇不幸。殆人之所未有。何赋之丰而命之啬欤。岂数运之变。祸福无常。有不可诘欤。定胜。理也。天之所报。将必有待。小子虽不及见。请有以谂之后人也夫。
山木轩集卷之十一
 墓志铭
  
山木轩集卷之十一 第 284L 页
学生金君墓志铭(并序)
呜呼。人之有贤愚昏明贵贱寿夭者命也。命而有贤愚昏明贵贱寿夭。则贤明者未必贵寿。昏愚者未必贱夭。其亦天之意欤。夫子罕言命。命有不敢知者。而余于容斋金君若焕成如。不能无惑于命焉。倘所谓命也者。非是之谓欤。其大人进士丈。于余有世好。愿余一言志其幽。其言也悲。余何忍辞。遂铭曰。
金肇于罗。厥初盛大。派别自善。赫叶承世。累基绵邈。或飏或晦。不沫者馥。华蕤茂内。有讳德渊。司马 寝郎。锡佐为胤。世美孔彰。子父受 赠。银台贰卿。寔生乐洙。亚于地部。是三世者。高曾暨祖。其为大人。义协进士。自尹以出。锡东之女。李惟其妇。其父尚友。君生不偶。恺悌端敏。如玉在蕴。其光孚尹。器欲善也。必待追琢。弱冠有志。勇于劬学。(二字缺)相携。于彼紫泥。乐此山水。欣然忘饥。不饱何忧。疏粝当肉。彼哉名利。为维为络。载营茅椽。于焉菟乡。以怡亲颜。屦杖相羊。用学为耨。其获可待。载柯载叶。胡不旆旆。天之与夺。有不可料。愚或礼与。善不必报。于乎君乎。岂其命耶。苗而不秀。夫子所嗟。生于 崇祯后三乙未。其卒戊午。寿止二纪。螟以在述。又何摧椓。维保巳原。从葬先侧。其
山木轩集卷之十一 第 285H 页
翁丐铭。可徵其言。缀以为文。历载永存。
通德郎李甥墓志铭(并序○甲戌)
余之妹之子。有牛峰之李。序昆弟三人。居其第二者。侨余北城之第。柩以出广州治东七师山负戌之阡葬焉。经理后事者。其伯与季也。铭诸石纳之竁者余也。呜呼。余何忍哉。余何忍哉。君名墣(저본에는 '璞'으로 되어 있으나, 《司马榜目》, 《老洲集》 卷17 〈赠司宪府持平李公墓碣铭〉, 《华泉集》 卷15 〈从子进士光裕墓志〉에 근거하여 '墣'으로 교감하였다.)字公质。其先有侍中岑城府院君公靖。显于丽代。入我 朝。有观察使吉培。大司成承宁。 赠持平翕。殉孝虏乱。夫人吴氏。亦以烈同时褒旌。兵曹判书晚成。赞 英庙承储。大策遘祸。谥忠肃公。自是而再传。参奉耒。进士光裕。以孝闻。君之祖祢也。由君以上。凡九世屡绝而绍。皆从旁支入承。而 赠持平有二弟。大司宪文穆公翔。右议政忠宪公䎘。其叔季也。左参赞文正公縡。其从孙也。忠肃又是父忠宪而侄文正也。名节事功文学道义。萃于三世。磊落燀赫。而君皆祖之。其可谓显矣哉。君气清质粹。蔚有可观。七岁。读孝经,论语。已了大义。十许岁。诵虞夏书,司马史,李,杜诸名篇。烂漫贯穿。若将不进则不止也。性孝谨介直。寡言笑。明好恶。见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面折之不少饶。人有事。当否曲直。徐一言以断。必中于理。人以是服焉。丁进士
山木轩集卷之十一 第 285L 页
公忧。时未成童。持服俨然若成人。王夫人疾淹日月。兴处药饵。惟君之须。君不惮劳。早夜以顺适左右。王夫人安之。一如进士公在也。然君之卒婴大疾。此其兆也。君年壮而志强。疾之痼矣。犹自力游名山水。以宣其壹郁。又时赴有司试。将以有为也。而卒止于是者。岂其命耶。娶礼壤赵氏牧使镇宣女。生一女子。尚幼。将议立嗣主其祀。呜呼。君之先多显矣。而君不如之。君之先多夭且绝矣。而君乃如之。如之不如之。命耶非耶。夫所谓命也。君子归之不可知。而又不欲其知也。余何言哉。铭曰。
苗不秀自古然。圣所怛亦又何。其永安藏之密。
姑母夫学生李公墓志铭(并序○辛巳)
李生正愚。我家自出也。抱其家延安世谱见余曰。我祖考幽堂。不可无识。而祖考下世已五十年。祖妣又下世。小子承后也晚。无从以闻我祖考事。其何以使后人知我祖考。愿赐一言以慰泉下可乎。曰噫。微余其谁为也。遂序之曰。公讳存源。字得养。得姓自延安伯讳茂始。其后有讳石亨。樗轩文康公。讳廷龟。月沙文忠公。讳明汉。白洲文靖公。讳一相。青湖文肃公。皆其显祖也。礼安县监讳梅臣。侍直讳惠辅。祖若祢也。
山木轩集卷之十一 第 286H 页
妣镇川宋氏。胄孙之女。判书昌之曾孙也。公卒于 英庙壬辰六月三日。距生之岁乙丑。二十八年也。葬于加平郡朝宗峰秀里负癸之原。墓之右麓。有侍直公墓。又其右麓。有夫人安东金氏墓。呜呼。记昔余髫龀拜公。冠而又拜。而余时颛蒙。不足以知公之为人。乃今思之。其仪度之俊伟。不比今人之龌龊。其风味之愿悫。绝异近俗之浅隘。与人款款而未尝出入于绳墨。颀然伟然。无所滞芥于胸中。求之斯世。虽欲是四五十年前人器。已矣无有。则嗟乎如今。顾何处得来也。公年十三。丁慈夫人忧。又十有五而贻戚于大人。公之命途。可谓舛矣。身后未几。公之大人流迁于南讹。公之二弟。或枳或谪。二女一嗣。相继而夭椓。是皆公之所不见。而煢煢我姑母。白首伶俜。罹此百忧。虽欲无讹而不可得矣。公之早弃斯世。翛然长往。亦又何悲。夫人后公四十四年卒。葬未同域。别具他志。子取秀。文康公第四派。取秀之子正愚。文忠公第二派而来继也。女金济民。进士。子春植。春植尚有公之典型。可贵哉。铭曰。
盖闻天之理有乘有除。乘与除动必相承。公之门。昔之亨且丰者。乘也。今之屯且啬者。除也。则安知夫乘
山木轩集卷之十一 第 286L 页
者不为除。除者不为乘。公于乘除乎。又何爱而何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