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冠岩全书册二十四 (自动笺注)
冠巖全書册二十四
 志
  
鶴城
公元1279年
歲在己卯初夏之閏。
受命爲吏于鶴城府。
出都北征
於時濃綠成陰。
天氣未熱。
小車威遅原隰之間。
五日而登銕嶺
府之功曹將吏咸候於嶺上
是府之初界也。
翌日鶴城
山川開朗
民物稠盛。
一䧺府也。
府之士人某
懷刺請謁
接而賜坐曰。
田游巖所謂泉石膏肓煙霞痼癖者。
而謝永嘉肆意敖遊
柳柳州闡發名勝
窃甞慕之。
鶴城人也。
爲我鶴城可乎。
對曰蕞爾鶴城
域中一區
烏足爲言哉。
遊人騷客之所來遊者。
不過欲搜國島之奇。
鶴湖之勝也。
亦奚煩下詢耶。
余曰子毋吝。
願聞其詳。
對曰原夫鶴城
在昔稱州。
高勾麗時爲比列忽。
新羅興王十七年。
公元1307年
比列州置軍主
景德王改朔庭郡。
高麗登州
成宗十四年置團鍊使。
顯宗九年改安邊都護府
高宗時定平以南諸城
蒙古兵。
移屬江原道襄州
再移杆城郡幾四十年。
忠烈王十四年還本城。
本朝太宗三年
府人思義作亂
降爲監務。
翌年復爲都護府
世祖朝置鎭。
成宗二年大都護府
中宗四年還降都護府
地廣
亦有屬縣曰鶴浦縣。
府東六十里。
本高勾麗鵠浦縣。
新羅改爲金壤郡領縣。
高麗顯宗九年來屬。
本朝因之。
今廢爲社。
曰霜陰縣
府東三十里。
本高勾麗薩寒縣。
新羅改爲朔庭郡領縣。
高麗顯宗九年來屬。
本朝因之。
今廢屬鶴浦社。
曰沛川縣。
府東九十里。
本高勾麗歧淵縣。
新羅改爲沛川縣。
高麗顯宗九年來屬。
本朝因之。
今廢屬鶴浦社。
曰永豊縣
府西百十里。
本高勾麗甑大伊縣。
高麗
公元1018年
宗四年築城置鎭。
改爲縣。
本朝因之。
今廢爲社。
文山縣
府西南三十里。
本高勾麗加支達縣
新羅改菁山。
朔庭領縣。
高麗初改文山
本朝因之。
今廢爲社。
曰翼谷縣。
在府南六十里。
本高勾麗於支吞縣。
新羅改翊溪。
朔庭領縣。
高麗改爲翼谷。
本朝因之。
今廢合衛山
衛翼社。
衛山縣
在府南五十里。
高麗顯宗九年來屬。
本朝因之。
今廢合于衛翼社。
曰福連縣
府西南四十里。
或稱福寧鄕
或曰平鄕
今廢屬于文山社。
瑞谷縣。
府西三十五里。
本高勾麗療谷縣。
一云首乙吞。
新羅改今名。
朔庭郡領縣。
高麗顯宗九年仍屬。
本朝因之。
今廢爲社矣。
余曰地者所以養民爾。
土宇版章
亦旣厚乎。
對曰府治鶴城山西南大川上
東至江原道歙谷縣界九十五里。
南至江原道淮陽府界八十
五里
南至江原道平康縣一百五里。
西南江原道伊川府界八十八里。
西至海道山府界二百里。
西至平安道陽德縣界一百七十里。
北至同道德源府界二十五里。
南距上都五百十里。
北距觀察使營咸興府三百十里。
北距道節度使營北靑府五百二十里。
北距道節度使營鏡城府一千十里。
東北距海三十里。
坊里則。
曰世淸社。
卽邑之基也。
人居稠密
烟火相連
曰永春社。
在府南八里。
民居漸稀
田居半。
新里社。
在府南二十五里。
野廣田多
人居平地
峙社。
在府南六十里。
山多野少。
厥土沙石
衛翼社。
在府南六十里。
土瘠民貧。
人居鮮少
文山社。
府西南四十里。
衛翼同。
曰訪花山社。
府西二十里。
依山畊野。
生理稍優。
瑞谷社。
府西五十里。
厥土沙石
田野㝡薄。
曰永豊社。
府西一百三十里。
山田崎嶇
地宜
培養社。
在府西北二十五里。
居民最多。
土地尤美。
上道社。
在府北二十里。
山臨野。
地埶高低
下道社。
在府北三十里。
人居平地
水溢則灾。
鶴浦社。
府東九十里。
土廣斥。
煑海爲生
合十三社。
戶口昔之二萬二千三百四十二。
今爲五千九十六。
僧徒五百四十九。
不入於五千之內。
亦减三之二矣。
余曰易曰重門擊柝
以待暴客
府居北路之首。
城池關防
亦可以固吾圉乎。
對曰城郭不完。
非國之害也。
薩薛之城到於天。
秦起長城
竟海爲關。
猶之無益
如其樹德
何城如之。
余笑王公設險以守其國。
險之時義大矣哉。
對曰府城以石築之
周一千八百六十九尺。
只有西城樓
扁以安邊都護府
是府使楊蓬萊之書也。
鶴城山城
府東五里
周三千九百三十尺。
內有軍
倉及四井而皆廢。
只有烽臺
史云新羅孝昭王築比列忽城。
似是此處。
曰沛川山城
府東九十里周五里
瑞谷山城
府西四十里周五里
沛城俱是三韓時所築云。
而今頹廢
鐵嶺
在府南八十八里。
橫亘陡截。
南高北下
大路由其上。
高麗時置關而守之。
號銕關
嶺上猶有城址。
道通淮陽直達京師
老人峙。
府西五十五里。
高若上天
令人致老故名。
道通永豊。
達于海西之谷山關西之陽德
長城上有烟㙜
在昔平壤建都時。
關防處云。
曰三防在府西南百四十里。
谷埶狹而長。
路通關東平康縣
達于京而捷。
備御要喉之地也。
古者三處設防
名云矣
余曰關防如此
之而可以御侮
亦有設置鎭堡者否。
對曰吾州以山海四塞之邑。
壤地皆鄰於我境。
故初不設鎭而守之。
只有浪城浦營置水軍萬戶
公元946年
一人
中宗四年罷。
今有土城周造於浪城津海邊獨山
橫遮北海
延袤七八里。
北島棋布星羅
實爲本府山海形勝
城上銀杏古樹。
諺傳鎭溟城隍堂云。
而今德源矣。
余曰記云量以制邑。
度地居民
地邑民居
必參相得
本府山川形便
合於制邑而衛國乎。
對曰府之爲邑
南對銕嶺
北負滄海
黃龍橫截東南
白鶴䧺鎭西南
中開大野
外壯重關
壤地雖小。
防御險塞之固。
眞是天府之地也。
且夫環邑也。
於東而五里
有曰鶴城
黃龍東爲飛雲嶺。
飛雲西行三十里。
爲邑主山
形似鶴故名。
䧺峙府治之後
衙署學宮
前後相望
鱗鱗萬屋
在目前。
六十里而有曰黃龍山
銕嶺東爲旗竹嶺
自旗北來
蟠據數十爲邑之鎭。
二十里而有曰白雲山
飛雲來。
東壓滄溟之頂。
藥師銅佛
是麗僧道詵之所
立。
三十里而有曰飛雲嶺。
長谷深。
雲氣不絶故名。
於南而九十里。
有曰風流
白鶴山東南爲楸池嶺。
自楸池東北來
上有池不竭。
世傳神懿王后誕降時。
彩雲出山頂。
雲間音樂聲故名。
下有國舅韓卿舊基。
三十五里而有曰雪峯山
自白鶴來
峭壁攢峯
劒拔戟立。
五峯特秀
宛如三角山形。
一名劒峯
洞天深邃
中藏九十九谷。
下有釋王寺。
東且南而五十里。
有曰烏𪀋
黃龍西支
南連銕嶺
埶甚高絶
山頂有池。
不湧不流。
澇旱如一
烏鴨恒浮其中故名。
西南一支
起伏攢蹙
正當淵上
左右兩谷之水。
咸注於第一淵
山險而黝。
壁峭而怒。
稍下而谷漸窄。
容水道。
𥦠而成淵者爲七八。
下二潭。
涵以石鑊
黛潑墨。
不可狎觀。
深則無底
所謂龍湫
谷盡水回
壁埶又撑。
不見水去
入其洞者。
不由水口
獅子項。
緣厓橫入
凡有水旱
禱之輒應。
西且南而五里
有曰花山
杉檜
夾道織立。
亘于二十里。
蒼髥偃盖
人立龍蟠
世所傳在昔誰家子
三千種碧松
其人骨已朽。
松葉蒙茸之詩。
正謂此也。
此則鶴城也。
其他爲阜爲邱不必言矣。
公元1018年
余曰高山仰止
旣聞之矣。
若水何如
對曰鶴城之水。
千澗如織。
一勾成多。
淸深可以見鱗。
淺狹不足通舟
若其湖海之勝。
天作地藏
以遺於人。
回巧獻技
使人應接不暇
得以幷擧槪可乎。
南川之水。
源出于平康分水嶺
北遏翼谷縣。
東北注于富坪爲深川。
東會高山水。
復下二十五里。
滙于龍池院西。
合于洩雲之水。
下二十里。
德源之元
南合于泉萬之水。
南至府治
緩流渟滙。
東合飛雲之水。
會折衆流
縈回龍塘
東北爲邑玄武
野中流。
行三十里。
北至于浪城浦。
東北
于海。
曰沛川。
出于黃龍山
東至劒峯浦。
會衆水入于海。
曰蠏川。
出于白鶴山
東至于德源入于海。
漢川
發源老人峙。
東過奉龍驛。
北至于德源入于海。
峙之巖水洞。
冷泉湧出山間
寒氣襲骨
永豊有溫泉
病者浴之。
此則鶴城之水也。
東至五十里。
北至三十里。
俱是溟渤
西接于德源文川永興
北鄰于咸興,洪原,北靑。
東連于歙谷,通川高城
沿海南北列郡相維往來商舡。
都會于浪城津。
鶴湖
府東六十里山海之間。
周二十里。
湖在大海西邊
隔一平原
有小溪自南流入。
滙畜成形
東西可二三里。
南北四五里。
東北通于海水
湖中峯巒成活畫。
以鶴名者。
以其人烟夐絶
地埶明逈
宜於羽客翩躚也。
曰元帥臺
鶴湖中。
峯峭起。
勝槩難以名狀
昔有兵馬使遊憇于此故名。
曰沙峯。
鶴湖西。
五里
沙隨風流行。
自成
奇峯
半入湖水
君山
鶴湖接海而殘山若帶。
向湖拱抱
比諸洞庭君山故名。
曰國島。
君山北海十里
石厓如屛
壁立東北
三稜石柱
排比削成
東有一小窟。
深不可測
窟之頂有兩石柱。
束立板牙狀。
奇偉黝險。
西南則其埶稍低。
方石平鋪
齒級相錯
是謂千佛座。
石上有痕若布網然。
故謂之銕網罟。
春夏之際。
海上羣鳥養雛厓壁之間。
飛舞翔集
鳴聲上下
島之上有
蒼蔚可愛
府人鶴所植也。
楊蓬萊有詩曰金屋樓臺紫烟
龍雲路下羣仙。
靑山亦厭人間世
飛入滄溟萬里天。
此是府之第一勝區。
公旣惠顧敝邑
某當躬操牙檣
溯洄雲濤之間。
一醉高風
以酬水之願可耳。
若他有登臨
恐未能從也。
曰女島。
在國島西。
周十五里。
海夫居之。
亦有水旱之田。
云島中古女子化生故名。
曰霜陰串。
路繞山腰
左臨溟渤
天光海色
一碧萬頃
府之東。
有曰𪀋戎津曰井島津曰七寶津曰磨叉津。
環于海邊
亦足爲關防羽翼也。
公元1593年
余曰古者設官分職治事
不可無居。
內外各有治所
廣狹大小
雖曰惟其而已
本府都護北路
公牙若是樸陋者何歟。
對曰自初設施
非曰不威
而屢經兵燹
不修餙而然也。
鶴城舘。
萬曆癸巳
倭奴撤歸時燒之。
乙未太守崔公錪建別舘舊址北隅。
顯宗五年
李公殷相舊址重建
掘地得瓦片
刻曰弘治四年庚戌四月日府使李祿崇所建云云
英宗己巳又火。
公彦儒重刱。
是奉殿牌迎儐使之所也。
傾陽閣。
萬曆甲辰
趙公挺刱建。
而狹且陋。
丁未金公尙容建閣于傾陽之東。
拓而大之
種梨庭墀
扁以香雪軒。
太守坐衙之所也。
西曰兩宜齋
東曰平近堂
衙之書室
也。
望月樓曰儼思齋曰何陋軒。
在牙之內。
而古有今無。
鄕員之居曰鄕射堂。
武士居業之所曰養武廳。
旗幟之藏曰敎鍊廳。
軍案之藏曰軍籍廳。
田籍之藏曰田案廳。
俸廩之儲曰官廳
柴炭之儲曰府司
曰將廳曰軍官廳曰吏廳曰親騎衛廳曰旅帥廳曰吹手廳。
於衙之東西左右分列焉。
余曰世之爲吏者。
手疲于僉判
眼疲于簿領
心疲于錢糓
腰疲于曲折
自無閒工夫
時或登臨樓臺
眺望山川
以之暢堙欝消憂愁。
余之莅此。
滿數日。
廨宇藏在窮山畏隹
無以覿戶外雲烟
欝欝適意
日夕杖屨消搖者。
凡有幾處。
對曰吾州樓亭無稱佳處
近世令長者。
視如逆旅
不肎塞一漏而補一缺
其志盖曰吾食吾廩而已
瓜及而去而已
樓臺於我何哉。
故或圮而不修
廢而不興
將至
公元1652年
蕪沒而後已。
甞所慨歎于心。
雖以駕鶴樓言之。
圃隱鄭先生詩曰試問何人始起樓云。
創建月日不可攷。
而或新羅孝成王時
普賢寺同建云。
壬辰之縕。
得以支存。
仁祖丁亥
李公後山重修
英廟己卯
李公顯重改修
于今歲且周矣。
丹碧黝剝。
檐楹圮觖。
千餘年名樓。
幾何不爲頹廢乎。
城市閭閻
周匝擁蔽
不盡乎聘目開襟之娛。
而月沙李公之詩曰仙子何年駕鶴去。
至今千載空餘樓。
茫茫關塞朔風起。
杳杳山河佳氣浮。
芳草晴川孤店晩。
白雲紅樹亂峯
斜陽徙倚怊悵
長笛一聲古今愁。
此可爲是樓之勝矣。
飄飄然亭。
肅廟己巳公命一所刱。
亭在南川龍塘之上。
大野圓濶。
淸川演漾
西北羣山
綿亘若列屛。
盡輸几案之上。
龍嶽朝嵐雪峯暮雨春日烟花秋嶂錦繡十里平原一帶長川凌空逸氣駕鶴飛仙
是樓八景也。
頹毁有年
只有敗礎荒墟
鶴城舘之南有蓮亭
衙之西有茅亭
南川之上有龍堂亭。
亦皆廢矣。
余曰南川之橋。
一壯觀矣。
對曰南川橋長爲百餘武。
廣可方軌
橋埶之䧺。
咸州萬歲相甲乙。
一邑民爲役最巨。
高山橋驛南
送往迎來
可謂銷魂橋
前人有詩曰別淚溪水
離懷嶺雲
年年迎送此。
日日黃昏
南山橋長數十步。
龍池院橋,深川橋,血冐路橋,蠏川橋,簟洞橋,奉龍橋
俱是短杠畧約矣。
余曰國朝陵寢在於何社。
壇廟祠墓亦有之乎。
對曰翼祖王智陵在府西三十八里瑞谷社奉龍驛北。
壬坐丙向之原也。
弓裔王墓在府西南百二十里衛翼社三防路左數丈石築。
屹若烟臺
西有社壇
北有厲壇
花山有贈贊成李匡墓。
新里社有工曹典書李宗茂墓。
公元1749年
樗軒李公石亨之祖也。
花山社有府夫人姜氏墓。
象山府院君允成之配也。
上道社有高麗相臣曺溫之墓。
風流有神懿王后祖考贈安川府院君韓珪仁之墓。
鶴城山頂城隍壇。
安神像。
俗稱宣威大王之神。
霜陰古縣有叢祠。
諺傳宣威夫人之神。
民俗每於六月十五日
宣威並祭之。
以二大鈴懸于竿頭
注帛於上。
巫婆盛服
乘馹建鈴而行。
往來沿路
待以欽敬
邑中吏民亦設饌路次
迎送而祭之。
此則淫祠
不足道也。
余曰州郡設置學校
實爲右文敎而振儒化
本府處在弓馬之鄕。
亦有先輩敎噵之力。
士子之好文雅
能如巴西之俗否。
對曰關北地山戎犬牙
高麗之末。
陷于蒙古者且九十年。
恭愍時始復之。
敬憲李公繼孫以觀察使按是邦。
強獷汙染之習。
誠有未易革者。
乃能誘掖
公元1608年
成就
丕變弓馬
吾州以界首
最先蒙化
至于今人詩書禮義之敎。
得免被左之歸者。
翳公是賴
故道章甫俎豆而享之。
仙源金公萬曆戊申來守吾州。
勸課士林
在斯文。
樂靜公當丙子兵燹之後
修治儒宮
澤洽一方
先後配侑
肅廟辛巳賜額玉洞書院
院內有明善堂博約齋,克復齋。
邑之多士
春秋居業焉。
鶴浦社有三賢祠
判官李慶承,生員李善承,參判李之馧。
至於校官
依他邑例秩然具備
南樓爲倭火所燼。
李公惕然重建
潛谷金公書額曰風詠樓。
下有公謹中所植松
蔚然成林
蒼翠可愛矣。
余曰釋王寺乃我聖祖化家爲國願堂
爲國中之名刹
緣起本末
余雖聞之。
子必詳知。
梵宇宏侈
尙如前日
古蹟之流傳者。
得以
而外此亦有擅勝之寺刹否。
對曰釋王寺在
公元1384年
雪峯山下。
洪武十七年甲子
太祖金馬島來寓鶴城
一夕夢有非常之兆。
覺而異之
傍有一老婆。
太祖將質之。
婆曰大丈夫方來事。
老婆所可議。
此去雪峯山土窟中。
異僧
坐不動者九年矣。
形貌黯然
目爲黑頭陀。
盍往質焉。
太祖就尋土窟中。
果有一頭陀。
坐禮而進曰塵人質疑事。
願垂慈悲
僧擧頭曰何事也。
太祖曰夢入破屋中。
三椽而出。
又聞萬家鷄一時鳴
千家一時動。
又見花落鏡墜。
何兆也。
改容曰負三椽者王字也。
萬家鷄鳴高貴位也。
千家動者御近當也。
花落終有實。
鏡墜豈無聲。
遂擧熟視相公之面。
貴不可言
願建刹於此地。
以志祥焉。
又曰大事不可速成
三年設五百聖齋則神人必有默佑者矣。
太祖感而許之。
一年內建寺於土窟之址。
三年內設五百齋。
人不知其所以也。
公元1392年
洪武二十五年壬申
太祖化家爲國
越三年甲戌。
始建大刹
名之曰釋王。
建文辛巳
太祖北巡
臨于本寺。
留十六日而還
使植松栽梨洞中
以言乎梵宇佛殿外。
古有十六僧房
屢經兵燹
只餘其半。
而曰釋王祠。
建於土窟舊址
享指空,懶翁無學三禪師。
龍飛樓。
世增修餙
高敞壯麗
甲於山樓
佛宇樓閣宏麗
峯巒溪壑之奇壯。
不可一二紀者。
以言乎古蹟太祖東北元帥
北征時。
使郞將南連吉州廣積寺。
船載佛像法器大藏經一部
藏于寺中。
海藏殿曰五百羅漢殿是也
太祖親記其事。
列書僚屬鄭圃隱等名刻板藏之
寶墨宛然
肅廟戊子
移刻于石。
御製跋文
英宗戊寅又跋于下方
竪于龍飛樓之上。
正宗辛亥御製御筆紀績碑于映月樓之上。
四聖雲翰輝映山中
其外幡幢
簇佛器之屬。
內賜者多。
而亦可觀
屬于是寺者曰內院庵,曰隱仙庵,曰深寂庵,曰普門庵,曰天寶庵,曰普成庵,曰圓明庵,曰中庵
今皆餘存。
養老寺,曰外院庵,曰碧松庵,曰香積庵。
毁而未修。
黃龍山下有普賢寺
新羅孝成王時所刱。
佛像十王皆以玉石造成
船來于南海
屢經欝攸
僧寮今止於三寺之東數里。
有廣石庵
淸溪白石
平鋪一壑
色白而廣故名焉
靈鷲庵,曰安心庵,曰石泉庵,曰白雲庵,曰圓通庵,曰泉谷寺,曰戒凈庵,曰加智寺,曰廣德寺,曰石寶寺,曰靈隱庵,曰興國寺,曰報恩庵。
皆屬之普賢
而或存或廢。
釋王之寺。
朝家愛護
故其僧怙埶而頑悍
普賢之寺。
難支於官役
其僧多貧而麤陋矣。
余曰本府北路之衝。
糶糴乃民之大命
府藏之委藉。
足以備灾不至虗竭否。
對曰村居
公元前262年
人未能詳知。
自昔一依朱夫子社倉之法。
社置一倉
峙糓而斂散之。
此亦奸弊愈滋。
不如古矣。
世淸永春兩社府倉
益之社曰高山倉,高西倉
上道之社曰浪新倉。
下道之社曰浪下倉。
瑞谷之社曰奉龍倉。
永豊之上社曰上倉
下社曰下倉。
峙之社曰峙倉。
文山之社曰南山倉。
鶴浦之社曰南倉北倉
蓄儲爲三萬餘石。
德源之元
有曰交濟倉。
貯糓一千六百餘包。
四年一改
若有他道水旱之灾。
船粟而往哺。
今則散在於各倉。
年年聚散矣。
大同崇禎丙寅洪公霶始設。
而科定均賦
民知其樂。
常平倉顯廟庚寅閔公光勳所設。
而以其賑餘糶糴之。
今廢而合于大同庫。
補民庫肅廟庚午公命一所設。
息利錢糓
代蠲民役
氷庫一在府內
一在高山
正廟己亥李公崇祐捐捧設置
永防氷役。
軍器庫崇禎乙亥潛谷金公
公元1637年
建。
燬於丁丑之亂。
辛巳徐公景雨復設。
其外官庫
官廳曰工庫矣。
余曰民非糓不食
非地不生。
地非民不懇。
此壃彼界。
衡縱其畒者。
足以賦稅養民乎。
對曰吾州之地。
山陵什七
川澤塘堨什一
田地什二
而培訪鶴三社水田最多。
下上三社水旱田居半。
衛文兩社水田亦多。
不如平社。
新世永三社水田雖小而土品似甲於一境
瑞谷之地。
間或水田
永豊之峽。
僻在嶺外
只有旱田而田亦最磽。
一境論之。
近野而多水田
近峽而多旱田
水田多處土沃
旱田多處土瘠
等爲五六。
而水田爲五百三十三結六。
田爲二千三百三十一結。
田爲二千八百六結。
捴計丁粮雜賦
大較爲三十餘萬錢有奇
民甚奉公
未有輸納者。
然問今日果能按籍徵收乎。
果不因公科斂乎。
果能遵令革耗乎。
借曰有之。
以無定而橫征
胥以朋奸中飽
農以苛猛而騷苦。
人以借支波累
奈之何而民不竆且逃也。
公元1650年
余曰通溝瀆畜陂澤
所以備旱。
而亦所以五糓也。
東人不嫺貯水引灌之法。
雖有良田沃土
一遇旱魃則惜乾望霓而已
北路似亦一般
守宰修築堤堰
著爲令式
本府陂塘爲幾處。
而民蒙灌漑之利否。
對曰西都賦云鄭白之沃。
衣食之源。
陂澤之利。
自古如此
而邑有數堤堰
非無引灌之利。
或决而不修
或壅而不鑿
民之漑田
亦云尠矣。
曰寅囦堤在訪花山社。
內之禁畊廣大
堤下作田狹少。
水之外。
荒拋者多。
民欲起畊而畏禁不犯
可惜也。
諺傳築堤旋潰。
有女抱兒云可易防。
窮問
奪兒投之囦不壞。
兒生庚寅名云
七里堤在永春社。
邑之東川橫决
民居蕩析
李公壽恒築堤防
之。
延袤七里故名。
大興堤在峙社。
亦李公所築者也。
余曰置郵所以傳命也。
雙市之邊報
兩營文牒
遽人之馳傳如兩西。
而境內之撥站列置幾所歟。
對曰高山,引豆門,訪花山三處各置撥將一人撥軍十人
鱗次遆傳。
而無遽人馳馹矣。
余曰冠盖來往
亦皆乘傳而行。
馬政何如而有止憇之所否。
對曰村人未詳知。
槩聞南有高山驛驛有院。
西南南山驛驛有院。
西有奉龍驛。
北有朔安驛。
東有火燈驛。
三等馬共爲八十餘匹。
南有龍池院。
東有極生院。
今皆廢矣。
余曰烽燧者。
邊鄙視聽也。
本府北關之首而六鎭鄰于胡地
邊亭之警。
安不忘危
內之設置烟臺幾所歟。
對曰巳洞之烽。
北應德源長德山。
南應鶴城山
山城之烽。
昔應峴山之烽。
故本無巳洞之烽。
德源移設長德山後
今設巳
洞之烽非古也
山城之烽北應巳洞。
南應沙峴。
沙峴之烽北應山城
南應銕嶺
銕嶺之烽北應沙峴。
南應淮陽松山沿海諸處
古有烟臺
今餘遺址
平壤時。
海冦候報之處云。
鶴浦海邊海望監考
譏察海中
監考云者
候人俗稱也。
余曰我東軍器之無所用
八路同然
本府亦當如之。
至於軍伍無所闕。
而賦布亦爲幾何
對曰軍器誠如敎也。
而此軍制
視他有異。
無論正軍官軍
父以傳子。
子以傳孫。
若無子孫者。
移傳於兄弟叔侄。
且各有軍田
故民鮮圖免之心。
邑無虛伍之事。
賦布亦爲輕歇。
一軍所納。
重者不過爲一百二十錢云矣。
余曰善哉俗也。
東民之逃役。
由於黃白之徵。
寃入於骨。
簽丁之虛數難充額。
名存實無
無邑不然
今聞此土之規。
誠是美事
軍旣不虛。
操亦頻鍊。
則能知坐作
進退之節。
而足可爲日後之用否。
對曰田畒之事聞之矣。
軍旅之學未也。
余笑是則固也。
將官以下隷於籍者。
一一言之可乎。
對曰村人無以詳知。
而槩聞千捴一兵房三。
保民廳首一軍官廳首一。
別將一今無。
把捴旗皷官一。
哨官昔之九。
今爲十三。
旗牌官昔之五十五。
今爲三十。
裨將三十今無。
忠義衛三十六。
內禁衛九。
親騎衛昔之九。
今爲七十三。
馬兵二百三十。
步兵昔之二百八十七。
今爲九百三十六。
甲士二十三今無。
定虜衛昔之十八。
今爲三十六。
標下軍一百五十八。
束伍軍三百二十四。
巡營防布軍六百八十七。
兵營防布軍五百五十九。
假率軍八十。
作米軍九十五。
武士四百。
武士六十五。
端川炭軍二百七十四。
日守十。
武士四十八。
馬軍保四十七。
諸色軍一千三百八。
官軍官一千。
保民軍官一千。
校院生亦各數百
矣。
余曰人吏奴婢一邑備衛者。
能不凋殘否。
對曰此則下車之初。
想已現謁。
奚煩俯詢耶。
聞之鄕吏六十七。
巡營吏十。
兵營吏六。
貢生三十六。
硯直縣吏律生等今無。
官奴昔之百十七。
今爲二十三。
官婢昔之百九。
今爲十一。
酒湯昔之五十一。
今爲十五。
校奴三十八。
今爲七八。
校婢四十一。
今爲五六。
院奴二十一。
院婢二十四。
今爲六七。
內奴一百三十三。
內婢一百六十六。
寺奴四十六。
寺婢九十三。
尙衣院奴六婢三。
私奴一百九十六。
京私婢一百。
今皆罷。
站奴三百九十三。
站婢二百五十三。
土奴一千七十九。
土婢一千二百七十三。
亦有工匠之隷府者。
弓人矢人土官塩干牧人砲手津夫舘夫。
銕匠磨造匠瓮匠砂器匠冶匠皮匠等屬。
或古有而今無。
或古無而今有者矣。
公元1677年
余曰吏于本府
在于口。
澤浹于髓。
民到今稱之者爲幾人歟。
對曰某後生也。
聞諸故老之流傳者。
新羅成宗興王十七年
阿飡本府軍主
武仙文武王二十一年。
精兵三千戍比列忽。
此東史所載也。
高麗李公老。
明宗時判官
私財民賦
思道恭愍王時爲府使。
方面節度孝誠
金召南。
世宗朝以掌令莅于玆。
多有異績。
南季有循吏風
士彦有神明之政。
趙錫胤儒化之敎。
沈守慶,權徵,崔有海洪霶金世濂柳慶昌,尹趾善,兪命一。
民皆立石去思
此外或有裁减民役者。
淸簡自持者。
政先興學者。
澤洽補民者。
不可殫述
以是爲對。
余曰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
邑且賴之。
請因備言在昔賢哲者。
對曰勝國以前
不得而識之矣。
地志所載。
本朝以來
以言乎戚聯則府
公元1696年
院君崔基烈寔生貞淑王后
配我翼祖誕度祖。
府院君韓卿寔生神懿王后。
配我太祖大王。
誕定宗太宗
以言乎宰輔穆陵朝有李之馧生進文科
官至亞卿
孝行吏治
卓越關北
以言乎節操判官李慶丙子講和後。
有詩曰魯連蹈海秦無帝。
陶令歸山晉有臣。
遂不仕。
號栗島
以言乎篤行李善與其兄栗島。
聯名生員
篤學育材
鄕黨矜式
以言乎勛從則金英韓忠仁贊
爲我太祖開國勛臣
以言乎節義則李孝一孝三丙子南漢戰死。
金重丁丑戰死於南山
鄭英立成丁卯從軍寧邊而死。
林大振黃大丙子從軍到西。
猝遇淸兵戮力死之。
判事姜廉㖌,斐㖌德,金氏金女嚴一麟金淑,淑之孫成建,淑之外孫姜碩,韓繼愈以孝而聞。
李氏金女韓氏金氏卛合芿以烈而著。
多蒙棹楔之典。
高麗禮賓尹韓
公元1772年
淸州而來衛翼之琴龜洞
至曾孫卿爲國舅。
本朝府使李宗茂寓在村舍
太祖北巡時。
起以扈從
子懷林以實之行。
受知太宗
不離左右
宗茂扈從
辭於太宗曰父扈從太上而臣在此。
心實未安。
太宗揮淚曰因命扈從何嫌焉。
一日太宗握其手流涕如此風雪
不知乃父從父王住在何處也。
懷林之子石亨號樗軒
每因謁告峙社。
文仲富民侯益漸之後
來寓府西石橋村
時人名其家前水曰宅前水
鄭文孚壬辰之亂。
評事起義破賊。
來住楓村里
琴棋自娛
拜府伯。
多少更張
民今思之。
流寓之最著者也。
高麗金升彦中元制科。
政堂李軔,本朝之金庭,觀察使李純萬子揚美揚休,孫孝,孝經,玄孫府使三俊六世孫郡守如機,八世孫判官承。
監察金鏗壽四代闡。
郡守進德,縣監
居正承旨汝海汝海之孫府使之馨參判之馧。
掌令廉友赫爲吏廉直
事親至孝
文科之最著者也。
牧使尹興莘善弓馬
九歲射熊
縣監柳門秀,郡守全忱,忱之弟僉使忻,忱之子虞侯忠佑,子應吉,孫孝,孝一,孝福,孝三。
都事金景禛善詩酒多義氣。
扈駕于灣。
子武兼光礪,光硎。
武科之最著者也。
某之所能道。
其所不及道者固多也。
大都鶴城
川嶽鍾靈
奇英間出
流于近世
人材渺然
科甲罕有
風氣所使而然歟。
樂育之無所而然歟。
秪自愧心耳
余曰士生于鶴城可嘉者多。
物産鶴城而稱良者。
不亦多乎。
言地之所産者若何
對曰糓品則宜於高田
宜於沙田
宜於下田
宜山田。
蕎麥陳田
胡麻稀種。
多於北土最好釀酒
則永豊外皆宜。
服餙則紬
布麻絲繭
果屬釋王之香
龍山之海薯蕷虬卵子山(一作獼)猴桃
品松簟(一作蕈)木頭菜。
木有永豊之黃楊
國島之綿竹
有人紫草鹿茸麝香安息香
鳥有天鵝華虫
獸有羚羊山芋貂鼠熊鹿山獺水獺豪猪獐狐。
水族鱣鱮鰈魴餘項瓜魚淡菜石花古刀紫蠏
其所産者不盡于斯
草木鳥獸之無不産者幷闕之。
至若銀銅鐵山棋置
官以禁之。
民亦不犯耳。
余曰物之産于土旣豊。
宜有貢獻之事。
而民不知弊否。
對曰按月排定
隨節進獻
而間多有蠲减者。
今則以錢代納於觀察使營。
名物則生鰱魚(七月八月九月十月
)乾鰱魚(正朝正月三月九月十月冬至
)鰱魚醢(正朝三月八月冬至
)鰱魚食醢(正朝三月十月冬至
)鰱卵醢(正朝九月十月冬至
)生黃魚黃魚(三月
)魚(二月三月四月七月
)魚醢(三月四月五月九月十月
)古刀魚軆醢(正月五月
)古刀魚腹醢(五月六月七月
)乾古刀魚(六月
)乾廣魚(七月
)銀口魚食醢(九月
)生銀魚
(十月
)乾銀魚(十一月
)生海蔘(正月
)乾海蔘(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誕日
)鰈魚(二月
)鰈卵醢(四月
)紅蛤醢(六月
)凍鰱魚(正朝
)片脯(十二月
)䏐(一作快)脯(誕日正朝冬至
)乾猪(十二月
)生獐(十二月臈日
)生鹿(臈日
)生兔(臈日
)乾雉(十一月
)完雉(正月十二臈日
)生雉食醢(正朝
)生(十月
)稷(六月
)藥則麝香海松子石淸牧丹皮乾
又有各司之貢納者。
內資寺曰紫草五味子紅花
掌苑署曰生
奉常寺曰海松子
典醫監曰川芎
濟用監曰黃夻小脯赤狐皮。
司宰監曰中脯。
義盈庫曰黃蜜
惠民署曰麝香鹿角
繕工監曰熟麻大小索。
典牲署曰羊。
今代以布。
軍器寺曰牛角矣。
余曰子之言鶴城詳矣。
若其風俗何如
對曰吾州畫界
雖在嶺北
而自箕子朝鮮
仍爲高勾麗所屬
家傳八條之敎。
鄕有淳樸之風。
咸州以北。
中被女眞所據界內。
人民移寓襄杆。
六鎭開拓後。
還本城。
南方之人亦多避倭仍家者。
風厚俗美。
衣冠不絶。
逮至本朝
文學彬彬
科甲間出
便作士夫之鄕。
豈非聖化之所曁乎。
然而庶民愚頑
下習強悍
近世以來
加之以荐飢
又重以徭役
無樂生之心。
士有避居之思。
今俗之不古若漸矣。
有好義。
下必有甚
卓茂令密而敎化大行
廣漢守穎而奸黨散落
丕變風俗之道。
亦惟在宣化之如何耳。
余曰八路俗習
在在皆然。
豈謂今日始然。
亦豈曰此邑獨然乎。
更擧槪可乎。
對曰鶴之視他邑。
豈有異也。
吾州距京師未遠。
弓馬之才。
遜於六鎭
衣冠之制。
多侔於上京
語音不一
嗜慾靡同。
刀耕火種
婦子苦營。
趍時殖貨
衣食鮮豊。
闘訟好爭奪。
疾病則不醫藥而專尙巫祝
喪葬則不循禮節而徒務哺啜
此則由於愚賢
有酒相招
有急相救
亦有淳厚之風矣。
余曰此其大畧通論也。
社於山坪者各異。
俗習亦似有不同者。
何不詳言之。
對曰別無異同
而若分而言之。
瑞谷山多野少而俗近於山。
務本畏法
益文山峽中開野。
中通大路
故人心或明而或暗。
新里山多於野近於城市
故人尙賢而兼文。
淸永官府所處
遊民多而食力少。
上下培養洞謂之坪社。
坪社之俗。
頗近文明
社有講習之會。
家有敎養之方。
喪祭依禮。
衣食有節
雖與峽氓有異。
淳古則未矣。
花山依山夾野。
其俗與坪社互相表裏
至於鶴浦
間於山海
於邑府。
專以魚塩之利稼穡之功爲樂
不有大事
不曾向城市。
或入城市則不可知鶴浦人。
故市門尺童。
見人擧止慵踈
必謂之鶴浦兩班云。
豊中處亂峽。
其俗大朴
女服于田
男則遊射
於是而有契射耦射。
而其妻鋤歸。
聞夫魁於射則雀躍不惜費。
釀酒殺鷄。
以待後會之需。
隣里
賀。
其居末者之妻則羡其人而嘲其夫。
一人每悶其嘲。
一日醉歸而驕其妻曰吾今日爲副壯元矣。
其妻喜而問曰幾人射乎。
二人射。
因爲一邑之諺笑焉。
大抵務本則社社皆然。
而貧多而富少。
逐末則無社無之而農多而商少。
武技擧邑所尙而峙最精。
文士他社非無而培養洞稍多。
或因洞名所致歟。
余曰人品亦有諸社之不同歟。
對曰山峽之氓。
強勁過半
平野之民。
軟弱尙多。
城市智巧
海濱愚騃
豊則性好訴訐。
鶴浦則畏入官庭。
此其大較
而擧一邑言之則無非獰悍矣。
余曰衣服飮食之節何如
對曰衣食之制。
或因蚩蚩之俗。
皆多昧其法而不合於京㨾。
不以異同爲言
而如小兒襁褓多以紅色
女子徒行
皆以靑裳蒙䯻。
此或異於他耶。
村間飮食
不過粥飯
經冬旨蓄
必以菹。
夕飯供。
食卵醢。
至數三楪
宴集及待尊客之需。
必設水糰
而迎婿翌朝。
不用他需。
隆冬輒以甜糰爲上味而獨設。
佐餠之饌。
或只用蔬菁。
圓飯肉羹和白飯之謂也。
異於京中之拌白餠
北路稻米
所以珍貴
以淡菹拌麵。
嗜好一如關西之俗矣。
余曰俗旣貿貿
能知禮節否。
對曰冠昏喪祭
皆侔上京
而吏無起復之例。
遵禮法。
惟醮時之不用冠帶
新婦舅姑之禮。
初無脯脩之幣。
所謂民之質矣。
日用而不知者也。
余曰村家之制。
視南稍異。
隨俗而然歟。
對曰俗亦然矣。
而視諸關以北則無異上京
窮峽民家或有少異者矣。
余曰言其少異者可乎。
對曰房室之制。
間以一壁
作客堂。
半作內舍
寢處于竈上。
一如中國之炕制。
檐端皆加層椽。
下層平鋪
齊於橫棟之上。
多以木石覆盖
仰卧
房裏。
天光漏照罅隙
籬垣皆結以麂眼全用秫之稈。
處處作窨室。
榾柮而熱之。
雖微病者
輒就其中發汗
關西之汗蒸幕矣。
余曰歲時伏臈
競勝遊賞
有如荊楚之紀俗者否。
對曰北土甚貧。
歲豊則自正朝
兒則蹴毱
女則藏鉤
家家博奕。
村村簫皷
至于元宵
每揀春晴
聯袂成羣
雜還(一作遝)遊償於郊原之間。
端午鞦韆之戱。
重陽菊花之會。
於七夕鋤役旣訖。
村巷齊會。
除滌農路。
斗酒自勞
盡歡而罷矣。
余曰咸州關北都會
元山八路輻湊也。
今之操奇贏以相誇詑者。
皆咸元之豪華
本府郵籌。
近爲三舍
爲數百。
三面環海
魚塩亦饒。
民之富厚
能有如咸元者乎。
對曰田爲恒産而吾州山多田少
况其地瘠
其土騂剛
其産薄。
其種鮮
遇灾而易歉。
勤力而未食。
是以居于山野卛多務本
居于城市間或趍末。
不以田爲常業
以貨遷爲恒産
多致千金者。
而又或有游惰之子剛愎之徒。
富厚之名而鮮富厚之實。
亦何足以於此哉。
余曰本府三邑敎養之任
敎之伊何
養亦有術否。
對曰吾州之士。
雖未能通經學古
所甞習者只功令文而已
自官設白圍。
詩賦二十人
居業養士齋。
以義疑取二十人
居業進學所。
以是稍知科程矣。
余曰府是近邊之地。
弓馬之才武力之競。
能有超越之風否。
對曰養武之道。
親騎衛及馬兵
都試節度營。
居魁者賜第
邑亦有武士試射
春秋而課勸之。
至今遵行
而俗近關東
民趍商業
雖有才者。
亦不嫺習
材技不如古。
邊上踈虞
徒貽有識之竊歎矣。
余曰分界設邑。
亦已千有餘年。
地近豊沛。
聖朝車轍馬跡之所經。
曁夫州中賸蹟之流傳
者。
多可聞。
亦能備言歟。
對曰文獻無足徵。
故老雖或有傳。
語近齊諧
未之敢信。
第以實蹟之表著者仰對可乎。
鶴浦橋在鶴浦社。
太祖龍潛時過此橋時。
海鶴飛起湖邊
馬逸而墜。
太祖騰身上橋
兩手馬耳及鬣。
懸空不捨
令人拔所御刀斷鞅
馬沒而復出
後人因以名之。
四王墖在府北十里
俗傳道詵所建。
詵入唐得一行之術。
及還裨補三千八百寺墖
此其一也。
畫形在西三十里鞍峴上。
有人戍役
去時其妻有身
還道一男子。
亦赴戍役者也。
詢其鄕里
乃是在腹之兒。
握手痛哭
指出血。
父子形於巖上
俱絶不甦。
葬於其下。
之往來者
奇觀稱。
驛夫厭苦
琢毁其石
非復舊觀
天陰雨濕
猶有血痕宛然
血冐路在西十里
壬辰之亂。
倭據本邑歲餘
避兵之人。
稍稍還集。
與倭雜居
誘殺山谷
或擠沈
水中
一日邑人請二倭極飮留宿
約睡熟而殺之。
一人先斬。
一人擧斧欲擊之際。
中屋樑。
一倭驚走
於是邑人恐懼遠逃。
倭奴若不知其有是事
閱月之後
逃者復集如初
倭奴四出
大掠邑人
驅出大路盡殺之。
流血盈路
後人以名焉。
銕垣戍在沛川縣海口
小石城。
世稱戍城云
余笑盛哉
鶴城山水峭麗之䧺。
川谷維屛翰之
人物關外之美。
物産域中之奇。
人各安其俗懷其業。
煕煕經營四方
歸來伏臈
家人父子烹鮮酌斗。
以相慰勞
可不爲樂國樂土乎。
吾將彈琴不下堂卧治也。
對曰吾州之民。
幸遇賢良如我侯。
豈不爲吾州之福乎。
敢辭
起而送之。
遂紀問答之辭。
以備職方氏之採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