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x 页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行状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08H 页
通训大夫司谏院正言默轩先生李公行状
先生讳万运字德而。姓李氏广州人。上祖遁村讳集。实当丽季。自是冠冕蝉联。至讳润雨官礼曹参议 赠吏曹参判号石潭。师事寒冈郑先生。配食先生庙。生讳道长官应教 赠左赞成号洛村。生讳元桢吏曹判书 赠领议政号归岩。于公为五世也。高祖讳汉命弘文校理 赠应教。曾祖讳世瑗生员 赠吏曹参议。祖讳允中 赠吏曹参判。考讳东英。以大耋授同枢。妣 赠贞夫人金氏。弘文校理霁山先生圣铎之女。以 元陵丙辰十一月三十日。生公于咸昌之栗里寓舍。幼而秀朗明粹。炯然如一条清冰。甫嬉游见邻儿无衣。解衣衣之。亲有癠。已能知色忧不离侧。始入学。音义通晓。过眼成诵。十岁受尚书。至禹贡背诵作地图。考之图本。位置方域。无一爽者。见者咸叹异之。及成童。经义笺注。无不淹贯。披阅书史。手不停滞。尝在内舅金九思所遇。新刊书十馀册。对案翻过。不移晷而尽帙。后试以提问。无不历历识认。九思先生大惊叹曰真天才也。为文章慕作者轨范。不务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08L 页
为险僻而意趣高简。至于功令之作。馀力点缀。未尝大用力。而凡大小乡解。发无不中。尝赴左试。主试者慕其名。欲诇知之。公即赴右。丁酉春。捷增广生员。俄又捷大科。华闻弥彰。选补槐院。用事者忌之。有林蓍哲投疏沮之。公退守丘樊。奉养二亲。极其欢。枳废十四五年。不以一毫婴其意。己亥丁内艰。毁戚备至。庚戌四月。 除司饔主簿。七月 除礼曹佐郎。九月 除咸镜都事不赴。乙卯十一月。 上特教宣召。若曰予以搜访人才。夙夜慥慥。方伯守令之返面。必问道内之有甚可用者。以予之惯于耳者。欲试之于先从科目中求之。前都事李万运。为先令该曹付军职上来。公以 特旨宣召。义有难冒。未即登程。丙辰二月。 上又教曰宣召人上来与否。尚无皂白。既非隐逸则事体道理。岂敢若是。更令吏兵曹催促。后数日又 教曰宣召人尚无动静。岂春寒尚峭。不能自力登程而然乎。令该曹关通道臣。催促上来。于是营府迫令上道。公感激 恩造。以在家无变动。为臣分所不敢安。黾勉就道。而 上特除司宪府持平。有乘驲上来之 教。公既入城。即草疏辞。附陈明义利祛文胜务本实之道。未及呈而本职递。以宣召有旨。入侍便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09H 页
殿。 上下教曰闻名久矣。今始得师儒之人矣。因问先世代数及甲戌以后官职有无。眷注隆挚。酬酢如响。又 教曰尔当留京供职矣。公起伏对曰臣有老父。年今八十七矣。无他兄弟将护。情势闷迫矣。 上曰暂为归觐可也。顾承旨曰使之给马归觐。又令大臣口传 下教。谕以眷眷不忘之意。翌日 传曰副司果李万运闻有九耋老父云。孝理之政。岂可强令在京仕宦。许令今日给马归觐。既召还送。是岂勤咨之本意。道内邻近准瓜守令。口传差送。遂有安义之 命。因令除辞朝赴任。公即日南归。既上官。奉板舆。凡系民隐。无微不察。省无名之税。绝干嘱之路。正名分立威信。未半载而政成令行。八月以亲年高不习水土。不可为久计。将奉还本第曰 圣上既推孝为政。许令便养。令亲在于家而旷侍居官。情势闷蹙。遂连呈辞状者五。邑之父老相继赴诉。使家以民情不可孤。贻书劝起。公引义牢请遂得解。是年冬先公寝疾。既累月沉绵。公年迫耆艾。子弟又罗列。而扶将之道。汤炉之需。身亲莅之。昼夜不少懈。丁巳正月遭故。拚擗哀号。真如孺子慕。守制以礼。不以年踰不毁有所弛。或劝之姜桂者不以答。而哀戚之容动左右。人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09L 页
亦不能强也。庚申三月 拜正言。四月又 拜正言。皆以在外递。六月 正庙升遐。冬赴哭 因山。即还乡杜门谢事。居处静室。专用心于内。乙亥例升通政阶。六月付西衔。庚辰公年已八十五矣。素有羸瘁之疾。至是年益高病益痼。沉淹益甚。又有司视之症。几不能卞字。或瞑目端坐。或默诵古书。未尝以病倦而或癈。六月二十四日。令儿孙按卷。诵周易尚书。尽帙不错。遗命初终务从俭约。奠荐皆节其品式。翌日辰时。怡然而逝。葬家前艮坐原。配平山申氏。进士思俊之女。幽閒贞淑。配君子无违德。先六年卒。葬同穴。子男三人以健,以俭,以侃出后。女一人县监李秉远。以健二男廷秀,敬秀。三女李厦祥,郑▣▣李▣祥。以俭二男敏秀,林秀。一女郑▣▣。以侃二男▣秀,▣秀。二女李▣▣,孙▣▣。李秉远一男秀德。一女姜铉。先生天禀绝异。清而不污也。淡而不厌也。谨约如处子。恬静如仙道。立如瘦鹤。坐如禅定。如良玉温润。无一点尘埃想也。其为学。以静坐潜思为基本。平居敛膝端坐。俨然若思。而体无疲倚。与人处。寒暄安问之外。终日相对。寂若无人。一不闻其笑语之声。以为圣人之学。惟在于主敬存养。随事应用。亦须不出持守节度。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10H 页
要之多着静为得。患世人开口说天人性命。而与自家行处不相涉入。故不喜与人讲说。有来问者。辄曰非有实得。不可以轻语也。远近人士之请学者。亦不许曰我无心得。何足以及人也。一向关门内修。虽家人子弟。亦不轻以指示。故人或疑其偏枯不活。然其致知也。经传注疏。濂洛奥旨。靡不究极会通。如诵己言。多得言外之趣。至于古今治乱兴亡之迹。诸子百氏之言。阴阳星历律吕元会参同之书。天元望海握奇八阵之法。期三百气朔盈朒之差。璿玑铜浑黄赤道分至交会之机。皇极内篇揲蓍布算之法。推原溯流。的见融会。虽号为专门名家。亦罕有臻斯妙者。而率皆不由师承。不事沿袭。多独得之妙。而不务为新奇崭绝之论。极泛博之知而折衷于反约体验之工。则其于程子所谓涵养用敬。进学在致知之语。可谓两造其功矣。平生身不近华靡。口不出戏媟。食未尝兼肉。奉亲六十二年之间。有事无事。常侍左右。开心承受。有如婴儿之慕。愠怒不形于子孙。骂詈不加于婢仆。常若见其洞洞属属。如将不胜焉。逮其晚慕。衰谢日甚。而家人子弟。未尝见其偃卧。或疾病昏闷。委顿床褥。而虽子孙常侍之人。自外而入则必起坐整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10L 页
衣。动作有度。言语有节。肢体约束。坐立劲整。治身之密。制行之苦。求之小学。鲜有不合者。而至于有家经理之业。民生粗细之宜。平生未尝一经于手。如货财簿书时务机会。非惟公若无见也。人亦目之以不能。而及其承 命出宰。正色坐衙。而机务事会。凿凿中度。县以峡里閒僻。素号饶实。前后莅其任者。皆以养閒为高致。专不事事。养成豪猾之势。舞文为奸。其来已久。至则首先梳栉。治其尤无良最弄法者一人。群吏以洒然。邑有进上补民两厅。最为一邑痼瘼。进上厅者。放官钱于民间。徵其利以充进上之需。而出钱之际。官厅杂种。官吏私钱。并为添付。数既无定。徵敛无艺。公论报使家革罢之。遂出官用纳租。募五百人为进上保人。俾收一疋之役。以充其用。而放利本钱。并加荡减。补民厅者。各仓储歭米留库谷。移录于该厅。而官有用处则咨意取用。秋俸之际。以补民厅出秩。分徵于民户。已成流来古例。邑以饶称者以此。即革其名色。境内寺僧攀缘贵要。托以龙珠寺。仰属使家行关。移其役于民户。多至千馀金。公以寺役不关于平民。论报拒之。使家又以移贸钱三千缗。分划本邑。使之歇价分给。待秋作米。公以歇分高取。有妨民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11H 页
力。至以去就争之。事得已。民以悦服。至牟还之时。辇输子来。不二日而籴毕。其见信向如此。尝巡外有小儿持衰来诉。自言以境内士族。贫穷无力。有权吏压葬于先坟。其父争之。经二守不克讼而死。公谕以还官后决处。及翌日吏自掘其冢。待罪县门。一邑称快。莅政未半载。境无冤民。庭无聚讼。吏畏民信。令行禁止。人以此知公之学。有体有用。可以措之事业。而及其敛然而归。寂若无有。依旧粥粥然也。居官以清慎自牧。还家之日。凡官用所需。一切谢遣。时昌原府使徐荣辅以朝令纠察道内守令。每对人叹其清白刚明。无愧古良吏云。先生专于内修而不嫌于矜衒。力于律己而不喜于标榜。精于研索而不贵于论说。肆于文章而不务于著述。以故知之者或但知其清明高苦而不知其平易明白之实有如此者。或但知其简淡狷介而不知其持守节度之严有如此者。或徒见其博物洽闻而反约体验之工则未必知也。或徒见其辞衍字奇而简整尔雅之体则未必知也。公与人书。只及寒暄。看书非有得于言意之外。可以发明奥理者。未尝笔之于书。有以贲隧阐德之文来请者。亦绝不应副。其或有为之者。一字未尝轻下。以故得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11L 页
之者以为荣。总遗书若干编藏于家。先生不以秉远不肖。往往指示远大之业。凡平日所得之心而未尝发之言语者。不惮为之倾倒。每于清夜燕閒之际。纵言至于义理精微。象数微奥。皇王帝伯之变。洙泗濂洛之蕴。娓娓不倦。浑浑如江河之不竭。然后知先生之讱于言者。非不能于言也。尝曰学只是学为人耳。学矣而不尽人道。曾不学者之不若。又曰学者有一毫向外要人知得。便不是学。所以颜子说无伐善无施劳。若要学。只在闇修。又曰言语最害事。惟不言而躬行。此理最好。又曰言而中。不如不言而无失。言而是。不如不言而不非。又曰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便可见圣人动容周旋中礼处。玆数语者。足以见先生平日立心制行之本末矣。少时尝以默轩二字刻诸图章。学者称为默轩先生。先生殁既有年。尚阙状德之文。儿子秀德与嗣胤诸公。编成遗事一道。且道嗣胤公之言曰先人隐德潜修。非亲炙久者。不足以形容。是其成宜在子。秉远自惟椎不文。且惟念先生之学。所不可及者。惟在人之所不见。今欲铺而张之则失先生之心。刊而略之则失先生之道。自非能言之士。未易以模拟。以是郑重而不敢者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12H 页
久矣。自顷哭子以来。又重念失今不为。恐一朝溘然。终负亡儿之志。是敢不揆僭妄。叙次之如右。
佥知中枢府事姜公行状
公讳𣽤字仲施。姓姜氏晋山人。高句丽大元帅讳以式。寔为上祖。至讳蓍官政堂。丽亡不事 本朝谥恭穆。生讳淮仲宝文阁大提学号通溪。生讳安福刑曹正郎。生讳利行 赠吏曹判书。生讳渊典涓司别提。生讳偲进士。生讳应生禁府都事。生讳渭聘翊卫司翊卫。丙子以散班陪 庙社入江都。城陷骂贼死之。 赠吏曹判书谥忠烈。享江都祠。于公间五世。高祖讳寿贤县监。曾祖讳天与处士。祖讳重吉。以佥枢省愆斋讳酂之子。后于处士公。生二男。长讳一臣仲讳一儒。公以仲父之长子。后于伯父。妣礼山金氏。守缄之女。生妣务安朴氏。天柱之女。以 元陵己未三月十八日。生公于星潜里第。少俊逸有才气。性恬雅高洁。沉静端默。自少年时。为朋侪所惮。无敢相尔汝者。十六聘夫人洪氏。仍从学于妇从父东郊公伋。东郊公方厉俊洁。于学者少假与。至见公。未尝不色喜。有同学生诵所课不成。公从傍窃诵之。东郊曰君能诵乎。令尽诵诸课。公为之诵十数课不错。时海左丁公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12L 页
适在座。叹曰此子聪明。非我辈可及。尝游洛下。闻申公处权精于数。请学焉。申曰非卒遽可传。强之乃授一册子。公退究之。数日而还其册。申曰何疾也。曰已略解之。试拈问之。布算无滞碍。申叹曰天才也。公孤贫不能自力于文学。而悟解之敏。鉴识之精。先进往往自以不及。养所后妣金氏。怡愉无违志。家甚窘。菽水或不继。亦不苟以非义为方便地。且温颜色。侍立终日。金氏亦怡然忘饥也。公以生不识先考颜为终身恸。及金氏殁。欲移兆同坎。堪舆家言旧兆利。不可移。公泣曰冀一攀玄和耳。利不利非可论。遂启闭。擗踊如皋复。会葬者皆感泣。三世以上邱墓在畿邑。逐年一省。至六十不废。有权势家勒五葬于金陵忠烈公墓。力讼三十年未决。公年十八。往来牒诉。三年而尽掘。见者咸嗟异之。与季氏公为十年上下。公教之如严师。拊之如慈母。晚不析居。破床弊衾。老白首同寝啖。季年以季氏不育。移居在五里地。非大雨雪。未尝不相会。得一味必别置之待其来。虽子孙在前。未之分也。家世清寒。三架矮屋。不庇风雨。庭除荒芜不治。泊如也。丙子大侵。三日不炊。有麦田在里许。将检熟。路过再从同枢公门外。见方打禾于场。公故迤逦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13H 页
从他路往。同枢闻之曰何不令我知。汝饥纵不恤。柰老母何。为输二石租以周之。同枢公尝避疠于篱下民舍。公每遇不炊。必爇火出烟。竟不使同枢公知之。高祖妣观岘洪都正家也。饶田民无他子女。遂尽归之。臧获遍关湖。及公家寓岭南。使二奴往输之。全家衣食赖是。二奴死输遂绝。家以窘。权尚书𧟓按湖南。权于洪为切戚。洪令公时溥委人觅帐籍抄出之。并八百馀口。公曰吾家六世贫寒。不可卒饶。且此籍殆五十年。今若尽刷之。破人家族必矣。仍投之火。顾子弟曰异时纵得机会如今日。慎勿生虚念也。尝为府功曹差二仓监。一日自外入。有肉馔。诘其由。乃监之馈也。问止此乎。曰有十缗铜来。觅之已用其三矣。督出之还其人。又一日有人持二疋苧来献。公叱退之。族从某在傍问所以。即公内侄之为监者也。某氏曰功曹虽廉。不能仁一穷族乎。麾其人持去。后数日还之曰内侄之馈。不必固拒。以物相遗礼也。公笑命受之。其审于辞受而不为苟难又类此。家贫不能畜牛。尝以马耕圃。拙之者曰数十族亲家。借一牛何难。迂之者曰何不卖马以买牛。族孙某曰不卖马。为有金陵行也。不借牛。不以一毫干人。此虽小事。可见廉孝。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13L 页
其见服于人又如此。蕴畜不发露。虽家人妇女常侍者。无以际其喜怒。尝自乡解还。出外闻榜。归不以语家人。数日榜至乃知之。族父观察公曰某此事。吾亦难矣。晚年胤子弼善捷大小科。晋涂方亨。而公不色喜曰寒门眇福。可惧不可喜也。且曰我祖考尝魁谒圣科见拔。季父绩学勤课。白首终屈。而始发于汝。此家世不食之报也。汝何力焉。严于教导。不昵情爱。弼善君公之晚育也。九岁失慈颜。生长极零丁。而未尝为煦濡姑食之爱。悲闷忧愁之容。才调过人。声闻籍蔚而未尝假以色辞。非甚病不一日弛劝督。有小室子四人。不令近前。弼善君尝请名称不雅。欲循俗易之。公曰毋。祇长骄傲益罪过。年六十。延子妇。慈爱不形。待以礼容。不冠不使入。小室时导誉之。辄曰誉者毁之媒。惟勿毁勿誉。使之全安之而已。弼善尝自宦游归。限至欲不往。公强之行。适值暑霖。行李艰危。及业归。公曰余之过也。世之溺于仕者。往往忘其身而不返。汝能知戒于九折之坂。持此心以往。吾无忧矣。又曰勤俭力学者。其世必昌。夸侈傲惰者。其后不振。吾行年八十。亲见之屡矣。他家不必言。吾家如观察公同枢兄。以勤俭得之。反是者皆败。盍亦知所从哉。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14H 页
丙子以弼善君尝经侍从。例推 恩为佥枢兼五卫将。丁丑公年七十九。寝疾已革。子弟迎医欲治之。公却之曰死生命也。吾平生不服一贴药。今老病矣。岂庸医可治乎。泣请之强。亦不甚拒也。先是公抱孙多不利。只有一孙男年五岁者。公所钟情也。先公五日夭。而公未之知也。病中顾在傍者曰入劝食。傍人不敢以告。而其色有戚然者。公已心知之。然亦不为戚嗟容。时公病且数月。李氏女来侍病。七月初三日病将归。公譬之曰无我忧好归去。无一毫悲苦意。翌日而终。其定力之固。临化不乱如此云。九月二十四日葬安东春阳面獐洞酉坐原。配南阳洪氏。处士傧之女。晚全先生可臣之后。配君子无违德。辛丑八月卒。葬奉化县别太山巽坐原。有男一人樗。即弼善。不求仕进。杜门自守。为士友之望。女长适李泰淳今大司谏。次适士人金廷哲。馀男四人禾,椅,栒,楦。弼善无子。嗣子必应。一女李汇浚。大司谏二男汇远进士,汇运。三女金逵渐,柳进▣,金夔裕。金廷哲三男镇岱,镇嵩,镇崙。禾有男必信。女李秀明。椅四男一女幼。栒有文行早卒。二男一女幼。必应三男汉奎,夏奎,晋奎出后。内外孙曾并嫡庶若干人。公殁后十八年甲午。弼善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14L 页
君得疾。临卒以书属其友李秉远曰先君纪述之作。未有所属。近搆遗事一通。欲以烦吾子。顾秉远之愚不文。何足以发扬潜德。则当百拜以辞。而故人临化之托。有不可孤者。谨就弼善所草定者而撰次之。亦不敢自以己意遽加删润。以伤亡友冥冥之孝云。
通训大夫司谏院司谏鹤皋金公行状
公讳履万字仲绥。姓金氏礼安人。后徙醴泉。在丽朝有讳成世。官奉翊大夫密直使上护军。入 本朝有讳淡。官冢宰谥文节。文章德业。为 世宗朝名臣。庙食顺兴丹溪院。于公为八世。高祖讳胤安 赠司仆正。曾祖讳得善 赠左承旨。祖讳鍴 赠户曹参判。考讳海一。历敡台省。清名伏一世。以左承旨出尹庆州府。府二品阶也。以故覃 恩及三世。妣 赠贞夫人晋山郑氏。处士榥之女。贞夫人骊州李氏。进士殷镇之女。持平志安之孙。赞成 赠领议政尚毅之曾孙。吏曹判书景宪公郑公世规之外孙。公李出也。以 肃庙九年六月三日。生于堤川檀谷之寓第。容貌丰硕。姿性沉重。聪明强记。才调出人。八岁能属诗。辛未府尹公卒于庆。时公年九岁。哭泣之哀。拜踊之节。道路观者为之掩涕。事太夫人爱敬笃至。有不安节。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15H 页
昼夜不解衣。命之退则露立门外。承候差剧。公自少有场屋声。癸巳中进士。俄又阐大科。选补槐院。由副正字升博士。迁太常。戊戌升六。 除典籍迁监察。己亥 除骑郎。以僚嫌递。秋丁内艰。辛丑服阕。甲辰 除平安都事。乙巳瓜递。丙午繇骑省佐北幕。丁未还 拜水曹郎不起。又自骑省出宰务安。时邑值凶荒。 上命别选能治者。遂膺是 命。给马赴县。多所全活。庚戌罢归。丁巳 除骑省郎。转郎中兼带备郎。灵城君朴文秀 启请久任管军务。四年庚申 拜司艺。夏出为梁山郡守。郡近海门。水汇为灾。民多昏垫。公捐俸筑堤。梁民乃粒。乡人立石纪其绩。号曰青田堤。以公家居称也。居数岁邻邑有杀狱。公所覆覈。与诸检官异。遂坐罢。 上遣使审理。得其实。狱以平反。而公擢掌令异数也。陈疏辞职。尾附时瘼三条。曰风俗奢侈。曰守令掊克。曰监司徵求。 上优批嘉奖之。后因宾对。出疏本示大臣曰此疏切实可嘉。此人居在何处也。大臣因盛陈公阀阅学识。 上特赐召见。 命选部别加调用。未几 除宗簿正。移正言。转掌乐正。还 拜正言。以避嫌罢。丙寅又 除宗簿。甫 肃命。拜瑞山郡守。丁卯罢。壬申 除执义。癸酉一 拜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15L 页
军资正。再 除司谏执义。上书言民生流散。守令赃污。试官规避事。甲戌乙亥连 除执义。论陈田徵税。虚户添录事。令庙堂禀处。丙子以侍从七十。升通政佥枢。戊寅二月九日。考终于寝。临化之夕。精神滢然。呼写文字。无一字错。不一言及家事。四月十四日。葬檀谷乾坐原。与夫人同局异麓。公厚重端悫。简言笑谨礼节。平居整衣冠。敛容危坐。惰慢之气。不设于身体。浮华之意。不形于言语。虽未尝以学问自居。而留心经史。禔躬饬行。入而治家。出而接人。诚意谒然。无畦畛之限。尝著家训十馀条。眷眷于本原实地之工。又作履元箴。以为朝夕顾諟之资。其素养盖如此。通籍五十年。未尝以宦达留心。虽中被 睿眷。出入台省。而不肯循俗俯仰。累典州郡。萧然琴鹤。不为尺寸煦沫地。乐就幽閒之地。与村秀才子。考讲讨论。多所作成。爱林湖山水。筑鹤皋草堂。自号鹤皋。又号东厓。又作小亭于檀溪之上。扁曰永慕。以距先陇不远也。往来游处。翛然有终老之意。中年以后。颇用意于诗律。腔调清越。意趣悠远。绝不类藻绘家口气。所著过十千。人拟之剑南集。与泽南吴幼清,义湖李敬辑结社对垒。俨然成风流鼓吹。雅喜名山水。平生所由历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16H 页
甚众。编为山史。晚年取平日诗什。分为初中晚三稿。并书疏杂著藏于家。配同福吴氏。大司谏始万之女。礼曹判书挺纬之孙。弘文校理 赠左赞成竱之曾孙。敦宁判官韩斗相之外孙。后公二年生。先公九年卒。柔嘉淑慎。宜家有则。有一男三女。男相锡。女许泌进士,洪虎吉,崔光岳进士。相锡六男维,纪,绘,䋊,絅,綄。二女洪复荣,洪述谟。许泌一男霔郡守。洪虎吉一男锡胤。一女林汉东参奉。崔光岳二男凤羽进士,龙羽正言。一女李致淳。维四男珩吉县监,以鍊,瓒吉,璿吉。一女朴汉良。纪二男希吉,康吉。一女权遵。绘二男骏吉,璶吉。一女许漳。䋊二男凤吉,鹤吉。一女洪学范。絅无子。以鹤吉后。綄五男玑吉生员,义吉,礼吉,智吉,信吉。一女黄中彝。玄孙以下不录。玑吉之子永猷。以累然衰服。来属秉远曰吾祖弃子姓已百年。而纪德之状未有所述。不肖孤大惧因而湮没。永作不瞑之恨。敢以请。秉远再拜而辞者三。而永猷之请愈恳。义有不敢终辞者。谨因家状。参以星湖之铭而撰次之如右。以塞慈孙之志云尔。
先考通训大夫弘文馆校理府君遗事
府君讳埦字致道。姓李氏韩山人。上祖稼亭,牧隐二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16L 页
先生。仍父子以文章德业。大振家声。自是伟人硕德不陨其名。为海东文献之族。语俱在家乘。六世以上居京师。五世祖县监讳弘祚。当昏朝政乱。炳几踰岭。子孙遂为安东人。高祖讳孝济。曾祖讳硕观。祖讳泰和。故不仕。考大山先生讳象靖。官礼曹参议。妣长水黄氏。翼成公讳喜之后学生讳混之女。以庚申十一月初三日戌时。生府君于府南苏湖里第。生而符彩精明。颖悟出伦。四岁通字学数千字。五岁冬大雪。太府君俾属文。府君应之曰雪大来天地白。识者知其气像远大。尝出游遇一流丏挈幼行乞。府君怜其冻皴。即解所着衣以与之。归则托以遗失。诘之乃告之实。太府君大奇之。少长就学。不烦纠督。随众业属字。长者或欲为之借述。府君不屑。强之亦不听。乙亥随太府君之临汀衙。寻以官府非居业之地。归处岩斋。从诸父承其节制焉。是岁授室庆州。即郡守李公范中之女也。奉侍二亲。孝爱出天。淑夫人自中年以后。长患心腹之疾。府君年才弱冠。清羸善病。体若不胜衣。而每当汤忧。起居转侧。日夜扶抱。至如敦牟匙箸。一切亲侧所需。虽妻孥在傍。未尝委寄指使。竦身摄衣。作止便敏。从祖叔父华岩公师靖。叹曰人或兄弟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17H 页
众多而有不能宁其亲者矣。而埦以一人而供奉尽欢。靡有阙遗。殆天所以厚施于吾兄者。而诗人所谓君子有孝子者。其信然矣。壬午秋。 朝家设庆科。时府君在温泉李聘君任所。李公办行具劝之举。辞以病。及归太府君曰吾以汝所馆近京。或不为科声所动。未可必。今果副吾所望矣。乙酉赴庐江院通读。时太府君主皋比。多士云集。讲大学。辨诘多端。府君应对辨明。證引精洽。叹服一座人。有讲会记闻录。丁亥丁淑夫人忧。毁瘠几不支。而犹勉力于温理之业。馈奠之暇。讲习益勤。己丑服阕。辛卯中生员试。甲午释褐。时苟斋金公宗敬为同年。见枳槐院。府君即与俱归。论者益多其交际。丁酉春。 除 厚陵别检。 陵在丰德。距家为八百里之远。以亲老无他兄弟不欲行。太府君以为吾晚来特蒙 除拜。而老矣不能以筋力为礼。汝又不仕。是父子俱负 恩命也。劝之使趍 肃。五月因呈旬南下。自是淹滞十数年。略无介意。戊戌值岁大侵。数三周亲。皆不能自活。府君为之质债以周之。及期斥土田以偿。诸亲或莫之知也。庚子太府君患痁疟。不能进饭。府君躬执渔具。上下沿溪。屡得银口鱼溪蟹等味。以供甘旨。未尝乏绝。方是时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17L 页
太府君年益高。远近信向益多。考德问业之士。户屦常满。府君周旋其间。酬接如流。往往周匝荐遝而随事曲当。进参讲质。退与商确。至或夜分不倦。见之者以为某真铁石人也。太府君晚被殊遇。屡发趍 肃之行。府君动辄扶将。凡于出处大义。盖亦有与闻人所不及闻者矣。辛丑十月。太府君寝疾。先时府君得二日寒热之症。数月沉绵。逐日潮发。而昼夜不解衣。汤饵粥饭。躬自省视。及疾革。尝粪以占其加歇。十二月太府君易箦。服既成。已柴毁病且益甚。而晨昏馈奠。未尝不躬执。哭泣之声。哀动左右。及葬会者千馀人。谒灵座致慰者相续首尾。三昼夜无间隙时。素患寒热。逐次交作。傍人劝之少休而不听也。每当夏月。疾风迅雷甚雨。则抱持几筵。攀擗哀号。终日不解绖带。不离苫席。未尝以病故有所自弛也。遗文字极浩穰。府君为之一一编摩。不住修写。数月而帙成。凡七十馀篇。未几又誊一本。工役汗漫。而一岁之内。再成巨帙。其勤于继述如此。又手录平日言行大致。凡可以发挥前光者。裒稡类编。辑成一卷。名曰痛慕录。以寓羹墙之思焉。士林发高山尸祝之论。已定叫 阍之议。而或以为事体希阔。未保其必准。不如姑且从俗。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18H 页
庶几可以底于成也。府君曰此求可求成之论也。冒禁私创。甚非所以崇奉之道。况近日 朝家申令行会。弥缝之际。又极苟简。事神尊贤。不诚莫大。宁可以百世以俟。而岂可粗率简便。苟然为一时权宜济事之计乎。论者不复言。替事季父小山府君。朝夕省谒。得一味必先进供。有事则禀。有疑则质。或有辩难。府君为宛转敷达。声气柔怡。小山府君性庄严。待子弟不以色辞。而于府君之言。多有许可曰听某之言解。使人心平气和。甲辰服阕。会校遗集于腾云寺。乙巳又校于东岩柳丈长源。及归又誊一本。自是慨然以斯道无传为忧。入而早晚研究。出而讲论疑难。而其潜究得力于先集为多。丙午以登第十年升六。丁未付典籍。入泮中与柳奉事范休。日夜讨论义理。讲究经旨。有泮村问答。皆敦尚本实。不徒为颔颊竞辨而已也。七月弃归。戊申拜司宪府持平。己酉正月。 上特命除弘文馆校理。仍 传曰李象靖声名稔知。不及见之。尚以为叹。向来其子之台职。意在欲见。而上来未易。且其家之人。必异他人。文学人品。曾亦习问。欲置之顾问之列。以观所存云云。府君感激殊遇。即起赴 召。所亲或贻书言其一 召即赴。有欠时格。府君曰先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18L 页
君子晚年。累蒙 恩擢。而一未趍 肃。今孤露之馀。复蒙甄拔。义不敢以例让为事。况 王言郑重。有不敢当。若以不出为高。是索价也。入洛呈一疏还出给。仍出 肃。三月差三日制对读官。轴中有表一作。贸幻字画。添改偏傍。而句内有商辛虐民。自底灭亡等语。坼号乃星州金俊俭也。 朝庭以为隐语诽讪。包藏祸心。请设鞠严问。 上以儒臣居岭南。下问星州风俗及与金俊俭有雅分与否。府君即据实陈启。 上称其奏对精详。翌日次对。廷议请讨益严。府君意为此不过乡曲痴蠢。随众观光。而不分字体。誊呈依似。遂致转误。春秋之义。何等谨严。而遽欲施之此辈。有欠郑重。欲痛陈直言而未敢发。左相李性源请玉堂奏言。因起伏对曰以臣愚见。非此题之作。说犹未了。左相辄弹其奏语太缓。 上止之。俄又召入三日制 赐第者任㸁,尹命烈。使各面试进退赋表以进。二人俱不能就。廷议欲拔去。令玉堂可否之。府君又以为人才有敏钝。而 朝家无先甲之令。况昨日谒圣 赐第。皆不用此例。而独于此二人。断以一切之法。殊非平恕之道。仍奏曰 国家以科目取人。将以试才。而二人灭裂如是。断以法意。在所当黜。然臣愚妄见。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19H 页
似有宽恕之道。左相又劾奏曰 殿下招延不识何状之人。而前后奏对如此。请罢黜。 上又止之。府君即退出。投短章出禁门。俄而 召牌至。以牌不进见罢。即日浩然南归。后攸司以法按金俊俭。乃是誊呈渠先祖试作。府君之言果验。未几 命叙用。三月 除副校理。五月一 除修撰。再 拜校理。六月 除副校理。七月 除校理。数月之内。六膺 召命。而府君益知险道难尽。坚守退一步之志。且以当日因大臣论驳。不能竟其说。殊非无隐之义。因辞疏究陈。尾附进贤退小。夬施 乾断之意。七月以过限不 肃有拿 命。时小山府君寝疾惟几。临别谓曰 君命也。义不可顾私。然第恐今日之别。当不复相见也。又曰汝取科第历清显。而无一毫自处之意。固是长处。更益勉于庄重沉密之工。以镇流俗持世道可也。既就拿入圆扉。一宿 命分拣。 召牌屡降。而每随诣 阙下。呈牌不进。盖以玉堂一步地为铁限。不复入也。时 上意益眷。进途益辟。异趣者忌恶甚。贼臣钟秀秉铨地。以舆望拟西学长官。因以浮言达 天听。要以售其阳推阴挤之计。不相识者。又往往为浮言所动。吹嘘呰嗷。府君曰此不可不明白也。即上疏自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19L 页
列。言甚切直。尾陈贼鲁秽骨。埋在新 园隋城之内。请掘去之。 上屡临朝称赏。并 命勿施西学望筒。以勉副之。 朝家方隆 显隆园之制。安园日字不远。而所带馆职。久未蒙递。故不敢遽然为南归计。八月初。承小山府君讣音。十一日以破 园受服。出肃扈 驾。露处一宿。府君素有瘙痒之症。殆成六七年痼疾。至是又添感冒。旅馆早秋。衣服薄凉。所遭情地。公私悲霣。内外俱铄。转辗添剧。九月初二日卯时。奄然皋复于东泮之旅邸。只有一仆在傍。有子三人。一未终天。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讣闻 上叹惜之。后因岭人除拜。屡发言端。恨其不究用也。不肖孤等千里奔赴。扶榇南下。以是年十二月。奉窆于蓬岘淑夫人墓侧。戊辰后五月。又迁于军威县西毛老洞卯坐原。从先兆也。有子男三人女二人。男秉运县监,秉进,秉远生员。女柳晦文进士柳鲁文。秉运三男二女。男秀应,秀戆,馀幼。秉进二男二女。男秀亿,秀懋。女幼。秉远一男一女。男秀德,女幼。柳晦文一男一女。男致明文科注书。女李汇运。柳鲁文三男一女皆幼。内外孙曾男女若干人。于乎痛哉。府君姿性介而塞。操执励而确。和易而不流徇。英明而不发露。温恭仁孝。刚果缜密。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20H 页
胸怀无纤微之翳。工夫无滞泥之累。其行己也方。其持心也公。与人和而能敬。处事周而不偏。事亲则时其寝膳。怡其色声。难疑如师友。保护如婴儿。非有大事。未尝顷刻而离于侧。其居丧也。哀有馀而礼无不足。如失如疑。终三年如一日。其祭祀也。盛服澡身。齐明肃将。以致其孺慕之诚。教子弟严而不迫。必使之勤于课业。习于孝弟。未尝为喣濡姑息之爱。治家有法而恩威两济。闺门之内斩如也。而融泄之意。并行焉。尤严于閒家之礼。尝持家亡礼先亡之戒。屡举似以训诲。故下至妇孺儿童。亦能诵此一转语。处宗族敦惠周信。赴急难规过失。不以施之不报而辍。务为保合和同之道。而至于是非向背之际。亦未尝苟为然诺。尝曰乡党。父兄宗族之所在。当以谦逊卑谨自牧。敦厚和平为本。虽不当随流逐波。自归于乡愿乱德之科。然亦不可标高揭己。有一毫自处之意。川沙金公宗德尝语人曰吾见世之宦达有名位者。皆有一段意思横在肚里。而若李某者。可谓全无所挟矣。于事之所当为者。精详明断。奋迅勇往。未尝为苟且因循之计。措置不烦而事办。号令不严而人惮。太府君尝曰汝虑事断事。往往有不可及处。读书以四子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20L 页
为本。而濂洛诸书。又为四子之引路。工夫有序。阶级不紊。子弟有读外传杂记者。府君诚之曰汝辈于经书。曾无一日之工。聪明有限。岁月不与。与其泛滥掇拾而不切于身己。曷若汲汲于圣贤之学。以为切近之工也。道学之名。为世所讳。间有有意者。亦怕人指名。不敢对众讲说。府君以为此学是人人所当为。非可讳之事。况初学必资讲说而后明。而畏名避众。含糊暗默。将成甚么样。于是与人卞说。不避稠众。根据濂洛。如诵己言。人不敢以指目加之。而亦或有信向者。晚年尤用力于培固根本之工。除日用应酬外。辄俯读仰思。极深研几。俛焉若不知年数之不足。当时如芦厓柳丈道源,东岩,川沙,后山诸先达。相与琢磨讲贯。往复笋束。隐然有岁寒相期之意。而其于义理之辨。覈之惟恐不精。争之惟恐不力。直穷到底。一毫不自信。未尝苟为雷同。过庭之日。亦不以父师之言而遽从。时因违覆。太府君亦或有舍己从之者。中庸修道以仁疑义。盖尝屡质而未合。后别为说。以见其志。其笃于探赜而不得不措皆如此。义利之界。剖劈甚严。尝曰人苟有一毫计功谋利之意。虽也做惊天动地事业。亦是虚伪。家素清寒。蔬粝或不继。而处之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21H 页
晏如。不屑屑为营生计。取予必以义。制用必以度。而好施兼济之意。盖其天性已然。伯从兄年老鳏独。府君随事扶将。与同忧喜。宗族之穷无依者。随力顾恤。门子弟有乏资斧。不能赴举者。为之出力劝赴。下至流丏之冻馁无告者。亦或解衣以救之。加以闷恤。待以诚信。尝曰不惟一命之士为然。人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待人以平恕。持心常在顺境中。虽当疢疾困横之来。处之裕如也。见世之临利害较得失。忿狼争诘者。谆谆以颜子之犯而不较。孟子之三自反。程子所谓不敢疑不足责。忘怒观理等语。三复教告。以为苟处之如此。天下岂有可怒可争者哉。常举并坐不横肱。共饭不泽手数句。戒子弟曰故人于微细处。亦未常以己害人。妨人自便。充其类。蛮貊可行矣。尝以为教化不行。始有刑杖。刑必不得已而后可行。有一村汉盗窃粟绵斧斨甚多。府君乘夜招致。开陈善恶。其人惭谢而去。颇有感化之心。下至臧获。除非怙纵及大罪恶。每反复晓告。使之自新。邻里有一常汉不顺于其母者。府君即招致之。谕以大义。援引古今事行。谆谆开譬之。后其母诩于人曰我之得所。某进赐之赐也。赴 召之日。远近亲知之曾为下辈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21L 页
侵凌者。府君即皆捉治之。又必教之以畏义守分之道。或有感服称谢而去者。人有言其使行鞭扑。有害听闻。府君曰吾侪百年废枳。执法者又诿以抑强扶弱。遂致风俗败坏。名分紊乱。士大夫之胁恩屏气。甘为小民之所凌籍久矣。彼皆以积愤之馀。今欲得我而为之。而我以听闻而拒之可乎。知旧之有一言一事有稍涉非义者。辄相规责。不少假借曰朋友之义。贵在偲切。若知其不可而徒随循以相与。是己之失有甚于彼也。但不当吁以为直。只公其心平其气而出之。岂有不动得人。以故虽或言人之所难言。而人亦不甚怒之。往往有解纷释憾。犁然而服从者。人士之闻其风者。亦或有畏惮而不敢为。儒林间凡有事会难于折衷者。莫不待府君而左右之。尤眷眷于引进劝奖之意。门子弟有从学者。严其科条。谨其程限。往往酬接繁剧而不以为疲也。为文章典雅简洁。亲切明白。不由作者轨范而自成一家之体。有诗文及知旧往复若干篇藏于巾衍。下逮书法。亦皆典重端楷。见称一时。伐丽牲者待以就书焉。晚以艮岩晚栖四字刻诸图章。盖取艮止之义。此其雅意所向也。于乎。府君以合下门庭合下才志。少被薰陶。晚益自强。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22H 页
若使天假之年而久处林下。得以益肆力于晚暮饱饫之工。则必将有以表式儒林。绍述前光。不然而进而处 经筵之上。日陈其道德仁义之说于君父之前。则其所以启沃裨补之功。其亦彬彬有可观。下之所以风励朝绅者。亦不当随俗俯仰。是则当日一二微发之言。盖亦为之兆矣。而草野之言。与世抵牾。造物之猜。旋又随之。后山李公所谓睿足以辨义。文足以贲猷。才足以成务。直足以无隐。刚足以必往。其进也如可以有为。其殁也若有物以推之也者。其亦可谓知之审而言之信而有徵矣。不肖孤等。木石耳豚犬耳。顾惟平日立志持身。诚有本末。有不可翳然以埋没者。而愚昧痴迷。早失严教。当日言行。未尝铭诸佩韦。默念前尘。把笔茫然。仅能掇拾于十一。为可哀痛也。敢以是籍手乞言于知言之君子。倘因略以致其详。惠以一言之重。则亦仁人君子之所用心。而少伸人子罔极之痛云。
仲兄通德郎公遗事
公讳秉进字退可姓李氏。吾李系出文靖公牧隐先生讳穑锡封韩山。故为韩山人。十四世而至大山先生讳象靖。绍承朱退为心学之宗。官礼曹参议。卒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22L 页
赠吏曹参判。子讳埦官弘文校理号艮岩。有士林重望。寔有三子。公其第二也。妣淑人李氏。郡守讳范中之女。晦斋先生之后。以 元陵庚寅九月初六日生公。幼而粹朗聪慧。性慈仁谦退。在丑夷不争。甫就学。长于持守。诸所读。无不暗记。遇文义交互难解处。皆能区分了悟。十六委禽于损斋南公汉朝之门。时我先君子以导养本原。训迪诸子。外则南先生以诱掖渐摩。表率后进。公出入其间。薰陶德性。先辈长者见之者。许其天资近道。南先生语人曰胸中滢然。无一点物累者。惟见吾婿云。己酉遭先考丧于京邸。时公年二十。号呼奔赴。扶榇而还。仍得羸瘁疾。谨于摄养。四十五十而稍完。既服阕。与诸兄弟。执贽于川沙先生之门。先生亟称其可与共学。治公车业。颇以精到称。以退然自持。不为随俗进取计。畸于有司。禀于慈氏辍不赴。壬午丁慈氏忧。守制如礼。三年在庐次。既还课孙检家之外。日以经史自娱。庚寅公年六十一。夏哭夫人南氏。十二月偶感疾。十五日亥时。竟不起疾。于乎痛哉。配宜宁南氏。即损斋之女。生二男二女。男秀亿。三子明稷,馨稷,升稷出后。二女金孝永,张健植。男秀懋嗣子升稷。二女金启洛,姜在晋。女崔宗植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23H 页
一子炳温。女金寿静早寡无育。翅子世钟。公蕴藉无违言。冲虚无外慕。自幼在先生长者之侧。未尝一被谴诃。长而与人交。无不得其欢心。父母兄弟称其孝顺。朋友亲戚服其仁恕。余自幼少。窃私识之。言语事为。若无以甚相异者。而人之所以见拟者。每柔顺公而忿戾我。宽厚公而狷狭我。判然若两截焉。然后始觉和婉之容。忠恳之诚。有以素服于人。而非一言一行之所可模拟而取必也。堂叔父处士公尝与人言曰吾叔父温良恬雅之容。惟某也有之。今其言在李漱石诔公文中。亦可谓人无间者矣。性不喜华靡。遇器服当分者。必推其鲜美于兄弟而自择其薄劣。或分与子侄而未尝自佩服也。御家以俭约。每言人家用度。与其过一分。宁不足一分。眷眷为诸子侄言之。或自为之节度曰非惟理财当然。恐令儿辈长浮薄耳。盖公德性于仁敬巽约。有不待勉而能者。若论其偏处。或欠于刚勇。展拓田地处少了分数。以故日用工夫。不能剋意担夯。晚年亦深自病之。閒居未尝释卷。遇事着精彩自强。精神气力。弥老而弥坚也。公一生勉于书而未尝有著述。劬于学而未尝自标榜。朋友论讲之席。亦不欲强卞。只微示己意而已。公殁将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23L 页
葬。孤秀亿泣请曰吾父持身处心及见闻者。庶或知之。而无文字可传。恐久而翳然而无徵。愿诸父撰次之。俾后世子孙。有以寻逐也。伯氏泣曰是吾志也。幽堂之志。吾当不辞。叙述平生。以备立言者采择。尔其勉之。顾余痴騃无状。自孩提以来。联业共方之外。便旋溷厕。无不相须以动。今老白首如一日矣。平生言语事为之间。可记者何啻千百。而把笔臆塞茫然。皆记不起。且念欲表章亡兄之德。谦退为第一。今若铺美而张大之。非所以慰九原之意。是敢略叙其世系生卒。而附以性行本末。欲冀知言者之有见于气像容貌之间而得其人也。于乎痛哉。
从祖叔父俛庵先生言行录
先生天分刚严。制行廉方。望之毅然有不可犯之色。终日对案端坐。几席无尘垢。身体无跛倚。不动声气而人自敬惮。
少负气自豪。有四方之志。中晚以后。一切不复留意。然如筹略折冲之方。亦多有旁通者。
才分甚高。年十六时。流看纲目一帙。终身不复读而年代事实。瞭然指认。尝推究算学。改解期三百。一洗玉斋之谬。其究覈如此。自少绳墨甚严。操执甚牢。虽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24H 页
在群居笑语之中。而兀然端坐。不失尺寸。未尝崖异以为高。而自有不与物俱往者。至如是非向背之际。虽刀锯在前。不少扰夺。家计清寒而忍饥耐穷。往往败絮冰床。不堪其苦。而竦身对案。怡然若不知。
晚年用力于磨砻之工。严厉中有和顺之意。刻苦中有从容之味。
常曰吾性刚硬。矫揉五六十年。自觉减得分数在。
常曰贫者士之常。既曰贫。须不得丰赡。虽事亲奉祭。别无方便。况其馀乎。若善会方便者。必不能固穷。其流安得不至于滥乎。
尝曰学问是吾家命脉。不可放过。然亦须心肯意肯方有进。岂父兄所可劝沮。岁月不与。少年光阴真可惜。盍亦勉之哉。
尝曰吾自少掇拾父兄馀论。依样说个道理。晚来略见道理影子。始觉从前说话。皆是缘文强解。虽说得有是有非。都是閒说话。
平居未尝一日忘戒惧之意。往往掩关独坐。肃然如有临乎其上。
谓秉远曰道理只在面前。只患人不见耳。汝于此事非不留念。而工夫只悠泛。未易长进。且勿向高深处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24L 页
用意。只平平地做去。自有妙处。吾年过七十。方见头绪。乃知从前蹉过。尽是可惜。
尝从先生受启蒙。一日谓曰此书难看。非初学急务。然此是造化极妙处。须看得通透活络。当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之境界。
尝与损斋南公论心无出入之义。一日以往复一通授秉远曰义理天下之公。不可以父兄而有所阿好。须看得细详了此一段议论。便是做得一件大事耳。
先王考遗文浩穰。难于折衷。先生参考前后校本。磨勘定顿。今印行本是也。
当壬子岭疏之上也。人或言其不识里面事机。未可轻出。先生曰此义理乃三十年结轖而不敢言者。今既得一言之会。只当向前看。何须说里面事机。
疏入。 上命入侍。先生以疏头。引诸生入读疏。声动殿宇。敷奏剀切精详。殿上下莫不洒然易容。疏下诸人相谓曰疏头须用读书人。
其有寝郎之 命也。议者颇以出处为疑。而适值本 寝大享。不免一 肃入斋。过享后呈免。间尝质之。答曰追后思惟。亦未知如何是十分是当。不知古人处此如何。然与其轻出。无宁过于处之为无悔。当日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25H 页
处义。自谓尽有裁度。而毕竟当以不出为正。
丙寅岛行之日。祸色弥天。子侄辈皆啜泣。朋友送行者。亦惨恻不知所言。先生笑曰祸福自有定分。若究得命时。与坦路一般。岂忧愁戚嗟所免。与柳丈范休讨论义理。数日不倦。临发面面叙别。慰谕劝勉。各当其则。盖其操履素定。遇事怡然。有非勉力作为强排遣者之所及也。
至开宁。秉远将告归。先生曰此别未可期其再见。吾此来百无所恨。但家传一脉声响。无人分付。儿孙辈导养成就。无人付托。今以此两大事付汝。若担得去时。吾死在南徼犹枕席也。秉远请一言之教。曰工夫溪径。汝当自知。但器量须大。程课须严。门路须平易。
又曰吾平生鲜缘。孤立无朋。固是偏处。然汝辈又太闹热。此大害事。以吾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方是相长。朱子所谓曷尝见衡门之下。有杂宾者。更须留意。
又曰吾家法门。惟杜门却扫。早晚讨得一段义理为究竟法。吾以布衣。妄婴世祸。未论事之尝否。只此形迹。殊觉不快。汝辈可视以为戒也。
又曰天下事。不教人做。教谁做。吾固不量力。妄担大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25L 页
义。然义理关头。亦不当含糊退缩。
又曰宗族保合。是一件大事。今人多不知此。此非小闷。宗家将有倾覆之虑。须与门族合议。图所以肯搆。惟无侈前人。无废后观为佳耳。
及其蒙 宥而还也。秉远逢薪智岛罪死人收尸之行于灵岩邑邸。与从兄永发相语及此。因说路逢章子厚故事。先生笑曰世道如局棋翻覆。诚非智力可及。所以圣贤一付之命。然此贼只是种下馀孽。承袭见闻。今根窝未破而遽以重辟施之。则情状殊未别白。况大臣诛杀。何等重典。而 冲王嗣服之初。乃以刑杀导迪。亦非吉祥善事。万一朝著缘此不靖。岂非漆室忧念处耶。
自岛还后。益复杜门敛迹。谢绝世故。俯读仰思。俛焉若不知年数之不足。
小山叔祖考遗文若干编。先生盖尝为之是正。藏在巾衍。庚午五月二十九日。先生寝疾惟几。谓秉远曰吾于汝有多小分付事。家稿尚多有未就绪者。须誊出一通。定顿一番为好。然校书之法。务精不务多。此是平日遗意耳。吾所述作。在乱稿中。亦当搜出。可取者取之。然切不可有一毫爱惜假借之意。使其有一字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26H 页
厖杂。后世岂无公眼目笑得。天地如此高深。世界如此广阔。此等文字。不足有无于其间。然择之精则亦不能无可观耳。
又曰尔于小事大事。可以担夯。其于古人声响。亦庶几有可望。但于世味颇深。世味深者难做得公。圣人心下。没许多事。只廓然大公。无一毫私意方是学。因讽咏廓然大公三数回。
患候沉淹数三月。筋力澌陷。若不可支吾。而犹时或端坐对案。读近思录数条曰。神气虽极疲馁。胸中爽然若沉痾祛体。恨觉之太晚。使假我数年。讨得文字之味若是亲切。岂无所进耶。
亡室淑人广州李氏行迹
恭人李氏。韩山李秉远慎可妻也。幼而在笄。父正言公以礼律身。尺寸不踰矩。夫人既目染而心得之。年十七归于我。时我先府君以和易御家。闺门之内。乐而不亵。夫人恪遵训迪。虑善以动。动惟夫家之从。性沉厚幽閒。庄一周慎。绝无捷给妆冶之态。衣服不遵时样。言语不事文饰。其貌退然若无能。其言讷然若无辨。而柔能胜刚。静以御动。气像整暇。意思绵远。冲淡而不滋味。悫实而无虚伪。短于眩人而长于自守。拙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26L 页
于应卒而优于素蓄。虑成而后作。量能而后言。贫不求人。病不弛心。其处身行己。有类古独行君子者。然谓非仪有戒则群噪而独默。谓专制非能则无成而有终。施不期报。德不求称。不或以外至欣戚。有所扰改。此其自持之确也。尝与我言曰形太劳则弊。神太用则竭。形神骚动而欲与久长。非所闻也。何不稍自节损。令本原深厚乎。又曰衣夫育子。妇人之职。幼学壮行。夫子之责。早晚粥饭惟我在。愿益懋学业。以世家声。又曰大丈夫不必以儿女饥寒为心。然识时务者在乎俊杰。太不近俗情。亦非高致。又曰婚娶得财。未论名号不雅。其能享有长久。亦未多见。盍自守之为得乎。玆数语者。其适于理而当于事情。殊非妇人口气也。吾性躁㬥不耐。平居意见多不合。然赖以矫揉者亦不赀。而亦未尝作色相矜。每粥粥然也。夫人生辛卯。与我共糟糠二十年。以丙寅十一月八日。终于石田。得年才三十六。先是遭慈夫人之丧。继而失所爱一子。悲疚过甚。岂内铄有以致之耶。籍广陵。太宰讳元祯之后。父讳万运。荐绅为正言。妣进士申思俊女。吾先子校理府君讳埦。王考参议府君讳象靖。即大山先生也。有一子秀德。娶妇未入门。一女幼。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第 427H 页
于乎。夫人城府深厚。言语简稀。人无能识其所存者。而妇与女又未有省识其彷佛者。吾故略记其平日性行气像之大。最以遗嗣夫人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