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自动笺注)
心石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行狀
  
族叔僉樞公 (志洙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行狀
公元1897年
公諱志洙字子如號耐軒
我恩津之宋。
著自高麗判院事諱大原
名行傳世
有諱明誼官司憲府執端。
鄭圃隱諸賢相友善。
入我 朝。
有諱隱德不仕。
號雙淸堂
四傳至諱世良
始仕爲齋郞
棄歸以遺逸終。
有二子。
長諱龜壽官奉事西阜
次諱麟壽大司憲
吏曹判書諡文忠
世稱圭菴先生
是生諱應慶將仕郞
無嗣西阜公之孫諱承祚爲后
官知禮縣監。
壬亂扈 駕龍灣
丁酉宣傳官再使嶠南
遇害倭奴
特 贈持平
是生諱時赫官砥平縣監。
無嗣持平公弟習靜公諱邦祚之孫諱基明爲后
官 寧陵參奉
寔公之七世祖也。
高祖諱泰相號湛樂齋。
曾祖諱煥復號藐混窩。
 贈司僕寺正
祖諱憲圭有文行早世
 贈吏曹參議
考諱欽時號近堂。
受業族祖性潭先生及過齋金先生之門。
篤學力行
屢登剡薦
後 贈吏曹參判。
妣 贈貞夫延安李氏
竹牕忠穆公時稷七世孫。
通德郞憲明女也。
 正廟癸丑十一月十日
公生于淸州馬巖里第
稟質不凡
公元1872年
過人
五六歲。
就學于長者。
文義審問
一覽成誦
再從校理公應圭甚奇愛之。
嘗命賦詩
以天爲題。
公卽對曰。
今世若有李太白
靑天不過一張紙。
校理公深加歎賞曰。
此兒成就
非特文章
必昌大門戶
甫踰十歲
文辭驟進不屑詞人雕琢之習。
及冠赴試京師
卿宰士友公名譽。
皆有願交之意。
蓋公才器早有重望如此
事親至孝
愉色婉容
盡和
終日侍側
大小事必稟命
不敢自專
家雖貧寠
供養極其甘旨
壬申有西警。
人皆洶懼
挈眷
校理公亦將避寇山中
欲與公同去就
公曰。
豈忍離親戚棄先隴
遽爲奔避之計乎。
未幾賊黨就殲
卒乃無事
鄕隣稱服焉。
公以親命受業于耕窩李公命源。
李公授以程朱性理之書。
自是刻意探賾
或有疑晦
反復質問
李公必辨析以誨之。
公服勤祇事數十年如一日。
李公亦敬重之。
華山族祖執圭宿儒耇德
克襲家範
悅服請敎
之如父兄
判公以風眩之證。
沈綿四五年。
母夫人亦患積氣
兼以風痰
委頓床笫數十年。
竭力醫治
躬執湯劑
憂焦常溢於容色
晝不解帶
不退寢。
未嘗暫怠焉。
壬午丁外艱
哀毁過度
見者亦爲之感泣
送終之節。
一遵
公元1892年
家禮
而嘗以所用深衣布。
不得稱意
平生遺憾
雖去喪不著華盛之服。
遭喪禍。
生計剝落而處之晏如
恪守先懿。
不違繩墨
每勉戒諸弟曰。
少學不力
今又拘於家務
以致間斷
如是豈有所就。
汝曹必以吾爲戒
專意文學
勿墜家庭舊業
壬辰丁內憂
守制一如前喪。
日必拜墓號泣盡哀
盛暑不脫衰絰
三年不進薑桂
年未滿五旬鬚髮盡白矣。
校理安邊時公陪往。
府有積年疑訟
營邑不能決。
校理公甚難之。
公取見其訟牒
卽辨曲直
校理公從其言覈之。
誣者果服。
一府皆稱太守神明
校理公乃嗟異之曰。
以汝爲學問人。
今明於聽訟
又能如是哉。
公嘗爲榮親計。
績學之暇。
兼治擧業
大小解。
沒後一截廢擧
只以敎子訓孫爲一副家計
常曰吾家世傳之業。
忠孝詩禮四字而已
平日不妄交遊
以爲朋友五倫之一。
取其端責其善。
友道也。
一戚宰執
要與相見
公辭曰。
吾以布衣
涉跡權門
切非士子之道也。
一見而驟得美官
枉尋直尺
是可爲乎。
乙巳仲氏釋褐
壬子季氏升庠。
乙卯長子又大闡。
十年之內。
科慶疊至。
公以榮耀太盛爲懼。
寄書子弟
示以惜福戒盈之意。
壬戌正月
長子
公元1862年
侍從推 恩。
通政資。
拜僉知中樞府事。
公自前宿患
至是而證益㞃。
乃呼子弟
處置家事
纖悉無遺
諸婦環侍而泣。
命使斥之曰。
男子不絶於婦人之手。
門徒診候
各以古人要訣遺之。
是月二十九日
考終南溪寢室
者莫愕然君子逝矣。
享年七十。
初葬于文義治東蘆峴。
移窆于楮子山巽坐原。
從先兆也。
公性姿純正
儀觀莊重
早襲家訓
律身以禮。
自在幼少
儼若老成
平居發於言辭
諸事爲者。
一從實心中出來。
而皆本之以孝悌。
爲學也。
專求門路端的
經史子傳。
無不探究融會
而尤喜朱子書。
讀數百遍
以爲受用之方。
每謂晦翁孔子一人
而我東惟退沙尤得其嫡傳
學者從事於斯
可得門路矣。
爲文也。
亦求蹊逕正直
嘗語門徒曰。
有正學之文。
世俗之文。
古之人未嘗爲文而發之自然成章
今之人刻意爲文而反不及古者無他
不得門路之正故也。
濂洛關閩之文。
平易醇正
魏晉隋唐之文。
奇險綺麗
從實地上著心。
不務其博而務其要。
須用力於程朱之學
亟從這裏求其文。
則學與文。
本非二致
始雖生疎
當成熟。
譬如生時酸澁喫不得
到熟後一甘美
可見
公之學問宗旨
文識造詣
俗儒所易窺也。
忠公遺集屢經兵燹
散佚殆盡
公懼其泯滅
博攷史乘及諸賢問答
撰次年譜實記。
營置祭田
以助先世墓祀。
傍親之無后者
立嗣以奉其香火
族親之有哀慶者。
必隨力補助
各盡其情。
至於鄕黨故舊亦然
蓋其待人接物也。
仁恕忠厚之意。
藹然由中而發。
見人不善則責之直截
不少寬假
然終又開諭諄複
使之自新
功利之謀。
不經於心。
鄙俚之說。
不出於口。
雖以布韋終老林樊
愛君憂國
未嘗有間
有時闕失
愀然不樂。
仲氏位躋宰列。
每以事君竭忠勉之
燕居動止有則
雖値急遽
不失其常。
正色默坐
左右侍者
不敢仰視
及其雍容引接然後
愛悅而親嚮焉。
門下請業甚多
各隨其才地而導之。
有成就。
蓋公爲學用功
在耐字上著力。
故記其義揭座右
常自警省
後之欲知公者。
於此可見平日踐履慥慥也。
遺稿若干沓藏于家。
韓山李氏
牧隱文靖公之後
通德郞奎復女。
配杞溪兪氏。
學生彥集女。
淑德令儀
克媲君子
宗黨咸稱之。
先公一年而生。
後公一年而歿。
三男一女
男長秉觀文校理
次秉益。
秉恒出爲叔父后。
女適李碩謙。
側室
男秉大。
女適李承進。
秉觀无育。
以秉益長男琦憲爲后
秉益次男弼憲。
琦憲男在容,在星,在鎭,在鍵。
弼憲男在奎。
不盡錄。
嗚呼
公生忠孝之門。
性理之學。
其所抱負
宜爲需世之器。
恬靜自守
未獲展試而止。
豈命也歟
諸孫屬余爲狀。
余生眇末
曾違薰德。
而亦耳熟門內長老稱道公事行。
不敢以不文辭
謹就其家狀櫽栝之。
以俟後之立言子云爾。
族叔忍齋公 (冕洙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行狀
公諱冕洙字周卿號忍齋
恩津之宋。
始自高麗判院事諱大原
世爲名族
令德文行
繩繩相傳
文正公尤菴先生
益大以昌。
道學事業
集成羣儒。
師宗百代
於公爲八世祖。
第五孫曰處士諱晦錫
淸白正直
學行夙茂。
文正公嘗稱以祖孫知己
不幸早歿。
是生諱婺源敎官
 贈吏曹參議
號念修窩
高識勁操
世模範。
文正公遺集年譜及經禮問答
其所編印也。
是生諱述相司評。
 贈吏曹參判。
號無忝窩
與弟直齋諱學相
文學行誼
世其家。
判公生縣監諱煥五,郡守諱煥九
縣監公有才識早歿。
郡守公屢典州郡
世稱良吏
寔公曾祖也。
是生通德郞諱秉圭出爲縣監公后早夭
直齋曾孫欽若爲嗣
公元1816年
公之本生考也。
祖諱圭號進士
高才儁望
爲羣壬所誣。
遷謫于北。
延日鄭氏。
端莊貞剛
烈丈夫之操。
三上書訟其冤蒙宥
而竟坎坷歿世
考諱欽七。
文正公六世監正公諱遙年之派。
公子之
早學于族父齋文𥳑公。
行孝友。
鄕里所推。
屢登剡薦
不幸早世
妣居昌愼氏。
處士始道女。
天性端肅
早孀御家。
極有徽範
本生妣完山李氏
通德義方女也。
公以 純祖丙子十二月二十五日生。
性度溫厚恪勤
孩提時見巷兒髮繫蜻蜓
線縛鶉鷇以爲戲。
公必驚惻解救
至如螻蟻之微。
不忍踐。
長者嗟異焉。
有奇疾。
未能力學
晩而涉躐經史。
其於古今義理事變簡禮氏譜之學。
巨擘爲名者。
不及焉。
愼夫人敎誨甚嚴。
亦嘗少可
而公婉容承順
無一違忤
及喪哀毁滅性
兄弟姊妹
友愛周洽
伯氏嚴父
及其無嗣而歿于僑居
公自懷川挈家百里
就寓其隣。
事孀嫂極其誠禮。
傳家舊物
片楮短墨。
不一自私
待子長使嗣焉。
姊妹所家皆落落
而歲輒往省。
胥悅情懷
伯氏妾媵所生子女
撫愛養育
無間己出。
家素淸貧
疏糲難繼。
不以爲憂。
未嘗一毫非義
交朋友
傾盡心腑
信人
公元1870年
如己。
雖或見欺不以顔色
輒曰待人接物
必盡誠款
寧失於厚而不失於薄。
自見欺而不自欺人。
是以與幼賤語。
款厚亦深。
如恐傷其意。
而若有犯義理則不假借也。
戒子孫曰。
吾家人。
一言一動
不可放忽也。
以吾先子後孫。
不克遵先法之萬一。
人謂汝何如
而且先子其肯曰余有後耶。
公平志操淸卲耿介
凡世貨利聲色玩好技戲之物。
一截不入于心。
所居破屋數椽。
所貯只古書幾簏而已
蕭灑端居
日必衣冠敎子姪。
不以俗事累其意。
暇或徜徉林泉
暢敍幽抱
手植花卉
列伍庭除
囂囂有古高蹈之趣。
今 上庚午五月十四日
享年五十五而卒。
遠近士友嗟惜善人亡矣。
初葬于山地
改窆忠州珠洞乾坐原妣墓兆下。
靑松沈氏。
希之之女。
靑川府院君之後也。
性識聰敏
常誦先世家範以訓子孫
公同年月而生。
後公三十二年辛丑九月二十三日
年八十六而歿。
墓在陽智溪里枕亥原。
三男
長秉穆參奉伯父后。
次秉翼 永禧殿令。
次秉嵩監役。
秉翼三男一女
男長奎憲進士
過房男觀憲聯璧忠良科。
承旨
次喆憲,京憲。
女適李秉郁。
嵩男彝憲
餘幼不盡錄。
嗚呼
孝友
公元1831年
出天。
內行純備
先德立其榘度
宗族盡其睦誼
平居和易自持
惰慢之氣。
不設於身。
鄙俚之言。
不出於口。
固竆雅飭
畢生淬礪者。
是古典刑也。
不妄交遊
所共切劘者。
山澤隱淪君子也。
公昔在懷鄕
與我先人昆季情好甚密
邀會于蘇湖杞亭。
花樹之樂。
余以丱童獲嘗趍陪而承公誨諭
無異親子姪。
是時雖未省事
敬服諸父矣。
一自槐山
遽成千古之訣。
溫玉德容
風色笑。
不復承覿。
而顧余髧髮。
亦已白紛矣。
追念往跡
只有哽愴。
噫。
公德厚而不嚮用於世者。
豈非命耶。
子姓繩祖武。
蟬聯通籍
以是報之歟。
奎憲賷公行錄。
請余以狀德之文。
余固不敢也。
竊嘗聞之我叔父獻公稱詡曰。
某兄行義眞法士也。
無愧文正公賢子孫。
此實知德之言也。
後之欲識公者。
於此可徵其懿行焯焯
不容贅述
而立君子庶有採擇焉。
月川金文平公 (吉通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行狀
公諱吉通字叔經
其先新羅國姓。
羅季有王子避地淸風
遂爲淸風人
麗朝有諱大猷侍中
是生諱仁佑官侍郞
仲子曰冲都摠制
是生諱直方執義
贈戶曹參判。
是生諱光茂書雲正。
 贈兵曹判書
是生諱孝禮縣監。
 贈左贊成。
卽公之考也。
貞敬夫人寶城吳氏。
司宰正隱之女。
生公于 永樂戊子
有日星之異。
稟資奇偉
器局寬宏
稍長就學權陽村
天人性命合一之理。
潛究其奧。
著爲圖說
讀書三角山房。
金梅月堂,南秋江,朴醉琴,成,河丹溪李樗軒諸賢。
皆與之遊好
受業江湖金公之門。
佔畢齋講磨道義
佔畢齋前輩文雅推詡焉。
 世宗己酉年二十二上庠
壬子魁擢文科
選補院。
權知文正字
三司春坊銓郞檢詳舍人侍講輔德
時 上始集賢殿
儒臣日 御經筵
勵精文治
親備顧問
新進學士被選
而公亦預焉。
除典翰,司諫及泮長。
以勉聖學儒化爲務。
又拜經筵
講書
堯舜君民備陳誥戒
辛酉丁內艱
哀毁過制
盡情禮。
服闋
特除副提學 世子賓客
自都令出爲黃海監司
旬宣有聲績。
 上嘉其治模廉謹
召拜
尋除湖南伯。
惠化大行
賑竆救瘼。
捐廩補之
巡觀列邑。
多有館廨題詠
吏民傳誦之。
丁卯陳疏乞歸養
始蒙遞。
入爲都憲
至戶
丁外憂
喪葬祭奠
一遵朱夫子家禮
服闋特拜 
公元1870年
孫輔養官。
庚午 上違豫
召領相皇甫仁左相南智右相金宗瑞
顧命幼主
又命集賢殿學士成三問諸臣及公受遺詔。
左右協贊
於是公以主少國艱深憂
每與諸賢傷時論事。
詩述懷。
癸酉禍作。
辭病乞退
乙亥聞 主上遜位
持斧上疏
以陳危急存亡之勢。
 批曰。
古有社稷之臣。
予於金某見之矣。
丙子六臣鞫獄
抗疏曰。
六臣忠直
龍逢
商之伯夷比干
漢之朱雲汲黯也。
枉殺前朝之臣。
其柰國事何哉。
 宗君速殺老夫
願歸拜故主地下足矣
答曰。
吏曹老矣。
與彼年少同班乎。
及退慨然流涕曰。
恨不與六臣並命
遂盡焚文稿
棄官歸隱利川水出里第
杜門自靖
屢召不應
逮 成廟改玉
遣使再三申諭徵之。
不肯起。
梅月堂勸之出脚曰。
若不出。
其於蒼生何。
揜涕良久曰。
前朝遺臣
盡死於忠
吾生亦恥矣。
梅月堂密諭其志。
強起之。
於是遂赴 命。
特陞戶判
佐理勳。
封月川君
崇政 贈敎書
癸巳致仕歸鄕
是年八月五日考終
享年六十有六。
訃聞
朝市三日
弔祭致賻。
特加異數
 命不待賜諡曰文平
(敬直慈惠曰文。
執事有度曰平。
)有不祧及錄後之典。
葬于利之水南里丑坐原。
配貞夫人
碧珍李氏
判禮賓寺事審之女。
在公左麓枕甲原。
六男
順敬軍資判事
順理郡守
曰順生府使。
順命文參判。
佐理勳。
淸陵諡恭讓
曰順中儀府都事
曰順誠文監司
順敬男。
曰唐大護軍
虞尙衣
順理男。
曰逢尙衣直長
女適金獜童,南貴正
順生男。
曰世俊文牧使。
世傑軍資判事
順命男。
世英文直學
封淸風君
女適元柱習讀
中男
世良
順誠男。
世寶察訪
庶子二。
順常
順承
其餘曾玄不能盡錄。
嗚呼
公以才質
宏遠德器
早升集賢之選。
顧命大臣
共受六尺之託
一心圖報
炳然如丹
欻値乙丙之禍。
棄官脫屣
避世不出。
其危忠毅節。
亦與生六臣賢可幷肩矣。
及夫 成廟佐理之日。
勳業益光
名嵬麟閣
身退采邑
吁其休哉。
公文章德望。
爲當世名賢所推重
一自焚稿之後
其實蹟可考者。
僅有國乘家錄之略見。
而又敎書一本
煌煌然垂之金石
足以徵信百世矣。
孫益儉,鴻甫懼夫遺逸無傳
屬余狀其行。
余以陋劣不敢當
而請之愈力。
謹撰如右
俾告于立言子云
判官洪公 (在鐸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行狀
公元1817年
公諱在鐸字景春號㵎松
南陽洪氏之系。
蓋始於高麗三重大匡太師諱殷說
五傳左僕射諱灌
當李資謙之亂。
赴闕死之。
諡忠平
五傳御史中丞諱奎
有安社功。
諡匡定
顯麗史。
入我 朝。
有諱敬孫官同知號友菊齋
能詩名。
春卿監司
 贈領議政南寧府院君
號石壁
文行一世標望
三傳諱命元監司
 贈左贊成號海峯
高才偉器
王國藎臣
尤菴文正公銘其墓序其集。
百世師奬許之。
寔公八代祖也。
高祖諱啓偉 贈吏曹參判。
曾祖諱進泳同知樞府事。
祖諱秉順 贈吏曹參議
考諱章燮府使。
 贈吏曹參判。
妣 贈貞夫安東金氏
判書正獻公履度之女。
以 純祖丁丑十二月一日生公
公自幼孝友
有人所難及。
凡於養親之節。
先之事。
不殫誠。
仲氏敦寧公素有奇疾。
百藥無靈
公入名山
百日浴禱。
得神佑。
人皆謂至諴所感。
陪往府使公任所
與邑儒常講確經旨。
好字學而求媚
惟以古人心畫爲主
楷法草軆
神妙化工
評品推許當今第一
丙午司馬
辛亥丁外憂
壬戌內艱
哀毁逾制
築室龍岡山中
伯氏郡守公朝暮來
塤篪相和
怡怡焉。
律身淸素
與世俯仰
公元1880年
自號曰㵎松
蓋取范魯公詩義也。
嘗慕諸葛武侯光明正大
故書畫像壁上
常目寓警。
性又愛酒
每遇神交
輒傾數杯。
月下彈琴
暇日逍遙林臯
自適其娛。
六十一歲。
始蒙除 泰陵寢郞。
庚辰移義禁府都事
辛巳拜 景陵直長
壬午冰庫別提
癸未拜司饔院判官
旋除長水縣監。
積弊盡祛。
修繕官廨傾頹
闡發𨓏蹟之堙沒
民頌儒化
百里晏如
乙酉韓山郡守
治韓一如治長。
丁亥又移公州判官
邑稱弊局。
簿牒堆案
乃無微不察
無事不擧
政務精。
需斛蠲濫。
捐廩以補民瘼
勸學興文風。
戊子遘疾。
郡舍舁還。
竟以十一月十四日卒。
享壽七十二。
葬于谷午坐原。
後十九年
以季男之貴。
追 贈嘉善
性度內寬外剛
嚴處家。
家法肅若朝典
平居讀書
爲文不事雕華得之自然
敎子必以義方
嚴師益友
使之模楷
恩愛諸姪。
無間己出。
在京從宦之日。
有主副室
陪隨三衙
及還同居一室
未嘗圭角之言。
可見齊家之規也。
至於仁民愛物
孜孜爲心。
所莅諸郡。
施措得宜
臨事勇決
不畏強御
民咸勒石而頌之。
至今不忘矣。
慶州金氏
郡守錫喜之女。
早卒无育。
繼配長鬐鄭氏。
 贈敎官
祿之女。
柔婉無違德。
家人以禮。
生三男。
長曰鍾夾東部都事
次曰鍾林義禁府都事
季曰鍾榮文掌禮少卿
長房孫男皆幼。
側出,淳丙。
次房取兄子爲嗣幼。
季房男淳範,淳悳
餘幼。
嗚呼
以故遺範
才德兼備
文藻贍茂。
宜需世大用
而位不侔德
屈跡下邑
不得展盡蘊抱
是亦命數也歟
然原其平日蓄積之懿。
居家也。
寔有謹篤之行。
莅官也。
咸稱循良之風。
顧今叔季
如公之賢。
其可易得耶。
公諸胤克世其家。
蟬聯通籍
非公訓迪之實。
天之報施之厚。
則亦豈若是其克昌也哉
次胤與余結潘楊之好。
一日賷其家狀
要余修正
不敢終辭。
櫽栝之如右。
以竢後世立言之君子云
山齋李公 (鳳興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行狀
渼湖金文敬公之門。
有以邃學篤行一鄕模楷者。
曰武山齋李公是已。
其歿後八十有餘年。
玄孫司果萬根不佞以狀其行曰。
先祖事蹟之藏諸家者。
入於鬱攸
幾乎堙滅無傳
萬根恒自慽慽于心。
輯爛藳述舊聞。
用圖不朽
吾子敍之。
不佞雖非其人。
終辭不獲
謹按家狀
公諱鳳興字興叔。
系出星州。
隴西郡公長庚鼻祖
是生文烈公諱兆年
公元1435年
名臣
四傳而諱濟佐我 太祖
開國一等功諡景武
忠義御侮將軍諱義淳
避 端宗六臣之禍。
竄居于丹城
梅竹軒成公三問切戚故也。
丹之有李自此始。
世有懿德
曾祖後白
祖諱龍協。
考諱夢賚。
至孝旌閭
號枕肱堂
豐川盧氏,晉州蘇氏俱無育。
京山李氏之女。
以 英宗乙卯生公
資稟剛而溫。
容貌雅而莊。
自幼已知事親之道。
十歲母夫人
哀毁持制。
及長奮然志于學
千里負笈
請業於渼門。
一承師訓
益自惕厲
踐履篤實
同門賢德
莫不推重
扁其書室曰武山齋
以師命也。
弱冠枕肱公憂。
廬墓三年
不脫衰絰
痛其不得久養。
每聞人養親之說。
掩涕而泣。
祭祀必盡誠禮。
祭儀
恪遵而行。
晨興謁廟
亡如存。
夫人如賓。
閨庭肅穆
宗族以睦。
敎子有法度。
持身極其恭儉
家雖甚貧而志守牢確。
怡然自適
聞人有善
馳書謁交。
朱子家禮一部
講質于師門
師門之喪。
痛若喪考。
渼上諸子
有事師門
咨謀于公。
每會書院
講經義行鄕飮禮。
平日信說數命
而於容人力處。
若有歸之數命者。
輒痛辨之。
沈潛心性理氣諸說。
而至湖洛同異之論。
不曾低昂其間
惟以著
公元1810年
經傳盡心忠孝爲實學。
常謂子之於父。
臣之於君。
同一秉彝也。
一喘一衣食。
莫非君恩所及
拱北之誠。
豈以身地遐賤。
一日忘之哉。
又曰學校之政不修
禮讓掃地
浮文是尙。
國家選用
在於此。
人滿朝。
此人臨民
民安得以賴安。
國安得以保奠。
同學諸公
或在謀猷地守之任
則必以開 聖聰上化
書而勉之
演繹古聖之嘉猷
以時宜。
著爲愛憂篇五千餘言
大要人主誠正之學。
出治之本。
民產人材
爲政敎之先務
綱條正當
理義該明
足爲王者取法也。
又著經國十條
名曰聖鑑
蓋公平素蘊蓄志業
於此可槩矣。
 純祖庚午
公年七十六而以十二月十日卒。
子本縣北嘉坪枕甲之原。
東萊鄭氏。
弘規女。
後公二年而卒。
墓同原。
三男佑緝,佑憲,佑復。
俱以學行著。
三女許𪷾,鄭道善,鄭亨善。
佑緝三男德範貞範成範
佑憲一男一女
男仁範。
趙性植。
佑復二男二女
男在範有儒行
獜範。
柳斗漢,沈之謙。
內外曾玄以下
不盡錄。
嗚呼
公早襲庭訓
篤守忠孝家風
從事儒學
厚被師友奬許
律己以禮。
秉心以直。
貧不欲改其操。
竆不欲求其達。
廊廟公輔之才。
甘分畎畝
不得粗試所蘊。
愛君
憂國
在草野而猶炳然如丹
苟非講明有素
抱道義之正者。
烏能如是哉。
已爲渼上高弟
服事如父。
又託二子於潭之門。
學問之實。
啓導之勤。
寔爲士林矜式
不霑一命
畢生巖穴而止。
固命也。
雖然當世遊從咸稱以嶠南眞儒
後人之誦慕。
久而不已
如公眞無愧爲鄕先生也歟
竊考其言行
可不朽於後世者。
止一二。
而惟愛憂一篇耳目所不可誣也。
家禮答問
亦徵其師門授受端的也。
其他遺文散逸
何足重輕於公哉。
不佞僭不自揆。
謹錄如右
以備立言子之採擇焉。
持平鄭公 (禮煥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行狀
公諱禮煥字汝敬號月灘
延日鄭氏。
系始於新羅諫議大夫宗殷。
勝朝
有諱之官平章事
其後冠冕蟬聯
至諱思道封烏川君
諡文貞號雪谷
是生諱洪始仕 本朝
寶文閣提學諡恭𥳑
是生諱淵兵曹判書
 贈左議政號松谷諡貞肅
三傳諱惟沈判官
贈領議政延昌府院君
是生諱澈左議政諡文淸號松江
爲 宣廟名臣
於公爲七世祖。
高祖光演贈吏曹參議
曾祖諱湙有文學行誼
號新窩
 贈持平
祖諱奎河早夭
考諱櫟又早夭
光山金氏
通德
公元1866年
郞會盛之女。
以 英廟丙寅九月五日生公
資稟純粹
聰慧異凡。
年甫五六歲。
廚下爇火。
言于母夫人曰火克木。
聞者驚異以爲前頭竆理之工。
可見於此矣。
時家蕩析
母夫人往鞠于長城外家。
受誨於舅氏金公天根
其祖參奉知光。
陶菴門人也。
學有淵源
文望士林所推。
于以薰陶
藝業日進
纔過成童
屬文
弱冠連中鄕解。
不屑屑於擧業
沈潛程朱之書曁我東諸賢性理之說。
皆透得蘊奧
家甚貧寠不以是爲憂。
讀書樹下
帶經而田畦。
暫不釋卷
其實地上勤勵
如此焉。
嘗遊於木山李公基敬之門。
李公亦泉門高弟
討論經旨。
辨析理氣白精深。
有人所難及焉。
母夫人至孝
瀡毳之供。
溫凊之節。
務適其意。
在傍怡愉
承順無違
丁憂
哀毁踰禮
鄰里感服
終制之後
嗚咽不自勝曰。
孤露餘生。
當死不死。
罔極之恩。
何以追報
當祭盡其禮。
以致其誠。
宿預戒。
欲以感格神明
而恒誦蓼莪詩以寓孝思不匱
尙儉從約
衣服飮食
不踰其分。
奉祀接賓
要皆中節
常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聖人豈欺我哉。
性素愛酒
而以文淸公戒酒文。
揭諸壁上
爲自警焉。
敦族以仁。
不見圭角
接人以寬。
絶無表襮
然有風氣象。
內實嚴毅
陰陽淑慝之辨。
自截如也。
言語之際。
亦必戒飭
恒誦先儒無心更與世低仰
有口不言是非之句。
又曰防意如城
吾雖未能。
守口如甁
是吾之能事也。
辛酉春中進士
卜居星山
扁以月灘。
嘯遨其間
徜徉自適
以爲終焉計
乙酉三月十八日
享壽八十而卒。
遠近知舊莫不嗟歎曰。
善士云亡
葬于潭陽古支面獐項後麓壬坐原。
嗚呼
生纔一旬
失所怙。
所以終始成就者。
蓋其母夫人敎育之力也。
母夫人名門後裔
聞見甚博。
敎亦多術。
自公齠齔時。
嘉言善行
諄諄辟咡
至於戰國楚漢等事蹟。
誦而曉之。
公受此導迪。
實地上工夫。
樹立門戶之計。
晩又喜易
吉凶消長之道。
先天後天之理。
潛心玩索
又抄出朱書
支分節解
篤實之工。
此可槩矣。
蓋平素安於拙直
守己自確。
未嘗求知之意。
其所以與世寡合
亦可見矣。
是以士友莫不推許悅服
此非芳蘭在谷。
馨香自播
寶玉藏櫝。
明輝難掩者耶。
嘗詠大明梅詩曰。
天王去後存。
中原氣數屬純坤。
春來若使花能語。
一部陽秋與爾論。
其所守之發於詞藻者亦如此
其於科業
以餘力從事
大小發解八次
晩年升庠。
未足以展其抱負
公元1875年
萬一。
識者嗟惜焉。
配蔚山金氏。
樂祖女。
河西文正公之後也。
繼配高興柳氏
河龜之女也。
俱有淑德
無違壼範
鄰里宗黨咸稱之。
三男六女。
男長在龍。
女適進士金氏出也。
次在濟,在烈。
女適高時允,安命胤,李基鳳,梁相淳,李泰柳氏出也。
在龍二男瀥,鋈。
在濟二男瀷,
季父後。
瀥系男海升。
長男海升出后伯父
海大,海恒。
瀷男海敎。
男海命。
海升男孝源進士
不盡錄。
噫。
公以法門孑遺
早承賢母之敎。
克紹先範之懿。
踐履篤實
見識高明
宜其大振厥聲而終未展布於世。
豈非數奇耶。
今 上乙亥
因道 啓以孝卓異
特 贈臺端之職。
足以無憾存沒
而後振振克昌者。
亦非天之報施之厚耶。
耳孫雲會賷其家狀來謂不佞曰。
謁狀德之文於伯氏淵齋先生
未及下筆易簀
子其圖之。
不佞不敢當
而亦所不敢辭者。
略敍如右
以俟知德考信焉。
進士朴公 (春英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行狀
晩汀公諱春英
初諱在極字子建
系出新羅王赫居世。
有後受封密陽
仍爲貫焉。
世有冠冕
 本朝有諱時庸成均直講
 贈贊成諡文𥳑
是生諱天
公元1885年
漢城判尹。
是生諱興生昌平縣
文學孝行
 贈參議
後又 贈判書
旌閭
世所稱菊堂先生也。
屢傳至諱萬根精於武藝
寔爲公高祖
曾祖諱泰禎早歿。
祖諱夏茂行義著。
考諱師道潛德懿行
世其家。
夫人開城金氏
甚有婦德
天崩翌日
以後遺戒諸子
下從
莫不歎美焉。
公以 正廟己酉八月七日
生于草江里第
資稟端秀
穎悟過人
深爲父母鍾愛
至孝
已自髫齡
事親之道。
必竭其力。
志物備養。
朝夕侍膳
靡日少懈。
出則必告。
而雖風雪潦雨
不違反面之期。
異味則必袖而進之。
嘗受業于晩定齋宋公昌圭之門。
宋公美才器
諄諄敎誨
無異子姪
自是益篤績學
兼攻時文
藝業日就
鄕里推稱焉。
內外艱。
哀毁逾制
泣血三年
不脫絰帶
御酒肉。
柴骨欒心。
終喪之後
不禁孺慕之誠。
對人語及。
泫然流涕
當回甲日
有思親之意。
家人曰。
嘗於先親晬辰。
以先祖妣喪中。
未得稱觴
至今銜恤矣。
於是日。
何顔對酌
卽往拜親墓。
悲淚盈巾。
可見誠孝終身不衰也。
村人書塾
請邀爲師。
公乃立造士之規。
先以修己明倫之方敎導之。
時公叔母金氏寡居隣舍
適値荒年
甕飧不繼。
公元1909年
公甚悶之。
日日以塾供之飯割半而躬自奉進
冬至麥秋
未嘗一日有廢。
人皆難之。
常戒子孫曰。
吾家先世孝義相傳
汝曹篤學詩禮
敦行孝悌
紹述前美
以裕後昆
又作詩戒之曰。
竭力奉養節。
罔敢其虛徐
矧玆勸勉地。
盍爲勤讀書
文章猶餘事。
德行宜先思。
無曰責人明。
固盡在我爲。
觀此亦可想其平素實踐也。
今 上丁卯司馬試。
越四年辛未五月二十日
享壽八十三而卒。
于永同縣西長丞洞枕艮原。
身長八尺
德器重厚溫粹
克趾先美。
深服師訓
以孝忠信立身之本。
竆理居敬爲修進之方。
手抄經子要旨
置諸案上
常求反躬
且博閱我東先賢文集
微辭奧義
亦隨覽箚記
以備遺忘
見人侵侮先輩者。
嚴辭斥之。
無少饒假
遇事熒惑人心者。
正義斷之。
靡不洞快
其他行治之峻毅。
推此可知也。
配恩津宋氏。
德明女。
四友堂孝貞公國澤之後也。
克有閨範
无育。
從子秉欽爲嗣
秉欽生二男二女
長豐浩。
次漸浩。
李承,延女壻也。
豐浩男來龍來鳳
漸浩男來鶴。
來龍男奎廈,斗廈,台廈。
來鳳男幼。
嗚呼
公嘗從我伯父守宗齋先生講質經史。
析義理。
亹亹不已
於是隅坐而得
德義
後又承顔藍田草湖之間。
慣聽高論
固知公之偉學懿行
鄕曲拘儒之所能及也。
噫。
如公之賢。
宜需世用
展其蘊抱
而竟未蒙一命之恩。
纔升庠而止。
甚爲士友之所嗟惜也。
惟其良範餘徽。
子孫克守不墜
視彼世人之背義忝先。
徒取靑紫者。
奚翅霄壤相懸也哉
公之玄孫奎廈錄公實蹟。
屬余以不朽之託。
顧余譾劣
何足承當
撫念舊誼。
終不敢辭
略此泚筆以俟夫立言君子
竹軒裵公 (應煥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行狀
公元1876年
公諱應煥。
初諱奎煥字聚五。
竹軒其自號也。
裵氏以新羅部長諱祇沱爲鼻祖
高麗太師諱玄慶諡武烈始顯
屢傳至諱天龍受封星山
子姓仍籍焉。
我 朝有諱晉孫工曹判書
是生諱矩咸鏡廉使
是生諱蘊靑山縣監。
永山府院君金吉元女
因居于永同。
簪組奕葉不絶。
至諱後度號晦峯。
私淑重峯趙先生
英才懋學
士流所推。
丙子聞媾
義士歌。
守義自靖
 贈兵曹參判。
世父守宗齋先生記其祠。
伯氏忠公銘其墓。
寔公之七世祖也。
高祖諱亨唐
曾祖諱鎭佑。
祖諱鶴天澹川
孝友文學
考諱相寅號耆窩。
妣蔚朴氏。
信女
提學
公元1868年
之後
本生考諱相俊。
耆窩公弟也。
密陽朴氏。
榮秀女也。
公以 純廟戊辰九月六日
生于里第
天資和粹
器度深遠
自幼能知事親之道。
承順務悅。
及就外傅
文藝夙成
小學一部
熟讀淹貫
嘉言善行
一一銘佩不忘。
稍長沈潛經傳
不得不措。
旁及史書
亦皆博通
至於著述之工。
必要致精
且嗜臨池之習。
軆法端重
急遽之頃。
不失模楷
以親命赴鄕圍。
解額不利南省
遂廢功令業。
惠意爲己之學。
師事錦谷宋公
講質經義
剖析甚明。
亟被師門奬詡。
山頹之慟。
行心喪朞年。
每値忌日
必往焉。
以所受於師門者。
終身服膺
養親竭誠
無少忤志。
微細之事。
不敢自專
稟命後行
親或有疾
晝宵洞洞
必先嘗。
食必在視。
疾止復初
雙親已躋大耋
公亦老矣。
省問起居
躬視甘旨
未嘗以衰愆而少懈。
丁憂
哀毁過制
斂殯葬祭。
一遵家禮
纔踰小期。
又遭內艱
治終一如前喪。
制闋後展墓
亦間日不廢。
當喪餘。
必宿齊行素
以致如在之誠。
每日晨興正衣冠。
家廟
退坐書室
對案究經。
近思家禮書及先儒遺集
亦皆浸灌融會
勉勉孜孜
日有程式
與同門諸賢劘礱資益
至老靡懈。
御家以禮。
不違規度
律身
公元1877年
以儉。
絶去華靡
兄弟極其友愛
至於敦族恤隣
罔不各得其宜
嚴飭家衆
一切不干非義
無求非分
好善懲惡
自卑尊人
臧獲之賤。
加恩義。
應事接物
必捨私取公。
一心截直。
門庭肅穆
衆務自理
戒子孫曰。
人雖至愚。
經書不可不讀。
勿以才魯自棄
各自奮勵
九容九思收斂進益
則自有爲學之誠矣。
晩構一精舍於理山下芝江上。
庭畔左右
種培
以寓保晩之意。
請我世父先生筆。
揭扁于軒楣。
書聖要語
常目寓警。
優焉遊焉。
深得肥遯之趣。
今 上丁丑遘疾。
竟以四月二十四日卒。
享壽七十。
于縣南法串逕項洞枕乙原。
士友之操文祭誄者甚多
密陽朴氏。
天欽女。
二樂興居之後也。
墓同原祔左。
繼配密陽朴氏。
春女
菊堂興生之後也。
在上麻谷庚坐原。
有四男。
基贊基永前配出也。
洛,繼配出也。
三男一女
男長錫監役。
次錫範,錫周
女適曺觀永。
基永二男錫九,錫八。
洛三三女
男錫羲,錫禹,錫鉉。
女適朴海聲,韓致洙,朴容德
二男一女
男錫龍,錫年
女適鄭泰希。
內外曾玄
不能盡錄。
嗚呼
稟質旣美。
儀容端厚
制行寬裕和平
身不設惰慢之氣。
口不出鄙倍之言。
憂樂
滯於心。
喜怒不形於色。
自少孝友根於性而篤於家。
晩又薰陶賢師
踐履堅。
講磨勝友
文學益高
蓋其學其行之有淵源之實。
可見矣。
平居謙揖自持
矜伐之意。
戰兢自做。
有溫恭之容。
身計不外於範圍。
心地不累於家務
奚翅一鄕善士哉。
噫。
以公之蘊抱不求人知。
沉晦沒世
遺佚而不怨者。
亦公之謂乎。
公仲胤嘗出入世父之門。
同余而學。
交契甚厚。
稔聞風裁高戒飭之懿。
又於玉瀑之遊。
獲瞻德容之粹而敬歎者久矣。
日監役君賷其家狀
示余而徵狀德之文。
盥手繙閱
公及胤哥已作卷中千古人
俯仰愴悼。
余雖無文。
不忍孤負舊誼。
櫽栝纂次如右
學生郭公 (準性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行狀
公元1905年
公諱準性字汝命。
郭氏系出玄風
上祖元振號石川
成均祭酒
封苞山君諡文憲公
三傳諱郛當麗季。
壁上大匡佐理功臣號南岡
受業于晦軒安文成公門。
諡忠𥳑公
入我 朝。
有諱良器戶曹判書
與河相公翊贊王猷
名著國乘
四傳而諱世平齋郞
乙巳族叔警齋諱珣之被禍
挈眷南下
遯跡林泉
寔公八世祖也。
高祖諱國柱
曾祖諱廷龜。
祖諱厚完。
公元1883年
考諱萬全
慶州金氏
平良公世敏之後
益亮女也。
以 英廟癸未十月十八日生公
材器殊凡。
姿貌魁偉
自幼不好遊嬉
常侍親側。
嶷然成人
時取案上𥳑冊。
請敎於長者。
人皆奇而稱之。
旣長力學益勤。
養親盡孝
志物備至
有癠。
血指以進。
延數日命。
遭喪
哭踊攀擗。
幾絶回甦
者莫惻怛
掩涕三年
如在袒括
不離堊廬
不近醢臛。
親墓在數十里之地。
朔望必往省。
祁寒盛暑
未嘗有廢。
平生如一日。
孑孑兄弟爲恨。
每讀詩。
凡今之人。
如兄弟。
潸然嗟歎
有一姊氏方其歸寧有疾
躬自煮粥煎藥
父母止之曰。
何自如此
無他同氣
只有一姊。
使婢調救
情誼有所未展。
終始無怠。
蓋其孝友根性如此焉。
絶意功令之業。
專劬實學
經傳近思錄,擊蒙要訣
沈潛熟複
律身謹嚴
夙興整坐。
塵累物欲
自斷於胷次
嘗就性潭宋先生之門。
講論程朱二書
先生以南碩儒奬許之。
東李公翊會宰金堤時。
公文行造之。
見其門庭蕭灑
儀度閒雅。
輒歎曰。
不求名達
隱於農圃
碩人之薖也。
書贈農隱處士四字
以爲號。
嘗有臨池之工。
筆法亦甚精健
人以鍾王儗稱焉。
公於平昔孝友之心。
移及
公元1816年
緦功之親。
吉凶憂樂
同心謀爲。
若親昆季
至於姻戚鄕黨貧乏者。
無不徧賙。
其接人也。
詼謔之言。
不出於口。
怠慢之色。
不見於容。
款曲以禮。
久而益敬。
應事也。
必以忠信語人曰。
平生未嘗欺人。
未嘗謂人欺我也。
是以自少至老。
一不入於人言是非之間。
才學屢入鄕剡。
而未蒙一命
卒于 純祖丙子十月五日
得年五十四。
葬于萬頃南沙寺洞丙向之原。
晉州柳氏
永祿女。
安簡公惠蓀后也。
先公四年而生。
舅姑盡誠。
君子無違
閨範甚備
歿于正廟癸丑四月二十三日
墓用衛人禮。
繼配晉州姜氏。
弼伯女。
生于丙申
歿于己卯
公墓下。
三女二。
長有煥才行克踵先武。
有德
女適金樂浩。
柳氏出也。
季有勳早歿。
女適李重樂。
姜氏出也。
有煥男長坤。
次常坤出后
有德長處以孝聞。
次永坤。
曾玄以下不盡記。
嗚呼
公旣稟美質
有令譽。
晩又篤學
絶意進取
亟被當時名碩之所推詡。
不爲世用
未展蘊抱
可惜也。
然公之文行載在邑誌
令名不朽永世
叔季埋頭榮利
沒世無稱者。
不翅若霄鵠壤蟲矣。
曾孫博士鍾寅余之遊也。
一日公狀要余櫽栝
質而不華
可知其無溢辭
遂爲之點
化。
以竢立言者之採考焉。
學生柳公 (秉勳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行狀
公元1892年
公諱秉勳字允明
柳氏系出文化
麗初壁上功臣三重大匡太師諱車達爲鼻祖
其後將相冠冕
代不絶書。
左議政諱曼殊
從我 太祖征倭。
屢立戰功
回軍威化
勞勣弘多
二世諱思恭 贈領議政川府院君
再傳而至諱敬智成均進士
同氣弘文博士被禍
退居扶餘大旺浦。
自號浦隱
是生諱菶進士號定齋
壬辰從事重峯趙先生義旅
丙申討平夢鶴亂。
靖難勳。
是生諱先春成均生員
文學著稱於世。
卽公八世祖也。
高祖諱煥
曾祖諱信培。
祖諱鎭東。
无育以定齋公第二房敎官諱承七世孫弘爲嗣
是公之考也。
順天金氏
相鉉女。
繼妣沔川卜氏。
來佐女。
公金氏出也。
以 純廟戊子二月二十日生。
天資明敏
風儀端雅
八歲喪母而鞠於祖母李氏
年二十。
又失祖母
哀毁踰禮
每哭頓絶而蘇。
繼母不慈
分絀於李氏墓側。
公採草拾橡。
啙窳艱苦
有人所不堪而視以甘分
相居稍間
却不廢晨昏定省
或山而樵。
或水而漁。
以供甘旨
誠靡少懈。
父母而還之。
卜氏恩愛逾於己出。
庚午丁外艱
戚易備盡
三年
公元1873年
絰帶
不出戶庭
初終葬祭。
一遵朱文公家禮
癸酉卜氏歿。
致哀守制
一如前喪。
明年又遭鴒原之慟。
慘怛悲苦之狀。
如不欲生。
見者感歎孝友兼篤。
嘗曰山之有木。
猶人之有衣。
力養邱木。
殊絶於人。
一日李氏山。
蝗蟲
輒以手捫之。
仰天長號
旣而蟲災漸熄。
松茂
丙子飢荒
有人憫公菜色
勸令賣救活
憮然太息曰。
我雖不肖
忍作邱木之蛀乎。
一奴婢其勢稍饒。
願賂二百金。
贖退其身。
宗族亦勸之。
惻然曰。
世傳婢僕
猶我親屬
豈忍論財乎。
薪水之勞。
自當之。
汝其任意自在
不受一金
卽令放送
孝親之心。
雖至十世之遠。
洞洞無間
必排置墓田
葺建齋閣
設修宗契。
周旋歲祀
罔不殫力
値喪餘。
三日致齊
而若有故不行事
則別設一卓於外舍
正衣端坐
至曉乃撤。
嘗手謄禮書
無不左右講硏。
旁近士大夫有禮疑。
多來質焉。
謝擧業。
專劬實學
經史子傳。
博涉無遺
誠敬二字律身之符。
常誦小學敬身
大學誠意章。
軆認深造之功。
可見矣。
至於河洛理數九流等說。
靡不旁通
而亦不甚用力
子姪義而嚴。
立家法禮而肅。
閨門之內。
斬斬如也。
宗族鄕里
必盡其和悅
弊廬蕭索
公元1894年
屢空
泰然不以爲憂。
深衣緇冠
燕居常著
而必用土產制之。
異國之物。
未嘗加諸身。
志守耿介
不求聲利
姻戚當路
不跡其門。
有屢經試官者。
愛公蘊抱
圖得鄕試一額以送之。
固要赴會京師
公終不赴。
嘗入校宮。
以明正學邪道
發言論。
諸生設敎法。
蔚然有勸焉。
日用動止
率由規矩
愛人利物
恒存於心。
步履之際。
蟲蟻至微不身踐。
門有乞糧者。
則顧謂家人曰。
彼之所願
不過合穀耳。
豈爭細利不善遇之乎。
甲午東擾。
環域波盪
公正齋居
晏如平常
匪徒猶知敬慕
相戒勿過。
公之操行
爲人感服者。
有如是焉。
今 上丙申二月四日
得年六十九而終于正寢
是年三月
葬于扶餘縣富藏洞壬坐之原。
豐壤趙氏
然喆女。
甚有婦德
六親咸宜
先公二年
歿亦先公七年
墓在同縣藏佳洞枕庚原。
一男六女。
男驥永。
女權鍾岳,鄭煥七,沈宜昌,趙東化,兪常濬,尹箕燮。
孫男寅崑,寅,寅華。
其餘幼。
嗚呼
詩書公之茶飯也。
孝友公模楷也。
韜晦固竆
素履安也
芬華名利
雅操之浼也。
槩其平生
可謂賢矣。
而今聖路
異敎蠭起
守正不撓者。
亦其庶幾乎
噫。
鄕之章甫以公博學茂行
薦聞于有司
有司
達于 朝。
白首竆廬
竟有珠藏劒埋之歎。
固命也。
余與公生幸幷世而未獲英眄。
公之孫寅華與其族秉雲賷公行錄來
謁狀德之文。
余固不敢當
而竊有所感于心者。
撰次如右
世之立言子尙得以採擇焉。
進士全公 (在學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行狀
公元1879年
公諱在學君玉
姓全氏號三松軒。
其先旌善人也。
高麗師開國伯忠烈公諱以甲爲鼻祖
典法判書五倫
當麗季有罔僕之義。
世稱採薇先生
入我 朝有諱副司直。
己卯士禍。
霜臺之讒。
解官南歸
退溪先生贈詩以韙之。
是生諱士雄 贈刑曹參議
再傳而諱時敍中樞
峻節懿行
至諱胤錫號梅鶴齋。
德行爲櫟泉宋文元公推服
寔公之高祖也。
曾祖百源
祖諱世樑生員一松
以卓孝蒙旌褒
考諱相烈克世其孝。
 贈監察
玉山張氏。
壽春女。
旅軒文康公之後
无育。
星州李氏
致烈之女。
生公于 純廟甲戌九月十六日
容貌玉雪
眉目如畫
自幼聰穎絶人
一聞敎語輒不忘。
動止儀度
一松公甚鍾愛之。
年甫十一。
失所怙。
又以承重一松公之憂。
前後持制。
一如老成人
母夫人以孝
志物
公元1859年
備至
常思非時之物。
竭力求進
可憂之事。
未嘗一經於目。
嘗以早孤失學爲歎。
酷好文編。
廣貿書冊
藏貯于家。
一弟友愛篤至
食必分味。
飮必共酌。
董其課程
期至成就
文房之具。
應擧之資。
俾無一毫啙窳
及其喪耦。
撫育子女
無間己出。
榮親之計。
赴試
 哲廟己未進士
今 上甲子。
母夫人憂。
執喪如禮。
制闋遂絶意名韁
只求反身自修
奉先追遠
必盡誠敬
每於親忌。
年老氣衰。
哭泣無異袒括
敎督子孫
未嘗假借
必曰讀書非爲人。
乃爲己也。
御家和而嚴。
尼巫雜流
近門屛。
自居飮食
以至凡百云爲
皆有規矩
輕財好施
無所吝滯。
嘗以宗家之無嗣爲憂。
使從子大出奉祀
措畫家樣。
竆族之未能嫁娶者。
經紀以助之。
親知之貧而失業者。
矜憐以導之。
持己儉約
處事謹詳
邑有獄訟
守宰決疑于公。
心菴趙相公嘗爲之勸仕。
輒辭而不屑屑焉。
諸宗小亭先祖遺墟
名曰居然亭。
以寓感慕之懷。
每日晨興盥櫛
雖至大耋
修養益厚。
神氣粹瑩。
無減少壯
兒孫誦讀
燭下猶看經卷註疏蠅頭字
考終微恙靠枕席。
神精不亂。
食飮如常
翛然而逝。
乃今 上乙未二月六日也。
享年八十二。
公元1902年
初葬于安義縣月所。
壬寅移窆于居起村後艮坐原。
配坡平尹氏
相玉之女。
翊贊 贈祭酒景男之後
克有婦道
生于辛未
歿于丁巳
墓用魯人禮。
二男
長曰誠大。
曰仁大。
誠大四男永瓘都事
永玟,永弘,永淇。
女適鄭邦祈。
仁大二男永範,永文。
女適鄭在琬。
永瓘三男道植,近植一幼。
永玟二男二女
女長適閔致達。
餘皆幼。
永弘四男一女
男長瑩植。
餘幼。
永範四男殷植,轍植餘幼。
永文三男皆幼。
側室二男倫大,丙大。
一女適韓鎭容。
大男永昱。
永昱二男皆幼。
內外子孫蕃衍
咸稱公後祿未艾也。
嗚呼
材器之美。
志行之卓。
足以世範俗。
而僅止小成
克享遐壽
婆娑邱林。
守分自娛
聿求古人戩穀之修。
深辭時宰牽絲之勸。
其視營營役役
乾沒勢利者。
不啻霄壤之懸矣。
蓋公始終實際
由由然不外乎彝倫常行
戒子孫。
非爲人乃爲己之語。
警悟後進之要也。
若非篤勉儒門之學。
何以有此。
噫。
斯又賢矣哉
公之曾孫道植以其父命賷行錄。
屬余爲狀。
余實庸陋無文
而其請甚勤。
不忍終孤。
櫽栝如右
敬養齋芮公 (之烈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行狀
敬養齋芮公。
卽性潭文敬先生脚下人也。
曾孫
公元1882年
僖與不佞善。
乃囑之以狀其行曰。
先祖潛德懿行
年代寖久
懼其堙沒
爰述家庭舊聞
用圖不朽
吾子敍之。
不佞雖非其人。
不忍辭。
其實而敍之曰。
公諱之烈字承若。
初諱址烈。
系出義興
高麗贊成事缶溪君諱樂全鼻祖
六傳思文生員
 贈兵曹參判。
是生諱承錫。
入 本朝登第
官至漢城右尹
與金佔畢,徐四佳諸賢交遊
晩年退居沔川夢山
號守夢軒
移居淸道
子孫仍世家焉。
是生諱忠年官大司成
與金濯纓曺梅溪修契相追。
寔公十二世祖也。
高祖諱碩薰秉節校尉
曾祖諱秀九。
諱日受學于屛溪,陶菴兩賢之門。
以文著聞
考諱欽文。
永川李氏
聾巖孝節公賢輔之後
希晟女。
生公于 英廟壬午
聰悟異凡。
九歲而孤。
哭泣甚哀。
撫恤二弟
見者皆奇之。
自幼氣岸太峻。
及稍長。
折節讀書
至治安策,離騷等篇。
未嘗不因其文懷其人而深歎二子之不遇也。
年十七遭內艱
哀毁持制。
儼然成人
服闋赴試參解
不利於省圍。
歎曰自古英材篤志可成。
若汩沒於時文場屋之間。
至老不悔則寧不哀哉
廢擧業。
專意實學
庚申從弟進士國烈贄謁于性潭先生
先生一見期許深重
手書齋號以勉
公元1867年
之。
大書淸明在躬志氣如神言忠信行篤敬等字授之。
自是勵志向上
不以一切世味嬰其懷。
村有書塾
公嘗夜往則諸生皆相竄匿
傾倒出迎而言曰。
俄者有何揶揄一隊
自山而下
相與馳蹴廳堂
聞公之聲揚門外
一時閴然
可怪也。
公笑曰。
諸君固妄矣。
又一夕公往獨坐
大雨
整襟讀書
夜久滅燭而臥。
有一頎人操丈劒而入。
其光射人
公臥視不起
徐問曰汝爲誰。
其人辟刃伏地而語曰。
我是遠方胠篋者。
聞公膽大。
妄欲一試而來
非爲取物也。
公厲聲曰卽退。
再三謝罪而去。
公於奉先之道。
不用極。
嘗慨鼻祖墓之失傳
義興竆探舊蹟
得短碣。
乃尋其塚。
治石竪之。
本郡章甫營建東川院。
以祠屛溪先生
蓋屛溪嘗莅是郡。
大興儒化
公以家學淵源
愛慕而致賢勞焉。
郡吏金必權素奸猾者。
偸窆其父於聖殿之後
又欺官病民
無所不爲
鄕人莫能誰何
公乃慨然興歎
召必權嚴責之。
率諸儒稟官報府。
掘去偸葬。
杖流遠島。
以正其罪。
一鄕不快之。
丁卯師門之喪。
心制加麻五月
鏡湖李公宜朝,仁村禹公載岳,悅菴夏公時贊名碩劘礱道義
大帶
相聚講學
蔚然南州之望。
嘗以幼未
公元1890年
執喪平生恨。
每値喪餘。
素衣素巾。
斂然危坐終日
滌具饋獻
身親行之。
至老不廢。
 純廟庚寅四月十八日卒。
享年六十九。
葬于郡東舞田谷丑坐原。
從先兆也。
淸道金氏
善文女。
先公三十年而歿。
墓祔左。
繼配慶州金氏
龍女
後公九年而歿。
四男三女
男長時根。
次時敦。
女適尹弼周。
前配出也。
次時能。
次時伯。
女適李達善,金載旭。
後配出也。
時根男天坤天源
時敦男東興
能男東彩。
時伯系男東珣。
側室東榮
天坤男大仁
天源男大永。
東興男大墿。
東彩男大僖,大瑗。
東珣男大敎,大馥,大慶出系,大鎬。
餘皆幼。
嘗聞公性氣激仰。
言議忼慨
與世不相羣。
而人有一善則必欽慕艶歎。
若不及。
見有不是處誨責峻截。
無所饒假
是以多致齮齕而亦不以介意
識者服其宏量
公嘗有言
有人知人爲人而不知人之爲天地
徒知天地之至大而不知吾身之爲大。
若非天人道者
疇能如此說到哉。
嗚呼
賢友仁。
遵學問之正路
律己勵俗。
不失義理常行
得遇知。
需用於世。
則其平日所抱治安之策。
庶幾展試。
而竟沉淪衡茅之下。
可惜哉。
且公之令德徽蹟。
泯而無傳於後。
可惜之又可惜也。
子孫之欲闡
顯固宜哉
遂爲之撮略
以竢當世立言子之財擇焉。
愼菴孔公 (再大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行錄
公元1590年
公諱大字壽貞號愼菴
孔氏系出曲阜
夫子五十四世孫諱紹。
元順帝時翰林學士
渡海東來
麗朝平章事
受封原。
子姓仍貫焉。
再傳諱㒚號孤山
亦官平章事
勝國革命
與其漁村諱俯。
有名節。
 本朝屢徵不起
四傳諱珪官藝文館奉敎
號學堂
文行著於當世
寔爲公十世祖也。
曾祖諱麟。
祖諱承元
考諱宣理。
金海金氏
萬立之女。
公以 萬曆庚寅生。
稟姿超異
造詣精邃
潛心聖賢之書。
務本於爲己之學。
善事父母
感化隣里
親喪三年
一遵古禮
不用極。
鄕黨咸稱其孝。
屢登縣報道狀。
蓋其事行焯焯
有如是焉。
得年七十二而歿於辛丑八月一日
葬于潭陽貞石面瑞洞艮坐原。
 英廟朝蒙贈貤之典。
通訓大夫司僕寺正
配順興安氏。
世遇女。
二男
長曰世東 贈承旨
次曰世潤參奉
長房出曰聖一壽嘉善
次房出曰宗一
曾玄以下不盡錄。
嗚呼
公之孝之學。
鄕人稱頌
可以徵考後者非一二。
而中罹鬱攸之災。
只有家乘若干之傳。
六代
孫秉錫遠來苦懇于不佞曰。
願以一言不朽吾祖焉。
顧余非不朽人者。
重違勤意。
櫽栝大槩。
以竢後世立言之君子云
學生裵公 (基永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行狀
公元1876年
公諱基永字時中
雲農其號也。
裵氏系出星山
新羅部長諱祇沱始得姓
屢傳至諱天龍受封星山
子姓因爲貫。
世襲簪纓勝朝
入我 朝。
有諱晉孫官工判。
是生諱矩咸鏡道廉使
是生諱蘊縣監。
永山府院君金吉元女
因居于永同。
是生諱崇命府使。
屢傳諱後度號晦峯。
學術精明
忠義並著。
丙子聞媾成。
義士歌。
守義自靖
 贈兵參。
享晦巖祠。
於公爲八世祖。
曾祖鶴天學行
祖諱相寅號耆窩。
考諱應煥號竹軒
師事錦谷宋公
密陽朴氏。
天欽女。
二樂興居之后
繼妣密陽朴氏。
春女
菊堂興生之後
公其前妣出也。
 純廟庚寅正月二十九日
公生于舊第
天賦敦厚
氣宇淸重
孩提時。
有識見。
五歲丁內艱
晨昏哭泣
朝夕上食
必隨其伯兄如之以終三年
鄰里稱歎
七歲出就外傅
小學
誦讀不輟
日記所讀。
文理漸進
自是專力爲學
貫通經傳
旁及諸家書。
無不參究
至於做業。
亦能精密
公元1890年
焉。
爲其悅親。
屢度應擧不利
耆窩公戒之曰。
科業是爲喪志
不可全求。
必務實學
以爲遠大之圖。
公遂負笈受學于我伯父守宗齋先生
勵志力踐。
與同門諸益。
講磨麗澤
所造益深焉。
歸以所承乎師門者。
推行於家。
日侍親側。
竭誠奉養
一言一事
稟命而行。
或有不安節
殫力求藥。
得效乃已。
事異顔。
無間所生
兄弟
友愛甚篤。
共床而食。
同衾而寢。
盡其湛樂
以早失慈顔爲至痛。
每當喪餘。
涕淚霑衣
月朔望。
伯兄參謁家廟
退就書塾。
講論經義
及其分戶。
器物之醜薄者曰此足矣
家居稍間
式日定省之節。
隆寒潦雨
未嘗或廢。
敦睦宗黨
無所親疎
交朋友
一以忠信
竆乏者。
必隨力周恤
婢僕
先恩後威
多有悅服
見人不善
權貴豪勢者。
斥絶不貸焉。
戊午師門之喪。
加麻素服行心喪。
戊辰丁耆窩公憂。
公時已老矣。
公乃扶侍饋奠
日夕恪行。
嘗誡子姪曰。
人而不知學問
知而不能行。
不足以爲人也。
汝須勿爲自棄
一能之。
己十之然後
方有進就矣。
敎導後進
循循有感發人者多焉。
己巳祖母喪。
公以重病委席。
而猶哀痛無已
幾至氣塞
傍人挽止之。
徐答曰。
我自少至長。
鞠養祖母
當喪變。
未得執
禮於送終靈幄之下。
其恨當如何哉。
是年十月一日卒。
臨終子弟曰。
死生有命
吾將不起矣。
兩親在堂
願汝等盡孝善事
無負我意。
翛然而逝。
享年僅四十。
遠近士友反袂而歎曰。
何其有才德而無年乎。
葬于村後先兆下庚坐原。
嗚呼
公平居正容軆怡顔色。
言語愼重
動止安詳
規模節度
一以師門所學爲準則焉。
我從氏毋忽齋公題公藏修之所曰雲農幽庄
知交咸以雲農逸士稱焉。
公嘗書聖賢要訓。
揭于座右以自警省
又嘗浸灌朱書節要先儒遺集
以爲受用之方。
於此可見其著力爲己之實矣。
延日鄭氏。
泰之女也。
先公一年而生。
後公二年而歿。
墓用魯人禮。
二男
長曰錫九
次曰錫八。
錫九二男。
長曰貞業。
次曰貞勳出系錫八后。
女適朴敏,李碩宰。
內外孫不盡錄。
嗚呼
孝友之行。
雅飭之操。
積於躬而著於鄕。
勤實之學。
孚之意。
得於師而感於人。
可謂一鄕善士也。
天何豐其賦而嗇其壽。
使鄕黨知舊莫不嗟惜耶。
胤子錫九公行來示余而請狀德之文。
揆以舊好
不忍終辭。
略敍如右
以俟立言君子
學生金公 (永寀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行狀
公姓金諱永寀字永壽
高麗吏部尙書修爲鼻祖
是生諱受封於扶寧。
仍貫焉。
四世坵平章事諡文貞
守正闢邪
扶持名敎
世稱止浦先生
是生諱汝盂刑部尙書
入中國摹得學宮制度
刱設聖廟江陵
勳勞丹書
諡忠宣
入我 朝。
有諱直長
是生諱甫漆。
闡贇科歷。
典十六州。
二傳而諱宗司馬
孝友德行
著聞于世。
諱銘兼生進。
學行柳川祠。
曾祖諱尙麗。
祖諱基仁。
考諱濟鎭以壽階資憲。
密陽朴氏。
學生敏弼女也。
公以 憲廟壬寅正月二十九日
生于扶安長橋村第。
稟姿自幼穎悟
六歲入學
八歲詞章
弱冠遊漢師。
文翰標格
深爲卿宰名勝所奬與。
以詩酬唱頗多焉。
至孝
事親竭誠
母夫人宿患奄奄委席。
公侍湯暫不離側。
遭憂不成聲。
氣絶而蘇。
先公撫慰之曰。
吾身尙在
何至若是耶。
抆淚痛歎曰。
母氏歲食貧。
敎子擧業
終未見榮貴
爲子者如何爲心哉。
持制如禮。
朔望省墓
祁寒風雨不廢焉。
仲弟厲疾
奄至不救
撫柩長慟
無日止淚。
憐其無育。
以次子炯斗繼而祀之。
持身勤儉
御家以規度
敎子姪勉以孝悌。
督以工課
朋友謙謙然。
是非無較。
喜怒不形
和氣
公元1889年
藹如也。
遠近人士悅服請業
則必誨之若己子。
纖毫間隔
或有放心倦課。
論人長短者。
輒引小學嘉言善行以導之。
己丑春
寓客湖西
舁疾而歸。
顧命其子曰。
吾今病㞃。
不能起。
老親在堂
吾蔑子職矣。
死何瞑目
汝其軆吾志。
養奉一如平日也。
因涕下不已
竟以是年四月二十八日歿。
得年僅四十八。
葬于邊山龍臥洞癸坐原。
全州李氏
進士錫璣女也。
生于 憲廟戊戌六月
後公十四年而卒。
墓在邊山馬上峙艮坐原。
二男
長炯驥。
次炯斗出后
炯驥男錫喆,灝喆,長喆。
炯斗男淇喆,炳喆,尙喆。
不盡錄。
炯驥以其親命嘗灑掃于吾伯氏淵齋先生之門。
故與余遊久矣。
一日公實而來
請余狀其行。
余匪其人。
何敢焉。
不忍終孤其意。
略撮以敍之。
噫。
公才器之美。
足以需世。
孝友之篤。
可以範俗。
則天之所畀可謂厚矣。
而獨閼其年。
不得展其蘊抱
嗚呼
何其舛也。
此其識者之所嗟惜也。
後之立言君子
庶有採擇焉。
孺人尹氏行狀
孺人姓尹氏
系出坡平。
高麗太師諱莘達其上祖也。
高祖諱湯老司憲府監察
曾祖諱東煜。
祖諱檍號月
公元1871年
峯。
行義 贈敎官
考諱相玉。
豐山柳氏
西崖忠公成龍之後
春女也。
孺人以 純廟辛未正月六日生。
德性天成
端潔溫順
篤於孝友
自幼未嘗離於父母兄姊之側。
時食異味
先入口。
必獻父母
父母有訓。
言下卽承行。
不煩申諭
謹於禮節
造次未嘗放過
飮食衣服起居語默
必遵規度
六親奇愛
年十七。
歸于進士全公在學
舅諱相烈 贈監察
旌善望族
姑星州李氏
孺人以孝父母事尊嫜。
務以怡敬柔色婉容
順適其志。
罔或少違。
李夫人嘉之
至於口軆之奉。
竭誠力。
此其餘事也。
奉祭祀。
必欲豐潔
宿齊預戒。
務盡誠禮。
烹芼滌濯
不委婢僕之手。
親自莅執。
冬夜嚴更
不憚勞苦
其事亡如存之誠。
如此焉。
嘗遭鬱攸之災。
家人蒼黃失措
孺人衝冒火燄
奉先主而出。
以安于淨處。
君子極其莊敬
相對如賓。
同居三十餘年。
終始無違德。
進士飭行有雅。
而每言多賴內助云。
敎子必以古訓
恩不掩義。
其子亦克謹愼
罔敢違度
進士公置一媵連有子女
孺人存恤撫愛
無間己出。
見俗下婦女妒爭之習。
若將浼焉。
聞者皆歎服
娣婦朴氏早歿。
孺人率育其似續
飮食衣服
一以己子視之
內外同爨
公元1857年
百口
孺人推誠應接
各得其歡心
蓋早莅中饋
家務甚繁。
而勤以綜之。
整以理之。
克成家法
重義輕財
急人之竆如不及
夫黨諸親。
曲盡恩情
尺布斗粟
分而共之。
婢使莊而惠。
雖有罪過
務從恕貸
衣食均一無薄厚之偏。
平日獲瞻孺人顔範者。
誠服心醉
咸謂四德俱備
粹然女士之風。
丁巳十一月三十日
享年四十七而歿。
親姻鄰里錯愕奔走曰賢夫人亡矣。
莫不飮泣相弔
墓在安義朱華洞艮坐原。
用魯禮祔左。
二男
長誠大。
次仁大。
長房四男永瓘都事,永玟,永弘,永淇。
一女適鄭邦祈。
次房二男永範,永文。
一女適鄭在琬。
永瓘三男道植,近植。
一幼。
永玟二男幼。
女適閔致達。
永弘四男昶植,斗植。
餘幼。
永淇四女
長適李鉉奭。
餘幼。
永範四男殷植,轍植。
餘幼。
永文二男一女皆幼。
側出二男倫大,丙大。
女適韓鎭容。
大男永昱。
大男幼。
四女長適鄭玟
餘皆幼。
子姓振振蕃衍
此固積德餘蔭。
而亦豈非天之報施之厚耶。
道植從余遊久矣。
請狀其曾考懿行
旣又以孺人之狀爲謁。
余謝以陋劣不敢
而其請愈力。
終不獲辭。
謹攷其遺事
眞君子配也。
第錄如右
竊念秉彝之性。
得之于天。
而無男女彼此之殊。
閨門之有士行者多矣。
然生而使所事之人。
無不愛歎賞。
死而使遠近之人。
無不隕涕悼惜者。
求諸叔季
有若孺人也。
太史氏若採美行
書之女史
流俗婦女有所觀感而知勵焉。
豈不風化之助哉。
孺人全氏行狀
公元1906年
孺人全氏。
羅州羅公錫權之齊也。
系出天安
自羅歷麗。
世爲望族
入我 朝。
有諱永佐監司
至諱琛參奉
孝行
俎豆鄕社
孺人八世祖也。
高祖諱應天
曾祖時良
祖諱華國
父諱光直。
俱以孝友世其家。
海南尹氏
厚天之女。
孺人于 憲廟丙午
天質端正
性度和柔
孝友敦睦
渾然天成
至於女工
不煩長者之敎而能精通
年十七。
歸于羅公
羅公卽 太祖佐理功臣羅城君諱公彥之後
湖隱處士諱在晉之嫡嗣也。
孺人所以父母之誠奉舅姑
鷄鳴而起。
省于寢所
下氣怡聲
問燠寒問食飮
若有不溫節。
則必爇火煖房。
若有所思之物。
則必供進之。
以順體志。
孜孜恭儉
不憂貧寠
躬自炊汲。
麻枲業織。
使易於市。
得魚肉以具甘旨
夏月尤貧
難繼滫瀡
而必預料甔缻之儲。
製帒盛其米。
入炊鼎中
使米
公元1873年
不相混同
以爲朝夕旨供。
秋熟後雖草木之實。
先入口。
必獻舅姑
舅姑有疾
仰天默禱
感應之效。
奉先祀。
克盡誠敬
躬自採菜以供籩實
粢盛極精潔。
夫子無違志。
恭守女戒
平日相待如賓
未嘗甕筭啙窳之事。
不以憂慽少形於色。
親戚鄕黨咸稱其行。
而戒其女輩曰。
當法某里某孝婦云。
癸酉羅公擧子業赴京。
經月未還。
孺人方患沴病譫妄中。
苦待不已
羅公渡灞而還
孺人垂淚無言。
竟不怛化而逝。
四月二十四日也。
得年纔二十八。
親知皆悼之曰何孝婦之命舛若是耶。
葬在本郡曲江栗亭負壬原。
一男曰性洙。
異顔之男四。
曰仁洙,義洙,禮洙,智洙。
性洙男秉綱尙幼。
孺人嘗敎其子以義方
一自免乳
使不宿於內。
必出寢于外。
入學
常訓曰。
人家父母
愛踰於禮。
恣其驕怠而莫知禁止
故隨所居所接而病根旣立
便失其良知良能
終無所成就
汝必受祖父訓戒
不離其側。
無怠讀書
使格言至訓充耳盈腹。
飢渴者之求飮食可也。
或稱其子有才能文。
必謙而應之曰。
愚子何其贊之。
無德行。
惟愧敎子之不及古人耳。
性洙常以慈敎不忘于心。
及其長成
徧從當世名碩遊。
以文雅見
稱。
莫非孺人訓迪之効也。
乃以顯揚先懿。
不匱之思。
孺人行蹟
屬余爲狀。
余頮而歎曰。
凡人孝親
秉彝之所固然
而率爲利慾所牿。
盡其職者常鮮。
雖男子之學書者。
尙患有是。
婦人乎。
孺人以男子之所難能能於己。
幼而事父母
壯而養舅姑
一心做去。
沒身不衰
人皆以孝婦稱之。
永錫爾類。
實理之常也。
胤之追其孝殫其誠者。
其亦賢矣。
余雖陋劣
不忍孤性洙哀切之託。
略敍如右云。
心石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傳
  
田氏四世孝傳
孝子田讓聖秋城人。
勝朝忠賢埜隱翁之後孫也。
其父僉樞井祿嘗有純孝懿行
登諸列邑儒狀及曹公文。
輿頌膾炙
足以徵信久遠
碩果之報。
宜有賢嗣也。
讓聖性至孝
自幼能盡事親之道。
年甫十一。
遭其母憂
哭泣之節。
饋奠之禮。
便如老成人
奉養嚴親
家甚貧寠
尙殫誠竭力。
以供其悅口便身之物。
甘旨告乏
風朝雨夜
不計遠邇
躬詣求得。
必以常繼爲度。
其父嘗患痢思食生魚。
時値冰塞無由得。
又思雉炙。
雪中難獲。
讓聖方憂遑罔措
忽有飛鷹搏雉墮于湖濱
往將取之。
又有一大䱥魚躍出雉
傍。
雙手二物而歸。
鄕里驚歎曰。
王祥孝感
復見於斯人。
進供病遂差。
後復有疾甚㞃。
藥餌蔑效。
讓聖每夜祝天願以身代。
嘗糞甛苦。
酷如黔婁之爲焉。
一日親思西瓜
卽非冬月可求之物。
而讓聖往瓜墟彷徨
忽見一物團團在側。
探之果西瓜也。
取而進之。
病遂獲痊。
又患痢。
所須者只紅柿
而甚非其時也。
讓聖抱柿樹涕泣默禱俄頃
紅熟十二顆。
著在枝頭
遂摘以還
卽奏勿藥
凡親之所思者。
花卉之屬。
不時有求。
皆如響斯應。
此非誠孝通于神明
移奪造化者歟。
及其親年大耋
毛裘猶不暖。
一夜三起
躬自爇火。
常侍寢側。
粘身以溫親軆
亦如王延之爲。
丁憂
年已六旬
哀毁過制
幾至滅性
廬墓三年
塊枕苫席
糲飯鹽饌。
常如葬前。
有二赤狐來衛左右
驅而不去。
撫而不驚。
賜之飯則搖尾而食。
以來低首而至。
亦異哉。
其親墓在沃溝發花山夕陽洞。
山海間人跡罕到處也。
結數椽草屋
終身守墓。
爲營鳩財立碑之資。
養鷄種瓜山樊
有鴟攫鷄。
蟲蝕瓜。
讓聖自責曰。
余爲親誠薄。
不能感物而有此耶。
已而鴟死墮地
蟲又避去
自是雞蕃瓜茂。
不幾歲而竟就所營焉。
 聖上乙亥正月
得年七十九而圽于
公元1876年
親墓之下。
孝哉讓聖。
誠哉讓聖。
歷選古之稱孝者。
有一二事之異。
猶云難矣。
今讓聖始終卓行
非人子之所難能。
眞至孝也。
家人化其孝。
鄕人慕其孝。
婦孺走卒市井行路知與不知者
咸稱孝子
人問其家。
則輒指之曰是某孝子家。
以孝子爲宅號焉。
宜蒙旌褒之命。
表而揚之。
有司寂無啓聞。
人皆咨嗟昭代闕典也。
夫人高氏
以至孝奉舅。
鷄鳴而起。
進候門外
問其寒煖
察其安否
若有不安節
行不正履
食不甘味
其舅飮糜則亦飮糜。
其舅不食則亦不食
與病舅同其飢飽。
蓋其孝誠
克媲其夫。
其夫廬墓之日。
獨奉靈筵
奠饋之節。
菲蔬之食。
遵禮制。
可謂有是夫有是婦也。
有子三人
曰敦錫,源錫,煥錫。
有出天之孝。
其母嬰疾
敦錫裂指進血。
回甦
源錫叩冰捉魚。
竭誠供旨。
內外艱。
執喪如禮。
不脫絰帶
煥錫廬墓終制
如其考。
敦錫子溶年纔成童
母艱
倚廬食素。
行禮制。
鄕人皆稱善曰孝子
何其一門也。
讓聖之女。
幼襲家風
以孝事親
齡十九。
南原梁顯鍾。
明年奄遭崩城之痛。
獨守白刃之節。
依其夫墓。
陸梁者欲勒葬於墓後。
強弱不同
莫能禁斷
自刎致死
以逐勒葬之人。
其推孝爲烈。
又如彼
卓異
於乎盛哉
古語篠簜
莖必一直
鸑鷟之雛。
毛皆五彩
田氏四世八孝。
殆此之類乎
余見八孝事實
欽歎不置
遂錄之以爲之傳。
金梅軒翁傳
公元1867年
翁姓金諱在元。
輔汝其字。
梅軒其自號也。
開城府人
高麗平章事忠毅公龍珠之後
燕山朝訓將諱漢宗
善類被禍
棄官南下
奠居于永同。
子孫仍世家焉。
枕江亭諱鑑師事沙溪金先生
以孝卓異學問純篤登剡。
爲義禁府都事
其嗣諱悌範登炙于愼獨齋之門。
與吾先子文正公修契講學龜巖書堂
寔翁之七世祖也。
考諱殷燮 贈戶曹參判。
延日鄭氏。
柔婉婦德
以 純廟丁卯三月十三日生翁。
翁自齠齔
性度純厚
無異老成
能知愛養其親。
若得美味鄰里
先入口。
輒思反哺
人皆以孝童稱之。
八歲就傅受學
不煩提督孜孜無懈。
及冠以家貧親老。
躬自理農。
竭力供養
志物備至
每當歉歲
別具甕飧。
以供兩親
身與妻孥常啜粥。
啙窳延活。
甘旨之供。
未嘗有乏。
藥餌之節。
罔或不盡
父母亦歎其孝誠
一日父患喉證。
證甚危劇
醫云宜針刺
濡以狗羹
時適夜矣。
欲求狗而出。
忽有大虎遮路
投與一狗
翁問
曰汝爲我親患之用耶。
垂頭而去。
乃牽歸烹進。
親癠遂瘳。
丁憂
哀毁踰制
葬地曾有心占處。
地師往觀。
則又有一虎來踞。
以爪三畫其地而去。
異之
完定其窆。
然有山隻當禁。
匍匐席藳。
七日哀乞。
禁者曰。
聞君之占山。
虎所指也。
至誠所格。
獸亦有感。
况人乎。
遂許之。
三年居堊。
不暫脫絰帶
逐日省墓
不以寒暑而闕。
麓下菑田。
忽成坎生水
展省往返
掬飮止渴
人以姜詩庭中湧泉比之。
後遭內艱
哭踊執禮
一如前喪。
每値忌辰
行素齊戒
盡其誠敬
祭饌必致平日所嗜。
享廟後上墓拜哭。
至老無廢。
鄕里不稱歎。
屢世墳塋
皆置祭田
立石儀。
克勤先之誠。
宗族喪葬嫁娶失時者。
傾財救助
洽有敦睦之風。
鄕隣之竆寠者。
亦必周恤
柳家女閔氏子早孤無依
收養于家。
使之成人
蓋其種德好施
出於天性者然矣。
居家整衣端坐
諄諄誨人。
以孝悌。
勸以稼穡
各隨品類而導迪。
人多悅服感化焉。
今 上壬午
以壽資嘉善大夫中樞
追榮三代
丙戌六月二十二日考終
有自序及戒子孫文藏于家。
跡其始終遺徽
行義光先。
積善後者也。
嗟哉翁乎。
德殷宋秉珣曰。
云民之秉彝
好是懿德
懿德莫尙于孝。
養而極其誠。
病而極其憂。
喪則致其哀。
祭則致其敬。
是孝之至也。
懿哉翁孝親始終
可謂至矣。
微其至。
焉有猛獸感服
靈泉湧出之異。
蓋攷其羣行
無愧古人也。
矧且壽祿兼備
子孫蕃衍
天之報施於懿德。
如是哉。
見今邪說充斥
彝倫不明
遺親遠遊
聞喪不奔者。
比比闖生。
凡此之類。
豈非獲罪於帝者耶。
噫。
若使人人者聞翁之風而知所勵。
庶幾釋回增美之化乎。
故記其實蹟。
俾徵於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